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15:43:00

点击下载

作者:杨安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平衡点

平衡点试读:

前言

幸福,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无价之宝。笑口常开、安康福泰、追求快乐是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权利,也是每个人心中的无限向往。但是当下,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无论已婚还是单身,多数人活得并不快乐,成天皱额锁眉,紧绷着一根弦,胸中的焦虑和烦躁像被烈日暴晒着的干柴,轻易就会被生活中的琐事点燃,将身心的平衡扰乱。于是,幸福往往成了人们的奢望。

难道幸福真的如同天上月,可望而不可即吗?

其实,幸福从未远离我们,幸福本就是一种心境,是每个人自己的切身感受。所有不幸福不快乐的人只是缺乏了一种决定人类幸福的秘密支点——平衡点。

在人生中,心灵的平衡点相当重要,失衡对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来说是致命的。那些极具毁灭性的情感,比如担忧、焦虑、仇恨、嫉妒、愤怒、贪婪、自私等,都是失衡的产物,也是生活的致命敌人。当一个人受到这些情感的困扰时,就不可能将自己的生活打理好。

找到平衡点是中国哲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生最大的智慧。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我们对平衡有着多种多样的解释,它是道德的至高境界,是修身养性的基本心法,也是我们的行动应该遵循的重要方法。

找到平衡点就意味着拥有高贵的德行。孔子言:“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这里的中庸实际上就是指平衡,君子遵守平衡之道,做事符合平衡的道理,无时无刻不以平衡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随时按照平衡之道行事;小人则违反平衡之道,违背平衡的道理,肆无忌惮、任性妄为、没有任何节制地行事。这正是君子与小人行事风格的不同,在日常行动中,我们行君子之风,就要做到“极高明而平衡”,在极其高明的情况下,依然依循平衡之道。

找到平衡点就代表着行走在指导行动的大道上。平衡指导下的行动就是和谐的行动,我们的行动如果能够达到平衡的高度,就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衡作为人生的最大智慧,对我们行动的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不能找到平衡点,就必然会带来两种情况:要么狂躁激进过于前卫,要么达不到要求过于保守。这两种情况都是没有找到平衡点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行动收获成功的果实,势必要找到人生的平衡点。

只有具备这种大智慧,我们才能够拥抱幸福——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无论面临怎样的挫折,都不会使心理失去平衡,都不会再摇摆于希望和绝望之间。相反,我们只会长时间地感受到对生活的满足,感受到生活的巨大乐趣,感受到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感受到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本书本着帮助您找到平衡点的使命,从平衡点的中庸心法、知足心法、共振心法、处下心法、时度心法、开通心法、应缘心法、弹性心法等方面对平衡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同时,辅以平衡体悟的心得分享。本书让你在开卷以后,更深刻地感受到平衡的力量;在掩卷之时,更轻松地以你最想要的方式获得人生的平衡。

至此,你的生活不会再因幸福无处可觅而晦暗,也不会再因人生布满阴霾而失色。你会以散发着平衡之光的心灵来对待自己以及身边的人、事、物,而你也将因此收获内在的成长、精神的自由,真正领略到人生幸福的真谛,收获平衡的大成人生!作者2017年3月第一章中庸心法·黄金分割点第一节中庸心法

拒绝极端,中正平和

任何极端的事情都具有偏颇性,因为对极端者来说,事情非对即错。然而,这个世界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仅有对错之分的事情少之又少。如果我们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并且按照自己看到的事情去判断对错,那么毫无疑问,所得到的答案肯定是不全面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任何极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极端的人是无法获得最终的成功和幸福的。俗话说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瘠薄难复肥。”做衣种田如此,做人做事也是如此。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拒绝极端,学会智慧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中正平和。拒绝极端,中正平和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也是一份情怀。

三国时代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是何等英雄气概。可是他致命的弱点就是刚愎自用、固执极端。当他受刘备重托留守荆州时,孙权派人来向关羽为儿子求婚,关羽大怒,出口伤人,以自己的个人好恶和极端情绪对待关系全局的大事,不计后果,导致了吴蜀联盟的破裂。最后落个败走麦城、被俘身亡的下场。假若关羽少一点极端,不意气用事,那么,吴蜀联盟大约不会遭到破坏,荆州的归属可能是另外一种局面。

关羽不但看不起对手,也不把同僚放在眼里,名将马超来降,刘备封其为平西将军,远在荆州的关羽大为不满,特地给诸葛亮去信,责问说:“马超能比得上谁?”老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又当众宣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他目空一切,气量狭小,盛气凌人,其他的人就更不在他眼里,一些受过他蔑视侮辱的将领对他既怕又恨,以致当他陷入绝境时,众叛亲离,无人救援,促使他迅速走向败亡。

性格和情绪上的极端,是为人处世的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它的产生源于知识上的极端贫乏、见识上的孤陋寡闻、社交上的自我封闭意识、思维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等。

极端的人以绝对的、片面的眼光看问题。他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别人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商讨一概不听不理。极端的人怨天尤人,牢骚太盛,成天抱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只问别人给他提供了什么,不问他为别人贡献了什么。

极端在情绪上的表现,是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论人论事,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引诱。如果对某人产生了好感,就认为他一切都好,明明知道是错误、是缺点,也不愿意承认。

极端在行动上的表现,是莽撞从事,不顾后果。他们往往蛮干、鲁莽、刚愎自用。所以极易出现以偏概全的失真判断,使自己步入重重误区,招致种种烦恼和失败。

因此,无论何时,我们一定要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

中正平和是一种隐含自在未发的状态,是一种因时因节而发的合一状态。人性发而为情又能合于礼节法度,就可称之为中正平和。它体现的是不偏不倚、拒绝极端、追求和谐的平常心。

人的素质以中正平和最为可贵。中正平和的人,一般平淡冲和、内智外明、盘劲骨强、声清色悦、仪正容直,能依照事物的客观规律来变通。

大凡成功者,意志坚强也好,决策果断也好,只是表面行为,而行为的背后则一定有中正平和的心态。

正因为中正平和,所以他们对待事业,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哀,处顺境不会目中无人、不可一世,处逆境不会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用俗话说就是“宠辱不惊”“视福禄为草芥,视水火如平地”。对自己的情绪能够适度控制,不会让情绪像寒暑表般忽高忽低。不会情绪冲动时什么都不顾、什么都敢干;情绪低落时什么都厌烦、什么都不干。他们遇事既坚持原则,又注意灵活,做到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大智若愚。

