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十六计 悟做事之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0 15:37:43

点击下载

作者:王松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读三十六计 悟做事之技

读三十六计 悟做事之技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作者:王松排版:青杨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9ISBN:9787802226661本书由北京大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谈到《三十六计》,首先要提一下《易经》。《易经》虽然是一部占卜书,但实际上却是一本哲学著作。该书共64卦,两两对立,从而使其充满辩证性。《三十六计》在前人研究的兵法成果基础上,进一步以《易经》为模板,充分吸收其中的辩证思想,根据阴阳变化推演出用兵作战的方法和策略,并最终成为一部韬略大观。这部军事奇书能够站在发展的角度上洞察到各种对立关系的相互转化,如刚柔、正邪、攻防、己彼、主客、劳役等,从而能够指导用兵之人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战术。《三十六计》虽然是一部军事著作,但它的思想精髓却能够在多方面应用。无论是在生活中、工作中,还是在商业活动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事情。如果能够将遇到的事情处理好,便能够所向无敌,更好地发展自我;反之,如果把遇到的事情处理得一塌糊涂,则会举步维艰。

不过,要想将遇到的每件事情都尽力处理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每个人已经遇到或将要遇到的各种事情中,往往存在着一些不同点,比如,轻重、缓急、大小等等。而且,一个人的处境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会洋洋得意,有时会垂头丧气,有时生活宽裕,有时日子窘迫。处理不同的事情,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处于不同的处境时,处理相同的事情同样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然而,每个人从生活中积累的做事经验都是有限的,从而导致人们在处理某些事情时要么感到举手无措,要么无功而返,甚至会将事情变得更为繁琐。

因此,掌握一些做事技巧是很重要的。多一种做事技巧,就能够多一份资本。在处理同样的事情时,就能够比别人省力、省时、省心。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多学习一些做事技巧,无疑会超出别人一大截,取得更大的成就。

本书以《三十六计》为基础,将其中的兵法演变为方便、实用的做事技巧,在引用历史故事的同时,穿插了贴切的现代实例,以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读者能够学以致用。

既然是演变,自然不是简单的抄袭、模仿。在演变的过程中,本书对《三十六计》的具体计策一一揣摩和研究,自然地将其延伸到做事技巧中来。同时,本书紧紧围绕某些计策的中心思想,将兵法中看起来险恶的计策加以引申、修饰,从而使读者能够在不违背道德准则的前提下放心使用本书所有的做事技巧。

希望本书能够开阔读者的眼界,引发读者的思维,抛砖引玉,使读者从中学到或悟出更多的做事技巧,在人生道路上处处顺心,事事如意!第一计  瞒天过海——化解危机的良药

为人处事时,不可把“瞒”字一概以贬义论之,有时却有积极意义。危急之际,“瞒”可以化解危机、克服困难,是解决疑难杂症的一剂有效润滑剂。1.借用环境,假事真成

善意的秘密不被公开需要费一番脑筋、花一些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将秘密隐藏下来和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妙用了“瞒天过海”之计,在曹操的眼皮底下,“借”走了十万支箭,书中称之为“草船借箭”,让人无不称奇。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用反间计杀了曹军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不料此计被诸葛亮识破,周瑜料定诸葛亮日后必是东吴大患,想要杀掉他。于是,派鲁肃邀请诸葛亮议事。诸葛亮欣然而至。寒暄礼毕,周瑜问诸葛亮:“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 诸葛亮答道:“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周瑜道:“先生之言,甚合我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请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以为应敌之用。此系公事,请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任,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支箭,何时要用?”周瑜问:“十日之内,可完办否?”诸葛亮答道:“曹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周瑜又问:“先生几日可完办?”诸葛亮答道:“只需三日,便可献上十万支箭。”周瑜道:“军中无戏言。”诸葛亮答:“怎敢戏都督!愿立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周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诸葛亮饮酒数杯告辞。

鲁肃知道周瑜要加害诸葛亮,便来探望。诸葛亮向鲁肃借二十只船,每船要士兵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鲁肃允诺,见周瑜不提起借船之事。私下拨给诸葛亮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备,听候调用。第一日却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日也没什么动静,至第三日四更时分,诸葛亮密请鲁肃到船中。鲁肃问诸葛亮:“公召我来何意?”诸葛亮答道:“特请子敬同往取箭。”鲁肃问:“何处去取?”诸葛亮答道:“子敬休问,前去便知。”于是下令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能相见。诸葛亮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

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孔明下令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命人在船上擂鼓呐喊。鲁肃惊道:“倘曹兵齐出,如何拒之?”诸葛亮笑道:“我料曹操于大雾中必不敢出。我等只顾饮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曹军在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曹操传令:“大雾迷江,敌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派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毛玠、于禁怕东吴军抢入水寨,急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不一会儿,旱寨内弓弩手也到,约一万余人,一齐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孔明命人把船只调头,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等到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返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喊:“谢曹丞相赠箭!”等到曹操得知事实时,诸葛亮已和鲁肃率船返回,曹操懊悔不已。诸葛亮不费江东半分之力,已得十万余箭。鲁肃说:“先生真神人也!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雾?”诸葛亮答道:“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我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鲁肃拜服。船到岸时,周瑜已派五百军在江边等候搬箭。十余万支,都搬入中军帐交纳。鲁肃入见周瑜,备说诸葛亮取箭之事。周瑜大惊,慨然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也!”

诸葛亮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完成周瑜交给他的任务,关键在于他能够利用大雾的环境迷惑曹操,使曹操既不敢靠近吴军又不敢让吴军靠近,从而不得不放箭。这样通晓天文的诸葛亮,就成功地达到了目的。

这一计,不但在古战场上实用,在现代的商场上,同样是一种高明的做事手腕,李嘉诚就巧妙的运用这一计取得了塑胶花的生产技术。

李嘉诚在决定生产塑胶花时,中国还没有这样的技术,于是他决定,亲自去意大利学习塑胶花的生产技术。

1957年春天,李嘉诚满怀着美好的希冀和强烈的求知欲,以最快速度办妥了赴意大利旅游签证。

意大利素以众多的文物古迹、浪漫的艺术氛围著称于世。春天的意大利,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绚烂的阳光、明净的天空、旖旎的山色、形态各异的雕塑、古色古香的建筑,莫不吸引着各国大批游客。但这一切,对李嘉诚都没有吸引力,他无心观光游览,心里惟有争奇斗妍的塑胶花。

