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新编现代汉语》(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09:34:4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张斌《新编现代汉语》(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张斌《新编现代汉语》(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0章 绪 论

0.1 复习笔记

一、语言符号

1.语言是一种符号(1)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关系

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约定的,包括自我约定和社会约定,语言符号属于后者。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使用语言的人共同约定的。(2)语言是听觉符号

人们识别符号主要依靠视觉或听觉,语言是听觉符号。语言的能指是声音,所指是意义,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密不可分。

2.人类语言的特点(1)系统性

①语言的子系统

人类的每种具体语言都是一个丰富、复杂、缜密的符号系统。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包括许多不同特点的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有规律可循。

②语言单位的系统性

每个语言单位(例如一个词)而言,它的语音形式是依照语音系统的规则构成的,它的意义与词汇系统中的许多方面发生联系,它的功能受语法规律的支配。(2)生成性

语言单位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不同的语音都是有数的音位按照一定的结构原则生成的。用有限的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生成句子,正是这个特点使语言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非语言符号(视觉符号)(1)语言符号的缺点

用声音表达意义,让人们用听觉接受信息。在时间上出口即逝,在空间上距离有限。为了弥补语言符号的缺陷,人们常利用视觉符号传达信息(2)非语言符号

①以具体语言为母本产生的

如旗语、电码。要懂得这类符号,必须掌握它的结构特点和规律,还须熟悉它的母本。这种非语言符号已经逐渐消失,让位于语言符号。

②不受具体语言制约而创造的

如信号灯、气象标志。这种符号是超语言的,仍在应用,但结构简单,表达的内容也趋于单一,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二、语言符号的符号

1.文字的能指和所指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的能指是书写形式,所指是语言,语言包括声音和意义。不论拼音文字还是汉字,记录的都包括语音和语义。没有哪种文字专记录语音或语义的,只是记录的方式有所不同。

2.口语和书面语(1)通常认为说  出来的话是口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话是书面语。(2)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它们的区别在于风格,口语具有日常交谈的风格,而书面语具有严谨的风格。(3)口语语句简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结构也不十分严谨。书面语恰好相反,形成时大都经过仔细推敲,一再修改,力求结构完整,表达准确。(4)口头表达的可能是书面语,如电台广播的报纸上的社论,大会发言时念的讲稿。用文字写下来的也可以是口语,如一些剧本的对话。

三、汉语

1.汉语的地位(1)汉语是汉藏语系中最主要的语言,除了汉民族使用以外,回族、满族、畲族也通用汉语。其他少数民族也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国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有不少人使用汉语。(2)汉语是联合国6种法定工作语言之一。

2.汉藏语系(1)分布

汉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和中部。(2)成员

包括汉语族、藏缅语族(藏语支、彝语支、景颇语支)、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侗水语支、黎语支)、苗瑶语族(苗语支、瑶语支)。(3)特点

这个语系的语言有声调系统,语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大多数语言有丰富的量词。

3.汉语的特点(1)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所谓形态变化是指语言单位在不同的结构关系中产生的变化,分内部形态变化和外部形态变化。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即外部形态变化。如动词充当述语与充当主宾语在形式上没有区别。(2)短语的语序比较固定

①在汉语里,定语和状语总是前置于中心语。

②汉语里的主谓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的语序也是固定的。

4.古汉语

汉语包括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古汉语只保留在文献当中,包括文言和古白话。(1)文言是周秦时代的书面语,是当时口语的加工形式。从周秦到“五四”时期,两千多年来文言一直占统治地位。(2)古白话是在周秦以后的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书面语,也被称为近代汉语。

四、现代汉语

狭义的现代汉语指汉民族的共同语,即普通话。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

1.几个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区

北方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

北方话区域占汉语地区四分之三,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方言区内部,词汇大同小异,语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语音差异较多,但有规律可寻。(2)吴方言区

吴方言也称江浙话或下江话,以上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8000多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八点四。(3)湘方言区

湘方言也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5000万,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4)赣方言区

赣方言也称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2000多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二点四。(5)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古代北方动乱时人民迁移南方而形成的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4000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四。(6)粤方言区

粤方言也称为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5000多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7)闽方言区

闽方言内部分歧较大,可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方言,以厦门语为代表;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方言,以莆田话为代表。使用人口4000多万,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二。

2.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的关系(1)方言和民族共同语并不是并立的,民族共同语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加工的,是高于方言的形式。(2)共同语为全民服务,方言只不过是共同语的地域变体。

3.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1)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是元代才开始形成的。(2)白话文学作品的广泛流传和北京口语的深远影响,促使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五四”运动时期提倡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正是这一趋势的具体表现。这两个运动互相推动,使书面语接近口语,使口语有了明确的规范,于是形成了通行的普通话。(3)l95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讨论了普通话的规范。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3.普通话的规范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指以北京语音系统为标准,不是认为北京人说的话都是标准的,北京话的土音不包括在内。词汇不以北京一个地方的用例为标准。(2)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指流传范围广、影响大、为群众所赞许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不限于文学著作,也包括论文之类。典范的作品中也常常掺有少量非公用成分。(3)词汇不像语音,不能以北京一个地方的用例为标准。事实上北方广大地区的通用词,在全国各地都是通用的。

五、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1.要解决的问题(1)规范不明确。(2)规范不普及。

2.语言规范化的内容(1)共同语普遍化。(2)书面语口语化。(3)文字标准化。(4)各项标准的明确化。(5)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电脑化。

3.规范化的必要条件(1)语言理论的指导。(2)语言实践的调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特点(1)这个法调整的是政府行为和社会公共行为,不是个人的语言文字行为。(2)重申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同时还规定可以保留和使用繁体字的范围。(3)在法律责任方面,以教育、倡导为主,批评、处罚为辅。

六、语言分析

1.语言分析中常用的方法(1)划分

划分是把大类分成小类,例如把音素分成元音和辅音。(2)切分

切分是把整体分成部分,例如把音节分成声和韵,再把韵分成韵头、韵腹、韵尾。

2.传统语言学最关注的课题

寻找划分出的类与切分出的类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传统语言学最关注的课题。

3.描写语言学派的分析方法(1)替换法

用已知语言单位去替换较大结构中的成分,说明被替换的成分在那个结构中属于结构构成的单位。也用来说明替换的单位与被替换的单位功能相同,前提是不能改变原有的结构框架。(2)分布分析法

