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及方法论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00:14:53

点击下载

作者:马光华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智慧之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及方法论研究

智慧之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及方法论研究试读:

前言

人人都追求智慧。生活实践是智慧之源,智慧之根则是世界观及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方法论,是基于现代社会的生活实践和科学文化而对人类优秀思维成果所做的高度正确概括,是最高的真理,因而是真正的智慧之根。

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或看法。它可以是经验的,也可以是科学的;可以是宗教的,也可以是哲学的。经验的世界观是自发的不系统的,科学的世界观虽然是自觉而系统的却是有限的抽象度不足的,宗教的世界观虽然是高度抽象的却是反理性的,只有哲学的世界观既是高度抽象的无限的又是高度理性的。因为哲学的世界观是哲学家对整个世界高度抽象后形成的系统的根本观点,是哲学家系统地思考世界万物共同本质和一般规律的理论形态。

哲学世界观是“最哲学的哲学”或曰“纯哲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作为第一哲学而存在的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最为基础当然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尽管有些哲学家未必把世界观作为其哲学研究的重点,但是没有脱离世界观的哲学或哲学家。世界观之所以在哲学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在于它决定方法论、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历史观等其他一切哲学的部门和领域。

世界观要回答“世界是什么”和“世界怎么样”这两个既相区别又相关联的问题。哲学家对“世界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同“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相联系。对哲学基本问题大致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回答: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哲学家对“世界怎么样”这一问题也大致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相对于辩证法意义上的)两种回答: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充满矛盾的、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形而上学则认为矛盾的存在是荒谬的,万物在本质上是孤立存在的、静止不动的。可见,“世界是什么”和“世界怎么样”这两个层面的世界观问题直接内含着毛泽东所概括的“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当然也要回答“世界是什么”和“世界怎么样”这两个层面的问题。但与旧哲学不同,唯物论和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那里是高度统一的:辩证法是唯物论的辩证法,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叫作唯物辩证法;唯物论是辩证法的唯物论,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叫作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完整地构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也正因为唯物论和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那里是高度统一的,所以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可以在某些场合指代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当然,二者各有侧重。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理论构成上分为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两大部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四种基本观点:①世界是多样统一的物质世界;②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世界;③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世界。其中第一大基本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要义,后三大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要义。本书前四章分别就这四大基本观点做了系统的论述和发挥,表明笔者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新理解。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因此,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也反映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方法论就字面上看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的实质是以客观现实[1]之道,还治客观现实之身,是“逻辑范畴和规律的运用”。方法多种多样,如思想方法、思维方法、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等等。但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相一致的方法论,一般是指思想方法的系统。思想方法是“行动中的理论”(马来平)。“思想方法”与“思维方法”虽一字之差,却有很大区别。二者的区别主要是:思想方法侧重于实践活动,而思维方法侧重于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相关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等就较多地直接与思想方法有关。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智慧与经验和科学有关,更与哲学有关。哲学,尤其是其中的世界观及方法论是智慧之根。因而哲学是智慧的象征,真正的哲学家都是智者。直接影响智慧的不仅是境界(世界观)或心胸,而且是与境界一致的方法。所以,不能脱离方法来理解智慧,以重大而正确的理论为根据的正确方法是智慧的直接反映。这意味着,重视哲学就不能不重视方法论的研究。有鉴于此,本书前四章在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进行理论阐发之后,每一章都专设一节来阐发相应的思想方法。

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双重意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分别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最高形态。辩证法属于广义的本体论,因此在阐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及方法论的基本思想之后,应当进一步阐明本体论和辩证法的一般问题。本书最后一章即为此而设。

[1] 《冯契文集》第2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第407、408页。  第一章世界是多样统一的物质世界

辩证唯物论所要追问或回答的问题主要是:世界有无统一性。如果有,世界统一于什么?为什么世界统一于物质而不是精神或别的什么?

辩证唯物论首先通过阐明物质与物质形态、物质与运动、物质与时空、物质与意识等辩证关系,来分别确立辩证唯物论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和意识观;进而分析批判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各种见解,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论证来确立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回答世界为什么说到底是物质的而不是精神的问题。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论的基本思想或集中表现。这一原理的确立具有重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的方式和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确立,首先要建立正确的物质及其相关的范畴。什么是物质?回答这个问题固然要搞清它与意识的关系,但首先要搞清它与物质形态、物质运动、物质时空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物质是对物质形态的高度抽象,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空则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基本属性。

一 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万物“大共名”

自然科学甚至不少社会科学都有自己的物质概念,如,物理学的原子,化学的分子,生物学的细胞,经济学的商品,法学的物证,等等。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都有具体性或丰富性,而哲学的物质范畴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或概括性。

形式逻辑把概念区分为具体概念、集合概念和普遍概念,通常讲的物质概念同样在这三种意义上来使用:①作为具体概念的物质——物质形态;②作为集合概念的物质——物质世界;③作为普遍概念的物质——物质本身。其中,物质本身或物质一般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物质范畴(范畴是基本概念)。《墨子·经上》说:名,达、类、私。其中的达名、类名、私名,分别对应物品、桌子、某一桌子的概念。达名,即荀子讲的“共名”。在《荀子·正名》那里,物质就是“大共名”,“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

