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摄影之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14:05:07

点击下载

作者:陈仲元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徘徊在摄影之中

徘徊在摄影之中试读:

框 Frames and Framing

在相机高度自动化的今天,取景器的指向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何能够在平常的景象中“框取”出自己的心情,又如何使得观众得到新的收获,这,十分重要。在一个由威士忌酒厂改造成的艺术区里,我用蔡司标准镜头及索尼单电相机框取了这样的一个画面。

学习摄影遇到的第一个框应该是取景框,是照相机的取景框,现在的数码照相机背后的LED取景屏幕也应该算是取景框。我在三十多年前初学摄影,乍一看相机上的取景框很是兴奋,“框”一片天地,按一下快门,一张照片就是这样出来的。

拍着拍着,我就不知道这个取景框应该往哪里框了。这时候我意识到应该看书了,于是到处去找关于摄影的书,关于艺术的书,看一看理论上这照片应该是怎么个拍法。但是看书的要领没有掌握,只能是鹦鹉学舌,学习着理论上的条条框框去练习着拍摄照片,这时间我陷入了一个晕头转向的状态,很多的时候更是不知道照相机的取景框往什么地方去框了,等到我稍许清醒的时候才意识到我又多了一个“框”,一个所谓“理论概念”上的“框”。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想办法淡化这第二个“框”。怎么办呢?我借来了许多摄影画册反复地阅读,就看人家的取景框是怎么一个用法,有的时候甚至把画册放在地板上我站着向下观看,为的是让自己的眼睛处于画面的中央,模拟着摄影家拍摄时相对于被摄景物的距离、角度,而后再去找相似的景物仿照着拍摄,渐渐地我就把第二个“框”给甩在身后了。

许多年后我也成了摄影杂志的编辑,看着无数的各种摄影作品,也试着做一做分类,做一些归纳、总结性质的事情,甚至还想着生出一些个新的“理论名词”什么的,但是轮到我自己拍摄照片的时候,就全然不再思想着那些理论上的事情了。

我总是在想:假若我们还幻想着摄影是一种能够表达自己心境的艺术活动,那么循规蹈矩按“框”操作,岂不是没有了创新的可能?这时候您还敢把自己的摄影叫做艺术,那不是一个满拧的事儿吗?在掌握了照相机使用的技术技巧之后,我们当然要弄明白摄影究竟是怎么的一回事情,尤其要知道摄影之术的来龙去脉,要知道这摄影的历史中出现过哪些经典之作,要知道应该怎样去阅读那些总结已有摄影经验的理论书籍,要知道怎样模仿练习拍照的方法,要知道如何通过阅读摄影理论以及经典作品寻找到自己独有的摄影之路。

重要的是不要让我们拿那些并没有理解的书本上的理论为自己的摄影实践作为“框”,我是不再想用这个呆板的“框”(不是基本技术的那些框)去指导我那照相机上的取景框了,我甚至觉得有资格指挥相机取景框的可能只有自己的所思所想。

不得安 Being Restless

在这样一个“不得安”的心情之中,我不断地寻找着能够形成照片的画面。荒草之中,淡蓝色的小花游弋在草丛里,一个清新淡雅的画面就这样被我记录在相机中。50mm镜头,索尼A99相机。

文学家梁实秋有一篇美文曰《请客》,开篇说到“若要一天不得安,请客;若要一年不得安,盖房;若要一辈子不得安,娶姨太太。”

转移到当今生活在大都市里面的人们,梁先生所说的这三件事情都有了不少的变化,比如请客,大多在酒楼里面进行,在家里忙乎的情形已经很少见了,只需事先打电话订个席位,然后准时到达就是了,当然还不能忘了带钱。盖房现在成了买房,虽预想的时间很长,但是真正操作起来也绝用不了一年的时间,而之后的装修倒是需要忙乎几个月。至于那第三件事情,现今在法律上已经绝无可能,而敢越雷池者一辈子不得安的情形那就另说了。

其实能够让自己一辈子不得安的事情应该是个人真正的爱好,当然得是健康合法的爱好,比如摄影。

如今喜好摄影的人多了,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就向往摄影,苦于没钱没时间,现在不同了,数码摄影的拍摄成本近乎为零,休假的时间也多了,所以大家拍照的热情也就来了。但是摄影的爱好门槛虽然很低,进去之后就需要不断地努力了,学摄影说完全是没有天分的事情好像不太客观,而学习摄影的朋友也都希望充分发掘自己的摄影潜能,再加上没完没了地“比学赶帮超”,这摄影也就真正成为了让您一辈子都不得安的事情了。

一辈子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摄影又是一件或许永远也不一定能够做得完善的事情。技巧的东西应该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是如何将拍照的技巧融入摄影作品的表现当中,那还是要不断地进行钻研。这件事情不容易,我问过好多卓有成就的摄影家,他们都是这样说的。这还不像是在家里用模具扣出来的发面豆包,基本上都是一个模样也就是了,如果您真的把摄影看成是自己的艺术创作活动,那么再次拍摄出来的照片一定要比前面拍摄的要新、要好、要更艺术才是。

现如今艺术的概念不断地在变化之中,我翻了好些书本都还没能弄明白,而还要想着让自己的摄影作品出人头地,就得把它当成一辈子都在研究的事情,摄影要做出成就,有可能真得一辈子不得安了。

