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爱国人物故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02:23:48

点击下载

作者:王丹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试读:

总序

胡维革《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于“生于斯、长于斯、衣食于斯”的祖国的一种神圣感情,是人们对于自己民族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感召和激励整个中华民族的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在漫长的历史上,爱国主义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独立、统一、进步和繁荣而英勇奋斗。从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到统一全国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从秉笔直书著《史记》的司马迁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到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从七下西洋传播友谊的郑和到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从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到为变法流血的第一人谭嗣同,从威震敌胆的抗联将军杨靖宇到人民音乐家聂耳与冼星海,从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李四光到万婴之母林巧稚,从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到情系雪域献身高原的孔繁森……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由于热爱祖国的人们前仆后继地奋斗,国家和民族才得以生存,历经一次次历史危机关头而能转危为安,走向兴盛和富强,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华儿女历经忧患、跨越沧桑、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力量,它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并有力地凝聚着五洲四海的中国人。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革命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独立自主出生入死;建设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增砖添瓦;在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今天,我们要争做一名新时期的爱国者。新时期的爱国者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都必须具备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能增强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民族自豪感能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信心。要树立“祖国高于一切”的崇高信念,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却个人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从思想上、知识上充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爱国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关系到民族盛衰、国家兴亡的根本问题。一代代人爱国主义思想情操的形成,需要不断地培养。培养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向爱国主义的英雄人物和典范事迹学习。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人们向英雄和先进人物学习,特别是对于在中小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可提供一些生动的教材。祝愿此书出版发行成功,为培养“四有”新人作出贡献。于2011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少年苦读划粥断齑

北宋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日,河北真定府(今河北正定),一个婴儿伴着阵阵啼哭声来到了人世。这个孩子虽然生长的年代风雨飘摇,成长历程也是波折不断,但却造就了范氏家族的又一光宗耀祖之人,他就是后来被称作“宋朝第一人”的范仲淹。

孩子的出生,给范家带来了无尽的欢喜。时任徐州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的范墉(范仲淹之父)和其母谢氏视其为掌上明珠,精心抚养,盼其将来超越祖上,达官显贵,为国效力,能为范氏家族光宗耀祖。“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历史真的按照古贤人的话重演了。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其父范墉不幸病逝。这一巨大的变故给本来十分幸福和谐的范家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范仲淹母子二人很快就陷入了经济拮据、度日艰难的境地,生活异常艰辛。谢氏为了孩子不受苦,带着尚在襁褓之中的范仲淹来到了山东淄州长山县一个朱姓富户人家,改嫁朱文翰,范仲淹也随即改名朱说,和朱家的兄弟一起开始了他的童年生活。因为朱家在当地很富裕,所以范仲淹的童年也是衣食无忧,过得很开心快乐,并且在继父的照顾下开始了学习生活,接受了比较好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少年时的范仲淹就十分懂事,他暗自立下大志,努力读书,将来报效国家。范仲淹铜像

景德初年(1004年),朱文翰任淄州长史,范仲淹随同继父在淄州上学。范仲淹读书十分刻苦,志向超群, 15岁即被举为学究,并受到告老还乡在本县颐养天年的右谏议大夫姜遵的赏识和关爱,称其“他日中不惟显官,当立盛名于世”。范仲淹20岁那年,母亲看到家里人口多,收入少,想让他学些商贾技艺,但他心无旁骛,只想读书。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范仲淹由山东长山远赴长安(今西安)游学半年,寻师访友,增广见识。范仲淹游学关中回到山东后,为了排除干扰,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在继父友人的引荐下,来到长山县醴泉寺,拜寺中高僧为师。于是便开始了在醴泉寺寄宿读书的经历。那段时间,范仲淹早晚吃住在寺中,整日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每天挑灯苦读,抓紧每一刻时间,读经诵典,直至东方欲晓。范仲淹在醴泉寺读书时十分节俭,生活很艰苦,历史上曾经记载过范仲淹“划粥断齑”的故事。故事讲的是范仲淹为了不给家里增添经济负担,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便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一点儿山上采摘的韭菜,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与追求,因为他深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只有发奋读书将来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范仲淹能够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是多么难得的一份意志和毅力呀!河北正定临济寺塔