不过,物质虽是“大共名”却不是最大的“共名”。因为物质现象是存在的,精神现象也是存在的。根据荀子“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的逻辑,物质还可与精神(意识)有“共”,这就是“存在”。所以“存在”就成为包括物质现象在内的“万有”(万物、万象)的共名。由于“存在”比作为“万物”(物质形态、物质结构、物质元素)大共名“物质”的外延大,因而只有“存在”才是最大的共名,而“物质”仅仅是“万物”的大共名。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虽然有霍尔巴赫的“物质一般地就是一[1]切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的物质定义,更有早些时候荀子的物质概念,但它们都未成为主流见解。总体说来,旧唯物主义对物质范畴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直观的水平,并未达到高度抽象的水平。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直观地把广延性视为物质的基本属性,势必把物质理解为物质结构或物质元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更是直观地把物质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代表中西方古代物质观最高成就的“元气论”和“原子论”虽对物质有一定的抽象,但或多或少都带有感性直观的色彩。一句话,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直观性使其不可能是最高的抽象,势必排除不可感的物质能量之类的自然物质,特别是排除生产方式这类社会物质。

真正标志哲学物质范畴形成的是恩格斯和列宁对物质下的定义。恩格斯对物质下的定义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2]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是从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关系的角度来定义物质的。列宁在恩格斯物质定义的基础上,针对当时物理学界因发现放射性现象而发生关于“物质消失”的所谓“物理学危机”,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角度对“物质”下了最为经典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3]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集中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表明哲学的物质范畴有三大基本属性——客观性、辩证性和可知性。

物质的客观性是指相对于其对立面“意识”(精神)而言的独立自存性。因为这一属性仅为物质所独有,所以它被视为物质的本质(唯一)属性。

物质的辩证性是指物质形态、物质要素、物质层次、物质类型的丰富多样性及统一性。物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超固态和等离子态,也有实物态(即显物质)和场态(即一定意义上的“暗物质”)。物质的类型有自然物质和人工物质(社会物质)。物质的层次有分子、[4]原子、基本粒子等。物质的形态、层次、类型之多样性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性,就是说,不同形态、层次和类型的物质具有同源性和结构相似性(都有核心和非核心),特别是都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可知性是就物质作为对象与人的关系而言的物质的外在“属性”。宇宙中虽有96%的严格意义上的暗物质尚属未知,但它们终将成为可知物。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范畴)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①物质的客观性是对具体物质的高度概括,它从与意识(精神)相对立的角度来给物质下定义,扩大了物质的外延(物质还包括社会物质)。这就避免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范畴抽象不足、概括不广的问题,坚持了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②物质的辩证性肯定物质一与多的关系,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作简单化、直观机械式理解的局限,坚持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③物质的可知性,克服了不可知论的局限,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有机统一。

总之,以客观性、辩证性和可知性为基本属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尤其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坚实基础。对此,贝克莱的话是绝好的反证:“无神论的和反宗教的一切渎神体系是建立在物质学说或有形实体学说的基础上的……物质的实体对于各时代的无神论者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朋友,这是用不着说的。他们的一切怪异体系之依存于物质的实体,是如此明显、如此必要,以致一旦把这个基石抽掉,整个建筑物就一定倒塌。因此,我们不必特别注意无神论者的各个可怜宗派的荒谬学说。”“无神论者[5]的确会需要这个徒有其名的幽灵来作为他们不信神的根据。”此论从反面说明了物质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大厦的基石。

二 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

虽然在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唯物主义看来,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但哲学唯心论和物理学唯能论认为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必须进一步阐明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恩格斯说:“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6]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事物或物质有“过程”就意味着有运动、变化和发展。

什么是运动?“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7]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恩格斯这一表述被视为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的经典定义。这一定义强调了三点:①强调运动的一般性是哲学上的运动范畴;②强调从与变化及其过程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运动;③强调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恩格斯关于运动的这一定义虽然经典,但仍未涉及运动的本质。运动的本质或实质是什么呢?按照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观点,运动就是事物[8]“潜能的实现”。

事物运动的具体形式无限多样,但基本形式从低到高来分,有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和思维的六种,而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都有其多样的具体形式。各种基本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主要在于物质基础或载体不同),又相互联系:低级运动形式蕴含着高级运动形式,因而可以转化或上升为高级运动形式;高级运动形式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也可以转化或下降为低级运动形式。当然,不能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或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如不能把生命运动归结为物理、化学的运动。因为高级运动形式虽然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但包含在高级运动形式之内的低级运动形式是服从于高级运动形式的,它与单独存在的低级运动形式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而且[9]“高层次的解体不一定导致低层次的瓦解”。这说明,运动形式的高低区分虽然是相对的,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对其区分的绝对性。

可见,从区分运动形式的标准来看,理解什么是运动,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必须搞清两方面的关系:一是运动和物质的关系,二是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其中,前一关系是基本的,后一关系是本质的。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任何运动都有其物质载体或承担者,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分别是宏观物体、分子或基本粒子、原子、蛋白体和物质生产。即使是思维运动也需要大脑这一特殊物质形态作其物质承担者。可见,没有纯粹的运动。所谓无头脑的纯粹思维之唯心论是荒谬的,而鼓吹纯粹运动的唯能论实质上也是唯心论。

