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博士和粉丝的健康私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9 19:10:29

点击下载

作者:程凯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程博士和粉丝的健康私信

程博士和粉丝的健康私信试读:

程博士电视台节目主讲健康节目展示

程凯博士在北京电视台《养生堂》主讲过“百年程氏养生经”、“程氏针灸”、“穴药同源”和“灵丹妙药身上找”等4个系列共30余集养生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主讲过“穴到病除”系列(7集)、在江苏电视台《万家灯火》主讲过《百年中医世家养生秘学》和《小穴位、大帮忙》系列(数十集)养生节目。

在这些节目中,程凯博士以绿色自然的经络穴位知识为重点,详细介绍了常见疾病症状的自我诊疗保健方法,简便有效,易学易用,深受欢迎。北京电视台《养生堂》主讲节目展示系列一:“百年程氏养生经”主讲内容选摘

程氏针灸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2009年,北京电视台的《养生堂》节目邀请了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程凯博士做客《养生堂》,为大家介绍百年程氏针灸中的经络养生智慧和特点。《百年程氏养生经》共讲了20集

1.拿五经健康梳头法、梅花针叩刺百会治近视、弱视。

2.印堂安神治失眠(锨针、耳穴压豆)。

3.迎香穴治流鼻血、鼻塞、便秘。

4.膻中穴治感冒、慢性咽炎、咳喘、心脏病……

5.艾灸关元穴强丹田元气。

6.艾灸按摩中脘穴调养脾胃。

7.艾灸按摩神阙穴调脾肾、阳虚,促消化、治五更泄。

8.大椎穴温热驱寒治感冒,疗风湿、腰腿寒、颈椎病。

9.大椎穴刺血退高热,梅花针叩刺大椎解颈椎病。

10.防风邪按揉翳风、风池,防感冒、治高血压……

11.揉搓涌泉穴(主骨耳水气精)养身养心泡脚法。

12.按揉捏搓拿肩井、大包穴健脾法。

13.肾俞。

14.合谷穴主下牙痛(兼上牙痛和其它痛,如术后伤口痛或痛经)、调气和血。

15.对按内外关元止嗝逆,对按刺阴陵泉、阳陵泉治腿寒不利……

16.健脾减肥,治疗妇科病。

17.自上而下点按足三里至下巨虚的胃经线,排毒养颜治便秘。

18.按揉风池、人迎降血压。

19.华佗夹脊穴调整脏腑功能。

20.十二井穴刺血缓解各种上火症状。

◎2009年主讲“百年程氏养生经”系列(20集)系列二:程氏针灸

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1年初,《养生堂》节目请到了国医大师程莘农的4位传承人:程红锋、程凯、王宏才和杨金生,并现场为大家演示针灸治疗糖尿病和颈肩痛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4位传承人还分别展示了针灸、耳穴、刮痧等各自擅长的治疗手法,更有程莘农亲传的洋弟子、来自挪威的针灸医师彼杨先生现场给观众治疗眩晕症。

◎2011年主讲“程氏针灸”系列(9集)系列三:穴药同源

2011年6月,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博士再次作客《养生堂》,揭开穴药同源的奥秘!

你知道身上自备的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牛黄清心丸在哪里吗?你知道身上的穴位还能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的功效吗?你知道哪些穴位治疗感冒的功效如我们常用的银翘解毒片、板蓝根冲剂、藿香正气水吗?

◎2011年6月主讲“穴药同源”系列(5集)系列四:灵丹妙药身上找

2013年6月,程凯博士再次受邀作客《养生堂》,继续讲述药穴同源的故事。

◎2013年6月20~22日主讲“灵丹妙药身上找”系列(3集)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主讲节目展示

2013年7月,程凯博士受中央电视台著名健康节目《健康之路》之邀,主讲了“穴到病除”系列节目,讲解了失眠、肾病、便秘、皮肤干燥、咳嗽等7个病症的日常保健的用穴方法。

◎2013年7月10日主讲“穴到病除”系列(7集)江苏卫视《万家灯火》主讲节目展示“百年中医世家养生秘学”系列20集“百年程氏经络养生操”系列10集“保鲜美人”系列6集“小穴位,大帮忙”系列70集

◎2010年“百年中医世家养生秘学”系列(20集)

◎2011年“小穴位,大帮忙”系列(70集)

自序

@程氏针灸_程凯#征集#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身体这里不舒服、那里疼一下的时候,却不知这些可能是身体健康的预警信号。如果有丰富的经络穴位知识,就可以通过一些小方法来防治疾病,但可惜很多人不了解经络。所以,请把你发现的身体小变化发给我,我帮你分析,推荐方法,如果你用了有效记得反馈我!

这是2011年3月,我在我的新浪微博里发的一条信息。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共收到并回复了约10万个提问,帮助大家分析健康状况,指导正确刺激经络和穴位的方法,自我缓解症状,祛除病痛。

相对于药物来说,穴位疗法绿色、安全、无不良反应,并且携带方便、经济,可以反复使用,甚至没有任何成本。掌握经络穴位知识,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疾病、不同症状,在适合的经络穴位上施以正确的刺激,或点或按,或刮或灸,或刺血或拔罐,不仅可以缓解症状、防治疾病,与其他治疗相配合,还可以减少常规治疗中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药物用量,提高药效,甚至一定程度上代替药物的作用。@丛丛张211:请问程老师:您能把您的微博集中起来出一本书吗?简单易学,便于我们学习。谢谢!

这是今年1月份一个博友的留言,这是个不错的想法,把一些共性问题统一作答,加上中医理论知识的解读,既掌握了方法又学习了理论。再配上穴位图示,方便检索,增加实用性,更增加了经典案例和博友使用体会……希望您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或者有什么在书中找不到的健康问题想要向我咨询,请您关注我的新浪健康微博 @程氏针灸_程凯给我留言或者发送私信,我将尽我所能为您答疑解惑。

在本书的内容中,引用了@程氏针灸_陶冶、@程氏针灸_傅哲、@程氏针灸_谷雪、@程氏针灸_赵焕荣、@程氏针灸_田素领等程氏针灸传承弟子微博的部分内容;在本书的整理过程中,我的研究生@程氏针灸_徐玲、@程氏针灸_李由、@程氏针灸_秦卓参与了部分工作,网友@马书桓、@旋葫记、@豆泥儿等亦帮助整理了部分文字,这里一并表示感谢。程凯2013年10月10日

引言

大医传承,医道菩提

从小看爷爷、爸爸用经络穴位治病救人,觉得是件很平常的事情。长大了,我也成为一名针灸医生后,才明白这有多难。没有给予身体任何外源性的物质,只是在体表一些特定的部位上进行刺激,或针或灸,或点或按,居然就可以治好很多疾病。

二十年来,我一直在临床中摸索和实践针灸治病的规律,间或在大学讲授有关经络穴位的课程。当然,还针对一些问题做关于经络穴位的科学研究。

从学习到使用,从家族的耳濡目染,到医、教、研工作中的慢慢感悟,我终于明白了针灸之所以如此神奇是因为经络。

经络是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体自我诊疗的医学模型,它在长期大量的医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体表与内脏、体表与体表之间的某种固定或规律性联系,也就是我们在经络课上给学生描述的“经络是沟通内外的桥梁,其功能是网络周身气血”。

当身体某个部位出现不适症状时,如果你了解经络,就可以不需药物,而是在身体另外一个部位上找到相应穴位,给予正确刺激,就能缓解症状,恢复健康,寿享天年。

但想要弄清楚某种疾病用哪个穴位疗效最好,给这个穴位什么样的刺激才是最正确的,而且又是效果最快的,可能需要花费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程氏针灸——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有140年的历史。其代表性传承人——我的祖父“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已近90高龄,行医已满70年。我的父亲程红锋也行医40余年了。

百年的历史积淀和百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实用、简便、有效的程氏穴位养生经验,汇编成此书,融入了程氏三代人对中医针灸事业的一腔热爱,对渴望健康的朋友们的一片诚心。穴位就是你的随身药囊

经络穴位是什么?“经”的本意是“织物的纵线”,“络”的原意是“网络”,但中医里的“经络”,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说法。有人说它是神经,有人认为它是体液,有人说它是能量,还有人说它是自身调节……千年前的《黄帝内经》这样告诉我们,“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它们“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它们“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是人体气血的通道,决定着人的生存和健康,也是疾病形成和痊愈的重要因素。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有上下循行的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带脉除外),也有横行无数的十五络脉和孙络、浮络,再加上十二经别,经筋和皮部,它们纵横交错,共同组成了庞大的经络系统,运行着人体的气血。

经络如同生命的江河湖泊,经脉似长江、黄河,络脉和浮络、孙络好像支流和小溪,将气血输送到全身各处,贯穿上下,沟通内外。这些河流看似纷繁复杂,但其中河水的流动却是井然有序的。特别是十二正经,里面的气血从手太阴肺经开始,按照一定的次序,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地流注着。

经络有“营阴阳、行气血、决死生、处百病”的作用,具体而言是: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协调机体;抗御病邪,反映病候;传导信息,调整功能。这些就是经络存在的价值。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经脉按照上述流注次序把五脏六腑联系起来;络脉联系表里两经,沟通互为表里的脏腑;经筋、皮部联系筋骨和肌肉、皮肤。如果还有联系不到的地方,那就是浮络和孙络的责任了,它们负责串联细微的部分。瞧,人由内而外、从上到下是不是就被连成一个整体了?

