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9 07:00:14

点击下载

作者:(奥)阿德勒,欧阳瑾(译)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童教育心理学

儿童教育心理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儿童教育心理学作者:(奥)阿德勒,欧阳瑾[译]排版:汪淼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5-01ISBN:9787516817841本书由同人阁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译者序

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无疑占有重要的位置。他既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和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泛性论”的心理学家,对后世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870年2月7日,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郊区。尽管家境富裕,从小生活舒适安逸,但由于体弱多病,并且自认为长相丑陋,因此阿德勒认为自己的童年是很不幸福的。5岁时的一场大病,加上一个弟弟的死亡,使得他从小就萌生了要当一名医生的愿望。中学毕业后,阿德勒进入维也纳医学院,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知识,并且接受了良好的医学培训。在后来的实习与行医期间,阿德勒读到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一书,便写了一篇捍卫弗洛伊德观点的论文,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于是,弗洛伊德便在1902年邀请他加入了维也纳的“精神分析小组”,并让他担任这一组织的主席。但不久之后,阿德勒与弗洛伊德两人之间的分歧便日渐显露出来,因此到了1911年,阿德勒便辞去了“精神分析小组”主席一职,随后又退出该小组,另起炉灶,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协会”。

尽管阿德勒是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破茧而出,并且开创出了自己的学说,但探讨“个体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这两种理论之间的差异,却属于非常专业的心理学范畴,显然并不是普通读者追求的方向。但在目前竞争压力巨大、社会发展变化迅速、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普通读者了解“个体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将它们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并且据此而调整好自身的状态,让每个人的努力始终都保持在有益于人生(也包括有益于社会)的层面上,无疑会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轻松,也会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就已形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并且会据此而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过,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相同,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也不相同,所以,研究心理过程应当以每个人的特殊心理经历为对象。这一点,也正是阿德勒将其心理学称为“个体心理学”的原因所在。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强调人们的行为各有其目的,认为未来比过去重要得多。他认为,我们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与创造者,会用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表达我们的人生目标。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长大之后都必然会面对所谓的人生三大问题,即社会问题、职业问题、爱情和婚姻问题。尽管许多的专家、学者对他的这种分类都存有异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一理论所重视的社会因素和个人经验正是其他心理学流派所欠缺的方面。比如,阿德勒认为,人天生是一种社会动物,人的行为会受社会驱力所推动,因而他更重视社会兴趣,相信社会可促进人格的发展。再如,阿德勒认为,一个人满足性本能的方式决定于他的生活方式,而并非是与此相反,即并非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于他满足性本能的方式。我们认为,这些方面都有别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也更接近于现实情况。

此外,在教育领域,阿德勒强调教师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儿童,或者将儿童身上出现的问题归咎于遗传;在心理治疗领域,阿德勒主张医生应当与患者面对面,友好而坦诚地进行交流;在爱情和婚姻领域,阿德勒提倡人们积极改善婚姻生活的质量,而不是建议人们去结束一段姻缘。这些主张,非但符合阿德勒所处时代的社会主流思想,也很契合如今我们提倡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从而证明了这一心理学流派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这一点也正是我们推出阿德勒这几本心理学著作并系统地介绍“个体心理学”的原因所在。

自然,阿德勒及其“个体心理学”对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远不止于我们所提到的这些。他提出的许多概念和方法都已逐渐渗透到心理学主流体系中。比如,自卑感和自卑情结的概念已经被整个心理学体系所吸纳,而他提倡的社区治疗、家庭治疗和合作治疗等心理疗法,也已经被全社会普遍接受。

我们相信,结合自身现实与社会现实系统地了解这些方面,对如今的每一个人来说都会有所裨益。因此,我们精心选取了阿德勒的一部分作品翻译出来,以便普通读者也能够一览这位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大师的作品。本书并非仅仅是一本心理学著作,并非仅仅是为了推行“个体心理学”的观点,而是适合于专业人士、广大家长以及即将为人父母的人来阅读。当然,由于译者并非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士,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出现谬误也是在所难免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定居美国4年之后,1937年5月28日,阿德勒在讲学途中因心脏病发作,病逝于英国苏格兰的亚伯丁。《纽约先驱论坛》为他发了一则讣告,如此评价道:“阿德勒,自卑情结之父,拒绝成为精神分析的某个零件。他既有点像科学家弗洛伊德,又和预言家荣格相似。他就是他,一个传播福音的人。”在我们看来,阿德勒开创的“个体心理学”,他提出并践行的诸多理论与疗法,就是他传播给整个人类的福音。第一章导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于成年人而言,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即自我认知与理性的自我引导问题。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面对儿童教育的问题。不过,二者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由于儿童并未发育成熟,因此,引导这个问题极为重要(当然,成年人也绝非不再需要引导)。假如我们放心任由儿童自行成长,如果每个人生存的时间足够长,例如有两千年左右的时间,在一种有利的环境之下成长,那么孩子们最终就会达到成年人的那种文明标准。这种情况当然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成年人必须关注和引导孩子的成长才行。

在这个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无知。对于成年人来说,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情绪和产生爱憎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本来就是够困难的了。因此,理解儿童,并且以正确的知识为基础去引导儿童,必然会加倍困难。

个体心理学尤其关注儿童的心理,这既是出于这门科学自身的原因,也在于它清晰地阐明了成年人的性格特质与成年人的行为产生的根源。与其他心理学方法不同,个体心理学当中并不允许理论与实践脱节。它紧紧抓住人格的一致性,研究人格成长与表达过程中那种动态的努力。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个体心理学理论是一种实践理论,因为这种理论源于其对错误和谬论的认知。所以,无论是谁掌握了这种知识(不管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或者个人本身),他都会马上看出,这种知识可以实际应用到引导人格成长的过程中去。

由于个体心理学所用的处理方法独具一格,因此它的诸多原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人的行为受到了人格一致性的激发与引导,所以个体心理学在人类行为方面的任何理论都会反映出这些行为间的相互关联性,而这些行为也同样折射出个体的心理变化。因此,在开篇的这一章里,我们先从整体上对个体心理学的观点进行介绍,在后续各章中再来更加详细地对这里提出的各种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精神具有动态且有目的的追求。一个儿童,从婴儿早期开始,就在不停地努力成长,这种成长,又与一种无意识地形成的、却永远都存在的目标,即对于伟大、完美与优越的展望保持着一致。这种努力和形成目标的活动,自然反映出了人类进行思维与想象的这种独特本领,并且主宰着我们一生当中所有的具体行为。这种活动甚至还主宰着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并不是客观地进行思考,而是基于我们的目标与生活方式去思考的。

