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儿女关爱父母健康宝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18:57:01

点击下载

作者:张学明,蔡建荣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好儿女关爱父母健康宝典

好儿女关爱父母健康宝典试读: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如何保持健康的身体,保证生活质量日益重视,对医学保健知识的需求更为迫切,为此,我们组织了多年从事医务工作的专家、教授编写了《关爱健康宝典系列》。这套丛书共有4种,即《好儿女关爱父母健康宝典》、《好父母关爱孩子健康宝典》、《好丈夫关爱妻子健康宝典》、《好妻子关爱丈夫健康宝典》。

每书共有上、下两篇,上篇分别介绍有关老年人、儿童、女性、男性的保健知识,下篇为常见疾病的治疗与调养,对各科疾病作了深入浅出的描述,而且对疾病的预防与康复也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以便读者能够对疾病的病理有所认识,也有助于读者对疾病进行自我诊断、自我防治,并采用更适合的自我康复措施。

本书内容新而全面,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集中西、西医之长于一体,面向广大家庭,适合广大群众自我诊疗与保健。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限于篇幅仅在书后列出了部分参考文献,未能一一列出,祈请谅解。

由于编者的经验不足和水平所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与指正。作者2004年5月上篇基础知识保健知识老年人各系统的变化

●老年期消化系统的变化:进入老年期后,牙齿松动、缺失,口腔粘膜变薄,腺体及肌肉萎缩,唾液分泌减少,食物在口腔中得不到完善加工。胃的腺体和粘膜逐渐萎缩,肌纤维弹性减小。胃蛋白酶分泌随增龄下降,游离胃酸和总胃酸均呈直线下降,到60岁时下降到正常水平的40%~50%,长期持续的胃酸减少,常导致萎缩性胃炎的发生。肠管蠕动减弱,肠道血管粥样硬化,小肠吸收能力降低,对营养物质吸收较差,尤其对钙、铁的吸收更差。由于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停留时间延长而易发酵产气,易使结肠充气和便秘。肝脏重量中年以后随增龄减轻,60岁后更明显,肝实质细胞减少,储备功能降低。胰腺的胰蛋白酶、胰脂肪酶亦随增龄而活力下降,分泌减少。胆囊功能无明显增龄改变。

●老年期免疫系统的变化:由胸腺、骨髓、脾、淋巴结、补体等多种免疫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免疫因子所组成,共同构成识别“异己”、免疫监视和免疫防疫三大功能。胸腺是免疫系统的中心器官,产生胸腺细胞,分泌以胸腺肽为代表的多种激素。成年期后,开始出现退化,腺体缩小,脂肪与结缔组织增加,胸腺细胞减少,胸腺激素分泌降低,使脾脏和淋巴结中的胸腺依赖区淋巴组织萎缩,造成血中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功能降低,至老年期更为明显。骨髓中的干细胞虽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相对稳定,但分泌活力与细胞分化能力减退。免疫系统的这种增龄变化,导致组织移植排斥性减少,体细胞癌变倾向明显增加,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传染病与呼吸系统感染增加。

●老年期运动系统的变化:骨骼中含有胶原、粘蛋白等有机物质,使骨质柔软而富有弹性,碳酸钙和磷酸钙等无机物质,使骨坚硬。中年以后两者比例改变,无机物质增加,使骨骼弹性和韧性减弱,脆性增加;且因代谢障碍、骨质脱钙,50岁后多数人发生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使软骨失去软骨细胞、蛋白质粘多糖及水分,软骨素含量减少,导致弹性降低、变黄和组织变性,使关节面不光滑,甚至磨损骨关节面和韧带附着点,易发生钙化和骨刺,导致颈、腰椎及四肢骨关节骨质增生性炎症;关节囊出现纤维组织增生,韧带退行性病变,使关节活动受限。

老年人骨骼肌因细胞变性和数量减少,肌力减退。30岁男性肌肉占体重43%,60岁以上降至25%。由于骨骼、肌肉、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和心、肺、神经系统等的增龄改变,致使老年人运动功能逐渐降低。

●老年期循环系统的变化:随着增龄,循环系统发生一系列退行性和适应性改变。心脏收缩功能逐渐减退,心搏出量成年后以每年1%的速度呈直线下降,心肌的毛细血管网逐渐减少,冠状动脉硬化,血液量减少,心肌肥大和代偿功能不全。主动脉内膜随增龄而增厚,血管壁的营养状态及其功能性负荷明显改变,大动脉血管弹性普遍下降。毛细血管也有明显变化,表现为单位面积内有功能的毛细血管数量减少,血流减慢。毛细血管网基底膜增厚,管径缩小;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减少;管壁弹性降低,脆性增加,易通透;毛细血管代谢率下降。这种微循环改变被认为是衰老原因之一。伴随以上变化出现血压改变,收缩压在20~79岁阶段逐步升高,80岁以上渐趋稳定;由于静脉管床扩大,静脉壁张力和弹性降低,故静脉压反而下降。

●老年期的神经系统变化:老年期神经系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细胞与脑重量的减少及脑神经细胞功能减退。人体神经细胞共有140亿个,出生后不再进行分裂。40岁开始脑细胞数目迅速下降,至70岁约减少20%。据报道,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脑神经细胞减少。60岁后明显减少,80岁时约减少100克。伴随上述变化出现脑体积缩小,脑回变窄,侧脑室扩大,老年色素和淀粉样物堆积。50岁后大脑血管系统开始出现硬化,血液循环阻力增大。神经纤维随增龄而变性,神经细胞膜发生代谢障碍,导致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50岁后约较年轻时减慢15%~30%,故应变能力较差。这种增龄引起的脑神经系统改变可导致思维活动减慢、记忆力下降和性格改变。感觉器官随增龄变性以及周围组织老化,感觉功能如视力、听力、嗅觉、味觉、触觉、痛觉等均逐渐减弱。

●老年期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多数内分泌的功能随增龄下降,内分泌脏器重量随增龄减少。

◎垂体:垂体受下丘脑的控制。高龄者重量可减轻20%,但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生长激素、促黄体素的浓度似无改变。

◎甲状腺:60岁后重量减少40%~60%。碘摄取量及甲状腺素分泌量减少,消耗量也降低,血中甲状腺素浓度仍维持一定水平。甲状旁腺激素随增龄而下降,但骨质疏松症患者则上升,据此认为雌激素能防止甲状旁腺激素的去矿物质作用,绝经后的雌激素降低可能提高甲状旁腺激素的敏感性。