朱家在当地是一个富户人家,朱家的几个子弟生活奢侈,平时不节俭,挥霍家财,无所事事,靠游玩取乐打发时光。而范仲淹却在母亲的教诲下简朴刻苦,表现了与众不同的个性。范仲淹非常看不惯朱家子弟的行为。一次,他对朱家的几个兄弟说:“我们不应该天天这样碌碌无为,挥霍浪费,而应该多替父亲分担些家务,节俭度日,苦读诗书。”这几句话非但没有得到朱家兄弟的认同,他们反而非常不耐烦地对范仲淹说:“我们花的是我们朱家的钱,管你范家什么事!”范仲淹觉得话里有话,便问朱家兄弟,朱家兄弟觉得有些走嘴,没有再说什么。范仲淹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件事,也曾问过母亲,母亲并没有告诉范仲淹实情,只是告诫他只管读好自己的书就行了。有一天,范仲淹问村里的一位长者,长者说出了他的身世。范仲淹知道了自己不是朱家的孩子,自己乃姑苏范氏之子,是母亲由于生活所迫才改嫁到朱家的。这在范仲淹心里产生了非常大的触动和影响。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善环境,离开朱家。现在的徐州

立志求学应天书院

范仲淹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世后,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第一步就是离开长山县,况且醴泉寺毕竟不是求学的理想之处。醴泉寺条件艰苦到是可以忍受,关键是缺少名人大师,整天和僧人们在一起,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于是在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时年22岁的范仲淹不顾义父和母亲的阻拦,毅然洒泪辞别母亲和养父,离开长山,携琴背书独自前往南京求学,来到了当时闻名全国的“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府书院。

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应天府书院)之一,共有校舍150间,藏书数千卷。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来到了应天府书院,范仲淹觉得这才是理想的求学之所。这里有纵贯古今的名师大儒,可以释疑解惑;这里有浩如烟海的经书子集,可以博览群书;这里有志同道合的志士益友,可以谈天论地。来到应天府书院,范仲淹宛如到了读书的天堂一样,忘记了旅途的劳累和心中的愤懑,全然不顾条件的艰苦与经济上的拮据,全身心地投入到发奋苦读中。几年的求学生活,范仲淹竟然昼夜不分,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过觉,累了就小盹一会儿;饿了就画饼充饥,实在挺不住了就在日头落山时弄口粥喝;冬天靠冷水泼脸提神,夏天靠烧棉絮起烟雾驱蚊;别人看花赏月游山玩水,他则在书中探寻真理,真正做到了潜心苦读,废寝忘食。他的这种求学精神和古人苏秦“锥刺骨”、孙敬“头悬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靠着这种顽强的意志品质,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遍读四书五经,博览天下群书,结交良师益友,尽情谈古论今。应天府书院的求学经历,使范仲淹大有春风拂面,茅塞顿开之感,觉得自己的苦没有白吃,汗不会白流,总有一天自己会得到回报的。范仲淹在应天府题诗《雎阳学舍抒怀》为证:南京崇正书院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何人吹洞箫。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通钟君恨即消。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范仲淹寺

这首诗深刻表达了当时范仲淹求学时的感受。他用古人作自比,虽然地位卑贱但也要有积极进取的姿态和精神,不计较物质上的贫困。在诗中,他比喻自己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生活虽然艰苦却自得其乐;把在应天府遇到志同道合的同学比喻为就像伯牙遇见钟子期,千里觅知音,内心的苦闷早已烟消云散;天道酬勤,只要是饱览群书、满腹经纶,将来必定有所作为;自己努力了,何必抱怨他人呢!从这首诗中也能看出,经过5年求学,范仲淹的文学造诣已达到一定境界,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位于山东曲阜的颜庙“出处贫困,布素寒姿”的范仲淹,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经过多年矢志不渝的勤学苦读,不仅泛读天下经典,增长了阅历,为其后期发展打下了终生受益的坚实基础,更磨练了意志品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些求学经历对范仲淹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的形成,对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远大目标,对其“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的人生信念更有深远的影响。应天府书院的学习生涯,为范仲淹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学上卓越建树,成为一代名家,奠定了坚实厚重的基础。金陵大学旧址建筑群

