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审计质量的激励治理模式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9 11:14:41

点击下载

作者:朱峰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独立审计质量的激励治理模式研究

独立审计质量的激励治理模式研究试读:

前言

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一直都是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早期的银广厦、琼民源、郑百文等财务造假案使资本市场为之震惊。2005年财政部的《第11号会计师质量检查公告》、中注协《2005年7-11月行业执业质量检查的结果》等检查结果也显示我国当前的会计信息质量不容乐观,独立审计行为尚需进一步规范。

随着独立审计质量问题成为广大职业者和学者研究的重心之一,对其理论探讨也逐渐深入,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赞成审计质量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课题,其质量影响因素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决定了对独立审计质量的治理决不能仅仅是某一个方面的改进,而应该是一个多项改革相配合和协调的全方位治理。另外,独立审计的本质也是一种受托责任关系,笔者认识到,虽然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激励机制在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具体到当前的审计委托代理关系,却尚未引入任何与审计产出质量相联系的激励措施,那么,是否能够设计出一种委托者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激励安排,使独立审计委托方和受托方利益都与审计质量正相关,是本书研究审计激励机制的主要动因。再则,独立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一种单独的改进都不可能完全达到很好的治理效果,因此,在建立起一种委托者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激励契约的基础上,本书就拟围绕该激励机制寻求一种对独立审计质量的全面的和系统的治理模式,让影响审计质量的多方面因素都得到改进,而且这些改进又必须是相互配合和协调的,并统一于激励机制的框架内。

对独立审计质量激励治理模式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许多教授学者给予我诚恳、热情的帮助。在此,我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是我的博士导师廖洪教授和硕士导师张龙平教授,他们深厚、广博的理论功底,对实际问题敏锐的洞察力,独到的研究思维方式,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实事求是精神,使我深受影响和鼓舞!此外,我还想特别感谢我在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金融与投资专业硕士期间结识的Ron Hodges教授和Bob Berry教授,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两位学者给我提供了大量的海外学术书籍和资料,并对我的研究给予了鼓励。作者 朱峰2010年9月2日导论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独立审计因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产生、发展和壮大,这就使得审计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变化,满足经济社会对其提出的新要求,否则,审计将退出历史舞台。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是注册会计师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审计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永恒话题。独立审计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以独立审计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前提的,如果独立审计服务质量低下,那么它不仅不能体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而且还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从而丧失社会的信任和存在的基础。前些年的银广厦、红光、郑百文等财务造假案件中都可频繁地看到注册会计师“助纣为虐”的身影。而在近期,2005年7月29日,财政部发布第11号会计师质量检查公告,对8家会计师事务所和23名注册会计师做出处理和处罚决定;同年9月28日,审计署发布了第4号审计结果检查公告,在进行审查的16家会计师事务所中,14家出现问题,其中共有37名注册会计师出具的19份审计报告存在失实或疏漏,造成的财务会计信息虚假值近10亿元人民币。2006年1月4日,中注协公布了2005年7-11月行业执业质量检查的结果,共对103家事务所和138名注册会计师分别给予社会公开谴责和行业通报批评的处理,将73家不符合设立条件的事务所移交有关部门,建议予以撤销。这些都说明了在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在世界范围内,频频曝光的财务造假丑闻(如安然事件、世通事件)及由此牵扯出的注册会计师舞弊案,使得社会公众对于独立审计质量产生了严重怀疑,这一问题也成为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这些都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化,注册会计师这一“经济警察”的作用始终未能完全发挥。为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保护各方的合法利益,同时也为了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改变目前独立审计质量低下的现状已势在必行。

