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如何实现最好的你自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01:07:25

点击下载

作者:(美)布里斯托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信念:如何实现最好的你自己

信念:如何实现最好的你自己试读:

推荐语

您将要读到的是一本激励和改变过数百万人、并一直畅销于世的经典之作。相信它也会让您受益,让您的生活和事业发生一些重大改变。

1966年,我第一次来到美国上大学。当我踏上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时,孤身一人,既没有钱,也说不出几个英语单词。我觉得自己的处境极其艰难。怎样才能生存?怎样才能交上学费?我开始觉得有些气馁。

然而,我想起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如果想变得伟大,就必须与伟大之人同行。”她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想要幸福,就要在幸福者身边徘徊;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须在成功者身边游荡;如果你想激发自身才能,就必须与那些具有伟大思想的人为伍。此外,还要学习一流的书本知识。

于是,我听从了母亲的忠告。为掌握成功的方法,我四处寻找能教会我领悟生命真谛的成功之人。如此再三,一些成就卓著的人便劝我读读《信念》一书。我便找来一本仔细品读,便发现自己踏上了一条个人成长的求索之路。

克劳德·布里斯托给我以激励和支持,这些正是我所需要的。它以一种非常浅显却令人心悦诚服的方式,揭示了“暗示法则”怎样用于提高做事的效率。它释放了我的自信潜力,并给我一整套树立并维持这种信念的有效方法。比如说,布里斯托描述了他怎样喜欢在桌上随手可得的每张纸上不经意地涂画美元符号。听起来很奇怪是吗?是的,但这并非盲目的练习,而是一种目的明确的直观手段,旨在直接强化信念的力量。这一招对我也同样适用!

无数公司和个人确实利用布里斯托的“卡片法”实现了自身目标。我也在使用布里斯托的“镜子技术”,并不断在演讲和讲座中加以倡导。不过,本书并不只是对激励技巧的综合。那些技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服从并服务于信念的魔力。

人生的每个舞台上都充满胜利和失败。造就成败的原因可以用一个词概括:信念!布里斯托坚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并且证明,他称之为“心理描绘”的东西,可以将潜意识想法变成实际行动。他奉劝读者在生活中要抢占先机——这是自信者和成功者的个人特质中一种本能的积极态度。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并不都是由最有才华者创造的,而是由那些甘冒风险、敢于挑战并坚持到底的人缔造的。我们只有满怀信念才能做到这一点。

正如我所做的那样,为开发智力潜能做好准备吧!为学习克劳德·布里斯托关于信念的神奇魔力做好准备!我们所有人都能树立信念,但几乎没有人知道怎样树立信念。你会成为唯一能利用自身力量改变自我的人,但只有当你抑制住冲动、与别人对你存有的印象对抗时,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愿意梦想……愿意树立信念的时候,你才能改变自我。你对自己越信任,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而这正是《信念》全部真谛之所在。不要仅由于你想理解别人而读它。读它的原因,应该是你想将信念的魔力应用于自己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之中。

是啊,克劳德·布里斯托的书并非一部普通作品,而是一部惊人之作。它蕴含着制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已经经过实践检验的秘诀。正如布里斯托所述:对这本书要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融入你的日常生活。只有这样,当你懂得自己能够对付面临的人生挑战时,你就可以将自身所有潜质发挥到现实当中。尼多·R·奎贝恩(尼多·R·奎贝恩是全美知名演讲家、作家以及北美一些公司巨头的顾问。他还是全国演讲家协会原会长和许多重大奖项的获得者,现居住于北卡罗莱纳州的海波因特)。第1章我是怎样发掘信念的力量的

在所有教义中间穿着一条金线,使这些教义服务于那些真诚信奉并应用它们的人,这条线可以用一个词指代,那便是信念。正是信念这种要素,使有些人可以通过精神疗法得到康复,使有些人可以爬到成功之梯的高处,并给所有信奉它的人带来显著成果。

在我们生存的这一宇宙中,是否存在某种力量、要素、能力或科学(随你怎么叫都可以),少数人通晓它,并用它克服困难、获得极大成功?我坚信这种东西是存在的。我在本书中将全面阐述这一问题,目的也在于努力解释它,以便你需要时能够用上。TNT确实能在内心引爆

大约13年前,洛杉矶一家大报的金融编辑在听了我为该城市金融界人士所作的演讲,并读完我的小册子《引爆你内心的TNT》后,这样写道:“你已经从宇宙中获取了某种具有神秘特性的东西——这种东西能解释神奇的巧合,能揭示人们之所以幸运的奥秘。”

我发现自己偶然得到了某种实用可行的东西,但当时并不认为它有什么神秘之处(现在也一样),不过觉得它尚未被大多数人知晓罢了。几个世纪以来,这种东西始终只为少数幸运者所知,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常人如今仍然对其知之甚少。

几年前通过演讲和我写作的小册子传授这门科学时,我并不确信普通人能够或将能领会它;但如今,我已经看到有些人运用这门科学之后成倍增加了收入,建立了自己的成功事业,在生活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并且创造了可观的财富。于是我坚信,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只要真诚地善待自己,便能到达想到达的任何巅峰。尽管许多人催我再写第二本,我却无意这样做,直到一位出版商(我的第一本小册子她卖掉了很多)几乎“恶狠狠地警告”我说:“你有责任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退役的男女军人以及在战后社会中寻找自身位置的所有人传授自身所知,这不仅包括《引爆你内心的TNT》一书中含有的知识,还包括在你演讲中提供的新素材。每个有抱负的人都希望出人头地,而你也已经充分证明自己有帮助所有人的能力。现在是你将它传下去的时候了。”

下这样的决心需要时间。但是,作为一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战士(多数时间都在法国和德国服役),作为一名在复退军人组织积极工作多年的官员,以及担任过某个帮助复退者恢复正常生活的国家委员会成员,我意识到,对许多人来说,在一个他们已经长期隔绝的现实社会中确立自己的显著位置绝非易事。怀着帮助他们以及所有胸怀大志者的诚挚愿望,我写下了这本更充分、更详尽地揭示信念力量的书。

我懂得这个事实:在这个国家,有一些强大的势力在起作用。这些势力支配着我们,并以某种等级森严的统治制度来取代使美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竞争体制。这些势力试图摧毁个体思想和首创精神,而自从我们的鼻祖创立这个国家以来,这些思想和精神就始终在公然向旧世界的暴政挑战。我深信我们必须继续守住祖先的精神财富,因为如果不那样做,我们就将发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要受到少数当权者统治,并且成为事实上的奴隶(即使名义上不是)。因此,写这部作品,也是为了推动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形成。与各种神秘主义者的接触

