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人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16:48:45

点击下载

作者:戴尔·卡耐基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伟大的人物

伟大的人物试读:

前言

戴尔·卡耐基是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20世纪最伟大的人生导师、成功学大师和公共关系学家。1888年11月24日,卡耐基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955年11月1日逝世,终年67岁。卡耐基曾经是一名推销员,但他为了赚取生活费,又到夜校教公开演讲课。他的公开演说,不仅讲解演说术的历史和演说的原理,更主要的是采取启发式,由他和学员们共同参与实施,专门设计以实际的经验来训练人思考。卡耐基在此教学期间,他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全新的成人教育领域,主要包括为人处世、人际关系、智力开发、口才演讲、成功推销等问题,并创立了自己的成人教育机构传授这些全新的知识。卡耐基的成人教育是一套系统而完善的实战经验,操作非常简单而易懂,能够迅速帮助人走向成功。他的成功主要体现在能够帮助人们在处世上获得自尊、自重、自信和勇气,在事业上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挥人性的优点、开发自我的潜能,使人们不断自我激励并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和快乐的人生。成人教育这个职业使卡耐基蜚声世界,他独创的教学方法使他事业蒸蒸日上,他创立的成人教育机构遍布世界各地,多达2000所,能够接受这种教育的,不仅有名星巨商,也有军政要人、内阁成员,甚至还有几位总统,人数多达几千万,影响了20世纪几代人的成长。卡耐基根据自己的研究和教学,写作了《人性的光辉》《人性的弱点》《美好的人生》《伟大的人物》《人性的优点》《语言的突破》《快乐的人生》《写给女人的忠告》等著作。《人性的光辉》是卡耐基最感人的著作。他以其感人至深的笔触,描述了美国史上最伟大总统、美国同胞心目中第一人林肯这位平民总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使一个神情忧郁、百折不挠、品德高尚、满怀仁慈之心的林肯形象在我们面前呼之欲出,简直栩栩如生。《人性的弱点》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出版后获得了广大读者欢迎,成为西方世界最持久的人文畅销书。无数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不仅走出了困境,有的还成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只要不断研读本书,发掘自己无穷潜力,定会创造辉煌的人生。《美好的人生》是卡耐基代表作之一,它教人们怎样用智慧经营人生。作品以简单明了的道理结合生动真实的具体事例,告诉我们怎样经营家庭生活,怎样减轻人生压力,如何增强交际能力,如何与人和睦相处等,从而获得美好生活。这是一本关于幸福的书!是通往美好人生路的导航灯!《伟大的人物》“在所有成功励志书籍中,是最有力量的读本。”作品写到了爱因斯坦、甘地、丘吉尔、哥伦布、莎士比亚、迪士尼、海伦·凯勒等世界名人,永远塑造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经卡耐基的精彩描述,他们的奋斗精神十分耐人寻味。《人性的优点》是卡耐基一生中最重要、最生动的人生经验汇集,也是一本记录成千上万人如何摆脱心理问题并走向成功的实例汇集。本书被誉为“克服忧虑获得成功的必读书”和“世界励志圣经”。这本充满智慧和力量的作品能让你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充分开发蕴藏在身心里而尚未利用的财富,并发挥人性的优点,去开拓成功幸福的新生活之路。《语言的突破》是卡耐基的成名作,长期以来作为“卡耐基公开演讲与人际关系课程”的主要教科书之一,被广泛应用,成为卡耐基最畅销的著作之一。作品所阐述的演讲模式,融合了公开演说术、推销术、心理学和商业谈判技巧等,指导人们如何克服畏惧,建立自信,顺乎自然地发挥潜在智能,在各种场合下发表恰当的谈话,从而获得人生和商业上的成功。《快乐的人生》是卡耐基的代表作之一,它教人们怎样利用智慧经营人生。作品以简单明了的道理并结合生动真实的具体事例,向读者介绍了如何培养平安快乐的心理、如何免受批评的忧虑、如何把握工作和金钱并快乐生活的真实故事。《写给女人的忠告》讲述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事例,并以独特视角,分析了女性认识自我、完善人格、提升魅力需具备的诸多要素,并从魅力、能力、心态、交际、情感、财商六个角度总结出成就女人一生幸福的方法和原则。作品以睿智的笔触,为女性缔造成熟之美、塑造气质之美、点燃魅力之灯、撷取幸福之花,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人生指导和精神启迪。这些作品是卡耐基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自问世以来,强烈震撼着人们的灵魂,一直在全球畅销不衰,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不断成功!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说:“在世界出版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卡耐基的著作那样持久地深入人心,也唯有卡耐基的书,才能在他辞世半个世纪以后,还能占据我们的排行榜。”美国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过:“卡耐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本书和一所学校,其真正的价值是:他把个人的成功传授给了每一个想出人头地的年轻人。”

第1章 成就卓越的科学泰斗

爱因斯坦的快乐主张是一种很好的哲学,他的“快乐论”或许还胜过他那有名的“相对论”。如果你自以为你的记忆力向来不是很好,那也不必泄气。事实上,记忆力差并不影响你走向成功,也并不因此而有损于你的伟大形象。居里夫人:“不做百万富豪,而宁愿过朴素的生活;不愿无所事事地生活,而选择了奉献。”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可能会招来反对的声音,发明无线电的马可尼在当时也受到了许多反对甚至攻击。虽然他们兄弟二人没有受过什么高深教育,也没有进过高等学校,但他们凭借比“大学文凭”还要宝贵的东西获得了成功,那就是“毅力”和“热情”。