根据语言单位可能出现的语言环境或上下文作为分类的依据。(3)直接成分分析法

也称为层次分析法,简称ICA。把较复杂的结构切分出组成部分,一般采取二分,有的也用多分。切出的两个(或几个)成分,称为直接成分。直接成分还可以进一步切分,分析到基本单位为止。层次分析也可以采用从小到大的分析方法。汉语的语法分析,一般采取从大到小的方法,这样在分析时可以适可而止,而且避免了词与非词分界的纠缠。(4)变换分析法

按照一定的规则把一个语言结构变成另一个语言结构。常用来说明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把主动句变换成被动句。也用来说明歧义现象,分化同形结构。

七、描写与解释

语言现象的描写固然不可缺少,而解释也是必要的。规律的描写固然重要,恰当的解释更能帮助人们深入理解。

1.描写

传统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着重的都是语言结构的描写。(1)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者把分析方法称为“发现程序”,说明目的在“发现”,而不在“解释”。着眼于言语资料,要从习惯中去发现规律。(2)传统语言学

传统语言学着眼于人们熟悉言语行为,以规律去规定语言习惯。如拉丁语法,教人们懂得名词的性、数、格的变化。

2.解释(1)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用亲属语言或方言作材料,从比较中探求语言的发展情况,借以解释某些语言现象。(2)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也是解释性的,它解释语言能力。它认为有一种全人类的普遍语法,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这种语法运用于电脑的信息处理、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有其合理的因素。

八、语言的发展变化

语言是开放性系统。外部因素可以使系统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内部结构也不是永不改变的,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产生中间现象。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各种要素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

1.词汇

词汇的发展最快,包括旧词的隐匿,新词的增加,词义的改变。“五四”时期和今天的改革开放时期是词汇发展最明显的时期,“五四”时期和今天的改革开放时期是词汇发展最明显的时期。

2.语音

语音的变化慢一些,通常从历史资料和方言中可以找到发展变化的迹象。

3.语法

语法结构也是比较稳定的,但也有变化。(1)语言发展中新的格式或用法,有的是先出现在口语中,然后推广到书面语的。有的是先出现在书面语中,然而推广到口语的。(2)语言在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中间现象。如语素,有实素、虚素之分。(3)语言结构是有规律可寻的,然而语言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一般规律,也常有特殊现象。例如动词前边可以加“不”,表示否定。这是一般  规律。动词“有”的否定形式是加“没”,而不是加“不”,这是特殊现象。

九、语言学习

1.模仿

最原始的学习方式是模仿。模仿中不免出现差错,于是加以改正。这就是“试误”的过程。

2.领悟

语言学习也常通过领悟,比如类推。试误与领悟总是交织在一起,使学习不断长进,从中掌握规律。

3.总结经验

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总在不断总结经验,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种规律的掌握,通常是不自觉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理论。

4.掌握术语

任何科学都有一套术语。掌握术语最重要的是把术语放在科学系统中,从整个系统的结构关系去理解。

0.2 课后习题及详解

1.符号包括能指与所指。同样的物质形式可以作为不同事物的能指,同样的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物质形式作为所指。请举例说明。

答: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的能指是声音,所指是意义。由于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使用语言的人共同约定的,因此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同样的物质形式可以作为不同事物的能指,同样的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物质形式作为所指。

同样的物质形式可以作为不同事物的能指,典型的代表是同音词。如“人参”和“人身”,汉语中存在大量这类同音词,它们读音相同,即能指相同,但所代表的意义不同,即所指不同。相同的物质形式(读音)作为不同事物的能指。又如书面形式O,可以表示“氧”,也可以表示“零”。

同样的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物质形式作为能指,例如“馄饨”和“云吞”它们意义即所指相同,都是指一种面食,但是形式不同,即能指不同。 “馄饨”这一所指在有的地方能指是“云吞”,有的地方却是“抄手”。又如0.4和4/10。

2.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带有任意性。为什么这种联系既经确定之后不能随意改变?

答: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不是必然的,是使用该语言的人共同约定俗成的。但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了满足人们的交际需求,保证社会的正常沟通,这种约定俗成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改变,该社会群体中的人就必须遵守,否则会导致沟通不畅甚至混乱。

3.语言符号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在书面用语(书写的语言)中,除了语言符号之外,还有非语言符号,请举例说明。

答:(1)标点符号,它们表达一定的意义,但是没有语音形式,是非语言符号。(2)字母表,有确定的语音形式,但单个字母的发音并不表示某种确定的意义。

4.有人认为英语、法语、德语的语言文字是表音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你如何理解表音与表意的区别?

答: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语言包括声音和意义,因此没有哪种文字是专门记录语音或者语义的。英语等拼音文字与汉字的区别在于记录语言的方式不同,不能认为英语是表音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

5.有人认为词与词的搭配关系,即哪些词能跟哪些词组合,不能跟哪些词组合,也是一种形态,即所谓广义形态。例如数量短语与名词的结合。看来,形态包括:构形形态(严格意义的形态)、构词形态、用虚词表示的外部形态、广义形态。你认为现代汉语有哪几种形态,请举例说明。

答: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但有构词形态,也有一些用虚词表示的外部形态和广义形态。(1)构词形态

汉语中有一些前缀和后缀,还有少量中缀,且有增多的趋势。前缀如老:老师、老虎、老鼠;后缀如子:桌子、胖子、担子;中缀如里:糊里糊涂、傻里傻气、慌里慌张。这些都是构词形态。(2)用虚词表示的外部形态

如汉语用“着”、“了”、“过”表示动词的时态,用“把”、“被”等表示施受关系。(3)广义形态

广义形态如数量短语与名词的组合。

6.语言的口头表达形式与书面表达形式并不是完全可以对应的。有些口语不出现在书面语中,有些书面用语不宜用口语表达。你能举例说明吗?