◎肾上腺:相对重量无改变,但纤维组织增多。肾上腺皮质除重量减轻外,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反应性下降,表明应激能力下降。皮质醇的分泌量与排泄量减少,因其代谢减慢,血浆皮质醇仍保持不变。17-酮类固醇、醛固酮与肾上腺激素均随增龄而下降;儿茶酚胺廓清率下降和神经末梢对其重吸收减少,故血中儿茶酚胺特别是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随增龄升高。

◎胰岛素:老年人胰岛功能减退,体内胰岛素的生物学活性明显降低,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也明显减少,从而引起糖耐量降低,故糖尿病发病率升高。

◎性激素:20~40岁达最高水平。女性40岁后尿中雌激素明显降低,停经后只能检出少量雌激素。睾丸的功能和血浆睾丸酮的含量随增龄下降,睾丸酮结合球蛋白量却升高。性激素比例的改变被认为是某些疾病的发病因素,男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睾丸酮代谢分泌物减少,女性冠状动脉硬化者雌激素与雄激素分泌总量降低。性激素比例的改变一般男性发生在50~60岁,女性发生在60~70岁。

●老年期泌尿系统的变化:进入老年前期,肾实质逐渐萎缩,体积变小,到85岁肾脏减重20%~30%。肾脏血管出现小动脉弹性纤维堆积和内膜增厚,入球小动脉透明变性,出球小动脉硬化。肾单位随增龄而减少,肾小管细胞脂肪变性,部分肾小球发生透明变性,入球基底膜增厚,使肾单位萎缩退化。远曲小管出现憩室,可逐渐扩大成为肾囊肿。肾功能随增龄减退,60~90岁肾小球滤过率下降46%,肾血流量减少53%。尿浓缩功能降低出现较早,65岁后急剧下降,约为青年人的80%。老年人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也降低,容易发生酸碱失衡。

综上所述,40岁后人类各系统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数量减少,再生能力降低;组织脱水,结缔组织变性,弹性减退;脏器、神经、肌肉萎缩,基础代谢率降低。调节内环境稳定因素发生障碍。这些变化由机体进行综合协调,各系统之间保持平衡,形成渐进性生理性衰老。但如果某一系统的功能发生特异性变化,导致病理性改变,就会发生疾病。机体衰老变化,既受遗传因素制约,又受环境条件、生活方式的影响,从而形成较大的个体差异。自我观察健康情况

定期记录自己体重的变化,是观察健康情况的重要指标。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应小心癌瘤及糖尿病,体重增加太明显,要注意血压及血脂的变化。

如果您是个慢性病患者,应自己学会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这些基本的护理技术,家人学会测量血压更有好处,这样,可以较好地观察病情的变化;在病情突然变化时,如果能记录或叙述体温、脉搏、呼吸等方面的情况,将为医生救治病人提供非常宝贵的资料。医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好抢救准备,争取抢救时间,为成功地抢救病人创造条件。

自我感觉与平时不一样的任何疼痛或不适,往往是健康情况有了新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慢性老年病的病情可能有了变化。如高血压病人出现头晕、恶心等,可能是血压不稳定;自己觉察到任何部位所出现的包块,如女性乳房包块。新出现的淋巴结肿大等,应该及时去专科门诊诊断。

面色及肢体皮肤的变化,也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如皮肤变黄多为肝胆疾病;眼睑及下肢浮肿要检查肾脏。

注意自己视力、听力及肢体活动能力的变化。白内障病人在发病前,视力会有所下降。单侧上下肢活动无力,则可能是脑血管疾病的先兆。

留心大便、小便、痰液、鼻涕的颜色及性状的变化。如柏油样大便多为上消化道出血,酱油样尿可能是血尿。怎样观察病情

●全身的情况:

◎有没有短期内出现了显著发胖或消瘦情况?

◎食欲情况如何?

◎睡眠情况如何?

◎排泄物有否异常?

◎心跳频率及节律有否异常?

●头部、脸部的情况:

◎脸色如何?

◎有没有眼分泌物、充血、巩膜黄染?

◎眼睑有无浮肿?

◎有否耳溢?

◎有否流鼻涕、鼻塞?

◎唇色、舌苔有否异常?

◎口角或口内有否溃疡?

◎有否口臭?

◎牙龈情况如何?

◎舌头有否不听使唤情况?

◎声音嘶哑吗?

◎有否淋巴结肿大?

◎眼、鼻、耳的功能是否正常?

●皮肤的情况:

◎肤色有否异常变化?

◎是否有发疹情况?

◎是否有异常干燥感?

◎弹性如何?

◎是不是多汗、湿润?

◎皮肤手感冷吗?

●动作情况:

◎睡觉喜欢保持哪一种姿势?

◎站着或坐着时有否身体前倾、后仰的情况?

◎手脚有否出现抽搐或动作迟钝的情况?老年人患病有什么特点

●主诉不多:由于老年人自我感觉较迟钝,不易发觉自己患病,因而主诉不多,自觉症状比较轻,而客观病情较重。

●疾病症状不典型:某些疾病的发病初期,老年人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如心肌梗死较少有剧烈的心绞痛,或者疼痛的部位不典型,可以在牙床、腰背部等处,有的在胃部,自己认为是胃痛,而耽误了就诊的时机,后来通过心电图检查才发现心肌梗死。肺部感染时也往往咳嗽不多,体温、白细胞不增高。一些急腹症也因为疼痛较轻微,压痛、反跳痛等体征不显著而延误治疗。

●患病时可出现与病变无直接关系的异常改变:老年人患病,常会出现一些其他异常的改变,其中多以精神不振、情绪异常为首发症状。如平时生活很规律的老年人突然不按时起床,不愿外出散步;平时爱说爱笑的老年人,突然不言不语,表情淡漠等,大多送医院检查,被证实有病。

●患病后容易急剧加重:由于老年人平时往往同时患有几种慢性病,当某种疾病发作时,其他几种疾病可以由原来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开始出现问题,轻者出现一些轻微的异常,重者可发展成为器官的功能衰竭,造成病情发展迅速、复杂,并发症多,容易出现危象且不易控制。50岁以后该做哪些检查

