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卡:硬派健身(全3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15:38:20

点击下载

作者:斌卡

出版社: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斌卡:硬派健身(全3册)

斌卡:硬派健身(全3册)试读:

硬派健身

(全3册)作者:斌卡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版权信息书名:硬派健身作者:斌卡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6-01ISBN:9787540471309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我们出过很多汗、花过很多钱、挨过很多饿,饱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却毫无成效,为什么呢?是因为你还不够努力吗?是因为你的意志不够坚定吗?是因为你的基因不够好吗?你有没有想过,可能是因为你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呢?Introduction 当我们在聊健身的时候,我们在聊些什么?

我相信打开这本书的读者,已经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健身方法:节食过、运动过、买过全套的哑铃、办过健身房的会员卡。胖子想要变瘦,瘦子则想要丰满或强壮一些。女性想要前凸后翘,或者能穿上一条期盼了很久的连衣裙;男性则想要穿上T恤衫时像那些身材很好的明星或超级英雄一样,胳膊能撑满空荡荡的袖子……我们尝试过各种各样让自己变得更加好看的方法,尝试过改掉生活中的种种恶习,想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

我们也知道运动的种种好处,可是因为懒、忙,或者别的什么缘故,没有坚持下来。到最后,所有的尝试都停在开始的那一步:哑铃摆在家里落满了灰尘,健身房的会员卡用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用过,喜欢的裙子依旧挂在衣柜里,喜欢的人终究也没有看我们一眼……

更加不幸的一种情况是,我们努力过一两个月,但腰围的尺码从未改变,身上的赘肉像顽石一样纹丝不动,胳膊始终瘦弱无力,汗流浃背换来的依旧是别人的不解和奚落……最终,我们忍不住放弃了,发现还是躺在沙发上吃着薯片看电影最快乐。于是安慰自己:“胖又怎么样?我开心不就行了吗?”

可是我们扪心自问,真的是开心就行了吗?

你真的快乐吗?

这个世界总有它残酷的一面,人们有时候免不了肤浅、势利、刻薄。尤其是今天,互联网放大了一切细枝末节。即便是被公认为身材完美的明星,也难逃这样的厄运:闪光灯下一次无意的走光,被裙子勒出来的一层薄薄的赘肉、脸上偶尔长出的斑斑点点……所有这一切就像是被放在显微镜下,被公众讨论、嘲笑、奚落。如果这些世界上最漂亮的人都要面对这些,你又怎么可能逃得过去呢?

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看起来更漂亮或者更健康一些。然而,很多时候我们被基因所困,没有办法像丑小鸭一样,在一夜之间变成白天鹅。整容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整容伴随着风险。女性至少还可以化妆,男性能做些什么呢?当面孔已经无法更改的时候,我们把目光投向了身材。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再长高10厘米,却能让自己看起来更加苗条一些、纤细一些。

想让自己看起来更好,这是所有努力的初衷。但是,我们出过很多汗、花过很多钱、挨过很多饿,饱受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却毫无成效,为什么呢?

是因为你还不够努力吗?

是因为你的意志不够坚定吗?

是因为你的基因不够好吗?

你有没有想过,可能是因为你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呢?

我的很多朋友都在我的劝诱之下,从一个所谓的懒人变成了一个健身爱好者。他们纷纷告诉我自己瘦了10斤,或者终于能够穿上S码的衣服了。他们像我一样经常出入健身房,大汗淋漓又心满意足地离开,然后告诉我:“运动,真快乐啊!”

身材不是你健身的目的,快乐也不是健身的目的,甚至健身都不是你的目的。你的目的,是发现你自己,困缚于日常生活中的自己。

我曾经也是单纯为了健身而训练。初始,我跟我的身体对抗,我跟所有人一样,想要更瘦、身材更好。我咬着牙,强迫自己多举起一斤;我攥紧拳头,为了能多跑一千米。不必说,这种目的性很强的健身效果很差,不仅身材没有变好,运动对我来说,都变成了一种压力。

但在后来了解健身、继续训练的过程中,我和身体和解了。其实健身就像一个越狱的过程。我在训练中,渐渐发现了曾经忽视的身体。我开始发现自己身体每一个部位存在的意义,我可以渐渐地了解它们、熟悉它们。我开始明白,健身是自己和自己的身体一起,为了更好的生活去努力。

健身的确有这么神奇的魅力,它的的确确能让你变得更快乐、更漂亮、更有魅力,以及更坚强、更有耐性,并拥有更好的人生。

我希望这是你的第一本健身书,这样,你就不用清除之前的观念,重新正确地认识健身了。

同时,我又希望这是你最后一本健身书,这样,你就不需要别人再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了。你可以尊重自己的身体,尊重科学,自己去寻找和发现健身中的各种知识和宝藏。

我希望在读完这本书后不久,你也能像我的那些朋友一样忍不住说:“运动,真快乐啊!”

而这些,才是我孜孜不倦地告诉别人健身的好处以及写这本书的目的。什么样的身材才是好身材呢?女性的好身材当然是指胸大、腰细、腿长啦!男性的好身材是肩宽、腰细、臀翘、八块腹肌!还有更简单的:好身材就是瘦啊!但什么是瘦呢?Chapter 1 什么样的身材才是好身材?我希望在瘦的同时,穿衣服依然很好看,比如,肩膀更直一些,穿平底鞋的时候能露出性感的小腿。我希望我偶尔解开衬衫领子或拉起衣服的时候,也能够像男明星一样,露出让女性尖叫的胸肌和腹肌。

什么样的身材才是好身材呢?

你可能会说:这是什么破问题!女性的好身材当然是指胸大、腰细、腿长啦!男性的好身材就是肩宽、腰细、臀翘、八块腹肌!

还有更简单的:好身材就是瘦啊!

但什么是瘦呢?

这个问题听起来更蠢,但请仔细想一想,你想要的是怎样的瘦呢?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因疾病或营养不足而消瘦的人,那一定不是你想要的身材。

如果我要求你描述得更具体一些,身为女性的你可能会说:我希望自己虽然瘦,但还是有一点点曲线的。我希望在瘦的同时,穿衣服依然很好看,比如,肩膀更直一些,穿平底鞋的时候能露出性感的小腿。

男性则会说:我希望自己穿正装的时候能撑起肩膀,穿休闲装的时候看起来不是空荡荡的。我希望我偶尔解开衬衫领子或拉起衣服的时候,也能够像男明星一样,露出让女性尖叫的胸肌和腹肌。

当我们把“好看”具体化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对身材的期待不只是瘦而已。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瘦但并不好看的人,你看到他们的照片时丝毫不能产生任何审美上的愉悦,反而会觉得厌恶。再仔细想下去,你会发现其实

你想要的也不只是瘦而已,而是在瘦的同时,还能有型。

那个型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你骨骼和肌肉的形态与搭配。

骨骼可能是天生的,肌肉却不是。换句话说:

好身材是可以通过训练来获得的。

那么,是哪些肌肉影响到了所谓的“型”呢?如果你去研究一下模特儿的标准就会发现,除了身高,他们的要求还包括肩、背、腰、臀,等等。

撑起你的衣服的是肩和背,决定你的比例的是腰,同时腰和臀影响了你的苗条程度,存疑,这种表达是否正确则在视觉上决定你的腿能否显得更长。为什么我们在形容一个人的背影完美时,说的是“V”字形而不是“I”字形呢?