整体人格依据每个个体的存在而存在。每一个人,既代表了一种人格的一致性,也代表了对这种一致性的一种个人化塑造。因此,个人既是画作,又是画家。他是自身人格的画家,但作为一名画家,他既不是一个永不犯错的人,也不是一个彻底理解心灵与肉体的人。更准确地说,他是一个相当脆弱、极其容易犯错,并且并不完美的人。

在研究人格的构成时,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种主要缺陷就在于人格的一致性、一个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与目标,都并非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个人看待人生现实时的那种主观看法之上。想法和看待某一事实的观点,永远都不是事实本身。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人类虽然生活在由事实组成的同一个世界上,却会把自己塑造成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都会根据他看待事物的个人化观点,使自己变成一个有机整体。而这些观点当中,有些较为合理,有些却不是那么正确。因此,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始终都必须考虑到这些个人的错误与失败。尤其是,我们必须重视儿童早期形成的那些错误理解,因为这些东西将会主宰他们日后的生存过程。

此外列举一个案例加以说明。有一位时年52岁的女性,总是对年纪比她大的女性不屑一顾。她述说了这样一个事实: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她就总是因为自己的姐姐而处处受辱、遭人轻视,因为大家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姐姐身上。用个体心理学可以称之为“垂直”的观点来看待这个病例,我们就可以看到,她在人生伊始之时与现在(也就是说,快到她生命结束之时),都具有一种相同的机制和一种相同的心理动力学。她的心中,始终都存在着一种害怕被人轻视的心理,以及看到别人比自己更受宠爱或者更招人喜欢时的那种生气与恼怒之情。就算对这位女性人生当中的其他方面一无所知,或者不知道她具有哪种特定的统一人格,我们也差不多能够根据上述两个事实,填补我们在了解方面的这些空白。在这一点上,心理学家的作用就像是一位小说家,必须根据一种明确的活动形式、生活方式或者行为模式来构造一个人,并且所用的构造方式还不能让这个人的整体人格受到破坏。一位优秀的心理学家能够预测出这位女性在某些情形之下的行为,并且能够清晰地说明她的人格当中伴随着这条特殊“生命线”而来的种种性格特质。

追求或者形成目标的活动,是导致个人人格形成的原因,并且是以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为前提的。这种前提,就是自卑感。所有儿童的身上,都怀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并且激励儿童通过改善自身处境,来消除这种心理上的自卑感。一个人处境的改善,会导致自卑感减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可以看成是一种补偿机制。

注意,自卑感与心理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们使得人们有了犯下错误的极大可能性。自卑感既可以激发一个人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有可能导致一个人做出纯粹的心理调整,使得个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那道鸿沟变得越来越宽。又或是,自卑感可能显得极其不幸,因而克服自卑感的唯一办法,就是培养出一些心理补偿特质来。虽说这样做最终可能根本就不会克服自卑感,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心理补偿特质既是必需的,也是必然会产生出来的。

例如,有三种类型的儿童,都非常清晰地显示出了他们养成补偿特质的过程。这三类儿童,一是刚出生就器官不健全或者有生理缺陷的儿童;二是受到了严厉对待和没有感受到爱的儿童;三是受到了太多溺爱的儿童。

我们可以用这三类儿童为例,来说明三种基本情况,并且还可以据此来研究和理解那些属于比较正常类别的儿童的成长情况。并不是每个儿童生来都会是残疾,可令人惊讶的是,许多儿童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显示出一些心理特质,它们都是以生理问题或器官不健全为基础的。我们可以在残疾儿童这种极端的病例当中,研究出这些心理特质的原型。至于娇惯坏了的儿童与不招人喜欢的儿童这两类,几乎所有儿童或多或少都可以归入其中的一类,或者甚至是归入两类当中去。

这三种主要情况,会让儿童产生出一种不足感与自卑感,并且通过反应的方式,让儿童形成一种超越了人类能力范围的抱负。这种自卑感和优势追求,往往都是人生当中同一个根本事实的两个阶段,因而不可分割。在病理状态下,我们很难指出,最为有害的究竟是那种夸大了的自卑感,还是那种强化了的优势追求。二者齐头并进,就像起伏得多少有点儿节奏的波浪一样。在儿童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过度的抱负。这是由一种夸大了的自卑感激发出来的,它的作用就像是一剂精神毒药,永远都让孩子感到不满足。这样一种不满足感,不会导致儿童做出有益的事情。它始终都是徒劳的,因为其中充斥着一种不相称的抱负。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抱负会扭曲自身,进入性格特点和个人的言谈举止当中。它就像是一种恒久的刺激因素,让一个人变得过度敏感和警惕,目的则是防止自己受到伤害或者被人践踏。

这一类型的人,会发展成为那种本领仍然处于“休眠”状态的人,即变成我们所称的“神经质”或者古怪反常的人。这种类型的人若是被逼得太过厉害的话,就会以不负责任之人或者违法犯罪者的身份而告终,因为他们只考虑自己,不会去替别人考虑。他们的自我主义,无论是从道德上还是从心理上来看,都已经变成了一种绝对事物。我们会看到,他们当中有些人会逃避现实和客观事实,会为自己构建出一个全新的世界来。通过白日做梦,通过坚持怀有种种不真实的幻想,仿佛它们都代表着现实似的,这种人最终就会成功地为自己营造出一种心理上的平和状态。他们已经通过在脑海中构建现实,让现实与心灵和谐一致了。

在这种成长过程当中,需要心理学家与父母共同关注、可以暴露出真相的标准,就是儿童或者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社会感程度。社会感,是正常成长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每一种最终会导致社会感或集体感程度降低的干扰,都会对儿童的心理成长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社会感就是儿童正常程度的标志。

个体心理学正是围绕着社会感这一原则,开发出了相应的教育技巧。父母或者监护人,都绝对不能允许孩子只依恋于某一个人。如果允许这样做,孩子就会发现,自己没有做好应对日后人生的心理准备,或者是准备得很不充分。