●全身健康检查:45~65岁之间,依健康状况两三年检查1次。65岁以上,最好每年检查1次。

●视力、听力检查:每2~4年检查1次。

●空腹血糖检查:至少3年检查1次,及早发现糖尿病。过胖且血脂异常或有心血管疾病者,则应每年检查。

●骨质密度检查:无论男女,60岁以上可以检查1次,以后根据身高、身体的变化,再规划继续追踪的次数。

●结肠直肠癌预防检查:每年1次粪便潜血检查,至少每年1次肛门指检和乙状结肠镜检查。中老年夫妻间的健康监护

●饮食:要学些营养基本常识,根据爱人的身体特点和患有何种疾病,应该多吃些什么,少吃些什么和不吃些什么,而且还要学会烹饪技术,使老两口吃得更可口香甜。

●血压、脉搏、血糖与尿糖: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多发病。如果夫妻间能经常检测血压、脉搏、血糖和尿糖,不仅可以早期发现这些疾病,而且对于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检测本身也是观察病情和治疗的依据。为测量血压方便,有条件的家庭应该购置血压计;患有糖尿病的家庭可购置简易血糖测量器;检测尿糖的试纸,可从医院买到,检测起来十分方便。如果体检指标原来正常而现在异常,一定要及早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以便早日确诊。

●二便:大便和尿液是人体健康的镜子,夫妻俩可相互观察、检测大小便,可以及时发现多种严重疾病。观测的重点放在爱人是否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尿血或出现便秘、腹泻、便中带血,以及大便外形变扁变细等异常,一旦出现应及早陪送到医院确诊。

●防癌互检:这是中老年夫妻间健康监护的重点之一,不可忽视。因为进入中老年后,癌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夫妻之间要提高对癌的警觉,经常关注对方是否有癌的先兆出现,这主要表现在:

◎体表肿块:要特别注意观察爱人体表是否出现形状不规则、质硬、移动性差的肿块,尤其是女性的乳房部位,丈夫应该定期帮助检查。

◎出血及出血倾向:除尿血、便血外,还应观察爱人有无咳血、痰中带血、鼻涕中带血、阴道接触性出血、皮肤出血点、斑等。

◎原因不明的消瘦和乏力:这是多种癌症共有的重点症状,发现家人出现这些表现,应及时就诊。

●运动或活动:中老年夫妻应把锻炼和增加体力活动当成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如果能够一起锻炼,不仅能增加运动兴趣,有助于长期坚持,还能在运动中相互关照,防止发生意外。尤其是一方身体不便不能独立活动时,更需要爱人的帮助和关照。生活中有许多瘫痪病人在爱人的全力帮助下重新站起来,甚至恢复了健康,创造了奇迹。

●精神:中老年夫妻应该把精神上的相互关心、支持、鼓励、信任,做为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关心必先谈心、交心、贴心,两颗心紧紧贴在一起,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同时,要细心体察爱人在心理上发生微小的变化,在他(她)受到劣性刺激、心情不快、出现矛盾时,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想方设法帮他(她)尽早解脱恶劣的心境,重新实现心理平衡,从而维护了爱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如何保护消化道

●注意饮食卫生:各种病原体和致癌物质常是随着食物和水进入体内的,因此,平时一定要讲究饮食卫生,不喝不干净的水,饭前、便后要洗手,进餐时最好餐具单用或用公筷。

●要细嚼慢咽:老年人多牙齿不好,咀嚼能力差,加之胃肠消化能力减退,更应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

●少吃油炸、煎炒及其他难以消化的食物:由于这类食物难以消化,吃多了自然会加重胃肠的负担,甚至会出现消化不良。

●少吃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粘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或使原有的消化道疾病加重,应尽量少吃。

●少吃熏烤、腌制食品:这些食品中含有较多的盐类以及某些可能致癌的物质,老年人不宜多吃或常吃。

●少饮酒、要戒烟:不要喝烈性酒,也不要大量饮低度酒,更不要吸烟,因为烟、酒会损伤消化道粘膜,并使消化能力减退,对健康不利。

●常吃蔬菜和粗粮:可以增强胃肠蠕动,防止便秘,有利于维护胃肠的健康,减少肠癌的发生。

●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消化腺的分泌能力下降,过食过多的高脂肪及高蛋白食物,容易出现消化不良。

●进食要有规律,宜定时定量:有规律地进餐,每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有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进餐时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愉快地进餐,可使消化腺的分泌增加,胃肠消化能力增强。老年人如何保护肝脏

●注意预防肝炎,避免接触肝炎病人,加强饮食卫生,不到不卫生的饮食店进餐,不用或少用血液制品。

●重视饮食结构,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少饮酒,避免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

●老年人一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因为许多药物对肝功能有不同的损害作用,所以,在治病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肝功能,防止药物性肝损害,平时肝功能不太好的更应引起注意。

●患有慢性肝炎的老年人,一般都有脂肪代谢障碍,容易发生脂肪肝,如不注意控制饮食,易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出现肝癌及各种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肝昏迷、显性糖尿病等,因此,有慢性肝脏病的老年人要积极治疗,防止发生并发症。

●要保持较好的心境,避免孤独抑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防止身体过胖。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脂质代谢,提高肝脏功能,增强体质。老年人性生活应当注意的问题

●保持心理上的健康:对坚持自己正常的性生活要充满信心。学习一些必要的性知识,把老年夫妻性生活看作是正常的事,防止老年的衰败心理。

●坚持过适当的性生活:对老年人来说,适当的性生活对身体有益无害。但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特别是疾病发作后的恢复期或某些病情尚不稳定阶段,绝不能莽撞行事。不能把性生活作为强心健体的惟一或主要方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频繁射精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疲劳,体内免疫功能下降。男性过度性生活还是促使早衰的原因之一。

●关于性生活的时间和频度:为了适应老年人性功能方面的变化,许多老年夫妻把性生活安排在精力最充沛的清晨进行。性生活的频度要根据双方的体质和习惯,一般60岁以上每月2次,70岁以上每月1次为宜。

●房事的体位:因为中老年人大都开始发胖,体重增加,动作不便,故可采取女上位、侧位或男方站直床边等方式。各种姿势需要根据双方身体状况去体会和选择。

●老年夫妻的房事活动,一定要经过充分的准备(包括环境条件),使心理和生理上都达到充分的性兴奋后再开始,不能急躁,更不能鲁莽、急于求成,否则,不仅会因阴道狭窄、干涩使女方产生疼痛,还可能发生阴道破裂、出血,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发生意外情况。老年人保持适度性生活对健康有益

●老年人性生活的满意感,可以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使精力充沛,精神愉快。容易克服老年抑郁症。适当的性生活,有助于保持脑年轻,防止脑老化。

●性活动能刺激丘脑下部和脑垂体分泌性激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男性性交时前列腺剧烈收缩,起到一种自我按摩的作用,是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办法。

