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品评析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9 06:26:53

点击下载

作者:王灿发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闻作品评析教程

新闻作品评析教程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要求新闻战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提高新闻报道艺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推进新闻事业发展。新闻评析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通过评析新闻作品,一方面检验新闻实践成果,另一方面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并抽象到理论层面,进一步促进新闻实践的发展。著名新闻理论家甘惜分认为,“新闻是一门植根于新闻实践并在新闻实践中与时俱进的社会科学。”(甘惜分:《打开“老记”的人生》,《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5期)。新闻作品就是记者在新闻理论(包括新闻学基本原理、新闻采写理论)指导下的新闻实践的结晶。进行新闻评析,能更好地检验作品的得失,提高新闻报道艺术。我国新闻界对新闻评析非常重视,规模较大的新闻评析活动要数每年进行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了。评选的宗旨就是有利于贯彻关于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原则,有利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有利于加强队伍建设,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评选的具体标准包括政治思想标准、舆论导向标准、业务技术标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2006年6月26日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本书力图从理论与方法、实践与应用两个层面系统讲述新闻作品评析的总体原则和方法、各类新闻体裁作品的评析方法,阐述期刊作品、报纸副刊作品以及外国新闻作品的特点和评析方法,并通过新闻作品案例的分析,来揭示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新闻作品评析的基本规律。

本书在结构上采取总分式、中外式结构,首先讲述新闻评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然后按体裁具体讲解各类体裁的评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西新闻作品的对比,分析中西新闻作品不同的特点。在作品评析的类别上,以报纸作品评析为主,同时照顾到期刊作品评析、电视作品评析。对于新闻作品事例的选择,注意处理古与今、老与新、中与外的关系:以今为主,以古为辅;以新为主,以老为辅;以中为主,以外为辅。本书采用了一些经典事例和大量的新事例,新事例大都是近十年来的各类优秀获奖作品。这些经典作品和优秀作品,以鲜明的个性展示新闻作品的共性原则和要求。通过评析这些作品,其成功之处为更多的人认识和把握,从个别的现象上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和规律,为人们提供借鉴。王灿发2007年5月25日

第一章 新闻作品评析概论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新闻,对新闻的好坏、优劣在每个人心中也都不自觉地评判过。一则新闻,报道得充不充分,读者都会有一种直观印象,这也可以看作是对新闻作品最简单的评析。在具体的新闻活动中,新闻评析也随处可见:许多新闻专业杂志都设有新闻作品评析、好稿评析、佳作分析等专栏;全国性新闻单位(如每年一度的“中国新闻奖”)和各省市新闻单位都设有好新闻的评选。这些专栏和各种评奖活动都是“新闻评析”的具体体现。

新闻评析,顾名思义是对新闻活动的结果——新闻作品进行评价与分析。新闻评析与新闻活动的内在规律有着必然的联系。研究新闻评析,首先要了解它所研究的客体——新闻作品到底有什么特点,评析的涵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新闻评析,以及研究新闻评析要遵循什么原则,这也是本章要谈的内容。

一、新闻作品的特点

首先,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那么真实性自然也是新闻作品最基本的特点。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事实的反映。在反映客观事实时,新闻作品要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去反映,不能随意更改、编造、杜撰。

其次,新鲜性也是新闻作品的特点之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也就意味着事实是新鲜的。“新”有两层意思:一是“新近”,新闻报道应迅速及时;二是“新鲜”,指事实新、角度新。新闻被称为“易碎品”,时过境迁,就会削弱甚至完全丧失新闻价值,成为“明日黄花”,无人问津。

再次,新闻作品具有公开性的特点。新闻是面向公众传播的,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新闻信息的内容是可以公开的,另一方面新闻信息应该以公开的方式传播给公众,起到影响社会舆论的作用。毛泽东提到:“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1]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再真实的新闻作品,如果没有传播出去,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了。

最后,新闻作品具有服务性的特点。新闻作品的服务性,指新闻机构通过新闻报道为受众提供社会服务,满足人们的需要。广义的服务性,既包括新闻的娱乐性、消遣性、趣味性,又包括指导性、知识性。因为对群众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进行指导,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也是一种服务。服务性同新闻的指导性、思想性是相辅相成的,出色的服务性有利于指导性的贯彻。

由此可见,新闻作品不是文学作品,不能含有任何虚构的成分;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但新闻作品本身并不能等同于历史,不是什么时候的事实都可以成为它报道的对象;新闻作品是对客观事物新近变动的报道,具有真实性、新鲜性、公开性、服务性的特点。

二、“评析”的涵义

评析,即评与析。在新闻评析活动中,“评”主要是对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的大小、表达的思想与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评价;“析”主要是对新闻作品的社会成因与表现手法进行综合分析,分析新闻作品的社会背景、现实意义等,并对其表现形式、写作特点等进行分析。

所谓新闻评析,是评析者在一定的新闻观念和评析标准的指导下,对新闻作品的价值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其中包括对新闻作品所呈现的新闻现象进行说明、解释和评价;对作品中所呈现的采写经验进行总结等。

三、新闻评析的作用

新闻评析是对具体的新闻作品以及新闻现象进行评价与分析,揭示作品中所体现的新闻传播活动规律,引导受众鉴赏作品、了解新闻写作的好与坏,让采写者认识到写作得失,从而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下面我们具体阐述新闻作品评析的作用。

第一,正确评析新闻作品,揭示其新闻价值与思想内涵,引导受众鉴赏。许多新闻作品由于其采写的历史背景与现在不同,受众在理解时会有一些障碍。新闻评析正是通过评价、分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内涵、思想、意义等,帮助受众充分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深刻了解其新闻价值,从中得到清晰的认识及审美享受。此外,还有一些作品,由于存在国别、民族、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受众不一定能理解其真正的意义。因此,在评析中,应当把作品放在特定社会背景与历史的条件下进行分析,了解新闻作品的内在涵义。在这方面,新闻评析正是起了很好地引导受众鉴赏作品的作用。

第二,通过评析新闻作品,可以培养受众看新闻的专业眼光,了解评价新闻好坏的标准,提升鉴赏能力。每天大量的新闻报道充斥在我们周围,形形色色的新闻令受众眼花缭乱。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同的新闻作品在角度选择、材料取舍、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各有不同。通过学习评析新闻作品,会对新闻作品的要素、真实性、客观性等本质问题有全面的认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比较专业的眼光,能鉴别出作品的真假、好坏。

第三,总结新闻采访及写作的经验、教训,检验写作得失,提高新闻采写水平。在新闻事业的发展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和著名记者,积累了丰富的采写经验,对这些有价值的新闻成果批判地继承,是新闻事业得以发展的基础。通过研究新闻作品,可以对新闻产生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采访过程、写作规律、特点及写作技巧,这对于新闻学习者和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学习都是先从模仿开始的,借鉴别人的写作经验是掌握新闻写作方法的捷径。

第四,研究新问题、新现象,探讨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新闻事业在不断发展,新特点也会在新闻作品里表现出来。研究作品,及时总结经验,对新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通过对新闻评析基本原理的探讨和新闻佳作的评析,把宏观理论探讨与作品微观分析结合起来;把成功的实践经验抽象成理论,用失败的或造成失误的教训纠正那些新出现的错误观点,可以[2]使我们在实践中少走弯路,提高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

四、新闻评析的原则

一篇新闻作品,从采集、制作到面向社会公开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客观事物的多样性,报道者的立场观点、认识水平、价值取向、评价标准,无一不对新闻作品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因此,在评析新闻作品时,评析者应当注意遵循以下原则。1.受众本位原则

受众本位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新闻事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以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为天职的,忠心[3]耿耿地为实现受众的根本利益鼓与呼。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4]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传媒担负着社会信息服务的功能,真实、时效、新闻价值的含量、公共兴趣的程度等,都是新闻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条件,以受众为本位就是尊重这些新闻规律,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多方面的信息需求,最有效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2.人文关怀原则“人文关怀”,倡导的是对人本身以及生存状态的关注,重视对人的存在价值尤其是人的心灵、情感和生命的关怀;追求社会公平与平等,维护和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努力为每个人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传媒作为公众信息和意见的传播平台,有责任也有义务倡导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文目标的实现。在“受众本位”的今天,媒体必须拓展信息内涵,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当社会剧烈变动的时候,处于彷徨、困惑境遇中的受众渴望从媒体的人文关怀中寻找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归依。3.政治性原则

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新闻事业不能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国家、政党所控制的新闻事业从来都是巩固其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工具,并作为国家、政党的喉舌。新闻担负着发表其具体政令、政见、计划、措施,宣传各自的政治路线的任务。新闻的政治性使新闻作品不仅是客观事实再现,而且是通过新闻事实表达一定阶级、集团、党派的政治主张,宣传一定的政见。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指出:“我们党要通过千百条线索和群众联系起来,而你们的工作,你们的事业,就是千百条线索中很重要的一条。报纸每天和群众见面,每天把党的政策告诉群众。军队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人民代表会、合作社等也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没有这些桥梁,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要断了,党和人民之间就有了鸿沟,因此必须有这些桥梁。千座桥,万条线,主要的[5]一个就是报纸。”

在从事新闻作品研究这一特殊的精神劳动时,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能深刻领会和掌握,做到政治敏锐、头脑清醒、方向明确、旗帜鲜明,给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4.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

新闻作品是对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作者的立场观点不同,对客观事物认识和把握的程度不同,对事实选择就不同。即使对同一新闻事件,往往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给予不同的评价,从而写出社会效果截然不同的新闻作品。所以,在研究评析新闻作品时,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导向意识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喉舌功能在新闻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新闻评析者要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指导思想和报道方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面报道为主,宣传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能否在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氛围中稳步前进。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6]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当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积极实践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与捍卫者,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辛勤培育者,因此要重视新闻作品的宣传教育性,重视新闻作品对社会安定团结,对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保持稳定的政治局面,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新闻评析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评析中,应当将是否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是否能正确反映舆论、是否遵循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放在首要位置。

五、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

在平时受阅新闻的过程中,广众受众评价新闻作品的好坏,往往都是根据感性印象来进行评判的,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却总也说不出其理论依据来。即便能说出一两点道理,也总是局部的、表面的、肤浅的评价,对新闻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或存在的根本问题难以揭示出来。

长期以来,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十分严重。新闻理论研究成果无法应用于实践,新闻从业者整天忙于新闻采写活动,对理论不感兴趣,认为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如果只钻研新闻理论而不将其运用于新闻工作实际,那么,他对理论理解和掌握的深刻程度将受到很大限制;如果只忙于业务,而不认真思考总结理论,那么,业务水平的提升也是有限的。新闻评析集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于一体,运用新闻理论,去评价、分析具体新闻作品,或者在分析、评价作品中,引申出一些理论,可以使新闻从业者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同新闻理论沟通起来,对新闻理论发生兴趣,增强学习和运用新闻理论的自觉性,提高新闻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具体说来,开设新闻评析课程的意义有以下几点。1.新闻评析是沟通新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新闻作品评析属于媒介批评范畴,它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用新闻理论来评价和分析新闻实践结果,用新闻实践来印证和检验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是在新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新闻实践经验的结晶。新闻评析的任务不仅是向受众推荐和阐释新闻作品,它还要向新闻从业者反馈社会的接受情况,使新闻从业者及时地了解受众对作品的态度、看法,了解作品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及其作用,促使新闻从业者与时代、与广大受众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新闻评析就是运用新闻理论中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评价新闻作品,理论成为审视新闻作品的出发点或依据。同时,新闻理论在具体新闻作品的分析中也得到了升华。2.有利于把新闻业务改革同探索新的新闻理论联系起来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新闻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当前的新闻工作实践从方式到内容,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前人没有见过、研究过的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原有的理论知识已经不够解答这些问题,需要新经验、新成果指导实际工作。所以,我们在坚持和遵循新闻学基本理论的同时,新闻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通过对新闻佳作的评价与分析,总结出目前我们新闻工作实践中的种种成败得失,把成功的实践经验抽象成新的理论。这种发展的基础必须在我们自己的新闻实践中寻求。3.有利于指导我们科学地把握新闻评析的内在规律,规范新闻评析活动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新闻评析的基本原则,对新闻作品进行价值判断。通过分析、阐释和评价新闻作品来总结和探索新闻采写经验及其规律,从而规范新闻写作,引导受众鉴赏,进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评析理论体系,促进新闻事业有序发展。4.向受众传递信息和思想,给受众以启发,培养受众对新闻现象、新闻问题的认识能力

新闻的社会性决定了新闻评析具有社会性特点。新闻作品以社会生活为报道对象,通过采访获取真实的客观事实,又通过尊重新闻真实性的报道手段,向受众传达一定的信息和思想。新闻机构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部门,不断地反映社会的真实状况,报道社会的各种变化。新闻传播的意识力量几乎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中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意识形态部门。新闻评析活动通过对新闻作品的分析评价,表达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生、对社会的敏锐的洞察力,其选择的评析作品和表达的评析观点鲜明地传达出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判断,无论是批判、褒扬还是激励,都能给读者有益的启示。

开设新闻评析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新闻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原理分析具体新闻现象以及鉴赏作品的能力,提高新闻业务水平。

六、学习方法

首先,在研究新闻作品的过程中,要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即由个性到共性,再由共性到个性。

个性就是此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独特而又鲜明的特征。个性的突出之处就是它的特殊性。共性是事物的普遍性、一般性,是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阅读、分析优秀的新闻作品,我们往往会发现它们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报道内容具有特殊性,表现形式各有不同,语言运用风格多样等。但是,新闻作品的共性仍然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如真实、准确、迅速、及时,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等。

研究新闻作品,应注意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能离开新闻作品的共性,应注意在新闻共性的前提下评价、分析新闻作品。由于新闻作品的个性中往往包含着新闻报道的共性,而新闻报道的共性又存在于具体的新闻作品的个性之中,人们可以通过把握个别典型,找出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一般。

其次,思维形式也至关重要。思维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研究新闻作品成功与否,往往与所采取的思维形式有密切关系。在新闻作品评析中,运用创造性思维、宏观思维、立体思维以及求异思维等形式,使我们的研究活动具有创新意义。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见解、新问题的进取型思维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思维本身具有的能动性。宏观思维是指超越所观察的事物本身,从更大的时空范围去展开纵向和横向的思索。这要求我们在研究新闻作品时具有远见卓识、能高屋建瓴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在把握大局、全局上下功夫。立体思维是对于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力图真实地反映这个事物的整体以及这个整体和其周围事物构成的立体画面,这是立体思维常采用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是朝着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它常常冲破思考的习惯范围,激发非习惯联想,从而引出更多更深刻的信息。

以上几种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拓宽思维的领域,帮助我们深化认识,深入研究,使我们的新闻作品评析活动具有创新意义。各种思维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常常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再次,要遵循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新闻作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研究者对新闻作品的分析、判断,必须以新闻作品为基础,不能离开作品这个客观条件去主观臆断。但是,在研究作品时,必须要有主体精神、自我意识的渗入,也就是把作品中的事物、人物的意义加以抽象化,把它们作为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从而对作品产生一定的认识、理解和结论。新闻作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第一性的;研究者的理解和判断是第二性的。我们在评析作品时,一定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在尊重作品,考虑时代背景的前提下,确定自己的立场、观点、感情取向、审美趣[7]味等,不要片面地、主观地、表面地评析新闻作品。

最后,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学科。实践出真知,不经过实践永远也无法真正理解新闻工作的内涵,因此我们要重视实践。同时,我们还必须掌握相应的理论。在前人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理论对我们的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习新闻作品评析,目的就是用我们所学的理论去鉴赏新闻作品,总结新闻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而指导新闻工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在创新实践中发展理论,是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把握的。

七、新闻作品评析者的素养

所谓新闻作品的评析者,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所有的受众,狭义上是指新闻作品评析专家,主要包括从事新闻作品写作的人员,以及新闻教育者和新闻作品研究工作者。作为新闻作品评析者,尤其是评析专家,个人的素养对研究和评析作品有着直接的影响。具体而言,他们应该具备更有高度的阅读和赏析能力,更有深度的分析和洞察水平,更为广阔的视野和高瞻远瞩的眼光。基于这些要求,新闻作品评析者应该努力提高和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养。1.政治素养

(1)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是强有力的舆论工具,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准确全面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于全党的中心工作。我国新闻事业的这种性质和作用,往往是通过具体的新闻作品体现和发挥出来的。因此,作品评析者同作品采写者一样,都必须具备较好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在实践中努力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要能深刻领会和掌握,坚持研究工作的正确方向。

(2)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新闻作品评析者必须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党性观念。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和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科学性和群众性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江泽民同志就曾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党性原则的重要性。1996年1月2日,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他指出:“办好《解放军报》,首要的一[8]条,就是必须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

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要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旗帜鲜明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第二,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要服从、服务于大局,宣传好大局,“报实情,讲真话”。要“坚持政治家办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登什么,不登什么,怎么登,都要从大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9]整体利益出发。”

第三,必须正确认识所谓“新闻自由”的实质。“任何自由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任何一个国家中,[10]都不存在绝对的毫无限制的‘新闻自由’。”

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就要求作品评析者在研究和评述新闻作品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党性原则还要求评析者在分析、评价作品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

(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能否在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氛围中稳步前进,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实现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科学发展观思想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兴亡。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作品评析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作品评析者必须做到:

第一,要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指导思想和报道方针,重视新闻作品的宣传教育性,重视新闻作品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第二,评析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重点,着重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正面事件的报道,鼓舞全国人民的士气,提升全民族的精神状态,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4)良好的职业道德

新闻从业人员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是实现良好职业道德的先决条件。我国的新闻工作者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根本宗旨。

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作品评析者,会十分珍视国家和人民的信任,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会积极努力地宣传正确的思想、政策,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所以,评析者应该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志存高远,保证自己每一个作品的有效性、公正性和纯洁性。2.专业理论素养

新闻学是研究人类,特别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特征、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新闻理论作为新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包括[11]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原理以及比较新闻学等。新闻理论是新闻学的基础理论部分,研究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意义及其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新闻事业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关系;研究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工作原则、方法,等等。“新闻理论不能代替采、编、摄、录、播等具体的业务研究,但是它对具体业务有指导意义,是正确有效地开展新闻工作的理论基础。”[12]因此新闻专业理论是指导作品评析者评析实践的理论基础,是评析者必备的素质。

(1)新闻作品评析者要明晰新闻专业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

要明确新闻的起源与定义,事实与新闻报道的关系、新闻价值的概念、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关系等。只有科学、准确地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才能清晰地判断评析的对象,写出的作品分析才能切中肯綮、言简意赅。

首先,作品评析者应清醒地认识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众所周知,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新闻赖以传播的基础,它是新闻的本源,而新闻是对事实的反映和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没有事实也就没有新闻。因为真实,新闻才可信,才能够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向导和精神力量。因此,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原则是作品评析者要坚持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原则。

在进行作品评析时,评析者的真实性原则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其一,具体事实真实,即微观上的真实。评析作品中所体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甚至具体细节都必须真实准确无误;其二,总体真实和宏观真实,也就是一定意义上的本质真实。评析作品对事实的反映不应仅仅是现象的真实,还应在揭示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提升整个作品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方面多下功夫。

其次,对新闻价值的较好把握是新闻作品评析者应具备的素质。新闻价值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莫过于新闻的新近性和时效性。这两个要素决定了报道是否新鲜,是否准确、快捷,选择的报道角度是否新颖,报道途径和报道手法是否先进。同样,评析者对于以上几点的分析也正是对整个作品精华部分的提炼。因此,它们不仅是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指标,更是评价作品评析者业务素质的重要标准。