运行气血,协调机体:既然经络是气血的通道,那里面流动的当然是气血了。气血是我们生命活动所需的最基本物质,各个器官都需要气血的濡养才能正常发挥功能。随着经络的循行,走到哪儿就把气血输送到哪。走到五官,眼睛就能看清东西、鼻子就能呼气、嘴就会说话;行到四肢,我们就能举手抬肩、弯腰伸腿。所以《黄帝内经·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抗御病邪,反映病候:人体的屏障是卫气,经络带着卫气遍及周身。在体表,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先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同样,如果屏障失守,这些经络中的气血就会发生变化,在体表出现结节、疼痛等症状,提醒我们身体生病了。

传导信息,调整功能:因为经络具有沟通人体脏腑、肢体、官窍的作用,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通过经络所运行的气血、传导的信息而进行沟通联络,对各脏腑和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协调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维持阴阳平衡的状态。所以《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也就是说,经脉,一方面可以反映疾病,对疾病进行诊断;另一方面,还可以调整身体的功能状态,对身体的疾病进行急性治疗。所以说,经脉传导信息,调整功能的作用,是中医针灸治疗理论的立足点。

经络是人体的生命之河,其中流淌着的河水向身体各个器官提供给养。即使今天我们依然不知道这些河道的具体构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它们来防病、治病。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疾病的种类也在“与时俱进”。过去何曾听说过“鼠标手”“电脑眼”?谁知道什么是白领病、文明病?谁又懂得疲劳综合征、亚健康是怎么回事?面对这些疾病,现代医学家利用手中精密的诊断仪器,把人体从皮肤到内脏,从器官到细胞,甚至连组成细胞的分子都看了个遍,结果却发现:各项指标一切正常。现代医学家们困惑了,老百姓们疑惑了,明明身体已经很不舒服了,为什么还显示“正常”呢? 用药吧,没人知道当各项指标正常时该吃什么药。

中医文化流传千余年,人们只知道碰到疑难杂症找中医,却不知“治未病”才是中医学的最高境界。中医的精髓——经络和穴位,是我们人体随身携带的“智能医院”,不仅可以诊断疾病,还能治疗疾病。“医院”里的“药”都分布在身体表面,不用花钱去买,也不分“医保”和“非医保”,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更重要的是,您不必担心会有不良反应。之所以称之为“智能医院”,是因为它们有双向调节机体的作用:实证能泻,虚者可补;高血压可降,低血压能升。

近年来,经络养生随着中医的复兴重新绽放光彩,它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各种方法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是公认的简便易行、快速见效、绿色自然而又没有痛苦的养生方法。在目睹滥用抗生素、激素的危害后,在癌症病人觉得放疗、化疗比疾病本身更加痛苦后,人们幡然醒悟,治病不如防病,养生的意义远大于治疗。经络通则气血和,五脏安,我们不奢望能“寿比彭祖八百春”,但至少要有强健的体魄,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在本书中,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二十余种疾病的穴位自我按摩保健的方法,都是无须借助旁人、旁物就可以简单操作且效果显著的穴位按摩方法。特别收录了博友们的使用体验哟!教你3秒钟一招取穴

取穴对于中医外治法十分重要,取穴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效果。穴位应用,强调的是准确取穴,是否有简单直接的取穴方法,让没有中医学基础的人也能快速地找准穴位呢?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学习和掌握的就是常用的取穴、定穴方法。

体表标志取穴法

根据人体表面的一些自然标志来取穴。固定的标志有五官、眉毛、发际、乳头、肚脐、指(趾)甲及骨性标志等,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髎,鼻旁0.5寸取迎香。两眉头连线中点取印堂,两乳头连线中点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两骨分歧处,如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取巨骨,胸剑结合部处取中庭。

需要采取某种动作姿势才会出现的活动标志有皮肤的皱褶、肌肉的隆起或凹陷、肌腱的显露,以及某些关节凹陷等。如耳门、听宫、听会穴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取。又如:屈肘关节,肘横纹头取曲池穴;上臂平举抬肩,肩峰前下凹陷中取肩髃穴;取养老穴时,应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当尺骨小头桡侧骨缝中取之。咬牙时,下颌角咬肌隆起处取颊车穴;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方纹头取后溪穴;弯曲膝关节取足三里、阳陵泉穴等。但不是所有的穴位都在明显的体表标志附近,怎么办呢?

骨度分寸取穴法

古人在体表标志取穴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两两体表标志之间按尺寸比例进行折算比量,称为骨度分寸取穴法。这里的“寸”,实际上是“份儿”的概念,即指两两体表标志之间可以等分为多少份儿,然后再描述某某穴在几分之几的位置。例如,前臂部腕横纹到肘横纹之间可以等分为12寸,肺经的孔最穴在腕横纹上的太渊穴与肘横纹上的尺泽穴之间的十二分之七的位置上。

下面,我们需要了解并记住常用的骨度分寸方法:表 常用骨度分寸(参照8页、9页的图1和图2)(1)侧面图1 全身骨度分寸(2)正面(3)背面图2 全身骨度分寸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法可以精确定位穴位了,但却失于繁琐,有没有省事一定的方法呢?有,古人又发明了手法同身寸定位法。

以故又称为指寸法之后再加一句:这个方法省事是省事了,但却有失精确,所以临床中当几种方法相互参考综合使用。

以手指的长短、宽窄为依据定穴,因为此法只限于自身使用,故又称“指寸法”。

★1寸长度的定位法(又称拇指同身寸法或中指同身寸法)

拇指同身寸是指寸法取穴方法之一,以拇指屈侧指节横纹两端间距离为1寸量取穴位。《千金要方》:“取手大拇指第1节横度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的取穴方法。

中指同身寸也是指寸法取穴方法之一,以本人中指第1、2指节横纹桡侧端间距离为1寸量取穴位。《太平圣惠方》:“今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2节内度两横纹,相去为1寸。”适用于四肢直寸与背部横寸取穴。

具体取穴时,可将拇指与中指屈曲对接,形成环状,伸直其余手指,使中指桡侧面得到充分显露,取其中节上下两横纹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腧穴的纵向比量和背、腰、骶部腧穴的横向取穴。图3

★1.5寸的定位方法

一般我们把食指、中指并拢后,以中指第2指节横纹为标准,两指的宽度定为1.5寸。图4

★2寸的定位方法

中医针灸学课本上规定三横指为2寸,也有把食指指端到第2指节横纹的长度定为2寸,还可以把拇指指端到第1、2掌骨指蹼连接处定为2寸。

★3寸的定位方法(又称横指同身寸取穴法)

横指同身寸定位法(又叫一夫法):是指将第2、3、4、5指并拢,以中指的第2指间关节横纹为基准做一条横线,两端的距离为3寸,适用于上下肢、下腹部的直寸和背部的横寸定穴的方法。

现在,通过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确定了定位的标准尺寸,这样1寸、1.5寸、2寸、3寸就都有了。如果穴位是2.5寸,就1.5寸再加1寸;如果是4寸,就可以用“一夫法”加1寸;如果是5寸,就把“一夫法”再加2寸;要是6寸用2个“一夫法”就可以了。图5图6

常用简便取穴法

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取穴。如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交点取百会穴;拇指向食指并拢,虎口处肌肉隆起最高点取合谷穴;两虎口自然平直交叉,食指尖所抵达处取列缺穴;屈膝,掌心盖住膝关节髌骨,手指垂直向下(食指紧靠在小腿胫骨前嵴外缘),中指尖所达之处取足三里穴。图7 列缺穴简便取穴

Part 1 咳嗽不是病,咳起来真要命

咳嗽,怎么就是没完没了,感觉肺都快咳出来了,各种药吃了一堆,也不好使啊。

找穴药——列缺、合谷、外关……

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痰声并见,故称咳嗽。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状,可以见于许多疾病。

咳嗽的发病原因有外感和内伤之别。外邪侵袭,肺气不得宣畅,因而发生咳嗽,称为外感咳嗽。由于四时气候的变化,人体所感受的外邪亦有区别,外感咳嗽又可分为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由于肺脏的病变,或其他脏腑病变,影响肺脏所致的咳嗽,称为内伤咳嗽,临床上常见的内伤咳嗽有痰浊阻肺型和肺燥阴虚型。

本病多见于西医学的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疾病。穴药来帮忙——穴位速记口诀外感咳嗽,列缺止咳,疏风解表,合谷外关;风热咳嗽,痰色多黄,肺热咽痛,刺血少商;风寒咳嗽,痰多色白,艾灸肺俞,大椎助阳;内伤咳嗽,祛痰丰隆,养阴润肺,列缺照海;久咳必干,郄穴孔最,止咳效穴,天突膻中。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感冒引起的咳嗽,点揉列缺、合谷、外关;咳嗽时痰多而黄加少商刺血,痰多而白加灸肺俞、足三里;内伤咳嗽时痰多点揉丰隆;久治不愈的干咳及咳中带血丝,点揉孔最、照海;而天突、膻中适用于止各类咳嗽。快速取穴: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该食指尖所达即是列缺。主治:外感头痛、咳嗽、气喘、咽喉痛、口眼歪斜、牙痛、高血压、遗精、手腕无力。快速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置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屈曲按下,拇指尖所指处即是合谷。主治:外感头痛、头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牙痛、牙关紧闭、耳聋、面瘫、咽肿、恶寒、发热、多汗、痛经、经闭、胃痛、腹痛。快速取穴:抬臂,从腕背横纹中点直上量约2横指处,在前臂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与内关相对,用力按压有酸胀感。主治:感冒、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胁肋痛、上肢痹痛、急性腰扭伤、落枕、脑血管疾病后遗症、高血压。

+关注快速取穴:坐位屈膝,取犊鼻,丰隆位于犊鼻穴与外踝前缘平外踝尖连线的中点,胫骨前嵴处2横指处,按压有沉重感。主治:咳嗽、痰多、哮喘、头晕、癫狂、癫痫、下肢不遂、腹胀、便秘。快速取穴:取坐位,由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第7颈椎)向下数3个椎骨(第3胸椎),由第3胸椎棘突下向左旁开2横指处即是本穴,按压有酸胀感。主治:发热、咳嗽、气喘、慢性支气管炎、咯血、胸满、骨蒸潮热、盗汗、落枕、鼻塞、肩背痛。快速取穴:坐位屈膝,取犊鼻,自犊鼻向下量4横指处(即3寸)即是本穴,按压有酸胀感。主治:胃痛、呕吐、消化不良、腹胀、胀鸣、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虚劳羸瘦、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乏力、头晕失眠、癫狂、膝关节疼痛、脑卒中偏瘫。

+关注快速取穴:伸臂侧掌,在尺泽与太渊连线的中点上1横指处取穴。主治:咯血、咳嗽、咽喉肿痛、热病汗不出、痔疮出血、肘臂疼痛。快速取穴:坐位或仰卧位,在足内侧由内踝尖垂直向下推,至其下缘凹陷处即是本穴,按压有酸胀感。主治:咽喉干痛、便秘、癃闭、痛经、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阴痒、癫痫、失眠、神经衰弱、急性扁桃体炎。快速取穴:仰卧位,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主治: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快速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主治:咳嗽、气喘、咯唾脓血、支气管炎、心悸、心绞痛、产妇少乳、噎嗝。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性咳嗽怎么办?少商是手太阴肺经井穴,脉气始发之处,经脉之根,能快速清泻肺热、通利肺气;刺血则亦为清泻之法。少商在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按揉拇指使拇指局部充血,用酒精棉球消毒后,在穴位处用刺血针点刺放血,一般放3~4滴血,一天放3次血,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咳不愈怎么办? 孔最是手太阴肺经上的郄穴,是肺经气血深聚的地方,所以擅治久治不愈的咳喘,它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操作方法是用拇指甲掐按孔最穴,以有酸胀感为度。如果想加强效果,可以用点穴器点或弹拨。程博士——分症解读

