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供应安全与对策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17:00:41

点击下载

作者:董国义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粮食供应安全与对策研究

中国粮食供应安全与对策研究试读:

前言

一“民以食为天”。食物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更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饥荒多次成为兵荒马乱、社会动荡和朝代更替的重要原因。保障食物供应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条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农业是中国“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世界著名政治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先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已指出:“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而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人类。”石油、粮食是世界最重要的两大战略资源。保障食物供应安全不仅是中国政府关注的问题,也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人类几千年的传统饮食习惯,粮食是主食,肉、蛋、奶、豆制品、蔬菜等为副食,瓜果为零食。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人居家饮食中,第一大现金支出的是肉类,依次为蔬菜、水果、食用粮食、蛋类、水产品、奶类、豆制品、油类、酒糖茶类等十大类。直接食用的粮食只占食物支出的1/6—1/8。主副食概念已不存在了。从种植面积上(据2006年统计),直接食用的成品粮食种植面积占31.6%,其中稻谷、小麦、谷子占25.3%(扣除8.5%的外皮作饲料),薯类占6.32%。其余68.4%中,饲料玉米、高粱占21.1%,蔬菜占13.06%,油料占8.75%,水果占8%,豆类占7.92%,糖类1.13%,谷物外皮占8.44%。从现金支出和耕种面积看,直接食用的粮食已不占导地位了仅是食物中重要组成部分及其他食物的基础原料。本书仍按传统的“粮食安全”一说,但确切定义应称为“食物安全”。二2

我国拥有960万千米的国土面积,是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的大国。但面积虽大,除去高山、高原、戈壁、沙漠,平原仅占国土面积的12%,耕地仅占12.7%。国农业资源总量虽大,人均量却很少,人均耕地仅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2/5,人森林面积是世界人均值的1/4,人均草场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2,人均淡水仅是世界人均值的1/3。更为甚者,生态环境的恶化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国土流失面积已22达365万千米,风蚀面积已达188万千米。水土流失面积还在以每年221万千米的速度增加。土地荒化越来越严重,面积已达267万千米,2还在以每年3436千米/年的速度增加,每年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面积。沙尘天气频频发生,危及西北、华北及东北的18省(市、区),25亿多人口、320万千米的土地、7亿多亩的耕地、9000万亩的园地、18亿亩的草地受到影响,农业每年直接损失达540多亿元。南方2土地石漠化日趋严重,石漠化面积已达729.5万公顷,还在以700~21160千米/年的速度增加,使土地永久失去农业利用价值。农业生产因单一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土壤肥力越来越低,久负盛名的东北黑土地厚度已由七八十厘米下降到二三十厘米。20世纪90年代,我们曾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过粮食总产连年上升,人均占有量略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在“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的同时,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另一面,就是我们是在用60%的人为40%的人提供食品。到2000年,因旱灾造全国粮食总产量大幅下降,降幅达9.1%,总产量下降到4.62亿吨。2001,2002,2003年连续3年粮食总产在4.30~4.57亿吨之间徘徊。粮食求大于供,不得不吃库存。为满足消费,国家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购买粮食,2004年净进口创纪录达到2492万吨。国际粮食市场粮价上升。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秋季国内粮价反季节上升达30%以上,肉类、禽类上升了25%~30%,其他食品连锁涨价。2004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8%,食品上涨10.2%,粮食上涨33.9%,油脂上涨26.7%,鲜蛋上涨23.4%,棉花上升60%,芝麻、大豆上升30%以上。食物价格大幅上升,成为热点问题,引起中央高度重视,国家采取动用库存、加大进口等调控措施,稳定了市场。2004年,中央为农业生产下达了1号文件,2005年,为“三农问题”下达1号文件,加大了对农业投资,2004—2006年连续3年粮食获得了大丰收。但2000年开始,全球谷物产量一直徘徊,库存一直下降。2006年全球谷物产量19.85亿吨,减产3300万吨,减产1.6%。2007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涨幅为112%,玉米涨幅为47.3%,大豆涨幅为75.1%。食品类价格上涨带动全球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大幅上升,2007年10月,印度CPI上涨6.7%,韩国CPI上涨3%,欧盟上涨2.6%。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我国CPI上涨与国际食品价格上涨趋势相一致。2008年1季度由于食品短缺和高价粮在世界上导致了紧张的局势,有20多个国家因食品供应问题爆发了抗议活动和暴乱。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问题首脑会议上提出:“目前,全世界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已超过10亿。”世经合组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发布报告判断:未来10年西方国家的消费者将每天在吃饭问题上大量开支而苦恼,与此同时,贫穷国家将为高昂的粮食价格爆发饥荒和冲突。为引起世界各国对粮食、食物供应问题的重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于2009年11月15日,为“贫困与饥饿问题”绝食一天。

从2007年3月以后,国内CPI连续上升,8月和10月CPI涨幅两度达6.5%。食品类价格上涨17.6%,猪肉价格上涨54.9%,油脂价格上涨34.0%,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8.3%,鲜菜价格上涨29.9%。11月食品类价格上涨18.2%,拉动CPI上涨5.94个百分点。物价上涨主要表现为食品价格上涨,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6%。2010年9月,CPI再度大幅上升,11月CPI上涨5.1%,其中食品上涨11.7%,拉动CPI上涨3.8%,涉农产品棉花价格上升53.9%,食糖价格上升60%,橡胶价格上升59%。食物价格大幅上升引起居民的紧张,再度成为全国居民的议论中心。

粮食一价带百价,如果食物价格上升过快,可引领社会物价全面迅速上升引发通货膨胀,造成人心不稳,使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破坏国家经济建设序。对此,中央领导非常重视,温家宝总理多次深入基层,深入市场,调查研究,解情况,国务院于2011年11月14日专门研究部署稳定市场供应,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工作,强调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在第十届五次人大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河南组讨论时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我国人口众多,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首先解决吃饭问题,而解决吃饭问题必须靠我们自己,农业的基础地位在相当长的时期都不会改变。众所周知,世界粮食市场仅每年供应2亿吨粮食,而中国每年的需求就接近5亿吨,把世界粮食市场的全部粮食卖给中国,也解决不了中国粮食需求的一半。因此,尽管我国经济生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中国经济要出大题,很可能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开始。”

综上所述,食物安全是关系我国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长期的战略性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需从战略高度做出前瞻性决策。为此,本书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意见。1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分析1.1 世界人口及耕地1.1.1 世界人口

全世界人口30多年来一直呈快速增长状态,1975年全世界人口达到40.6亿,到1988年全世界人口达到50.9亿,13a增长10亿;到2000年全世界人口达到60.7亿,12a增长10亿;到2007年全世界人口达到66.1亿,较1980年增长49.1%,平均年增长1.5%。1980—1990,1990—2000,2000—2007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3%,1.43%,1.18%,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年际增长绝对数量仍然很大,为7000万~8000万t,相当于增加一个英国和荷兰的人口。每增加10亿人口的周期短,已由13a降为12a。1.1.2 世界人口中长期预测

随着经济的发达、文化水平的提高,未来几十年世界人口平均增长率将呈下降趋势,预测2007—2020年世界人口平均增长率约为1.13%,2020—2035年约为0.74%,2035—2050年约为0.6%。202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76.5亿,203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5.4亿,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3.4亿。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不断下降,但年际人口增长绝对数量仍然很大,每年保持在6500千万人左右,这样的人口数量增加对世界食物供给是很大的压力。1.1.3 世界耕地

耕地是人类最珍贵的稀缺资源之一,是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活的基础。耕地资源是有限的,只占地球土地面积的10%左右。条件好的耕地已被开垦,后备宜农耕地条件差,而且数量少。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的数量会逐年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很小,而且单位面积开发成本越来越高。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全世界需要越来越多的2耕地。从有关数据得知,1990年全世界有耕地面积13.4亿hm,到22005年全世界耕地面积达到14.2亿hm,占土地面积的11%。15a仅增长2.2%,年均增长率仅为0.14%,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1990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3.96亩,到2005年,已下降到3.3亩,下降了10.6%。年均下降速度为0.65%,是耕地增长速度的4.5倍。人均耕地的减少,势必造成对食物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1.1.4 耕地质量下降,后备耕地资源少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快速发展,大量的耕地资源被占用,而且这些被占用的耕地绝大部分都是在城市周边,且土质肥沃。联合国的一份研究表明,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砍伐森林、过2度放牧、过度垦荒等造成中度和高度退化的土地已达12亿hm,约占全球尚有植被地表面积的11%,受沙漠化影响的旱地面积有20多亿22hm,全世界每年有600万hm土地变成荒漠,沙漠面积逐年扩大,沙漠化严重威胁着110多个国家和8亿多人口。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土壤侵蚀问题,全世界每年由于水土流失损失土地600万~7002万hm。由于水质和重金属污染使大量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的后备资源有限,可供开垦的土地资源数量少,世界多数国家可垦耕地数量要少于工业化程度占地数量,只有少数国家后备耕地资源丰富一些。宜农耕地数量最大的是巴西。巴西自然条件好,人口密度小,国土面积广阔,亚马孙平原面积大,而且多为原始森林,巴22西1990年耕地为5068万hm,2003年增长到5900万hm,年增长21.2%,按此速度到2035年巴西耕地面积将增加0.2743亿hm,即使如此对世界耕地影响仍很微小,对世界人均耕地贡献仅0.05亩。1990—2005年世界耕地增长速度预测,2035年世界耕地面积将增长4.3%,2达14.8亿hm,世界人口将达到85.4亿,由于世界人口增加的快,虽然耕地总面积有所增加,但人均耕地却下降到2.6亩,较2005年的人均3.3亩下降21.2%。1.2  世界农业结构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1 农业结构现状

随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受价格因素、人口、消费习惯、市场需求等影响,近年来,世界农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农业结构总体比较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呈下降趋势,经济作物、水果和蔬菜面积比重逐年上升,世界谷物面积1980年为227.1亿hm,1990年为7.08亿hm,以后逐年下降。2007年下降到7亿公顷,但变化极小,27a变幅仅1.4%。大豆作物播种面积1980年为2220.51亿hm,2000年为0.74亿hm。2007年为0.95亿hm,比1980年2增长了86.3%。水果面积1980年为0.33亿hm,1990年为0.41亿22hm,2007年为0.47亿hm。27a增长了15%。蔬菜类面积1980年为2220.26亿hm,1990年为0.31亿hm。2005年为0.52亿hm,比1980年增长了1倍。

谷物播种面积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谷物播种面积却比较稳定,22一直稳定在6.6亿hm到7.2亿hm之间。在谷物内部三大主要作物2中,小麦小幅下降,1980—2007年在2亿hm左右徘徊,下降8.4%左22右。稻谷播种面积有所上升,由1980年的1.4亿hm上升到1.57亿hm,22玉米播种面积由1980年的1.26亿hm上升到1.58亿hm。纤维类、块根与块茎类作物播种面积已趋于定,如纤维类作物播种面积1980年22为0.4亿hm,到2005年为0.38亿hm,子棉播种面积1980年为0.34亿22hm,2007年仍为0.34亿hm。27a一直是小幅震荡徘徊,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1.2.2 中长期预测

到2035年,世界谷物面积比重将有小幅下降,但谷物播种总面积会有小幅度的增长;纤维类、块根与块茎类作物播种面积比重有小幅下降,但总面积基本保持现状。未来几十年,食物类如大豆、水果、蔬菜播种面积比重有较大增长,播种面积增加数量也比较大,增加的播种面积由新增耕地数来补充。这是未来世界各种作物类播种面积构成的总格局。1.3 世界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1.3.1 作物单产现状

世界谷物播种面积从1980年到2005年变化很小,25a下降2.5%,年均下降0.1%。谷物总产量的增长主要靠单产,世界谷物单产1980—1990年年均增长率为2.4%;1990年以后增长速度逐渐放慢,1990—2000年年均增长率为1%;2000—2005年年均增长率为1.3%。作物单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年上升,平均增长率为3%;1990年以后,单产年均增长率开始降低,单产平均增长率为2%;2000年以后增长率幅度缓慢,年均为1.5%。纤维类作物、水果类、蔬菜类、块根与块茎类四大类作物单产的共同特征是,1980—1990年单产平均年增长率呈上升趋势,1990年以后单产平均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00年以后单产平均增长率明显下降。棉花作物2000年以后单产上升较快,主要是转基因品种的大量应用。这说明各类作物单产较低时,随着人力、物力的投入呈快速增长势头。但单产达到某一界定后,受光合作用的制约,再提高就比较难了。进入21世纪后,全世界各类农作物单产普遍由快速增长期转变为缓慢增长期(表1-1)。表1-1 世界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1.3.2 中长期谷物单产预测

根据1990—2005年世界谷物单产增长规律及谷物生育特征推测,未来全球谷物单产2005—2020年年均单产增长率为1.2%,2020—2035年年均增长率为1%,2035—2050年年均单产增长率0.8%(图1-1)。图1-1 谷物单位面积产量预测1.4 世界主要农作物产量1.4.1 谷物

