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论怀古-论语逐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06:09:42

点击下载

作者:李国栋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内论怀古-论语逐句

内论怀古-论语逐句试读:

前言

为人之道,重在身心和乐。

今时今日,难在身心和乐。

若身不和则求身和之术,心不乐则苦寻乐心之道。古之先贤,于此早已著述流传万千。

究此二者之要道,《论语》乃为人通理之必学,学之可明事理,学达性天;《黄帝内经》为所有中医必学之经典,学之可入养生之道,为离诸病苦打下基础。经典虽已包罗万象,奈何今古有别,文字差异不同,今之学人大多被隔于此文字障碍高墙之外,左右逡巡而不得进入之门径。

吾虽不才,愿怀杯水而救车薪,忝以陋劣才德分享此二经典之学习心得,后蒙众人不弃,齐心协力编订成册,删改错误,补定缺漏,旨在方便大家学习,比之录音更易理解,更能增益思考深度,若能助益众人学习一二,则遂此愿。

学而第一

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学而篇的第一句。这句话有非常多种解释,但是我们在学东西的时候要保持一个原则:以最适合自己的那种方式来理解。什么叫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呢?就是学完之后,无论看了多少种解释,把那些能够使自己变好的东西全都接受了。比如说它有五种解释,其中有四种对你来说,都能使你变得更好,你就去接受它。因为你学这个东西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分辨究竟哪种解释是孔子这句话的原意。以前碰到过一次,我讲《论语》里的哪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一个人就说:“你这个不是孔子的原意。”我就奇怪了:纵然我不知道孔子的原意,难道在这个世界上,今时今世,有谁知道孔子的原意吗?别说今时今世,就是那七十二弟子,几千门徒,谁敢说他就知道孔子的原意?除了孔子自己,没人知道。即便孔子再怎么跟我们讲,哪怕他把这个话再给我们多说几遍,我们也仅仅能把所学的内容缩小了范围,最后也不能说就真的得到了孔子的真传,因为这实在很难。退一万步讲,即使知道了这句话的真正原意,这于我来讲有什么意义?最后学这个东西还是要改造我自己嘛,对吧?因此我讲的是我的解释,大家也可以有自己的解释。只要对你有帮助,解释的多与少无所谓,更不需去争论哪一种说法更正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不仅是指通常所讲的对知识的学习,更主要是指对人很珍贵而基础的品质——忠、信、智、仁、义、礼等的学习。如果要对“学”的内容下一个定义,那就是学怎么样做人。“学”完之后,经常有人会对“时”的意思进行分辨:时常、经常,或是适时地去学习。其实取哪种意思并不重要,只要去学了,适时也好,经常也好,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学习后,发现学到了,肯定很开心。因为你在做人的道路上又向前进了。这个向前进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人(仁)。

大家不要以为做人很容易,做一个真正的人其实是非常难的。与我们现在普遍的通俗的人定义相比,在《论语》、《孟子》这些书籍中,或者说在人类的文化当中,对于真正的人的定义要更加苛刻。

比方这里所指的这种“不亦说乎”好学状态,而很多人压根就不喜欢学习,很多学习都是被动的,对于学习的对象,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和主张,碰到一个喜欢的东西,顺从自己的欲望就投入其中,并没有问这个东西究竟是不是好的,于是有时候就会沾染恶习。

为什么叫恶习呢?因为即便是一个不好的东西,你想要把它学到,也需要去不停地实践。就像现在有很多人沉迷于网游,要想打好网游也要做很多很多的习练的,不仅要花钱还得要熬夜才能够获得一定的技能。习练完之后,他也会很开心,那这种开心为什么不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范畴之内呢?因为那不是在学做人,很难说天天沉溺于游戏当中还能够把人做好的。韩愈讲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练习网游属于嬉戏,游戏的东西怎么能当成人生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如果有一个和自己很相得、相宜之人,自己的同类,从远方而来,我们心里肯定很开心。“自远方来”不一定指坐上飞机或火车从远方来,就是指他和你相会了。比如说,屯蒙学舍里的很多同学就是朋友,大家在相会的时候,就很开心。我们这些天南海北的人,其中有同学问道:“今天晚上是不是要讲课?”那这位同学与我们就是同类。我说:“只要你记得今天晚上有课,那我就不会忘掉,就会来讲,如此大家就相聚在一处了。”这肯定很开心呀!如果不开心你为什么要来,是不是?就像刚才有些人,他来听两句觉得很不开心就会走了。

所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一定非要是我们坐在一起面对面才叫来。大家在此时此刻想的事情,肯定是围绕着《论语》展开的,每个人都在朝着做人的方向在努力,让自己做一个好人。因为志同道合,所以我们是同类,这个时候难道你不乐吗?所以对于这个“乐”,我们要宽泛地理解为一种大乐,和我们平时的“欢歌笑语”还不太一样。我们所做的事情,往往都是使自己乐于去做的,但并非是你做完之后一定要笑才叫作乐。比方说我很喜欢踢足球,踢完了之后其实都是很累的,但是我乐在其中。虽然要流很多汗,要出很多力,还得花钱,但是我心里非常得乐。所以这个“乐”,它属于一种更广泛、更宽泛的含义上的快乐,就是——人愿意去做的。具体地来讲,就是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很快乐、很舒服,那这个叫作乐。

