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在人间:赫本传(珍藏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9 14:24:35

点击下载

作者:白皙卉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天使在人间:赫本传(珍藏版)

天使在人间:赫本传(珍藏版)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天使在人间:赫本传(珍藏版)作者:白皙卉排版:汪淼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9-01ISBN:9787518049783本书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内 容 提 要

上帝亲吻她的脸,赋予了她美丽与善良、优雅与端庄,通过银幕,落入世人的眼,融化人们的心。她是奥黛丽·赫本,她高贵典雅,清新脱俗,是淑女的典范。她以一部《罗马假日》将天使的魅力尽展。纵然生活、事业、爱情、亲情、友情里交织着诸多的幸运与苦难,她总是静默地咀嚼辛酸,珍惜幸福、绽放优雅。她总是带着亲切友善的语言,带着善于探寻别人优点的眼睛,带着一颗善良之心通往人们灵魂的窗口。多年以后,天使终于回到了上帝身边。而银幕封印了她璀璨的年华,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经典。前 言

她的笑容仿若一朵莲花的盛放,又如一只蝴蝶的起舞翩跹。漫长的岁月中,那笑容定格成永恒,在滚滚红尘中昭示着她独一无二的美。

这份美是永恒的。任凭尘寰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那笑容始终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她是被上帝吻过的精灵,是误落人间的天使,所以才会拥有那样绝美的容颜。

岁月的长河涓涓流淌,她在战火烽烟中渐渐长大。饥饿与炮火,险些夺去她美丽的生命。那些布满恐惧的日子,是她终生难忘的阴影。

芭蕾舞是她曾经最执着的梦想,就算战火纷飞,她也不曾放弃对梦想的追求。

那双木制的舞鞋,旋转着一个少女最迷人的舞姿,美与痛一起在阳光里飞扬。然而最终,芭蕾梦还是像一个美丽的七彩气泡破灭了。不过,这也许是命定的安排,等待她的是崭新的舞台。

银幕上,她绝美的容颜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罗马假日》的上映,让奥黛丽·赫本这个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她是永远的安妮公主,千千万万的观众对她迷恋不已。

然而,这样美到极致的女子,爱情路上却几度坎坷。她曾经想过与梅尔·费勒厮守终生、白头偕老,然而终生的许诺只持续了13个春秋。

那份无法挽回的爱,如同一把匕首在她的心上割裂了一处深深的伤口,也在她的人生中留下一道隐隐作痛的伤疤。

后来,她邂逅了著名心理学家安德烈·多蒂医生,一个比她小9岁的意大利人。四目交错的瞬间,爱情的火花悄然绽放。他们结婚了,然而这次的婚姻依然以失败告终。

直到1980年的冬天,奥黛丽·赫本才终于遇见了她的灵魂伴侣——罗伯特·沃德斯。他们可谓是举案齐眉,谈笑间自有一番默契。这份迟来的爱,总算抚慰了赫本心中的怆痛。

她是善良的天使,对孩子有着别样的喜爱之情。然而她却几度被命运愚弄,流产的阴影让她痛苦不已。所幸,上帝赐予了她两个可爱的儿子,或许是对这个美丽天使的眷顾。

她爱的不仅是自己的孩子,更爱着世界上每一个孩子。非洲那些流离失所的儿童,是她永远的牵挂。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她的儿子肖恩问她有没有什么遗憾,她说:“没有,我没有遗憾……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儿童在经受痛苦。”

直到芳魂陨落,她的心中都惦念着那些可怜的孩子。

她是一代巨星,更是一位母亲。平凡中写就伟大,让爱的火焰生生不息。

任凭岁月变迁,她的容颜在尘世间永不凋零。不仅仅是因为美丽,更是因为美丽背后的善良。

赫本已经逝去,她是那个回到上帝身边的天使。属于奥黛丽·赫本的优雅美丽,就算时光再流过一百年,也无人能够超越。白卉2018年春第一章被上帝亲吻过的精灵涅槃的小凤凰

阳光下有细小的尘埃,在历史的罅隙中起舞飞扬。回溯多年前的画面,旧时光被回忆打翻,扑落满地陈旧的光阴。

泛黄的黑白老照片,记录着那天冗长的日升日落。其实,想要度量一个女人究竟有多美好,就去她的葬礼上看看。

1993年1月24日,奥黛丽·赫本的葬礼。她的男友罗伯特及儿子们将她的棺木抬向离家不远的小教堂。派克当然也在场,但未在后来留影中露面。据悉,他老泪纵横,轻吻了她的棺木,并说:“你是我一生最爱的女人。”

在赫本的葬礼上,为她抬灵柩的是她的两个前夫、晚年的同居男友和一辈子的蓝颜知己纪梵希。赫本的葬礼气氛温暖安静,因为她的美好,而被所有曾经爱过她的男人们簇拥着,那将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和欣慰?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居然能让这些新欢旧爱们不计前嫌地聚集在一起,送别这个他们挚爱的女人?

她曾行走在阡陌红尘里,如一缕清风,留下阵阵余香,是这世界上动人的一笔。

这世上又有谁会不爱她?从此,上帝有了最美的天使,而天堂里,每天都是“罗马假日”。

1929年的5月4日,原本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子,却因为奥黛丽·赫本的降生而渲染上了非凡的色彩。

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宣告着一个美丽天使的降临。一段传奇,也在这里渐渐拉开了唯美的序幕。

天使降临人间,来到了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一座充满风情的美丽城市。

在20世纪20年代,很多城市都沉浸在一片纸醉金迷的喧嚣中,但唯独布鲁塞尔如同一个温婉的少女一般,那样的安静内敛、与世无争。它富有魅力,又充满活力。城市里的人们讲究礼仪,注重仪表。日复一日地过着优雅从容的生活。

在这个城市里,每一年都要举行艺术演出:或是国际音乐节,或是假面舞会,或是高雅庄重的音乐戏剧表演……欢乐的人群,热闹的场面,隆重的表演……每一次仿佛都是在度过狂欢节一般的喜庆欢愉。

很难想象,在20年代,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竟然还会是惬意舒适的极乐世界。时代背景的色调之幽暗、气氛之庄重与这些狂欢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城市,就是这里的一切,赋予了布鲁塞尔人稳健持重、不动声色的性格,也让他们有着一颗纯净的心去欣赏艺术,享受艺术的美。

这里舒适而优雅,人们彬彬有礼,而这些美好的特质也在奥黛丽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或许是出生的那一刻,这一生的传奇便已经写好了剧本。

在奥黛丽出生的时候,名字是“奥黛丽·凯瑟琳·鲁斯顿”,后来她的父亲约瑟夫·维克多·安东尼·鲁斯顿在一些家族资料中发现祖先的姓氏中含有“赫本”,便将“赫本”加入到自己的姓氏里,所以奥黛丽的名字中也出现了“赫本”。

时光的灰烬,散落于红尘,弥漫于心间,映衬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关于奥黛丽·赫本的传奇从此拉开了序幕。

奥黛丽的父亲约瑟夫·维克多·安东尼·鲁斯顿是英国人,任职英格兰银行布鲁塞尔分行的总经理,是个做事严谨、性格沉稳的人。奥黛丽的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拥有着荷兰王室直系贵族的血统,因为贵族的身份,她的名字后面要加上男爵夫人的称号。在这位男爵夫人身上,有着高贵而典雅的气息,这样的特点在奥黛丽身上也非常明显。

