金色的和弦:长庆长北天然气开发对外合作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10:35:42

点击下载

作者:阎存章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金色的和弦:长庆长北天然气开发对外合作实践

金色的和弦:长庆长北天然气开发对外合作实践试读:

编委会

编:阎存章

副 主 编:张湘宁 李安琪 李海平编

委:阎存章 张湘宁 李安琪 李海平 王铁夫

邓怀群 唐家青 徐彦明 李 刚

执行编委:李海平 王铁夫 李 刚

编 写 人:袁 伟 杨虎林 姚宏彦 惠 宁 李 刚

王铁夫 殷林峰

审稿专家:曾兴球 孟慕尧 金忠臣 闵 琪 彭 朋

第广龙 杨冰泉 贾 昌 何 付 黄玉珍杨莲荣 程浪洪

长北合作项目地理位置图

中国石油与壳牌集团战略合作签字仪式现场

长北天然气处理厂航拍俯瞰图

2006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蒋洁敏总裁视察长北

2008年9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周吉平总裁视察长北

2006年11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廖永远总经理助理视察长北

2006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胡文瑞副总裁视察长北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合作部领导阎存章、张湘宁听取长北项目汇报

中外合作双方欢快沟通交流

1999年9月23日,长北天然气合作项目合同签字仪式

1999年12月10日,长北合作项目第一次联管会会议纪要签字仪式

2005年3月9日,签订《长北区块石油合同修订协议》等三个文件

2006年10月10日,长北合作项目重新启动后召开联管会

2007年6月20日,长北合作项目反承包合同签字仪式

2008年3月13日,长北合作项目健康安全环保培训协议签字仪式

2007年4月20日,中外嘉宾参加长北天然气处理厂开厂典礼

2009年初,中外嘉宾同祝长北天然气项目达产30亿立方米目标实现

各国专家考察长庆油田和长北项目

欢畅活动后中外员工合影

鲜花丛中的长北天然气处理厂

天然气集输地面施工

在C4井丛现场交流

钻塔下的现场交流

在项目现场检查工作

合作项目帮助地方居民解决饮水困难(摄影:李烔 殷林峰 王铁夫 杨建平等)序

掩卷之后,我想说的第一句话仍是:对外合作是一种战略性的中外石油合作,这是国家利益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继《蓝色的旋律》之后,其姊妹篇《金色的和弦》也付梓出版了。一片是蓝色的大海;一片是金色的沙海,在海水与黄沙之间再次书写了中国石油的发展历史。《金色的和弦》所述内容,再一次说明对外合作引进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勘探开发技术,培养和锻炼一支熟悉国际惯例与运行规则的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我们之所以对外合作,是因为我们时刻不忘记自己肩负着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只有融世界与国家于胸中,中国石油才能迈出有气势的步伐而再创大为。这也是我们着眼长北的最重要原因。

放眼广袤的鄂尔多斯盆地,从漫漫黄沙到黄土高原,厚重而博大,在中华文明的漫长历史中,曾闪耀过璀璨的光华。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来时,是我们在这里奏响了一曲宏大的时代乐章。《金色的和弦》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石油对外合作大剧中的这股长北插曲。作为一名参与者,我觉得有许多事情都足以让任何一个有着中国石油情结的石油人为之潸然泪下,荒草野漠中的那份危难、那份艰辛、那份不比创业逊色的苦与痛……确实是在用执著的追求,用忠诚的热情,用热血与热汗一笔一画地镌刻出今天这部乐章中的每一个音符。我们珍惜中国石油这块招牌,高举中国石油大旗,同壳牌形成合力,为中国的能源战略,为建设西部大庆增光添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今天我们再看长北合作项目,确实具有战略性,它开创了中国石油和壳牌合作一个新的纪元。

记得当初我同邓鑫先生说:“我们是合作伙伴,要放长线钓大鱼,而你们送给我们的大鲤鱼,就是HSE管理经验。”老外有老外的长项,我们有我们的长项,两个长项加起来就是长加长。果然最后双方都钓到了能够写进历史的“金色黄河大鲤鱼”。

当年我曾为长北合作项目天然气年产量突破34亿立方米而感到喜悦与感动。长北合作项目使中国的水平井更快地得以推广。长北合作项目采用双分支水平井开发,促进了中国石油水平井等技术的发展。长北合作项目创造了中国陆上低孔、低渗、低丰度“三低”气田开发的奇迹。奇迹来之不易,其中多少艰难,多少曲折,艰辛困苦非纸笔能述,可谓是琼浆气味兮得霜成,攀登路窄兮驾时光;望阙坚志兮壮志行,愿以大绩兮表丹诚。长北合作项目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不是偶然的,是中国石油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必然结果。《金色的和弦》为我们记录了珍贵的历史史实,这本书最大的出版意义是书中对“长北合作项目”作了回顾性思考,给予读者诸多启迪。当我们跳出长北看长北,就会发现,“长北经验”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互利双赢、和谐发展、创造产量和效益的理念及做法,以及这些理念和做法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所以我们提出:“国内对外合作要推广赵东和长北合作项目合作开发的管理经验,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和规模。”因为这里有鲜活的体验,这里有鲜活的哲学。

要推广就得先学习,这种学习就是站在一个高点上回过头看原点,审视走过来的路,研究走过来的路,通过足印沉析出供我们学习的理论。

我们用什么心态学?《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君子谋道不谋食”,道不虚谈,倘若我们对《金色的和弦》悟到

最深最高境界时,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合作之路会生发非凡的指导意义。学习的另一种讲究,是脑中的“容器”与态度,要真诚,要虚心,忌排它。

做人讲究“有容乃大”,做事讲究“有容乃大”,学习更讲究“有容乃大”,容度与胸怀是个舞台,可大可小,全由心生。我们要学习自己的,也要学习他人的。要给学习创造一个海纳百川的“大空间”。我们同壳牌握手,尔后都自觉地把自己镶嵌在了同一个平台上,相互都在书写一部新的历史,那就是《金色的和弦》,我们是“长北合作项目”的创造者和塑造者。这使得这部既有中国元素又有西方元素的《金色的和弦》,在我眼中独具韵味。