环廊,面对草坪,两把白色的椅子,如果坐在这里,应是一幅休闲的景象,谁会坐在这里?我在想象。24-70mm镜头,索尼A900相机。

一间废弃的工厂,还在排放蒸汽。在这个静静的角落,用我的双镜头120胶卷相机拍下了这样的一个画面。

学艺 Learning Artistic Skills

学艺,学的是技巧,然后用技巧去拍摄出自己的感受。在路边看到了这棵枯树,衬着蓝天白云拍摄下来,本是一个平常的画面,而后在软件中制作成这般景象,我满意了。

有的时候我在想:已经过去的几十年里,我究竟都学过什么?上中学的时候,我学过乐器,是单簧管,乐器是学校的,托人找到歌舞团的老师认真地学了一年多,之后我也进了歌舞团。几个月后领导令我改吹双簧管,在艺术学校业余学习之后很快就登台演奏了。这是我学艺的第一件事情,从业余,到工作。

家有照相机,旧的,得父亲允许之后不断摆弄,从装卸胶卷到试验曝光,直到自己冲洗胶卷、放大照片,一套的程序都是看着书摸索着学的,那是当了演奏员之后的事情。再往后认识了很多专业的摄影朋友,比量着人家的作品试着拍照,参加影赛还时常得个小奖,数年之后做了摄影杂志的编辑,这算是我学艺的第二件事情,也是从业余,到工作。

虽说艺多不压身,但是学得太多了有可能一事无成,人的时间就是这么一段,什么都要学而且都要做好了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所以才有“三十之后不学艺”的说法。您想呀,三十岁已经是而立之年,用于自己生存的手艺到了这个时候再学不会,那养家糊口的事情又怎么解决呢?当然碰到若干天才的人物则是另外的一回事情。

我这里所说的学艺,指的是学习用于生存或爱好活动的技巧,三十岁之前学艺还有着那股机灵劲儿,身手也都还算灵巧,学习技艺都比较快,但是要想着做出成绩,那还是得有一个年龄增长且经验积累的时间过程。好在摄影的事情与其他的艺术门类有所不同,现代的科技成果武装着您手中的照相机,进入摄影并不困难,许多中老年的摄影朋友也都拍摄出优秀的摄影作品,但是若进入职业,那还得是年轻人的事情。

摄影算是“艺”,用作生存叫职业摄影,用于爱好是一种业余的文化艺术活动。摄影也是有“技”和“艺”这两个方面的事情,但也有一些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地方,例如我们用于爱好的摄影,解决“技”的问题通常要相对容易一些,在电子化、自动化武装照相机的这个时代里,拍摄出一张焦点清晰且曝光正确的照片已经是很容易的事情了,再加上无数图像软件的支持,拍照片以及做照片都不会有太多的困难,但是真的要拍摄出一点名堂出来,就要转移到“艺”的方面上去了。

仲元所理解的摄影活动中的这个“艺”,似乎应该是摄影者对于拍摄出一张满意照片的若干想法,当然这个“艺”是要在“技”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只有“技”而无“艺”,多被指为“炫技”,如果“炫”得可以,也能够让人家佩服一阵子,但多不能持久。而有“艺”无“技”那可能从根本上就成不了事儿。学艺必须是先“技”而后“艺”,“技”是技术技巧,“艺”则是经历经验的累积。

学艺还是一件终身的事情,凡事要是认真地钻研进去,好像是永无止境,没有多少人说“这件事情我已经琢磨到头了”,这世界上真正能够搞清楚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很多,何况我们这里在议论的还属于不断而且必须要创新的“艺术”活动呢!

我把50mm镜头的光圈开大到f/1.4的时候,后面的窗就看不见了,只有柱头这一个平面是清晰的,这样一来,透窗而来的阳光漫洒在楼梯上面,刺眼而又柔和,画面清晰而又虚化,啊,一个简单的场景,原来可以运用镜头的功能而改变视觉效果。

知甘苦 The Profound Experiences

很多年前读北京大学金开诚先生的《文艺心理学论稿》,其中说到如何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时候,金先生说一要识“门道”,二要知“甘苦”。这两段话我一直铭记在心,尤其是我做了摄影杂志的编辑之后,识“门道”,知“甘苦”对于我的工作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摄影是一件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虽然照相机的高度自动化让我们感觉到摄影是个较为容易的事情,但是真的要拍摄出一点门道出来,那还真是不太容易的。而作为摄影杂志的编辑,判别照片的能力理论上应该在摄影者之上,但是如何才能“之上”呢?识“门道”和知“甘苦”就成了我以为最简便的方法。不会拍摄照片如何能够知道照片由何而来?不拍摄各种照片又如何能够知道照片拍摄起来有多难呢?我曾经做过职业的管乐演奏员,虽然努力了十几年也没有多大的成绩,但就是因为我有了这样的一段经历,每每听到双簧管演奏的唱片时,我都能够立即判断出这位演奏员水平的高低,首先是都比我高,高很多,这是无庸置疑的实在话,否则我也出唱片了!但是我知道唱片中的演奏有多难,因为我曾经试着吹过,我甚至能够听出来唱片中的演奏家的指法状态,能感受到他的气息控制方法,听出来他对于乐曲独特的理解和演绎,但是我却没有办法达到人家的那个程度,所以我佩服人家的高水准。