他一下飞机,便找到一家小旅馆住下来,来不及休息,便急不可耐地去寻访杂志上的那家公司地址。经过两天的奔波,李嘉诚终于找到了这家工厂。当他打算进厂门时,却犹豫了。

李嘉诚知道,一般的厂家对新产品技术素来视为机密,不肯轻泄于人。自己贸然前来,人家当然不会白给,也许应该名正言顺地向他们购买技术专利。

李嘉诚很快便否定了这一想法,一来,长江厂小本经营,绝对付不起昂贵的专利费;二来,他们绝不会轻易出卖专利,人家往往要在充分占领市场,赚得盘满钵满,直到准备淘汰这项技术之时,才肯出手。

可是如果不获取此项技术,长江厂只能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谈何突破?香港人太善于模仿跟风了,对急于打空档、填空白的李嘉诚来说,等塑胶花在香港大量面市后再去模仿,是他极不愿看到的结果。

李嘉诚犹豫再三,最后决定以香港经销商的身份,进入这家公司。他到这家公司时,告诉接待者,自己准备在香港推销该公司的塑胶花。公司职员彬彬有礼地带李嘉诚进入产品陈列室,那里琳琅满目的塑胶花使李嘉诚大开眼界,他恨不能多长几双眼睛。李嘉诚一面拿着花束在手中端详,一面向接待者仔细询问有关塑胶花的知识。

这位满脑子都是问题的“港商”差不多在公司磨蹭了一整天,最后才购买了几种款式和颜色的塑胶花,声称准备先带回香港试销。

现在样品有了,脑子里也装满了塑胶花的常识。然而,仅仅是常识而已,要投入生产,就要了解具体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调色配方技术。对此,李嘉诚依然一无所知。李嘉诚首先去当地图书馆查找这方面的资料,然而所见的专业资料,他在香港也看过,根本没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李嘉诚心急如焚,坐立不安。他放下厂里的事务远道而来,满心期待的目的却不能达到。如果真的两手空空回去了,怎么向全厂职工交代呢?自己又怎能甘心呢?难道就真的要拿着买回的这些塑胶花样品回去做摆设吗?

天无绝人之路。这天,李嘉诚正一筹莫展地在旅馆里翻着报纸,突然发现这家公司的下属工厂招聘工人的广告。他灵机一动,决定去应聘。

主意已定,他便按照报纸上的地址,前去报了名,凭着他已有的技术,应聘一个普通工人自然不在话下。但他是外国人,只有旅游签证,就只好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工人。

本来,按规定,持有旅游签证的人是不能够打工的。老板让李嘉诚干最下等的工作,而且给他的工薪不及同类工人的一半,他知道这位“亚裔劳工”是非法打工,绝不敢控告他。当时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主,常常采用压低工薪的做法,盘剥落后国家的非法移民。

这位老板不知道,李嘉诚哪里会计较工薪?能让他进厂就已是谢天谢地了。正是这位老板的贪心,李嘉诚的“阴谋”才能得逞。

这家工厂原来和别的公司同在市区,由于环境保护组织的抗议,才从市区迁到郊外。这样,李嘉诚就不必担心总公司的人发现他这位“香港经销商”了。

在异国工厂里,李嘉诚打的是最苦最累的工,他负责清除废品废料。但这个工作对李嘉诚来说,实在是最好不过了,因为他能够整天推着小车在厂区里的各个工段里走来走去,他的双眼不停地四处搜寻,整个工厂的所有生产流程都逃不过他的双眼。

李嘉诚干活特别卖力,待人也很诚恳,工头常夸他是“好样的”。但工头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朴实肯干的“下等劳工”竟是一个“国际间谍”,正在偷偷收集各种情报呢。

李嘉诚每天一下班,就急急忙忙地赶回旅店里,把他这一天所观察到的一切全都一字不落地记下来。没过几天,这些资料就积累了厚厚的一大本了。

在工厂里,李嘉诚也用自己的真诚和朴实去刻意结交一些朋友。当然,他这次结识朋友,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他专门选那些在某一关键工序的熟练技术工人作为结交对象。

每逢假日,他便邀请这些朋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在吃饭游玩时,他趁便向他们请教有关他看不明白的技术问题,声称他也打算到其它厂里去应聘技术工人,而不打算像现在这样,永远做一个下等劳工。朋友们也大都乐意“帮助”他,并很自豪地向他炫耀一些好的技术窍门。就这样,李嘉诚通过眼观耳听,大致悟出了塑胶花制造和配色的要领。

就这样,李嘉诚带着几大箱塑胶花样品和资料,信心十足地回国拓展事业。

临行前,意大利的塑胶花已推向市场,李嘉诚跑了好些花店,了解了一下塑胶花的销售情况。他发现,塑胶花市场前景确实十分广阔,正如他预想的那样,因此感到十分欣慰,觉得此行确实不虚。

平心而论,以今天的商业准则来衡量李嘉诚的行为,值得让人深思。但在那个时代,专利法还不太健全,而且国内技术又不发达,李嘉诚利用“瞒天过海”之策,在意大利厂商的眼皮底下偷学塑胶花的生产技术,并没有任何的不道德可言,只能说明李嘉诚做事很灵活,很有手腕,这也是他能够成就大业的重要原因。

感悟做事之技:

商场如战场,如果不懂得利用各种不同的环境来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常常会感到寸步难行。在适当的时候,掩饰一下自己的身份、年龄、目的、公司情况等会省去很多麻烦。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真人不露相”,意思是说有能力、有本事、有才华的“高人”,通常都不显露出自己的“本相”,到关键时刻才来一个“一鸣惊人”,然而,他们是怎样做到不显露的呢?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瞒”。在时机还不成熟之时,他们就瞒的妥贴、自然,一旦时机成熟便充分地表现自己,使自己脱颖而出,这是一种很高深的做事方法。