由于意识到本书可能会落入称我为“疯子”或“怪人”的人之手,因此,请允许我在此声明:我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有多年的实际经商经验,而且当过较长时间的报社记者。一开始我是警察部门专访记者,而这种记者接受的训练就是一切从事实出发,“绝不想当然”。有两年时间,我在一家大型都会报纸当宗教栏目的编辑,其间密切接触了牧师、各教会和各流派的领袖、精神治疗师、神学大师、唯灵论者、基督教科学派学者、新思想运动者、一元论领袖、太阳和偶像崇拜者,对了,甚至还有个别异教徒。

著名的英国福音传教士吉普西·史密斯当时正在美国旅行。当我常常连夜坐在他的讲台旁,看着人们沿着走廊跌跌撞撞地走着,一些人轻轻啜泣,另一些人歇斯底里地叫喊时,我不禁惊叹。

当一些摇喊派教徒突然疯狂地踢翻一个火炉,纵火焚烧自己的会议厅,而我正陪着警官回应暴乱分子的喊话时,我又一次惊叹。尽管我参加过各种唯灵论者的会议,但第一次参加震颤派教徒的会议时,我仍感到惊叹。当我在基督教科学派学者的周三夜会上倾听其证明状时,我不禁惊叹。当我目睹一群人浸泡在山泉流淌下来的冰水中、发出“哈利路亚”的欢呼声却不管牙齿尚在打颤时,我不禁惊叹。在印第安人的庆祝舞会和祈雨仪式上,我不禁惊叹。比利·桑德也曾让我惊叹,就像后来艾米·森普尔·麦克弗森让我惊叹一样。

一战期间,在法国,我惊叹于农民朴实的信仰以及村头祖父的力量。描述所谓的卢尔德奇迹以及其他圣地类似奇迹的故事,也让我兴趣颇浓。在一座著名的古罗马教堂里,看到上了年纪的男女几乎是跪着爬上长长的台阶,只为一睹某个圣坛时(这样一种爬行甚至对于受过专业体能训练的年轻人来说也绝非易事),我再次发出了惊叹。

由于工作关系,我与摩门教徒打过交道。当听说约瑟夫·史密斯的故事中描述的信念以及金盘的启示时,我又一次发出了惊叹。加拿大西部的杜霍波尔教徒在被激怒时会脱掉外衣,他们同样让我惊叹。在夏威夷,我听到许多有关“卡乎那斯”威力的传闻,据说他们通过祈祷就能决定人的生死。这些“卡乎那斯”拥有的巨大力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当记者的早些日子里,我曾看到一位著名的巫师企图在法庭上、在到处是不怀好意的讥笑者面前显“灵”。法官曾答应巫师,只要他在法庭上能让“神灵”说话,就会获释。然而,神灵并未显现。我不禁琢磨起其中的原因,因为这位巫师的追随者此前曾在重要的降神大会上对此成功试验过。

多年后,我受命撰写系列文章,描述被警察内部称为“算命伎俩”的东西。我走访了许多人,从吉普赛相面师到水晶球占卜学家,从星相学家到招魂巫师。我听说年长印第安“向导”的声音告诉我过去、现在和未来,而这些东西我从来都不知道,是从亲戚那里听来的。

有几次,我住在医院病房里,周围有些人死了,而另一些病情似乎更恶劣的人却活了下来,而且很快大有好转。我听说有些人部分瘫痪,却在数天内就战胜了疾病。我还认识这样一些人:他们声称,在手腕上戴一块铜箍就治好了风湿病或关节炎——另一些人则采取精神疗法。从亲戚和密友那里,我听说了手上的疣怎样突然消失的故事。有些人任由响尾蛇噬咬却仍然活了下来,还有很多传奇故事介绍了神秘的康复案例和偶然事件,这些故事和传说我都耳熟能详。

此外,我还熟知历史上一些伟人的生平,遇见并采访过许多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我常常思考到底是什么导致他们功成名就。我见过有些教练率领着水平显然一般的棒球队和足球队,给队员们灌输某种能促其获胜的“东西”。在大萧条的那些日子里,我看到有些受到巨大冲击的营销组织骤然扭转局势,生意兴隆可谓前所未有。

无疑,我天生就有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因为我总是贪婪地渴望寻找解释和答案。这种渴望将我带到了许多陌生之地,使我在许多奇异的事件面前茅塞顿开,使我读完手边每一本与宗教和崇拜有关的书。这些书有涉及自然科学的,也有涉及精神科学的。我几乎读了数千本介绍现代心理学、玄学、古代魔术、巫术、瑜珈、通神学、基督教科学派、一元论、上帝、新思想、自我暗示的图书,以及许多介绍被我称为“精神原料”的书和过去一些名家的著作和教义。

这些书中,有许多很荒谬,有些很离奇,还有一些则晦涩难懂。我逐渐发现,在所有教义中间穿着一条金线,使这些教义服务于那些真诚信奉并应用它们的人,这条线可以用一个词指代,那便是信念。正是信念这种要素,使有些人可以通过精神疗法得到康复,使有些人可以爬到成功之梯的高处,并给所有信奉它的人带来显著成果。为什么信念是奇迹的创造者?这种问题无法得到满意解释。毋庸置疑,信念拥有纯粹的魔力。“信念的魔力”从而成了坚定形成我的思想的核心。《引爆你内心的TNT》首次出版时,我以为这本书并不难懂,因为我的写法比较简单,但若干年过去了,我才发现有些读者认为此书过于概略,而另一些读者则说根本看不懂。我原以为多数人都对思维的力量有所了解。我错了,后来我才认识到,真正理解这一学科的人实在相当少。我长期在俱乐部、商业组织和营销组织面前发表演说,到了后期,我发现,尽管多数人对该学科兴趣颇浓,却仍然需要进行更详尽的介绍。最后,我承诺以任何读者都能看懂的文字来写这本书,以期本书可以帮助许多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思维科学和人自身一样古老。各时代的智者都了解并应用它。作家们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以现代语言阐述这一学科,并让读者注意到,如今少数能人的所作所为,正好证实了流传几个世纪的伟大真理。

令这个社会庆幸的是,总体而言,人们正在认识“这一精神原料中的确有某种东西”,而我也相信,成千上万的人愿意更深刻地理解它,并证明它确实管用。我的阅历证明之一

我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一点生活阅历,以期你们听后能对这门科学有更好的全面了解。1918年初,我作为一名“暂编”士兵在法国登陆,没有与正规连队取得联系。结果呢,几个星期之后,我才拿到领取津贴所必需的服役履历。在这段时间里,我没有钱买口香糖、糖果、香烟等物品,因为上船之前的那点钱已经给了船上的小卖部,调剂船上单调的伙食了。每当看到有人点燃一根香烟或嚼着一块口香糖时,我就想起自己没钱花。当然,我有饭吃,部队也给我衣服穿,并给我找一块地铺睡觉,但我却越来越痛苦,因为我无钱可花,也没有任何挣钱的途径。有天夜里,我们乘坐一辆拥挤不堪的军用列车开赴前线,我不禁暗下决心:要是我重新恢复百姓生活,“肯定就会有很多钱”。我的整个生活方式就在那一刻完全变了。