摄影也是一样,出人意料的构思让您佩服,抓取的瞬间让您佩服,经典的构图让您佩服,精妙的用光让您佩服,精准的曝光让您佩服,精致的制作让您佩服,这肯定就是一幅能够值得您佩服的好照片了!但是若您没有试验着拍摄过类似的照片,也就很难知道拍摄这样一幅照片的诸多“甘苦”,也就不知道拍摄这样一幅照片的“难度系数”,仅仅凭借着对于照片内容的表面理解去判定这幅照片的优劣,弄不好会生出“外行看热闹”的嫌疑。

我记得二十年前做展览编辑(现在叫策展人)的时候,做过记者的夏同生老师对我们这些下属说过这样的话语:慕名来这里(展览部)找你们看照片求教的人很多,给人家评照片的时候不要说外行话,你们一定要抽时间多拍点照片,否则你说人家的照片不行,人家心里会说“那你拍一个给我看看行吗?”

拍摄照片我可能成为不了摄影家,但是拍摄的活动参与多了,我也可能会由此练就成摄影的鉴赏家。

一间木屋的背面,蒿草丛生,我用蔡司50mmf/1.4的镜头拍摄下这样的一个局部,然后在软件里调整了色温,用以强化蓝色的调子,又用滤镜模式做成了这个样子,我当时见到的感受似乎就是这样,但是照相机却无法一次拍摄出来。

在圆明园用手机拍摄了这幅照片,然后用软件将画面的四角压暗,再装上一个反转片的边框,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阳光透过树丛照亮了红墙与窗棂,加上斑斑的树影,构成了这样的一个画面。利用这个光影,我使用富士X-E2相机以及23mm的镜头,拍摄了这张照片。

不要责怪光线 Don’t Blame Light

谁都知道摄影离不开光线,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来说,自然界的光线实在是不容易把控,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您把控的份儿,我们把控的只有光线变化的不同时机。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中的光线可以让我们拍摄到甚至是自己都无法再次遇到的“用光线描绘出来的景象”,但是又可能会时常找不到自己臆想之中的“光辉画面”,这可能就是那些所谓“无法重复的摄影作品”的魅力所在。很多的摄影朋友总希望让自己的作品“出人头地”,但慑于多变的光线又总是找不到事前已经设计好了的感觉?还是因为那多变的光线。

关于摄影的光线,我常常听到摄影朋友告诫:等光线。还有朋友说:找光线。而对于我这样并无确定目的的摄影而言,更多的可能还是“利用光线”。

等光线似乎有点累,经常见到执著的摄影朋友在一固定地点苦等光线,有点像钓鱼,期盼着想象中的光线再次出现,遇到并不给力的天气变化,多会淡定地收起相机打道回府,次日再来。我是很敬佩这样的精神的,靠着如此“等”的执著,拍摄到并不常见的光线效果,会令我大吃一惊,会点燃我同样去等待奇妙光线拍摄出令人惊讶摄影作品的导火索。而我又远没有如此执著苦等光线的坚强毅力。

找光线似乎主动一些,找到并不寻常的光线,运用摄影的技巧,拍摄到满意的照片。但是要去寻找哪样的光线才合适呢?我自己的理解,这样的寻找多是要依靠摄影者各自不同的经验、对于光线的理解,以及结合摄影技巧,预计可能拍摄出来照片的不同效果。

找光线也是不容易的事情。经验的积累是一个时间的事情,而找到光线拍摄下自己满意的照片则又是一个“事件”的事情。找光线需要更多的聪明才智,我的距离还是很远,所以找光线拍照片的摄影朋友同样令我佩服,往往是大家一起拍摄照片,会找光线一定能够拍摄出与众不同(其实是与我不同,令我吃惊)的好照片。

利用光线是一个既被动而又主动的事情。被动的是碰到什么样的光线条件您都得按下快门,容不得您等光线,很多时候也并不容易找到更好的光线。那怎么办呢?就只有利用光线了,这是被动的地方。但又是因为没有办法等光线,也不能按照想象去找光线,那就只能“利用”当时的光线了,而利用光线又拍摄出好照片,则又是一个主动的事情。

我的拍摄大多是第三种情况,那就是利用光线。因为我的拍摄没有什么一定的目的,还因为我并没有更多等候光线的时间,更是因为我不具备找光线的那股子灵气劲儿。但是在被动的光线情况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光线拍照片也是需要不断积累经验的。比如一次去华山游览,早去的朋友说昨天终于等到了云海日落,而等到我到了山顶却是阴天薄雾,于是我曝光过度拍摄了一幅高调的淡色照片,自己看着挺好的。

不要责怪光线,人家也不会听你责怪,仲元早就听大师告诫“应该在任何的光线之下拍摄出合格的照片”,但如此运作却着实不易,因为我并非大师。我当然还在不断地练习之中,总是不断地提醒自己在各种光线之下拍摄照片,希望并力求拍摄出自己满意的照片,最好是周边的朋友们说“在这种光线之下您拍摄的这帧照片刚好合格。”如若这样,我就很高兴了!