艾拉是一个具有艺术气质的人,曾经梦想着成为一名女演员和歌剧演员,她向往那银幕和舞台,她渴望体验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生。可是身为荷兰驻圭亚那总督的女儿,身上流着的是荷兰王室直系贵族的血脉,高贵的王族是不允许他们的后裔成为演员的。因此艾拉只能把理想扼杀在摇篮里。

而女儿不光遗传了母亲的血脉,也遗传了母亲的梦想。或许当时的艾拉也没有想到,那个搁浅在岁月中的梦竟在女儿身上实现了。她虽然没有能成为银幕上的女星,却成为女星的母亲。也该算得上是命运给予她最好的补偿。

从奥黛丽·赫本一出生,似乎就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有身为王室后裔的母亲,有相貌英俊、穿着考究的在银行任职总经理的父亲。拥有如此的家世,让人们在艳羡之余,也不得不感叹,奥黛丽真是上天的宠儿。然而,在生命的开端,命运却给了这个宠儿一个惊魂的考验。

这个刚刚降临凡尘的小天使在出生六周的时候就患上了严重的疾病——百日咳。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医疗技术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并不先进。百日咳在小婴儿身上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还会引发许多并发症,如肺炎、肺气肿等,严重的则会导致死亡。每年死于百日咳的婴儿不在少数,那些可怜的小生命,在疾病面前显得那么脆弱,几乎不堪一击。而当时的奥黛丽也面临着生命危险。

奥黛丽的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虽然看到女儿非常痛苦,她仍然笃信精神治疗会让小奥黛丽康复。她总是虔诚地向上帝祷告着,在她眼中,上帝要比医生更加仁慈,更加万能。母亲善良的愚昧,让奥黛丽的状况变得更糟。

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的奥黛丽病情越来越严重,剧烈的咳喘让她娇小的身体孱弱不堪。她像寒风中的嫩叶,在痛苦的折磨中瑟缩。

而更可怕的一幕出现了——这个初临尘世的小天使,竟然没有了呼吸!一个美丽的小天使,在生命的枝头几欲坠落。

奥黛丽娇小的身体开始发紫,当时的场景让大人们惊慌失措。他们难以接受奥黛丽就这样离去的事实。

此时初为人母的艾拉非常着急,一面在心中向上帝祈祷着,一面拼命地拍打奥黛丽的屁股。也许是因为上帝听见了艾拉虔诚的祈祷,也许是因为这个美丽天使在人间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奥黛丽奇迹般地苏醒过来,没过多久,呼吸也顺畅了。

在这段小插曲后,这个可怜的美丽天使,终于在烟火人间活下来。就像涅槃的小凤凰,浴火是生命的重生。奥黛丽的身体一天天康复起来。这简直是一个奇迹,没有任何药物的治疗,也没有任何医生的救治,百日咳的阴影竟然从她身体里一点点消失,最后奥黛丽完全康复了。

一个出生仅仅六周的婴孩,就要与死神做一场殊死较量,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幼年的一场沉痛经历,已经在冥冥之中预示着奥黛丽日后非凡的传奇人生。

多年后,回忆起这一段可怕的经历,奥黛丽曾对儿子肖恩这样说道:“如果将来我要写自传,开头会是这样:1929年5月4日,我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6周后,我告别人世。”

人生总是无常,再明媚的春天,偶尔也会有云翳遮住阳光,再平静的湖面,不时也会有点点涟漪,学会接受百味生活,经历酸甜苦辣,回味起来才会更韵味悠长。

度过了百日咳的劫难,奥黛丽就像纯洁的花朵,在灿烂阳光中袅袅娜娜地成长起来。

在奥黛丽成名后,总有人劝她写自传,她却觉得自己的生活过于平淡,除了幼年的这一场经历外没有什么值得写的。

舞台上闪耀的灯光,鲜花与掌声,对于奥黛丽来说都没有这一场离奇的经历铭心刻骨。当然,一个出生6周的婴孩是不会记得那些事情的,奥黛丽也是听母亲说的。在艾拉心中,女儿的康复更是奇迹,所以她经常不厌其烦地提起来。

奥黛丽是美丽而坚强的。无论是面对烽烟战火,还是面对感情危机,或者面对工作压力,她都展现出优雅的姿态。这也许和她小时候的经历有关,经历过这种磨难,还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呢?

如风的往事在历史的银幕上呼啸而过,甜美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阡陌红尘里,奥黛丽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孩。然而就是她演绎的这一份真实的平凡,让无数人陶醉不已。月光下翩跹的梦

时光越老,人心越淡。

奥黛丽·赫本,一个美得不可方物的女人,她像所有哭泣着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一样以号啕大哭为开始,也像所有人一样以悄然闭上双眼为生命的落幕。可是,她又是独特的,并不像大部分人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

今时今刻,这个美丽的女子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有二十余年了。二十余年后的今天,依旧有许许多多的人为她痴迷,为她留恋,为她慨叹。

痴迷她的美丽,留恋她的足迹,慨叹她的传奇。

也许,在奥黛丽·赫本出生的时候,人们还不知道,这个女婴会给这个世界的大银幕带来如此难忘美好的一面。没有人知道她诞生的那一天究竟是怎样的,或许是乌云满天,或许是细雨绵绵。但我们都希望,那是晴好明亮的一天,太阳在清晨时分就露出了颜容。一切都应该是明媚的,预示着这个孩子的未来与众不同。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父亲和母亲对于奥黛丽·赫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社会与家庭的良好环境让她从小就拥有着非凡的气质,做事情总是严肃而认真。要知道一个人的美丽,并不仅仅来自容颜,也来自所有经历过的往事。

父亲就像是广阔的天,给予了奥黛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父亲博大的父爱、雄厚的财力、安稳的事业,使得奥黛丽可以过上平稳的贵族生活,让她不必为了吃饱穿暖而绞尽脑汁、愁容不展。而母亲骨子里潜藏着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就像是清澈的甘泉,点点滴滴都浸润到了奥黛丽的生活中,氤氲着她的童年时光。出身贵族的母亲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培养着女儿,仪表形态,面面俱到。

正是在这种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奥黛丽·赫本自幼养成了认真严肃、坚韧执着的性格,同时展现出了高雅的气质。

她的谈笑风生,总是让人出乎意料,她的激情,总是让人惊讶诧异。纯洁无瑕、朴实无华的奥黛丽·赫本,就宛如布鲁塞尔这个城市一样,充满古老久远的神秘感,也具备超越时代的品位和卓异的现代思想。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之间,总是透着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

如果要用文字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奥黛丽,那么一个字便足矣,这个字就是——宠。上天宠爱她,让她出生于王室贵族之家,并毫不吝啬地赐予她如花美貌;命运宠爱她,让她在经历了疾病之后,依旧如此的阳光灿烂,美好如初;家人宠爱她,对从小体弱多病的她,更加多了一分怜爱。所有的宠爱集于一身,让此时的奥黛丽·赫本的生活好似在蜜罐里一样甜。

小时候的奥黛丽,有着家人的宠爱,她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肆意挥洒。一切似乎都是那样自然,仿佛生活本就应该如此,没有什么值得犹豫与疑惑的,更没有什么好纠结的。那颗同外表一样美丽的心时时刻刻地在寻找一些内心向往的东西,随着她的心性,带着她的情怀,自在地过想要的生活。

