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望断家国梦:芈月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20:12:41

点击下载

作者:乔小主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千秋望断家国梦:芈月传

千秋望断家国梦:芈月传试读:

序言

在那个古老而神秘的年代里,生活着一位美丽而睿智的女子。她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后,也是她创造了这个别具慧心的名词。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政治家,论权谋,论智慧,论历史功绩,她与赫赫有名的女皇武则天不相上下。

她就是芈月,一位因为政治联姻而嫁入秦国的楚国女子。

史书上对她的记载并不多,零零散散的故事,只能在《战国策》《史记》等古籍中追寻。一些儒学典籍中甚至对她加以抨击,认为她是个不贞洁的女子。

曾经,她为了能灭掉义渠,为了能稳固秦国的江山,只能与义渠王斡旋,满足义渠王贪婪的欲望,以换取大秦帝国的盛世江山。虽然后来她杀掉了义渠王,甚至也杀掉了与义渠王所生的两个孩子,并成功灭掉了义渠,但在很多儒学者眼中,她依然是不贞洁的,甚至淫荡的。

无论后世人如何评价,赞美也好,抨击也罢,这一切都与她无关了。至少,她真真切切地活过一场,倾尽一生的精力为大秦帝国的崛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打下了丰厚的基础。

她是永远的宣太后,在千年的历史烽烟中屹立成一座丰碑,令人肃然起敬。她的喜怒悲欢,她的苦辣酸甜,都融在三千岁月里,化作了人世间最迷人的传说。第一章楚宫情·身为女儿,却心系天下壹王的血脉

战国时代,烽烟四起。鲜血在战火中沸腾,滚滚硝烟遮蔽了蔚蓝的天空。经过春秋时期无数场弱肉强食的兼并战争,到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七足鼎立的局面。虽然还有一些零星小国苟延残喘,但终究逃不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趋势,渐渐被这七个国力最强的诸侯国兼并。

这七个诸侯国分别是秦国、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及魏国,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战国七雄”。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向来残酷激烈,而诸侯国内部,也是暗流汹涌。那些高贵的王室成员们拥有着平常人所羡慕的一切,却往往无法拥有平常人最寻常的东西,比如亲情。

楚国,一个华夏族南迁建立起来的诸侯国,大致在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带。最初的根据地在河南新郑的祝融之墟,即有熊之墟(有熊据说为黄帝的国号)。

在漫长的岁月里,楚人在华夏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新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楚文化。楚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因助周灭商有功,所以周成王于公元前1042年封熊绎为子爵,楚正式建国。

时间悄然流淌过七百年的光阴。那时,楚威王正执掌着楚国的天下,而一段千古传奇,也在无声无息中酝酿着。

楚威王名熊商,是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政务上,一心想带领楚国成为列国之首,建立雄图霸业。然而,一个人得到的越多,往往也会失去的越多。

为了国家政治,他几乎没有时间陪一陪自己的后妃和孩子们。在中国古代的君王中,很多合格的君王,却未必是一位合格的丈夫与父亲。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名垂青史的明君,却有一个昏庸无能的继承人。

楚威王忙于政务,后宫诸事交由楚威后全权打理。

对于一个王后来说,最担心的便是被竞争者抢走自己的王后宝座。君王身边从来不会缺少美人,然而能够坐稳王后座位的,未必是最漂亮的那一个,但绝对是最有心计的那一个。楚威后便是靠着层出不穷的计谋维持着自己绝对优势的地位,后宫之中的妃嫔皆唯她马首是瞻,说话做事永远小心翼翼,包括向氏——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

在宫廷里,越是美丽的女子,越是容易遭到嫉妒。向氏是楚国有名的美人,本是小家碧玉,只因生就了绝美的容颜而被送入宫廷,深受楚威王宠爱。

然而,执掌后宫的楚威后却对她恨之入骨。也正是这个缘故,向氏入宫后迟迟没有封号,处处受到楚威后的压制。离开家时,她的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叫她好好侍奉君王,千万不能招惹是非,凡事能忍则忍。

所有的委屈,都化作了泪珠,和着皎洁的月光流向故乡。尽管楚威王很宠爱她,但是她却不敢向楚威王诉说委屈。而忙于政务的楚威王,也对张扬跋扈的王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她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得以全身心投入到治国上。在一个威风八面的君王面前,爱情如同儿戏。他宠爱向氏,就像孩子喜爱一件玩具,需要的时候会想起来,不需要的时候便丢在脑后。

多少妃嫔把君王当成自己的全部世界,但是君王的全部世界里却未必有她半点身影。

那时,楚威后的儿子熊槐(即后来的楚怀王)已经被立为太子。但是楚威后是个懂得居安思危的精明女人,即便不是为了自己的后位永固,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她也要扫清障碍,任何会威胁到熊槐太子之位的人,她都会毫不留情地铲除。

楚威后最担心的,莫过于向氏会生下儿子。母凭子贵,如果她怀上楚王室的骨血,以后再想除掉这个眼中钉,就更难了。

仿佛是怕什么来什么。这一年,宫中忽然传出喜讯:向氏有孕了。

楚威王高兴得不得了,虽然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做父亲,但是对于他宠爱的向氏来说,这却是她第一次做母亲。大家都知道王上宠爱向氏,所以纷纷跑来道喜。事实上,暗中嫉妒她的人,远比道喜的多。很多人嘴上无限关怀,内心里却恶狠狠地对她施以诅咒,比如说楚威后。

楚威后得知消息后震惊不已。联想到楚威王已经多日不曾来看她,她更是焦灼不安。如果向氏诞下男婴,对她和太子熊槐的地位都会构成重大威胁。

可怜向氏无意苦争春,却招致群芳嫉妒。很多时候,一个人身边敌人太多,往往并不是因为他多么作恶多端,仅仅是因为他太优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总是会有那么一些心胸狭隘的人,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在朝中,楚威后有一批自己的心腹臣子。她悄悄地告诉他们:王上耽于女色,向氏妖媚,恐对楚国不利。

正所谓“听话听音”,那些臣子立即明白了楚威后的意思。很快,朝中就兴起了一股针对向氏的风波,朝臣们联名上书,请求楚威王以江山社稷为重,远离向氏。

楚威王闻言大怒。对于江山社稷,他比谁都兢兢业业,仅仅是因为宠爱了一个女人,就被朝臣指责为耽于女色。身为君王,他有自己的权力与威严。当然,他更知道在这些朝臣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幕后操控者。而这个人不会是别人,一定是自己的王后。

楚威王愤然离朝,恨不得马上飞到后宫去找王后兴师问罪。

盛怒之下,冲动在所难免;但是当怒气渐渐平息,心中燃烧的烈焰逐渐冷却下来,理智终能战胜冲动。楚威王的脚步渐渐慢下来,他开始认真思考这件事的始末。

女人是缺乏安全感的动物,楚威后的所作所为,也只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而已。楚威王心中清楚,王后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担心向氏会威胁到她和太子的地位。如果此时他大张旗鼓地跑去指责王后,无异于直接向王后宣布:向氏迟早会取代你的位置。

然而,向氏真的能取代她的位置吗?