有些人喜欢卖弄才华,不懂得收敛光芒,结果招惹了一身麻烦,不但机遇没抓到,反而惹得一身不是,这就是因为不懂得“瞒”的好处。反之,则能够成就一番大业。

三国时期,庞统是与诸葛亮齐名的能人。但庞统天生怪异,相貌丑陋,因此不太受人喜欢。他先投奔吴国,孙权嫌他相貌丑陋没有留用他。

于是,庞统便投奔了蜀国的刘备。临行前,孔明交给庞统一封推荐信,表示一旦刘备见此推荐信定当重用他。

可是庞统见到刘备时并没有将推荐信呈上,而是隐瞒自己的身份,以一个平常谋职者的身份求见,因此,刘备只让他去治理一个不起眼的小县。

虽然如此,身怀治国安邦之才的庞统,并没有为此而耿耿于怀,他深知靠人推荐难掩悠悠众口,他要在该露脸的时候才露脸。

于是,庞统当着刘备的心腹、爱弟张飞的面,将一百多天积累的公案,用不到半日就处理得干净利索,曲直分明,令众人心服口服。

正是因为庞统深谙藏露得当的做事之计,使得他步步高升,不久后便被刘备提升为副军师中郎将。

这便是运用“瞒天过海”之计的结果。

曾氏名满天下,名门望族,时人称:天下第一世家。

曾国藩身上刻有中国不同传统文化流派的印迹,他世事洞明却又纠缠其中,但是,因为他懂得运用韬晦之计,所以他能够做到人世与出世相统一,虽官职显赫,却能游刃有余。

曾国藩于咸丰四年在湖南老家招募兵勇,创立舟师,训练湘军,自与太平军开战后,运筹帷幄,谋勇兼备,知人善任,调度有方,屡建奇功,多次受到清廷的恩赏和嘉奖。咸丰十一年十月,两宫皇太后授权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节制提督巡抚以下各官,可谓权绾四省。同治元年正月,又加授“协办大学士”,从而成为清朝自开国以来权势、地位最高的汉臣。而曾国藩的弟弟们也兵权在握,四弟曾国荃统兵近二万,由于屡立战功,仅同治元年就受到了清朝最高统治者的七次表彰;五弟曾国葆也统兵五千之众。曾家兄弟权倾朝野,曾氏家族堪称“天下第一家”。正如曾国藩自己所云:“余家目下鼎盛之际……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家门的极盛,并没有使曾国藩得意忘形,却使他感到忧心忡忡,且小心翼翼。时刻隐藏自己的锋芒。

曾国藩认为,功高名显,必然会带来对自己的嫉妒和仇视,所以与人分享利益和名誉是曾国藩的一贯做法。每次打仗,他都不以首功自居,而是将下属或是同僚的名字放在前头。例如,在担任两江总督时,为了搞好关系,曾国藩就特别注意将满人都督官文的功名摆在自己之前。后来,曾国藩费尽心思将长江水师改经制水师,这样一件很大的事,曾国藩又将官文的名字推到自己前面。这是为什么呢?曾国藩分析了官文的为人。官文既仇视湘军,又沾了湘军的光。不是湘军的胜利,哪有他的一等伯爵?贪名贪利,毫无定识,更无风骨,对于这样的贪官,为了促成水师制,不让他反对,给他点好处,他就会站在你这边。因此在给太后、皇上的折子里,如果建议改制后的长江水师统领让官文做,大家都做他的副手,他一定会乐意。这样既可以减轻官文对湘军的嫉恨,又可拉拢他一起做事,借此消除满人对湘军的仇恨和排挤。后来的发展证明了曾国藩推出一个满人担任领头的做法,获得了极大成功。

自古身居高位都是非常危险的,只有时刻隐藏自己的锋芒,与人分享功劳,才能与人共处。在曾国藩做官后期,正是凭着这样一种自谦,与人为善的谦卑原则,才使他晚节得保,并在韬光养晦之中达到最高峰。

感悟做事之技:

最聪明的做事方法就是把自己的锋芒“隐瞒”起来,在适当的时间,找一个适当的表现才华的机会,把所有的技能展现出来,使自己脱颖而出,这种做法用在战场上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同样,在现代企业单位中,这样会提高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分量。第二计  围魏救赵——从痒处动手,在要害楔钉

当自己的能力不够却要完成某件事情时,最好的办法是避免直接对立,采取迂回的方法,搔到对方的痒处,让对方难受,自己就能趁机牵着对方的鼻子走。1.避实就虚,在不起眼处用功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都不会十全十美,他们都会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不管是战胜弱小的对手还是从强大的对手中分得一杯羹,都要了解别人忽略的地方,然后制定相应的策略,从别人忽略的地方下手。

顾客是商人利润的来源,所以只有经常调查市场,了解顾客的需求,并相应制定策略才会占领市场至高点。

周云光之所以被誉为“上海滩奇迹之王”,是因为他以善于抓住客户的需求来创造奇迹而闻名于上海。人们都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一般人是很难适应那里的环境的,而周云光却成了这乐园中最为风光的人物之一。周云光的银行是在险恶和动荡的环境中建立的,他的创业生涯充满了坎坷和不平。银行诞生不久,便面临外商银行、钱庄、国际和国内金融集团的夹击。当时在上海租界内外,外国银行林立,美国的花旗、法国的东方汇理、英国的汇丰、日本的三井等银行,都是实力异常雄厚的金融财团。外商银行财大气粗,根本看不起中国的银行,周云光的上海银行更是没有被放在眼中。不少人都认为稍大一点的银行生存都很困难,上海银行的倒闭更是迟早的事情。上海银行开办伊始,就有人对周云光说:“中国的银行是不可能办好的。”当时,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不用说外国银行,仅上海钱庄中就涌现出了诸如齐丰、同康等实力超群的大钱庄,它们有票据交换机构,可以依此制定利息,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必须托它们来办理。另外,几大钱庄之间也达成了默契,相互间都有不成文的君子协定,实际上这是一种垄断。在复杂交错的金融市场上,钱庄俨然以仅次于外商银行的老二自居,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气势。周云光的银行实际上是在外商银行和钱庄的夹缝中生存。周云光明白上海银行既无强大政治势力做后台,又无雄厚经济做基础。他知道自己这家银行生命的源泉是什么。对于他来说,首要的任务是站稳脚跟;而要想站稳脚跟,必须从服务质量和内部经营上下工夫。