答:口语和书面语由于语体不同,用词习惯等有所不同。(1)不出现在书面语中的口语

如一些重复啰嗦的语句、一些个人习惯用语、一些修正语句、一些少见的方言用语等等。文艺作品中出现这类语言,仍属口语。(2)不出现在口语中的书面语

如有的较长的排比句、名词前面很长的修饰语、华丽的词语等等。

7.拿文言和现代汉语相比较,有一类词完全改变了,那就是语气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请加以解释。

答:造成古今语气词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古今语音的演变。今天寻找古音的证据主要是考察方言,因为有的方言还保留了古音。如古代的语气词“也”与今天的“呀”有关,普通话中的“爷爷”在有的方言中读作“ya ya”。

8.现代的戏曲(如京剧、昆曲)中保留了一些近代汉语的词语,你能举例说明吗?

答:如现代戏曲中把“买酒”说成“沽酒”,把费用说成“花销”,把“收拾”说成“打点”,把“周全”说成“宛转”,把“大便”说成“出恭”,还常用“者”作为语气词。这些都是近代汉语用词的特点。

9.人们为了使用语言的方便,常常把一些较长的词语加以简缩,于是一些印欧系语言出现了许多缩写,而汉语则出现了许多简称。为什么采取的方法不一样?

答:简缩的目的是把较长的短语变成较短的形式,简缩的要求是简缩形式能暗示原形。印欧语系的语言使用的是拼音文字,因此用每个单词的首字母作为整个短语的代表比较合乎要求和实际。而汉语使用的是方块汉字,因此用汉字本身作为代表比较符合要求和实际。

10.有人说,拼音文字十分简单,只须二十几个字母就能记录口语。汉语就须几千个文字才能把说的话写下来。这样比较合理吗?为什么?

答:这种比较不合理。(1)拼音文字的单词是由26个字母组成的,需要26个字母按某种方式组合成为单词,而并不是单纯用26个字母直接来记录语言。(2)而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字母没有意义,汉字的笔画也没有意义,但是汉字是有意义的。这是字母和汉字的基本区别,因此汉字和字母没有可比性,应该拿汉字的笔画和26个字母来比较。比较起来,笔画比字母简单得多,数量也少得多。

第1章 语 音

1.1 复习笔记

一、语音概说

1.语音的特点(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2)各种语种都有它特有的语音系统。汉语除作为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以外,还有多种不同的方言,它们也同样具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2.语音的性质

语音的性质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1)语音的物理性质

语音的物理性质主要表现为语音的四要素,即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①音高

a.定义

音高是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即一定时间里发音体振动的次数的多少,振动次数多(频率高),发出的声音就高;振动次数少(频率低),发出的声音就低。

b.影响音高的因素

第一,物体的大小,长短,松紧。

同一时间里,凡大的、长的、松的东西振动得慢,振动的次数少,发音就低;小的、短的、紧的东西振动得快,振动的次数多,发音就高。

第二,声带振动的快慢和次数。

一般男人的声带比女人的声带长而厚,所以男人的声音比女人低沉一些,老人的声带比较松弛,所以不论男女到老年时声音都比年轻时显得低沉、粗哑。

第三,说话环境的需要。

发音时随着感情和说话环境的需要,可以把声带拉紧或放松,使发出的声音有高有低。

c.音高与声调的关系

音高变化主要体现在语音的声调上。声调是“相对音高”的变化,而非“绝对音高”的变化。以普通话语音的四种声调来说:

第一,阴平是一种高而平的调子,发音时自始至终声带保持同样的松紧程度,音高没有变化,如:mā(妈)。

第二,阳平是一种由中度升到最高度的调子,发音时声带由半松拉到最紧程度,音高由半高往上升到最高,如:má(麻)。

第三,上声是一种由半低降到最低又往上升到半高,呈曲折型的调子,发音开始时声带就比较松,接着再放松到最低,然后拉紧到比阳平的收音略松一点的程度,音高由半低降到最低,再往上升到半高,显示出曲折的调型,如:mǎ(马)。

第四,去声是一种由最高降到最低的调子,发音时声带由紧放松,音高由最高下降到最低,如:mà(骂)。

②音强

a.定义

音强是声音的强弱,也称音势或音量。它取决于发音时音波振动的幅度大小。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b.影响音强的因素

发音的用力大小会影响音强:

发音时用力大,呼出的气流冲击发音器官的力量强,振幅大,声音就强。

发音时用力小,呼出的气流冲击发音器官的力量弱,振幅小,声音就弱。

③音长

a.定义

音长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持续的时间长,声音就长,反之声音就短。

b.影响音长的因素

第一,单元音可以延长发音,辅音多数不能延长发音,所以发元音比发辅音音长,而辅音中的鼻音和擦音的本音也可以延长,所以发鼻辅音和擦音就比发其他辅音音长。

第二,韵母后面带有一个喉部的塞音韵尾,使其发音短促不能延长,同是“热烈”,这个词用普通话语音读声音就长,用吴语读声音就短促。

④音色

a.定义

音色也称音质,是声音的个性。音波振动的形式不同,产生不同的音色。

b.影响音色的因素

第一,发音体不同,音色不同。如长笛、喇叭和小提琴各有不同的音色。

第二,共鸣器不同,音色也不同。如长笛和喇叭都是吹奏的,但共鸣器不完全相似。

第三,发音方法不同,音色也不同。如同是小提琴的演奏,可以用弓拉弦,也可以用手指弹拨,所以能发出不同的音色。

第四,发音环境不同,音色也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问里发同一个音也可以因发音的环境不同选择发音方式而改变音色。(2)语音的生理性质

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

①呼吸器官包括肺和气管。肺的呼吸作用形成的气流是发声的动力,气流量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强弱。