诚然,论容貌与善良,向氏绝对在王后之上。但是统领后宫,需要的不仅仅是容貌与善良,更需要手段,甚至狠戾。放眼后宫,没有人可以取代王后的位置,包括向氏。

如果他为了向氏而问罪于王后,很有可能会让王后对向氏痛下杀心,永绝后患。想到此,楚威王有些不寒而栗。最终,他调转了方向,去了向氏的寝宫。

身怀六甲的向氏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身边有一大群侍女时刻恭候待命。然而,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对她来说却如同一个华丽的坟墓,没有自由,没有温情。她习惯了那些虚伪的笑容,也习惯了报以同样虚伪的微笑。她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王上。这个男人给了她荣华富贵,也给了她家的温馨。只要在他的世界里能有她一小块空间,她便心满意足了。

楚威王没有告诉向氏朝堂之上的那场口水之战。他宠爱她,便会好好地保护她,绝不让任何人伤害她,无论是朝臣,还是王后。

光阴荏苒。就在向氏即将临盆的时候,太卜(战国时期专司占卜的官员)忽然为楚威王带来一个极坏的消息,经过占卜,他得出结论:向氏所生的孩子,将来会给楚国带来灭顶之灾。

战国时期,人们非常重视占卜之术。神秘的龟甲、古老的蓍草,人们相信,占卜的结果便是上天泄漏到人间的秘密,每逢大事,必以占卜测吉凶。

这个结果让太卜心惊胆战,他不敢怠慢,赶紧亲自入宫,将占卜结果告诉了楚威王。

太卜不敢告诉任何人,这种事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脑袋搬家,甚至株连九族。这个消息如同一个闷雷在楚威王脑中炸响,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短暂的犹豫之后,他毅然决定还是留下这个孩子。他不愿让向氏受到伤害,更何况,那也是他的骨血。

楚威王叮嘱太卜,这个消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太卜连连称是,心慌意乱地退出了王宫。

然而这一切,早已被楚威后获悉。在这之前,楚威后已经被焦躁不安的心情折磨得几近疯狂,她简直不敢想象,如果向氏诞下男婴,她和太子熊槐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而这个消息则令楚威后兴奋不已,她立即使出浑身解数,将这个消息在朝中散播开来。

一时间满城风雨,朝堂内外一片讨伐之声。有人说,应该把妖女向氏处以火刑,有人说,向氏无罪,应该等她生下妖孩后,将妖孩杀死……

楚威王知道,这一次一定又是王后的杰作。他怒不可遏,终于忍无可忍地痛责了王后一顿。楚威后的愤怒并不比楚威王少,她红着眼睛哭道:“臣妾这么做,还不是为了王上,为了楚国的江山社稷?”

楚威王一面愤怒,一面冷笑。他抬起手,想狠狠地教训她一番,但手掌高高举起,终究没有落下。最后,所有的愤怒都化成了一句话:“如果你胆敢再伤害她,寡人先废了你这个王后!”

说罢,楚威王愤然离去。

从那一刻起,他们的感情也轰然破裂。在以后的日子里,楚威王专宠向氏,本以为是对向氏的保护,却也在不知不觉中为向氏埋下了祸根。

彼时宫门外,一众朝臣已经纷纷跪倒。他们诚恳地请求楚威王处死向氏,即便不能处死她,至少也要处死那个即将出生的孩子。

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无可奈何。虽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总有那么一些时候,自己的命运却是掌控在他人手中的。那个还不曾降临人间的孩子,根本不会知道自己还没有出生,就成了众矢之的。

楚威王虽然愤怒,但毕竟是一国之君。他强忍着心头的怒火,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冷静下来,在脑海中拼命搜罗着可以挽救向氏母子的办法。

良久,他无奈地发现,几乎没有什么好办法。如果偷梁换柱,找个替死鬼倒是也未尝不可,但是他又怎能让无辜的人为此牺牲呢?唯有在一种情况下,向氏母子才能脱离险境,那就是太卜的占卜结果有误。

但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举国上下,太卜的占卜术几乎无人能比,每逢国家大事,都一定会找太卜进行占卜。不过,为了能挽救心爱的人和自己的孩子,楚威王只能赌一把。

他来到众朝臣面前,告诉他们:“你们说向氏所怀之子将来祸国,这毕竟只是占卜出来的。占卜的结果难免有误,如果这个孩子将来会成大器,为楚国建功立业,现在杀掉他,岂不是我楚国一大损失?”

众臣闻言,不置可否。但是毕竟有这样一个卜筮结果,大家不可能只因为这一句话就彻底打消心头的顾虑。最后,有人提议,让太卜再占卜一下这个孩子的未来。

大家纷纷同意,如果这个孩子能成大器,自然是好事,如果是个酒色之徒,那么就算天神临凡也救不了他了。

太卜肩负重任,一切都准备得格外小心。经过沐浴更衣,他开始了占卜。

这一次,他卜的是这个未出生的孩子的前程。结果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卦象显示,这个孩子,将来会凌驾于六国之上,成为群雄之首。

人群先是安静了片刻,然后便喧哗起来。大家纷纷庆贺,一个即将战胜群雄,甚至极有可能统一六国的人物马上就要诞生了,而这个人将出生在楚国,甚至很有可能会成为楚国的王。

人们庆幸,好在大王坚持,不然差一点就损失掉了这个楚国的栋梁。

向氏终于化险为夷,就连此前的危机也得以化解。在人们的欢庆声中,只有一个人恨得咬牙切齿。这个人,就是楚威后。

此时的楚威后,已经不仅仅是恨,更多的是恐惧。她不敢想象,当向氏的孩子出生后,她和熊槐会遭遇怎样的厄运。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向氏所怀的孩子,将来会成为群雄之主。如果可以,她宁愿不惜一切代价杀掉向氏,即便是和她同归于尽也是好的,至少这样可以为熊槐顺利成为楚王扫清障碍。但是,此时她已经没有任何机会接近向氏了,楚威王为了保证向氏的安全,派了大量的侍卫不分昼夜地守护着她。当然,楚威王也是在守护自己的孩子。

在一个月华满地的夜晚,一声婴儿的啼哭刺破了寂静的夜空。楚宫上下一片忙乱,大家都知道,那个将来会统领群雄的英雄诞生了。

然而,上天似乎和楚威王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这个孩子,竟然是一个女孩。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里,性别如同命运的一纸判决书。男孩,才有资格踏入仕途,建功立业;女孩,就只能操持家务、相夫教子了。英雄是男人的专属,从来与女人无缘。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女人拥有着极高的地位。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父系氏族社会渐渐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被压制了无数岁月的男人们得到了解放,地位终于超过了女人。或许是因为被女人统治得太久了,翻身做主人的男人们以一种强横的姿态将女人变成了自己的附庸。

战国时期正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女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所以,当楚威王知道向氏生下的是个女孩后,简直失望到了极点。不过,那毕竟是他的孩子,相比于不久前的那场危机,这已经是万幸了。那时明月当空,楚威王随即为这个孩子取名“芈月”。

楚国王室属于芈姓熊氏。在那个年代,姓与氏是两个概念。一般来讲,姓是代代相传的,而氏则是姓的分支,一般会根据生活的变化而衍生。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男孩一般可以另建氏,而女孩则只能跟从先祖流传下来的姓。“女孩也好,至少不用为功名、王权而陷入争斗。”楚威王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想着。只是他不知,正是这个小小的公主,将会在数十年后掀起巨大的波浪。

