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同等学力申硕《历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11:58:14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7年同等学力申硕《历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2017年同等学力申硕《历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1编 中国古代史

第1章 原始社会

1.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的发展水平有什么不同?

答: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发展水平的不同具体表现在:(1)体貌方面的不同:

①北京猿人:头骨有较多的原始性状,如:头骨低矮,前额低平且明显向后倾斜等;牙齿的齿冠和齿根都比较粗大,咬合面有复杂的纹理;肢骨虽然带有一些原始性质,但是其总体特征与现代人相近。

②山顶洞人:从体质上看,与现代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2)生产生活方面的不同:

①北京猿人:

a.用火:北京猿人的用火遗址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内容最丰富的古人类的用火遗迹。说明北京猿人已经懂得用火。

b.石器制造和使用:北京猿人用砸击、锤击、碰砧等方法制造石器。石器分为刮削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砍砸器、石球共6类,其中以刮削器、尖状器居多。

②山顶洞人:

a.木器和骨角器的制造和使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发现石器数量较少,仅有25件,大概当时大量使用的工具是木器和骨角器。

b.装饰品出现:遗址发现大量装饰品。许多装饰品的穿孔都呈现红色,系经赤铁矿染过,由于长期佩带,所以装饰品的孔和边缘往往磨得很光滑,只有一部分还保有钻孔或挖孔时留下的锯齿状边缘。

c.思维的发展:装饰品的出现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有了爱美的观念。这些装饰品可能是猎获者的纪念,每有猎获物便拔下一颗兽牙,佩带在身上,以示勇武。这应当是英雄观念的萌芽。山顶洞人的墓葬说明当时已经有了最初的宗教意识,将赤铁矿粉末撒在尸体周围,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行为。葬俗还说明当时人们之间的关系较从前更加密切,氏族制度可能已经萌芽。

2.试用半坡遗址说明仰韶文化的特征。

答:半坡遗址所体现的仰韶文化特征具体有以下几点:(1)建筑氏族。半坡人已经懂得建造房屋,形成了村落,过着定居的生活。半坡遗址的中心是一座大型的近乎方形的房屋,大概是氏族公共活动的场所。仰韶文化时期的原始村落是组织严密的社会集团,周围的小房屋是可以单独生活的单位,说明对偶婚制的小家庭已经是构成氏族组织的基本单位。(2)经济状况

①农业方面:原始农业已有发展,种植粟和蔬菜,表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半坡人还发展了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狗、牛、羊、鸡等。

②手工业方面:半坡人已经使用陶器,他们的陶器均为手制,绝大多数为夹砂或泥质红陶,器表除了绳纹、弦纹以外,剔刺纹是最富特色的文饰。彩陶全部是红陶黑绘,所绘人面鱼纹、对顶三角纹、鹿纹等纹样极富特色。在半坡人的陶钵口沿上,刻有符号二三十种,很有可能是中国文字的早期形态之一。

3.尧舜禹禅让是怎么回事?它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状况?

答:(1)禅让是指古代帝王让位给不同姓的人。尧舜禹帝禅让是指部落领袖尧将权力让位给和自己不同姓氏的舜,舜又将权位谦让给治水有功的禹的传说。这是一种“拟父子相继、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度,是对正统王位继承制的模拟,是上古政治舞台上部族政治激烈角力的结果,目的是让各大部族的代表人物有机会分享最高权力,故尧在位时举荐舜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这种制度下没有父死子继的习惯,而是选择贤能之人为自己的接班人。(2)尧舜禹禅让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禅让的方式是和平、明主地推选,不是个人权利的转移,体现了“以人为本,任人为贤”的思想。有利于部落联盟的团结,协调社会生产。尧、舜、禹禅让所反映的历史与所谓“军事民主制”的历史发展阶段相符合。

第2章 奴隶占有制社会

1.少康中兴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少康中兴的史实说明,尽管当时的方国部落势力仍比较强大,但作为天下共主的夏朝,其影响已经深入人心,虽然经过了太康失国的曲折过程,但最终还是恢复了统治。少康以后,夏朝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

2.为什么说商朝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开端?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它有什么意义?

答:(1)原因:

甲骨文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带有文字的甲骨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1899年才被发现,此后,属于早商时期的二里岗遗址也有许多卜骨出土,代表晚商时期的殷墟又出土了大量甲骨,迄今为止共发现商代甲骨15万片以上。甲古上面刻有文字,内容是卜祀以及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这些文字对今人研究商代的宗教和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使商朝成为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开始。(2)甲骨文的发现:

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中国安阳市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3)甲骨文的意义: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3.周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二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层层的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4.大国争霸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春秋时代会有争霸战争?