要想看出一个儿童身上的社会感程度,有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观察儿童在上学时的表现。入学之后,儿童就会面对自己人生当中最早、最严格的一场考验。对于孩子来说,学校是一种新的环境。因此,学校生活将会暴露出这个孩子是不是做好了应对新环境的心理准备,尤其是孩子是否做好了结交陌生人的心理准备。

人们普遍都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儿童做好上学的心理准备。正是这一点,说明了许多成年人回顾自己的学校生活时,都觉得那时简直就是一场噩梦的原因。当然,要是管理得当的话,学校常常可以弥补父母在早期养育儿童过程中的种种不足之处。理想的学校,应当发挥出家庭与更广阔的现实世界之间一种媒介的作用,学校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的一个地方,而应是一个能够让孩子学到生存知识与生活艺术的地方。不过,就在我们等待着这种理想的学校出现,从而可以克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当中种种不足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准确地指出父母所犯的过错来。

对于分析家庭抚养教育中的错误而言,学校之所以可以发挥出指示器的作用,正是因为学校还不是一种理想的环境。那些没有学会如何与别人打交道的儿童,入学以后就会感到孤单。结果,别人就会认为他们很古怪,从而使得这些儿童身上那种最初的倾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严重。他们的正常成长会受到制约,后来就变成了问题儿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把责任归咎于学校。可实际上,学校不过是让家庭教育当中隐藏着的缺陷暴露出来了。

对于个体心理学而言,问题儿童在学校里究竟能不能有所进步,始终都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若是一个儿童在学校里的成绩开始下降,那么我们始终都能证明,这是一种危险的迹象。这种迹象,更多的是一种心理问题的迹象,而不是学习成绩落后的迹象。这种迹象说明,孩子已经开始失去自信。孩子身上已经表现出了沮丧泄气之感,因而会开始逃避有益的道路与正常的任务,并且始终都在寻找另一种宣泄的途径,始终都在寻找一条通往自由与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的道路。儿童不会去选择社会已经替他们安排好的那条道路,而是会选择一条隐秘的道路,使得自己能够确立起一种补偿机制,并且通过获得一种优越感,来补偿自己心中的自卑感。孩子选择的那条道路,往往都对那些感到沮丧失望的人具有吸引力,也是一条能够让孩子最为迅速地在心理上获得成功的道路。通过甩掉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通过违法犯罪,这种做法与遵循既定的社会途径相比,能够更加轻易地突出一个人的自我,并且给自我带来一种胜利者的感觉。不过,这条通往优越感的捷径却总是一种标志,说明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怯懦、脆弱,而不管这个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得有多么大胆与勇敢。这种人,往往都会努力去做自己肯定能够获得成功的事情,以此来炫耀他们的高人一等。

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犯罪分子尽管表面上显得鲁莽和勇猛,实际上却怯懦得很,所以我们也能看出,在危险性较小的环境下,儿童会通过各种不同的微小迹象,暴露出他们的脆弱感来。因此,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无法挺直站立、始终都必须倚在某种东西之上的儿童(在这个问题上,成年人也是如此)。根据以前培养孩子的方法以及以前人们理解这些迹象的方式可知,这种症状是不会被人们当成根本性的问题来处理的。我们常常会对这种儿童说:“别总是靠在什么东西上。”实际上,这里重要的不是孩子靠在什么上面这种现象,而是孩子始终都觉得需要有所支撑的心理。通过惩罚或者奖励,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说服儿童,让他们放弃这种显示出脆弱迹象的做法。可儿童心中需要获得支持的那种强大心理,却并没有因此而得以消除。这就像是一种疾病,会继续恶化下去似的。只有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才能带着同理心和理解力,看出这些迹象并且根除这种潜在的疾病。

根据一种迹象,我们常常能够推断出一个人身上存在着的诸多品质或者特质来。从一名极其喜欢倚靠着某种东西的儿童身上,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出,这个儿童肯定具有像焦虑和依赖性这样的性格特质。将这个儿童与其他一个我们已经全面了解过的类似之人进行比较,我们就能重新构建出这样一种人格,并且能够看出这一点来:简而言之,我们必须应对的,就是一个娇惯坏了的孩子。

现在,我们不妨转向另一类孩子,即那种没有人疼爱的儿童,来看一看他们的性格特质。这类孩子性格特质中最发达的一种形式,可以通过研究所有了不起的人类公敌的传记看出来。在这些人所有的传记故事当中,都有一种突出的现象,那就是他们小时候都受到了虐待。如此一来,他们就培养出了一种冷酷无情、忌妒与仇恨的性格。他们看不得别人幸福。注意,此种忌妒之人,并非只在那种明显的坏蛋当中可以看到,而且在一些据称正常的人当中也可以看到。这种人有了子女之后,就会认为,子女不应当比他们自己小时候过得快乐。我们看到,有些父母会对自己的子女持有此种观点,而一些负责照料别人孩子的监护人,也持有这样一种观点。

这样的观点,这样的思想,并非源自于人们的不良居心。它们只是反映出了小时候受到了严苛对待的那些人的心态。这样的人,可以编造出许多可靠的理由和格言,比如,“孩子不打不成器”。而且,他们还会给我们提供无数的证据与例子。但是,这些东西都不会让我们觉得信服,因为一种严厉的、权威式的教育,会让儿童疏远自己的教育者,这个简单的事实,最终就会证明此种教育方式是徒劳无果的。

通过探究不同的症状,并将它们相互关联起来,在具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之后,心理学家就能够在一个人可能暴露出来的那些隐蔽心理过程的协助之下,设计出一种体系了。尽管我们用这种体系来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反映出了研究对象完整人格当中的某个部分,但只有在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上都获得了相同的指征之后,我们才能感到满意。因此,个体心理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我们不能过分强调,说不能用一种呆板而机械的方式,将推理结构(概念体系)应用到研究对象上去。在所有的研究当中,首要的问题就是研究个体。我们绝对不能根据一两种表达模式,就得出影响深远的结论来,而是必须找出可能具有支持作用的所有阶段。只有当我们成功地证实了那些试探性的假设,比如说,只有能够在一个人行为的其他方面找出相同的顽固和沮丧症状,我们才能肯定地说,这种顽固与沮丧已经深入渗透到了他的整个人格当中。

