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史:神奇的动物世界(入选多版本语文教材,人生不可错过的博物学入门级读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0 09:30:18

点击下载

作者:(法)乔治·布封,陈旭彤 编译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自然史:神奇的动物世界(入选多版本语文教材,人生不可错过的博物学入门级读物)

自然史:神奇的动物世界(入选多版本语文教材,人生不可错过的博物学入门级读物)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自然史.神奇的动物世界/(法)乔治·布封著;陈旭彤编译.--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9.8(自然科学运转的秘密:儿童插图版/赵序茅主编)

ISBN 978-7-5127-1764-0

Ⅰ.①自… Ⅱ.①乔…②陈… Ⅲ.①自然科学史-世界-儿童读物②动物-儿童读物 Ⅳ.①N091-49②Q95-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12601号

自然史——神奇的动物世界

作  者:〔法〕乔治·布封 著 陈旭彤 编译

丛书主编:赵序茅

责任编辑:陈经慧 王诗琪

封面设计:尚世视觉

责任印制:王卫东

出版发行:中国妇女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邮政编码:100010

电  话:(010)65133160(发行部)  65133161(邮购)

网  址:www.womenbooks.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经  销:各地新华书店

印  刷: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170×235 1/16

印  张:13.5

字  数:136千字

版  次:2019年8月第1版

印  次:2019年8月第1次

书  号:ISBN 978-7-5127-1764-0

定  价:39.8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如有印装错误,请与发行部联系)● 第一章 地球及其组成● 自然的分类● 地球● 海洋和沙漠■ 海洋■ 沙漠● 第二章 自然的各个世代● 宇宙的发展● 洪荒时代● 最古老的物种● 洋流和火山对地形的影响● 初民生活● 科学与和平● 第三章 鸟类● 麻雀● 伯劳● 鸽子● 野雁● 野鸭● 天鹅● 鹅● 南美鹤● 鹤● 土秧鸡● 鹳● 鹭● 鹈鹕● 军舰鸟● 燕子● 雨燕● 嘲鸫● 夜莺● 戴菊莺● 金丝雀● 莺● 红喉雀● 鹡鸰● 鹪鹩● 鹰● 秃鹫● 鸢与● 猫头鹰● 山鹬● 鸻● 凤头麦鸡● 孔雀● 山鹑● 蜂鸟● 翠鸟● 鹦鹉● 啄木鸟● 第四章 哺乳动物● 鼠■ 老鼠■ 小家鼠■ 松鼠■ 鼹鼠● 兔■ 野兔■ 穴兔● 河狸■ 河狸的习性● 刺猬● 獾● 松貂● 白鼬● 鹿● 狍子● 斑马● 驼鹿与驯鹿● 骆驼● 羊驼● 小羊驼● 羚羊● 河马● 貘● 大象■ 野象■ 驯化的象■ 战象● 犀牛● 豺● 狐狸● 狼● 狮子● 老虎● 熊● 树懒● 猴子第一章 地球及其组成

地球是太阳星云抛出的物质冷却后形成的小型星球,大海和沙漠由地球上的原始元素逐渐演化而来,随后出现了动植物以及人类。在我看来,地球的进化与上帝的意愿等其他因素无关,是漫长的时间产物。大地、山脉、河流和海洋变迁的证据,都能够证明这一点。自然的分类

人类习惯通过自己熟悉的事物来了解那些感到陌生的,并从中不断获取对自身有用的信息。这种自然、简便的学习方法,要比其他复杂的方法更加有效。

如果将一个人清除所有记忆后放回自然,那么对他而言周围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刚开始,他对所有事物都没有概念,但如果他反复观察同一个事物,自然而然地,他就会对其形成具体的概念,能够将它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接下来,他逐渐能够将能动的事物和植物区别开,并在脑中形成三个大类:动物、植物和矿物。与此同时,他还会对土地、空气和水这三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产生明确的概念。他的脑海中会逐渐知晓陆地生物、海洋生物以及空中生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形成特殊与一般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建立有利于他的再次分类:四足兽、鸟类、鱼类。在植物界中,他也能区分树木与其他植物,慢慢明确概念,并且根据植物的高度、材质和外形对自然界中的植物进行分类。他的这种分类方式源于自己对植物的简单观察,而这也是我们在对自然界的事物进行分类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此图为恩斯特·海克尔(1834~1919)所绘。海克尔是德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理论在德国的传播人。本图由于绘制年代较早,所以上面的分类有些与现在不同。

试想,当这个人学会很多知识后,他观察自然界的角度自然而然就会拓宽。他在研究自然界事物的过程中,首先会注意到自己最感兴趣或最重视的事物。例如,他对兽类中的牛、马、狗很感兴趣,他就会集中注意力观察这些动物,而不会对那些生活在相同地点但他不喜欢或者不熟悉的兽类(如鹿、野兔等)感兴趣。在学习了关于生活在特殊气候下的兽类(如大象、羊驼等)的知识后,他就有可能产生继续研究此方面知识的兴趣。同理,对于鱼类、鸟类、虫类、贝壳类、植物、矿物等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种,他都会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从中选出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来将它们分类。

上述分类方式是所有方式中最基础的一种,也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在人类最开始进行分类的时候,事物的划分方法与上述一致,即依据事物与我们的关系以及我们对事物的熟悉程度,逐步确定研究对象。事实上,这种方法是观察事物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比其他复杂方法更有效、更加有利于我们自由发挥的一种。可以说,这种方法是研究事物的最佳方法。地球

陆地上丰富的生活资料为人类所用,海洋根据独特的规律和固定的界限在不停运转,大气稳定地在我们周围流动,季节也有着周期性的交替变化,秋冬时的萧瑟景象在春天到来后必定会被郁郁生机所替代……所有这些都在有秩序地进行。经过上亿年的演化,混沌大地变为宜居之地,成为宁静、和谐与处处生机的所在。

地球表面具有高地、幽谷、平原、海洋、沼泽、江河、洞穴、火山等地貌,表面看来好像没有任何规律和秩序可循。地球内部同样也分布着看起来毫无规律的事物,如金属、矿物、沙石、沥青、泥土、水等。

但是,在认真观察喷发过的火山之后,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一些地球内部的隐藏景象:有着许多裂痕的岩石、新形成的岛屿、被火山灰覆盖的平地以及满是火山灰的岩洞。这些景象无不在告知人类,地球万物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地球刚刚诞生的时期,比较轻的物质上面覆盖着那些比较重的物质,柔软的物质包裹着坚硬的物质,干、湿、冷、热、易碎的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混沌的状态。

早期的地球仿佛由垃圾堆积而成,地球上的生物日夜与这些“垃圾”为伴。物质在不断循环往复:陆地为生物提供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资料;海洋具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如洋流等)和固定的界限;大气层持续流动;季节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交替。那时候的地球静谧、和谐,处处生机勃勃。这些景象深深地震撼着现代人类,让我们对大自然的智慧和力量肃然起敬。火山喷发海洋和沙漠