相对论鼻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确实享受着快乐的人生。他的快乐主张是一种很好的哲学,他的“快乐论”或许还胜过他那有名的“相对论”呢。因为他的快乐,不需要从任何人身上取得好处。几年前,我和一位朋友结伴到德国南部的一座小城旅行。当我们路过一家杂货店时,我的朋友忽然停住脚步,指着楼上一间房子说:“大数学家爱因斯坦就诞生在这间简陋的小楼里。”那天下午,我去拜访了爱因斯坦的伯父,但是他并没有告诉我爱因斯坦有任何不同于常人的才能,这让我感到很失望。相反,他却饶有兴致地对我讲述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愚蠢:举止迟钝又怕羞,连话都说不清楚。他的父母忧虑他的智能不及平常人,学校里的教师也对他摇头表示绝望,叫他是“笨蛋”,认为还是让他退学为好。可是无论如何他们也想不到,就是这么一个奇笨无比的孩子,竟被全世界公认为当代杰出的聪明伟人、古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我翻遍了人类史册,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笨人”也能著称于世界的,确实为数不多。这也着实让人不可思议。最值得惊异的是,以一个“数学教授”的地位,竟能如此扬名中外,成为全球报刊的重要资料;以“科学家”身份,竟能像拳王乔·路易般闻名遐迩。说出来谁会相信?但这毕竟是谁也不可否认的事实啊!当时,爱因斯坦的名字虽早已“红得发紫”,可是他自己却心如止水,直到后来他才突然“发觉”了,在答复新闻记者的询问时还说“成名”得连他自己都“莫名其妙”!对爱因斯坦来说,没有一件事物可使他过分“喜爱”,也没有哪一种事物使他过分“厌恶”。我们只能从他的“相对论”学说中领悟到这位大数学家“古怪”思想的一部分。大多数人所迫切追求的名声、富贵或奢华,他都看得非常淡。据说有一次,某艘轮船的船长为了优待爱因斯坦,特地让出全船最豪华的房间等候他,谁想到竟被他婉言拒绝了。他不愿意享受这种特别优待,而情愿在最下等的船舱里休息。爱因斯坦的贡献有目共睹。德国政府为了表示对他的厚爱和钦敬,在他过50岁生日时,为他在普斯丹城精心建造了一座半身铜像,另外还赠送他一所精致的住宅和一艘小游艇。然而,不幸得很,爱因斯坦被迫流亡国外。他有一段时间住在比利时,他的财产全被充公。他的家门被上了锁,而且还有一位警探每夜睡在他的床边,理由只有一个——他是犹太人!后来,美国纽约普林斯顿大学聘请他去讲学,为了避免新闻记者访问的麻烦,预先嘱咐他的朋友在船尚未到岸以前,先行半途,然后秘密地以驳船接去,再换汽车开到学校。虽然解释爱因斯坦“相对论”学说的书籍至少出版了900册以上,但能够真正了解他的“相对论”的人有多少呢?在爱因斯坦看来,也只有12人而已。爱因斯坦为了解释“相对论”,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美丽的姑娘陪伴你对坐一个小时,可是你会觉得好像只有一分钟的短暂;要是你在火炉上坐上一分钟呢?你会觉得像有一小时那么久了。初听起来,好像是很对了。是的,是对了,这就是相对性。其实,让我们实验一次就明白了:有谁会愿意放弃与美人对坐而选择坐在火炉上呢?爱因斯坦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一任太太还为他生了两个很聪明的孩子。其实,爱因斯坦夫人并不懂他的“相对论”,不过她懂得应该怎样做太太,应该怎样去侍奉自己的丈夫。比如,当她邀请朋友在家聚会时,她想要求丈夫也参加她们的盛会,但爱因斯坦往往会粗声厉言地回答:“不!不!我不能忍受这样的骚扰,这将使我不能安心工作。我必须马上离开这里!”这时,爱因斯坦太太不但不生气,反而等他发怒完毕后,再用几句好话使他服服帖帖地跟她下楼参与她们的聚会。他呢,也可以借机好好放松、休息一下。据爱因斯坦太太说,她丈夫在思想上是非常愿意遵守秩序的,但在日常生活上,他不想受任何拘束,喜欢做什么做什么,喜欢哪时做就哪时做。他替自己立下了两条规则:第一,不制定任何规则;第二,不能让他人的意见支配自己。爱因斯坦平常总是穿着一套不整齐的旧衣服,还常常忘记了戴帽子,洗澡时总是吹着口哨或哼着歌。他虽然打算解决“宇宙之谜”,但他认为不能将人生的享用弄得过分复杂。所以,他在洗澡后刮胡子时,不用刮面香皂而是用洗澡肥皂,因为他认为用两种肥皂真的是很浪费。爱因斯坦确实享受着快乐的人生。他的快乐主张是一种很好的哲学,他的“快乐论”或许还胜过他那有名的“相对论”呢。因为他的快乐,不需要从任何人身上取得好处。他视名利如粪土,但他知道在工作中就可以得到快乐,在小提琴上或划船上也可以寻求到快乐。爱因斯坦的小提琴,确实占据了他生命史上重要的位置。在他看来,没有什么事情能比小提琴更使他感兴趣了。爱因斯坦的趣闻逸事数不胜数。例如,有一天他在柏林市公共汽车上和售票员发生了争执,因为他以为零钱找错了。后来售票员不得不把钱又重新数了一遍,知道错的是爱因斯坦,于是又把零钱交还他,并说了一句嘲讽的幽默话:“先生,您这次犯的错误是因为您不会算钱。”