我们第一次提出“国际化”的时候是一种理念一种决策,当“赵东”、“长北”建树出辉煌成绩的时候,当《金色的和弦》在手中阅读的时候,我们的触动,我们的慨喟,我们的感情,我们的观念,我们的理念,才变得逼真,变得细腻,变得真实,变得立体,变得丰富多彩,变得形象而又活泼,因为梦想变成了现实,因为可视可见践行的理念,更具有了生命力和说服力。

在此我还要说:“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坚持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着力讲好‘成长性’的故事、‘国际化’的故事。”

2012年11月20日于北京

[第一篇] 金色的呼唤

摘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尚无人类的亘古之前,大漠就有了如此壮观的画卷,但历史却不曾在此留下燕赵悲歌样的壮观诗篇。是长北人仰天一声长啸,吼出了一个毛乌素的大梦,这梦太魅人,也太艰辛苦涩,但他们呼唤着这个梦且大步迎梦走去。

一、好雨知春

四月的北京,柳绿花红,朱红色的宫墙也散发着春的气息。对中国石油来说,这或许是个早来的春天,也或许是在这个春天里,召开了一次天时巧合的会议。

二○○六年四月十二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八楼第一会议室,一次重要的党组扩大会议正在这里举行。

这确是一次天时巧合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石油对外合作经理部总经理阎存章似乎像往常一样郑重地在作一个专题汇报。他发言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长北对外合作项目健康、安全、环保(简称“HSE”,Health Safe Environment)管理的经验介绍。阎存章对长北对外合作的介绍一石击起千重浪,引起了中国石油集团领导的共鸣和高度重视。

凡有柳叶必花红,怀揣大梦举步行。几周后,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股份公司总裁蒋洁敏,股份公司副总裁胡文瑞一行到长北合作区调研。先后视察了长北合作区块榆2站、CB1-1双分支水平井等作业现场,着重了解了长北天然气项目的进展情况。蒋洁敏总裁对长北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严肃地说,长北项目的合作是具有战略性的,它开创了中国石油和壳牌合作一个新的纪元。同时表达了中国石油向壳牌学习先进的气田开发和管理经验的诚意,他风趣十足地对壳牌勘探与生产(中国)公司总经理邓鑫(Simon Durkin)先生说:“我们是合作伙伴,要放长线钓大鱼,而你们送给我们的大鲤鱼,就是HSE管理经验”。此话意味深远,让邓鑫先生好一番回味。

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就在连北京红色宫墙也散发着春天气息的这个季节,就在蒋洁敏一行离开长北的这一天,一个喜讯正在长北合作项目和长庆油田传播:六月二十二日,长北合作项目第一口双分支水平井(CB1-1井)顺利完成试生产作业并获高产。测试天然气日产达到100万立方米,超过预期目标,压力稳定。

七月二十二日,蒋洁敏总裁在中国石油集团领导干部会议总结讲话中特别强调指出:“国内对外合作要推广赵东和长北项目合作开发管理经验,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和规模。”

此后,经过《中国石油报》在重要版面的报道,长北合作项目走入全国石油人乃至外界人们的视野。

舆论让人们心生好奇,什么是长北?长北区块在哪里?长北合作项目又是怎么回事?长北的HSE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舆论让人们目生聚焦:长北一定有个长长的而又发人深思的故事。

二、风生水起

风生何处?水起何方?

风生有声,水起有源。那该是一种国人掌声雷动的场面,甚至是挺直了腰板却泪流满面的场面。

此后却又进入了一个举步维艰的境地。从高层到基层,都有过通宵达旦,运筹不眠的情景。这条“对外开放、国际化经营”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真乃是心有谋略远山雾,横看成岭侧成峰!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三日,在全国人大二届四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所

需要的石油,不论在数量或者品种方面,基本上都可以自给了!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历史的曲折性,事物变迁的艰难性,却常是幽默的、诙谐的,有时甚至是恼人的。谁能料到,一九九三年,中国再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时,有人形象地比喻“贫油的帽子又乘着太平洋的信风漂了回来”。对石油人而言,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势在必行。其实,早在一九九一年,未雨绸缪的中国石油就已经将“对外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简称国际化经营)战略确定为总公司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整个九十年代,我国陆上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在大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过程中,虽也有重大发现,但受整体开放程度的制约,核心技术、开发理念、管理水平、装备制造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石油产量增长放缓,甚至出现徘徊局面。

一九七九年初,中国海洋石油“引进来”对外合作全面启动。期间,先后有埃克森(埃索)、阿科、阿吉普、菲利普斯、BP、阿莫科、雪佛龙、德士古、法国等国际石油公司参与合作。在向西方石油公司开放的海上第一轮招标中,英国BP等五家石油公司组成的集团公司获得中国南海莺歌海的勘探开发特许权,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份对外的石油合作合同,“引进来”此时才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一九八五年期间的陆上石油天然气也试验性地拿出南方十一省区开展对外合作。一九九三年扩大合作后,“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全面实施,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石油需求不断增加的时代背景相统一。这一背景也构成了整个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能源战略变化的根本原因: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

也许,真正的风生水起最初缘自高层管理者,尔后则来自逐渐成熟的改革开放。就像在大漠中饮了清泉,高层管理者汲取了更大的心智与谋略;就像大漠中立起了入云的瞭望塔,让行者望尽天涯路;就像大漠被飓风吹起了大大小小的沙海波浪与浪花,让员工成为了风起云涌中的一员。改革的成熟与风生水起给了行者新的破荆寻路的勇气,一句话:拼命向前行。

长北人也是风生水起中的行者和寻路人。放眼辽阔的毛乌素沙漠,旷达而寂寥。问浩瀚大漠,在这成吉思汗曾经跃马扬鞭的地方,可曾有人知晓长北人的浩瀚大梦?