细碎的阳光,铺满了她的美丽童年。父母的宠溺,让她的笑容无比纯真。那是最美好的时光,没有烦恼,没有恐惧,一望无际的阳光映出一片金色的向日葵花海,在她的记忆里婆娑起舞。

而属于奥黛丽·赫本的这一段美好时光,即将消失,成为她生命当中再也回不去的永恒记忆。

她的父母感情并不好。祥和宁静的日子里,已经有一条感情的裂痕在一点点地延伸。这个天真烂漫的小公主还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她终生的难过与遗憾。

看似幸福的家庭,实则却是金玉其外的婚姻、败絮其中的爱情。奥黛丽·赫本父母亲的婚姻关系并没有想象当中那样好。而导致双方感情不和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奥黛丽的父亲约瑟夫·维克多·安东尼·鲁斯顿倾向于纳粹,爱好杯中物,常常沉醉在酒醉后的迷幻世界里,过起了自以为是的生活。他甚至还会将连襟的钱拿去资助法西斯运动,伤透了奥黛丽的母亲艾拉的心。

或许他们不是不爱,而是不应该出生于这个动乱的时代!深陷时代的巨大旋涡,他们的家庭、他们的爱情、他们的婚姻,只能显得那样的卑微,那样的渺小。

婚姻濒临危险边缘的艾拉依旧貌美如花,家族依旧是皇室贵族,有着尊贵的男爵称号,可是内心的荒凉和无奈却只有自己才明白。

面对丈夫对婚姻的亵渎、对爱情的变心,她大可以毅然离去,再觅姻缘,本不必让违背的誓言蹉跎了自己的青春。可是她没有,对于这样的爱情、这样的婚姻,艾拉终是不能忘怀,依旧是存有一份痴念。她静静地面对着情变,任由命运来安排。她期待一切会回到从前,她渴望家庭依旧温暖,然而,丈夫所做的决定却让她彻彻底底地失望了。

年幼的奥黛丽不善言辞,文静内敛,对音乐情有独钟。奥黛丽和母亲会经常去海牙康赛特盖博管弦乐队的音乐会,他们的音乐会在阿姆斯特丹和布鲁塞尔经常会举办。

她喜欢音乐,喜欢那一个个蝌蚪似的小音符组成的五线谱诉说的美妙感觉,能够给人带来欢悦、带来哀伤,人生的喜怒哀乐全都可以通过音乐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在没有音乐会的时候,奥黛丽还会跟随母亲一同听唱片。每当听到留声机里发出悠扬的乐曲时,奥黛丽的脸上就会洋溢着如痴如醉的神情。老旧的唱片在留声机里咿咿呀呀地发着声响,似在娓娓诉说那些早已被深藏在心底的往事。在宁静的午后,在日落的黄昏,在幽静的深夜……涤荡奥黛丽的心。

奥黛丽用自己细腻的情感,伴随着自己的心独自行走在世间。她想要用音乐来歌唱那些至真至纯的情感,她想用舞蹈来重现岁月抹去的痕迹,让它们去倾诉生命中的悲怜与哀伤。

有一次,奥黛丽听着优美的音乐,满脸天真地问母亲:“音乐有什么用?”艾拉随意说道:“为了跳舞呀!”

母亲那句随意的回答,深深地植根在奥黛丽的脑海里。或许从那一刻开始,小奥黛丽就已经开始了对舞蹈的迷恋。

和那些年龄相仿的豆蔻少女一样,奥黛丽·赫本将观看芭蕾舞剧当作是美好的享受,深深地陶醉在其中,也将自己的理想定位为成为芭蕾舞蹈家,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成为安娜·帕夫洛娃那样的优秀的舞蹈家。尽管年少的奥黛丽还不知道自己的这个理想会不会实现,但怀着这样的梦想让她充满了幸福感。

因为有了希望,奥黛丽的眼中更是多了一份面对生活的坚定。她甚至开始畅想今后的日子,自己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场景。她的人生,因为有了梦想而有了崭新的希望,更迸发出了激情。

时光荏苒,奥黛丽的童年也在一次次的日夜交替、星辰变换间慢慢流逝,她出落成了一个如花的少女,她开始期待用自己的双脚在人生的舞台上迈出优雅的舞步。然而,这时候奥黛丽开始注意到了自己的外貌,忽然间失去了原本的兴奋与激情。

想要成为表演者的奥黛丽对自己的外表极其不满意。这样的感觉让她烦躁而沮丧。她总是觉得自己的眼睛太大了,自己的牙齿也不是很整齐,她不喜欢自己的这张脸,所以害怕照镜子。母亲艾拉没有极力设法去矫正奥黛丽的牙齿,所以这口并不整齐的牙齿使奥黛丽苦恼了半生的时间。

对于自己的身材,奥黛丽也是苦恼的。这个时候的她没有舞蹈家应该有的修长挺拔的身姿,她长得又矮又胖,哪怕只是多吃一小口的蛋糕也会使她有身材走样的风险。

所以,为了舞蹈家的这个梦想,奥黛丽开始做大量的运动,一有机会就练习跳舞,她渴望将自己多余的脂肪蒸发成汗水。有时候她还会和哥哥们爬树,或者是在广阔的田野里比赛赛跑。然而这些运动都没能让奥黛丽变得窈窕。

奥黛丽越来越沮丧、失落,她讨厌自己的容貌,讨厌自己圆滚滚的身材。她开始变得郁郁寡欢,变得拘谨,变得孤僻,甚至就连老师们也对她失去了信心。

当时的奥黛丽还不知道,命运并未将所有的美好都一股脑注入她的生命,而是在她后来的生命中徐徐展开。深爱爸爸,他却从生活中消失

无法触及的梦,是令人痛苦的,奥黛丽对自己失望至极,她只能在月光下翩跹起舞,默默流泪。而这时,命运却又给了奥黛丽沉重的一击。

1935年的5月,约瑟夫和妻子终于还是分手了。

原来,经历过爱情,才知道彼此相爱的人并不一定要终老一生;向左向右,分岔路口,才知道那些最美的年华,都回不去了。或许某一天,会流泪醒来,梦境迷茫,仿佛一切都如曾经一样不曾改变,可是梦就是梦,消除不了现实的残酷。昨日不再,只留下徒然的悲伤。

人心,善变难测;感情,脆弱不堪。当爱情遇到了时代的洪流,与人性的欲望狭路相逢,单纯的爱情就显得如此轻薄。轻得就像是一朵蒲公英,微风拂过,就会无影无踪。父亲的离开,让奥黛丽的母亲艾拉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愁容不展。

生活灰暗的底色,让成年后的奥黛丽·赫本在回想起当时自己与母亲的反应时,依然心有余悸:“看到母亲的脸布满泪痕,我害怕极了。心想:‘接下来,我该怎么办?’身边坚强的依靠似乎离我而去……父亲真的已经远走。他就这样走了出去,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对于父母离异一事,奥黛丽一直耿耿于怀,父亲的远离,成了她生命中最大的创伤。回首过往生,奥黛丽都对父亲的失踪感到遗憾。这终是成为她此生都无法释怀的过往。