②发声器官是指喉头中的声带。声带位于喉头里面,一端连结着甲状软骨,另一端和两块杓状软骨相连结,声带中间是声门,可以打开或闭合。

a.发噪音时,声门打开,气流可以自由地通过呼出。

b.发乐音时,声门闭合,两条声带靠近,中间留有一条窄缝,气流通过必须从声门的窄缝里挤出,使声带受到振动,造成音波发出响亮的声音。

图1-1  声带活动示意图

③共鸣器官包括口腔和鼻腔。

气流振动声带发出音波后所以能形成各种不同的声音,是由于气流在口腔、鼻腔里会产生各种共鸣。

a.口音:气流在口腔活动产生共鸣而发出的声音称为“口音”。

b.鼻音:鼻腔是一个固定的共鸣腔,它和口腔相接的软腭和小舌都可以上下升降活动,当它们下降时气流被挡住流向口腔的通道,改从鼻腔产生共鸣而呼出,这种声音称为“鼻音”。

图1-2  发音器官示意图(3)语音的社会性质

①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具有表义功能,而这种功能是社会赋予的,语音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

a.民族特征:语音的民族特征可以从不同语言的比较中显示出来。

b.地域特征:每个民族各地方使用的地方方言也有它们各自的社会特征。

②汉语没有复辅音,且位置固定在音节的开头,辅音作韵尾时也只能有一个处在音节的末尾。

③语音具有地方区域特征,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方言,所以研究语音除了了解它的民族特征外,还必须了解它的地方特征。

3.语音分析(1)音节

①定义: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语音单位,也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

②特点:在汉语中一个音节用一个方块字记录。

③特殊现象:儿化韵音节用一个音节表示两个字。

④音节数量:汉语普通话中语音音节有400个左右,其中常用音节仅占三分之一。(2)音素

①定义:音素是语音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音单位。

②数量:一个音节最少有一个音素,最多只能有四个音素。

③分类:普通话语音共有32个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a.元音

定义: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要振动声带,发出响亮、清晰的声音称为元音,也称母音。发元音时气流在口腔里不受到发音器官的阻碍,呼出的气流较弱。普通话语音32个音素中有10个元音音素。

b.辅音

定义: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多数不振动声带,发音不响亮,少数辅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声音比较响亮的音称为辅音,也称子音。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里受到发音器官的阻碍,呼出的气流较强。普通话语音32个音素中有22个辅音音素。(3)音位

a.定义

音位是指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b.音位和音位变体

音位:如bāo(包)、pāo(抛),dào(到)、tào(套),gǎo(搞)、kǎo(考)所表示的意义是由不同的声母b—p,d—t,g—k来体现的,这说明在汉语中b、p、d、t、g、k是6个不同的音位。

音位变体:在实际语音中这4个“a”如果发得不准确,不能区分出它们发音时舌位的前后或高低,却并不影响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因此这4个“a”并不是4个音位,只能看作是一个[A](典型的a)音位以外具有3个音位变体。

4.记录语音的方法及音标(1)《汉语拼音方案》制订以前的记音方法及音标

①反切

a.定义

始于东汉,即采用两个字拼合起来为另一个字注音,前一个字采用它的声母,称为反切上字,后一个字采用它的韵母,称为反切下字,声调则只用反切下字的。

例如“中华”两字,反切是“中,陟弓切”,“华,呼瓜切”。

b.反切方法的利弊

优点:可以用少数汉字来为多数汉字注音认读。

缺点:第一,反切上字和反切下字都需要去掉该字的一个部分。

第二,反切上字和反切下字如果读者不能认读,那么它就起不了注音的作用了。

②注音字母

a.定义

注音字母是1918年制订公布的,采用了符号表示声母、韵母和声调。

b.反切方法的利弊

优点:改变了过去用汉字标音的方法,是研究语音标音方法的一大进步。

缺点:第一,它不是音素字母,一个符号可以包括两个音素,无法显示韵母的韵腹和韵尾,在学习和研究上既不科学,使用也很不方便。

第二,每个符号仍是简单的汉字笔画形式,书写不方便,不美观,又不能连写。

③国际音标

a.定义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公布的记音符号,已被世界各国语言学界所公认。

b.国际音标的特点

第一,表音细致,一个符号只表示一个声音,不能互换替代,便于研究各种语音系统,   第二,国际音标大部分采用拉丁字母小写的印刷体,再增加其他方法补充,也借用其他语种的一些字母,新造一些字母,或在字母上加上符号。(2)《汉语拼音方案》

1958年2月11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汉语拼音方案》包含五个方面内容:

①字母表(略)

②声母表(略)

③韵母表

表1-3  韵母表

a.知、蚩、诗、曰、资、雌、思等7个音节的韵母用i,即:知、蚩、诗、日、

资、雌、思等字拼作zhi、chi、shi、ri、zi、ci、si。

b.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er tong,“花儿”拼作huar。

c.韵母单用的时候写成ê。

d.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ya(呀)、ye(耶)、 yao(腰)、you(忧)、yon(烟)、yin(因)、yang(央)、ying(英)、yong(雍)。

e.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wa(蛙)、wo(窝)、wai(歪)、wei(威)、wan(弯)、wen(温)、wang(汪)、weng(翁)。

f.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u(迂)、yue(约)、yuan(冤)、yun(晕);ü上两点省略。

g.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u(居)、qu(区)、xu(虚),ü上两点也省略;但是跟声母n、l拼的时候,仍然写成nü(女)、lü(吕)。

h.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

i.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ng可以省作(英语音标)。

④声调符号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声不标。例如:

⑤隔音符号

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ao(皮袄)。

表1-4  国际音标常用元音表

表1-5  舌尖元音表

卷舌元音:[er]舌位央不圆唇,r表示卷舌符号。

表1-6  国际音标常用辅音表

表1-7  汉语拼音字母和国际音标对照表

二、辅音和声母

1.辅音的特点及其与声母的关系(1)辅音的定义

辅音是气流在口腔里要受到阻碍,克服阻碍而发出的音。(2)辅音的特点

①发辅音时气流要克服阻碍,呼出的气流比较强,而且形成阻碍部分的肌肉紧张,其他部分的肌肉不紧张。

②多数辅音发音时气流不振动声带,称为“清辅音”,它们的本音不响亮,少数辅音发音时也振动声带,称为“浊辅音”,它们的声音比较响亮。普通话语音只有m、n、l、r、ng 5个浊辅音。