听闻向氏生下了一个公主,众人都惊讶不已。他们这才意识到,从得知第一个占卜结果时,他们便不曾怀疑过孩子的性别。假如从一开始就知道她只是个女孩,那么他们也不用那么大动干戈地请求王上处死向氏了。回想起来,这些天他们的精神都紧绷到了极点,心情几度大起大落。与他们的心情一起大起大落的,还有向氏的地位。宫中众妃嫔得知占卜结果后,都纷纷跑来讨好她,尽管她们嫉妒得要命。但是这最后的结果却让她们兴奋得奔走相告,原来传了很久的“英雄”,只是个小女孩,这简直是个笑话。

此时最高兴的,当然要属楚威后。她绞尽脑汁地想着对策,没想到危机不攻自破。回想起那段心惊胆战的日子,她简直后怕不已。虽然不再烦恼,但是她对向氏的憎恨却无法减消。此后,她开始想尽方法排挤向氏,唯恐那段心惊胆战的历史再度上演。贰在先辈的峥嵘历史里寻找自己

时间被点上墨渍,在冗长的历史中盛放一朵朵摇曳生姿的墨花。历史,总是对人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捧起史书,就像捧起一面镜子,字里行间,处处都是人世的哲学。

襁褓之中的芈月,不曾知道自己出生前这一系列的故事。彼时她的生命如同一张白纸,正等待着她慢慢填写。

楚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个人才辈出的国度,同时又处于一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或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芈月的一生,终将是万众瞩目的。

楚宫中设有专门教授王室成员的老师。很小的时候,芈月就开始跟着老师学习知识,从天文到地理,从历史到卜筮,乃至各家流派的思想,那些知识精粹汇集在芈月小小的脑海里,一点点,一滴滴,酝酿着她卓绝的智慧,为她以后的绚丽人生打下了最初的根基。

芈月是个聪明的孩子。在所学的那些纷繁内容里,她格外钟爱法家学说。春秋时期的管仲将法家学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所以后世人常常称管仲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等。芈月对这位几百年前的先辈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当她读到管仲的《牧民》《形势》《侈靡》《治国》《七法》等书之时,总是莫名地有一种俯瞰天下的感觉。

除了管仲,对她影响最大的,要属她的一位先祖——楚庄王。

楚庄王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名唤熊侣(一作吕、旅),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13至公元前591年间在位。

芈月对这位先祖有着无限的向往之情。想到那种驰骋沙场、威风八面的场景,她常常感到无尽的羡慕。起初,楚庄王并不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他经常花天酒地,混迹于一大堆妃嫔之间,贪酒好色,不理朝政。

至于他后来的巨大变化,很多人都会想到“一鸣惊人”那个典故。事实上,楚庄王并不是那么听话的人,仅仅是一个“一鸣惊人”,对他来说是完全不够的。他之所以能够痛改前非,是因为身边那些敢于进谏的臣子和后妃。

伍举向楚庄王进谏的时候,楚庄王手里正端着酒杯,嘴巴里不停地咀嚼着鹿肉,一双色眯眯的眼睛瞄着轻歌曼舞的宫女。见到伍举,楚庄王便拉着他问道:“大夫来找寡人,是想喝酒呢,还是看看歌舞?”

伍举已经做好了准备。他故意吊起楚庄王的好奇心,慢慢说道:“有人给我出了一个谜语,我一直猜不出来,想请王上指教一二。”

伍举说道:“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王上您说,这应该是只什么鸟呢?”

楚庄王想了想,便明白了伍举的意思。他笑答:“寡人知道了。这只鸟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三年不飞,一飞则冲天;三年不鸣,一鸣则惊人。放心吧,寡人一定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一鸣惊人”的典故。人们大多以为,楚庄王经过这次伍举的劝谏,从此改邪归正,成了一代贤君。事实上,能让一个人完全转变到和自己全然相反的一面,往往是非常困难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楚庄王的变化,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仅仅靠伍举的几句话就将他拉出了深渊。

伍举在听了楚庄王的话后非常高兴,以为自己的劝谏有了效果。然而,伍举走后,楚庄王一如故我,依然每天沉浸在酒色之中不能自拔。臣子们刚刚燃起的希望很快又破灭了,无奈,他们只好再去进谏。然而,能够像伍举那样懂得说话技巧的并不多,很多臣子因为劝谏而惹恼了楚庄王,以至于楚庄王下令:再有进谏者,格杀勿论。

几个月后,大夫苏从实在忍无可忍了。他一进宫门,就开始大哭起来。楚庄王非常惊讶,问他为什么哭得如此伤心。苏从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即把心中打了千万遍的草稿字字铿锵地道出:“臣很快就要死了,所以才这么伤心。不仅如此,楚国很快就要灭亡了,所以臣更伤心。”

楚庄王大惊:“爱卿何出此言呢?”“微臣是来进谏的,王上听不进去,一定会杀死微臣。王上整天沉浸在酒色之中,只知道游玩打猎,不理朝政,楚国不是很快就会灭亡了吗?”苏从一字一句地说着,将楚庄王的种种过错悉数列出,毫不留情面。

果不其然,楚庄王闻言大怒道:“你不知道寡人的命令吗?谁再来进谏,寡人就杀掉他!”

苏从早有准备,脱口而出:“如果王上因为微臣进谏而杀掉臣,世人都会记得我这个直言进谏的贤臣,但是对于王上,人们会说王上是个滥杀贤臣的昏君。如果非要以死来换取王上的觉悟,臣死不足惜。”

这一次,楚庄王受到了极大的震动,终于决定痛改前非,做一个贤明的君王。他立即解散了乐队,将歌姬舞女统统打发掉了,从此远离酒色,奋发图强,拉开了他雄图霸业的序幕。

楚庄王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漫长的过渡期里,还有一个人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王后樊姬。对芈月来说,樊姬也是一个对她影响至深的人物。漫漫人生路上,那个美丽的王后给了芈月无穷的动力,每每迷惘之时,她都会忍不住想起樊姬,想起这位先辈。

传说楚庄王择后之时,要求所有妃嫔在三天之内送一份礼物给他,然后他根据她们的礼物来挑选一位当王后。

后宫之中忙乱不已,大家都在绞尽脑汁地准备礼物。然而,楚庄王却发现有一个妃子没有任何准备,与别人的忙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楚庄王感到非常奇怪,问她道:“你为寡人准备的礼物在哪里呢?”

这个妃子从容答道:“王上,臣妾从来没有想过准备礼物的事。”

楚庄王惊讶不已,继续问道:“难道你不想成为寡人的王后吗?”“王上曾说,我们所送礼物,必须是王上此时最需要的。现在,王上最需要什么呢?臣妾觉得,除了一位王后之外,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这名妃子自信地回答,言外之意,她本身就是送给楚庄王最好的礼物。

楚庄王觉得她的话非常在理,当即决定立她为后。而这个聪明的女子,就是樊姬。

樊姬是个非常称职的王后,不仅漂亮大方,而且温婉贤良,聪慧伶俐。楚庄王喜欢美女,对于一个君王来说,佳丽三千是很正常的,樊姬并不吃醋,甚至亲自帮助楚庄王搜罗美女。她这么做,主要是担心有一些别有用心或空有美貌而内心歹毒的女子混入宫中,这样的女子一旦得到君王宠幸,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樊姬挑选的美女,都是和她一样秀外慧中的温婉姑娘。

楚庄王喜欢打猎,甚至到了玩物丧志的地步,朝臣们几番劝谏,终究无果。为此,樊姬三番五次劝谏楚庄王,但是楚庄王始终不听。后来,樊姬不肯吃任何肉类,以此来让楚庄王放弃打猎。这一次,深受感动的楚庄王终于听从了王后的话,不再打猎。

楚庄王之所以能够一飞冲天,与樊姬也有着重要关系。很多人都曾劝谏楚庄王,但是几乎没什么效果,她也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谏,但是楚庄王根本不听。樊姬非常失望,便故意不施粉黛,一连很多天都是蓬头垢面的。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她为何不肯梳妆。

樊姬答道:“王上沉迷于酒色,只知道饮酒作乐,不理朝政,楚国几乎没有什么希望了。臣妾哪里还有心思梳妆打扮呢!”