在奥黛丽的一生中,关于父亲的美好记忆,却被她视如珍宝,在后来的人生里无数次地翻开。

奥黛丽依稀记得自己与父亲一同去滑翔时的情景,聆听风的呼啸声,享受飞行的感觉。奥黛丽想要努力地记住自己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那是英国对德国宣战之后,父亲将在英国的母亲和自己送上了飞往荷兰的飞机——橙色的飞机和机场,父亲的身影成了日后的生活中,奥黛丽反复回忆的唯美画面。

春去秋来,一片荒凉的景象。落叶在空中盘旋而下,轻缓地落在泥土上,昭示着它的一生悄然落幕。缺失的父爱,给奥黛丽的幼小心灵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纵然奥黛丽有着让人艳羡的惊人美貌和卓越天赋,纵然她在后来的人生中拥有了万众的瞩目和喜爱,可是在奥黛丽的内心深处,终究缺乏安全感,也总是有着深深的恐惧感。这种不安全感和恐惧感也影响了奥黛丽的人生和选择。

尽管父亲的离去,给奥黛丽和母亲带来了难以言喻的伤痛,但是,她们仍要在朝阳与日落的交替间继续生活下去。随着时光的步伐,循着命运的轨迹。

春日的慵懒,夏日的浮躁,都已被一缕萧瑟的秋风一扫而尽,没有人会再因街边的景色而驻足停留。繁华的街道也似乎缺少了往日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人们行色匆匆的脚步,时光就在这匆匆的脚步之间悄然流逝,在人们落寞的神情中黯然失色。

当这个城市习惯了浓郁和妩媚时,便会开始渴望下一刻会发生一个绮丽的变化,来改变这一成不变的境遇。时光逆流,因为一个叫作奥黛丽·赫本的女子在某一个时刻停下了匆匆的脚步。

由于父母的离异,年少的奥黛丽不得不去适应英国的环境,她要和父亲一起度过离婚法庭判定的大部分监护时期。所以,奥黛丽经常要穿越北海往返于两个家庭之间。

伦敦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亦是孩子的乐园。这里有收藏着许多荷兰绘画作品的国家长廊,这里有养着许许多多珍奇动物的伦敦动物园,这里还有名人蜡像馆,有时候还看得到皇家卫队换岗和皇族公开露面的壮观场面……许许多多引人入胜的故事都在伦敦城里上演。但是这样的热闹却与奥黛丽无关。

在伦敦的时候,她那带有荷兰口音的英语显得如此的蹩脚,别人的侧目让奥黛丽不知所措,茫然无助。与这里的人群格格不入的奥黛丽也就成了众人恶作剧的对象,陌生的一切让本就少言寡语的奥黛丽更加不爱说话。伴随她的,只有无声的眼泪。

奥黛丽渴望亲近父亲,而父亲常常公务缠身。在英国的日子里,奥黛丽都是孤单的,因为只有她一个人;可她又是不孤单的,因为心中有着想要成为芭蕾舞蹈家的梦想。

9岁的奥黛丽开始正规地学习芭蕾舞。她渴望成名,成为一位独舞演员,成为一位舞蹈巨星,因此奥黛丽学习得非常认真。虽然后来我们并没有在舞台上看到奥黛丽翩跹的舞姿,却因为她与电影的大银幕结缘,让我们认识她,也让她红得发紫。那时的她对电影毫无兴趣,甚至对当时的超级巨星嘉宝和凯瑟琳·赫本都一无所知。相比较于其他的女孩子她像个另类:她们都会热衷于看各种各样内容的电影,也会把自己喜欢的明星的照片剪下来,小心珍藏着。

俨然,奥黛丽只对舞蹈感兴趣,而跳舞也早已经成为她人生中的唯一的追求。曼妙的舞姿和悠扬的旋律给了奥黛丽一个可以发泄情绪的出口,一条有望达到成功的路径,也让奥黛丽得以在悲苦的世界里找到一丝丝美好的感觉。

一个年轻的生命总是承载了太多的单纯和热情,想象着以后能够成就的伟大事业,能够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就像是路边绿色的小草,看似渺小却蕴含了强大的生命力。此时的奥黛丽·赫本,就这样认真执着地在舞蹈的道路上徐徐前行,不曾想过要放弃。

然而逐渐懂事的奥黛丽还是隐隐约约感觉到了周围的政治氛围不再那么安稳和谐。

生逢乱世不足以让人意志消沉,也不足以让人在一次次的苦难中迷失了毕生的信念。苦难的生活可以让历史铭记一个人,也可以摧毁一个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战火纷飞的国家。懵懂的奥黛丽就这样开始了她一生在乱世中一步步走来的艰难岁月,仅仅是跌宕起伏的人生序曲,就已经让人为她感慨万千,驻足回眸。

9岁的时候,奥黛丽开始学习芭蕾舞,这让原本热爱跳舞的她兴奋极了。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所以奥黛丽学习的时候热情高涨。无须老师的监督她便会非常自觉地严格训练。很快,她便掌握了全部的基本步法、动作和姿势。虽然每天排练都很辛苦,但奥黛丽心中却充满了幸福感。但是,正当奥黛丽专注于舞蹈时,国际形势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在1939年9月的初秋,战争爆发了。炮火声像猛兽一般,侵袭着一座又一座城市,所有美好的一切在炮火中覆灭,曾经悠然生活的人们仓皇而逃。

奥黛丽的母亲惊慌失措,因为她担心希特勒入侵英国,而奥黛丽会成为战俘。更让她担心的是,前夫的纳粹活动会影响到女儿。基于种种考虑,艾拉与法院商定,要求收回奥黛丽的监护权。

为了躲避战火,年幼的奥黛丽·赫本跟着母亲来到了阿姆斯特丹的昂赫姆。

这里是一个充满了钟声的城市,有12座塔楼会不断地敲钟报时,每逢星期日和假日,还会奏出美妙的音乐。充满钟鸣的街巷有着一种悠扬的质感。

在离昂赫姆城不远处,有连绵起伏的山丘,大片茂密的林地,是一片旖旎的荷兰风光。并且到处可见馥郁芬芳的郁金香,空气中流淌着郁金香的芬芳,一片迷人景致美不胜收。

在这个钟声回荡,花香四溢的美丽城市里,奥黛丽·赫本度过了少女的纯真时代。

岁月荏苒,奥黛丽没有想到,自己在这里一停留就是6年之久。

6年,对于某些人来说,不过是转瞬之间,也许当时并未感到时光的流逝,可是等你回首过去的时候,便恍然大悟,原来大把的时光已经过去了,不能重来,只能感叹岁月不饶人。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短短的6年却让他们度日如年,是无比漫长的日子,让他们备受煎熬。就像是奥黛丽在这里的6年时光一样。

6年,足够让她在余生中不断缅怀这里的一切。对于一个漂泊异乡的少女来说,经历的却是一次又一次人生的历练和无数次的长夜独眠,以及无穷无尽的悲哀与泪水。

就是在这个居住了6年之久的小城里,奥黛丽的母亲艾拉成了这里一个分会的会长。也是在这个小城里,有绝美的艺术画廊和无数的博物馆以及城堡。每个周末的下午,当地的乐团都会给孩子们举行音乐会,奥黛丽成了音乐会的常客。