不管是观览世界、协调环境还是合作人事,中正平和的人都能保持着一种明达晓畅的情感方式和交往风貌,呈现出一种对人对事对物的谅解之态与中和之美。他们在追求渴望达到的生活高度时,多喜欢检索自身素质的差距,而少有埋怨无可乘之东风。他们在力求增长自身的人生智慧时,多喜欢从人生价值综合度量,而少有急功近利的贪欲。他们在试图展示自身的生存潜能时,多善于分工合作去实现双赢,而少有唯我独尊、专横霸道的浅薄。

中正平和,是情感方式的某种极致,是智慧交往的最佳姿态,也是人生道路的绿荫。

只有当一个人能够拒绝极端、保持中正平和,才能坦然面对一切外部环境,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也才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杨安谈平衡:◆极端源自知识、经验不足,辩证思维不成熟。◆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度。适度是苗,过度是草;适度是福,过度是祸。◆中正平和是人体健康的保证,也是使人类长久生存、幸福、和乐、美好的保证。

中庸不是折中主义

众所周知,孔子提倡中庸。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却把中庸理解为折中主义,这就是对中庸思想的误解了。

所谓“中”,是中正、中和。“中”是古代哲学家的术语,其意是合理的、至当不易的,是一种无过也无不及的“度”。这个“度”的把握要在一个不偏不倚的标准上。

为什么要不偏不倚呢?这是因为要符合道,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要符合真理。“庸”是用和常之意。

因此中庸即是“用中为常道也”,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可见中庸的思想很通俗,并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的玄学,它要求人们为人处世要“允执其中”,符合公认的原则,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不刻意去改变事物的固有形式。它要求的存在形式是一种和谐状态,但这种和谐是建立在“正道”基础之上的,不是无所遵循的杂糅。

中庸思想有两个突出的特征:

一是反对过头和不及。这个特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左和右都不好,好的立场应该是不左不右,居中正之位。

二是主张和而不同。和,是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和谐;同,是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

晏婴曾经很形象地来描述和与同的差异。他说,以烧汤为例,所谓和,就是用锅来熬汤,里面放入盐、醋等,再烧火来慢慢烹饪鱼、肉,厨师加以调和,“济其不及泄其过”,这样熬成的汤才有滋味、有营养;而同就是以水调和水,不用任何佐料,这样的汤哪里有什么滋味?

而折中,它的突出特征就是无原则地“调和”,是将各种不同的意见进行调和,得出一种于各方都模棱两可的含糊结论。

折中主义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只是把一些对立的事物、现象不分主次、机械地拼凑在一起。折中主义在说明一个事物或现象时,总是“东抽一点,西抽一点”“又是这个,又是那个”“这一方面,那一方面”。

它如同建筑上使用的“三和灰”,只要调出那种黏性很强的灰浆,把各种材料黏结在一起就是目的,所以有人形象地把折中称为“和稀泥”。

这种做法表面上好像是全面观察问题,实际上,由于它没有分清主次,混淆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懂得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抹杀了各个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就掩盖了事物真相,模糊了事物的本质,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折中主义这种没有是非原则,在矛盾对立的情况下采取亦此亦彼的调和态度,与中庸思想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坚持原则还是丧失原则问题。

首先,中庸是有是非标准的。孔子用来制中的礼,指的是一个既定的、社会的规范,并有其明确的“领恶而全好”的目的。有了这两点,就与折中主义划清了界限。

其次,过与不及是相对于中而言的,孔子以礼制中,以善为目的,就是相对于礼和善而言的。就是说,先有中的标准,然后才有相对于中的过与不及。因此,说中庸为折中主义,大多是颠倒了这种关系,不合逻辑。

孔子曾称赞颜回说:“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这就证明了中庸并非折中主义而是择善而行的实际意义。《中庸》的作者也同样认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就进一步揭示了中庸作为真理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和遵从。

事实上,在善恶、是非等矛盾面前,孔子的态度是十分鲜明的。为了原则他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危。杨安谈平衡:◆折中主义意味着放弃原则。◆在大是大非面前,折中主义总是站在“中间地带”,并不想寻找解决矛盾的具体途径。◆中庸是一种解决矛盾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实事求是,准确合度。

中庸不是无原则的妥协

妥协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我们妥协的最终目的是双赢,而不是无头脑无思想的盲从;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是一种积极的举措,而不是消极的行为。

所以,我们要的不是没有原则的妥协,而是适度的妥协。这种适度正是中庸的范畴。

中庸不是无原则的妥协。中庸要求遵守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其主要原则有三条——慎独自修、至诚尽性、忠恕宽容。

慎独自修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这个原则是在《中庸》的第一章中提出的。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要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做事的地方,也要时刻坚守中庸之道。

至诚尽性原则要求人们真诚。只有至真至诚的人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帮助天地培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忠恕宽容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不悖。

虽然,在非原则性问题上,中庸主张宽容,不要一味指责和批评,以免造成无原则的纠纷,以免使双方手足无措,而在原则问题上,中庸却不会有丝毫的让步,该坚持原则就坚持原则,该批评就批评。

有时候,人们会在基本原则问题上产生一些分歧。这时,坚持信念的中庸者就将肩负着推动文明发展的重任。几百年来,奴隶制度一直被权威的意见说成是合理而必要的,没有人反对这种意见;直到某天,有几个激进分子站出来大声反对。面对严刑逼供、使用童工、体罚、劣质产品这一系列伤害,众人曾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切;直到一小群决不妥协的人站出来,反复强调说:人们所做的是错的。

通常情况下,不妥协既不舒服,也不愉快,有时甚至要面临一些困难,所以,大部分人宁愿温顺如绵羊一样地活着,在他们看来,隐藏在人群中才更安全,他们从不质疑“牧羊人”的指令,那种离谱的事他们想想就恐惧得发抖。我们对这种安全的欺骗性从没有这样的觉醒:羊群是最脆弱的群体,他们一受惊就可能全线崩溃。