另一方面,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相对论表明:①物体运动速度越快,质量越大;②质量与能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可见,运动与物质是属性与实体(载体或承担者)的关系。属性与实体不可分,因而运动与物质不可分。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通常提法,但也可以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因为“根本属性”是贯穿事物始终的、对事物发展方向起决定作用的属性,因而“根本属性”就可以作为“存在方式”来看待。反之亦然。

既然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那就表明运动是绝对的:“一切僵硬的东西溶解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恒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10]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恩格斯这一论断表明运动的绝对性之含义或表现有二:一是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二是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是运动的。

常识告诉我们:泰山不稳,太平洋不太平,夜深人不静。

科学告诉我们:物质运动的总能量守恒,并且任何运动形式都能转化为别的运动形式而永不丧失其转化能力。

诗文告诉我们:“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

西方哲学告诉我们:“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不能两次进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宇宙是流变,生活是意见。”“时间好像一条由发生的各种事件构成的河流,而且是一条湍急的河流,因为刚刚看见了一个事物,它就被带走了,而另一个事物又来代替它,而这个也将被带走。”(马可·奥勒留)

中哲也告诉我们:“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庄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11]博施。”(荀子)“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苟日新,又日[12]新,日日新。”“万物变化,固无休息。”(贾谊)“夫天地万物,变化日新。”(郭象)“万物生生不已,变化无穷焉。”(周敦颐)“天地之化日新。”(王夫之)

中国先哲关于运动的绝对性之思想集中体现在道体这一范畴上。“道体”是程颐在解释“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语时所概括的范畴。“此道体也。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后来戴震进一步解释说:“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可见,“道体”即事物运动的过程。这种以“道体”概括出来的运动绝对性思想表明,中国先哲的宇宙观是动态的“有机宇宙观”——宇宙是“变易不息的大流”。

运动绝对性思想的提出需要感性经验作基础,但仅有感性经验又是不行的,就是说,运动的绝对性是可思不可感的:“完全的变不能[13]感觉到。完全的变是不能够想象的,也许是可以思议的。”光速都是不可想象的,何况运动的绝对性?

运动的绝对性对事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运动是事物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14]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康有为也认为“天以善变而能久”。

正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东西的巩固都是相对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成为永恒的。教科书说“彻底巩固集体农庄制度”,“彻底巩固”这四个字不妥,任何东西的巩固,都是相对的,怎么能彻底?如果从有人类以来,所[15]有的人都不死,都“彻底巩固”下来,这个世界怎么得了?

绝对运动的观念造就了毛泽东“不断革命”的性格。他是一位活动家,是原动力,是创始者,是交替运用奇迹、紧张和松弛而取得成就的战略大师,他不相信有长时间的稳定,而且对变化的步伐、速度[16]从不满足。他内心永远激荡着骚动不安的情绪,竭力想打破现实[17]的平衡,在动荡的不平衡中,重建理想的秩序。

可见,人事的运动成就了功业,也造就了君子。正如王夫之《周易外传》卷六所说,天下日动而君子日生;天下日生而君子日动。动者道之枢、德之牖也。正因为“日新之谓德”,所以《周易》才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运动是绝对的,但又是相对的。《老子》第二十三章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现实中事物中静止状态的存在表明运动又具有相对性。运动的相对性或相对静止主要表现在:①相对于某一参照系而言,没有发生明显的机械位置移动,即存在经验意义上的静止;②相对于质变而言,没有发生明显的质的变化。

为什么事物会有相对静止状态呢?因为事物的结构本质和运动规律是相对稳定的。正因为如此,荀子才说“天行有常”。《管子》也说:“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这里的“常”都是指相对稳定的规律和本质,它使得事物相对稳定或相对静止。

运动的相对性或相对静止具有多方面的意义。①相对静止是事物进一步变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在世界经济危机下主动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调整分配关系,净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民“休养生息”,有利于将来更好更快地发展。②相对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前提条件。如果事物没有相对静止,而是刹那生灭,我们将无法识别事物。正如《宋高僧传》卷六所言,“静以观其本,动以应乎物。”③相对静止是完善人格的必要条件。完善的人格有动有静。“仁者乐山”强调的就是“仁者静”。而“主静,立人极焉”。(周敦颐)

运动有绝对性也有相对性。那么,如何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

从经验的层次看,事物有动有静,或此物动而彼物静,或此时动而彼时静。但从哲学辩证法的角度看,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或特殊状态的运动,运动有绝对性而静止无绝对性。也就是说,任何静止都是相对的静止,是包含运动的静止。

其实,相对静止恰恰说明了运动的绝对性,它是一个非常辩证确切的辩证法术语,因为它绝好地表达了运动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之道理。而培根“静止的运动”一说,与唯物辩证法“相对的静止”这一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辩证统一(或者静止的运动、相对的静止)表明,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非间断性与(时间和空间的)间[18]断性的统一。运动是矛盾,是矛盾的统一。