奥黛丽没有因为战乱而放弃自己的舞蹈和音乐梦想。奥黛丽来到了昂赫姆音乐舞蹈艺术学校继续自己的梦想,只可惜这里的教师并不十分专业,虽然奥黛丽在舞蹈方面开始有了一些小进步,但却缺乏柔韧性,伸展的四肢像是机器人一样的僵硬。但奥黛丽每天都非常认真地练习着舞蹈,把跳舞视作唯一的追求。认真好学的奥黛丽开始游刃有余的用脚尖站立、行走,甚至还能旋转。童年时,她的书架上都是她崇拜的作家吉卜林的作品,《丛林故事》《正是如此的故事》《吉姆》等;但是这一时期,她的书架上取而代之的是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的著作,她就是如此痴迷地热爱着芭蕾。

母亲艾拉非常支持奥黛丽的梦想,她为奥黛丽买了一双最好的舞蹈鞋,脚尖壳里用的是昂贵的蜡。除此之外,母亲还给奥黛丽买了最好的高领长袖紧身衣和短裤。

因为女儿带给她希望,所以平时,艾拉对女儿的管教很严格。她对奥黛丽寄予的希望甚至比对两个儿子还要强烈,或许也是因为女儿表现出来的对艺术的格外热爱,这让她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作为一个单亲母亲,奥黛丽是她唯一的希望,也是她心头的宝贝,艾拉将奥黛丽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因为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为自己平淡的人生增添华丽的色彩。

虽然是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艾拉却尽自己所能来给予奥黛丽最好的,无论吃穿还是学习。她也不会给女儿奥黛丽太多的压力,艾拉从来不会去看奥黛丽上课或者是演出,因为她害怕自己的出现会让女儿感到窘迫,感到紧张。

这就是伟大的母爱。慈母一生,繁华落尽,唯有爱子的心,永不褪色。时时刻刻被这样的母爱包围着、关怀着,奥黛丽是幸福的,可是幸福的日子正在逐渐走向尽头。

战争施展自己的残酷从来不顾及时间地点,硝烟已经把荷兰推向危险的边缘。昂赫姆的街道和桥头上,整日整夜地响着士兵们的脚步声;接连不断的火车运载着一批又一批的士兵去往战争的前线;深夜里,依旧亮着的除了天上的星辰明月,就是那束刺眼的探照灯,偶尔,远处还会传来爆炸声和枪炮声。显然,这里已经不再安全了,昔日安稳宁静的日子也将不复存在。没有人喜欢战争,也没有人喜欢野蛮,他们不愿相信,昔日胜景在此刻即将破灭毁于旦夕之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曾经被称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地方,转眼就沦落到横尸遍野、硝烟弥漫的境地。往日的安宁被列强的争霸而打破。即使在这战火纷飞的岁月,渴望平静生活的人们仍对往日的生活念念不忘,这其中也包括我们的主人公奥黛丽·赫本。

国家的命运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奥黛丽虽然只有11岁,但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个满目疮痍的黑暗社会,已经不知不觉间为她增添了一分不安,因为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和母亲即将面对的是残酷的现实和巨大的危机。

而在这个时候,奥黛丽的母亲艾拉开始投入到了地下运动中,她投身于昂赫姆的荷兰地下活动,并激励了许多人,准备在德国人到来时投身到抵抗运动中。

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苦难的生活已经让人民再也承受不住任何压力了,而那一年的奥黛丽·赫本,却有幸见到了自己崇拜已久的人物。

小奥黛丽会把周围的一切穿插在想象的空间,在她小小的心里,总是有着一个别样的梦幻世界。

英国最著名的威尔士芭蕾舞团来到了荷兰,举行慰问演出。这些艺术家们的义举大大地鼓舞了这个正被围困的国家人民的信心。

机缘巧合,奥黛丽的母亲艾拉以英荷协会会长的身份接待了舞蹈团。芭蕾舞团的领队是赫赫有名的爱尔兰舞蹈设计家兼演出人耐因梯·德·瓦洛依斯和乐队指挥康斯坦待·兰伯持。参演的舞星有罗伯特·赫尔曼普、马戈特·芳廷和弗利德里克·阿什顿等。

1940年5月17日晚,这个芭蕾舞团在昂赫姆举行了演出。

他们表演了《浪子回头》《占星图》《滑冰》等节目。每一个节目都演出得非常成功,每一个演员都将自己的最佳状态发挥出来,观众也都为看到这样高水平的演出兴奋不已。

当帷幕升起的时候,奥黛丽为舞台上出现的一切而沉醉。她的内心被舞蹈深深震撼。当最后演出热情奔放的塔兰台拉舞时,观众们都情不自禁地站立起来。

见到著名的舞蹈明星,让渴望成为舞蹈家的奥黛丽异常兴奋,虽然痴迷于芭蕾舞,但自己也仅仅是在学校学习而已,如果不是这次机会,自己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这些明星。一切都是那样的出人意料和令人向往。只是一切的美好都被战争打破,原本完美的演出却因为战火的硝烟而伴随着心惊胆战,变得支离破碎。

虽然演员在听到爆炸声和枪炮声都很紧张,但还是在演出结束后,参加了招待宴会。艾拉把自己心爱的女儿奥黛丽介绍给大家,她告诉他们:女儿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舞蹈家。已经11岁的奥黛丽长着大大的眼睛,身着长礼服,举止优雅,这些让她看起来像一个美丽的公主。奥黛丽非常有礼貌地为这些出色的演员献上了美丽的郁金香,大家也记住了这个美丽的姑娘。

从离开家乡的那一刻,从枪声响起的那一刻,奥黛丽就开始对这个承载着自己命运的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陷入了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之中。

她在韶华年纪,缺失了这个年纪应有的天真,反而增添了几分涉世已久的成熟。属于奥黛丽·赫本的世界开始狂乱得如暴风之中的大海,不曾安静过一分一秒。心底的哀愁,恰如深不可测的海底,只有无穷无尽的想象。

年少的奥黛丽,此刻也许不曾想过,这不只是她一个人独有的感受,在她独自慨叹人生不易的同时,世间还有无数正在经历类似痛苦的人们,所以说奥黛丽并不是孤独的,这也并不是她一个人的痛苦。

年少的奥黛丽在昂赫姆的几年间,饱尝了人间苦楚与欢乐,在现实中体味成长,似乎有迅速长大的感觉。

这种异乡战乱的生活体验,或许是命运为奥黛丽安排的精彩一课,为她今后的创作历程开阔了视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段难忘经历也将会成为奥黛丽一生中不得不提及的重要部分。一个历经坎坷的人,定然会以丰富的人生阅历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破茧成蝶的故事也在警示着我们,一时的苦难并不能持久,此刻的痛苦也能让我们感恩曾经的生活、珍惜眼前。

奥黛丽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生活的艰辛并未让她从此丧失斗志、迷失方向、放弃理想,而是微笑着将痛苦融入脚下娴熟的舞步。也许此刻的愁苦,久久无法排解,也只有舞蹈是她唯一的寄托与安慰。

正值青春年华的奥黛丽·赫本,总会一次次望向远方,对远方的道路充满憧憬,尽管远方的目标忽隐忽现,让她的心中充满迷茫。第二章梦想如烛火般明灭饥饿的梦魇

战争的残酷,无情的硝烟,还是没能放过荷兰。奥黛丽·赫本与母亲也被卷入了战争弥漫的硝烟中。往日宁静和谐的昂赫姆小城转眼间成了沦陷区。德国人控制了这里所有的报纸、电视台以及其他一些通讯设施。