在这个方面,我们必须记住,研究对象并不理解自己的表达形式,因此无法掩藏其真实的自我。我们会从一个人的行为当中看出他的人格,可他的人格,并不是通过他自己明确地说出来,或者他心中对自己的评价体现出来的,而是通过那些应当根据他所处背景来理解的行为暴露出来的。并不是患者有意想要向我们撒谎,而是我们已经学会去辨识一个人的有意识思维与无意识动机之间的那道巨大鸿沟。一个不偏不倚、客观公正而又带有同理心的局外人,能够最完美地把这道鸿沟连接起来。这个局外之人,不管是心理学家、父母还是老师,都应当学会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去理解一种人格。这些客观事实,可以看成是一个人那种有目的的、但多少属于无意识的追求的表达形式。

这样,一个人对待个人、对待社会生活三大根本问题的态度,就揭示出了这个人真实的自我。其他任何一个方面,都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这三大根本问题中的第一个,就是社会关系问题。我们已经把对待现实时的个性化观点与客观观点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讨论过这个问题了。不过,社会关系也表现为一种特定的任务,即交友及与别人融洽相处的任务。一个人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他的回应是什么?假如一个人以为,他说一句自己对于交友的问题、对于社会关系的问题完全不关心,就可以逃避这个问题的话,那么他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就是漠不关心了。从这种漠然的态度,我们自然就能推断出这个人的人格走向与有机构成等方面了。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社会关系并非仅限于指有形的交友及与别人交往这两种活动,像友谊、同志关系、坦率和忠诚等所有的抽象品质,全都汇集在这种关系当中。因此,对社会关系问题的回应,也表明了一个人对所有这些方面的回应。

第二个根本性的问题,涉及一个人希望如何利用好自己的人生这个方面。也就是说,看他希望参与到一般劳动分工范围内的哪一个领域里去。假如社会问题可以说是由不止存在一个自我、由“我”和“你”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问题就是由“人类”与“地球”的根本关系所决定的。倘若能够把所有人都归结为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会与地球产生相关性了。他想要从地球获得什么呢?正如第一个人生问题的情况一样,解决职业问题也不是一个单方面或者个人的问题,而是人类与地球之间的一件事情。这是一种双边关系,人类在这种关系当中不能完全我行我素。成功不是由我们的个人意志决定的,而是由我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所决定的。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一个人对职业问题的回答,以及他做出回答的方式,就会给我们提供很具启发意义的线索,去阐明他的人格,阐明他对待人生的态度。

第三个根本问题,源自于人类分为两性这一事实。解决这个问题,同样不是一件个人的和主观的事情,而是必须按照两性关系当中固有的那种客观逻辑来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对于异性的姿态是个什么样子呢?其中那种典型的个人观念,同样也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只有认真考虑到汇集在两性关系周围的所有问题,我们才能找出正确的解决办法。因此,每一次违背正确解决爱情与婚姻问题的原则,都是一种错误,都标志着人格当中出现了过失,这一点就是显而易见的了。而且,错误解决这个问题所带来的诸多有害后果,也必须根据人格当中的根本性错误来进行理解才行。

因此,我们就能看出,可以根据一个人回答这三大问题时的方式,弄清他的整体生活方式与具体目标。这个目标,具有无穷的威力。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并且会从个人的每一种行为当中体现出来。因此,如果这一目标是努力变成一个人类同胞,是一种指向有益人生的目标,那么,呈现出这一目标的种种迹象,就会在个人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当中变得非常明显。所有解决办法,都会体现出一种具有建设性的作用,而个人也会获得幸福感,获得与具有建设性和有益的活动相伴而来的那种价值感和力量感。假如这一目标指向的是其他方向,假如它指向的是个人和人生当中无益的一面,那么一个人就会发现,自己无法解决上述根本问题,也不会获得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所带来的那种快乐感。

这些根本问题之间,全都具有一种强大的相互关联性。而且,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还会因为下述事实而变得更加强大:在社会生活中,这些根本问题会导致一些具体任务,它们只能在一种社会性的或者集体性的环境之下才能正确履行。或者换句话来说,就是必须以社会感为基础,才能去履行这些任务。儿童刚刚出生的那几年里,这些任务就开始存在了。当时,我们的感觉器官正在社会生活的刺激下,在观察、说话和听力方面进行发育,在我们与兄弟姐妹、父母、亲戚、伙伴、朋友和老师的相互关系当中进行发育。它们会以同样的方式贯穿我们的整个人生。所以,一个与同胞脱离了社会联系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

因此,个体心理学认为凡属有益于社会的东西都为“正义”,这种观点就是很有道理的。个体心理学认识到,凡是背离社会标准的东西,都是对正义的一种侵犯,并且会导致这种做法与客观法则、客观现实的必然要求产生冲突。这种与客观之间的冲突,首先会在实施侵犯的个人那种毫无价值感当中让人感受出来,并且还会带着甚至更加强大的力量,在与那些觉得自己受到了侵害的人的关系当中显现出来。最后,我们可以说,背离社会标准的行为,实际上是亵渎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理想。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不管是有意识地还是无意识地,都带有这样一种理想。

由于严肃强调关心社会公益是对一个人成长的考验,因此个体心理学发现,我们是很容易去理解和判断任何一个儿童的生活方式的。因为一旦面临着某个人生问题,儿童就会像是接受体检一样,暴露出他们究竟有没有“正确地”做好准备。换言之就是,孩子会表现出自己究竟是不是具有社会感,有没有勇气、理解力,是否形成了一个整体上有益的目标。接下来,我们就会努力去找出孩子这种上进追求的形式与节奏,找出孩子身上那种自卑感的严重程度及其社会意识的强度来。这些方面,全都是紧密相关、彼此贯穿的,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除非发现其中的结构性错误,并且完成重建,否则这个统一体就是不可分割的。第二章人格的一致性