必须认识到,造成我国CPA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至少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第一,法律监督和惩罚机制。在西方成熟的证券市场中,违法的会计师事务所最担心并不仅仅是刑事诉讼,而是因虚假会计信息受骗的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民事诉讼。赔偿责任增加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机会成本,提高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审计意见的门槛要求(刘峰,2001)。综观我国的《公司法》、《刑法》、《证券法》、《注册会计师法》等多部法律规范,我们可以发现,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的处罚只限制在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这两大类别之内,但对注册会计师过失提供的有重大遗漏的或者虚假的审计报告无相关民事赔偿的规定,这就使得一方面人为降低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风险,另一方面,压制了受害会计报告使用者的诉讼积极性。另外,我国对涉案注册会计师的惩罚力度也存在执法不严的弊病,陈梅花(2003)在《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研究——审计意见与股价关系分析》一文中,运用调查问卷法得出了“大多数投资者认为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重大遗漏或虚假的审计意见是因为其迫于生计和处罚力度不够,而不是专业技术水平低下”的结论。第二,非审计业务影响。在安然事件中,美国国会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安达信缺乏形式上独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安达信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鉴证服务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收入可观的非审计咨询服务,2000年度,安达信向安然公司收取的5200万美元的服务费用中有50%以上是非审计咨询服务,其中不乏令职业界十分敏感的代理记账业务。独立性要求:一是形式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计单位或个人之间实实在在地毫无利害关系,如不得拥有被审计单位股权或担任其高级职务、不能是企业的主要贷款人、资产受托人或与管理当局有亲属关系等等,否则就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客观公正地执行业务。二是实质上的独立,又称为精神独立性,即认为独立性是一种道德约束,是一种自信心即在判断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的压力和影响,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独立性,不能主观袒护任何一方当事人,尤其不应使自己的结论依附或屈从于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或人士的影响和压力。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注册会计师只有具备独立性才可能做到客观、公正。独立原则是客观公正原则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注册会计师又被称为独立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审计又被称为独立审计。由此可见,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审计实践,非审计业务影响审计独立性,进而影响审计质量。第三,会计事务所任期。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2年6月25日颁布并于同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中,第十五条规定,“在承办具体鉴证业务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维护其独立性。”维护独立性的措施包括:“定期轮换项目负责人及签字注册会计师”。而中国证监会2003年10月8日颁布的《关于证券期货审计业务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证监会计字[2003113]号)》,进一步明确了签字注册会计师具体的轮换方式,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签字注册会计师、审计项目负责人连续为某一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公司、证券及期货经营机构、证券及期货交易所、证券投资基金及其管理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等相关机构提供审计服务,不得超过五年。为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在该公司上市后连续提供审计服务的期限,不得超过两个完整会计年度,且签字注册会计师由于工作单位变动,在不同会计师事务所连续为同一相关机构提供审计服务的期限应当合并计算。签字注册会计师已连续为同一相关机构提供五年审计服务并被轮换后,在两年以内不得重新为该相关机构提供审计服务。财政部2004年1月17日颁布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除特殊行业企业以外的各类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非金融企业的《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其中第十四条规定,“为同一企业连续执业5年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企业应当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予以更换”。在这样的制度下,会计师事务所或签字注册会计师为某一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达到一定年限之后,上市公司必须更换事务所或签字注册会计师。这种注册会计师变更有别于由注册会计师或上市公司发起的注册会计师自愿性变更,亦不同于会计师事务所因违反执业规则,存在执业质量问题,或涉嫌欺诈舞弊案件等被吊销或暂停执业资格,是一种导致这些事务所的原有客户被迫重新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强制或被迫变更。第四,审计委托模式。在我国现行的审计聘任机制下,上市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要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但是在目前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情况下,审计聘任的决策权实际上掌握在公司管理当局的手中,公司的管理人员既是审计委托人又是被审计人,注册会计师实际上是在管理当局的聘任下进行审计,这与独立审计所要求的注册会计师必须保持超然的独立性相违背。从本质上看,注册会计师审计缘于审计委托人对审计服务的内在需求,缘于对公司资产和经营的监控需求,而在目前的审计聘任机制下审计委托人不具备这种审计需求,他们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政府的要求而对公司进行法定审计。审计委托人关注的焦点是审计结果的理想化,他们并不会关注审计费用以及所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他们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标准就是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能提供他们所期望的审计结果,如果有机会他们还可能购买审计意见。因此,在这样的审计聘任机制下,注册会计师很难保持独立性,审计质量必然遭到怀疑。最后,审计收费制度。朱峰(2007)审计委托代理契约的不完全决定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注册会计师的最优选择是毫不努力,证明了以激励契约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固定收费制度缺乏效率。姜秀华(1999)也认识到信息不对称下如果委托者向代理人支付固定的“信息费用”,就无法获得代理人的有效合作,这必定对审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笔者认为研究审计质量的意义在于规范审计行为、改善审计质量、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从信息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讲,经审计的会计信息作为一种信号,指导着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从而对市场的资源流动、配置和市场效率产生深刻影响。目前,国内外研究审计质量的文献很多,但多为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的一两个因素进行改进,且对各因素的改进方案缺乏全面系统的一致协调。笔者认为,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多而复杂是由审计环境的复杂性决定的,要全面提升一个国家的审计质量,只改变其中一两个影响因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本书试图在全面系统的认识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前提下,系统和联系地探讨各影响因素的改进模式,最后建立起一个使会计师事务所收益与审计质量成正相关的激励机制,靠市场行为和个人理性来自觉遵守审计标准,改变审计质量低下现状。从实践上看,这种全面改进模式应该是系统的,而且应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本书特别对委托者、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的相互博弈行为进行了考察,确保改进方案现实可行性。二、研究思路与方法(一)本书研究思路

审计质量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经济安全运行、经济社会的稳定繁荣等诸多重大问题,因此,改进审计质量一直是我国审计职业界和审计学术界关心的首要重大问题,也是独立审计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本书首先在研究审计相关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探讨审计质量的内涵、特征和评价体系,由于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再从审计环境的影响因素入手,甄别出究竟哪些因素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点,同时提出独立审计激励机制的设计构想,根据该构想,鉴别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在激励机制中分别扮演什么样的具体角色(如:哪些是激励机制的前提性因素,哪些是其保障性因素);然后,对激励机制的前提问题进行讨论,得出能够保证激励契约建立的制度性前提;再则,在既定前提性因素环境下,运用博弈论分析博弈各方的行动选择,以考察激励机制安排的运行效果和是否能够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最后,根据运行考察中得出的建议进一步讨论如何加强保障性因素的改进,以促进激励机制运行的效果和提高激励机制运行效率。本书各章简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审计的基本理论,为全文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和依据,用来指导后面的因素分析和激励模型建立。

第二章探讨审计质量内涵、特征和标准体系,通过对审计产生、发展的全过程进行考察,弄清审计质量的具体标准,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一个前进的方向。

第三章是独立审计环境与激励机制设想,通过对审计质量现状和相关文献的考察,试图对众多的审计质量因素进行分类和系统化,再甄别出主要的和敏感的因素。同时提出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激励的设想,并辨别出各个环境因素和激励机制的关系,同时将他们进行分类,分为前提性问题和保障性问题。