在墙角的背阴之处,我拍摄到这样一幅照片:紫色的花叶与高色温的蓝色调很协调,而富士23mm镜头的f/1.4光圈突出了被摄主体。

傍晚时分,从楼上俯视过往的行人,背阴处的蓝色与建筑一角的暖色玻璃形成了色彩的反差,使用的是富士X-E2相机以及23mm的广角镜头。

热闹 Bustling

记得是在1996年的秋天,我奉命前往吉林举办摄影活动,之后随当地的摄影朋友一同去了长白山。我从未造访过这一著名的景区,自然很是兴奋,申请坐在了这个名牌中型旅行车的最前排,并且被授予可以随时命令停车拍照的特权,但是在其后一周的旅行中,我却始终没有使用过这个“特权”。

车行半路,我方才了解到这一次的长白山之旅并不会到达景区的核心地带,更不会登上山顶去观赏天池,而是穿越长白山南麓的原始森林径直向东,直奔长白县(不是长白山)而去。没事儿,我并不会因此而烦恼,一是这些年我见到长白山的风景摄影作品实在是太多了,若真的带我去了天池反倒不知如何拍摄了;二则这长白山南麓的秋景已经让我心旷神怡,穿行在静谧的原始森林之中,头戴耳机聆听着卡式磁带录音机里面柴可夫斯基的交响音乐,拍不拍照片都是无所谓的事情了。

从鸭绿江边上的长白县向南走了几十公里的陡峭山路,在临江地方休息了一个晚上,住在国营的人民旅馆,第二天向东去了临近中朝边境的集安市。那时的好太王墓还没有修建围墙,这一朝鲜族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后来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地。

从集安回来要去通化,没错,就是那个出产葡萄酒的通化。

晴朗的天气,没有一丝云彩,九月下旬的吉林南部漫山红叶,且是枫叶居多。路边的枫叶大如手掌,湿润的气候更显得枫叶的晶莹洁净。我们的中巴车在满是枫叶的公路上穿行,近乎少见会车的场景,因为这一地区的人口不很密集,而且当时也已进入到了农闲的季节。

突然,我左侧的司机(是一位极有经验的汽车检验师,有着二十多年的驾龄)神态紧张起来,转过头来对我说:不妙,离合器片坏了!这时的汽车滑行在一段很长的坡路上面,笔直的公路前后都没有车辆。老司机沉着地驾车滑行到坡底的地方,稳稳地将中巴车停在了路边,我俩回头一看,后面的摄影朋友还都在睡梦之中。

不得已叫醒了各位,商量着怎样维修这辆汽车。一分钟之后大家作出决定,派出先遣队步行一公里到达前面的一个镇子,找到一间维修汽车的站点,买回所需的零件,自己动手修复中巴车的离合器。全车连我一共二十一人,其中十八位都是汽车制造厂装配线上的技工,这点故障对于他们简直就不算是什么事情。

前后两个小时,中巴车修好了,我们继续前行,只开行了一公里的路程,到了买零件的那个镇子,吃午饭。

镇子的地名叫“热闹”,但是我们却没有见到街上有几位闲人,也是,都下午两点多钟了,正是人家午休的时间。

地名自然都有自己的讲究,都有依当地景致、当地的故事转化过来的名称,想象之中这个名叫“热闹”的镇子当年一定也是一个周边百姓的聚集之地,是一个热闹的地方。常听人说中国人喜欢热闹是全世界出了名的事情,其实哪里的人都喜欢热闹,不光是我们中国人,要不然怎么那么多的地方都有狂欢节呢?而且他们的那样一种狂欢的劲头儿恐怕还是我们中国人的热闹没有办法比拟的。

物以类聚,而人以群居,人群聚集得多了就形成了社会,在形成社会之后,人与人似乎也就再也分离不开了。聚在一起必然就要和谐相处,和谐之后还得要图个热闹,这样日子过得才会更有意思。热闹这个地名可能是想当初人们的一个愿景,更可能就有着无比热闹的景象。图个热闹,或是凑个热闹,既是老百姓的人之常情,也是大家祈盼的生活希望。最好是经常热闹,最好是天天热闹。

近几年去了几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一家一户互不相连的住宅矗立在路边,早晨起来散步的时候见不到几个人影,在便道上跑步锻炼的各位也都是互不言语各行其事,是一种安静的和谐生活。来到这里很难用“热闹”这个词语去加以形容,以至于同去的朋友都说在这样的环境当中生活,非得把人憋坏了不行。前往拜访定居多年的华人朋友,说起来热闹的事情,他告诉我其实这是因环境不同所造就成的不同文化,他们同样需要热闹,每两周邻居朋友也都有聚会举行,遇到大的节庆,还需要大家周密策划统一行动,还是为了图个热闹。但平时大家各忙各的事情,大家的热闹与各家的生活,以及每人不同的工作划分得比较清楚,与我们的热闹不是一种方式。

热闹过度就需要清静,而长时间的清静又需要一定的热闹。人们就是在这两种不同的生活形态之中不停地转换着角色,不停地调节着各自的生活。

到了不同的地方还是要多少了解一下当地的“热闹”。在东京乘坐地铁列车,我等大声聊天不止,突然感觉到别扭的情形,当地人乘车无一发言,环顾四周,我们几位立即闭嘴。但是到了居酒屋再看,人家的那股热闹劲头真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

一次往纽约出差,晚上没事出来闲逛,哥几个进入一间咖啡馆想着体验一把,还没有坐下来就吆三喝四嚷开了:嗨,这里靠窗风景好呀!喂,这家的咖啡还真不贵!你不来点甜点呀?你帮忙问问有龙井吗?再看周围,刚才还坐在这里的那些人呢?