什么叫快乐?其实就是指时间过得比较快。我们昨天听小雅老师讲三阴三阳时,都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小雅老师自己也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一下子就到结束的时间了,总是在讲:“哎呀,今天时间不够,时间不够。”但是像刚才有的同学不是同道中人,听课会觉得很难受,不仅不会感觉时光飞逝,反而觉得很难过,如此不乐便自己走了。这其实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不是同道,那何必在一起?即使在一起,我不乐,你也不乐,那没什么意思嘛。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因为是《论语》的开篇立意,最为重要,下面把整句话的结构重新认识一遍后,再把最关键之处讲一下。通过对“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这整句话展开来讲,让大家知道为什么以这三句为开篇——为什么是“学而”?为什么是“有朋”?为什么是“人不知”?“学而”在什么时候发生?在人的少年时候;什么时候“有朋”?人成年的时候;为什么说“人不知”呢?因为你已经老了。为什么这么讲?少年是打学习基础的时候,因为艰苦所以要讲“不亦乐乎”;到了中年的时候,已经学了一部分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所学得到真正的肯定,因此要找到自己真正的同类作为朋友。同类不是同党哦,党和类非常不一样,区别就在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党就是同,只要我们一样就OK,但是同类是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只要我们大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要做人。这个是党和类的区别。你在中年的时候,要找到自己的同类,实际上,翻过来讲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所做的事情与大部分的人所前进的方向是不同的,就要重新审视一下。比方说,很多打网游的人打了很多年之后说自己有朋,全中国全世界有多少人在打网游。这句话表面看来没有问题,但当我们回顾历史,过去抽鸦片之风盛行的时候,抽鸦片的人说:“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是抽鸦片的,所以我也抽鸦片,也有很多朋友。有朋自远方来,我也很开心。”你就知道哪里不对了。所以当我们不执着于当今某一时间点,而把时空的界限放大,放大到无限的时候,就会发现,整个的人类历史不只是此时此刻在地球上的这些。如果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那个时候吸鸦片的人,甚至不用受法律的制裁,但是并不代表他是正确的;这个时候很多人在打游戏,并不代表他就符合人类的大道。人类的道义一定是仁、义、礼、智、信,所以“有朋自远方来”也还包含了另外一层含义:这个“朋”从什么地方来?最起码是从远古来。人类很多的先贤、前辈,他们所做过的事情,和我们应该是同道的——同在为人之道。所以要把自己的心胸放得更宽广一些,有多宽广呢?就好像草原一样宽广,像天空一样广阔,那才好;你的眼界,也要更长远一些,有多长远呢?最好要比那个哈勃望远镜看得还要长远,那才好。这样,你看事情才不会片面,才不会陷入愚蠢的行列。“人不知而不愠”,其实指的是之前大部分的君子,虽然他在年少的时候学习,中年的时候又有很多的同类,但是到了年老之后呢,本来是当官的当不了官了,本来是有才能的,眼睛也花了,权也不在了,势也不在了,甚至也没什么钱财了。这时候,本来人们以前都是知道你的,或者讲你觉得别人是知道你的,等你到了老年就像进入了秋冬:牙也掉了,腰也弯了,力气也没有那么大了。因为人生的道路就是这样,如春夏秋冬一般。人生要顺应这个道的运行,要明白“即使别人不知道你”,也不要生气。这正是体现你修养的时候,和我们之前讲的“君子三戒”是相合的:少年戒之在色,中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

少年的时候,学习很辛苦也很开心,都很好,但是要戒色;中年的时候,有朋自远方来是好的,所以不要老和人去争斗,要多些朋友,少些敌人。怎么样做到呢?多看人家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缺点,这样就可以;老年的时候,无论是名还是利,都要放手,所以要“人不知而不愠”——别人即便不知道你,或者说你自己觉得人家不是那么认可你,没关系,不要生气。因为这没什么好生气的:你在年少的时候学了,在中年的时候也有同道,到了老年的时候,按照人生的规律就是如此。你把人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好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上天,让祂去决定这一切就可以了。这一定需要你有一个坦然的态度,就叫作“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小人长戚戚”和我们所讲的这一句也是相合的。少年是学习的时候,然后才有所得。如果该学习的时候不学习,每天东想西想,东跑西转,肯定经常处于戚戚的状态。因为别人都在成长,他自己没有成长,即便玩得很开心,依然会很担心。如果有一个人贪了色,比方说早恋,天天沉湎其中,别的同学都在教室里上课,他能不戚戚吗?心里头肯定很担心。到了中年的时候,人家都交朋友,他天天和别人去争斗,能不戚戚吗?到了老年的时候,精力和身体的健康水平都在走下坡路,却还在想去得,但又得不到,这又是一种苦,这个时候还是戚戚。那么“君子坦荡荡”就好理解了:该学的时候我在学习,学完之后去检验,人生又在成长,觉得真好,就是如此。因为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该干这件事,而且也干好了,那当然是坦荡荡了。到了中年的时候,有很多的同道、同类,大家还可以聚在一起,我们走的是正确的人生方向。学习、工作、家庭都可以处理好,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那当然是坦荡荡了。到了老年的时候,我清楚自己处于人生的什么阶段,非常明白人在这个时候应该怎样去做,不会再去强求某些东西,做到“人不知而不愠”,这不也是一个完整的人吗?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嘛,又有什么好戚戚的呢?当然也是坦荡荡。

以上就是《论语》的开篇,我们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句话就把《论语》的整个思想一以贯之了。

君子务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有子是孔子门下非常非常好的一个学生,他说,如果一个人,对父母能孝,对兄弟之间能做到悌,有人问:悌就是兄弟之间的这个悌,不包括朋友之间的友谊在内吗?这个要看你的心有多大。因为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可以看出,孝的对象是所有的老。大部分老人都是很有人性、很有人味的,对于这些比你老的,曾经养育了儿女的、在文化传承中作出过贡献的人,这个“孝”都可以包含在内;对于悌,在家中会有兄弟之别,朋友之间也有长幼之分。对比你大的,比你有经验的,能够称为你兄长的,都要有悌这个礼。所以,孝悌如何定义,要看你的心有多大。你的心大,天下就是你的家,那么孝悌就包括了长幼尊卑的大部分内容。

对父母尽孝,对朋友和兄长尊敬,这些为人的根本与利都不太相关,但在上下级之间,就会有谋事,有谋事就会有利,因为谋事就是为了得利。所以这句排在孝悌之后——利在后,义在前。义是什么?就是义气的义。义包括了人本的一部分。“而好犯上者”讲的是如果一个人,在家庭中把感情类的事情做好了之后,在处理上下级这种礼性更多的关系的时候,也不会去犯上。或者说,其为人非常孝悌,却喜欢抗上、犯上的这种人非常少。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意思是不喜欢犯上而又喜欢作乱。乱是什么?乱是乱天下。政客、邪道中人,甚至匪徒,都属于作乱天下之徒。结合儒家八目中的“修身齐家”来看,想要齐家的话,孝悌就要做好!齐家后面要治国,就涉及到了好不好犯上的问题;再到后面是平天下,就和作乱相关了,所以说乱的是天下。以上讲的就是,一个人在齐家这件事情做得好的话,就基本上不会在治国的时候出问题;如果治国能治得好呢,这个人就不太会去作乱。举个例子,什么叫作乱呢?希特勒治国就是作乱。他在取得对国家的统治权之后,马上就兴风作浪,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就是作乱之徒。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是指做人的根本。做人,就要和人打交道。一个人活着,总要有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沟通交流。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地方,虽然周围有很多人,但是不和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那你就变成了一个孤独的囚犯——被关在自己的心里。不管是主动的不沟通还是被动的不沟通,如果失去了和别人的沟通,那这个人就活得很痛苦,有时甚至是他连这种痛苦都感受不到。最大的痛苦叫作什么呢——哀莫大于心死。做人的根本立住了,那么就是明白了做人的道理。那做人的道理是什么呢?就是人道。把做人的根本做好,是最开始的一步,所以说“本立而道生”。