然而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运动观却将运动与静止绝对对立或割裂开来,如外因论者亚里士多德就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丧失:“静止就仅仅是指这最后一种不运动而言;因为静止是与运动相对立的,所以,[19]它可以说是运动接受者的短缺。”有两种观点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联系。

一是相对主义的观点。运动观上的相对主义只承认运动,只讲运动的绝对性。如庄子说“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也说“人一次也不能进入同一条河流”。总之,在运动观上的相对主义者看来,事物是刹那生灭、转瞬即逝的,没有丝毫稳定性。

二是绝对主义的观点。运动观上的绝对主义只承认静止,只讲静止的绝对性。如西哲有“飞矢不动”之说,中哲也有“飞鸟之影未尝动也”一语。《圣经》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僧肇《物不迁论》认为,“虽动而常静”。郭象《庄子·田子方注》甚至说“存亡更在于心主所措耳,天下竟无存亡”。总之,在运动观上的绝对主义者看来,即使有运动也是表层的,事物在根本上是不运动的。

自然科学的运动观也不尽一致。量子力学以概率世界取代确定世界,它认为不能同时确定一个粒子的动量和位置,只能知道粒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这就否定了运动的绝对性或普遍性。而生物学则有进化论和物种不变论之争,更明显地体现了运动观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之分歧。

如何看待运动观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应当说,二者各执一端、各有得失。从经验常识上看,事物有动有静、时动时静、动别于静。但只有将“太阳底下无新事”与“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辩证统一起来,才是运动观上的绝对真理。因此,唯物辩证法在动静一体的前提下强调动主静次,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它在承认动静有别的前提下超越了经验层面,强调动与静的辩证统一。一是动静相依(相显)。古诗有言: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拂琴天籁寂,欹枕海涛生(廖融)。生活中,行驶的火车与路边的建筑物,好静的人与好动的人,都是相互显现的。二是动静相含(相渗)。没有绝对的静和动,动静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王夫之所说:“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总之,按照理学的观点,动和静最终统一于定。

三 时空——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是运动的,而物质又是不能脱离时空而运动的。因此,时空也是物质的重要规定性。为表示时空与运动在物质范畴中的地位之区别,我们把运动视为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而把时空视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基本属性。

生活于时空中的人类,其空间观念先于时间观念。一些土著居民(如印第安人)虽有空间观念却没有关于时间连续性的知觉,便是旁证。在人类看来,空间和时间的形成有各自的顺序。空间形成的顺序是:东西——南北——中央;时间形成的顺序是:昼夜——四季。康德认为,高等动物只有外直观(空间观念),只有人类才不仅有外直观,而且有内直观(时间观念)。这说明,一般说来,对时间的理解要难于对空间的理解。其实,找到了正确思路,对二者的理解都不难。

什么是空间?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第4卷中认为有两种意义上的空间:①一切物体存在于其中的共有空间,即万物共有的空间。这种空间被认为像容器之类的东西。②个别物体直接占有的直接空间,即一物占有的空间,这种空间即事物的包围者。而欧几里得几何学、黎曼几何学、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分别揭示了三种形态的空间——平直空间(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正曲率空间(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负曲率空间(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

什么是时间?伏尔泰的《查第格》中有这样一个时间谜语: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亡,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在场的人有的说谜底是运气,有的说是地球,又有的说是光线,查第格说谜底是时间。理由是: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它永无穷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在等待的人看来,时间是最慢的;在作乐的人看来,时间是最快的;它可以扩展到无穷大,也可以分割到无穷小;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它,什么都做不成;不值得后世纪念,它都令人忘怀;伟大的东西,它都使它们永垂不朽。

通常,时间概念在三种意义上来使用——时刻、时段、时态。

时间单位体现着时段,如古代的时间单位: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据推算“一刹那”为0.018秒。现代最大的时间单位是光年。光年下至……秒—毫秒(千分之一秒)—微秒(百万分之一秒)—微微秒(百万分之一微秒)。

时态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佛教以“三生”(前生、今生、来生)的宗教形式表达了时间三态。而中世纪最伟大的教父奥古斯丁在《忏悔录》第11卷中进一步认为时间三态是相对的,现在是没有长度的。他举例说,一天也不是整个是现在的。日夜二十四小时,对第一小时而言,其余都属于将来,对最后一小时而言,则其余已成过去,中间的任何一小时,则前有过去、后有将来。而这一小时,也由奔走遁逃的分子所组成。凡飞驰而去的便是过去,留下的则是将来。一个小得不能再分割的时间,仅仅这一点能称为现在,但也迅速地从将来飞向过去,没有瞬息伸展。一有伸展,便分出了过去和将来。这里,奥古斯丁所要表明的是时间(现在)的转瞬即逝性,而这恰恰又表明时间三态是统一的。因为事物都有过去的遗留、现在的基础和将来的萌芽。

时间三态孰轻孰重?