●性活动是轻松运动之一,可使骨盆、四肢、关节、肌肉及脊柱获得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氧和二氧化碳气体交换,增加肺活量,心脏活动能力也有所增强。

●皮肤是人类性系统的中心器官,两性之间的皮肤接触,包括抚摸、拥抱等,在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年夫妻间温柔体贴的接触,更能促进感情恩爱、彼此和谐及尊重。老年人如何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有许多种类,主要有7种,即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1E(以上3种为脂溶性,即存在于动、植物脂肪中)、维生素B、维生2素B、尼克酸、维生素C(以上4种为水溶性,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尤其是绿色蔬菜瓜果之中)。

对老年人有特殊保健意义的约有4种,即维生素A、维生素E、维1生素C、维生素B,现简介如下:

●维生素A:为脂溶性,对人体的主要作用为维持各种上皮细胞的生长,促进“视紫质”的再生,预防夜盲症及角膜软化症,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老年人的上皮细胞容易受到损伤,抵抗力也相对较低,因此,适当补充维生素A很有必要。除可从饮食中(如胡萝卜、动物肝类、深色蔬菜、蛋类、乳类)获取部分之外,可另行服用维生素A胶丸,每日1次,每次服1粒,含量为25000国际单位,间断性服用。

●维生素E:为脂溶性,对人体的主要作用为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清除体内的“过氧化脂质”、消除体内的“脂褐素”,从而延缓机体的衰老过程。动物实验已经证实,维生素E可使动物平均寿命延长,并使癌症发生率下降。维生素E缺乏时脂褐素沉积明显,生物膜损伤加重,肌肉萎缩变细,因而应补充维生素E。除饮食中(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尤其是各种天然植物油中)摄取到的之外,可另行口服维生素E胶丸,每日量400毫克以下,但可产生视力模糊、腹泻、乏力等副作用,应注意避免。

●维生素C:为水溶性,又被称为“抗坏血酸”。对人体的作用比较复杂,主要是维持血管、肌肉、骨骼牙齿等器官的正常功能。尤其能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预防出血,故被称之为抗坏血酸。还可增加机体对多种传染病的抵抗力,促进伤口的愈合,加速结缔组织的生成。对老年人来说,通过服用维生素C,增加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有重要意义。同时,保持血管,尤其是各部位的毛细血管的健全,防止出血等,对老年人更有特殊保健价值。除从食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新鲜水果及蔬菜)中摄取部分之外,可另行口服维生素C片,每日3次,每次1~2片(每片含量为100毫克),可长期服用,一般无副作用。1

●维生素B:又称为“硫胺素”,水溶性,可预防脚气病(特指1缺乏维生素B所致的末梢神经炎等功能障碍),增加食欲,营养神经,增进肌肉功能等。老年人当胃口不佳,或患有周围神经炎症状,或消11化不良时,服用维生素B对康复有重要作用。维生素B广泛存在于谷类、小麦、大豆等粗制食品中。老年人如长期吃精白米、面粉等,可1能出现缺乏维生素B的情况。口服补充时每日3次,每次2片,每片含量为10毫克,可长期服用或间断性服用。

除上述4种维生素外,其他维生素一般不会缺乏,除非有特殊疾12患时可考虑使用某种特殊维生素(如患者贫血时需使用维生素B,有出血症时需补充维生素K等)。但从养生及保健、预防性用药考虑1时,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最有价值。当然,对于服用的期限及剂量,最好向有关医生咨询。老年人怎样进行饮食养生

●老年人应适当限制总能量的摄入,但蛋白质的供给必须充足,尤其应注意食物的用量和消化吸收率。如黄豆蛋白质含量高、质量也好,但老年人咀嚼不便,最好食用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豆腐干等。每日饮200毫升豆浆可得蛋白质6~8克。鸡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且肉质松软,脂肪分布较均匀,故较易消化。鱼肉纤维较短,含水分多而含饱和脂肪酸少,肉质细嫩,蛋白质消化率高达87%~98%。因此,鸡、鱼更适合老年人食用。粮食的蛋白质含量不高,但因是主餐,进食量较大,如200克面粉可提供20克蛋白质,故可作为蛋白质的来源之一。但老年人对面粉的净利用率低于青年人。如主副食搭配适宜,在吃粮食的同时注意适当食用豆制品或动物性食品,可以充分发挥蛋白质互补的作用,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老年人每日脂肪总摄入量应限制在总热量的20%~25%。老年人所需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应保持适当的比例,一般以1.25∶1为宜,因此,宜选用植物油和饱和脂肪酸少的瘦肉、鱼、禽以及野味肉,不宜多吃肥肉及猪油、牛油。2

●应充分供给富含钙、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富含钙的食物有虾皮、芝麻酱和乳制品等。乳类含有营养价值较高的2蛋白质和钙,也是维生素A、维生素B的良好来源,只是含铁较少。新鲜绿叶菜及红、黄色瓜果类(如胡萝卜、南瓜、杏子等),含维生素A、维生素C较丰富,也宜多选用。海带、紫菜中钾、碘、铁的含量较多,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有益。经常选用鲜贝、淡菜、海带、蘑菇、花生、核桃、芝麻等则可增加必需微量元素锌、硒、铜等的摄入量,也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老年人还应适当选用粗粮,如小米、玉米、燕麦、红薯等。食1用粗粮制的面包比精白面包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它含维生素B较多,因而有助于维持老年人良好的食欲和消化液的正常分泌。同时,所含的食物纤维可刺激肠道,使其蠕动增加,可防止因食物纤维不足而发生大便干燥,甚至便秘等。

另外,由于老年人牙齿脱落往往咀嚼不好,消化吸收功能差,菜肴烹调应使之既易于消化,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中原有的营养成分。膳食安排以少食多餐为宜,一天可三次主餐,两次加餐。食谱应多样化。早餐要注意质量,晚餐量不宜多和注意清淡。还应忌烟、酒、咖啡和辛辣刺激性强的食品。总之,平衡膳食是增强老年人体质和延缓衰老的基础。老年人的饮食保健原则

●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维护心血管健康:老年人保持精力充沛和体能旺盛的重要饮食原则,是减少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以防止血管老化。胆固醇过多,将加速老年人动脉硬化,增加心血管疾患的发病率。因此,在维持正常体重的前提条件下,应注意选择食物。具体措施是:严格限制进食含高胆固醇食物,如各种动物性脂肪(鸭油、鱼油除外)。动物脏腑类食品、蛋黄、鱼子、鱿鱼、蟹黄、黄油、奶油和巧克力等甜食;避免过多地摄取盐分;多选食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油(椰子油除外),这些油中还含有增进血管健康,抵抗老化的维生素E。