志存高远 终生不变

应该说,母亲的教诲和养父的指导,加上应天府书院的进一步深造,让范仲淹树立了高尚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下面几件范仲淹求学经历中的小事可以为证。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徽亳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当今圣上要来了,那可是个天大的事呀,人们奔走相告,都想一睹龙颜,于是整个城市轰动了。应天府书院的同学们也都赶早来到街上,翘首以盼等待着圣上的到来。大家忽然发现范仲淹没有来,认为错过了这个机会可就再也找不到亲眼目睹皇上风采的可能了。于是一个要好的同学飞一般地回到教室找范仲淹。同学见范仲淹仍然在教室埋头读书,老远就喊:“朱兄,快走呀,皇上就要经过我们这里了,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呀!”正在埋头读书的范仲淹头也没抬地随口说了句:“不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继续读他的书了。假使皇上知道有这么一个倔强的学生竟敢视而不见自己,还不龙颜大怒?事情真是那么如愿,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范仲淹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后来还荣赴御赐的宴席。2月的汴京(今开封市),春花满目,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巡游。在人们的交口称赞和艳羡中,范仲淹不禁感慨道:“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20年后,范仲淹统兵驻守西北边境。庆历二年(1042年)西夏入侵北宋,一路凯歌高奏直抵渭洲,急得皇上直喊:“如果有范仲淹将军出兵,定解吾围!”后来范仲淹带兵驰援,敌军果然闻风而退。遥想当年,就是这样一个埋头苦读,连目睹皇帝龙颜时间都不肯舍得的穷弱书生,靠发奋苦读终成国家栋梁。假若圣上有知的话,当年或许会亲自顺道去应天府书院看一看这位傲气的书生。宋真宗赵恒手迹

还有一个小经历同样可以看出范仲淹的志气与意志品质的与众不同。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同学们都很怜悯他,可他却不以为然,乐此不疲。一天,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把他的情况和父亲说了。留守也很是同情范仲淹,于是便做了一些好吃的美食差人送到书院给范仲淹吃。同学说:“朱兄,这是我父亲送给你的饭菜,你趁热吃了吧!”同学本想会得到范仲淹的一番感激,没想到他竟一口不尝。只听到范仲淹一边看书一边头也不抬地说:“谢谢你父亲的好意,我怎么能无故接受他的好意呢,你还是差人带回去吧。”同学以为范仲淹不好意思接受而假意推辞,就赶忙放下饭菜回去了。可过了几天范仲淹也没有吃这些东西,听任佳肴发霉。后来留守的儿子质问范仲淹:“我爸好心好意送好吃的给你,你怎么不识好歹呢?真是迂腐!”听到人家怪罪起来,范仲淹这才长揖致谢说:“好兄弟,我真的已经习惯于这种喝粥的生活,并不是我不想吃,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以后再过这种艰苦的生活就不习惯了,所以我就没有吃。感谢你父亲的一片好意。”那个同学回到家里,将这件事学给父亲听,其父赞许地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仔细一想,范仲淹的回答也有道理,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他内心中的傲气与坚忍的意志。开封大相国寺

史上有这么一个记载:相传范仲淹有一次到寺庙祈祷,他问主持:“我将来能当宰相吗?”主持回答:“施主,您不能!”范仲淹又问:“即便不能当宰相,那我做一名良医总是可以的吧!”主持惊讶道:“你刚才要当宰相,现在却想当医生,差距为何如此之大!”范仲淹回答道:“我心中只有宰相和良医可以救人!古人云:常善用人,故无弃人,常善用物,故无弃物。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现在主持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主持听完惊呼:“施主果有如此仁爱之心,必将成为宰相之才!”这就是后世相传“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故事。这个故事未必可信,但我们却能看出范仲淹寒窗苦读,心怀救国救民之志。后来范仲淹真的成为了一名辅佐皇上的良臣,成为一名执政为民的好公仆。范仲淹塑像

以上几则经历足以表明,当时的范仲淹就已经胸怀大志,坚定信念,绝不是想象中的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他在内心中已经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成功的希望,终将实现远大抱负。

执政为民 修堤筑堰

功夫不负有心人。寒窗苦读,终得回报。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取得了以做官为政来造福天下的资格,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他最先担任的是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亳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这时,范仲淹已经把母亲接来一同居住,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

