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下次生病前(增订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0 10:38:57

点击下载

作者:裴洪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在孩子下次生病前(增订本)

在孩子下次生病前(增订本)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在孩子下次生病前/裴洪岗著.—增订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ISBN 978-7-117-28512-4

Ⅰ.①在… Ⅱ.①裴… Ⅲ.①小儿疾病—防治 Ⅳ.①R7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99177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在孩子下次生病前(增订本)

著  者:裴洪岗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20年3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8512-4

策划编辑:刘彬

责任编辑:刘彬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谏言

面对孩子,我们都可能犯过错,或者是关心则乱,或者是人云亦云。

让我们在孩子下次生病前,成为更加理性、更加优秀的父母。自序

我大学本科读的是儿科系,研究生读的是小儿外科,毕业后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做了12年的小儿外科医生。在行医过程中,发现一方面医生很辛苦,另一方面患者的就医体验很差,漫长的排队时间,却只能得到几分钟的诊疗,医生和患者其实都不满意,大家都想去改变,却发现很难。

从2013年年底开通微信公众号drpei以来,我开始写育儿科普文章,内容包括儿童常见病的应对方法、育儿路上的那些常见陷阱的提醒,也包括一些行医路上的体会和思考。写作过程中我本着“让父母少花钱,让孩子少受罪”的目标,尽力让自己的科普内容遵循循证原则,做到可靠、可信,就这样坚持了3年,到了2016年累计写了近两百篇文章。很多家长一遇到孩子的健康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到我的公众号里去查找答案,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内容实用可靠、通俗易懂。

无论是在微博还是在微信平台,一篇文章发布后阅读都集中在前三天,一周后就鲜有人问津,但这类常识性科普文章应该要有比时评性文章更长的生命周期,纸质出版可以让这些知识走得更广、更远,于是在2016年有了《在孩子下次生病前》这本书。

转眼间,这本书出版已3年,累计有近10万的读者。对我而言,过去的3年是充实的3年,从医院辞职,创建了“怡禾”这个咨询平台,开了自己想开的那家诊所,同时维持着公众号的科普写作。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之所以把写科普这件事坚持了下来,是因为之前的写作给家长带来了一些帮助,形成了一些口碑,网上的读者也越来越多。

读者的关注是一种认同,也是一种压力,想偷懒的时候,想想还有那么多人在等着更新,就会打起精神来写,这个动力也促使我把育儿问题写得更全面、更细致,所以才有了今天这本增订本图书。

就内容而言,这3年新写的内容也足以撑起另外一本新书,只不过和前面的内容一样,新内容也都是面向年轻父母们的养育指导,而且和前面的内容可以互为补充,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起,读者查阅时会更方便,所以还是放弃了单独成册的想法,而以原书的增订本形式出版。

这次增订再版,一方面依据读者的关注程度重新编排了文章的分类体系,读者阅读及使用会更方便;另一方面增加了近3年新写的内容,算是我6年育儿科普写作的一个汇总。现在的增订本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的儿童健康问题,而且很多问题是中国特有的育儿困惑,相信会给中国家长们带来帮助。

熟悉我的读者可能知道,我很推崇循证医学的理念,所以整个写作的过程中,也是尽力遵循着这一理念,在很多问题的论证过程中,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展示过程,相信这个过程对读者科学观念的建立也会有所帮助。

对于图书而言,不管是3年前的《在孩子下次生病前》,还是现在的增订本,内容其实都来自公众号drpei,如果你是这个公众号的资深读者,想必书里的大部分文章都有读过,如果是为了看新的内容而买书,恐怕会让您失望。但买书的好处是遇到问题可以随时翻阅,还可以放在家里和家人一起阅读,如果通过阅读这本书,家人能够在孩子的养育问题上形成共同观念,就会减少很多家庭纷争。

书中的内容都曾经在网上发布过,也经历过很多读者的审阅,我也相信书中的内容会比较可靠,但仍难免会有疏漏之处,同时,医学的进展也可能让书中的一些知识变得过时,所以大家还需辩证看待。裴洪岗2019年6月1 发热第1篇 当医生遇到自己的孩子发热(1)

去医院看病时很多人会想,家里要是有个医生就好了,起码看病就不用发愁了;有孩子的家长想,家里要是有个儿科医生就更好了,孩子生病就不用发愁了。确实,和普通家庭相比,有医生的家庭看病要方便很多,但医生在面对自己家人生病时,却承受着大家想不到的压力。每次同事们说到自己孩子生病的事,都是一肚子的苦水。

有个同事说,每次孩子发热,老婆就问:“病毒是不是你从医院带回来的?”外婆说:“你是儿科医生,连自己孩子的发热都治不好。”另一个同事说:“儿子拉了一天肚子,我说在家多喝点水观察一下,外婆却问要不要到医院找个老医生看看?”对比自己的经历,我对同事们的苦衷也是感同身受。

在女儿还不到1岁的时候,有一天她突然出现发热,体温迅速窜到39℃多,平时活泼可爱的她突然一下就萎靡不振了,小脸红彤彤的,趴在大人怀里昏昏欲睡,一家人顿时紧张起来。

自己虽然在医院里主要做外科,但自认为对腹泻、感冒之类还是应付得来。看孩子除了有点流鼻涕,并没有其他症状,听了听肺部,看了看喉咙,也没发现什么异常,看体温上升得这么迅速,感觉还是像病毒感染多一些。所以我也没特别在意,嘱咐家人多给她喝水,体温太高了就给她喝点布洛芬。

家里当时还有两个医生,外婆是退休的中医,妻子是超声科医生,相对于她们,我的专业肯定更对口。发热第1天,她俩虽然也紧张,但基本还是听从我的安排。到了第2天,孩子没有好转的迹象,如果不吃退热药,体温基本维持在38.5℃以上,一吃退热药,体温降下来,她又有精神玩闹了,药效一过,体温又往上蹿。

我密切观察着女儿的情况,好在除了发热,其他都挺好,能吃能睡。但家里人有点扛不住了。外婆说:“孩子总这样是不行的,会烧坏脑子,不能总是在家自己喝点‘红药水’(布洛芬),还是去医院打一下针吧。”妻子从没做过临床,第一次看到孩子生病本来就紧张,听外婆这样一说就更紧张了,跟着说,“你自己是搞外科的,孩子发热的情况你也看得不多,还是去找个内科医生看看吧。”