最后,和新闻采写者一样,作品评析者也同样具有倾向性。评析作品的倾向性很大程度上缘于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政治性和社会性,其倾向性往往体现在选择评析对象以及对其进行解释评价时,由于评析者立场、观点以及知识结构、认识能力的不同,得出的结论都在或明或暗、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决定、影响着受众的分析和判断。所以评析者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时,要坚持事实的客观性和主观倾向性相结合,在坚持真实性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态度,形成一种无形的意见引导受众。表现倾向性的方式和手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作品评析者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技巧。

(2)作品评析者要准确认知新闻事业的性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能否正确地把握新闻事业的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指导作品评析的实践活动。新闻事业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范畴,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宣传报道的指针,坚持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正确发挥新闻媒介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功能。

对新闻事业特别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可以保证评析者进行作品评析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前进,避免发生指导思想和原则上的偏差和错误。

作品评析者的主要任务是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因此,他们认识、分析问题的角度必须更新鲜、更精准,这样才能通过品评和鉴赏提升整个作品的深度和高度,使作品得到最终的启发和升华,更好地把握作品写作的本质和规律,得出普遍意义上适用的结论。

综上所述,报刊作品评析者必须具备新闻专业理论素养,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进行新闻评析。3.专业业务素养

作品评析者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一部分,除了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以外,丰富娴熟的业务素养对其进行新闻评析、准确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也是大有裨益的。

(1)了解客观实际的能力

所谓了解客观实际的能力,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即是采访的能力,是新闻传播者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在众多事实中发现新闻的能力,也是对客观实际的了解能力。

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只有善于发现和采集,才能真实、迅速、全面、准确地抓住足够的素材。人们常说,“新闻工作者是社会活动家”,反映的就是新闻工作者的社会活动能力。具体到作品评析者,了解客观实际既包括对报道中体现的事实的了解,也包括对作品采写者个人情况、采写背景,以及与事件相关的社会风貌等的了解。这些信息和资料的掌握,除了依靠查阅书籍、相关文字外,更多的则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调查研究获得。作品评析者只有较好地掌握新闻采访方面的知识,写出的作品才能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2)新闻敏感性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在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可能发生的万千事物中,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其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职业敏感。

新闻敏感对于作品评析者同样十分重要。新闻敏感强的作品评析者,善于发现事物的差异,能够迅速及时地把握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将其区别于同类作品,挖掘其特性和闪光点;新闻敏感强的作品评析者,能准确觉察新闻作品的背景,对其发展趋势作出正确判断,甚至从单一作品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作品评析者提高新闻敏感的途径很多。首先,应该培养良好的政治敏感。政治敏感的培养既要依靠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理论,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又要了解社会上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对政策措施的反映,做到“吃透两头”、游刃有余、从容不迫。其次,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日常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对培养新闻敏感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敏感是对事物的一种“直觉”,这种直觉只有与丰富的知识以及从实践中积累出的经验相结合,才能擦出新闻敏感的“火花”,才能有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因此,新闻作品评析者应该不断学习和积累各领域、各层面的知识和素材,理论联系实际,历史联系现实,国外联系国内,到需要用的时候就可以做到知识的有备无患。

总之,作品评析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博于见闻、长于表达,具备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新闻敏感性。

(3)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对于作品评析者而言,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是必须要具备的。因为任何思想、情绪都是通过文字的方式来表现的,只有把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所感觉到的逐一记录下来,才能成就一个完整的评析作品。

对作品评析者来说,表达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善于运用各种写作形式。论文作为新闻评析最常见的形式,作者必须运用自如、信手拈来;随笔、专著等其他形式也应略通一二,有所触及。“十八般武艺”都会使用,必要时还能够杂糅运用。

第二,善于量体裁衣。根据题材需要,选择适用的体裁,争取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第三,善于选择写作角度。根据作者和读者双方的不同需要,选择最适用的评析角度。

第四,善于谋篇布局。内容的安排恰到好处,中心突出没有散乱,各部分相互关联没有孤立,整篇文章水到渠成、浑然一体。

第五,善于驾驭文字语言。根据内容和形式的需要,运用最富于表现力,最得体的语言来表情达意。

第六,善于制作标题。准确、精炼、突出新意、富有个性和文采[13]的标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丝毫不能被忽视。

总之,文笔的精炼,思维的条理,情感的充分,内容的厚重都是作品评析者写作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4)思辨能力

这个能力是前三者的灵魂,虽然它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但却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指导评析者的实践。

作品评析者的思辨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迅速准确地捕捉作品中有价值的、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部分,预测事件纵深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最终实现文章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

任何一篇评析文章的形成,思辨能力贯穿始终,思辨能力越强,作品的质量和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掌握充分的专业业务知识是作品评析者选择评析对象、表达评析见解、提高评析能力所不可或缺的,对其工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4.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对新闻作品评析者同样适用。新闻报道范围的广泛性和服务对象的群众性,使得新闻作品呈现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外在形式。所以,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会有助于作品评析者全方位地感受新闻作品,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各类知识的有机结合、融会贯通还可以拓展作品评析者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和评价。

纵观新闻史各个时期杰出的记者、编辑、新闻评论家,基本上都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者,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写出学术功底深厚、内容思想深刻的文章,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如邓拓既是出类拔萃的记者,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杂文作家,琴棋书画皆通;《西行漫记》的作者、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是世界闻名的新闻记者,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

所以,作品评析者除了要具备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专业理论素养和业务素养外,更应该通晓社会科学、懂得自然科学,做一个“杂家”;不仅要具备政治家头脑,还要具备专家型、学者型头脑,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集新闻工作者和专家于一身。

作品评析者知识结构的构建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掌握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和西方文化知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学、艺术、绘画、书法、歌舞、戏曲各领风骚、各显神通,它们蕴涵着作为多民族国家传统的审美观念和情趣风尚,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而西方文化,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分析和提升,可以较好地为我所用。评析者在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可以帮助其准确了解受众的审美需求,写出的作品也会更有新意,更具情感,更为灵动,更易引起受众的共鸣。

第二,着重培养自身的语言素养。新闻工作者吃的是文字饭,应着重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尤其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古诗文的学习和使用能力。

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汲取这样的文化精华,对作品评析者提高语文素养大有好处。例如,有些题材的写作,可以稍稍借用或引用古诗文,使评析作品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气势起承转合、读来一气呵成,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当然,学习和运用古诗文,不能闭门造车,不能望文生义,要适当地联系实际,科学、负责地引用诗词、名言警句,使这些引用成为整篇文字的点睛之笔。

同时,对于中国近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文学常识的学习和掌握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具备史学方面的知识。新闻是今天的事情,而这个“今天”是承接昨天和走向明天的桥梁。因为昨天的新闻是今天的历史,同时今天的新闻必将成为明天的历史,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这样一个交替变迁的过程。因此,对历史的熟识将会帮助作品评析者把握时代脉搏,从中获得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认识。同时,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可以帮助评析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人物、事件,使主人公、主体事件更加饱满生动。

第四,尽可能多地了解最新的自然科学发展动态。当前,新能源科学、新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形成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群,它们的飞速发展,带动整个时代进步。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科教兴国”、“科学发展观”战略的提出,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报道也将大幅度增加,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深入。作品评析者如果对新技术、新领域的知识知之甚少,就不可能针对诸如“克隆”、“地球变暖”的报道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正确地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在新型新闻工作者的知识框架中所占的比重与分量将会与日俱增,决不可轻视、忽略。

第五,加强法律素养。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有足够的守法和维权意识,自觉学习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法规,从法律角度了解和认识什么样的报道活动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样的报道活动是法律禁止的,自觉把自身的新闻活动纳入法制轨道上来。

第六,具备基层工作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的作品体现和反映基层实际工作,对这类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对写作者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作品评析者应具备一定的基层实际工作知识,成为懂行的人,经常做一做基层实际工作,接触和解决一些实际矛盾,为评析者在分析全局问题时打下扎实的根底。

同时,作品评析者要有目的地扩大自己的交际面,适时、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不断创造和开拓搜集素材的活动空间。另外,评析者要有较强的生活适应能力。他们对特殊的社会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的适应可以解除与他人之间的隔阂,有利于深入采访,挖掘有价值的背景资料。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也随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最终必将成为一个囊括各类学科、各种知识的整体。包括作品评析者在内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的知识,因为知识的丰富和更新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作品评析者作为传播新知识、新信息的专业人员,更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进行终身学习,从点滴积累中获得无穷的收益。5.价值评价能力

作品评析者因其特殊的评阅者身份,除应具备上面提及的业务能力和知识素养以外,更应当具有一些评价学的基本知识,这是作品评析的特殊要求。

评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涉及较广的一个词语。可以说,每个人都会经常评价周围的人或事,作品评析者也不例外。他们的职责和任务就是给予新闻作品以评价判断,品评作品的优劣好坏、透析作品的风格特色、预见作品的社会影响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评析归根结底是一个评价的过程,从选题到赏析,再到传达评析结果,都需要有系统的评价学理论进行指导。这一理论贯穿于作品评析的全过程,如评析对象的选定、评析角度的确[14]立、评析原则和手法的运用、表现形式和风格的选择等。虽然,评价学的概念不一定在每位评析者的脑海里都能形成完整清晰的印象,但它的若干知识不仅能够帮助评析者摆脱评析实践中存在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还可以增强其文章的理性色彩,提升整个评析作品的高度。

那么作品评析者怎样才能具备良好的评价能力呢?最根本的就是要了解什么是价值,怎么才算是有价值。只有充分把握价值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对作品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作出准确的判断,最终的评析结论才能具有说服力和导向性。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程度。当主体存在某种需要时,客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主体的需要,这也就形成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由此可见,离开了主体的需要,客体则毫无价值可言。所以,作品的价值,是由作品满足受众以及国家、社会双重需要来实现的。作品评析者所做的就是将作品中满足双方面需求的精髓分析提炼出来,评价作品的价值所在。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指导采写者的实践工作,使他们写出更具价值的作品,提高新闻作品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评析者的工作也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作品,捕捉作品的闪光点,了解国家社会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发展。

作品评析者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提高自身的素质,充分释放潜能,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积累,稳步前进,真正成为连接记者、读者和社会的纽带与桥梁,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思考题】

1.评析新闻作品应遵循哪些原则?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新闻作品评析课的方法。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新闻作品评析者的素养。[1]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9页。[2]夏琼主编:《新闻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3]陈崇山:《论受众本位》,《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4]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9页。[5]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文献选读》,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20页。[6]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2页。[7]参见汤世英主编:《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3页。[8]江泽民:《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的讲话》,《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1页。[9]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4页。[10]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5页。[11]赵玉明、王福顺:《广播电视辞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12]成美、童兵:《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13]参见龚志聪:《报道工作的四个能力与四项学养》,《军事记者》2004年4月,第61页。[14]夏琼主编:《新闻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9~60页。

第二章 新闻作品评析方法

第一节 新闻作品内容评析

一、新闻作品的价值分析

1.真实性分析

评析一篇新闻作品,内容是否真实,应该是最先要考虑的。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如果一篇新闻失实,那么它就失去了作为新闻应有的价值了。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本质要求。新闻是一种面向社会的信息传播,它向社会提供的是外部世界新近发生的变动情况。广大人民群众是新闻事业的服务对象,他们每天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为的是要了解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了解世界变动的真实情况,从而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实际并正确做出决策。如果新闻报道不真实,又何来价值可言?报道真实才能取信于民。群众是新闻报道效果最权威的检验者,他们是否接受媒体的宣传,接受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媒体的信任度,而这种信任度又是以报道真实、讲真话为前提的。

新闻报道招致批评,往往都出在报道不真实上。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报道,现在不时面临假新闻的侵扰,虚假报道、虚假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出现在媒体上,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因此,真实性是评析一篇新闻作品优劣的首要因素。

如今,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有些媒体对时效性、可读性的考虑往往超过了对真实性的重视,不太注重对事件真相的调查;一些商业机构或个人为了自我宣传或其他目的,制造新闻事件并提供给新闻媒体,进行炒作;还有的记者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违心编造假新闻。这都导致了假新闻的大量出现。例如,2004年8月2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第二代身份证将由日本企业造》的假新闻。真实情况是为确保证件质量,经公开招标,选用包括富士施乐、惠普在内的打印设备,用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表面照片和文字信息的打印。但所有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均由公安机关制证中心(所)印制,制证过程是在安全可控环境下进行的,不存在身份证由外国企业印制的问题。假新闻作者的失误,在[1]于他只是看了雅虎转载的报道而没有查找原文,便信手写来。又如,2007年3月26日,台湾TVBS电视台以独家新闻方式播出一段黑道分子持枪恐吓录像。28日晚间该电视台坦承黑道分子持枪录像为记者自导自拍。这完全是自导自演的假新闻。

虚假新闻混淆视听,误导舆论,愚弄受众,会给有关当事人和单位造成精神上的伤害和经济上的损失,甚至还会破坏稳定。因此,记者必须对公众利益负责,把新闻事实完整而真实地呈现给公众。新闻评析者应该擦亮眼睛,不轻信,不盲从,认真鉴别真伪,维护新闻真实。2.新闻价值分析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2]。新闻工作者每天面对着纷纭变化的万事万物,哪些事情值得报道,哪些事情不值得报道;哪些事情应该重点报道,哪些事情只需作一般报道,这里有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

新闻价值是衡量事实能否构成新闻的客观标准,它对新闻报道的全过程都有直接的重要作用。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主要有: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在评析新闻作品时也要注意这几方面。

时新性 指新闻事件是新近发生的,而且是社会大众所不知道的。“新”应当有两层意思,一是“新近”;二是“新鲜”。“新近”是指新闻报道的时间新,迅速及时是其特点。“新鲜”主要指内容新,新闻的价值往往就体现在最新鲜的事实上。

重要性 指事关大局、影响普遍、与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群众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重要性是新闻价值的主要因素,也是核心因素。其主要衡量尺度是看它对国家、民族、人民、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显著性 指事实所涉及的人物、地点或事件本身等因素为众人所瞩目。

接近性 指新闻事实使受众感受到与其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或较密切的关系,从而表现出一种“新闻欲”。接近性因素主要包括地域上、心理上的接近。事情发生的地点越近,涉及读者的切身利益与思想感情越是密切,读者就越关心,新闻价值就越大。

趣味性 指新闻事实所具有的令人喜闻乐见的特质。新闻报道的内容只有使读者有兴趣,能引人入胜,读者才爱看、爱传播。

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编辑判断作品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它体现了记者善于捕捉、反映生活中的变化和潜在变化的能力,是记者、编辑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及时地判断某一事实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及时地判断某一事实是否新鲜,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及时判断同一个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哪一个是次要的;●善于从纷纭复杂的事实中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工作的计划性和新闻报道的预见性。《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新华社北京1978年11月15日电,全文见第335页)这篇消息堪称经典。这篇消息篇幅不长,200余字,却是一篇非常有分量的新闻。1976年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四五运动是正义的、革命的,然而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却依旧被认定为反革命事件。1978年11月,中共北京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领导同志在会议期间透露了为四五运动平反的信息。这一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新华社记者从这次扩大会议的众多信息里,提取出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重大政治新闻,单独成文,发表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及新闻价值的大小是新闻敏感的核心内容。记者、编辑可以通过对作品新闻价值的评判,对范例的肯定与分析,逐渐学会发现和判断什么是新闻,什么是重要新闻,从而自觉提高新闻敏感,丰富新闻实践内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多方面的需求。

二、主题分析

1.什么是新闻主题

一篇文章,总要告诉读者一些基本事实,表达作者对某个主要问题的看法。文学作品是通过一定的人物、事件、故事情节等形象手段来表现的,新闻则是通过对事实的表述来体现的。主题不同于“问题”,它不是新闻作品所提出的主要问题,而是对这些问题所持的观点及评价。

新闻作品主题是作者通过内容所表达的某种看法或主张,是新闻事实所体现的基本观点和中心思想,体现作者的见解、意图和倾向。它来源于新闻事实,又寓于新闻事实之中,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作品全文。

新闻主题是贯穿一篇新闻作品的主导思想,是新闻作品的统帅和灵魂。说它是“灵魂”,因为一篇稿子,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主题是否正确、深刻,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它决定一篇新闻稿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说它是“统帅”,因为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形式的选择,语言的运用,甚至标题的制作,都是围绕突出主题的要求而决定的。如果一篇稿子没有主题的话,那么,它的其他要素如材料、结构、语言等,也就变成了无所依附、毫无用处的废料。能够贯通首尾、统领全篇的,只有主题。

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是新闻作品内容的核心,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除了有的简短消息,只是报道某一简单信息,说不上有什么主题外,多数新闻作品都有主题。2.如何评析主题

了解了主题的涵义,那么在具体评析新闻作品时应该如何评析主题,把握怎样的尺度呢?