30a来,世界各类农作物总产量都呈上升趋势,谷物总产量由1980年的15.5亿t上升到2007年的23.4亿t,27a增长51%,年均增长率为1.53%。人均谷物占有量1980年为349.5kg,2007年为354.4kg。其中玉米总产量1980年为3.97亿t,2005年为7.02亿t,增长76.8%,玉米在谷物中增长最快。稻谷总产量1980年为3.97亿t,2007年为6.5亿t,增长43.1%,年均增长1.84%。小麦总产量1980年为4.4亿t,2005年为6.30亿t,年均增长1.33%。世界谷物总产量增长率在1980—1990年最快,年均增长率达到2.3%。1990—2007年增长率为1.1%,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低于同期人口增长率1.18%,虽然总产逐年增加,但从1990年以后,人均占用量却未增加。1.4.2 糖类

世界糖类产量1980年为10亿t,2007年达到18亿t,27a增长了80%,年均增长率为2.2%,1980—1990年年均增长3.1%,1990—2000年年均增长0.9%,2000—2007年年均增长2.6%。糖类总产量年均增长率基本同谷物一样,1980—1990年为快速增长期,1990—2000年增长率为0.9%,处于稳定增长期。2000—2007年为快速增长期。糖类总产量和谷物总产量增长率相同,说明糖类消费同谷物消费保持相同比例,人均消费趋于稳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均消费呈微降趋势,而且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也同谷物保持相同比例。1.4.3 棉花

棉花1980年产量为0.41亿t,2007年为0.72亿t,27a增长75.6%,年均增长2.1%,增长幅度较快。2000—2007年。年均增长率为4.5%,处于快速期。2000年以后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世界需求增加,种植面积扩大,同时由生物技术发展,转基因棉花品种增多,单产提高。1.4.4 水果

水果1980年产量为3.03亿t,2007年达到5亿t,增长65%,年均增长1.5%,2000—2007年近7a一直保持0.9%的速度稳定增长。1.4.5 蔬菜

蔬菜产量27a一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1990年以后增长速度更快些。1980年产量为3.24亿t,2005年为8.88亿t,增长174%,年均增长率为3.8%。1990—2005年年均增长率为4.4%,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蔬菜总产量高速增长,而且一直高于人口增长速度。蔬菜人均消费一直保持较强的增长趋势,蔬菜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物的经济效益。这类作物将在今后一个很长时期仍保持增长趋势。1.5 世界畜牧业生产

近40a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促使世界畜牧业快速发展,世界畜产品产量一直保持逐年较快增长的势头。1.5.1 肉类总产量长期保持快速增长

世界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居民饮食消费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对肉类消费逐年增加,促使世界肉类总产量从1980年的13668万t增加到2007年的28572万t,27a增长了1.09倍,年均增长率为2.8%。1980—1990年年均增长率达2.8%,以后增长速度逐年放慢。2000—2007年又达到2.8%。在肉类结构中,猪肉稳定增长,猪肉产量1980年为5268万t,到2007年达到11545万t,增长1.19倍,年均增长3%。禽肉\增长很快,1980年产量为2596万t,到2007年已达到8677万t,增长2.34倍,年均增长4.5%。牛肉总产量增长缓慢,1980年产量为4717万t,到2007年达到6508万t,增长38%,年均增长率为1.2%。羊肉总产量增长也较快,1980年产量为733万t,2007年产量为1404万t,增长91.5%,年均增长2.4%。猪、禽、牛、羊肉结构比例变化较大,1980年比例为39.5∶19.5∶35.4∶5.5,到2007年比例变化为41∶31∶23∶5。随着消费需求和资源的制约,猪、禽、牛、羊肉的比重还会发生变化,从人均消费量上看,猪肉2000—2007年人均消费还在以3.7%速度增加,所以说猪肉在肉类结构比重中还会有增加。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肉类消费增长快,中国肉类消费中,猪肉占比例大,近几年猪肉比重有所下降,但2007年仍占62.4%。中国猪肉产量已占世界猪肉产量的50%。牛肉人均消费量几十年来变化很小,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有所上升,但90年代后一直缓慢下降,今后牛肉在肉类结构比重中会下降。禽肉人均消费量一直在较快的增长,今后禽肉在肉类结构比重中会上升。羊肉人均消费量27a基本没有变化,增长率很小,今后羊肉在肉类结构中比重会下降。

猪、鸡是食粮性动物,世界猪肉、鸡肉在肉类中比重增加,将增加饲料粮食消费;牛、羊为食草性动物,牛、羊肉在肉类中比重减少,不能降低粮食饲料的消耗。1.5.2 蛋与奶类

全世界蛋类的总产量27a来一直快速增长。1980年全世界蛋产量为2741万t,2007年达到6458万t,27a增长1.36倍,年均增长3.3%,而且一直呈稳定增长趋势,变幅较小。人均蛋类占有量1980年为6.2kg,2007年人均占有量为10.2kg,增长64.5%,人均占有量平均年增长为1.9%,呈增加趋势。

全世界奶类总产量1980年为46557万t,2007年达到67131万t,增长44.2%。虽然总产量增加,由于人口增长较快,人均占有量呈微下降趋势。1980年全世界人均奶占有量为105kg,2007年为101kg,下降3.8%。但2000—2007年人均占有量又呈上升趋势,年增长率为0.9%。世界发达国家人均奶占有量大幅降,由300多kg降到200多kg,但其人口较少,而占人数较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奶占有量仍很低,呈明显上升趋势。所以,未来全世界人均奶占有量仍将呈上升趋势。1.5.3 未来肉、蛋、奶类消费预测

全世界发达国家人均消费肉、蛋、奶量很高,人均肉类年消费量在80kg以上,超过2007年世界平均数43.2kg的1倍以上;发达国家人均奶类消费都超过200kg,超过2007年世界平均值101kg1倍以上;发达国家人均蛋类消费15kg左右,超过2007年世界平均值10kg的50%。发达国家人均消费肉、蛋、奶已处于稳定期,但是发展中国家人均肉类消费多数在10~20kg之间,世界人口较多的几个国家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伊朗、越南人均肉类消费分别为5.2,3.1,9.7,13.3,23.3,30,这几个国家总人口18亿多,肉类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发展中国家奶类消费多数在6~60kg之间。如世界上人数较多的几个大国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人均牛奶分别为26.7,14.6,9.5,6.8kg,这几个国家总人口17.5亿,奶类消费增长潜力非常大。发展中国家蛋类的消费潜力也很大,世界人数较多的国家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越南人均蛋类仅1.9,3.8,7.5,2.2,1,2.6kg。世界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现在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今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肉、蛋、奶的消费将大幅提高。发展中国家人均肉、蛋、奶消费增长,是世界未来肉、蛋、奶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按2000—2007年的人均增长速度,到2020年,人均肉、蛋、奶消费量将分别提高24.5%,21.4%,12.4%,达到53.7,12.4113.5到2035年人均肉、蛋、奶消费量较2007年分别提高60.3%、51.7%、28.5%,达到69,15.5,130kg。到2050年人均肉、蛋、奶消费量较2007年分别提高85.2%,61.7%,38.6%,达到80,16.5,140kg。人均畜产品消费量的增加,促使家畜及家禽饲养量增加,进而要求粮食饲料同步增长,加大了对粮食需求的压力。1.6 世界粮食贸易1.6.1 粮食贸易情况

世界粮食贸易量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而增加。1980年世界谷物出口量为22319万t,谷物总产量为155017万t,出口量占总产量的14.4%;2005年世界谷物出口量为28579万t,谷物总产量为223940万t,出口量占总产量的12.8%,比例下降。25a时间,谷物总量增长了44.5%,出口量增长了28%,出口量增长速度低于同期谷物总产量增长速度。1980年世界大豆出口量为2688万t,大豆总产量为8104万t,出口量占总产量的33%;2005年大豆出口量为6479万t,大豆总产量为21435万t,出口量占总产量的30.2%,25a时间,大豆产量增长164.5%,出口量增长141%。大豆出口量增长速度略低于同期总产量的增长,说明消费增加快。世界谷物出口量总量不大,与产量比显得很少,而且出口高度集中在几个少数国家中,主要出口国为美国、法国、阿根廷、澳利亚、加拿大。小麦出口占谷物出口的40%左右,世界小麦主要出口国为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世界玉米主要出口国为美国、中国、阿根廷和法国,但以后中国将由玉米出口国逐渐转变为进口国。世界大米出口量占谷物出口量的10%左右,大米出口主要集中在泰国、越南、印度和美国。世界大豆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世界谷物和大豆最大出口国是美国,美国谷物出口量约占世界谷物出口量的30%,美国大豆出口量约占世界大豆出口量的45%。世界谷物最大进口国是日本、韩国、墨西哥;大豆最大进口国是中国,中国每年大豆进口量约占世界大豆出口量的40%。世界粮食出口不仅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而且又高度集中在几大跨国公司手中,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号称“ABCD”四大粮商,四大粮商控制着世界80%的谷物市场。1.6.2 世界粮食贸易预

未来世界粮食贸易量仍将随着总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按2000—2005年世界谷物贸易出口量增长率0.9%计算,到2035年,世界谷物出口量将增长30.8%,由现在的28579万t增长到37380万t,谷物贸易出口量约占谷物总产量的10.9%,较2005年谷物贸易出口量占谷物总产量的12.6%,略有下降。到2050年谷物出口将达到42760万t,较2005年增长91.6%。世界大豆贸易量增长较谷物贸易增长量快,2035年贸易量将达到11800万t,较2005年增长82.1%,到2050年贸易量将达到13400万t,较2005年增长114.5%。由于食用油和饲料蛋白的需求增加,导致大豆贸易的快速增长。谷物主要出口国家中,美国由于将大量玉米用于生物燃料,出口量将下降。中国由于内需增长超过生产量,将由一个玉米出口大国转变为玉米进口大国,中国、印度和日本将成为主要大豆进口国(图1-2)。图1-2 世界谷物、大豆贸易预测1.6.3 世界贸易形势

世界粮食贸易市场贸易总量由于不丰富,造成价格波动较大。2006—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盟大量使用大豆、玉米做生物柴油、乙醇,导致世界粮食库存下降,贸易量减少,2007—2008年粮食价格一直上升。2008年7月,中国财经报道栏目追踪了高涨的粮价,其中提及: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过去3a中,全球食品价格整体上涨83%,小麦价格上涨181%,仅2008年3月和4月,国际大米价格就猛涨75%。2007年全球CPI大幅上升,食品上升占主要成分。2008年一季度由于各类食品的短缺和高价粮已在世界各地导致了紧张的局势,甚至暴力事件。自1月起,巴基斯坦部署了数以千计的军人来保卫运输小麦和面粉的卡车。几内亚、毛里塔尼亚、墨西哥、摩洛哥、塞内加尔、乌兹别克斯坦和也门等20多个国家因食品供应问题而爆发了抗议活动和骚乱,有的国家因食物供应问题导致领导人更迭。

食品越上涨,出口越是减少,粮食出口国越控制出口。2007年夏季欧盟停止小麦出口,大米主要出口国越南2008年3月28日宣布,当年将减少大米出口1/4。同一天,印度也宣布禁止一切普通大米的出口。埃及3月27日宣布从4月1日起将对大米出口实行为期6个月的禁令。3月26日,柬埔寨宣布除政府机构外一律禁止出口大米。由于世界食物贸易供应量有限,一旦减产,库存减少,贸易出口急剧下降,必将加剧世界食物市场混乱。世界粮食贸易市场是脆弱的,完全依赖进口将带来很多弊端。1.7 世界谷物产量预测

世界谷物总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今后一个很长时期仍将以单产上升为主要因素的增长形式。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类消费习惯的改变,作物呈多样化形式,由于市场的需求旺盛,油料、水果、块根和块茎类、蔬菜类等作物产量仍将快速增长,同时各类作物播种面积也将同比例增长。谷物播种面积会有小幅增加,按2000—2007年面2积增长速度,到2020年比2007年应增加6.7%,达到74670万hm,到22035年增长11.6%,达到78102万hm,到2050年增长15%,达到280478万hm。2020年谷物总产量达到291661万t。较2007年增长24.5%。2035年谷物总产量达到354193万t,较2007年增长51.2%(表1-2)。表1-2 世界谷物产量预测

到2035年,谷物总产量虽然增加51.2%,但由于人口大量增加,人均占有量只能有小幅增加。2007年人均占有量为354.3kg,到2035年人均占有量达到414.7kg。到2050年谷物总产量将达到411243万t,较2007年增长75.6%,人均谷物占有量为440kg。

粮食作物中,另一个作物大豆需求总量近30a来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今后,由于人类对食用油需求的增长以及畜牧业对蛋白饲料需求的增长,加之大豆纤维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使得大豆总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仍呈较快的增长趋势。由于大豆生物特征因素决定,大豆单产提高缓慢,重点是扩大面积(表1-3)。表1-3 大豆产量中长期预测1.8 世界未来食物消费分析

从世界主要国家人均食物消费量表(表1-4)中可以看出,世界食物消费总趋势是增长趋势:一是人口增长,增加了食物的消费需求;二是人均肉、蛋、奶费在一直快速增长。世界上发达国家食物消费处于稳定状况,发展中国家处于食物低消费状况。但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占世界人口的4/5,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决定了世界未来食物消费趋势。由于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居民生活水平偏低,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消费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现在发展中国家经济普遍开始全面增长,居民收入提高,人均消费动物性食物也同时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20—2050年,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这一时期是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是居民经济水平提高的高速期,也是世界动物性食物消费的高速增长期。2050年以后,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居民食物消费趋于稳定,增长进度放缓。按2000—2007年世界人均消费肉、蛋、奶的增长速度计算,预计到2035年世界人均消费肉、蛋、奶分别为69,15.5和130kg。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世界人均生活水平达到较高水平,消费增长进入缓慢增长期,预计到2050年,人均肉、蛋、奶消费约为80,16.5和140kg。同2007年相比,人均消费肉、蛋、奶分别增加25.8,5.3和29kg。到2050年,全世界人均消费肉、蛋、奶分别为80,16.5和140 Kg,同2007年相比,分别增加36.8,6.3和39kg。