后面的几步,我们就得去《道德经》中找答案。《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边讲了四大——天大、地大、道大、人大。《道德经》里边还有一句话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两句话都将天、地、人、道放在了一起。

前面我们分析了做人的根本:孝悌、不犯上、不作乱。这个根本做到了,就等于有了人道。循着“人法地”的思路,有了人道之后,就会知道有地道;然后“地法天”,会知道天道,靠近天道;进而“天法道”,最后“道法自然”——道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按照这个顺序,才能算敬道。虽然孔子讲“本立而道生”时,对于人、地、天、道中间的关系一笔带过,可是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去看《老子》,老子把这个地方讲细了。如果我们读书不仔细的话,这个地方就滑过去了。这地方不能滑过去,这个顺序也不能变。如果学了中医就会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是这个顺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首先有身体——地,然后有思想——天。为什么说思想更接近于天道,而身体更接近于地道呢?因为天的变化非常快,我们一抬头可以看到天很空旷,昼夜更替,天空的颜色也呈现各种变换;而人的思想,好像有又好像没有,每一秒钟都在快速变化。而身体好像地,一年四季之中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变化,但实际上四季之间是在变化,总的来看都有生、老、病、死。

你的思想从哪儿来,然后在身上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最后又以什么样的形式传播出去?就很像是天的这个形式。如果结合现代物理学来讲,身体像电而思想像磁,从电和磁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来看,身体具备波粒二象性中的粒子特性,而思想具备波的特性。两个水波同时运动会相互叠加而发生干涉,叠加的部分很难分得清彼此。正如现在大家读《论语》,当我们谈论它时,每个人都在说自己的想法,很难分得清每个人心目中的《论语》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对于具备粒子特征的身体而言:我的身体,你的身体,他的身体,都很好区分。

那这个道是什么?就是天地之间本有的东西——道法自然。南怀瑾老师讲过“道法自然”中“自然”不是一个词,而是说道法“自”“然”——就是那个样子。道,就是他自身那样。到了道这里,就基本上是个终结,不是说自然又是一个什么东西,自然又法什么,没有这样的说法。

所以“道”是指更大空间的,更大范围的一个概念。如果你跳不出人的概念,跳不出地的概念,跳不出天的概念,道的概念就还摸不着边。可是,我们又有一句话叫作“道者,不可须臾离也”——这个道是时时刻刻和你在一起的。确实如此,因为你在其中嘛,你甚至可以讲你就包含了这个道,但又不能说,自己现在已经有道。就好像有的人说“每个人都是佛”,是说你未来可能成佛,你真的知道“未来可能”的那个时间后,可能都会把泪哭干。因为可能是等地球毁灭了很多次以后,你才能成佛。如果真是这样,尤其是知道中间要经历的那些过程之后,恐怕最后哭到连泪都哭不出来,对吧!不能人家说每个人都是佛,自己就得意开心地说自己已经是佛了。这就好像有人跟小学生说:“好好学习,你可以上大学。”这个小学生就说:“啊!我原来在上大学啊。”这显然是可笑的,因为我们知道这只是讲你可能,而且是在一直学下去的情况下。这和那个道的不同之处在于:如果小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没学好,然后辍学了,去工厂工作,这辈子也上不了大学。但对于人来讲,对于天地来讲,此生只是一瞬间。

如果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就会知道“道”不属于断灭论。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够跳出自己的人生。从波粒二象性的概念讲,是能跳出粒子的状态,进入波的状态。你就会知道,这无同无不同。你同时往水里扔两颗石子,水面上形成两个水波,在交叠的地方,你能够分出来哪个是A石子产生的波,哪个是B石子产生的波吗?分不出来的嘛。

我很清楚今天肯定是讲不清楚“道是什么”。刚才同学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答不上,而且我其实也没准备答上。因为之前也碰到过类似的问题,我都是见了直接闪人,所以今天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回答。

好,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习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过程:逐渐地懂一些东西,今天比昨天懂一点,明天比今天懂一点,时间没有浪费。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句不好理解的地方还是在于这个“仁”字,如果不知道仁是什么,那么其他就无法展开。所以我们这里把这个“仁义”的“仁”字换成“做人”的“人”字。那么就变成“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虽然是问句的形式,但表达还是肯定的。那么为人之本是不是孝悌呢?难道不是享受人生,快乐至上吗?难道不是为了人类的明天而改变世界吗?这个孝悌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一个人失去了孝悌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有这么夸张吗?答案是:有的。

为人的根本是什么?是生存,是快乐,是幸福吗?不能否定这些,但这些还无法成为人的根本。如果一个人活着但没有爱,没有爱的生存,生不如死;没有爱的快乐,缘木求鱼;没有爱的幸福根本就是一场假象而已。我们的生命中最需要有亲爱的朋友,亲爱的家人,亲爱的爱人,以及亲爱的父母,这样的人生才有可能是温暖的、幸福的、快乐的,一个人才算真正活着。所以很多人四处去寻找,其实寻找的就是爱,或者说仁爱。建立家庭是为了爱,奔波辛苦是为了爱,甚至于洒下的血汗也是为了爱。除此之外的艺术、文化其实都是围绕爱来展开的。仁爱是做人的核心。那我们有没有可能在没有孝悌的前提下建立夫妻之间和朋友之间的爱?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第一层与他人的关系就是与父母的爱的建立,在一个人长大以前,要获得很多的爱才可以长大,虽然有的人觉得自己从未被父母爱过,但是母亲怀胎时所受的苦楚这不算爱吗?所有照顾过这个孩子的那些人,乃至于陌生人,难道不是也起到了像父母一样养育的作用吗?如果他们心中没有爱,又怎么会让你从无到有长成这么高的个子?我们看不到爱,是因为我们太过苛求,以至于忽视了那些本来就存在的爱,本来就有的慈父慈母般的关爱。每一个人站在那里,即便是不健康的,即便是受过伤害的,这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这种爱,这是父母们慈爱的证明。因为如果真的没有这些慈爱的父母以及父母们的慈爱,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出现。如果一个人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这么多的爱,却不能意识到,那么在他长大以后遇到自己的爱人,即便建立了家庭,他也会遇到爱无能这个问题,因为爱是付出,爱是感应。一个不能感应到父母之爱的人,又怎么去感应夫妻之爱、朋友之爱?很多时候不过是打着爱的名义在行一己之私而已。