③在汉语一个音节里至多只能有两个辅音,而且位置固定在音节开头或音节末尾。

④辅音不能独立成音节(少数浊辅音如m、n可作为叹词“母”、“嗯”,部分方言有m、n、ng少量音节,如吴语口语的“鱼”、“亩”)。

⑤普通话语音共有22个辅音,其中21个可充当声母,它的位置在一个音节的开头部分(其中n也可以用在音节末尾作为鼻韵母的韵尾),只有一个ng只能用作鼻韵母的韵尾,不能充当声母。(3)辅音和声母的关系

①声母都是辅音,但辅音不全是声母,两者不能替代。

②从构成音节的语音单位而言,语音学里把音素分析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从组成音节的成分而言,音韵学传统的分析是把一个字的发声和收音分成两个部分,发声部分称为声母,收音部分称为韵母。语音教学一般都采用声母和韵母的概念。

2.声母(1)定义:一个音节开头部分的音称为声,用来表示声的字母称为声母。(2)特点:声母一般都由辅音充当,发音时本音多数不响亮。普通话语音共有21个辅音声母。也有零声母,不是辅音。

3.学习声母的方法

学习声母必须了解每个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1)发音部位

①定义: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到发音器官形成的各种阻碍,语音学里把辅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称为“发音部位”。

②分类:普通话语音中22个辅音(包括21个声母和1个韵尾)共有7种不同的发音部位。

a.双唇阻:发音时上下唇形成阻碍,称为双唇音,如:b、p、m。

b.唇齿阻:发音时下唇靠向上门齿形成阻碍,称为唇齿音或齿唇音,如:f。

c.舌尖前阻:发音时舌尖平伸和上齿背形成阻碍,称为舌尖前音,如:z、c、s。

d.舌尖中阻: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形成阻碍,称为舌尖中音,如:d、t、n、l。

e.舌尖后阻:发音时舌尖上翘,与硬腭最前端(即齿龈后端部分)形成阻碍,称为舌尖后音,如:zh、ch、sh、r。

4.呼读音

它并不是辅音和元音的结合,它的作用只用来呼读、称说,便于辅音音素教学,在声母和韵母拼合成一个音节时,必须丢掉辅音后面所加的元音,仍用它的本音。

5.零声母(1)定义:指开头部分没有声母,只由韵母独立成音节。“零声母”的有无与词义没有关系。(2)分类

①韵母i或有i开头的韵母自成音节,如:yí(移)、yá(牙)、yáng(羊)。

②韵母u或有u开头的韵母自成音节,如:wù(务)、wěi(伟)、wáng(王)。

③韵母或有ü开头的韵母自成音节,如:yǔ(雨)、yuán(元)、yùn(运)。

④没有i、u、ü开头的韵母自成音节,如:ài(爱)、ān(安)、è(饿)。

6.方音辨正(1)zh、ch、sh和z、c、s辨正

①掌握zh、ch、sh的发音部位,舌尖向上翘起为“翘舌音”,z、c、s为“平舌音。

②利用普通话语音声韵配合的内部结构规律来分辨

a.韵母ua、uai、uang不和声母z、c、s构成音节。

b.韵母ong不和声母sh构成音节。如:松sōng的声母不要读翘舌音。

③利用古今语音演变规律来分辨

上古语音中有一部分声母类似今天d、t的字,演变到现代普通话语音中声母是zh、ch、sh,因此可以利用与d、t有关的声旁的形声字来判定它们的声母是zh、ch、sh。

a.从声旁看字的读音。滞zhi的声旁是“带dài”,治zhì的声旁是“台tái,这两个形声字在古代都从声旁d、t得声,演变到现代普通话语音声母一定是翘舌音zh、ch。

b.从字看声旁的读音。调diào、tiáo的声旁是“周zhōu”,祷dǎo、涛tāo的声旁都是“寿shòu”,悼dào的声旁是“卓zhuo”,“周”、“寿”、“卓”的声母一定是zh、ch、sh。

d.利用形声字声旁类推。汉字中有大量形声字,凡声旁相同的字,它们的声母往往也相同,或者是声母的发音部位相同。(2)r和l辨正

①把舌尖上翘,略为靠后并且保持一点缝隙就能发成r的音色了。

②凡方言(n、l不分的除外)声母是l的字,普通话声母也都是l(作弄的“弄”nòng是唯一的例外字,但“里弄”也读làng),如果方言声母不是l,那么普通话语音也不可能读l。

这条规律整理如下:

③要记住r声母的字也可以采用形声字声旁类推。如:柔rou——揉、蹂、鞣rou。(3)n和l辨正

①发音区别在于n是鼻音,发音时要控制气流必须从鼻腔呼出,而发l时必须堵塞鼻腔的通路,让气流从口腔呼出。

②在记字方面可以利用形声字声旁类推的方法。如:奴nú——弩nú,努、驽nǔ,怒nù(4)f和h辨正

①要分清f和h,主要应掌握这两个辅音的发音部位,当发h时下唇不能与上齿相接近,而发f时下唇必须上抬与上齿靠近。

②利用形声字声旁类推是一个记字的好方法,如:非——菲、啡、绯、扉、霏fēi(5)j、q、x辨正

①当舌面前部与硬腭接触或靠近时,舌尖一定是下垂在下齿背的部分,如果舌尖平伸就会与上齿背接触而发出近于z、c、s的音色了。

②普通话语音的z、c、s不可能和i或i开头的韵母构成音节。

③发j、q、x时是用舌尖后端接近硬腭前端,发出的音色近于翘舌音zh、ch、sh属尖音现象,应加以改正。

三、元音和韵母

1.元音的特点及其和韵母的关系(1)元音的特点

元音是气流通过声门振动声带,在口腔内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

①发元音时,气流较弱,发音器官均衡紧张,声音响亮。

②元音是一个音节里的主要成分,可独立成为一个音节。如ū(wū乌)。

③汉语一个音节里最多可以有3个元音音素拼合而成。(2)元音与韵母的关系

①普通话语音共有10个元音,其中a、o、e、ê、i、u、ü、er 8个元音可以独立作韵母自成音节,-i和-i两个元音不能独立成音节,只能作声母z、c、s、zh、ch、sh、r的韵母构成音节。