据资料显示,生产1kg肉、蛋、奶分别需要饲料3.5,2和0.5kg。据此计算,2035年世界人均肉、蛋、奶消费增加量需要饲料粮115.4kg。到2050年,世界人均肉、蛋、奶消费增加量需要饲料粮160.9kg。肉、蛋、奶消费量增加的同时,势必减少一部分居民直接消费粮食。按肉、蛋与粮食减少比例为1∶0.4计算,奶与粮食减少比为1∶0.2计算,则到2035年人均消费肉、蛋31.1kg减少直接粮食消费12.4kg,人均消费29kg奶减少粮食消费5.8kg,总计人均减少直接粮食消费为18.2kg,到2050年,人消费肉、蛋、奶增加量使人均直接消费粮食减少25kg。

2007年,世界人均综合粮食消费为387kg,2035年人均粮食综合消费比2007年增加97.2kg。2050年,人均粮食综合消费增加135.9kg。按此计算,2035年世界人均综合消费粮食约为484kg,预测203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5.4亿,世界粮食消费总量为41.3亿t。前面已预测2035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为39.5亿t,届时世界粮食缺口1.8亿t。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3亿,人均综合粮食消费523kg,世界粮食总消费量为48.6亿t,届时世界粮食总产量为45.9亿t,缺口2.7亿t。如果粮食生产满足消费需求,到2035年总产量较2007年需增长61.7%,年均增长率稳定保持1.8%,到2050年,世界粮食生产满足需求总产量应该增长89%,能够达到并稳定保持这一增长速度显然是十分艰难的,届时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将突显出来。

世界上由于石油资源短缺,一部分国家开始用玉米生产生物燃料——醇,目前,仅美国2007年就已经应用7000万t玉米生产乙醇。这对于未来世界,对于供需很紧张的粮食、食物安全无疑更是雪上加霜。表1-4 世界主要国家人均食物消费量1.9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1.9.1 世界人口长期快速增长

20世纪中期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975年世界人口40.6亿,到1988年达到50.9亿,13a增长了10亿。2000年世界人口达到60.7亿,12a增长了10亿。2007年世界人口已达66.1亿,较1975年增长0.63倍,平均年增长率1.5%。进入21世纪,人口增长率有所降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总量增加还是很大。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测数字推算,2015年世界人口将达到72亿,203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2.9亿,2035年将达到85.4亿,较2007年增加19亿。联合国基金组织警告说:如果出生率一直居高不下,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目前67亿增加到93亿。人口的大量增加必将给世界食物供应造成巨大的压力。1.9.2 食物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食物消费量差距很大。发达国家人均年费肉类在80kg以上,美国等国家人均年消费肉类120kg以上,而发展中国家仅几千克至二三十千克。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蛋在十几千克以上,人均消费奶类在200k以上,很多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肉、蛋、奶仅几千克,消费量差距很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大的消费需求空间。联合国《2008年粮食安全报告》提出:受高价粮和石油危机的影响,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口达到9.23亿。牛津大学的专家创造性地使用“多维贫困指数”测算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64.5%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而在南亚,这一比例为55%,除此之外,研究报告还分析了世界104个国家的52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98%)的生活状况。全世界尚有十几亿人口生活贫困,根据世界银行贫困人员标准,人均日消费低于2美元为贫困人口,世界贫困人口尚有几亿,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食物消费需求增长群体。1.9.3 资源短缺1.9.3.1 后备耕地有限,世界人均耕地逐年减少

世界耕地资源是有限的,全世界耕地只占地球表面的10%左右,且大部分地已被开垦,尚未开垦的宜农耕地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也很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耕地正在被占用,后备耕地资源十分有限,与耕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1990年世界22耕地面积为13.9亿hm,到2005年世界耕地面积为14.2亿hm,增加2幅度很小,仅增加0.3亿hm,但同期人口却增加11.9799亿。今后随着工业化进程,工业占地和住宅用地的增加,农业耕地增加难度越来越大。世界耕地资源增加缓慢,人口急剧增加,必然带来人均耕地减少的问题。1990年全世界人均耕地为3.95亩到2005年全世界人均耕地已降到3.3亩,预测到2035年世界人均耕地将降到2.6亩,人均耕地资源的减少,对食物供应压力越来越大。1.9.3.2 耕地退化严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资料指出,过去几十年中,由于农业活动、2砍伐森林、过度放牧而造成中度和极度退化的土地达12亿hm,约占2地球上植被面积的11%。受荒漠化影响的就有20亿hm,占61%。全2世界每年有600万hm的土地沙漠化,荒漠化严重威胁着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10亿多人口。全世界每年由于水土流失损失土地600万2~700万hm。1.9.3.3 水资源短缺制约世界农业增产

世界淡水资源总量是比较稳定的,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而逐年缓慢减少,人均水资源量随着人口的增加而逐年减少。随着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逐年增加,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生活用水也在大量增加。水资源空间分布又不均衡,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严重不足,水的供求矛盾变得日益突出,水的危机正在向人类逼近。据世界水理事会报告,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淡水的需求增加,面临缺水的人数大幅度上升。1950年世界仅有10多个国家缺水,缺水人口仅2000多万,而1990年全世界已有26个国家3亿多人口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困扰。目前,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占世界30%的人口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影响。水资源短缺限制了各方面发展,农业是用水大户,受影响最大的是农业生产。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用水量增加,大量的淡水水质受到工业污水的污染。大量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流湖泊,造成水域的严重污染和水质的恶化,导致农业生产灌溉不能应用。目前全世界每年排放污水达4000多亿t,从而造成5万多亿t水体受污染。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2年8月11日报道说:如果按照目前的水消费模式继续下去,20a后,污染将使33亿人无法获得洁净水。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水资源过度利用,水资源开采量已超过水资源可供应量。水资源基本上不能进行国际市场调配,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是世界性难题。未来水资源危机而导致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4 农业政策制约1.9.4.1 农业资金投入受到限制

世界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员收入明显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主要靠国家农业补贴维持生计。农业从业人员没有能力再进一步大量对农业进入投入,用以提高单产,而且从比较利益看对农业投入没有效益,农业投资不能收回成本。多数国家对农业补贴负担已很沉重,经济增长缓慢,养老保险等社会问题负重很大,财政赤字越来越高,对农业难以进行较大投入。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多,财政能力有限,对农业虽有一定投入,但数量有限,尤其是一些水资源总量不足或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的国家提高单产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灌溉面积,而增加农业灌溉属于基础水利建设,投资大。对此投入2难以为继。目前世界灌溉面积只有3亿hm,仅占耕地面积的20%左右。农业投资的制约又很难使农业有较大的发展。1.9.4.2 粮食出口高度集中

世界粮食总产量有大量剩余的国家数量很少,主要是人均耕地多的几个国家。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是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5个国家,这5个国家出口谷物占世界谷物出口总量的60%,美国是世界农业产品主要出口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上起决定性作用,大豆占41.7%,玉米占34.4%,棉花占21.2%,小麦占11.6%。世界4个大粮商,美国占据3个。不仅世界谷物出口国高度集中,而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号称“ABCD”四大粮商,又控制着世界75%的谷物市场份额,粮食价格往往操纵在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期货商手里,这是十分危险的体制。2010年俄罗斯夏粮小麦减产2200~2700万t,仅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俄罗斯宣布小麦禁止出口,芝加哥小麦交易所乘机炒作,将小麦价格较上年提高100%。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说:这是一场人为的危险,这是一场利益分配与再分配导致的危险。一旦粮食出口国家受到严重自然灾害,农业大幅度减产,粮食减少出口,那么世界粮食贸易市场将是一片混乱,将处于瘫痪状态。全世界将处于恐怖之中,后果不堪设想。1.9.4.3 能源与粮食市场的争夺战

在石油价格暴涨的背景下,世界开始大量使用生物燃料作汽油、柴油的替代品。美国等国家大量用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用大豆做原料生产生物柴油。乙醇生产激增将导致世界玉米主要出口国美国玉米出口能力大幅下降,世界谷物市场玉米供应紧张。美国又开始扩大大豆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必然导致今后世界大豆供应状况逐步紧张。1.9.5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

世界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导致大气中CO增加,大气中CO22增加使全球气温上升,降雨量减少。大气中CO增加1倍,全球平均2气温将上升3~4℃,如果全球气温上升2℃,将使海平面上升6m,气温变化使很多物种灭绝。

据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报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加快,过去100a里海平面上升了0.25m。格陵兰岛是世界上第一大岛,2面积220万km,目前冰雪融化面积正以每年16%的速度增加,每年3融化510亿m,其周围的海平面每年上升0.13m,如果格陵兰岛全部融化,全世界海平面将上升7m。如果海平面上升1m,美国将有3.6万2km的土地被海水淹没,孟加拉国将损失50%的稻田,中国沿海地区受影响的人口将达到7000万人。

气候变暖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说:“如果全球平均气温提高2℃,非洲、亚洲和拉美地区潜在的农业产出将下滑20%~40%,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将会受到最沉重的打击”。气候变暖将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沿海国家大面积农田将被淹没,全球降雨减少,旱地农业受干旱影响,农作物将减产,严重威胁世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影响食物安全。

世界食物供应的形势不容乐观,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么多年来,人类解决粮食问题的成效并不显著,数据显示全球饥饿人口在增加。”“对粮食价格变化最敏感的主要是一些丧失粮食自主权的发展中国家。2007—2008年,有37个发展中国家人为粮食上涨给他们带来粮食危机,引发社会动乱。”

世界农产品市场并没有能力解决中国食物供应问题,中国只能依靠自己解决问题。2 我国农业资源及粮食生产2.1 农业生产环境

农业生态环境同耕地资源、水资源并列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基础因素。2.1.1 生态特征

2.1.1.1 森林生态2

2008年我国森林总面积19500万hm,覆盖率为20.3%,较世界2森林覆盖率29.6%低9.3个百分点。世界人均森林面积为0.61 hm,人323均林木蓄积量64.6m,我国人均分别为0.147hm和10.33m,分别为世界均值的1/4和1/6。3

按历年森林消耗数据,国内目前最大可能提供木材2.3亿m/a(在33森林超采1.2亿m的情况下),而国内木材年需求量已达3.7亿m以上,33木材供应缺口至少1.5亿m。2015年年需求将达到4.6亿m,缺口近23亿m。由于森林覆盖率低,森林生态功能弱,涵养水源能力不足,对农业生态环境不能起根本性保障,形成我国农业受干旱影响严重。

2.1.1.2 草原生态

草地是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草地总面积3.9亿22hm,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1%,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1亿hm。我2国84.4%的草地分布在西部,面积约3.31亿hm。草地不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调节与保护功能。草原生态系统对我国干旱地区和其他生态环境严酷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干旱区天然草原在其漫长的生物演化工程中,已成为蒸腾量和耗水量较少、适于在干旱区生长的植被类型。因此,对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西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1.1.3 荒漠生态2

我国荒漠总面积已达267万km,占国土面积的27.3%。

荒漠生态系统是发育在降水稀少、强度蒸发、极端干旱环境下,植物群落稀疏的生态系统类型。荒漠生态分3种生态系统类型组,共15种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荒漠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可利用资源有限,目前仍被人们用来放牧和樵采,利用度强。

2.1.1.4 湿地生态系统

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全国现有湿22地面积3848万hm,在自然湿地中,沼泽湿地有1370万hm,海岸湿222地594万hm,河流湿地821万hm,湖泊湿地835万hm。

2.1.1.5 农田生态

我国耕地面积18.26亿亩(2008年),占国土面积的12.68%,旱地占56.8%,6°以上的坡耕地占28.3%,其中15°以上的坡耕地占13.6%,25°以上的坡耕地占4.5%。由于对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需求扩大,农垦面积的加大,耕作和灌溉方法的不合理造成区域水土流失、沙化、盐渍化的不断扩展,高强度的耕地利用使耕地不同程度的退化。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农膜等的大量使用,对农田的生产力和周围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1.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结构趋于单一,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生态系统更加不稳定,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多样化锐减,自然灾害加剧,主要体现在:生态系统退化加快、资源压力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灾害加重。

2.1.2.1 生态系统退化加快

(1)森林生态结构趋向于简单化,服务功能下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趋于简单化。幼龄和中龄林面积大,分别占森林总面积的36.83%和34.3%,近熟林和成熟林比例小,分别占林地总面积的11.22%和10.99%,过熟林占6.68。林龄结构不合理,生态功能下降。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林木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下降。经济林面积大幅增长,天然林下降,人工林增加,树种单一,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化,功能下降。抗干扰能力降低,森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减弱,病虫害加剧。