无原则的妥协的结局就是被人奴役。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只有主动去迎接生活的挑战,我们要跳入生活的大海里,努力奋斗,为自己开拓道路。

如果我们真的拥有成熟的人格,我们就不应该无原则妥协,我们不应该躲在人群中,也不应该不审视地、盲目地接受别人的思想。

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和共同事业的基础上的。为了实现这共同的理想和事业,必须遵循共同的一些原则,如果破坏了这些原则,那么,共同的理想和事业就无法实现。无原则的妥协,必然会造成是非不分,好坏不辨;团队成员之间如果只是一团和气,那么必然会造成正气不立而歪风盛行,以致贻害无穷。

人如果能够时时检讨自己,发现并克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当然是难能可贵的。但人只靠自己,是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人,还必须通过外界的评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以,人不仅需要自我批评,还需要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无原则的妥协,实际上是取消了正常的批评,使双方不能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不利于彼此的进步。

因此,无原则的妥协,实际上是害了自己,也害了他人。

可见,中庸与无原则的妥协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中庸遵循原则行事,而无原则的妥协丧失了原则的坚定性。

无原则的妥协就像是麻醉剂,会麻醉你的灵魂,使你变得没有尊严与自信,让你的心灵见不到阳光,得不到雨露的滋润。没有阳光雨露的滋润,你的人生就将变得索然无味。

所以,不论何时,我们都应保持中庸:顾大体,识大局,既有容忍别人错误的雅量,又能遇事当机立断,且在矫正别人之曲时能让人接受,不过头,使事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样才能达成共赢,建立起和谐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秩序。杨安谈平衡:◆无原则的妥协,会造就缺乏自尊、软弱无能的性格。◆正确的妥协要有一个坚持的道德底线,一个正确的原则标准。◆中庸的宽容是建立在原则上的适度宽大,遵循着法制、道德规范和做人的基本原则。

中庸不是骑墙头”

很久以前,鸟类和走兽因误会爆发了一场战争,蝙蝠是个胆小鬼,战争一开始,它就躲在一边。刚开始,鸟类占了上风,蝙蝠便去投靠鸟类。可后来,走兽又占了上风,蝙蝠急忙从鸟类的队伍里跳了出来,又加入了走兽。

最后战争结束了,大家言归于好,蝙蝠不知该站在哪一方好了。而大家都看清了蝙蝠两面派的嘴脸,把它赶出阳光之外。自此蝙蝠只能躲在黑暗中偷偷飞行了。

两面三刀、见风使舵的蝙蝠的伎俩最终被识破,受到众鸟的痛斥。

在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骑墙头“蝙蝠”真是比比皆是。“骑马找马”者有之,“脚踏两条船”者有之,但本以为最安全、最稳定的办法,却常常会导致自己沦为“落马”者,成为“落水”者。

骑墙头,或许能获得暂时的利益,但时间一久,人们就能发现他们的虚伪,不愿与之为伍。那样,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骗来的成果,更可怕的是没有人愿意再相信他们。

中庸则相反,有原则、有立场,以道义或局势为基础,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坚持走自己的路,明白自己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所以中庸不是骑墙头,而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前提。

1942年4月,年轻的巴菲特投身股市,他说服了自己的姐姐共同投资。购买了平生第一支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城市服务公司的3股股票。但股价迅速地跌到了27美元,姐姐每天都指责巴菲特,巴菲特不停地解释要等三四年才能挣钱。后来当股价回升至40美元时,姐姐又催促着巴菲特赶紧将手中的股票一起抛掉。为了摆脱令人头痛的唠叨,巴菲特照做了,但很快股价一路飙升至200美元。

这件事情,令巴菲特心痛不已,他因此总结出第一条投资经验:“依照自己的意愿来实施投资策略,不要被人们的言论所左右,也不要把你的所作所为告诉给其他投资者。”因为当你对某件事情非常确定时,他人的建议只能让你感到困惑,过多地考虑别人的建议,无异于浪费时间。

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期间,巴菲特大啃金融学的书籍,继续进行股票投资。他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同龄人的耻笑,那些只知道玩乐的人甚至讥笑他想钱想疯了。

巴菲特没有因为同龄人的不解而放弃股票投资的学习。最终,他的钱越赚越多,积累了一定的创业资本。1954年,大学毕业后,巴菲特集资并投资创办了一家顾问公司。

在职业生涯里,巴菲特一直铭记第一条投资经验,他与他的客户之间从来没有太多的联系,以免被他人的言论所左右。几年后,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他掌管的资金高达2200万美元。

1968年5月,当美国股市一路凯歌、牛气冲天的时候,巴菲特告知合伙人:“虽然股市上风行的投资给投机者带来了横财,但我认为股票的价格应建立在团队业绩成长而不是投机的基础之上。”随后,他解散公司,退还了合伙人的钱,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投资上。

接下来,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投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如今,巴菲特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他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风靡世界。由于致力于慈善活动,他还被美国人称为“除了父亲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

在巴菲特的成功过程中,他有不止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比如,是跟父亲做百货生意,还是投身股市?是和同学们一起享受玩乐,还是学习投资知识?是继续开投资咨询公司,还是自己投资?和所有具有成功潜质的人一样,巴菲特每次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因为后者是自己的立场所在。可以说,巴菲特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与他六十年如一日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分不开。

几乎所有人在追求成功的路途中,都曾面对种种选择,但只有那些具备分辨是非和自我决断能力的人,才能不骑墙头,不丧失自己的原则和立场,而是保持中庸,以道义和局势为基础,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坚定目标,最后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取得成功。

人离不开交往,交往离不开原则,只有保持中庸、坚持原则的人,才能赢得良好的声誉,他人也愿意与你建立长期稳定的交往。保持中庸还使人们拥有了正直和正义的力量。这一点包括有能力去坚持你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并能公开反对你确定是错误的东西。

保持中庸还会给一个人带来许多:友谊、信任、钦佩和尊重。人类之所以充满希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似乎对原则具有一种近于本能的识别能力,而且不可抗拒地被它所吸引。