一九八九年六月二十三日,当时的长庆石油勘探局已经在同属于榆林管辖的靖边县发现了一个大气田——靖边气田。靖边气田是一个下古生界气田,从发现到大规模开发,相隔整整八年。因为靖边气田的发现而建设的陕北到北京的输气管道(陕京一线)于一九九七年九月十日竣工投产。但由于当时的下游市场不发育,输气量只能达到设计能力的30%左右,管道运营出现亏损。没有市场,发现的资源就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陕141井诞生之后的一段时期,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重组,加之二十年来对全球影响最大的低油价时代日渐逼近。使得中国石油开发低渗透的榆林气田,感到没有市场也没有效益,再加上对气田的认识不清,诸多因素,使陕141没有真正的“用武之地”。

一九九五年,当时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长庆石油勘探局在榆林市小纪汗乡贺家滩村布下了一口探井——陕141井。该井钻至上古生界山西组山 段时,发现了厚度为23.6米的气层。一九九六年五月,2经过试气获得了日无阻流量76万立方米的高产气流,鄂尔多斯盆地内第一个上古生界天然气田——榆林气田的神秘面纱似乎就此被揭开了。

是啊,面纱似乎就此被揭开了,妙在“似乎”二字上,因为她同石油人的梦还未曾真正贴上边。

大风起兮萧萧,我辈行路正遥遥。常盼牧童说杏林,又见黄沙不见花。

三、悄然东移

陕141井命运如何?是否能同圆梦结伴相行?一个陕141井让史兴全一石三鸟,三管齐下,这也是长北人的聪慧,意欲一步踏上国际合作之路的谋划。陕141井能否一斧凿开合作路?路遥而先行,莫道君行早。开花非是为花香,只为踏入桃花源。

陆上石油对外合作的大门轰然打开的时候,长庆油田闻风而动,是行动最快的油田之一。时任长庆石油勘探局局长史兴全是个“石油型”的气质汉子,他当即拿出天环凹陷、黄龙地区、晋西煤层气等20多个项目进行对外合作,开展风险勘探。一九九七年九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为鄂尔多斯盆地静安中、静安北、镇北、王窑东、马岭东南5个开发区块,总面积268.7平方千米进行有限招标。外国石油公司开始时热情高涨,一拥而上,纷纷购买资料,但回去之后经过研究却大为扫兴,一番情感失落之后全都放弃了——因为长庆油田拿出来合作的区块,他们认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呵呵,当然是想让他们来一餐“鸡肋”,况且这“鸡肋”又埋在沙海中啊,这双方一舍一弃本是情理中的事。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影响长庆油田对外合作的因素之一。对全国各油田有所了解的人都说,全国这么多油田,长庆油

田是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油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为黄土高原,西北部为沙漠戈壁。黄土高原山高沟深,旱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北部沙漠地区风沙肆虐,员工们说,一天不吃饭也要吃二两沙子垫底。由于原油产量长期徘徊,油田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也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于鄂尔多斯盆地相对高渗高产的侏罗系油藏勘探开发陷于停顿,创建于七十年代初的长庆油田一直是一个隐居山沟、默默无闻的小油田。从八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后期,长庆油田的产量长期在一百多万吨徘徊,其总部居于甘肃陇东一个县城内,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外界知之者寥寥。这些都是长庆要面对的,但都不是长庆油田九十年代面临的最大困境。

那么,当时困扰长庆油田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是观念、是技术、是资金。

一九八三年,塞1井的成功,发现了特低渗的安塞油田。虽然安塞油田的最终探明储量高达3亿多吨,但这个油田的有效渗透率只有0.49毫达西,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难以实现规模有效的开发。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在陕西靖边至安塞之间完钻的天然气探井陕92井,却意外在延长组6层(长 )获得17.4吨/日高产工业油流。由此6揭开了靖安油田的神秘面纱。靖安油田是我国目前探明储量最大的整装特低渗透油田之一,累计探明储量超过4亿吨。

到一九九三年,安塞油田和靖安油田的开发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守着两个大油田却开发不出来,长庆油田深陷油田开发的窘境之中。

在天然气方面更是一筹莫展。经过一系列的天然气勘探,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已经发现了靖边气田,陕141井又揭开了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的帷幕,但直到20世纪末,我国仍然没有真正

进入天然气时代。当时长庆油田也跟地方政府打过报告,动员地方政府搞天然气发电,但地方政府根本就不感兴趣,“我们有的是煤矿,坑口电站投资低、成本低,即使向国家上交了治污费,收益仍然很好,天然气发电还得修管道,我们为什么要搞天然气发电?”一句话就把路堵死了。没有市场,长庆发现的天然气就无法转变成经济效益,只能搁置在一旁。“另一方面,长庆油田在一九九七年以前没有搞过天然气,不是缺乏经验,而是基本就是没有经验。”原长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金忠臣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就是搞,长庆心里也没底。”正因为如此,陕141井可谓生不逢时。

整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长庆油田的天然气开发都面临着技术瓶颈之困、下游市场之困。当然,贯穿其中的,是资金短缺之困。油价低、产量低、底子薄,加上计划经济的种种制约,造成资金短缺,当时的长庆油田无法放开手脚。因此,尽管脚下就是鄂尔多斯盆地“聚宝盆”,长庆人却只能望“宝”兴叹。

面对这些困难,长庆油田对“引进来”充满热情,急需国际先进的勘探开发技术来助长庆一臂之力。吸取前期对外合作虎头蛇尾的教训,长庆油田决心拿出点有吸引力的区块进行对外合作。因此,当时的长庆石油勘探局局长史兴全就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曾兴球联系,准备实实在在地拿出一个区块开展对外合作,目标初步确定在靖边气田的北部地区。当时,那一区域已经有一些探井,但情况比较复杂。史兴全对这次合作有三点基本思路:一是投资全部由合作方承担;二是由合作方修一条天然气管道,并负责把生产的天然气卖出去;三是既然我们想从国际石油公司那里学点东西,那就应该放开手让人家干,只有人家放开干了,我们才能学到真本事,因此,根据国际惯例,投资的合作方可以担任作业者。

长庆油田的领导明白,要解决长庆油田面临的三大困难,只要这三点实现了,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前期投资全部由合作方承担,可以有效地解决长庆资金短缺的问题;由合作方修一条天然气管道,当时长庆提出把这条管道修到距离气田较近的大型石化联合体——齐鲁石化,可以有效解决天然气下游市场问题;而由合作方担任作业者,则可以全面引进对方的气田开发技术和管理经验,使长庆油田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最终突破制约长庆发展的技术瓶颈。

如果能实现上述目标,陕141井的发现将功莫大焉、善莫大焉,其意义将远远超过发现本身,其影响也将十分深远。面对长庆油田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引进经验和开拓市场的强烈内在需求,陕141井又成了一个恰遇其时的有效载体。