(2)草地退化、承载力下降。草地是西部居民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是生态调节与保护功能的关键生态系统。超载放牧和过度开垦使草地迅速退化,过牧、樵采、开垦、滥挖,鼠害控制不力,植被严重破坏,90%的草地面积不同程度的退化,每年中等退化面积达50%,22正在以200万hm/a的速度退化。天然草地每年减少65万~70万hm。草地产草量降低,生产能力大幅下降,歌谣“风吹草低见牛羊”已成为历史。畜牧承载量显著下降,草地生态结构、功能受到严重破坏,草地的生态屏障作用日渐降低,已成为沙尘源主要区域。

(3)湿地面积萎缩。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造成大量湿地减少。2如黄河源区20世纪80年代初有湿地面积38.95万hm,10a后减少了26.48万hm。西部地区湿地面积不同程度的盐渍化、甚至沙化,西北地区湿地退化后旱化、盐碱化现象非常普遍。湿地面积萎缩,水量减少,自然调节能力下降,功能衰退。

(4)水土流失严重。根据1999—2000年第1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2查结果,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5万km,占国土面积的38%,西部地2区水土流失面积达219.26km,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1.67%。全国每年流失土壤50亿t,黄河流域每年流失土壤16亿t,长江流域每年流失土壤24亿t,昔日清澈透明的长江水已变得浑浊了。全国每年因表层土壤流失而损失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约4000多万t。1949—2000年,全国因水土流失累计损失耕地4000多万亩,平均每年近100万亩。因水土流失造成沙化、退化、碱化的草原面积累计已达100万2km,水土流失使湖泊、水库淤积,面积、容积不断缩小。2000年全国水土流失的直接损失为568亿元。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沙化、草原退化、耕地肥力下降、洪涝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5)土地荒漠化形势严峻。荒漠化是由于人、地不协调所造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标志的土地退化。荒漠化速度发展很快,20世2纪50年代我国荒漠扩展速度每年为1000km,90年代后5a我国土地荒2漠化扩展速度达到3436km。西北部地区荒漠化土地扩展速度快、治理难度大。荒漠化破坏生态平衡,使环境恶化和土地生产能力衰退,导致大面积可利用土地资源丧失,危及区域人民的生存发展。我国因荒漠化的扩展,导致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我国沙漠化危害和风沙灾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642亿元,据估算,每年因沙尘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13亿元。荒漠化及其衍生物危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合2889亿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提供的一项研究结果称:2040年后,由于气候变暖将导致潜在蒸发量显著增加,流动、半流动沙丘、戈壁、干草原等地貌景观将覆盖绝大多数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居民生存将受到沙漠化的严重威胁。2

(6)石漠化危害加重。10a来,全国已治理石漠化土地5000km,2但却新增加石漠化土地2.5万km,新增面积与治理面积比为5∶1。根据《中国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期刊报道,到1999年,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广西5省(区、市)石漠化总面积已达729.52万hm,占5省(区、市)总面积的5.3%,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即以22000多km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石漠化使土地永远失去农业利用价值。土壤是一种难以再生的宝贵资源,一旦流失,极难恢复,石漠化地区丧失了支持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2.1.2.2 环境污染加剧

(1)水环境污染。全国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增加趋势。根据第1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07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2092.81亿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028.96万t,氨氮排放量为172.91万t,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797.7万t,畜牧饲养业粪便产生量为2.45亿t,尿液为1.63亿t,比以前公布数字明显增加。

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水质变差。2005年,国家环境监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仅占41%,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占59%。劣Ⅴ类水质占27%,劣Ⅴ类水质农业灌溉后,影响农作物产品质量,农产品含有害物质超标,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劣质水灌溉后,由于重金属和碱性物质超标,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严重者大片农作物发黄、枯死。

在全国平原地下水总资源量中,Ⅰ类水质水资源量仅占9%,Ⅱ类水质水资源量仅占7.1%,Ⅲ类水质水资源量占38%,Ⅳ类和Ⅴ类水质水资源量分别占24%和30%,合计有54%的地下水资源量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

水污染导致水质恶化,使一些地区出现水质性缺水,许多农村地区的居民因为饮用受污染的水影响身体健康,各种地方病发病率不断提高。

(2)空气污染与酸雨。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07年3全国废气排放量637203.6亿m,废气中SO2排放总量2320万t,烟尘排放总量1166.62万t,工业粉尘排放量总量764.68万t。大气中大量的SO2,SO3与水结合生成亚硫酸,从而使雨水呈酸性。酸雨污染水源,污染农田,破坏耕地的酸碱平衡,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酸雨危害森林、草地。同时还对农业建筑物、设备产生腐蚀。2005年全国开展酸雨监测的696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357个。全国年降水pH小于5.6的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有关部门1995年估算全国因酸雨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165亿元。

烟尘与工业粉尘的大量排放,进入大气中,增加空气粉尘的浓度,影响太阳光线对农作物的辐射,弱化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紫外线减弱,作物病害增加,农作物产量受到影响。

华北平原有小麦2.5多亿亩,大量的、不适当的方法使用化学除草剂,空气中含量极度超标,威胁居民健康。空气中飘移的除草剂细小微粒每年6月份使40%的蔬菜(约1600万亩),受药害影响,叶片萎蔫、嫩尖枯死,严重减产,总损失约80亿元以上,产量损失相当于500万亩耕地。

(3)农业污染。农药、化肥、除草剂、农田塑料薄膜的使用量不断增加,致使农田污染面积迅速扩大,造成土壤及农产品污染严重,品质不断下降。2008年化肥施用量达到5239万t,化肥平均施用量达2到430.4kg/hm,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2225kg/hm的安全上限。化学除草剂大量应用,残留在农田里,对一些科目的植物生长有严重的抑制作用。农用塑料薄膜大量使用,但回收不足,使农田土壤团粒结构破坏。我国北方污灌面积大,根据污染2比较严重的22个省47个点污灌的20.67万hm耕地的调查结果,大约90%的重点污染区为金属污染,其次为化工、造纸、酒精厂、制糖厂等废水,几乎所有农田上生长的农作物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危害。农业污染的加剧,影响农业产量的同时,农产品质量也下降。

2.1.2.3 生态灾害频繁

(1)沙尘暴。随着土地沙化的不断扩大,尤其是我国西北地区已成为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地,如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阿拉善盟、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毛乌素沙漠等地。受新、蒙沙漠气候的影响,在新、蒙两区及青、甘、宁、陕、晋、冀、京、辽、吉9省、市、区的北部形成一道长4500多km的沙漠带,威胁着我国北方农业生产。20世纪50—60年代,沙尘暴发生5~8次,70—80年代,沙尘暴发生13~14次。进入90年代,发生沙尘暴则达23次。每次沙尘天气在有效资源的土地33上,每亩至少带走了1m的水分。每次损失水分达26亿m。1993年5月5日发生的大范围沙尘暴,造成兰新铁路中断31 h,死亡和失踪116人。2000年,北方地区共发生沙尘暴15次。2001年,我国沙尘日数达60次。沙尘暴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危害,恶化了生态环境。

(2)水旱灾害。60多年来,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农业受灾面积直线上升。洪水淹没农田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根据《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期刊统计,1950—2000年农田累计受灾面积71.7亿亩(次),年均1.4亿亩(次),成灾40亿亩(次),年均约8千万亩(次)。2001—2008年受灾面积53.9亿亩(次),年均受灾6.7亿亩(次),成灾面积累计成灾29.96亿亩(次),年均3.74亿亩(次)。1998年长江大水损失1800多亿元,死亡1500多人,全国29个省(市、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2003年淮河水灾造成数百亿损失,使百万人临时迁移。2010年更加严重,受灾人口2.3亿,死2亡3185人,失踪1067人,农作物遭损失1650.83 hm,倒塌房屋211.5万间,损坏房屋50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504.2亿元。大型水灾频率为5~7a1次。

旱灾频频发生,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旱灾面积超过4.5亿亩的年份有13a,成灾超过2亿亩的年份有13a。1988年旱情波及27个省、区,受灾面积近5亿亩;1997年全国受旱面积6.08亿亩,成灾面积4.02亿亩;1999—2003年、2006—2007年,每年受旱面积均超过3亿亩,成灾2亿亩以上。2007年受旱灾面积达4.4亿亩,成灾2.4亿亩。

全国因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水旱灾害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特别是影响粮食产量的增加。

(3)地质灾害。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陡坡耕作、植被破坏、缺乏有效的水土流失控制措施等因素是地质灾害的驱动因素。

地质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山洪暴发、崩塌、泥石流、滑坡及山间川道和盆地洪灾。2000年,仅陕西、四川、重庆、湖北和贵州5省2市,3000万人次遭受地质灾害。农作物受灾365万hm。2002年6月,湖南省因暴雨、山洪、泥石流、滑坡袭击造成的各类经济损失达21.4亿元,有62个县(市、区)977万人受灾,流离失所人口达9.7万人。2010年6—7月,全国有29个省(区、市)发生地质灾害。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占我国地质灾害总数的50%左右,并且呈上升趋势。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草地沙化、土地荒漠化、石漠化、湿地萎缩、耕地丧失、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耕地污染、空气污染、酸雨加重、沙尘暴频频发生、水旱灾害频繁、地质灾害增多、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食物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2.2 耕地资源现状及发展预测2.2.1 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量2

我国陆地面积有960万km,折合144亿亩,占地球总面积的7.34%,居世界第3位。广大的国土资源保证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比较充足的土地空间。我国土地资源的可利用率相对较低,有大面积的雪山高原、石质山、不毛之地的荒漠沙地等,目前,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60%,土地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平台和基本资源。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我国土地生产能力与人口量问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989—1994年,国家土地管理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进行了“中国土地的食物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潜力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低投入下,土地可承载11.0亿~11.9亿人,在中等投入水平下可承载14.9亿~18.9亿人,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能力的关键是保护耕地,提高投入和控制人口。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查委员会对我国土地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量的研究提出:我国粮食最大可能生产能力约8.3亿t,以人均500kg计,可承载16.6亿人,以人均550kg计,则只能承载15.1亿人。

根据我国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承载潜力,经过努力,中国人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但是必须提高对土地的投入水平,大量增加耕地和灌溉草场等农业资源,扩大灌溉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同时必须保持相对较低的消费水平。2.2.2 耕地资源数量

据2008年统计,全国耕地面积仅18.26亿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2.68%。世界2005年耕地面积为213.18亿亩,占全球总土地面积的10.96%。我国垦复率已高于世界均值15.7%,根据我国土地多高山、多荒漠的特点,说明我国垦复率已经很高了。我国耕地面积仅少于美国(26.2亿亩)、印度(23.9亿亩)、俄罗斯(18.27亿亩),居世界第4位,占世界耕地面积的8.6%。我国耕地面积按数量是世界耕地大国,但按人均数量仅1.37亩,仅是世界人均耕地的2/5,仅相当于美国人均耕地的1/6、加拿大的1/15、俄罗斯的1/10,比人口密度高于我国1.6倍的印度还少36%。今后,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非农业占用耕地仍不可避免,部分陡坡耕地和沙化地区开垦的耕地需要退耕还林还草.后备宜农耕地资源有限,耕地数量还会继续下降,人口却在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2000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52亩,以后人均耕地一直呈下降趋势,到2008年全国人均耕地已降到1.37亩。2000—2008年人均耕地平均年减少幅度为1.20%,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4年减少幅度平均为0.71%。全国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确定的人均0.8亩耕地安全警戒线。2.2.3 耕地资源质量

2.2.3.1 土地资源质量总体下降

我国土地资源质量呈总体下降趋势,土地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土壤和土体环境污染等,其实质是土地生产力降低。2

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5万km,占全国总面积的38%,平2均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t;土地荒漠化面积达267万km,占全国总面2积的27.8%,而且每年以3436km的速度扩大,每年相当于损失一个2中等县的面积;土地盐碱化面积为99.1万km,受盐碱影响的耕地面积1.3亿亩。

目前全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已降到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的2.5%~4%的水平,土地资源的总体质量呈显著的下降趋势。

2.2.3.2 优质高产农田减少,劣质农田增加

根据1995—2000年统计资料并按农业部土肥站所定标准估算,现有耕地中高产田占28%,中产田占36%,低产田占36%,即质量较差、产量不高的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2%。农业资源污染、污水灌溉、工业三废排水等对土地污染也导致了耕地质量下降。20多年来,城市交通、工业建筑用地迅速增加,占用了大量位置优越、质量良好的耕地,导致优质耕地资源的流失。耕地减少主要集中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南方地区和城镇周围。据国土资源部资料,我国位于城镇周围的耕地减少2/5左右,有的地方甚至超过3/5,这些耕地多属优质高产田。而新增耕地大多数分布在边远省份和丘陵山区,多为限制因素较多的劣质低产田,新增耕地往往3亩以上才能弥补1亩耕地的损失。

2.2.3.3 耕地养分含量不高

耕地土壤除缺少有机质、氮磷钾外,还不同程度地缺少铁、硼、锰、钼、锌、铜等微量元素,其中以缺硼、锰、锌等微量元素的面积最大,微量元素缺乏使作物抗病能力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严重影响。

2.2.3.4 障碍因素多

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和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后备资源调查,我国耕地中有60%~70%的面积存在障碍因素。主要有:侵蚀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3%,瘠薄耕地占16.4%;板结地占12.6%;渍涝地占5%,盐碱地占16.4%;砾石地占1%,砂姜层占0.9%。侵蚀导致耕层变薄和土壤养分流失。