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病位在肺,主要由外邪犯肺、肺失清肃引起,伴有发热、头痛等感冒症状。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络穴,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三穴相配组成外感止咳处方,以疏风解表止咳。但由于四时气候的变化,人体所感受的外邪亦有区别,因此临床上可分为风热咳嗽和风寒咳嗽两类。(1)风热咳嗽的典型表现为咳痰黄稠,咳而不爽,口渴咽痛,身热,其证要点为“痰色黄”,黄为肺热之象,热熬津液为痰,故咳痰黄稠,咳而不爽;肺热伤津,故口渴咽痛。少商为手太阴肺经井穴,刺血可泻肺热,可在外感止咳处方基础上配之。(2)风寒咳嗽的典型表现为咳嗽喉痒,痰液稀薄色白,无汗鼻塞,其证要点为“痰色白或清稀”,白或清为风寒或寒湿表现,艾灸肺俞、足三里以温肺散寒、除湿止咳,辅助外感止咳处方而获效。

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病位在肺脾或肺肾。(1)肺脾同病多见咳嗽多痰,痰白而黏,胸脘痞闷,胃纳减少。其证要点为“多痰”,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为痰,痰浊上渍于肺,阻碍肺气,失于肃降,故咳嗽多痰,且咳痰白黏。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络穴,长于祛痰,可化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健脾化痰而止咳。(2)肺肾同病多见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咯出,鼻燥咽干或咽疼,或痰中有血丝甚至咯血,潮热颧红。其证要点为“干咳”,咳嗽日久,肺阴亏耗,多出现干咳,“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两脏均与呼吸功能相关。肺阴不足多累及肾阴,而加重口干、干咳症状;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又易灼伤肺络而导致痰中夹带血丝。照海为足少阴肾经穴,通于奇经八脉之阴跷,长于滋阴,与手太阴肺经通于任脉的列缺相配为八脉交会穴配伍法,功以肺肾同补,滋阴润肺而止咳。孔最为手太阴肺经郄穴,“郄有孔隙义,气血深藏聚”,阴经郄穴擅治血证,故孔最长于治久咳、止咯血,与照海配,可治久咳、干咳之痰中带血。

对症选穴

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穴下为肺系所在(肺系即指气管支气管处),近治咽喉疾患。膻中穴居两肺之间,为八会穴之气会,长于宽胸理气。

两穴为对症选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咳嗽。粉丝体验@梅冰_:#体验#昨晚老爸突然咳嗽得厉害,那声音让我心颤啊……我问他是受凉了还是感觉有火,他似乎说不太清楚。不管了,少商穴刺血,顺带了关冲穴。O(∩_∩)O哈哈,不咳了!真是灵验啊!夸自己一下!@程氏针灸_程凯我也夸你一下,如果经常咳嗽的话要找医生看一下的哟!因为咳嗽是很多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悦儿lsh:#体验#干咳点孔最穴可以缓解,我试过,挺好用的。有时正在开会或者公共场合,突然干咳了,用这个方法缓解可以避免很多尴尬。@程氏针灸_程凯我也是这样用的。一次在江苏卫视《万家灯火》节目录像现场,一位40岁女性连续干咳,影响录制,点其孔最1分钟,咳止,半天未再复咳。@白胖胖的银瓜:#体验#秋天到了,冷空气刺激就爱咳嗽,再加上同事爱吸烟,肺都快咳出来了。突然想到微博上看的孔最穴止咳,按揉刺激,果然马上就不咳了,虽然效果不算持久,不过连续按了几天,今天开始不怎么咳嗽了。@程氏针灸_程凯孔最为手太阴肺经郄穴,治久咳干咳作用不错。如果经常咳嗽,或受寒冷烟尘刺激即咳,多在此穴处出现敏感点或结节、条索。@幸福小资女人阿mei:儿子咳嗽,是咳嗽声巨大,有痰咳不出的那种!尤其是晚上,经常咳醒。我翻了老师的微博,几乎每种方法都试过,效果不是很明显!昨晚,又开始主攻肺经,发现儿子的肺经的尺泽和孔最中间有痛点,遂点揉。昨晚只咳两次,请老师点评一下!@程氏针灸_程凯久咳多在孔最处有反应点,但具体位置会变化,因人而异,因病情轻重而异,要仔细查找。@自在一念@程氏针灸_程凯:近期嗓子有痰咳不出,声音沙哑,白天咳嗽,夜里嗓子痒,咳得睡不着,用何穴位刺血呢?还是应该艾灸?@程氏针灸_程凯#咽痒 咳嗽#咽痒而咳,当有肺热之象,此时不建议用灸,当用少商刺血。音哑有痰,恐肺热已伤阴,当增加点揉列缺和照海,加上天突更好,以滋阴润肺止咳。@碧海蓝轩:咳嗽,吃了很多止咳药,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止咳啊?@程氏针灸_程凯轻点天突,重点孔最、列缺,可止咳,但还是要明确咳嗽的虚实、表里、寒热,对症治疗!感谢@李Sir若水 的评论,点到问题根本:五脏六腑皆令人咳,而患者又胡乱给药止咳,只能掩盖病情啊!@KISS_kangstar_至奂:刚才儿子咳嗽,着急,什么都忘了,后突然想起列缺、孔最,列缺位置不是很好确定就用了孔最,效果真是非常好,感谢老师。儿子又睡了,我却清醒了,真的很想学中医,让家人看到学了是可以自救的,中医真不是盖的。@程氏针灸_程凯治久咳,肺经郄穴,亦治咯血、止鼻出血。学以致用,鼓励一下!@程氏针灸_傅哲:【熬夜“熬出”的咳嗽】小张是体育迷,前一段时间看奥运没少熬夜,近些天突然咳嗽起来,吃了不少止咳药无效。经过检查和诊断,是由于阴亏血燥“上火”引起的,看来熬夜是很“伤阴”液的,经过滋阴降火、润肺止咳的治疗方案调理,加上睡眠恢复规律,这两天咳嗽已经好多了,对于阴亏体质的人还是少熬夜。@程氏针灸_程凯#列缺照海膈喉咙#列缺可滋肺阴,照海可滋肾阴,两穴常揉滋阴清热,经常熬夜而咳嗽的朋友可以一试。@crazywaterlilyer:#体验#经常咽喉突然非常痒激烈咳嗽,尤其半夜正在睡觉,用程老师方法按住天突立刻止痒止咳,只需几秒钟,还能接着睡觉,实在是好方法。@程氏针灸_程凯天突治咽痒咳嗽,点揉时最好用食指,第1指节立起,在胸骨上端凹陷处向内抠按,坚持10秒。医道菩提

2011年,我应邀到江苏卫视的《万家灯火》录制电视健康科普节目,应该是《保鲜女人》系列,主要是讲一些妇科疾病的穴位保健方法。节目中邀请了3位不同年龄层的嘉宾,分别作为20岁、30岁、40岁左右女性的代表。

刚刚开始录制,那位40多岁的女嘉宾就“咳咳咳”地咳嗽起来,录制被多次打断。眼看上午原定的任务完不成了,怎么办?于是,我上去以指代针,用力点按她的孔最穴,久咳找郄穴孔最啊,点了也就一两分钟,咳嗽逐渐停了下来,她说嗓子不痒了,可以开录啦!结果一直到上午全部节目录完,她都没有再咳。

还有一次,我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做直播节目,是@王一 的《有我陪着你》晚间档,谁知下午讲课后嗓子就一直不舒服,开车到广播电台门口时,咽喉越来越疼了,一说话就有种要呛的感觉,怎么办呢?我也没带针具。想了想,就地取材,自己的手就是最好的工具,于是我用指甲用力掐少商穴,不过3分钟,咽喉就一片清爽,让我坚持做了整整1个小时的直播节目,少商穴真给面子啊!

Part 2 感冒发烧不是小事,不可小视

感冒来袭,一家人接二连三被传染,老公发热、孩子流鼻涕,我这也浑身难受着呢,有啥好办法啊?

找穴药——大椎、肺俞、风门……

感冒是以头痛、鼻塞、恶寒、发热为主症的一种外感疾病。多因腠理不固,也就是肌表的防卫能力弱,外邪侵袭人体而发病,四时均可发生。由于四季气候的变化和病邪的不同,或由于体质的差异,可分为风寒、风热和暑湿三大类。

本病包括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流行性感冒等。穴药来帮忙——穴位速记口诀风寒感冒,擦热大椎,振奋阳气,散寒暖身。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药穴同源#葱豉汤:适用于风寒感冒及各类感冒的初起阶段,怕冷为主,伴头痛咽痒、周身酸痛、白痰鼻塞或流清涕、无汗,初起一两天后头疼,连脖子发僵,应发汗解表,葱白加须60克,淡豆豉60克,香菜30克,共煮饮汤为葱豉汤,而大椎为阳经之会,擦热大椎可振奋阳气,祛寒解表,发现感冒症状应马上喝自备的葱豉汤。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程凯讲经络穴位#早上起来,发现没暖气了,有点冷,怕感冒啊,分享一个搓大椎防感冒法吧:先将双手掌心搓热约一分钟,然后迅速按到大椎上,此时你会感觉到颈后温烫,非常舒服,接着沿着背部正中线以大椎为中心上下搓动,使热力向下渗透,使大椎局部发热发烫,并向四周放散。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穴位每日谈#低头的时候我们用手顺着脖子向下摸,在脖子和背部交接的地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骨性突起,那就是第7颈椎的棘突,在它的下面凹陷内就是大椎穴。可以激发人体阳气,进而达到温煦全身的作用。对于预防感冒、手脚冰凉等都有效。快速取穴:坐位,在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即为第7颈椎,它的下缘凹陷处即为本穴,按压有酸胀感。主治:脊痛、颈项强痛、落枕、癫狂、小儿惊风、小儿舞蹈症、小儿麻痹后遗症、癔症、热病、中暑、疟疾、咳嗽、气喘、风疹、痤疮、自汗、盗汗。快速取穴:第2胸椎棘突下凹陷至肩胛骨内侧缘之间的中点穴,即是本穴,按压有酸胀感。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肩背痛、胸中热、荨麻疹、遗尿。