周云光并不是等闲之辈,他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外商银行和钱庄注重吸纳大户存款,而对小额存款却视而不见。广大的市民阶层,特别是大中专学校的师生和工厂工人存储困难,这就是对手的弱点。因此,他特别看重小额存款,以此为突破口,把它作为上海银行能否成功的关键。并且他十分强调“服务社会”,实施“人争近利,我图远功,人厌细微,我宁繁琐”的经营方针。正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他经营的上海银行特别标出“储蓄”字样,非常明显地表明该行“以提倡储蓄发展商业为本”。为了加强对小额存款的吸引,周云光别出心裁,首先提出针对上海广大市民阶层专门设立的“1元开户”,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元钱,就可以在上海银行开户。“1元开户”在当时中国金融界是前所未闻的新鲜事,这件事在上海金融界一时被引为笑谈,认为这种做法有失一个银行家的身份。老百姓也难以相信,因为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难以想象的。曾经有一个顾客听说后,决定亲自去试一试,他拿上150元钱,要求办理150个户头的存折。上海银行当即满足了他的要求,很快为他开立了150个户头。消息传出,许多小有积蓄的人纷纷登门储蓄,这样储蓄业务的新局面一下子便打开了。由于这项措施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心理和经济利益,“1元开户”很快受到城市中下层市民的普遍欢迎,那些低收入的教师、公职人员、家庭主妇、自由职业者以及部分小商人和手工业主,争先恐后,纷纷将个人积蓄存入上海银行。这项创举一时间大获成功,风靡整个上海滩。由于业务火爆,后来竟被上海各大银行争相仿效,像中国银行这样官办的国家银行也放下了架子,积极提倡这种业务。“1元开户”使周云光在上海滩创造了一个银行神话,他的上海银行不仅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而且他本人也成为人们街头巷议的话题。人们由衷地佩服周云光的精明和眼光。“1元开户”打开储蓄局面后,周云光并没有满足,他又乘胜追击,采取了更加周到细致的服务方式,他开始上门服务,亲自率领银行员工到各大专院校开办学生储蓄、教育储蓄。上海银行的工作人员不仅登门服务,而且态度热情,再加上办理手续简便,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为了巩固上海银行的地位,周云光在一些重点院校设立固定营业机构,进而为学校代发教职工薪金,促进了储蓄业务的拓展。在学校完成布点后,接着,周云光又在工人居住区开办职工储蓄业务,同时他还在市民中办理定活两便、零存整取、存本取息等各种新型储蓄。这些方便顾客的措施在上海滩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在当时极富开创性。周云光不畏艰险,敢拼敢闯,在中国金融史上创造了一个经营神话。周云光在上海金融界能独领风骚,自有一份过人的能力,除了个人的奋斗、不断开创机遇外,周云光还以令人折服的个人魅力,在各种势力之间巧妙周旋。因为旧上海的金融市场是当时政治的畸形产物,是极不规范的,如果没有点手腕,不用说能发展了,即便是生存,也异常的艰难。

感悟做事之技:

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既然有人捷足先登占据了市场,就不妨避实击虚,抓住别人忽略的市场空白,或者在别人不感兴趣的地方狠下工夫,做到随顾客的需求而变,会是一种非常好的经营策略。2.用心筹划,从重中之重动手

不经过周密的谋划想不出出奇制胜的好点子,事事都要经过周密的谋划可能会错过机会,所以边谋划边处理是上策,但不可盲目,需要找到重点,这才是处理事情的根本。

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四大以少胜多战役之一,更是曹操军事上的得意之笔,由此一役,袁绍再也无力与曹操抗衡,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官渡之战刚开始时,曹操并不占上风,两军第一次交锋,曹操因寡不敌众,被袁绍杀得大败而归。袁绍移军逼近官渡下寨,并在曹操寨前筑起五十余座土山,分拨弓弩手,昼夜射箭,控制了曹军的咽喉要路,曹军大惧。曹操急向众谋士问计,刘晔献计曰:“可造发石车来破袁军的弓箭手。”刘晔献上发石车的模型,曹操令人连夜造发石车数百乘,分布营墙内,正对着土山上的云梯,等袁军的弓箭手射箭时,拽动石车,炮石飞空,四处乱打,袁军弓箭手无处躲藏。袁绍又令军人暗打地道,直透曹营。曹操闻报,连夜差军绕营掘长堑。至此,两军僵持不下。

一日,曹操的大将徐晃抓到袁军一细作,经审问得知袁将韩猛运粮将至。徐晃急忙向曹操报告这一消息,曹操命徐晃前去劫粮,结果大获全胜。袁绍见败军还营大怒,欲斩韩猛,众官劝免。审配说:“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乌巢乃屯粮之处,必得重兵守之。”于是袁绍遣大将淳于琼,带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诸将,率二万人马守乌巢。原来,这淳于琼生性好酒,到乌巢后终日与诸将饮酒为乐。我就是不相信这样的事情出现在我的的身边

曹袁两军相持数月余,曹操军粮告急,派人往许昌筹办粮草。使者行至半路被袁军截获,捆住见谋士许攸。当下搜出曹操催粮书信,许攸来见袁绍说:“曹操屯军官渡已久,许昌必定空虚。若趁曹操粮草已尽,兵分两路,许昌可取,曹操可擒。”袁绍却说:“曹操诡计多端,恐怕这封书信是诱敌之计。” 许攸劝袁绍说:“现在不趁机破曹,就有被曹操击败的可能。”袁绍非但不听,还因许攸少时与曹操为友,认为有意欺骗他,说:“你与曹操早旧认识,一定是受了曹操的贿赂,为曹操充当奸细,本当斩首,今权且留你一条性命。”许攸出,仰天长叹道:“忠言逆耳,不可与其共谋大事。”欲拔剑自刎,左右劝他弃暗投明,点醒了许攸,当夜直奔曹营。

曹操听说许攸来投,大喜,来不及穿鞋,光着脚迎了出来,见到许攸,大为高兴。许攸道:“我跟随袁绍为他出谋划策,但袁绍言不听计不从,所以特来投故人,希望您能收留我。”曹操高兴地说:“有您在这里,一切事都好办了!”并且马上向许攸请教破袁绍之计。许攸道:“我曾叫袁绍用轻骑乘虚奇袭许昌,首尾相攻。”曹操大惊说:“如果真是如此,我的大事就失败了。”并拉着许攸的手说:“子远你很看重我们旧日的友情,你肯为我出个良策吗?”许攸说:“袁绍的军粮辎重,全都囤积在乌巢,现今派淳于琼把守。淳于琼嗜酒而又没有戒备,您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他们那里护粮,乘机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过不了三天,便不战自乱了。”曹操大喜。

第二天,曹操亲自挑选了五千名马步军,准备前往乌巢劫粮。张辽说:“袁绍屯粮之所,怎么没有防备呢?丞相不可轻往,恐怕许攸有诈。”曹操却说:“不是这样。许攸这次来,是天败袁绍。现在我军粮草供给困难,难以维持;如果不用许攸之计,只能坐以待毙。如许攸有诈,又怎么留在寨中?请将军不要疑虑。”张辽又说:“既如此,也要防止袁军乘机袭营。”曹操笑着说:“我早已准备好了。”荀攸、贾诩、许攸同曹洪守大寨,夏侯惇、夏侯渊领兵在左侧埋伏,曹仁、李典领兵在右侧埋伏。布置妥当后,命令张辽、许褚在前,徐晃、于禁在后,曹操带领诸将居中,打着袁军旗号,军士皆负草柴,人衔枚,马勒口,黄昏时便向乌巢进发。