这就要从肌群说起了。一、那些让你看起来更棒的部位

首先要明确一点,人体的肌肉是由大肌群和小肌群构成的。大肌群有胸、背、臀、腿,小肌群则有肩、胳膊、腹、小腿。

无论是想要穿衣好看还是身材好看,大肌群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的骨骼就像一幢房子的基本结构,大肌群就像墙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并将我们的身体填充起来;小肌群则更像是窗帘、茶几之类的小装饰,某种程度上更像一种整体风格的延伸。

当我们打量一幢房子是否合适的时候,可能会考虑布局是否合理、墙体够不够漂亮、柱子的位置对不对,等等。然而,当我们打量自己的身材时,总是在注意一些小细节,比如,胳膊上有拜拜肉、锁骨不够清晰、小腿不够纤细……大家为了达到理想的目标,各自练着哑铃、杠铃、弹力带,弯举、推举、臂屈伸,举铁举得不亦乐乎,幻想付出的辛勤的汗水,最后能够帮助自己收获梦想中的身材。

但是且慢!你们是不是弄错了什么?

我们喜欢那种健硕的充满雄性气质的男性身材,不光是因为他们硕大的胳膊。比如施瓦辛格,145厘米的大胸厚背,75厘米粗的树干般的腿部,宽阔的三角肌撑起来的肩膀,才是他让人第一眼就感觉阳刚英武的重要原因。

你知道“维多利亚的秘密”的模特儿们身材好,可你见过有谁拿着放大镜或尺子去看她们的胳膊够不够细、小腿够不够粗吗?虽然的确有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媒体以拍明星的丑照为乐,可是猛一眼看上去,模特儿们的身材还是比普通人好很多,不是吗?除了看起来腿长,肩膀和腰部的比例合理、背部线条流畅、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 WHR)引人遐思,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这就是很多人在健身上存在的误区:总是关注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而不注重整体,或者说,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身材的问题所在——这些细枝末节,除了你自己,根本没有人会看得那么仔细。

再回到那个房子的比喻。你走进一个房间,发现地板已经翘起,墙壁刷了非常难看的颜色,家具都很烂,唯独有个著名设计师设计的水龙头,你觉得整体效果会好看吗?又或者你喜欢一辆车子,造型、性能甚至价格全都完美,车身线条流畅得如同大师的绘画,空间刚好能满足所有的日常需求,座椅的舒适度也堪比头等舱……这个时候,你发现后视镜的边框弧度不是你喜欢的,但是,你会在意吗?

人与人之间的印象也是一样的道理。

初次见面,从身材上看,大家只会关注你的整体体形是不是好看。看男性是不是健康强壮,看女性是不是身材合理、是不是仪态优美。有时候碰到擅长穿衣打扮的人,我们甚至看不出他(她)身材上的不足。谁会去关注你的手臂后边有几毫米的脂肪,或者让你脱下西装看看你肱二头肌的肌峰或肱三头肌的马蹄形状呢?哪怕是在人们穿衣很少的海边沙滩,我们在看人的时候也不会研究他(她)的脚踝的围度是多少呀。

所以,刚开始健身的时候,不要太在意一些细节的部位。

手臂上有点儿拜拜肉?肱二头肌不够饱满?脚踝不够纤细?锁骨只能盛下半勺水?一开始,你统统不用理会,你需要做的是:

改变所有人第一眼就能看到的部位,塑造一种直观上整体完美的体形,而不是改变那些只有你自己才在乎的微小细节。

所以,当我们一开始健身的时候,最应该练的是哪些部位呢?

一句话,就是对体形修饰效果好的大肌群。那就是:

胸、背、臀、腿

除了这一点,训练大肌群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相对于大肌群,小肌群消耗的热量是微不足道的,在减脂塑身方面效果甚小。你拿手指捏住笔、捏住鼠标忙活一天,即使手指手臂很累,你也不会瘦,但你全身的大肌群参与跑步半小时,保证减脂效果比玩一天电脑要好得多。

小肌群的训练也同理,你去做那些所谓的能消除拜拜肉的训练动作,也没法儿有效减脂,而从整体上、从大肌群上减脂,才会真正达到你想要的效果。我们一般形容一个人胖的时候都说“虎背熊腰”,什么时候说过胳膊太粗呢?对于增肌者来说,也只有大重量、大肌群的训练才能更好地刺激各种激素(睾酮或生长激素等)的分泌。

所以,练小肌群,对初学者来说不仅塑形效果很差、减脂效果很差,甚至对目标细节的修饰效果也很差。假设你有一双细细的小腿,但腰围却高达80厘米,远远看过去依然是一个胖子;或者你虽然没有拜拜肉,但有一双粗壮的大腿,整体的形态也一定不会非常协调。

换句话说,你们所做的小肌群、孤立、小重量训练,从根本上不符合增肌、减脂、塑形的条件,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给训练入门者一个诚心诚意的忠告:放弃大多数小肌群训练,从今天起,每天做一次大肌群训练(胸、背、臀、腿)6~10组,搭配核心肌群训练(腹部、下背部)1~3组,最后做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15到30分钟。不到半年,你就会惊喜地看到自己的改变。到那时,你一开始担心的小问题,可能也就随风而逝了。健康、塑形、减脂、撑衣……一切从大肌群训练开始。抓大放小,才是增肌或减脂运动入门时的王道!二、体重能代表什么?

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身材时总是说:他身高××厘米,体重××公斤。有人说,身高不是问题,体重也不是问题;身高不高,体重很重,这才是问题。

真的是这样吗?首先,我们来看这幅图。健美先生v.s普通胖子

天平两端,两人的身高都是180厘米,体重都是100公斤。也就是说,两人的BMI指数都是30.8(BMI, Body Mass Index.即身体质量指数,是判断一个人身体体质和体脂的参数,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

但是,我们也能看到两人最大的区别:一个拥有很多男人梦寐以求的身材,一个就像生活中天天会见到的普通胖子。而且,如果他再这么不健康地生活下去,可能很快就会进化为死胖子……

也许你会指着上图中左边的人说,这怎么可能?一个身高180厘米的人,体重100公斤,怎么还会显得这么瘦?