(1)评析主题是否符合新闻事实,这些事实是否足以成为记者所定主题的依据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分析新闻主题,要注意主题是寓于一定的事实之中的,通过叙述事实来说明和表现主题。主题往往是作者对新闻事实传播价值的认识。要确定正确的主题,首先要弄清所报道的事实中是否存在记者所提炼出来的主题的依据。如果事实提炼不出记者所确定的主题,那么这种主题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主题产生于对生活的观察,产生于日常生活之中。新闻主题是在对大量的新闻事实、社会现象观察、分析、综合、筛选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在评析主题时,第一个要把关的就是考察主题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就是主题的真实性问题。

2005年9月6日《新疆日报》报道的《家庭老账本见证时代变迁》,通过讲述新疆自治区经贸委退休干部郝大妈家记录的从1960年2005年几十年家庭流水账这一件事,读者清楚地看到了郝大妈一家的生活变化。该文让一个真实生动的小故事成为这篇经济报道的有效载体,承载起了故事背后的深厚内涵,表达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化水平不断丰富”的主题。

关于主题,毛泽东曾作过精辟的论述:“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从[3]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主题不能脱离新闻事实所提供的依据而夸大拔高。强扭角度的失实报道,读者比较反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考虑主题是否具有社会人文意义上的针对性

列宁的夫人娜·康·克鲁普斯卡娅曾介绍说:“列宁在做新闻编辑工作时,很重视选择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4]问题的主题。”“政治上重要的”,是指抓住方向性的问题,选择那些代表事物发展方向的、对全局有影响的、有一定的政治思想高度或政策思想高度的主题。它与当前的形势紧密相连,对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往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为大众所注意的”,是指选择和确定新闻主题,要考虑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和事物。“涉及最迫切问题”,是指对全局或整体有影响的问题,群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问题。多为从事实际工作的群众着想,真正能通过新闻报道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中国总理与艾滋病人握手》(新华社2003年12月1日),报道2003年12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地坛医院与三位艾滋病患者握手攀谈。温家宝总理作为国家领导人与艾滋病人握手,表明中国政府在艾滋病这一过去高度“敏感”的问题上有了历史性的态度转变。明确表达了中国政府直面解决艾滋病的严肃态度和决心,并形象地表现出中国领导人以人为本,反对歧视艾滋病人的思想境界和务实、亲民的工作作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分析主题是否鲜明、深刻、集中

主题鲜明,是指作者所写的人和事,要有鲜明的态度,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应当清清楚楚,毫不含糊;主题深刻,表现在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主题集中,是指主题要尽量单一、集中、明确,抓住要点,把中心思想写深写透。

三、角度分析

角度,即看事物的出发点,又称做“视点”、“观点”、“观察点”等。对同一事物,站在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和反映,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文学艺术创作讲究角度,新闻写作同样重视角度。一堆新闻素材摆在记者面前,从哪个方面写,写什么,采用什么表现手法,都涉及新闻角度问题。另外,受众在阅读新闻报道时,也有一个角度问题。受众所站的角度不同,对报道的看法和反应也会不同。1.新闻角度的含义

新闻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或侧重点。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也是选择新闻角度的基础。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哪些因素、哪些侧面会给人以新的感觉、新的启示、新的教育、新的指导,选择哪一个侧面更鲜明、更能叩响读者的心弦,就应该选择哪个侧面作为新闻报道的角度。

当代著名记者艾丰把选择新闻角度比喻为“挖矿”。他说:“新闻价值在事实内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床,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更准确、更鲜明地表现这些价值。”“如果说美术摄影师的角度是为了追求美的价值,那么新闻角度的选择在于追求新闻价值。”新闻角度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5]到新闻报道的成败。

新闻角度选择呈多样性的特点。比如:某城市一居民楼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并造成了人员受伤。那么,在这个新闻事件里就包含多种新闻角度:一是报道产品质量问题,提醒管道生产厂家重视产品质量;二是提醒居民注意煤气使用安全;三是灭火救人的现场报道;四是救火英雄的事迹报道;五是邻里间的帮助,社会救援和保险的及时理赔;六是对受伤者的报道以及医院的救治和后续相关报道等等。可见,同一新闻事件可表现的角度有很多方面。2.如何评析新闻角度

新闻角度的选择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记者从什么方向、在哪个立足点上、用什么视角,或者通过什么突破口去透视、寻找、挖掘、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便更充分地、更鲜明地体现其新闻价值和思想性,能够既深刻反映报道对象的本质,又准确体现时代的需要,及时回答受众欲知、应知却未知的问题,这就是新闻报道的最佳新闻角度。

(1)新闻角度是否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能说明问题

唯物辩证法强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当我们发现和掌握了某一新闻事实的时候,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要透过这种现象加以分析,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发现其内在规律,从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角度去立意,这样写出的稿件才有一定的深度和思想性,才能吸引编辑和读者的眼球。

面对东、西两德统一,战后雅尔塔体制的解体和东西方冷战结束这一重大历史变化,美联社记者马克·弗里茨并没按惯例从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高度加以报道,而是匠心独运,选择一个较小的切口,通过东德儿童对未来新世界的看法,来反映这一重大的社会政治主题。《东德儿童心目中的新世界》(美联社东柏林1990年9月29日),描写了儿童对即将诞生的新国家充满的担心和不安:房租上涨、父母失业、犯罪行为增多,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他们对家庭动乱、国家变革和社会行将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震惊和困惑。记者正是紧紧扣住这一点不放,通过学生的作文,把儿童心目中的新世界展示得淋漓尽致,引发读者深长的思考。

(2)新闻角度是否对某方面工作有影响或有指导意义

我们的新闻工作必须始终将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要从政治高度、从大局出发。因此,评析新闻角度,应该考虑到当前总的形势和报道思想。新闻报道只有紧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对人民群众有引导作用,才会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权威的指导性。

新闻报道在多大程度上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选材和立意的角度,在于它能否发掘和表现社会热点问题。2005年4月25日《武汉晚报》刊载了《3000小考生“妖魔化”妈妈》的报道(全文见第336页)。文中讲到,“楚才杯”五年级作文题《给我一点时间》,4200名考生中超过70%的孩子将妈妈刻画成“变色龙”、“母老虎”、“河东狮吼”的形象。教育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们被迫苦读,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这种社会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这则消息从一个人们忽略的角度,即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使得这个习以为常的社会问题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记者用事实说话,引语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妈妈,你在我心中的地位非常高尚,我不愿因为这而讨厌你,害怕你,我渴望拥有快乐的童年”。寥寥数笔,母亲与子女关系不和谐的复杂的情感矛盾被展现出来。结尾引用专家郑丹丹的话,将这一现象从“事件层面”引入到“意义层面”,升华了消息的主题,体现了社会的人文关怀。

(3)新闻角度是否适应读者心理,贴近读者

群众是新闻作品的最终检验者,因此新闻报道要贴近群众,寻找新闻事件与人们生活发生“内在”联系的那个侧面。《取下神像挂地图》(原载《中国青年报》1994年4月26日,全文见第337页)这篇报道讲的是豫南上蔡县东北部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东黑河村民用地图换下全神图,走出去寻求致富之路的故事。文章从农民家里中堂位置的神像换成地图这样一个小角度切入,以东黑河村这个典型,反映了中国广大农民在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过程中,从单纯的“土里刨食”向兼取“工商之利”的转变;从“囿于乡土”向“走向外部世界”的转变;从信奉迷信向崇尚科学的转变;从依赖他人向依靠自我的转变……在思想上、文化价值观上,经历了从保守到开明、从愚昧迷信到信仰科学的心理嬗变,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来封建保守的中国农民开始觉醒,他们不再把生财的希望寄托于神仙的保佑,而是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渴望改变生存环境。作者从农村的发展变动中挑选了这个全新的角度,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主题。

总之,新闻作品要想产生好的社会效果,就必须在寻找新的报道角度上下功夫。角度的独特新颖,往往使新闻作品能够出奇制胜,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节 新闻作品形式分析

一、结构分析

结构是一切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存在形式,是某事物用以区别它事物,保持其整体性、特殊性的有机联结、组合和排列模式。讲究结构,是写文章的基本要求。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合理的结构,材料杂乱无章、层次混乱,主题就难以彰显;而有合理的结构,材料才能各归其位,文章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过渡自然,浑然一体。1.新闻作品结构

写文章讲究谋篇布局,写新闻报道也要重视结构安排。新闻结构使新闻作品的各个部分成为有机的整体,它是表现新闻内容、体现新闻主题的重要手段。任何新闻作品的结构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功能的变化与结构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

当记者采访到了材料,从中提炼出主题后,就要考虑如何组织和安排这些材料了。记者对思想内容的表现形式问题,尤其是结构布局问题,必须加以周密的筹划:如何开头?怎样转接?分几部分?其先后顺序如何?哪些是要突出之“主干”?哪些是用以渲染的“枝叶”?于何处伏笔?在哪里呼应?如何点题?怎样结尾?……这类问题,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谋篇”、“布局”,也就是结构。2.如何评析新闻作品的结构

(1)分析一篇新闻作品结构的好坏,首先看其是否简要清晰,易于读者理解

新闻报道主要是报道新闻事实,或者是报道事实中有新闻价值的方面或部分。新闻要求迅速及时,拖了时间就失去了新闻的意义了。读者读新闻作品是比较匆忙的,新闻作品的篇幅一般是比较短的,这就要求新闻作品在结构上必须简要清晰。对于一篇文学作品,要求它的结构跌宕起伏,错综复杂,充满伏笔和悬念是可行的,然而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去结构新闻作品,就很可能侵害新闻事实的真实性。新闻报道是写给读者看的,读者需要报纸提供简单明了的信息,因此,新闻作品的结构不能过于复杂,应当尽可能简单。著名记者穆青曾说过一句十分通俗而又精辟的话:“新闻是发电报,通讯是写信。”这就是要求新闻稿要简洁、明了、清晰、流畅。曾经两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唐·怀特黑德说:“新闻写作中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清楚明了!要让读者明确无误地了解你所要说的事情,这比做什么事情都更难些。”“清楚明了只有在把新闻写得简明扼要时才能实现,而要做到简明扼要却[6]并非易事。”我们在评析新闻作品时,也要善于考察新闻作品的结构是否简洁明了,要将“简洁明了”放在衡量新闻作品标准的一个较为重要的位置上。

新华社2000年6月11日发表的调查性报道《药价追踪》,揭露了有些医院药价虚高的内幕。记者先讲同一种药品不同地方药价不同甚至相差几倍,然后分别调查了该药品出厂价和北京市场规定的零售价各是多少;计算了正常的差价后,指出实际赚头其实更大,得出药价窜高症结在医院的结论。记者揭露内幕:药厂为扩大销售额把目标盯住医院,既给折扣又给回扣,还请吃请喝请旅游,送车送钱送设备,而医院则是“狮子大开口”,办公大楼、宾馆都是由药品的折扣累积而成,药厂还要对医院负责人、相关科室负责人以及医生进行“公关”,暗地“奉送”一定的回扣,这些因素致使医院药价一加再加。记者在报道最后公布了医院药品的最高价是如何定出的。这种结构形式,按照调查事件的逻辑顺序展开,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条理清晰,交代得非常清楚。

(2)新闻作品的结构要与“最重要的事实”有直接关系,能充分表现主题

记者根据新闻价值判断来组织材料,哪些材料对反映主题起到关键作用,哪些是需要重点讲述的,哪些是需要次要讲述的,记者要心中有数,组织材料时要以充分地表现事实为目的。

主题是新闻作品的“灵魂”,是“内在结构”的主线。采写新闻作品时,要依据主题的需要选择、组织和安排材料。围绕主题来理顺全部事实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层次排列。层次的确定、段落的划分、叙述的先后、笔墨的浓淡,以至于怎样开头、如何结尾等等,都应依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确定。魏巍在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就遭遇过材料过多,如何更紧凑、更具表现力地表现主题的问题,经过多次修改,在结构层次上作出了调整,才使得文章结构更加紧凑,更加层次分明,紧扣主题。

(3)新闻作品结构要灵活多样,富有创新性

客观世界千变万化,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新闻作为客观事物的反映,其题材是多样的,内容也是千差万别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作品的结构也就自然有很大差别。在新闻竞争极其激烈的今天,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应当有它的特点,应当把事物的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充分地表现出来。好的新闻结构往往是灵活自如,不会墨守成规的,因为墨守成规不可能产生真正创新性的作品来。新闻作品的结构可以借鉴文学、电影等的结构形式来提高新闻作品的可读性。《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新华社北京1982年7月16日)这篇消息,用散文式的结构布局,对材料的取舍穿插、场景的描写和语言的运用都有创新。开头没用“人民的艺术家金山同志追悼会今天在首都剧场举行”或“首都千余名群众今天举行追悼会,沉痛悼念人民的艺术家金山同志”这类常见写法,而是以镜头式的现场描写手法开头,选择会场上悬挂的一幅幅有文采的挽联和反映金山同志艺术实践的几十帧照片,形象而又概括地回顾了金山几十年的艺术成就和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再用夏衍的悼词和阳翰笙的讲话对金山的高度评价相呼应。过渡巧妙,转折自然,一幅幅跳跃着的画面,一行行饱蘸感情的排比,处处呈现一种情感的流动。独特新颖的表现形式,使“人民的艺术家”的形象更加丰满。

二、表达方法分析

表达方法是新闻写作中表达主题、刻画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表达方法有助于准确而生动地表现新闻的思想内涵,增强新闻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新闻作品的表现手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1.叙述

叙述是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叙述,是指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概括说明和交代,是述说人物经历和事件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表达方式。叙述的基本特征在于陈述事物的“过程”、前因后果以及来龙去脉等等。叙述的方法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其方法一般分为: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 就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前后经过以及人们思维发展的顺序,从头至尾、由浅入深地介绍事实。这种叙述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一目了然。

倒叙 是作者为了有意识地突出事情的结果,或突出精彩的情节、场面,打破从头至尾的叙述方法,把事情的结局、中间或后面发生的事情的片断提到开头来写,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采取倒叙的方式是表达上的需要:或为了表现主题,或为了结构的变化,或为了造成故事的波澜。

插叙 是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从整体上来说,叙述是否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是评析新闻作品时需要注意的。2.描写

描写,是重要的表达方法之一,是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和环境所做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和叙述是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客观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叙述着眼于交代“过程”,描写着眼于描摹“样子”。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具体的形象的描绘,可使人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可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根据描写的对象和范围,可分为人物描写、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

(1)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在通讯中经常用到。通讯,特别是人物通讯,除了要叙述故事情节之外,还要着重写人。把人写活,要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对话、行动和心理描写,把人物性格、思想反映出来。

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新华社1995年4月6日)有一段描写孔繁森即将赴藏前向母亲告别的情景:孔繁森默默地站在母亲面前,用手轻轻梳理着母亲那稀疏的白发,然后贴在老人耳朵旁,声音颤抖地说:“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不去不行吗?”年迈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舍不得地问。“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孔繁森的声音哽咽了。“那就去吧,公家的事耽误了不行,多带些衣服、干粮,路上可别喝冷水……”想到也许这是同年迈多病的母亲的最后一面,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扑通”跪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流着眼泪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

这段文字描写了孔繁森在忠孝矛盾时所做的选择——离开年迈的老母亲,离开妻女,只身赴藏。主人公的语言、动作,表现了对母亲无法尽孝的无奈,但他的表现更使他“党和人民的儿子”的形象屹立在读者心中,读来感人至深。

(2)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是对事件的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进行适当的、必要的描写,它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人物和事件的性质、状况、意义,起到交代背景、烘托人物、渲染气氛、加深印象的作用。精彩的场景描写,读来可以让读者感觉仿佛置身新闻现场,耳闻目睹那里所发生的新闻事件,使人感到逼真,富有感染力。《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新华社北京1982年7月16日)在开头进行了场景描写: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雷电、钢铁、风暴、夜歌,传出九窍丹心,晚春蚕老丝难尽;党业、民功、讲坛、艺苑,染成三千白发,孺子牛亡汗未消”,悬挂在追悼大会会场的这幅挽联,概括了金山寻求光明与真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

这个场景描写烘托了追悼会场肃穆的气氛,刻画了人们的心情,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在评析作品时需要注意,新闻作品中的场景描写必须以现场所发生的具体事实为基础,用生动的事实说话,不能凭空虚构想象。

(3)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历来受到有经验的记者的重视。细节可以使故事曲折动人,人物丰满扎实,主题深刻鲜明,能够增强报道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在分析新闻作品的表达方式时,对细节描写也是不容忽视的。

评析新闻作品的细节描写时,首先,要注意细节应真实典型,能反映事物的特征,具有说服力。其次,应注意细节描写要文笔简洁,体现作品精炼的特色。最后,还需要考虑其与整篇作品的关系。《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新华社2005年6月2日,全文见第351页)中描述王顺友与马的关系时写到:……其中一匹叫青龙的马,一身雪白,跟他的时候只有5岁,一直伴他走了13年。这匹特别有灵气的马,能记得王顺友在邮路上每一处习惯休息的地方,每当天色渐晚,看到主人因疲倦而放慢了脚步时,它就会用嘴咬咬他的肩头,意思是说快点走。然后便会独自快步向前走去,等王顺友赶到休息的地方时,它早已安静地等候在那里了。让王顺友最为刻骨铭心的是,这匹马救过他的命。2005年1月6日,王顺友在倮波乡送完邮件往回返,当他牵着马走到雅砻江边直奔吊桥时,不知怎的,青龙四个蹄子蹬地不肯走了。仅差十几米远,王顺友看到一对马帮上了吊桥,他想同他们搭个伴,便大声喊:“等一等……”可他的青龙一步不动。正当他急得又拉又扯时,一个景象让他惊呆了:吊桥一侧手臂粗的钢缆突然断裂,桥身瞬间翻成90度,走在桥上的3个人、6匹马全部掉到江中,转眼间就被打着漩涡的江水吞没了。半天,他才回过神来,抱住他的青龙哭了。

这个细节描写形象具体,既让读者了解了马班邮路的辛苦与危险,又渗透着主人公与他的工作伙伴的浓浓深情,震撼读者的心灵。3.议论和抒情

议论,指作者对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事件、现象和问题等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见和态度,以深入揭示事物的内在含义。抒情,指作者在新闻作品中表达、抒发思想感情。在新闻作品中,议论、抒情常常结合起来运用。新闻要求用事实说话,但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不仅不违背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而且能使主题深刻、特点鲜明;还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唤起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因此,在评析新闻作品的议论抒情时,要注意他们是否得体,是否恰到好处。《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通讯中写到(全文见第343、345页):这身邮政制服给予王顺友的何止是胆?它给了他一个马班邮路乡邮员的最高品质——忠诚。这也是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忠诚洒满了他邮路上的每一步。……“山若有情山亦老”。如果王顺友走过的邮路可以动情,那么,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道岭,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将洒下如诗如歌的泪水,以敬仰这位人民的乡邮员,用20年虽九死而不悔的赤心,锻铸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最高贵的品质——“忠诚”。

配合前面的叙述描写,这些议论抒情直接表达出了对主人公王顺友的判断、态度和感情,提升了新闻作品的主题。4.说明

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或人物的有关背景材料进行介绍和解说,以便于读者理解新闻的内容:他每走一个班要14天,一个月要走两班,一年365天,他有330天走在邮路上。他先要翻越海拔5000米、一年中有6个月冰雪覆盖的察尔瓦山,接着又要走进海拔1000米、气温高达40摄氏度的雅砻江河谷,中途还要穿越大大小小的原始森林和山峰沟梁。……《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这段解说简明扼要、清楚明了,交待具体,配合后文,让读者了解了马班邮路工作的辛苦,更能凸显英雄人物的精神境界。5.对比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记者有意把两个相反或相对的新闻事件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或者把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摆出来,互相映衬,突出矛盾,明确是非,表达主题思想。通过对比,更容易鉴别好坏、善恶、美丑,更容易认识事物的本质特性。新闻报道中运用对比,要恰当、鲜明、典型、有力。

消息《上海严寒》(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发表于1957年2月12日,当时上海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80多年来罕见的严寒。为表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作者仅选用三个例子:先是引用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对比这几天要比十年前冷得多,却没有发现冻死人的事;然后又写民政局布置加强对生活有困难的居民的救济工作以及上海市教育局将全市幼儿园开学日期延迟。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内涵已经在字里行间显现了出来。6.设置悬念

悬念通常又被称做扣子、关子,是读者(观众)欣赏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心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在悬念的作用下,读者(观众)往往欲罢不能、不得不看下去。在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悬念”是一种创作技巧,也是一种创作理论。在新闻作品中,由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较为曲折或具有一定的戏剧性,作者为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往往在作品中先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再用事实予以解释,揭示结果,解除悬念。

通讯《医药代表向“老百姓”下跪》(原载《浙江日报》2003年2月25日)在文章开头就设置了一个悬念:在杭州“老百姓”大药房内,一位医药代表面对满屋的人,竟痛哭流涕地向药店采购部部长下跪,不是为了求“老百姓”大药房买他的药,而是别再卖他的药了。作为医药代表,药品销售越多,利润越丰厚,可他为何会为了把药拿下柜而下跪呢?这样有戏剧性的开头,自然吸引读者想要看个究竟。

设置悬念这种表现手法运用得好,能引人入胜,激发读者阅读全文的欲望。但要注意,所设悬念要与新闻事实相关,要揭示结果,还要做到简而精。

新闻作品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而且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表现手法是为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新闻作品的内容服务的,我们在分析时要正确认识这两者的关系。

三、语言

1.新闻语言的含义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传播功能和舆论作用,早就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固然有主题深刻、信息量大、角度新颖、结构精巧等诸多因素,但无论哪个方面,最终都要表现在语言上。语言是一切文体物质外壳的表现形态。

新闻语言是表达新闻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的元素。

新闻语言之于新闻事实,犹如衣服之于人,合体、色彩协调的衣裳能使人神采倍增,给人以美感;反之,就会使人感到别扭。对语言进行审美,已不仅仅是文学的专利,报刊新闻在抢夺受众的竞争中,也日益重视对语言的锤炼,以使新闻语言更准确地阐述新闻事实,体现出较高的美学价值。2.评析标准

(1)准确贴切

语言的准确性是新闻作品的重要特征。一篇新闻作品,语言是否准确,常常同新闻事实是否真实可信直接联系在一起。如果新闻语言不准确,所表达的情况与事实真相仅仅是差不多的程度,那么其本身就失真、失实了,这是新闻之大忌。