答:(1)大国争霸是指春秋时期,周天子式微,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财物,不断地进行兼并战争。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便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利用周天子的影响,组织诸侯联合行动,争当会盟的盟主,即诸侯之长,这种盟主又叫做霸主,这种战争就叫做争霸战争。在争霸战争中出现了“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及其相应大国。(2)产生争霸战争的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传统的井田制土地所有制开始瓦解,各诸侯国的经济实力不断膨胀。

  ②周天子地位日益下降,各诸侯国都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进行争霸战争,以求获得更多的土地人口和赋税。

  总之,根本的条件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即经济的发展。

5.孔子思想和老子思想有什么不同?

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礼”;老子的核心思想是“自然”。两位的思想不同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待礼制的态度

孔子:主张对传统文化加以损益,以用于现实。崇尚周礼,给周礼加入了新时代的内容。

老子:对周代的礼制文化已经绝望,反对矫情的礼制,反对传统的伦理道德。(2)政治主张

孔子:主张统治者要“为政以仁”,施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和礼教来治理国家。

老子:既反对暴政,也反对“德政”,主张“无为而治”。(3)教育主张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招收学生不问出身。教授内容是“六艺”,即《书》、《诗》、《礼》、《乐》、《易》、《春秋》,对待六艺的态度是“述而不作”,即遵循六艺的精神实质,加以发扬,而不另辟蹊径,妄作新意。

老子:反对当时的教育和学术,公开号召愚民。(4)个人修养

孔子:主桩“克己复礼”,人既要发扬内在德性,又要限制己身私欲。强调“仁”是要一方面努力助人,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强加于人。

老子:人类要解放自己,惟一的办法是加强“道德”修养。主张“无为”,即无所为而为,也就是不超出也不低于自然所赋予的限度去生活。

第3章 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和统一帝国的出现——战国到秦

1.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

答:商鞅共推行了两次变法。(1)第一次变法内容:

①废除世卿世禄制,破除了以往贵族无功也可以尊贵、显赫的旧俗。

②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实行军功爵制·

③编制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

④重本抑末。以农业为“本业”,工商为“末作”。(2)第二次变法内容:

①推行县制,全国划分为41县,县的长官县令和佐官县丞由国君任免,代替以往的分封采邑制。

②废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平毁田中纵横的疆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奖励垦荒,按土地多少纳税。

③统一度量衡。制造标准的度量衡,要求全国实行。

④制定秦律。参照李悝的《法经》和各国法律,制订了秦国的法律,由政府公布,在全国施行。

⑤焚诗书,禁游学,实行愚民政策。

2.战国官僚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春秋后期,中原各国经济发展,某些卿大夫逐渐强大并代替了原有国君,“三家分晋”、“田氏取齐”的局面出现,后形成了七雄称霸的格局。为应对大规模而频繁的战争,各国需要一套完善的国家行政机构,以便人力、物力的分配调动,故官分文武出现。各国开始建立起以君王为首的君王集权制度,而各个诸侯王为了更牢固的掌握政权纷纷确立起这一制度。同时当时推行的管理任用俸禄制度、功臣黄金赏赐制度、公文用玺,发兵用符制度、行政管理上的年终考核制度的创立使得一整套官僚机构能够层层控制,集中权利于国君手中,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2)主要内容为:

①原则上官员不是以出身和血统获得权力,而是靠知识、技能、功劳受到统治者任用,而且官员的任职是不能世袭的。

②地方官员的任职与地域性行政机构有关。

③国王是诸侯国内全权的最高统治者。其次是丞相,职责是辅佐国王处理国家大事,再次为掌握最高军事大权的是将军。丞相、将军不能世袭,由国王任免。

④将相分职,二者分管文武政事。

⑤选任制、俸禄制、考核上计制等制度建立。

3.简述战国“百家争鸣”的情况。

答: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以孔子、老子、墨子三大哲学体系为代表。这一时期学术思想上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1)出现原因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概括起来是以下几点因素:

①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②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③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④文化因素。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私学勃兴”。

⑤学术自由因素。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此外,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这也是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重要因素。(2)百家流派代表

①儒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②墨家

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③道家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④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⑤兵家

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当时著名的兵书有《孙子兵法》。

⑥名家

该派萌芽于春秋末期,郑国大夫邓析为先驱。作为一个学派,名家并没有共同的主张,仅限于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各说差异很大。主要有“合同异”和“离坚白”两派。以宋国人惠施和赵国人公孙龙为代表。

⑦阴阳家

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

⑧纵横家

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

⑨杂家

杂家,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综合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杂家著作以秦代《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为代表,分别为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所集,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3)影响

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4.秦始皇加强君主集权的政治制度的措施是什么?