2.2.3.5 耕地污染加剧

耕地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城市废弃物和农用化学药品。据统计,全国耕地受工业“三废”污染地面积已达6000万亩,受乡镇企业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12800千万亩,酸雨危害耕地面积已达14050千万亩。在城市、工矿区、乡镇企业周围更为严重。全国每年因耕地污染造成大量的粮食减产,受污染的粮食在25亿kg以上,对蔬菜、水果、茶叶、烟叶和养殖业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影响。污染使耕地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超标,使土壤酸化、碱化、板结及土壤团粒结构破坏,耕地环境条件恶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2.2.3.6 坡耕地占有相当比重

耕地坡度6~15°,15~25°为缓坡耕地,大于25°为陡坡耕地,全国耕地中缓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23.8%(其中坡地占70.2%,梯田占29.8%),陡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4.5%(其中坡地占83.1%,梯田占16.9%)。缓坡和陡坡耕地在全国有5亿多亩。其中陡坡耕地8000多万亩。

耕地坡度确定了土壤侵蚀程度,3~6°坡耕地为轻度水土流失耕地,6~15°坡耕地为中度或重度水土流失耕地,应加强水土保持措施。5°以下为耕地适宜坡度。15~25°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25°以上坡耕地不宜耕种。

2.2.3.7 水土资源不相匹配

全国耕地面积62%分布在北方,南方仅占38%。北方虽然耕地面积大,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的19%,南方水资源量却高达81%。农业主产区华北有占全国26%的人口,有占全国31%的耕地,但水资源量仅6%,北方降雨量少,因常年干旱而制约农业产量。

2.2.3.8 旱地

全国旱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6.8%,旱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占全国旱地总面积的66.5%,北方旱地在京、津、冀、辽、吉、黑、内蒙古、甘、新、宁、青、陕、晋、豫、鲁15个省(市、区)。南方旱地占全国旱地面积的33.5%,分布在沪、苏、浙、闽、赣、皖、鄂、湘、川、滇、黔、粤、桂、琼、藏15个省(市、区)。

旱地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达1000~2000m,有明显的立体分异性。旱地类型有台地、岗地、缓坡地、高梯地和陡坡地,呈大的阶梯状分布。水土流失严重。北方旱地水资源短缺,易发生旱灾;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严重;土壤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不足1%。南方旱地面积占南方耕地面积的44%,大部分为坡耕地,坡度大的旱地无法灌溉。

全国农业生产的潜力主要在旱地,提高旱地单产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题。2.2.4 后备耕地资源2

我国后备宜农土地资源总量为0.33亿hm,折合4.95亿亩,经实2验改良,开垦后适宜种植农作物的毛面积为0.13亿hm,折合2亿亩,垦植率按60%计算可开垦成为农田的面积约1.2亿亩。但无限制或有轻微限制因素的农田后备土地资源仅占9.8%,折合2000万亩。受中、高度限制的农用地占总面积的60%以上。大面积的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纬40~50°,热量不丰富的一年一熟地区,同时又是少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部分位于边远和生产条件较差地区,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后备宜农土地资源不足,制约了农业的长远发展。2.2.5 我国中、长期耕地面积预测

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土地非农业化的趋势是难以扼制的。如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耕地面积每年都以1%的速度递减。1978—1995年,我国农业耕地面积累计减少1.53亿亩,平均每年减少0.4%,平均每年减少土地898万亩,其中国家基建占地2136万亩,乡村集体占地980.55万亩,农民个人建房占地710.55万亩,三者合计3827万亩,仅此一项,平均每年占地225万亩。1997—2000年建设占地1106万亩,平均每年276万亩。2000—2004年,4a耕地下降8300万亩,平均每年减少2075万亩,其中生态退耕占地较多。国家严格控制耕地减少,2004年以后每年减少量趋于稳定,2004—2006年3a共减少耕地1050万亩,平均每年减少耕地350万亩。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进程,新建铁路、公路的增加,大中城市扩建,小城镇建设,都要占用大量的耕地,耕地将逐年减少。

2.2.5.1 城市化建设占地

我国2008年城镇人口已达45.7%,农村人口为54.3%,城镇人口虽然统计数字为45.7%,但这里包括在城里打工的1亿多农村人口和市区的农村人口,市区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长期居住在城市人口为35%左右。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多,城市化进程滞后,城市化率比工业化国家低得多。

我国近几年城市化进程加快,每年以1.2%~1.4%的速度增加,长期看会有所放慢,按1%增加速度计算,估计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城市化率将达到73%,较2008年增加27.3%,比现在增加5.25亿。按2现在城市人均占地130m标准计算,城市占地增加面积为682万2hm。2035—2050年城市化增加速度按0.9%计算,到2050年城市化率将再增加12%,达到86.5%。全国人口按16.26亿计算,城镇人口将2达到14.07亿,较2008年增加8亿,城市占地将增加面积1039 hm,折合1.56亿亩。

根据全国土地详查资料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测:“到20302年,城镇居民点、独立工矿及基础设施建设将占用耕地732万hm”。但现在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实际占耕地将超过这一预测。

2.2.5.2 交通建设占地

(1)建设里程与密度。交通基础设施必然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这部分土地资源的占用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现状交通网络规模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交通网密度对比,发达国家的铁路网路密度和公路网络密度是我国的3~10倍,发展中的国家印度铁路和公路网络也比中国高2~3倍。按人均交通线里程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人均铁路里程是中国的3~13倍,人均公路是我国的4~8倍,表明我国需要继续建设交通网络,仍然要占大量的土地资源。

我国近些年交通发展很快,2008年年底已有铁路7.97万km,公路373.02万km,其中高速公路已达6.03万km。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多差距。国土面积和我国相近的美国2005年铁路里程已达22.9万2km,公路已达654.4万km,高速公路已达7.2万km。按照我国铁路公路运输的长远发展目标,公路里程将达到620万km以上,其中全国高速公路将建设九纵十八横贯穿全国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里程将由现在的6万km达到9万km以上,全国各省之间全部贯通铁路客车高速专用线,铁路里程将达到10万km以上,至少再增加2.5万km,一级中间站约500个,区段站约120个,编组站约30个。铁路运输,属于低碳经济运输业,随着能源价格的提高,铁路发展实际上可能要比现计划增加一些。

(2)交通用地指标。新建铁路工程用地:单线铁路区间正线为4.022~5.3 hm/km,双线铁路区间正线为5.3~6.7 hm/km,一般中间车站22为6.7~13.3 hm/站,区段站为67~100 hm/站,编组站为133~300 2hm/站。车站和站场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大多位于城镇附近,往往要占用好的耕地。2

公路工程用地:一般公路占地1.3~2.7 hm/km,其中约1/2为耕地。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占地数量相对更多。根据已经建成的高速2公路统计,在平原丘陵区占地8~10.7 hm/km以上。表2-1 2008—2035年交通建设占地耕地预测

(3)交通占地情况。计划到2035年我国交通建设占地约274.55万2hm,届时,国家大规模交通基本完成,形成全国完善发达的交通网络,2035—2050年,只有一些小的局部的新开交通线路建设,交通新建占地增加较少,不再计算。

2.2.5.3 生态退耕2

全国水土资源流失面积已达365万km,沙化土地面积已达174万2km。全国25°以上急需治理的陡坡耕地为6800万亩,6~25°坡耕地4.3亿亩,其中急需治理的3.05亩;沙化耕地面积1.35亿亩中急需治理的4000多万亩。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与贫困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加剧现象往往并存。长期以来,在生产压力与经济利益驱动下,开垦陡坡耕地种地、毁林情况严重,造成了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恶性循环。在生态退化和水土流失区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意义重大。不仅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而且还能增强为全国提供生态服务的能力。根据全国土地总体利用规划预测:到2030年,为保护生态环境,25°以上陡坡耕地、严重沙化的耕地,盲目围垦影响行洪泄洪的耕地需退耕还林、还湖、还草的面积2约755.3万hm,折合1.13亿亩。

2.2.5.4 灾害损失

全国因灾害损失大量耕地。全国政协水土流失情况调查报告提出: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耕地损失100万亩。全国每年沙化土地3400222多km,南方石漠化面积2000多km,2项合计损失土地5400km,折合810多万亩,损失耕地约100万亩。到2035年,因灾害损失耕地3000万亩以上,到2050年因灾害损失4500万亩以上。根据全国土地详查资料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测,到2030年,因灾害损毁约2减少耕地200万hm。

2.2.5.5 未来耕地数量

到2035年,我国耕地将减少2.83亿亩,到2050年,耕地减少约3.5亿亩。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经过实施2改良和保护措施,开垦后适宜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只有约0.13亿hm,22可复垦为耕地的废弃地约0.1亿hm,可供开垦沿海滩涂约0.01亿hm,其中受中、高限制的占60%。无限制或轻微限制农用后备耕地资源仅9.8%,大面积的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纬40~50°热能不足的北方,同时又处于干旱、半干旱边远地区,生态水缺乏区,大量开发,挤占生态用水,将破坏生态环境,出现土地退化、沙化的负面作用,开发利用意义不大。适宜开垦部分,按无限制的后备资源9.8%计算,能开垦耕地:2140万亩。

如果受中、高限制的60%农用后备耕地不预垦复,按受低限制和2无限制农用后备地占40%计算,为0.0527亿hm。中国可持续发展总2纲报告提出:“我国宜垦荒地仅820万~1160万hm,垦复率按60%计2算,只能垦出492万~696万hm。”我国后备耕地可以成净耕地,应该是1亿亩左右比较正确。

随着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耕地总量和人均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持续减少。据预测,我国未来50a耕地面积将至少再减少2约3200万hm,届时人地矛盾将更突出。

前面预测,未来27a(2008—2035年)耕地减少2.83亿亩,到2050年耕地减少3.5亿亩,国家中长期科学和科技发展规划提出:我国未2来50a耕地面积将至少减少约3200万hm。前面的预测值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科技发展规划数字减少1.3亿亩。

到2035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将由2008年的18.26亿亩下降2.83亿亩,但又垦复无限制条件的宜农耕地0.21亿亩,耕地将下降到15.64亿亩。全国总人口按15.5亿计算,人均耕地降到1.01亩,较2008年人均耕地1.37亩下降26%。到2050年,我国耕地减少总面积为3.5亿亩,累计垦复宜农耕地1亿亩,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5.76亿亩,较2035年有所增加,是由于垦复面积大于占地面积有所增加。按当时人口16.26亿人计算,人均耕地为0.97亩,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0.84亩的警戒线。按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科技发展规划预测数字,未来将减少4.8亿亩耕地,2050年我国耕地将下降到14.46亿亩,人均耕地下降到0.89亩。2.3 草地资源现状及发展预测2.3.1 草地数量2

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我国草地近4亿hm,占国土面积的41.7%,全国草地面积的98.5%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在我2国起步比较晚,到2000年累计人工草地仅为14万hm。位于山地和青2藏高原的草地为25991万hm,占全国草地面积的66.2%;各种平原2草地为11587万hm,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9.5%;沙地草地有1705万2hm,为全国草地面积的4.3%。可见我国草地主要分布于利用条件较差的山地和青藏高原。利用条件较好的平原草地被逐步开垦,草地面积逐步减少。2.3.2 草地质量

2.3.2.1 草原超载放牧,退化严重

草地植被退化,植被低化矮化,产草量降低;优质牧草数量减少,牧草质量下降,土地沙化严重,草地土壤风蚀严重,土壤质地粗化。

根据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场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中度退化以上草地面积已占50%,严重退化近1.822亿hm。全国退化草地的面积以每年200万hm的速度扩张,天然草2地面积每年减少65万~70万hm,天然产草平均量近30a下降30%~50%。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草场质量不断下降。

2.3.2.2 草地荒漠化与沙化2

黄河、长江源头区,草地沙化过程加剧,每年以3万~4万hm的速度扩展,青海境内每年有近50万亩草地被流沙侵掩。

20世纪90年代调查,与80年代初相比,内蒙古荒漠类草地已从西部干旱区向东部半干旱区推进了50km。照此速度推算,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距北京最近的浑善达克沙地在70~80a后将侵入北京。

干旱草原区内陆河水资源超强度开发,上游拦截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下游草地全年得不到河水滋润,而失去生机、枯死、消亡,草地沙化,如塔里木河、黑河流域。

过量抽取地下水,使干旱草原地下水下降,低于草地植物赖以生存的地下水位,致使绿洲边缘的草地植被大面积枯死,草地沙化,如河西走廊和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盆地;新疆塔城盆地著名的库鲁斯台大草原等草原沙化,南湖湿地干涸,草甸植被大面积枯死。新疆因上游2和绿洲农业超采用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使下游340万hm草原沦为沙漠或裸地。

2.3.2.3 草原盐渍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低地草甸和低地盐化草甸,长期超载过牧,草地土壤板结,导致地下盐分上升至地表滞留,造成草地盐渍化。黄河入海口海水倒灌、荒漠绿洲引水漫灌,亦造成草地土壤盐渍化,植被减少或消退,草地生产力下降。目前,全国草地盐渍化面积已达2930万hm,大面积发生在东北的松嫩草原、内蒙古西部、新疆、甘肃、青海等干旱荒漠区。

2.3.2.4 草地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据水利部调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1999年与1989年相比,西部2地区10a间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了19.99万km,增长27.03%。西部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连片分布的草地。开垦草地,每年有上百万农牧民进入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等草地,挖甘草、防风、割麻黄、罗布麻,搂发菜等,造成草地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逐年加重。大量泥沙进入黄河、长江,来自草地的泥沙已占长江宜昌站泥沙的35%。目前,全国草地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加大。