所以这个孝是做人的根本之一,没有孝就没有第一次付出,没有真正的爱的能力。

从另一方面来讲,有的父母在对子女的爱当中夹带的自私的东西太多,与真正的仁爱混合在一起,让人真伪难辨,这个是很多家庭问题的根源所在,很难解决。尤其是当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与社会规范冲突的时候,需要有足够的智慧来化解这种问题。

其次是悌,也就是长幼尊卑的问题。一个人被父母养育大了以后,就要离开父母的怀抱,成为家庭的一分子,以及社会的一个成员。如果在这些时候面对家庭、组织机构,乃至社会的组织规则无视的话,这个人就会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变得自私,挑战家庭、社会的组织规则,成为一个犯上作乱、没有规矩的人。一个没有规矩的人,会损坏家庭的和谐,破坏社会的秩序,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最终会遭到社会甚至家庭的抛弃,因为任何一个家庭或者社会,对于这种没有规矩,胡作非为的忍受都是有限度的,因为这种自私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如果遭到了家庭和社会的抛弃,那这个人已经不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了。这类小时候没有规矩长大以后变成废人的例子有很多,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至于仁,还要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体会,但终究是道不远人。

巧言令色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字面的意思很简单,我们还是用钱穆先生的白话试译: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面色,这样的人,仁心就很少。

这句话的难点在什么地方呢?别的都好理解,最难的地方就在于这个“仁”,因为我们很难理解这个“仁”,虽然在《论语》当中多次提到“仁”,我们也可以讲“仁”是仁爱、仁慈的含义,但在这个地方“巧言令色”为什么是“鲜矣仁”?

还是用我们刚才讲过的“君子九思”里面的最后一条:疑思问,有问题就要问出来。学问学问,一定要有问才能有学,如果你学的东西,别人给你讲完,你说“好,我就学会了”,却没有问题出现的话,这个学问其实是有问题的,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巧言令色”为什么“鲜矣仁”?“巧言令色”为什么就很少有仁心?仁心是博爱的、广大的,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而“巧言令色”呢,有非常多的矫揉造作在其中。如果我们是处以公心的,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为了大家好、众人好,那我们就不必去讨好某一个个人。

在处以公心的时候,所要做的就是正直——正道而行、直道而行。我讲这个话在现实生活中是会受到很多理论中和实践中的挑战,没有关系,因为如果真的是宇宙大道和世间的大道的话,不怕这种挑战,就好像黑夜不管有多黑,你点着一根蜡烛,至少在这个光明出现的地方,黑暗立刻就消失了。

虽然我们经常经历黑暗,比如我们望向太空的时候看到的宇宙是什么样子?是光明的吗?你看到的是无穷无尽的黑暗,但是在黑暗当中,总有星光点点,有星光的地方就告诉你,这个地方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它有光明在。

其实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景象,也是在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有时候我们看到很多的自己觉得是社会的阴暗面、黑暗的事情,或者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的地方,就会垂头丧气。这个时候,就好像看到了黑暗的夜空,但是要知道黑暗的夜空上总是点缀着星光,而有星星在闪烁的时候,就有光明在。我们自己心里应该明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空间当中,太阳是一定会出来的,只要太阳一出来,所有的黑暗都会消失掉,光明在的地方,黑暗就无处藏身。

所以这里面的这个仁心,它是以一种广大的、博爱的、处以公心的、正直的方式展现出来的,这个时候,没有什么需要去讨好别人的地方。

我们知道《论语》当中还有另外一句话:君子很难被人取悦。(原文: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如果能使他开心的事情,就是合于义。与大义道义相合的事情,在他看来都是让他开心的事情,但这个开心,不是因为某一个人,就像刚才所讲的“依法不依人”,也可以用在这个地方;而小人呢,他是很容易被讨欢喜的,怎么去讨小人的欢喜呢?就是和他相同的他就很开心,和他不同的他就不开心,这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小人没有这种道义的牵引、引领,就像我们说的没有光明的引领,他在黑暗当中,所做的事情是盲目的。那么在这种盲目的情况下,我们又回到了义利之辨。君子做事情是以义为准纲、为准绳,而小人做事情就是以利为准绳:做一件事情,做与不做看有没有利,有利就做,无利就不做;做完一件事情,别人让我开心不开心,那我看看有没有利,有利我就觉得这个人真好,这个人为什么好,给出的原因就是这个人对我很有利,这就属于义利之辨。而对于君子来讲,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个人做的这件事情,有可能对我来说不仅没有好处,甚至还有些坏处,但是他所做的这件事情是符合道义的,我就觉得这个人很不错,这个“好”字是这样安在他的头上的,而不是说他跟我一伙的就好,他跟我不是一伙的就不好。

这又涉及到另外一句话叫作:“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小人呢,只要我们是同党,我们同流合污,就是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如果是君子呢,我们可以在一起作为一群,但是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我不会和你同流合污,所能同的地方只能在义的方面去同。可是我们知道,如果是讲义、讲仁的话,这个很难同,因为这个义和仁,包罗万象,在各个地方都会体现出来,但是如果是用利呢,这个就很好去同,非常好同。

结合现在的社会实际,我们会发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的这个语言文字,喜欢使用很难辨别褒义和贬义的这样一些词。举个例子,“巧言令色”这个词,从古代到现在它都是一个贬义的词,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很喜欢用这种分不清楚贬义和褒义的词,比如,“忽悠”这个词,它最先开始风靡全国是来自于一个小品,这小品实际上也上不了台面,但是它的传播非常广。这样的词,有一个这样的特点:讲你这个人真会忽悠,有的时候,听起来好像是在夸人——你口才很好,你表达能力很强,你很会忽悠;但大部分时候又像是一个贬义的词——你这个人巧言令色,都是在对别人进行诱骗、诱拐。