第四章是激励机制的前提性问题探讨,是在第三章识别出激励契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基础性、前提性的问题进行逐个考察,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得出阶段性结论,为后面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创造一个制度环境。

第五章是激励机制运行时对相关行为人决策机制的博弈考察,在第四章对各个因素进行考察并在已有的小结前提下,建立一种激励契约安排,并且和外部监督机制相配合,以创建出一种将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和审计质量相结合的新型审计质量治理模式,同时,通过博弈分析观察博弈各方的行为选择是否能够达到制度安排的预期效果。

第六章是保障性问题研究。根据第五章对行为人在激励契约中的行动选择预期,发现良好的外部监督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两大保障性因素是确保激励机制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由此,文章最后就外部监督和事务所内部管理进行了研究,以保证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二)本书研究方法

由于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一种基于各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相关联的激励机制安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尚无应用实践可以考察,因此,本书主要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但是,在进行因素分析时,也引用了大量调查资料、案例和实证研究结论。

第一,比较法。本书在进行因素分析时对各国现状、现行市场环境、现行法规进行了比较,在分析利弊的同时,也注意到了适度借鉴和环境差异,而不是盲目照搬。

第二,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逻辑分析方法,本书通过对已有案例的了解和研究,观察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历史表现,从中归纳出一般规律,进而得出政策建议。

第三,博弈分析法。博弈论是一种研究决策主体在追求确定外部目标并且考虑自身“禀赋”或其他行为主体期望条件下的自身行为选择,是对现实生活状况的一种抽象、概括和模拟。由于本书的研究是拟建立一种目前实践并不存在的激励机制,因此,博弈论为本书考察机制运行效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途径。三、主要创新点

经过长时间的文献搜集和整理,以及笔者对审计质量研究的长期关注,以及在会计学、管理学、数学等领域的理论基础,使笔者有可能在这一研究课题上形成若干建设性观点。笔者认为本书具有如下创新点:

第一,本书提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激励治理模式具有一定创造性和前瞻性。综观相关文献,少有学者以激励机制作为增进审计质量的手段,也少有文献以激励注册会计师并试图构建出注册会计师努力、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和委托者利益都成正相关的理论框架作为研究的努力方向,因此,本书在审计质量问题的研究路线和途径上具有一定创新性。

第二,激励机制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综观大多研究审计委托代理关系的文献,在运用数学推理时往往选取不完全信息或完全信息的静态或动态的纳什均衡模型,而笔者认为,纳什均衡模型运用的前提和假设往往用于分析平等关系的战略博弈,但是,对我国审计市场的现状而言,由于审计市场竞争激烈,存在一定“买方市场”特征,又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和委托者在规模和抗风险能力上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本书认为审计委托代理双方地位不完全“平等”,他们的行为选择存在主从和先后差别,所以运用存在主从关系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更为贴近现实。因此,Stackelberg博弈模型在目前是第一次被用于分析审计委托代理关系。

第三,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本书的视角站得相对较高,将研究定位在改善各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全面治理之上,并且将这种各因素的改进统一于创造性的激励理论框架内,提出一个能够系统运用的审计质量治理模式,而且各个基于影响因素的具体政策建议与模型构造以及论文最终结论始终相互关联、相互配合、保持体系上完整和一致。第一章独立审计基础理论一、公司治理理论

众所周知,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公司制企业的显著特征,早在1923年,凡勃伦(T. Veblen)就发现公司具有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趋势。钱得勒认为美国的公司制企业与传统的家族式公司相比较出现了新的特征,但是,这些特征并没有改变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特点,只是赋予了更多、更复杂的含义,即标志着经理式资本主义的到来。另外,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在其团队生产(Team Production)理论中这样描述,禀赋的所有者将其资源投入到生产当中去,他们通过专门化的分工和合作共同创造产出,这样他们就获得了比分散化劳动更有优势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产生规模效应,但是,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劳动分工中的代理往往会带来偷懒(shirking)、搭便车(Free-riding)等现象,那么,就需要专门的人去计量、监督劳动贡献,从而产生额外成本。因此,可以认为公司制规模经济的获得并不是一份“免费的午餐”,其代价就是赋予监督者的部分剩余索取权,并且带来一系列公司治理机制安排。