拗不过她们的轮番轰炸,我妥协了,跟她们说那就去医院查个血吧,如果没事的话还是得回家继续护理观察。带着女儿到医院检查了血常规,白细胞不高,比正常值还低一点,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不高。我跟家里人说,“看吧,还是第一考虑病毒感染,发热得有个过程,除了等待没什么好办法。”但妻子还是不放心,说:“既然到了医院,你就找个内科医生给看看吧。”

来医院前就算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无奈,带着妻子和女儿找了个内科医生,医生看了看说,“喉咙不红,肺部听起来也没事,应该还是病毒感染……发热会有个过程,再继续观察就好了。”听到这样的话,家人坦然多了,虽然这些话我在家说过无数遍,但内科医生说一遍似乎抵我说十遍。

回到家女儿还是发热,但血常规也查了,内科医生也看了,家人也安宁了一天。到了第4天,孩子仍然是高热不退,外婆再也不能保持淡定了,说不能再拖下去,一定要带女儿去打针。我说再耐心一点吧,孩子虽然发热,但一般情况还好,很多病毒感染都要发热三五天,打针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她看到孩子发热的样子,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了……争吵一番后,我以我对孩子有监护权为由坚持住了,就差没签字表示后果自负了。

到了第5天,孩子依然高热,妻子和外婆已经不和我说话了,在她们眼里,我俨然已是个残害自己孩子的罪人。我自己倒没有动摇,因为看着孩子仍然没有什么别的症状,坚信发热总会有个尽头。

果不其然,还没吃退热药,到了中午,孩子体温就逐渐趋向下降了,到了下午就已经恢复正常了,然后全身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疹子。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的典型症状。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妻子不言语了,外婆幽幽地说:“没想到幼儿急疹能烧得这么厉害。”

回头想想,都是一家人,大家的愿望肯定都是希望孩子好,谁都不可能在孩子生病的问题上存私心。家人之间本该信任无间,但三个人对疾病的认识和判断却存在差异,所以还是产生了分歧和矛盾。

面对疾病,具备专业知识的医生之间都会存在分歧,更何况医生和没有医学知识的孩子父母之间,因为紧张和担心,家人之间都会产生质疑,更何况本为陌生人的医生和患者之间。

孩子一发热,大部分家长的愿望都是孩子早点退热,觉得热度退下来,孩子就恢复健康了,自己就安心了,所以会不顾一切地想办法给孩子退热。不论发热的原因是什么,在很多人眼里打针才是真正的治疗,打上针家长心里才踏实,不打针就是医生不负责任,由此引发的医患矛盾不胜枚举。

我想说的是,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承受着几代人的关爱,我作为一名儿外科医生,以一个父亲的身份作出的医疗决策,在有儿内科医生认同的情况下,都会被自己家人质疑。

试想,如果我不是孩子的父亲而是陌生的医生,她们会怎么看待这个医生?如果我不是孩子的父亲而是陌生的医生,面对这样的质疑,还会愿意这样坚持原则吗?第2篇 发热会把什么烧坏

孩子发热往往昏昏欲睡、满脸通红。一摸孩子浑身发烫,很多家长都是心急如焚,怀疑孩子是不是得了什么重病,即便知道是自愈性的病毒感染,也会担心烧得太厉害会不会导致哪里出问题。

事实上,发热虽然会让孩子不舒服,但目前并没什么证据能证明发热会给孩子造成伤害,除非是少见的热性惊厥持续状态和中暑。相反,目前还有证据说,体温升高可以减少孩子体内微生物的复制和繁殖,也可以提高人体的炎症反应,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清除,发热对孩子病情恢复其实是有利的。

一个民间流传很广泛的说法是发热会烧坏脑子,所以孩子一发热,家长就很担心,又是退热药,又是冰敷,又是洗温水澡,还有煮绿豆汤来驱寒等,中西结合无所不用。即便在美国,也有1/4的监护人会在体温不到37.8℃的情况下就给孩子使用退热药,这些都属于“发热恐惧症”的表现,国内的父母更是如此。

在这种恐惧心理的作用下,家长会作出很多不理性的事。除了上面已经提及的,还有的非要去医院让医生给孩子输液或者打退热针,个别家长甚至因为用药后体温没有立即下降而迁怒医生。

恐惧,一部分源自未知的危险。儿童发热大部分是由普通自限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但确实也可以是一些严重疾病的表现,对一些未知风险的担心、焦虑是正常的。就算是儿科医生面对自己的孩子发热,绝大多数也一样会焦虑。对于孩子发热,医生反复强调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警惕一些严重疾病的症状和表现,发现不对劲要及时就医。

但恐惧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于误解,比如很多家长认为发热会烧坏脑子,发热可能会让心脏坏掉,这些误解会进一步加大家长对于发热的恐惧。

为了规避一些未知的风险,跑医院、做化验、做检查是家长付出的代价,但这样的代价如果可以换来一些风险的降低,则并非完全没有意义。但如果是因为一些误解引发的恐惧,让很多家长作出不理性的选择,让孩子多吃了一些不该吃的药,让孩子冒一些不必要的毒副作用的风险,甚至引发一连串的错误,命悬一线,那就真是追悔莫及了。

为了消除对孩子发热带来的恐惧,家长需要记住的是,发热并不是一种“病”,而是应对身体状况的一种生理机制,甚至有利于对抗感染。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经历发热。

没有证据表明发热本身会恶化病情,发热也不会烧坏脑子。有些颅内的感染,比如化脓性脑膜炎会发热,也可以引起脑组织损伤,留下后遗症,但脑子坏了不是发热本身引起的,而是感染引起的,脑子坏了和发热都是感染“惹的祸”。

那发热会让心脏坏掉吗?发热的确会加快代谢,增加氧气的消耗量,增加心排血量,加重心脏的负担。但这点负担对健康的孩子几乎不构成威胁,更不会让心脏坏掉。但对于心脏本身有问题,存在心肺功能不全或贫血的孩子,这些增加的负担的确有可能导致心功能衰竭。所以,对存在这些基础疾病的孩子,我们要更积极地退热;对于健康的孩子,完全不用担心发热会让心脏坏掉。