只有坚定自己的不偏不倚、中正平和、贤能中用的中庸思想,才能使自己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离预期的目标越来越近。如此,你的人生也注定是辉煌的。杨安谈平衡:◆不能坚持自己原则和立场的骑墙头者,随风飘摆不定,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在人生中,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是环境,也不仅是我们的遭遇,而是我们是否有中庸思想。◆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都包含着它自身不容违背的内涵,这些将使你成功做人,并以自己坚持原则为骄傲。第二节黄金分割点

拿捏好分寸,才能把握平衡

分寸,是人的天分与修养在内心沉淀而成的对人或事物的合理认可度。超过这个度是不行的。分寸感又因人而异,一个好法官判案,天理人情全照顾到;一个好的木匠运斧成风,砍掉别人鼻子上的白粉点而不伤鼻;一个好的卖油翁,不用“聚口”,直接由油葫芦往瓶子里灌油。他们都是得力于手与心并用多年而拥有的分寸感。

从这个意义来说,分寸也正是不偏不倚、可进可退的中庸哲学。只有拿捏好分寸,才能阴阳调和、刚柔相济、把握平衡。平衡是宇宙间的一条普遍规律,我国古人很早就提倡平衡,失去平衡,过分偏重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矛盾就会激化,就会出问题。

众经之首《周易》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和变化都是由阴阳、刚柔、动静这些对立面的消长、交感、相摩、相荡所引起的。正可谓“一阴一阳谓之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事物的变化和失衡都是从微小的变化开始的,微小的变化是凶吉的先兆,所以必须重视微小的变化。如果不在乎分寸,不拿捏好分寸,企图跨越它所框定的界限,只想“急于求成”“立竿见影”,就会因失衡而事与愿违、多栽几个跟头或失败,除此之外,不会有别的更好的结果。

北宋时,掌握护卫京城重任的马军副都指挥使张曼,遵照圣旨训练士兵,但他对士兵太过严厉残酷,结果激起士兵哗变。哗变平息以后,皇上召集大臣们商议处理此事。

有人主张马上撤换张曼以平息众怒,也有人主张把所有参与哗变的士兵全部抓起来。但王旦对以上两种意见都不赞同,他说:“如果处罚张曼,那么将帅以后还怎么服众?但马上就捕捉谋划哗变的人,那么整个京城都会震惊。陛下几次都想任用张曼为枢密,现在如果提拔任用,使他解除了兵权,反叛他的人们自当安心了啊。”

皇上一边点头一边对左右赞叹说:“王旦善于处理大事,不愧是当宰相的奇才啊!”

每一种力量都像弹簧一样,压的力量越大,反弹就越高,反作用力就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就是破坏了事物内在的平衡吗?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的一生就像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它在一定分寸上熄灭,又会在一定分寸上燃烧。”现实生活中,“分寸”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与人相处,几乎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必须拿捏好分寸,才能把握好平衡。

能拿捏好分寸的人,在吵架的时候,能收放自如,能适可而止,能留有余地,能使对方知难而退,也能使自己保持主动。不能拿捏好分寸的人,吵起架来就一发不可收拾,把局面弄僵,没有转弯回旋的余地,使自己的情绪和人际关系都处于失衡状态。

而一个能拿捏好分寸的人,是不会轻易跟别人吵起来的。很多事情,都能够很有分寸地和对方商谈、讨论,晓以利害,动以真诚,摆事实,讲道理,解除对方的疑虑,提出具体的建议。每一句话,都能够说得轻重适宜、进退有据、合情合理、婉转动听。很多纠纷、困扰、争执、冲突都可以透过仔细的商量、切实的讨论,找出解决的途径,根本无须吵架。

能拿捏好分寸的人,善于团结群众,让很多人同仇敌忾。他们不但能够控制自己的分寸,同时也善于调整别人的分寸。在许多不同的分寸之间,求同存异,使各方面的人,都在他们的调解中,找到一个解决的方案,实现自身、集体和各种关系的平衡。

在对那些犯了错误的人提出忠告或加以批评时,分寸也是要细心地拿捏的。假如说得太重了,超过了应有的分寸,那么别人虽然承认错误,但心里也会很不好受,很不甘心。如果再重了一些,别人就不肯接受,甚至于动怒、发火,从此把你当作冤家,让怨气久久不散。批评的效果,就荡然无存了。

因此,在需要批评别人的时候,只有委婉而照实指出对方的错误,使对方不但不生气,反而觉得心悦诚服,觉得他的话非常有道理,他的态度也真诚有礼,才能在不失衡的状态中达到预期效果。

分寸的拿捏,奥秘甚深。如果把分寸看作道,分寸就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如果把分寸看作术,分寸就千变万化,扑朔迷离。

对分寸的拿捏能力虽然可以后天培养,但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不仅仅需要内在的修养,也需要外在的经验。分寸隐藏在何处,不是触摸出来的,而是用心体会出来的。分寸既不单纯限于“情”字,也不单纯拘于“理”字,正所谓通情达理者可拿捏好分寸,“分寸”二字就在情理之间,是一个人品德、才能、情感、知识、经验高度的综合反映。

所以,要学会拿捏分寸,必须修身养性、通情达理,不断提升内在涵养与外在经验的综合素质。

做人恰如其分地拿捏好分寸,是一种高境界;做事恰到好处地拿捏好分寸,是一门大学问。只有切实地拿捏好分寸,才能把握好事物的平衡,进而方圆自在、游刃有余,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杨安谈平衡:◆善于拿捏分寸,既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门处世艺术。◆把握好分寸,办事才能张弛有度。◆拿捏分寸,显示能力,讲究艺术,蕴含哲理,体现境界。

确定准界限,不过亦无不及

所谓准界限,就是要“恰到好处”,既不偏左,也不偏右,不过亦无不及。准界限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有自己的准界限,在这个限度内才能保持其性质。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否则,事物就将发生变化或走向反面。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很早就注意到掌握事物的准界限的重要性。孔子说“过犹不及”,指事情做得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所以孔子主张“允执其中”,这颇有道理。