这种词有点像《论语》中所讲的“乡愿”。我们结合这句话也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乡愿”。“乡愿”的意思就是说老好人,谁都不得罪。就像这个“忽悠”,我说的话你可以说我是在夸你,也可以说我是在贬你,但你说我是在夸你我可能会承认,你说我是在贬你,我可能还把另外的一面给你拿出来。所以乡愿很有点这个意思,碰见了张三说好、好、好,碰见了李四说好、好、好,大家可能都说他好,就是他说的话,尽说的一些囫囵话,说的话没有原则性在,没有自己的准则在,那么所说的这种话,其实是为了使自己明哲保身,不愿意去亮明自己的立场,这个就和仁义当中的一个正直相去甚远。

我们讲正直,如果又正又直就不会斜,也不会曲,不会是弯曲的。在生活实际当中,你如果要去做一个正直的人,会有一堆人来跟你讲,你这样做不对,甚至包括你的亲人,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想想这个义利之辨。我们为什么做人,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是为了利还是为了义。

我们有的时候,是自己都没有想明白,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可惜的,有时候去违心地做了很多事。我们见到很多人在抱怨一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的时候,其实就是他自己的正义之心在呐喊。但是他在做事的时候,往往又不得不委曲求全,去做一些类似于像“乡愿”的一些事情。这样的情况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导致的结果是: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符合了社会的利益和规则,但实际上他的心里面很不舒坦。心不舒坦,人做得就不快活、不开心,这个人做得就很没质量。真正高质量的人是什么样子呢?是顺着天地的大义,是顺着道义来生长的,合于道,这样的人,才是一个高质量的人。

这种时候,我们要做的往往就是一个字,叫作“诚”。最起码的一个底线是什么?你不能欺骗自己。你自己的所想和你的认识、感觉,要在这个“依智不依识”的基础上,靠你的智慧来判断,它本身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而不能听别人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一听就是在吹牛,吃多少盐啊,这是会肾衰的),“所以你要听我的”。有的时候,你就记住这样一句话:依法不依人,用事实来说话。比方有个人说,我有这种经验,告诉你,人在这种时候就该如何如何,你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反过头看一下他的人生,甚至可以去问他一句话——你过得开心吗?你对你的人生满意吗?如果一个人告诉你:我这样过下来,我的人生就很成功,你看,我去到任何一个地方,与不同的人相处,他们都是很认可的,认为做人就应该是这样的,那你可以照着他去做,但是极有可能你问完这句话之后,这个人当时就语塞了,答不上来,即便他是一个五六十岁甚至六七十岁的人。当然一般到了六七十岁,到了年纪特别大的时候就不会再这样教你了。一般是在四五十岁,有一定人生经验,会告诉你“碰到了领导,你要巴结”。我说的是比较直接的,他可能会告诉你说“你说话要如何,你做事要如何”,其实就是在教你“巧言令色”,怎么样去讨好别人,但其实我们人最需要去讨好的是谁啊?是我们自己嘛,是不是?因为你讨好了别人有时是对自己很大的一种委屈,你到了一定的年纪,然后回过头来,如果你真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你会为这些事情感到非常难过,没有必要。今后如果有人给你传授这样的经验,你看一下他是否已经获得了圆满的人生,如果没有的话,你心里应该明白:那你还是省省吧,你自己如果这件事情还没做好的话,那就不要来教我。比如有的父母去干涉子女的婚姻,告诉子女“你这个结婚啊,应该怎样怎样,你应该选择谁”,其实子女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看下他父母的婚姻是否幸福。有的时候你去一看心里就明白了,其实他们并不了解婚姻的奥秘,也不了解生活的奥秘,更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但是他们在这个时候强迫你去这样做、那样做,这种时候你就可以用这个道理来跟他们讲,其实他们的判断可能并不准确。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巧言令色,鲜矣仁”,告诉我们的道理:首先来看,如果有人来到你面前的时候,是巧言令色的,这个时候其实你就可以大概判断出,所有的巧言令色都是在取悦你,是没有自己的原则,做事情的原则不存在,因为在《论语》中的原则不外乎是忠、孝等仁义和人生大义。别人来到你面前跟你讲一些话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其实是在取悦你,这时候你就会明白,他的出发点不是处以公心的,你就要去判别他的私心是什么。其实我们需要公心的时候非常多,一个家庭当中,开一个家庭会议,这个时候是需要有公心的。一个人在巧言令色的时候,你要去发现他背后的驱动是什么?因为如果真正是为了大家,为了这个大家庭,有这个大爱的话,有这个“仁”在的话,说的话都很直白,很简单,非常简单,不会有那么多的复杂的变数在。有的时候在工作中也是一样,如果真的是为了团队整体的利益考虑,不会有那么多对于某一个人的巴结奉承,不会有对于某一个人的极力取悦的巧言令色存在。如果是这样,那是因为他的仁心少了,也就意味着他所讲的内容对于这个团队、这个群体的整体,有可能有很多有害的因素存在。

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是孔子弟子,平常大家在学这一段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跟你介绍曾子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里我们就不去讲了。我们主要是希望通过对《论语》的学习,能够将其中的道理运用到我们自己日常的生活学习当中。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对自己进行三次自我反省,从字面上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可以借这句话来理解儒家八目的修身,你对自己进行自我的反省,然后又能改正错误,这就叫修身。修身不是说我们把自己的身体搞得很苗条,那是另外一个修身,和这个修身不一样,这个修身是要找到自己的问题、错误。你每天经常地对自己进行反思、反省,那你肯定不是在找自己的优点,看我今天哪儿做得比较棒,不是这样的。在这里所讲的“三省吾身”,扎扎实实地就是来反省自己的问题、错误。

这样讲其实就有一个前提,是说什么呢?是说人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如果有个人说:“哎呀,我这个人不怎么犯错误。”那这个时候,这句话对他来说基本上没效的。有的人甚至可能会反驳我说:“我也没这么说,我从来没说过我自己没什么错误。”可是你要问自己另外一句话: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的错误?如果你也没发现自己哪儿不对,就是‘要不要去找自己的错误’这件事情你没有意识到,没有去做过,对于人来讲这本身就是一种缺陷。一个人如果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不是说等你有了问题你才意识到,而是说你要明白我们人是很容易犯错的。你一定要先掌握这个前提,尤其像我们普通人,每天都会做错很多事情,这个前提一定要明白。在明白自己一定是会经常犯错的前提下,你才有可能去在成千上万个问题中找出几个来,这还取决于你自己的领悟力。