曹操领兵夜行,经过袁绍的别寨,寨兵问是何处军马,曹操让人回答说:“蒋奇奉命往乌巢护粮。”袁军见是自家旗号,便不再疑惑。这样经过数座营寨,都诈称是蒋奇的军队,一点也没受到阻碍。等到了乌巢,四更已尽。曹操命令将捆好的草点着,围着乌巢高举火把,众将校击鼓高喊,径直冲去。这时淳于琼正与众将饮酒作乐,醉卧帐中,听到击鼓和呐喊之声,连忙跳起身问:“为什么喧闹?”话没说完,早被挠钩拖翻。眭元进、赵睿运粮刚刚回来,见粮囤起火,急忙救应。曹军飞报曹操说:“贼兵已到大军后面,请分兵阻挡。”曹操大声喝道:“诸将只顾奋力向前,等到贼兵杀到背后,才可以转身迎敌!”于是众军兵无不争先掩杀。一时间,火焰四起,烟弥夜空。眭、赵二将驱兵来救,曹军勒马回身大战,二将抵挡不住,全被曹军所杀,粮草也都被烧尽。淳于琼被擒,曹操命人割去他的耳朵、鼻子和手指,再把他捆在马上,放回袁绍营中,存心污辱袁军。

此时袁绍在大帐里,听报告说正北方向火光满天,知道乌巢失守,急忙走出大帐召集文武官员商议派兵援救,张邰说:“我与高览同去救助。”郭图说:“不可以,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自前往。曹操既然出来了,军寨必然空虚,可以率兵袭击曹操军寨,曹操听到,必定速归。这是孙膑围魏救赵之计啊。”张邰说:“不可以。曹操足智多谋,外出必然做了防备。现在如果攻击曹操不成功,淳于琼被捕,我们也要被擒了。”郭图说:“曹操只顾劫粮,难道还留兵在大寨吗?”再三请求劫曹营。于是,袁绍派张邰、高览率领五千兵马,去官渡攻打曹营,派蒋奇领兵一万,去救乌巢。

在乌巢,曹操杀散淳于琼的军兵,尽数缴获了他们的衣甲旗帜,诈称淳于琼的部下,败退回寨。走到山僻小路,正好与蒋奇的军马相遇。蒋奇的军士问,回答称是乌巢败军。蒋奇不疑,驱马径直过去。张辽、许褚忽然来到,大喝:“蒋奇休走!”蒋奇措手不及,被张辽斩于马下,又将蒋奇之兵斩尽杀绝,又派人谎称:“蒋奇已杀散了曹兵。”袁绍因此不再派兵接应乌巢,只向官渡添兵。

张邰、高览攻打曹营,左边夏侯惇、夏侯渊,右边曹仁、李典,中路曹洪,一齐冲出。三下攻击,袁军大败。不久,曹操又从背后杀来,四下围住掩杀。张邰、高览死战逃脱。袁绍见淳于琼耳鼻皆无,手足尽落,当得知他因饮酒误事,大怒,当即把他斩了。郭图恐怕张邰、高览回寨证对是非,便用计逼着张邰、高览投降曹操了。

袁绍失去了许攸、张邰、高览,又丢了乌巢粮,军心惶惶。当夜三更时分,曹军出动三路大军劫袁寨,混战到天明,各自收兵,袁军损失大半。荀攸献计说:“现在可以扬言,说调拨人马一路取酸枣,攻邺郡;一路取黎阳,断袁兵归路。袁绍闻知,必然分兵拒我。我方可乘兵动时击之,袁绍可破。”曹操用其计,袁绍听说果然大惊,急遣袁谭、辛明分兵援救邺郡、黎阳。曹操分派八路大军,直冲绍营。袁军全无斗志,四散奔走。袁绍披甲不迭,曹将张辽、许褚、徐晃、于禁四员战将,率军追赶。袁绍急忙渡河,图书、车仗、金帛全部丢弃,只引八百余骑逃出。曹操尽获所遗之物,所杀计八万余人,血流盈沟,溺水死者不计其数。

纵观此次战役,曹操必胜袁绍必败,原因有三:首先,曹操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策,曹军势力不及袁军强大,曹操用“围魏救赵”之计,避开了袁绍正面强大的攻势,却率精兵烧掉了袁军的粮草,使其不战自乱;第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袁绍不放手使用人,不能人尽其才,更不知扬长避短。张邰、高览,是忠义之将,且有勇有谋,不加以爱护和正确使用;淳于琼虽是大将,但好酗酒误事,却让其看守乌巢屯粮重地,这岂不是天大的失误。第三,袁绍政令不一,赏罚不明。认为许攸通敌却不绳之以法,还令其自由活动,以至于反投曹操。

感悟做事之技:“围魏救赵”用在做事中要找到要害之处,不然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防守为进攻。第三计  借刀杀人——暗中借力,巧妙获益

陷入困境时,要学会借力打力,设法将矛盾的焦点转移开,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只有心机纯正地领会“借刀杀人”之计的精髓,才能够正确的借助各种外在的力量来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1.巧借他人之手达到目的

中国太极功夫的最高境界是借力打力,其中最主要是突出了一个“借”字。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自己不便直接去做,或者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时,聪明的人就会在“借”字上下功夫,通过各种方法找到可以帮助自己达到目的人,借助他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的。

自古以来,文人傲物、讲究气节,以显示自己的清高与孤傲。三国时候的祢衡,就是一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才子,这样的人要是生逢其时,发挥他的才干,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可惜弥衡生逢乱世,又恃才傲物,结果被杀。

弥衡之死,完全是曹操、刘表一手导演的借刀杀人的把戏。

汉献帝建安初年,曹操考虑派一个使者到荆州劝荆州牧刘表投降。谋士贾诩建议说:“刘表喜欢与名士交往,最好能物色一位名士前去,就有可能招降刘表。”曹操觉得有道理,就问另一个谋士荀攸说:“你认为谁可以去?”荀攸回答:“当然以孔融去最好!”

孔融是孔子的第20代孙,担任过北海侯国的相,以能写文章与慷慨好客闻名,是当时文学界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然是比较理想的人选。曹操点头答应,并嘱咐荀攸去给孔融打招呼。

孔融听了荀攸的话,立刻接口说:“我有一位好友叫祢衡,字正平,他的才学比我高十倍,这个人足可以在天子身边工作。做一个使者,更不成问题。”后来孔融并没有把祢衡直接推荐给曹操,而是向汉献帝上了一个表,大大夸耀了祢衡的才能。献帝把表章交给曹操,曹操心中老大不高兴,就随便叫人去把祢衡喊来。祢衡来后,按例行了礼,曹操却一反以往尊重人才的常态,不给祢衡安排座位。平时颇为自负的祢衡见到这个场面,不觉仰头向天,一声长叹说:“天地虽然这样宽阔,为什么眼前连一个像样的人都没有呢?”

曹操自傲地说:“我手下有几十位能人,都是当代英雄,凭什么说没有人呢?”

祢衡又笑了一声:“那就说给我听听吧!”