当然,一些心脏的疾病,如心内膜炎,或者一些可能损害心脏的炎症,比如川崎病,也会导致发热。但还是那个道理,造成心脏受伤的是疾病,而不是发热。

所以请记住,发热是症状而不是疾病,有些能造成器官损害的疾病同时会有发热的症状,但发热本身不会烧坏脑子、心脏或者其他器官。如果发热烧坏了家长的理智,倒是可能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第3篇 孩子发热什么时候要去医院

孩子发热,很多家长最想搞清楚的就是发热的原因。如果知道不是什么大事,担心和焦虑就会有些许减少。

但是孩子发热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孩子发热几天,病好了也没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热,这其实是很常见的。有时候是因为目前的医学水平很难确定;有时候是因为弄清楚原因的代价很大,做检查的代价甚至比疾病本身带来的危害更大;有时候是因为弄清楚病因也做不了什么或者根本不需要做什么。

知道发热的原因自然更好,但医生有时候都搞不清楚原因,对于家长就更难了。但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热,应对的原则却是一致的。对家长来说,知道如何应对发热,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医院,比纠结发热的原因更重要。

如果孩子发热,首先要知道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发热的原因和处理措施是不一样的。

★新生儿期(0~28天)的孩子发热:

10%以上的新生儿发热是严重感染所致,比如菌血症、脑膜炎、肺炎等,而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又很不完善,容易导致严重后果。在此阶段出现发热,家长最好的决定就是带孩子去医院。

★1~3个月的孩子发热:

很大部分是自限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但也有较大比例是细菌感染所致。同样因为孩子小、不安全,鉴别起来很难,医生需要做些检查才能将风险较低的那部分孩子筛查出来,家长在家是无法判断风险大小的,所以要及时把孩子送到医院。

★3个月以上的孩子发热:

以病毒引起的自限性感染居多,很多情况下可以在家观察护理。但如果自己没有把握,还是应该去看医生。如果选择在家观察,观察什么呢?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精神状态,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比关注孩子的体温更重要,如果精神状态不好,也要去医院。

对于家长而言,判断孩子精神状态良好相对简单一些,如果孩子还有劲儿玩,会和大人互动,那说明精神状态还不错。但是,要让家长判断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就没那么容易了。发热会让很多孩子昏昏欲睡,很难判断是真的精神状态不好,还是发热让孩子犯困。对于这种情况,医生有时都判断不准,更何况家长。如果自己心里没底,还是早点去医院,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其他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孩子发热的同时有头痛、脖子硬、抽搐、喉咙痛、耳朵痛、身上出皮疹或淤斑、反复呕吐、腹泻等伴随症状,应该去医院。

★2岁以下的孩子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2岁及2岁以上的孩子持续发热超过3天,应该去医院。

★无论任何年龄,体温反复超过40℃,或者出现其他家长自己心里没底的情况,也应该去医院。第4篇 孩子发热应该首选物理降温吗

我们都发过热,可能也有过这样的体会:开始发热时,觉得怕冷,甚至一边发热一边寒战,恨不得用几层被子把自己捂住才舒服,这时量体温却并不太高。

孩子其实也一样,开始发热时会寒战、手脚冰凉,体温却还没达到要吃退热药的程度,很多医生都说39℃以上可以考虑吃退热药,39℃以下以温水擦浴这样的物理降温为主。一边是孩子冷得发抖,一边却说应该物理降温,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从发热的机制谈起

要正确地理解该怎么退热,首先要先明白发热的原理。

人体的体温受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如果把人体比作一间房间,体温调节中枢就像房间里空调的遥控器,在身体健康的时候,遥控器会把室温控制在37℃左右,所以体温是相对恒定的。

当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入侵身体时,它们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现,并做出反应来清除这些“敌人”,发现和清除这些“敌人”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致热源。这些致热源会通过一连串的信号传递,最终通过一些介质,比如前列腺素E2,将“敌人”入侵的信号传递给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调高体温设定点做出应对,就好像本来室温设定为37℃,这时遥控器会将温度调成39℃,就导致了发热。

为什么有炎症时会调高体温设定点?这可能是人体长期进化出来的一种保护机制。把体温调高后,一方面,可以抑制入侵人体的病原体的活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人体免疫细胞的产生,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有助于清除入侵的“敌人”。

体温调节中枢一旦把体温设定点提高了,就会给身体发出信号,通过神经、激素的调节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加速产热并减少散热,比如通过肌肉的颤动来增加产热,通过收缩皮肤的血管来减少散热,就像把房间的门窗关闭,同时空调压缩机开始加速运转来产生暖气以提高房间的温度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在开始发热的时候,孩子寒战,手脚摸起来冰凉。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这时候孩子体温还会上升。

在体温上升阶段,温度往往不会太高,按照一些医生的意见,在39℃以下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浴,这就像房间内一边在开空调制暖,一边却给房间里泼水降温,结果就是让空调白白耗费更多能量去产热。

退热药和温水擦浴的降温机制完全不同,它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中断或减弱发热信号的传递,让体温调节中枢收不到信号或者收到比较弱的信号,导致本该上调的温度设定点调不动或者调得没那么好,相当于控制空调的遥控器,让房间的制暖失灵。

所以,退热药控制体温的方式比温水擦浴等方式要高效得多,这一点也被很多研究所证实。和药物降温相比,温水擦浴的降温幅度小,而且持续时间短,过30分钟左右就会回升。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退热效果可以持续4~8小时。

更重要的是,发热本来就是身体应对疾病的一个正常反应,所以应对发热不是以退热为目的,而是让孩子尽量舒服。在体温上升阶段,孩子本来还畏寒,这时再用比体温还低的水去刺激他,只会让他寒战得更厉害。

温水擦浴即便能够带走一些热量,使体温在短期内降低一点,如果感染没改变,体温调节中枢温度设定点不下调,孩子只能靠更高的代谢、更多的寒战来升温,等于丢失的热量要靠孩子自己的能量消耗来补偿。退热药除了能退热,它还有止痛效果,可以同时缓解发热带来的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可以改善孩子的舒适度。

体温上升阶段是这样,那高温持续和体温下降阶段呢?当房间的温度达到了空调设定的温度,空调压缩机会停止运转。人体体温控制机制也类似,当体温达到了体温调节中枢的温度设定点,这时身体达到了产热和散热的平衡状态,就不需要通过肌肉的寒战来产生额外的热量来提高体温了,也不需要通过收缩皮肤血管来保温了。