翻开中国地图,就会看到江苏东台、海安境内有一条贯穿南北的204国道,叫通榆公路。现在的通榆公路笔直顺畅,街路两旁风光秀美,让人很难想象出在北宋时期却是范仲淹和张纶主持修建的防海大堤。而今防海大堤早已完成使命功成名就了,但当年它的建造,却是当时在此任职的范仲淹的功绩。通榆公路地段当时叫西溪,西溪地理位置靠近大海,地势较低,一遇到海水上涨便经常出现溃堤、漫坝等险情,所以西溪一直就是一个水灾频发的贫瘠之地,周围的百姓经常忍受洪灾之苦。此地唐朝时期曾经修筑过海塘,名为常丰堰。但后来常年无人修治便被废弃,抵御海水侵袭的功效渐渐失去。每到春季时节,水灾不大,江南水乡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景象还可以看到,可一到了秋季雨水频发时节,海潮泛滥,海水倒灌,西溪就成了一片汪洋,房屋被冲垮,庄稼被浸灌,人畜丧亡,一片狼藉。潮水退去,留下的也是海水浸泡过的盐碱地,寸草不生。当地的老百姓已经无法在此生存,纷纷举家迁离,背井离乡。老百姓要是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还怎么活?老百姓绝望的心情和盼望修堤筑坝的心情交织在一起,好不凄凉。如何治理西溪当地的水灾是需要官府解决的一件大事。范公母亲墓

天禧五年(1021年),已经36岁的范仲淹来到泰州西溪盐仓做了一名盐官。他了解到常丰堰年久失修已经失去了抵御洪灾的功能,当地的海堤也已经坍塌不堪,不仅盐场亭灶失去屏障,而且广阔的农田民宅,也屡受海涛威胁。遇上大海潮汐,甚至水淹泰州城下,不仅当地百姓深受洪灾之苦,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成千上万灾民流离失所,而且使官府盐产与租赋,都蒙受损失。此情此景,他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因为他的官职太小,修渠筑坝又不是他的主管事务,但牢牢扎根在心的执政为民理念,促使他决心要为百姓做件实事。于是范仲淹经常到海边、坝上、农户家实地调研,查找资料,形成了一份修复海堤的报告,上书给时任江淮发运副使的张纶。报告痛陈水灾带给百姓的灾害,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堰。对于这项浩大的工程,张纶慨然表示赞同,立即向朝廷上报了范仲淹的提议,并奏请朝廷准许范仲淹担任处在灾区中心的兴化县县令,主抓修复工程。大家要知道,当时的范仲淹只是一名盐官。有人直截了当就问范仲淹,你是不是想捞政绩,弄名声呀?你不好好做你的盐官,兴修什么水利工程!范仲淹义正言辞地回答:“我确实是一名盐官,可是常年海水泛滥,老百姓都背井离乡,无人产盐,我还收什么盐!我就是要重新修复堤坝,抵挡洪灾,抵挡海潮。”面对各方的压力与指责,范、张二人均用事实予以反驳,并最终得到了朝廷的批准。修复工程于天圣二年(1024年)秋天上马开工。范园入口

然而老天却很不配合这次工程。刚开工没几天,忽然天降大雨,海水猛涨,筑起来的堤坝还不稳固就很快被冲垮,并且有一百多名民工刹那间被海水冲走,当场遇难。大家都被眼前的情景吓傻了,兵民们纷纷惊避,官吏也仓皇失措。大风卷着浪涛冲到腿上,范仲淹却没有惊慌,巍然站在海水中一动不动,大声告诉大家不要慌乱,稳住阵脚。他有意看看身旁的同年好友滕宗谅(《岳阳楼记》中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与范仲淹同科进士),宗谅也从容不迫屹立水中守护着堤堰。大家发现范仲淹和滕宗谅两人泰然自若,情绪也安稳下来。在范仲淹和滕宗谅的劝说及感召下,民工们又全部回到工地继续投入修堤工作。经过洪水冲毁加上民工伤亡,有人开始向官府上书,质疑工程的可行性,甚至有人还要告发范仲淹等人,认为这是天意,堤不可成,主张取缔原议,彻底停工。事情报到京师,朝臣也犹豫不定。于是,朝廷派淮南转运使胡令仪专门到工地实地考察,范仲淹则临危不惧,坚守护堰之役。幸好胡令仪以前在海陵任职过,对当地情况比较了解,力挺范、张二人,工程两年后得以继续。天圣六年(1028年)春天,在范、张、胡三人的主抓下,横跨通、泰、楚三洲,长达150余里的捍海堰修复工程终于胜利完工。修复后的堤坝像一条巨龙一样绵延在盐城、兴化、海陵一线,数百里的悠远长堤岿然横亘在黄海滩头,对防止海潮倒灌、克服内涝发挥了极大作用,历千年而堤基犹存。丰收之际,一望无际的稻浪满载着百姓的喜悦,那真是沧海变桑田。范仲淹等人重新修筑堤坝保住了良田,恢复了盐场,农民的生活重新有了保障,往年受灾流亡的民户,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范公祠堂