很多人即便是说:“我确实也是经常犯错误。”但是真的通过思考把过失和错误找出来是一回事,找出来后能不能改正则是另外一回事。经过这两道门槛的检验,自我批评的这个效果几乎就没有了。我们这么讲,好像是说一个人应该怎么怎么做,其实像会不会认错,在我来看其实就是一种能力。有本事的人、有能力的人,他才具备这种能力。那种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啊,我们一般说是自以为是,而自以为是的人,往往真正的能力是不多的。这道理其实也很简单,为什么呢?因为他总是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错误叫什么?叫作短处嘛。你意识到自己的短处,才会把它补偿,这样的话你才会逐渐地有长处。你今天意识到了这个短处,把它补偿了,你有了这么一个长处,明天你又意识到了那个短处你又把它补偿了,你又多了一个长处。这样的话,久而久之你才能积累自己的能力。如果总是对自己很满意,总是认为自己没有错,那也就意味着你没有长进的机会了,你基本上也不可能成为什么人才。所以这个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一定会具备的。当然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有的人呢,自我的反省不是那么得明显,有的时候是比较隐蔽的。他可能自己一个人待着的时候,会自我反省,别人给他指出来呢,他碍于面子不愿意接受,但回头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呢,还是诚心诚意接受了。虽然下次再见到他的时候,嘴上还是不认账,但是在他的行动上其实他已经改变了。那这个人,叫作有改错的能力,但和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还差一些,曾子几乎把这个变成自己的一个功课了。

那他每天反省什么事情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几乎都是讲的怎么做人。为人谋而不忠乎?

首先是“为人谋”,你去工作,这个很有意思,你是为你的直接上司谋还是为给你发钱的人谋,还是为社会广大大众谋?这不一样。举个例子,比如你的上司,他不是老板,他叫你去为他私人办事,你们俩因私废公,那你们两个人都不忠。为什么呢,因为这俩人都没有为给你们发工资的这个人好好上班。假设你这个岗位,就是一个站岗的,你人不在,这个就比较麻烦的,可是这种不忠呢,是对于给你们发钱的那个人,其实层面还是比较低。真正的为人谋,还是取决于你所做的事情,如前面我们讲的是取决于你的心胸视野,你怎么看待人(仁)这回事。如果你认为我的上级,人模人样,我是为他在谋,或是说我的老板养活了我,给我发工资,我是为老板在谋,这说明你理解的层面是不一样的。其实在这个地方所讲的“为人谋”,我们联系《论语》的上下文,讲的是一个有公心的大人或是众人、更多的人。因为有的时候你为了你的上级或是老板去谋,不一定是真正为了大公无私的人或是众人去谋。比如说你这个老板是做地沟油的,他每天确实给你发工资,然后你也确实给他把地沟油做出来了,这能说你不忠吗?你确实很忠,可这种忠对吗?这肯定不对嘛,这是小愚忠。因为你为了给你发钱的人谋,最后却害了众人,也就是因为小忠而损害了大忠,这个最后所论定的肯定是不忠。这个不仅是不忠,而且是有点傻,有点迂,有点不智。所以这个“人”,应该讲的是众人,因为孔子所讲的,在曾子这些学生里面所讲的,都是心胸很宽广、志向很高远的人,所以他没有想到过像我们这些普通人面临的这样一个局面。因为有的时候我们真的会运气不好,不得不去给一些做事情不是那么符合道义的人去做事,那这个时候我们自己心里要清楚,曾子说的“为人谋”,是为众人谋,是要处以公心地谋,而不是说谁给你钱,你就给谁谋,有奶便是娘,这是不对的。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我们之前也提到这个“信”,信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刚才讲“为人谋”,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为人谋”的这个“人”呢,就是把人放在最上面,他是你的领导,那么最上面,叫作什么?就是“民”嘛。“民”在《左传》里头叫作“夫民,神之主也”,就是说神都是由民来做主的,所有人心的公义、人心的所向,这才是神之所在。

讲完了上下关系之后,再讲平辈之间的关系。与朋友交最重要的就是“信”,一旦无信,你就把朋友失去了,如果这个朋友没有意识到,他还是很信任你,那么你伤害的就不仅仅是朋友本身,而且是这份友谊。因为真正的,别人对你的信,都是非常非常宝贵的,宝贵到相当于是眼珠子一样的,不能够容得半点沙砾。别人对你的信,真正的信,会有多么大的力量呢?小处来讲,那就是可以为你去卖命的,这叫真信,这仅仅是讲个人的信。

很多的革命电影里,革命志士为了自己所信的美好的理想,虽然理想像我们经常讲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是,只要他心里面存在这个“信”,那他真的就可以变成一个有力量的人,去面对非常多的困难,甚至包括生命的威胁都在所不惜。其实那种“信”就是表示他们对自己信仰的那个“信”。

再比如说,汶川地震时,丈夫与妻子,母亲与自己的子女之间,在那种生死时刻的舍命相护,也是源自于信。之前,我们同学问过一个问题,说夫妻之间怎么增加信,那刚才所讲的这个例子呢,夫妻之间也好,还是母子之间也好,其实真正存在的东西是爱。

爱属于什么?我们讲过五行,仁爱属于火,火生土,土属信,有爱的时候就会有信。所以怎么增加互信,如果要问的话,最近的方法,是朝火上去找,是朝爱上去找。如果双方之间没有爱的话,你再去找这种信,找这种所谓逻辑上的信,其实是不太靠得住,因为它的根不在,它的根是仁爱,是那种火热的爱。传不习乎?

讲完了上下级的“为人谋而不忠乎”和平辈级的“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又提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也是曾子最可贵的一个地方,就是学习,“传不习乎?”

老师教给我的东西,我是否已经能够做到?所谓的“传”,就是孔子所传给他的东西,也是他自己所深信的、尽力去学习的东西。那么什么是他所讲的“不习乎?”