从汤玛斯·爱迪生想到记忆力名人

记忆力差并不影响你走向成功,也并不因此而有损于你的伟大形象。有一次,我在纽约温德比尔特饭店进餐时,发现了一位记忆力很强的女子,她负责掌理这家店的衣帽。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当我把衣帽交给她之后,她并没有给我对号牌。她看着我迷惑不解的样子,然后笑着说:“不必多此一举了,因为我能记得的。”接着,她兴奋地告诉我,在这大饭店里,常有一二百位陌生顾客的衣帽挂在一起,但当他们吃完饭陆续来这里取衣服时,她从未把衣帽递错过。尽管如此,我还是有些怀疑。等到我和这家饭店经理谈及这件事情时,经理得意地说:“她吗?啊哟!15年来还不曾有一次递错过呢!”由此,使我想起了记忆力极差的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这位伟人在幼年时期,就是以健忘闻名的。在学校里,他会把老师所教的知识和布置的作业完全忘掉。在全年级中他的成绩是最差的,连教师们也对他失去了信心,没有一个人不抱怨他又蠢又笨。有的医生在检查他的脑子时,发现有特殊的怪症状,但从未经过认真研究就断言:他必定死于脑病。据熟悉爱迪生的人说,他只在学校里待过三个月,然后老师就劝其退学了。再后来,就完全是在家中接受母亲的教育。他的母亲真的是非常聪明的,谁会想到她竟能把人们认为是“低能儿”的儿子培养成科学史上的发明之王呢?不错,我们承认爱迪生幼年时的记忆力极坏,但我们却无法否认他对于科学界有着划时代的重大贡献。爱迪生究竟健忘到何种程度呢?下面的这件小事足以证明这个问题。有一次,爱迪生到纳税机关去纳税,当时他正集中精力思索科学上的某个重大问题。纳税的人极多,排列的队伍像一条长蛇一样,依次到柜前付款。等轮到他的时候,他竟然说不出自己的名字!他左思右想了半天,可还是想不起自己叫什么。最后是他的邻居告诉他,他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汤玛斯·爱迪生。这个笑话不胫而走,直到今天还有好多人记得呢。爱迪生虽然健忘,但对工作的投入却是一般人所不能企及的。他常常整天整夜埋头在实验室搞研究。有一天早晨,仆人来送早点时,他正睡着,仆人不敢去惊动他。这时,他的助手已吃完了早点,趁着片刻的休闲,存心要愚弄他一下。他们把空碟子放在爱迪生面前。等到他醒来,看见这些空碟子——喝干了的咖啡杯子和满桌的面包屑,便擦了擦眼睛,想了一下,以为自己确已用过了早点,于是,照例在吸完一支香烟后开始工作。这时他的助手们哈哈大笑起来,他这才感觉到肚子里面原来还是空的。如此健忘的爱迪生,不禁使我联想起许多有关伟人“记忆力”的传说。先来看“历史学界的奇才——铁路贾克”。当“铁路贾克”的死讯传出后,全世界的报刊都刊载了这个消息,并且表示哀悼和惋惜。因为他是一个极聪明又极有趣的人物,人们都称他是“美国罕有的奇才”。他的记忆力更值得我们夸赞,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经常到设有大学的各乡村去旅行。他往往十分得意地跑进学生们的餐厅喊道:“我就是铁路贾克,你们认得吗?请你们随便问我一些历史上的琐碎事项吧,我都会很乐意答复你们。”毫无疑问,好胜的学生们是不肯放过他的,更有想乘机表示自己“见多识广”的。于是,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地向他发问。而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免不了有许多是荒谬可笑的。比如,有人问:“苏格拉底的太太是在几岁结婚的?”他毫不迟疑地立刻回答:“40岁以前的苏格拉底还没结婚,40岁后,他才娶了一个19岁的黄花闺女。”还有人问他:“枪刺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明的?”他马上回答说:“1689年7月27日苏格兰发生战争时,第一次利用枪刺作为杀人的工具。”不过,铁路贾克的脾气还真怪,他并不希望开华贵的新车出外旅行。也有人猜想,或许他认为不该平白无故地受人赏赐,所以,还是坐他那辆旧式的两轮车,车子旁边还写着显著的字:“历史学界的奇才——铁路贾克。”铁路贾克79岁时在一所破旧的老房子里去世了。他的遗嘱上写着,愿意把遗体捐赠给密歇根大学检验,以便明白他的脑部构造,以便揭开自己为什么能够拥有那么强的记忆力的秘密。后来,我写信问该大学心理系主任比尔斯教授,请教他有关铁路贾克记忆力强的原因。然而,比氏却说:“我相信现代人类大都有这种惊异的脑力,虽然有少数人的记忆力十分差。铁路贾克的成就,也无非是把所有精力都消磨在记忆一切史实上而已,他的秘诀就是把知识一部分一部分逐渐累积起来。由此看来,还有什么惊异和神秘的呢?!”拜伦是英国著名的诗人,他曾自夸能背诵自己所写的全部诗句。但华尔特斯考特的记忆力怎样呢?他不但会忘记自己所写的诗篇,有时还把自己的作品错认为拜伦写的,并热烈地赞美呢。英国的散文家、哲学家培根的记忆力也很好,他可以默写自己一部最著名的作品,而且一字不错。但美国的舞台明星约瑟夫·贾弗森的记忆力也很差,他虽然连续演了13年的《怕婆传》,可是还是时常忘记台词。就拜伦和华氏比较,培根和约氏相比,记忆力的差别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英国历史学权威麦考雷更有着惊人的记忆力,用“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这条中国谚语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不管哪一本书,只要他读一遍就能背诵下来,他写过许多历史巨著,但从来没有用过什么书来做参考。美国老罗斯福总统的记忆力也是相当好。他在接见宾客时,往往注意他们的小节、面貌或举止,他只要见过你一次就永远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当他第二次再见到你时,他会马上叫出你的名字,往往使你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来。无疑的,这对于他的政治活动有极大的帮助,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他和一位阔别15年的日本银行家见面,他们一见面,他便大谈15年前初次会见时所曾谈过的一件事情,这令这位日本银行家大为惊讶。多年以前,英国有位富翁乔治·彼得,有人请他计算这么一个难题:“现在有4440英镑的存款,依年息四分五,问4440年后,应得多少利息?”他不慌不忙地只用了两分零一秒的时间,便把答案算出来了。美国最著名的植物学家亚沙葛雷,能够记住两万多种植物的名字。恺撒的记忆力更是惊人,他竟能记住他那数万名心腹士兵的姓名。棒球明星贝比鲁斯却记不住人的面貌,更不用说姓名了。查理·卓别林有一位7年不离其左右的私人书记,据他说,卓别林根本不晓得他姓什么!…………林肯曾说过一个“记忆秘诀”:当你要牢记什么的时候,先大声朗读几遍,以求使视觉和听觉同时发生效力。最后,我有必要再说一点,如果你自以为你的记忆力向来不是很好,那也不必泄气。像许多世界著名人物一样,要不是把重要事物都写在便条上的话,也常是转眼工夫就忘得一干二净;有时候虽然记在便条上了,又会把这便条遗失,并且再也记不起来放在什么地方了。所以我认为,记忆力差并不影响你走向成功,也并不因此而有损于你的伟大形象。在上面这些例子当中,爱迪生、铁路贾克、美国老罗斯福总统、恺撒……他们的成功便是极好的例证。