②普通话语音共有39个韵母,凡元音都是韵母而韵母却并不只是元音。

③一个韵母可以不止一个元音,最多可以有3个元音。

④元音和韵母有密切的关系,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韵母的范围比元音大得多。前者是语音学分析音素的结果,后者是音韵学分析一个字读音的结果。

⑤根据汉语音韵学传统的分析,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称为韵母,韵母不能没有元音音素,一个元音音素可以独立成音节。

2.韵母的分类(1)从韵母中元音音素的多少分类

从韵母中元音音素的多少分类可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合元音韵母和鼻辅音韵母。

①单元音韵母

只有一个元音的韵母称为单元音韵母,一般称之为单韵母,普通话语音共有10个单元音韵母,根据发音特点,可分为三类:

a.舌面元音:a、o、e、ê、i、u、ü

发舌面元音时气流调节在舌面和硬腭上,由于舌位高低,口形大小,唇形圆展的不同,七个单元音可分为七类:

第一,a舌位低,开口,不圆唇音。

第二,o舌位后,半高闭口,圆唇音。

第三,e舌位后,半高半闭,不圆唇音。

第四,ê舌位前,半低半开,不圆唇音。

第五,i舌位前,高元音,闭口,不圆唇音。

第六,u舌位后,高元音,闭口,圆唇音。

第七,ü舌位前,高元音,闭口,圆唇音。

图1-3  元音舌位图(竖线表示唇形,左边表示唇不圆,右边表示唇圆)

注释:第一,前半低元音ê自成音节时加写“^”符号与“e”区分,ê只用于叹词,使用频率很低,主要用途是在复合元音ie、üe中与i、ü复合。

第二,ü上两点一般要省略,除在n、l后面不省略。

第三,i,u、ü这3个元音自成音节时要加y、w.

b.舌尖元音韵母

舌尖元音发音时由舌尖的活动调节气流,普通话语音里有两个舌尖元音:

第一,-i[ɿ]舌尖前高,不圆唇,通称舌尖前元音,发音时舌尖平伸对着上齿背,中间留有空隙,气流不产生摩擦。如:zi、ci、si。

第二,-i[ʅ]舌尖后高,不圆唇,通称舌尖后元音。发音时舌尖上翘顶着硬腭前端,中间留有空隙,不产生摩擦,如:zhi、chi、sh、ri。

舌尖元音-i[ɿ]和-i[ʅ]只能分别和z、c、s与zh、ch、sh、r构成音节,i是舌面元音,可以跟除z、c、s、zh、ch、sh、r外的任何辅音相组合。

c.卷舌元音韵母

第一,er发音时舌面中央抬起发出元音e,同时舌尖卷起接近硬腭轻轻一卷,立即放下,发出卷舌元音er,也称卷舌韵母。舌位央半高不圆唇音。

第二,er不能与任何辅音构成音节,它单独成音节只有ér(儿、而),ěr(耳、饵、尔)等几个常用字,主要作用是和韵母结合成“儿化韵”如:小孩儿xiǎo háir。书写形式采用双字母,但“r”是用以表示卷舌的符号,在这里不等于辅音r。

②复合元音韵母的学习方法

复合元音是两个或三个元音复合而成类似音节的音,发音时由一个元音音素滑到另一个元音音素的舌位上去,口腔的开合大小和舌位的高低都有变化。复合元音也称“复韵母”,按照复合的元音音素可以分成两大类:

a.二合元音韵母

第一,前响复韵母,由两个元音复合而成,主要元音在前面,开口度大,舌位低,后一个元音是尾音,轻短模糊。如:āi挨,ēi钦

第二,后响复韵母,后一个元音是主要元音(韵腹),发音响亮,开口度大,舌位较低,前一个是介音(也称韵头)发音比较轻短,开口度小,舌位高。如:ia、ie、ua、uo、ue

b.三合元音韵母

由3个元音复合而成,在二合元音ai、ei、ao、ou前面各加上i或u作为介音,中间元音是主要元音,即韵腹。如:iao、iou、uai、uei。其中iou和与uei前拼辅音声母时书写形式省略为iu,ui,独立成音节时写成yōu、yao、wai、wei。

③复合鼻尾音韵母的学习方法

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一个鼻辅音复合成的音,也称带鼻辅音韵母或鼻韵母。普通话语音复合鼻尾音的尾音共有两个,一是舌尖中音的n,一是舌根音的ng。发n时舌尖抵在上齿龈,软腭下垂挡住口腔通道,发ng时舌根部分上抬与软腭形成阻碍挡住口腔通道。

a.前鼻韵母8个,分别为on、en、in、ün、ian、uen。

第一,on发元音a(舌位比发单元音a略靠前)后紧接着舌尖抵住上齿龈,同时软腭下垂,挡住气流,使气流在鼻腔共鸣后流出,舌尖与上齿龈不解除阻碍。如:ān(安),lán gān(栏杆)。

第二,in发元音i后紧接着舌尖抵住上齿龈,同时软腭下垂挡住气流,使气流在鼻腔共鸣后流出,舌尖与上齿龈不解除阻碍。如:īn(yīn)音,xīn qin辛勤。

第三,ün发元音ü后紧接着舌尖抵住上齿龈,同时软腭下垂挡住气流,使气流在鼻腔共鸣后流出,舌尖与上齿龈不解除阻碍。如:ün(yūn)晕,jūn xùn军训。

第四,ian发元音i后紧接着发an(这时a受前高元音的影响,舌位略为上升如元音ê的音色)。如:ian(yān)烟,tiān biān天边。

第五,uan发元音u后紧接着发an。

第六,ion发元音ü后紧接着发on。

第七,uen发元音u后紧接着发en,uen和辅音声母结合成音节后,书写形式省略为un。

b.后鼻音韵母8个,分别为:ang、eng、ing、ong、iang、uang、ueng、iong。

第一,ang发元音a(舌位比发单元音a略靠后)后紧接着舌头往后缩,舌根部分抬起与软腭相抵,同时软腭下垂挡住气流,使气流在鼻腔共鸣后流出,舌根与软腭不解除阻碍。如:āng肮,chǎng fáng厂房。