楚庄王一听,当即表示一定会改正。然而没坚持几天,他又故态复萌了。失望至极的樊姬,只好又想了一个办法。她命人在纪南城筑起了一座高台,每天晚上都登上高台对星月梳妆。

这很快引起了楚庄王的注意。他非常好奇,问樊姬因何如此。樊姬说道:“王上曾答应过臣妾痛改前非,励精图治,但是王上根本不在乎自己许下的诺言,依然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我为什么还要打扮给不在乎我的人看呢?还不如让星星和月亮来欣赏我的容貌。”

男人最怕被人说不守信用,樊姬的这番话可谓触到了楚庄王的痛处。加上朝臣们的劝谏,楚庄王终于彻底洗心革面,最后开创出楚国的雄图霸业。

其实,很多误入歧途的人,如果把自己的聪明智慧用在正确的地方,都可以像楚庄王一样一飞冲天,一鸣惊人。遗憾的是,能够像楚庄王这样知错能改的人并不多。当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楚庄王身边没有那些贤良之人,或许历史上就会少了一位贤明君主,而多了一位臭名昭著的昏君。

当芈月读到这段故事的时候,心中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她的身体里,正流淌着楚庄王的血液,有一种难以自控的磅礴之力常常在她的骨子里游走。她开始遗憾,为何自己不是男儿,不能建立一番丰功伟业!

樊姬的故事给了芈月深深的震撼。那是楚国的历史,更是她家族的历史。小小的她常常托着下巴陷入天真的幻想:长大的她穿上凤冠霞帔,嫁给了一位君王。这位君王不懂治国之道,对于国家政务一窍不通,终日混迹于美女后妃之间。她苦口婆心地进谏,经常帮助他处理政务,战争、饥荒,她一样样为他扛下来。那一刻,仿佛她已经戴上了王冠,天下百姓向她拜谢,周边诸国俯首称臣……

然而幻想毕竟只是幻想,小小的她还要继续努力读书。诸子百家的书籍浩如烟海,每一种学说、每一个流派,都蕴藏着深刻的智慧。她喜欢研读每一门学问,喜欢和老师论辩。

除了诸子百家,芈月对兵书也颇感兴趣、那些领兵布阵的奥妙、那些斩将杀敌的技巧,一点点一滴滴汇入她的脑海,为她多年以后成为风云叱咤的太后奠定了重要基础。

按辈分,熊槐是她的哥哥。哥哥本应该是给妹妹树立榜样的,但是芈月和熊槐却几乎颠倒了过来。与妹妹恰好相反,熊槐不喜欢读书,楚威王特意指派了好几个人做太子的老师,但是收效甚微。而芈月只有一位老师,却学问大增,年纪虽小,却能谈天论地,博古通今。楚威王对芈月非常欣赏,对熊槐却是越来越失望。

楚威王常常在赞扬芈月之后贬斥熊槐,无形之中也在两人之间打下了一个解不开的结。楚威后是个严厉的母亲,她希望儿子能给她争口气。然而太过苛刻的教育,却让熊槐形成了软弱无能的性格。别人越是逼着他去读书,他对读书就越反感。他讨厌被禁锢的感觉,更讨厌被父王拿来和妹妹对比。如果是个弟弟,他还能勉强接受,但芈月只是个女孩子,他年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挫伤。

向氏温婉纯善,从来没有要求芈月拼命读书。她甚至觉得,女孩子不必学那么多,只要认得几个字就行了。面对咄咄逼人的楚威后,她从不曾反抗,永远都是卑微地忍让着。楚威王始终没有给她封号,她也不在乎。女儿出生后,她只想好好地看着女儿长大,只要女儿幸福安好,她便再无所求。

读书会让一个人迅速地成长起来。芈月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王宫里的诸多规矩。她知道怎样才能博得父王的宠爱,怎样才能让身边的人更喜欢她,甚至知道怎样才能“战胜”哥哥熊槐。虽然熊槐并没有做什么伤害到芈月的事,但是因为他母亲楚威后的缘故,芈月对这位哥哥几乎没什么好感。

芈月不喜欢母亲处处忍让的性格,每当母亲遭受楚威后的欺侮,她便像一头愤怒的小狮子,坚决为母亲讨回公道。她的到来,仿佛是为了将向氏所受过的委屈统统讨回来。楚威王疼爱她,视她为掌上明珠。而楚威后也投鼠忌器,在吃了几次亏后不敢再招惹向氏,只能在心底不停地咒骂。叁向氏的厄运

命运无常。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悲欢祸福,永远充满未知。

在楚宫中,向氏母女俩成了楚威后的眼中钉。幸而有楚威王在,她不敢造次。对于向氏母女来说,楚威王就像一个温暖的羽翼,唯有他在,她们才能在楚宫中生存下去,当楚威王不在宫中时,她们总是过得胆战心惊。

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至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战国七雄各霸一方的局面。每一个诸侯国都有其特殊的优势,也有各自不同的劣势。各国互为依靠,又互相制衡。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常常战争不断,今天签订盟约,明天又兵戎相见。尤其是邻国之间,常常有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纷。

战国是一个各种思想学说百花齐放的年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往往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在那个年代里,既有数不尽的信义,同时又有数不尽的背信弃义。或许正是如此激烈的矛盾,所以才形成了战国时代特殊的历史。庞涓与孙膑的故事,对魏国的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魏国因为庞涓而强大,也终于因为庞涓对孙膑的陷害而招致报复。公元前354年的桂陵之战,魏国的军事实力遭受了重创,一代名将庞涓也战死沙场。魏惠王为“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的状况痛心疾首。

此后,魏国失去了霸主地位,不得不与齐国周旋。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尊齐威王为王。与此同时,齐威王也承认了魏惠王的王号,历史上将这段故事称为“徐州相王”。

魏国和齐国“徐州相王”的消息传到楚国,楚威王大怒不已。对楚国来说,他们连声招呼都不打就称了王,简直是不把楚国放在眼里。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郢都(楚国都城),向齐国杀去。赵国、燕国早就对齐国不满,但是毕竟力量有限,不敢贸然兴兵。一见楚国出兵齐国,立即也派兵加入了战斗。这一场战役,史称“徐州之战”。

在前线战得酣畅淋漓的楚威王,并不知道自己刚离开郢都,他的后宫就“起了火”。楚威后一直在等待时机,打算把向氏这颗眼中钉拔掉。如今楚威王出征齐国,对她来说正是大好时机。

楚威后永远也忘不了向氏怀孕时自己的那段煎熬岁月,回想起来,简直是一个梦魇。她决不允许这样的噩梦再次降临,如果向氏再生下一个男孩的话,对她和太子一定会构成重大威胁,她决不允许那种情况出现。她很想直接杀掉向氏,然后告诉楚威王向氏暴疾而终。但是这样做的话楚威王未必会信,还有那个精明的小公主芈月,如果连芈月一起杀掉的话,只怕楚威王会直接废掉她这个王后。