+关注@Elainery:#提问#程老师,我妈妈稍微一吹风,一着凉就不停地流清鼻涕,这种情况持续一年多了。该怎么办?@程氏针灸_程凯可以温灸肺俞和风门,预防感冒。

+关注@智情书屋:@程氏针灸_程凯 程老师,求救啊!这大冬天的,上午开始流鼻涕了,还没有其他的症状,这是不是感冒前期啊?怎样才能把它扼杀在萌芽里?@程氏针灸_程凯#风寒感冒#感冒的初期往往仅仅出现一些鼻塞、头项痛、流清涕的轻微症状,如果能及时治疗,就可以将之扼杀在萌芽里。具体方法是用掌心擦热大椎或热毛巾焐大椎、大鱼际轻擦迎香,多喝热水,如果能喝用葱白加葱须煮的热汤效果就更明显了。可以参考我以前发的“药穴同源”视频。程博士——分症解读

风寒感冒是由于寒邪束表,肺气不宣,毛窍闭塞所导致,其典型症状包括鼻塞、流清鼻涕、怕冷、轻微发烧、无汗、颈项发紧、头疼身痛等。鼻为肺之窍,受凉流清涕是卫气不足的表现,同时也多为风寒感冒初起的首要症状之一。其证要点为“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肌表失于卫阳温煦而寒,故怕冷恶寒重;寒性收引凝滞,故人体腠理闭塞而无汗、颈项发紧、周身疼痛、气血运行不畅,当温阳散寒。

大椎为督脉之穴,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而手足三阳经,都汇聚到督脉的大椎上,故大椎被称为“阳中之阳”,只要给大椎适当的刺激,就可以振奋阳气,祛邪防病,使人精神抖擞!

除搓热大椎外,还可以用艾灸大椎的方法,用艾条悬灸或隔姜灸都可以,不方便或不会用灸的朋友还可以用毛巾热敷大椎,或者洗澡时调高水温,用热水对着大椎连续冲五六分钟,效果一样不错。用热水对大椎进行温热刺激,既代替了热灸的作用,又温补了大椎之阳,也就温补了一身之阳,阳气充足,则可驱寒外出,症状自然缓解。

除大椎外,还可以擦热或温灸风门、肺俞两穴。

风门,位于人体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见41页)。肺俞,位于人体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见32页)。两穴内应于肺,主治外感疾病。粉丝体验@popotatatoto:#体验#今天和老公去爬山,老公爬得出汗,又贪凉就在山的风口吹了很久,到家后告诉我头有点疼,估摸着要感冒了。我猜那该是寒引起的,帮他在大椎、风门、肺俞做了隔姜灸。做完问他感觉如何,他说头不疼了,挺舒服的还很催眠,现在睡得可香呢!@程氏针灸_程凯生姜有解表散寒的作用,风寒感冒用灸时,可隔姜片施灸,以增强穴位疗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敏感皮肤和皮肤有破溃时忌用,风热或暑湿感冒时忌用。@得宝日记:昨天晚上就我自己一个人在家,先是热得不行,后来开空调睡的,结果半夜就不舒服了,感觉中暑兼着凉。关了空调,爬起来,两只手交替着搓大椎,自己还掐了半天合谷穴,然后觉得好了很多,早起醒来发现基本上好了。@程氏针灸_程凯先热后凉是感病的关键,热使毛孔得开,凉使寒邪得入,所以冷热交替之季也多是感冒盛行之时。好在风寒初起即搓热大椎,合谷理气行气辅之,迅速得解。@ziyou123:#体验#十一期间某日睡起,莫名其妙地感冒,打喷嚏流清鼻涕。反省了一番没找到原因,决定在大椎和肺俞灸一下--缘于对程博士讲的大椎印象深刻,哈。如此一番再加上灌了不少温开水,第二天就完全正常了。@程氏针灸_程凯感冒也要多喝温开水哟!穴药来帮忙——穴位速记口诀风热感冒,大椎肺俞,刺血拔罐,高热耳尖。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药穴同源#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片:现代人多内有痰热,风寒感冒后两三天就入里化热,出现咽喉疼痛、高热、流黄鼻涕等,属风热感冒,应清热解毒,但药多寒凉伤胃,易导致食欲缺乏。此时可用大椎、肺俞刺血拔罐或刮痧,风热感冒是因阳热之邪瘀滞、肺热所导致,大椎、肺俞刺血可以泻热,谓身上自备之板蓝根!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季来临,感冒是这个季节的高发病,如果出现高烧,甚至都说胡话了,但是家里没有备退烧药,怎么办?可耳尖刺血退烧,如图,操作前,先将耳尖搓揉一下,使其充血,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迅速点刺,一般出血2~3滴即可,用干棉球压住10秒钟止血即可。快速取穴:正坐位,耳轮上部,折耳向前时,耳郭上方的尖端处,掐之有痛感。主治:咽喉肿痛、睑腺炎、目赤肿痛、目翳。程博士——分症解读

风热感冒是由于感受风热邪气,邪热上蒸,肺失清肃,皮毛疏泄失常所致,典型症状包括发高烧、流黄鼻涕、怕热、咽喉肿痛等。其证要点为“热”。邪热伤人,多见高热;肺失清肃,其窍鼻见黄涕,其经脉循行所过之肺系(咽喉)见肿痛。当解表清热。

大椎,为阳脉汇聚之所,当外感风热邪气时,亦为阳邪聚集之处,此处刺血拔罐,相对于擦热和温灸这些缓和、温补的刺激方式而言,属强刺激,为清泻之法,可泻阳邪。

肺俞,为肺之背俞穴,刺血拔罐,亦收解表清热之功。

耳尖,经外奇穴,功擅清在上之热,其退热作用快速而明显,体温超过39℃时可刺血辅之。

不得不提到的是,风寒日久,表邪可入里化热,转为风热症状,只要症状特点符合风热,即可按本节方法治疗,要知道,疾病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治疗要根据当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就是为什么中医学特别强调辨证论治的原因。

此外,由于患者体质上的差异,内外因的相互影响,因而受邪后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如:素体阳虚者,多见风寒;阴虚者,多见风热。而体内素有积滞,或有内热,即使感受的是风寒邪气,初起为风寒之证,但往往也会迅速表现为风热证的热性症状。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儿外感后多高热、惊厥了。要知道小儿为稚阳之体,生长发育旺盛,饮食不节时易生积滞,虽然时令节气多为寒凉,外感感受了风寒之邪,但与体质相结合,迅速入里化热,而表现为风热症状。这也就是为什么小儿常用感冒中成药中,多是针对风热症状的了。粉丝体验@日行一善001:#体验#感冒初起的家庭治疗。小儿11岁,两周前一晚,出现轻微咳嗽、嗓子疼的症状,依以往经验,第二天定是感冒发烧、嗓子发炎。当晚对小儿进行少商刺血+大椎、肺俞拔罐,第二天症状全无,躲过了一次感冒。大家有感冒初起的症状,不妨一试。@程氏针灸_程凯小儿稚阳之体,感受风寒后往往风寒症状很短,就入里化热,表现出风热感冒的症状,所以虽是感冒初起,但只要出现咽痛、发热等热性症状就可按风热感冒治疗。如果3岁以下小儿,不便刺血时,可以小儿推拿方法为主。@墨绿檀:昨天我家先生拉肚子(稀的),还有点发烧,37.8℃,我觉得应该是感冒,按照程博讲的我给他在耳尖放了血(只挤出一点点),又吃了些西瓜。过会儿量了一下,37.6℃。晚饭后又在少商刺了血(也只挤出一点点),然后又吃了点维生素C,晚上睡觉就出了些汗,今天好啦!程博好神!@程氏针灸_程凯现在很多成人,体内本有郁热,外感后也会很快入里化热而发烧,所以同时也要看有无热性的症状,如发烧可以耳尖、少商刺血,少商为手太阴肺经井穴,有泻肺热的作用,对于咽痛咽痒及外感发热都有作用。穴药来帮忙——穴位速记口诀暑湿感冒,内关外关,如遇热重,再配大椎。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药穴同源#藿香正气:夏天出了一身汗后大吹空调,使打开的毛孔闭塞,出现头疼昏重、恶心呕吐,甚至还有高热、腹泻等,这是暑湿感冒,应解暑祛湿,和胃降逆。可掐大椎以泻热醒神,同时点内关、外关,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通于胃、心、胸,外关属手少阳三焦经,行气利水,两穴同点,内外交通,开郁行气,加上大椎,可谓自备藿香正气。快速取穴:伸肘仰掌,微屈腕,从腕横纹上量约2横指处,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主治:胃脘痛、呕吐、呃逆、胸闷、失眠、郁症、偏头痛、眩晕。快速取穴:抬臂,从腕背横纹中点直上量约2横指处,在前臂尺骨与桡骨正中间,与内关相对,用力按压有酸胀感。主治:感冒、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胁肋痛、上肢痹痛、急性腰扭伤、落枕、脑血管疾病后遗症、高血压。程博士——分症解读

暑湿感冒又称为夏季感冒。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贪凉,比如吹空调等,感受了风寒之邪,使体内的暑湿为风寒所遏,疏泄受阻,瘀滞肌表,因而发病。此病的病位在于肌表与中焦脾胃,症状表现内外皆有。外则发热不扬,头身困重;内则胸脘痞闷,脾胃不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脉数,口虽干而饮不多或口中黏腻,舌苔虽腻而少黄,大便或溏。

其证要点是“内外结合”。暑为阳邪,其性炎热,侵袭人体后,多表现为明显的阳热症状,如高热、烦渴等,但暑中夹湿后,热透不爽,故表现为发热不扬,且湿性重浊,故头身困重,其感觉如同在发热的身体上蒙上一层沉重又不透气的湿布一样,因外感之邪多侵袭人体阳位,头为上,上为阳,故常常形容为头重如裹。同时,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出现胸闷脘痞的症状,脘指胃脘,痞指因气滞而形成的时而聚、时而散的气块,胃居中焦,气机不畅,中上焦不通,则胸闷不舒。因脾喜燥而恶湿,故湿邪尤其易损伤脾阳,脾阳受困,运化不健,水湿不布,则见脾胃不和、食欲缺乏、大便稀溏等消化功能问题。