但实际上,著名的硬派动作巨星——巨石强森身高195厘米,体重118公斤,BMI指数31。跟上图中左边所描绘的人,体形差不多。

女性也一样,欧美的女星,体重普遍比亚洲女星重很多。麦当娜年轻的时候,身高165厘米,体重60公斤。这样的体重放到国内女性身上,绝对会被认为是很胖了,然而天后年轻时的身材,却让整个世界为之着迷。

身高、体重都一样的两个人,身材却有如此大的差别,这是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下图就显示了脂肪和肌肉的密度之差。毫无疑问,强森身上的肌肉比一般胖子多太多了,而脂肪又少太多了。脂肪和肌肉对比图

一目了然,同样是5公斤的重量,肌肉的体积比脂肪的体积小很33多。肌肉的密度大概是1.12g/cm,而脂肪大概只有0.79g/cm。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的体重不变,只是把多余的脂肪转换成肌肉,那他将瘦下去多少啊?

以健美先生vs普通胖子图为例。现实生活中一个身高180厘米、体重100公斤的胖子,腰围至少100厘米(3尺多,接近4尺)。而健身者,同样的身高、同样的体重,腰围都只有80厘米左右(2尺4寸左右)。

所以,增肌减脂的好处,不只是你的体形瘦下来了。而且,训练肌肉,会让你越来越瘦!

人体的能量消耗大多在肌肉组织中完成。在一般人身上,脂肪占身体重量的15%到25%,但是只有2%到5%的脂肪会参与到新陈代谢1之中。

肌肉是能耗大户。一般静止状态下,1公斤肌肉24小时大概可以消耗15千卡的能量,而1公斤脂肪24小时只能消耗4千卡。

我们还以健美先生vs普通胖子的图为例,一个胖子的肌肉含量大约占身体重量的30%,一个身材健美的人的肌肉含量约为身体的45%,他们每天即使躺着不动,两个人的基础代谢也能差出200多千卡。

况且,在维持日常活动量的情况下,每公斤肌肉24小时的基础2热量消耗是70千卡,而脂肪呢?还是只有可怜的4千卡。

也就是说,图中两个人实际每天的热量消耗差异应该会高达1000千卡。

光说了肌肉的好处,再说说增长肌肉的好处。无氧抗阻训练过程中,除了增加热量消耗,减少皮下脂肪之外,肌肉还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可以刺激生长激素(传说中的减脂利器)的分泌,从而带来肌肉的增加,在此过程中增多的生长激素可有效减脂。同时,肌肉与训练之后新陈代谢的提高有一定的关系,而新陈代谢的提高可以帮助进行无氧运动的运动员达到减脂的目的。

另外,每增加1磅肌肉(约0.45公斤),我们还需要额外支付2500千卡的热量!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减肥收益哟。

最后,算算你的BMI和静息代谢:为什么有些人吃什么都不胖?为什么有些人一喝水就胖?为什么你连续一周都没有吃东西,裤子的尺码还是没有变小?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看起来很壮,体重却跟你差不多?为什么?Chapter 2 你为什么会减肥失败?长期以来,各种健身类的传统媒体、网站都告诉我们,减肥就是两件事:首先是少吃——节食、断食或者绝食,可以让自己摄入的热量减少;其次是多动——跑跑步、走走路,可以让自己支出的热量增加。人体在这些简简单单的加减法之中,轻轻松松就减下体重和体脂了。然而,减肥真的这样容易吗?

当我们谈起减肥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类似于“少吃多动”这样的话?

长期以来,各种健身类的传统媒体、网站都告诉我们,减肥就是两件事:首先是少吃——节食、断食或者绝食,可以让自己摄入的热量减少;其次是多动——跑跑步、走走路,可以让自己支出的热量增加。人体在这些简简单单的加减法之中,轻轻松松就减下体重和体脂了。

当我问起为什么会相信这种理论时,大家都会很高兴地告诉我:“摄入少,支出多,身体自然就瘦啦!”

然而,减肥真的这样容易吗?

小时候,我觉得足球是一项非常容易的运动,因为足球有一个必胜的法则:“如果我能进球,对方不能进球,那么我就赢了。”

后来,我觉得有钱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我们光赚钱,不花钱,自然而然就能变成有钱人了。”

长大后,我才发现其中的谬误所在:人生也好,足球也好,时刻都处于复杂的平衡之中,每项因素的波动和改变,都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单纯的加减法,绝对没有办法让我们百分之百地赢得成功。

你想过吗?你的身体机制,也是一样的。

人类的身体进化了几百万年,可不是一个不懂得变通的笨蛋。人体的体重、体脂调控机制相当复杂、精密,倘若你想做出改变,只靠加减法,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很多人在尝试过节食后,虽然短时间内体重降低了,却始终没有得到自己梦想中的身材。而体重、体脂在一段时间后,反弹得更厉害,让身体变得更胖、更重。最重要的是,

错误的减肥方式给你的身体带来的伤害远比你想象中要大,不仅会让你变成一个不健康的胖子,而且有可能让你变成一个愚蠢的胖子。

想要赢球就要了解足球;想要赚钱就要懂得钱;想要幸福的人生,至少得明白你在追求的幸福是什么。而想要健康的身体,自然得知道你的身体是怎么运行的。

为什么有些人吃什么都不胖?为什么有些人一喝水就胖?为什么你连续一周都没有吃东西,裤子的尺码还是没有变小?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看起来很壮,体重却跟你差不多?为什么?

想要改变自己,先要尊重自己、了解自己。一、节食失败的原因☉1.节食会让人变蠢——你知道你的大脑会被吃掉吗?

很多人计划减肥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上网搜索快速减肥的方法。当你在网络上输入关键词后,你会发现,很多网站都推荐了各种节食、断食减肥的教程。每种教程都有一个虽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听起来非常厉害的名字:“×本哈根减肥法”“×特金斯减肥法”“苹果7天减肥法”“水煮蛋减肥法”,等等。

当然,这些减肥饮食法都保证:一个月内至少瘦10斤,而且无痛苦、不反弹。你十分高兴,从众多方法中挑选了一个看起来饮食种类还比较丰富的“15天20斤减肥法”,心中幻想着15天后减下20斤的自己,兴冲冲地开始了自己的节食减肥之旅。

然而,要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你的体重可能会轻上一两公斤,可是镜子里的自己毫无变化,甚至变得更糟糕:你会发现自己的皮肤因为节食变差、肤色不太正常、工作没有精力……你可能会安慰自己:再坚持一下就好了,再坚持一下……

可是很不幸,网络上那些节食死亡的消息就是这么来的。

节食减肥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我们假设减肥像花钱一样。你在城市里工作,但是没有自己的家,作为一个有长远计划的人,你省吃俭用存了20万元,准备买房子。

你现在的工作,一个月赚5000元。满足基本生存所需的房租、水电费、饭费、通勤费等,一个月要花2000元;日常的交际、娱乐等也要花掉将近2000元。目前还能存下1000元,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突然,你换了一份工作,月薪只有3000元了,你会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务收支呢?