的确,我年轻时很爱读书,《圣经》就是我们家的“必备书”之一。小时候,我对无线电报、X射线、高频仪表以及类似的电现象感兴趣,介绍这些内容的书籍,能找到的我都读了。尽管对辐射、频率、振动、振荡、磁影响之类的术语很熟悉,但在那时候,它们对我来说,离开了精确的电场范围,什么意义都没有。也许第一次将思维和电影响(或振动影响)二者联系起来,是法学院毕业的时候。当时,一位导师给我一本古书——那是汤普森·杰伊·哈德森《通灵现象的法则》。我读了这本书,但仅了解皮毛。我既没有理解它,大脑也没有做好接受其中深奥道理的准备,因为在1918年春那个至关重要的夜晚,我暗下决心将来某一天会有很多钱,而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为各项事业奠定基础,而这些事业将会释放出引领成功的力量。实际上,我从来就没有想过靠自己的思想和信念去发财。

我的从军分类卡将我列为一名记者。为胜任军职,我到一所军队职业培训学院受训。但培训学院的全部课程正好在修完课程时结束了,因此,我们大多数人作为士兵来到法国。不过,我却自认为是个合格的记者,而且觉得自己应该在美国探险部队中有一个更好的职位。然而,像许多其他人一样,我发现自己却推着手推车,去拉沉重的炮弹和其他弹药。接着,有一天晚上,在土伦附近的一个弹药库,事情开始有了转机。有位指挥官命令我到他跟前,问我是否认识第一军司令部的人。我并不认识此人,也不知道第一军司令部在哪里,于是如实告诉了他。接着,他给我看他的命令,并指示我立即向该司令部报告,并配备了汽车和司机。第二天早晨,我发现自己已经到了第一军司令部,负责报道每日动态军情。在那里,我仅听命于一位上校。

随后几个月里,我总想起赋予我的使命。一天,天气特别晴朗,我接到命令,调到军内报纸《星条旗》去工作。我早就有意到这家报社效力,却没做任何努力。第二天,我正打算离开巴黎,上校把我叫到跟前,让我看统帅部那位少将签署的电报,并问我是否愿意去任职。上校问我是不是更喜欢有个职位,而不是从事军报的报道工作。我估计战争即将结束,而我更希望与其他记者为伴,于是说愿意调到《星条旗》报社工作。我永远不知道这份电报是谁的旨意,但是很显然,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在帮助我。

停战后,我离开部队的愿望更迫切了。我想着亲手创造那笔财富,但《星条旗》直到1919年夏才停版,我到家已经是8月了。然而,无意中酝酿的力量已经为我和那笔财富做好了准备。大约在到家后第二天早上9点30分,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我曾积极工作过的一家知名俱乐部的主席打来的。他叫我给某个在投资银行业赫赫有名的人打个电话,此人曾在报上看到我回来的消息,表示希望在我重新从事报社工作前见见我。我给此人打了电话,2天后,我便开始了作为一名投资银行家的漫长征程,而这次经历使我后来成了太平洋沿岸一家著名公司的副董事长。

尽管一开始薪水很低,但我知道自己进入了一个拥有许多发展良机的行业。怎样赚钱当时我不知道,“只知道”自己一定会得到那笔日思夜想的财富。不出10年,我不仅得到了这笔数额可观的钱,而且还成为该公司的大股东,在外面有几笔有利可图的投资。那些年里,我不断在眼前描绘着发财画面。

很多人在发呆或打电话时都会“信手涂鸦”,即在纸上写下或勾画古怪的符号和图案。我的“涂鸦”就是在桌子上信手可得的纸张上画出“$$$$$——$$$$——$$$——$$”这种美元符号。每天放在眼前的所有文件的硬纸封皮都涂满了这些符号;电话号码本、便条簿,甚至连重要信件的扉页上也是这些东西。我希望读者们记住这个故事,因为它提示了应用这种魔力时运用的技巧,我将在后面详细介绍。我的阅历证明之二

过去那些年,我发现迄今为止让多数人最头疼的还是经济问题。而在激烈竞争的战后岁月,无数人面临的是同样问题。不过,将这门科学运用于何种目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有效实现你渴望的目标——与此相关,请让我再讲述另一段经历。

在有了撰写《引爆你内心的TNT》的想法不久、但还未正式写作之前,我决定到东方去旅行。我乘坐的是以高超的烹饪技术知名的“日本皇后”号海轮。行至加拿大和欧洲时,我喜欢上了加拿大魁北克特拉比斯修道士制作的“特拉比斯”奶酪。由于轮船上的菜单中没有这种奶酪,我于是笑着向乘务主任抱怨,说我坐这条船出海,就是为了尝尝著名的“特拉比斯”奶酪。他说很抱歉,船上实在没有。我越是想这种奶酪,就越是迫不及待地想吃到一点。一天晚上,船上举办舞会。午夜过后,我回到船舱,发现有间屋子里放了张大桌子,上面放着我所见过的最大奶酪。这正是“特拉比斯”奶酪。后来,我问乘务主任是在哪儿找到的,他回答说:“当你第一次说起它时,我确信船上并没有,但是,你那么想吃这种东西,我于是决定到船上的各个仓库仔细搜一遍。我们在货舱底层的紧急备用品贮藏室找到了它。”这次旅行,冥冥之中似有天助,因为除正常服务之外,我并没有提任何要求。然而,我却和船长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经常成为他指挥舱的座上宾,而且沿途还在整艘船的各个地方细细看了一遍。

不用说,受到如此礼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檀香山,我不禁经常想:如果在回家途中再受到如此惹眼的关注,那该多好啊。有天下午,我突然一时冲动,想动身前往家乡;当出现在船票代售点、询问能预订什么样的船舱时,工作人员快下班了。得知第二天中午将有一条船起航,我能买到仅剩的一张座舱票,于是我买下了。第二天中午前几分钟,正要踏上轮船的跳板时,我不经意地对自己说:“在‘日本皇后’号上,他们对你像对待国王那样。在这里,你起码也能和船长坐一张桌子吧。是的,你会和船长坐在一起。”