此时,如果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将温度设定点下调,采用温水擦浴这样的降温方式,每降低一点温度,就等于破坏了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多损失的热量就要靠身体产热来弥补。就像在房间内通过空调的运转使室温达到了设定的温度,但这时你在房间里泼水降温,结果就是空调压缩机又要开始运转了。

如果免疫系统将入侵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镇压”住了,致热源就会逐渐减少,体温调节中枢收到的调高体温的信号会越来越弱,或者这个时候你给孩子吃了退热药,体温设定点就会逐渐向正常体温回归。

当体温高于温度设定点的水平,身体会减少产热,并增加散热,具体的表现是停止寒战,增加出汗以带走热量,扩张皮肤血管增加热量的散发。很多人会发现孩子出了一身汗之后,体温就正常了或没那么高了,所以喜欢给孩子捂汗。事实上不是出汗把病治好了,而是身体的炎症减轻了,大脑调低了体温设定点,加强了出汗这样的散热方式,使体温恢复正常。

在体温下降阶段,关键还是温度设定点下调了,身体降低代谢水平,减少产热,增强散热。当然,这个时候给孩子一个更低的环境温度,比如温水擦浴,可以进一步增强散热,这就是吃退热药配合温水擦浴降温效果会更好的原因。但其实孩子本来体温已经在自然下降了,如果不是父母自己焦虑得不行,并不是非要加速这个过程用擦浴来折腾孩子。

所以,无论是在体温上升、高热持续,还是体温下降阶段,都没有必要温水擦浴,这也是所有的权威医学机构都首选退热药退热,而不是温水擦浴的原因,《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6版删除了温水擦浴的内容,中国最新的发热指南也明确建议不要温水擦浴退热了。

感染是引起儿童发热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肿瘤、炎症、药物等也可以引起发热。原因不同,针对病因的治疗也不同,但是如果发热的机制是一样的,那么对症退热的方式也就没什么区别。

环境温度过高引起身体无法散热导致的中暑则是另外一回事了,这种高热和体温调节中枢无关而和不能散热有关,所以应该用物理方式来降温。

发热是身体应对感染的一种保护机制,药物降温是首选,但不等于说发热就一定要吃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是相对安全的退热药,过量使用会有肝肾损害的风险,对于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孩子,除非是体温超过39℃或有明显的不舒服表现,也不要随意给孩子吃退热药。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体温上升阶段,孩子畏寒、寒战时可以给他适当保暖,但不等于要给孩子捂汗,出汗是人体启动了散热机制的一个表现,不是疾病痊愈的标志,捂汗可能让孩子热量无法散发,导致超高热、中暑等危险,尤其是那些还不会诉说的孩子。

应对发热,还是要记住那个原则: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听听权威机构的意见

几年前翻阅《尼尔森儿科学》,我第一次看到物理降温措施对退热没用的观点,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书可能写错了,毕竟在我的长久认知里,发热首选物理降温,物理降温不行再进行药物降温。于是我检索了医学信息搜索引擎“PubMed”,查证的结果颠覆了我之前的观点。然后,就有了《孩子发热应该首选物理降温吗》这篇文章。

文章刚写完时,自己还有点不踏实,于是请了两位儿科医生朋友一起帮忙审阅,他们读完觉得文章说得有道理,但观点太超前,让我再谨慎一点。我又反复核查,觉得结论已经够清楚了,就在网络上发布了。

文章反响很大,有人赞同,也招来很多非议,说我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但我对自己的查证有信心,所以并没有退缩。几年下来,接受这个观点的人越来越多,包括家长,也包括很多儿科医生。现在,我在网络上再说这个观点的时候,已经很少听到骂声了,我以为这个观点已经被大部分人接受了。

前不久有媒体再次转载了这篇文章,结果评论里全是惨不忍睹的讨伐声,很像几年前文章刚发布时的样子,让人感觉存在平行空间,大家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也让我意识到,了解这个观点的人不是已经很多,而是太少了。我真的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更多人看到,让平行空间发生一点交叉和同步,让更多的孩子少被折腾。

目前,没有任何一家权威医学机构把物理降温作为退热的首选方式,这是为什么呢?

在美国儿科学会关于发热的最新指南里,反复强调的一点是,除非是超高热,发热本身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相反,发热有利于对抗感染。一些引起发热的疾病,比如严重的细菌感染,是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抗感染治疗的。但除非是发热导致孩子出现明显的不适,否则并不需要进行退热。发热的治疗目标是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而不是退热。

孩子的舒适度很难用客观的指标去衡量,一般认为体温在39℃以上孩子会比较难受。如果孩子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也没有其他基础疾病,那么体温在39℃以下通常不需要退热,自然也不需要温水擦浴和冰袋。

如果体温超过39℃或孩子感觉明显不舒服时,又该如何应对呢?

有些措施不能退热,但可以让孩子更舒服一点,比如当孩子感觉热得难受时,可以给他适当减少衣物、开空调,自然可以采用。有些治疗措施可以退热,也可以改善孩子的舒适度,比如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这样的退热药,不但退热效果好,还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孩子的舒适度,当然也可以采用。

物理降温的方式很多,包括泡澡、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冰敷、退热贴、吹风扇等。它们退热的原理是通过皮肤和外界环境接触,借助流动的水或空气将人体的热量带走,达到退热的目的。但它们退热的效果并不好,反而可能让孩子更难受。

其中,温水擦浴是用得比较多,也是研究得比较多的方式。

早在1970年,就有研究对两组发热的孩子分别采用温水擦浴和吃安慰剂的方法进行对比治疗。结果发现,1小时后退热的孩子数量在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当然,这个研究的样本量很小,还不足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其他大部分研究认为,擦浴在短时间内是可以降低体温的,但效果主要是体现在30分钟内,之后体温就会逐渐回升。

擦浴的方式有很大的变数,持续时间、水温都可能影响其退热效果。极端一点,假如让孩子直接泡冷水,我相信只要时间足够长,体温总是能下降的,甚至可以让孩子丧失体温。但是,这样做就和我们“提高孩子舒适度”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擦浴利用水和身体的温差以及水的蒸发带走热量,温差小了没有效果,温差大了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很多研究都证实,擦浴会导致不少孩子哭闹、寒战。我们自己也体会过发热,昏昏沉沉想睡觉时,谁会乐意被人用凉毛巾擦来擦去?