有重过去的,“凡是忘掉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桑塔亚那)

有重现在的,“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可以宝贵。”(李大钊)

有重将来的,尼采主张应做未来的预见者,而不是过去的说明者和阐释者。萨特认为“现在”赋予“过去”以意义,“将来”赋予“现在”和“过去”以意义,正如跳远者的最后一跳赋予此前一系列跳跑以意义一样。列宁也说,“我们不预备做历史学家,我们所关心的是现在和将来。过去的一年,我们是把它当作材料,当作教训,当[20]作我们往前行进的跳板看待的”。高尔基称赞列宁那颗伟大的心灵有一半生活在未来。

也有认为时间三态“皆重”的,古罗马门神雅努斯有两副面孔,它伫立于现在,向后看到过去,向前瞻望未来。

还有认为时间三态“皆轻”的,“‘现在’通常是不满,‘未来’[21]是未可预卜,‘过去’则已无可挽回。”

佛教甚至认为时间三态“皆空”(假):《心地观经》卷八中说:“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杂集论》则说:“时者谓因果相续流转,假立为时”。

时间三态的价值究竟如何?事实上,正因为时间三态的存在和区别都是相对的,才显示出它们各有其价值。对此,雅斯贝尔斯在其《历史的起源和目的》中说:“过去充满了空白,而未来又是昏暗的,只有当下才显得是清晰的。我们只是生活于当下。然而对我们而言,当下本身是一望无际的,因为我们只有完全认识了为当下做好准备的过去以及当下隐于其中的未来,当下才是清晰的。”据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在不同时代,时间三态的价值或地位是各不相同的,农业社会指向或看重过去;工业社会指向或看重现在;信息社会指向或看重未来。

时间不仅有“时刻”“时段”“时态”三义,而且有“时类”之分。马克思就把时间分为三种类型:满足生理需要的“生活必需时间”,满足生存需要的“劳动时间”,满足发展需要的“自由时间”(闲暇时间)。并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那时,财富的尺度[Ⅶ-4]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22]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那么,时间和空间是什么呢?

中国先哲对时间和空间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尸子》)“有实而无乎处者曰宇也,有长而无乎本剽者宙也。”(《庄子·庚桑楚》)“宙,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墨子·经上》)“宙,合古今旦暮;宇,蒙东西南北。”(《墨子·经说上》)这里讲的“宇”和“宙”分别指空间和时间。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秩序性,而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或顺序性。空间是“三维”(长、宽、高)的,而时间则是“一维”(不可逆或一去不复返)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西哲也说:“时间好像一条由发生的各种事件构成的河流,而且是一条湍急的河流,因为刚刚看见了一个事物,它就被带走了,而另一个事[23]物又来代替它,而这个也将被带走。”

可见,时间和空间(尤其是时间),如果脱离了事物的运动人们是无法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哲学家中,亚里士多德早就认为时间是“运动的数”,虽然运动有快慢,但时间无快慢。但是,他错误地认为时间不能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霍布斯也认为时间是运动中的先与后的影像。后来黑格尔进一步认为,“空间与时间只有在运动中才得到实现”,“运动的本质是成为空间与时间的直接统一;运动是通过空间而现实存在的时间,或者说,是通过时间才被真正区分[24]的空间”。

列宁正是从运动的角度指出时间和空间(尤其是时间)的本质特点是连续性(持续性)和间断性(点截性)的辩证统一:“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本质。表达这个本质的基本概念有两个:(无限的)不间断性和点截性(不间断性的否定,即间断性)。运动是(时间和空间[25]的)不间断性与(时间和空间的)间断性的统一。”对于时空(时间和空间)的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中国古诗中有很好的表达:“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

时间和空间的间断性和连续性表明,二者实质上都是关系范畴。因为空间有前后(长)、左右(宽)、上下(高)三重关系,而时间则有先后、同时二重关系。“照我们的看法,时间空间是两种关系之类,而并不是两个实际底物。……物与物之间,可有在上、在下、并排等类关系,此等类关系之共类,即是空间。事与事之间,可有在先、[26]在后、同时等类关系,此等类关系之共类,即是时间。”张载在《正蒙》中更是直接用“天秩”与“天序”来分别表达空间和时间的概念:“生有先后,所以为天序;小大高下,相并而相形焉,是谓天秩。天之生物也有序,物之既形也有秩。”张岱年先生对此解释道:“天秩所有一切位置之总和,谓之空间。天序所有一切位置之总和,[27]谓之时间。”

从运动来理解时空(特别是时间),这就意味着时空(特别是时间)与运动不可分。而时间和空间同样是不可分的。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处置的自由时间,一生中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必需的间断以外,他就还不如一头载重的牲[28]畜。”

为什么时间与空间不可分呢?因为占据一定空间的物质总要持续一定的时间,而持续一定时间的物质也总要占据一定的空间。通常说的“一天以前”“一天以后”“一天以内”“一天左右”“早上”“晚上”“夜里”等词语无不说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生活实践中的飞机导航与通知开会等,也无不表明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四维时空)。

当然,时间与空间不可分的重要根据是时间和空间都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

一方面,没有无物质的时空。因为现实的时空都与具体的物质相联系,而且纯粹的时空只能是想象的产物。

另一方面,也没有无时空的物质。因为任何具体的物质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也要存在一定的时间。康德认为,从经验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设想无物质的空间,却不可以设想无空间的物质。基本粒子只有几百亿或几万亿分之一秒,但毕竟持续一定的时间;其空间位置具有随机性,但特定时刻仍占据一定的位置或空间。再者,时间单位年、月、日的设定都与地球的运动空间有关。