答: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登基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主要有:(1)首称皇帝

一统天下的嬴政,以为过去的“王”、“帝”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于是援引传统的尊称,取“三皇五帝”中的“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皇帝”称谓的出现,还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说明了他想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上天给予的,即“君权神授”。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圣化,秦始皇又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①取消谥法。②天子自称曰“朕”。③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讳。④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质雕刻的大印才能称为“玺”。以上这些规定,目的在于突出天子的特殊地位,强调皇帝与众不同,强化皇权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2)中央集权

为了有效地管理国家,也为了替子孙万代奠定基业,秦始皇吸取了战国时期设置官职的具体经验,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

①中央机构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是百官之首,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与诸卿议论政务,皇帝作裁决。

②地方机构

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郡设守、尉、监(监御史)。秦始皇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一郡。县,万户以上者设令(县令),万户以下者设长(县长)。县令、县长领有县丞、县尉及其他属员。县以下设乡,乡下设里,里中设置严密的什伍户籍组织,一人犯罪,邻里连坐。(3)经济文化的大一统

①统一度量衡与币制

秦始皇以原秦国的度、量、衡为单位标准,淘汰与此不合的制度。秦廷在原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再加刻诏书铭文,或另行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刻上铭文,发到全国。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

秦统一后,规定货币分金和铜两种:黄金称上币,以镒(秦制20两为镒)为单位;铜钱称下币,统一为圆形方孔,以半两为单位。金币主要供皇帝赏赐,铜币才是主要的流通媒介。

②整顿交通

a.修驰道

从公元前222年开始,秦始皇开始大幅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驰道并实行“车同轨”,均宽五十步。

b.挖灵渠

秦始皇在扫灭六国后,为方便运送征讨岭南所需的军队和物资,命史禄开凿河渠以沟通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 

③统一文字,规范思想

a.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李斯创造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

b.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在焚书的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秦始皇要寻求长生不死药。方士侯生、卢生等人诽谤秦始皇,被以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下令进行追查,并亲自圈定460余人活埋于咸阳。

5.秦朝统一经济文化制度的措施是什么?

答:秦朝统一经济文化制度的措施有:(1)统一度量衡与币制

秦始皇以原秦国的度、量、衡为单位标准,淘汰与此不合的制度。秦廷在原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再加刻诏书铭文,或另行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刻上铭文,发到全国。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在田制上,秦王朝规定6步(合今230厘米)为尺,240步为一亩。这一亩制以后沿用千年而不变。

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制度和货币制度很不一致。秦统一后,规定货币分金和铜两种:黄金称上币,以镒(秦制20两为镒)为单位;铜钱称下币,统一为圆形方孔,以半两为单位。金币主要供皇帝赏赐,铜币才是主要的流通媒介。(2)统一文字,规范思想

a.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时间里,对当时字体的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隶变”),进行总结。制定出一种新字体 “隶书”。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

b.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在焚书的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秦始皇要寻求长生不死药。方士侯生、卢生等人迎合其需要,答应为秦始皇找到这种药。按照秦律谎言不能兑现,或者所献之药无效验者,要处以死刑。侯生、卢生自知弄不到长生不死药,不但逃之夭夭,而且诽谤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专任狱吏 ,事情无论大小,都由他一人决断,贪于权势等等。秦始皇听后,盛怒不可抑止,以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下令进行追查,并亲自圈定460余人活埋于咸阳。这即是所谓的“坑儒”事件。

第4章 统一帝国的巩固和发展——西汉和东汉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是什么?

答: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生于汉景帝前元年(公元前156年)。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1)加强中央集权

为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即允许诸王将自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内容主要是: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长子继承以外,还可以用“推恩”(也就是广布恩惠,让更多的人来享受特权)的形式把其他的儿子在本侯国内分封。新的侯国就脱离原来王国的限制,地域独立,而且政治权力也基本被剥夺,受当地郡县官吏的管辖。这样,就使原来独立的地方王国自动地将权力上交给了国家。此后,地方的王与侯仅仅享受物质上的特权,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税。但是没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权。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一半的侯国。汉武帝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2)设立中朝

在惠帝、文帝、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而受到礼遇,汉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经常会借口打压甚至杀死丞相,导致朝中大臣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职。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他便设立中朝,尚书台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汉武帝削弱丞相的权力还有一个很有利的条件,这就是原来做丞相的都是开国的功臣,他们已经年老,或者去世。汉武帝便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来让众多的儒生代替元老们,掌握国家政权,同时通过打击丞相来加强自己的权力。在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便让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孙弘来做丞相,这样就改变了以前总是由贵族来做丞相的惯例。(3)设立刺史