科学女杰居里夫人

“不做百万富豪,而宁愿过朴素的生活;不愿无所事事地生活,而选择了奉献。”这就是居里夫人一生奉行不渝的原则。在人类历史上,能留下不朽声名的女性人物屈指可数,居里夫人(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出生于动荡不安的波兰、从小羞怯腼腆的她,由于发现了新元素“镭”,而一举成为闻名世界的科学女杰。直到今天,人类仍与癌症进行着搏斗,而镭的发现,为人类征服这一难缠的病症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镭可以治疗无法医治的癌症、可以破坏病变的细胞、可以治疗多种毒瘤和癌肿!居里夫人在巴黎大学学习物理和数学时已是孑然一身,一贫如洗。她不会照顾自己,常常会因为饥饿过度而晕倒。当52年后,一家电影公司投巨资将她的生平搬上银幕时,曾经有千千万万的人为她的经历而感动。直至今日,每当人们提起居里夫人的名字,仍然使人发出由衷的感叹和钦佩。就是这位羞怯却又坚忍不拔的姑娘在自然科学的王国里过关斩将,以两个诺贝尔奖的巨大成就,为自己的人生戴上了耀眼的花环。居里夫人19岁时,由于世俗的偏见,无情地把他们的爱情之花给摧残了。这对未来的居里夫人来说无异于当头一击。于是,居里夫人决定离开这个使她伤心的地方去巴黎求学,并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科学事业。1981年,居里夫人进入了巴黎大学。由于她的性格非常羞怯,再加上她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不愿将时间浪费在社交活动上,因此她几乎没有任何朋友。她的四年大学生活费用,只有自己当年做家教时存下的一点积蓄和她父亲偶尔寄来的一点钱。她一天的生活费只有六角钱。可又有谁能想到,10年后,这位住在阁楼、一心钻研学问的穷学生,竟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整天埋头于科研,追求知识的热情丝毫没有被寒冷和饥饿打倒。如果把大学期间的求学经历比作一场战斗的话,那绝对是艰苦卓绝的。到巴黎的第3年,居里夫人结婚了。她的丈夫与她志趣相同,情投意合,两人一样致力于科学研究,他就是比埃尔·居里。当时,虽然比埃尔·居里才35岁,但他已经是法国一流的科学家了。他们结婚时的财产只有两辆自行车,“度蜜月”也只是骑着自行车到法国乡下去浏览风光;午餐仅以面包、乳酪和水果充饥,晚上就在简陋的旅社过夜。3年以后,居里夫人准备把自己的新发现——《铀,为何能放出辐射线?》来做她博士论文的题目,这也是她进军化学王国的开始。为此,她测试了几乎所有的化学物质和上百种金属,研究是否有某种金属能够放射出不可思议的放射线。最后,她终于发现一种未知的新元素能够发出强而有力的射线来。她的丈夫为了帮助她研究这种新元素而停止了自己的实验。他们反复试验了数月之后,发现了一种放射性能比铀强200万倍的金属,这种金属所发出的射线能穿透木材、石头甚至钢铁,只有厚铅板才能挡住它。他们知道,如果这个发现被彻底证实,那么将会推翻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指导科学界的基础理论,其革命性意义是难以估量的。居里夫人将这个放射性金属命名为“镭”。然而镭的本质完全不同于其他金属。照常理推断,镭金属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学术界对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出质疑,并且要求他们出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一金属的存在,即提炼出纯粹的镭并将其原子量测定出来。居里夫妇为了证明镭的存在,在经历了从1898年到1902年这4年艰苦的实验后,他们终于得到了1/10克的镭,它的体积只有半颗糖那么大。就是这“半颗糖”的提炼却是从重达8吨的矿石中提炼而来的。他们的实验室就是那破旧不堪、早就废弃了的旧仓库。那里连块床板都没有,一到下雨天屋顶还会漏水,屋里虽有一个破旧的火炉,却不能用,因此屋内和屋外几乎是一样寒冷。他们就在这样的仓库里煮矿石,眼睛和喉咙因为化学品冒出的浓烟和挥发出的气味而受到损伤。那长达四年之久的实验就是在这个阴暗的仓库里面进行的。最后,她的丈夫曾经一度失望地说:“等到时机成熟时再做吧!”但坚定的居里夫人不肯停止实验。在她的一再坚持、不懈努力之下,终于成功地提炼出了1/10克的镭。她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最杰出、最有名的女性。但是,得到荣誉的时刻,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吗?“不,错了。”她说,“在家徒四壁,连块床板也没有,一面为贫穷所逼迫、一面潜心研究时,那才是最幸福的时刻!”镭是治疗癌症必不可缺少的物质,镭的需要量肯定会逐渐增加,而只有居里夫妇才知道它的制造法。当时,如果居里夫人获得镭的生产专利,无论在哪里生产她都可以获得报偿。而这样一来,就可以改善全家的经济状况,自己也不必再像以前那样辛苦工作了,借此还可以为自己建一个设备良好的实验室,以便从事更进一步的研究。然而,居里夫人的决定却刚好相反。1902年,她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伟大选择:她没有因为发现镭而接受过哪怕是一便士。“可以这么做吗?”她说,“如果那样做的话,就违背了科学精神。镭是用来治疗疾病的。”“不做百万富豪,而宁愿过朴素的生活;不愿无所事事地生活,而选择了奉献。”这就是居里夫人一生奉行不渝的原则。

无线电发明者伽利尔摩·马可尼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可能会招来反对的声音。他使我们只用1/7秒的时间,就可以联络世界各地,也可以使我们坐在家里,从收音机中收听总统在白宫的演说或著名乐队演奏的动人乐曲。这位伟人就是无线电的发明者——马可尼。马可尼是意大利人,却有一头浅色的头发和一双淡蓝色的眼睛,并且能说一口很流利的英语,虽然稍带一点伦敦土音,但他看起来更像一个英国人。他的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爱尔兰人,所以他也带有爱尔兰人的血统。他的右眼不幸在20年前的一次车祸中失明了,但他却在左眼戴了一副英国式的单片眼镜。我一见这位伟人,就感觉他和蔼可亲,诚恳谦虚,让我忘了自己对面坐着的是一位世界发明巨匠。记得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曾读过一则消息,说意大利发明了无线电报,后来我在一家饭店看见这种新奇的东西,谁知创造这一奇迹的伟人,此刻就坐在我的面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像在梦里一样。我们的谈话开始的形式非常奇特。我先问他怎么会对无线电研究感兴趣,而他绕了一个大圈子回答我。他起初说自己年轻时,愿意找一种可以使自己有机会环游世界的工作。他说,他经常陪他母亲一起去伦敦探亲访友。每一次途经法国,看到冰雪覆盖的高山、波涛汹涌的大河,或者是富有诗意的田园时,就更增加了他对于旅行的兴趣。他不愿意被关在屋子里工作。在谈话的最后,马可尼说:“只有努力研究无线电,我才有机会到更远的地方去旅行。因此我的工作几乎全都是在旅途中完成的。我已经横渡大西洋87次了。”马可尼年轻在家时,就已经成功地完成了无线电的传递实验,并渐渐将无线传递距离扩大到更远的地方,这使他兴奋不已。虽然他的父亲曾为此而批评过他,认为这种没有意义的实验只是浪费时间,但他仍坚持努力了好几年,终于研制成功了,并且以25万美元的价格将专利品卖给了英国政府。这当然令他的父亲感到特别惊异,就连他自己也觉得这是一笔意想不到的收入。我非常好奇那笔款项是怎么花的,于是我就问他。马可尼回答说,他先是买了一辆自行车,立即匆匆忙忙地骑着它回家继续做研究工作。对他而言,对实验的热情远比金钱所能购买到的任何东西更富于诱惑力。1901年,马克尼认为实现自己宏伟计划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便十分自信而又迫不及待地渡过大西洋——他希望能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接收到从英国拍发的电报。他在纽芬兰登陆并放飞了一只用丝竹做成的飞机形状风筝,但却被大风给吹裂了。接着,他又放起了一个气球,但同样也被大风吹到海里去了。最后他放起一只做工很结实的风筝,终于飘上了天空。他耐心地等了好几个小时,希望能得到从英国拍来的讯号。但他渐渐地失望了,因为他连一点声息也没有收到。他有点灰心丧气,以为计划彻底失败了。就在他极度失望的时候,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了:他突然间听到了一些极其微弱的“嘀嗒”声。“嘀嗒,嘀嗒……”他自言自语地说,“对了,就是它!这不就是电报拍发员所用的3个S信号吗?”他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而且他也相信,他的实验会永载史册、名垂千古的。马可尼虽然满心欢喜和兴奋,却不敢立即跑出来跳上屋顶向众人大声宣布这一奇迹,因为他担心人们不信他的话。他把这个秘密严守了48小时。后来,他终于鼓起勇气将事情经过拍了10封电报传回伦敦。这一消息立即震惊了全世界,各地报纸争相报道了这一伟大新闻,科学界更是欢欣鼓舞。马可尼由此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为我们发明了无线电,让我们的消息可以在即刻之间传遍全世界。此时的马可尼只有27岁!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可能会招来反对的声音,发明无线电的马可尼在当时也受到了许多反对甚至攻击。许多幻想家给马可尼写信责备他,甚至警告他不应该发明无线电,因为他们认为电波会经过他们的身体,这样将会毁坏他们的神经,使他们不能够安睡。更离谱的是,有一个法国人声称,为了保护人类的安全,他决定要刺杀马可尼,并且说他已经开始出发了。马可尼连忙将这封恐吓信交给苏格兰警察局。英国政府及时采取了措施,严禁那个来法国的怪人上岸,马克尼才总算幸免于难。