●限制总能量摄入,合理分配能量来源:人过中年,机体基础代谢率逐渐下降,活动量逐渐减少,能量供给量一般比中青年人降低10%~20%。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能量需要与其食欲相适应。当正常食欲得到满足时,能量需求一般可以满足,体重维持不变。人体所需能量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1克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均可产生16.74千焦热量。1克脂肪则可产生37.66千焦热量。

体重正常的老年人,四季所需热量约为:春季每日7640千焦、夏季每日7642千焦、秋季每日7315千焦、冬季每日7370千焦。根据中国人的传统膳食习惯,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60%~70%,脂肪占20%~25%,蛋白质占10%~15%为宜。如果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太高、脂肪含量太少,则膳食体积便会增大。这样既不耐饿,还会增加B族维生素的消耗,影响到脂溶性维生素的正常吸收;如果脂肪含量过高,碳水化合物太少,则易患冠心病、结肠癌、乳腺癌等病;如果蛋白质过少,亦会影响身体健康,过多则会增加肝、肾的代谢和负担。可见,合理分配每日膳食中的能量来源是极为重要的。

●限制脂肪的总摄入量,减少老年性病变:脂肪含能量高,在人体中可以贮存,很少有人因缺少脂肪而引起病变。然而,摄食过多的脂肪极易诱发多种老年性疾病,如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器官组织癌变和消化不良型腹泻等。由于高脂膳食中植物纤维少,会使胃肠蠕动变弱,粪便在体内存留时间过长,从而加重了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素对人体的致病作用。膳食中的脂肪主要来源于烹调用油、肉类、奶油、黄油等,其总量不宜超过食物总量的25%,以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取1克以下为宜。身体肥胖或超重者,摄取量还应严加限制。

●注意蛋白质的供应,预防营养缺乏症:蛋白质是一种最重要的营养素,它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几乎参与了人体内一切正常的生理活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在老年人中,不少人存在着轻度的蛋白质缺乏症,如贫血、抗病能力降低、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减退、肌肉组织退化、酶活动降低等,这些症状常常被机体的老化现象所掩盖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老年人摄取的蛋白质总量一般不能低于中年人,以每日每千克体重1~1.5克为宜。其主要来源有:肉类、水产品、蛋类、干豆类和鲜奶。老年人的胃肠道吸收功能较差,每日膳食中的蛋白质以优质的完全蛋白质和半完全蛋白质为主,即动物性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这样,才能很好地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注意选择食物,提高营养价值:在保证各主要营养素的充足供应之后,还应格外注意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即努力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种:注意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黄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质量上乘,但老年人难于咀嚼,因此,最好选食黄豆制品,如豆浆、豆芽、豆腐、豆腐皮等,如每日饮200毫升豆浆即可得6~8克蛋白质。鸡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且结缔组织松软,脂肪分布均匀,故较易消化。鱼的肉质细嫩,肌纤维较短,含水分多,含饱和脂肪酸较少,蛋白质消化吸收率可高达87%~98%。注意粮、豆或米、面混食。老年人对面粉和大米的净利用率低于中年人,如能将各类食品搭配适宜,则可以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从而大大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例如,用各占33%的豆粉、面粉、玉米粉制成混合食品后,其营养价值比原来单独摄食时提高8倍。如用黄豆20%、玉米和小米各40%,混合磨碎后,其营养价值可提高3倍以上。此外,常用各种豆类熬粥,煮饭或做馅也可提高其营养价值。

●注意选用粗粮和糙米食品,延缓衰老进程:适当选食粗粮和糙米,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牙齿的咀嚼功能,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保持牙齿的稳固,还可以推迟牙齿和牙周组织的衰老过程。此外,由于粗粮和糙米制品容易使人产生饱腹感,因而可以有效地帮助老年人避免各类营养素的过多摄入。此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又可增加人体对食物消化吸收后的废弃物体积,使之较快地排出体外,从而降低了各类毒素侵害机体的可能性。同时糙米胚芽中含有的维生素E是天然的抗氧化剂,有利于维持人体细胞膜的正常功能,从而延缓机体老化的过程。

●提倡营养全面,切忌偏食:任何食物只要可食,且不含有害物质,都可称为有营养的食物,因为它至少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营养素。如果各种食物搭配得当,不但可消除某些食物的不良作用,还有利于发挥营养素之间的互补作用。老年人对营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没有哪一种或几种天然食物能完全包含人体所需的多类营养成分。很多人在长期生活中养成了对某些食品的特殊偏爱,进而产生偏食现象;有些人因为某种缘故而采取了不正确的节食方法或过分素食;还有些人则片面追求口福,放纵食欲,终日大鱼大肉,嗜食高级补品和糖果、点心,凡此种种,势必造成老年人营养失调和自身免疫机能下降,其后果是损害身体健康,甚至引起某些疾病。老年人的合理膳食

老年人一日的膳食组成一般应包括:谷类300克,瘦肉类(猪、牛、禽类、野味类及鱼类)100克,豆类及其制品100克,新鲜绿色蔬菜300克左右,牛奶或豆奶1杯(约200毫升),新鲜水果100克,烹调用油20毫升,盐少于10克,糖少于20克。膳食原则要求平衡、清淡而富有营养。膳食中热能的供给量应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原则,对于肥胖或超重者应适当限制热能摄入。蛋白质的供给应占总热能的12%,而且要多选用优质蛋白,如鸡肉、鱼肉,它们的蛋白质含量高,并且较易消化。黄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质量也好,但老年人咀嚼不便,最好食用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豆干和豆腐皮等。

老年人每日脂肪的摄入量应限制在总能量的20%~25%,宜选用植物油和含饱和脂肪酸少的瘦肉、鱼、禽以及野味肉,不宜多吃肥肉及猪油、牛油。胆固醇每日的摄入量以控制在少于300毫克为佳,少食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多吃一些有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等。

富含钙、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供给应该充分。富含钙的食物有虾皮、芝麻酱和乳制品等。新鲜蔬菜和水果含较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C,胡萝卜、南瓜、杏子等含较多的胡萝卜素。海带、紫菜中碘、钾、铁的含量较多,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有益。经常食用花生、核桃、芝麻、海鱼、紫菜、贝类等,对预防血管硬化、预防血栓形成有益。