轮船开动了,随着我们驶出海港,餐厅服务员开始给餐厅里的乘客分配桌位。当我来到服务员面前时,一半左右的桌位都已经指定了。他让我拿起放在桌上的船票,扫了一眼,然后打量我一下,说:“哦,对了,请坐在A桌第5号。”这是船长的就餐桌,我直接和他面对面坐着。由于这一原因,这条船上发生了许多事,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举办了一次舞会(应该是为了庆祝我生日)——这不过是船长的主意,因为我的生日都过去好几个月了。

后来,我发现自己具有演讲才能,于是认为应该让船长给自己写封信,证实一下这次事件。我先给他写了信。他回信说:“你知道,人的一生中,有时候我们会本能地想起做这样那样的事。那天中午,我坐在船舱门口,看着乘客踏上跳板。当你上船时,有什么东西告诉我让你坐到我的桌子旁来。其原因我无法解释,就像无法解释怎么能在第一次就把船停到码头适当的泊位一样。”

听过这个故事的人(这些人对信念的魔力一无所知)说,船长选择我仅仅是巧合而已。我敢肯定不是,我还要肯定:这位对该科学了解甚多的船长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那条船上有好多头面人物比我重要得多。我身上没有任何东西使我显得卓尔不群,我不过是那群普通人当中的一个。因此,很显然,并不是我的衣着或目光促使船长在数百名乘客中挑选了我,从而备受瞩目。暗示法的神奇妙用

在将这门非常实用的科学呈现于你面前时,我觉得,以前就有人从多个角度研究过这一学科,主要是通过宗教和玄学的途径。但我也知道,许多人都对与宗教、玄学和形而上学稍微沾边的东西敬而远之。因此,我以一个商人的语言阐述这一学科,前提是,这种商人相信,真诚的思想、清晰的描述以及简练的语言,能让人们理解任何信息。

你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如果相信自己能做某件事,就能做得到。有句古老的拉丁谚语说:“信其有则有。”信念是能使你达到目标的促动力。如果生病,但将日后康复的念头和信念深藏于内心,那么,康复的可能性便十有八九。造成外部结果或客观成效的,正是内心的信念或起码的自信。我这里说的是正常人和头脑冷静的人。我不会说一个残疾人能在棒球或足球运动中能力过人,也不会说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士一夜之间便能变成大美人,因为他(她)们并无成功可能。然而,这种大变样的事情是能够发生的,因为已经有了许许多多康复的例子。而我也坚信,如果有更多的人掌握精神的力量,我们将会看到许多如今医学界不可能相信的痊愈事例。说到底,我绝不会打击任何人的信心,因为在当今生活中,任何事都可能发生——而能帮助实现这一点的只有希望。

亚历山大·坎农博士是英国杰出的科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描述思维普适性观点的图书在国内外引起了争论。他声称,尽管人现在无法长出一条新腿(就像螃蟹能长出一条新钳子一样),但如果人的头脑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就能长出新腿。这位卓越的科学家说,如果人的意识思维的最深处想法可以改变,那么,人就能长出新腿,而且像螃蟹长出新钳子那样容易。我知道,这种话听起来也许有些荒谬,起码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怎么就知道将来某一天做不到呢?

我常常与一群医学工作者共进午餐,他们全都是内、外科各领域的专家。我知道,如果把这种观点说给他们听,他们肯定建议我检查一下大脑,看是不是有问题。不过我发现,在这些医学工作者当中,有些人,特别是刚从一流院校毕业不久的人,对这种既能造成身体功能失调又能治愈身体功能失调的观点,不再充耳不闻、心不在焉了。

在写这些之前的几个星期,一位邻居跑来请教我,为什么他身上的疣会突然消失。他说,在医院住院时,他曾在过道里闲逛,恰逢另一位正在康复的病友和一位朋友谈话。这位朋友对病友说:“这样你便能将手上的疣去掉。对了,不妨让我数数有几个,它们便会消失的。”我的邻居说,他看了一会儿那个陌生人,接着说:“既然你看了他的,是否也数数我的?”他照做了,我的邻居再也没想起这件事,直到有一天他回家后不经意地看看自己的双手。“那些乱七八糟的疣完全不见了!”他对我说。

有一天,我将这个故事告诉了一群医生,一位著名的医学专家(也是我的密友)嘟囔着说:“荒唐!”然而,坐在他桌子对面的是另一位不久前在某医学院任教的医生。他帮了我的腔,称存在许多经过实践检验的暗示例子,已经成功治疗了疣。

尽管我不禁问他们当中是否有人知道:1945年1月,哥伦比亚大学医师与医生学院在该国成立了第一家心理分析及身心失调诊所,旨在研究意识思维以及肉体和精神的关系,但我还是保持了缄默,因为我觉得自己能找到的论据太多了。然而我敢肯定,他们没有人能回忆起几年前报纸和医学杂志曾报道瑞士地质学家海姆是怎样利用暗示法消除疣的。我还举了另一位瑞士专家的例子。这位专家出于同样目的,在治疗过程中运用了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暗示法。

这次谈话之后,加拿大著名学术权威弗雷德里克·卡兹的研究成果频频曝光。他断然宣称暗示法在许多情况下奏效,甚至可以治愈具有传染性以及由病毒引起的疣。在1945刊登于《加拿大医学会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卡兹博士说:“在世界各国,都有一些治疗疣的神奇疗程为人所知……这些疗程各种各样,包括用蜘蛛网覆盖于疣上、在新月出现时将蟾蜍蛋埋在某个十字路口,只要病人笃信它们,所有这些神奇的疗程都有效。”在描述病人治疗皮肤病时,他说:“我经常在处方上开同样的软膏,辅以几句尽快康复的话语,另一些医生虽然尝试了这些做法,却没能成功,但我却由于这样做很快治愈疾病而受到好评。”他还指出,最有暗示作用的是X射线疗法,这种疗法甚至在操作人员未能启动大功率治疗仪时也能起作用。煞有介事地进行假照射的试验证实了这一观点。在卡兹博士的著作中,我们看到了信念的力量确实能够治愈疣以及皮肤病的例子。

还有一次,我和医学界的朋友讨论通灵话题,谈到我们有些最杰出的学生和学者相信通灵,并提到洛克菲勒医学研究学会荣誉会员、已故的亚历克西斯·卡雷尔不仅对通灵现象深信不疑,而且还声称有确切的科学依据证明人甚至可以将思想传到很远处的别人的头脑中。此时正值这位著名科学家去世前几个月。“哦,他不过是个年迈的长者罢了”,同坐的另一位专家这样说。他是美国医学协会一位全国知名的会员。

我惊奇地看着他,因为卡雷尔博士在1935年出版的《人,尚在未知中》著作中提出自己观点时,还被视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医学家和研究者之一呢。不要忘了,他还由于自己的医学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