飞机发明者莱特兄弟

虽然他们兄弟二人没有受过什么高深教育,也没有进过高等学校,但他们凭借比“大学文凭”还要宝贵的东西获得了成功,那就是“毅力”和“热情”。美国的莱特兄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动力飞机的设计师,他们为开创现代航空事业做出了不巧的贡献。他们的故事在全世界广为传颂。哥哥威尔伯·莱特出生于1867年4月,4年后,弟弟奥维尔·莱特出世。年幼时,这对兄弟俩就已经显出对机械设计、维修的特殊能力。他们善于思考,富于幻想。每当他们闲暇时,兄弟俩要么讨论某一个机械的结构,要么就去看工匠们修理机器。他们手艺精巧,还经常做出好些有创新意义的小玩具,比如会自由转弯的雪橇等。一天,在美国俄亥俄州发生了一件在当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现在我们知道这件事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而且对于我们的孩子和孩子的后代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就在那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天,奥维尔·莱特去了俄亥俄州代顿的一家图书馆找到了一本书。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名叫鄂图·李连塔尔的德国航空工程师坐在一架滑翔机(一种特制的大风筝)里飞上天的故事。虽然李连塔尔并没有利用发动机之类的机器,但是他确实飞起来了。那天晚上,奥维尔·莱特久久无法入睡,独自思考这个有趣而惊奇的故事。第二天,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哥哥威尔伯,没想到立即就得到了哥哥的支持和热忱赞助。于是,从那个时候起,他们就开始秘密地研究起飞机来,并且终于完成了这个最大胆的设想,从而使他们兄弟俩的名字永载史册。虽然他们兄弟二人没有受过什么高深教育,也没有进过高等学校,但他们凭借比“大学文凭”还要宝贵的东西获得了成功,那就是“毅力”和“热情”。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跑去乡下捡死马死牛的骨头,然后把这些东西卖给肥料加工厂。他们也曾捡过破铜烂铁,卖给收购旧金属的人。再后来,他们办过印刷厂,发行过周报,也开过一家修理自行车的小店。总之,无论是做什么,他们都在梦想着制造飞机,他们一到星期天休息时就仰卧在山脚下,观看在天空飞翔的各种鸟儿的姿势。在自行车店里,他们安装了一架风车,开始试验两翼上所承受的空气重量。他们还时常玩风筝,他们制造了一只大风筝(或者说滑翔机),并将它拿到北卡罗来纳州的猫头鹰村的歼魔山上放飞。他们之所以选猫头鹰村是因为这里常有强劲的海风刮过,而且地面上铺满了很多柔软的细沙。这种滑翔机他们一直试验了好几年。后来,他们在一只滑翔机上安装了一个自制的引擎,将它改造成一架飞机。1903年12月17日这一天,他们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行,这个日子将永远地被人们记住。他们将一枚圆圆的银币抛到空中,根据银币落下的正反面来决定谁先试飞。结果,这个机会落在了奥维尔的身上。这一天,天气寒冷,天色阴沉,温度几乎降到了零摄氏度以下。在一旁观看他们飞行的5个人,都在不住地跳动来取暖,可是他俩却连外衣也没有穿就上了“飞机”,以免给“飞机”增加重量。在10:35的时候,奥维尔·莱特启动了发动机。这个神奇的东西竟然真的飞起来了,排气管里还冒着白烟,在空中摇摇晃晃地停留了12秒钟,然后降落在离起飞地点100英尺远的地方。这真是一件伟大的事!人类的梦想已经实现了,这是人类第一次飞上天,这也预示着世界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事后,奥维尔·莱特说他那个时候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激动。他说他只不过盼望那个修好的机器能够转动起来,而结果它真的转动了,仅此而已。他还说飞行之所以让他激动,是因为小时候就梦想着,自己要是能飞上天,那该多好啊。这个第一个驾驶飞机上天的奥维尔·莱特直到现在也没有飞行执照。自1914年以来,他再也没有上过飞机,再也没有驾驶过飞机。奥维尔性格内向,他不喜欢夸大其词,所以他既不写自传,也不愿意接见新闻记者,更不喜欢照相。他的哥哥威尔伯最了解他,曾说过这样的话:“鹦鹉虽然是鸟类中最善于说话的,但却不能飞得很高很远!”1912年威尔伯的去世,对奥维尔来说,无疑缺少了一个最得力的助手。这是多么可惜啊!威尔伯也是一个不贪慕虚荣的人。有一次,他从口袋里掏手帕时,却掏出了一条红丝带,直到他姐姐一再问他,他才毫不在意地说:“哦!我忘了告诉你了,这是今天下午法国政府颁发给我的荣誉奖章。”他们兄弟俩还严格遵守宗教戒律,从不在一个星期的安息日飞行。有一次,西班牙皇帝让他们在星期日带他去飞行,他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皇帝的这一命令。莱特兄弟俩都没有成家。对此他们的父亲这样说道:“这两个孩子不能同时供养妻子和飞机,于是,他们都选择了飞机而放弃了娶妻生子。”他们兄弟俩真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研究飞机上了!