儿童的精神生活是一个非常奇妙的领域,只要接触到它,其中的每一点都会令人为之着迷。或许,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个事实就是,我们必须展开孩子人生的整个画卷,理解孩子的整个人生,才能理解孩子人生当中的单个事件。每一种行为,似乎都表达出了一个儿童的整个人生与人格。因此,倘若不了解这种看不见的背景,我们就不可能理解儿童的行为。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人格的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的培养,即把行为与表达协调成一种单一的模式,在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人生提出的种种要求,迫使儿童用一种统一的方式做出回应。而回应此种情况时的那种统一的方式,非但是儿童性格的构成因素,同时也给儿童的每一种行为都赋予了个性,使得它们能够与其他儿童的类似行为区分开来。

人格具有一致性的这一事实,通常都被绝大多数心理学流派所忽视了。或者说,就算不是完全忽视,这些心理学流派也没有对这一事实给予应有的关注。结果,我们常常会发现,在心理学理论与精神病治疗技术中,人们经常都会单独挑出一种特定的姿态,或者挑出一种特定的表达来进行考虑,仿佛它们都属于一种独立存在的实体似的。有的时候,这样一种表征被我们称为一种情结。而其前提条件就是,我们可以把它与一个人的其他行为分隔开来。不过,此种做法可以比作从一整首曲子当中单独挑出某一个音符,并且试图撇开组成这首曲子的其他音符,去理解这个单一音符的意义。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但可惜的是,这种做法却很普遍。

个体心理学必须反对这种普遍的错误做法,因为把这种做法应用到儿童教育中去尤其有害。在儿童教育中,这种错误做法会用惩罚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若是一个儿童做了某种招致惩罚的事情,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诚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通常都会考虑到儿童人格给我们留下的总体印象。可这一点,通常却是一种弊端而不是有利条件,原因在于,倘若孩子不断地重犯某种错误,那么老师或者家长在对待孩子时,往往就会产生成见,认为孩子屡教不改。而根据一种总体印象,在对待一个其他方面表现相当良好的孩子犯下错误的时候,我们常常不会那么严厉,这也是事实。尽管如此,在上述两种情况当中,我们都没有找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来。不过,如果整体理解了儿童人格的一致性,并且据此来看待的话,我们就会找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来。就算是从整首曲子的背景中抽取出数个单一的音符,我们也能够尽力去理解它们的意义。

当询问一个孩子为什么那么懒的时候,我们是不能指望孩子会明白我们应当了解的那种根本联系的。我们也不能指望,孩子会将他们撒谎的原因明确地说出来。对人性有着深刻理解的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数千年来一直在我们的耳边回响:“认识自己,艰难无比!”那么,我们又有什么权利,要求一个儿童去回答如此复杂的问题呢?即使是对一位哲学家来说,解决这个问题也是相当困难的。能否理解个性化地表达出来的意义,是以我们拥有理解整个人格的方法为前提的。这并不是指描述一个人的动作与行为方式,而是指我们应当去理解儿童对待摆在他们面前的种种任务时的态度。

下面这个例子,说就明我们了解一个儿童整个生活背景的必要性。有一个13岁的小男孩,他是家里两个孩子中的老大。在5岁之前,他一直都是父母的独子,日子过得轻松自在。接下来,家里又添了一个妹妹。以前,身边的每一个人都非常乐意去满足这个小男孩的所有心愿。母亲无疑非常宠爱他。他的父亲是一个脾气很好、冷静稳重的人,很喜欢儿子依赖自己的那种感觉。儿子自然与母亲更为亲近,因为他的父亲是一名军官,经常不在家里。注意,他的母亲是一位聪明而用心良苦的女性。对这个依赖性很强,态度却又急切坚持的儿子,她会尽力满足他的每一个突发奇想。尽管如此,对儿子表现出来的那种没有教养、带有威胁性的姿态,她还是经常感到恼火。于是,母子之间开始出现一种紧张状态,而这种紧张,主要表现在儿子不停地想在母亲面前横行霸道,比如对母亲呼来喝去、戏弄母亲。总而言之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做得到,他就会让自己显得了不起,很是令人讨厌。

这个男孩的行为,令母亲非常苦恼。可是,由于孩子身上并没有其他什么特别坏的毛病,所以她便让了步,把他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帮助他写家庭作业。这个男孩始终都很自信,认为不管碰到了什么问题,母亲都会帮助他摆脱困境。他无疑是个聪明的孩子,像普通孩子一样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且成绩相当优异地读完了小学。直到8岁那年,他的情况变了。当时,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变故,使得这个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令人无法忍受了。他非但一点都不讲究,在个人所有的生理官能方面也都粗心大意,令母亲气得发狂,而且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母亲没有把他想要的东西给他,他都会去扯母亲的头发。他从来都不让母亲安静地待着,总是捏着母亲的耳朵或者拽着她的手。他不愿放弃自己的这些手段,因此随着妹妹逐渐长大,他也越发坚持自己想出的那种行为模式。妹妹很快就变成了他耍花招的靶子,虽然他并没有做得太过分,没有去伤害妹妹的身体,但是他对妹妹的忌妒之心,却表现得非常明显。他的表现严重变坏的情况,始于妹妹出生并且开始在家庭系统排列当中扮演其角色的那一刻。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倘若一个儿童的行为变坏,或者儿童身上出现了某些令人不快的新症状,那么我们不但必须考虑到这种情况开始的时间,还须考虑到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原因”一词,我们必须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因为我们不明白,妹妹出生为什么会是哥哥变成问题儿童的原因。尽管如此,这种情况却经常出现。而这种关系,我们也只能看成是儿童自身一种错误的态度。这并不是一个严格属于物理科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问题,因为我们不能说,由于弟弟或妹妹出生了,所以哥哥或姐姐必然会变坏。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块石头掉向地面,它必然会沿着某种方向、带着某种速度掉落。不过,个体心理学所做的研究,却使得我们完全可以坚称,在一种心理“掉落”的过程中,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并不会发挥作用,而是只有较大或较小的错误会发挥作用。犯下错误之后,这些错误就会影响到个人未来的成长。

人类的心灵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错误,而这些错误及其后果又会同时存在,并且会在某种失败或错误的方向上自行暴露出来。对于这一点,我们不用感到奇怪。这一切,全都起因于精神的那种目标设定活动。可这种目标设定又涉及判断,也就是说,涉及犯下错误的可能性。这种设定或者确定目标的活动,在一个人刚生下来的那几年里就开始了。通常来说,在两三岁的时候,孩子便会开始为自己设定一个优势目标,这个目标始终会摆在孩子面前,而孩子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注意,确定目标通常都会涉及不正确的判断。但尽管如此,对孩子而言,这个目标多少还是具有约束力的。儿童会在具体行为当中把自己的目标具体化,并且筹划好自己的整个人生,从而使得他的整个人生变成对这个目标的不懈追求。