这时,艾拉是非常明智的,为了避免遭受惩罚,她并没有公开表现出对德国的敌意。但是她永远不会忘记德国人带给她的伤痛。因为她的哥哥以及一个堂兄弟,都被德国人当做敌人处以死刑。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在艾拉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痛,也更坚定了她领导昂赫姆地下活动的决心。

不久以后,奥黛丽继续了她的学业,但是学校里的一切都变了。那些犹太籍的老师全部被清除了,而那些反对德国人的老师们也纷纷被撤职。所有教科书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审查不合格的都被强行没收了。因此教科书中充斥着宣传德国的教育内容,学生们也必须学习德语和德国历史。

不过幸好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优美的旋律所承载的感情是一样的。音乐涵盖着生活,涵盖着政治,又与其区别开来而存在。虽然在学校里,那些非德国和非奥地利的作曲家的作品都遭到了禁止,但是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和海顿的作品却可以尽情地享受。

优美的旋律里,沉淀着奥黛丽美丽的芭蕾梦。即使是在战争年月,她依然坚守着自己最初的梦想。

更让奥黛丽·赫本感到痛苦的,还是德国军队入侵荷兰昴赫姆的那一刻。作为局外人的我们,似乎无论怎么样也想不到,幼小的奥黛丽该是多么害怕和无助!荷兰被德国占领后,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1942年,艾拉的房屋被强行征用,财产也被没收了,银行的账户也被查封了。所以,她们的生活更加困苦,只能靠当局给一些微薄的津贴来维持生活。

她曾经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兄弟被纳粹拖去集中营,那时奥黛丽的大哥亚历山大已经21岁,二哥伊恩也已经17岁。

在饱受战争的蹂躏和饥饿的煎熬之余,奥黛丽·赫本不仅感受到了残忍、恐怖的战争,也体会到了贫穷且饥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我们很难想象,奥黛丽·赫本与母亲那互相搀扶、带着行李的逃亡路程是怎样的一幅凄凉景象。

硝烟四起,战乱危机,不幸总是来得那么突然,让人措手不及,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悲凉与不安。

美好的幸福不可能永存,一切就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不幸终究还是会发生。

这就是战争的可怕。人类的厮杀掠夺,就如狂风大作,飞沙扬尘,直刮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血腥、杀戮,会让花园里娇艳美丽的花瓣儿因为狂暴的大风而凋落、飘零,不见踪影。山河的支离破碎,国家的动荡不安,就在这硝烟弥漫的土地上瞬间到来。

或许,我们应该庆幸,因为上天对奥黛丽·赫本与她的母亲还是眷顾的,没有在最艰难的时刻将她们逼入绝境,没有因为残酷的战争而夺去她们宝贵的生命,她们虽然生活艰辛,但依旧可以有亲情相守。但这逃亡路上所经历的种种,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战乱时期的生活是什么样,我们多多少少也能猜想得到,而奥黛丽与母亲日后的苦难生活我们也可想而知,依旧充满着各种困苦与艰难。因为战争的慌乱,让饥饿的百姓们时时刻刻在与死神做斗争。翻天覆地的变化似乎只在转眼之间,一切,已不再如往昔那般美好。白驹过隙,荏苒岁月覆盖了往日的美好,时光的印痕,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曾经的曾经,现在也都只能在梦里相见。

在音乐的海洋里,奥黛丽依然可以享受那美妙的旋律。美好的青葱岁月,正是一个少女的发育时期,可奥黛丽·赫本却由于食品的缺乏而导致了身体严重的营养不良,一米七的身高,瘦得好像就只剩下骨头而已。

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奥黛丽有时候会在公立的艺术学校,教女孩们跳舞和弹琴。她也曾为荷兰人民的地下活动,去给别人演出一些古典的芭蕾舞片段。从那时开始,她便日夜不辞辛苦地为反纳粹工作努力着。纳粹的统治一直是她痛恨的,她永远不会忘记曾经有70个荷兰学生因计划破坏纳粹的电缆和煤气供应中心而被捕入狱的场面。

奥黛丽经常会和哥哥去野外找一些野生莴苣或者是郁金香茎,然后掺在燕麦粥里来喂饱饥肠辘辘的肚子。

可是有些时候,奥黛丽连这些野菜也找寻不到。在没有任何食物的情况下,奥黛丽的兄弟们就只有去吃狗食。“面包都是绿色的,因为能得到的面粉都是用豌豆磨的。为了不让自己饥饿,我整天都躺在床上看书。”

尽管生活艰苦,但却丝毫没有减少奥黛丽坚持反纳粹的决心。

当时昂赫姆正在积极地进行着地下抵抗活动,以保护荷兰的爱国者。地下组织印刷假的配给证和假的通行证,以配合爱国者们的反纳粹运动。而孩子们也都参加到了地下活动中来,因为孩子们的年纪很小,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所以,许多孩子都成了出色的通讯员。孩子们都非常勇敢,他们将情报藏在衣服的夹层里,或藏在自行车胎里,四处行动。而奥黛丽也成了这其中的一员,她也曾出色地完成了许多传递情报的任务。

不过,也发生过一些惊险的故事。有一次,一队英国伞兵降落在了附近的树林,德国人正在全力搜捕,情况非常紧急,需要有一个人把情报送给伞兵,帮助他们尽快转移。因为奥黛丽能讲英语,所以这一次送信的任务就落在了她的身上。

那是一个美丽的春季,而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却无暇欣赏这迷人的春色。当时13岁的奥黛丽装作开心玩耍的样子,蹦蹦跳跳地穿过树林。而德国人就在离她不远的地方。当德国人走过来看到一个小女孩无忧无虑地玩耍,就耸耸肩走开了。而奥黛丽则抓住时机将情报放到了伞兵藏身的石头旁,告诉了对方她是朋友,便将情报顺着石头迅速滑过去,然后若无其事地采了一大束花,原路返回。

正在奥黛丽以为自己完成了任务的时候,一个德国兵忽然出现在她的眼前,奥黛丽心头一惊,但瞬间掩饰了过去,并且微笑着将鲜花递给了德国兵。这友好的举动让德国兵很意外,他用手整理了一下帽子,放走了这个女孩。而奥黛丽也成功地完成了这次任务。

此时的奥黛丽已经完全不似当年那个为自己的相貌和身材发愁的小女孩。她清瘦、修长的身材,不是出于爱美的虚荣,而是战争留下的永久创伤。

年少的奥黛丽亲眼见证了一场残酷的战争——英国空运支队空降夺桥的战役。

灰蒙蒙的天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丝丝冰凉。奥黛丽抬头望向天空,一个个伞兵从天而降,犹如一朵朵小巧的蘑菇,可是他们带来的不是希望,而是一场残忍的大屠杀。

德国的战斗机和坦克将英国的伞兵歼灭了1/10,一些幸存者或是受到了枪伤,或是遭到了焚烧,纷纷涌到地下室去避难。短短的一个小时,原本美丽的花园城市就变成了让人惨不忍睹的死城。

而德国占领军也早就做好了打算:城里的居民一个都不能留,都要撤走。德军下令,所有的人都要在24小时内撤走,包括受伤的病人,否则格杀勿论。

于是,一场残酷、恐怖的大逃亡开始了。人们开始慌乱地收拾自己的东西,或是装进背包里徒步逃亡,或是用婴儿车装载重要的东西撤走,还有一些人骑着木质自行车匆匆逃离。为了活命,没有人敢多说一句话而浪费时间,他们恨不能时间停滞在此刻,哪怕是一分一秒,只要能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就好。在那战火连天的岁月里,没有人知道哪一场离别转瞬就会成为永诀。