一根弹簧,在其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一旦超过了这个准界限,弹簧就无法复原了。为人处世也有一个“准界限”的问题。战国时期著名辞赋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人的美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他认为美是有自己的“分寸”的,略微超过或不及这个“分寸”就太长、太短、太白、太赤,就不是美而是丑了。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美,而过分或不及则都不美。

例如,名厨师炒菜的时候,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够,菜生;“火候”过了,菜老。谦虚是一种优秀品德,但过分谦虚也会变成虚伪。说话、喝酒也要有度,否则“酒多伤身,话多伤人”。勤奋是美德,但过于劳累,也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必须注意劳逸结合。

正如法国一句谚语所说:“节制重千金。”世界上万事都有个准界限,确定准界限才有优势,过了准界限会使优势转为劣势。

当释迦牟尼佛还在人间宣扬佛法时,有一个人因为自己的父母死了,又没有兄弟姐妹,感到人生十分无常,所以就请求佛陀让他出家。

他每天不吃不喝,也不睡觉休息,拼命用功修行,可是却不见自己的道行有所增进,因此觉得十分失望。

释迦牟尼佛知道了,就问他说:“你没出家以前是做什么工作呢?”“拉胡琴。”“如果琴的弦太松,会怎么样?”“会拉不出声音来。”“如果太紧了呢?”“太紧弦会断,根本没法子拉了。”“如果把弦调得恰到好处呢?”“那就可以拉出美妙的音乐了。”

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确定准界限,并坚持适度,不过亦无不及。背离了准界限,就容易走向极端,就会事与愿违,达不到我们的目的。

古人云:“凡事只达七八分处才有佳趣产生。此时,瞻前大有希望,顾后也没断绝生机。如此自能长存于天地畛域之中。”此番高论,正是对确定准界限,不过亦无不及的肯定。

确定准界限,不过亦无不及,就要避免并拒绝极端和片面,努力寻求最佳准界限值。比如,极端的自信就成了自傲;极端的勇气就成了愚勇;极端的自省就成了自卑;极端的胸怀就成了懦弱;极端的积极主动就会成了霸道;极端的服从就成了盲从;极端的谦卑就成了虚伪。所以,确定准界限,不过亦无不及,就是要拒绝极端。

确定准界限,不过亦无不及,就要恰当地控制欲望。人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人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可是欲望太强烈,欲无止境,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因此,人只可以保持适度的欲望。克制过高的欲望,培养心清欲适、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确定准界限,不过亦无不及,就是好事办好,不要办得过了头。“饶饶者易折,洁洁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就是好事过了头而走向了反面。大凡美味佳肴吃多了,就如同吃药一样难受,无过亦无不及就好了;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过,就成为丧身败德的媒介,控制至准界限内,无过亦无不及,即恰到好处。同样,在追求快乐时,不要忘记“乐极生悲”这句话,适可而止,才是真正的快乐。

确定准界限,不过亦无不及,就是要使自己的生活劳逸适度。正如《菜根谭》中说:“人生太闲,则别念穷生;太忙,则真性不现。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人生要忙闲有度,快乐有度。

准界限是我们衡量科学成果的标准,也是衡量我们工作优劣的标准。表现在情感和欲望方面,准界限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也是最终的标准。

在人们行为中,过度和不及都会产生失误,而坚持准界限,无过亦无不及的适度原则就会获得成功并受人称赞。这是一种具有选择能力的品质,它一方面让人享受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让人拥抱成功与幸福。杨安谈平衡:◆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不管办任何事情,都不能过或不及,而应该以适度为好。◆为人处世,不能掌握好适度的原则,朋友就会变成冤家,顺利就会变成挫折,好事就会变成坏事。◆确定准界限,不过亦无不及,就是挖掘事物的真谛,向事物的本质靠拢。

理性与直感相合

悲与智,从世间法来说,就是我们的直感与理性。从直感方面说,人有七情六欲。七情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是我们各种情绪的变化。六欲出自《大智度论》,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想欲。这本来是指凡夫对异性所具的六种欲望,但与七情合在一起,通俗化了以后,就泛指人类的种种直感与欲望了。直感出自本能的冲动——人类和一切众生,其基本的本能是生存欲与生殖欲。前者是食欲,后者是性欲。

中国古语有云:“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经中也说“众生皆依食住”“众生以淫欲而正其性命”,全是指动物的基本欲望。

在我们生存的世界中,科学家把世间一切分为矿物、植物、动物三类。矿物没有生命;植物有生命而没有心识,所以没有直感;动物有生命有心识,所以有直感,也有其基本欲望。人也是动物中的一科,自然也具有与动物相同的基本欲望,所以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就是说人和禽兽相去无几。但人究竟不是禽兽,人自称“万物之灵”,应该有和禽兽不同之处。这不同之处是什么呢?是人除了基本的本能欲望之外,尚有理性的存在。

理性是什么?《中庸》一书上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理性就是上天赋予我们的本性。上天只是理体,所以我们常说“天理”;人的本能只是欲望,所以称为“人欲”。说到天理人欲,就涉及宋代的理学,说得太远了,我们还是折回来,谈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直感与理性问题。简单地说,理性就是我们的善恶之心、羞耻之心。我们看到小孩子落水,会奋不顾身地抢救,这就是善恶之心;我们不会裸体上街,性欲冲动时不侵犯他人,这就是羞耻之心,这就是理性的表现。

遗憾的是,一般人的精神世界,往往不是偏于直感,就是偏于理性。

让我们听听常人与哲人有关理智和直感的对话。

常人问:“人生需要的到底是理性还是直感?”

哲人回答:“人生如黑暗中大海上的航船,理性是茫茫海面上的灯塔,直感则是推动航船的风力。”

常人又问:“当直感与理性冲突时,该如何取舍?”

哲人说:“理性若与直感相撞,不是将心灵撕碎,就是让心灵窒息。”

常人又问:“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理性与直感呢?”