为了进一步加强君主权力,汉武帝用派御史的方式对地方的豪强、官吏进行监督。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叫做部,每部派出一名刺史,中央的刺史叫做司隶校尉,其他十二个州都叫刺史。刺史的地位在当时是相当高的,相当于钦差大臣,而且是常年的,在地方还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就"刺史"名字本身来说,其实它已经具备了这种特点。"刺"即是刺举,也就是侦视不法,"史"是指皇帝派出的使者。(4)独尊儒术

汉武帝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学说。“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但是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只是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即所谓的“儒表法里”。(5)改革币制

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对外征伐不断,中央财政从此前“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丰盈一变而为入不敷出的困局。而富商大贾富可敌国,恰与窘困的中央财政形成了鲜明对比。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中央政府在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问题。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六次改革后三官五铢的发行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汉武帝的币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较大成功。(6)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自汉代延续到现代,盐铁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国企控制。这项制度实施,使国家独占国计民生意义最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利润。

 

2.汉武帝实行了怎样的措施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答:(1)财政权收归中央

①铸币权。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由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

②盐铁专营。汉武帝采纳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建议,把冶铁、煮盐、酿酒等私营权收归政府,在地方设立盐铁专卖署,由国家垄断经营。

③均输平准。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政策,即调剂运输和平稳物价。由大农令置平准官,总管全国均输官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除去皇帝贵戚所用外,其余由国家经营。(2)夺商人利益

算缗就是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

告缗,即鼓励知情者揭发算缗不实者。若揭发属实,则没收其财产,并罚戍边,告发者可得财产之一半。

3.王莽改制的内容是什么?这次改革为什么失败?

答:(1)王莽改制的内容为:

①更名天下田日“王田”,奴婢为“私属”,不许买卖。

②实行五均六筅。

③改革币值。

④更改官名。从中央到地方,官名、郡县名和行政区划,都大大加以改变。

⑤民族歧视。把匈奴单于改为“降奴服于”,改称“高句丽”为“下句丽”。连续发动对东北、西南和匈奴的战争。(2)改革的失败原因为:

①历史的必然性,改革不顺应历史潮流,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不符合人民利益,其中币制改革触犯了人民利益,变成了掠夺,类似于今天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②改革时期自然灾害严重,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改制。

③主观层面上,王莽动欲慕古、不切实际,性情狂躁、轻于改作,刚愎自用、所用非人,这些性格特征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个高效、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领导班子。

4.刘秀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皇权?

答:刘秀采取的加强皇权的措施有:(1)优渥功臣,不予实权。(2)限制外戚,不予高位。(3)抑制宗室,不使坐大。(4)变动机构,加强集权。

①尚书台权力的扩大。朝廷和地方政务皆须通过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

②加强州部刺史制度。

③加强司隶校尉的权力。

④裁减合并机构。

5.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的情况怎样?

答:东汉末年政治腐败主要体现在:(1)外戚、宦官轮流擅权的恶性循环。(2)累世公卿的官僚集团的出现。(3)“党锢之祸”。(4)统治危机的爆发。(5)黄巾起义爆发。

第5章 帝国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1.简述三国鼎立的经过。

答: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曹操退回北方后,击败韩遂、马腾,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刘备夺取荆州,西取益州,占领汉中。孙权袭取荆州,后又占领交州。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在建业(今南京)称帝,国号吴。三国鼎立正式形成。

2.曹魏如何对中央机构进行改革?

答:(1)中书省、尚书台、门下之职初步形成。

中书省是中央的决策中枢,中书监、令以起草诏命的形式参与决策。尚书台则主要成为行政的中枢机构。门下省由侍中、给事黄门侍郎等职位组成。(2)唯才是举和九品中正。曹操时期推行“唯才是举”政策,曹丕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把用人大权集中在中央。

3.西晋占田制和租调制的内容是什么?