天空中的小雨依旧没有停止,无助的女人和年幼的孩童在街边掩面哭泣,尽管如此,还是不肯停下自己的脚步。飞机的轰鸣声,炸弹的爆炸声,人们的呜咽声,交错刺耳。那些生病受伤的人们也被医院赶了出来,不能行走的,就只能在地上爬行,他们渴望自己能远离现在的战火硝烟,虽然爬行缓慢,却也不愿再在这里多待一分钟。

人们常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就是这样的残酷无情。战争的恐怖加上饥饿的梦魇,压得人们苦不堪言,其实他们要求的并不多,他们只是想安安静静地生活,然而在强大的战争机器面前,这一点点希望也成了奢望。在这一次大屠杀中,逃离的十万人有三千人都死在了路上。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从相聚到离别,人们永远也抵抗不过命运的安排,就像是当时的人们无法避免战争的到来,终究要靠忍受解决问题;就像那潺潺的流水,不能与那寒冷的天气抗衡,终究要凝结成冰;就像那树上的枝叶,终究抵挡不住秋风的急劲,纷纷落下,满地枯黄。

那种恶劣的心绪在时时刻刻地缠绕着奥黛丽·赫本。这种不安与无助,让她隐隐觉得,心中的无力和彷徨越来越深,无法自拔。奥黛丽还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可就是这短暂的十多年,竟是如此的悲苦不堪。但生命的轮回,怎是小小的奥黛丽·赫本所能左右得了的?到头来,也是徒劳,奈何,世间的很多事情我们都无法改变。此时此刻,也唯有一声叹息罢了。

奥黛丽·赫本,在短短的几年里,经历了家庭的变故,经历了战争的硝烟,经历了生活的艰辛。她幼小的身体承担了太多本不应该是她这个年纪所应该承担的东西。背负着沉重和繁冗,奥黛丽·赫本那瘦弱的肩膀却支撑着一颗不曾堕落和改变的心。

终于,在1945年的3月底,昂赫姆小城自由了。骨瘦如柴的幸存者们拖着瘦弱的身子去迎接解放者们,奥黛丽也走出了阴暗狭小的地下室。重获新生的奥黛丽跟随着母亲艾拉和哥哥来到了阿姆斯特丹,往日的天伦之乐又温馨再现。

善良纯真的孩子,他们都不曾涉足这纷繁的尘世,也都未曾在俗世的喧嚣中迷失自己,他们眼中的世界,只有日出的光芒,没有日落的余晖。

后来的奥黛丽曾说过:“在战争期间,条件改变了,但人的内心世界是不会改变的,如果在战前你想要成为一个舞蹈家,尽管战争发生了,但想当舞蹈家的决心并不会因此而改变。”

没错,战乱让奥黛丽体会到了世间的残酷和血腥,可是心中想要成为舞蹈明星的理想依旧闪闪发亮,与周围的黑暗相比,它的亮光实在是微小渺茫,但却足以给她信心和希望,穿越过黑暗之后,迎接自己的就是耀眼的阳光。

在阿姆斯特丹,奥黛丽在白俄芭蕾舞教师索尼娅·加斯凯尔处继续学习。当索尼娅第一次看到瘦弱的奥黛丽的时候,不禁吃了一惊:这样娇小瘦弱的身材怎么能够从事芭蕾舞这样消耗体力的行业?然而当奥黛丽有模有样地做了几个动作的时候,索尼娅还是满意地笑了,奥黛丽那微微斜睨、吊着眼梢的大眼睛,高高的颧骨,秀气的小鼻子,苗条的身材和修长的大腿,怎么看都是舞蹈家的胚子,而一切也都预示着奥黛丽将会成为一个芭蕾舞蹈家。

她曾经跳过那么多芭蕾舞,有着宽广的戏路和扎实的基本功。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奥黛丽一米七的身高,在芭蕾舞演员中,似乎有些太高了。

重拾音乐和舞蹈,让奥黛丽信心倍增,也心怀感激。在1946年奥黛丽生日那天,母亲艾拉给了奥黛丽一张价格不菲的音乐会票;圣诞节,奥黛丽又收到了母亲给自己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系列票。来之不易的机会,让奥黛丽在舞蹈课结束之后,匆匆忙忙地赶去听音乐会,只为不错过。

韶华易逝,奥黛丽没有闲暇时间慨叹自己过往的不幸人生。为了美好的未来,奥黛丽·赫本不得不挣扎着自谋生路。

奥黛丽决定离开阿姆斯特丹,去伦敦,她要到伦敦找一份工作。正是因为到了伦敦,奥黛丽·赫本才会在幸存之后,散发出有生以来最耀眼的光芒。超负荷的半工半读

奥黛丽说:“战争把人变成囚徒,不论从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如此。我周围有许多同龄人,却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想法和我不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在枪炮声和血腥面前,我始终坚守着我童年的梦想——音乐与芭蕾。”

每一次黎明的到来,都代表着一个崭新的开始。时光匆匆,它不会为了哪一个人停下或者放慢自己的脚步,因为流逝就是岁月的使命。美好华年是如此的宝贵,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才能与这样的宝贵彼此平衡。奥黛丽现在想要做的,就是在伦敦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带着仅有的10元钱,奥黛丽和母亲来到了伦敦,住进了一个只能放下两张单人床的房间。

很快,母亲艾拉就在一家花店找到了工作,而奥黛丽也在教会找到了一份值夜班的工作,另外还兼职做广告模特。

岁月如河流,只能匆匆向前,不肯退后半分,此时的奥黛丽已经不再是一个懵懂的小姑娘了。时光流逝,改变的是容颜,是年龄,而不变的是心中的梦想。

在伦敦,奥黛丽在著名的玛丽·兰伯特女士的舞蹈学校继续自己的芭蕾舞学习。花甲之年的兰伯特女士了解到奥黛丽的困顿家境,心生怜悯,从奥黛丽入学开始,就给了她一大笔奖学金,还会带她回到自己的家中,供给她免费的食宿。

漫漫人生,宛如流水一般,曾经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总是会过去的,因为时间会冲淡一切,哀伤也好,痛苦也好,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解。即便不能完全淡去,至少,也不会再如往日般那样让人痛彻肺腑。

来到伦敦,成为奥黛丽人生的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转折。奥黛丽相信,等待自己的,将会是光明的未来。

母亲有了新的工作,奥黛丽也受到了玛丽·兰伯特女士的照顾,似乎生活上都已经安排妥当。所以她就将自己的精力都放在芭蕾舞学习上,开始在舞蹈上拼搏努力。

奥黛丽是执着的,也是任性的。但这样的执着与任性同现实相比,却是那样微不足道。一如她坚持想要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奈何现实总是让她漂泊不定;一如她任性地以为自己可以成为耀眼的芭蕾舞蹈明星,却偏偏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舞蹈功底不如这里的其他同学,再加上自己一米七的个子,奥黛丽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没有成为芭蕾舞剧女主角的前途和希望。