海洋和沙漠在地球表面占比很大,接下来我将对其进行详细论述。海洋

如果能站在足够高的地方鸟瞰地球,我们会看到大面积的水,使整个地球呈现出一片蔚蓝。地球表面的水始终处于低洼处并保持水平,表现出一种平衡和静止的状态。事实上,人类发现地球表面的水具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存在一种波动性。这股力量打破了水原有的平衡状态,驱使海洋产生周期性的运动,即潮起潮落和连续不断的海浪。

随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海底的情况。与起伏不定的陆地相似,海底也崎岖不平,具有山峰、深谷和沟壑。我们可以将从海底突起的岛屿看作山峰,只不过这座山的四周全是水,当山峰突出海平面时,就会形成我们常说的“岛”。地质学家发现,海洋中有一种急流,与普通的海洋运动不同的是,这些急流有时发生同向运动,有时发生反向运动,地球内部仿佛有一种力量制约着它们,不让它们超越某个界限。这种约束力量如同限制大地江河的力量一样是恒久不变的。通常风暴地带易出现急流,狂风会使暴风雨更加猛烈,使海洋和天空都变得混浊。风暴继而引发海底内部运动,导致火热的气浪由海底火山喷发而出,与水、硫黄、沥青等混杂着冲向天空。

看似平静的海底世界实际上危险遍布。风暴侵袭,我们的仪器会变得毫无作用,小型探测船要么停在某处,要么被击沉在海底。

最后,我们将目光投向位于地球两端的极地。那里有从冰山上脱落的巨大冰块,漂浮在海面上,就好像山峰一样。在移动的过程中,冰山会逐渐消融,当到达气候温和的地区时,它们会彻底变成水。浅海世界

这就是海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象。这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有带着贝壳在水中穿梭的贝类;有背着厚重的甲壳爬行的甲壳类;有依靠像翅膀一样的鳍来回游走的鱼类;还有仅在海底活动,依附在岩石上生存的神奇物种。一般情况下,在同一片水域生活的生物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食物。海边往往生长着茂盛的植物或苔藓,也存在一些奇特的草木。海底大部分由泥土构成,还有大量的沙子和砾石,以及少量的硬土、贝壳、岩石等——这与我们生活的陆地极为相像。沙漠

沙漠一般指没有茂盛的森林和充足水源的地方。在那里,太阳炙烤着大地,空气干燥,浩瀚无垠的荒原布满碎沙和光秃秃的小丘;在那里,尘沙飞扬,生命显得极为可贵;在那里,了无生气的土地上只有坚硬的骨骸、石头以及或矗立或倒塌的岩石。在这样一眼看不到头的沙漠中,旅行者几乎呼吸不到凉爽的空气,茕茕孑立,形单影只,周遭的衰败景象难以让其联想到世界上还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陪伴他的只有无边无际的孤寂,这种孤寂比森林的沉寂更加令人不安。对孤独的人而言,森林中的花草树木也是有生命的,可以陪伴他度过漫长黑夜。但在这毫无生气的沙漠,孤单和迷茫的感觉会被放大数倍,稍有差池都很有可能葬身在沙土之中。沙漠风光

与夜晚的寂寥相比,沙漠中白昼的光线更显凄凉,旅行者在这些光线中得以看清浩瀚沙漠的贫瘠与荒芜,使没有风的沙漠显得更加空旷。旅行者自知他们远离居住地,处在一种可怕的境地之中。没有一个旅行者会喜欢待在这沉寂的沙漠中,这里匮乏的食物与用水导致饥饿、干渴、酷热,更会随时导致死亡。第二章 自然的各个世代

在研究人文历史的过程中,人类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探索古时的碑牌,辨认墓志铭,然后才能厘清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从而确定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同样地,在研究自然史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探求地球的发展史,由地下开始寻找远古痕迹,搜集断续的片段,将文物变迁的资料及有利于追溯自然各时期的文物集中在一起,建构成系统的证据,最终使大自然的发展历程还原其中。这种研究自然史的方法是唯一的,因为这样才能在广袤的空间中找到一个支点,在漫长的时间旅程中进行标注。宇宙的发展

我们通常使用两种标准界定人文史:一种为时间维度,因为我们不了解人类出现以前的历史;另一种为仅能够覆盖一部分很小区域的空间维度。但自然史的界定却与此不同,自然史不仅包括一切时间和一切空间,而且其仅受到宇宙的限制,其他任何物质都不能限制或影响它的发展。

当我们追溯历史时,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没有编年纪事在时间的长河里为我们指路,我们就像身处黑暗之中,看不清事物的变化过程。但即便有编年纪事,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前面几个世纪时,我们就会发现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以至于影响我们判断事物变化的原因。同样地,如果我们继续向前追溯,发现的问题会更多,因此研究历史相当于在黑暗中摸索前进。

另外,有记载的历史仅包含了为数不多的民族的生存状况,而这只是整个历史洪流中的一小部分。可见,人们对那些没有记载的历史了解甚少。在许多人眼中,历史上的人物就像海市蜃楼一样若有似无,消失后更是没有痕迹可循。希望那些因罪恶或者血腥而被人们称为英雄的人物,能像历史洪流中的无数普通人一样被逐渐湮没。

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是,人类对人文史有着双重限制的界定:在时间上,我们完全不了解人类出现以前的历史;在空间上,人文史能覆盖的区域范围极小。然而在自然史的界定上却并非如此,尽管自然史也包括一切时间和空间,但与人文史不同的是,其除受到宇宙的限制外,自然史不会受到任何其他物质的影响。

大自然由物质、时间、空间等共同组成,因此自然史即为关于一切物质、时间、地点的历史。从字面意义上看,人类认为大自然非常伟大,质地恒久不变,形态也很稳定。即使是大自然生成的最脆弱、最易消逝的物质,我们也能够发现大自然在其中所维持的一种恒定的状态,因为这些物质总是维持着一定的性质,长年累月地不断出现在我们眼前。但是,细心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大自然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家发现,在漫长的时间进程中,大自然逐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生活在其中的物质也在不停地变化,有时甚至会以新化合物的形式出现,或者以某些实体为模型而不断地发生变化。整体而言,大自然的表面像是静止不变的,但从它的组成成分来说,大自然始终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的大自然与原始大自然的形态具有很大差异,与大自然长久以来陆续表现出来的形态也有很大的差别。

科学家将大自然的这种变迁过程称为“自然的世代”。大自然曾经经历过多种变迁,例如大地表面曾出现过的各种形态,天空中繁星的位置变化。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包括意念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究其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源于自然本身,另一方面源于人类活动。因为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改变自然、驾驭自然,从而让自然顺应人类的要求,满足人类的需要。古时候的人们探索和耕种大地,并且不断地向外扩展,因此现代的大地与最初的必然有着很大的差别。历史上寓言盛行的时代毫无疑问是科学和真理的黑暗时代。那个时代的人基本处于半开化状态,人口数量较少,生活分散。那时的人类没有开发自身的潜力,对自己真正的实力和团结的力量没有太大的概念,更想不到要去利用群体的力量进行协同劳动,从而让宇宙间的万物得到充分的利用。