既然症状内外皆有,治疗就应当表里结合。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穴,可行气利水,解暑祛湿,以治外;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穴,可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以治内。两穴同为络穴,位置又内外相应,同点可交通内外,表里同治。如果热重,则可配大椎,刺激的方法参考风热感冒。粉丝体验@草原牧歌c:认真按摩,但不知怎的,皮破了,程老师,是手法有问题吗?@程氏针灸_程凯经络穴位的刺激方式有很多,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刮痧、拔罐、艾灸、穴位贴敷、穴位刺血等,多依赖一定工具,有些情况下为了达到治疗目的,必须要采用这些特殊的刺激方式。而多数情况下,掌握用手指或手掌部的点、揉、擦、拍等基本按摩手法,也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这些手法不是越用力越好,记住八个字的原则:准确、柔和、持久、渗透,即:穴位取准;力度由小到大、由浅至深,切忌粗暴用力;操作要坚持一定时间,穴位再有效,也不会马上就见效;也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才会使适宜的刺激逐渐渗透到穴位深部,毕竟体表取穴位置只是穴位在体表的投影点,穴位有一定的深度,是个立体的结构哟!医道菩提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特别注意保养的人,虽然年过五十,但看起来十分年轻,加上穿着打扮十分讲究,看起来就像四十岁的人一样,以至于他去弟弟的单位时,别人一直以为他才是弟弟。

深秋的一天,天气突然变冷了,还有点小风,我们约在一个咖啡厅见面,只见平素着装入时的他显眼地围了一条大围脖儿。于是我就问他了:“你怎么裹得这么严实啊,是感冒了吗?”“哪里,今天不是变天了吗,天冷了,还有点小风,咱这把年纪可不如你啊,得小心不能让风吹着了。”他感叹着自己的年龄。

我说:“你这下可做对啦,中医里有句话叫‘风为百病之长’,你护住的部位——大椎、风门、肺俞、翳风、风池、风府等穴,正是风邪容易侵袭的地方啊!”

Part 3 每个人都会上火,时间长了身体会出毛病的

烦死了,看什么都烦,跟谁都想发火,一天烦心事一堆,晚上烦躁不安睡不着,白天总有吵架的冲动,火气压都压不住。

找穴药——大敦、行间、劳宫、中冲……

有一个词,经常被中国人挂在嘴边,而且让外国人很难明白是什么意思,那就是“上火”,这个词还曾是南方某家饮料厂商的广告词:怕上火,喝×××。火,是中国人对于身体没有其他外因,突然出现的疼痛、溃疡、干涩等症状的一个取类比象的称呼。因为中国人很早就从生活中发现,如果不小心被火烫伤了,烧伤了,就会出现疼痛、溃疡、干涩的症状,于是乎,就将这一类的病症称为上火。后来又有一些人对此进行了细分,将身体不同部位出现的上火的症状,根据经络理论进行划分,而有了肝火、心火、胃火、肺火等的区别。既然上火是可以分成不同类型的火,在治疗上,也就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火,采用不同的灭火的手段。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灭火总动员#肝火,掐行间、刺血大敦;心火,点劳宫、刺血中冲;肺火,刺血少商、尺泽;胆火,刺血胆囊;胃火,掐内庭、刺血厉兑;大肠火,刺血商阳;小肠火,刺血少泽;三焦火,刺血关冲、耳尖;肾水不足阴虚火旺,点然谷、照海;脾湿热,血海刺络拔罐;膀胱湿热,委中刺络拔罐。你还有火不?穴药来帮忙——穴位速记口诀肝火旺盛,大敦行间,大敦刺血,行间掐按。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一女患盆腔积液,左下腹疼痛,经期加重。按湿阻下焦治疗两周,诸症全解。今复诊脸色苍白,神情郁闷,左下腹复痛甚,原昨日做输卵管造影,诉痛苦难忍,发誓决不再做。看舌肿上泛红点,湿热之象,对应腹内因检测而造成局部炎性反应,联想肝经环阴器抵小腹,井穴大敦治少腹痛、阴中痛,遂大敦刺血而痛解。@大诚中医官方微博#趣谈穴位#大敦:位于足拇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处。本穴位置在足大趾背肌丰厚,汗毛聚集之处,形状犹如土堆,所以称大敦。主治疝气、遗尿、闭经、崩漏、月经不调等病症。By@程氏针灸_傅哲快速取穴:侧坐伸足或仰卧位,从足大趾甲外侧缘与基底部各作一垂线,两线的交点处,按压有痛感。主治:昏迷、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疝气、癃闭、遗尿、经闭、崩漏、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阴挺、癫痫。快速取穴:侧坐伸足或仰卧位,在足背,第1、2趾之间连接的缝纹头,按压有凹陷处,即为本穴。主治:癫痫、目赤肿痛、青盲、失眠、痛经、崩漏、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尿痛、疝气、便秘。

+关注@程氏针灸_谷雪:属木,以肝相应,易使得肝火旺盛,今天就遇到几位肝火旺盛的患者。说难以控制自己急躁的小脾气,肝俞穴刺血留罐瘀血甚黑。嘱咐她们回去点按行间泻肝火,梳理期门理气机,也分享给肝火易旺的朋友们吧!程博士——分症解读

肝火是由于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或热邪内犯所导致的一类证候,多与情志不遂密切相关。主要临床表现可见巅顶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胁肋胀痛、口苦、脉弦数等。肝火夹杂湿邪还可表现为肝经湿热的症状,男性可出现睾丸肿胀热痛,阴囊湿疹,女性则表现为白带色黄,有臭味,阴部瘙痒,舌苔黄腻。值得注意的是,肝火太旺还将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若肝火移于胆,胆热循经入耳,则耳鸣耳聋;若肝郁乘脾,则便溏不爽,或大便时干时稀,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若肝火犯肺,则咳嗽,痰黏量少色黄。

大敦穴是足厥阴肝经的井穴,井穴能够泻热,治疗各种急性病症。通过在大敦穴刺血,可以有效地清泻肝火。

行间穴为足厥阴肝经之荥穴,位于足第1、2脚趾的趾缝间,趾蹼缘之后方。犹如经气流过之间隙,故名行间。作为五输穴的荥穴,善于治疗各种火热病症,通过掐按行间的方法,同样可以达到清肝火的目的。

刺血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消毒局部,并且使用一次性的灭菌采血针,不可使用一般的缝衣针等,以免造成感染。

点按行间时,应该注意力度,以被点按的部位出现酸胀痛感为度,并且要维持这个力度1分钟左右,松开10秒钟,然后再点按1分钟。穴药来帮忙——穴位速记口诀心火旺盛,劳宫中冲,中冲刺血,重点劳宫。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穴位每日谈#失眠多梦点劳宫。劳宫属于手厥阴心包经。握掌时中指自然弯曲,中指指尖点在掌心上的位置就是劳宫穴,正处在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的桡侧边缘。操作的方法是用力点按,直至有酸痛的感觉,维持约2分钟,每天可以不拘次数地点按,可以降心火,安神。操心上火睡不着觉、闭眼就做梦者可试试。快速取穴:任意体位,屈指握拳,在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以中指、无名指之间切于掌心横纹,中指尖处。主治:口疮、口臭、脑卒中昏迷、鹅掌风、心痛、呕吐、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黄疸、食欲缺乏、手指麻木。快速取穴:仰掌,微屈指,在中指末端尖端中央,距离指甲游离缘0.1寸处即为本穴。主治:昏迷、中暑昏厥、小儿惊风、心痛、心烦、舌强肿痛、小儿消化不良、高血压、心肌炎、脑出血。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上火#关冲刺血,牛黄上清,再刺耳尖,效果加倍。@程氏针灸_程凯#药穴同源#牛黄上清丸在牛黄解毒片的药味上加了很多能向上走散的药,像菊花、荆芥穗、薄荷、连翘、白芷、川芎,既能直接清降上焦和头面的火热,又能引着其他清热药上行治疗头痛、耳鸣、眼红肿、口疮等,效果比较明显,但毕竟还是苦寒。我们还可以以穴代药,在手少阳三焦经井穴关冲刺血,关冲位于无名指近小指侧的指甲根角旁0.1寸。快速取穴:正坐位,耳轮上部,折耳向前时,耳郭上方的尖端处,掐之有痛感。主治:咽喉肿痛、睑腺炎、目赤肿痛、目翳。快速取穴:俯掌,在手指,沿无名指尺侧缘和基底部各作一水平线,两线交点处,按压有痛感。主治:热病、昏厥、中暑、咽喉肿痛、头痛、目赤、耳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小儿消化不良。程博士——分症解读

心火亢盛多见于工作压力较大,每天烦心事很多,什么事情都放不开,老是着急的人。中医认为情绪不舒畅,情绪郁而化火,或感受火热邪气,或过量,长期吃辛辣、温热、滋腻的食物,久而久之,体内积蕴而化火。心有火的主要表现是烦躁不安,夜间辗转反侧,浑身燥热而失眠,舌尖生疮,小便黄,小便时有炽热的感觉,可能伴有便秘、面红目赤、发热等症状。

心有火的时候,可以在中冲刺血,点按劳宫穴。

中冲穴在中指的指尖处,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心包是围绕在心脏周围的一层包膜,有代心受邪、替心行令的作用,中医把心脏比喻成国家的君主,是发号施令的皇帝,而心包就好像心脏的传令官一样,把心脏的命令传达给其他脏腑,而外界的邪气如果侵袭到心脏了,也是由心包来保护心脏,替皇上受伤,所以很多和心脏有关的疾病,我们首选的不是心经的穴位,而是心包经的穴位。通过在中冲穴刺血,就可以有效地清泻心火。

如果想要加强治疗效果的话,可以同时点按劳宫穴。

劳宫穴是握工具劳动时着力的地方,所以称之为“劳宫”。是手少阴心包经的荥穴,位于握虚掌时中指指尖点到的位置,掐按此穴同样可以起到泻心火的作用。穴药来帮忙——穴位速记口诀肺火旺盛,少商刺血,配合尺泽,刺血拔罐。