什么是公司治理?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柯林·梅椰教授将公司治理界定为:“公司赖以代表和服务于他的投资者的一种组织安排。它包括从公司董事会到执行经理人员激励计划的一切东西……公司治理的需求随市场经济中现代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Sullivan(2000)认为公司治理是一种决定公司资源流向和回报分配的制度安排,其结构决定了谁在公司中进行投资决策,他们做什么类型的投资决策,投资回报如何分配。1985年,英国的《公司法》就把公司的治理制度描述为由董事、股东和审计人员(包括externalauditor和internalauditor)三方所构成的制度。其中,审计人员是用来确保公司不会有财务违规现象,确保董事能提供一个真实而公允(truth and fair)的公司财务绩效状况。Cadbury报告认为公司治理是一种对公司财务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监督的控制系统体系,该系统体现公司治理中确定公司目标、经营手段和业绩监控的统一,进一步强调了董事会对股东的受托责任。综合所述,笔者倾向认为,公司治理的目标应该就是股东中心主义,公司治理的手段才组成了一系列维护股东利益的制度安排,而这些制度安排就是在法律法规的指引下通过公司内部的权利分配、激励与监督、责任分配和团队协作等手段的总和,最终服务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公司治理中典型的和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内部人控制”问题,这里的内部人是指在股权集中企业中拥有实质控制权的大股东和在股权分散企业中拥有掌控权和信息优势的管理当局。特别针对我国,在经济转型时期,上市公司大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占绝对优势,又由于国有资本的终极所有者缺位,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尤其突出。青木昌彦教授在研究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企业情况后进行了精彩的描述,他说“内部人控制就是在私有化的场合,多数或相当大的股权为内部人所持有,在企业仍为国有的场合,在企业的重大决策中,内部人的利益也得到了有力的强调。”观测并且认为计划经济的转型使得政府逐步放权,企业自主经营权利扩大,这无疑是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必要条件,但是,政府放下的权利逐步被管理当局攫取,经理们在企业内部构建出足够强大以对抗资本所有权的权威,或者说经理们不断地弥补了政府退出后的权利真空,导致经营权的无限扩张,强大到足以对抗所有权。因此,他进一步认为“内部人控制是转轨过程中所固有的一种潜在可能的现象,是从计划经济的遗产中演化而来的。”另外,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认为,内部人控制就是指一个企业的内部人员如经理和职工事实上对投资、利润使用等享有广泛的控制权,并利用这种控制权来排斥业主的合法干预,以谋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内部人控制的表现形式为内部管理人员控制或内部职工控制,也可能是两者的结合。但不管其外在形式如何,其实质却是共同的,排斥所有权人的外在干预。(汪军,2003)由此可见,内部人控制的实质在于经营权的无限膨胀,从而成为所有权人的异己力量。而且,内部人控制作为经理人员在企业公司化的过程中获得相当一部分控制权现象,在经济转轨国家广泛存在。

为了缓解公司治理中作为外部人的资本所有者(或中小股东)和作为内部人的管理当局(或大股东及其代表)之间的利益冲突,就需要一个协调外部人和内部人分歧的机制安排,因此,会计信息起到了关键作用。夏恩·桑德(2000)认为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中,公司治理应该具备调节股东和经理人分歧的职能,而会计正有助于实施和推行这种职能。会计的本质是反映,信息的不对称让外部人对内部人行为的直接观测成为不可能,因此,他们必须借助会计信息来判别内部人的业绩和经营成果,以获得对内部人行为的推断,并且,通过这种推断作出对内部人奖励或者惩罚的决策。夏恩·桑德(2000)进一步指出“经理们的报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基于会计对产出的计量。会计系统为经理们的剩余和人力资本提供了证据。在会计系统中,收益可能是最为重要的单一数据。”瓦茨和齐默尔曼对会计信息在早期契约中的作用研究也表明,所有会计信息的计算程序与方法已成为有关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等一系列契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行的制度安排下,会计信息往往产生于内部人或受内部人控制和干预,而使用者则是处于信息劣势的外部人,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就成为会计信息在外部人和内部人之间信号传递机制的核心问题,这就产生了外部人对独立审计鉴证的需求。正如美国著名会计学者查特菲尔德所说:“公司的出现,使有利害关系者对与账簿分离的独立财务报表的需求更为强烈。这是因为,债权人和股东均需要得到与他们投资有关的资料。但是,由于公司管理部门与股东之间潜在的利害冲突,股东对公司管理部门提供的财务报表常常抱有怀疑,因此需要进行审查,以证实其可靠性”另外,从独立审计的产生来看,18世纪20年代英国会计师查尔斯对南海公司的审计也是产生于外界对该公司财务数据的质疑。因此,独立审计从起源上来讲一直都是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手段,以确保资本市场会计信号传导机制的健全,高的会计信息和审计信息一起促进了公司外部人和内部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对称,这些都是公司治理的有机组成,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制度安排。二、委托代理及契约理论