因此,我们要实地考察新被发现的地区,更要到那些人类尚未涉足的区域进行研究,这样才会得到一些关于自然原始样貌的信息。即便如此,与五大洲被海洋覆盖还未出现的时代、鱼类生活在海底平原上的时代以及高山仍为海中礁石的时代相比,我们研究的那些所谓的“原始”也不过是一些近代的东西。

从上古时期直至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其间发生过多少变迁,出现过多少可能的情况,以及在人类出现之后发生了多大程度的激变,掩埋了多少事实,我们都无从考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将近30个世纪的培养,人类才逐渐意识到要去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尽管如此,我们仍旧无法对整个地球面貌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人类在前几年才刚刚确定了地球的地貌,而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仍旧是纸上谈兵。科学家现在的目标是弄明白地球构成元素的次序和分布。而且,人们才刚刚开始研究原始的大自然与现如今的大自然有什么不同,也才刚刚明白要根据已知的现实状况去推测古老时期的状况。

不过,由于时间的限制,利用对当前事物的了解来推测过去事物的存在状态,即凭借现存事实推测过往,是了解被埋没的真相的最好方式。为此,我们要把全部力量集中起来,而这需要借助以下三点:一是那些了解大自然起源必不可少的事实;二是大自然原始时期的各种地壳运动;三是大自然的后续发展阶段中新出现的各种物质之间的联系。在这之后,利用推论法,我们可以将这些线索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使我们对自然产生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人类进化洪荒时代

为了让陈述更加清晰明确,我会从洪荒时代的早期开始从头讲述。时代最初的时期,水以蒸汽的形式飘浮在空中,随后才逐渐凝聚成水,降落到炙热、萎靡、干燥、龟裂的地面上。在大地开始逐渐冷却凝固的过程中,其中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开始分解与结合,随后迅速地落到地面,形成一种难以描述的奇妙景象。空气和水中的元素慢慢分离,风暴与浪涛共舞,以旋涡的姿态向缕缕青烟冒出的地面倾泻下去。一开始,大气层会阻挡光线,但后来慢慢变得纯净。这些被净化的大气层,如今又被浓烟般的云雾遮盖。洪水来了又去,不断翻滚着,反复被热浪蒸馏。空气中具有挥发性的物质经过升华从中分离,或快或慢地降了下来,并与周围的空气交换着热量。

可以想象的是,洪荒时代的洪水几乎将整个地球都淹没了,其自身也在不停地翻滚涨落。与此同时,月球的引力作用以及狂风的侵袭,使得洪水不断翻滚,四处奔腾。在其肆意的过程中,地面上的沟谷不断被冲刷着,沟壑不断加深;那些不够坚实的高地被冲垮,不够坚固的山峰被铲平,绵延山脉的山脊部分也被摧毁。后来,洪水逐渐退去,沉积到地下,并冲击出一条地下道路。地下洞穴在洪水不断的冲击下崩塌了。最后,洪水都汇入深不见底的山渊,地面上的洪水逐渐退去。地下洞穴是由地火燃烧而成,遭到洪水的冲击后被冲垮,而且冲击仍在持续。洪水水位降低明显源于地下洞穴的坍塌,而且事实证明这也是引发洪水退去的唯一原因。电闪雷鸣最古老的物种

一般来说,像贝类和其他海洋生物这种最为古老的物种,比较容易出现在海拔高的地方。在对自然史的研究过程中,将收集来的较高海拔地区的海洋生物与较低地区的进行比较,能够发现很有趣的事实。

能够确定的是,如今那些在海拔很高的地区被发现的贝类或者其他海洋生物,属于自然界最古老的物种之一。将其与出现在海拔较低地区的海洋生物进行比较后发现,有些掩埋在丘陵中的贝壳属于未知物种,即在现代的海洋中无法找到与之相似的活贝壳。在未来的某一天,如果科学家可以收集到海拔最高地区的所有贝壳,并整理分类,也许就可以判断出哪些是古老物种,哪些是现代物种。某些已知的化石的存在证明了我们已经确定的某些陆地和海洋生物,确实于遥远的古代便已经存在。遗憾的是,现在的地球并没有发现与之相似的物种。而且,古老物种的数目远高于现存的同属物种。

举例来说,尖锐粗大的牙齿化石重五六千克,拥有这种巨大牙齿的生物或者是已经变成化石的鹦鹉螺,它们的身长都在七八米,高都在一米左右。这些动物必定属于大型兽类或者贝类,它们生活在自然不断稳定向前发展的时期。这时的自然界具有高温制造有机物的强大能力,制造出的有机物较为分散,难以与其他物质融合,但其自身可以自动聚集,形成较大体积的器官,以便形成巨大的躯体。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地球初期存在许多庞大物种的原因。

大自然在原始海洋的基础上不断形成现在的海洋,而且在海水无法漫到或者已经退去的地方形成现如今的陆地,并孕育生命。当时的陆地类似于海洋,地表温度远高于现在地球的温度,只有能够抵抗酷热的生物才可以生长。科学家发现,许多古生物遗迹都来于地下,主要分布在煤矿或者青石矿中,这就意味着古老时代的某些鱼类和植物已经灭绝。因此,海洋动物的出现时间可能在陆地植物出现之前不久,两个时期不会相隔太远。海产品方面具有较多的化石,其都具有很明显的特征,但陆地方面的证据也十分具有说服力,所有这些证据都能说明海洋生物和陆地植物中古老种类已经灭绝。也就是说,当海洋和陆地上的环境不再适宜自身生存时,这些种类无法完全适应变化的自然,所以被自然逐渐淘汰。海洋生物化石洋流和火山对地形的影响

洋流通常由东向西流动。自然界的这种普遍现象导致各个大洲的西海岸一般都堆积得较高,而东海岸由于海水的冲刷通常为比较平坦的斜坡。

如前所述,早期地球长期处于滚滚热浪和火焰熊熊的状态,这段时间长达3.5万年,在此期间没有任何生物存在。后来,在距今1.5万年到2万年的这段时期,地球上是一片汪洋大海。从理论上推测,地球必然需要长时间的演化,大气温度才能够慢慢降低,洪水才可以退[1]去,地球表面才能慢慢形成现如今的样子。炽热的岩浆涌入海里

但是,海洋除对地球内部产生作用外,还会对地球表面的一些地区产生影响。综上所述,各大洲的最南端往往都呈一个锐角,这可以推测出洪水由南极而来,所以将陆地的南端冲击得比较尖锐。然而,当洪水覆盖了全部地表后,海洋便处于一种平衡状态,那么洋流就会停止由南向北的运动。此时的海洋只会在月球的引力下运动,而该引力与太阳的引力相互作用,形成了潮汐和由东向西的洋流运动。

洪水刚开始泛滥的时候,是由两极涌向赤道,因为两极地区的温度最低,导致雨水首先降落在两极,随后逐渐向赤道地区扩展。当洪水淹没赤道地区后,其建立起恒定不变的由东向西的运动。这种运动产生于早期地球洪水还未退去的时期,并且一直维持到现在。既然洋流普遍都是自东向西运动,那么其产生的结果也是普遍存在的:各大洲的西海岸地势高耸,东海岸较为平坦。