她不能剥夺向氏的生命,但是有一样东西,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比生命更重要,那就是贞洁。尤其是君王的女人,如果向氏不贞洁的话,楚威王必然不再宠爱她。

向氏是远近闻名的美人,早在她嫁入楚宫之前,就已经远近闻名,想要一吻香泽的人数不胜数。楚威王离开不久,楚威后就命人伪造了一封楚威王的信,说自己在战场上身负重伤,希望向氏能前去探望。

那个年代还没有纸,写信的时候为了便于携带,一般会写在布帛或木牍上。为了保密,一般还会在木牍上封泥。楚威后命人将信写在木牍上,为了伪装得更逼真,还封了泥。

善良的向氏哪里知道这是楚威后的毒计,一看到这封信,立即坐立难安,马上命人准备了车马,将小芈月交托给宫人照看,简单带了几个人,就急匆匆出发了。

向氏不知道,等待她的,将是一场终生难以忘怀的噩梦。

楚威后早就派人在魏国和齐国放出消息,说楚威王最宠爱的一位妃子离开了郢都,正在去往齐国的路上。这样一来,不需要楚威后自己动手,就会有敌国的人为她代劳。无论是魏国人还是齐国人,只要他们得到消息,必然会把这个美丽的女人当成猎物拼命追捕。

果不其然,向氏离开郢都没多远,就遭遇了一群不明身份的人的拦截。可怜这个娇柔天真的女子,几乎没有任何反抗就被对方捆了个结实。

这一伙,正是魏国人。他们捕获了向氏后便带着她去了魏国王宫,向魏惠王献俘请赏。魏惠王得知有人捕获了楚国的美人向氏后非常高兴,重赏了几个献俘的人,然后将惊恐万分的向氏带到了自己的寝宫。

此时的向氏已经猜到了可能是王后故意陷害她,但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与莽撞时,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

向氏预想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那是她最恐惧的。她恨王后的心狠手辣,更恨自己的愚笨。在魏宫,她恨不得立即死去,然而女儿是她最大的牵挂,她不知道,如果自己死了,楚威后将会用怎样残忍的方法来对待她的女儿。

魏王的凌辱让她痛不欲生,然而为了女儿,她只能咬牙坚持下来。她知道,楚威王一定会找她,总有一天他会知道自己在魏宫,会来营救她回去。

楚威王对齐国的战争取得了胜利。这一场战役对楚国来说有着重要作用,经过徐州之战,楚国不仅打败了齐国,同时也削弱了魏国,扩大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影响范围。一时间,楚威王名气大振,几乎无人能敌。

楚威王得胜归来,他带着这个好消息回来,打算和向氏好好分享。然而一回来,他没有看到向氏的迎接,取而代之的是楚威后带给他的晴天霹雳:向氏不听劝阻,去齐国战场寻找王上了。

楚威王又是震惊,又是愤怒。但是联想到昔日里向氏温柔似水,不可能做出这样荒唐的举动,一定是受到他人蛊惑,或者是王后陷害,才会离开郢都。

楚威后知道向氏被魏国人掳走了,但是她并不希望楚威王知道向氏的下落。她担心楚威王找到向氏后,不在乎这个女人是否贞洁,依然把她带回宫中。

楚威王猜到这件事可能与王后脱不了干系,所以干脆不再问她,自己派了一些人四处调查,寻找向氏的下落。

很快,他们就有了眉目。人们都说,魏王得了一个姿色倾城的美丽女子,据说来自楚国。他们基本确定,这名女子,应该就是向氏。

徐州一战,楚国的威名令诸国闻之胆寒。楚威王得知向氏极有可能在魏宫后怒发冲冠,立即调兵遣将,率领军队再次离开郢都。这一次,他的目标不是齐国,而是魏国。

魏惠王得到了美人向氏后非常高兴,几乎天天都要求向氏侍寝。但是他也知道,这名美人是楚威王所宠爱的女人,他担心楚威王知道后会找他算账,以魏国的实力,无论如何也斗不过强大的楚国。所以,他一面封锁向氏在魏宫的消息,一面时刻准备着把向氏还给楚国。

当部下来报,说楚威王举兵前来时,魏惠王吓了一跳。他虽然料到楚威王会来要人,但是没想到这么快。魏惠王赶紧安排向氏离开魏宫,亲自将其送还给楚威王。

但是魏惠王还是晚了一步,当他与楚威王的大军相遇时,楚威王已经攻下了魏国的两座城池。见到楚威王后,魏惠王一脸无辜地向他道歉,声称自己并不知道这个向氏是楚王的后宫中人。同时,他还带来了大量的礼物送给楚国,希望楚国能撤兵,并将那两座城归还给他们。

然而,这点小小的恩惠根本无法撼动楚威王心中的愤怒与憎恨。他没有答应归还城池的要求,只是恨恨地带走了向氏。

向氏逃离了火坑,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回想起这些日子所遭受的侮辱,她便会忍不住泪流满面。楚威王得知她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后,立即明白了这其中的名堂。

回到楚宫,楚威王立即找王后兴师问罪。不过,他只是狠狠地责备了这个机关算尽的女人,并没有责罚她。只要还想让她继续做这个王后,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至察则无友,水至清无鱼。他不想和王后翻脸,毕竟后宫诸事,还要由她来处理。

小小的芈月一连数月见不到母亲,一见到母亲和父王一起回来,立即开心地迎上前去。天真烂漫的小家伙,并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

向氏以为,这场惊魂噩梦终于结束了,然而远远不止于此。回到楚宫后没多久,她惊恐地发现,自己居然有了身孕。

所有的憎恨、痛苦、恐惧,全部一股脑地袭上心来,向氏简直欲哭无泪。纸里包不住火,楚威王终于知道了这件事,虽然愤恨,但是也无可奈何。

楚威王知道,这怪不得向氏。经过这一番折磨,向氏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对任何人的任何话语都格外敏感,常常无故害怕,甚至尖叫着从睡梦中醒来。与曾经那个温柔大方的向氏相比,简直像换了一个人。楚威王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知道她在很努力地尽量表现得正常些,但终究掩饰不掉眼底深深的恐惧与痛苦。

楚威王不想再让这个已经伤痕累累的可怜女子受到伤害,几经思考,他决定允许向氏生下这个孩子。

向氏真是个苦命女子,第一次怀孕,经历了预言的大起大落,第二次怀孕,又是这样荒唐离奇。她没有感受到第二次为人母的快乐,她常常觉得,身边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在对她指指点点。

幸好有楚威王的庇护,让她度过了那段最煎熬的时光。

楚威后知道楚威王允许向氏生下这个孩子后,恨得咬牙切齿。她没想到,楚威王竟然能接受不贞洁的向氏,甚至接受一个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野孩子。虽然她知道这个有着血统问题的孩子绝不会成为熊槐的威胁,但是依然分外讨厌这个孩子。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威震大秦的相国魏冉(亦作魏、魏)。

花开花落,月缺月盈,时光在泛黄的史册中涓涓流淌。对于魏冉的身世,楚国君臣个个讳莫如深。没有人能够选择自己的身世,对于魏冉来说,这是他心中铭刻一生的痛。从小到大,他受尽了人们的白眼冷遇,楚宫对他来说,如同一座冰冷的坟茔。只有他的母亲向氏和姐姐芈月不在乎他的身世,让他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幼年的经历,在魏冉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多年以后,当他率领大军攻入楚国时,总是有着一种报复的快感。