+关注@开心_快乐_健康:#体验#这几天天气闷热,脖子和脸又起湿疹,红红的,又疼又痒。前天晚上在大椎、委中、尺泽刺血拔罐,同时又在关冲刺了血。没痒,睡了一晚舒服觉,昨天没太痒,症状减轻。现状是手臂内则和回弯处有疙瘩,主要是脖子、脸厉害,后背发沉。请问老师我现在该怎样做,谢谢您。@程氏针灸_程凯尺泽、少商继续刺血。

+关注快速取穴:伏掌,手拇指末节桡侧沿指甲桡侧面画一直线与指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按后有痛感。主治:咽喉肿痛、咳嗽、鼻衄、高热、昏迷、癫狂、指端麻木。快速取穴:仰掌,微屈肘,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主治:咽喉肿痛、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胸中胀满、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关注@快乐初夏:#提问#刺血少商穴和刺血商阳穴针对的症状有何不同?嗓子疼痛怎么有人刺少商、有人刺商阳,迷惑中。求解惑这两个穴位分别针对的具体症状。@程氏针灸_程凯肺经少商针对外感咳喘的咽痛、咽干、咽痒、音哑症状,大肠经商阳针对胃肠有热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齿痛、鼻干,但因肺与大肠互表里,所以两穴也可以同用。程博士——分症解读

肺火多由于邪热内盛、肺热郁闭所导致,典型的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咽喉肿疼、音哑、口鼻干燥等。肺经与大肠经脉相互络属,是表里经脉。正常情况下,肺气的肃降功能有助于大肠的传导功能。大肠的传导通畅,则肺气得以清肃下降。但当其脏腑功能不正常时,则会相互影响。肺热壅盛,灼伤津液,可使大肠失润而腑气不通;反之,大肠实热,壅滞不通,气机不畅,亦可导致肺失肃降。

少商穴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尺泽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此二穴刺血具有降肺气、泻肺火的作用。少商刺血可用采血针刺破皮肤,挤出2~3滴即可,尺泽则需要刺破皮肤后加拔罐,5~10分钟起罐即可。穴药来帮忙——穴位速记口诀胃肠火盛,重掐内庭,厉兑商阳,刺血泻热。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过节吃得有点上火,今天下午右下齿隐隐作痛,赶快刺血大肠经井穴商阳,轻点血即出,量多色深红,胃肠热也。针后5分钟疼痛减,胃火牙痛可用。大家参考。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药穴同源#牛黄解毒片由牛黄、生石膏、黄芩、大黄、雄黄、冰片、甘草七种中药组成,整个方子苦寒辛凉,功效是清热解毒,主要用于风火牙痛、大便秘结、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上火”的症状,但注意泻的实火且多为胃肠之火,寒凉之药久服伤胃肠,不如以穴代药,在大肠经井穴商阳刺血,泻火解毒。快速取穴:正坐,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按压有酸胀感。主治:牙痛、牙龈炎、咽喉肿痛、三叉神经痛、口歪、鼻衄、腹胀、便秘、胃痛、足背或跖趾关节肿痛、热病。快速取穴:正坐,在足第2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按压有痛感。主治:面肿、牙痛、鼻衄、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多梦、癫狂、癔症、热病、休克、下肢麻痹、足背肿痛。快速取穴:坐位,伸指伏掌,沿食指指甲底部与桡侧缘两引线的交点处,距指甲角0.1寸,按压有痛感。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牙痛、腮腺炎、高血压、热病、晕迷、食指端麻木、耳聋。

+关注@牛股的小窝:最近老上火,有口臭,还有鼻疮,不知该怎么处理?希望老师在百忙之中给个回复,谢谢。@程氏针灸_程凯商阳刺血。@牛股的小窝:谢谢程博士百忙中给予回复,最近老上火,昨晚刺了商阳感觉好多了,我想连续刺一星期,直到恢复为止。@程氏针灸_程凯商阳可泻胃火,隔日一次商阳刺血,饮食清淡,一般三天左右会好啦。程博士——分症解读

胃肠火盛多因过食辛辣,嗜酒,爱吃油炸油腻食品,从而导致热邪在胃中积聚,积而成火所致,所以容易出现胃中有烧灼一样的疼痛的感觉。

胃的消化功能在胃火的炙烤下变得亢盛,就会变得吃得多,容易饿。胃中有火,就会出现口气,臭秽难闻。

胃经经络入于牙齿之中,胃火沿着经络向上走窜,就会出现牙龈肿痛,甚至会化脓,溃烂;胃火灼伤牙龈的血脉,就会出现牙龈出血。热则伤津,就会出现口渴,而且喝了冷水会舒服一些。

胃火盛还可能会向下传导,导致肠燥津亏,从而出现胃肠火盛,而有便秘、小便黄而少的症状。

厉兑穴,在第2脚趾外侧(小指侧)指甲角根旁约0.1寸,是胃经的井穴,而井穴可以泻热,所以在厉兑穴点刺放血可以起到清泻胃火的效果。

内庭穴为胃经的荥穴,内庭在第2脚趾和第3脚趾趾缝的上端处;五输穴的荥穴为泻热的要穴,掐按此穴同样可以泻除胃中之火。

商阳穴是大肠经的井穴,在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此穴点刺放血,可以起到清利大肠的作用。大肠火清,则大便自通。穴药来帮忙——穴位速记口诀小肠火盛,少泽刺血,目赤肿痛,耳尖辅助。

+关注@贾以天:#提问#眼睛上火有红血丝睁不开,请问指尖刺血是否能缓解?选哪几个穴位?@程氏针灸_程凯眼内红丝,如外感风热之实火,可耳尖、少泽刺血,耳尖清上焦风热,少泽为手太阳小肠经井穴,小肠经循行至内外眼角。如伴目干烦躁,多心肝火旺,刺血中冲、关冲,点太冲、光明。快速取穴:伏掌,伸直小指,于小指甲尺侧缘与基底部各作一线,两线交点处即为本穴,按之有酸胀感。主治:热病、脑卒中、昏迷、乳汁少、乳痈、咽喉肿痛、目翳、头痛、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耳鸣、耳聋、疟疾。快速取穴:正坐位,耳轮上部,折耳向前时,耳郭上方的尖端处,掐之有痛感。主治:咽喉肿痛、睑腺炎、目赤肿痛、目翳。程博士——分症解读

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之火一般由心火下移所致。心火多为虚火,需要肾水来相济才能平衡,当肾阴不足时,则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水不能够渗于膀胱,因此还可能伴有心火和肾虚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有尿不尽感,或尿赤、失眠、口干、烦躁等。西医称之为泌尿系感染。

少泽穴是小肠经的井穴,位于小指尺侧指甲角根旁0.1寸,点刺出血即可清泻小肠之火。由于小肠经脉上行至内外眼角,故少泽刺血还治上焦风热引起的目赤肿痛,配合耳尖可以清泻上焦风热。穴药来帮忙——穴位速记口诀三焦火盛,关冲耳尖,耳痛外感,清热解毒。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耳内疼痛连及咽喉,急性发作,伴有外感症状,当辨三焦有热,西医学多属病毒性感冒,治疗不及时会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咽喉炎,甚至损伤听神经、面神经,引起耳聋、周围性面瘫等,此时当以三焦经井穴关冲和经外奇穴耳尖为主刺血,清泻三焦郁热,以收清热解毒之功。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主要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三焦之火常表现为实火:上焦(心、肺)有火表现为头痛、目赤、口干、口苦、舌烂、溃疡、耳鸣、咳嗽等;中焦(脾、胃、肝、胆)有火表现为口臭,消谷善饥或不思饮食、呃气上逆、脘腹胀满等;下焦(肾、膀胱、大小肠)有火则表现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关冲穴是三焦经的井穴,耳尖穴是经外奇穴,具有泻热的特殊作用,两穴同用,点刺出血,具有泻三焦之火的作用,特别用于病毒性感冒引起的面瘫、耳聋耳鸣的急性期,以取清热解毒之效。穴药来帮忙——穴位速记口诀阴虚火旺,然谷照海,虚火上攻,滋阴清热。

+关注@刘胜龙先生 对@程氏针灸_程凯说:您好,我是天津的,我29岁了,今年失眠、盗汗严重,还有慢性扁桃体肿大、慢性咽炎、嗓子红肿,吃了很多药都不管用,您说我该怎么办呀,愁死我了。在这里我先感谢您,您帮帮我吧。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阴虚火旺#盗汗,即晚上睡中出汗,这是典型的阴虚症状,扁桃体肿大、慢性咽炎、失眠,这些都是热性症状,两组症状结合判断,当为阴虚有热,虚火上攻,可用肾经穴滋阴清热,如涌泉、太溪、照海等,再用心经、肺经井穴刺血以清上焦之火,如少商、中冲、少冲刺血,最后用神门、印堂安神,又收心肾相交之功。快速取穴:坐位或仰卧位,先找到内踝前下方较明显的骨性标志(舟骨),在舟骨粗隆前下方触及一凹陷处即是本穴,按压有酸胀感。主治:阴挺、阴痒、月经不调、带下、膀胱炎、尿道炎、小儿脐风、口噤、遗精、阳痿、消渴、足背肿痛。

+关注快速取穴:坐位或仰卧位,在足内侧由内踝尖垂直向下推,至其下缘凹陷处即是本穴,按压有酸胀感。主治:咽喉干痛、便秘、癃闭、痛经、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阴痒、癫痫、失眠、神经衰弱、急性扁桃体炎。

肾分阴阳,若先天不足,或久病伤肾,或热病伤阴,或房事过度,都会导致肾阴亏虚,阴虚常可生内热。而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所以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就会出现耳鸣如蝉鸣,腰膝酸软无力,而且易骨折,牙齿松动,头发枯槁、脱落。肾阴虚火旺,还会出现男性阳痿或者阳强不泄、遗精;女性则月经失调,月经量多,伴有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虚热的症状。

然谷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荥穴,位于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同上所述,荥穴可清热利湿。