一九九七年前后,整个中国石油都面临着天然气市场的开发问题。因此,总公司决定在四川、青海和长庆油田拿出3个气田,与外国公司搞上下游一体化合作。在这个背景下,总公司与外方签订了长庆长北合同和青海涩北合同,四川温泉井的项目没有搞成。

就在史兴全向曾兴球提出合作想法的时候,“长北”在许多人心中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史兴全与曾兴球提出合作想法后不久,壳牌作为最感兴趣的国际石油公司就与长庆石油勘探局签订了合作意向,并着手对鄂尔多斯盆地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一九九六年五月,陕141井获得成功,但陕141井所能揭开的储量规模和储层特性都还没有搞清楚。一边是对上古生界天然气开发较为陌生的长庆油田,一边是一个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的气田。史兴全做出“引进来”的决策确实需要一定的魄力和胆识。但有一点在当时已经相当明确,那就是整个鄂尔多斯盆地,除了已经发现并开发的侏罗系油藏,剩下的,不管是油藏还是气藏,都具有低渗透的特性,与之相伴的,还有低压、低丰度,这就是所谓的“三低”。

陕141井见气以后,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七年间,长庆油田又在相邻区域接连钻了4口评价井和一些探井,并进行了试采,但探井和试采结果都显示,东边的榆林比西边的靖边更复杂、开采难度更大。因为当时的靖边气田称为长庆气田,所以,最初“长北”的概念并不是指现在的区域,而是在靖边气田的北部。经过研究和对比,既然东边比西边的难度更大,那就把东边拿出来合作,因此,在谈判启动之后,“长北”悄然东移,成了现在的“长北”。“长北”的名称保留了下来。

现在的长北合作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长庆靖边气田东北部,行政区划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北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按长庆油田目前气田序列划分,属于榆林气田的陕141-211井区和靖边气田的陕196井区。对这一区块的研究最早启动于一九九一年,当时,循着靖边气田的勘探,长庆油田在这一区域部署了第一口探井——陕9井,但目的层是下古生界马家沟组,试气只获低产气流。直到一九九四年,对陕9井测井重新解释,确定山 段为主力气层,压裂试气获2日产无阻流量15万立方米,才取得认识上的突破。此后就是一九九六年五月在陕9井以南约20千米处完钻的陕141井,在山 段日产获无2阻流量为76万多立方米的高产气流,终于宣告榆林气田的发现,并最终确定该气田属于二叠系辫状河沉积体系。“辫状河”,一个让长庆人头痛的字眼。因为,看到河流相、辫状河等字眼,长庆人就会想到“三低”。从一九八三年安塞油田的发现到一九九五年陕141井的诞生,长庆人已经与这个“三低”搏杀了整整十二年。“辫”字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沉积体系的复杂程度,从一九八三年到一九九五年,类似的沉积体系已经让长庆人的心情像辫子一样纠结了整整十二年。对长庆石油人来说,十二年来,似乎天堂在左边,而辫状河却在右边。在石油方面,侏罗系勘探难有

突破,长庆人不得不面对三叠系,而要面对三叠系,就得面对河流相。现在在长北又是一个河流相,似乎宣告了其储层的“三低”特性。

既然无法回避,那就勇敢面对。长庆油田要发展,“三低”既然注定是躲不过的现实,那就来吧。一九九五年,长庆石油人凭着“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顽强精神,经过十二年攻关研究,硬是在被称为“磨刀石”的“三低”储层上,创造出了奇迹,油气田正式投入大规模开发。

一九九六年,当安塞油田的“三低”问题得到初步解决的时候,长庆人已经意识到,“三低”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三低”油田开发的问题能够解决,那么“三低”气田的开发也一定能够解决。面对长北区块,没有气田开发经验的长庆油田,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但他们可以用更快速、更高效的方式来解决“长北”的问题,那就是引进技术、资金、管理,在实现气田高效开发的同时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王涛来长庆油田视察工作时,针对长庆油田低渗透油气田开发的难题,鼓励大家要大胆解放思想,可以考虑引进技术和管理与国外公司进行合作,加快鄂尔多斯低渗透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步伐。

能否通过陕141井从合作者处引来资金、引来技术、引来管理经验着实让长北人入神入痴,但长北人对陕141井可入可出,可取可弃,对外它只是一颗敲门的棋子,通过这枚棋子启动的思路是可贵的。

此路开兮我自喜,此途闭兮当另求。君不见黄河之水兮,源自小溪终成瀑布。

四、相互靠拢

问君可有几多愁?恰似辫河漫漫流。

陕141井握在长北人手中,似落未落,这可不是“闲敲棋子落灯花”,而是“观棋待我伺时机”。陕141井此刻在长北人手中成了一种①对外合作中的哲学思辨,思辨其能否引起“贝壳”的兴趣与关注?在“对外开放、国际化经营”中之所以对壳牌聚焦,乃因为在大型国际化石油公司中,壳牌亦属于佼佼者。她曾多次引领了国际石油的进步潮流,这可是一只生命史悠久、实力雄厚的荷兰皇家宠物。此刻长北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只有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在此让人想到水,天下之至柔,成为驰骋天下之至坚。呵呵,弱之胜强,柔之胜刚。长北人在思辨,并随时准备出手。

显得有些幽默的是同壳牌的第一次接触是以与滑稽小品一般无二的情景拉开序幕的。

一九九四年春天,长庆石油勘探局外事办公室接到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外事部门的一份通知,通知中说壳牌代表团要访问长庆油田,外事办公室按程序电话通知了研究院准备接待。由于是电话通知,从未听说过“壳牌”的接待人员错认是“桥牌”代表团。“桥牌”公司代表团?那一定是要打桥牌了。于是,研究院就着手准备了几付扑克牌,摆好了桥牌桌,还联系了油田内部几个桥牌高手。一切准备就绪,就等那个“桥牌”代表团来访。后来经其他人提醒,