第二,eng发元音e(与en的元音一样)后紧接着舌头往后缩,舌根部分抬起与软腭相抵,同时软腭下垂挡住气流,使气流在鼻腔共鸣后流出,舌根与软腭不解除阻碍。如:fēng shèng丰盛

第三,ing发元音i后紧接着舌头往后缩,舌根部分抬起与软腭相抵,同时软腭下垂挡住气流,使气流在鼻腔共鸣后流出,舌根与软腭不解除阻碍。如:īng(yīng)英,qīng jìng清静。

第四,ong发元音o(严格地说这个o的舌位比单元音o略微抬高),后紧接着舌头往后缩,舌根部分抬起与软腭相抵,同时软腭下垂挡住气流,使气流在鼻腔共鸣后流出。如:sōng dòng松动(ong不能独立自成音节,必须与辅音声母相拼成音节)。(2)按不同的介音分类

四呼: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撮口呼

①开口呼:没有韵头而韵腹不是i、u、ü的,共有l6个。

②齐齿呼:有韵头i或韵腹是i的,共有10个。

③合口呼:有韵头u或韵腹是u的,共有9个。

④撮口呼:有韵头ü或韵腹是ü的,共有4个。

韵母ong和iong在中古语音中分别归入合口呼与撮口呼。

表1-8  韵母总表音素分类 四乎单元音(单复合元音(复韵带鼻尾音韵母(鼻韵母)韵母)母)an en ang eng ong-i-i er a o eai ei ao ou开口呼i u üia ie iao iou ua ian in iang ing iong uan 齐齿呼 合口呼 uo uai uei üeuen uang ueng üan ün撮口呼

3.方音辨正(1)en、eng和in、ing辨正

①普通话语音声、韵相配有一定的规律,可利用它来掌握一部分字的韵母。

a.声母d、t、n、l和en不能构成音节。(“扥dèn”、“恁nèn”是方言词除外)

b.声母d、t、n和in不能构成音节。(“您”nín除外)

②利用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可以分清部分字的韵母。

a.吴语没有en、eng的区别,凡普通话语音中这两个韵母的字在吴语中可以读en,也可以读eng

b.声母是双唇音及唇齿音的b、p、m、f、w时,韵母绝大多数是en或uen。

③利用形声字声旁类推。

如:申shēn——伸、呻、绅、砷shēn,神、鉮shén,审、审、婶shěn。

生shēng——牲、甥、笙shēng,胜shèng。(2)eng和ong辨正

在普通话语音里声母b、P、m、f不能和ong构成音节,准确的韵母应该是eng,发这个韵母的元音不要把唇形拢圆。(3)i和ü辩正

①多练习唇形拢圆的动作,i和ü舌位一样高低,发i时把唇形收拢成圆形,就可以发出ü的音色

②利用形声字声旁类推,掌握撮口呼的字。如:

俞yú——榆、瑜、逾、渝、愉、揄、觎yú,喻、谕、愈yù。(4)o、e、uo辨正

①凡声母是双唇音b、p、m的,韵母都是单元音韵母o,其他声母的字韵母多数是uo。

②o是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始终如一,没有动程,但uo是复合元音,发音时舌位有极小的动程,口形由小到大。

③利用语音演变及普通话语音内部结构规律来纠正以上两种错误现象:

a.普通话语音声母b、p、m、f不能和e构成音节(me(么)是用在“什么shén me”这个词中的轻声音节)

b.普通话语音声母b、p、m、f不能和uo构成音节,单元音韵母o不能和b、p、m、f以外的声母构成音节。(5)an和ang辨正

①an中的 a发音时舌位比单元音a靠前,调节气流的部位在舌面前部,国际音标是[a](称为前a)。

②ang中的a发音时舌位比单元音a靠后,调节气流的部分在舌面后部,称为后a。

四、声调

1.声调的性质和作用(1)定义

声调是指一个字的字调,每个音节除声母、韵母以外,一定有一个声调贯穿始终。(2)性质

①声调的形成是音高的变化,声调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取决于音高,发音时声带拉紧,发出的声调就高,反之声带放松,发出的声调就低。

②汉语的声调有平、升、降或升降、降升的曲折型,都是由于声带松紧的变化形成的。(3)作用

不同的声调可以改变音节所表示的意义,区分不同的词语。

2.调类和调值(1)调值:指某一个声调的实际读音。汉语方言都有声调,但同一种声调名称的调值并不相同。如普通话语音的“天”是高而平的调子,而吴语上海话却是下降的调子。(2)调类:把调值相同的字归并成类。一种方言里有几种调值,就有几种调类。方言和普通话的声调都是从中古语音的“平、上、去、入”四声演变而来的,在演变过程中有分化,有合并,发展的速度不一样,所以各种方言的调类多少并不相同,

3.普通话语音的调类和调值(1)四声

①四声是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②四声的调值为:阴平为高平调,调值为55,阳平为中升调,调值为35,上声为降升调,调值为214,去声为全降调,调值为51。

四声的调值可以采用五度标记法形象地比较说明:

图1-4  五度标记法(2)上声变调

①当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字前面时,上声调由214变为211.

②当两个上声连读时,前一个上声字调值变为35。

③三个上声字连读时,可分为两种情况:

a.当三个上声字连读停顿在第一个字后面时,前两个字调值变为35和21。

b.当三个上声字连读停顿在第二个字后面时,第二个字调值变为35。(3)轻声不是第五种调类

①定义:普通话语音里有些音节读轻声。轻声是一种又轻又短、比较模糊的调子,但不能认为轻声是四声以外的第五种声调,轻声只是声调的音变现象。

②从具体语言里可以看出,凡读轻声的字都有它原来的声调。

如:东西dōng xi东西dōng xī同一个“西”原声调是阴平。

③当一个轻声音节处在不同声调音节的后面,它的读音虽属模糊却仍有音高的区别。

如:酸的suān de  甜的tián de  苦的kǔ de  辣的là de“的”的读音在上声字后面音高略高于其他三声,在去声字后面它的音高最低,而在阴平、阳平字后面则音高处于中等。