后人为了纪念当时范、张、胡三人修堤筑堰的功绩,各地都修建了“三公祠”(范仲淹、张纶、胡令仪)。人们感激范县令的功绩,都把海堰叫做“范公堤”。传说兴化县不少灾民,竟跟着他姓了范,足见人们对范仲淹的感激之情。

范仲淹为官一方,以百姓疾苦为己任,执政为民,做到了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范公堤”上的纪念塑像

直言谏上 三进三出

天圣六年(1028年)十二月,范仲淹经晏殊举荐到京城做了一名京官,这也是范仲淹第一次任职京官。自范仲淹从1015年27岁中进士到1028年40岁进京任职,他已在基层为官13年。如果说27岁以前的划粥断齑、书院苦读,使他熟悉了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政治理论,坚定了他的忧国信念,那么这13年基层为官经历,则使他能够深入民间,调查研究,炼就了他的忧民之心。范仲淹的愿望就是能够入职京官,更直接地为国家做一些实事。范仲淹入京的第一个职务是担任秘阁校理,也就是皇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秘阁校理的职务是一个可以常见到皇帝的近水楼台。在这样的位置上,如果他会钻营奉承,很快就可以飞黄腾达。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宦官、近臣如高逑、魏忠贤等都是这样爬上高位的。但是志存高远的范仲淹却没有那样做,反而由于能够接近皇帝,更直接增添了他的忧君之心。

忧君的范仲淹,不可避免地招来了京官生涯的第一次谪贬,也拉开了他一生中三进三出京城的序幕。敢做敢言的范仲淹以直言不讳、对事不对人的风格给京城文武百官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甚至有些官员还真的有些惧怕范仲淹,生怕他抓住自己的毛病在皇上面前捅出来。这不,第一次直率出言就遭来了贬谪之灾。范仲淹像

天圣七年(1029年)冬至,宋仁宗亲率文武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刘氏祝寿,现场颇为隆重,场景甚为壮观,气势甚至超过了当今圣上过生日的场面。大家或许疑问,这个太后真是有面子,有地位,以致当今皇帝都要亲率官员为其贺寿。其实这个刘太后还真不是一个简单之人。当时仁宗皇帝虽已经20岁了,但刘太后还在垂帘听政。朝野之人皆知,当今朝中实际上是两个“君”,一个是名分上的“君”,即仁宗皇帝,一个是实权之“君”,即刘太后。这个刘太后可不是一般人,她本是仁宗的父亲真宗的一个普通后宫,只有“修仪”名分,但她很会讨真宗欢心。皇后去世,真宗无子,嫔妃们都争着能为真宗生一个孩子,能荣登后位。刘修仪自己无能,便想出一计,将身边的一位李姓侍女送给皇帝“伺寝”,果然生下一子。但刘修仪却立刻把孩子抱入宫中,当做自己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刘修仪随即因此封后,真宗死后她又当上太后,长期干预朝政,满朝没有一人敢有异议。

这次,在会庆殿上满朝文武都先后对太后行跪拜之礼,祝贺刘氏万寿无疆。其实文武百官也都觉得如此场面和礼节不妥,但都憋在心里不敢直说,也都知道皇上这么做也实属无奈。范仲淹那耿直刚烈的性格却容不下这件事。回到家他越发觉得这有失宋朝礼教和君王尊严,一定要向皇上当面上书。一日,范仲淹径直走到宋仁宗跟前,跪倒直谏:“圣上,如此兴师动众为刘太后贺寿,这有损皇帝您的尊严,您代表国家,朝廷是治理国家大事的地方,怎么能在这里玩起家庭游戏。皇家虽然也有家庭私事,但家礼国礼不能混淆。圣上您已经成年,太后应该停止垂帘听政,放权于圣上。”开封