①外界对壳牌公司标识形如“贝壳”的戏称。

才撤掉了桥牌桌。

令人忍俊不禁的笑声中却折射出当时长庆人的坐井观天,这种孤陋寡闻确是过去长期封闭的“笑果”。“壳牌”当然不是“桥牌”,误读与幽默小品之后往往是大戏。也正是序幕的“笑果”,使长北人凝眸聚焦了这家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公司(简称壳牌)。这可是一只位列《财富》排名笫三位的灵巧“贝壳”。长北人想把这只机敏灵巧的“贝壳”引进陕141井。

壳牌是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这里不妨简单几笔介绍一下。壳牌的全称——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是1907年由荷兰皇家石油公司与英国的壳牌运输与贸易公司合并而来,她与中国结缘已久。早在一八八九年,壳牌运输与贸易有限公司就向中国提供散装和罐装煤油。之后,壳牌先后在香港和上海成立亚细亚火油公司,并在广州和厦门建立油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壳牌在中国设立了超过50家附属公司,在约20个省份经营1000个经销处。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九五○年,壳牌继续在中国发展,并成为当时唯一一家留在中国经营的西方石油公司。壳牌在上海的总办事处获准保留,直至一九六六年该办事处才关闭。改革开放后的一九八三年,壳牌先后与埃克森石油公司及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合作,成立海上石油勘探合资公司。尤其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壳牌先后于一九八五年和一九八七年在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了两个合资油库。此后,壳牌在中国投资更加积极。

中国石油就当时的情况对壳牌进行了分析。壳牌与中国石油比,有其四大独特优势和四大比较优势。

在独特优势方面,技术是首要的,尤其是技术应用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壳牌是世界上最早从事天然气勘探与生产业务的公司之一,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从事天然气的勘探、生产、管输、压缩、

液化、销售、加工等业务,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二是HSE管理。一百多年来,壳牌在全球发展业务的同时,或为情势所迫,或为经营所需,或为法律所限,形成了一整套HSE管理体系,能有效规避来自健康、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法律和政治风险。三是人才优势。壳牌采用全球人才共享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其公司内部所有顶尖人才,也可以短期合同的方式,雇用其他大公司的技术专家为其所用,组成强大的技术团队,针对某个问题,展开集中攻关,解决重大问题。四是国际化优势。壳牌在50多个国家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在30多个国家提炼石油,在150多个国家销售石油,以此规避风险,确保获得极高的利益。与其他国际石油公司相比,壳牌当时与中国政府有着比较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是所有国际石油公司中政治色彩比较淡的企业,因此,在各种政治风波中,坚持了其在中国的投资,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评价。

在比较优势方面,壳牌的管理水平优于中国石油。壳牌除了有一套长期形成的,被称为“壳牌模式”的经营管理方法外,长期以来,壳牌以其全球性的战略和快速应对风险的能力,形成了一整套积极高效的管理思想、管理体系、管理办法,从体制和机制上确保了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其次,壳牌的销售体系优于中国石油,当时的中国石油销售体系尚不健全,而壳牌一百多年前就是从销售起步发展起来的,其销售体系、销售理念、销售团队都十分强大,但却又能像“贝壳”一样灵敏地在一般企业看来不起眼的市场缝隙中寻求发展空间,取得重大突破。这一点,其在改革开放后再次进入中国市场,并在30年来取得强大作为即可印证——目前,壳牌是在我国境内拥有加油站数量最多的外国公司,加油站总数已经超过700座。壳牌被誉为世界上“经营管理极佳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凭的就是100多年来逐步积累起来的丰富生产和销售经验

以及灵活多变的经营手段,在竞争激烈的石油行业中巧避风险,从而实现快速稳健发展。其三,壳牌有着浸润性很强的企业文化,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都运用统一的价值观、原则和指导方针开展业务。采取分权管理体制和相关性的多元文化经营战略,快速适应市场变化,这些善于化解和处置风险的经营策略,使其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风浪中,一步步走向成熟,成为公认的世界石油“巨头”。其四,当时的壳牌具有相对于中国石油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一九九○年,壳牌集团超过埃克森石油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炼油商,销售额达1070亿美元,并连续两年成为获利最大的公司。此后,得益于其独特的优势,壳牌的业绩持续增长,实力持续增加。在二○○○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壳牌排名第11位。二○○六年美国《财富》杂志按总收入排名的二○○五年全球最大的500家公司中,壳牌位列埃克森美孚和沃尔玛之后,排名第三位。到二○○九年,壳牌更是跃居第一位。

一九九六年秋的一天,在长庆石油勘探局驻北京办事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刚刚在这里召开了一个天然气勘探的专题会议。会后,当时的长庆石油勘探局局长史兴全再次找到了总公司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勘探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曾兴球:“长庆打算推出一个区块来对外合作。这个区块,我们自己搞,太费劲,也投了不少钱,现在产量要上去有难度,整体开发有难度,希望找一个国际上有知名度的大公司,共同一起做。”史兴全接着说:“我们班子经过讨论达成了这个共识,也想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这次我们想拿出已经有重大发现的区块,对合作方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你准备拿出一个什么区块?”曾兴球问。“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我们现在称它为长北区块,陕141井已经出气了,井口无阻流量达到76万多立方米。”史兴全回答到。

其实,长庆油田的领导对壳牌并不陌生。一九九四年五月,长庆油田与壳牌曾经签订过一个合作意向书。既然是意向,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合作内容,对双方也没有约束力。但壳牌对这个意向还是很认真的,于次年派人对鄂尔多斯盆地进行初步研究。正是在那时,出现了研究院要接待“桥牌”代表团的故事。这次,曾兴球再次向史兴全介绍了壳牌的情况和优势,认为由壳牌参与合作是一件双赢的举措。史兴全与曾兴球的这次“两兴对话”,成就了长北合作项目,也实现了长庆思想认识上的一次大跨越。这次谈话后不久,正在寻求中国陆上油气合作项目的壳牌同长庆双方一拍即合。