老年人食物的选择,除考虑上述各种营养素的供给外,还需考虑老年人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和饮食习惯。食品应易于咀嚼,以便于消化吸收。食物组成要注意多样化,应定时、定量,避免过饱。还应忌烟、酒、咖啡和辛辣刺激性强的食品。每日食物的供应量最好能科学地按比例分配在一日三餐中,同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两次点心。

老年人的膳食要因体重和机体状况的改变而变化,而且要求摄入的食物量和营养物质要与各自的活动量取得协调和平衡,合理的营养对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是非常必需的。老年人的营养有哪些特殊要求

一般来说,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膳食中热能供给应逐渐减少。因为老年人活动量减少,如果热能供应过多,容易引起肥胖。据观察,人在20~39岁期间,男性(体重为65千克)能量供应每日需12552千焦;女性(体重为55千克)每日需9204千焦;40~49岁期间,对热能的需要在上述的基础上减少5%;50~59岁减少10%;60~69岁减少20%;70岁以上减少30%。老年人总热能在6276~10041千焦就可维持一般生理活动的需要。因此,对老年人饮食量应加以调整,以防止热能摄入过多。在老年人的营养中,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老年人的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对蛋白质的利用能力也降低。为了补偿功能消耗,维持机体组织代谢、修补的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应注意蛋白质的供给。如果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不足,一味强调老年人要食素,会造成机体负氮平衡,加速肌肉等组织的衰老退化,使酶活性降低,引起贫血,对疾病抵抗力减弱,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多数医学专家主张,老年人的蛋白质供给不应低于青壮年的供给量。

老年人总的进食量减少,应进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才能避免老年性蛋白质不足症。老年人蛋白质供应量每日按每千克体重1~1.5克(占食物总热能的10%~15%)为宜。因老年人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肾脏功能也弱,故保持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适当比例比蛋白质的量更为重要。

老年人总的热能摄入减少,而蛋白质需求量却相对不变,故膳食中脂肪与糖类的供给应该减少,蛋白质相应增加。高脂肪饮食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脂肪摄入过多易产生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继之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但是,机体的必需脂肪酸要从食物中获得,一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也需要脂肪参与。所以,过分强调限制脂肪的摄入,对健康亦不利。适量的植物油,可增加食物风味,有增强食欲的作用。一般老年人脂肪摄入量占总热能的20%~25%(包括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脂肪,总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约1克脂肪)为宜。

老年人应控制糖类的摄入量,尤其应限制纯糖的摄入。因为糖在体内可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但有些含糖量多的食物中含膳食纤维较多,而膳食纤维对于老年人有特殊的意义,故对这类食物不应限制太多。

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人体组织、器官功能的减退、老化,与维生素缺乏和利用率低有关。在老年人的营养供应中,要有充足的维生素,其供给量不应低于中、青年人。对于无机盐,老年人也容易缺乏,尤其是钙、铁等。不少的老年人,因缺钙而造成骨质疏松,导致骨折、骨变形。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必须限制钠盐的摄入。盐能使水分在体内储存增多,排出减少,加重心脏负担。高血压患者应禁忌高盐饮食。营养素的功用和缺乏时的表现

●蛋白质:

◎含量丰富的食品:大豆、鸡肉、鱼、虾、瘦肉、蛋类、谷类。

◎特征: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有些氨基酸,人体自己不能合成称为必需氨基酸,专靠食物的蛋白质供应。食物的蛋白质缺少必需氨基酸的,为不完全蛋白质,营养价值低。

◎主要功用:构成生物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构成机体内部各种酶、某些激素以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物质,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压,补充代谢的消耗,供给热能。

◎缺乏时的表现: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容易疲劳,营养性水肿,血量减少,贫血,容易休克,对传染病抵抗力降低,创伤、骨折后不易愈合,病后恢复迟缓。

●脂肪:

◎含量丰富的食物:动物油脂(猪油、羊油、牛油、奶油等)、植物油脂(菜油、豆油、芝麻油、花生油、硬果类脂肪等)。

◎特征: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和甘油的化合物。含饱和脂肪酸多的脂肪,其溶点较高,如动物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脂肪,其溶点较低,如许多植物油。

◎主要功用:供给热能,供给必需脂肪酸,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进膳食可口感。

◎缺乏时的表现:容易患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病。

●碳水化合物:

◎含量丰富的食物:谷类、薯类、豆类、食糖。

◎特征:是由多糖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谷类食物的主要成分(淀粉)。

◎主要功用:供给热能,帮助脂肪在体内燃烧,帮助构成机体本身的蛋白质在体内合成。

◎缺乏时的表现: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容易疲劳。

●钙:

◎含量丰富的食物:海带、虾皮、紫菜、黄豆、油菜、青豆、奶类、动物骨头等。

◎主要功用: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帮助血液凝固,帮助体内某些酶的转化,维持神经的传导性能,维持肌肉的伸缩性和心跳的规律,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压,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缺乏时的表现:骨骼、牙齿发育不正常,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病,软骨病,血凝不正常,容易流血不止,肌肉痉挛。

●磷:

◎含量丰富的食物:乳类、蛋类、肉类、豆类、绿色蔬菜类。

◎主要功用: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为细胞核蛋白的主要成分,为组成各种酶的主要成分,帮助葡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

◎缺乏时的表现:骨骼、牙齿发育不正常,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病,软骨病,容易骨折。

●铁:

◎含量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蛋黄、豆类、海带、发菜、木耳等。

◎主要功用: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其他酶系统的主要成分,帮助氧的运输。

◎缺乏时的表现:血红蛋白减少,贫血,容易疲劳。

●钾:

◎含量丰富的食物:动物内脏、橘、橙、香蕉、西瓜等。

◎主要功用:为细胞内液中主要阳离子,维持体内的水平衡及酸碱平衡,加强肌肉的兴奋性,维持心跳规律,参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热能代谢。

◎缺乏时的表现:倦怠,嗜睡,肌肉无力,严重缺乏时发生麻痹、心律失常和代谢性酸中毒。

●钠:

◎含量丰富的食物:食盐。

◎主要功用:为细胞外液中主要阳离子,维持体内水平衡、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增强肌肉兴奋性。

◎缺乏时的表现:倦怠,眩晕,恶心,食欲不振,心率加速,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肌肉痉挛,严重时发生虚脱昏迷。

●碘:

◎含量丰富的食物:海带、紫菜等海产品。

◎主要功用:是构成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

◎缺乏时的表现:单纯性甲状腺肿,母体缺碘可使儿童发生克汀病。

●维生素A:

◎含量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全奶、奶油、禽蛋、胡萝卜、豌豆苗、辣椒、苋菜、韭菜、菠菜等。

◎主要功用:促进眼球内紫质的合成或再生,维持正常视力,防治夜盲症;维持上皮细胞组织的健康;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促进生长。

◎特征:溶于脂肪,不溶于水,不受热(烹调或烘干)的影响。

◎缺乏时的表现:夜盲症,对传染病抵抗力降低。12

●维生素B:

◎含量丰富的食物:动物肾脏、胰、豆制品。

◎主要功用:促进血细胞成熟。

◎特征:溶于水,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较稳定。

◎缺乏时的表现:巨幼细胞性贫血,脊髓变性,神经和周围神经退化,舌、口腔、消化道的粘膜发炎。1

●维生素B:

◎含量丰富的食物:谷类、豆类、酵母、动物内脏(心、肝、肾、脑)、瘦猪肉、蛋类、甘薯、土豆等。

◎主要功用:构成脱羧辅酶的主要成分,为身体充分利用碳水化合物所必需;防止因组织聚集丙酮酸而中毒,防止神经炎和脚气病,增进食欲,促进生长。

◎特征:溶于水和酒精,不溶于油脂溶剂,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遇热容易破坏。

◎缺乏时的表现:神经组织损伤,心脏损伤,肌肉组织损伤,浮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呕吐,生长迟缓,体重减轻。2

●维生素B:

◎含量丰富的食物:动物内脏(肝、肾)、蛋类、奶类、河蟹、鳝鱼、豆类、新鲜绿叶蔬菜等。

◎主要功用:构成脱氢酶的主要成分,为活细胞中氧化作用所必需,促进生长。

◎特征:溶于水和酒精,形成黄色荧光溶液,不溶于油脂溶剂,容易被日光破坏,在碱性溶液中容易被破坏,遇热较稳定。

◎缺乏时的表现:口角溃疡,唇炎,舌炎,脂溢性皮炎,角膜炎,阴囊炎,视物不清,白内障。

●维生素C:

◎含量丰富的食物: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辣椒、菠菜、油菜、大白菜、白萝卜、冬瓜、黄瓜、西红柿、枣、橘子、柿子、杏、苹果、西瓜、葡萄等。

◎主要功用:为形成连接骨骼、牙齿、结缔组织中的粘结物所必需,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促进外伤的愈合。

◎特征:溶于水和酒精,极易被氧化,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被破坏,在铜质容器中易破坏,大部分在烹调中损失。

◎缺乏时的表现:坏血病,齿龈肿胀、流血、腐烂,牙齿松动,骨骼脆弱。2

●维生素D:

◎含量丰富的食物: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等。

◎主要功用:增强钙和磷在小肠内的吸收,为调节钙和磷的正常代谢所必需,促进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

◎特征:溶于脂肪和脂肪溶剂,耐热,不易氧化。

◎缺乏时的表现:儿童软骨病,成年人的骨质软化病,容易形成龋齿,甲状腺肿大。

●铜:

◎含量丰富的食物:猪肝、肾、甲壳类、硬果类、干豆类。

◎主要功用:为各种含铜金属酶的成分,为含铜蛋白质的成分,催化血红蛋白的合成。

◎缺乏时的表现:贫血,血中性白细胞减少,生长迟缓,情绪容易激动。

●锌:

◎含量丰富的食物:牛肉、猪肉、羊肉、鱼类、海产品、豆类、谷类。

◎主要功用:是含锌金属酶的成分,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代谢。

◎缺乏时的表现:生长迟缓,少年期性不发育,特发性低味觉。

●氯:

◎含量丰富的食物:食盐。

◎主要功用: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阴离子,维持体内水平衡、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激活唾液中的淀粉酶。

◎缺乏时的表现:食欲不振。防癌饮食准则

●多食包菜科的蔬菜,如包菜、花椰菜、芥蓝菜等,有助于预防肺癌、胃癌和结肠癌。

●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糙米、全麦和各种粗面粉制品,对预防结肠癌有作用。

●多食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动物性食物中蛋黄、肝、牛奶、乳酪等维生素A含量较丰富,但因这些食物胆固醇含量高,也不宜过量。蔬菜以黄红色、深绿色蔬菜中维生素A及前体胡萝卜素较多,对食管癌、喉癌、肺癌的防治有益。几乎所有的新鲜水果、蔬菜都富含维生素C,对预防胃癌和食管癌有益。

●戒烟酒,烟与肺癌的关系众所周知。酒可增加患肝癌的危险,酗酒兼吸烟易患口腔癌、咽喉癌和食管癌。多食黄绿色蔬菜可降低烟酒的危害性。

●少食腌制和熏制的食品,对减少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生有益。

●少食高脂肪饮食,有益于减少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危险。

●控制总热量,避免肥胖。超重与子宫癌、乳腺癌、胆囊癌和结肠癌都有关系。病人的饮食分类

●基本饮食:

◎普食:和健康人日常饮食相仿,不受品种限制,适用于疾病恢复期,没有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好,咀嚼功能好,没有发烧及其他慢性病者。

◎软食:便于咀嚼,易于消化,饭菜必须少渣、不油炸。适用于胃肠功能稍差不宜用普食,年老咀嚼不便,低烧、发热后饮食未完全恢复者。

◎半流食:要求比软食更软,易于消化,便于咀嚼,渣量少,含水量多。因病人进食量少,需多餐制。两餐之间需加餐少量糕点、饮料。适用于发烧病人,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咀嚼不便,食欲不佳者。

◎全流食:食物呈流体状态,无渣,易消化,如牛奶、鸡蛋羹、米汤、藕粉等。因量小,低热量,适用于胃肠功能差不能进食半流食者,如高烧、急性感染、大手术后。

◎管饲饮食:对因病不能从口腔进食,或不能自主进食者,经鼻插入胃管,按时注入流体混合奶,经过滤后无渣,能保证病人营养需要的一种饮食。视病人病情、消化功能、大小便及出汗多少等,制订进食量及次数,原则上由少量逐渐增加,每次不超过200毫升。

●特别饮食:

◎高蛋白饮食:因病要求增加蛋白质的每日总量,适用于显著消瘦需要增加营养者、术后恢复期、蛋白消耗过多如大面积烧伤、各种消耗性疾病如肿瘤、肺结核、孕妇、伤寒等。

◎低蛋白饮食:要求基本素食为主,每日每千克体重蛋白质供应量应低于0.5克,适用于不宜过多摄取蛋白质的肾病氮质血症、肝功能严重损害有肝昏迷倾向者。

◎高热量饮食:适用于病情需要补充营养,身体消化能力强的病人,如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恢复期。