名医格林菲尔

他已经获得了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快乐”和“知足”!格林菲尔是拉伯利多地区非常有名的医生。他整天都往返于寒风之中,在冰雪中行进,使他的双手变得非常粗糙。冰山撞船的危险他遇到过4次,他在浮冰上睡过觉,还有一次他差点冻死在拉伯利多的荒野。又有一次,他饿到极点,就割开了由海豹皮做的皮靴来吃。他终生没有一点积蓄,可世界上的人又有谁比他更快乐呢?你为格林菲尔医生担心吗?那你可就错了,你大可不必为他担心,相反你应该嫉妒他,因为他比你和我更幸福。他已经获得了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快乐”和“知足”!格林菲尔从牛津大学毕业后在伦敦的一个贵族居住区开了一家诊所,渐渐有了名声,成为伦敦的名医,但他却不骄傲自满。他觉得自己需要休息与休养,于是决定到拉伯利多去度假。拉伯利多位于加拿大东岸,南起纽芬兰,北至哈得孙湾,长1500英里,是一个严寒荒凉的地区,每年有9个月以上被冰雪覆盖。因为这里长时间被冰雪覆盖,所以这里的居民只能用鱼儿喂牲畜。这儿有的是咸鳖鱼和鲸鱼尾。更让他们惊讶和不安的是,这里的居民要是不幸患病,他们就只好“听天由命”了,因为这里没有一个医生。在一个夏季里,格林菲尔竭尽所能地为渔民们服务。然后,他按照原订的计划在秋天返回伦敦。但他已厌恶替有钱人开药看病的生活,不愿像以前那样混日子,他甚至看不起所谓“名医”的称呼。他非常清楚北方的渔民更需要他。于是,他终于又返回拉伯利多。他在那里不畏劳苦地服务了45年,全世界都知道他是一位仁慈的名医。英王乔治也钦慕他,封他为爵士,以褒奖他那忘我的精神与壮烈的事迹。我曾拜访过格林菲尔医生,他告诉了我许多不平凡的事。有一次,他为一位不幸被冰块砸断腿的老妇看病,因为病菌已经侵入骨头,所以必须割去她的大腿。这位老妇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基督教徒,她认为这是上帝要她遭受一点痛苦,所以应该忍受。她的意志是如此坚定,她让格林菲尔医生在动手术时不可使用麻醉剂。她的坚定让这个仁慈的医生为难了,于是他把她那5个儿子叫来,让他们在他做手术的时候紧紧地抱住她。等到手术做完之后,格林菲尔医生的心都快要碎了,但这位勇敢的老妇却连一点呻吟也没有。那里的人都非常喜欢慈爱的格林菲尔医生。常常会有人送给他礼物,如书或衣服。他还收到了一双渔人捕鳖鱼时穿的大短脚绊,也有人送过他一件红色的猎衣和一顶丝质的帽子。他还收到过一件极珍贵的礼物,那是一本在100多年前出版的有关礼仪的书。但他却把这本书拆开了,像贴墙报似的贴在墙上,让渔民们可以自由阅读。这里的渔民非常勤劳,但也非常迷信。有一次,某个村子里的居民接连几个星期只吃面和糖水混合的稀糊充饥,快要饿死了,尽管这村子有的是肥猪,但他们却不敢宰来吃。因为他们听说那群猪曾经吞吃了一本《圣经》,所以他们认为这群猪变得非常神圣而充满圣灵,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宰来吃的。在格林菲尔的一生中,有一幕最为悲壮伟大。那是1908年的复活节,为了尽快拯救在一个60英里外即将死亡的病人,他急急忙忙地备好雪橇,用4条狗来拖车。为了尽快赶到,他抄近路想越浮冰而过,但没想到风势突变,浮冰随着海浪流去,尽管4条狗努力向前冲,还是无济于事,最终全都掉进了冰冷的海水中。然而,就在这危急的时刻,他却镇定自若。他取出随身携带的利刃,先剪断了勒狗的绳子,让狗脱离雪橇,游到了一块浮冰上。可是雪橇在沉向海里的时候,把他的毛衣也带了下去,他身上的衣服浸了水,再也不能御寒了。黑夜已经来临,寒风刺骨,他几乎冻得失去了知觉。他清楚,照这样下去,自己将必死无疑。终于,他想出了一个最后挣扎求生的方法。他抽出利刃,忍痛把4条忠诚的狗宰了3条,把它们的尸体堆放在周围御寒,然后再剥下它们的毛皮披在身上。他整夜卧在浮冰上,一直到天明。第二天,他用死狗的骨骼当作船桨,努力划向海岸,虽然希望渺茫,但他仍坚持最后的奋斗。突然,他看到海面上有船。起初他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但立刻就证实那的确是一条船在海面上驶过。他激动地向对方狂喊求救。于是,他获救了。

第2章 巨擘操觚的文学巨匠

莎士比亚的命运之歌:“朋友,请不要挖掘埋葬在这里的遗骸,没有触碰这石头的人有福。动我遗骸的人,灾难必会降临于其身。”托尔斯泰当时的愿望是:“这个女人,从我眼前永远消失吧!”最严重的是在他临终时,他都不允许他的太太来看他。大仲马作品里的人物都非常形象,栩栩如生,不管什么时候读,我们总能深深感受到一种亲切。韦尔斯对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文学有了一种巨大的嗜爱。虽然命运注定让埃德加·爱伦·坡“忧郁”一生,但是在美国文史上,却留下了这位巨人的辉煌篇章。

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

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得到人们太多的关注,死后的一百年里,仍然是这样。然而,从那以后,谈到他的文字的人不下数千万;他所引起的评论要多于任何古代用鹅毛笔写作的文人;而且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不远万里来到他的故乡来瞻仰保留下来的关于他的遗迹。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得到人们太多的关注,死后的一百年里,仍然是这样。然而,从那以后,谈到他的文字的人不下数千万;他所引起的评论要多于任何古代用鹅毛笔写作的文人;而且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不远万里来到他的故乡来瞻仰保留下来的关于他的遗迹。我也是这成千上万个人中间的一个。1921年,我曾到过他的故乡。我喜欢在斯特拉特福到斯莱特里镇之间闲散地漫步,踏寻当莎士比亚还是一个小伙子时急匆匆地跑着去和他的情人安妮·惠特利约会时往返经过的路途。当时的莎士比亚绝对不会想到他的名字竟如此被后人讴歌和赞扬。而且,他也没有料到他的田园之爱注定是一幕悲剧,并令他悔恨多年。莎士比亚一生中最大的悲剧是他的婚姻。很显然,他爱的是安妮·惠特利小姐。但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他竟又鬼使神差地遇到了另一位名叫安妮·哈撒韦的姑娘。当哈撒韦小姐得知他要与别人结婚时几乎就要精神失常了。她在绝望之时跑进了她邻居的家里,向人们哭诉莎士比亚应当娶她而不是别人。她的邻居是一位心地善良但头脑简单的小姐,在听完了这位可怜的姑娘的哭诉之后大为震怒,第二天她们就在镇上的教堂宣布了莎士比亚与哈撒韦的婚约。她比莎士比亚大8岁,而且他们的结合从开始就是一幕可怜的滑稽剧。在莎士比亚写的剧本里,他一再警告男子不可娶年长的女子为妻。其实他很少和哈撒韦住一起,虽然婚后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伦敦度过的,可他每年回家的次数最多只有一次。如今,斯特拉特福是英国最美丽的城镇之一,有小巧的铺满稻草的茅屋、长满蜀葵的花园、古雅的街道。而莎士比亚在世时这里的景象却是污秽、贫瘠和荒凉。那时这里还没有下水道,成群的猪横卧在街心吞食着腐烂的菜叶。他的父亲是一位工匠,还曾因在外面堆放马粪而受到过惩罚。我们都无法想象当时斯特拉特福的居民是何等的贫穷,大多数人都是靠政府救济金维持生活,更不用说上学念书了。莎士比亚的父亲、母亲、姊妹、女儿、孙女没有一个会念书或写字的。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享有无上权威和光荣的莎士比亚,在他13岁时也不得不辍学到外面去打工了。他的父亲是一个做手套的工匠兼农夫。莎士比亚也曾挤过牛奶、剪过羊毛、搅拌过牛油,并做过染牛皮等工作。而当他离开这个世界时,按照当时的标准算来,他已经步入富翁的行列了。在到伦敦的5年之内,他靠做演员赚了不少钱。他买股票,投资房产,还放高利贷。当时,他每年的收入已经达到了300英镑。当年的货币购买力比今天高出12倍,所以他45岁时的年收入相当于现在的20000美元。但是,你肯定想不到他在遗嘱上留给他太太多少钱。一分钱也没有,除了一个床架之外别无他物!甚至那个床架还是过后才想起来的,因为那是在他写好之后另加的。莎士比亚去世7年后,他的剧本才出版。如今,假如你想在美国买一部第一版莎翁全集的精美复制品,就要花上几十万美元。然而当时他的几部名剧,如《哈姆雷特》《麦克白》《仲夏夜之梦》的稿费加起来还不到600美元。有一次,我向研究莎翁的坦南鲍姆博士请教,说这个写出这么多杰出剧本的莎翁到底是不是出生在斯特拉特福的莎士比亚。他回答说,这一点毫无疑问,就像林肯在葛底斯堡发表过演说一样。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根本就没有莎士比亚这个人,他们认为那些剧本都是弗朗西斯·培根或者是牛津伯爵所作。站在威廉·莎士比亚的墓前,每次我都会低头凝视这命运之歌:朋友,请不要挖掘埋葬在这里的遗骸,没有触碰这石头的人有福。动我遗骸的人,灾难必会降临于其身。莎士比亚的坟墓位于小村里教堂的讲坛前面。当时人们为什么会给他以这种光荣呢?是因为他那300年后还被人们深深挚爱着的文学天才?其实并非如此。他生前借给他家乡的人们好多钱,所以才被葬在了教堂边。假如当初这个创造了著名的吝啬鬼——夏洛克——这一形象的他不这样做的话,这位大文豪还不知道被葬在哪里呢。