新闻作品语言的准确性,首先,要求符合事物和客观实际。要概念明确、判断准确,推理符合逻辑,能够恰如其分地再现事实;要不夸大,不缩小,不以“点”代“面”,也不个别代替一般。其次,还要用词贴切精当,诸如“空前绝后”、“世界一流”、“极大地鼓舞”等词语在新闻中必须谨慎使用。最后,还要合乎语法逻辑,新闻作品的语言应该直陈其事(人、物),语义明确,不能歧义难解,含义模糊。

(2)简洁明快

新闻语言的简洁,就是用简洁而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即所谓“文约而事丰”。新闻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要求在一张报纸有限的篇幅内刊载尽可能多的新闻和信息,而且当今读者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会抽出太多的时间去阅读报刊,因此要求新闻作品简洁明快、短小精悍。新闻语言要简洁,就是指语言的表达要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简中求准。

(3)通俗易懂

通俗易懂是新闻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也就是用实实在在的语言去叙述、描写新闻事件,不刻意雕饰、任意渲染或追求奇巧华丽,正如苏轼诗中所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要求作者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所见所闻的事实;此外,新闻报道是供成千上万的各层级读者阅读的,受众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也要求新闻语言是朴素的,过于玄奥、晦涩、华丽或浅陋的语言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通俗易懂,要求新闻语言要接近生活、接近受众。新闻作品的语言是生活化的,可以再现生活的原貌;同时新闻语言也是口语化的,为受众所熟悉的。因此,要做到通俗易懂,新闻语言就应该避免用生僻字词、公文语言,在慎用古汉语的前提下,选用熟语、习语。需要注意的是,通俗并不等于平庸和浅陋,并不等于“干巴巴”和毫无生气。新闻语言在注重通俗易懂的同时,还要追求生动形象。

(4)生动形象

所谓生动形象,就是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恰当的修辞手段,把人物、事件、情景,具体鲜明地突出出来,吸引读者深刻领会报道的内容。语言的生动形象,并不是要求多用华丽的词藻,而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加以描绘,做到形象鲜明,富有表现力。

新闻语言的生动形象是由大众传播的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决定的。受众面对众多的新闻报道可以任意选择去阅读,对于不能激起受众兴趣和渴求欲望的新闻报道,受众便熟视无睹。这就要求新闻语言必须生动形象,只有做到了生动,对受众才具有吸引力,才有被接受的可能。

毛泽东当年为新华社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新华社1949年4月22日)的新闻,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展现了我军当时渡江的雄伟气势,可谓是精辟的语言和高深的思想相得益彰的典范。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这篇消息只有140多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将战事的进展清晰生动地表述出来,全文充满了一种动态美。消息第一句,言简意赅地概括叙述了此文要表述的内容:我30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个重大事实。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具体说明,使读者了解这场战斗是怎样开始的。第三、四句描写了国民党军队的惨败景象,以及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勇往直前的战斗场面和成果。一连串的动词“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紧扣心弦,一气呵成地勾勒出“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丽场面。“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读来气势雄伟,语言凝练,富有形象感。而后又以简练的语言说明这场渡江战斗已取得的成果,给人以波澜起伏的效果。结尾概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表明了必胜的信心。

分析新闻作品中的语言,还需注意的是:一般说来,记叙事实要明快畅达,写人状物要生动形象,议论说理要精确严密,抒发感情要情真感人。不同的新闻体裁对语言还有不同的要求。

第三节 特定层面分析

把不同的新闻作品放在特定层面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使我们从比较、分析、研究中认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异同,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新闻作品的内在规律,提高新闻作品的评析水平和新闻报道水平。上一节着眼于单篇新闻作品评析,本节则从同题比较、专业新闻报道以及个人作品分析这几个特定的层面对多篇新闻作品进行比较、评析。

一、同题比较

在新闻评析中,比较常见的是同题比较,即针对同一新闻事件,把几家报纸对此报道的稿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评析者对作品所作的判断比起单篇分析更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同题比较研究的对象,大概有这样几种:

第一,从媒体所属的地域角度看,中外媒体、异地媒体、全国性与地方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可以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往往可以注意到在舆论导向、新闻价值观以及新闻报道的策略和写作方式上存在很大不同。尤其是中外媒体,由于国家利益不同,以及新闻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在舆论导向上,同一事件甚至还会出现对立的新闻报道。例如对于2001年4月中美撞机事件的报道就凸显了这一点。这点将在本书中外新闻作品特色比较中作详细讲述,此处不赘。

此外,由于接近性不同,在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中,异地媒体、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的报道由于利益冲突、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等原因,也会有所区别。

第二,从媒体的属性来看,党报与都市报,专业性报纸与综合性报纸或大众性报纸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也会有差异。党报一般严肃、权威、政策性强,而都市报通俗、活泼、带有平民化色彩,因此对待相同事件,二者所选的角度、报道的深度以及语言表达上会存在差异。专业性报纸由于面向特定人群,因此其报道的侧重点往往放在专业领域,在内容以及话语表达上可能不及综合性媒体或大众性媒体通俗。

第三,从新闻表现形式上来看,虽然各家报纸报道的都是同一事件,但是在新闻的标题处理、报道角度的选择、新闻主题的确定、结构安排、语言方式、新闻背景处理等方面也会存在差异。“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通过比较这些操作层面上的差异,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评析对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品评优劣得失。下面是两篇关于“朝韩离散家属首次互访”的报道,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它们的差异:[人民日报(2000年)8月15日汉城电] 朝鲜离散家属访问团乘朝鲜高丽航空的专机于今天上午11时抵达汉城,踏上了实现与亲人相逢梦想的南方土地。这次朝鲜离散家属访问团是在1985年9月南北首次交换访问团后首次实现的互访。他们也是在朝鲜半岛分裂55年之后,搭乘朝鲜民航客机从平壤直飞汉城的首批客人。以天道教青友党中央委员长柳美英为团长的访问团包括100名离散人员,另有30名随行人员和20名记者。访问团在抵达汉城金浦机场和住宿的华克山庄旅馆时,受到了机场和旅馆服务人员的热情欢迎。今天是韩国光复55周年纪念日,汉城市区内的街道两旁太极旗迎风飘扬,朝鲜离散家属访问团的到来,为这一节日增加了喜庆的气氛。与此同时,以韩国红十字会总裁张忠植为团长的韩国离散家属访问团也于今天下午1时搭乘同一架飞机从汉城金浦机场直飞平壤。(原载8月16日《人民日报》)[美联社汉城8月15日电] 在今天韩国电视台直播的画面中,100名朝鲜人悲喜交加,紧紧拥抱着他们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未能见面的南方亲属,他们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今天从平壤同时抵达这里的这些上了年纪的北朝鲜人被人们簇拥着走进汉城的一个会议厅,他们的亲属早已等候在那里。哭声和呜咽声立即充满了整个大厅。一个68岁的老汉对他已经95岁的母亲说:“妈妈,别伤心,你的儿子来看您了。”这位母亲情绪太激动了,一名护士马上跑过来为她量血压。另一位情绪异常激动的男子跪在地上向他的父亲磕头。坐在轮椅上的父亲身体虚弱,已经无法作出反应。人们相拥而泣。他们拍着对方的背互相安慰,递上手帕擦去泪水。待到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亲人们相互讲述各家的往事,并一同翻看老照片。此次团聚的一幕使人们看到,在封锁的、军事化的边界两边,数以百万计的[7]朝鲜人在经历着离别的痛苦。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虽然是同一题材,但是两篇新闻报道选取的角度、报道的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主题有着很大差别。《人民日报》的这条消息五要素俱全,是对这一事件概括的叙述,偏重这一事件重大的政治意义;美联社的这篇报道则以人物的个体活动表现为主,注重细节描写,具有很强的故事色彩,两篇报道风格迥异。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闻作品评析活动中,上述几点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交叉进行的。此外,进行同题比较的作品之间应该具有可比性,即不同的新闻作品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应该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发现和分析这些对应的关系,是进行比较研究的重心所在。在评析中,还应该有明确的价值尺度和标准。有了明确的价值尺度和标准,才能作出清楚的判断,得出准确的结论。

二、专业报道作品分析

新闻报道总是会与某个专业或行业相关,或者属于政治新闻,或者属于经济新闻,或者属于科技新闻,或者属于文艺新闻,等等。从这个角度看,任何新闻报道都具有专业的特点,都属于专业报道。新闻媒介内部对于社会行业、领域报道的分工,新闻记者在各个行业、领域专业性的报道要求,使报道实践活动在各个行业领域越来越细致、深入。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媒体竞争的加剧,受众要求的提高,新闻报道呈现出新的趋势:内容更加细化、受众日渐多元化,专栏、专版、专刊等中的一些专业新闻报道异军突起,对记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第一,报道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准确也是对新闻报道的首要要求。在专业新闻的报道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专业报道不仅仅是传达新闻事实,还承担着宣传的作用。准确是保证新闻报道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尤其在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法制新闻、外事新闻、科技新闻等这些对新闻准确性要求极高的报道中,一个小小的错误,往往会引来极大的麻烦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损失。

真实、准确体现在舆论导向的正确,报道内容和语言文字表述的准确上。报道涉及的有关方针、政策要准确无误;报道的内容完全符合实际,数字运用、程度表达、意义评价等都必须表达准确,不夸大,不缩小,与事实相符;语言与文字表达做到专业术语准确等。

第二,专业新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业务性,针对性、实用性都强,能够给读者、受众以政策、专业方面的引导或思想方面的启迪,但要注意专业新闻不是工作总结,在评析时,应注意这一点。

许多专业性新闻,旨在对党和政府一个时期内的政策进行解释和宣传,其内容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政策性。一些新闻中报道的行业工作动态,各条战线新人新事的新闻,虽然不直接阐明政策条文,但也渗透着政策精神,体现着政策。新闻中报道的各方面工作的进展情况及绩效,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术语、专用名词等,这就使专业新闻带有较强的业务性。但是,新闻不同于工作总结,不像工作总结那样详尽展示工作的全过程,也不要求把业务问题说深说透,而应采取概括叙述的方法,简洁地加以介绍。其着眼点在于,通过写业务问题,揭示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给读者、受众以政策方面的引导或思想方面的启迪。也就是说,新闻性是主要的,业务性服务于新闻性。专业新闻报道作者要善于抓住有新闻价值的活动、工作或现象做文章,透过业务问题,揭示其蕴含的新闻价值。例如,一些地方为获得国家各种补助,“争戴贫困帽”,在全国普遍引起议论和不满,新华社针对这一问题,在1995年5月16日发表了《择优奖励“养快马” 安徽财税改革煞住争戴贫困县帽怪风》一文,报道了安徽通过财税改革扭转了这一现象的做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消息播发后,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贵州、广西等省市有关部门还来电或来人考察安徽省财税改革在这一方面的具体措施。

第三,贴近读者,把专业性与通俗性有机结合起来。

新闻报道要面向人民大众,因此,选题和内容要尽量接近实际生活、贴近读者;形式和语言要尽量通俗易懂。通过对事实的传播,达到帮助广大受众认识科学真理,了解政策法规,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尤其在科技新闻、法制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闻、卫生新闻等方面,这样的要求更具有实际意义。

第四,报道程序的严肃性。

报道程序的严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该报道什么内容,不该报道什么内容,该报道到什么程度,要慎重考虑,必要时还需经有关部门审查通过才能报道。二是要掌握好报道时机。如果自作主张,把不该报道的内容或不到报道时机的事情报道出来,会给其他部门正常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也会给新闻单位自身带来不良后果。在法制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不能草率,对案件性质的评价要符合法律程序,要依据司法部门的结论,不能自行其是。

科技新闻、经济新闻也要注意。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经济信息、军事机密等,往往涉及到国家安全与利益,一些国外常驻机构大量订阅我国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进行整理研究,收集各方面的情报。如果新闻处理不好,会给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运用运载火箭发射了3颗人造地球卫星。当时新华社只简明扼要地发布了一则消息,外国情报机构便闻风而动,想进一步了解这3颗卫星进入太空后能否进入不同轨道。特别是美国大使馆迫不及待地要了解有关情况,但都一无所获。然而9月底,北京某电台播出了《太空奥秘压桂冠》的广播稿。随后,北京某报刊登了《我国第九颗人造卫星》的长篇科技新闻,同时还附发了有3颗人造卫星图样的卫星总装车间的照片。两篇文章将3颗卫星的运行轨道、无线电遥测频率等全盘托出,公诸于众。结果外国情报部门费尽心机搞不到的科技情报,只需买张报纸就将我国的空间[8]技术、火箭发射、卫星研制和发射的秘密轻易弄到了手。因此,作为新闻研究人员,应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考虑新闻作品的价值,认真对待报道程序,不能出差错。

上面提到的标准是就专业性新闻自身的特性来谈的,在评析的过程中,要把主题、角度、价值以及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综合起来加以运用,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评价新闻作品。

三、个人作品评析

所谓个人作品评析,就是对某一位有显著成就的记者某个时期内采写的新闻作品,或对其所有的新闻作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这位记者作品的特色和风格。

不同的新闻记者有不同的报道风格。我们以著名记者穆青为研究对象,对他的新闻作品作宏观上的分析。

穆青1942年8月进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从事新闻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笔耕不辍,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为人们广泛传诵。正如范敬宜评价的那样:“(穆青)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能以自己的作品对国家、民族产生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我国新闻史上是[9]罕见的。”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分析穆青新闻作品的特点。1.反映多彩的农村生活

穆青在他数十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反映农村和农民生活的作品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他对中国的农村,中国的农民有着深沉的眷恋和浓厚的感情,对农村的事业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在不同时期所作的关于农村的报道,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农村生活的变迁史。

从20世纪50年代的土改,60年代的困难,70年代的粉碎“四人帮”,到80年代的农村经济改革、90年代的农村新貌,他的报道清晰地反映了农村发展变化的痕迹和未来的趋向。1982年穆青写的六篇河南农村见闻,篇篇都有新意,都在歌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出现的美好的社会景象。如农村经营管理站,农民养牛致富,农业夏大于秋的趋势,幸福的五保户,农民的挑战,农民们抢农业科技人员,以及华西村、塘桥镇、碧溪镇和无锡县东升村发生的新现象。在他的报道中,有新人物、新思想、新事物、新动向、新成绩、新问题,但不管哪一方面,都包含着一种可喜的景象,反映了农村政策落实后的社会现实,是新与[10]美的写照,是对党的政策的颂歌。

纵观穆青数十年间关于农村风貌的报道,可以看出,他始终紧跟着历史发展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紧紧围绕着历史变迁,经济发展,农民富裕做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引人向上,催人奋进的精神,闪动着时代的火花。2.表现具有时代精神的主题

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往往会起到人物的某一段传记、时代的某种记录的作用。能否高瞻远瞩地提炼出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并从这个高度来表现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和思想风貌,成为人物通讯成败、优劣的关键。穆青笔下的人物,是从千万个英雄人物中选取出来的,代表着一个时代,体现着时代精神。

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作者集中写焦裕禄担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后,带领全县人民为改变这个灾害连年的贫困地区的面貌,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感人事迹。通讯的几个小标题“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县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没有死,他还活着”,刻画了焦裕禄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人至深,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广大干部起到了很大的激励和教育作用。《为了周总理的瞩托》,写农民科学家吴吉昌不仅是位农民科学家,会运用辩证法来种棉花,解决各种难题,更难得的是不畏林彪、“四人帮”的迫害,遵照周总理的嘱托,为追求科学和真理奋不顾身,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还讴歌了周总理关心棉花科研工作、关心农民科学家的伟大情怀。以此来反映时代的本质面目,反映社会的正义力量,激人奋进,给人以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3.汲取丰富的民众语言

穆青主张新闻记者要博采群众口语、增强表现力。他曾说过:“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11]一样,立即透出美味来。”穆青的新闻作品,善于直接引用农民的语言,反映重大的社会主题,反映时代精神。

在《因为分配了土地》中,他曾问过一位抗旱的女青年团员一天能挑多少水,她说:“裤腿一卷,一挑不比男的少。”一句话朴实无华,却把这位土改后充满自豪感的女青年的精神面貌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在《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他写到病危中的吴吉昌,直接引了吴吉昌的话:“我不怕死,可我不能死,……我还没有完成周总理交给我的任务……”这是对“文化大革命”的血泪控诉,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在《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中,对“左”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灾难,通过主人公潘从正的话,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俺不怕穷,只怕乱。今后可不能再折腾了!越折腾越穷,将来国家靠什么?只有大家齐心搞建设,国家才能富起来。”

此外,穆青还用了不少农民中流行的谚语、“顺口溜”来反映农民的思想变化,反映农民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现象的品评。例如在写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农村集体经济的财务制度非常混乱,农民说这是“糊涂庙、糊涂神,糊涂浆糊一大盆”。农村开始实行大包干责任制,让农民把公积金、公益金都交给农业经营管理站,农民有点不放心,他们说,“嘴是流水账,肚子是总账,口袋是小银行。”当农业经营管理站妥善地管理好了农村经济时,“农民很喜欢这个办法”,认为只有这样才“不怕保管秤砣,不怕会计挪笔尖戳,队长想摸摸不着”。作者还引用农村歌谣:“夏天一坡麦,秋天一坡棉,吃的白面馍,花的棉花钱”,告诉读者豫东人民充分发挥中原地区的优势,一手抓粮,一手抓钱,全都吃了白面馍,走上了“一季小麦吃全年,腾出秋田挣挣钱”的富裕道路。这些“顺口溜”语言诙谐、幽默、含蓄、活泼,既通俗易懂,富有地方特色,又寓意深刻,能说明问题,反映实质,使人清新悦耳,[12]给人一种雅俗共赏的美的享受。4.带有强烈的思想感情

穆青新闻作品中所渗透的情感,既有与个人的情感需求相联系的乡情、友情等,也有和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正义感、责任感、集体感和民族感等。穆青作品的审美感根据新闻事实的不同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如《一枪未放的胜利》让人心潮澎湃;《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让人泪洒衣襟;《赶着黄牛奔小康》让人欣喜愉悦;《历史的审判》让人神情凝重。

穆青的人物通讯所展示的往往是英雄人物在革命年代或是探求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阻力、困难、迫害甚至牺牲,以及特定的历史环境给他们造成的悲惨命运。但是他们有着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强劲的生命力,他们掺和着血和泪的斗争,使作品给人以哀而不绝、悲而不伤的悲壮审美感受,其道德力量、人格力量、情感力量也显示了他们人生价值的崇高美。这种悲剧性的情节会使读者因为对主人公的同情和对消极势力的愤怒而萌生出一股悲愤、正义的强烈情感。它非但不使人感到消极悲沉,反而更加激发受众对社会现实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5.选择典型性的时代人物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特征,而每一个先进典型无不是这些特征的最忠实的体现者和承载者。穆青作品总是紧扣时代脉搏,揭示重大意义,展现时代画卷,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他所推出的“典型”的榜样示范功能是具体、实在而又实用的。“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作为典型宣传的工作经验可直接为他人所借鉴,先进人物的模范行为可供他人模仿,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可给人启迪。

穆青的新闻作品,尤其是人物通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能把握社会关注点,精心选出具有高度典型性的时代人物。更关键的是,穆青不是单纯为写人而写人,而是根据时代提出的问题,通过塑造一个个典型人物,去感染人、鼓舞人,从而推动各项国策的贯彻实施和社会发展。

【思考题】

1.分析新闻作品,为什么要了解和把握新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2.从客观性以及表达方法角度上评析下例作品:

日本签字投降

[本报9月2日电 (发电地点:东京湾 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今天上午9时05分,日本外相重光葵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日本终于为它在珍珠港投下的赌注付出了代价,失去了其世界强国的地位。