……

拍照片是一个既热闹而又清静的事情。初学摄影大多是要图个热闹,拍出几张照片就一定要给人家看看,外出采风也是成群结队,互比器材,交流技巧,回来之后大家围坐电脑旁边继续切磋,这都是常见的场景。

数年之后,技艺成熟,各自放了单飞,摄影就变得清静了,拍摄照片也不再是团队的活动,按照自己的想法,依仗多年练就的技巧,拍摄出与众不同的风格,这也是我经常见到的情形。但是与当年的影友聚会的时候,热闹的程度一定会超过当年。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热闹与清静之间不断地调节着自己的摄影,愉悦着自己的生活。

秋天的华山,白色的花岗岩崖壁衬托出近景的树木,微调了原片的色彩之后,展现出秋天的景色,这是用手机拍摄的照片。

本来是粉色的花和绿色的草,就在路边随时可见,我在用手机拍摄之后,将其制作成了单色的照片,与现实当中的景色区别开来,形成了些许陌生的画面。

在湖边,将标准镜头的光圈开得很大,远处的湖面虚化了,我有意突出了画面中正在讲故事的这一对父女。

这是我在华山顶峰拍摄的照片。当时是阴天,有薄雾,我拍摄了一幅黑白的照片,经过软件修正,成了怀旧的色调,环顾四周,我使用的相机最小,是手机。

轻便的相机 Portable Cameras

这些年我拍照片多用轻便相机,很多是因为工作的关系,杂志需要介绍的照相机中当然还是轻便相机居多,而相对大型的照相机新品的出品速度比较轻便相机就慢多了。相机到手便寻思着多拍摄一些照片,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拍照的机会,同时也会把我的使用体会通过我们的杂志传达给更多的摄影朋友。

无论是在哪一个时期,轻便的照相机似乎都是非专业摄影人士手中的玩物,即便是很多价格昂贵的小型照相机都是这样定义出来的产物。但是多少年来众多专业的摄影记者及摄影师们也都在希望能够运用轻便的照相机去拍摄出专业而又高级的照片,想当年徕卡照相机引来的小型相机浪潮风靡百年,人们认可了照相机小型化的趋势,而照相机制造厂家也真的是在不断地设计出能够拍摄出品质良好照片的小型化轻便照相机。

数码影像的年代将照相机的小型化做到了极致,如卡片一般纤细的照相机业已普及至普通百姓,而日臻成熟的数码相机技术在近年来又推出了多种具有很高品质的轻便相机,因为卡片相机又让可以拍照的手机占去了市场,与卡片相机不一样,高级的轻便相机已经具有了专业的品质。

到了这个摄影大普及的时期,专业摄影又成为了极少数人的事情,而更多喜爱摄影的朋友们已经越来越多不在乎照相机的专业形式,因为不断在提高着“专业品质”的轻便相机不断地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升级后的这些高级轻便相机依然是非专业摄影人士手中的玩物,而专业的那些人士也依然在固守着那些足以应付专业需求的高品质大型照相机。

迫于智能照相手机的压力,轻便相机提升了好几个等级,微单、无反、全画幅、高像素既靠拢了专业的单反,又区别于照相的手机,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一个高山的景区,我看到数位身背全套单反相机的摄影爱好者,聊天问到:为何不用轻便相机?得到回答:我们怕错过机会。由此看来轻便相机似乎还没有得到这些朋友的信赖。

处于对大型专业相机的信赖而不辞辛苦拍摄照片本无可非议,但轻便相机的技术进步也不可受到忽视,轻便对于拍照应是“轻巧、便捷”,对于如我这样边走边拍的摄影爱好者来说自然又是一个明确的选择,用不重的相机轻快地拍摄自己的所谓影像感受,我感觉到是一件能够使我思想轻盈的事情,而这些年我多数的拍摄都是在使用轻便的相机。

我经常与业余摄影的朋友交流使用轻便相机的体会:当下的摄影爱好者当然还在乎着影像的品质、相机的操作乐趣,但是对于照相机而言,您可能不会轻易地寻找出“专业”与“业余”的那一道坎儿。轻便的相机可能“很专业”,而大型的相机也是业余摄影爱好者的摄影利器;专业的相机也在朝着小型化的方向前进,那么轻便的相机又是本着更加专业而去,别太在乎照相机的“专业”与否,我总是希望以不太重的负担拍摄出“轻便的照片”。

下班的路上,胡同口放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真的很破了,但是在斜阳的照射之下却有了并不一般的“生机”。

拍摄素材 Shotting Material Pictures

在1995年的时候,有一家出版社居然邀请我为他们拍摄素材照片光盘,我当时是展览部的编辑(现在叫策展人),虽然喜好拍摄照片,但毕竟不是职业摄影,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先前找过摄影师,都因为报酬太低而遭到拒绝。这对我来说当然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大量地拍摄彩色反转片在那个时候是一个奢侈的活动,有人提供胶卷,按需拍摄还能有稿费,我不过搭些时间而已,稿费高低对我来说实在是无所谓的事情,我缺少的是有目的的拍摄机会。