曹操不无得意地说:“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见识高远,前朝的萧何、陈平,都不如他们。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猛无敌,过去的岑彭、马武,也不是对手。吕虔和满宠替我主管文书,于禁和徐晃担任我的先锋官。夏侯惇是天下的奇才,曹子孝是世上的福将。这怎能说没有人呢?”

祢衡哈哈笑了起来:“您全都讲错了,这些人我都认识,荀彧可使吊丧问病,荀攸只是个看坟墓的料;程昱仅能开门闭户;郭嘉倒还可以读几句辞赋;张辽在战场上只配打打鼓,敲敲锣;许褚也许能放放牛,牧牧马;乐进和李典当当传令兵勉强凑合;吕虔不过能给人家磨刀,铸几支剑;满宠是喝酒的能手;于禁是打砖的泥水匠;徐晃只有杀猪、扒狗的本事;夏侯惇可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被人称为只知道要钱的太守。其余都是饭袋、酒桶而已!”

祢衡这一顿讽刺、挖苦,激怒了曹操,曹操喝斥起来:“你又有什么能耐?”

祢衡毫不客气:“我?天文地理门门都通,三教九流样样都知道。辅助天子,可以使他们成为尧、舜;个人道德,可以与孔子、颜渊相比,怎能与这些凡夫俗子相提并论呢?”

这时,张辽在旁边,听到祢衡这样狂妄,公开侮辱大家,气得抽出宝剑要杀掉他,曹操止住他说:“我目前正缺少一个敲鼓的人,早晚朝贺的宴会,都要有人敲鼓,就让祢衡去敲吧!”

老奸巨滑的曹操,企图用这个办法狠狠羞辱一下祢衡,准知祢衡一点也不拒绝,很快答应下来,告辞去了。张辽问曹操:“这个家伙讲话这般放肆,为什么不让我杀他?”

曹操笑笑说:“这个人在外面有点虚名,我今天杀了他,人家就会议论我容不得人。他不是自以为很行吗,那就叫他打打鼓,丢丢他的人吧!”

第二天中午,曹操在丞相府大厅上邀请了很多客人赴宴,命令祢衡打鼓助兴。原先打鼓的人叮嘱祢衡打鼓时必须换上新衣,但祢衡却穿着旧衣服进入大厅。祢衡精于音乐,打了一通“渔阳三挝”,音节响亮,格调深沉,发出金石般的声音,座上的客人都被激动得情绪热烈,流下泪来。曹操的侍从们突然挑剔地叫道:“打鼓的为什么不换衣服?”谁知祢衡竟当众脱下身上的破旧衣服,赤裸裸地站在那里,客人们惊得一齐掩起面来。祢衡又慢伎地脱下裤子,一直不动声色。曹操看见这个情景,喝叱起来:“在朝廷的厅堂上,为什么这样不懂礼仪?”祢衡严峻地回答说:“目中没有君主,才是不懂礼仪。我不过是暴露一下父母给我的身体,以显示我的清白罢了!”

曹操抓着弥衡的话,逼问说:“你说你清白,那么谁又是污浊的?”

祢衡直指曹操说:“你不识人才,是眼浊;不读诗书,是口浊;不听忠言,是耳浊;不通晓古今的知识,是头脑污浊;不能容纳诸侯,是胸襟污浊;经常打着篡夺皇位的念头,是心地污浊。我是社会上知名的人,你强迫我打鼓,这不过如同当年奸臣阳虎轻视孔子,小人臧仓毁谤孟子一样。你要想成就称王称霸的事业,这样侮辱人行吗?”

祢衡这样犀利地当面抨击曹操,使大家都非常吃惊。当时孔融也在座,生怕曹操一气之下会杀害祢衡,便巧妙地为祢衡开脱说:“大臣像服劳役的囚徒一样,他的话不足以让英明的王公计较。”曹操听出孔融在帮祢衡讲话,事实上他也不想在这宾客满座的场含承担残害人才的恶名。只见他装作肚量极大的样子,用手指着弥衡说:“我现在派你到荆州出使。如果说得刘表来归降,这就重用你担任高官。”祢衡知道刘表是不会归附曹操的,派去的人也会凶多吉少,这分明是曹操在使借刀杀人的伎俩,不肯答应。曹操立即传令待从,要他们备下三匹马,由两人挟持祢衡去荆州,一面还通知自己手下的文武官员,都到东门外摆酒送行,真是既毒辣又狡猾!

祢衡到了荆州把刘表挖苦了一番,刘表很不高兴,就让祢衡去江夏见黄祖。

祢衡大胆地痛斥曹操,在当时有一定的正义性。但由于他恃才傲物,往往出语伤人,他不讨刘表喜欢。刘表察觉到曹操有心把祢衡送来,好让自己杀他,既解了曹操的恨,又把杀害贤人的罪责推到自己头上,便也使了一个与曹操同样的圈套,把祢衡转派到生性残暴的江夏太守黄祖那里。果然,祢衡在宴席上讽刺黄祖,说黄祖好像是庙里的菩萨,只受香火,可惜并不灵验,最后被黄祖所杀。

虽有一定的才智,但过于自傲,会树敌过多!于己不利。不知道忍住恃才傲物的心,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麻烦,这种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如果单单评价一下弥衡,这个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似乎不怎么样。他一进曹营就骂,自上而下,从文到武,全部都骂,不讲一点道理,而且尽是人身攻击。尤其是骂曹操,并不能骂到点子上,只是说曹操眼浊、口浊、耳浊、身浊、腹浊、心浊,缺乏事实依据,并没有骂他怎样残害百姓,如何阴谋篡汉,所以无人喜欢他。就连素养极高的张辽都要杀他。如此看来,弥衡只能算作一个狂傲到极点的狂生。

曹操想杀他,又怕落下“忌才”的坏名声,但他知道祢衡这种狂傲的人,肯定会被达官显贵所不容,所以来个借刀杀人之计,派祢衡出使刘表,企图让刘表杀死祢衡,使自己毫无损失地痛解心头之恨。刘表竟然识破了曹操如意算盘,竟也容忍了祢衡的讥讽,令他去见黄祖,将祢衡放到黄祖的刀下。曹操没有失算,不管将祢衡转置谁的刀下杀死,都应该说没有出曹操的谋算。并且,刘表这个“二传”更有利于曹操,他似乎淡化了曹操的谋算,减轻了曹操杀祢衡的罪责。

感悟做事之技:

借刀杀人之计,可以推而广之,可以理解为向别人学习;也可以理解为以人制人,牵制别人;还可以理解为相互削弱竞争对手。总之,全在一个“借”字上。。2.借助“贵人”获取利益