2.3.2.5 灾害频繁、严重

(1)自然灾害。草地超载放牧,越冬草储备能力不足,牧业基础2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繁,每年受灾面积500万hm以上,直接经济损失200亿~300亿元。

(2)鼠害。北方和西部牧区草地鼠害严重,根据国家草原站公2布,目前鼠害发生面积已达3675.8万hm以上,占草原面积的9.4%。2中高程度的鼠害草地,每km有害鼠200~300只,在草地啃食牧草,挖洞穴,破坏植被,严重危害草地,仅青藏高原草地,每年因鼠害损失的载畜量就达2000万只绵羊单位。

(3)虫害。我国每年都有草地虫害发生,虫害面积已达2700.7万22hm,达到防治指标的草原虫害面积约550万hm。草地虫害以各种中小型蝗虫、草地螟、草原甲虫为主,尤以蝗虫危害为严重,分布最广。发生虫害的草地,50%~80%的牧草被吃掉,严重的全部吃光。2.3.3 草地载畜量

2.3.3.1 草地适宜利用类型评价

暖季草地面积大,冷季草地面积小,草地承载量季节不平衡。

我国75%的草地只能用于放牧。其中,适宜暖季放牧的草地为211746万hm,占放牧草地面积的33.45%;适于冷季放牧的草地为26415万hm,占放牧草地面积的18.27%;放牧季节不受限制的全年2放牧草地8260万hm,占放牧草地面积的23.53%,冷季放牧草地利用时间为6~8个月。北方温带草地区和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区冷季放牧草地不足,成为限制我国西部和北方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新疆的冷季草地分布在绿洲边缘,暖季草地分布于高山部位,而冷、暖季转场的过渡草地有的分布于离冷、暖季放牧草地200多km外,必须进行长途跋涉的转场游牧,这种草地空间结构给草地管理和利用带来困难。

2.3.3.2 草地产草量、载畜量2

我国草地产草量以低产草地为主。约23180万hm,占全国草地面积的61.6%。中产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20.9%,高产草地占草地总2面积的17.5%。按草地品质划分,中等品质草地14939万hm,占草2地总面积的39.7%;优质草地13907万hm,占37.0%;低质草地87522万hm,占23.3%。中质、优质草地占76.7%,总体品质较好。

我国天然草地占98.5%,天然草地畜产品产量低,百亩草地产肉量仅25.5kg,产奶26.8kg,产毛3kg,为美国的1/27,新西兰的1/82,属于“大资源,小产业”类型。我国人工草地少,仅占1.5%。研究表明,北方人工草地的牧草产量在有灌溉条件下可提高3~5倍,在西北荒漠地区,有灌溉条件的人工草地牧草产量可提高5~10倍。

2.3.4 草原发展预测

加大投资兴建人工草地,大力发展灌溉草场,向草原调水发展10亿亩灌溉草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展知识密集型草业综合产业,提高我国草地生产力,提高畜牧业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是草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增加肉类生产的重要措施。2.4 农业用水现状与预测分析2.4.1 水资源

2.4.1.1 水资源总量

根据1956—1999年水文系列资料及水文系列延长并重新评价后3结果,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414亿m,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27375亿m,约占水资源总量的96%,地下水资源量中与地表水资源3量不重复计算的水量为1039亿m,约占水资源量的4%。3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2071m,是世界平均值的31%,是贫水国家。

2.4.1.2 地下水资源3

地下水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8088亿m,其中北方地区地下水水33资源量为2482亿m,约占全国30%,南方地下水资源量5606亿m,约占全国的70%(表2-2)。表2-2 中国多年平均径流量、全国一级区域水资源量2.4.2 水资源可利用量

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维持适宜的生态与环境基础上,在当地水资源中可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河道内取水和地下水抽取3量。据初步估算,全国水资源可利用量约为8545亿m,占水资源总3量的30%。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7895亿m,占可利用总量的392%;地下水可利用653亿m,约占8%。

地下水可开采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基本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条件下,从含水层获取的最大水量。全国平3原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700多亿m,北方平原地下水可开3采量为1035亿m。

全国机电井数大幅度增加,总数达470多万眼,平原区地下水长2期超采。全国地下水超采总面积已接近19万km,地下水严重超采引发了地面沉降、地裂缝、海水入侵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因2深层承压水超采而引起地面沉降的总面积已达6万km。天津市地面2沉降面积约800km。

地下水超采形成多处区域性降落漏斗,其中华北平原已有7万22km的范围内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海水入侵面积已超过1500km,2咸水入侵面积超过1100km。2.4.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4.3.1 生活用水3

2008年全国生活用水总量为729.3亿m,占全国总用水量的312.3%,城镇生活用水量为439.3亿m,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212 L/d。3

全国农村生活用水量为290亿m,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68 L/d。

2.4.3.2 农业用水3

2008年农业用水总量为3663.5亿m,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2.9%,农业用水是第一用水大户,农业灌溉面积已达8.77亿亩,其中牧业灌溉面积1800万亩,林业灌溉面积为5000万亩。农业灌溉用水量为333240.5亿m,林、牧、渔业用水359亿m。

2.4.3.3 工业用水3

2008年全国工业用水1397.1亿m,占全年总用水量的23.6%。

2.4.3.4 人工生态耗水3

2008年生态耗水120.2亿m,占全国总供水量的2%。其中西北33内陆河流域生态耗水82亿m,黑河调水11亿m,岳城水库向白洋淀33引水1.59亿m,吉林从察尔森水库引水6000万m进入向海湿地,引3江(长江)济太(太湖)约10亿m。33

2008年全国总用水量为5910亿m,人均用水445m。农业用水占比例最大达62%。生态供水仅占总供水量的2%,全国北方大面积生态缺水,而农业与工业挤占生态用水,导致生态退化,生态供水严重不足,是供水中最大的矛盾。2.4.4 水资源质量

2.4.4.1 2003年地表水资源质量

2003年全年评价河长134593km,其中Ⅰ类水质占5.7%,Ⅱ类水质占30.7%,Ⅲ类水质占26.2%,Ш类以上水质占62.6%,Ⅳ类水质占10.9%,Ⅴ类水质占5.8%,劣于Ⅴ类水质占20.7%。总体上水质不好。

2.4.4.2 湖泊水质

2003年重点评价湖泊52个,水质达到Ⅳ类以上的湖泊有21个,5个湖泊部分水体受到污染,26个湖泊水质污染严重。

2.4.4.3 水库水质

2003年对全国308座大型水库的水质进行了评价,水质达到Ⅳ类水质以上的水库230座,占75%,水质未达到Ⅳ类的水库78座,占评价水库的25%。

2.4.4.4 地下水水质

2003年对全国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Ⅰ类和Ⅱ类水面积仅占5%,Ⅲ类水面积占35%,Ⅳ类、Ⅴ类水面积占60%。

地下水水质评价中,17项地下水水质超标情况统计,超标率依次为:总硬度26%、氨氮24%、矿化度23%、锰13%、铁13%、氟化物11%、亚硝酸盐氮9%、高锰酸钾指数9%、硝酸盐氮5%、氯化物5%。

全国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中约有25%的面积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全国平原区地下水总资源量中,Ⅳ类和Ⅴ类水资源量分别占24%和30%,合计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用水水质标准。

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2007年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及农业污水排放总量已增加到2029亿t,农业面源污染也不断加剧,全国畜禽粪便已达7亿t/a,2008年化肥使用量已达430.4kg/222hm,农药使用量已达15kg/hm,全国污水灌溉面积约340万hm。城市、工业点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剧,污染耕地,污染地下水,全国水环境日益恶化。水污染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减少了有限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严重加剧了北方地区的缺水危机。2.4.5 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严重缺水

2.4.5.1 降水分布不均

全国降水地区分布不均,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方向呈递减趋势。降水量南方多、北方少,山区多,平原少。南方地区多年平均降水1204mm,北方地区多年平均降水330mm。

全国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南方地区多年平均最大4个月降水量是全年的60%,北方连续4个月的最大降水量超过全年的70%,其中华北、东北、西北等局部地区可达80%以上。

2.4.5.2 水资源量分布不均

我国地表水资源量南方多,北方少,山区多、平原少。北方面积3占全国64%,地表水资源量仅4507亿m,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的316.6%,南方地区面积占全国的36%,地表水资源量为22608亿m,占全国的83.4%。

北方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和西北内陆河六大流域区,面积占全国63.8%,人口占45.4%,耕地占59%,GDP(国内耕地总值)占46%,但水资源量仅占18.5%。南方的长江、东南诸河、珠江和西南诸河四大流域区,流域面积占36.2%,人口占54.6%,耕地占41%,GDP占54%,而水资源占全国的81.5%。海河流域人口占全国的10%,耕地占11%,GDP占13%,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5%,是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按人均水资源量计算,西南诸河流域人均已达2.9333万m,海河流域人均仅293m。北方地区有7个省市极度缺水,按人333均水资源量北京市326m、天津市168m、河北省302m、山西省3333361m、山东省329m、河南省421m、宁夏市190m,这7个省(市、区)2008年人口达3.2735亿,这说明我国有1/4的人口居住在极度缺水的地区。

2.4.5.3 缺水致使农业和生态环境受严重影响

我国北方地多、水少,连年干旱缺水。春季是作物播种期,是需水高峰期,但春季降水少,河川径流也少,造成大面积春旱。而且北方旱地多,占全国旱地耕地面积的66.5%,经常发生大面积耕地不能播种,影响农业产量。

1949—2000年,全国农田累计受旱面积150多亿亩,成灾约60亿亩,减产粮食约6.6亿t,年均受灾3.2亿亩,成灾1.3亿亩,减产粮食1290万t。2002年属中等偏旱年份,受灾面积3.33亿亩,成灾面积1.8亿亩,绝收3850万亩,减产粮食3130万t,经济作物损失325亿元,2草场旱灾面积39万km,受灾牲畜2810万头,死亡40多万头。2003年全国旱灾面积3.73亿亩,成灾2.17亿亩,绝收3100万亩,减产粮食23000多万t,经济作物损失346亿元;草原受灾53万km,受灾牲畜2810万头,死亡53万头。2007年受旱灾面积4.4亿亩,成灾面积达2.4255亿亩,旱灾是当前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

北方年降水量少于400mm的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50%,西北地区很大面积甚至少于50mm,远远低于生物生长最低需水量的下限,降水少,蒸发量大,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所以这里分布着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六大沙漠,沙尘暴危害日益严重,最大影响2达400万km。北方地区经常出现河道断流,湖泊萎缩甚至干涸现象。耕地、草场退化、沙化。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农业生产威胁越来越大。

据环境保护部统计,中国有70%的江河湖泊受到某种污染,28%污染过于严重,甚至不能用于灌溉和工业,90%的城市地下水不能饮用,有几亿中国人得不到安全的水。污染加剧了中国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在北方易干旱地区。考虑到迅速的城市化、持续的工业化和气候变化等趋势,在中国即将出现的资源危机中,最关键的问题很可能是水,而不是石油。2.4.6 我国水资源趋势

我国水资源总量将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呈现降水量逐步减少的趋势。降水量减少主要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华北、东北西部自然环境受到沙漠化的影响,气候向暖干化的方向发展,降水量逐步减少,空中水蒸气向北部沙漠地区漂移,土壤水分蒸发加大,干旱加剧。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冰川产生重大影响。据有关专家分析,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近几十年来升温最快的地区之一,这些地区已普遍出现雪线升高,冰川退缩的情况,冰川退缩率一般为每年10~20m,最大可达50m。联合国《全球沙漠展望报告》中提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到冰川消失时,我们就会遇到严重的麻烦。”根据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报道,青藏高原的冰川到本世纪末可能减少80%,到本世纪末雨量会减少20%。按照这样的趋势,2050年祁连山的冰川将大部分消失。我国主要江河大多数发源于青藏高原,如金沙江、黄河、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冰川不仅孕育了河流,而且对河川径流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内陆河最为突出,在我国西部36个省级行政区,年均冰川融水约600亿m。

西北内陆河未来水资源量减少最明显,水资源最贫乏的甘肃、新疆未来水资源量减少最多,新疆的水资源量、人口、耕地、GDP在西北均占主体地位,新疆农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棉花生产重要基地、粮食生产基地,是中国能源、矿产等重要资源的战略接替区,在整个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性措施。

未来几十年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不足地区的海河、黄河、淮河、辽河水资源量将逐步减少,长江水资源总量将有小量的减少。

随着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的发展,工农业用水将逐步增加;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水量显著增加;生态环境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生态用水是未来用水量增加最多的一项,生态用水的增加是促进华北、西北地区“绿”水增加,加大水循环、增加降雨量最有效措施。2.4.7 全国用水中长期预测