当海水缓慢下降时,各大洲的最高点逐渐显现。它们就仿佛被拔掉塞子的通风口,不断地向外喷出火焰。这些火焰来自地心,由某些物质沸腾后形成,同时也成为火山喷发的燃料。这种情况发生在第二阶段末期,此时的地球表面不是水就是火,它们共同吞噬着大地,就好像恐怖的地狱一般。陆地生物是在第二阶段结束时形成的,那时洪水已经退去,所以没有物种曾见过这般可怕的景象。科学家根据那时欧洲和美洲两个大陆的北端相连的证据,推测洪水已经消退。这时期的火山数量也急剧减少,火山爆发的条件之一为水火交融,而那时洪水消退,与火山相隔一定距离,所以火山爆发便相应减少。

第二阶段刚刚结束时,即地球形成五六万年之后,那时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低海拔地区到处都是水,充满深水滩、激流和旋涡;海底或地表火山的爆发,以及层出不穷的地震,引发地下洞穴的坍塌;泛滥的洪水、汹涌的江河,伴随着地震的洪流和掺杂着熔化的玻璃、硫黄、沥青的激流,一起奔腾着摧毁高山,流进平原,侵蚀地表水;水汽聚集成的云团、火山爆发产生的大量灰尘与碎石形成的浓雾遮挡了空中的太阳。此等恐怖景象幸好已经过去,后来才逐渐诞生了动植物。但正是有了这些极端的环境,才最终诞生了地球上的生命。初民生活

最初,地球表面总会时不时地颤动。初民为了躲避洪水的袭击,只能逃向高山。然而,火山的爆发又会将他们逼回一直颤抖的大地。

初民赤裸身体,仍然保持着未开化的状态,忍受着大自然的风吹雨打与猛兽不时的袭击,所以那时大部分人的寿命都很短,造成人口数量无法增加。身处其中,初民对周围的环境感到深深的恐惧与不安,在生存压力面前,他们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将他们团结起来的动力源于共同抵御大自然的侵袭与猛兽的攻击,以及建造住宅、制造武器等。此时的武器多是由硬石块、玉石和“雷石”打磨成的斧形石头。名词解释

雷石:这是一种古人认为由云端陨落、雷火打磨而成的神石,其实为一种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某种矿石或陨石。

后来,初民无意间发现用石块互相敲击会出现火花,由此学会了打火。初民还会利用火山的烈焰或者炙热的熔岩点火,在森林或者荒野中开辟出适宜生存的环境。这个时期,初民在武器和火的帮助下可以开辟出一块净土,消除原有的毒害。他们会用石斧削下树枝和树干,截成一段段木块,用于制造更多的武器和工具。在制造出大锤及其他笨重的防御性工具之后,他们又制造出轻巧便携的武器,以便从远处射击目标。他们用一根兽筋拧成绳,将其与一根可以弯曲的结实树枝相连,由此造出了弓;随后又将一些小木块削尖,由此制成了箭;最后,他们又制造了渔网、木筏、小舟等工具。

如果一个家庭就能发展成一个社会,或者几个家庭发展成社会,那么初民的社会将永远停留在原始阶段。事实上,直到现在依然有部分人在以这种方式生活。他们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满足于当前的状态。只要生活空间足够大,猎物、鱼类、果实等食物充足,他们便可以生活得无忧无虑。然而,假使洪水或者高山将人们生活的环境与外界隔绝,一旦人口数量增长得过高,他们就只能瓜分土地,使土地成为私有财产。人们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产业,并使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依恋之情。这导致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影响,于是秩序、规则、法律等社会附属品便应运而生。等到社会稳定后,各种社会力量就会共同作用其中。

不过,初民深刻地知晓最初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灾难,他们保留着苦难经历的永久记忆。他们认为人类会被肆虐全球的洪水淹没,或者被一场雷火烧死。他们之前曾逃到某座山上避难,并逐渐对其产生深厚的感情。但当这座山爆发山火时,他们会认为它变得非常可怕。当他们看见大地上水火相争的情景时,他们会编出许多神话。他们相信世界上一定存在着凶神恶鬼,这便是最初的迷信和恐惧。这些以恐惧为基础建立的感情,此后便牢牢地刻在人们的记忆中。寒来暑往,即便暴风雨之后迎来了宁静,也了解了大自然的活动和可能发生的后果,初民的心情始终无法平静。也许只有在稳定的地区建立了庞大安定的社会后,人们才会有多余的精力彻底了解自然的各种活动和后果。史前人类发展过程科学与和平

在历史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荣誉得失的虚无缥缈和欢笑悲伤的过眼云烟。他们懂得科学才是真正的荣耀,和平才能使人类真正幸福。

仅在3000年前,人类才开始运用自身的力量改造自然界,并将这种人与自然的合力扩展到其他领域。在此之前,许多宝藏都有待挖掘。在人力与自然力结合之后,人们才逐渐探索到地球上的宝藏,并着手开始挖掘。尽管仍有许多埋藏在深处的宝藏未被发现,但假以时日,人们最终会将它们开采出来。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人们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必定会得到大自然的馈赠——在宝藏中选择有利于自己或者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东西。

人类运用智慧驯养、驾驭、征服了很多动物;通过劳动治理沼泽,疏通河道,消除险滩急流,开辟森林,开垦荒地等;依靠思考来计算时间,测量空间,描绘天体运行等,比较天体和地球,加深对宇宙的认识;利用科学技术横跨海洋与高山,缩短了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之间的距离;还不断探索、发现新的大陆和岛屿,进一步扩大人类居住的范围。总而言之,大自然如今到处都有人类留下的痕迹。

人为力量尽管由自然力衍生而来,但往往表现得更强大。它以自己的方式慢慢地改变着大自然。因此,大自然的全面发展与不断完善,离不开人为力量。农场风光

那么,将原始自然与人类改造后的自然进行比较,将人数较少的美洲野蛮种族或非洲半野蛮民族与人数众多的文明民族进行比较,并且研究那些居民生活的土地状况,我们就会发现那些人只发挥了很少的作用。那些半野生状态或者未开化的民族在土地上只留下了很少的改造痕迹,没有意识去改造大自然。他们虽然在不断耕种,但只会使土地承受能力达到极限,而不懂得土地休养生息的知识。这些人的破坏多于建设,消耗多于创造。然而,比起这些尚未开化的人,那些初步开化的人才更加让人心寒。他们罔顾人性,现在的文明仍然难以改变他们。他们曾经破坏了许多乐土,摧毁了幸福的萌芽,无视科学成果。曾有过人类繁华痕迹的北方地区,后来却变成了人类灾难的来源。人们曾经多次目睹这群野蛮人由北向南迁移,沿途破坏他人的生活,打破了原有的和平。通过查阅各国的历史,其中记载着2000多年的战祸,和平时期屈指可数。