作为一个有长远计划的人,你的第一个选择可能是:把日常交际娱乐砍下一部分,比如,少去餐厅、少去看电影。这样,你就不必动用自己的存款,买房还能有点儿希望。虽然生活质量打了一些折扣,但是,至少日子还能继续。

那么,我们把这笔账,带入你的节食减肥之中,会如何呢?

假设你一天应该摄入2000千卡,消耗与支出也是2000千卡,收支平衡,不亏不欠。但你觉得自己太胖,于是开始节食,一天只摄入1000千卡,于是,身体开始犯愁了,热量不够怎么办?

几十万年的进化历程告诉我们的身体,当热量摄入不足时,比如遇到饥荒、灾祸等紧急情况,身体就必须要做些什么了,如果还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地消耗自己珍贵的卡路里,那么很快便会:饿死了!

于是,身体非常聪明地开始控制日常的支出,它把平时的消耗控制到1000千卡以内,只是让你很基础地“活着”,而不是好好地“生活”。但身体认为这样的克扣依然不足,它会继续扩大限制的范围,比如,你的智商。

一项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纳尔逊博士主导的研究表明:

在595名11岁到18岁的年轻女性研究对象中,节食大大降低了用此方法减肥的年轻女性的智商。

也有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节食的话,更容易发生认知障碍。这可以证明节食减肥之害,不分年龄段。节食真的会“吃掉”你的脑子。根据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让老鼠节食后,其下丘脑的神经元开始吞噬它的细胞器和蛋白质。下丘脑区域主要是负责管理睡眠、温度、口渴和饥饿等生理机制的(所以我们常会因为太饿而睡不着觉,因为口渴而错以为自己饿了)。当下丘脑开始吞噬自己的细胞器和蛋白质时,我们会越发感觉饥饿。这也可以理解为大脑的自我保护反应。

换句话说,通过节食来减少热量的摄入,不仅不可能达到你幻想中的“日常热量收入<日常热量支出=减肥”这个简单的公式,你的身体还会用克扣智商、降低免疫力等行为,让你的热量支出越来越低。身体为了能够让你活下去,把公式调整为“日常热量收入≈日常热量支出—智商—健康”,从而减肥失败。

每年因为减肥而生病、住院甚至死亡的女性不在少数,我想,聪明的你一定会避免这样的状况。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好的结果。如果方法不对,你做再多的习题也有可能考砸;不知道喜欢的人想要什么,却盲目地对他(她)好,绝大多数情况下也难以得到他(她)的好感;每天晚睡早起,但工作毫无效率,一样无法升职加薪……

如果你一开始就选择了错误的减肥方式,就算把自己饿到半死,腰围还是一点儿都不会变,甚至反而更胖了。那么不好意思,有时候,可能,你真的活该。☉2.节食会反弹——减肥2斤长回10斤,这就是节食的下场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猴子,为了生存,它四处寻觅食物。可惜的是,它太弱了,打不过很多强大的动物,没法儿吃到鲜美的肉类,只能奔波劳碌地到处采集野果或杂草。即使是这样,它的很多同类还是饿死了。因为野果和杂草提供的热量太少,虽然偶尔能吃到蜂蜜或者新鲜动物尸体上的肉,但是吃进嘴的终究是有限的,过两天就会消耗殆尽,再饿几天,最终还是免不了一死。但是,这只猴子神奇地活了下来,为什么呢?

因为它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强大能力——能不停地吃、不停地胖。偶尔找到野蜂蜜或者撞树而死的野猪,它就会大吃特吃,就算吃饱了,它的胰岛素还会继续分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把难得的食物转化为脂肪储备起来,帮助自己度过下一次可能的饥荒。

这只猴子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是的,我们就是这样的猴子的后代。自然的进化淘汰了那些食欲不振、胃口不好、吃再多也不长胖的基因,所以,留下来的就是我们这些热爱美食、毫无节制、喝口水都会胖的吃货和死胖子啦。

这一点在我们中国人身上表现尤甚。有数据显示,当BMI指数同样为27时,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将近60倍。这可能与我们文明史上遭遇过很多次大饥荒有关。

我们的身体中,流淌着狂吃到死的血液……

为什么我要说这些呢?有人常常被骂:“你不吃、不长肥,会死吗?”我来告诉你,在人类历史上,不吃、不长肥,会死。

因此,我们一直在努力创造一个能减少自己能量支出、增加自己能量摄入的环境。我们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食品的改良,让自己能吃得更好,摄入的热量更多。

我们又发明了各种机器帮助我们工作,以及各类自动化技术,让我们省心省力。现如今,人类已经不必长途跋涉去寻找低热量的食物。我们可以开着汽车,到超市里选购各种能满足我们一天所需能量的零食。

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可以只进不出的人为环境,也就是学者所3谓的致胖环境。

但我们的身体进化不能及时赶上这种变化,我们的基因仍然控制着我们的能量只能进、不能出,体重只能升、不能降。身体以为,我们的生存环境依然像原始时代,朝不保夕,有了上顿没下顿。如果今天能找到高热量的食物,猴子的基因会让你不停吃、不停胖,永不停歇。

因此,当你的身体适应了你现在的体重,这些肥油就会踏踏实实地长在你的身上。

无论你节食或者不节食,它就在那里,不离,不弃。4

这就是体重的设定点(set-point)理论。单靠节食,是不可能真正做到减脂减重的。耸人听闻吗?看实验。一支澳大利亚研究团队在《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5文章。他们招募了一批体重94公斤左右的受试者。在开始的10周里,研究者对这些人进行了饮食干预(每天限制吃喝,摄入仅500~550千卡)。在这10周里,受试者平均减重大约13公斤,听起来很棒,是吧?我们再听听后面的反弹故事。10周后,他们测试了这些人的激素水平,发现以下两种激素发生了很大变化:一种是瘦素(Leptin),顾名思义,它的作用是调节体重,把人往瘦了整。通过促进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的释放,来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另外,在很多免疫和修复功能上也有重要作用)。10周干预结束后,瘦素在受试者体内的含量大约下降了三分之二。另一种是脑肠肽(Ghrelin,即生长激素),它的作用是刺激饥饿感,促进胃排空以及胃酸的分泌。10周干预结束后,它的水平有明显的上升。实验人员对这些人进行了持续一年的“保持减肥体重”干预,具体包括定期营养咨询,每天参加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等。最后的实验结果显示:一年后,大多数受试者的体重,反弹了7到8公斤。而近期国内一项“十一五”的相关研究证明,仅仅6周的有氧6加抗阻力训练就让人平均瘦了大概5公斤。一年后,这一群受试者的脑肠肽水平还是高于实验干预之前,瘦素的水平相比实验开始之前仍是低了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在节食结束一年后,人体依然没有挣脱狂吃、变胖的渴望。

这个实验也是设定点理论的一个佐证。

当你的体重被身体确切地设定在一个点上后,它会尽可能以一种只进不出、只加不减的方式来维持甚至是增加体重。

在你的体质、生活习惯没有全面改变的情况下,单单通过控制饮食、减少热量摄入是不可能真正减去体重的!