照海穴也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照,照射的意思;海,大水的意思。该穴名的意思是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因此这个穴位既可以屯集外来的经水,又可以将经水气化上行于天部。该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经常点揉这两个穴位,可以滋肾阴,清虚火。穴药来帮忙——穴位速记口诀脾经湿热,血海刺络,下注膀胱,再加委中。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湿热实用帖#脾为生痰之源,脾虚生湿,聚湿生痰,痰瘀化火,乃湿热之来源。可阴陵泉、大敦、委中、血海刺血。先找到穴位用拇指指尖在穴位处画一个十字定穴;用酒精棉球在穴处消毒;然后用一次性采血针迅速刺破皮肤挤出3~5滴血,也可在委中、血海拔罐,3~5分钟后起罐;最后用消毒干棉球擦拭血渍。快速取穴:侧坐屈膝90°,用左手掌心对准右髌骨中央,手掌伏于膝盖上,拇指与其他4指约成45°,拇指尖所指处。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湿疹、荨麻疹、隐疹、丹毒、神经性皮炎、膝关节炎、下肢溃疡。快速取穴:俯卧位,稍屈膝,在大腿后面,即可显露明显的股二头肌肌腱和半腱肌肌腱,在其中间,按压有动脉搏动处。主治:腰背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坐骨神经痛、腹痛吐泻、丹毒、皮疹、疔疮、遗尿、小便不利、中暑、疟疾。

+关注@程氏针灸_田素领下焦湿热的情况也可以在委中刺血,比如小便黄、大便黏臭、带下多色黄等。如果找不到明显的小静脉,可以就在委中的位置用采血针多扎几下,再拔个罐子,留罐5分钟就可以了。//@大诚中医官方微博#单穴有奇效#腰扭伤委中刺血。委中穴位于腘窝横纹中央,于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将一次性采血针从下稍向上方刺入委中穴中怒张的静脉血管内,并立即退针,可有紫红色血液流出,一般5~10分钟血即自行凝止,如不止,可用棉球压迫,每次放血约10毫升,双侧可同时进行。

脾与胃相表里,因此湿热困脾常伴有胃热,多由于感受湿热之邪,或过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无度,内蕴脾胃所致。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肢体困倦、大便溏泄、小便色黄、食少纳呆、恶心呕吐,或面目肌肤发黄、色黄如橘子色,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

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穴名的意思是此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上2寸,当股四头肌肌内侧头的隆起处。简单取穴时可将对侧手掌按在膝盖上,第2~5指向膝上伸直,拇指向膝内侧约呈45°放置,拇指指端尽处即为此穴。脾经有湿热,可以在此穴点刺出血,即以采血针在血海穴处点刺3~5个孔,然后加以拔罐,留罐5~10分钟起罐即可。

膀胱湿热则多为湿热之邪蕴结膀胱所致,凡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热内生,下注膀胱,均可发为本证。本证以小便异常为主要特征,属实热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甚者尿赤、淋漓不尽,或伴有腰痛、发热、血尿、尿中有砂石、或尿浊如膏等症状。西医多为泌尿系感染或伴有泌尿系结石。

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委,堆积的意思;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的意思。穴名的意思是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汇聚。膀胱有热,在此穴刺血拔罐,可疏通太阳经经气,泻血分之热邪,清利湿热。粉丝体验@谢小辛:#体验#在商阳刺血得到效果后,这次是少泽,因为我眼睛易上火发炎,所以有时候会痒,昨晚少泽刺血几滴,血色鲜红,今天起来一点没痒。要知道,昨天吃了一天辣的,哈哈。看来这次试验又成功了!@程氏针灸_程凯少泽刺血治目赤肿痛。@北岸1123:程博士,昨儿我也当了一次医生,老公眼睛上火睑腺炎,耳尖、少泽、关冲刺血,哈,今早晨还有点微红,去年冬天您教俺的,学以致用,谢谢!@程氏针灸_程凯睑腺炎,患侧耳尖、少泽刺血解之。@北岸1123:#口周上火#刺血商阳。不会刺的改掐也可以。这个简单的方法后勤部门的人特别要掌握一下,嘿嘿,你懂的!@医者张露芬上午出诊,后勤部门的同事来找我说最近肉吃多了,现在嘴唇内侧和外侧严重上火,喝了多少水都没有用,让我给治治。嘴唇周围上火是阳明经有热的表现,所以用采血针在她双手食指上的商阳穴消毒后刺血,各挤出3滴血来泻火,然后给她消毒棉球止血。因阳明经有热而上火的朋友也可以在商阳穴上刺血。医道菩提

一天很晚了,我回完邮件,再刷刷微博,一条私信求助映入眼帘:提问者是一个在韩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她说自己原不吃辣,到了韩国后什么都是辣的,又少蔬菜水果(去过韩国的朋友知道那边物价不便宜啊!),现在受便秘和痘痘的困扰,十分头疼!

于是,我教了她穴位刺血的方法,因食辣后长痘,便秘便干,此为胃肠有火,当在手阳明大肠经井穴商阳(食指末端,见59页)刺血,可以隔日1次。

几天后,她发来感谢留言,说痘痘下去啦,便秘也明显缓解。

个把月后,她再次发来感谢,说把这个方法通过网络介绍给许多在韩国学习、遇到同样困扰的学生们,大家已经养成了定期刺血的习惯。

穴位刺血,实在是一个简便易行又不伤身的祛火方法,记得我几年前曾在《养生堂》节目中专门讲过一期穴位刺血的节目,后来我到上海大诚中医门诊出诊时,居然发现很多前来就诊的患者已经成为家人或朋友的义务刺血员,有相应症状时,就会在商阳穴刺血,这一方面说明现在“火”大的人多,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医针灸这种绿色自然的调节身体的方法真的“火”啦!

Part 4 溃疡易反复,不能简单应付

我儿口腔疼痛,照着程博的方法试一下,我儿大哭一场,鼻涕眼泪中进半碗白饭。灵!明天见!微博好使,不是闲聊天用的,好!

找穴药——唇周关冲、舌下委中、舌上中冲……

口腔溃疡中医称“口疮”或“口糜”,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伤,以舌或唇、颊、软腭、齿龈等处的黏膜多见,数目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覆盖假膜,中央凹陷,边缘清楚,周围黏膜红肿,疼痛明显。其病因现代医学尚不能完全明确阐述,普遍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内分泌紊乱,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中医认为,本病是由脏腑积热上攻,或气虚、阴虚,虚火上犯,或脾胃虚弱,湿滞中焦,郁而化热上蒸所致。可根据溃疡的位置辨别病变所属的脏腑,以此为依据进行治疗。穴药来帮忙——穴位速记口诀唇周溃疡属大肠,胃火炽盛刺商阳;唇内溃疡责之肝,压力情绪关冲忙;舌下溃疡有湿热,血海委中刺血可;舌上溃疡多焦虑,中冲少冲清心火;舌面溃疡不简单,舌尖应心侧应肝,中应脾胃根应肾,对应五脏配穴神;如有口干与裂纹,照海列缺并滋阴,须知内火分虚实,滋阴泻火适时选。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出差了几天,手机上网不方便,就没发什么新的保健方法,今天补一个吧,关于口腔溃疡的。唇周溃疡多与消化功能紊乱有关,吃得不合适,胃火炽盛,可商阳刺血;口唇之内溃疡,多与情绪不舒、睡眠过晚有关,肝火旺盛,可关冲刺血;舌头溃疡多与思虑过度有关,多梦焦虑,心火过旺,可少冲、中冲刺血。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口腔溃疡收藏帖#唇周溃疡属大肠,胃火炽盛刺商阳;唇内溃疡责之肝,压力情绪关冲忙;舌下溃疡有湿热,血海委中刺血可;舌上溃疡多焦虑,中冲少冲清心火。舌面溃疡不简单,舌尖应心侧应肝,中应脾胃根应肾,对应五脏配穴神。如有口干与裂纹,照海列缺并滋阴,须知内火分虚实,滋阴泻火适时选!程博士——分症解读

按部位辨治口腔溃疡:

溃疡在唇周,病位在脾胃、大肠,多与消化功能紊乱有关,胃火炽盛。因唇周属脾,且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皆环绕口唇。可商阳刺血。商阳为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位于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见59页),有醒神开窍、泻热消肿之功效,可泻胃与大肠之火以达治疗之功。

溃疡在唇内,病位在肝,多与情志不畅有关,肝郁化火。因足厥阴肝经的支脉环绕唇内。可关冲刺血。关冲为手少阳三焦经的井穴,位于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见55页)。此穴可调节胸腹部的气机,疏肝解郁,使情志得以调畅。

溃疡在舌下,为湿热蕴结之证,可在血海、委中刺血拔罐。血海属足太阴脾经,有活血化瘀、理血调经、祛风除湿之功,位置在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屈膝取穴(见64页)。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膀胱下合穴,又名“血郄”,有通经活络、祛风利湿、强健腰膝、凉血泄热之功,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之间(见65页)。此二穴刺血拔罐可清利湿热。

溃疡在舌面上,需要再按舌面的位置具体细分。在舌尖,病位在心,多与思虑有关,心火过旺,可少冲、中冲刺血。少冲为手少阴心经的井穴,位于小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少,指手少阴;冲,要冲也,通行而直进也,冲气以为和也。中冲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位于中指尖端(见54页)。中,指中央。此二穴刺血可清心泻火。在舌两侧,病位在肝胆,可关冲刺血。在舌面中间,病位在脾胃,可商阳刺血。在舌根部,病位在肾,可点按涌泉、太溪。涌泉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有苏厥开窍、降逆止呕、清心泻热、回阳救逆之功,位于足底,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太溪为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有补肾强腰、通利三焦之效,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点按此二穴可滋阴降火。

如果溃疡伴有口干、舌面裂纹,说明是阴虚,可点按照海、列缺以滋阴。照海属足少阴肾经,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跷脉,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位于足内踝尖下方凹陷处(见33页)。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亦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有宣肺散邪,通调经脉之效。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见31页)。列,指裂开;缺,指缺口。古时称雷电之神为列缺。喻此穴能如霹雳行空消散阴霾般使头脑清利。两穴相配还常用于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