一九九六年以后,在各方面的积极推进下,双方第一次联合研究在艰难中推进,直到一九九九年签订合作合同。但史兴全在双方签订合同前不久,就离开长庆,奉调入京,担任新成立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塔里木油田党工委书记,后又担任新成立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一职。接替史兴全的胡文瑞,成为这一重大事件的推动者和见证人之一,他回忆说,推出长北区块与壳牌展开合作,当时长庆油田决策层主要有三方面考虑:一是考虑双赢。长庆油田当时主要搞靖边下古生界(天然气),上古生界气田当时打了几口井,产量还都可以,但最后试气产量稳不住,储层变化很大,难以实现有效开发。当时把榆林长北区块拿出来,长庆决策层考虑对双方都有利,长北这一块和靖边比较,不算是最好的,和苏里格比较也不算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而且当时也还看不到长北区块开发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觉得把长北拿出来合作比较有利。二是引进管理,引进技术。长庆油田主要决策人曾到壳牌去考察,对壳牌在类似气田开发理念方面的独到之处留有深刻印象。在北美、在非洲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开发像榆林这样的气田,做得非常周密,给人很多启发。长庆当时在

开发靖边气田时,主要靠自己的技术和力量,边实践边探索;而对榆林上古生界气田还缺乏深入研究,技术上远不成熟。通过与壳牌进行合作,吸收她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推动长庆上古生界天然气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影响深远。通过引进壳牌的开发理念和技术,推动了长庆油田开发理念的深刻转变,其影响远远超出了长北,意义非常深远。三是对长北这类气田的开发,长庆油田当时还没有绝对的把握,所以决定合作开发。好多人当时不理解,说咋把这么大的一块拿出去合作?甚至在长庆油田管理层意见也不很统一。“长庆油田过去搞对外合作,就拿一些小块块和一些小公司去‘泡’、去‘磨’,和一些大公司也谈,但人家上去一评价,屁股一拍就走了。但长北不是这样,长北拿出1588平方千米的上古生界气田,真心实意地和对方搞合作,希望达到双赢的效果。而壳牌的一些做法对长庆油田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和启发,使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事实证明,引进国际大公司合作开发,通过合作学习别人的长处,使我们长庆油田乃至中国石油都增长了见识,开阔了思路,转变了开发理念,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胡文瑞对长北的发端有着深刻的印象。

对于长庆油田的秋波频递,壳牌也做出了积极的响应。现任壳牌(中国)集团主席林浩光,在谈到壳牌为什么要与中国石油合作开发长北合作项目时,他的话也许反映了壳牌积极参与长北合作项目的原因:“我们想跟中国石油成为一个共赢的伙伴,希望扩大合作领域和范围,使壳牌有机会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获得发展。中国石油的市场很大,壳牌有自己的优势;中国石油给了壳牌一个发展的机会,壳牌在安全、技术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对环境的保护也特别重视。与壳牌合作,中国石油可能有

好多选项,可能看中了壳牌的技术、人才、HSE、管理等。壳牌看准长北是一个好的切入点,是相当好的一个机会,从这一块进入跟中国石油合作,增大能源供应安全系数,对双方都是利好。长北是壳牌在中国大陆上第一个天然气合作项目,中国石油此前没有和外方上中下游合作开发天然气的先例,壳牌想成为中国石油在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展国际合作的首选对象。几年来双方合作得很好,我们实现了共同确定的目标。”

壳牌有壳牌的优势,中国石油作为国家石油公司也有自身的优势,中国石油需要壳牌的优势,而壳牌也需要中国石油的优势,但如果双方都单纯强调自身的利益,那么,合作也将成为镜中之花。正如胡文瑞和林浩光共同强调的那样,双方都提到了双赢。正是在双赢理念驱动下,双方才能坐到谈判桌前,并最终走向长北,走向成功。

秋波频送兮,我之有美物。投我木瓜兮,汝亦有美意。不怪古人说“信言不美”实在其质,“美言不信”本在朴也。合作双方应是真诚的,诚则可信,诚则公平。“贝壳”兮我以目注,壳牌兮魂我梦牵。

五、战略眼光

有一种哲学,凡是工作看似最少的时候,正是思维最劳神的时候,这个时候正是思维往视觉大量供血的时候。合作之道,深谋远虑,长北人对此尊疑敬据。长北人努力使长北具有深远的战略目光,这是走向彼岸的保障。

当中国石油和壳牌走向谈判桌就长北合作项目展开谈判的时候,中国的天然气时代还只是若隐若现。更糟糕的是,国际油价直线下跌,到了一九九八年底,已经进入每桶10美元的区间,整个世界石油行业上游投资乏力,欧佩克大量限产,国内部分低效油井不得不关闭限产。这般情景下还谈不谈?怎么谈?

风物长宜放眼量。有远见的企业家总是能在危急关头找到机遇。中国石油没有放弃,壳牌也没有放弃,双方决策者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这种时刻发挥了作用。

当时,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的矛盾正逐步显现,而天然气作为化石能源中最环保、最高效的优势也逐步显现。天然气是清洁高效的化石能源,同等热值天然气燃烧时排放的可吸入颗粒及二氧化硫仅为煤炭和石油的7%~0.5%,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煤炭的50%,比石油也少30%。这样优质的能源,大行其道只是早晚问题,壳牌的决策者当然清楚这一点。因为他们身处欧洲,更因为他们了解整个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

当时,全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了23%,而直到一九九七年,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

结构中的比例仍然只有2.4%,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中国担当能源主角的,是煤。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占70%以上。然而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一个幽灵开始在我国的城市上空徘徊:大气污染。确切地讲,应该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正逐步显现。由于对煤炭的过度依赖,整个九十年代,我国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的大气污染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600多个大中城市,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30.2%的检控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城市上空呈综合性的灰霾天气。先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特大型城市,然后是兰州、西安、重庆等内陆重点城市,继而是一些工业重镇,就连一些县城也戴上了“帽子”——挥之不去的阴霾。重污染区呼吸系统患病率明显高于清洁区。据统计,一些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其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大气污染较轻城市高50%左右。同时,不难看出,天然气还有一个非常优越的特性,那就是它在化石能源中最低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不可能无视这一严酷现实: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能源结构的优质化进程对能源需求总量影响很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每下降一个百分点,相应的能源需求总量可降低2000万吨标准煤。因此,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也是当前实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迟早要采取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天然气时代已经触手可及。整个九十年代,有战略远见的企业家都能预见到天然气时代的到来。潜在的需求就是发展的机遇,壳牌的决策者似乎看到了中国发展天然气产业的前景,整个九十年代是最佳的战略机遇期。