伟大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去寻找,永远去寻找”,是托尔斯泰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这是一篇令人难以置信、不逊色于《天方夜谭》的人生故事,这是关于一位预言家的故事。他逝世于1910年,他的音容与我们相去不远,他深为人们所敬重。在他逝世前的20年里,有很多人从世界各地赶到他的故乡,为的是能亲眼看到他本人,能亲耳听到他的声音,或是亲手触摸一下他的衣摆。曾有过那么一段时间,托尔斯泰的好多朋友住在他家,他们把托尔斯泰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了下来,这当然也包括那些极为平常的谈话。这样,他们记述下了他每天生活中那些很细微的举动,这些记录后来还印成书籍并大量发行。据粗略统计,记载他的事迹和思想的书籍有近23000册,我要提醒你的是,不是2300册,而是23000册;报纸、杂志上谈到他的人和思想的文章有近56000篇;而且,他自己的著作共计有100部——能达到这一数目的作家可真是屈指可数啊。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和他所写的小说中的情节一样,曲折生动而丰富。他生长在一个拥有42间雕梁画栋厅堂的豪门,围绕着他的是数不清的财富。他是在俄国贵族的骄奢豪华中长大的。但是,他年老的时候把这些全都给抛弃了。最后,他一个人身无分文,在一个荒凉的俄国乡间火车站里与世长辞,当时他的身边只围着一些农夫。托尔斯泰年轻的时候是一个花花公子,穿衣服非常讲究。莫斯科的裁缝们都特别喜欢他,因为可以从他身上大发一笔财。然而,他后来却经常穿着粗糙的布衣,自己亲手做鞋、打扫屋子,收拾自己的床榻,而且吃着和穷人一样的粗茶淡饭。他说他年轻时的生活很污秽、很罪恶,简直是在浪费生命:酗酒、决斗,甚至凶杀等各种想象得到的罪恶几乎他都犯过。但是,到了后来他竟然成了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而且在他的影响下,基督教成了俄国宗教上最神圣、最有影响的组织之一。在他结婚的初期,他和他的太太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还一同跪在地上祈求万能的上帝能保佑永远延续他们的这种快乐。可是后来,悲惨和苦恼几乎是他们婚姻的代名词,他甚至不愿意看她一眼。他当时的愿望是:“这个女人,从我眼前永远消失吧!”最严重的是在他临终时,他都不允许他的太太来看他。他上学的时候功课很差,大学他没有考上。他的私人家庭教师希望在他那蠢笨的头脑里塞进某些道理,结果全都以失败告终。但是,30年后他竟然写出了全世界最伟大且永世流传的两部不朽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现在,托尔斯泰的名声比统治过那个辽阔而黑暗的大帝国的沙皇还要大。然而,他所写的那些名著,能使他得到快乐吗?能!是的,也许能——但也不过是短暂的快乐。后来,他竟然对那些著作很不满,甚至厌恶。在他的晚年,他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写一些短小的文章上,他把这些小文章装订成册,宣传和平、博爱与消除贫穷。这种价格低廉的小册子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用货车和单轮小车散卖就售出了1200多万册。几年前,我在巴黎结识了托尔斯泰最小的女儿。她曾经在她父亲的晚年做过他的秘书,并且直到托尔斯泰去世还和他在一起。现在,她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牛顿广场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我从她那里了解了很多关于托尔斯泰的事迹。而她那个时候就开始写关于她父亲的书,书名叫作《托尔斯泰的悲剧》。托尔斯泰这一生的悲剧来源于他的婚姻。他的夫人极好奢侈,而他对此却十分鄙夷;她爱慕虚荣,对社会地位怀有热切的渴望,然而,托尔斯泰却对这些嗤之以鼻;他的夫人信仰武力统治并疯狂地渴求金钱与财富,而且他夫人的嫉妒心很强。她憎恨接近她丈夫的所有朋友。她甚至连自己的女儿也不能容忍,把她也赶出了家门,她还用气枪射击托尔斯泰房间里他女儿的照片。而托尔斯泰却主张以仁爱服人,在他看来,财富和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主张俄国人可以随便翻印他的著作并且不需要支付版税,为此,他的夫人一直追着他哭闹咒骂了好几年,把一个美满的家庭变成了可怕的地狱。当他反对她时,她就会歇斯底里地躺在地板上像泼妇一样打滚咒骂,还说要去自杀。他们结婚差不多有50年了。有时,她会跪在托尔斯泰的脚下,请求他读当年为她所做的美丽而充满热情的诗句,那是48年前他们疯狂热恋着时他所写下的日记。每当这时,他们都会被那些早已远逝的美丽记忆而感动得放声痛哭。在他82岁的时候,托尔斯泰再也无法忍受这个破碎的家带给他的痛苦,于是,他在1910年10月21日深夜离家而去——逃进了寒冷与黑暗里,他也不知道哪里才是他的灵魂之所。就在11天后,他因为肺炎在一个孤寂的火车站去世了。在他去世的前几天,他说:“上帝会安排好一切的。”“去寻找,永远去寻找”,是托尔斯泰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