我与医学行业从无过节。恰恰相反,由于总体而言医学界的人诚实、能干、开明,有些我倍加尊重的人还成了我的密友。不过,我讲述这些故事,是为了强调这一点:有些医疗专家,尤其是那些喜欢局限于相应领域研究的人,不愿接受任何可能动摇他们早期所受教育以及教条式信念的东西。这种阻力并不仅限于医学界,因为在其他行业,包括商业界,也同样有无数对所在领域之外的知识一窍不通的专家,他们的大脑对一切自己想不到的观点都持排斥态度。我总是提出借书给这些领域的专家看,但当我把内容告诉他们之后,他们却只是说不感兴趣。一本尚未打开的书

这可真是怪事。许多显然在各自领域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却对有关思维力量的观点无知地大肆谴责,而且不愿意更深刻地了解这些观点。然而,他们每个人却都无意识地运用了它们!同样,许多人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或者于他们所处环境适用的东西,却一股脑儿地拒绝任何相反的东西。无数用思想创建了我们如今所享受的文明的人,却受到所处时代无知恶棍的谴责、诽谤,甚至被绞死在十字架上。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英国小说家玛丽·科雷利的话。她在上个世纪曾经风靡全球。“任何人萌生的思想都会使他幸运地具备某些特殊优点,而其他人却由于怠惰与冷漠而无法获得这一优点,这足以激起弱者的嫉妒和无知者的愤怒……外行要对他周围神秘的精神世界有一个清楚认识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精神世界的教义与教条或多或少是一本尚未打开的书——而且对一个几乎不关心或几乎没有勇气去尝试打开它的人来说,更是一本打不开的书。鉴于此,智者不把自己的许多深奥知识公诸于众,是因为他们正确认识到了狭隘头脑和偏见的限制……傻瓜嘲笑自己不懂的东西,以为他可以通过笑声展示自身优越感而不是〔1〕潜在的无知。”

然而,当代伟大的研究者和思想家(包括许多著名科学家)如今却十分开明。他们无拘无束地讨论这一学科,并提出自己的试验成果。通用电气公司著名工程师、已故的查尔斯·P·斯坦梅茨在快要去世时宣称:“今后50年最重要的进步将出现在精神范畴——解决的是精神与思想之间的问题。”罗伯特·高尔特博士在西北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时曾信奉这样的话:“我们对人类潜在精神力量的认识还刚刚起步。”

关于神秘能力、未知力量、超自然、形而上学(并非科学)、精神物理学、心理学(心理科学)、黑白魔术以及许多类似学科的知识,说的、写的都不少,从而促使多数人相信自己处于超自然的范围内。也许对部分人来说确实如此,不过我认为,关于这些力量,令人费解的只有一点,即:使它们发挥作用的正是信念。信念在商界已显出神奇力量

在露面于午餐俱乐部、商业公司以及营销组织,并通过广播向成千上万人介绍这门科学的日子里,我看到有人取得了堪称“显著”的成就。如前所述,许多在业务中运用该科学的人,都成两倍、三倍和四倍地提高了收入,有时甚至还能得到更大的回报。我的文件中夹满了各行各业者写来的信件,声明他们运用这门科学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比如说,我想起了阿什利·C·狄克逊。他的名字为西北太平洋数千名广播收听者熟知,并在若干年前还主动写信给我,说这门科学使他挣了10万美元以上。他说,他从学术的角度研究了这门学科,但从未完全相信它,直到43岁那年为止。那一年,他的全部财富只有65美元,没有工作,也找不到工作,于是决定证明该学科确实有用。狄克逊先生已经允许我摘用他的来信,在这里我引用摘自这封信中的话:“接着,我看到了你的《引爆你内心的TNT》一书。它以实用的方式阐述了我以前掌握的一切知识。这就像第一次看到尼亚加拉瀑布一样。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但眼见方为实。同样,《引爆你内心的TNT》这本小册子为我提供了我已经了解并应用过的事实,不过说得更清楚了。我天天都要阅读和运用这些知识,直到完全掌握它们。“对我来说,从经济角度衡量,所有这些值多少钱呢?当然,这是普通人遇到的问题。他想看看在利润那一栏中有什么以货币形式出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答案如下。因为我当时已经43岁了,身无分文,要养家糊口。但现在我已经赚了10万美元。这些钱多数用于交付保险和年金。我用3万美元卖掉了最初用5千美元买来的企业。我目前正在经营一个订了10年合同的企业,就算懒散地工作,也能净赚5万美元;如果勤勉些,赚的就更多了。这并不是说大话,而是对过去10年切实发生的事进行的真实描述……想在一瞬间、一天或一个月之内做到这一切是不可能的,但确实能够做到。”

1934年,在所谓大萧条最为低迷的时期,太平洋沿岸某座大城市的优良企业联盟经理听说那些依照我的学说经营的公司和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决定调查我所做的工作。后来,他公开祝贺我,并随后写了一封信,内容如下:“我曾说,这些学说在过去岁月里对商业的刺激作用比任何其他要素和机构都要大。这样说的前提,是无数将该主题成功用于其商业的经理人所说的话……第一次听说你取得的显著成就时,我还想质疑这些事实(它们似乎过于荒谬,令人无法置信),但是,通过调查,通过与应用该学科的公司老板以及数倍提高收入的推销员们交谈,以及聆听你的许多演讲并自行研究该学科,它所蕴含的可怕的、猛烈的力量开始完全展现出来。并非每个人都能马上悟透它,但是,接受你将要提供的知识并加以贯彻落实的公司和个人,肯定会取得某些惊人的非凡成就。你已经完全证实了这一点,因此我应该向你祝贺,祝贺你将自己所知传授给他人。”

从此以后,此人在另一城市的商界平步青云,最近还写信给我,说他看到了该学科发挥作用的另一些实例。

开始撰写本书时,我决定向以前曾给我写信的部分个人和公司求证,看看他们是否运用这门科学取得了显著成就。每个人都证实了第一次给我写信之后所取得的不断进步,无一例外。最突出的是杜尔·奎尔先生所做的陈述。他在美国伤残退役军人组织中享有盛名,而且长期致力于西北部退役军人事务。1937年,他写信给我说:

最初,完全接受你的观点并不容易,但是我所处的环境和身体条件迫使我不断坚持去理解它,直到最终理解。这本身就是一个证明。你也知道,1924年2月,我的下肢部分瘫痪,甚至走一步路也必须用拐杖,而且最多只能慢腾腾地走很短距离。对一个曾活跃于商界的人(一名银行经理)来说,我实在难以习惯如此怠惰的生活。之所以受得了,仅仅是由于我收到了政府的补偿——政府认为我的残疾是由于在世界大战中服役所致。然而,1933年,政府却又改弦更张,将我从赔偿名单中划掉,我不得不四处谋生。我的家居和财产都面临被人占有的危险。情景很不妙,前途并不光明。