用于平面设计的素材照片,大多是一些小景致,像树叶呀,墙面呀,花卉呀,甚至于景物局部的肌理表现,当然也有一些风景名胜的照片。当时有三位美术编辑指导我进行拍摄,他们会告诉我去拍摄哪些景物,拍摄成什么样子才是有用的照片,从那个时候我便知道了在平面设计的领域里什么是有用的照片。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多注意拍摄“小景致”的素材照片了。

大量地拍摄素材照片会锻炼我的观察能力,而离开了那些所谓“有用的素材照片”,我又以其之道还其自己的摄影之本,找到一些奇特的角度,拍摄一些别人并不经意的画面,按下快门之前,就想到了呈现出来的效果,想一想观众面对这样一幅照片的时候又会有哪样的一些感受。正是这一次的拍摄经历,改变了我以往的拍摄方法,把照相机替代成自己的眼睛,将自己看到的奇特景象用照片告诉别人,至今我还是在用这样的一种理念去拍摄照片。

看别人“看不见”的景物,把自己的好奇心让别人去看。

我在练习着拍摄“大景别”的花卉照片,而不是花卉的特写。用相机的黑白模式直接拍摄,之后略加修整,我希望能够以黑白的影像描述出花卉鲜艳的色彩。

花草叶子的照片,因为有了白色的纹理,就容易形成这样略有规则的画面,突显出植物的肌理,再辅之于黑白的影像表现,我似乎更乐于以此方式表述彩色的花卉。使用富士X-E2相机以及23mm镜头拍摄。

下班,穿过一条胡同,迎着夕阳我在低角度拍摄了这幅照片,红砖染上了暖色的阳光,显得异常的好看,就这样,我沐浴在夕阳之中,在这条500米的胡同里愉快地拍下了很多类似的照片。

当代摄影 The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有一次我召集开座谈会,在外地,原本是要听取青年读者对于杂志的意见,但说着说着就拐了弯儿,改提问了。

其中的一位站起来问我:麻烦请问您(还挺客气)什么是当代摄影,当代摄影有哪些特征?

我懵了,因为事先毫无这方面的准备,于是就逗着闷子现张罗。“今天不是高考吧?这个题目比高考还难,我得先复习一阵子才能回来参加这么大难度的考试!”我说。“当代摄影可能会有很多种说法,已经有理论家给归纳出了不少的特征,也有着很多现成的定义,但是您总不能围绕着这些个定义去拍照片吧?您如果暂时还不做影像艺术的研究,那就安下心来多拍些照片,如若您所拍摄的作品多数的观众还都能认可,那您在今天拍摄的照片就算当代摄影。我说的这个定义可能简单了一些,希望您千万别当真呀!”我用这样的言语回答了提问。

回来之后我接着想:我说的所谓“当代摄影”话语里透着简单粗糙的一面,但大的方向可能没有什么不妥。当代是一个时间阶段的概念,是指当今的时代,而在这一段时期之内出现的摄影作品,如果有用,如果被大家所认可、所赞赏、所赞扬,那都应该算是当代的摄影,往前推一百多年的照片,那是“清代摄影”。

您可能会说我这是在偷换概念,“我们问的是当代摄影而不是当代的摄影。”我哪里敢偷呀?也没有多大力气换呀!我只是较为固执地认为当代的(或者说当下的)摄影不应该只是一种固定的形态吧?把某一类式样的摄影归纳成为“当代摄影”这似乎既不全面,也不客观。唉,就算“当代摄影”是一个摄影艺术的独立概念,可您要是寻着这样的概念去进行“当代摄影”的艺术创作,又还会有多少的新意呢?

如何让自己的摄影被别人称作“当代摄影”呢?有朋友告诉我:这作品无论在技巧上,还是创作的观念上,都应该具有时代印记,否则就是模仿,就是练习。

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拍摄工具的多样化已经引发出无数新概念且新形式的摄影不断地涌现,如果您还认为摄影可以算作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法,那么“创新”就是一个必须的要件。有朋友告诉我说,现在的摄影至少应该有一千种的“玩儿法”,我说他定义的“千种”太少了。可无论怎么说,我们不能够仅仅盯着一种或者几种“玩儿法”,手拿树枝在自己周围划一个圈儿,那就只能自己玩儿了。

在胡同的一隅,租住在平房里的民工把折叠钢丝床放在了门外,腾出屋子劳作,我用手机拍摄下这一个画面,灰墙与床的色调很协调,但又同样的斑驳。

窗外的阳光打在布艺沙发上,我拍下了这张照片。略有刺眼的光线与屋内柔和的景物形成了这样的对比,我借此回忆着当时的惬意。用iPhone4s手机拍摄,然后使用软件修整。

清晨,走出我居住的小木屋,回身拍摄了这样的景象,极清晰的影像虽然诠释了镜头的品质,却与湖边清晨的氛围并不相符,于是将照片制作成这个样子,每每看到,都能够引起我的回忆。

红茶 Black Tea

数年前我曾应邀在央视做节目,当时我的导演叫李欣,小伙子科班出身,学的是影视编导,但又酷爱摄影,管我叫师傅,我开始听着挺别扭的,就摄影的这件事情我还到处找师傅呢!但人家不改称谓,我也就权当是我的外号了。