此言一出,大家虽然都觉得范仲淹说的在理,但毕竟不应该得罪太后呀!吓得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心里嘀咕:范仲淹,你也太放肆了,这可叫惹龙颜大怒呀!其实宋仁宗这些年受刘氏压制,也是敢怒不敢言,见范仲淹替自己争辩,当时也便没有做声。没有不透风的墙,过了几天,这件事传到了太后耳里。刘太后心里真不是滋味呀,心里想:哪冒出个大胆狂官,竟敢痛陈我的不是!大家想想,那时的封建王朝是家天下、私天下,大臣就是家奴,哪能容得下这种不懂家规的臣子。于是太后逼着宋仁宗将范仲淹贬谪至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任通判,他的第一次京官经历就这样夭折了。当时左司谏刘随及滕宗谅等一些官员曾经替范仲淹求情,无奈皇上摄于太后淫威还是将范仲淹贬谪,后来刘随及滕宗谅等人也因此受牵连被太后贬谪,直到宋仁宗亲政时才陆续招用。

面对现实,范仲淹只有收拾好家当赴河中府任职。临行时,晏殊等人送别范仲淹。晏殊责备范仲淹太轻率,不该如此莽撞,惹得大祸。但大家也对范仲淹的直言不讳犯颜直谏的节操表示了敬佩。出于对晏殊的尊重,范仲淹临行前写了一封长信给晏殊,信中义正言辞地表达了他的立场观点,表示绝不趋炎附势,定当永随真理。当然也委婉地表示了对晏殊提携自己的感谢之情。开封景色

这一次贬谪,范仲淹先后任河中府通判、陈州通判等职,总计约四年时间。再次回到基层的范仲淹如同以前一样体察民情,亲历亲为,屡次上书朝廷,谏言减少不必要的工程建设,保护林木;建议合并郡县,减少人民重复上缴苛捐杂税负担;大力兴教,化育人才,改变文风;修渠筑坝,兴修水利;编撰史典,保存史料。每到一地,范仲淹都给当地的百姓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舍不得范仲淹离开。此乃一进一出。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垂帘听政达十年之久的刘太后撒手人寰,宋仁宗亲政。以前因太后被贬谪的一些官员陆续得到提升,范仲淹位居其首也于四月被召回京,任职右司谏,专司言事。想必是皇上也认为范仲淹这位敢做敢言的干部就是任职专门向朝廷进言的最合适人选。按理说范仲淹上次被贬是因为心直口快才直谏犯上,应该有所教训,怎奈他刚烈的性格没法改变,身处朝廷尔虞我诈的是非之地,让他再次置于风口浪尖,再次结怨朝野,二次被贬。

宋仁宗亲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算刘太后垂帘听政时期的遗患。朝中有些官员本来就是墙头草,见风使舵马上迎合皇上,反过来历数太后的不是,又博得了皇上的信任。可范仲淹却不记恨太后前仇,进谏皇上,表彰太后还是有功于朝廷的。此时还维护太后的利益,足见范仲淹的胸襟和直率。明道二年(1033年)十二月,皇后郭氏被仁宗宠爱的尚美人言语讥讽,郭氏遂举手向尚美人打去,尚美人赶紧躲到仁宗身后,结果郭氏的巴掌非但没打到尚美人,却一下子打到了仁宗的脖子上。郭氏可是卯足了劲要打尚美人的,可想而知打到仁宗脖子的后果。仁宗被打得当时就倒在地上嗷嗷直叫。皇上哪受过这儿呀!仁宗立马叫人要将郭氏打入冷宫,并扬言要废掉皇后。这废后可不是小事呀,皇上也是情绪激动一时说出的,可这句话正中了太监副督知阎文应和宰相吕夷简的下怀。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郭氏平时正直干练,对宫中之事管理严格,难免招致一些人的反感和妒忌。这阎文应和吕夷简是皇帝的宠臣,亦多次招惹郭氏的训斥。宰相吕夷简当初是靠讨好刘太后起家的,太后一死,他又赶忙说太后的坏话,这种狡诈行径,一度被郭皇后揭穿,宰相职务也被罢免。吕夷简在宫廷中的人脉关系根深蒂固,不久之后,他便通过内侍阎文应而重登相位,又与阎文应沆瀣一气,想借仁宗的家务纠纷,而废掉郭后。机会来了岂能错过,二人趁机向皇上煽风点火,编造事端,谗言皇上应该让朝野官员看看郭氏打圣上的痕迹,并且用当年汉光武帝废后的例子建议皇上马上废除皇后郭氏。经过鬼祟小人的诬陷,最终宋仁宗还是下定决心废后。皇上废后之事传到朝野,满朝震惊。废后可是天大之事,众臣皆知郭氏本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根本不至于被废掉,定是奸臣小人进谗言所致。范仲淹作为右司谏,自然首当其冲向皇上上书,谏言不可轻易废后。老谋深算的阎吕二人早就预料到范仲淹等人会上书皇上,暗地安排人员阻止官员向皇上提奏章,所以范仲淹的奏章根本就没有送到宋仁宗手里。见上书不成,范仲淹便和御史中丞孔道辅等十余人闯入皇上平时视朝的垂拱殿当面奏请。宋仁宗无奈,只得传旨让范仲淹等人找宰相处理此事。范仲淹、孔道辅等人又来到政事堂找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质问吕夷简:“大臣对待皇上、皇后,本应该像子女对待父母长辈。父母长辈有矛盾,做子女的理应化解纠纷减少事端,怎么能够像你等那样煽风点火添油加醋扩大事端呢?”吕夷简反驳道:“废后一事,自古有之,郭氏行为目无圣上,惹怒龙颜,理应废之!你们若是不服的话,尽管找圣上理论去吧!”第二天天不亮,范仲淹就穿好朝服准备出门。妻子牵着他的衣服哭着说:“你已经被贬过一次了,不为别的,就为孩子着想,管好你那张嘴,你再也不要多说了。”听妻子说完,范仲淹就把9岁的长子叫到面前正色说道:“我今天上朝,如果回不来,你和弟弟好好读书,一生不要做官。”说罢头也不回地向待漏院(古代朝廷官员上朝前集合的地方)走去。范仲淹和孔道辅等人欲上朝与吕夷简理论,没想到奸人吕夷简等已经先下手为强,他们刚到待漏院就接到了皇上的圣旨,调任范仲淹出知睦州,调任孔道辅出知泰州,其余人等处以罚款。这也是范仲淹等人与朝野反动势力的一次强硬对话,也是范仲淹和吕夷简的初次交锋。得到皇上支持的吕夷简占得上风,范仲淹和吕夷简二人之间的争斗和恩恩怨怨也从此开始。范仲淹只好再次离开京师,外放睦州。如果说范仲淹第一次遭贬,是性格使然,还有几分书生气,但这二次遭贬,确是他更自觉地心忧君王,心忧国事使然。宋仁宗皇后像范公长子墓