哲人说:“直感是生命的内容。”

理性无法为我们设计人生的方向,它只能控制直感指引人生的方向,方向的选择是由理性化、直感化的生存意志决定的。理性与直感相合才能造就伟大的心灵。

偏于直感的人,常常抱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意识,而这些主观意识中不乏对人生和世界怀有偏执、狭隘的认识。偏理性的人,虽然通晓人情,洞明世事,却仍然昧于因果缘起法理,无法通达,自然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乐来仍执为乐,苦来仍执为苦,不得解脱,有时甚至比偏直感的人更执着于我见。

而当理性驱逐直感时,一方面会使人深刻、令人敬畏,另一方面也让人感到冰冷、可怕。

正如泰戈尔所说:“全是理性的心,如一柄全是锋刃的剑,叫使用它的人手上流血。”生命如大河,直感就如河中之水。尽管有时河水泛滥,但离开水,河亦非河。理性犹如水利工程,必须顺势而为,与水共长。

对人们而言,真实的直感是幸福的主要依据,因为人永远生活在“亲情—友情—爱情—亲情”这个无限循环的圈子里;但对外界而言,理性则是第一位的,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特征,是人的尊严所在。直感与理性又必须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因此,只有使直感与理性相合,才能从不平衡的状态解脱出来,消除烦恼和痛苦。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直感与理性相合?

自省是直感与理性相合的法宝,也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纠正错误的良方,它能给我们混沌的心灵带来一丝清明。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意思就是说:看到别人的优点,就要设法使自己也具有同样的优点;看到别人的缺点,就要反思自己,看自己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缺点。

自省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自我批判,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总结。失败时需要自省,找到失败的原因;成功时也要自省,为的是不让自己得意忘形,再接再厉。在自省中,可以总结经验,记取教训;在自省中,可以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在自省中,可以汲取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直感与理性相合,体现着最上乘的人生哲学和生活艺术。它能指引迷途的直感重回航路,新生智慧;它能让枯萎的理性花朵重新绽放,美丽动人。

直感与理性的相合,就像一道清泉,将思想里的浅薄、浮躁、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重现清新、昂扬、雄浑的旋律,让生命重放异彩、生机勃勃。杨安谈平衡:◆无论偏于直感还是理性的人,都容易将心灵束缚在强烈的我执及我所执的障碍里。◆直感和理性既是相对立的又是不可分割的。◆只有理性而没有直感,不免失之于冷酷;只有直感而没有理智,便成了一个横冲直撞的疯癫汉。所以,感与理,如鸟之双翼,如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心身与环境相合

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即在周围的外部世界。这些外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如阳光、空气、水土等。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主要包括被人改造的自然、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一生下来就必然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交往,周围人的思想、观念、习惯、风俗等必然对他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生活在山村的孩子,相对比较勤劳踏实,思想比较深沉,待人真诚、友善;而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相对比较活跃,兴趣广泛,待人热情,知识面相对来说比较广,善于交际。这说明不同的环境会使人的发展方向也不一样。所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同时,环境与人的发展水平也有着直接的关系。生活在物质资源匮乏、生产力落后的社会里,人的身心发展水平都普遍比较低,而生活在物质资源丰富、文化生活发达的社会里,人的发展水平会大大提高。

虽然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环境不能决定一切。人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需要等对环境作出反应,个人对环境的态度不一样,其发展结果也就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夸大环境的作用,而要让身心与环境相合,让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能动性相合,才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

上天赐予我们无数的天然“宝贝”,自然环境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应成为我们热爱与相合的对象。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四野等,这些都能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人们对于生命的热爱。无疑,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极为有益的。

由于人为的因素,比如工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活动,扰乱和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人们原来的正常生活条件,这样便造成了“环境污染”。“都市现代文明症”正在很多城市蔓延,很多人对社会环境不适应,而只要把这些人送回自然环境,听听那夜莺的美妙歌声,其病症往往就会得到缓解或痊愈。

刘源出生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家里非常穷。为了让他走出穷山沟,父母就在田里种上青菜,然后背到几十里外的集市上卖掉,换回一点钱给他交学费。刘源学习非常刻苦,后来终于不负众望,大学毕业并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父母一年到头辛勤耕作,对刘源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刘源对工作的态度就是不断地去做更多,如果他没有把事情做完,他就会觉得沮丧,有罪恶感。可是不论刘源做了多少,心里总是有股力量驱使他去完成更多的事。于是刘源对实际工作感到压力重重、精神透支且枯燥乏味。

刘源只有在感觉忙碌不已的时候心里才踏实,只要一坐下来放松心情便觉得罪恶惶恐,会一直想着总还有件事没做好,这种念头一直持续到一日终了。所以,他常常在别人都下班回家时还在工作,而且他总是有很大的压力。对他而言,生命中最艰难的挑战便是呆坐。

有一天,老板对全体员工说:“下午放假,正好公司离海边不远。希望大家给自己放一个假,到海边去玩儿吧!”

虽然刘源不太愿意浪费一下午的时间去海边,但是最终他还是和妻子一起去海边散步。面对辽阔的大海,他感受到了无边的惬意。他对老婆说:“很多郁闷好像丢到大自然中去了。”

世界不应是一个机械和科学的世界,世界更应该并最终会是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为了创造“诗情画意”的生存环境,我们必须懂得与自然环境保持亲密和谐,为了挣脱“都市社会”的精神奴役,我们必须学会让身心与环境相合,向大自然请教生命的意义。

自然环境的广袤无边,会让你的胸怀变得宽广。它的一草一木似乎都具有灵性,可以抚慰你受伤的灵魂。1.感受都市的林荫道

许多生活小区的林荫道,还有许多校园的林荫道都是都市人休闲时的首选。在工作累极了的时候,林荫道里郁郁葱葱的树木就能带给人最大的安慰。2.亲近公园里的鸟语花香

公园虽然是人为构造的一个自然环境,但自然的气息仍然环绕在人们身边,人文气息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可以让烦乱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安慰,赶走人们身上的压力。3.享受近郊游历的乐趣

带好自己的郊游工具,在周末选择一处都市的近郊,远离城市的喧嚣,释放压力,无疑是现代人亲近自然的很好的选择。也不像远游,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4.感受名山大川的极品魅力

当我们游访这些名山大川的时候,我们会被自然环境的奇观所深深地吸引,从而不自主地忽视掉日常生活中琐碎的烦恼,那些琐碎的东西在自然环境的博大胸怀的映照下,简直不值得一提。而当我们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去时,这些寻访的感觉还深深印在我们的心底,启迪我们的心智,帮助我们以宽广的胸怀去接纳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自然环境毫无抱怨地无私地接纳了我们的一切,好的和坏的,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接纳身边的一切呢?