寻找、发现并抓住机遇的能力,是一个企业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这就是战略眼光,慧眼识金的眼光。壳牌正是国际上具有这种战略眼光的公司之一,它看到中国天然气时代即将到来的发展机遇,当长庆油田伸出橄榄枝时,果断地采取了积极的态度,抓住了机遇。

改革开放,让西方石油公司有机会进入中国从事油气勘探开发作业。但是,对这股吹来的西风,传统的“一亩三分地”思想还没有褪去,在长庆油田的发展受到瓶颈制约的时候,“让不让西方石油公司进来”一直有争议,是害怕引狼入室,还是敢于与狼共舞,长庆油田的决策者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就壳牌而言,到中国来就是要寻找机遇,天然气产业显然正是他们要寻找的。于是,双方在共赢的理念下走到了一起。

从大的方面讲,中国急需进入天然气时代是双方在长北牵手的重要原因。发展不是坏事,但如果发展带来的是环境污染,那么这种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因此,中国必须选择天然气,这是无可争议的时代背景,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中国石油选择了壳牌,壳牌选择了中国石油,选择了长北,但意向是抽象的,双方从有合作意向到达成协议,直至合同签订,并最终付诸实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洞天微开兮,物交之客感。聚亦为谋矣,不容怠息兮。长北人深知,选择陕141井区是一种战略眼光,有人说是慧眼识金的目光,但这仅是一种认知,真正的艰难困苦还未曾来到眼前,尤其是合作双方还尚未一起“走到”陕141井前。

六、确保价值

合作双方一起“走到”陕141井前,这当然仍需一个过程,尽管有了双向诚意,有了合作意向,但这只是心灵的语言和目光,历史巨人的脚步还未踏上毛乌素大漠和陕141井。

眼前是一片荒漠。五月的毛乌素沙漠,植物的叶子才刚刚伸展开来,但干旱让一切绿色生命显得无精打采。

从马家峁向北,绵延的沙丘之下3200米深处,有一条模糊的河道在延伸,史兴全的思维沿着河道延伸直到河道消失。

一九九七年夏天,史兴全指着地质图对长庆石油勘探局部分班子成员和在场的技术专家说:“就这样吧,1588平方千米,一个吉利的数字,但愿它能给长庆的天然气事业带来好运,给长庆的发展带来好运。”

从史兴全决定把长北区块拿出来搞合作,中国石油高层和长庆油田就开始与壳牌频繁接触,协商下一步合作的可能性。其后,中国石油向国家计划委员会(简称国家计委)上报长北等区块对外开放的申请。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七日,当时的国家计委以“国家计委关于鄂尔多斯盆地长北、长南区块对外合作开发问题的批复”文件形式,正式批准长北区块对外开放。与此同时,壳牌也根据当时所占有的资料加紧对长北区块进行研究,双方进入商务谈判和技术谈判阶段。

史兴全划定的1588平方千米,其实与最初他与曾兴球所说的长

北有所不同。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比原来位于西边的区域更模糊,探明程度更低。但为了确保合作的区块对合作方有一定的吸引力,这里有一口前面提到的成功的探井——陕141井。而且,比陕141井更早的、北移距离20千米的陕9井也在重新解释和压裂后,获得了15万立方米的日无阻流量。

虽然有陕141井和陕9井,但当时的“长北区块”仍然是一锅夹生饭——砂体展布、储量规模、储层特性等还都很模糊,甚至连所谓的河道走向都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更谈不上开发方案。其实就连“长北区块”也是先有数字,后有区块。据说当史兴全指着长北的那个区域说出1588这个吉利的数字时,并没有精确的坐标。为了标定精确的区域坐标,技术人员着实费了不少心思,最终确定下来的“长北区块”既不是矩形,也不是菱形或其他规则图形,而是一个有22个拐点组成的复杂图形。

更重要的是,当时,对长庆油田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地质认识尚未取得重大突破,油气勘探的观念和思想方法仍然囿于构造型油气藏的范畴。在传统的构造地质学理论影响下,长庆油田对整个鄂尔多斯盆地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较低水平。

曾经担任长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的金忠臣说:“当时的长庆人认为自己命苦,碰到一个是低渗透,再碰到一个又是低渗透,一评价,都没有开发价值。非常羡慕其他油田,发现一个就能开发一个。天然气方面,鄂尔多斯确实跟四川盆地不一样,那里找到一个就是小而肥,马上见效,而长庆找到的都有低渗透特性,大,几千平方千米,靖边是,榆林也是,但大而瘦。”

直到二○○一年,考察了壳牌公司总部和有关气田后,胡文瑞提出了“三个重新认识”——重新认识鄂尔多斯,重新认识长庆的低渗透,重新认识长庆人自己。才把长庆人的思想解放出来,从思

想上解决了长期禁锢长庆人的认识问题。这是后话。

对于“长北”来说,既然还没有搞清楚,那就继续研究,先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再说。于是,从一九九七年到一九九九年,中国石油开始对榆林气田实施大规模勘探。截至一九九九年十月底,在榆林区块共完成二维地震3014平方千米,完成探井21口,其中17口获得工业气流,提交探明储量989.6亿立方米(包括陕207区块),这期间的勘探与评价工作,针对的是整个榆林气田。其中,长北区块探明地质储量922.36亿立方米,面积791.5平方千米,从面积上讲,含气面积只占“长北区块”的一半。为了进一步搞清“长北区块”的基本情况,一九九七年开始开发评价,先后对陕117井和陕143井进行了修正等时试井,以获取有关地层参数、稳产能力及合理产能等数据。

中国石油在研究,壳牌也在研究,但壳牌的工作做得更有独到之处。榆林气田主力储层山 在山西省柳林县陈家庄的露头最好。期间,2壳牌不只把地质人员带到实地去勘察,还现场做一系列试验,选典型“露头”层段打无数小孔,注入各种试剂,然后采集标本,研究分析不同的变化,从中得出第一手可靠的资料数据。这些“露头”延伸数百千米,壳牌的技术人员都毫无遗漏地拍成照片进行了拼接,并在其总部办公室以巨型对接图片进行展示,效果非常震撼。通过这些图片,壳牌把上古生界地层的分布情况和在什么地方、什么阶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都十分清楚地显示出来,给人以非常直观的印象。壳牌的这些工作,在以后的合作中,给见到这些图片的中方人员很大的震动: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模型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对现场实验却重视不够。因此,壳牌这种重视基础研究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对中方研究人员造成了非常强烈心理冲击。而这只是壳牌的常规做法而已。