法国文豪大仲马

他作品里的人物都非常形象,栩栩如生,不管什么时候读,我们总能深深感受到一种亲切。你觉得最通俗、最受人欢迎的历险小说是哪一部?是《鲁滨孙漂流记》,还是《金银岛》呢?自然,对此,每个人都会因自己的喜好而有所选择,但我最喜欢的是《三剑客》。这是一本十分畅销的书,它已经风行一个多世纪了。也许你祖母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就已经在戏院看过该剧而深受感动。说不好现在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世界各地正在阅读它呢。《三剑客》的销路很广,几乎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译本。《三剑客》的作者是法国人大仲马(亚历山大·仲马,称大仲马)。他曾经不无炫耀地说,他有500多个孩子。这话并非完全不可信,因为虽然他长得像肥猪一样,但是他和女人之间的风流韵事却不少。但是,他曾多次公开宣称他一辈子都不结婚,这使他的一位家境富有的恋人十分恼火,她最后出高价收买了他欠别人的债券,威吓他必须和她结婚。根据那个时代的法律,欠债的人会被关入监狱。这使富有浪漫精神的大仲马不得不做出选择:要么锒铛入狱,要么和这个女人结婚。结果,他选择了后者。大仲马的身世也很不平常,因为在他身上流动的血液,有3/4是白色的,还有1/4是棕色的。他的祖母叫玛丽·大仲马,是印度人,曾在西印度农场当过奴隶。她不但贫穷,而且也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她出生在贫贱之家,又嫁给一个贫贱者,到死还是地位卑贱。可是,她的孙子却成为了那些太子、伟大诗人、财阀所赞颂拥戴的人。大仲马的外表有点像他的祖母。他的皮肤白如雪花,眼睛像西印度的天空一样蓝;他的嘴唇很厚,鼻孔扁而宽;他的头发虽然像毛草一样黄,却卷曲着纠缠在一起,和黑人祖母的头发完全一样。你们肯定不会相信,如果说如此丑陋的大仲马是一位超级“美食家”的话,那你肯定不会相信。但他亲手烹调的酱油烤鸭,和他的小说一样有名。他的胃口很好。他从来不喝酒和咖啡,也不抽烟。在他写作的时候,对饮食并不十分注意,甚至常常会忘了这方面的需求。当有朋友在他工作的时候来拜访他,他也只是用左手打一下招呼,而右手还在不停地写作。大仲马不愧为文坛怪杰,就连写作时所用的纸和笔也有些特异之处:他不用蓝纸就写不出小说,不用黄纸就写不出诗;假如他要为一家杂志写一篇短文,那就非得用玫瑰色的稿纸不可;而且所用的笔也各不相同。他写剧本也从来不会规规矩矩地写,而且他从来都不用蓝色墨水。他每次都必须躺在沙发椅上,在肘下放一个柔软的枕头,他的文思这才会浪潮般涌来,一部部伟大的剧本就是这样写成的。这一切都令人惊奇可笑,但是更惊奇的还在后面呢。你猜,他一共写过多少部著作?你可能猜不到吧?我告诉你,他一共写过100部剧本。近年来经过许多作家和历史学家的考证和搜集,他的作品总共有1200部之多!也就是说,把知名作家如约翰·高尔沃斯、萧伯纳、史蒂文森、玛丽罗伯兹·蕾妮哈特、珍尼·格兰等这些人的作品加起来才只有大仲马所写作品的1/3。那么,他的稿酬应该很多了。事实上,他所得到的稿费总共有500万美元之多,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一位著名作家的收入都要高,即使有史以来也只有少数几个作家能和他相比。但是,他的第一个剧本在舞台上表演时,他穷得连一条白色领带都买不起。这位体形肥胖的文坛巨子,在家还是一位大孝子,非常敬重他的母亲。就在他的处女作剧本初次上演的前三天,他的母亲患了严重的中风,这使他着急万分。当大仲马在巴黎初露锋芒的那天晚上,他还没忘了在每一幕戏闭幕的中场休息时间,拼命跑回家赶到母亲的病床边探望老人,问她要什么东西。他的名字就是在那天晚上震惊了全巴黎,而他却在母亲的床前一直坐到天亮。他作品里的人物都非常形象,栩栩如生,不管什么时候读,我们总能深深感受到一种亲切。有时他在写作时也会禁不住哈哈大笑,好像他笔下的人物正出现在他面前似的。许多小说家把写作当成一件可怕的事,但是他却妙笔生花,很自然地就写出一篇绵长而灿烂的故事。大仲马不仅身体强壮,而且想象力也很丰富。他每天要为一些报纸杂志撰写5篇小说连载稿,以至于实在没有时间读他自己所写的书,但他却有时间用剑和手枪参加20次决斗。然而,晚年的大仲马却堕落在美酒、女人和歌唱的温柔之乡里。当时,巴黎原本就是一个淫荡场所,也难怪大仲马会丑态毕露。据说常常有淫荡妇女陪着他。这些女人是真的爱大仲马吗?绝对不是!说起来也够他伤心的,她们所爱的只不过是他的钱财而已。等他的钱财都被骗光之后,她们就再也不理睬他了。所以,大仲马的晚年非常窘迫,有时为了房租,甚至不得不将外衣拿去典当。幸亏他儿子帮他把债务都还清了,不然他会被饿死。大仲马在临死的前几天还读着自己的《三剑客》。他的儿子见了之后问他:“父亲,你满意这部书吗?”他毫不迟疑地说:“不错,这书真好!”真好吗?的确不错,我也这样认为。我希望你能再重读一遍。自《三剑客》出版以后,他还出版过多部小说,但很快就被人们给忘记了,唯独《三剑客》这部小说直到今天还常常被人提起。

大文学家赫伯托·乔治·韦尔斯

他对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文学有了一种巨大的嗜爱。60多年前,有一群顽童在伦敦郊外玩耍嬉戏,其中一个年龄较大的孩子举起了一个叫韦尔斯的小弟弟,将他抛向空中,但当韦尔斯落下来时,那个大孩子因为一时失手没有接住他,而导致韦尔斯小弟弟摔伤了一条腿。年幼的韦尔斯痛苦地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但是他受伤的腿始终没有完全复原,随时都有再度裂开的危险,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韦尔斯一想到自己的前途就感到非常悲伤和恐惧。但是,小韦尔斯非常乐观,他后来竟成为世界上著名的作家——他就是赫伯托·乔治·韦尔斯!他一共写了80多部作品。韦尔斯认为,幼年时摔伤腿并非坏事,这样反而成就了他的一生。因为他自从摔伤腿以后,有一年的时间不能出门,为了解除寂寞,他只有读书解忧。结果,他对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文学有了一种巨大的嗜爱。摔伤腿就成了他生命的第一个转折点。韦尔斯的稿酬收入每年都不低于100万英镑。而他原本出身贫穷,他的父亲曾是职业曲棍球员,曾开过一家小规模的瓦器店,可是生意并不太好。他就降生在这里。这间小房既是卧室,又兼作厨房,不但狭小,而且又脏又暗,只能从墙壁的破砖缝里射进一点点亮光。最令他不能忘记的是,他童年的时候从这些砖缝里看到了许多人来往的腿。许多年后,他以他所观察到的“腿”为题材,写了一篇有趣的文章——他认为从一个人穿什么鞋子,可以断定出这是怎样的一个人。韦尔斯小时候家里十分穷困。他的母亲为了全家生活,不得不给一个富商家当看门女佣,和一般仆人住在一起。因为他经常去看望母亲,所以他有机会窥见英国上层社会的秘密,并对下层社会的生活情况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