困难的环境迫使我实际运用你详尽介绍的原则。我坚持了下来,并确实取得了成效。也许我由于无法放弃已经创立的保险事业和会计师业务而受益,因为残疾让我无法从事任何其他工作。但是,毅力给了我信心,而一如既往的正确精神状态加上不懈的行动便会带来成功。我并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成功高度,但却一点也不为此而烦恼,因为现在我过得很好,财产也得以保留,而且掌握了取得最大成功的法则。当内心有这样的认识时,恐惧便已消失,而事事顺心的好日子也过得安安稳稳,没有困难。

第一次见到奎尔先生时,他刚刚在一家水管设备商店前面的一张桌子上做生意。接下来的几年里,我高兴地看到他将场所搬来搬去,业务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他已经拥有位于西部某大城市一条主道上的一栋大楼的整个底层。在获悉他的创业传奇令人瞩目之后,我请他允许我引用他的早期来信。他回复道:“如果你觉得这些信可以帮助他人,就完全可以引用。顺便说一句,你也许应该补充一点:我如今在桑迪大楼的第20层已经有了完整的总部,而且雇了22名员工。我刚刚把桑迪大楼第28层和29层之间的业务买了不少下来,并将在那里建我自己的办公楼。我真诚希望所有人都能接受你的学说。”“宇宙意识”的含义

当时,我根本不以为自己掌握了这门后来以图书形式出现的科学。我的初衷是利用它拯救自己的机构免于破产,并在后来成了一家著名的投资银行公司的副董事长。我们曾在经济危机中受挫,直面灾难。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受到了鼓舞,但我知道,不出5个小时,我就完整地默诵出了小册子的第一稿,而面前连任何参考资料都没有。此时,我突然对小册子有了想法,“宇宙意识”这个词一下子蹦到我的脑海里;但它们当时什么含义也没有。直到《引爆你内心的TNT》出版并到了纽约的一位女作家之手后,我才理解了“宇宙意识”一词的含义。她给我这样写道:“奇怪的是,过去10年里,我吃饭和睡觉都一直在想着你在《引爆你内心的TNT》中描述的哲学。它使我免费乘车到纽约,当我干着每周挣30美元的说不出口的工作时,它将我的作品卖给了出版商……它好几次带我到欧洲,并给我买来了银狐大衣。”

在同一封信中,她劝我读一读理查德·莫里斯·布克博士的作品《宇宙意识》,并说这本书中包含了许多发人深省的真实经历。我照着做了,而且吃惊地发现,我的体验实际上与布克博士列出并解释的情况颇为相似。在小册子的初稿中,我详细描写了对于“耀眼白光”的体验,但随后白光却黯淡了,因为当我将手稿拿给一位密友看时,他劝我修改一下措辞,并称:“人家不会知道你在提及那道‘白光’时是什么意思——也许有人会认为你太不理智了。”因此我便改掉了它;但是,即便我遵照朋友的建议确实淡化了这一描述,你们当中对“宇宙意识”有所了解以及此前已经读过我小册子的人,仍然知道我指的“白光”是什么。然而,对那次重要经历的记忆永远挥之不去,因为在那几秒钟之内,我懂得并领悟了比几年内读书研究所学到的还要多的知识。

也就在这一时期,我猛然懂得了公司进展不顺的原因,并不是由于险恶的外部事件,而是因为其成员和员工的精神状态所致。我们在成堆的恐惧念头下屈服,我们害怕大萧条削弱我们的士气、将一切都演变为经济灾难。由于我们自己怀有毁灭的想法,从而将灾难吸引到身边。我突然想起,要想挽救公司、开始与萧条自身作斗争,需要做的便是彻底改变所在机构有关的所有人的想法。我立即着手做这件事。正如为我小册子作序的弗兰克·W·坎普所言,随后便出现了“个人和机构都来了个天翻地覆的大转变。”

我意识到我的某些陈述也许会受到经院心理学家的嘲讽,但是,尽管如此,在当今美国,还是有许多人每天都在自我论证着这门科学的效用。至于你们,敬爱的读者,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它能否为你所用,而证明这一点的唯一途径便是亲自试一试。

这门科学给你以自信的知识,无论如何应用这些知识,都能有所收获。在应用这门科学时,我想重申一遍我的小册子中给出的警句:绝不要将它作为有害或邪恶之用。

人类出现以来,天地间便有两种伟大而微妙的力量——善与恶。这两种力量在各自的范畴和周期中都有无比强大的威力。运用这两种力量的基本原则是意志力量——积聚的意志力量。有时候,恶似乎占据上风,而另一些时候,善则具有支配地位。正是意志力建立了权威,现在我们已经看到意志力是怎样用来摧毁权威的——历史记载了此类事实。

如果一边沉思一边读本书,你将懂得应用这门科学时可以挟带着怎样的破坏力,就像它能带来好的、创造性的结果一样。它同许多自然力量如水与火类似,这些都是自然界给人最伟大的恩赐。然而,水与火也可以都是可怕的灾难,这要取决于将它们用于创造性的目的,还是破坏性的目的。

因此,千万小心,不要误用“精神原料”的科学。我无法过于强调这一点,因为你如果将其用于有害或邪恶的目的,就将自食其果、自作自受,就像数世纪以来它对待别人那样。这并非痴人说梦,而是严肃的警世之言。

注释

〔1〕选自玛丽·科雷利的著作《永恒的生命》,洛杉矶博登出版公司出版。第2章头脑是一切力量之源

支配地位的思想决定着人的性格和职业,其实也决定着日常生活。因此,“人的思想要么造就人,要么毁掉人”这句话的含义不难理解。缺少思想内在动力的激发,就没有行为和反应,无论是好是坏。

要想对我们的话题有更清晰的理解,读者应先对思想本身以及思维现象有一个认识。没有人知道思想到底是什么,只知道它是某种智力活动;但是,如同那些未知要素如电一样,思想带来的表现随处可见。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行为和表情中看到它,从老年人身上看到它,事实上,任何有生命的事物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思维能力。对思想思考和研究得越多,对其蕴含的可怕力量以及无限威力认识得就越深刻。思想随处可见

读到这里时,请环顾四周。如果在一间配有家具的房子里,眼睛会对你说:你正在看许多没有生命的物体。从视觉感知方面讲,我这样说没有错;但实际上,你看到的其实是思想和观点,不过它们是通过人类的某些创造性劳动进行了物化。制造家具、制作窗户玻璃、最终以窗帘和罩布形式出现的,最初都是一种想法。