4.古四声到普通话四声的演变规律(1)古入声字分别归入平、上、去三种调类(2)根据声母的清、浊等原因在分化及归并中按照“入派四声”和“浊上归去”的规律。

表1-9  古四声到普通话四声的演变规律表(3)浊声母可以分为“全浊”和“次浊”两类,古阳上声字中全浊声母字一律归并到阳去,次浊声母字仍保留在阳上。古阳入声字中全浊声母字绝大部分归并到阳平,次浊声母字几乎全部归并到去声(4)古平声中阴、阳分别归入今阴平、阳平,古上声字中阴上和阳上次浊声母字都归今上声,只有阳上中分化出的全浊声母字归并到今去声。(5)古代把四声分成“平”和“仄”两类,平声是“平”,上去入是“仄”。在现在,通常把阴平和阳平认为是平声,上声和去声认为是仄声。

5.入声(1)定义

入声是中古语音的一种调类名称。(2)特点

①调值短促,入声字的韵母带有一个塞音韵尾,气流要受到塞音韵尾的阻塞。

②中古语音的入声字韵尾本有b、d、g三个,在演变过程中一般都发生了变化,至今保留这三个韵尾的只有粤语,其他方言的入声字韵尾多数变为喉塞音。

③有部分方言如湘语、西南官话中古入声字已归并到其他调类中,多数归并到阴平及阳平,西南官话也有部分地区仍有入声调类,但发展中已丢失塞音韵尾。

6.方音辨正(1)阳平和上声辨正

①两者存在的问题是阳平升不高,上声降不低,因此在听感上阳平和上声的音色混淆不清。

②阳平的起点和终点都比上声高1度,上声在上升以前先有一个下降的音高变化,起点和终点都比阳平低,加之上声起音先要下降,所以总的音高显得略低,是四声中最低的调子,调型有曲折的特点。

③方法是可以选取声韵母相同的字区分声调,如:gāo yuán(高原)gāo yuǎn(高远)。(2)把方言入声字读成准确的普通话声调

①辨认什么样的音色是入声字,要体会它们短促的特点,用自己的方音数数字。

②改变方言入声字为普通话声调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可以利用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来掌握大部分入声字的普通话声调:

a.方言中入声字的普通话声母是m、n、l、r,那么它们的普通话声调都是去声。

b.方言中的入声字如果它们的普通话声母是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b、d、g、j、zh、z,它们的普通话声调多数是阳平。

五、音节结构

1.音节(1)定义:音节是人们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自然语音单位。汉语里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儿化韵是一种特殊的语音现象。(2)构成:辅音和元音是分析音节得出的最小语音单位,声母和韵母是分析音节的组成部分,声调是每个音节贯穿始终的又一组成部分。

2.普通话语音的音节结构和特点(1)音节结构

一个音节可分成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其中韵母又可以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个部分。韵头和韵腹都必须是元音,韵尾有元音也有鼻辅音。

表1-10  汉语普通话音节表(2)语音音节结构的特点

①一个音节不可缺少韵腹和声调;其他部分并不必都齐全,一个音节最多有4个音素。

②韵头共有i、u、ü三个元音。

③作韵尾的元音有i、u(表中未列出u,作韵尾的u是在ou、iou两个韵母中),作韵尾的辅音有n、ng两个。

④辅音位置固定,作声母或作韵尾。

⑤韵母iou、uei、uen与声母构成音节后的书写形式虽是iu、ui,但分析音节结构时仍恢复为iou、uei、uen,中间的元音不省略。

⑥i、u、ü零声母音节的书写形式要用音头y或w,但分析音节时y和w不需列出,因为这两个不是音素。

⑦u和ê在音节里一般都省略符号,但分析音节时必须加写符号以免与u、e相混(表中未列出ê,如:“学”xué分析出的韵腹e必须写成ê)。

⑧舌尖元音韵母-i必须加短横,与单韵母i区别。

3.普通话语音音节结构的规律

表1-11  普通话语音声母和韵母配合关系表韵母 声母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b p m巴抛忙比飘民不普目  f发飞方夫 d t刀涛低挑端托n l拿老你辽奴罗女略  j q x机巧心局全学  g k h高康喝古夸欢  zh ch sh r知插商扔朱吹双若  z c s资擦桑租崔孙(1)普通话语音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为:

①b、p、m可以和开口呼、齐齿呼以及合口呼中的单韵母u构成音节。

②f只能和开口呼以及合口呼中的单韵母u构成音节。

③d、t可以和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构成音节。

④n、l可以和开、齐、合、撮四呼的韵母构成音节(但不能和合口呼中的uei构成音节,如:内nèi、类lèi韵母不是nui、lui)。

⑤j、q、x不能和开口呼、合口呼构成音节。

⑥g、k、h、zh、ch、sh、r、z、c、s与j、q、x相反,只能和开口呼、合口呼构成音节。(2)普通话声韵母与声调的配合关系

普通话语音中声韵母和声调的配合往往与古声母的清浊有关系

①古全浊声母演变到现代语音有“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的规律,声母是不送气的b、d、g、j、zh、z,声调多数是去声,声母是送气的p、t、k、q、 ch、c,声调多数是阳平。

②古入声字是仄声,所以大多数普通话是b、d、g、j、zh、z的古入声字声调是阳平。

③普通话鼻韵母的字在古代都不是入声字,所以声母是b、d、g、j、zh、z的字没有阳平调(甭béng、哏gén是方言字,属例外字)。

④m、n、j、r是次浊声母字,除古入声字归入普通话去声外,其他基本上没有归入阴平的。

4.普通话语音的常用音节

普通话语音的音节总共有400个左右(1)常用音节14个:de、shi、yi、bu、you、zhi、le、ji、zhe、wo、ren、li、ta、dao。(2)次常用音节33个:zhong、zi、guo、shang、ge、men、he、wei、ye、du、gong、jiu、jion、xiang、zhu、lai、sheng、di、zai、ni、xiao、ke、yao、wu、yu、jie、jin、chan、zuo、jia、xian、quan、shuo。(3)又次常用音节62个。

5.音节拼写中的几个问题《汉语拼音方案》对音节的拼写规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