◎低热量饮食:每日总热量限在6267千焦以下,蛋白质供应量在每日每千克体重1.0克以下。适用于需要减轻体重或控制病情,如单纯性肥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

◎少油饮食:要求饮食与烹调均需以少油为主,烹调方法不用油炸,不用动物油,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适用于胆囊炎、胰腺炎等病人。

◎少渣饮食:食物以少渣为主,不宜食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多选用豆腐、鸡蛋、土豆等或加蔬菜汁。适用于肛肠疾病,或胃肠术后恢复期。

◎低盐饮食:饮食中限制食盐用量,依病情分为低盐和无盐,低盐饮食每日用盐量不超过3克,要求病人禁食咸菜、肉食罐头食品。无盐饮食要求严格不加盐或不含钠的调味品,可用无盐酱油、醋等调味。限盐饮食多用于心衰、肾衰等有严重水肿的病人,应用激素类药物易因钠滞留引起水肿的病人。化验检查知识怎样留取检验标本

●大便标本的留取:大便常规检查,用竹签或木片采取约蚕豆大一块新鲜粪便,装入专门留取标本的纸盒内,写上姓名,立即送检。如大便有脓血时,应留取脓血部分,水样便要用容器留送,检查寄生虫时要在粪便各部分都留一点。大便培养检查的标本要用清洁便器接便,然后用无菌棉签在大便上面取脓血部分少许,置入试管内。或用消毒棉签蘸生理盐水后插入肛门5~7厘米处,轻轻转动带出少许大便,置入试管内送检。这项工作一般由医生、护士做。查大便隐血时,留标本前3天即要禁食肉类、肝、血、大量绿叶及含铁食物,留取的大便标本不能混入尿液,也不能混入其他分泌物、泻剂、钡剂和灌肠液。

●尿标本的留取:尿常规检查,留清晨第一次尿约100毫升于清洁容器内送检,不能污染上大便。留24小时或12小时尿标本时,必须在清晨7时排空小便后开始留尿,将规定时间内的尿都留在一个大容器中,直到最后一次尿排完为止,全部送检。为了防止尿液变质,除加入防腐剂外,还应将尿放置在阴凉处。尿培养需留中段尿时,要用肥皂水清洗会阴(龟头),再用清水洗净,排尿时,前段尿不要,接取中间尿液于试管中送检。

●痰标本的留取:留取痰做常规检查时,应在早晨漱口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留于清洁容器内送检。如为查找癌细胞,可用95%的酒精浸泡送检。留取24小时痰标本时,要将时间范围内的痰集中留于清洁容器内,时间范围一般从早晨7点至晚上7点,不可将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标本内。

●精液的留取:采取手淫法、电动按摩法或体外射精法留取,最好采取前两种方法,后一种方法容易遗漏前面一部分精液而影响检查结果。采集精液前要禁房事3~7天,以保证精子的最高质量。容器要清洁、干燥。标本要全部留取,不能遗漏。不能用未经处理的避孕套留取,以防化学成分和润滑剂影响精子的成分、质量和活力。留取精液后要立即送标本,不能放置过久,以免精子死亡。

●呕吐物的留取:在呕吐时,用痰杯或其他清洁容器接取,并立即送检。怎样留尿培养

为了检查尿液中有无细菌,是什么细菌,对哪些药物最敏感要进行尿细菌培养。但尿道口周围平常有细菌存在,必须把尿道口洗干净,否则培养出来的细菌就不是尿中感染之病原菌,是污染的细菌。

●留取中段尿液的方法:如果是男病人,可以告诉他,先用清水及肥皂把阴茎洗干净,然后用1/1000的新洁尔灭溶液泡洗阴茎10~15分钟(1/1000新洁尔灭给病人带走),然后留中段尿液。女病人留尿培养,首先用清水及肥皂把外阴洗干净,用1/1000的新洁尔灭把手消毒后再用1/1O00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尿道口,然后留中段尿。

留尿培养的试管必须是无菌试管,留中段尿液前后,应点燃酒精灯,烧无菌试管口,盖紧盖子,立即送到化验室检查。

●危重病人的尿培养:如果是病危病人或昏迷病人,应立即诊断和抢救病人,可用导尿方法采集尿液,但必须由医务人员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因导尿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

●收集什么时间的尿做培养最好:采集尿液,最好留清晨第一次尿液。影响尿培养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尿培养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一般占1/3~2/3。影响尿培养结果的因素归纳有如下8种:

●中段尿收集不合标准,外阴消毒对尿培养影响很大,消毒液过多而混入尿标本,抑制了细菌生长,出现假阴性结果。

●尿液收集要新鲜,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否则细菌大增,出现假阳性。

●尿培养前曾使用抗菌药物,可出现假阴性。

●膀胱内尿液停留时间短(不到6小时),或饮水太多,稀释了尿中细菌,影响了结果的正确性。

●血源性急性肾盂肾炎、肾实质内小脓肿形成、慢性肾盂肾炎粘膜病变趋向痊愈,而肾实质病变依然存在;或尿路梗阻并存感染灶和尿路不相通,则尿中细菌往往呈阴性。

●菌种不同,对菌落计数有影响。

●接种技术上的错误,也可影响结果。

●尿路感染的排菌可呈间歇性,如慢性肾盂肾炎没有急性症状时,尿培养可为阴性,但在其急性发作时,尿培养则常为阳性。

由此可知,对尿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判断,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有时还要反复多次进行。怎样看一般检验报告单

●三大常规:即血、尿、粪常规检查。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克/升,女性为110~150克/升。12

⊙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5.5)×10/升,女1212性为(3.5~5.0)×10/升,新生儿为(6.0~7.0)×10/升。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则常见于各种贫血。9

⊙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10)×10/升,新生99儿为(15~20)×10/升,8个月至2岁婴儿为(11~12)×10/升。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按百分比):白细胞分为5类:

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075,临床意义不大。

单核细胞:正常为0.01~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尿常规:包括物理学检查、化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三项。

⊙物理学检查:主要是观察颜色、透明度、测尿比重。正常尿比重波动范围大,一般在1.015~1.020之间。比重增高,见于高热、糖尿病等;比重低,见于慢性肾炎以及肾功能严重损害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