现代公司中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委托者与代理者之间特殊契约关系,资本所有者(委托者)将其财富、资源交与经理人(代理者)进行管理,代理人代表委托者促进资本的保值增值以换取委托者向代理人的报酬支付。詹森(1976)认为现代公司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认为各种形式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以下三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委托者和代理人之间的非对等风险问题、非对称信息问题和目标函数的异化问题。从非对等风险方面来说,委托者将资本交与代理人,并期望与代理人的智力禀赋相结合以实现委托者财富最大化,因此,一般认为委托者承担着更多的风险,而代理人往往是风险规避型的,即他们将公司运行正常而不是财富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行为目标和行动守则,委托者对代理人的有效激励成为必要;从非对称信息的角度,代理人一般作为内部人是拥有信息优势的,委托者作为外部人处于信息劣势,由于代理人行为是不可观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就成为管理当局机会主义行为的显著特点。合理的监督和激励成为有效制止非对称信息情况下管理当局机会主义行为的方法;非一致目标函数是委托代理中道德问题的根源,如果代理人和委托者目标完全一致(假设共同致力于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他们便形同一人,代理人将鞠躬尽瘁,忠心耿耿,但是,可惜的是代理人是理性经济人,他们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不是公司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这种目标函数的异化就导致了现代公司制企业对股票期权的运用。股票期权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激励机制安排,通过赋予管理者股票期权以修正委托者与代理人的目标异化程度,但是,我们可以预视到只要管理当局对股份的持有比率没有达到100%,他们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就不可能“自动”等同于全体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比如管理当局没有持有全部股份时,他任何形式的资产滥用和在职消费的成本都会部分转嫁给其他股东,换句话说,其他股东作为外部人将为管理者买单。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激励的必要性在于让委托者和代理人目标趋同,而监督又是委托代理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代理成本是委托代理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詹森、麦克林(M. Jensen & W. Meckling)认为,代理成本产生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信息不对称等具体原因,究其根源应该是来源于委托者和代理人之间利益冲突或者说目标函数的不一致,由此,这种不一致的目标带来了行动选择上的差异,从而使得公司的实际盈利和预期盈利产生了差别,两者之差就是所谓的“代理成本”,包括了委托代理关系产生过程中的签约成本、激励成本和监督成本。前面已经讨论过,激励的必要性在于修正委托者和代理人的努力方向,以期通过一种激励契约安排能够使得委托者和代理者双方利益趋同,从而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但是,在委托代理中由于“激励不相容”的存在,在管理层所持股份未达100%时激励契约的作用总是不完全的,另外,与盈利数据相挂钩的激励契约导致了管理当局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粉饰财务会计报表是获得奖励的最直接和最简单的作法,以服务于管理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目标,但是很明显,这对委托者来说并不是有益的,不但虚假财务数据的输入会导致投资者决策失败,而且从公司整体价值的角度来讲任何形式的管理层侵占都会导致公司最终市场价值的降低。因此,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制企业中,股东和管理当局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契约总是不能完全的,对管理当局的监督就成为激励措施的孪生。监督的作用一方面是努力减少股东和管理当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增加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透明度,另一方面有效监管和有力惩罚的存在作为一种管理当局可以感知的威胁一定程度上遏止了管理当局进行盈余操纵的机会主义动机,因此,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是委托代理关系中永恒的话题,他们的运行效率和相互配套程度决定了代理成本的高低,从而决定了委托代理链条的稳定和效率。委托者对监督的需要产生了对独立审计的需求,独立审计通过对管理当局会计信息的审查获知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然后报送委托者,委托者依据审计结论对管理当局实施奖励或者惩罚,并进行有利于自身效用的经济决策,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委托者需要独立审计,特别是存在期权激励措施时,对经营者产出的鉴证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对作为代理人的管理当局来说,委托者与代理人之间形成了激励契约,管理当局出于对经济利益和奖励的追求,在提供会计数据来显示自己经营成果的同时,也需要主动地聘请独立的第三者对其业绩进行证明,以解脱受托责任和获取奖励,另一方面,这种主动的审计请求可以用来提高他们的职业声誉,同时也充当着他们对投资者的一种诚信表达,有利于增加管理者在经理人市场的个人价值。Carpenter和Strawser(1971)发现,在1969年第四季度到1970年第一季度间IPO的379家公司上市过程中,那些地方性的和区域性的会计师事务所常常被更换。这说明管理当局通过聘请更具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表达自己的诚实与信心。Beatty(1989)和Balvers(1988)提出IPO时公司倾向聘请有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以纠正市场的定价偏差。Francis和Wilson(1988)的研究显示,代理成本高的公司更倾向于将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Geiger和Raghunandan(2002)发现,在注册会计师与客户关系的早期,在客户破产申请前,注册会计师更倾向于签发“干净”的审计意见。在国内,李树华(2000)发现,1994年后财务健康的IPO公司已经有聘请中国的“十大”、以此传递自己质量更高因而值得投资的信号的倾向。伍利娜,束晓晖(2006)对2004年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更换注册会计师的时机直接影响到年报及时性和审计质量,仓促更换注册会计师会使得年报的及时性和审计质量较差。这些证据都表明了一个事实,管理当局无论是否真的诚信,都愿意通过聘请独立审计来证明自己的忠诚与效率,以获得投资者信任,试图通过审计意见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独立审计和委托代理有着天然的联系,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独立审计成为一种无论是委托者还是代理人都需要的“必需品”,那么,这种必需品的质量就直接关系到委托代理关系的健康和稳定。低质量审计意见提供了对虚假会计信息的不真实鉴证,而谎言总有被揭穿的那一天,不良财务情况只可能掩盖一时,市场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攫取行为迟早会洞察出企业的真实状况,因此,可以看出,不健康的审计意见将导致经理人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市场中信息传递机制的紊乱,使市场无法鉴别谁是真正有效率和诚信的代理人,谁是真正最具盈利潜质的公司。三、有效市场假设理论