换句话说,对于减肥这件事,饿是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的。强制性地控制饮食,除非你能做到一辈子挨饿,不然,一旦恢复正常饮食,只会比原来更胖!☉3.节食导致暴食——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都是因为你节食!

现在我们知道了,节食是不能减肥的,即使节食减肥降低了体重,体重也终会反弹。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你真的能成功节食吗?

很多人在节食减肥中,都不停地循环着两种生活:

一开始,拟定各种低卡路里饮食的限制,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摄入,下定决心,与肥肉死磕到底:“在减到100斤以前,我只吃清水烫蔬菜!”

然而,坚持一天或几天后,你实在撑不住了,食欲大开,暴食一顿,还专门挑各种高油、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吃。吃完之后又后悔不已,下定决心少吃!发誓下一顿不吃,或者每顿只吃最少热量的食物。

然后,饿了几天你又撑不住了,脑子里幻想着各种美食飘过,于是忍不住又大吃一顿,吃完之后觉得内疚,又开始下定决心节食……就这样节食—暴食—节食—暴食,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最后,即使我们发挥了自虐精神,减肥还是毫无成效,于是认为错误全部都出在自己身上,狠狠地骂自己没有意志力、不够努力、不够拼命……甚至有些人还大大发扬阿Q精神,说:“我减肥不成功是因为我太爱自己了!”

大错特错!

俗话说得好:欲望像弹簧,你强它更强。这不是单靠意志力就能解决的问题,你的意志力和人类身体的战斗力压根儿不是一个级别的。如果单靠意志力就能战胜身体的话,癌症早就不是事了。身体有属于自己的运作体系,当我们饥饿的时候,身体就会有本能的反抗,通过分泌各种激素来对抗你的意志,促使你去吃各种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物。

当你的身体处于饥饿状态,血糖比较低的时候,身体会分泌出几78种激素,最典型的比如脑肠肽和食欲素。它们都会因为饥饿导致的低血糖而增加分泌,而当它们的分泌增加时,你的食欲也开始高涨,9并且比平时更加渴求高糖、高脂的食物。

如果你正常饮食,一般情况下,晚餐的时候,你吃一些杂粮粥饭或者正常的蔬菜、肉等就可以吃饱。但是如果你一直强制性地压制自己的饥饿感,到最后你饿到了极限,实在忍不住了,半夜冲到冰箱前扫清一切,喝掉一瓶可乐,泡了三包泡面,吃了五包香肠,可能才得以满足。

如果一开始你好好吃饭,正经饮食,搭配规律的运动,可能会平平稳稳、健健康康地瘦下去。但是由于你一次次节食减肥,又一次次暴饮暴食,不仅身材胖了、肥了,而且身体也垮了、废了。

乔布斯从嬉皮时代起,就受到来自印度等地的禅修思想的影响,开始坚持只吃蔬菜、水果(热量自然低于一个大男人的日常所需),并且经常性地断食、节食。

我仍然记得《乔布斯传》中,霍姆斯描述乔布斯行为的一段话:史蒂夫来的时候总是很饿,于是就猛吃一通,然后他就要去吐掉……这让我们非常苦恼,因为我们费尽周折才弄好一顿饭,但他却留不住食物。

这就是典型的“神经性贪食症”。简单地说,就是节食期间突然暴食,然后通过催吐、服用泻药等方式将食物排出体外的一种病症。患有同样病症的还有英国的戴安娜王妃。

乔老爷子的行为——克制进食,一般被定义为:为了减轻体重或达到其他目的,习惯性地通过刻意抑制,忽视生理需求,来减少能10量摄入的一种行为。

尽管克制进食者都非常想控制自己的进食行为,但总体而言,绝大多数克制进食者的努力都是失败的。他们经常处于节食、暴食、过11食交替出现的过程中。很多研究表明,克制进食反而会显著提高暴12食和神经性贪食症的出现频率,以及那些随之而来的风险。

克制进食导致的神经性贪食、暴食是很难避免的。

其一,克制进食者在节食后,对高热量、高糖、高脂肪食物的喜爱程度显著增加,这可能与胰岛素等激素的分泌水平有关。

其二,血糖不规律的变化会导致节食者血清素系统的剧烈变动,其中包括5-羟色胺2A受体等一系列功能的减弱。而血清素系统主要负13责人体食欲的调节。

不言而喻,暴食和神经性贪食的危害是极大的,从生理方面看,食道破裂、牙齿腐蚀、肾脏损害、慢性胰腺炎(还记得乔老爷子是怎么死的吗?胰腺癌)等都是神经性贪食症的常见并发症。

从心理方面看,有研究表明,暴食和神经性贪食也会增加人类的冲动,导致情绪不稳定、焦虑,甚至会出现滥用酒精和药物、偷窃、自杀等严重后果。

饮食本身并不是一种罪过,贪食才是。

健康、稳定的饮食习惯,不但不会让你变胖,反而更利于长期的减重减脂,而且比短期节食更有效。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肥肉也不是一天就能减下去的。那么,我们还是选择细水长流,健康地减重吧!

当然,对于很多人而言,一定程度上减少自己的日常热量摄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因为致胖环境的产生,现代人摄入的热量还是相对超标的,特别是那些身体超重比较明显的人,更要特别注意控制自己的日常热量摄入。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单靠控制饮食获得理想身材总是太慢,那么遵循少吃多动的原则,疯狂跑步总是很快、很健康的减肥方式了吧?

对不起,运动减肥也是有学问的。想要有效、健康、稳定地减脂减重,获得自己梦想中的身材,大家还需要对健身运动有更多的科学了解。二、运动失败的原因——你太容易听信他人了!☉1.常识破坏1:只有4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才减肥?——大错特错!

很多杂志和网站都告诉我们:只有进行40分钟以上的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后,脂肪才开始消耗。我们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上查询运动减肥时,发现这句话俨然已经成为街头巷尾传颂的运动真理了。

但这种真理又有多少是真的呢?

首先,我们要告诉大家一个让人高兴又悲伤的知识:由于人活着需要能量供应,而脂肪又是人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所以,我们即使在安静地睡觉、坐着打游戏、躺在沙发上吃薯片的时候,也在消耗热量,这些热量几乎全部来自脂肪。而你在进行普通的跑步、骑车等有氧运14动时,都是从一开始就燃烧脂肪、供给能量的,并非像一些杂志或网站宣称的那样,只有在40分钟之后才开始。所以,这个说法从一开始就错了。

有数据表明,在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中,糖和脂肪都是按比例供应能量的(各占50%)。女性由于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比较多,一开始的脂肪消耗相对于男性还会更高一点儿,脂肪供能比例在60%左右。

但为什么那么多杂志、网站都说只有4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才减脂呢?