有些时候,一件事情凭借一己之力很难完成,所以,会做事的人,时刻都在寻找自己的“贵人”,想借助贵人的实力与势力,摆脱强劲的对手,使自己强大起来。

事物发展往往具有两面性,虽然“借刀杀人”这一计,不失为一个良策,但传统的教育观念告诉人们应该以和为贵,陷害他人是令人不齿的,是有辱人格的,人们对这种行为也是嗤之以鼻的。

因此,传统观念将这种妙策淹没了,许多人没有勇气打破传统观念,大胆地去寻求强者的帮忙,对依靠强者望而却步,但是,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问题,虽说现今的商场如战场,但是,毕竟没有流血牺牲,我们可以活用这一策略,“借力赢利”,也就是借助强者的势力达到我们赢利的目的,这样既没有残忍的“牺牲”,又能够实现自己的目的,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犹太出版商出版了一套图书,当他苦于不能出手时,一个主意冒了出来:给总统送一本,并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哪有时间与他纠缠,便随口而出:“这本书不错。”于是出版商便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就兜售一空。

时间不长,这个出版商又有卖不出去的书,他便又送了一本给总统。总统鉴于上次的情形,想奚落他,就说:“这书糟糕透了。”出版商闻之,机灵一动,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有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又兜售一空。  第三次,出版商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便不予作答而将书弃之一旁,出版商却大做广告:“有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居然又被一抢而空,总统哭笑不得,商人大发其财。

下面是犹太人在“借力经商”生意经影响下的一个成功个案:

在德国一个偏僻的小镇上,却有一家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阿迪达斯公司。这个小镇只有17万人,而这家公司却有4万名职工,分布在全世界40个国家的子公司中,这家公司经营各种体育用品,但是传统的、最主要的产品是足球鞋,每年总共生产25万双足球鞋。

70年前,阿迪?达斯勒兄弟俩在母亲的洗衣房里开始了制鞋业,他们边制边卖,销路看好。弟兄俩重视质量,不断地在款式上创新,他们不厌其烦地量下顾客脚板的尺寸、形状,然后制鞋,于是每一双鞋都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由于种种有利于顾客的经营方式,他们的家庭制鞋作坊发展很快,没几年时间就扩展成一家中型制鞋厂。

1936年的奥运会来临之际,阿迪?达斯勒兄弟发明了短跑运动员专用的钉子鞋。他又派人打探参赛运动员的情况,当得知美国短跑名将欧文斯很有希望夺冠的消息后,便无偿地将钉子鞋送给欧文斯试穿,后来欧文斯不负众望,果然在比赛中获得4枚金牌。于是欧文斯穿的钉子鞋一举成名,阿迪鞋厂的新产品成了国内外的畅销货,阿迪鞋厂也就变成了阿迪公司。用体育明星来创品牌的办法太妙了!此后,老阿迪屡屡使用这种手法,不久老阿迪又发明了可以更换鞋底的足球鞋,并把新产品无偿地送给德国足球队。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在瑞士举行,不巧,比赛前下了一场雨,赛场上泥泞不堪,匈牙利队员在场上踉踉跄跄,穿着“阿迪达斯”的联邦德国队却健步如飞,并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至此,“阿迪达斯”名扬海内外。

可见,创新款式、质量只是一个方面,而销售方式是否成功才是关键。为了扩大公司的声誉,阿迪达斯公司利用犹太人的“借势变钱术”,将商品的2%-6%拿出来作为馈赠,他们不遗余力地找运动尖子穿上阿迪达斯公司的鞋。运动员在大赛中穿着“阿迪达斯”品牌鞋做活了运动鞋的广告,比花钱做任何电视广告都更为有效。对于体育明星,阿迪达斯公司常常慷慨赞助。通过努力,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有124枚的金牌得主穿着“阿迪达斯”鞋,在这之后的西班牙世界杯大赛中,运动场上所有的人员中有四分之三全身披挂“阿迪达斯”品牌的商品。

阿迪?达斯勒兄弟的成功与他们出色的服务是分不开的。在赛场上,阿迪达斯公司总是派职员在那儿为运动员服务。只要哪位运动员感到鞋子不舒适,阿迪达斯公司的人马上就为他解决问题。在一次世界杯足球赛上,有一位德国主力队员的腿腱受伤,阿迪达斯公司连夜为他赶制了一双特殊球鞋,才使他能够重上球场。有一次在西班牙世界杯足球赛上,有一位前苏联足球队员穿的鞋子不合脚,公司派员马上描下他的脚样,立即坐飞机回公司,连夜为这位前苏联足球队员赶制了一双合脚的鞋子。由于阿迪达斯公司出色的服务,使它赢得了广阔的市场。

可以说,出色的广告宣传,使“阿迪达斯”成为世界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这就是犹太人一贯提倡的经商原则:借第三只手来赚钱。

美貌的黛安娜曾令许多英国人为之仰慕、倾倒,1985年黛安娜与查尔斯王子举行的婚礼成为当时轰动英国和世界的新闻。

那时,伦敦有家珠宝店,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最后,老板想出来一个奇招,准备借黛安娜的名与地位,改变珠宝店的困境。于是,他找来了一位酷似黛安娜的模特儿,从她的服饰、发型、神态、气质上进行包装,而且还煞费苦心为其做了一番训练,让她来做一次模拟的广告。

一天晚上,那家珠宝店灯火辉煌,老板及员工衣冠一新,个个神采奕奕地站在店门口。这一举动顿时吸引了不少过路人驻足观望。就在人们感到奇怪的时候,一辆高级轿车缓缓停在门口,那位酷似黛安娜的模特儿,从容地从车上走下来,微微一笑,并不时地向行人点头致意。

当时人们以为黛安娜王妃真的来了,蜂拥而上,都要目睹王妃的风采。珠宝店老板笑容可掬,这时候准备就绪的店员相继介绍项链、耳环、钻石等贵重首饰给那些人们。而那个模特儿面露悦色,也挑选了好几件首饰。

没想到,电视台也被蒙在了鼓里,播出了这家老板以假乱真的新闻录像。这一下震动了全城,不知情况的人们纷纷传播这个重要消息。而黛安娜的崇拜者们则络绎不绝地跑来抢购“黛安娜”所喜爱的各种首饰。

很快这家珠宝店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生意开始兴隆,营业额直线上升。

1989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华,天津“飞鸽”自行车厂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向有关部门的领导请示,要向布什总统和他的夫人芭芭拉各送一辆最新型号的“飞鸽”牌自行车。当时,负责这一事务的有关领导考虑到布什夫妇当年在北京联络处任职时非常喜欢骑自行车上下班和外出旅游,同意了“飞鸽”自行车厂的请求。