汽车、摩天大楼、掠过高温层的巨型飞机、缝纫机、细小的大头针以及无数东西(是啊,不计其数的物体),最初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来自那种奇特的力量——思想。进一步分析会发现,这些成就(其实包括我们拥有的一切财富)的取得,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说,每种行为都起源于思想。理解了这一点便会懂得:我们所处的精神世界是由思想支配的,一切外在表现最初都在人的大脑中具有其对应物。正如多个世纪以前佛陀所言:“我们眼前的一切模样和处境,全都是过去思维的结果。”

生活便是思考,是你思维过程的结果。肉体、骨骼和肌肉可以还原为70%的水和几种价值不高的化学物质,但是,你的思维和思考的内容却将你塑造成如今的模样。成功的奥秘并不在外界,而在于人的思维内部。

比如说,思想能从侏儒中选出巨人,但往往也能将巨人变成侏儒。历史上到处都有思想怎样使弱者变得强大、使强者变得脆弱的记载,我们也总能在身边找到思想发挥作用的例子。

没有上述思维驱动,你便无法吃饭、穿衣、赶公交车、开私家车、散步或者读报——甚至连抬抬胳膊都做不到。尽管你也许认为自己的行为动机多少带有自发性,可能由某些物理反射引起,然而,你在人生旅途中所走的每一步(无论通往何方)背后,都蕴藏着这种可怕而强大的力量——思想。你是自身思维的产物

所走的每条路、旅游路线、言谈和衣着,无不折射出你的思维方式。懒散的举止是懒散思维的体现,而机警与诚实的仪态则是内部力量和信心的外在标志。向外界展示了什么,内心就有什么。你是自身思维的产物。你相信自己会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思想是一切财富、一切成功、一切物质利益、一切伟大发现和发明以及一切成就的本源。没有思想,就没有伟大的帝国,没有伟大的财富,没有伟大的洲际铁路,没有现代化的便利设施。事实上,最远古时代的人生活也不会有任何进展。

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决定着人的性格和职业,其实也决定着日常生活。因此,“人的思想要么造就人,要么毁掉人”这句话的含义不难理解。缺少思想内在动力的激发,就没有行为和反应,无论是好是坏。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时,才知道《圣经》所言和莎士比亚的话是多么明智。《圣经》上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莎士比亚则说:“没有思想的造就,就没有好坏之分。”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亚瑟·爱丁顿先生说,从一个完全未知的程度讲,我们居住的宇宙是思维的反映物。而在相同领域同样享有盛名的、已故的詹姆斯·吉恩斯先生则认为,宇宙不过是某些支撑并梳理所有人思维的伟大宇宙智能衍生的一种创造物。现时代世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不仅在表达古代智者的观点,而且也在证实本书描述的基本原则,这一点再清楚不过了。

几乎从人类出现以来,对人的塑造一直是那些了解思想巨大力量的人完成的。所有伟大的宗教领袖、帝王、勇士、政客都通晓这门科学,而且都知道人要遵循思想去行动、也会对别人的思想有所反应,特别是当别人的思想比自己的思想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时候。因此,思维活跃的人可以通过吸引来动摇别人,有时使他们获得自由,有时使他们沦为奴隶。历史上没有哪个时期比现在更应该多研究我们自己的思想,学习怎样利用它提高生活质量,由此开发存于每个人内心的伟大力量之源。

过去我曾嘲笑那些谈论思想魔力、谈论思想如何与思维目标相联系的人,嘲笑谈论思想怎样影响远距离者以及无生命物体的人。但我现在笑不出来了,其他对思想力量有所了解的人也笑不出来,因为任何稍有头脑的人迟早都会懂得:思想可以改变整个地球的表面。

我在这里引用著名爱尔兰编辑、诗人、已故的乔治·拉塞尔的话。他说,我们期待自己是什么样,就会是什么样。毋庸置疑,我们正在成为所期待的样子,而他也确实在一生中证明了这一点:他成了一名伟大的作家、演讲家、画家和诗人。

然而,必须牢记的是,我们的许多观点和想法都不完全是自己的,或者最早不全是从我们这里得出的。其他人的许多思想也会塑造我们,比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听到的事情,报纸、杂志和图书中看到的内容,在电影、戏院和广播里听到的话;甚至无意中从在场者谈话中听到的东西——这些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涌来。这些思想中,那些与内心想法一致并使我们在生活中豁然开朗的想法,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不过,也常常有些让人心烦意乱的想法、削弱自信心的想法,有些甚至能让我们抛弃远大志向。正是这些外部思想成了“麻烦制造者”,后面我还要介绍怎样摆脱它们的纠缠。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座“金山”

几乎没有人过分关注适用于思维活动的因果法则,在听到“一切均存于内心;而不存于外界”或“头脑是一切力量之源”等格言时,也很少有人理解它的含义。我相信,对于这些话,最好的解释莫过于曾发表于《商业金融记事》上的一篇文章所做的阐述。这份刊物拥有100多年历史,被奉为“商业金融界的圣经”。征得编辑和出版商赫伯特·D·塞伯特的同意,我在这里引用部分文字。该文题为“埃尔多拉”:

埃尔多拉,一个以黄金和珠宝多得出奇而闻名的富国,位于每个人的家门口。致富之源就在你的脚下,天赐良机就在你的手边。一切均存于内心,而不存于外界,尽管表面看来,往往只有特别幸运、贪婪、有权有势或者老奸巨猾的人,才能在财富的海洋中自由遨游……无论作为个体还是团体,人都有权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宗教和哲学维护它,历史和科学证明它。“人应该享受生活,而且应该更充分地享受生活”是一条永恒的法则。你在寻觅什么呢?付出代价,然后据为己有就是。永远不要担心想要的东西没有机会得到,不过,寻觅的东西越珍贵,代价也就越高昂。因为得到的任何事物,都必须拿精神中宝贵的东西来交换……

到哪里去找全能力量的宝藏?当一个人发现自我时,他便必定能得到精神的黄金。发现自我时,他便找到了自由、财富、成就和前途。这话太冠冕堂皇是吗?不,美国的历史和经历,乃至所有的历史,都是最好的证明。只要仔细观察,甚至在当前时事中,也不难找到客观证据。不控制领土、权势和成就,一切物质的、持久的、强大的或活动的事物都无法获得,也永远无法获得。了解自己的人,马上会认识到,一切客观物质和思想都有精神上的对应物和精神基础。他们能够从金钱和支票中看到这一点。对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来说,供求法则并不只是一条经济原则,而是精神法则的物质再现。此类追求自由的人可以在万有引力、化学亲和力、宏观世界以及微观世界中,看到同一原则起作用……