确实,有氧运动的时间越长,脂肪消耗比例也就越高,但脂肪供能比例具体能提高多少呢?实际上,你跑一个小时,不过将脂肪供能比例提高了大约10个百分点而已,即脂肪供能大约占60%。还有数据显示,正常人进行日常活动,如坐卧站立时,脂肪的供能比例比跑步时更高,那么你能得出结论,认为坐在电脑前工作一小时比在跑步机上跑一小时更减肥吗?

令人震惊的是,即使从长远的时间范畴看,有氧运动所消耗的总脂肪和热量,也是低于高强度的无氧抗阻训练和HIIT训练的。15

这个观点并非夸大其词,在一项试验中,研究者将一批身体状况接近的被试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做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一直持续50%的最大摄氧量),另一组做高强度间歇训练。

最后研究发现,虽然在运动中,低强度有氧运动所消耗的脂肪量明显高于高强度间歇训练,但是在运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相对于低强度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减脂作用一直在持续,最终在24小时内,所消耗的脂肪总量居然超过了低强度有氧训练。而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高强度间歇运动所造成的持续燃烧脂肪、消耗热量的时间竟能持续72个小时左右。

这也就是说,如果你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那么,在运动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你的身体还是可以继续保持高效率的热量、脂肪16消耗。其效果就是,你真的能实现躺着就能变瘦的梦想!

所以,简单而言,高强度间歇训练、无氧训练,相对于长时间的低强度有氧运动,更能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提升一段时间内身体消耗热量、消耗脂肪的能力,从长远来看,减脂减肥的效果更好。(力量训练增加的肌肉更是能耗大户,有数据表明:在静止的情况下,一磅肌肉24小时内能消耗6千卡的热量,而一磅脂肪在相同的环境下只能消耗2千卡的热量。)☉2.常识破坏2: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是最好的减肥运动?——没错,但不一定对你有用!

如果你想追求一个男神或女神,你会怎么做?无止境地对他(她)好,死乞白赖地缠着他(她),孜孜不倦地追求他(她),还是努力打造自己的魅力?

我想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选择题,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成为一个更有吸引力的人。

减肥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让自己看起来更瘦、线条更好看,你要做的,并不是单纯地通过控制饮食和长时间跑步来减少热量摄入、增加脂肪和热量的消耗,这绝不是最有效的手段。只有通过调整自己的体质,让自己变成能具有清晰线条、皮脂较低的人,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力量训练开始,通过调节基础代谢,让自己变成低体脂储备的体质。

通过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增加脂肪消耗,就像还不知道对方心意,就每天给他(她)发短信、买早点、节假日送他(她)东西一样。如果双方一开始就没有可能,那么这些努力只会徒增伤悲。

再比如,一个钟点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一个月赚的钱可能比很多公司的初级白领还多,但你会为这个改行做小时工吗?应该不会吧?为什么呢?因为你肯定知道虽然小时工短期内赚钱多,但长远看,白领的增值空间更大啊。

有氧运动就相当于小时工:工作时间长,短期内比较高效,但没什么升值空间。高强度间歇训练和无氧训练则像是初级白领,虽然一开始看似收获不大,但你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你的幸福感更高。

另外,

通过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来减重,对于体重正常的人来说,效果是很差的。

单纯的长时间有氧运动可以提升一些健康指标,比如血压什么17的,但是在长时间的尺度上并无益于体重和身体脂肪的减少。

体脂含量有点儿像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率不会被实际的收入和支出影响,能影响准备金率的是央行对整个国家和世界市场的评估。

体脂含量也一样。你的实际热量收入和支出,是不会影响到体脂含量的。能决定体脂含量的,是身体对你整个人体质的评估。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你贷款买房时要付首付一样,假设首付为30%,无论你买300万元的房子还是50万元的房子,30%是不变的,跟你存款多少、房子大小无关。体脂含量也是一样,哪怕你从200斤减到100斤,你的体脂含量也还是30%……换句话说,你的体重虽然降低了,看起来也瘦了,但你其实只是变成了一个小号的胖子而已,并不是真正“瘦”了。☉3.常识破坏3:支出脂肪就等于体脂降低?——话虽如此,但减肥不是数学

人类学家发现,很多原始部落都是采用把猎物跑死的方法来捕猎的。人类其实是有氧耐力最强的哺乳动物之一,更有很多生物学家甚至认为“没有之一”。比如墨西哥的tarahumara(塔拉乌马拉)族人,他们可以在两天内长跑320千米,先把鹿或其他猎物跑得累死,然后再杀了吃。事实上,我们很多人经过一定时间的长跑训练,都是可以跑完马拉松全程的。而经过人类这么多年的筛选淘汰,最终被选为交通运输工具的马匹,综合来看,其跑步的耐力也不如人类。

那为什么人类的有氧能力如此好呢?除了双足行走、长腿、臀大肌、跟腱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类的体脂含量显著高于一般哺乳动物。而脂肪,恰恰是有氧运动的主要供能物。

我们常说:“你比猪还肥”“×××肥得像猪一样”。

但是,家猪被人类育肥、筛选了那么多代,体脂含量其实只有15%左右,还是在躺在猪圈一动不动地只增肥的情况下。而一般的人类,即便每日正常活动,有控制地节食,一般男性的体脂含量也有10%到20%,正常女性的体脂范围则是20%到30%——换句话说,我们其实比猪肥多了。

但高脂肪一定是坏事吗?

当然不是,因为正是这些脂肪让我们活了下来。

每个想变瘦、变美的减肥人士,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种神奇的体质,即通过节食或运动消耗掉的脂肪能永远与自己告别,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穷凶极恶的减肥变瘦后就再也不会变胖,更希望自己能拥有吃什么都不长肉的好基因。很不幸的是,那种基因是不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下来的,它们早在智人时期就被淘汰了。自然的生物进化法最终选择留下来的,都是我们这些能够高效地把食物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的“胖子”。

脂肪不是坏东西,正因为脂肪的存在,我们才存活了下来。

脂肪为有氧运动提供了能量,倘若没有足够的脂肪,你的体重根本降不下来,你甚至活不下来。

所以,支出脂肪实际上不会真的导致体脂降低。只要你还在正常地生存、吃喝,人体就会让你把脂肪好好补充回来,以备以后有需要时使用。

再回到原始人的话题,追猎物其实也是一种有氧运动,大多数时候追猎物就等于长途跑步。从这些实际的例子看,单纯的有氧运动,实际上不会过于影响体脂和体重。

现代的一些学术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一项由日本学者主持的18关于快走与体重、体脂减轻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多为体重正常或稍微超重的日本人。该研究发现,尽管步行组的步行速度、强度和运动总量与不动组或少动组有明显的差异,但快走这项有氧运动并没有引起实验对象的BMI改变,也就是说,体重的改变不大,没有减重。