你如果自己没有经过实践,没有经过真正的吸收,化为自己的信仰的话,传给你的东西未必成了你的东西。举个例子,很简单,就像我们讲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如果你自己不再去寻找更多的参考资料,去做更多的讨论,甚至请教,没有去做“习”这个工作的话,那这东西你肯定也没学会。如果你轻易就放弃了,听完了就算了,那这个“传”就不存在,肯定没有学会。

曾子经常做自我反省,涉及到了上下级的关系,就是他在替别人谋事时,是不是尽心;和朋友交往当中,是不是有不信任的地方;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传授给他的东西,是否已经学到。那这样看来,曾子所讲的,围绕的就是一个主题:树人、做人,怎么样把一个人做好。为人谋,你为别人办事,这事情要办好;信任你的人,虽然没有利益关系,是朋友关系,要珍惜这种信任;别人讲给你的东西,你自己也去学了,那你一定要学到家。你把这三件事情融会贯通了,做人就会有质的提高。

而且他讲的最重要的是:你得经常去做,你得经常地去反省自己。为什么反省?因为人很容易懒惰。

我们也有活生生的例子,刚才有同学也学过二十四节气怎么形成,但是学得不扎实,学得不扎实在我来看就等于没学,甚至还不如不学。因为不学的话你可以一张白纸,直接把它重新画起来。学了个半截呢,就好像以前有一个笑话,马三立老先生讲过的:有一个人特别会画扇面儿,他的一个朋友去找他画扇面,他说:“我给你画一个美人吧”,朋友说:“行啊,那什么时候来取呢?”他说:“三天以后。”三天以后他朋友来取,这人看了看这扇面说:“糟糕,这扇面画得不太好,我给你画一个张飞吧,三天以后来取。”三天以后,这朋友来了,然后这个人又愁眉苦脸地跟朋友说:“哎呀,这张飞也没画太好,我给你改画成大树吧。”这朋友没办法,只好这样了,因为这扇子已经被他画得不像样子了,等三天以后再来,这人跟他说:“这样吧,我把你这扇子全部涂黑,你找人写几个金字儿吧。”这就是我刚才讲的,如果你学东西学得不透彻,就好像给人家画美人画成了张飞,画张飞画成了大树,画大树最后你觉得还是给人家全涂黑吧,还得找人写两金字儿,你还不如啥都不写呢。

这就是今天学习的曾子所讲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敬事而信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我们所学的内容要和工作、生活结合。这一段话和生活结合,是治家方略;和工作结合,就和管理相关。之前讲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家和天下之间的都称为国,不仅仅是指狭义的国家,在家之外,天下之内,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工作。从工作角度看,每个工作会有一个职责范围,不外乎是一些协调的事情,把很多的人、资源协调起来,去完成一件事情。

从字面去看,“道千乘之国”,一个兵车叫一乘,千乘形容比较大的国家。“道”念dǎo,领导的意思。领导一个有千乘兵车的大国家,需要靠什么呢?“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敬事而信

信是为了建立互相之间的联系,包括上下级或是平级之间,或是每一个组成所谓的“国”的单元之间。例如在一个企业里,组成企业的下一层机构,或者是单元,或者是个人,如果相互之间想合作的话,一定要有“信”来作纽带,包括互相之间道义上的信,对于金钱的信、对于权力的信也算。

这里的“敬事”就是对于所做的事情你要有恭敬心。举个例子,比如刚才说到很多东西可以作“信”,人们对金钱的信仰,同样可以促成他们组成一个团体去做一件事情。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他们往往不会对这个事情本身具有敬意。很有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一群人为了赚钱,一起组成了公司或是团体,可能会出现合作者、合伙者互相的欺瞒、蒙骗,做到一定的时候就做不下去了。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之为“不敬事”。

敬事的“敬”我们可以粗浅地理解为尊敬,就是对自己做的事情真当回事儿。怎么当回事儿呢?就是你要看得起这件事情。如果是仅仅是为了赚钱,有的时候他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出格”就是跨出了本该遵循的范围或原则。抛弃自己的原则,往往是因为自己的敬意不够。

这个“敬事”也包含对自己的敬。之前讲过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这里的“不重”可以理解为不自重。做事情而不看重这个事情,缺乏尊敬心的话,也说明这个人很自我,以自我为中心,或者很自大,认为自己的判断就是对的。和别人合作的事情,会把它放在自己的判断之后,尤其是在利益出现冲突的时候。

儒家一直有这个义利之辨: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你究竟是为什么而做?是为了义而做还是为了利而做?如果是为了利而做,那就归结于小人,是不懂道理的人;如果是为了义而做,一件事情做与不做完全看是不是义所当为,只要是义所当为就去做。这个就叫作义利之辨。“敬事”其实本身就是对义的敬,大家一起合作做一件事情,如果能把自己的姿态放得稍微低一些,谦卑一些,这个时候就是对整个群体的一个敬。你虽然是在敬这件事,但实际上是表明你对所在的这个团队的敬。如果能做到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守本分,做事的时候不是那么自私。所有的人来和你合作,你会清楚明白这是我们大家在做一件事情,而不是这些人来帮我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这个事情就符合道义。

如果你和众人合作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能够把众人的意见放在上面,把众人的事情放在前头,比方说“处以公心”。所谓的“公心”,其实就是众人的心,所谓的“公事公办”,其实就说把众人的道义放在前面。有了这个“敬事”和“信”,做事的基本的东西就具备了,互相之间的联系就比较紧密。虽然大家还是不同的个体,但是在这个团体当中,就已经具备了协作的能力。“敬事”所敬的东西,作为团队的指引,就像是打仗时的一面红旗,红旗不倒,战斗就不会停止,进攻就不会停歇。这两天凤凰台在放《衡阳保卫战》,里面讲的日军在不断地进行波浪式的攻击,而我们只要前面有任务在、有红旗在,就会不断朝这个地方去冲锋,这是共同的目标。互相之间的“信”,就像是这支队伍都明白彼此是互为策应的。作战的过程当中,前方是主要的进攻方向,如果你很相信你左右的策应,相信都有人在帮你的话,你就可以把你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你的正前方。如果不互为策应,我们想象一下,你对你身边的战友,不是很信任,你不相信他能够把他自己的任务做好,那你这个时候所要面对的防卫的范围就从正前方变成了三方,包括左右,甚至包括后面,你都需要去关照,这个时候个体的攻击力就降低了,整个团队的协作力、攻击力也大大降低。所以这是为什么要敬事而信。最后要做到,所有的人就如左右手,所有的步调、合作、整体出击、防守都如同一人。