可见,“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29]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

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表明,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基本属性。这个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①它坚持了时空观的唯物论(客观性)。既避免了客观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将时空神秘化为“绝对精神”实体的荒谬做法,又避免了康德把时空视为人类“先天直观形式”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②它坚持了时空观的辩证法(辩证性)。既避免了“原子-虚空论”者将空间视为绝对无物的虚空之错误,也由此一并避免了牛顿把时空视如衣柜的形而上学之错误(其实,牛顿的时空观与原子论者的时空观是一脉相承的)。

正如运动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时空也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时空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客观性和无限性。

第一,时空的客观性。

一切唯心主义(尤其是主观唯心主义),甚至有些不彻底的唯物主义都坚持时空的主观性,如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不能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奥古斯丁认为我们回忆过去、注意现在、期望未来,因而时间三态是心理的三种机能:“或许说,时间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三类,比较确当。这三类存在我们心中,别处找不到;过去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是直接感觉,将来事物[30]的现在便是期望。”“所期望的东西,通过注意,进入记忆。”霍布斯直截了当地说,时间并不在我们以为的事物里,而只是在心灵的思想里。康德认为时间是认识的先验形式或能力:“他们没有看到心里想的这个空间竟使物理学的空间(即物质的广延)本身成为可能;没有看到空间绝不是自在之物本身的属性,而仅仅是我们的感官表象能力的形式;没有看到空间里的一切对象仅仅是现象,这些现象不是自[31]在之物本身,而是我们的感性直观的表象。”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都认为离开了人的体验来谈时间是无意义的。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不可分性,必然坚持时空的客观性。

虽然人类的时空观念可变,但不能因此而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正如关于物质的构造和运动形式的科学知识的可变性并没有推翻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一样,人类的时空观念的可变性也没有推翻空间[32]和时间的客观实在性。”

其实,旧唯物主义者多数承认时空的客观性。比如费尔巴哈就认为:空间和时间是一切实体的存在形式。只有在空间和时间内的存在才是存在。对于空间和时间的否定,永远只是否定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并不是否定空间和时间的本质。

时空的客观性不只是人类理性思维的结论,更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苏东坡)“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去的匆匆了,伸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朱自清)

第二,时空的无限性。

时空的客观性表明时空的绝对性。时空的绝对性还在于时空的无限性。所谓“时空的无限性”是指宇宙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正如恩格斯所言:“时间上的永恒性、空间上的无限性,本来就是,而且按照简单的词义也是:没有一个方向是有终点的,不[33]论是向前或向后,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时空的无限性与宇宙的无限性等义,因而证明了宇宙的无限性也就证明了时空的无限性。

关于时空无限性思想,伊壁鸠鲁就认为,“形体无限多”而“虚空无限广”。只是由于基督教上帝创世论的支配作用,这一思想并未居于主流。《吕氏春秋》和《史记》都载有邹衍的“大小九州说”,其基本内容是中国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具体说来:①中国(赤县神州)被大禹划分为九个州,此为“小九州”,小九州“不得为州数”;②像“中国”这样大的赤县神州有九个,此为“大九州”,大九州“有稗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③像“大九州”这样大的地方又有九个,此为“天下”,天下“有灜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天台宗有“三千世界”说,认为像太阳系大小的世界是一个“小千世界”,由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由一千个中千世界构成一个“大千世界”。无论是“大小九州说”还是“三千世界说”,它们所理解的宇宙,本质上都是有限的。

中国传统思想中,虽有《老子》“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之说,但还是持“宇宙无限”观点的居多。不仅天文学家张衡明言“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而且不少哲学家也直接或间接地认为宇宙无限。如《庄子·秋水》中说:“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为什么呢?因为“道无终始”。庄子论证道:“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齐物论》)《庄子注》的作者郭象也说:“宇者有四方上下而四方上下未有穷处。宙者有古今之长而古今之长无极。”庄子和郭象的宇宙无限思想深刻影响了程朱理学和王夫之。“太极之前,许有世界来,……程子云: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此语见得分明”。(朱熹)“以实言之,彻乎古今,通乎生死,贯乎有无,亦恶有所谓先后者哉?无先后者天也,先后者人之识力所据也。在我为先者,在物为后;在今日为后者,在他日为先。……即始即终。”(王夫之)

辩证唯物主义坚信宇宙(时空)无限。这有经验、科学和哲学三个层面的依据:①经验告诉我们,天外有天,山外有山。②科学(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及其运动形式的转化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化为虚无。③哲学(建立在经验和科学基础上的唯物辩证法更为基础性的原理)告诉我们,物质具有无限可分性,运动具有无限转化性,联系具有无限多样性。

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的高度来看,宇宙(时空)无限性原理的确立仅从经验甚至科学出发是不够的。因为经验和科学的对象都是有限的,宇宙大爆炸论所揭示的只是自然科学的有限宇宙观,它与哲学的宇宙(时空)观属于不同层面。二者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对这类重大哲学问题思考结论的不同。所以,宇宙(时空)无限性原理必须在人类思维想象力的基础上,借助于逻辑思辨(辩证思维)的力量才能确立。从逻辑上来说,如果宇宙有限,那么宇宙界限以外就是非宇宙。非宇宙(世界)即便是虚无,它也是一个特殊的世界。“有限”是相对于“无限”来说的,有“有限”就意味着有“无限”。因此,宇宙(时空)无限性思想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理性推断,是有理性的信仰。