另外一项针对500多人(非洲裔与白人)的实验,采用单车进行长时间的有氧耐力运动,结果发现,在其他生活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9体重的降幅只有0.2公斤,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之前提到过,人体是一个非常有经济头脑的管家。

在不改变身体基础素质的情况下,

单纯的热量支出后,身体会迫使你摄入、吸收更多的热量,偿还你这次有氧运动消耗的脂肪。

不要怀疑身体的管理能力,我们的身体有非常多的手段可以调节这些体重和脂肪。

不要看长时间从事有氧项目的运动员瘦,就模仿他们的计划来减肥,这是有误区的。

第一,很多项目是因为运动员瘦,所以能出成绩,你才能关注到这些运动员,而不是因为做了这些项目才瘦。

第二,很多从事有氧运动的运动员,也需要控制饮食的。

第三,你的训练量比运动员差远了。量不同,质不同。我说长期来看,节食不减肥,你却非要拿那些压根儿没饭吃的人来举例的话,我也是没办法的。

综上所述,人体作为一个调节系统,不会因为你进行了有氧运动,消耗了脂肪,就整体下调你的体脂储备。想要高效减脂减重,你需要更多、更综合的健身内容。☉4.常识破坏4:超重者应该多做有氧运动?——但你也得跑得起来啊!

刚才说到,跑步之类的长时间有氧运动在减肥减脂方面性价比很低。现在我们就来谈谈,跑步之类的运动对超重者身体的伤害。还是先讲一个故事,在19世纪的法国昂热市,一支威风凛凛的拿破仑军队在指挥官的口号下,迈着整齐的步伐经过一座大桥。突然,大桥轰然崩塌,许多军人和市民跌落水中丧生。罪魁祸首的名字就是共振。在物理上,如果物体振动的频率相近、重叠,引起的共振就会让振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力度越来越强,最后会伤害到物体自身。比如故事中的大桥,坚固无比,在共振的威力下也会坍塌。

这与我们的身体和运动有什么关系呢?

要知道,我们的身体也会产生振动,而且不同部位的振动频率是不同的。关键在于:脂肪、关节等部位的振动频率和跑步等运动的冲击频率是非常相近的。

这也就是说,跑步等运动会在脂肪和关节等部分引起共振,共振的效应最后会引起身体与关节的损伤。目前的研究发现,脂肪的体积20越大,重量越重,共振的效果越强,对身体的伤害也就越强。

那是不是意味着超重者就不能减肥了?

我并没有这么说。肥胖、超重的人在减脂初期可以先选择中等重量、超短间歇的循环力量训练方法进行肌肉的训练和减脂。21

同时,肌肉本身是可以帮助脂肪协调振动频率的,肌肉的增强也可以协助以后的减脂训练。

实际上,跑步是一种对关节磨损非常大的训练模式。22

在跑步的时候,起跑对关节的冲击能达到自重的2~8倍。如果膝关节在润滑不足的情况下互相摩擦,很容易导致软组织、关节等部位出现问题。即使是健康的跑步者,很多人在不重视力量训练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出现跑步膝(髂胫束摩擦综合症)的症状。

你们想想,连体重正常或者消瘦的马拉松运动员都会因为跑步的冲击导致跑步膝,如果是超重者,让他们的膝盖连续不停地承受2~8倍于自身体重的冲击,超重者受得了吗?即使一两下没问题,水滴石穿,每天几万步,每周几天,膝盖终究会受不了的。

有氧运动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对心肺功能、血压健康等都有积极影响。不过对于一般锻炼的人,慢跑之类的方式也许并不是大家最好的选择。

那么,如何让自己最快、最稳定地减脂塑形呢?既然长时间的慢跑和快走并非最佳减脂运动,那么,什么样的有氧运动值得追求高效塑形的同学选择呢?这就不得不提到近几年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媒体都在热炒的HIIT运动了。Chapter 3 什么样的有氧运动最减脂?HIIT就是一种高强度运动与低强度运动间歇交替的训练方式,只要运动中的强度是高低交替的,都可以视作广义上的HIIT。比如你快跑一会儿,慢跑一会儿,或者骑车冲刺与慢行交替,都是HIIT训练。一、什么是HIIT?——精明减肥者的选择

既然长时间的慢跑和快走并非最佳减脂运动,那么,什么样的有氧运动值得追求高效塑形的同学选择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近几年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媒体都在热炒的HIIT运动了。

HIIT这个词,你可能在网络或者书上看到过。自从职业运动员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这种训练方式以来,HIIT就一直是职业运动圈和运动理论界最热的话题之一。时至今日,HIIT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瞩目的减脂塑身运动理论。当前被大家讨论得火热的郑多燕、Insanity(疯狂健身)等热销操课也是根据这个理论设计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HIIT呢?

HIIT是“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的缩写,意为“高强度间歇训练”,一般是指进行多次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在每两次高强度运动之间以较低强度的运动或完全休息形成间歇期。

简单地说,HIIT就是一种高强度运动与低强度运动间歇交替的训练方式,只要运动中的强度是高低交替的,都可以视作广义上的HIIT。比如你快跑一会儿,慢跑一会儿,或者骑车冲刺与慢行交替,都是HIIT训练。

HIIT的特点在于:

短时间内运动强度较大,每次都要达到最大或至少接近最大的运动能力。但是,运动时间相对较短,并且可以通过间歇期间的低强度,来避免不适症状的出现。

所以,相对于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比如一两个小时的慢跑,HIIT反而更容易让人接受并完成训练。

从最直观的字面意义上看,HIIT,即高强度间歇训练,就已经包含了两个重点:一个是高强度,一个是间歇。什么样的强度才算高强度呢?拿跑步举例,高强度是指你在百米冲刺比赛时,咬着牙,拼尽全身力气冲刺的强度,一般认为是采用全力冲刺或90%左右最大摄氧量的强度。而间歇,就是指在两次高强度运动之间用来喘口气的时间。二、为什么要采取高强度间歇式的方式?——风靡全球的HIIT是怎么减肥的?

一开始,HIIT训练只是用来训练职业运动员的方法。实验数据证实,间歇训练可以更好地提高运动耐力。然而,后来人们发现,HIIT不仅在消耗热量和脂肪方面表现突出,而且,一次HIIT训练可以让身体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燃脂状态!☉1.变化的高强度——持久减脂,刺激生长激素分泌

研究人员发现,相对于强度一成不变的运动,穿插了高强度的变换强度运动(68%~92%最大摄氧量),虽然运动的总热量消耗并没有明显提高,但是运动后恢复期的静止摄氧量明显提高了。

这也就是说,变换的高强度训练可以让减脂和消耗热量的效果持续很久。有研究证明,高强度训练的减脂效果在72个小时后仍然很23明显。相对于普通的有氧训练,虽然HIIT在运动时产生的燃脂数目可能稍逊一筹,但是这种强大的燃脂效果会持续很久很久。总体来说,它会让你更瘦,身材更好!