自然界利用6万年将地球表面的高温降低到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使地球表面成型并稳定。与之相比,人类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安定下来,不再相互残杀、相互敌视呢?人类何时才能领悟到和平、安静的意义,去找寻真正的幸福呢?他们如何才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摒弃统治世界的妄想,停止侵略弊端极大的远方殖民地呢?举例来说,西班牙与法国的领土面积相近,但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面积比法国大10倍,这难道说明西班牙要比法国强大10倍?而且,西班牙将大量精力用于开发海外殖民地而不是开发本国资源,会使自己变得更加富强吗?另外,原本为绅士之国的英国现在也致力于大肆开发海外殖民地,殖民地数量多到有“日不落帝国”之称,这难道不正说明英国已经抛弃了往日的深谋远虑了吗?这样看来,在对待殖民事业的问题上,古人相较于现代人目光更加长远。古时候,只有在人类的数量超出土地的负荷时,人们才会考虑移民,以保证土地和商品的供应足够维持需求。一提起蛮族南侵,人们下意识地就会认为非常恐怖。但事实上,当时蛮族的活动范围仅限于一些气候寒冷、土地贫瘠的地区,他们生活区域的周边就拥有肥沃的土地,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生活资料,所以他们才会多次南侵。即便如此,仍不可改变的是,他们的南侵依旧是血腥的。此图为美国画家本杰明·韦斯特(1738—1820)创作的《爱德华三世渡索姆河》,反映英法百年战争中的战斗情景。

人类的愚昧是造成这些血腥事件的原因,此处不再多加叙述。我由衷希望文明民族间可以相互制约而达到平衡状态。尽管这不一定是最完美的状态,但至少可以使现如今的安定生活维持下去,这也是大势所趋。人们对自己的真正利益有所觉察时,就会意识到只有社会稳定,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益。这也是我希望人类明白的和平与安宁的意义,并且希望人类能为之不断努力奋斗。因此,君主若可以放弃征服的欲望,否定谋士唯利是图的想法,看清他们的好大喜功、从中谋取利益的本质,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安定。

假设社会正处于和平状态,那么人力在这种情况下对自然产生的影响可以有多大呢?如前所述,地球的温度在逐渐下降,人力可以逆转这种趋势,使地球的温度逐渐回升。假如法国也和加拿大一样人烟稀少、森林丛生,那么处于同纬度的法国巴黎就会像加拿大魁北克一样寒冷。改善环境,开垦荒地,迁移人口可以维持某一个地方的温度,使其在几千年内保持恒定状态。这对于“地球冷却说”(地球在逐渐冷却的事实)带给人们的疑问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解答。

此时,有的人会疑惑,按照这个说法,地球现如今的温度应该比2000年前低,但一些贯穿古今的事实却证明情况是完全相反的。举例来说,古代高卢(法国)与日耳曼都有驯鹿、猞猁和熊等动物,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动物都迁移到北方,这种北迁趋势与之前设想的南迁的趋势截然相反。而且,塞纳河的某一流域在过去会于冬季结冰,但如今已然不会再出现结冰的情况。这些事实证明了“地球冷却说”的错误性。然而,如果现在法国和德国仍然像古时的高卢和日耳曼一样爱护自然,不去砍伐森林,而去治理沼泽、疏通河流、开垦荒地,那么以上这些情况绝对不会出现。世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思,地心热量的减退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体会到的。地表温度由疯狂高温下降到如今的温度用了6万年,即便再过一个6万年,地球的温度也绝不会降到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步。除此之外,我们将这种缓慢的冷却与空气中偶尔出现的寒冷气流进行比较后就会发现,如同夏季的最高气温与冬季的最低气温只相差三十几度一样,对温度变化的影响而言,外因要远高于内因。可见,高空寒流被湿气吸引向下或是被气流挤压到地面,只会作用于气温的变化,而非使地球冷却。猛犸象

由于生物具有新陈代谢,在活动的时候会产热,在代谢的时候会散热,因此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一个地区的温度是由人、动物以及植物数量的比例来决定的。因为人和动物会向外散发热量,而植物会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除此之外,人类学会用火之后,也使人口密集地区的温度逐渐上升。在寒冷季节中,巴黎的圣豪诺勒郊区的气温比圣马索郊区的气温低两三度,就是因为圣马索郊区的人口更多,当空气经过这个地区时会吸收烟囱中散发的热量,从而使该地区的温度升高。另外,同一地区也存在森林导致的气温差异,因为树木会吸收太阳的热量,释放湿气。湿气会缓慢形成云朵,以雨的形式落到地面上。云层越高,落下的雨就越冷。如果树木是在自然状态下成长的,那其枯萎后会在地面慢慢腐朽。如果该地区人口较多,这些树就有可能会被砍伐,并作为木材燃烧放热,使该地区的温度上升。

温度的高低决定了大自然的能量总值。一切有机体的生长和发育都会影响大自然的能量变化。因此,人类通过控制万物的生长,改变温度,以期消除对人类发展不利的物质,发展有利于自身的物质。在某些地域内,多种因素能达到平衡,可以互相影响,控制温度,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想在一个地区发展之初就具备这种条件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存在不需要人力疏导水流、消灭杂草、驯养动物并繁殖的地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从地球上生存着的300多种兽类和1500多种禽类中,选择了20种进行人工饲养,即骆驼、马、驴、黄牛、奶牛、绵羊、山羊、猪、狗、猫、兔子、南美羊、水牛、鸡、鹅、火鸡、鸭、孔雀、鹌鹑、鸽子。自然界中的这20种动物,数量众多,同时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它们数量多是得益于人类的养殖,人们利用科学知识驯养它们,并使其大量繁殖。在不懈努力下,这些牲畜终于为人类所用:耕地,运输产品,成为人类衣食的来源。总之,它们会满足人类大部分的需求,无私地服务于人类。被人类驯化的动物

在人类选择的这几种禽兽中,鸡与猪的繁殖能力最强且分布范围最广。这从侧面说明旺盛的繁殖能力可以抵抗多种不良环境。它们可以在人烟稀少的岛屿生存,即便是最偏远的地区,也依旧会有鸡和猪存在——它们是随着人类的迁移而到此地繁殖的。在过去的南美洲,任何家畜都还没有被殖民者带来时,贝卡利猪与野生鸡就已经在此繁衍生活。虽然它们比欧洲本土同类的体形要小,外观也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属于同一物种,且均可被人类驯养。然而,当时南美洲的未开化民族并不是聚集在一起生活的,也不喜欢饲养动物,所以没有驯养任何牲畜。他们无法区分禽兽的优劣,也不会选择一种动物进行饲养并让其大量繁殖。因此,尽管那时他们周围生活着许多繁殖力很强的动物(如鹌鹑类中的合科鸟),他们也没有想过要去驯养这类动物。事实上,只要他们肯花费一些精力驯养,这些动物就能为他们解决衣食问题,而且不用再去辛苦地打猎。