针对发热的治疗目的是让孩子不难受,温水擦浴却可能让孩子更难受,而且这种方式的降温效果差、持续时间短,自然不是一个好的治疗方式。你也许会觉得上面引用的研究不全面,但专业指南和各个权威机构对物理降温的评价是业内专家们在全面评估当前的研究后做出的建议,我们可以看看这些专业指南和权威机构是怎么说的:

大多数情况下,让发热的孩子更舒服且最方便的方式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然而,有时候你可能想结合温水擦浴或只想温水擦浴。比如知道孩子对退热药过敏,或者不能耐受(罕见),可以优先选用擦浴。如果发热让你的孩子极度不适,或者孩子呕吐,建议配合退热药使用擦浴。

温水浴并不能帮助宝宝退热,但若宝宝有以下情况,很多人都会给宝宝泡温水浴来令他舒服一点:①不能服用口服药物;②服药后呕吐;③表现烦躁或非常不适。

温水擦浴不推荐用于治疗发热。

不推荐给孩子进行温水擦浴、酒精浴或擦浴。

不认为温水浴和冷毯这样的物理方式对退热有效。

把体温降到正常是不是就改善了孩子的舒适度,我们并不清楚,外部降温方式,比如温水擦浴,可以降低体温,但提高不了舒适度。

2008年11月版:物理降温效果不及退热剂,可作为辅助退热方法。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应用时,体温下降快于单用退热剂,高热时推荐使用退热剂同时联合温热擦身的物理降温方法。

2016年2月版:虽然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基础上联合温水擦浴短时间内退热效果更好些,但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热。

对于温水擦浴,专业机构的意见要么明确说没用,不推荐;要么说在退热药不能用的时候才可以考虑,或者在体温过高孩子非常难受的时候配合退热药用一下。中国的指南也由原来的物理降温可以作为辅助退热方法,转变为明确不推荐温水擦浴了。

至于冰袋冰敷、退热贴、湿毛巾裹腿这样的小面积接触皮肤的降温方式,既降不了温,又让孩子不舒服,自然应该放弃。酒精擦浴可以短时间降温,但可能导致孩子酒精中毒,应该禁止。

所以,对于没有其他健康问题的孩子,当体温在39℃以下或没有明显不舒服时,不需要退热;当体温在39℃以上或者孩子感觉明显不舒服时,首选服用退热药而不是温水擦浴这样的物理降温方式。只有当孩子不能吃退热药时,才可考虑选用,或者当孩子非常难受,也就是发热所带来的不适已经大大超过了温水擦浴所引起的不适,才应该考虑加用。

当然,接受上面的观点,首先要接受退热的治疗目标是提高孩子的舒适度这个医学界的主流观点,这其实牵涉价值观的判断,也并不是所有人(包括部分医生)都认同。作为家长,如果你非常担心退热药的副作用,情愿孩子忍受那些不适去获得擦浴所带来的那点降温效果,那也是你的自由。第5篇 退热贴、湿毛巾裹腿为什么这么流行

当了爹妈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孩子生病,一看到他烧得昏昏欲睡,一摸浑身发烫,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要是能让孩子立即好起来该多好啊。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告诉你一种不打针、不吃药的方法,能立刻让孩子退热,家长自然很想试一试。退热贴退热

不知何时开始,退热贴已经成为发热的标配,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只要一发热,无论体温、状态如何,先给额头来上一贴。至于退热贴贴上到底有没有用,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感受,并没有太多人仔细想过。

在说明书上注明退热贴是靠水凝胶的水汽挥发带走热量,其实这是物理降温的一种方式,效果和用湿毛巾敷额头差不多。事实上,即便是将孩子泡在温水里,降温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一块还没巴掌大的水凝胶贴在额头能降什么温呢?

有些家长喜欢用退热贴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觉得发热要保护脑子,因为很多人认为发热会烧坏脑子,但事实上除非是超过41℃的超高热或颅内感染引起的发热,发热并不会烧坏脑子。人体的体温会通过血液的流动达到平衡,不是说在额头贴块退热贴,把额头一小块皮肤的温度降低了一点,就能把颅内的温度也降低。即便是降低了一点点温度,但是凉下来的一点点血很快也要流向身体其他部位了。

还有些退热贴里面添加了冰片、薄荷、桉叶油之类的物质,这些东西和清凉油一样,会让局部皮肤感到凉意,但并不是真的降低了温度。

同时,我们还要知道,退热治疗最重要的原则是让孩子舒服,退热贴给额头局部带来的这种凉意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耐受的,有些家长会发现孩子抗拒这个东西。其实我们也可以亲身感受一下,在自己额头上糊一块黏糊糊冰冰凉的东西会不会舒服。

当然,舒不舒服孩子自己说了算,如果你的孩子就是喜欢贴,那也不是不可以,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表达,有时候他只是无法拒绝你。你还要知道,有些孩子贴了退热贴会过敏,那就成了花钱让孩子受罪的事了。

那退热贴是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呢?可能也不能这么说,和孕妇穿着所谓的防辐射服一样,孩子贴着退热贴就像贴着一个“我生病了”的标签,也许可以让别的孩子离他远一点。

另外,孩子一发热很多家长就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给孩子贴上个退热贴,好歹觉得自己做了点什么,说白了也可能是折腾孩子安慰自己。

很多家长会说,到了医院医生也是先给开退热贴啊。确实,很多医生并没有仔细想这个问题,看到其他医生开自己也跟着开,当然还有些医生真相信退热贴有用。

其实,类似“神奇”的退热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喝黄豆水或绿豆水退热、藿香正气水敷肚脐退热、小儿推拿退热……湿毛巾裹腿退热

湿毛巾裹腿,只不过是把毛巾从额头挪到了小腿,然后用“德国医生”和“德国妈妈”的说法“加持”了一下,就被当成一种神奇的退热方法了!

事实上,就退热而言,没有比退热药更有效的退热方法。那为什么这么多人宁愿相信上述这些效果差甚至无效的“神奇”退热方法呢?