美国早就是伟大的“金山”,在这个舞台上,无数自我发现者为自己的财富、为自己的思想奇迹而奋斗,以丰富自己乃至全人类。无需开发,便有纷纷扬扬的礼品。自由者可以根据原始所有人、永久所有人以及首位生产商的交易法则,不费劲地买到,然后慷慨地四处分发。对自我发现者而言,一切金钱、支票和资本货物他都可以使用……1849年时,勇敢而年轻的美国人如麦克凯、奥布雷恩、赫斯特和菲尔在加州挖到大量金矿之前,便已经在自身找到了黄金。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找得到金矿。他们奔走相告,“如果那里有黄金,我们便能得到自己的那一份”……此类自由发现者的精神财富更为伟大,这些人如詹姆斯·J·希尔,他曾在荒无人烟的野外建造了绵延不绝的大北铁路。他的疯狂奠定了权威。借助精神力量,他把森林和平原变成了许多座“金山”,借助同样的力量,他又控制着阿姆斯特丹和伦敦市场所需的一切黄金和信贷,并使无数美国人能够在荒凉的西北部找到巨大财富。

托马斯·A·爱迪生在去世前几年说:“观点来自空间。这似乎令人吃惊、难以置信,但千真万确。观点的来源超越空间。”当然,爱迪生应该算作博学,因为几乎没有人接收或发表过他那样多的观点……让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身上寻找“金山”吧。力量从不缺乏;资源永不枯竭。正如教堂的圣父所言,领悟多少,就接受多少。人们缺乏的不是力量,而是意志。当一个人发现自我时,意志便会自动促使他去发现“金山”。

通过充分有力的想象,任何事皆能实现。伟大的物理学家帕拉塞尔苏斯说:“人的精神如此伟大,以至于谁也无法表达它;只要正确理解人的智慧,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信仰可以激励和完善想像力,因为所有疑虑都会破坏想象的完美,这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信仰必须强化想像力,因为信仰是意志的基础。”信仰是个人的、个体的。无论采取何种形式获得,拯救都是自我的。信仰源于人的自我发现。这种自我发现实现了个体自我与外部世界的明确统一。强大而自恃的人建立了美国这座“金山”。“人哪,了解你自己吧”,你的个体本性永远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自知者总是向往“金山”,他们吮吸着青春之泉,而且永远都能拥有自己希望享受的一切。

适才引用的帕拉塞尔苏斯的话,很值得反复回味和深入研究,因为一旦掌握了其中含义,并知道如何应用其原则,肯定就能更清楚地懂得如何取得事业成功。而我还想指出一点:仅凭辛勤工作得不到成功。世界上拼命工作却毫无建树者多的是。除了努力工作,还必须有另一些东西:即创造性的思想和力所能及地实施想法的坚定信念。历史上,成功者都是通过思想获得成功的。他们的双手只不过是大脑的帮手。

另一个重点是,愿望必须魂牵梦绕,想法和目标必须协调,精力必须集中运用,容不得半点懈怠。这一点对于成功也至关重要。你想要的也许是财富、名声、地位或见识,因为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含义看法不一。但是,无论认为成功是什么,只要将目标变成对生活的强烈渴望,就能取得成功。你会说,这个任务也太艰巨了。根本不是。通过利用信念的活力,你可以充分发挥一切内力的作用,而它们反过来又会帮你实现目标。如果你已婚,就要记住追求你、想成为你妻子的女孩的刺激而动情的经历。当然,这样做并非自我折磨,而是恰恰相反(你得承认)。你正在运用的,甚至无意中运用的,即使不是这门科学,也是类似的东西。得到一个配偶的愿望从产生这一想法时起,就深深地扎根于脑海,直到结婚为止。这种想法、这种信念,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你,甚至在你的梦中出现。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既然对思想和愿望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要决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要什么。一开始你只是笼统地想要成功,就像多数人所做的那样。但这种想法太过模糊。你必须在大脑里清晰地画出一幅精神画面。问自己,我要追求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确实看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吗?如果成功以财富为尺度来衡量,能否以数字确定其数量是多少?如果以成就为尺度来衡量,能否更明确地将其具体化?

我问这些问题,是因为对它们的回答从现在起就将决定你的整个人生。看起来有些奇怪:能回答这些问题的人连1%都不到!多数人都笼统地想要取得成功,但除此之外,一切都模糊不清。他们只是一天天生活着,盘算着如果今天有份工作,明天还会不会有;盘算着年迈时是否有人照顾。他们像个软木塞,在水面上漫无目的地漂流,被各种方向的水流冲到这儿冲到那儿,要不被海水冲上岸,要么由于吸水过量而最终沉没。

因此,准确地知道自己在生活中需要什么非常重要。你必须知道前进的方向,必须始终盯着眼前的一个固定目标。当然,这是一幅整体图画。你是想要一份工作还是一份更好的工作,是想要一栋新房子、一个安身立命之地还是只想要一双新鞋子,这都无关紧要。在实现追求的目标之前,必须有一个既定的打算。“需要”和“想要”迥然不同。比如说,你也许需要一辆新车跑业务,也许为了给家人带来快乐而想要一辆新车。跑业务的那辆车也许作为必需品而得到;而用于取悦家人的那辆车你则想尽快弄到手。为了这辆车,你会格外努力,因为这件东西以前从未有过,它能强化你的责任感、逼迫你寻求新的自身力量和外部资源。导致你作出这种额外努力的,是得到某种新东西、某种不同的东西、某种将要改变你生活的东西的愿望。正是信念的魔力这种东西激发了你的内心力量,而通过这种力量,你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某种被我称为“附加值”的东西。

因此,如果始终希望得到某物,或者得到比现有的更多的东西,一开始就要有愿望。这是所有人身上的原动力。没有压倒一切的愿望,就只会一事无成、两手空空。不过,正如我们将发现的那样,还有比愿望更多的东西。

我听说玄学家声称思想是事物。总体讲,它们也许是,但从对每个人带来的影响看,它们对我们来说就不真实了,除非我们借助思想或通过想象的成果赋予其生命。

乍一读来这似乎有点奇怪,但是,如果我举几个例子,可能会更清楚些。例如,有人建议你下雨天外出要穿雨衣。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不穿雨衣会患重感冒。”这种想法从未对我有过丝毫影响。我儿时起就从不穿雨衣,每次都让鞋子和双脚湿漉漉的,而且一湿就是好几个小时,却从不记得什么时候因此而感冒。有些人对凉风怕得要命,但我却总想,如果真是吹点风就能感冒,那肯定是由于恐惧心理而不是由于凉风自身所致。我天天都在风口上坐上很长时间,晚上睡觉也在两边都有窗户的角屋里。不管天气如何,我都打开窗户,以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