答:(1)占田制内容:男子一人占田70亩,女子一人30亩。官吏按照官品高低占田,占田数一品50顷,二品45顷,每降一品,田数递减5顷,到第九品时只能占到10顷。(2)租调制内容:男丁一人征收50亩地的租税,丁女20亩,次丁男为丁男的一半,女则不征收。每亩纳田税8升,比曹魏增加了1倍;一个丁男每年总共交纳4斛。丁男之户,每年交纳绢3匹,绵3斤,也比曹魏时期多出一半;女子和次丁男当户的,交纳一半。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内容为:

①整顿吏治。地方守宰的任期按“治绩”好坏为准,不拘年限,制定俸禄制度,严惩贪赃枉法者。

②实行均田制。

③建立三长制。三长负责检查户口、田亩,以便征收租调和征发徭役。

④改革租调制,实行定额租税制。

⑤迁都洛阳,摆脱旧势力的羁绊和干扰。

⑥移风易俗,改革鲜卑族原有的习俗。(2)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特别是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促进了各民族特别是汉族和鲜卑族的融合,意义重大,是民族融合的成功典范。

5.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

答:(1)数学方面:刘徽撰《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创立计算圆周率的方法。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且还研究了运用二次、三次代数方程求“开差幂”、“开差立”的方法。(2)天文学方面:虞喜著《安天论》,计算出“岁差”。历法上,何承天制定的《元嘉历》,祖冲之制定新的历法《大明历》,改革了置闰法,大大提高了精确性。(3)医药学方面:葛洪著《肘后备急方》,荟萃了一些实用价值较高的医方,后经陶弘景整理改名为《肘后百一方》,记载了天花、结核病、狂犬病等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治疗。陶弘景还编有《本草经集注》7卷,著录药材700余种,对后世影响极大。(4)农学方面: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农书,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的水平。(5)地理学方面:郦道元著《水经注》,生动记载的河流达1252条,具有较强的资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第6章 隋唐五代时期

1.比较评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答:贞观之治主要指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开元盛世指唐玄宗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贞观之治是开完盛世的基础。贞观之治时,唐朝百废待兴,虽有所治绩,但距“辉煌”还颇远。但当时唐朝正值方兴未艾之际,因此虽历经政变,仍然应付自如。而到了开元之治时,唐朝经过了百年的发展与积累,已臻於鼎盛,进入了黄金时代。但已处於盛极而衰的边缘,因此已开始出现腐朽的现像,在遇到变乱时,即无力回天,结果走向灭亡。

2.试述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经过和历史影响。

答:(1)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

①藩镇的设立与势力坐大。开元十年玄宗在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当地军事、行政、财政、人口、土地等大权,使其雄踞一方。

②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在兵力军事分布上,边镇兵力远超中央。

③玄宗怠政。国家无事,玄宗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耽于享乐。

④河北胡化。东突厥及契丹各族内迁至河北,是当地胡化甚深。

⑤将相不和。武将安禄山与文相杨国忠相互忌恨。(2)安置之乱的经过: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趁朝廷内部腐败,在蓟城南郊誓师,发动起兵;唐玄宗得知安禄山起兵,命唐军抵抗;唐军败退,长安失守与玄宗退位;范阳节度使史思明在战乱中先降唐,后声援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再复叛杀掉安庆绪并接收其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皇帝”;唐代宗继位,借回纥兵力收复洛阳,且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内讧,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安史之乱最终以史朝义自杀于林中,结束了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战乱。(3)安史之乱的历史影响:

①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②安史之乱时唐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在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

③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起义,形成唐中叶农民起义的高潮。

④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为镇压安禄山乱兵,唐王朝将边防兵力大量內遣,吐蕃乘机得安西四镇。

3.试述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及其意义。

答:(1)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

唐前期沿用隋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要求民户以丁为单位缴纳赋税,确保了政府的财政来源。但唐中期以来,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继续推行。780年,唐德宗推行两税法。两税法的特点是按土地、财产的多少收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季两次纳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2)唐朝赋税制度变化的意义:

两税法把中唐极端紊乱的税制统一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的负担。“舍人税地”使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并且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两税法以土地资产纳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没有土地的贫苦农民的负担,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此后八百年,直到明代末年实施一条鞭法以前,两税法都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税制。

两税法的深远影响是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反映出过去由封建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土地私有的原则变为不干预或少干预的原则。从此以后,再没有一个由国家规定的土地兼并限额,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第7章 宋辽金元时期

1.试述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答:(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①三大矛盾:

a.阶级矛盾尖锐:北宋初年,宋朝统治者由于对土地兼并采取“不抑兼并”态度,导致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户和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苦难,因而造成各地农民暴动频繁。

b.民族对立严重:北宋与西夏和辽国发生多次战争。

c.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突出:改革派与守旧派斗争激烈。

②“三冗”危机:

a.冗官,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和恩荫制的方式来集中皇权,使官员人数大增,大量冗职出现。

b.冗兵,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稳定社会秩序,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数量,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几乎占到整个财政支出的十之八九,造成冗兵问题。

c.冗费,冗官、冗兵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北宋政府还要给西夏和辽“岁币”,与此同时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因而造成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①青苗法——官府每年青黄不接之际分两次贷款给农民,收成后加息20%还官。其意在于解决农民的生产资金,防止民间高利贷趁机盘剥。