灵秀聪慧的女人,自然是不会甘心自己屈服于这样的现实。尽管现实如此,可是奥黛丽还是没有放弃学习芭蕾舞,反而更加地努力,想要弥补所有的不足。她想要用自己灵巧利落的舞步行走在茫茫人世之间,那么的轻盈,那么的曼妙;她想要用自己那颗敏感强大的心,去感受世间的酸甜苦辣,体会人生的百般况味。

这就是奥黛丽·赫本,一个纯真的天使,一个执着的女人。

生活的艰辛,只有亲自体会,才会感受颇深。为了填补生活费用,为了挣钱维持学业,奥黛丽找了一份夜总会的工作,工作内容就是每天举着夜总会预告节目的海报。

那段日子,清苦,艰难。半工半读的日子里,每一天清晨,20岁的奥黛丽都要早早地起床,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

就在那间低矮、阴暗的舞蹈教室里,人们总是会看见有一个身材高挑的大眼睛女孩在刻苦练功。

雾都伦敦的迷茫浓雾总是悄悄地溜进舞蹈教室,让原本就小得可怜的屋子变得更加潮湿。没有新的舞蹈鞋可以换,奥黛丽就穿上了最让人受罪的木质舞鞋;没有更衣室可以用,奥黛丽就在杂物间换衣服……

尽管条件是如此的艰难,尽管奥黛丽需要在白天学习舞蹈,到了晚上还要出去打工,但是奥黛丽·赫本始终没有放弃自己想要成为舞蹈家的梦想。

即使在战事纷乱的那几年,奥黛丽对自己的芭蕾舞课也不曾放弃。那是她喜爱的芭蕾舞啊,柔软的手臂、修长的双腿、踮起的脚尖、旋转的舞步……芭蕾舞的一切让奥黛丽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了可以依赖的重心。她经常将邻居家的小孩聚集在自己祖父家中,为他们上芭蕾舞课。为此,奥黛丽的祖父还特意在家里铺着黑白相间的大理石的客厅中安装了跳舞用的把杆。

后来,奥黛丽在回忆那段时光时,说道:“我的学生有各种年纪的人。每节课收5分钱。”“我始终坚守着我童年的梦想——音乐与芭蕾。”

这是奥黛丽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她就不会后悔。无论怎样,脚下的路,还是要走的,就算是筋疲力尽,也依旧要前行。脚下的步伐有多快,距离成功的终点就有多近,心中的酸楚就有多少。可是,生活终究还是要继续的,没有谁能如最初般的那样安然,没有谁可以停滞不前。因为人生,就是实现理想的过程。

也许那时候的奥黛丽,总是做着这样一个梦:梦里面,她会穿着洁白美丽的芭蕾舞衣,伴着优美的乐曲,独自在巨大的舞台上翩翩起舞,舞台上的聚光灯只照耀着她一个人,台下的观众也会将所有的目光投向自己,跟着自己的舞步移动。一曲完毕,掌声雷动。梦中娇美的身影、熟悉的感觉让人心中遂生温暖。

可那只是一个美梦,她总是想要看清梦里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奈何迷茫的浓雾挡住了自己的视线。看不清容颜,心里便多了份陌生与焦急。想要伸手去触及那身影,可是冰冷的指尖还未碰触到,一切都已经消失不见了……

多少个瞬间,奥黛丽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会坐在化妆间,望向镜子里自己娇美的容颜,抬起右手,静静描眉画腮;幻想自己在盛名背后,为演出日夜奔波,在幕后悄悄凝望等待开场,再走过连接幕后和舞台的通道,用一颗向日葵般的心,体验全身心投入芭蕾舞中的女子的喜怒哀乐。

这样纯真的女子让人喜爱,这样执着的女子让人敬佩。

相信没有人不喜欢奥黛丽·赫本这样的女人,不知道这世间有多少人奉她为自己的女神,视她为心中永远不变的最爱。

她是一位大胆、勇敢的女子,敢于在阳光下做着美梦;她清纯秀丽,不俗艳,却十分耐看;她的身材永远那么苗条修长,她的气质永远那么高雅纯洁;她从不在摄影机前面搔首弄姿,她也从来不用裸露镜头和挑逗性的动作来博得观众的喜爱。她纯粹、清透,不需要任何矫饰的掩盖与遮挡。

这样的女子,就像是迷雾一般,当你远远地观望的时候,明亮、清晰,一旦走近,就会发觉其实不如远处那般的明朗,反而会多了层层遮掩的障碍,让人无法完全地看懂。

有些人,这么近却又那么远;有些人,这么远却又那么近。世间的美女并不少见,只是真正让人念念不忘并且一直喜欢的却很少。而奥黛丽·赫本,是个例外。

在人们的眼里,奥黛丽是善良的,是友爱的,是温柔的。然而就是这样如水的她,却也有柔情的风骨、不屈的意志。她把她的另一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舞蹈中。她就是落入凡间的天使,她就是人们信奉的女神。

年轻的奥黛丽·赫本相信自己是个舞蹈家,从小就相信,所以她有一个舞蹈家的梦。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做梦、再去让梦想成真的过程。如若没有了梦想,那么这个人也就如行尸走肉一般,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如果不是坚持梦想,如果不是一直努力,奥黛丽·赫本不会在日后,一夜之间红遍了世界各地,成为人们心中的完美女子。她口中那些简单的只言片语便可以将漫长的岁月蹉跎巧妙地带过,滑润、连贯,这也就是她作为演员的智慧。

现在的奥黛丽,不会想到日后的自己将成为好莱坞的女星,她的心中依旧对芭蕾舞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为了芭蕾舞,为了成为舞蹈家,为了将幻想和梦中的一切变为现实,奥黛丽在伦敦过着艰苦的半工半读的生活。

对于奥黛丽来说,当时的这一切是一种享受,虽然会让她身心疲惫,然而,只要有芭蕾舞陪伴,即便痛苦也是快乐。她喜欢练功时伴舞的那些唯美的舞曲。

在褪去了华丽的外表之后,我们就能看到奥黛丽舞动的实质。伸展,跳跃,旋转,抬手,通过这一举一动,她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训练的艰苦,还有微妙的情怀,苦在心里,也甜在心里。

舞动时缓缓流入心间的是说不明的东西,是只有用肢体语言才能表达出来的东西。这是芭蕾舞的奇妙,也是奥黛丽的梦想。

她是沙漠里的仙人掌,从不似水仙那样娇弱,一点点水,就能活下去,活得悲伤点,又有什么关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的年轮匆匆转过。人如草木,在时间的流逝中,奥黛丽渐渐长大。她依旧在坚持着自己通往成功的脚步,她觉得,那束熹微的光芒就在自己的眼前,只要自己努力一些,再努力一些,就能够感受到温暖。

心中的理想,如同一朵轻盈的蒲公英,春风拂过,你不知道它会飘往何处,落入谁家。有时候,那个遥远的梦也像是一个充满神奇力量的魔咒,一个充满诱惑的魔盒,无穷无尽的欲望与困扰都来自于它,甚至被它逼入绝境,令人忧心忡忡。可更多的时候,它充满着神奇,就像是一位笼罩在光环中的天使,只要手中的魔棒轻轻一挥,那一支支曼妙的舞蹈便如星光闪闪地飘洒在浩瀚无边的银河系一般,透着那样的神秘,那样地绝妙,让人浮想联翩。

这时的奥黛丽不知道,自己那个芭蕾舞的美梦即将在不久之后破碎,只留下满满的伤痕,成为心底永久的遗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