在法玛(Fama)提出有效资本市场假设(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之前,萨缪尔森(1965)就已经将市场的有效性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作为其研究的对象,并且认为信息的公开发布会被有效的市场所吸收,该信息便直接参与了公司价值的制定过程。也就是说,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对信息是敏感的,一个信息的发布将改变市场参与者对相关资产价值的原有认识,并对其价格进行新一轮修整。综观关于信息和资本市场有效性的文献,最经典的还是当数法玛(Fama)的著名论文《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回顾与实证研究》一文,文中按对信息的吸纳能力不同提出了三种不同效率的市场,即弱式、半强式和强式市场。弱式有效性是指证券价格只是充分反映了历史信息,过去价格或收益信息对获取超额利润不具有有用性或相关性,任何投资者都不能够运用历史价格或收益信息获得超额利润;半强式有效性市场是指证券的现行价格除了吸收了过去价格或收益的历史信息之外还吸纳了所有公开的信息,在半强式有效市场中,投资者将共享历史信息和现在的公开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取不会使其拥有者比其他人更加具有信息优势,因此,历史信息和现行公开信息的使用者是无法获得超额利润的;而强式有效市场的情况则和前两者大不相同,在强式有效市场中,任何信息(包括公开发布和未公开发布的信息)都被市场所洞察,证券的价格中包含了所有和定价相关的信息,任何人都是一切信息的获得者,不存在私有信息,即没有人(无论是企业内部人还是外部人)具有信息优势,这样,理论状态下市场上不存在被市场高估或者低估的证券,在没有新消息发布之间,市场价格趋于稳定,并且等于其理论价值,没有人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强式有效性市场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而推导出的一种理论化的理想状况,在现实经济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是衡量现实证券市场是否有效、有效性如何的一个有用标尺。

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证券市场有序运行、发挥合理配置资源作用的基础(汪军,2003)。第一,在弱式有效市场中,会计信息可分为以前的会计数据和现在的会计数据,现行证券价格仅包含过去的信息,当然也就包括了过去的会计信息,但是,现行证券价格还没有来得及对现在刚刚发布的会计数据产生调整。只有当现在的会计信息成为历史信息后,才会慢慢对证券价格产生修正,换句话说,对于现在就掌握当前会计信息的投资者来说,及时的分析和预测是能够给他们带来超额收益的,这说明现在的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的配置作用还不能够及时发挥,市场的有效反应还需要一个过程,存在一定的时滞,这可能正说明了对投资者来说及时掌握和分析会计信息并进行正确决策的重要性;第二,在半强式有效性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定期发布的会计信息具有及时的市场反应,投资者会依据最新的会计信息调整自己对证券的估价,众多分散的权衡和分析导致了市场的定价合力,推动股票价格的随时调整,从而强烈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运行过程。因此,会计信息的定价作用体现在会计信息本身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等关键特征和品质上,同时也取决于投资者对会计数据的理解、运用和分析,所以,在半强式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获取本身是不能够得到超额收益的,正确的运用会计信息仍然是投资者进行正确决策的前提条件,可见,会计信息在此充当了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依据;第三,在强式有效性证券市场,由于会计信息无论是作为内部消息还是公开信息都已经“先天地”作为所有价格相关信息的一部分包含进了证券价格,因此,会计信息的是否公开、表达内容和披露方式的任何变化都与证券价格毫不相干,都不影响股票价格,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在其加工和生成之前就已经为市场所知晓,就已经对价格产生了影响,它的进一步处理、加工和发布都毫无意义。但是,我们认识到强式有效市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其形式的提出只是一个判别市场效率的依据,一般来说,市场效率越高,会计信息的价格影响速度和能力就越强。因此,作为现代财务学基础之一的有效市场假设就提供给我们了一个判别会计信息经济后果的理论依据,证实了会计信息会导致投资者决策的变化和影响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结果。作为鉴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独立审计在此就具有它特殊的功能,会计信息无论是否真实都能够产生经济后果,都能够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过程,那么,审计信息作为一种会计信息的附加信息,其实质是对会计信息的评价(非标准或者标准审计意见),是具有信息内涵的,也就是说,市场价格或说市场的资源配置会根据会计信息进行调整,而虚假会计信息会导致市场资源的非正常配置,具有恶劣的经济后果,因此,在市场无法有效甄别会计信息真伪或者信息含量的情况下,作为会计信息鉴证结论的审计信息就充当了一种和会计信息相“配套”的附加信息,同样也具有经济后果,同样也会导致证券价格的变化,而审计信息影响证券市场定价的速度就直接取决于市场效率。另外,既然审计信息是具有经济后果的,那么,审计质量就直接地影响到了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高质量审计帮助市场甄别会计信息的内涵,促进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而低质量审计甚至虚假会计信息鉴证必定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投资者决策的失误和信心的丧失,反过来,也从根本上威胁到独立审计整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第二章审计质量的内涵、特征及其评价体系本书的研究主要是在讨论影响审计质量敏感因素的前提下,通过激励机制来改革我国审计质量现状,那么,从逻辑上讲,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审计质量,作为全文研究要实现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因此,本章研究的主题就是独立审计质量,首先讨论会计信息质量和审计信息质量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然后,从保险观、经济后果观和市场效率观的视角去观察审计活动和独立审计质量,以期更为深刻的把握审计质量的内涵。一、审计质量的内涵

审计服务的产品是审计报告,其质量不同于一般商品的质量,因为,审计报告是审计意见和信息的载体,其价值不在于报告本身,而在于报告中所传递的信息。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日益发展和成熟的今天,信息已经成为了商品,而信息商品的价值更取决于它的质量,因为信息影响决策。在资本市场上,信息的不对称使真实的信息和正确的行动决策成为经济效益产生的关键,而虚假会计报告和不实审计意见会导致投资者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他们遭受重大损失,而且严重阻碍了资本市场秩序和运行效率。这也就是审计质量问题一直受到世界各国学术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原因。(一)审计质量概念辨析