②募役法——改变此前按户等轮差州县职役的做法,由官府出钱雇人应役,民户交纳“免役钱”或“助役钱”。

③农田水利法——采取措施鼓励民间开垦荒田,兴修水利。

④方田均税法——丈量、核实民间土地占有情况,确定税额。

⑤均输法——责成江淮发运使根据“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原则,用官拨经费从便采购地方特产以供京师,节省购物价钱和运输费用,顺便获取商业利润。

⑥市易法——在东京等大城市设“市易务”,朝廷拨款作本,收购滞销货物至需要时出售,并向商人提供贷款。

⑦保甲法——规定乡村民户每十家(后改为五家)组成一保,保以上为大保、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皆出一人为保丁,农闲时军训,平时维持治安,希望借此逐渐恢复征兵制取代募兵。

⑧将兵法——将军队划分为若干称为“将”的编制单位,各设正将一人专掌军事训练,以改变兵将不相知、训练废弛的状况,提高军队战斗力。此外还有保马法、免行法,以及改革科举、整顿学校等措施。

2.评述宋辽夏金时期的民族关系。

答:宋辽夏金时期的民族团结发展进入大冲突时期,这一时期战争是民族互动的主旋律,迁徙和同化也是民族互动的重要方式。(1)战争:

宋辽的关系在澶渊之盟订立前,宋为收复石晋以来所丧失的燕云十六州,与辽长期征战。

宋与西夏,在元昊1038年建国称帝后,第二年要宋王朝予以承认,引宋仁宗大怒,从而揭开了松下战争序幕。直到北宋灭亡前夕,宋夏之间仍处在时战时和的互动冲突状态中。

南宋与金的关系,自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灭辽后,即开始灭北宋的战争。南宋与金维持了一百多年是战士和的南北对峙状态。(2)迁徙:

辽:此时期战乱频繁,统治者将被征服的其他各族人民掳掠为奴隶,为安置包括汉族内的各族奴隶,从阿保机到辽太宗,先后设置了许多“投下州县”,故辽国疆域内出现了契丹族、汉族、奚族和渤海国人杂居的局面。

金:侵宋初期,常把大批汉人迁入东北,特别是黑龙江流域地区,在迁徙中形成了汉族与女真、契丹等族的交错杂居。后金统治地区扩大,华北地区也形成了汉族与女真、契丹等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宋:北宋灭亡后,汉族大批南迁,使汉族在南方的分布更广更深,与南方少数民族形成交错杂居的局面。(3)同化:一方面辽夏金等国为了入主中原,巩固统治地位,纷纷实行汉化政策;另一方面,汉族熟练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以及发达的经济水平都吸引辽夏金等国各族人民,促使了各族的封建化。

3.试述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答:(1)元朝为中国历史作出巨大贡献:

①政治上:

a.元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达360余年的几个政权分立和割据的局面,出现了空前的统一。这种大统一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是仅见的,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而且疆域之大,也是以前历朝不可比拟的,也为它以后五、六百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b.吐鲁番归附元朝,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这是中国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立的行政权力机构。

c.为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同时,在地方推行了行省制,统管地方军事、行政、财务事务。这一制度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

②经济上: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促使国内经济的发展。元代的农业生产从总的来说是有所前进,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元代的工商业发展快,手工业局、院遍布全国,规模较大,分工较细,发展空前,在中国史上占有一定地区,均超过前代。

③民族关系上:元朝的大统一为国内各民族的联系与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的中国由各民族间相互厮杀的战场变成了一个民族的大熔炉,因此在元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又一个新高峰。我国的“回族”便开始形成与元代。

④交通及对外联系上:元朝的交通十分发达,不仅陆路有完备的驿传制度,四通八达,而且注意发展漕运和海运。元朝为南粮北运,开辟了南北海运线;对隋朝开凿的大运河进行疏浚与整修,分别开挖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对外交流中,陆路通波斯、叙利亚、斡罗思和欧洲其他国家,海路通日本、朝鲜、东南亚、印度、波斯湾,以至非洲各地;泉州、广州、明州为当时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各国的文化、经济交流频繁。

⑤文化上:元代继承前代文化基础,由于国际文化的大交流,其大统一为文化发达提供保障,经济发展为文人安心从事文化活动提供条件,“兼容并包”的相对自由、宽松的学术空气促成了元代文化的繁荣与进步。元文化成了我国封建文化继唐以来的第三个文化高峰。(2)元代在中国历史上带来的不良影响:

①政治上:

蒙古军队在统一战争中,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控制被征服民族。元建国之初为削弱各族人民的反抗,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采取了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将全国人分为四等,分别在政治、经济、法律、科举等方面区别对待,构成了人为的民族等级,以致造成民族、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②经济上:蒙古族在经济发展中的落后因素造成了元帝国生产关系某些方面的落后。如:退耕还牧,造成了农业生产的极大破坏;官办手工业实行工匠和匠户制度,重新加强了对手工工匠的人身依附关系,致使官办手工业各部门生产效率极低且质量差。

③文化上:元代最先把程朱理学规定为考试取士的标准,对文官的素质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且影响了明清两代科举制。

第8章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1.明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特点。

答:(1)明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废丞相,权分六部;

②废行省,设三司;

③《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

④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制约;

⑤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2)明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

①削弱中央各机构的权力,皇权空前强化。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改革军府,削弱将相之权,直接对皇帝负责。

②实行特务统治,反映君臣猜忌,封建统治不能正常运行。

③强化文化专制,加强思想控制。明朝开始的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摧残人才。

④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明朝三司分权,大权统归中央。

2.明初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答:明初的经济政策主要是发展生产,与民休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1)奖励垦荒,推行屯田。这条政策有利于解决宽乡劳力不足、狭乡土地紧张的问题,使有限的农业生产资源得到高效率的分配使用。屯田使农业生产更有保障,减轻农民负担。(2)兴修水利。广州灵渠,四川都江堰等多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起巨大的作用。永乐年间,会通河的开凿,打通了大运河全线运输,进一步加强了经济的交流。(3)整顿赋役制度。明初实行黄册制度,加强了明朝政府对全国户口的管理,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供应,同时在相对平均赋役负担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鱼鳞图册的制定,使大量隐露的土地被登记下来,增加了政府对于土地的控制能力和程度,同时减少了地主豪强隐瞒土地,把财政负担转嫁给贫苦农民的弊端。(4)发展手工业、商业。相应解放工匠自由,实行“匠班银”,减轻了匠户的经济负担,使工匠获得了更大的人身自由,从而为民间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3.明朝宦官专权的发展经过、原因和特点。

答:(1)明代宦官专权的发展经过:

宦官正式走上明朝政治舞台,是在“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年间,开始重用宦官,拉开了明代宦官专权的序幕,如:1405年,遣郑和下西洋;1420年设东厂,由宦官掌握。至明玄宗时期,改太监不识字的祖制,让宦官助君主批阅文书,并对宦官的批文进行审查。后期其他皇帝贪图享乐,甚至不过问宦官批文,致使宦官得势。明武宗时更加宠信宦官,出现所谓的“八虎”,八虎之首刘瑾为世人所说的“立皇帝”。明熹宗时,魏忠贤独揽朝政,同朝文武大臣结成阉党,党羽遍及全国各大要职,把宦官专权推向了巅峰。(2)明代宦官专权的原因:

①政治上的需要:明代君主专制主义集权,将权利集中在自己手中,而通过宦官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控制。明成祖在靖难之役中夺权后,新旧官僚集团矛盾尖锐,为了巩固统治,启用亲信宦官担任要职并进行特务活动。

②君主的怠懒:明太祖后继位的帝王们享乐神弓,不问政事,权柄往往委以亲信宦官,致使宦官权利不断扩张。

③缺乏法治。在明朝,宦官拥有特殊的法律地位,皇帝可以因事立法,为维护亲信而颁发召旨给宦官的活动披上合法的外衣。

④明代绝对君主集权专制制度。明代绝对君主专制发展到了中国封建史上的顶峰,皇帝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人事等各种权利于一身,个人无法运用所用权力,又不愿分权于臣僚,于是倚赖身边的宦官。(3)明代宦官专权的特点:

①宦官机构庞杂。明代宦官机构是以“二十四衙门”为基本主体的组织形式,此外还拥有其他相当多的组织机构来负责承担内廷和外差事务,使得宦官不仅掌管宫廷内部事务,还掌握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

②厂卫特务统治。厂卫是东厂、西厂与锦衣卫的合称,是明代为加强皇权,监视官民动向而设立的特务机构。宦官操纵厂卫控制司法,不受法律及程序的约束,为其制造冤假错案打击政敌和冒功请赏提供了机会,从而使宦官建立起完备的机构组织,进而专权。