让身心与环境相合吧,你会发现,自然环境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在消除我们胸中的块垒,让我们工作的疲累随着溪水洗去,也让我们的灵魂变得更加明澈纯净,美好纷沓涌现。杨安谈平衡:◆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客观影响的作用。◆物质文明越发达,人类便感到距自己的栖息地越远,找回原有栖息地、生活方式和生存伙伴的渴望就越强烈。◆当你看到发芽的小草,听到花开的声音,留心清风夜里拂过树梢,醉眼天上云卷云舒,你会发现,欣赏自然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第二章知足心法·利益取舍点第一节知足心法

贪欲是心灵的枷锁

佛经上把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称为欲界,欲界的最显著特征就在这个“欲”字上。那么,究竟何为欲呢?欲就是指生命的希求。世界上的一切生命体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欲望。荀子说:“人生而有欲。”从一定意义上讲,欲望是生命的动力,是发展的源泉,欲望贯穿于人的一生。

但是欲望绝不能过度,一旦过度,就会成为贪欲。有句话说:“贪欲使人无所不为。”贪欲有一股强大而可怕的力量,它会让一个人变得为所欲为。一个被贪欲所纠缠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跨越人格的底线,从而堕入人性炼狱,让心灵戴上重重枷锁,难以解脱。

很久以前,有一个居住在偏远山区的农夫,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生活,虽然日子不算富裕,但却过得逍遥自在。

一天,他在下地劳作时意外地挖到一个价值连城的金罗汉,一下子发了大财,乡亲们纷纷前来向他祝贺,他为此十分得意。可是没过几天,他却变得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整天一副愁眉苦脸、心事重重的样子。原来,他是在担心有歹人觊觎他的金罗汉,所以不管吃饭、睡觉,总要把它抱在怀里。而且,他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忍不住想:“罗汉应该有十八尊,我只挖到了一尊,那余下的十七尊在什么地方?要是那十七尊罗汉也能归我所有,那该多好啊!”

在没有得到金罗汉之前,这个农夫虽然不富有,但却过得逍遥自在、悠闲自得。可是在得到金罗汉之后,反倒吃不踏实、睡不安稳了,生活也没有以前快乐了。这就是贪欲给他的心灵戴上了枷锁,带来了痛苦。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上演着类似的悲剧,贪欲已经成为很多现代人最具代表性的代名词。他们并没有因为物质环境的日益丰富而感到满足,而是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欲望和追求,要豪宅、要名车、要穿金戴银,事业要更盛,爱情要更美,家产要更厚……贪得无厌、永不满足。这些无穷无尽的欲望就像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一点点吞噬着人们的心灵,旧的欲望填满了,紧接着新的欲望又接踵而来,直到有一天他们不堪重负,为这些身外之物吃尽苦头,甚至为此锒铛入狱或累死在病床上。这正是现代人觉得生活不幸福的根源之所在。

贪欲是人生的一杯苦酒,它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压力,令人的身心备受折磨。

从健康的角度讲,心情长期处于憋闷的状态,很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如果不及时调节,则有向抑郁症这类心理问题转化的趋势,一旦患上抑郁症,就将威胁到身体的健康,抑郁症严重的人还会有自杀的倾向。

贪欲还会让人失去准确的判断力,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最终难以自拔,而当人意识到自己的失误时,往往后悔晚矣,这就是“贪得一时,却失一世”的道理。

中国有句俗语叫“人心不足蛇吞象”。俄国作家克雷洛夫说:“贪心的人想把什么都弄到手,结果什么都失掉了。”欲望太盛的人,最后被贪欲弄得一无所有。古今中外的那些贪官污吏,哪个不是因贪欲、色欲无限膨胀,而最后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清朝乾隆年间的宠臣和珅是世上最有名的贪官,据说,他的家产总计等于大清朝15年的国库收支。然而这么一位大贪官在自缢前却写下了一首感悟诗:

夜色明如水,嗟尔困不伸。

百年原是梦,卅载枉劳神。

室暗难挨算,墙高不见春。

星辰环冷月,累绁泣孤臣。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

余生料无几,辜负九重仁。

古人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是大贪官和珅在狱中所写的一首绝笔诗,诗中“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两句,堪称文才裴然。观和珅绝笔诗,其悟深也,只可惜被贪欲戴上枷锁的心灵,醒悟得太迟了。

老子说:“见素抱扑,少思寡欲。”黄石公说:“杜绝不良嗜好,禁止非分欲望,这样可以免除各种牵累。”又说:“最痛苦的缺点,莫过于欲求太多。”宗教家教导人们修心养性,躬身处世,保身养世之道,其宗旨在于节制嗜欲,减少思虑,弃除烦躁,杜绝尘劳,省精保神,炼性全真。数语寥寥,行之不易。它的基本功夫,也是最初的入门要诀,全在“淡泊”二字。

在这到处充满了诱惑的纷繁世界里,贪欲是可卡因,是美酒,而淡泊是矿泉水,是清茶。安守淡泊的生活,并且能以淡泊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诱惑和干扰,让自己的灵魂安然入梦,这样的人,于别人是湖泊一样的宁静,于自己是云朵一样的轻松。

安守淡泊,并不是不求进取,并不是无所作为、放弃追求,而是以一颗平常心来安然对待人生。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过着一种恬淡寡欲的生活,心境才能冷静,思虑才能悠远。淡泊,能使人心静如明镜,少受灾难。杨安谈平衡:◆贪欲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拥有强烈的占有欲、爱慕虚荣、喜欢盲目攀比。◆被贪欲戴上枷锁的人,只能得到表面上的热闹,而不是真正的生活。◆对富贵看得淡,富贵就不足以动心志。对名利看得淡,名利就不足以动心志。对生死看得淡,生死就不足以动心志。

许多需要其实并不需要

在美国戈达德航天中心的一块纪念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很难说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而且还可以成为明天的现实。”这是美国火箭之父罗伯特·戈达德说的。

你的心中有梦想吗?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我们每天行色匆匆、忙忙碌碌地在人生之路上奔波。多久了,你不曾驻足停步,在夜深人静之时扪心自问:“我究竟需要什么?”