如果还伴有舌体胖大、舌肿、齿痕,说明有脾气虚,可点按足三里、绝骨改善体质。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下合穴,为保健要穴,有理气降逆、健脾和胃、通经活络、扶本固元之功。位于小腿前外侧,胫骨粗隆外下方,胫骨前缘外侧1横指(中指)(见32页)。绝骨又名悬钟,属足少阳胆经,为八会穴之髓会,有平肝息风、填精益髓、疏经活络、理气止痛之效,可治疗骨病、血液病。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粉丝体验@天上有时下窝头:程大夫好,小儿10岁,舌侧疼3天。细看有竖纹,似皲裂,左侧灰白两块。饮食困难,疼。含二锅头、敷溃疡散、抹蜂蜜均无效。咬牙照着您的方法,用小号缝衣针消毒后,刺少冲、中冲,挤血数滴,色红。我儿哭一场,鼻涕眼泪中进半碗白饭。灵~明天青清商厦大诚见~微博好使,不是闲聊天用的,好!@为啥有干不完的活儿:#体验#立秋后嘴巴里长了个溃疡,一直不好,吃维生素B都不管用,突然有天看到程博士回答一位朋友的问题时2说刺少商和商阳,我就立马试了试,虽然出的血不多,可是很见效,不到10分钟嘴巴就没那么疼了,以后每天都用指甲掐一掐,这两天已经没啥感觉了,溃疡面都快愈合了,没吃药就这么快好了,神啊!@宋亚男Sonia:#体验#口腔溃疡刚起来一点点,刺血关冲和商阳。因为怕疼只刺了一只手,第二天还吃了很多辣椒。居然好了!!一点都不疼了!神奇!@程氏针灸_程凯穴位刺血的方法,在口腔溃疡初起时做,效果是最明显的!@生姜~GingerSheng:#提问#程博士你好,我根据您的建议,这两天点按关冲穴,本来是想阻止咬破的嘴巴发展成口腔溃疡,却意外发现每次点按之后都开始通气放屁,本来胀胀的肚子排气后也舒服了。请问,这是巧合还是真的有什么依据?谢谢!@程氏针灸_程凯关冲为三焦经井穴,三焦为气道,所以关冲有助行气。@经典转发Brucelife:程博您好:我是您的忠实粉丝,我经常口舌溃疡,舌面有很深的沟,舌尖凹凸不平,有时有舌头肿大的现象,影响吃饭和说话,请您帮帮我,谢谢!@程氏针灸_程凯属阴虚和气虚,经常点揉足三里、绝骨、太溪、照海、涌泉改善体质,同时关冲、中冲刺血缓解溃疡。@萧遥远:前两天楼下练习网球撞墙,见一瘦弱女同事拎一个很大西瓜回家,我说秋天了你别吃西瓜了,她说上火啊,口腔溃疡。我一见唇下都很大块了,白色一圈中间有点红色,我告诉她刺血或者掐少商穴、商阳穴。今天见她,神采飞扬,告诉我好了。@程氏针灸_程凯少商、商阳治口腔溃疡。@唐baicaotang唐:#体验#同事嘴里长了两处溃疡,一处已经一星期了,连说话都疼,一处刚刚两天。我让她按程博教的有空就掐商阳、少商、关冲穴。今天早上一上班她就说,这个方法好灵呀,先长的那一处已经不疼了,后长的那一处也明显地缩小了。呵呵,谢谢程博。分享下。@程氏针灸_程凯口腔溃疡,不刺血掐也可以。@暗香盈袖19711220:#体验#儿子的口腔溃疡用关冲刺血的方法一次就好了。@程氏针灸_程凯关冲解酒,是因为这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起穴,三焦经为气道水道,行气利水,所以解酒防醉。另外因其行气作用而擅长解郁,压力大情绪不好可以常掐,口唇内侧的溃疡多与压力情绪相关,可刺血。医道菩提

一天,突然接到一朋友发来的饭局邀请,说他们老板想感谢我,说得我一头雾水,他们老板我从来也没打过交道啊,何来感谢?

莫名其妙地去了,才知道这位老板前几日去广州和港商谈一宗大生意,十分重视,做了充分的准备,谈判前一日却口腔溃疡发作,说话时触动溃疡处,疼痛难忍,影响口齿发挥,本想凭伶牙俐齿换得合同千万,却被小小溃疡搞得信心尽失。正痛苦纠结间,正巧在电视上看到我在《养生堂》节目中讲口腔溃疡的分型保健治疗:口唇内侧应肝,压力大时多长,可刺血,或掐三焦经井穴关冲。于是他狂掐关冲穴,第二天顺利谈判成功,也有了这顿饭局。

Part 5 养好脾胃,才能男人强、女人美、孩子壮

老公忙于事业、儿子忙于学业,我也跟着忙“穴”业,穴位是一味大药,不是盖的,真好使,平时老公、儿子没少受益。

找穴药——胃寒中脘,食伤胃中脘、下脘,胃胀公孙、内关……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反复发作性疼痛为主的症状。由于疼痛位近心窝部,古人又称“心痛”“胃心痛”“心腹痛”等。胃痛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胃痛的发生主要由外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寒等导致。

胃痛症状,可见于西医学的消化道溃疡,各类胃炎,胃神经官能症及肝、胆、胰等疾病中。穴药来帮忙——穴位速记口诀外邪客胃,急性起病,胃经郄穴,梁丘必取。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迎寒风而走时,是否有被风吹得快要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很多人会感觉到胃里开始作痛,甚至干呕,这是风寒自口侵入胃所致,还记得我以前教给大家的梁丘穴吗?可以有效地缓解胃痛,大家可以搜索一下。但对于较为严重的胃病,那就要系统治疗了。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穴位每日谈#大夏天的真热,吃个冰糕吧。可往往是嘴舒服完了,肚子就开始闹腾了,绞疼难忍,怎么办?点揉一下梁丘吧。屈膝成90°,在髌骨外上缘直上约3横指处,就是梁丘。何谓梁丘?你坐下时,你的大腿像不像横着的大梁?而梁丘这个位置,又是肌肉的隆起处,就像一个小丘陵,所以这个地方被称为梁丘。快速取穴:屈膝,在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约2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主治:急性胃痛、腹泻、乳痈、痛经、膝关节肿痛、下肢不遂。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应急穴#急性胃痛取梁丘。刚老婆大人吃凉东西引起急性胃痉挛,遂重点梁丘、公孙,一分钟内止痛,后在足三里穴下1寸许查找一明显肌肉条索,施快速擦摩的温通之法,现已完全缓解。叹梁丘治急性胃痛有效之余,更叹家庭中医知识必备之重要!快速取穴:坐位屈膝,取犊鼻,自犊鼻向下量4横指处(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主治:胃痛、呕吐、消化不良、腹胀、胀鸣、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虚劳羸瘦、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乏力、头晕失眠、癫狂、膝关节疼痛、脑卒中偏瘫。程博士——分症解读

外邪客胃证由于外感寒、热、湿诸邪,内客于胃,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其中寒邪为多,《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络急引,故痛。”典型症状包括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等。其证要点为“急痛”,即起病急骤,突发疼痛。

梁丘为足阳明胃经的郄穴,中医理论认为,郄穴是脏腑经气深聚之处,阳经的郄穴可治疗急性痛症,阴经郄穴可以治疗出血类疾病。因此,急性胃痛发作,疼痛难忍时,可以点揉足阳明胃经的梁丘来缓解。

除膝关节外上方的梁丘外,急性胃痛时,在足阳明胃经小腿部经线上还经常会出现敏感点,如痛点、结节或条索等,如果细心找到,并施快速摩擦点按以温通,多可使痛点、结节、条索等减小或消失,进而使胃部疼痛减轻。

慢性胃痛点揉丰隆穴,从腿的外侧找到外膝眼和外踝骨尖,将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大约是2横指的宽度,再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便是丰隆穴。丰隆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中医有“久病入络,郄治急,络治慢”之说。快速取穴:坐位屈膝,先确定条口位置,从条口穴向后量1横指处即是本穴,按压有沉重感。主治:咳嗽、痰多、哮喘、头晕、癫狂、癫痫、下肢不遂、腹胀、便秘。粉丝体验@小悦颠颠: #体验#今天在外面玩,好朋友突然胃疼,而且是剧烈地拧着疼,说没有这样过。我只知道足三里是胃经重穴,所以急忙给她按揉两侧足三里,也不知我取穴对不对。当时她疼得吓人,可没到5分钟说不疼就不疼了,不知是不是按穴管用了。后来上网查梁丘说治胃痉挛,不知是不是忙乱中按到了。@程氏针灸_程凯的确,梁丘止急性胃痛,但也会在足三里附近出现敏感点,也许你刺激到了正确的位置。@何小6666666:晚上睡前突发胃痛,想到@程氏针灸_程凯 介绍的梁丘穴,果断点揉,不到1分钟,胃部不适立刻消失,疗效真是立竿见影。感谢程博为我们传福音。@程氏针灸_程凯梁丘。梁,屋之横梁也。丘,土堆也。因本穴位处肌肉隆起处,对流来的地部经水有围堵作用,经水的传行只能是满溢越梁而过,故名梁丘。本穴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主治急性胃痛、胃痉挛、腹泻、膝肿痛、水肿等。@vmn99:有一次在上班的时候胃痛,没有药,后来按了梁丘和其他几个穴位,半小时左右缓解。甚至有一个瞬间感觉到了胃部由痉挛而放松的变化。胃也从拧着痛变为可以忍受的隐痛。@程氏针灸_程凯急性胃痛点揉梁丘时,坚持刺激一段时间,多有胃部发热或松弛感出现,伴随着这种感觉,胃痛多立刻缓解。穴药来帮忙——穴位速记口诀脾胃虚寒,摩热中脘,胃之募穴,六腑之会;饮食伤胃,中脘下脘,左滑肉门,功在胃底;肝气犯胃,上脘中脘,擦热胁肋,期门章门;胃胀而痛,多用公孙,八脉交会,配合内关。

+关注@程氏针灸_程凯#药穴同源#脾胃虚寒,胃中隐痛,消化不良,用香砂和胃丸——温灸或摩热中脘(六腑之会);饮食积滞胃痛用加味保和丸——点中脘、下脘和滑肉门,特别是左侧滑肉门用力点可使胃底发热,促进排空;返酸、呕吐等肝气不舒、胃气上逆的胃痛用柴胡疏肝散——点中脘、上脘,并沿肋骨擦热两胁肋。

+关注快速取穴: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神阙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再向上量1寸处,按压有酸胀感。主治:胃脘疼痛、腹胀、呕吐、呃逆、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泄泻、咳嗽痰多、心绞痛。快速取穴:仰卧位,在上腹部,神阙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主治:呕吐、呃逆、消化不良、疳积、黄疸、肠鸣、泄泻、便秘、便血、惊悸、脏躁、癫痫、惊风、产后血晕。快速取穴:取仰卧位,在上腹部,将神阙与胸剑联合连线进行4等分,在连线的下1/4与3/4交点处。主治:胃脘痛、腹胀、食谷不化、肠鸣、泄泻、呕吐、呃逆、胃下垂、痞块、虚肿、尿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