③宦官监军统兵。明成祖时期,宦官可通过直接担任军事指挥官来控制军权。永乐八年,王安被任命监督军马,为监军之始。

④宦官命运严重依赖君主。明朝君主空前集权,君王荣宠与否,关系到宦官命运。

4.明朝中叶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特点。

答:(1)明朝中叶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①农业方面,传统的粮食作物继续发展,品种不断增加,双季稻获得较大发展。玉米、番薯等新作物的引入和传布,为粮食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②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棉花种植在多个省份已较为普遍,桑叶、甘蔗、染料作物、油料作物、烟草等经济作物种植业已广泛种植。此外,如果树、茶叶、药材、花草、蔬菜等等的种植,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③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率得到提高。在长江下游三角洲等地区,土地利用率提高;在长江中上游的山区以及边远地区土地得到大面积开垦。湖广地区土地开发最有成效,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谚。(2)明朝中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①农民经济商品化倾向进一步加强。农民更多地通过交换来获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因而更多地受到市场规律的支配,农业经营出现了专业化格局。

②城市经济的发达,市镇的兴起。这些市镇散布于全国各地的经济网络之中,以江、浙太湖流域周围为代表。在市镇的周围或之间,又有星罗棋布的定期或临时的市集,穿梭于市集、市镇和大城市之间的是商人。明代商人结成行帮,从事全国性的商业活动。同时海上私人贸易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成为通行的主要货币。

④社会结构变化,租佃经营成了农业生产主要的生产关系。“一田二主”的现象也更加普遍。在雇工经营中,其中的短工,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渐趋薄弱。

5.清朝的高压政治及其影响。

答:(1)清朝的高压政治:

①剃发令。顺治二年下剃发令,限汉族人十天之内剃发,并令剃发匠负担游行于市,强制剃发,稍一抵抗,即杀其头悬于竿上示众。

②海禁。清朝自顺治十二年起,实行海禁政策。顺治十八年,清朝以“通海案”,对响应郑成功抗清的江南士民进行大肆镇压;为了断绝大陆与郑成功海上势力的联系,清朝又下“迁海令”。

③打压汉族士子,禁锢思想。顺治十四年,清朝以顺天、江南等地科举考试舞弊事件为导火线,发动“科场案”。顺治十八年,清朝又以“奏销案”,对江南苏、松、常、镇四府的士子进行更大规模的清洗。顺治末年,清朝严禁士子立社,纠众盟会,并借结社的罪名,对青年士子大加杀戮。康熙以后,统治者频兴文字狱,以摧残汉人的民族意识和自尊心。(2)清朝的高压政治的影响:

①剃发令的推行,一方面方便了清朝的统治,但另一方面毁灭了汉族的服饰与发式,两百多年下来,极大地消蚀了各族人民,尤其是汉族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

②海禁的政策,并不能阻遏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相反,参加对外贸易的人越来越多,朝廷无法禁绝。这实际是闭关主义的表现形式,它阻碍了中国与邻近国家的商品交流和国内工商业的发展。最终,隆庆皇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

③打压汉族士子,禁锢思想的做法,给思想文化、士人风气带来恶劣影响,使乾嘉之学盛行。同时也败坏了官场风气,官员为躲避文字狱,只有向着谨小慎微、没有思想、没有节操的方向发展。

6.明清两朝赋役制度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答:(1)明朝赋役制度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①内容:一条鞭法

a.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

b.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

c.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②意义:

a.明代中叶后,由于官绅地主的剧烈兼并,各里之间的土地多寡日益悬殊,原以里甲为编审单位的徭役制使民户的负担越来越不平均,不少农民破产逃徙。改行一条鞭法后,役银编审单位由里甲扩大为州县,对里别之间民户负担畸轻畸重的现象有一定调节作用,使由赋役问题产生的阶级矛盾暂时缓解,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明初为保证赋役征发而制定的粮长制和里甲制,对人户实行严格控制,严重限制了人民的行动自由。一条鞭法的实行,使长期以来因徭役制对农民所形成的人身奴役关系有所削弱,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

c.相对明初赋役制而言,一条鞭法较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商品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赋役的货币化,使较多的农村产品投入市场,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2)清朝赋役制度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①内容:

a.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

b.政府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

c.清代继续施行一条鞭法,部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部分丁银按人丁征收。

d.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②意义:摊丁入亩结束了地、户、丁等赋役混乱的现象,完成了人头税并入财产税的过程,彻底废除了自西汉以来的人头税;由于征税的对象是土地,政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对活跃商品经济起来推动作用;无地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进一步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7.清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过程和意义。

答:(1)清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过程:

a.清军入关和定都北京。顺治元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率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