2.4.7.1 灌溉面积发展预测

粮食基本自给是我国的国策。各方面的研究认为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上限在6.4亿t左右。如果我国21世纪30年代中期人均综合消费粮食达到生活习惯与大陆很相近的台湾人均消费水平,那么我国粮食消费总量将达到8亿多t。我国耕地面积随着工业化进程逐年减少,人口逐年增加,人均消费食物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却逐年下降,平衡这3条函数曲线的方程是大幅度提高农业单产,提高农业单产的最有效措施是增加灌溉面积。我国历史上就以发展水利灌溉而促进农业发展,秦国修建了郑国渠,农业生产发展了,国家富强了,战胜了六国,统一了中国。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四川称为“天府之国”。我国2008年年底灌溉面积达到8.77亿亩,占耕地面积的48.04%,灌溉农田的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75%、经济作物总产量的90%。因此,发展灌溉面积将成为我国实现粮食、食物安全、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我国农业生产的潜力主要在旱地。一些专家提出我国农业今后增加灌溉面积9200万亩。我国今后应至少再增加农业灌溉面积3.3亿亩,全国灌溉面积最低保持12亿亩,才能保证食物供应相对安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印度人口比中国少,印度2000年全国农业灌溉面积已达13.8亿亩,计划未来达到17亿亩。我国长江以南至少再增加0.63亿亩灌溉面积;东北地区土地广阔、平坦,水资源相对丰富,有一部分宜农耕地需要开发,东北地区今后至少再增加1亿亩灌溉面积,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西北地区粮食平均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旱地比例大,西北、华北再增加1.75亿亩灌溉面积。全国灌溉面积到2020年前至少增加6300万亩,达到9.4亿亩;2020—2035年至少再增加720万亩灌溉面积,达到10.12亿亩;2035—2050年开发东北、西北宜农耕地8000万亩,全国新增灌溉面积2亿亩,使全国灌溉面积至少达到12亿亩。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的减少,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5省、市将减少近1400万亩灌溉面积(表2-3)。表2-3 灌溉面积发展中长期预测万亩

2.4.7.2 农业需水中长期预测3

2008年全国灌溉面积为8.77亿亩,农业综合用水定额为417m/3亩,全年农业用水量为3663.5亿m,2008—2020,2021—2035,2036—2050年3个阶段各省(市、区)农业综合用水定额各下降3.5%。33但山西现在农业综合用水定额为182m/亩,山东现为220m/亩,河33北现为220.7m/亩,河南现为161.6m/亩,这4省地处北方降水较少地区定额已经很低,以后各年段计算中不再下降,均按现定额计算。计算结果2008—2020,2020—2035年2个阶段全国农业综合定额平均下降3%。2035—2050年新疆、甘肃、黑龙江、蒙古4省区,在宜农耕地中增加灌溉面积较大,此区域降雨少、蒸发量大、农业综合定额较高,致使全国农业综合定额均值未下降。3

2020年全国农业综合用水定额平均为420.3m/亩,2020年农业综合用水定额主要是南方灌溉面积增加。南方多为水田,亩用水量高3的原因所致。农业灌溉面积为9.4亿亩,用水总量为3952.6亿m。32035年全国农业综合用水定额平均为404.8m/亩,农业灌溉面积为310.12亿亩,用水总量为4099亿m。2050年农业灌溉面积达12亿亩,3农业用水量增加到4840亿m。

2.4.7.3 工业用水中长期预测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提高工业化水平仍将是中国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当中国基本完成工业化任务后,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将向第三产业转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将有所下降。目前,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9%,2035年预计将达到高峰值,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7.6%左右,以后逐年下降,205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降到36%左右,与发达国家30%左右接近。2008年工业增加值为12.91万亿元,2020年预计达到38.5万亿元,2035年达到94万亿元,2050年达到120万亿元。

我国工业用水定额一直呈下降趋势,198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33水量641m,200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85m,2004年万元工业33增加值用水量196m,2008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08.2m。目前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虽然降幅很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南方,因水资源丰富,重复利用率较低。长江流域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黄河、淮河流域高6倍以上。积极推动节水措施,到2020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将下降48%,由目前的33108.2m/万元下降到56.3m/万元,到2035年将比2020年下降337.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降到35m,比现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家用水指标都低。到205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指标将明3显降低,降到29.7m,低于美国现在水平,介于美国与日本之间(表2-4)。表2-4 中国与部分国家工业用水指标比较33

我国工业用水量2008年为1397亿m,2020年将达到2169亿m,3较2008年提高55%;2035年达到3275亿m,较2008年提高1.3倍;32035年基本达到高峰值;2050年达到3554亿m,较2035年仅有少量增加,较2008年提高1.54倍。工业用水接近于农业灌溉用水量。

2.4.7.4 生活用水中长期预测

我国生活用水总量随着城市化的提高而增加。2008年全国生活33用水量为729.3亿m,到2020年全国生活用水总量将达到945亿m,3较2008年提高29.6%,人均年用水达到65m;到2035年全国生活用33水总量达到1390亿m,较2008年提高90.6%,人均年用水量89m;2035年以后,城市人均日用水定额和农村人均日用水定额均不再增3长;2050年全国生活用水总量将达到1488亿m,较2008年提高13倍,人均年用水量91.5m,人均年用水量有较大的增长。但仍低于3一些发达国家,如果日本、意大利人均年生活用水139m、美国333163m、法国106m。所以,我国人均年91.5m的用水量属正常。

2.4.7.5 生态需水中长期预测

生态用水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问题,我国西北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大量挤占生态用水,结果造成生态日益恶化,荒漠化年复加重,严重危害我国北方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食物安全。为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食物安全,必须解决西北部地区的生态用水问题,合理有效地安排西北部地区生态用水,主要是景观生态、草场生态用水和林业生态用水。森林生态作用巨大,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不能维持树林正常生长,逐步开展林业灌溉,是林业发展的有效措施。32甘肃、宁夏、新疆草场生态用水指数按5000m/hm,其他省区按32323000m/hm计算。林业生态用水按3000m/hm计算。我国宜林地260%在内蒙古和新疆,为5400万hm,以此数为基础。草地生态用水3按2007年统计年鉴面积计算。2035年生态需水8170亿m,2050年生3态需水9156亿m。

2.4.7.6 全国综合用水预测

全国用水量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3增加。不考虑生态用水,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将达到7228亿m,33人均综合用水量为500m。到2035年全国用水量将达到8965亿m,33人均综合用水量为577m,低于印度2004年人均598m的水平。用水3总量超过现在水资源可利用总量8500亿m。到2050年全国用水总量33将达到10148亿m,人均综合用水量将达到624m,低于日本2004年33人均用水量693m、意大利2004年人均用水量770m的水平。考虑生3态用水,到2035年全国用水量将达到17135亿m,人均综合用水量为331100m,到2050年全国用水总量将达到19298亿m,人均综合用水33量为1190m,仍低于美国2004年人均综合用水量1630m的水平。2.5 人口与耕地现状及预测2.5.1 人口数量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人口增长率有很大下降,但增长率仍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的绝对数量仍是很大的,每年仍以接近700万人的数量增加,每3a相当于增加一个中等人口的省份。国家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人口控制在16亿内。国家统计局认为,到2050年为高峰期,人口达到15.99亿。人口增长率是个关键数字,2000年全国人口数字为126478万,2008年全国人口数字为132802万,8年增长5%,平均年递增6.12‰,2008年统计人口增长率为5.09‰。人口增长率保持5.09‰的低速增长任务是非常艰难的。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尤其是占全国人口主体的农村,对计划生育认识不足,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落后乡村,多生多育观念难以改变,超生问题仍很严重。根据《共产党员》杂志报道,20082年山东省苍山县有超生“黑孩”5万多人。苍山县是一个仅1800km2土地面积的小县,但人口却高达117万,人口密度高达650人/km,超生未报人口占总人口的4.27%。如果按苍山县超生未报状况推理,目前,全国超生未报人口将是5641万,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又是一个客观存在无法回避的问题,那么2008年年底,全国人口不是13.2802亿,有可能是13.8443亿人。

每年超生不报人数,如果每个村平均6人(全国65.6万个村)即394万人。城市随着国有企业改制,企业私有化的进展,城市人口流动性大,外地长期暂住人口增多,2008年以来全国每年流动人口已达2亿多,这些都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困难。人口增长率按2008年5.09‰的低速度增长,2008—2035年人口增加14.69%,2035年全国人口将达到15.23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技术水平的发达,人均预期寿命也不断提高,我国人口预期寿命1990年为68.55岁,2000年为71.4岁,年均增长0.29岁,2035年人均预期寿命将由现在的72岁提高到81岁(上海现在已达78.14岁,日本现在已达82岁),相当于人口增长13.2%,增加人口1.66亿。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加大了人口增长的压力。现在人口实际增长率比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要大些,因害怕“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农村一些基层干部不敢真实上报人口情况。农村现阶段超生现象比较严重。

如果超生问题控制不住,2035年前人口实际增长率年平均增加1.7,人口总数超过16亿,将对国土资源承载能力造成重大压力,尤其是食物供应问题。目前一部分专家提出:“放松一孩化政策,缓解中国劳动力供应不足问题”。根据第2次全国农业普查公告数字,2006年末中国农村有5.31亿劳动力资源,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49亿人,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根据欧盟农业生产标准,一个农业劳动力耕种120亩耕地,我国18.26亿亩耕地1520万劳动力即满足需要,从事畜牧业的人再增加1倍,3000多万劳动力即可以了。按美国农业生产标准,中国有600万农业劳动力就可以了。我国农村有3亿多劳动力处在隐形失业中,中国30a内农业劳动力都处于过剩之中。中国不存在劳动力紧张问题(表2-5)。表2-5 中国人口与耕地情况

从表2-5中看出,1978—2008年的30a里农业人口比重由82.09%下降到54.3%,比重下降了34%。但农村人口总数仅下降8.7%,而人均耕地2000—2008年的8a里下降了15.6%。2.5.2 我国未来人口预测

我国人口增长率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提高而逐步降低。对未来人口预测,现在的人口基数是关键。但现实又存在超生不报问题,而且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按现在超生未报人数比例为2.14%计算,2010年人口已达到13.74亿,这个数字和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过去认为2010年人口13.9亿、13.73亿接近。到2035年我国人口数将达到15.5亿~15.6亿,2050年人口将达到16.26亿~16.36亿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放开“一孩”化,中国人口高峰可能达到16.5亿~17亿。高度城市化后,就业竞争力加大,孩子抚育成本提高,人口增长率将下降。2.5.3 人均耕地

我国人均耕地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城市化建设占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占地、工业化占地等逐年增加,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每年都损失上百万亩耕地。后备农用耕地资源中可开垦的无限制条件的耕地很少。国土资源部提出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但“占补平衡”,作为一个阶段还可以,根据我国土地资源情况,长期就难于平衡了。事实上也并没有实现“占补平衡”,全国耕地总面积逐年下降。2000年全国耕地为19.24亿亩,2008年为18.257亿亩,2008年人均耕地仅为1.37亩,到2035年全国耕地总面积大约下降到15.64亿亩,人均耕地大约要下降到1.01亩,年平均下降幅度为0.85%。2050年耕地总量为15.76亿亩,人均0.97亩,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土地非农业化趋势是难以遏制的。国际上资源贫乏的国家在国家转型时期耕地都要大量减少。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耕地面积每年都以1%的速度减少。2.6 农作物播种面积现状及预测2.6.1 农作物播种状况2

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78—1990年稳定在1.44亿~1.48亿hm2之间,1991—2008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稳定在1.48亿~1.57亿hm之间。30a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变幅不大。2000年全国耕地总面积221.2827亿hm,到2008年年底下降到1.21716亿hm,下降5.1%,但2农作物总面积仍在1.52亿~1.57亿hm之间,播种面积仅下降1.9%。虽然耕地总面积下降,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变化却不大,是因为复种指数提高有关,复种指数提高是确保播种总面积的重要因素(表2-6)。表2-6 农作物复种指数情况2000—2008年复种指数年平均提高0.6%。粮食作物涉及其他农作物,作物总播种面积是固定的,但各种作物面积比例是受市场需求和经济价值来确定的,是一个相互变化值。要全面分析作物类别。2

(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78—1990年一直在1.14亿~1.20亿hm之2间波动,1991—2008年一直稳定在1.02亿~1.13亿hm之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78—2008年的30a下降11.4%,平均年下降0.36%。粮食作物内部有变化,1991年以来谷物总面积下降8.3%,豆类播种面积上升32.2%,薯类1978—2008年下降28.6%。谷物类内三大主要作物稻谷、小麦、玉米之间变数较大。稻谷播种面积1978年为0.34亿22hm,以后逐年下降,2001年降到0.29亿hm,23a下降16.3%,20012年以后一直在0.26亿~0.29亿hm之间波动。小麦播种面积1978年为220.29亿hm,以后小幅波动,1989年上升到近0.30亿hm,连续5a在220.3亿hm以上,以后逐年下降,到2008年回落到0.236亿hm,从1978年到2008年共下降19.1%。玉米播种面积一直稳步上升,1978年22播种面积为1996.1万hm,到2008年上升到2986.4万hm,30a上升49.6%,平均年增长1.35%。玉米上升主要原因是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大幅增加。玉米播种面积今后还将逐年上升。

(2)棉花播种面积一直处于震荡之中,1978—1984年每年以6.1%2的速度上升,1984—1992年一直在480万~690万hm之间徘徊。1992—2000年以4.4%的速度下降,2000—2008年又以4.6%的速度上升。1992—2000年棉花播种面积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内纺织品中化纤品占比例大。2000年以后居民消费观念转变,应用棉织品及棉纺织品大量出口,2000年棉花需求460万t,2003年上升到600万t,国内需求以10%的速度上升,我国棉花需求已占世界的1/3。近几年每年缺口30%,已成为世界棉花第一大进口国,2005年进口量占世界贸易量40%,棉花播种面积呈上升趋势。