那么,我们就会明白,牢记一个儿童的成长是由儿童对事物的个人化和个性化理解所决定的,这一点极为重要。我们也会明白,认识到不管什么时候,儿童在面对一种新的困难情形时的一举一动,始终都不会位于自己的个人错误范围之外,这一点极为重要。我们都知道,形势究竟会对儿童产生多大的影响,或者会给儿童带来何种性质的影响,并非取决于客观现实或者环境(比如说,家里生了第二个孩子),而是取决于儿童如何去看待客观现实。这就有了充足的理由,来驳斥因果关系论了:客观现实及其绝对意义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我们看待客观现实的错误观点之间,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我们精神生活当中真正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我们的观点决定了我们前进的方向,而不是客观事实本身决定了我们前进的方向。这是一个异常重要的事实,因为我们的所有活动都是根据这一事实来进行规范的,而我们的人格也是根据这一事实来进行构造的。人类活动当中,这种根据主观观念来行事的一个经典范例,就是恺撒登陆埃及时的做法。恺撒跳到岸上的时候,曾经绊了一跤,摔到了地上,罗马士兵都把这事当成一种不好的预兆。虽说他们一个个都勇敢无畏,但要不是恺撒把自己的武器一丢,大声叫道:“我得到你了,非洲!”这些士兵们原本就会掉转船头,打道回府了。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现实的结构当中几乎没有什么因果逻辑,因此其效果也可以受到人为塑造,由一种有条有理、整合和谐的人格所决定。同一道理,也适用于暴民心理及此种心理与其成因之间的关系:就算导致暴民心理的一种条件为常识所替代,那也不是因为暴民心理或者常识性的思维是由形势根据因果逻辑来决定的,而是因为二者都代表了那些自发性的观点。通常来说,只有在错误的观点经过了考验之后,常识才会呈现出来。

回到那个男孩的经历上来,我们可以说,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艰难的处境当中,没有人再喜欢他了。他在学校里没有进步,可他还是继续表现得跟以前一样。他的行为不断地干扰别人,已经变成了其人格的一种完整表达。那么,结果怎样呢?每当干扰到了别人,他马上就会受到惩罚,他的成绩单上的评语很差。如若不然,老师就会给他的家长写上一封投诉信。情况一直这样持续下去,最终学校建议家长把这个男孩子从学校领回去,因为他似乎并不适合学校的生活。

很有可能,对于这样一种解决办法,没人会比那个男孩子更加高兴了。他别的什么都不想要。其行为模式当中的逻辑一致性,再一次在他的态度当中暴露出来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但一旦采取了此种态度,它就会始终一贯地表达出来。为自己设定一个始终处于关注重心的目标之时,他就已经犯下了自己的那种根本性错误。假如他因为犯了错误而必须受到惩罚的话,那么,这个根本性错误,才是他应当接受惩罚的原因。他之所以总是让妈妈去伺候他,就是这种错误导致的结果。他的一举一动之所以像个国王,之所以像在掌握了8年之久的绝对权力之后,突然被人赶下了王位似的,也是这种错误导致的结果。在失势的那一刻之前,他一直都是唯一的孩子,是为了母亲而存在的,而母亲也是为了这个孩子而存在的。接下来,妹妹降生了,于是他便开始激烈地抗争,想要重新夺回已经失去了的王位。这种做法,是他犯下的又一个错误。但我们必须承认,这种错误并未涉及任何与生俱来的道德败坏或者邪恶。倘若一个儿童被放到一个他完全没有准备的处境当中,并且允许他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进行抗争的话,那么他首先就会培养出邪恶的品性来。例如,假设有一个儿童,他只是对这样一种情况做好了心理准备:在此情况下,有个人会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他的身上,可突然之间,情况却完全相反了。在学校里,老师必须分心去照看许多孩子,若是哪个孩子的要求过分了,老师就会很生气。对于娇惯坏了的孩子来说,这种情况充满了危险。可尽管如此,起初的时候,孩子却根本谈不上品性不端或者无可救药。

我们可以理解,在那个男孩子所处的情况下,他个人的生存结构与学校要求的生存结构之间,应该是产生了一种冲突。通过描述儿童人格的方向与目标,以及学校生活确定的目标,我们就可以概略地呈现出此种冲突来。这两种目标,指向的是不同的方向。不过,儿童一生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由他的个人目标决定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他的整个人身上,除了朝着这一目标前进的方向,其他方向上都不会存在任何行动。另一方面,学校却期待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具有一种正常的生存结构。这种冲突是必然会出现的,只是学校没能充分意识到此种情况下的心理事实,并且既没有考虑到此种冲突,也没有试图去消除此种冲突产生的根源。

我们都知道,激励这个儿童人生的,就是让母亲服侍他,并且只能服侍他一个人的这种非常明显的渴望。在他的心理生存结构中,可以说一切都是朝着下述想法汇集的:我必须掌控住母亲,我必须是唯一拥有她的人。不过,人们对他还有其他诸多的期望。人们期待他能够独立学习,希望他能够照管好自己的课本与作业,能够把自己的东西归置得井然有序。这种情况,就好比是我们要把一匹烈马拴到一辆大车上去似的。

当然,这个孩子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的表现还不是最厉害的。不过,待了解到了真正的情况之后,我们往往就会更能够体谅他了。在学校里惩罚这个孩子是没有用处的,因为那样做的话,无疑会让他确信,学校并不是一个适合他容身的地方。倘若被开除出校,或者要求父母把他领走,那么这个小男孩就会更加接近于实现他的目标。他那种错误的认知图式发挥出来的作用,就像是一个陷阱。他以为自己已经获得了胜利,因为此时他的确是把母亲掌控在自己手里了。母亲必须再一次把心思全部放在他的身上。而这一点,也正是他所希望的。