向氏回到楚宫后,楚威王不仅没有冷落她,反而更加宠爱她,以至于其他后妃几乎没有机会接近楚威王。很快,向氏再度有孕。这一次,向氏终于顺顺利利地第三次做了母亲,没有预言风波,也没有他人的蓄意加害。

那时楚国国力正值鼎盛时期,楚威王为这个孩子的降生感到非常高兴。军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支撑,唯有铁马兵戎,才能让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楚威王为这个孩子取名芈戎。

从这个名字上,我们便能感觉到楚威王对他寄予的厚望。他希望芈戎能够像他一样驰骋战场,让楚国越来越强大。

从此,芈月又多了一个弟弟。她和两个弟弟的感情都非常要好,女孩子本来就比男孩子早熟一些,加上王宫中特有的环境,芈月常常像母亲一般担起了照顾弟弟的责任。每每楚威后来找麻烦,向氏总是逆来顺受,但是芈月却会毫无顾忌地与之对抗。所以,魏冉和芈戎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对姐姐的依赖心理。

那时人们不知,这姐弟三人将会对楚国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虽然宫廷里尔虞我诈,但是他们是一家人。这一家人紧紧地相拥,侮辱也好,迫害也罢,他们终究在煎熬里一天天成长起来。肆张仪使楚开启命运的转盘

未知的命运,在人生的旅途中悄然蔓延。向氏母子四人在楚宫中的生活,完全要仰仗楚威王的庇佑。然而世事无常,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忽然身染沉疴,没几天,这一代贤君就与世长辞了。那时芈戎深受楚威王喜爱,楚威王甚至动过废长立幼的念头,楚威后一度胆战心惊,对向氏母子的憎恨也到了极点。就在她不知道该如何保住自己的后位和熊槐的太子之位时,楚威王竟突然辞世。虽然她表面上非常难过,但是心中却高兴不已,没想到让她烦恼许久的问题,竟这样一下子解决了。而且,没有了楚威王的庇佑,向氏母子便完全落在她手中,从此无论她做什么,都不用瞻前顾后。

有人欢喜有人忧,楚威王的死,对于向氏母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向氏痛哭失声,芈月带着两个弟弟也不停地哭泣。

按照规制,太子熊槐要先为父王举行葬礼,服丧一年后才能正式登基为王。就在楚威王下葬的前一夜,向氏忽然自尽。在向氏自尽之前,见到的最后一个人是楚威后。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一定是楚威后逼死了向氏,但是没有人肯将这个真相说出来,大家都赞美向氏重情重义,说她是殉情而亡。

那一年,芈月已经是一个娉娉婷婷的少女。她遗传了母亲向氏的倾城之貌,同时又继承了父亲的果敢智慧。母亲的突然辞世,让魏冉和芈戎慌乱不已,但是芈月却在悲痛的同时,冷静地进行了分析思考。她知道,这一定是楚威后所为,但是她没有任何证据,即便有证据,在朝中也不会有人敢为他们主持公道。

尽管朝中众臣不敢明言事情的真相,但是民间还是流传出了一些捕风捉影的说法。很多人都说,王后嫉妒向氏多年,趁楚王薨逝,逼死了向氏。更有甚者,说王后连向氏的三个孩子也一起杀掉了。

向氏在家乡有一个弟弟,刚得到姐姐去世的消息时悲痛万分,但是紧接其后的传言,却让他瞬间将所有的悲痛都化作了愤怒。他不知道姐姐的三个孩子情况怎样,但是想到他们已经成了孤儿,就担心不已。他立即带了一些人,打算去王宫探个究竟,如果姐姐的三个孩子情况危险,他就直接把他们带出来。

然而,心狠手辣的楚威后早就注意到了他的动静,以叛乱的名义,将他和他的妻子全部捉起来,迅速处死。当芈月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她匆匆忙忙赶到母亲的家乡,然而看到的,只是一片血腥狼藉。

无边无际的恨,在芈月心中泛滥成灾。她发誓要报仇,要让楚威后付出血的代价。

那时向氏的弟弟刚有一个孩子,小家伙名唤向寿,尚在襁褓之中。他不知道那些血腥的杀戮,更不知道自己处境危险万状。所幸,当芈月赶到的时候,这个小家伙还没有遭到毒手。芈月将他抱在怀里,痛哭而去。那些执行楚威后命令的刽子手不敢阻拦,毕竟她曾是楚威王最宠爱的公主。

从此,芈月又多了一个弟弟。楚威后三番五次想加害芈月姐弟四人,但是都被聪明的芈月识破了。那段黑暗的时光,让芈月迅速地成长起来,她不再是一个娇柔的公主。她要为自己而活,绝不像母亲那样逆来顺受。

公元前328年,熊槐服丧期满,正式登基为王,是为楚怀王。熊槐贪财好色,他的即位,是楚国走下坡路的开始。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这一年,秦国的国相张仪到访楚国。他的到来,成了芈月命运里最大的转折。

那时秦国、楚国和齐国号称三大强国,只要其中任意两国联起手来,第三国必将处于劣势。秦国与楚国接壤,联合起来更容易些。所以,张仪主张与楚国联姻,并在秦惠文王嬴驷的授意下赴楚求亲。

熊槐得知秦国国相亲自到访,不禁格外激动。他为张仪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迎接仪式,以表示楚国与秦国的友好。那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秦惠文王的即位又带领秦国步入了新的发展高峰,昔日的弱秦已经变成了令诸国惧惮的强秦。

熊槐在得知张仪的来意后非常高兴,能与强秦联姻,对楚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从此他既不用担心受到秦国的攻击,又不用惧怕齐国的挑衅了。

不过,那时熊槐的女儿还小,不可能嫁到秦国去。要想联姻,就只能从他的妹妹中选择。

秦国位于楚国的西北部,在楚国人眼中,秦国应该是西风猎猎、黄沙万里的国度。虽然环境没有他们所想象的那样恶劣,但是毕竟不同于楚国水乡的温软。所以,熊槐的几个妹妹都不愿意去和亲。

正在熊槐犯难的时候,他的母亲楚威后出面了,她直接指名芈月嫁到秦国去。

很显然,楚威后是想借着这次与秦国联姻的机会排除异己。对于此,芈月是没有能力也没有理由反抗的。她只能接受楚威后的安排,在命运的旅程中听天由命地走下去。

那个年代的联姻,女方往往会派遣很多随从陪嫁。所以,芈月向楚威后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求三个弟弟作为陪嫁,和她一起赴秦。

芈月实在放心不下他们,这三个弟弟,是她在这世上最后的亲人,她绝不能丢下他们。其实,这也正是楚威后所想的。楚威后早就看他们不顺眼,打算借着这个机会将他们统统打发掉。当芈月提出这个要求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然而,朝臣们得知后却极力反对。他们认为,让魏冉和向寿陪嫁还情有可原,但是芈戎是楚国王室的血脉,如果连他都要作为陪嫁前往秦国,岂不使楚国颜面尽失?而且,如果秦国以后拿芈戎胁迫楚国,后果不堪设想。经过一番激烈的抗争,楚威后只好妥协了。芈戎还只是一个少年,而且只剩下他一个人的话必然势单力薄,以后找个机会把他赶出楚宫或直接杀掉也就是了。

本来,芈月和两个弟弟都已经打点好了行囊,向寿年纪太小,时时刻刻都需要人照看,所以芈月特意派了专人看护,打算一道入秦。终于要告别这个危机四伏的楚宫了,他们并没有离别的感伤,反而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向往。