我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审计已经20多年,各种规范性文件和教材中涉及到的较多的审计质量问题,只是对审计质量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系统和权威的解释。而在理论界,特别是学者们在其专著、报告和论文中谈及过一些审计质量的概念,对定义审计质量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本章就几种比较有代表意义的观点进行回顾和综述,以期形成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DeAngelo早在1981年就率先进行了审计质量的研究,成为讨论审计质量概念的第一人,她将审计质量定义为会计师发现客户的会计系统存在违规现象并且报告这种违规现象的联合概率,并提出会计师发现客户会计系统存在违规的可能性取决于会计师的技术能力,而报告违规现象的可能性则取决于其独立性。美国审计总署(2003)从审计的本源出发提出审计质量是指“注册会计师按照公认的会计准则实施审计,以合理确信所审计财务报表和相关披露:①按照公认会计原则进行表达;②不存在由于错误或者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具体地说,高质量的审计应当体现为在发现重大错报之后:①确保客户对财务报表进行了恰当的调整、相关披露和其他变动以防止重大错报;②如果相关披露和其他变动没有进行恰当调整,则修改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意见;③在必要情况下,退出客户的审计并向SEC报告辞聘的理由。张龙平(1994)提出:“审计质量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过程的质量,最终体现为审计报告的质量(符合性和可能性),其核心是审计工作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了会计报表的可信性。”“为了既抓住审计质量的本质,又使审计质量的概念简单明了,便于控制,应把审计质量理解为审计工作的质量,即审计工作的优良程度,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过程(包括审计计划、外勤工作和报告三个阶段)的质量,最终体现为审计报告的质量。”冯均科(2002)认为审计质量是依据专业性和社会性的标准所确定的审计工作以及其产品(报告)的优劣程度。王永平等(1988)审计工作质量包括业务质量和社会质量,前者指审计活动本身所具备的符合规范性行为要求的特性,后者指审计工作对社会的影响或作用程度。王福正(1989)认为审计质量包括内涵和外延两大部分,即审计实施过程中各个作业环节的工作质量和外在社会效益质量,前者指审计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应达到的标准,后者表现为三个方面:在国家宏观调控方面发挥作用;为廉政建设服务;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服务。徐政旦等(2002)审计质量是指审计业务工作的优劣程度,也即审计结果达到审计目标的有效程度。王广明,刘桂良(2002)认为审计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的各种特性的综合体,借助于这一综合体,可增进财务报表的可信性。孙坤博士(2005)给审计质量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审计质量就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满足客户需要的程度,具体表现为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的质量。”

综合上述不同对审计质量的表述,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审计质量定义至少应该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审计服务供给者的特征,即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和执业道德。正像DeAngelo说的那样,审计报告的质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发现问题的概率,而发现问题的概率与注册会计师个人知识、经验、勤勉程度、处事态度等执业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有形产品的质量直接取决于生产者的投入和技术,而审计意见这种信息产品的质量也取决于其生产者(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经验和个人努力。审计是一个包括了计划、取证、判断和报告的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勤勉及努力和个人经验及知识的运用都对最终产品“审计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对于审计意见这种特殊的商品来说,存在着执业过程和结果信息含量及质量的隐蔽性,因此,和提供有形产品的供应者相比,注册会计师更容易产生机会主义动机,与管理当局合谋损害委托者利益,因此,正像DeAngelo说的那样,审计质量也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特征,即经受住管理当局压力和诱惑而独立表达客观审计意见的能力。独立性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密切相关,而与其职业能力无关。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发现重大错报而坚持让被审计单位作出调整,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就会产生高的审计质量,相反,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报而迫于管理当局压力不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或者要求其调整后又再次妥协,这样出具的审计意见必然质量不佳。第二,审计服务需求者的要求。从审计产生的历史来考察,独立审计的产生源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满足资本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而产生的,即其任务主要是查找会计报告中差错和蓄意舞弊行为,因此,历史地看审计的产生是先有需求才再有供给的。审计服务的需求者很多,各自的需求特征有其相同点,也存在不同的侧重。政府部门需要注册会计师鉴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公允,以达到税收监管、行业监管、处理经济纠纷、调查经济案件、离职考核评价等目的;而对股东和债权人来说,最关心的是其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因为其经济决策的证据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公允只有靠审计服务来予以保证或者鉴证。最后,审计质量的定义中应包括对审计意见的规范要求。张龙平教授的审计质量定义特别提及了审计过程和结果的质量表述,结果的质量是指审计信息的可靠性,而过程质量是各项工作环节的优劣程度。在实践中,审计意见的质量却是很难用客观的标准去直接衡量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审计意见的形成过程更加难于观测,另外,又由于审计活动的专业性,对一个审计结果质量的重新衡量也必须拥有相当的专业技能、经验和熟悉被审计对象详细情况,这种衡量是很难在实践中有效运用的,其测量成本很高,无异于重新进行一次审计执业,因此,不具可操作性。正是由于审计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双重隐蔽性,审计准则作为衡量审计质量的职业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审计准则所提供的标准不都是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但是作为衡量审计质量的主要衡量手册,在目前还是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倾向于将审计质量定义为:“审计质量是专业注册会计师独立发表的审计意见满足客户需要和符合审计准则及相关规范的程度”。这样的定义就可以将审计信息的需求、供给和规范都联系起来,比较全面系统。(二)会计信息质量