李欣是安徽人,有一次回家给我带来一盒红茶,是安徽的祁门红茶。以前我很少喝红茶,或许说根本就不知道红茶是怎么回事儿,凭着这份儿好奇心,我买了一些喝茶的书来看,这时节杂志社与农业博物馆合作征集老照片,我在人家的办公室里面看到了一些关于茶叶的专业著作,于是要来增长见识。之后又买了滇红以及福建的红茶假装对比着品,学着书上自制柠檬冰红茶,做伯爵奶茶,那时红茶很便宜。

书上说红茶起源于福建,在明朝的时候就有了红茶,传说一次战斗之后,浑身是汗的战士们酣睡茶床上面,天明转移,被汗水沤过的茶叶经茶农烘干再用松枝熏过就成了红茶?还有说法:明朝的时候从广东将茶叶海运到英国大约得用将近半年多的时间,茶叶在船舱里面受潮发酵,运到目的地的时候绿茶就变成了红茶,直到1850年前后,美国的快船才把时间缩短到97天,也就是说想当初英国人压根儿就喝不着绿茶?反正这两个传说听着都不是太爽。

红茶是最可以“乱喝”的茶叶品种,这都是欧洲人的发明。我们喝茶叫“品茗”,是把纯粹的茶叶用热水沏开之后慢慢品味茶叶的味道。但欧洲人管它叫饮品,加糖、加奶、加冰块儿,就形成了欧洲人的红茶文化。

关于红茶的传说,后面的一种似乎有一些道理,红茶在贮存、运输方面相对于绿茶会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我去欧洲出差也有绿茶供应了,那是因为有了飞机的缘故吧,可欧洲人还是习惯喝红茶。

花茶也是这种情况,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还有用米兰花窨制的米兰花茶,据说也是因为北方人早年间喝到新绿茶的机会太少了的缘故。茶叶铺的老营业员告诉我,早先从福建装船把茶叶运到天津,再转陆路到北京,上好的绿茶肯定都变色变味了,用花窨制的绿茶大概是一种补救的办法。相比起其他的茶叶品种,北京人还是喜欢喝花茶。

茶叶的“没办法”孕育出了新的茶文化,联想到摄影也有类似的事情:二战时期电影摄影师冲在前线拍摄纪录影片,一秒钟24格的电影胶片用量巨大,出现电影胶片供应短缺的时候,很多摄影师就改用电影胶片拍照片了,一些拍摄照片的著名战地摄影师就是这样转道而来的,现在翻阅他们当年拍摄的照片,还可以看出拍摄电影的功底。

没办法的时候就会逼着人们去想办法,现在的条件真是太好了,有了单反、微单这样能够更换镜头的照相机,大家都会想着多配几只镜头,但是想当年像吕厚民老师那样使用一架不能更换镜头的双镜头反光相机当记者的时候,人家那可是什么都拍下来了呀!

多伦多,啤酒屋,随手用索尼A99以及50mm的镜头拍摄下这样的画面,用的是向下观看俯视取景的方式,画面倾斜了,但是剪裁成水平的状态呢?还是斜着吧!

白色的墙面,白色的椅子,截取一角,寂静的画面。使用手机拍摄的照片。

时装店里的模特,双手交叉地摆放着,背景的色调与白色的纱裙很是协调,我已经忘却了模特的形象,仅看照片,或许又能够多出一些想象?

肖像权 Portraiture Rights

我们这拨人什么事都赶上了,可就是没赶上正儿八经地上大学。等到我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已经到了“而立”之年。都三十岁的人了还没念过大学的课程,这与“而立”二字似乎是距离远了一点。脱产念了两年大学,学的是法学专业,还是一所名牌学校,总算是完满地补上了这一课。

我在学校里就十分地关注肖像权的问题,因为《民法学》里有这一课;因为我喜欢拍摄照片;更因为那个年代的那一阶段时间在我国摄影界中特别提倡抓拍照片。于是就可以经常看到有不少的摄影者手持相机在诸多大庭广众的场合里追逐拍摄,而且还生出了不少有关抓拍的理论。

我这个人生性腼腆,羞于见人,拍摄涉及人像的照片大多与我没有关系,应邀为家人、熟人拍照除外。正因如此,我也就更加地关心涉及人物形象照片中被摄者权利的事情。等到了摄影杂志编辑的岗位上,关于肖像权问题的接触就更多了,经常有人来问我,我也经常拿着这一类准备刊登的照片去问别人。一来二去,有关摄影作品中肖像权的问题在我的头脑中就有了一个自认为还算明确的概念,而且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是挺好解决的,用不着争来争去,因为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所以专家学者也就不去作更多的解释了。

但事情说的人少了,遇上事儿的人就总觉得心里不那么塌实,这我能理解。但肖像权也不是一个小事,有专家说“肖像权是公民重要的人身权之一,它关系到公民个人的人格尊严、形象以及相应的社会评价”。您说这事儿还小吗?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关肖像权的问题大家肯定是一天比一天明白,非摄影者如此,摄影者亦然。十几年、几十年以前您拿着照相机对着别人随便拍照,人家或许还都拿你当上面派下来的记者对待,现如今您再在这种事情上揣着明白装糊涂,能够买帐的人可就越来越少了,因为社会进步了。

肖像权出现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之中,始于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自此条文公布之后,我国公民的肖像权的法律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也由此出现了无数的有关肖像权的诉讼案件。是,由于我国至今没有一部相对完整的民法典,以至于有关肖像权的具体司法实践均依赖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因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都需要国家尽快地制定出有关公民肖像权的具体法律条文,以利于公民肖像的拍摄者、制作者,能够在工作中恰当地使用他人的肖像作品,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有利于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犯的时候,能够以相应的法律条文去抵制侵权的不法行为。