时空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时空的相对性也有两层含义——具体时空的有限性和时空特性的具体可变性。所谓具体时空的有限性,是指具体空间的有边有际,具体时间的有始有终。所谓时空特性的具体可变性,除了指特定时空的具体性,还指时空特性的可变性。就空间来说,空间特性可因物质分布的不同而不同。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在欧几里得几何学那里等于180°,它反映的是地面狭小范围的空间特性;在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那里小于180°,它反映的是非固体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在黎曼几何学那里大于180°,它反映的是宇宙空间的特性。就时间来说,时间可因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如相对论所讲的“尺缩钟慢”效应。这里的“尺缩”表明了空间的相对性,而“钟慢”则表明了时间的相对性。相对论告诉我们:由于物体以光速运动而使时间出现“延迟”(物体以小于光速来运动)、“反演”(物体以大于光速来运动)和“静止”(物体以等于光速来运动)三种情况。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拿时空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关系来说,二者当然相互区别,恰如《五灯会元》卷二十所言:“不可以一朝风月,昧却万古长空;不可以万古长空,不明一朝风月。”但二者又是相互包含的:一方面,无限包含有限,因为无限是由无限个有限构成的,无限个有限存在于无限之中;另一方面,有限包含(蕴含)无限,如“三分之一”就包含着无限循环小数0.333,当然这是特殊例子。虽然现实中有限不能包含无限,但有限可以蕴含无限。因为有限在逻辑可能性上可以无限转化、无限可分,所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总之,时空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言:“无限性是一个矛盾,而且充满矛盾。无限纯粹是由有限组成的,这已经是矛盾,可是事情就是这样。物质世界的有限性所引起的矛盾,并不比它的无限性所引起的少,正像我们已经看到的,任何消除这些矛盾的尝试都会引起新的更糟糕的矛盾。正因为无限性是矛盾,所以它是无限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无止境地展开的[34]过程。如果矛盾消灭了,那无限性就终结了。”第二节 意识及其与物质的关系

运动和时空不能独立存在,没有纯粹的运动和时空,它们只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形式。这说明物质才是绝对独立的客观实在。然而,意识现象也是存在的。如果不说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还是不能真正确立。正是围绕意识与物质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确立了它的意识论或意识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论主要包括:意识的起源和形态,意识的结构和本质,意识的功能或作用。

一 意识的存在形态和基本特征

意识是宇宙间扑朔迷离、十分难解的现象。原始人以梦境为真,即使现代人也未完全破解“梦谜”的谜底。

人类众多的意识现象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而意识现象的不同类型就是意识存在的基本形态,就是广义的意识结构。当然,意识结构不仅是整个人类意义上的,也可以是人类个体意义上的,还可以是意识本身意义上的。人类个体意义上的意识结构最复杂最具体,意识本身意义上的意识结构最简单最抽象(它仅由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所构成),整个人类意义上的意识结构(意识的存在形态或类型)则居中。

意识的存在形态或类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划分:①从意识的主体上划分,可将意识分为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家族意识、民族意识、阶级意识、国家意识、区域意识、全球意识都是不同范围的群体意识。②从意识的客体上划分,可将意识分为对象意识(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客体意识)。自我意识后于对象意识,其中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意识。③从意识的内容上划分,可将意识分为事实意识与价值意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别作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反映,主要关涉事实意识;而人文科学作为精神现象的反映,主要关涉价值意识。④从意识的层次上划分,可将意识分为经验意识与理论意识。对事物的心理感受属于经验意识,而对所感受的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的理性思考则属于理论意识。⑤从意识的表现形式上划分,可将意识分为认知意识(认知)与评价意识(情感)、实践意识(意志)。认知是理性层面的意识,情感是非理性层面的意识,而意志是介于认知与情感之间的意识。⑥从意识是否有自觉性上划分,可将意识分为显在意识(即通常讲的意识)与潜在意识(即通常讲的潜意识、无意识或下意识)。显在意识是自觉状态的意识,潜在意识是自发状态的意识。⑦从意识的时间维度上划分,可将意识分为传统意识(历史意识)、现代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理想意识)。保守主义者、现实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分别具有较强的传统意识、现实意识和未来意识,而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都是兼有传统意识、现实意识和未来意识的人。如果今天我们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正因为如此,革命家、改革者都具有较强的未来意识或超前意识。

意识虽有诸多形态或类型,但也有其基本特征。意识的基本特征可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相对于物质来说,意识具有派生性(又称第二性)、依附性、非实体性。这是人类意识与动物心理所共有的特征。二是相对于动物的心理来说,人类意识具有社会性(具体表现为互助合作性和同情怜悯心等)、自觉性(具体表现为目的性、计划性和预见性)、能动性(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调控性和创造性)。这是人类意识有别于动物心理的特征。

那么,意识的本质特征或本质是什么?