首先,这些方法符合人们心中对退热的期望—简单、奇效、无副作用。

其次,孩子发热大部分是由自愈性疾病引起的,即便不做任何特殊处理,到一定时间大部分孩子也会退热,而这类“偏方”传播量一大,用的人一多,总有一部分孩子刚好是在采用了这些方法之后的时间节点上退热的,然后家长就想当然地认为是这些偏方见效了,这就是自愈性疾病的治疗中一直充斥着偏方、秘方的原因。

最后,给孩子吃了退热药退热,大家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不值得称道;吃了退热药体温却没退下来反而觉得不能接受。但对于道听途说的偏方就没这么高的要求了,反正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用了后热度真退了,奔走相告,信偏方的人就越来越多;用了没效果,就想着反正是偏方,没用就没用呗,又没什么明显的副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听起来偏方比退热药还神奇的原因。

只不过,家长没碰到过并不等于副作用不存在,比如退热贴导致的过敏。温水擦浴、腿上裹湿毛巾不至于有什么风险,爱擦就擦,爱裹就裹吧,别神化它就好,至于舒不舒服只有孩子自己知道。第6篇 灌肠退热有多神奇

很早就有人和我说过,他们那边很流行灌肠退热,问我怎么看。我以为这只是一些地区特有的习惯,好像并不是什么普遍现象,也就没怎么在意。后来,又看到有家长说给孩子肛门里打小柴胡和野菊花来退热。再后来,不少人说自己那里也很兴这个,我才纳闷起来,就在网上做了个调查,引来的评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调查发现,灌肠治疗在不少地区很流行,而且花样百出,不光用于发热,什么感冒、腹泻、肺炎、便秘,都给灌。灌的有盐水这样的普通液体,有亚胺培南这样的高级别抗生素,也有利巴韦林这样国内常用的抗病毒药,地塞米松之类的激素自然也不在话下,当然更少不了柴胡、板蓝根等常用的中药及中药注射液。

开展这项治疗的医生说法不一,有的说吃药不见效就灌肠;也有的说灌肠孩子不受罪、效果更好;还有的说灌肠更安全,甚至还打着“绿色疗法”的旗号。我上网搜了一下,发现真有一些医药论坛里津津有味地讨论着小儿灌肠疗法,不少纸媒、网络媒体也宣传过这种疗法。灌肠能够退热吗

灌肠(直肠给药)有何神奇,是否存在一些特别之处呢?比如像一些医生宣称的比口服药物效果要快,与退热药相比副作用少呢?

我们知道,最常用的给药方式有口服和注射两种,相比之下直肠给药并不那么常用。这是为什么呢?首先,直肠给药存在操作麻烦、药物容易外泄、吸收面积小、吸收不规则、不易控制用量等问题,有些药物本身的刺激性还可能造成局部溃疡。如果是插管灌肠,还可能引起肠道损伤,甚至存在穿孔等风险。而且,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以通过直肠给药,除非是专门针对直肠给药设计的栓剂,或者药品说明书里注明可以直肠给药的才可以用。

目前安全有效的儿童退热药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药常见的是口服剂型,栓剂也有,但比较少。

如果灌肠这么神奇,为什么厂家却不多生产一点栓剂呢?事实上药厂一点也不笨,因为这两种药和大部分药物一样,直肠给药没有什么特别优势,使用原则是能口服就口服。首先口服给药方便、操作简单,厂家通过加入调味剂将药品调成孩子喜欢的口味,孩子不需要承受什么痛苦就可以完成服药。对于布洛芬,有些孩子会有胃肠道不适,但一般症状较轻微。

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口服退热药的效果一点也不输于直肠给药,既然效果一样,口服方便、接受度好,当然优先选择口服给药了。况且,口服给药还可以根据孩子的体重精确控制用药剂量,而栓剂的剂量在出厂时都是固定的,不好根据孩子体重个体化调整用药剂量,这也是退热栓不常用的原因。

至于给孩子直肠内灌入激素来退热,给药方式就不再吐槽了,糖皮质激素本来就不是退热药,2008年《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已经明确说了: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灌肠能否用于物理降温

虽然说药物灌肠退热不合理,退热栓也没有神奇之处,但这些都是药物降温的讨论范畴,那灌肠这种方式能不能用于物理降温呢?把凉水从肛门里打进去再让它流出来,多少是可以带走一部分热量的,如果用冰水灌入,降温效果可能会更好。然而,冰水灌肠的不适感可想而知。所以,没有权威机构推荐冰水灌肠退热。

很多人可能会问,“既然灌肠退热效果不好,为什么很多孩子一灌肠就好了呢?”“一灌肠就好了”当然可能会有,而且应该不会少。首先,除了上面说的盐水本身可以带走部分热量有助降温外,灌入的一些药物(比如感冒药里很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被吸收后也可以起到退热的效果。其次,人体本身就有体温调节机制,即便不吃药,温度高到一定程度绝大部分也会自己调节下来,这也是超高热很少见的原因。最后,孩子发热大部分是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基本都是自愈性疾病,不用药大部分自己也会好,灌肠治疗后孩子退热一点也不奇怪。

所以灌肠退热没有任何神奇之处,对于发热,在不适合口服退热药的时候,可以用一下退热栓,在超高热的情况下可以试用一下冰盐水灌肠。其他的灌肠方法,无论用的是什么药物,都不会对发热有额外的好处。灌肠对退热没有神奇的效果,对于其他疾病,如感冒、腹泻、肺炎也一样。相反,本来不需要特别治疗或者口服药物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果折腾孩子去灌肠,反而可能面临更多的风险。

至于抗生素,能够局部使用的情况很少,因为吸收有限而且容易产生过敏及耐药,我国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里,根本也不存在经肛门灌入这种给药方式,也没有哪种抗生素的说明书里写了可以灌肠给药。把口服药和注射针剂拿来灌肠,无一不是违规用药。至于利巴韦林这样的抗病毒药,居然被一些人拿来灌肠治疗还真是超乎想象。

无论是给孩子灌药还是灌水,灌肠只是给药的一种方式。塞个退热栓不至于有什么危险,但插管打液体和药物灌肠就有可能造成穿孔、出血等肠管损伤,孩子因为肠壁更薄弱,所以风险更大。给孩子用不该用的激素、抗生素,随意改变药物的使用方式,可能增加过敏、耐药风险,局部药物刺激也可能引发结肠炎,灌肠还可能改变肠道正常菌群环境,诱发肠道感染,长时间保留大量液体灌肠还可能导致孩子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第7篇 孩子发热到底应该怎样穿衣服孩子发热要怎样穿衣服