美国会计学会(AAA)在1966年的《基本会计理论》一文中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做了这样的描述:“会计信息的准则就是我们常说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总体上讲就是‘有用性’,即会计信息必须对经济单位内外以各种身份从事活动的人们有用,会计信息必须有助于目标的确定、决策和为实现目标而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可以看出,在决策有用论的理论指导下,会计系统的基本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质量特征要求的会计信息,而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获得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这里的“有用性”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决策有用性”,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必须要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决策需要才有其存在的价值,虽然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存在差异,但是,会计信息的“通用”性必须保证能够在基本层面上满足不同类型的信息使用者和不同的决策类型。总的来说,会计信息的质量取决于会计信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决策者的需要,这种满意程度越高,往往预示着会计信息质量越好。

美国FASB第二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决策有用性下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主要特征。所谓相关性,是指与决策相关的特性,即会计信息只有具备“导致差别”的能力,方能确定它与某一决策相关,它包括了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预测价值是指一项信息能够帮助决策者作出正确预测;反馈价值是指一项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去修整或评价过去的决策,让决策者能够将过去决策的现实结果与过去的预期相对比。所谓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表述所要反映的对象,即所表述的应是意欲表述的,尤其要做到不偏不倚地表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避免倾向于预定的结果或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可靠性包括了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其中真实性是要求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与事实相一致,可核性是要求对同一会计事项由不同的人员来处理会得出相同或相近的结论,中立性是指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业务的立场问题,要求会计人员不偏袒任何会计信息相关者(Stakeholders)。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使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两个主要质量,在效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两个约束条件下,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全面提高,才能使信息符合决策有用的目标。但是,相关性和可靠性不总是同向变动的,在很多情况下相关性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可靠性的降低,反之亦然,二者之间存在矛盾,会计人员往往要在二者之间进行必要的取舍,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威廉姆·R·司可脱(2004)认为,在非理想状况下,通常须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现实世界总是处于非理想状况下的,于是相关性和可靠性经常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之中。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在某一时期突出对相关性的要求,而在另一时期则突出对可靠性的要求。Law-rence and McAllister(1994)从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标准出发,通过对美国1994年前117个具体会计准则的对比分析,检验了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权衡关系,其结论是同等条件下在两者之间权衡时,更多地选择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另外,在相关性和可靠性具体内容的样本检验也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异,也偏向于相关性。在我国,朱元午(1999)认为应正确处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过于强调相关性和过于强调可靠性都是不可取的。葛家澍、刘峰(2004)认为有些标准本身让信息提供者处于“两难”的境地,如“预测价值”与“不偏不倚”等等,或给信息使用者增加理解与使用信息的困难,如对“相关性”的刻意追求,往往意味着牺牲必要的“可靠性”,信息使用者很难判断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质量高低。因此,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运用应当慎重。此外,葛家澍(2004)指出,IASB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所认可的主要质量并不完全相同,如在英国,当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冲突时,强调的是可靠性基础之上的相关性,但相同点是把相关性列在可靠性之前。

笔者认为,任何脱离现实经济和社会环境来探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都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可靠的考察必须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在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林舒、魏明海(2000)对我国即将上市的公司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在上市前普遍存在会计报告的“过度包装”现象。另外,从近期的财务丑闻,如ST张家界、康赛集团、幸福实业、ST郑百文、银广厦等财务造假事件,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质量令人担忧。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考察,200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联合举行了一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个人投资者认为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完全可信的仅占8%,基本可信的占27%,部分可信的占45%,基本不可信的占16%,其余4%为完全不可信,而对机构投资者的调查表明,机构投资者认为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基本可信的占41%,部分可信的占54%,基本不可信的占3%,其余1%为完全不可信。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当前的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信赖已经达到了相当低的程度,这说明会计信息质量不但在微观层面上影响着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决策,而且从宏观层面上影响着资本市场三大功能的发挥(筹资、资源配置、公司治理),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虽然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同等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但相关性与可靠性并非总是在同一方向上影响信息的有用性,又必须尽可能统一于决策有用性原则之下。如果信息失去可靠性,那相关性成了无本之木,无从谈及。如果信息仅仅只满足真实可靠,但不满足与使用者的决策需求,那么,信息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一个重要特性——使用价值,导致不具备任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由此可以看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相互依赖、互为存在前提,共同服从于“决策有用”的框架。因此,在当前我国的市场环境下,在强调可靠性的前提条件下去追求相关性,以恢复和鼓舞资本市场信心,是明智的选择。(三)对审计信息质量的认识

美国会计学会(AAA)在《基本审计概念说明》中认为,“审计是为了查明关于经济行为及经济现象的结论和所制定的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将与这种结论有关的证据进行客观收集、评价,并将结果传递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有组织的过程。”美国审计责任委员会认为审计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美国会计学会基本审计概念委员会认为,独立审计不仅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信性,而且是一种“可控制信息的质量,因为:第一,审计能够反映用户要求和愿望的标准,独立地对会计信息进行检查;第二,审计能够促使信息编制者,遵照用户的要求,来控制其会计程序,因为信息控制者知道他们的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审计服务的价值在于鉴证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笔者认为,审计服务存在的价值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审计质量的保险功能。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对由企业经营者“加工”的会计信息缺乏甄别能力,又无法通过“观察”得知管理当局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会计信息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经济决策,因此,为了降低会计信息的使用风险,他们必须聘请独立而专业的第三者对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判别会计数据的可信性。但是,审计服务不是无偿的,审计收费必然导致公司资产的流出,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