重光葵步履蹒跚,拖着木质假腿走到铺着粗呢台布的桌子旁,桌子上放着投降文件,等着他签字。如果人们不是对日军战俘营中的暴行记忆犹新的话,也许会不由自主地同情重光葵。

他把全身重量都押在手杖上,好不容易才坐下来。他把手杖靠在桌子旁,然而,在他签字的时候,这手杖倒在甲板上。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代表对日作战的国家签字受降,乔纳森·温赖特中将和珀西瓦尔中将在他两旁肃立。温赖特中将在科雷吉多尔岛失守后被俘,长时期的战俘生活,把他折磨得憔悴不堪。珀西瓦尔中将在大战中另一个不幸的日子里放弃了新加坡,向日军投降。(编者按:科雷吉多尔岛是菲律宾领土,1942年5月失守;新加坡是1942年2月失守的。)

两位中将在场,使人们不由得想起,1942年上半年,我国处在几乎无可挽回的失败的边缘。

日本代表团由11人组成,他们衣着整洁,表情悲哀。重光葵身穿早礼服大衣和带条纹的裤子,头戴丝质高帽,双手戴着黄色手套。在“密苏里”号军舰上,参加整个仪式的任何一方都没有同日本人打招呼,唯一的例外是日本外相的助手,有人同他打招呼,是因为要告诉他在哪里放日本请求无条件投降的文件。

当重光葵爬到右舷梯顶端,登上“密苏里号”甲板时,脱掉了他的高帽子。(原载《纽约先驱论坛报》1945年9月3日 记者:霍墨·比加特)

3.从新闻敏感、主题及语言方面评析下例作品:

夏收何必搞形式 小麦未熟遭“剃头”

[新华社西安1997年5月30日电] (记者张伯达 韩晓晖)几十亩尚未成熟的小麦,昨日在陕西省农机局主办的一个“小麦机械化‘东进西征’收获活动开机仪式”上被数台联合收割机“收获”。当地一些干部群众对这种形式主义造成的损失惋惜不已。

在关中东部大荔县朝邑农场一片上万亩的麦田里,12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参加了这一颇具规模的仪式。上午10时40分,仪式开始,应邀而来的各级领导讲话、剪彩后,一台台收割机驶入麦田开始收割。

30分钟后,参加仪式的人们陆续离开。这时,记者意外地看到3台尚未进地的收割机掉头离去,4台在麦田中间的收割机向回转向,5台收割了有400米左右的收割机也边收边返。

在“龙口夺粮”的“三夏”,为何不一鼓作气持续收割?农场一位负责人告诉我们:“这儿的小麦还要三四天才能完全成熟,现在收割有点可惜。省农机局5月26号就派人来打前站,为了应付这个会,我们场140多名干部职工整整准备了3天,兄弟农场支援了5台收割机,向外单位借了6位礼仪小姐。从早晨7点,我们等了3个多小时。”旁边一位戴着眼镜的干部也插话说:“今天割的五六十亩麦,因未成熟和湿度太大导致脱粒不净,要影响产量。”据了解,朝邑农场今年庄稼长势喜人,亩产可比去年增产30多公斤,但这样一折腾,增产就要受到影响。

隆隆的机声中,一台台返回的收割机向3台卡车“吐”出“一口口”泛青的麦粒。一台收割机因麦粒太湿发粘而发生“肠梗阻”,3个工人顶着烈日,为此忙乎了半天。一位在农场干了30多年的老师傅指着快装满的卡车对记者说:“唉!麦子熟了才能割嘛,何必为了搞个‘仪式’。这样的麦子不光减产,还要费更大的功夫去晒晾。”11时40分左右,最后一台收割机也轰响着离开了这块未到收获期的麦田。[1]陈斌、贾亦凡:《2004年十大假新闻》,《新闻记者》2005年1月。[2]何梓华主编:《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3]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59页。[4]参见杜荣进主编:《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65页。[5]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6]参见《美国名记者谈采访工作经验》,新华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7]曾庆香:《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8]程道才:《专业新闻写作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页。[9]洪文军、陈二厚:《穆青的遗产》,《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11月8日。[10]参见王晓冰主编:《风雪声——王振亚新闻作品选》,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305页。[11]孙世凯:《新闻写作系列谈》,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页。[12]参见王晓冰主编:《风雪声——王振亚新闻作品选》,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307页。

第三章 事实类作品评析(上)

第一节 消息的基础知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都希望能够及时地获悉这个世界的变化;对于媒体,也需要及时地把最主要的信息告诉受众。消息,无疑承担着这一重任,也因此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主角。对消息的定义、结构、作用等基本理论的界定,对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消息这一新闻体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消息

什么是消息呢?在新闻学上,消息的定义很多。如1993年出版的[1]《新闻学大辞典》对消息的解释:“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概念即指消息。消息常被称做‘报纸的主体’、‘报纸的主角’。传播媒介中,各种各样的事实主要靠消息传播。消息刊登时一般在文首加电头或‘本报讯’字样。消息分为导语和主体两部分,写作时一般用‘倒金字塔’式结构,把最重要、最新鲜、最精彩、最吸引[2]人的内容放在前面……”而在1999年出版的《广播电视辞典》对消息是这样定义的:“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又称“新闻”。它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形式。”

从以上对消息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种使用最广泛的、最主要的新闻体裁,消息能够用最简要的文字及时有效地传播新闻事实。而作为新闻报道中的“主角”,消息也有其明显的体裁特征:消息头。

所谓消息头,即消息发布单位、地点、时间的说明,包括“电头”、“本报讯”、“本台消息”等。

电头,指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的说明,用括号或不同于正文的字体标出。如在报纸上常见的形式有“某报某地某月某日电”或“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在报纸上还经常看到“据某社(报)某地某日电”,其中“据”字表明报纸编辑部在使用该稿件时对内容作了一定的删减处理。

本报讯,指该消息由本报记者、通讯员采写,通常形式为“本报某地某月某日讯”或“本报某地讯”。而本报记者或通讯员在外地采写的稿件,以电文发往编辑部的,通常标注成“本报某地电”或“本报某地某月某日电”。

本台消息,是电视台、电台在播报由本台记者、通讯员采编的新闻时使用的消息头,都放在消息开头。

二、消息的分类

随着媒体种类的增多、传播内容的丰富、传播理念的发展,消息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明显的变化,消息的种类也由于分类方法的不同多了起来。

根据报道内容的类别,可以将消息分为人物消息、事件消息、会议消息、非事件消息等;根据报道内容的属性,可以分为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根据写作特点,可以分为特写式消息、目击新闻、解释性报道和背景报道等;根据篇幅长短,可以分为长新闻、简讯、一句话新闻等。并且在不同的国家,新闻界对消息的分类也不同。例如西方新闻界对消息一般分为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软新闻指那些人情味较浓,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受众[3]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新闻。

在我国,新闻界比较通行的是根据不同的写作形式、写作特点把消息分为四大类:动态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消息和述评消息。

动态消息 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的迅速及时的报道,是最常用的消息种类。它篇幅短小,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动态消息是最能反映新闻特性的一种消息形式,在媒体中占主体地位。譬如新华社国际部2003年3月20日播发的《美国对伊拉克开战》,就是一条典型的动态消息。这条动态消息因其世界第一的时效性引起了国际新闻界的轰动,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经验性消息 属于典型报道中的一种,通过对某一个时期在某些地区、单位或个人中产生的某一方面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的报道,达到传播经验、引导舆论、推广典型、指导工作的目的。在媒体上,常见的经验性消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集中地介绍某地、某事的一条经验,中心较为突出。如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原载2004年3月4日《苏州日报》,全文见第354页),这是一条反映昆山农村医疗保险工作经验的消息,消息在国家聚焦“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介绍“昆山经验”,从而有了影响力;另一种是就某条工作战线或者某个点展开,介绍不同方面的经验或做法。

综合消息 是围绕某一主题的新闻事实的综合。所报道的事实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其思想性、指导性较强,但时效性不如动态消息。它的写作过程,是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做出本质的分析和综合,然后提炼出主题,根据主题的需要选取材料,设计结构。好的综合性消息,往往是点和面结合的佳作,以有限的篇幅报道重大题材,来揭示深刻的

[4]主题。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台州三千“党代表”活跃在股份制企业》(原载《浙江日报》1997年12月30日,作者:陆熙、沈建波)为例,作为一则地方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却能与国家的重大决策“合拍”甚至表现出了前瞻性。台州是我国股份制企业的摇篮,要快速发展这类新经济组织,党的工作如何在其中探索新的活动方式?而这篇报道的作者,敏锐地发现企业中的“党代表”这一现象,这正是新闻中最有价值、最有分量的主题!从宏观而言,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大量的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如何在这些组织中开展,“台州现象”无疑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从微观上讲,“台州现象”的报道,更是一种鼓励,尽管这种新生的模式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代表着活力,拥有很好的前景。这样微观和宏观的结合,让报道的主题深刻了起来。

述评消息 也叫新闻述评,是一种以叙为主,边述边评、夹叙夹议的新闻文体,是介于评论和消息之间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述评性消息的特点就是以事实为由头,对事实展开论述,有较强的时评、快评的味道。写作上要求选题有很强的针对性,观点要出自事实,并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的《国庆放长假,消费掀热潮》(新华社1999年10月10日播发,作者:索研、贺劲松,全文见第355页)就是一篇优秀的评述性消息,作者凭着假日期间的所见所闻,走访了旅游、交通、文化等部门,就如何启动消费这一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主题进行探讨,认为国内存在着巨大的“假日消费”市场潜力。消息站得高、评得远,是一篇佳作。

三、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两种。

外部结构主要是从行文内容上来构建的,指的是组成一个完整消息的各个功能部分,一般由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四部分构成。

内部结构是指消息写作中表达内容和体现新闻主题的谋篇布局,实际上就是寻找组织材料的方法来更好地阐明事实,表现主题,以取得较好的报道效果。消息的内部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倒金字塔式结构和非倒金字塔式结构。非倒金字塔式结构一般包括金字塔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对比式结构、悬念式结构等等。在具体的结构命名上新闻界有不同的声音,但从总体上都由这些结构演变出来的。

第二节 消息评析方法与要求

所谓的评析方法与要求,即是研究者根据不同的角度对消息提出写作的规范性标准,从而探索消息作品的价值。1988年全国好新闻评选办公室提出好新闻的标准是:好新闻应该“真、短、新、活、深”,达到“三个统一”,即形式、内容、风格的和谐统一,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审美价值的和谐统一,事实、价值、效果的和谐统一。在中国新闻奖评奖办法中也指出,好的新闻作品在“讲政治”的同时,必须“内容真实,主题鲜明,时效性强,形式新颖,文字生动,制作精良,创新意识强”。

对于消息来说,可以从时效性、内容、结构形式、表现手法、语言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时效性分析

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时效性往往体现着一个通讯社、一家媒体的新闻敏感度。消息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表现形式,在时效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这种特性也就成为了评析消息的一个标准。特别是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消息的时效性往往能够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最新的发展状况。在追求时效性的同时,对新闻事实的取舍成为考验新闻工作者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准。时效性强的消息佳作往往成为“历史的记录”。荣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的《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原载《人民日报》1999年5月9日,作者:吕岩松,全文见第355页)就是一篇佳作。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前南使馆。在事件发生后仅15分钟,亲见亲闻该事件的《人民日报》记者就用手机向国内报回了使馆被袭的消息。随后,又书面撰写了这篇报道。全文仅用了400多字,但内容翔实,要素完备,信息准确,既充分描述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后果,又突出了我使馆人员临危不惧的言行以及当地华人华侨的爱国表现,还巧妙地引用了第三方的语言,整篇文章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消息发表之后,取得了独特的传播效果,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全世界人民也因此对北约的野蛮行径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这则消息的作者亲身经历事件的发生,在第一时间将消息发回国内,作品的时效性极强,充分表明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有些突发事件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必须强调的是新闻工作者应该有争分夺秒的“抢新闻”意识,向着“快些,更快些”的目标迈进。

二、内容分析

对一则消息而言,内容真实是最基本的要求。站在评析的角度上说,从内容上对一则消息进行评析,一般从题材和角度两方面着手。

优秀的消息作品要求题材重大。在世界范围内的新闻获奖作品看,题材重大者占据很大比例。在2001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以“9·11”美国本土惨遭恐怖主义袭击为题材的作品占了很大比例。中国新闻奖的评选特别注重突出重大题材,第二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会一位副主任讲:“‘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是把握主题的,这个主题体现党和国家最主要的任务和重大事件,也可以说就是作历史走向[5]的记录。”

新华社在1997年7月1日播发的《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原载《人民日报》1997年7月1日,作者:戴威国)就是一篇记录历史的佳作。香港回归,举世瞩目,仪式会如何进行?祖国各地会怎样庆祝?香港市民作何种反应?实行“一国两制”的香港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篇消息的作者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点面结合、以今带古,整篇文章中有祖国各地“点”上的庆祝活动,有“面”上的华夏大地的欢歌笑语;有香港的历史对照香港的今天。同时,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将现场惟妙惟肖的再现,给读者以真实感。时而挥毫泼墨,时而惜墨如金,语言运用到位。例如描写交接仪式的“英国米字旗刚刚落下,中国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短短的一句话,刻画了香港新纪元的到来。

任何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感觉。从角度着手评论,主要比较能否巧妙地选择消息写作的角度,抓住写作的由头,写出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佳作。在新闻媒体数量之多、媒体全天候工作能力之强的今天,对一件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记者们往往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时候考验记者的就是通过选择角度来选择事实的能力。好的消息总能让受众的接受角度和作者的表达角度以及事实的切入角度三位一体,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一个“独具慧眼”的新闻记者,往往能够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巧妙地、隐蔽地从诸多联系中找出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那一个联系。而这样的新闻作品也会因为角度的新颖引起大家的关注,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成为以小见大的精品。例如著名的短消息《上海的严寒》本来是有关气候的消息,为什么写得很深刻呢?关键是记者选取了深刻的角度:寒冷和社会的关系,寒冷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引起的不同后果。消息不仅把气候和社会联系起来,还把新旧两个不同的社会下[6]的不同后果加以比较,这样它的深刻的内涵一下子就揭示出来了。

我们来看下面这条消息:“女麦客王”出陕甘宁本报讯 6月5日中午,一台桂林2号收割机从长安县申店乡何家营村隆隆驶出,“女麦客王”何俊英登上转战陕甘宁的征途。今年43岁的农妇何俊英,前年自筹资金3.5万元从桂林买回一台收割机。她联络户县、周至等地5家收割机户联合作业,除在本地割麦外,还转战省内和甘肃20多个县,一天割麦五六百亩。乡亲们风趣地叫她“女麦客王”。近年“三夏”开始,何俊英又同户县、周至、咸阳等地10多家收割机户相约在眉县一带集中,上宝鸡,下甘肃,到宁夏,搞割麦会战。何俊英说:“我娘家姐妹5个,婆家劳力也少,尝过夏忙劳力少的苦滋味。我买收割机联合作业,想让乡亲们从繁忙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原载1991年6月6日《西安晚报》)

在今天的读者看来,何俊英们这样的收割机户已经非常平常了,没有任何新闻价值。但是如果我们综合考虑这条新闻当时的社会背景,就会感叹消息作者的独具匠心了。1988年4月颁布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何俊英购买收割机并且投入运营是在宪法修正[7]案颁布一年以后的1989年。而遗憾的是这一新闻点当时并没有被抓住,两年之后的1991年,作者以何俊英“转战陕甘宁”为由头,写出了这篇新闻。这篇新闻在当时引起了较大轰动,因为它把国家政策通过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所作所为充分地体现出来,给当时的广大农民以很大的启发。

三、结构分析

1.外部结构分析

消息的外部结构主要是从行文内容上来构建的,指的是组成一条完整消息的各个功能部分,一般有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但是随着消息体裁的发展,背景或结尾部分有时会被省略掉。

(1)导语

要评价导语的优劣,必须对导语的定义和发展演变有所了解。许多研究者认为,导语产生于“倒金字塔”式新闻,产生后由于符合新闻传播规律而被从业者奉为圭臬。关于导语的定义,较为通用的是1993年出版的《新闻学大辞典》的界定:导语是“以凝练的形式、简明的语言,表述新闻的核心、精华,揭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新闻开头部分”。随着新闻学的发展创新,导语已经从第一代发展到了第二代,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代,而写法要求上也从最初的“五要素俱全”发展到现在的“短而精”,但无论如何,导语在消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如《新闻学大辞典》中指出的那样:“新闻导语就是要求用简明的语言反映新闻中最新鲜、最具本质特征、最有意义的内容。它应该是一篇新闻中最精彩之点,既能驾驭全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又不与下文重复;同时还要尽力使最广泛的读者产生非往下读不可的强烈愿望。有利于突出一篇新闻的精华、要旨;有利于吸引受众的注意力,[8]读完全篇,这便是新闻导语写作面临的双重任务。”这也是评析导语好坏的标准。

导语是“寸土寸金”,在这寸土寸金之地,优秀的导语往往能够展示出惊人的魅力,像一块磁铁石,牢牢地吸引住读者。最初的导语往往致力于用最简短的文字将事件的要素阐述完整,如对于许海峰打破我国奥运历史“零的纪录”的新闻事件,新华社的消息中就用了典型的全要素导语:

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新华社洛杉矶7月29日电] 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零的纪录”的局面在今天11时10分(北京时间30日凌晨2时10分)被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突破。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得男子自选手枪冠军,夺得了本届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

这样的导语致力于用较为凝练的语言尽可能多地给读者提供新闻要素,于是在导语中我们看到有关于时间的对比解释,有关于成绩的说明等等。这样的导语在全要素导语中称得上是精品,但是随着“抢新闻”意识的提高,导语也在慢慢地演变,这种将所有要素都塞进导语的做法被认为过时了。

于是,写作者不再提供全要素,而是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来表现,这样的导语更有冲击力,更有现场感。例如拳王泰森在1989年7月仅用85秒就击败挑战者时,新华社发布的消息中导语是这样写的: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300万美元进入腰包。

连续三个数字重复,让读者感受到如亲临拳击现场般的节奏感,感受到电光火石般的速度,这样的导语具有如此强的感染力,怎能不吸引读者的眼球呢?