待认识到了实情之后,我们必须承认,挑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并且因此来惩罚孩子,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例如,假设孩子忘掉了某一本书。他要没忘掉,那才是怪事,因为倘若忘掉了,他就是给母亲找了件事情去做。这并不是一种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整个人格体系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牢记住,一种人格的所有表达,都是一个整体当中贯穿一致的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就会看出,这个小男孩完全是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行事。他的行为始终一贯,并且与他自身人格的逻辑保持一致。这一事实,同时也反驳了任何关于他无力完成学业是因为智力低下的推断。一个智力低下的人,是无法去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做事的。

这种极其复杂的情形,还引发出了另一个观点。我们所有的人,情况都与这个男孩有点儿类似。我们自己的结构、我们自己对于生活的阐释,从来都不会与公认的社会传统完全保持一致。以前,人们都把社会传统奉若神明。然而,如今我们却开始认识到,人类的社会制度当中,并不存在什么神圣或者不可更改的东西。它们全都处于发展当中,而这一过程中的动力,就是个人在社会内部做出的努力。社会制度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存在的,而不是说个人是为了社会制度而存在的。个人的救赎之道,的确在于培养出关心社会公益的那种社会感来,可社会感却并不意味着像削足适履一般,把个人强行压进一种社会模具里去。

对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的这些思考,就是个体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它们特别适用于学校教育制度,特别适合学校在对待那些不适应学校生活的孩子时去加以运用。学校必须学会把孩子视为一种人格,视为一种需要加以栽培和培养的价值观,同时必须学会用心理洞察力去判断孩子特定的行为。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学校不能把这些特定的行为当成是单个的音符,而应当把它们放到整首曲子的背景之下,即放到人格的一致性当中,去加以考虑。第三章优势追求及其教育意义

除了人格的一致性,人性方面最重要的一种心理现象,就是对优势与成功的追求。这种追求,当然是与自卑感直接相关的。因为若是没有感到自卑的话,我们就不会产生出想要超越当前处境的任何渴望。优势追求与自卑感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同一种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不过,为了便于阐述,我们最好还是把它们适当分开来加以对待。在本章中,我们尽量只论述优势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在教育方面的作用。

对于优势追求,我们可能会问到一个问题:优势追求是不是像我们的种种生理本能一样,是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必须给出的回答就是,这是极不可能出现的一种推测。事实上,我们无法像谈论任何一种明确的先天感官那样来谈论优势追求。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优势追求当中必定存在着某种“基质”,这也就是说,其中必定存在着一种具有各种成长可能性的胚质核心。或许,我们这样来解释最好:人性与优势追求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然,我们都知道,人类的活动局限于某些领域,有些能力我们永远都培养不出来。例如,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获得小狗那样灵敏的嗅觉,我们的眼睛也不可能像光谱中的紫外线那样具有穿透力。不过,人类的有些功能却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也正是在这种进一步开发的可能性当中,我们才看到了优势追求的心理学根源,以及人格在心理上进行展现的整个源头。

就我们看来,在所有情况之下都展现自我的这种动态欲望,普遍存在于儿童和成年人身上。我们是没有办法消除这种欲望的。人性无法忍受持久的顺从,人类甚至还打倒了自己的神灵。那种丢脸和被人瞧不起的感觉,那种世事无常与低人一等的情绪,总是会让人产生出一种达到更高层次的渴望,以便获得补偿、臻于完美。

我们可以说明,儿童身上的某些独特性,暴露出了环境因素的作用,因为正是在这些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儿童身上才形成了自卑感、软弱感与不确定感。反过来,这些感觉又会对儿童的整个精神生活产生出一种刺激作用。儿童的目标,就是将自身从这种状况之下解放出来,达到一种更高的层次,并且获得一种平等感。这种上进的愿望越强烈,孩子为了寻求自身力量的证据而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会越高。可这种证据,常常都超越了人类能力的极限。由于偶尔会从各个方面获得支持,因此孩子能够把自己的未来想象得几乎同上帝一样。不管怎样,儿童的此种想象都很容易暴露出一个事实:他们都拥有让自己变得像上帝一样的想法。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那些觉得自己最脆弱的儿童身上。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个14岁的孩子,他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非常糟糕。当我们问到他对童年时代的一些印象时,他还记得,在6岁那一年,发现自己不会吹口哨之后,他觉得非常痛苦。然而,有一天,就在他走到家门外的时候,却成功地吹响了口哨。他非常震惊,认为一定是上帝在他的身体里面吹口哨。这种情况非常清楚地表明,他身上的那种软弱感与他对上帝的接近感这两个方面之间,存在着深刻而紧密的关联。

这种渴望超越的心态,与那些显著的性格特质有关。通过观察此种倾向,我们就会看到这样一个儿童的整个抱负。这种自我肯定的渴望变得异常强大之后,其中往往也会含有一丝忌妒之心。这种类型的儿童,很容易会形成一种习惯,那就是希望自己的竞争对手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而且,他们不只是希望(这种情况,常常会导致他们患上神经官能症),还会真的去伤害别人、给别人捣乱,甚至偶尔会显示出明显的犯罪特质来。这种儿童可能会污蔑他人、泄露隐私、贬损其他同伴,从而觉得自己的重要性得到了提升,而在有人看着他的时候,则尤其如此。没有人应当超过他,因此,究竟是他自己的重要性提升了,还是同伴的重要性降低了,对他而言并不重要。权力欲望若是变得极其强大,就会在狠毒和报复行为当中暴露出来。这些儿童,始终会表现出一种逞强好斗、大胆挑衅的态度。这种态度,又会在他们的外在表现当中暴露出来,比如他们眼中会有炫耀之色,他们会突如其来地大发脾气,会随时准备与假想出来的敌人战斗。对于那些以超越为目标的儿童来说,参加考试就是一种极其令他们觉得痛苦的情况,因为这样一来,就会轻而易举地暴露出他们没用的真相。

这个事实表明,我们必须让考试去适应一个儿童的独特性。一场考试,并非对每个儿童来说都是一回事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于有些儿童来说,考试就是一件极其恼人的事情。有些儿童会脸红或脸色变得苍白,开始结结巴巴、浑身哆嗦;有些儿童会因为羞怯和害怕而呆若木鸡,脑子里面一片空白;有些儿童只能与其他孩子一起回答问题,否则的话,他们根本就无法回答,因为他们都以为,别人正在观察他们。