因此,懂得了如何控制禽兽代表初民走向文明的标志。这种技能逐渐帮助人类战胜自然界,获得了统治自然的最佳力量。在驯服野兽之后,人类就可以借助野兽的力量来改变大自然,例如,将荒原变为良田,将野生植物变为良木,等等。初民在驯养野兽的同时增加了大地的活力和生命力;通过培育动植物来提供自身新陈代谢所需的能量,既使自身的生命得以正常运转,又提高了自身生存技巧,还帮助动植物得以繁衍。初民的努力使大自然变得富饶,人口得以增长。古时一个容纳二三百人生活的空间,如今已经容纳了几百万人;之前某些没有牲畜存在的地区,现在也已经繁衍了成千上万只牲畜。人类不断探索发挥自身的力量,是为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不断培育出更多的品种优良的牲畜。对于植物,人类选择改良那些会结果实的植物,以便其结出更多的果实。此图为荷兰画家文森特·凡·高(1853—1890)创作的《收获景象》。

现在,在我们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谷类粮食并不是大自然的馈赠,而是人类发挥自身智慧培育出的品种。大自然的任何区域都没有不经人类种植便能生长的小麦。显然,小麦是经人类改良后才有的一种植物。因此,最初的小麦应该是人类从自然界中千万种草里选择出来并逐渐培育出来的。人类在地里播种小麦的种子,在麦穗成熟后将其收获,其间还经过多次杂交,最后才准确掌握了合适的施肥量和耕种期。尽管小麦与其他一年生植物一样,果实成熟后就会枯萎死亡,但它的幼苗能够抵抗严寒,可以适应多种气候,且种子能够长时间储藏而不丧失繁殖能力,因此小麦成为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记载证明,在发现小麦之前,人类已经掌握了具有一定科学性的种植技术,并且会在种植的同时不断改进技术。

举例来说,在改变植物性能方面,只要将150年前的蔬菜、瓜果、花卉与现代的相比较,就能说明人类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编纂关于花卉分类的索引,但直到今天这份工作依旧没有完成。根据这本索引的记载,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前后所记录的花卉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之前人们眼中那些非常美丽的花卉(如丁番、马兰、熊耳等),如今看来都是非常普通的花卉,甚至鲜少有人会提及它们。虽然这些花卉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人们种到了花园里,但它们并没有发生改变,形态依然是原始的自然状态,花瓣只有一重,雌蕊很长,颜色不鲜艳,没有茸毛,色泽也不鲜亮。过去,菊苣和莴苣这两种蔬菜只有一两个品种,而且质量一般,如今市面上可以见到50多种可以食用的菊苣和莴苣。同样地,优质的水果也是距今不远的时期才开始出现,而且尽管它们从未改变过名字,但口感、色泽等方面却有很大差异。现代物品与过去的相比,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但它们的名字发生了改变。举例来说,将现在的花卉、果实与古希腊作家笔下的进行比较后就能发现,古希腊时期的花卉均为单层,果树都是一些品质较差的野树,结出的果实很小,又酸又涩,口感发柴,既没有现在的水果好吃,也没有现在的水果好看。嫁接的具体方法为,在砧木上开一个小口,将能够结出优良果实的苞芽或者小枝插入砧木。之后,苞芽或小枝会继续生长,最终结出结合了两种果树优势的果实。尽管这些树苗是嫁接在砧木上,但它们并不会遗传砧木的品质,因为砧木没有向子代提供遗传物质,它的作用仅是作为营养供体向幼苗输送养料,方便幼苗的快速生长。

但是,野树也可以变成品质优良的品种。人们曾为了从自然界的野树中挑选出优良品种,而将成千上万棵幼苗栽到土地中,慢慢培育。经过反复播种、培育幼苗,使其结出果实,筛选出果实甜美的树,以此为亲本不断杂交得到优良树种。行百里者半九十,尽管初步的探索已经耗费了许多精力,但第二个、第三个以及之后的很多探索仍然需要不断完成,否则之前的努力便会付诸东流。人们进行的第二个探索是将树木进行嫁接,即把挑选出来的树嫁接到另一优良树木中,以便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但遗憾的是,挑选出的几棵树种无法将其优良性状繁衍到子代中去,长出像它们一样优质的小树,这说明优良品质属于个体特性,而非群体普遍性。因为那些优良果实的种子或核与其他普通果实的没有什么区别,最后长出来的都是野树,因此单凭它们无法形成新品种。后来,人们通过树木嫁接的方法培育出了与原来不一样的第二类品种,并推广这个品种。

在动物界中,许多特性看起来属于某一动物个体,但其往往属于整个种族,因为种族内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进行遗传。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比起对植物品性的影响,人类对动物品性的影响要大很多。对于动物来说,同一物种往往具有相似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能够以有性生殖的方式传递下去。但对于植物来说,由于无性生殖占绝大多数,有些物种的变形无法通过繁殖来延续。举例来说,人们培育了很多鸡类和鸽类的新品种,其又都繁殖了后代。人们也可以通过杂交的方法培育改良其他禽类的品种。另外,人类还可以将外来物种移植到本地,或者驯化野生品种。以上种种事例都表明,人类在意识到自身的力量之前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并且直到现在仍没有挖掘出全部的力量。人类运用自身的力量和智慧创造了文明的历史,因此越深入地研究自然,越能够改造自然,在大自然中发掘出新的财富。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到目前为止的发掘并没有削弱大自然的力量。

由此看来,对于人类而言,意识若受到智慧的引导,那么人类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只要人类可以不断改善自然状态下的自己,便会将自身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此图为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1798—1863)所绘的《自由引导人民》。

但是,全世界范围内政治发展程度接近完美的国家数量少之又少。在我看来,政治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和平稳定的社会、富强的经济、各种行之有效的福利政策等手段来保障人民的生活。即使这样仍旧无法提供绝对平等的环境,但也绝非是不平等的不幸环境。现在看来,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实现绝对的平等。保障人们健康的医药系统、不断改善人们基本生活水平的科学技术,以及为了战争而研制出来的技术,是否都能算作人类历史的进步呢?我们不得而知。自古以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其间多数时候都不计后果,从而忽略了对长远发展的估计。这样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人类对未知充满恐惧,难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一般情况下,人类会首先将这种恐惧转化为破坏的力量,之后才会逐渐接受这种恐惧,将目光转移到美好的那一面。后来,人们慢慢地厌倦了虚无缥缈的荣誉和无意义的欢笑,顿悟到科学与和平才是真正的荣耀与幸福所在。[1] 这里的时间仅是布封的一个推测。布封生活的年代地质学才刚起步,相关知识还比较匮乏,因此推测出的数据与现代差别较大。第三章 鸟类麻雀

在荒郊野岭和人烟稀少的地方,我们从不会见到麻雀的踪影,因为它们像鼠类一样,总是生活在人类住宅区的附近。人们发现,麻雀懒惰又贪吃,只能依赖人类的施舍来获得食物。它们常常聚集在人多的地方,不喜欢生活在树林里或空旷的原野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城市中的麻雀远远多于乡村中的麻雀。麻雀最喜欢待在粮仓、谷仓、鸡舍、鸽楼等地方,那里有它们喜爱吃的食物。它们数量庞大,还非常贪婪,在食欲的驱动下,有时还会做出一些愚蠢的举动。对于人类而言,麻雀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地方——它们的羽毛毫无价值,肉也不能制成美味佳肴;叫声叽叽喳喳,十分刺耳;行为贪婪无耻,没有节制。因此,人们总是想尽各种办法驱赶它们。名词解释