当然,在这一阶段,壳牌最主要的还是依靠长庆油田前期的勘探进展进行逐步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中国石油和壳牌高层都组织了专家进行严格的评价。但壳牌的评价方式有其独到之处,采用价值评估体系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价,使中方人员深受启发。壳牌的“价值评估”包含对更深层次的剖析,范围更广,除了技术、经济方面,还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等综合评估,包括涉及合同的策略、当地社会环境及政府的支持度、物资采购的条件等,都有专人一一做出详尽的评价。评估过程中,壳牌的专家针对不同项目,找各专业组中外专家反复交谈,提出各种问题让对方回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比如“你支持这个项目这样做吗?当地政府会支持吗?合作伙伴会怎样配合”等等。待所有问题都弄清楚以后,评估组会提出一个专家报告,分别以绿灯、红灯或黄灯来标示某一个项目的可行程度。标示“红灯”的项目必须推倒重做,标示“黄灯”的项目则需要做进一步的评价,而标识“绿灯”的项目则意味着可行。这份报告不仅提交给被评估方,也同时交给壳牌位于欧洲的总部。壳牌通过这样一个详尽而严密的评估过程,从而实现评估目标的“价值确保”。

这一过程,中国石油也是参与者。从一九九四年开始,到长北区块对外合作正式合同签订以前,中国石油就与壳牌就开始了对鄂尔多斯天然气开发的前期联合研究工作。当时研究的内容包括:地震处理及二维、三维地震解释,岩石物性分析,区域地质和油气聚集区研究,岩心描述解释,测井解释,井动态分析及试井、增产措施以及天然气市场预测等。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评价研究整个陕甘宁气区内天然气勘探和开发方面的关键性技术及有关下游的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问题。一九九六年六月此项研究完成,提交了《长庆中部气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谈判启动后,北京那边在谈,长庆油田组建了一个试采小组在榆林这边进行试采。当时的试采规模是3亿立方米,其主要目的,还是对储层、储量和地质进行更深入的评价。

中国石油和壳牌都想尽快把夹生饭做熟,壳牌不想打无准备之仗,中国石油也不想打无准备之仗。到了第二年春天,壳牌似乎已经心中有数,中国石油也已做好准备,剩下的,就是合同谈判了。

干渴的河床上仿佛显现着陕141井的身影,毛乌素沙漠上植物的叶子正在晨曦中伸展。有风吹过,其砂鸣宛若在说:余欲美餐兮,安知半生半熟兮。捧薪垒灶兮,饭香可闻兮。

七、谈判桌前

毛乌素沙漠上植物的叶子正在晨曦中伸展,但干渴使它难以显现翠绿欲滴的勃勃生机,多少双焦灼的眼睛望着她。雷声正在隐约响起,但不像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倒像是毛乌素沙漠百年不遇的疾风迅雨,也许这场毛乌素沙漠暴雨会落在北京,落在谈判桌上。

在谈判启动后,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在国务院主导下,进行行业重组,分别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方谈判组提出,由壳牌修一条管道到齐鲁石化,把项目所生产的天然气卖给齐鲁石化。齐鲁石化隶属于刚重组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之一,其生产尿素和合成氨的装置需要大量天然气,而且可能成为长庆油田最大的天然气

用户。

这一提议很快被壳牌否定了。原因一是修建天然气管道投资巨大,二是面对单一用户经济风险也不可低估,更重要的是,中国当时已经投入运行的陕京管道还深陷亏损的泥淖而不能自拔,现在去修一条输送距离超过陕京管道的天然气管道显然是不可行的。

紧接着,壳牌又提出,把先期生产的天然气通过陕京管道,优先销往北京等大城市。中方谈判人员“爽快”地回答了:“可以,这些天然气可通过陕京管道送往北京,但有一个重要前提,下游市场也要开发。”

当时的陕京管道虽然已经通气两年,但输送量还不到设计能力的30%,下游市场还不发育。管道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而陕京管道输送的正是长庆靖边气田生产的天然气。把自己投资建成的气田生产的天然气井关了,去输送长北合作项目的天然气,无异于痴人说梦。最终壳牌的提议也被否决。

中国石油提出,合作开发后,由壳牌全额支付其前期勘探和评价投入,壳牌认为,既然是合作开发,这些勘探与评价费用应共同支付。双方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由于他们谈的,是在中国现行的法律和文化背景下,在中国陆上较早以产品分成合同形式进行的国际合作项目,双方还都面临着一系列模糊不清的问题。对壳牌来说,除了项目的地质、储层、规模要谈,商务计划、运行方案要谈,还有中国的尤其是项目所在地的法律体系、政府关系、自然和人文环境、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也需要明确。对中国石油而言,国际油气合作的游戏规则还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产品分成合同”繁杂的细节需要一一研究。由于双方都拿出合作诚意,在这些原则性的问题上逐步达成了协议。但最艰难的是商务谈判,到一九九八年初,一切与商务有关的重大

问题还悬而未决。

于是,一九九八年五月,中国石油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曾兴球、中国石油国际商务专家何付及长庆石油勘探局总工程师赵业荣、副总经济师牛世长等集结在一起,进入了中国石油与壳牌合资合作谈判的最后攻坚阶段。在一些问题上,双方能很快达成一致,但在大部分问题上,双方分歧显而易见。直到年底,也没有就一些关键问题达成任何协议,双方进入僵持阶段。谈判之艰苦,之漫长,之激烈,都超出谈判组成员的想象,随着谈判的深入,中方又有一批人员加入到谈判组中。此时,距一九九四年项目合作启动,已经过去差不多五年了。

一九九九年三月三十日,春节刚过,赵业荣受命担任长庆油田的谈判代表,与中方首席代表曾兴球一起与壳牌展开谈判。这是双方进入实质性商务谈判后最激烈的一次交锋,也是赵业荣担任主要谈判代表后最难忘的一次。当天在谈判中,双方针对前期评价的情况再次进行了交流,但仍没有就任何问题达成一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