这种渴望超越的心态,也会在玩耍当中表现出来。如果在这个方面怀有一种强烈的超越渴望,那么这种心态是不会允许一名抱有此种心态的儿童在玩耍中扮演马儿的角色,而让别的孩子扮演赶马车的人的。这种儿童,始终都希望由自己来扮演赶车人,始终都会想要去领导和指挥其他的孩子。不过,倘若过去的经历阻碍他去承担这样一种角色,那么他就会通过妨碍别人玩耍,来满足自己的这种渴望。而且,倘若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受到了进一步的打击,这种孩子的抱负就会遭受挫折。因此,任何新的情况都会让他后退,而不是激励他勇敢前行。

那些雄心万丈、迄今还没有遭受过挫折的儿童,会表现出一种倾向,喜欢参与各种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可若是在游戏中失败了的话,他们同样也会表现得惊慌失措。从儿童最喜欢玩的游戏、最喜欢听的故事、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和名人等方面,我们常常可以推断出,他们那种自我肯定的渴望究竟达到了哪种程度,是在朝着哪种方向发展。至于成年人,我们经常发现他们都崇拜拿破仑,因为对于抱负不小的人来说,拿破仑就是一个极其合适的榜样。白日梦里的那种狂妄自大,往往都是一种强烈的自卑感的标志,因为正是这种自卑感,才会刺激那些沮丧失望的人,让他们到产生于现实之外的种种感觉中去寻求满足与陶醉。在梦里,常常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在观察儿童为自己的优势追求采取不同方向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诸多明显的变化形式,并且可以把它们分成若干类别。我们无法让这种分类变得非常精确,因为这些变化形式数不胜数,并且主要是由儿童本身的自信程度决定的。成长过程当中没有受到过阻碍的儿童,会引导自己的优势追求,进入能够让他做出有益成就的那种方向。他们会努力让老师满意,努力遵守秩序,并且成长为正常的在校学生。然而,我们根据经验可知,这种情况并不是占多数。

还有一些儿童,他们虽然希望超过别人,却在自身努力超过别人的过程中,显示出了一种猜忌多疑的紧张感。通常来说,这种追求当中都含有一种夸张的抱负,很容易被人忽视,因为我们都习惯于把抱负看成是一种优点,并且借此来激励孩子做出更大的努力。这种观念往往都是错误的,因为如果抱负过多的话,儿童的成长就会受到损害。膨胀的野心会导致一种紧张状态,虽说孩子暂时可以忍受,但过后必然会出现诸多迹象,表明这种紧张状况正在变得过于严重。孩子在家里可能会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书本上,因而会危及其他方面的活动。这种儿童,常常会仅仅因为急于在学业上领先,就去逃避其他的问题。对于这样一种成长方式,我们没法做到彻底满意,因为一个儿童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做到身心两方面都茁壮成长的。

这种儿童用于规划自己的人生、以便能够超越其他所有人的方式,不是很有利于健康的成长。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告诉他,不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在书本上,应当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应当去跟朋友们玩一玩,应当去干点别的事情。同样,这种儿童也不占绝大多数,但我们经常会碰到。

此外,经常也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班上有两名学生,他们彼此间暗中较劲。倘若有机会仔细观察,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在这种相互竞争的儿童身上,偶尔也会形成一些不是特别令人愉快的性格特质。他们会变得忌妒别人,而这当然不是一种独立自主、和谐协调的人格应当具有的品质。他们会因其他孩子的成功而感到生气,倘若别人跑到了前头,他们便会开始患上神经性头疼、神经性胃疼等症状。如果另一个孩子受到了表扬,他们就会退到一边去。因此,他们自然永远都无法去表扬别人。这是忌妒的一种标志,但不那么有助于说明夸张的抱负。

这种儿童不会与同伴们融洽相处。他们希望自己处处都是主角,因而不愿服从游戏的常规组织方式。结果就是,他们都不喜欢跟别人一起玩,并且会在同学面前表现得趾高气扬。对于他们来说,每次与同学打交道都令他们觉得不舒服。可越是这样,他们觉得自己位置就越不安全。这种儿童,从来都不会确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并且一旦觉得自己处于一种不安全的氛围当中,他们很容易就会变得惊慌失措。他们身上都背负着别人对他们的过多期望,以及他们对自己的过多期望。

这种儿童,会非常敏锐地感受到家人对他们的期望。他们会兴奋而紧张地去完成摆在自己面前的每一项任务,因为他们眼前始终都有胜过其他所有人、让自己变成一道“耀眼光芒”的幻景。他们感受到了身上背负着的种种期望的分量,并且只能在有利的情形下,才会背负着这种重担前行。

假如人类有幸获得了绝对真理,并且能够找到一个完善的方法来让儿童免于面对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很可能就看不到行为异常的儿童了。由于我们还没有找到这样一种方法,由于儿童必需的学习条件无法得到理想的安排,因此显而易见,我们对这种儿童抱有急切的期望,就是一个异常危险的问题。他们将会带着不同于其他那些没有背负此种不良抱负的儿童的感受,来面对一种困难。我们所说的“困难”,是指那些不可避免的困难。我们不可能防止一个儿童遇到困难,并且日后很可能始终都会如此。至于原因,部分在于我们使用的方法需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们并不适合于每一个儿童,而我们也一直都在努力加以完善。部分原因也在于一个事实,那就是儿童内心的自信受到了一种夸张抱负的破坏。因此,儿童就不会带着克服困难所必需的勇气去面对这些困难。

野心太大的儿童,只会关心那种会使他们的成功获得认可的最终结果。倘若没有别人的认可,成功本身并不会给人带来满足感。我们都知道,在很多情况下,儿童在出现困难的时候保持心理平衡,要比实实在在地立即努力去克服这些困难重要得多。一个被迫走上此种野心勃勃的方向的儿童,并不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们就会觉得,要是没有获得别人的钦佩,他们就无法生存下去。这种结果,从许多人都要依赖于别人的意见来行事的现象当中,就可以看出来。

以那些一出生便带有生理缺陷的儿童为例,就可以说明在自身价值的问题上不丧失那种平衡感究竟有多重要。当然,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许多儿童身体的左侧发育得要比右侧更好,这种现象,通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