(3)蔬菜播种面积上升较快,1978—1990年,12a增长90%,平均年增长5.3%;1990—2000年增长120%,平均年递增9.2%。2000—2008年,增长放慢,增长17.3%,平均年增长2%。蔬菜在全国种植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我国蔬菜面积已占世界的30%。

(4)果园面积上升较快,1978—1990年增长212%,平均年增长10%,1990—1995年增长56%,平均年增长9.3%。1995年以后增长放慢,平均年增长2.20%。2000—2008年年均增长2.3%,果园面积在全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和蔬菜,居第3位,果园面积居世界第1位,占世界果园面积的20%。

(5)糖料播种面积1978—1985年增长较快,7a增长70%,平均年增长7.9%。1985—1991年年均增长4.5%,1991—2008年趋于稳定,17a增长到18.2%。

(6)烟叶播种面积1978—1985年增长较快,7a增长67%,平均年2增长7.6%。1985年播种面积达到131.3万hm,到1992—1993年达到2209万hm,以后又波动回落。到2001年又落回到1985年水平,2000年以后播种面积趋于稳定。2

(7)麻类作物播种面积总趋势是下降,1985年达到123.1万hm,较1978年增长63.9%,以后逐年下降,到2008年下降82%,降到22.12万hm。但麻类总播种面积较小,在农业内部影响微不足道。2

(8)茶叶播种面积1978—2000年在105万~117万hm之间波动。2000年以后增长较快,到2008年,8a增长57.8%,年均增长5.8%。茶叶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56.5%,居世界第1位。2

(9)油料播种面积呈波动趋势。播种面积由1950年的418万hm上2升到1999年的1390万hm,增长2.3倍,平均年增长2.5%。1999—22005年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1400万hm左右。受比较利益影响和大量进口,2000年以后大幅度下降,2008年降到1995年的水平。

蔬菜、果园、茶叶几大类作物保持较稳定的增长,在我国耕地有限的情况下,对粮食作物扩大面积有很大影响。2.6.2 农业结构

我国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总趋势是:粮食作物、油料、麻类、烟叶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但2000年以后下降速度缓慢。蔬菜、果园作物增长较快,但2000年以后,蔬菜、果园面积增长放慢。茶园2000年以后呈快速增长趋势。2000年以后各类作物年际变化幅度变小,无论上升速度还是下降速度都变小。除蔬菜面积比例微大一些外,各类作物之间比例关系相对比较协调(表2-7)。2.6.3 我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中长期预测2.6.3.1 各种作物发展总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观念也在改变,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饮食消费呈现多元化:鱼、肉、蛋、奶的消费上升较快,并影响饲料粮和蛋白饲料豆粕需求加快;棉花、水果、蔬菜、食用油、茶叶等消费上升更快(花卉、葡萄酒等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已成为生活必需品,不再是传统的“副食品”了。农业产品在推进标准化生产,强调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质、质量和产量是矛盾对立的双方,提高品质、质量,相对单产提高就带来困难,甚至单产下降,尤其是对水果、蔬菜、糖料、酿酒葡萄、花卉等行业制约更大些。这些类型作物对生长条件的要求比粮食作物更高些,在管理及水肥、光照、积温等生产条件上要求更严格,尤其光、热条件,太阳单位面积辐射能量使作物单产限定在某一范围内,这就需要扩大播种面积。

目前,我国一些农产品还存在产量严重不足,消费低的问题。我国大豆产量不到需求量的50%;世界人均消费食糖22kg,我国人均消费仅6kg多;我国人均葡萄酒消费不足世界人均值的1/10;世界人均消费牛奶101kg,2008年我国人均消费牛奶仅26.8kg,可见,在上述领域,我国存在一个消费大幅上升的空间。这些类农产品单产的提高无论如何也是低于人口与人均消费双重增长的速度,而且这类作物经济价值高,农民已经做到精耕细作了,单产的提高要比粮食难度大,未来人均占有其他各类作物的播种面积总体保持一定比例,一些经济类作物面积比例很难大幅下降。

我国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10a来总体趋于稳定,变幅较小,说明这种农作物面积面种播物作农要主国我7-2表积比例及其产量基本适应国内居民消费和工业原料的需求,符合国内市场形势,也与国际市场贸易相适合,也适应农民的种植习惯于农业生产条件。

2.6.3.2 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预测中长期国内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首先考虑我国耕地面积下降情况。我国耕地总面积2008年为18.26亿亩,2035年将下降到15.64亿亩,2050年将下降到15.76亿亩。用2008年各种作物种植面积比例、2000—2008年的作物发展变化趋势(2000—2008年平均年增长率)和耕地总面积下降速度、需求趋势等几种因素综合考虑来预测未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情况如下:

(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00—2008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0.52%,但2007年以后全球粮食危机,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升,粮价居高不下,我国国内粮价虽然升幅比国际市场小得多,但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粮食价格也是逐步上升,再加上中央粮食补贴政策,种粮效益也在逐步突显出来,所以今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不会像2000—2008年那样大幅下降,但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也不会增长,并随着耕地总面积减少而有所减少,但低于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减少幅度很小。

(2)我国蔬菜播种面积2000—2008年年均增长率为2%,考虑到我国人均蔬菜消费量已达到世界高水平状况,近几年居民人均年消费蔬菜已趋于稳定,今后人均蔬菜消费量也不会有大的变化。随着人口增长,蔬菜消费总量要增加一些。今后重点是提高蔬菜单位面积产量和减少蔬菜浪费损失。目前,由于市场信息交流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市场分析能力不足,过多强调蔬菜生产,结果经常造成一些品种生产过剩,而产品大量烂掉损失,使全国每年损失蔬菜量达30%以上。如果决策得当,将全国损失蔬菜控制在25%以内,便可将蔬菜面积大量压缩。今后蔬菜播种面积不再增加而是应该减少,较2004年至少应该减少5%~10%,以平均每年减少0.25%为宜。

(3)我国水果栽培面积处于增长趋势,2000—2008年栽培面积年均增长率2.3%。我国人均水果消费量仅是发达国家的60%左右,今后水果栽培面积仍是增长趋势,栽培面积年均增长率将由2%降到1%左右,到2035年栽培面积将增长33%左右。

(4)我国大豆国产量虽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40%,但大豆要求严格的倒茬轮作及土壤肥力因素制约,大豆单产提高是缓慢的,受栽培区域的制约及比较利益的影响,大豆种植面积2001—2008年一直是负增长,年均下降0.5%,今后将随耕地面积下降而微量下降。

(5)棉花是我国另一大经济作物,长期以来一直与粮食作物争夺好地。今后,棉花总产量提高重点在提高单产。由于棉花栽培用工较多,而且化肥、地膜、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量大,国内人工费用上升较快,同时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也很快,种植棉花成本越来越高。但棉花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上升幅度缓慢,受经济利益影响,棉花栽培面积很难上升。棉花面积在1984年曾达到22692.3万hm,以后一直下降,1992年又恢复到683.5万hm,以后又2逐年下降。1999年降到372.6万hm,降幅达45.5%。以后动荡徘徊。22000—2008年一直上升,到2008年才恢复到575.4万hm,较1992年仍低15.8%。今后棉花栽培面积将随耕地减少而下降,但是下降量微小。虽然国内棉花需求逐年上升,求大于供,也只能从国际市场寻求平衡。

(6)茶叶栽培面积目前有较大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文化越来越受到青睐,茶叶消费量增长很快,2000—2008年年均增长率高达5.8%,茶叶需求量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我国茶叶单位面积产量与主要茶叶生产国印度相比差距很大,仅是印度的42%。今后茶叶生产重点不是扩大栽培面积,而重点是依靠提高单产增加生产总量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7)油料、麻类、糖料、烟叶和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将随着耕地面积减少而小幅下降。

2.6.3.3 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作物播种面积

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将是我国今后农业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复种指数将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农作物复种指数在2008年1.28的基础上,2015年将达到1.38,2020年将达到1.41,2035年将达到1.45,2050年将达到1.47。这里复种指数提高的耕地是原2008年耕地,2008年以后新开的耕地大部在高纬度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作物生育期相对较短,以单季种植为主,这部分耕地很难实现作物复种,提高作物复种指数的耕地未包括2008年以后新开垦耕地(图2-1)。时间/年份图2-1 我国农作物复种指数中长期预测

虽然我国耕地总面积逐年下降,通过提高作物复种指数后,作物总播种面积变化很少,如2020年耕地总面积较2008年下降4.81%,但作物播种总面积却上升6.28%,2035年耕地总面积下降14.3%,但作物播种面积仅下降7.67%,2050年耕地总面积下降13.7%,作物总播种面积仅下降1.4%(表2-8)。2表2-8 我国主要农作物栽培面积中长期预测万hm2.7 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2.7.1 农作物单产状况

我国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2.7.1.1 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1978—1990年单位面积产量增长较快,年均增长3.86%;1990年以后单位面积产量增长放慢,年均增长1.06%。我国粮食单产已处于世界高产地位,谷物平均单产高于世界平均值51.9%,但仍低于美国、法国和德国。稻谷单产高于世界平均值的53.6%,和世界稻谷高产国家差距很小,仅低于最高产量的美国和阿根廷17%和2.7%。我国已属于稻谷单产高产国家,稻谷今后主要依靠生物技术提高单产,通过推广杂交水稻,稻谷单产今后仍将有大幅提高。小麦单产高于世界均值的46.4%,但低于德国43.1%和法国39%,仍有再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空间,不过增产的幅度已经很小。玉米单产量虽然高于世界平均值11.8%,但是低于美国43.8%,低于法国35.5%、德国42.3%、加拿大31.3%、阿根廷25.3%,我国玉米提高单产潜力较大,玉米单产将会逐年增长。

2.7.1.2 蔬菜

我国蔬菜单产增长一直不快,甚至低于粮食增长速度。1978年22单产为24750kg/hm,2005年单产为31766kg/hm,27a单位面积产量仅增长28.3%,平均年增长仅0.93%。1978—1990年单位面积产量增长较快些,年均增长率为1.5%;1990年以后单产年均增长率放慢,而且趋于稳定。1990—1997年7a时间年均增长率为0.48%;1997—2005年的8a年均增长率为0.48%,1990—2005年的15a一直处于稳定低速增长的状态。蔬菜单产增长缓慢原因是:①我国蔬菜单产处于较高水平,增长空间有限;②我国蔬菜增产依赖科技水平的程度不高;③蔬菜生产要求土壤肥力较高,我国土壤肥力偏低,影响蔬菜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蔬菜用工较多,提高单产要精耕细作,人工费逐年提高,受比较利益的影响,提高单产的管理,从经济角度受益很小,蔬菜只能小幅提高单产。

2.7.1.3 棉花

我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1978—1984年增长较快,单产(皮棉)由22446kg/hm,提高到904kg/hm,年均增长16.5%。1984—1996年的212a单产徘徊在904~660kg/hm之间。1997—2008年单产增长较快,221997年的单产为1025kg/hm,2008年为1302kg/hm,11a增长27.0%,年均增长率为2.2%。我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已居世界前列,高于世界平均值74.3%,高于棉花主要生产国埃及23%,高于巴基斯坦30.4%,但低于土耳其11.5%。棉花单产主要依靠生物技术——转基因棉的推广。我国棉花今后单位提高空间有限,如果严格农业区划,跨区域调整产业结构,将棉花种植面积大部分转移到甘肃、新疆地区,单产会大幅度提高,并显著超过世界最高产国家土耳其。

2.7.1.4 油料

油料作物单产面积产量1978—1990年增长很快,年均增长4.8%;1990年以后油料单位面积产量增长放慢,1990—2008年年均增长2.4%,2000—2008年年均增长2.3%。我国油料单位面积产量是世界单产平均值的3.5~4.0倍。我国油料单产再提高的幅度已很小。

2.7.1.5 水果

水果单产从1985年以后直线上升,到2002年,17a单产增长79.6%,平均年增长3.5%;2003—2008年单产增长放慢,仍达到3.1%,虽然果树单产增长较快,但我国果树平均单产与国外先进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22

2005年世界水果平均单产为9792kg/hm,我国为7970kg/hm(不包括瓜果),低于世界平均值18.6%,仅是美国的38%、日本的49%、荷兰的25.2%。

我国果树单位面积产量低的主要原因:①科技水平低;②管理粗放,投入少;③有很大一部分果树立地条件差,是次等或等外耕地的坡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果树长势差,造成低产或超低产。④灌溉条件差,北方一些果树在坡耕地上,没有灌溉条件。由于受生产条件的影响,我国水果单产提高的难度很大。

2.7.1.6 大豆

我国大豆单产1978—1993年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较快,15a单产由221060kg/hm提高到1619kg/hm,提高52.7%,年均增长2.8%,19932—2005年,单产面积产量一直徘徊在1619~1893kg/hm之间,单产年增长率为1.3%。我国大豆单产低于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巴西(单产2222790kg/hm)、阿根廷(单产2850kg/hm)、美国(单产2250kg/hm)。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今后我国大豆生产的主要任务。大豆要求土壤肥力较高,而且要倒茬轮作,这种生物特点制约了我国大豆单产的提高,因为我国耕地资源有限,轮作难度大,而且我国土壤有机质明显低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