然而,楚威后突然派人告诉他们,芈戎必须留下。

姐弟三人的心仿佛瞬间从天堂跌落到炼狱,刚刚的喜悦刹那间变成了沉默的悲伤。本来,芈月对这个楚宫已经没有任何留恋,但是弟弟芈戎忽然不能和她同往,所有的留恋与惜别,如排山倒海般汹涌而来。

芈月姐弟三人相拥痛哭。母亲向氏去世后,芈月便担起了母亲的责任,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两个弟弟。这一次别离,她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她对芈戎千叮万嘱,告诉他一个人要好好生活,如果他在楚国生活不下去,就去秦国找她。

姐姐的眼泪,一滴滴落在芈戎的脸上,也重重地砸痛了他的心。那一刻,芈戎忽然觉得,自己似乎长大了。长久以来,他都依赖着姐姐,把姐姐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亲人。眼前的别离,让他一时间不知所措。他不知道姐姐离开后自己该如何生活,不知道这以后的路,将会通往何方。但是姐姐的叮嘱,却如同柔软的阳光,让他在困顿中看到了新的希望。

人生中总是有一些离别让人无可奈何。我们的命运轨迹有时重叠,有时交叉,有时平行,有时又渐行渐远。芈月以为,芈戎毕竟是楚威王的血脉,楚威后是不会加害于他的。但是她却想错了,如果那时她知道芈戎后来的遭遇,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弟弟带到秦国去。

远嫁秦国,对芈月来说既是一种生活的结束,同时也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她以为,这种钩心斗角的生活终于结束了,终于可以开始崭新的生活了。然而,斗争却是一个永恒的存在,无论在哪里,都少不了斗争。

多年以后芈月才发现,楚威后只是自己漫漫人生路上遇到的第一个敌人,在以后的岁月里,还将有很多个“楚威后”在等着她。第二章悲远嫁·荣耀光环背后的苦与痛壹踏着春风出嫁

战国时期,人们一般会把婚期定在春天。因为人们认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充满希望的播种季节,把婚期定在春天,才会幸福美满。

芈月出嫁的那个春天,队伍排出了很远很远。繁华的郢都熙熙攘攘,人们争先恐后地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只为看这支王族公主的出嫁仪仗队。那个年代成亲时一般要用花轿,但是芈月出嫁的路途太过遥远,只能用马车代替花轿。

在车中,芈月轻轻地掀起车帘向外望。经过繁华的市区,经过摩肩接踵的人群,经过数不清的酒肆、商铺,听着那些繁华的喧嚣,她的世界竟出奇地安静,车外人们的欢呼,仿佛成了无声的哑剧,那些画面在她眼中一一掠过,却没有声音。泪水从她的眸子里滑落,晶莹剔透,那是思念的泪,也是不舍的泪。

回想起过往的种种,恍然如在梦中。她想起父王的宠爱,想起母亲的委屈,想起一夜之间的天大转变,想起临别时弟弟芈戎的哭声,想起他追着车驾奔跑而被别人拦下的情景……

出嫁就像生命的一条分割线,将芈月的人生整整齐齐地斩为两段。从此,楚宫岁月彻底成为她记忆中的一段历史,而秦宫,才将是她真正的家园。仿佛她的生命,也从这一刻重新开始。

他们离开郢都,一直向西北方向的咸阳走去。张仪的马车在最前面,然后是芈月,后面是魏冉,再然后是向寿和两名看护向寿的宫女,另外还有几十名护送的侍卫。

春风送暖,百花齐放。他们穿过一座座城市与村庄,渡过一条条河流,踩过一座座桥梁。咸阳越来越近,郢都也越来越远。和郢都一起远去的,还有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一路鸟语花香,莺歌燕舞,芈月并没有遭遇想象中的黄沙与西风,只不过脚下的土地颜色发生了变化,那些神奇的黄土,让芈月格外好奇。想不到土地竟然还会有这种颜色,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一路上,张仪和芈月讲了很多关于秦国的事。芈月得知,自己将要嫁的秦王嬴驷是个风云叱咤的人物,不仅能够领兵杀敌,又足智多谋,是个文武双全的君王。虽然还没有见到嬴驷,但是芈月已经在心底默默地崇拜起他了。

嬴驷为秦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年即位。那时嬴驷刚刚十九岁,但是非常有谋略。他即位没多久就车裂了商鞅,这件事曾震惊列国,更震惊了无数后世人。据说嬴驷当太子的时候,曾触犯了一条商鞅所变的新法,按照规定应受墨刑。

但是嬴驷是太子,商鞅便让嬴驷的老师代罚。这件事让嬴驷对商鞅产生了深刻的仇恨,加上他与商鞅政治观点不同,所以他一即位,就向商鞅挥动了屠刀。这样一来,他不仅除掉了自己的眼中钉,同时也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夺回了商鞅手中的大权。

关于嬴驷的那些故事,芈月了如指掌。她忽然很期待见到嬴驷,想亲眼看一看这个传说中的英伟君王是何模样。

记忆里的悲伤,与郢都一起越来越远。等待她的,将是崭新的生活。然而崭新的生活未必等同于幸福快乐,每一种人生,都有不同的喜怒哀乐。矛盾和斗争是无处不在的。

经过十几天的漫长跋涉,这一支队伍终于抵达了咸阳城。

芈月本以为,除了郢都,天下不再会有更繁华的城市。然而此时她却惊讶地发现,咸阳的富庶,丝毫不逊色于郢都。街上的人熙熙攘攘,每个人都为着各自的生活而忙碌着。当这支风尘仆仆的送亲队伍闯入他们的视线时,所有人都骚动起来。

张仪早就派人通知了秦王嬴驷。得知相国不仅成功拉拢了楚国,还促成了与楚国的联姻,嬴驷高兴不已。他派了迎接的仪仗队,奏着喜乐将他们迎入了秦宫。

秦惠文王嬴驷和秦惠文王后魏纾一起接见了芈月。这是一个起点,从此,他们三人的命运将紧密相连。芈月以为,逃离了楚国,逃离了那个恶毒的王后,她就可以彻底逃离种种阴险毒计了,然而没想到的是,这将是新一轮命运的循环,只不过是不同的人,饰演着相同的角色罢了。

从此,又一个王后走进了芈月的世界。这个人,就是魏纾。

芈月容貌倾城,博学多才,是个难得的秀外慧中的女子。更重要的是,她对诸子百家非常了解,对于各国发展形势也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嬴驷是一国之君,每天都有大量的政务等着他去处理。他的后宫佳丽三千,每一个都是绝色女子,遗憾的是,她们却不能与他分担政务的烦恼。不仅如此,她们的争风吃醋,常常让他更加烦恼,甚至愤怒。

芈月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她的才华与聪慧深深地吸引了他,让他忍不住惊叹:天下竟有如此奇女子。

从此,芈月成了嬴驷的专宠,也成了后宫中的众矢之的。而魏纾,更是对她恨之入骨。

爱情永远是自私的,当你真心真意地爱上一个人的时候,绝对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心上人。普通夫妻尚且如此,又何况是王公贵族呢?芈月越是得宠,魏纾越是不满。没想到,芈月刚刚脱离了楚国的王后,紧接着又陷入了秦国王后的涡流。