后来守丧回京的富弼也曾上书理论此事,认为皇帝贪欲女色,出于私愤并受奸人鼓惑处理此事,有失公德,恳请圣上收回圣旨,将范仲淹等人官复原职,以弥补废后之错事。但圣言已出,岂能收回,范仲淹带着妻子儿女的埋怨之情还是遵从圣命赴职去了。临行前,亲友们再次送行范仲淹,有人笑他好似不幸的屈原,他却认为自己更像孟轲,只要道义能行于天下,高官厚禄无足轻重。范仲淹面对亲朋好友写下了“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的诗句,众人无不对他这种正直果敢的精神表示钦佩。

封建时代,皇上掌握生杀大权,谁敢言语犯上便被视为逆龙鳞,招致杀身之祸,甚至满门抄斩。史上有汉光武帝废后,群臣无以敢言;海瑞斗胆骂世宗,因世宗驾崩而幸免。相比较,宋仁宗还是比较仁慈的,对范仲淹等人的处置还是很轻的,让人觉得圣上还是很开明且宽宏大量的。

此次贬谪,范仲淹先后担任睦州(今浙江桐庐)、苏州知州等职。在任期间,他依旧深入基层,体察民情,调查研究,治郡理政,解民疾苦,治理苏州水患,惩处邪恶势力,兴办书院,造福一方。老百姓非常怀念这位正直的州官,先后在梅城修建“思范亭”、“思范坊”、“范公祠”等,纪念这位“内刚外和,所至有恩”的父母官。

官场失意之刻正是范仲淹诗意绵绵之时。此次被贬,范仲淹得以遍游江南美景,徜徉于青山秀水之间,领略祖国大好河山。赴任途中,范仲淹就写下了《出守桐庐道中十绝》等诗作,而后又屡因大自然美景有感而发,抒发内心情怀,写下数十首诗文佳作,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此时段可以说是范仲淹的第一个创作黄金时期。

仅过了一年,范仲淹便因为治理有方、百姓口碑好,第二次被召回京,任国子监。此乃二进二出。

景佑二年(1035年)八月,范仲淹应召回京。此次回京,经历了两次贬谪打击的范仲淹,面对更残酷的朝野争斗非但没有任何惧色,反而胆量更加过人,愈挫愈勇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