如果记住应对发热就是“尽量让孩子不难受”这个原则,就很容易知道答案。

孩子觉得冷的时候就给他穿盖,直到他不觉得冷为止,这其实也是帮助孩子体温尽快达到体温调节中枢设定温度的过程。家长不给他穿盖,他就要用更多的寒战来产热,消耗更多的体力。这时给孩子物理降温更是适得其反。

当孩子觉得热的时候,说明体温调节中枢已经下调了设定温度,就应该减少衣被,增加散热,帮助孩子降温。不减少衣被,热量散发不出去,体温就难以恢复正常。

发热的过程,体温会经历上升、高热、下降阶段,这个过程可能会反复。体温上升阶段,孩子会觉得冷,这时要穿盖衣被;体温下降阶段,孩子会觉得热、出汗,这时要减少衣被。

请记住:冷就穿,热就脱,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

会说话的大孩子很容易护理,但对于不会说话的婴儿,发热的护理就需要家长更加细心,尤其是在穿盖方面,需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寒战、手脚冰冷这些情况。如果孩子的体温已经到了体温调节中枢设定的温度,还继续给他穿盖包裹,就可能无法散热,导致中暑、捂热综合征等问题。捂汗能够帮助退热吗

家长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发热后,往往出了一身汗,热度就退下来了。有鉴于此,很多家长会觉得应该在孩子发热的时候多穿盖、多捂汗,汗出了,病也好了。如果孩子处于体温上升期,多穿盖衣被确实会让孩子好受一些,但是在体温下降阶段,也就是孩子觉得热的时候再这样做,就不太妥当了。

孩子觉得热,是体温调节中枢已经下调了设定温度,此时人体实际体温高于体温调节中枢的设定温度,这时身体会启动包括出汗在内的散热机制,结果就是出一身汗之后,发现体温差不多恢复正常了。其实,是孩子要好了才会出汗,不是出汗让孩子好了。裴医生贴士:孩子发热出了一身汗,能不能洗澡

在退热过程中,孩子很容易出汗,如果觉得身上黏糊糊不舒服,孩子有力气,并且愿意去洗澡就可以洗,家长将水温调到孩子感觉舒适的温度就好。同时要知道,洗澡只是为了清洁舒适,而不是为了退热,因为洗澡对退热的作用很小。

发热可以洗澡,但不需要为了退热而去洗澡。第8篇 退热药的是是非非

发热是孩子最常见的症状,退热最常用的方法是吃退热药。但关于退热药,父母们一定听过很多说法,也有很多困惑,比如到底要不要吃、什么时候吃、要吃哪些退热药、退热药有什么副作用……到底要不要吃退热药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大人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最后一次发热的感觉。我自己的体会是那时体温才38℃,就已经觉得头痛、浑身无力,话都不想说一句。很多大人自己发热难受的时候会忍不住吃退热药,但孩子发热的时候却以“为了孩子好”为名,不给孩子吃药而让他硬扛着,这是不人道的。

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发热是症状,不是疾病,发热给孩子带来的主要问题是难受,吃退热药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舒服一些,而不是别的。

明确了上面两点,我们就可以知道:孩子发热是可以吃退热药的,孩子发热很难受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孩子吃退热药。

那应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因为发热而难受呢?小一些的孩子不能诉说,每个孩子对发热的耐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很难准确判断。为了便于操作,《尼尔森儿科学》的推荐是39℃就可以用退热药。但这样的推荐并没有什么数据支持,只是专家们觉得到了这个温度大部分孩子会觉得不舒服,就可以用药。具体到个人,我的孩子如果她能吃、能玩、能睡,39.5℃我也不会给药;但如果她哭闹、烦躁不安,38.5℃我也给。

对于有心肺功能不全、贫血、糖尿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孩子,因为发热会加快代谢,也会增加氧气的消耗量,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增加心排血量,为避免发生心力衰竭、代谢不稳定等情况,可以在38.5℃之前用药。发热也容易诱发癫痫发作,所以有过癫痫发作的孩子应该更早给药,但应听从医生的意见。退热药的选择

至于退热药的选择,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美国儿科学会、中国的发热指南,都认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对儿童相对更为安全的退热药。布洛芬只能用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而且不要给频繁呕吐、脱水的孩子用,以免产生肾损害;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3个月以上的孩子,呕吐的孩子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但过量使用也有肝损害的风险,所以除非孩子明显难受不适,不推荐在38.5℃以下给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孩子用药。第9篇 退热药到底要不要交替使用

由于现在有两种常用的退热药,又有用一种药退热不满意的情况,所以就有了交替或联合用药的做法了。关于高热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的问题,确实存在一些争议,但近些年,很多权威医学机构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了很明确的说法。

国外的权威著作《尼尔森儿科学》,最新的版本里面依然是明确建议家长只选用一种退热药。

加拿大儿科医生协会的科普网站也明确指出:不要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因为可能导致剂量错误。

澳大利亚的NPS网站(政府拨款的非营利循证医学机构)也不推荐以退热为目的交替使用这两种药物,但缓解疼痛或不适可以。

我国2017年在《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发布的《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里,也是强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或交替布洛芬用于儿童退热,因为容易导致药物过量或中毒。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不交替用药,孩子反复发热,只用一种药体温控制不住怎么办?吃一种药没到4小时又烧起来怎么办?

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使用退热药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体温正常,而是缓解孩子的不适,让孩子不那么难受,事实上,退热药起效后体温一般是下降1~1.5℃,而不是恢复正常。

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发热本身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吃完药之后即便体温仍在38.5℃以上,只要孩子头痛等不适症状得到了缓解,我们使用退热药的目的就达到了,不需要追求将孩子体温降到自己所预期的正常水平。

正如澳大利亚NPS网站上所说,研究没有显示联合或者交替用药对孩子退热有什么好处。所以,既不建议联合用药,也不建议交替用药。

联合或者交替用药,追求孩子体温正常,只不过是为了缓解家长自己的“发热恐惧症”,但却可能增加孩子不必要的风险。现在是只有两种常用的退热药,如果有三四种或更多,肯定有人会把能用的退热药都轮着用一遍。第10篇 不用退热药体温会不会越来越高

前面说过,发热不会烧坏脑子,也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除非是41℃以上的超高热或热性惊厥持续状态。那如果孩子发热而不用退热药,体温会越来越高吗,会到42℃甚至更高而导致危险吗?