这在企业管理当中也非常重要,很多时候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只要给企业员工施加压力,他就会很努力地去工作,但是我们看到的现实往往不是这个样子。去追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敬事”和“信”两者都出现了问题。如果上下级之间是一个施加压力和被施加压力这么一个关系,这个信就很难建立起来,基层员工或者下级单位之间的互信也不容易建立起来。当然,法家对这个会有另外一种理解,我们暂且不讨论。

另一方面,“敬事”做不好,员工对所做的事情无法产生敬意,他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树立不起自己的理想,和个人的道义合不上。打个比方,有的单位所做的事情本身就不是特别好,可能就是违背人性的,那当事人在做这事情的时候,就很难做得认真投入。如果整个团体对所做的事情没有形成共识,没有形成互信,而且这个事情本身在道义上就有欠缺的话,那这个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可以判断它的结果不会太理想。节用而爱人

这与我们的生活比较相关。无论是治理企业,还是治家,节约、节俭从来都不会是一个过时的话题。我们人的欲望、想法非常多,能消耗的东西甚至无法去给它框定一个界限,无法判断究竟能消耗多少。举个例子,现在国内的食堂或者是餐厅里面的浪费就非常严重。一个人的肚子是有限的,放开吃,即便是大胖子能吃非常多,这个消费终究是有限的。可是如果开始浪费了,去什么地方吃饭,三五个人一点就点一大桌,不管多少钱,每个菜吃了一口之后不合胃口就扔掉,就这样的吃饭方式,在一个国家能浪费多少是没有上限的。生产这些东西要花很多时间,我们自己做饭也有这个体会,做任何一道菜,可能要花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但吃饭很快。做一个包子又得做馅又得做皮儿,然后还得把它蒸熟,还得端上来、摆好。吃呢,一个包子两口就吃没了。所以无论是在家庭当中还是在企业的管理当中,节用是个永恒的话题,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不去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的话,那有多少的资金来源和挣钱的方法,都不够用。

节用的目的是为什么?本文也讲了,为的是爱人。我们可以比较以下几种行为:一种行为是吃、穿、住、行都比较节俭,也不是说吝啬的那种。一些东西明明可以给别人用但不给别人用,这是属于吝啬。节用和爱人,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节用是把这个所谓的用度、开销节约下来。节俭的目的是什么?还是为了爱人。为什么不浪费?也是为了爱人。我们之前看过《高老头》,讲的是吝啬鬼的故事。有很多人非常吝啬,虽是属于节用,但不属于爱人。所以儒家在这一点上,经常会让我们不要太偏颇。你是要节用,但是你节省出来的东西,是为了爱人的,为了要让别人好。对自己的亲人,对朋友,或者公司管理者对下级,既要节约费用,也要考虑到爱人的这个目的。

讲件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一个公司以前非常铺张浪费,很多地方都铺张浪费,忽然有一天,这个公司准备节用了。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大家终于注意到要节用了,但是这个节用,不去食堂说不要浪费饭菜,也没有鼓励大家吃干净,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打饭。节用在了什么地方呢?是把厕所的卫生纸给撤了。结果这一整天上班的时间,办公位上不断地接到电话,电话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要人去救急。平时每天在里面都有卫生纸,有一天忽然被撤了,很多人还来不及被通知,就都被困在里面。这个例子说明有些节用往往考虑不到爱人。如果能考虑到节用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过得更好,那就不会去直接就把它去掉,你节用之前可以写一个通知,提前告诉大家:“今后这个地方为了节约卫生纸的使用量,我们可能会把它给撤销了。”大家有一个准备,就不至于出现这样的笑话。

刚才提到吃饭的浪费问题,这个情况,中国是我所见过的国家当中最严重的。我们甚至可以把这个范围扩大至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中国人对于食物的浪费都是最大的。我见过很多别的国家,有些国家自身的粮食生产有问题,不得不非常小心地去对待每一点食物,所以这个国家从上到下就会形在这种习惯:烹饪的时候就不会给人做太多。当然你也很少见到当地人有浪费的情况,通常食品的价格也非常高。还有一种情况,虽然相对于国民收入水平,食物还不算特别贵,但是这样的国家也有一个习惯,吃饭时可以把每一粒米吃得干干净净。大部分国家的饮食不像中国这么品种丰富,比方说在欧洲,南欧的食物要稍微丰富一些,越往北去食物就越来越简单。在德国,今天吃面包,明天还是吃面包或面包做的三明治,三明治里边夹的,就那几样东西:西红柿、包菜。他们可以天天吃这个,了不得加点香肠,吃很久。以至于到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对这些食物都产生了恐惧,但是看他们还是比较适应。这个食物品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对食物的态度。我曾经见过一个法国人,肯定能算有钱人,他在吃饭的时候把最后的几粒米,都干干净净地吃掉,这个在我们国内现在的餐厅、饭馆里面,我可以确定地讲,是非常少见到的。他就跟我讲起来,他说:“我们的文化如此。”在他们的文化当中,对食物是不应该浪费的。所以我们见到有的基督徒在吃饭之前都会做祈祷,祈祷的目的就是感谢上天,感谢上帝赐给他这些食物。

现在很多人陷入到生活的困境当中,很多时候也是因为不敬。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你告诉这个不敬的人他怎么不敬,他往往理解不了,他没有觉得自己不敬,这个就是最麻烦的地方,而当他真的明白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他的行为表现上再没有什么不敬的地方了,就是一念之差。所以有的时候真的需要我们自己给自己一线机会,这种敬与不敬的想法、做法其实最终都是一念之差,这一念之差使人从很寒冷的地方进入温暖的地方,使人从臭烘烘的地方进入一个香喷喷的地方,但是靠别人的力量这是很难做到的,一定要自己能明白。使民以时

在中医当中,我们学过一个字叫作“节”,刚才讲了“节用而爱人”的节,这个“使民以时”同样也是节。“使民以时”的字面意思,通俗讲大概是说要动用人力资源的时候,你要看时间点。所谓的时间点,如果我们把时间打上了点,就会明白这个就叫作“节”,像一根竹子一样,一节一节的。“节气”、“季节”,五日为一候,三候成一节气。这个节气,再通俗一点,就叫作“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叫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