二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被国外科学界列为现代十大疑难问题之一。对这一问题我们先不忙回答,我们先从意识的起源说起。借助意识的起源,将有助于我们寻求和理解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起源”这一提法本身就是唯物主义的。因为只要认为意识有起源,就意味着意识只能起源于其对立面——物质。所以,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起源论应有两个要点。

其一,意识是自然界这一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意识在自然界的孕育过程大致经过了三个环节: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心理。关键是最后一个环节。达尔文在其《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描述了动物的复杂心理,认为动物心理与人类意识只有量的差异而没有质的不同。

其实,动物心理固然较为复杂,但与人类意识还是根本不同的,主要有五方面的不同:①在物质基础上,动物心理纯粹是自然环境的产物,而人类意识则是自然和社会两种环境的共同产物;②在反映能力上,动物心理的个体差异较小,而人类意识的个体差异较大;③在反映形式上,动物心理是感性直观且无人类那样严格意义上的语言,而人类意识则是建立在感性直观基础上的理性思维且有严格意义上的语言;④在反映内容上,动物心理较为贫乏、肤浅且无人类那样深远的预见,而人类意识则较为丰富、深刻且有长远预见;⑤在进化的方式和速度上,动物心理依靠自然选择的机制而缓慢进化,而人类意识则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迅速发展。

其二,意识还是社会物质生产劳动(通常简称劳动)这一特殊物质的产物。

为什么人类意识与动物心理根本不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根本原因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可以说,如果没有物质生产劳动,以类人猿为代表的动物心理永远不会跃迁到人类意识。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观点就内含着劳动在人类意识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意识的存在需要意识的器官、内容和形式,而这些都离不开劳动。正是劳动,不仅产生了意识的器官——人脑,产生了意识内容——信息,而且产生了意识的形式或媒介——语言。

我们知道,劳动意味着手脚分工,手脚分工意味着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意味着信息量增大,信息量的增大会促使脑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劳动会极大地促使语言的产生。对此,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有很形象的说明:“我们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协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若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抗育抗育’,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字;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抗育抗育’派。”

在意识的形成过程中语言的产生是个关键。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甚至将语言与意识的产生并列看待: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可见,劳动对以语言为标志的意识之产生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恩格斯正是把“存在”视为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生产劳动)相统一的广义存在,才认为思维(意识)是存在的产物:“如果完全自然主义地把意识、思维当作某种现成的东西,当作一开始就和存在、自然界相对立的东西,那么意识和自然,思维和存在,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如此密切地相适合,就非常奇怪了。如果进一步问: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里不言而喻,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也是自然界产物的人脑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35]而是相适应的。”

恩格斯这段话的主旨是反对对意识的形成做“自然主义”的归因。他的意思是:意识虽然直接是人脑的产物,但人脑不能凭空产生意识;人脑产生意识虽然不能脱离自然界,但还要有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这其他联系就是社会物质生产劳动。

意识起源于物质,这也是旧唯物主义的共识。如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认为,阴气或浊气产生大地和邪恶,而阳气或清气则产生青天和善良;古希腊的原子论认为,粗糙原子产生肉体,精细原子产生灵魂;古印度的《奥义书》认为,食物中的最粗部分产生粪便,最细部分产生精神,不粗不细部分产生肉体。总之,恰如《云卧纪谈》卷下所言,“融却无穷事,都成一片心。”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认为意识起源于物质,但由于对物质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观点还是有根本差异的:旧唯物主义仅仅停留于“意识是自然物质的产物”这一理解上,而辩证唯物主义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归根到底,意识是广义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意识既然起源于物质,这就意味着对意识的本质不能脱离物质来理解,也就是说,意识的本质与物质有关。与意识直接有关的物质有二:一是作为意识器官的“人脑”,二是作为意识内容的“信息来源”。然而,意识毕竟又不是物质,它具有主观形式。因此,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信息来源)的主观映象。

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本质观有以下两层含义。

其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

中世纪邓司·斯各脱曾提出“物质能否思维”的问题。对此,二元论和机械唯物论都做了否定的回答。以笛卡儿为代表的二元论认为能思维的心灵没有广延,而有广延的物质则不能思维;以拉·美特利为代表的机械唯物论认为心灵是个虚设的名称。然生机论唯物论者狄德罗的“两种感受性”(迟钝的感受性和活跃的感受性)理论对“斯各脱之问”做了近于肯定的回答。

显然,不是任何形态的物质都能思维。正因为如此,孟子“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的观点虽然错误,却有一定意义——肯定了能思维的东西是高级形态的物质。不过这种高级物质只能是人脑。

那么,人脑是如何产生意识的呢?

人脑产生意识的生理机制总的来说是建立在刺激-反应基础上的两种信号系统作用的过程。这一机制是由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揭示的。其基本内容是当外界刺激信号(分为实物类的第一信号系统和语词类的第二信号系统)作用于人的时候,信号就会通过传入神经传入大脑。大脑经过分析判断后发出指令,通过传出神经对刺激物(信号)做出反应或处理。这就是人脑产生意识的基本生理机制。

对人脑产生意识的生理机制的揭示有力地说明了人脑是意识的器官。那么,能否说动物脑和电脑也是意识的器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