国家不太可能专门去为肖像权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只有在将来的国家《民法典》中设定具体的法律条文,同时在今后的《版权法》、《新闻法》等相关法典中,也可能要有关于如何正确使用他人肖像的具体规定。此外,即使是合法地使用了他人的肖像,仍有可能由此侵犯他人的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或产生其他与此相关的道德问题。

拍摄他人肖像,似应以被拍摄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去拍摄制作肖像作品。或许有人会说,即便是我没能征得被摄人的同意,但是我也并没有以此照片去赚钱呀?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您可能忘记了被摄人的心理感受。如果有一天在大街上有喜好摄影人士在未征得同意的情况下对着您一通乱拍,您又会作何感想呢?这叫做“将心比心”,对么?

学法律的时候老师就说道德是法律的补充,而超出道德规范的时候就必须用法律去解决问题。尊重他人首先是道德问题,良好的道德修养可能是解决摄影者正确对待肖像权问题的灵丹妙药。

初秋的下午,在街边我拍摄到橱窗反射对面广场的这样一张照片,两个重叠在一起的画面,丰富了内容,延展了纵深感,亦真亦幻。

一张邮票 A Miniature sheet

就是这张邮票。

堂弟自美国来,带给我一张邮票。我少年时代曾有集邮嗜好,直至参加工作之后还延续了一段时间。那时集邮是高雅活动,很少听说有以邮票致富的事情。即使是向家里要了零钱,买来了自己心爱的邮品,也要立即跑到邮局请营业员盖上当日的邮戳。到了后来才知道这种盖了戳子的邮票叫盖销票。这种邮票自然是不能再当作邮资使用了,再好的邮票要想倒腾出一点子大价钱,也近乎是不太可能了,留到现在,只能时不常地拿出来看看,多是为了回忆一下当年的业余生活。

堂弟给我带回来的这张邮票,应该是属于我们常说的“小全张”,虽然那上面也没有盖上邮戳,但也是不能再用了,这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一个结论。因为在这张邮票上大字印着“美国摄影大师”;因为这上面的20帧每枚价值37美分的黑白邮票,都是上两个世纪美国最著名的20位摄影家各自的杰作;因为在每一张邮票的后面,又都用极小的字体描述有每一位摄影家的简历;因为我又是极其爱好摄影的这么一个人物。这样的邮票只能用于观赏,只能用于收藏,这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一个结论。

使用摄影家作品制作的邮票我见过很多,而集中在一个小全张上介绍多位摄影家的邮票我还真是就见到过这么一张,也许是我少见多怪了吧。

这张邮票的正面印有20幅黑白照片,题图也是一张黑白照片,共计是21幅。照片印刷得极精美,很像是德国爱克发暖调黑白相纸的感觉。面积虽然很小,每幅的尺寸只有33mm×25mm,但是几乎照片上的所有细节都能让你看得一清二楚,仿佛是看到了原作一般。这么说自然有些夸张,但我想任何一个热爱摄影的朋友大概也都会有与我相同的这般感受。

刚巧我的手头还有一册留学美国的朋友前几年送给我的一本叫做《二十世纪摄影》的书,从中我又查阅到了邮票上诸多摄影大师的详细资料,使我更多地看到了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摄影大师们在世界摄影史中地位的支撑点。无论是作为史料,抑或是作为资料,作为如字帖一般的榜样,邮票上的这20位摄影大师的经历以及作品,都应该是我必读的教材。

记得旅法摄影家吴钢先生曾对我说,各门学科之中惟摄影不太重视自己历史的宣传。于是吴先生为《大众摄影》杂志撰写过一篇连载文章,曰《巴黎读史札记》。文章开篇即述:“出于爱好我又醉心于摄影历史的研究,特别是最初的发展阶段,也就是摄影是如何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就像小孩子每每向家长提出来的问题:‘我是怎样生出来的?’……因为任何一个艺术门类,首先要学习和了解的,就是她的历史。譬如美术史、音乐史、电影史、文学史等等。”当时作为这篇文章的编辑,我读后深有同感。现如今喜欢摄影的人不在少数,但是真正知道摄影历史的却不是太多,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我。不知道摄影的历史,自然也就不知道摄影的由来,不知道这一个半多世纪的时间里都有哪些技术为我们所不知,不知道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有哪些优秀的摄影作品问世,不知道现在的摄影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自然也就不会清楚地知道摄影自身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

我自学习摄影以来,一直在不断地询问摄影的本质,由于学习并不得法,在很长的时间里面未能得到哪怕是很少的一点答案。至于我现在是否就已经得到了这些答案,我仍不敢妄言。我仍然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讨,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搞清楚这些事情。摄影的历史一定要知道,历史上的摄影佳作一定要看过,摄影名人的拍摄技法一定要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自己的摄影之路才能够知道怎么往前走。

在拍摄的这个画面中,模特的手是最重要的,我把那华丽的服装虚化了,为什么这样呢?

在这里歇脚,平视过去就是这逆光下的枝芽,用70-200mm的镜头拍摄下来,大孔径形成的光斑衬托着发光的嫩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