不过,与楚威后不同的是,魏纾并非心狠手辣之人。她是个善良的女子,然而在权谋争斗之中,善良能起到的作用远远不及心机。她羡慕别人的狠辣,但是自己却总是做不到。

其实,魏纾与嬴驷,就像芈月与嬴驷一样,都是两国之间缔结的政治婚姻。魏纾本是魏国的公主,从小无忧无虑地生长于奢华的魏宫中,刚到及笄之年,就被父王当成礼物送给了秦国。她和芈月一样,都是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可怜女子。只不过,她比芈月更幸运些,没有经历过那么多离奇的陷害与刻骨的仇恨。

公元前334年,魏纾嫁到秦国,并被秦惠文王立为王后。

不过,嬴驷对她的眷顾,完全是处于政治的需要。所以他对魏纾并不是很热情,这也让魏纾难过不已。

公元前329年,魏纾生下一子。嬴驷非常高兴,他希望这个孩子将来能够荡平天下,统领群雄,所以经过斟酌之后,他为这个孩子取名嬴荡,也就是后来的秦武王。

单是从名字上,我们就能感受到嬴驷对这个孩子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母以子贵,孩子的出生大大地提高了魏纾的地位。从此,魏纾在秦宫中的王后地位无人能够撼动。然而芈月的到来,却打破了这个神话。

那时,秦宫中对王后以外的妃嫔共有六个册封等级: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以及少使。芈月入宫后,虽然嬴驷对她百般恩宠,但奇怪的,却迟迟没有给她封号。

封号决定着她一生的命运,所以芈月不能不急。但是她又深知,如果急切地向嬴驷询问,必然会给他留下一个急功近利的印象。所以,纵然心里着急,但她依然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她觉得,既然秦王如此宠爱她,应该会封一个“美人”给她。无论如何,她也是楚国的公主,千里迢迢嫁过来,王后自然不能想了,怎么说也要封个美人,这也是对楚国的尊重。

其实,此时的魏纾比芈月还要着急。嬴驷对芈月的宠爱不仅让她感到嫉妒,更多的是担忧。她害怕这样下去会对自己的后位构成威胁,如果芈月生下孩子,更有可能会对嬴荡构成威胁。

她担心嬴驷会封芈月为美人,无论是从嬴驷的态度上看,还是从芈月的身份上看,这个结果都几乎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就在芈月满心期待着她的新幸福时,却不知道,曾发生在她母亲身上的噩梦正在她的身上悄然轮回。命运总是有那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不同的人,在相同的遭遇下总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秦惠文君十一年(公元前327年),就在嬴驷准备宣布芈月的封号的时候,忽然边疆告急:义渠国来犯,已经攻破三座城池。

义渠国在秦国的西北方,是令秦国头疼了几百年的邻居。历代秦君都试图铲除这个小国以绝后患,奈何义渠人骁勇善战,总是不能彻底将其征服。

有人说义渠人源于羌族,又有人说是来源于狄族。他们原居住在今天的宁夏固原草原及六盘山、陇山两侧。关于他们最早的记载见于周朝。周文王末年,姜子牙曾派使臣南宫适出使义渠国,义渠国还送了一些礼物给周文王。后来义渠人逐渐内迁,占据了陇东大原地区。

内迁之后,义渠人渐渐接纳了华夏文化,学习农耕技术,改变了原来的游牧状态。义渠本来是依附于周王朝的附属国,但是在西周末年,周王室内部争权斗争混乱不堪,义渠趁机脱离周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义渠国,并定都于今天的甘肃庆阳。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都在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激烈争斗,义渠国也同样如此。所以在以后的四百多年中,义渠国和秦国展开了拉锯战,时战时和,时败时胜。秦国把义渠看作一个非常头疼的邻居,而义渠同样也把秦国当成一个头疼的邻居。义渠国虽小,但是野心可不小。义渠人天生善战好斗,那种斗争的力量是与生俱来的。

公元前352年,义渠国内部争权斗争激烈,秦孝公趁着义渠国内乱,突然发兵,把义渠打了个措手不及。秦孝公平定了义渠国的内乱,并借此机会将义渠国变成了自己的附属国。从此义渠称臣,秦国的西北疆终于得以太平。

义渠人尝到了秦人的厉害,一连很多年不敢嚣张。但是岁月更迭,随着义渠新王的即位,义渠人也越来越不安分起来。

这位新即位的义渠王文武双全,年轻有为。即位后,他一直对多年前义渠受辱于秦国耿耿于怀,所以多次唆使部下在秦国边疆骚扰民众生事,甚至挑起一些小规模的战争。

秦惠文王早就知道义渠国越来越不安分,一直想好好地教训他们一下。而这一次,义渠王竟然大张旗鼓地杀入秦境,简直令嬴驷忍无可忍。

所以,嬴驷立即将芈月的事情搁置一边,调兵遣将亲赴西北疆。

就像多年前楚威王出征时一样,嬴驷刚刚离开咸阳,他的后宫里就开始暗流涌动,一场争宠风浪席卷而来。

魏纾想要的,仅仅是让芈月离开嬴驷,或者让嬴驷讨厌她。在她内心深处,是不愿伤害这个无辜的楚国公主的。只是为了自己和嬴荡的未来,她不得不违背良心,做一些令她自己都厌恶的事情。

每一个十恶不赦的人,都曾天真善良。遗憾的是,世事变化,人情百转,在这个世界上能够保持初心的人并不多。

嬴驷离开没多久,魏纾便派人向芈月假传嬴驷口谕,将她逐出秦宫。

那一刻,芈月忽然想起多年前,父王带兵出征,楚威后伪造了一封信,让母亲前去探望。母亲不知是计,急急忙忙离开了郢都,结果被人掳到魏国。

自从嫁入秦宫,芈月从未出过什么差错,嬴驷对她更是百般恩宠。即便她有什么错,她至少也是楚国的公主,不至于将她赶出秦宫。芈月没有着急,没有愤怒,更没有悲伤。她极其冷静地思考着这其中的缘由,想着自己该怎么办。

然而魏纾并不给她思考的时间,直接派人将她强行赶出了秦宫。

衣着华贵的她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四处转,偌大的咸阳城,竟然没有她的容身之所。母亲因为宫中尔虞我诈的斗争最终搭上了性命,而此时的她,竟也重复了母亲的悲凉。难道,这就是命运吗?身边的人都在用奇怪的目光看着她,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这样一个浑身珠光宝气的女子独自在大街上失魂落魄地游走。

就在芈月不知所措的时候,一辆马车忽然停在她的面前。芈月仰起头,竟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

是魏冉,她那个同母异父的弟弟。

此时此刻,她终于看到了亲人,看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即便他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陪着自己也好。人在最脆弱的时候,最害怕的,往往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噬骨蚀心的孤独。

上了车,芈月惊讶地发现,魏冉竟然准备了很多干粮,甚至连衣物都准备了,似乎要开始一场漫长的旅程一般。她有些惶惑地问弟弟道:“你这是要带我回楚国吗?”“我这一生都不想再回楚国,除非是为了报仇。”说到“报仇”二字,魏冉狠狠地咬了咬牙。“那我们去哪儿?”“去找嬴驷问个清楚。我觉得,嬴驷绝不会这么做,一定是魏纾嫉妒姐姐得宠,想把姐姐逐出秦宫。”

魏冉的一番话让芈月豁然开朗。她忽然觉得,难道当年母亲的遭遇,竟是一场命定的安排,这一切只是为了给自己带来弟弟魏冉吗?命运轮回,福祸相倚,向氏或许想不到,她的那场痛不欲生的遭遇,竟在多年后为女儿化解了一场厄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