答案是不会的。

人体的体温是受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控的,平时体温调节中枢会把体温控制在37℃左右,所以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当发生感染、炎症时,体温调节中枢可能会把设定温度调高,导致发热。

但体温调节中枢并不会无节制地把体温调高,而是很少超过41℃,不会超过42℃,这是因为发热存在一个“玻璃天花板”效应。早在1949年,就有人注意到了这个效应,作者统计了357个高热患者的体温,发现只有4.3%的患者体温超过了41.1℃,但没有一个人体温超过42℃。

这应该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这种保护机制是如何产生的,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可能和调节体温的下丘脑神经元有关,也可能和体内的抗致热源物质有关,但发热存在上限是被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了的。所以,孩子发热没吃退热药,体温并不会越来越高而烧坏脑子。

虽然少见,但也确实存在体温超过41℃的超高热,这种情况可能是体温调节中枢出了问题,比如一些药物影响了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恶性高热,或者颅内出血影响了体温调节中枢。

还有一种导致超高热的原因,就是外部环境温度过高,比如夏天在太阳底下暴晒,或者用厚厚的被子给孩子捂热,人体接受或产生的热量超出了身体的散热能力,导致正常体温调节功能失效了,也可能导致体温过高。

退热药是通过调节体温调节中枢的温度设定点来发挥作用的,如果是体温调节中枢出了问题,或者环境温度过高导致的体温上升,用退热药也不会有效果。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出现超高热,用退热药也是没用的。

所以,孩子发热时,如果不用退热药,体温可能会升高,会让孩子难受,但不会无限制地升高,因此不需要担心烧坏孩子;如果体温真的达到能烧坏孩子的温度,那也是体温调节中枢出了问题,靠吃退热药也没有用。

退热药的作用只是退热止痛,给发热且明显不适的孩子服用可以让他不那么难受。但对没有基础疾病的孩子来说,任何时候即便不喂退热药,也不会耽误病情,因为退热药没有治病的作用。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警惕发热背后的那些严重疾病,比关注体温更重要。如果担心出现超高热,当孩子体温反复超过40℃时,就应及时去看医生。

想明白这一点,就不需要为要不要用退热药而纠结了。第11篇 打针能快些退热吗

孩子一发热,家长都恨不得马上退热,如果总不退,就会想着到医院打针,因为很多人认为打针能好得更快一些。其实,有的医生在自己孩子发热时,最后可能也忍不住给孩子打一针退热针。问题在于,发热时打针真能好得快些吗?

口服是把药吃进去,然后通过肠胃吸收进血再发挥作用;打针的形式会更多一些,可以直接把药推进血管里,也可以通过吊瓶把药慢慢滴进血管里,还可以把药打进肌肉里,然后吸收入血发挥作用。打针不用担心肠胃吸收不完全,也不需要先经过肝脏的代谢破坏,确实起效会更快,药物利用率也会更高。

我已经反复说过,发热是症状而不是疾病。打针的目的,或者是用于退热(对症,所谓治标),或者是用于治疗引起发热的疾病(治病,所谓治本),那我们就分别说说。

首先,如果不考虑发热背后的病因,仅就退热而言,吃药和打针都是用退热药去调节体温调节中枢来实现降温,只不过给药方式不同,用的药也有些不同。但不论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还是中国的发热指南,儿童退热推荐的都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而不是打退热针,而且很多国家都没有退热针,这是为什么呢?常见的退热针剂

退热针剂主要有来比林、安乃近和安痛定三种。

来比林:

来比林的成分是阿司匹林赖氨酸盐(赖氨匹林),是阿司匹林和赖氨酸的复合物,经人体代谢后释放阿司匹林,从而发挥退热镇痛的作用。但阿司匹林会增加儿童瑞氏综合征的风险,尤其是那些存在水痘、流感等病毒感染的孩子。瑞氏综合征一旦发生,死亡率很高,虽然少见但很凶险,所以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都不应以退热为目的给12岁以下的孩子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安乃近:

安乃近是1920年德国人发明的一种解热镇痛药。1922年上市后,在世界各国作为非处方药广泛使用了半个世纪,后来发现它有一个比较严重的副作用,就是会影响血液系统,尤其是会增加粒细胞缺乏症的风险。

粒细胞是一种白细胞,它的减少会导致免疫能力降低,增加感染的风险。根据药物说明书,安乃近导致粒细胞缺乏症的风险为1.1%。此外,安乃近还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因为这些血液问题都是比较麻烦或严重的问题,再加上有其他更安全的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安乃近就渐渐退出了很多国家的药房。

安痛定:

安痛定是一种复方制剂,其中包括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巴比妥三种成分。氨基比林大家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的结合物其实就是安乃近。

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安乃近都同属于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都有潜在的骨髓抑制以及造成粒细胞缺乏症的风险。

在没有更好的替代药品,或者一个药品的严重副作用没被发现之前,使用它是情有可原的。在已经有更安全的替代药品时,自然应该选择更安全的,更何况发热本身除了造成孩子不适,并不会有别的危害,为了缓解发热的不适而去冒粒细胞缺乏症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风险,显然是不值得的。

我国在1982年就已经将氨基比林针剂和安替比林的单方淘汰了,但对安乃近和氨基比林+安替比林的复方药物安痛定却予以保留,目前仍在一些基层医院被当做退热针给孩子用。打针、输液退热带来的风险

另外,打针起效虽然可能快一些,但因为药品没有经过人体固有的保护屏障直接进入血液,发生不良反应也可能更多、更快,所以不论什么药,用药原则都是能口服尽量口服,能不注射尽量不注射。在有更安全可靠的口服退热药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只有发热恐惧症的人才会给孩子打退热针。

至于静脉输液,同样因为有输液反应的风险,不是首选的用药方式,只有在严重的细菌感染、不能进食、中重度脱水等情况下才考虑使用。门诊因发热需要输液的情况很少,真正需要输液的发热患者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