大千世界,诱惑万般,钱、权、名、利,往往让人一个也不想放下,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有时我们拥有的内容太多太乱,我们的心思太复杂,我们的负荷太沉重,我们的烦恼太无绪,诱惑我们的事物太多,大大地妨碍我们,无形而深刻地损害我们。但是,那些许多的需要,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

进入这个物质空前丰裕的时代,人们像不停向前行进的马匹一刻不得停歇,内心的种种欲望如同鞭笞催人向前。

今天从电视广告中看见一套新款电器,明天闻知流行家具换了款式,后天又见小区的邻居买了一辆比自家强的新车……在现代商业化的社会氛围中,各类真假不一的广告全方位、不休止地刺激着人的贪念、虚荣心,外面的物质如同魔咒一样时刻诱惑着人们,使人们“想要”的事物异常广泛,人心也变得异常脆弱、被动、浮躁。

而获得这些物品,必须要有大量的金钱,人的一生就这样在外物的诱惑之下身不由己地疲于奔命。

在这种层层加码、步步升高的物质占有欲的驱使下,人们拼命地想办法赚钱。于是,心力日益交瘁,渐渐沦为外物的奴隶,丧失了看清和追寻真实需求的自主能力。

人们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洋房别墅,穿的是绫罗绸缎,行的是四轮小车。但是,在一次次的享受和放纵后,内心却仍然感到空洞不安,心灵无法踏实宁静,无法拥有内心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这是一种深重的迷乱习气,为数不少的无明者身心陷于如是的恶性循环,无法摆脱。每当见到新鲜物品出现时,恨不得立刻据为己有,一旦得到,想象中的喜悦感却又荡然无存。而后,当新的外物欲望被挑起时,又丧失理性,重新开始新的一轮猎取外物的行动,直到再次空洞和失望。如此周而复始,自己的人生变得浑浑噩噩、漫无边际,一生光阴就在这样的幻境和失落中悉数耗尽。

于是,当我们沉静下来,体察真心,我们不得不提到这样一个可悲的事实:我们为之付出千辛万苦的很多需要,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需要。

面对五光十色的世界和各种各样的选择,我们常常不知所措,甚至会不假思索地接受别人的期望来定义个人的需要和成功,他人的标准变得比我们自己特有的需求还要重要。

我们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以致我们下意识地接受了别人强加于我们的种种动机,结果,努力过后才发现自己的需求一样都没能满足。更复杂的是,不仅别人的意见影响着我们的欲望,我们自己的欲望本身也是变幻莫测的。它们因为潜在的需要而形成,又因为不可知的力量而发生着变化。我们经常得到过去十分想要而现在却不再需要的东西。

如果有什么原因使我们总是得不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的话,这个原因就是你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在你决定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一定要先做一番心灵探索,真正地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目标。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生活中满意地前进。

所以,仔细想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诱惑因素,是什么一直干扰着你,让你的心灵不得安宁,又是什么让你坚持得太累,是什么在阻止着你的快乐?把这些让你不快乐的包袱统统扔弃。

要知道,要打发时间并不难,随便找点什么活动就可以应付,但是,如果这些活动的意义不是你真心的需求和本意,那你的生活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你能否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并且使自己满足、有所成就,完全看你能否决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然后能不能尽量满足这些需要。

所以,只有放弃我们人生田地和花园里的杂草害虫,我们才有机会同真正有益于自己的人和事亲近,才会获得适合自己的东西。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土地上播下良种,致力于有价值的耕种,最终收获丰硕的粮食,在人生的花园采摘到鲜丽的花朵。

在烦恼时,在困惑时,在迷茫时,在彷徨时,认真检查一下自己肩上的背负吧,看看有多少是我们实际上并不需要的,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意义深刻。

只有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正需求,你才能够全力以赴,从而才能够真正地将它做好,获得成功。

但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是生活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很多人都相信:我们最深层次的、最真实的动机往往是自私的。无论是对我们所爱的人、陌生人还是某个群体而言,为别人做某事的欲望往往是值得怀疑的,因为我们更愿意纯粹为自己做事。

但是,当我们对内心进行深层探索时,却会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有时候,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会源于我们最伟大、最崇高的理想,因为我们希望自己的家人、朋友、邻居甚至是普通大众能够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还有些时候,我们无法了解自己做某事的真实理由,除非我们能够打开心扉,让内心最深处的渴望自由翱翔,而这种渴望往往是最宽容大量的、最慷慨无私的。

对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是这样说的:“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每个人内心深处,真正需求的都是被人认知和欣赏自我的价值。真正需求的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是自我身心全面自由的发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爱、幸福和伟大理想的实现。

所以,当我们思考自己内心的需求时,当我们去追寻需求的实现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且相信,在这么做的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帮到其他人。杨安谈平衡:◆只有真正需要的东西才能使你迸发出生命的潜力,使你爆发出巨大的勇气和能量。◆在这股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汹涌澎湃的浪潮中,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被浊流所误导是十分宝贵的。◆我们的人生要有所获得,就不能让诱惑自己的东西太杂太多,不能让努力的方向分叉。

完美主义者难以逃脱失落和疲累的宿命

追求完美是一种普遍的心态,也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凡事都应该有个度,如果追求完美过于僵硬、不懂得变通,就成了完美主义者。幸福感就会在对完美的追求中慢慢不复存在,走入失落和疲累的宿命。

完美主义者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有如下的表现:第一,不愿冒险,生怕任何微小的瑕疵损害了自己的形象。第二,不能尝试任何新的东西。第三,神经紧张得连一般工作都不能胜任。第四,因为有些事情还不完善,寝食不安。第五,对自己诸多苛求,毫无生活乐趣。第六,对别人吹毛求疵,人际关系糟糕。

完美主义者由于总是想着要做到最好,所以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而且会犹豫不决,或者专注于细节而忽略全局,过于拘泥原则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