通过对比上面两条导语,也能发现新华社记者在导语写作上的发展与变化。

特别是一句话消息,真正做到了“短而精”,用最少的字数收到最大效果,真正符合路透社“理想的导语应该可以作为一条完整的稿子”的要求。在新闻史上有很多经典导语:日本投降了!(美联社1945年8月14日电)人类今天登上月球,日期是1969年7月20日,星期三。(美联社1969年7月20日电)

相比于重点陈述事实的导语,有的导语则充满了悬念,让事实“犹抱琵琶半遮面”,吸引着读者去揭开面纱,探个究竟。如法新社的一条消息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法新社北京2月2日电] 绝大多数气象站可以告诉你今天、明天甚至两个星期内是否下雨。然而中国一个县的气象站不仅可以做到这一切,还能相当有把握地对今后10年的气象变化作出预报。

导语在对比中体现出趣味性,引发读者的求知欲:到底什么样的气象站能这么神奇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看下去,导语也就完成了吸引读者眼球的“任务”。

目前在我国新闻界,普遍重视导语写作,在导语写作创新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导语格式化趋向严重。如会议消息,通常是某某会议于某时在某地召开,相关领导某某出席了会议等等,这样的导语格式化现象明显,缺乏信息含量,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第二,导语冗余信息过多。把许多可以放在主体甚至结尾中的事实一股脑儿塞进导语,导致导语臃肿,重点事实展现不明确。

第三,导语时间观念不强。经常出现“近来”、“最近”、“这些天来”、“自今年下半年来”等“过时”字眼,在“抢新闻”意识强烈的今天,出现这样的字眼着实令人遗憾。

第四,导语表达方式失当。有的消息作者为了展示自己优美的文采,经常在导语开头来几句情景交融的描写,让人哭笑不得。例如某篇获奖消息是这样写的:“七一”的北京,晴空丽日,蓝天白云,天安门广场四周红旗飘飘,首都沉浸在[9]祥和、喜悦和蓬勃向上的节日气氛中。

导语写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是部分新闻工作者对于导语的作用和写作要求不明确导致的。导语由于地位的特殊性,吸引了众多眼球,也能够显示出作者的业务水平。同样的新闻事件,在不同的作者笔下,能够展现出不同的魅力,取得的传播效果也不同。

(2)主体

许多一线记者都认为,消息的主体是消息中最重要的部分。一篇消息可以没有背景、结尾,甚至可以没有导语,但绝对不能没有主体。主体作为消息的躯体,起进一步阐明、深化消息主题的作用。在消息写作中,作者往往将最重要的事实写进导语,而在主体中对这些事实进行说明和解释,是导语的“跟随者”和“解释者”。

好的主体部分能够很好地担负起对导语中最重要事实加以注释和补充的重任,能够避免重复,真正做到解释“为什么”和“怎么样”。

在上文导语部分的关于“气象站”的例子中,导语给读者一个大大的谜团:为什么一个县的气象站会相当有把握地对今后10年的气象变化作出预报?而解释这个谜团的任务就落到了主体部分。在“气象站”的例子中,主体部分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揭示了能够作出长远预报的原因。

还是在导语部分中,关于拳王泰森“怎么样”在85秒钟将挑战者打败的事实,也同样应该由消息的主体部分作出解释,泰森是直接将对手击倒在地无法比赛还是对手不能支撑比赛主动放弃?泰森在比赛中是用重拳将对方击倒还是勾拳?这些都在主体部分中得到了较好的展开。读者也能从主体部分中将这一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得较为清楚,真正地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好的主体部分还能补充导语中并未提及的事实。导语往往展现最重要的事实,而一条消息由若干事实构成,有的非常重要,有的一般重要,将一般重要的事实安排到主体部分往往能够成为导语的有益补充。在关于美国总统林肯遇刺的消息中,美联社的导语是“总统今晚在剧院遭到了枪击,可能受到了致命伤害”,对于读者而言,总统被刺这一事件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新闻,所以导语突出了总统遭到枪击并可能受到了致命伤害的事实,对于这一事件还包含了凶手是谁,凶手的具体信息,总统的伤口在哪里,政府部门的反应如何等一系列非常重要的问题,无疑回答者就是主体部分。

好的主体都特别注意避免将主体写成导语的重复,言之有物,真正成为导语的补充。在日常的媒体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消息的主体重复着导语。

好的主体还力求避免层次不分明、主干不突出。主体作为一个补充,应该让读者能够轻松地读完,并在读后明白其作出的“为什么”或“怎么样”的解释。这就要求作者掌握叙事技巧,在表达上力求精炼。

好的主体还注意内容剪裁得当。补充并不意味着所有事实的全部录入,有些没有新闻性的细节没有必要出现在内容中,只有这样才能突出重要事实的主干地位,从而保证消息的整体简洁。

(3)背景

在消息中,背景往往发挥着对比、烘托的作用。对于需要背景的消息而言,一个优秀的背景介绍往往能让整篇报道立体起来。以毛泽东撰写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为例,在这篇述评式消息中,背景的使用十分出彩。

对于南阳历史背景的介绍如“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28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告诉了读者南阳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暗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为什么蒋介石对于南阳重视的原因,文中分析如“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等,告诉了读者南阳的战略地位和意义;“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了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但是随即纠正了,普遍地利用了抗日时期的经验,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这些背景介绍剖析了为什么我军能够在南阳扎根,紧密联系群众并取得最终的胜利的原因。这些背景介绍使整篇文章内容充实、立体、有血有肉,既有现状又有过去,还有对将来的预测。

但是也并不是每篇消息都需要背景。1949年2月8日中宣部及新华总社在《中宣部及新华总社关于克服新闻迟缓的指示》中指出:“说明这件事物的轮廓和背景,并不需要太多的笔墨,只几句话就够了。说的多并不等于说得明了,并不一定能够把轮廓和背景显现出来,有时[10]反而会使新闻的主体模糊起来。”从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出,背景的使用学问很大,用得不好不但不能烘托主题反而会画蛇添足。

同时,随着消息写作的发展创新,背景在行文中的位置也并不固定,现在一般的消息中,往往紧跟导语作背景介绍,也有的背景直接出现在导语中做对比、烘托之用,还有的背景出现在主体中作为主体的一部分,当然也有背景在结尾部分出现。

总之,无论背景在什么地方出现,都应该把握背景使用上的度,让背景真正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而非喧宾夺主或画蛇添足。

(4)结尾

结尾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两句话。在新闻实践中,人们往往发现很多消息并没有刻意的结尾,往往在消息陈述完毕后戛然而止。

对于某些消息来说,结尾是不可或缺的,不同的消息内容和结构也决定了结尾的不同。

有些结尾是总结式的,在前面的主体部分将主要事实陈述完毕后,结尾对总体进行了把握。如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参演万余人不见几个兵》的最后,结尾对演习的规模和影响进行了总结:据悉,“铁拳——2004”演习,是我军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对外展示军事演习,16个国家的60余名军队领导、军事观察员在现地观摩了演习。(原载2004年10月1日《前卫报》 作者:张乡林、王宏林)

有些结尾是评论式的,如毛泽东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中,结尾是“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有些结尾是对比式的,如第二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消息作品《政治风险无人投保》中,在导语和主体详细介绍了开设政治风险保险的内容和重新开办此保险的缘由,以及外商投资不断的事实后,在结尾中用相关事实与政治风险的现状作了对比,深化了消息的主题:与政治风险相反,其他保险业务却方兴未艾。据统计,去年广东全省承保国内外保险业务总金额达3640多亿元,保险业务收入18亿元,连续7年居全国之冠。

还有展望式结尾、白描式结尾、抒情式结尾等其他模式。这也再一次说明了“文无定法”,对于结尾,通常要通过消息的内容和结构进行通盘考虑,以免强加结尾导致“狗尾续貂”。2.内部结构分析

从体式要求上评析,则要求消息作品能够满足所用体式的写作要求,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该体式的优势。

从体式与内容的搭配效果上评析,则要求消息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能够在所用体式中很好地表达出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以倒金字塔式结构为例:倒金字塔式结构是消息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形式,以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内容。衡量一篇倒金字塔式的消息是否为佳品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消息是否将最重要、最新鲜、最引人瞩目的事实放在导语中,是否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来安排行文

倒金字塔式结构要求真正将最重要、最新鲜、最引人瞩目的事实放在导语中,这种写法能够开门见山地突出事实的新闻性,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使读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最重要的信息;同时也有助于记者迅速地写作新闻,也便于编辑选取稿件和进行删减修改。好的倒金字塔式作品往往能够很好地满足以上要求。

(2)对具体的内容而言,倒金字塔式结构是否为传播信息的最佳结构模式

内容决定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实均适合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叙事方式。从传播效果考虑,一定的内容总需要最能体现传播效果的模式来进行传播。通常认为倒金字塔式结构适用于动态消息。

倒金字塔式结构发展到今天,因过于标准化、模式化而导致消息显得干巴、死板。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倒金字塔式结构在今天的消息写作中依然占据着主体地位,这种体式对于初学新闻者和年轻的新闻工作者们有很大帮助,只是人们在运用这种结构时要充分发挥它的长处,尽量避免它可能带来的缺憾。

非倒金字塔式结构是相对于倒金字塔式结构而言的是除倒金字塔式结构之外的各种新闻结构形式的统称。在我国新闻界,目前使用较多地几种结构分别为编年体式结构(又叫“金字塔式结构”)、散文式结构、悬念式结构等。

编年体式结构 能够较为完整地将新闻事实以故事性的方式表达出来,读者也能够较为容易地获得新闻事件的原委。在时间跨度比较小的事件中,这种结构能够集中、突出地刻画细节,生动地反映事件的发展变化。编年体式结构适用于报道内容较为复杂但线条较为单一的新闻事实,运用这种结构应注意不能写成“流水账”,而应该抓住重点事实、典型内容,选好时间段,将事实生动完整地表达出来。

散文式结构 通常指在消息写作中适当地加入散文写法,这种写法比较自由,突破了消息写作中具体的框框条条,使行文富于变化;同时散文笔法的运用增加了文章的文采,能够让读者较为愉悦地欣赏作品。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对于有些突发性事件和经验性事件,散文式结构并不适用。

悬念式结构 通常在消息的开头设置悬念,然后在行文中将内容逐步展开,在最后将谜底揭开。这样的结构能够层层递进,吸引读者往下读。这种结构适用于有一定趣味性的事件消息,并且在写作上要求较为严格,对于消息而言毕竟是一种新闻文体,这种结构的消息写作毕竟受一定篇幅所限,既不能写成情节一波三折但节奏拖沓的小说,又不能缺乏实在的内容,应该尽可能单线条、快节奏地完成“释疑”的任务。

四、表现手法分析

消息的表现手法主要指消息作者在客观地表现事实的同时,将自己的观点隐蔽在对事实的报道之中。好的消息,能够很好地运用客观表现手法,使读者在赞扬消息客观公正的同时,不知不觉中使自己的观点受到隐藏在消息中的倾向性的影响。在这一点上,西方新闻工作者值得我们学习。1956年刘少奇在对新华社工作的指示中说:“要学习资产阶级通讯社记者的报道技巧。他们善于运用客观的笔法、巧妙的[11]笔调,既报道了事实,又挖苦了我们,他们的立场站得很稳。”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客观表现手法需要这样几个因素:事实的选择和表达方式,表达口吻的把握,背景材料的灵活运用。这几个因素也是我们评析一篇新闻作品好坏的主要标准。

以消息《百家“三资”企业调查表明:在华投资大有可为》(新华社1990年9月14日)为例,通篇消息,字里行间没有记者的主观意见表达,只是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将企业的态度表现出来,来证明一种观点:在华投资大有可为。该篇消息中有数据调查如“这100家外商投资企业均已开业投产,其中39家已在原有注册资本的基础上追加了投资,另有8家也表明将于近期追加投资的意向”。有借第三方之口如“日商独资的厦门埔田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佐藤忠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厦门地区的基础设施已相当完备,与海外相差无几’”。这样的客观表现手法通过事实和数据证实了在华投资的好处,同时借人之口表己之言,用具体的例子佐证,数据对比,时间对比,纵横对比,使文章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五、语言分析

在写作中,文体不同,对于语言的运用也不同。随着各种文体体式的逐渐成熟,现代汉语逐渐将书面语言分成了几大类,其中新闻语言就是较为固定的一类,有着自己独特的含义和要求。

我们从语言的角度对消息作品进行分析,主要是从消息的书面语言表达是否能够符合以下条件进行。1.是否准确无误

准确无误地报道新闻事实,对于消息而言能够很好地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消息语言做到准确无误,就是要求文字能够反映事物最本质、最确切的状况,不含糊、不笼统、不模棱两可。

看一篇消息的语言是否准确无误,我们首先要看消息的用词是否贴切。中国语言复杂,同义词、近义词很多,用时需经推敲。有些近义词不仅有程度分量上的不同,往往还有性质上的差别,比如“优秀”、“优异”,“贫贱”、“贫困”,“指责”、“谴责”,“改革”、“改变”等。

在表示程度的用词上,特别应该注意尽量减少使用或者不用诸如“大概”、“也许”、“可能”等模糊的词语,新闻语言,是非分明。

看一篇消息的语言是否准确无误,还应该看消息中的数量词是否运用恰当。具体数字不但能够给读者以准确的信息,还能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尽量不要使用“许多”、“很多”、“数百”、“几千”等词语。在表达时间概念时尽量使用具体概念,尽可能减少“近来”、“不久前”、“最近一段时间内”等笼统的词语。但是在我们的纸质媒体特别是某些党报上,我们经常看到这些时间概念不强的词语,这一现状应当引起重视。

看一篇消息的语言是否准确无误,还要看词语搭配是否符合逻辑。我们经常在体育报道中看到“本届体育盛事中有20项打破往年保持的最好成绩”这样的语句,其中“打破”和“成绩”不搭配。这种现象在体育赛事或其他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经常出现,记者为了追求发稿速度,往往不能够对用词进行推敲,导致出现逻辑错误。2.是否简洁明了

文贵简,有生命力的文字都是简单、生动明了的,新闻也不例外。[12]以法新社的《周恩来总理逝世》这篇消息为例:[法新社北京1976年1月9日] 今日清晨北京时间5时,北京电台宣布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此时大部分中国人还不知道他们的总理已经逝世。当新华社的电传打字机于北京时间4时发出这条消息时,中国几乎所有的街道都还没有行人。法新社所在的大楼里,记者把消息告诉开电梯的姑娘,她顿时失声痛哭。记者对一位中国翻译表示慰问时,他眼中含着泪,嘴唇颤抖着说:“真没想到啊!我们非常爱戴他。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可以毫无夸张地说,中国人民非常爱戴周恩来,他们感到周恩来平易近人。估计巨大的悲痛将笼罩中国大地,人们将像今天凌晨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位开电梯的少女那样表现哀伤之情。

将周恩来总理逝世这样的大事用简短的语言表现出来,这篇作品可以说非常成功。通篇语言凝练,采取个案报道,有具体的事件、具体的人物,将整个中国在总理逝世后的悲痛之情通过一个个普通百姓的反应表现出来。语言尽管简练,但是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却很到位。从这篇消息中我们可以看出,新闻就应该追求短而精,这需要从业者苦练基本功。3.是否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的事实需要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多用富有活力的动词,使整个新闻语言充满动感,让读者感受新闻事实的动态美。例如消息《跳水王子洛加尼斯》开头是这样的:[合众国际社印第安那波利斯1988年8月24日电] 格雷格·洛加尼斯站在跳台顶端,黝黑的身躯纹丝不动,两眼凝视着下方10米处的水面,庄重地迎接挑战。两条粗壮有力的大腿奋力一弹,身躯高高跃入空中,转体、旋转,舒展的动作一气呵成。入水时全身形成一道直线,在几乎没有激起一丝水花的情况下没入水中……“弹”、“跃”、“转”等动词的使用让消息动感十足,运动员跳水的情景栩栩如生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节 案例评析

在本节中,我们选取了从近现代到当代时间跨度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有代表性的消息作品,依照本章的评析方法进行分析。

例一

上海把最后两辆人力车送交博物馆[新华社上海1956年2月25日电] 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人力车最初出现在日本。远在1874年,上海也有了这种交通工具。解放前夕,上海有5000多辆人力车,7000多人力车工人。解放后,政府在发展公共交通建设的同时,就有计划地帮助人力车工人分批转业。有些人力车工人已经被训练成为汽车驾驶员或技术工人,有的回到农村参加了农业生产,没有劳动力又没有依靠的老年工人进了养老院。63岁的老工人姜威群,拉了50年人力车,穷得一直不能结婚,现在他正在养老院安静地度着晚年。(新华社作品)

评析:

简单的两段语言,陈述了一个不简单的事实。融史实、趣味性于一体,堪称佳作。1.视角独特,时机独特

一个社会的进步反映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群体,人力车夫的消失显示出他们生活状况的好转,也表明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关于人力车的取缔,上海市政府曾发过公告,但本文记者巧妙地选择时机,在“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时,从“进博物馆”这个角度入手,把一件对于人力车夫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展现出来。记者注意选取角度,把握时机,通过一个客观的事实让读者看出了解放后我国社会面貌的积极变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2.巧用背景,对比强烈

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人力车夫这个职业的发展和概况作了背景介绍,同时对人力车夫的新生活作了报道,像一面镜子,将旧社会和新生活进行对照,不需多言,效果自现。3.语言简练,个性突出

整篇文章不足300字,将一个社会变化的缩影描写得新颖深刻,饶有兴致,意义深远。最后笔锋一转,以一个个体生活状况的变化结尾,首尾呼应,主题呼之欲出。

例二

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本报苏州1月1日专电] 今晨零点,专程从日本赶来中国的500多位旅游者,在香烟缭绕的苏州寒山寺里屏息聆听了新年钟声。日本民间相传,除夕之夜敲钟108下,就能除尽人世烦恼,迎来锦绣前程。由于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枫桥夜泊》在日本广为流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蜚声扶桑,许多日本人梦寐以求能在除夕聆听寒山寺钟声。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来自日本各地的“日本寒山寺除夕听钟声访华团”等15个旅游团体的日本朋友,就陆续来到苏州,等待聆听除夕钟声。除夕晚10点正,日本朋友一批批来到寒山寺。午夜11点40分,寒山寺性空法师步上钟楼,撞响了新年钟声。当钟声响到第108下的时候,正是元旦(原文如此——作者)零点正。顿时,日本朋友欢呼雀跃,和在场的中国僧侣和工作人员亲切握手,互致新年问候,洋溢着中日人民的深情厚谊。(原载1981年1月1日《文汇报》)

评析:1.新鲜的新闻,诗意的标题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他们总是愿意看到最新的新闻。凌晨的事实,早晨就与读者见面,时效性之强,难能可贵。“看书看皮,读报读题”,这句俗语说明了标题的作用,好的标题总会吸引住人的眼球。这样诗意的标题,怎能不引发读者读下去的欲望?2.纪实手法的运用让新闻活了

在文章的结尾一段,作者将时间具体化,一个个具体的场景让读者仿佛目睹了香烟缭绕的肃穆现场,古刹钟声响起后欢呼雀跃的日本客人。3.语言凝练,用背景传授知识

好新闻总是凝练的,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鲜活的场面,又介绍了一个背景知识,全文不过300多字。

日本客人为何远渡重洋来听钟声?本文在导语下一段紧跟着进行了解释,并且介绍了日本的一个民俗,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堪称消息中的“上品”。

例三

浙江:今年高考无“状元”[本报讯(记者潘剑凯)] 谁是高考“状元”?这个一年一度的热门话题,今年却在浙江省消失了。浙江省教委、省招办日前明文规定:今年将不对各学校的高考成绩进行排队,也不公布全省高考文理科成绩前三名的名单。浙江省招办主任王晓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高考成绩进行排队,公布所谓的高考“状元”,有宣扬“应试教育”的倾向。如今不这么搞,正是根据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提出来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他说,文理科前三名不一定是全省高考成绩中最好的,更不能说他们就是学得最好的学生。今年浙江省有600多位学生被保送直接进入各大学,他们没有参加高考,或是参加高考后成绩被注销,公布高考成绩,认定谁是“状元”,对这些品学兼优的保送生是不公平的。近年来,一到高考成绩公布,一些企业就开始“炒”高考“状元”,或给予巨奖,或送补品,或让“状元”们为产品做广告。王晓文认为,高考只不过是学生能进入大学继续学习的一种途径,那些带有强烈商业气息的“炒作”容易让人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原载1997年7月25日《光明日报》)

评析:1.主题重大,效果明显

这是一篇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400字的篇幅,报道了一年一度的高考中,浙江不再按照惯例公布高考名次的改革话题。高考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关于高考的话题总是说不完。浙江省的“开先河”,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记者将这样一个重大的变化报道出来,符合社会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同时,这样的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当时的国家教委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呼吁全社会不要再重奖高考状元。2.导语开门见山

这则新闻简洁明了,导语中开门见山地将所要表达的重要事实和盘托出,这样的新闻,配上醒目的标题,经由导语中的开门见山,引起了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效果自然明显。3.用事实说话