另外,从激素角度来看,高强度运动也可以有效地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而生长激素作为运动中非常重要的激素之一,对健身塑形起着非常直接的增加肌肉、减少脂肪的作用。24

学界一般认为生长激素与乳酸阈高低有关系,如果运动强度一直比较低,相应的血乳酸水平也会比较低。而高强度运动是可以刺激乳酸分泌的,乳酸水平的提高,则可以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

慢跑等长时间有氧运动,由于强度比较低,不会引起乳酸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说,不会让生长激素大量分泌。

简单来说,生长激素就是运动越激烈的时候,分泌得越多。所以,越高的训练强度,越能刺激生长激素的释放。

另外,高低强度交替,也能促进肾上腺素分泌提高。肾上腺素也可以提升脂肪的消耗与总热量支出。

总结上面两点可以得出,对比普通的有氧运动,比如强度较低的慢跑之类,

变换的高强度间歇训练不仅可以刺激增肌减脂的生长激素的分泌,而且可以让运动的减脂效果更持久。☉2.间歇运动——强效减脂,促进脂肪代谢

HIIT的另一个要点,也是其重要的减脂原因,就是间歇性。

有研究者做过这样的实验:通过研究持续60分钟的无间歇骑车运动,和30×2分钟的有间歇骑车运动,对比无间歇与有间歇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比。研究者发现,相对于持续无间歇运动,有间歇的25运动中,脂肪参与供能的比例更大,燃烧的脂肪也更多。这与大家平日里所理解的(或者说网上谣传的)只有持续不间断的长时间有氧运动才能高效减脂的观点正相反。

实际上,在有间歇的训练中,肾上腺系统的反应相对于无间歇训练更大,分泌的肾上腺素等也更多。而肾上腺系统分泌的激素主要起着比较强的刺激机体分解脂肪、让脂肪燃烧、为身体运动供能的作用。所以,间歇性的运动,反而能让机体更好地燃烧脂肪。☉3.HIIT——更好的有氧运动

在开始介绍HIIT的好处之前,我们先来想象,假如你要挑选一份工作:现在有A公司与B公司两家企业都希望你担任CEO,但是两家公司开出了不一样的薪酬条件:

A公司:愿意给你一年50万元的薪酬,全额到手,一年12个月的薪水。每天工作12个小时,要一直在岗,不过工作强度不大。

另外,每年因为给你发工资,导致公司亏损,你的月薪每年以5%的速度递减。

B公司:愿意给你一年60万元的薪酬,但是其中只有一半能到你手上,剩下的一半滚入公司的投资。当然,这还是你的钱。每天工作6个小时,虽然短时间内工作强度较大,但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也可以休息。一年18个月的薪水,年底以6倍月薪的形式当年终奖发放。

而且,因为你的工资滚入了投资,你的月薪以5%的速度递增。

好了,现在你愿意去哪家公司?

从长远角度来看,即使能拿到全额薪资,应该也没有人会选择月薪递减、总体收益很低的工作吧?

为什么要举这个看起来答案理所当然的例子呢?

当我们把选择工作和选择运动方式联系起来时,你就能理解了。

如果把薪资理解为运动所消耗的能量,那么A公司的薪资运作模式就像长时间持续的有氧运动,而B公司则是HIIT。这样一对比,HIIT的好处自是一目了然:4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短期内虽然看起来效果很好,但像是“一次性”的(50万元一次到手),而且因为有氧运动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减去了肌肉,肌肉日常也在消耗热量,这等于连年亏损;有氧运动至少要持续40分钟以上才能有效果,相当于每天工作12个小时。

HIIT则不同,不需要花去太多时间,脂肪转化成肌肉,肌肉持续性地燃烧热量……相当于将你的一半薪水拿出来入了公司的股,即便离开公司了,也可以随时分红。

在前一个章节我们就说过,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不是减肥的最好方法,但是因为无数网站、杂志和书籍都一再给我们传递一种观点——只有持续40分钟以上的有氧训练才能消耗脂肪,所以,我们在这里也要再强调一遍,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的确,传统观点认为,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会增加脂肪的氧化,而长时间、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脂肪供能比最大,所以,长时间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提高脂肪消耗,改善体内糖脂水平,提高有氧适能,最后达到较好的减肥效果。

从某种角度看,这种观点说得没错。大多数的实验结果也都证明,运动持续得越久,脂肪作为燃料的比例也就越高。

但事实上,我们不该只关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减肥更应该关注身体总能量的收支平衡。也就是说,不光要看“本次运动中”消耗了多少脂肪和热量,更应该看这次运动“总共”引起了多少热量和脂肪的消耗。

从长远的角度看,运动中和运动后总能量的消耗,比运动中主要能源物质的消耗更为重要。就这一点而言,也有大量研究发现,单纯的长时间有氧运动虽然可以提升一些健康指标,比如血压什么的,但26是在长时间的范畴内,有氧运动无益于体重的减少。例如,一项采27用自行车做中高强度、长时间有氧耐力运动的实验就发现,对于体重来说,运动干预没有明显导致体重降低的效果(平均只有0.2公斤)。另一项日本的实验也表明,长时间的步行运动,没有明显改变人们的体重。

为什么长时间、大运动量的有氧运动没有明显降低我们的体重?我猜这与我们之前提到的体重的设定点理论有关系。

很多研究都发现,长时间有氧运动对体内内分泌起到的作用类似28于节食,因此,长时间有氧运动会使体内的瘦素减少。

甚至有实验指出,长时间有氧耐力运动会降低血液内瘦素的含量,效果可维持数天之久。而瘦素主要是通过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进而使体重减轻。有数据表明,瘦素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平均体重就会下降0.37公斤。

也就是说,长时间有氧运动对激素的调节,导致体内瘦素的减少,实际上是促使身体往胖了长……

除了上述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就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时间问题和效率问题,我个人也不建议大家将长时间有氧运动作为减脂塑形的主要方法。

首先,我们一天24个小时,假设睡眠时间为8个小时,早出晚归的上班时间至少8个小时,扣除午饭、晚饭的时间,可能只剩不到6个小时,如果你生活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通勤时间再来上一两个小时……你能够支配的时间也就剩下四五个小时了。

这四五个小时里,你要出去社交,要逛街,要去看个热门电影,再排除加班、学习、发呆的可能性……最后你能留给健身的时间还剩下多少?

我认识不少人都办过健身房的会员卡,一年却最多去过三四次。问起原因,除了懒,最多的理由就是“忙”。从公司到健身房要10分钟,换个衣服要10分钟(女孩子还要更多一点儿),中途堵个车或者遇到个熟人什么的,半个小时就没了,哪里还有时间做4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即使你每天都坚持到健身房运动一小时,你真的能确保在这一小时的时间内一直保持足够高效的运动效率吗?

实际上,即使你辛辛苦苦地在跑步机上跑了一小时,你所消耗的热量也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多。一般人持续进行一小时有氧慢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