科尔多凡棕麻雀:分布在非洲的苏丹和乍得。食性较杂,主要以谷物、种子、果实等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间也吃大量昆虫,特别是雏鸟,几乎全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麻雀最令人厌烦的地方不在于它们的数量众多,而是它们诡计多端,难以对付。它们十分狡猾,几乎不会害怕人,从来不放弃自己选定的住所,能够轻易躲开人们设置的圈套,还会记恨想要逮捕它们的人。和麻雀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人类难以占据上风。

麻雀的巢穴十分简单,外面一层由干草筑成,里面填充着羽毛,即使被人类捣毁,它们也能马上再搭建一个新窝。通常情况下,麻雀一窝能产下五六枚卵,甚至更多。假如这窝卵遭到人为的破坏,经过8~10天的时间,麻雀就能再产一窝。麻雀通常在树上或者屋顶上筑巢,如果被人类发现并且破坏了它们的蛋,它们会寻找更加隐蔽的地方重新产蛋,例如库房。麻雀

麻雀的食量很大,会吃掉许多粮食,饲养麻雀的人统计过它们的食量,发现一对成年麻雀每年大约食用10千克谷物。虽然麻雀有时会给雏鸟喂食昆虫,自己也会捕食昆虫,但它们主要的食物是谷子。农民播种或者收获谷物时,麻雀总是紧紧地跟在后面;农妇给家禽喂食时,麻雀也会伺机捡拾散落的谷物。麻雀有时飞到鸽楼中寻找食物,甚至会吃掉幼鸽嗉囊中的东西;它们还喜欢捕食蜜蜂,消灭这类对人类有益的昆虫。正因为麻雀作恶多端,危害四方,人们才会厌恶、驱赶它们,尝试用各种方法消灭它们。

麻雀常常居住在屋檐下或者墙洞中,有时还会把窝搭在枯井里或窗台上,一些麻雀还会在树上筑巢,曾经有人在柳树和核桃树上发现了麻雀的巢穴。麻雀在树上筑巢时,总会选择树梢的位置,巢的结构和平时一样,都是外面布置着干草,里面填充着羽毛。麻雀会利用自身的聪明才智设计自己的巢穴。当它在树上建窝时,会在巢的上方搭建一个遮挡雨水的篷盖;当它在洞内或有遮盖物的地方筑巢时,便不会搭建这个篷盖了。

当然,有些麻雀非常懒惰,还十分大胆。它们不愿意耗费精力自己筑巢,它们会投机取巧,赶走白尾燕,占据白尾燕的窝;有时候甚至还会袭击鸽子,把鸽子的住所据为己有。

正如前面所介绍的,比起其他鸟类,麻雀的性情多变,生活方式多种多样,这也是它们的习性和群居生活导致的。它们从社会中索取自己生存所需的一切物质,却从不回馈社会,不肯为他人作一点儿贡献。在和人类周旋的过程中,麻雀充分发挥了自己谨慎的本能,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场合随机应变。伯劳

伯劳的体形娇小,身躯短小精悍。它的嘴类似于鹰嘴,前端具钩,强健有力。它生性勇猛,凶残好斗,而且酷爱肉食,可谓是“雀中猛禽”,堪称小型鸟雀中的强盗。伯劳有着百灵鸟的体形和鹰的勇气,它们常常成双作对地在空中飞舞,就算被其他鸟雀甚至是鹰围在身边也不会感到害怕。名词解释

伯劳:体形虽小,但是生性凶猛,尤其是对待猎物极其残暴,所以又称屠夫鸟。

有时人们会看到,一只其貌不扬的伯劳居然敢和喜鹊、乌鸦等鸟类搏斗,面对体形比自己大得多的敌人也毫不畏惧。它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还常常是挑衅的那一方。伯劳

一旦有不速之客闯入伯劳的领地,它们会迅速地冲上去,一边高声鸣叫,一边给敌人以重创,让它们狼狈地落荒而逃,再也不敢回到此地。尤其是幼鸟受到外敌的威胁时,伯劳夫妇会怒气冲天地联手攻击敌人。骁勇的表现是它们战斗中的制胜法宝。即使面对实力相差悬殊的敌人,它们也不会缴械投降,而是用爪子牢牢地抓住敌人,用尖利的喙狠狠地啄向敌人,直至和强敌同归于尽。因此,即使是最凶猛的鹰都难以抓走伯劳,也不会主动招惹它们,总是远远地避开。

伯劳有时会啄食昆虫,但它的最爱还是蜥蜴类。它常常大摇大摆地巡视自己的领地,追逐身边的小鸟;有时也会去抓小山鹑或小野兔;不幸被陷阱困住的小鸟也会落入它的手中。伯劳抓到猎物之后,会咬断猎物的颈部,啄开它的脑袋,杀死猎物,然后拔掉羽毛享受自己的大餐。如果有剩余的食物,还会带回巢中慢慢享用。鸽子

身体比较笨重、难以长期离开地面的飞禽更容易被人类驯化,例如鸡、火鸡和孔雀。人们只要在一片土地上搭建一个草棚,就可以圈养家禽,而身体轻盈、飞行速度快的鸟类,则难以被驯养。人类若想要饲养鸽子,还要留住它们,则必须建造一个鸽楼。鸽楼的外墙用泥涂抹得光滑平整,内部由许多小格子组成。名词解释

鸽子:人类驯化鸽子的历史也很悠久。和其他家禽不同的是,鸽子除了为人类提供肉食外,还能成为信鸽、赛鸽等。鸽子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和归巢能力,不过鸽子为什么能识别方向至今还没有定论。

鸽子不像马、牛、羊等家畜容易被驯服,也不像鸡、鸭、鹅等家禽能被圈养起来,只有它们自愿成为人类的所属物时,人们才可以豢养它们。人们给鸽子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舒适的住所,鸽子才愿意接近人。如果人们无法为鸽子提供它们所需的物质条件,它们便会飞到其他地方去。不过,有些鸽子天性爱好自由,宁愿住在树洞或土洞里,也不愿住进舒适无忧的鸽楼中;有些鸽子不喜欢待在人类提供的住所里,无论人们把鸽楼做得多么好,始终无法让它们长期停留;还有一些鸽子生性胆小,寸步不离地待在鸽楼里,连觅食都不肯飞出去,需要主人的投喂。

自古以来,鸽子在人类社会中扮演了许多角色。鸽子有时作为宠物陪伴在主人身边,有时充当信使传递消息,还有时是人类的食物。人们发现,鸽子拥有精准的归巢本领,即使被带到很远的地方,它们也能够牢记回家的路线,从不让主人失望。人们也利用鸽子高超的归巢能力,训练出了信鸽,向千里之外传递信息。