这篇消息中用了大量的事实,通过权威人士之口,跳出板着脸谱教训人的俗套,告诉读者不公布成绩的理由。数据、事实,让读者自己进行价值判断,符合新闻传播规律。

例四

美国提案被击败中国将进入联合国[路透社联合国1971年10月25日电] 联合国的代表们今晚击败了美国为保住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所作的努力,从而为北京进入联合国铺平了道路。代表们在走廊里大声发笑,他们唱歌、欢笑、喊叫,拍桌子,有人甚至跳起舞来。这次投票使美国及其主要盟国——其中包括英国和法国——分道扬镳。尽管美国大使布什为阻止台湾被驱逐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仍出现了这个表决结果。布什立即提出了动议,要求已递交给大会的关于给北京以席位并驱逐“蒋介石集团”的阿尔巴尼亚提案中撤掉驱逐这一条款。大会主席、印度尼西亚外长马利克裁定这个动议不合议事规程。在早些时候,大会否决了沙特阿拉伯和菲律宾提出的要把所有表决推迟到明天的要求。观察家认为,这个要求反映了美国的愿望。当代表们点名应答时,大厅中气氛紧张。电子统计牌上终于显示了结果,表明美国的建议被击败。这时,大厅里沸腾起来了。当代表们在阿尔巴尼亚方面获胜后于今晚在表决程序方面斗争时,一些人士预测,是北京获得席位的提案将以2/3的压倒多数得到通过。(路透社作品)

评析:

分析这篇消息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当时的背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蒋介石所非法占据,我国以及世界上的友好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在这届会议上,美国抛出荒谬的“双重代表权”,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有了这样的新闻。

这篇新闻有以下几个特点。1.客观性手法

路透社记者对于这一事件的报道恪守“客观性原则”,通过对会议氛围的描写,通过对场面的描写,对与会代表动作和情绪的描写,通过“观察家”之口,将一个事件的原貌真实、客观地还原出来。2.现场感强

记者在营造现场感上花了不少功夫,结果出来以后,代表们的反应、布什的反应都用白描的手法展现出来,对比之下,大厅的紧张氛围一目了然。这篇稿件在主体中按照倒叙展开事实,而这样的表现手法,如电影片断,让读者好好地过了一把瘾。3.多用短句、短段,衬托现场气氛

400字的新闻分成了10段,每段之间层次分明,短语段落之间的层次转换,衬托了现场紧张、激烈的气氛。在作者笔下,代表两种利益的双方如同高手过招,瞬间过招数次。

例五

长江上游仍在砍树[新华社攀枝花1998年8月19日] 长江上游地区大片森林仍在遭受数千把斧头和电锯的砍伐。记者近日随世界银行组织的14名生态、环保和人类学专家考察雅砻江下游的二滩水电站库区生态环境,见到江面漂浮着上游漂运下来的上万根三四米长、脸盆般粗的木头,小舟左冲右突一个多小时才驶离码头。行出不到1000米,数万根粗木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几百米宽的江面。攀枝花市一位林业干部告诉记者,这仅是雅砻江沿岸近期所砍伐树木的很少一部分。由于二滩水电站关闸蓄水拦住了漂木的去路,大量木头在上面几个水运站捞上岸运走了,漂下来的只是“漏网之鱼”。他说,仅沿江国有森林工业企业今年就至少砍伐了30万立方米的木材,相当于砍光了5万亩原始森林,而流域各县乡伐木企业的砍伐量更大。世行专家组成员、四川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刘仕俊说,四川宜宾市以上的长江三大干支流中,金沙江、大渡河两岸的森林早已所剩无几。雅砻江主要流经人烟稀少、交通闭塞的横断山脉,但现在,这条江两岸的森林资源也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全长1517公里的雅砻江主要流经四川省甘孜、凉山、攀枝花等地市州。因水急谷深,沿江所伐树木主要以顺江漂流的形式运往下游,然后再装上火车经成昆铁路运出。记者在几天的采访中看到,雅砻江下游两岸目前仅存些残次林木,水土流失严重。当地老乡说:“每一场暴雨都造成洪水和滑坡、塌方,以前江水一年四季都是清的,现在变成‘黄河’了。”(新华社作品)

评析:

1998年长江的滔天洪水,又一次敲响了保护生态的警钟,它从更为广阔的层面上警示人们:人与大自然必须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下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意识到这点。作者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与思考的前提下,抓住抗洪时机,深入到长江上游的雅砻江、金沙江等主要干支流进行了深入的专题调查,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以现场见闻的形式报道了长江上游仍在大量砍伐原始森林的事实。1.高超的客观手法的运用——让事实说话

全文600余字,分5个自然段,每一段都是具体的、扎扎实实的事实。在导语中首先描写了场面,紧接着作者不露声色地引述现场几位不同身份人物的看法,展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和评论,而这些也正是作者所要发表的无形意见。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没有忽视向读者交待所有重要事实的准确来源,如“攀枝花市一位林业干部告诉记者”、“世行专家组成员、四川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刘仕俊说”等等,这都有力地增强了事实报道的可信度与权威性。2.画面感强

消息的作者像一位摄影师,在导语中运用特写,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展现给读者,对于江面上木材的密度,作者匠心独具,用了“小舟左冲右突一个多小时才驶离码头”这样的参照物,让读者有了直观的感受。3.舆论监督报道的新思路

舆论监督报道怎么样才能让人信服、取得效果?这篇报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客观的笔法,隐含了作者的意见,既让读者看到了事实,又让读者明白怎么样才是对的,以事实示人,以事实服人,这样的监督才是最有效果的监督。

例六

两家子公社干部开始睡上安稳觉 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本报讯 3月3日、4日,记者夜宿康平县两家子公社秘书办公室,发现从就寝到次日早晨,没有来过一次电话,也没有一个社员来报案、告状或要钱要粮,公社干部睡得安安稳稳。据当过六年秘书的公社干部赵福权说,前几年状况大不一样,经常刚刚睡下,电话铃又响了,不是下达播指示,就是追生产进度。冬天只好把电话机搬到枕头旁边。随着领导作风的转变,上面这种靠电话指挥工作和搞形式主义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一年前,两家子还是全县最穷的公社之一,一年到头,生产队干部和社员来公社要农贷和救济粮、救济款的推不开门。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情景了。去年他们实行了包干到户责任制,全社人均收入由历年六七十元增加到165元,有的历史“三靠”队达到了四五百元。社员生活好转了,不但不再向国家伸手,由于“穷泡、穷靠、穷打、穷闹”造成的民事纠纷和家庭纠纷也越来越少。4日深夜,记者步出敞开的公社大门,遥望沐浴在银白色月光下的远近村庄,显得分外安谧,不仅遐想联翩,成诗一首:劫后灾痕何处寻?月光如水照新村。只因仓禀渐丰实,夜半不闻犬吠声。(作者:范敬宜,原载1982年3月15日《辽宁日报》)

评析:

一个新闻工作者,如果对自己所负责的行业没有全面的了解,是写不出好新闻的。这篇新闻写出了新鲜感,写出了历史厚重感,与作者对于农村工作全局的把握有很大关系。1.对于变化的记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纠正了错误的政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提高,农村干部的作风也大有改变,形式主义的现象大为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意味着新的变化,就是,这样的一个事实,不正是整个农村工作的新开端吗?记者对于这个变化的发现,不也正好说明敏锐的新闻敏感吗?2.真性情的流露

文无定体,这篇作品一气呵成。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并没有墨守成规,非要总结或者展望,而是破格地写了一首小诗,整个行文立即轻松从容了很多。颇有田园味道。作为读者,读起来也不免被这样真性情的流露所感染,为祖国的大好形势喝彩!

【思考题】

试从文体、语言、结构、内容等几个方面对下面的消息进行评析。

1.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我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看到了,我们看到了!”晨曦初现的草原上传来惊喜的欢呼声:“神州回来了!”清晨6时23分,经过绕地14圈飞行,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东经111度29分、北纬42度06分的飞船着陆场安全着陆,距理论着陆点仅4.8公里。返回过程非常顺利,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员自主出舱,身体状况良好。北京指挥控制中心宣布: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杨利伟于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在太空飞行过程中,杨利伟监视飞船重要指令的执行情况及飞船的工作状况,完成了预定的空间试验活动,实现了中国人之间的首次天地通话。北京时间16日凌晨5时35分,“神舟”五号接到指令返航。6时51分,飞船返回舱舱门缓缓打开,身着白色宇航服的杨利伟从返回舱中走出,向人们挥手致意。掌声和欢呼声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回响。中国探索太空的伟大创举开启了崭新的一页。(原载2003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

2.老将刘波摘金[本报广州3月30日电] 记者贺林平报道:2006年射击世界杯广州站进入第四天,在女子50米步枪3×20决赛中,中国27岁老将刘波表现出色,以总成绩690.1环的绝对优势勇夺金牌,为中国射击队再添一张奥运会入场券。预赛排名第一的刘波在决赛中延续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在决赛中打出101.1环,并以690.1环的总成绩毫无悬念地夺得冠军。德国的莱希纳以679.7环名列第二,哈萨克斯坦选手夺得铜牌。首次参加世界杯赛事便夺金的刘波非常开心,她说,“夺金主要是自己没有压力,以平常心去面对。”27岁的刘波是去年才进入国家队的,虽然进国家队时间不长,但刘波认为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在大风情况下射击的稳定性有了很大提高。在稍后进行的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中国老将谭宗亮尽管打出100.0环,但仍因预赛成绩过低仅名列第六,另外两名中国选手分获第四与第八名。刚刚夺得男子50米自选手枪金牌的韩国老将秦钟午以总成绩685.8环夺得冠军。(原载2006年3月31日《人民日报》)[1]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2]赵玉明、王福顺主编:《广播电视辞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3]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4]参见常秀英:《消息写作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275页。[5]《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选》(1991年),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6]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7]参见孙宜君等编著:《新闻佳作评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8]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9]转引自廖永亮:《消息写作创新》,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10]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02页。[1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60页。[12]李大卫、石维、艾顿主编:《法新社百年新闻佳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第四章 事实类作品评析(下)

第一节 通讯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通讯

通讯是运用多种表现方法比较深入而又详细地报道真实的客观事物的新闻文体。主要报道范围包括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新闻人物的成长经过、某项工作的详细情况及某地风貌的概况特色等,是最常用的报道形式之一。目前一般对通讯作如下分类:按报道内容,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风貌通讯;按写作形式,分为一般通讯、小故事(小通讯)、特写、巡礼、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等等。新闻文体正在不断分化和融合,通讯的分类似乎没有也不必固定下来。目前已经产生了一些边缘性的通讯形式,如政论性通讯、杂文式通讯等。

通讯同消息一样,要求内容完全真实,讲求时效,但它比消息的容量更大,写作灵活,表现力更强,报道范围更广。

中国早期报纸的通讯,脱胎于描写性消息及古代记叙性散文,篇幅较短,事件要素交待不全,表现手法也较简单。早期报纸称通讯为“通信”,或以“记”、“录”等字样区别于其他文章,后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新闻文体,出现了纪实性的事件通讯、战地通讯、日记体的纪实性通讯、游记体通讯等种类。20世纪初,远生通讯的出现,使通讯这一文体的地位得到承认并日趋巩固,并逐渐成为最吸引人的新闻体裁。几十年来,通讯在新闻文体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形式日趋完备,技巧日趋[1]成熟,出现了很多有影响的通讯名篇。

早期的新闻报道,没有文体的区别。较短的新闻报道因为用电报传递,所以叫“电讯”。而外勤记者写回的报道,因为走邮路,以书信方式传递,所以被冠以“通信”。一般来说,“通信”比“电讯”详细、具体。后来,由于电信技术的进步,“通信”也可以电传。为了与“电讯”相区别,“通信”又改称为“通讯”。到辛亥革命前后,“通讯”已发展成为用文学笔法和政论色彩书写,融记者主体意识与客观报道为一体的新闻体裁。

20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时代进行的新闻改革,加强了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加强了新闻报道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性。以“新闻故事”形式出现的新闻通讯,如《西瓜兄弟》、《桌上的表》等,以典型事例、典型的先进人物为依托,将通讯逐步定位为融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于一体的典型报道体裁。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新闻观念也随之发生变革:信息观念的确立打破了长期以来只把新闻媒介当作宣传工具的局面。一直作为典型报道范式的通讯在选题、采写模式、报道理念和表述方式上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以适应现实的需要,各种深度报道的新文体也在不断出现。因此,目前我们所称的“通讯”,其实已经逐步演变为一种集合概念,一种广义的名称,是指报纸、刊物中运用的除消息以外包括各类通讯、特写、专访等所有详报型(或曰深度型)新闻体裁的总称。

和消息一样,通讯也是一种常见的新闻报道文体。它在素材、结构和表现手法上与消息有较大差异,在时效性上也稍逊于消息。但是它与消息有一个共同点,即:同属于“新闻报道体裁”。也就是说,通讯所报道的内容都是真人真事。尽管通讯材料的丰富和文笔的优美与文学作品有相似之处,但人们阅读通讯时,很明白自己在读新闻而非文学作品,相信它的内容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在这里,“真实存在”、“真人真事”是通讯的立身根本。

二、通讯的特点和种类

通讯的主题是通讯的灵魂。通讯主题的写作要求是主题正确、鲜明、集中、深刻。应围绕主题精选典型材料(事件、人物、风貌、经验、情节等等)。通讯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2]可根据具体内容灵活运用。

通讯按照最惯常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和特写等。1.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通讯体裁。在中国,人物通讯以报道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典型事例为主。人物报道中,人物通讯有着突出的地位,一些优秀的人物通讯作品往往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西方没有“人物通讯”之说,与此意义相近的是“人物特写”。采写人物通讯,应注意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报道对象,注意写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选取反映人物言行举止特征的材料,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添枝加叶,浮夸拔高。人物通讯有多种表现手法,如“以事写人”、“以言见人”、“以景见人”、“以论写人”、“细节表现”、“夹叙夹议”等等,应防止“见事不见人”的缺陷。人物通讯最基本的结构方式有两种:一按时间顺序,写人物的主要经历、成长过程;二按逻辑顺序,将人物的事迹按质归类,分层表现。在写人物事迹的同时,应注意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在通讯中“活”起来。我们耳熟能详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等,都是人物通讯名篇,从这些通讯的字里行间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座崇高的精神丰碑,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而这些形象也因此而被千千万万的后来人所仰慕,他们的献身精神,他们的高尚品质,成为鼓舞人[3]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指报道有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体裁。事件通讯注重报道有强烈新闻性的典型事件,较为详细地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与发展过程及作用、影响。报道形式一般分为三种:一为记叙单项事件的始末;二为将几个有联系的事件有机结合在一起;三为篇幅短小、叙述活泼生动的新闻小故事。事件通讯属叙事文体,写作时应做到以叙事体现一定的观点,力求生动、详略得当、语言简洁;也应注意写好人物,但需简笔勾勒,不宜着墨太多。一般的叙事方式有四种:一是以事件发展的顺序为叙事线索,即“顺序法”;二是“倒序法”,先写结局,然后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三是在集纳式事件通讯中,逐一介绍有关事件,揭示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四是西方新闻界另有一种双线并进的叙事方[4]式,叙事与交代背景交叉进行,时断时续,相辅相成。典型的事件通讯像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小崔寻诊记》(原载1981年9月15日《哈尔滨日报》),反映一位急患连夜到本市省、市、区7家医院就诊,均被拒之门外的遭遇,批评了部分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问题。3.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是通过报道分析当前实际工作中的经验、问题、教训以指导、推动工作进展的通讯形式,一般认为工作通讯的功能有三:一为介绍、推广先进经验;二为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三为探讨新动向、新课题。写作工作通讯,要求记者抓住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经验,选择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敏感地发现孕育在实践中的新动向,正确、慎重地提出问题。工作通讯要求选取典型、生动的第一手材料,叙述活泼生动,并允许做一定程度的评述。记者应多在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指导性、预见性上下功夫。工作通讯的形式有多种,除常见的较为典型的工作通讯外,尚有“工作研究”、“采访札记”、“记者来信”、“新闻述评”、“问题调查”、“热点透视”等。工作通讯可以算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因它不能只满足于报道事实,还需运[5]用分析、综合、归纳、预测等方法。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通讯《中国大豆还有“戏”》(原载2001年11月28日《经济日报》),针对入世后我国大豆受到的冲击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不仅为农业种植鼓舞了士气,也为其他农产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挑战提供了借鉴,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4.风貌通讯

风貌通讯是报道某一区域、某一地点、某一单位的新风尚、新面貌、新气象的通讯,也称“概貌通讯”。某些旅途通讯也常被看做是风貌通讯的一种。风貌通讯的题材广泛多样,举凡社会变迁、风土人情、单位新貌、建筑风光、名胜古迹等等均可写成风貌通讯。风貌通讯可以有较大的时空跨度,并有多种表现形式。写作风貌通讯,要求记者着力反映新貌,并抓住特色,点面结合,纵横着笔,博采素材,缘物寄情,给读者以多方面的教益。作品应有美感及现场感。写作方法上可以鸟瞰全景,可以分类描写,也可以撷取片断,小中见大。风貌通讯还可与访[6]问记、特写等文体有机结合,以求写作形式的丰富多彩。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都是出色的风貌通讯,读到这些作品,都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地方风土气息和时代气息。5.特写

特写是指以形象化手法,将新闻事件、人物、场景、动作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出来的报道,又称“新闻特写”。特写写作要求生动而集中地再现人物、现场、画面及新闻事件的精彩片断,以近似文学的手法,精心描绘,渲染气氛,使其达到情景交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从而更形象、集中、突出地发布传播特定的信息。在西方,特写更多地是指一种趣味性报道,旨在给读者以“精神享受”。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西方报纸的特写是指除消息、广告、社论之[7]外的所有文章,其内涵比中国的要博杂得多。

第二节 通讯作品的评析方法

一、分析作品形式

1.结构分析

通讯结构,就是通讯的表现形式,被称为“通讯的骨架”。评价一篇通讯作品,结构在其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常见的通讯结构方式有[8]纵式、横式和纵横式结合三种。

(1)纵式结构

按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或作者对报道对象的认知顺序安排材料,称为纵式结构。

例如第十四届新闻奖获奖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原载2003年10月17日《解放军报》):6时左右,有人喊起来:“看,天上有颗星在飞!”搜救人员纷纷下车,在-4°C的旷野上抬头仰望。只见一颗明亮的“流星”正从月亮边划过。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与返回舱分离后的轨道舱在运行,减速制动后的返回舱马上就要进入大气层了!”6时07分,一团火球在西南方的天空向我们飞近,那是进入稠密大气层的返回舱,正在与大气摩擦燃烧中飞来。6时12分,空中传来“嘭”的一声震响,表明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主降落伞已打开。人们更加急切地向空中眺望。“来了,来了!在那儿!”6时17分,一个黑点在已泛出曙光的东方天空出现,并且越来越大。“杨利伟回来啦!”大家旋即跳上车,向返回舱飘落的方向追去。降落伞悬挂着返回舱,在我们的车头前缓缓飘落。记者抬腕看表,正是6时23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当地牧民称之为“阿木古朗”草原,在蒙古语中是“平安”的意思。这真是个好地名!8时15分,杨利伟乘坐的直升机从沸腾的内蒙古大草原起飞,向附近的机场飞去。他将在那里换乘专机飞回北京。记者用很具体的时间“6时左右”、“6时07分”、“6时12分”、“6时17分”将整篇文章串连起来,细致、准确地描述了这一历史性瞬间,具有生动的现场感,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2)横式结构

以空间转换或按事物性质层次安排材料,称为横式结构。

例如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获奖通讯《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原载2004年6月3日《人民日报》),该文即采用横式结构,围绕任长霞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亲民爱民的主题,组合她的“破案保平安”、“真心爱百姓”、“亲情也深沉”的事实,表现了她的崇高的人格魅力。

20世纪60年代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的通讯《“一厘钱”精神》(原载1963年3月24日《人民日报》)写了三件事情,发生在三个不同的单位,它们互相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一是北京墨水厂“每件包装降低一厘钱”;二是北京市制药二厂赵玉珍包装组的“领导者用一分钟这个时间概念去组织生产”;三是北京火柴厂“每盒火柴里减少一根废火柴”。这篇通讯将发生在三个独立“空间”的故事联结起来,不但不凌乱,而且很完整:要建设社会主义,“就要有这种‘一厘钱’精神,从节省一厘钱做起,从提高每一分钟的劳动效率做起,从提高每一件产品、每一项工作的质量做起”。

(3)纵横式结构

这是将上述两种结构结合起来运用的结构。时间为“经”,空间为“纬”,采用“纵横交叉”的方式来安排层次。

我们下面分析通讯名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原载1960年2月28日《北京青年报》),看看该文是怎样运用这种形式的。作品开头描写的1960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下午4点钟,山西平陆61名民工食物中毒的求救声,传到北京王府井北口八面槽路东的特种药品商店的时候出现的情形;接着,从2月2日“平陆事件”的发生讲起,叙述到原来的时间仅仅是通讯的一半,后边还有找药、运药、空投、抢救、慰问等一系列的情节才结束全文。同时,又以空间方法作为“纬线”,从横的方面划分层次,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种种事情,十分巧妙而紧凑地交织到了通讯中,报告给受众。它既注意了时间的连贯性,又照顾了空间的平列性,穿插自然,跌宕起伏,次序分明,变而不乱。这篇通讯所报道的“平陆事件”,由于涉及的场面大、地区广、单位多,特别是时间短促,许多情节齐头并进,发展异常迅速,因而记者选择的这种“纵横交错式”的合式结构,使得整篇文章趋向场景化和情节故事化,把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一桩桩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与很多通讯作品不同的是,它每一小段的前面,没有加上近似内容提要的小标题,而是运用记者抒情的旁白和时针进展的标记,使场面层次分明,紧扣读者心弦。这样的结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给这篇通讯增添了色彩。2.表现手法

(1)通过细节表现

细节是通讯的血肉,一篇通讯是否有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筛取的细节是否有特色。通讯虽然是新闻报道中的“重武器”,但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往往可以通过十分微小的事实反映出来。这样就可以采取以小见大的手法,充分发挥微小事实的折射作用。对于读者来说,微小的事实较宏观的事实显得更真实、更贴近、更丰富,它符合读者认识[9]客观事物的规律,比较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和喜爱。

细节生动,就会具有感人的力量。一篇优秀的通讯是靠若干细小而具体的事实所组成的,没有细节,没有具体描写,也就没有生动的形象,也无感人的力量。

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通讯《总理帮农民追工钱》(原载2003年10月28日《重庆日报》)在细节运用上可谓娴熟自如:“一大群人正沿着又滑又陡,有些立不住脚的村中陡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山脚下自家的院子”。总理不顾山路陡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农家院子,亲民务实的高大形象挺立在读者面前,令读者在惊喜之余,充满深深的感动。“‘温总理快到我们家了!’曾祥万来不及抹掉满腿的泥土,打着赤脚惊喜地往家里跑。”这里的细节也运用得生动逼真,既说明了农民正在田里务农,又反映了农民对总理到来的欢欣和喜悦之情,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作者采访之细,观察之细,由此可见一斑。更令读者心灵震撼的是:“总理趋步向前,伸手紧紧拉住曾祥万那双还沾着泥土的手……”共和国总理的双手和农民那双沾着泥土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这一“握”寓意很深,于平实中见精神,于细节中见真情,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亲密关系是那样牢不可分。

埃德加·斯诺曾在一篇关于中国陕北地区农村变化的报道中写道:“透过一个通向隔壁窑洞的门,我能看见几双儿童的雨鞋和—双球鞋……一只柏木桌子和几把椅子,桌上放着一把茶壶和一些瓷碗。我蓦[10]地想到,在过去,这样一些东西只能在一个地主的家中看见……”。斯诺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捕捉到一个农民家庭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向读者具体展现了陕北农民家庭生活的变化。同时,这也正好说明了细节描写对于通讯写作的重要。

细节虽小,但它绝不是通讯作品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它是通讯报道事实、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又是衡量通讯作品好坏的重要因素。优秀的通讯,尽管手法不同,风格各异,却都能在受众心中再现客观事实的生动景象,其中的时代面貌、社会背景、风土人情、生活场景、人物性格,无不具体鲜明,拨动受众心弦。这种效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细节描写的力量。所以,有人说,细节就是通讯的生命,失去了真实恰当的细节,通讯就失去了生命。这话不无道理。因为人的认识过程,都是从感性发展到理性,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的。不给人具体的、感性的东西,那就等于让受众从远处看山看人,只见轮廓虚影,不见真景实貌。

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这些细节性材料,是以表现事件的具体过程或人物的音容笑貌、内心世界,而成为通讯的血肉的。往往有这种情况,一篇通讯,读过多年,其中的故事梗概早已淡忘了,可是一些动人的细节,还能长久地烙印在我们心中,有时偶有触动,还会重新涌现到脑海里来。细节描写的魅力之大,令人惊异。

(2)通过引语表现

引语,是通讯用来表现主题的另一巧妙手法,引语的巧妙使用,也是评价一篇优秀的通讯作品的重要因素。

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通讯《这是在宣扬一种什么文化——走进“京西灵水第二届举人金榜文化节”》(原载2003年8月9日《科技日报》)是一个运用引语的成功例子:尹国炯花轿落定,与记者进行了简单对话。“你是怎么被邀请的?”“他们是通过我的校友联系到我的。”“参加这种活动,你觉得怎么样?”“说实话,这种活动我根本不想来。后来他们很热情,我想反正到时候也得到北京报到,提前来看看也挺好的,就来了。”“你是今年上海的状元?”“不是,不是,那是他们那么炒作的。”……门头沟区委副书记黎晶充满真诚地说:“您想上大学吗?就到灵水村吧。”当记者向中科院院士吴传钧提问时,两人的一问一答是这样写的:“您觉得把高考状元和古代举人相提并论可以吗?”“也可以,过去在农村来讲,考上大学也就是状元了。”“您觉得将现在的高考状元和古代举人的素质相比如何?”“状元意思就是你在竞争中取胜了。”“您觉得有必要举办这样的活动吗?”“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思,在农村能举办这样一个大型的文化节还是很好的,可以激发大家学习。”“科举制度是一种没落的科考制度,有必要这样大张旗鼓地宣扬吗?”“应按历史的观点来看:过去是通过这个选拔人才的,它也有它进步的一面。”“说是要给他们刻碑立传,您觉得合适吗?”“哈哈,我认为从广义来讲也未尝不可。”

以上引语的妙用,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让读者真切地看到了举办“举人金榜文化节”的目的是以弘扬教育为名进行的商业炒作,是一幕“荒诞剧”。此外,引语的使用也增强了这则新闻的深度,因为引语往往特点鲜明,有助于揭示问题的核心和事物的本质。3.语言特色

消息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而通讯是对新闻事物的展现,因此通讯语言应当给人一种开放感,而不像消息语言那样给人一种紧缩感。消息语言给人一种动态感,而通讯语言给人一种静美感,动态和静态是消息语言和通讯语言又一个显著区别。因此,在评析一篇通讯时,要注意它有没有把与消息不同的地方都展现出来。

通讯语言首先表现在它的丰满性上。通讯语言是在事实的筋骨上巧饰装点,从而显得血肉丰满。这种报道语言的丰满性,不仅表现在别具匠心的作品构思上,也表现在以叙述为主,更多地采用描写、议论和抒情等文学技法和修辞手段的运用上。通过多种手段的巧用,通讯语言显示出如下特性。

(1)思辨性

通讯不只是报道生活,还要通过报道,使读者认识生活。特别是深度报道、经验性报道和重大的综述性报道,不仅引导读者认识具体的生活内容,而且夹叙夹议地引导读者在认识生活现象的同时进行思考,从而发挥强有力的导向功能。

(2)抒情性

情感渗透是通讯语言感染人心的重要原因。好的通讯,每一篇作品的语言都充溢着一种明快优雅的情调和动人心曲的情感。

(3)描摹性

传真写实是消息通讯的共有特性。但通讯在具体展现中更多地使用描摹来绘声绘色,这种摹写使语言文字释放出有声有色的形象性、流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但通讯语言的描写不是文学作品的精雕细描,而是画龙点睛的传神点化。它不是刻画人物,描绘一个虚构的世界,而是抓住最鲜明的特征几笔带过。素描和简洁勾勒是通讯[11]语言的基本特征。

相对灵活的结构,活泼清新的语言,准确贴切的修辞手段的运用,都使通讯的语言显得灵动而不呆滞。行文从容不迫、娓娓描述,从而显得沉静而婉约,使读者感到通讯篇章布局的神奇和语感的魅力,给读者以享受。

二、分析作品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讯的主题就是通讯的“灵魂”。一篇好的通讯稿,必有一个好的主题。因此,在评析一篇通讯作品的时候,主题的提炼就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

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决策为何连连失误》(原载2002年5月29日《人民日报》)披露了安徽省某些领导为了出“政绩”,盲目决策,在人口不足200万、经济不发达的城市里建高尔夫球场、投资30亿元的“温哥华城”,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和形象损失,令人民群众失望不满。作者抓取的这个材料,正能从反面揭示如何把握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发展观这个重大课题。稿件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安徽省委领导对文章表示赞同,省委宣传部领导充分肯定了这篇报道,并要求淮北市委组织干部学习讨论这篇文章。安徽全省干部群众对这篇报道给予好评,一些地方领导表示要引以为戒。淮北市的领导专门找到作者,接受批评,并妥善解决了类似问题。之后,淮北的招商引资工作正常进行,成效明显。

同样的题材,对主题的把握角度也可以是多样的。同样是写领导干部的榜样,歌颂心中装着百姓的好干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原载2004年6月3日《人民日报》)与《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原载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新华社1995年4月6日)等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主题角度不同:不是单纯提炼主人公的公仆精神,而是将这种公仆精神与人心向背结合起来。公安部门是党的重要执法部门之一,与老百姓联系紧密,它的一举一动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部门,还代表着党的形象。过去总说警民鱼水情,但是随着一些消极出警、以权谋私、行刑逼供等违背人民利益甚至损害人民利益的情况被曝光,部分百姓对公安系统产生了种种不信任感,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如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信任,也就失去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这个时候,记者敏锐地抓住了任长霞这位公安局长典型:任长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重振公安雄风,重塑公安形象,实现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工作准则,维护了百姓的利益,体现出了与百姓的血肉联系,因此受到了百姓的爱戴。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正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力量源泉。它以“百姓心中的丰碑”为题,点出了人们心中的“好公安局长”、“好官”与百姓的血肉联系。老百姓的评价是最具有分量的,也是最公正的,老百姓之所以“把泪洒给她,把心掏给她,用口为她铸碑”,就是因为她的心里装着百姓“谁心里装着百姓,百姓就把你刻上心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对于那些不是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而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党员干部来说,即使树立金碑银碑,也是永远得不到民心的。这就是历史的公道。这一主题角度,不仅显示出它的现实迫切性,而且切合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蕴涵着我们的时代精神。

第三节 通讯作品评析实例

例一

外交部之厨子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七月初十日黄远生自前清恭王管理总理衙门时代至于今日之国民外交部,其间易若干管部亲王,易若干尚书侍郎,易若干司员至于今日又将易若干总长,而始终未脱关系者,则余厨子其人也而已。此厨子之声势浩大,家产宏富,亦在奕劻涛洵之间。其所管家产,有民政部街之高大洋房一幢,有万牲园中之宴春园,有石头胡同中之天和玉,皆京中之巨观也。此厨子在满清时代,连结宫禁,交通豪贵,几另成厨子社会中之大总统。庚子变后,西太后及光绪回銮时,西太后研究媚外主义,乃大宴各国公使夫人及在京东西洋贵妇人,耗资巨万,人所共知也。其时议和大使李鸿章,以世界外交之雄才,参与樽俎之事,已为西太后雇一著名西洋厨夫,以备供奉。既已得面许可次日入御,至于次日,西太后忽谓李鸿章曰:“我看明日请客,还是用外务部的厨子罢。”此厨子运动力之大,乃至能力迴西太后之意,与中外赫赫之李鸿章对抗,其他可知。厨子以此,亦所赢不资矣。余厨子自前清恭王时代,已入外部,凡各亲贵及外部尚侍,有宴会喜庆诸事,厨子无不极力供奉。此诸王公者,亦待厨子以殊礼,以平等主义待之。故诸公家有大庆典时,厨子亦公服掌招待之职,与王公贵人及其时缙绅先生之流,分庭抗坐。此厨子虽号称厨子,其所隶部下,固不止一标一营,厨子固不躬亲七鬯。而其身则以其家产之千分一,捐取得前清候补道花翎二品衔也。此等王公贵人,既屡受厨子馈进,固也待以友礼。厨子之公子,一赫赫捐纳之外部司官也。以厨子之力,得本部管库差事,全部财政出纳之权,实在其手,而厨子实间接以供刀俎上之鱼肉,又稍以其馀沥沾溉司员中之有势力者而为之垫款焉,或小借款焉。司员中或预支薪水,厨子之子秉承父命,无不为之周转。故各司员中之无耻者,则待厨子以丈人之礼,称为老伯。见厨子则鞠躬如也。汪大燮氏自外部司员力跻侍郎,未尝受此厨子分文馈进,故厨子稍惮子。一日汪赴贺庆王之宴,方及门,遥见厨子方辉煌翎顶,与众客跄济于一堂,愕然不能举步。厨子见汪大人来,则亦面发而口嗫嚅,仓卒中避入侧室。汪亦未遑之留,退而告人,谓今日余厨子尚是给我面子,可为荣幸。北京旧宫官场中传以为笑也。奕劻管部数年,为余厨最得意之时代。顾其人亦颇能谦守分,不敢为十分高居之状。于本部司员,则竭力笼络之。其时外部衙门,最称阔绰。司员日在署一饭,而额定饭银每人八钱,故外部恒食一席之费,盖六两四钱,司官既贵倨已甚,辄颦蹙谓衙门饭不能吃。故常家食而后上署,于是此等饭银为厨子中饱一半。以此故,则司员需索极多,或临时换菜,或全席都换,或饭不吃而另索点心,厨子无不一一供应。盖厨子之能有今日,其处世哲学固亦有不易学者在也。外务部之厨,暴殄既多,酒肉皆臭。于是厨子乃畜大狗数十匹于外务部中豢养之,部外之狗,乃群由大院出入,纵横满道,狺狺不绝。而大堂廊署之间,遂为群狗交合之地。故京人常语谓外务部为“狗窑子”,“窑子”,京中语谓妓院也。余厨子历史甚多,记者居京未久,所得特其大事记中之一节耳。自民国成立以后,终胡总长之任,人惟求旧,故厨子之盘踞于民国外交部也,如其在满清时代之外务部时,暨最近陆徵祥君到任。厨子谨遵常例,送一份绝大礼物于此新到任之陆总长,其礼单未之见,要之决非寻常火腿海参之类。在厨子之意,以为今昔之国体虽异,而官长之爱财物未必不同。匪今斯今,未尝开罪也。不料此欧洲政治家派之陆子欣君,见所未见,震怒异常,次日到部,乃司令官查明昨日送礼某人,系本部何等人物。此系新总长之一种政治手段。及司官回复,系此光禄寺大人余君,陆君大怒,痛词申斥,即立意开除。厨子震恐,以此项饭碗非寻常饭碗可比,乃遍奔走运动于各司官,求其援颊。但凡稍有声势者之家,皆有厨子之车辙马迹,其中固有受者有不受者,卒以陆总长之毅然绝然与诸司官之全体一直赞成开除,于是此二十年内盘踞外交部中之厨子声势与王公大人比隆者,也随其旧日思主之名字以俱去。虽然,以厨子之力,犹可辇致巨金储之外国银行,遨游青岛天津上海之间也。厨子之姓名待考,北京人但称为余厨,故余亦余厨之而已。(《远生遗著》卷二)

评析:《外交部之厨子》一文是清末民初著名记者黄远生风靡一时的人物通讯代表作。这篇通讯抓住了典型人物,从一个神通广大的厨子入笔,扩而大之,写出了清朝官场的腐败,情节曲折,层次清晰,引人入胜,“污浊宦海之波浪,穷形尽态,毕现纸上”。

文章一开头,先做了总的叙述。前清至民国外交部屡换官员而厨子始终“未脱关系”,烘托出这个厨子的不简单。几个“易”字排比起来反衬出厨子之不“易”,很有气势,文章一开头就给人不同凡响的感觉。接着又直接写其“家产宏富”,点出厨子“连结宫禁,交通豪贵,几另成厨子社会中之大总统”。后又以西太后宴请一事,从侧面写出厨子“乃至能力迴西太后之意,与中外赫赫之李鸿章对抗,其他可知”。由此,就点出了此厨子的新闻价值所在。

接下来的第二段,具体介绍余厨子其人。“其身则以其家产之千分一,捐取得前清候补道花翎二品衔也”;“此等王公贵人,既屡受厨子馈进,固也待以友礼”,“故各司员中之无耻者,则待厨子以丈人之礼,称为老伯。见厨子则鞠躬如也”。这三句话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厨子在官场中的地位。接下来又以汪大燮赴宴,“方及门,遥见厨子方辉煌翎顶,与众客跄济于一堂,愕然不能举步”,而厨子看见汪大人,“则亦面发而口嗫嚅”,寥寥数笔,生动地勾画了他们见面时的尴尬情形,而后厨子“仓卒中避入侧室”,汪大人“亦未遑之留,退而告人”,进一步描绘了双方的微妙心理,极富戏剧性。作者善于运用有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的外貌心理,增加了读者的阅读趣味。

一个厨子,居然能周旋于朝廷王公大臣之间而立于不败之地,这篇文章不止写出了其然,更写出了其所以然。第三段简要交代了厨子的本领和手腕。末一句“盖厨子之能有今日,其处世哲学固亦有不易学者在也”,是对厨子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地位的说明,这种叙述中有分析,不只停留在表面现象,而力求进一步深入,给人以说明和解释,使人豁然开朗的写作手法,也值得我们学习。

写足了厨子其人其事,文章跳开厨子一人,写外交部酒肉皆臭、畜狗众多、大堂廊署之间成为群狗交合之地,把堂堂外交部变成了“狗窑子”、“妓院”。作者在这里痛快淋漓地揭露了官场腐败,语句风趣有力。

黄远生是现代通讯写作的奠基人,他写的通讯注重写实、写象,善于用事实说话,将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力量展示在读者面前,具体真实感人的力量。

例二

惊心动魄35分钟谭洁 张金玉今年7月1日13时40分,成都某机场被紧张气氛所笼罩。塔台上,机场边,飞机设计单位领导、空军某试飞大队领导、飞机总设计师、科研技术人员……数百人一齐把焦灼的目光投向骄阳似火的万里晴空。此刻,一架失去动力的战机在万米高空正以极大的俯角高速向机场滑降而来!这不是一架普通的飞机,它是我国正在研制的一种新型战机的科研样机,价值上亿元人民币。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它是该型飞机在定型关键阶段的一次试飞,结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