家养鸽子和野生鸽子有许多共性:喜好群居生活,互助友爱,温顺忠诚,常常清洁、保养自己的羽毛,并且希望得到关注和怜爱;伴侣之间的爱意从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退;它们相互扶持,不会发脾气,也没有怨言,共同承担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雄鸽会和雌鸽轮流孵卵,一起养育后代,以分担妻子的重担。雄鸽和雌鸽之间是平等关系,这是它们维持幸福生活的基础,在爱情和家庭方面,它们为人类树立了一个好榜样。野雁名词解释

灰雁:通常晚上迁徙,白天休息和觅食。休息时,单脚站立。

在晴朗的天气下,野雁常常在高空中飞翔,只有在雾天时才会下降至低空飞行。它们挥动翅膀拍打着空气,平稳地在空中飞行,几乎毫无声息。野雁在飞行时也会自动排列成队伍,这种列队体现了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它们的智慧远远超过那些自由散漫、毫无秩序的鸟群。如果我们认真观察,会发现雁群的排列遵循几何规律,采取了最优的组合方式。对于每只野雁来说,它们不仅能够跟随着雁群,保持完整的队形,还拥有充分的空间,可以轻松自在、毫无束缚地飞翔;对于整个雁群而言,队形不仅能够降低空气阻力,还能够减轻长期飞行造成的疲劳,保证每只雁都不掉队。野雁

每个雁群大约包含四五十只雁,每只雁都能在队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当雁群比较庞大时,它们会排列成两条斜线,最前面形成一个夹角,看起来像是一个“人”字;当个体数量较少时,它们会排列成一横排,看起来像是一个“一”字。领头雁位于“人”字形的顶端,它第一个承受空气的压迫,若是感到十分疲惫,会换到队尾处休息,由其他雁在前方开路。普林尼认为这种秩序分明的阵形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形成的,他曾说:“任何人都能够看到雁群,因为它们在白天飞行,而非夜晚。”野鸭

野鸭也是一种有着迁徙习性的鸟类。在秋天,它们会结伴而行,从北方飞到南方。在10月中旬,第一批野鸭率先到达法国境内;待到11月时,大部分野鸭陆续到达这里。它们在这里短暂停留后继续飞行,从一个池塘到另一个池塘,从一条溪流到另一条溪流。这时候,猎人开始大规模捕杀野鸭,有时在白天四处搜寻,有时在傍晚设套埋伏,有时还会使用圈套和细网。然而,野鸭具有很高的警惕性。在降落到水面之前,它们会先在空中盘旋许久,似乎在侦察周围是否潜藏着危险,确定没有敌人后,才会越飞越低,从水面划过,降落到宽阔的水域中,并且始终和岸边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野鸭群会专门派出几只警备员,负责侦察敌情,一旦嗅到危险的气息就会发出警报。猎人要想得手,必须运用计谋捕捉它们,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欺骗、引诱和偷袭,若是贸然攻击,还没有靠近野鸭,就会让它们溜走了。

傍晚是捕捉野鸭的最佳时机。猎人会事先埋伏在草丛中,或者借助地形隐藏在其他地方,等待野鸭群降落在水边。深秋时分,夜幕总是来临得比较早,野鸭群总是伴随着夜晚降临,猎人一定要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当耳边传来翅膀的呼啸声时,这意味着野鸭群即将到来。猎人会将家养野鸭作为诱饵,抢先捕捉先到的野鸭。如果想要一次性逮捕大量的野鸭,则需要提前布置好细网,而陷阱的机关就掌控在猎人的手中。猎人的网可以覆盖很大一片水面,能够将诱饵吸引来的野鸭一网打尽。猎捕野鸭要求猎人具有十分顽强的毅力——他必须一动不动地隐藏在水边,即使手脚冰凉也要耐心等待,甚至有时感染风寒的可能性比成功得手的概率还高。不过,猎人对这项活动一直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总是跃跃欲试,只有趴在草丛中冻僵的时候,才会暗自发誓再也不做这项工作,可是过后又会将自己的决心抛之脑后,兴致勃勃地计划着再一次猎捕野鸭。天鹅名词解释

天鹅:是终身的一夫一妻制鸟类,如果其中一只死亡,另一只会孤独地过完后半生。

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动物世界中,过去都是通过武力挑选霸主,而现在则是根据仁德推举贤君。陆地上的狮子和老虎,天空中的老鹰和秃鹫,都喜欢依靠暴力称霸一方,使用武力镇压手下;但天鹅与它们截然不同,它们是以德服众,凭借自身高尚、宽容的德行在水上称王,目的是创造一个和平的水上世界。天鹅不仅仪态威严,而且拥有力量和勇气,但并不会滥用权威,只有在自卫时才会动用武力;虽然它们很容易在战斗中占据上风,但从不会挑衅别人。天鹅

在水禽中,天鹅是以德立威、崇尚和平的明君,敢于和空中的霸主相抗衡,面对主动攻击的鹰也不退缩。天鹅宽大坚实的翅膀能够当作盾牌,它们用力挥舞着翅膀来应对鹰的挑衅,击退鹰的进攻,往往能够成功保卫自己的领地。除了凶猛好斗的鹰是它们的劲敌之外,其他善战的猛禽也不敢轻易挑战它们的权威。天鹅能够与自然中种类繁多的生物和平共处,对于栖息于此的水禽而言,与其说天鹅以君主的身份统领整片水域,不如说它以前辈的身份照顾着各种水禽,并且得到了大家的拥护和爱戴。天鹅就像是共和国推选出的领袖,它们的愿望是安宁与自由。它们向他人索取多少,便会回馈多少,所以其他公民无须惧怕这样的首领。

天鹅的外表高贵端庄,体态优雅,它们的美丽得到了世人的肯定。它们仿佛水中的精灵一般,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天鹅可以说是最讨人类欢心的一种鸟类。它们有着优美圆滑的身体曲线,高贵典雅的仪态神情,英姿勃发的姿势行为,一举一动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从众多水禽之中脱颖而出。在古希腊神话中,天鹅有个美丽的别称——爱情之鸟,相传美女海伦的父亲宙斯就曾幻化成一只天鹅追求她的母亲勒达。

天鹅拥有纯洁灵动的身体曲线。它们的脖颈雪白修长,胸脯丰满,上身挺拔,就像是破浪前行的船头;它们的腹部像船底一样,支撑着整个身躯在水中漂游;脚蹼像是船桨,尾巴像船舵那样起着平衡和掌控方向的作用;双翅迎风鼓起,好似高高飘扬的风帆。它们是水禽当中的佼佼者,是造物主创造出来的一艘富有生命的帆船。

天鹅了解自身的高贵,所以感到无比自豪;它们也清楚自身的美貌,所以知道洁身自好。它们总是将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博得人们的赞美。事实上,人们的确无法抵挡它们的魅力,无论是远远地观赏天鹅成群游泳的身姿,还是在岸边近距离地欣赏它们优雅的举止和妩媚的动作,都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天鹅生来向往自由,它们喜欢随心所欲地生活在湖泊中,有时在水中遨游,有时沿着湖畔散步,有时在芦苇丛嬉戏,有时在僻静的港湾中休息……如果它们无法获得充分的自由,被迫圈在一方小天地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