当中国政府领导人将两辆“飞鸽”自行车赠送给布什夫妇时,他们十分高兴,布什还跨上自行车骑了起来。130多家报纸报道了这则消息。很快,“飞鸽”牌自行车声名远播。不久,大批外商专程来天津看样订货,一位法国客商一下子订了30000辆飞鸽车。总统返美后,在白宫草坪上骑飞鸽车,再次被美国新闻媒介做了报道。一时间国外兴起一股争买“布什”、“芭芭拉”型“飞鹆”牌自行车的热潮。

类似这种巧借他人之名扬自己之名的做法,在商界里举不胜举,尽管这种方法运用的人再多,其效果仍然不可忽视,这就需要经营者们多多用心,抓住机会。

感悟做事之技:

这里所说的“借”是借助于人力,人们在做事的过程中必须要得到“贵人”相助,才能够使自己把局势看的更清楚,从而做出更果断的决定,如此看来,一个懂得做事方法的人,一定不能忽略为自己寻找“贵人”这一重要的环节。第四计  以逸待劳——精力越充沛,成算就越大

以逸待劳不是消极对待,也不是被动做事,而是在养精蓄锐,以精力充沛之势谋事、做事才能创造更多的奇迹。1.沉着冷静,兼顾利害

冷静可以克制鲁莽、少犯错误,沉着冷静不是退缩,而是临机处变之道,同时也是蓄势之法。处理事情时,有时需要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有时则需要静观默察,以逸待劳。

西汉哀帝建平元年,刘秀出生在陈留郡济阳县,父亲是济阳县令刘钦,他在家里排行老三,哥哥叫刘演。

刘秀正是出生在一个矛盾丛生、动荡不安的时代。自从西汉成帝、哀帝以后,社会矛盾就越来越尖锐。

王莽建立了国号为“新”的王朝后,使得本来已经大乱的社会更加混乱。各地的反莽斗争风起云涌。王匡、王凤率领下发动了绿林军起义;樊崇领导青州饥民发动了赤眉军起义。

地皇三年十月,刘演在舂陵,刘秀与李通的从弟李轶在宛城,同时起兵。由于刘氏为西汉皇族,所以人们把他们领导的起义军叫做汉军。不久,汉军与绿林军结为联军,共同打击王莽军。

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将领们都主张拥立一个刘姓的皇帝,以此统一号令,顺应人心。但在此时,产生了分歧,南阳一带的豪杰人物,都认为刘演有威望,治军严明,最为合适,而新市、平林军的将领们大都喜欢散漫放纵,他们担心立了刘演以后没有自由。他们认为刘玄懦弱,容易左右,因而策划拥立刘玄。

刘玄当皇帝后,改元为更始元年,并封了一大批官衔,封刘演为大司徒,封刘秀为太常偏将军。

农民起义联军建立了“更始”政权后一个月,刘秀与诸将分兵而进,攻下了昆阳、定陵、郾城,包围了宛城。

绿林军不断胜利,引起王莽的极大恐慌。他立即征调了全国兵力42万人,号称百万大军,由王邑、王寻两员大将向宛城进发,围困昆阳。

面对王莽军队的进攻,刘秀的将领见敌多势盛,不敢作战,都跑回昆阳城中,都想各自回本土自保。对于是否能守住昆阳城,起义军将领意见颇不统一。外有敌军压境,内部军心浮动,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刘秀表现出大智大勇的军事才能。他力排众议,冷静分析,主张集中兵力坚守昆阳,争取其他外援夹击敌军。

他说:“现在来敌强大,并力抗敌,还有打胜的希望,要是分散,必然被消灭。而且宛城还没攻下,来不了救兵,昆阳一失,一天之内,各军也就全都覆灭。”刘秀又向大家讲了他的主张和具体要求,结果将领们一致同意。

当时昆阳城中只有八九千人,刘秀留下王凤、王常守城,趁着敌军尚未合围,刘秀只带13名骑兵从南门突围,到郾城和定陵去调集援军。

刘秀到郾县、定陵一带,把那里的军队全部集合起来救援昆阳。当时许多的将领们舍不得财物,要求留一部分兵力看守。刘秀说: “现我们的目的是打败敌人,如果被敌人打败了,脑袋都保不住,财物还有什么用?”于是把全部军队都带到了昆阳。

刘秀亲率步兵、骑兵一千余人,在距敌军四五里的地方摆下阵来。王邑、王寻派数千人前来交战,刘秀身先士卒,率军冲入敌阵,大败敌军,首战告捷。士气为之稍振。将领们都非常高兴,都准备继续前进。这时,绿林军已攻下宛城,但消息还没有传到昆阳,刘秀并不知道。

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瓦解敌军,刘秀决定诈慌敌人,他派人拿着他亲笔写的“宛下兵到”的书信送往昆阳城中,故意把这封信丢在路上。王寻、王邑拣到信看后,以为宛城的增兵已到,心中十分恐惧。

刘秀继续率军前进,结果敌军连连败退,杀敌近千人,士气大振。刘秀于是率领三千敢死队,从城西直冲敌军的中军地带,昆阳内外的起义军形成夹击之势。王邑、王寻轻敌守营,结果大败,落荒而逃。

昆阳一战,使王莽政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王莽为之走坐不安,忧懑不食。同年九月,起义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推翻新政。

在整个对王莽的战争中,刘秀有勇有谋,指挥若定,表现出智勇双全、凛然不可侵犯的大将风度,为王莽政权的覆灭立下了汗马功劳,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刘秀在起义军中的威望。

随着刘演、刘秀兄弟的威名日益扩大,新市、平林军的将领们心中不安,劝刘玄除掉他们。而刘演手下的人对刘玄当皇帝一开始就不服,公开拒绝刘玄的任命,飞扬跋扈。刘玄担心刘秀兄弟影响他在更始政权中的地位,于是与农民将领共谋,把刘演与其部下一同杀害。

刘演的死,对刘秀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刘秀表现出遇大事而沉着冷静的胸怀与气度。刘秀赶紧回到宛城请罪。当刘演部下的官吏去迎接他,慰问他,他只是寒暄几句,表示过错在自己,不与来人私下交谈,不讲昆阳的战功,不为哥哥服丧,饮食言笑与平常一样,若无其事。刘玄见刘秀没有反对自己的意思,拜他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而刘秀每当独居,总是不喝酒、不吃肉,以此寄托哀伤。

但刘秀明白,尽管暂时的消除了刘玄等人的猜忌与疑虑,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避开险恶的环境,寻求更大的发展,刘秀一方面隐忍韬晦,同时暗中扩大势力和影响。

更始元年九月,刘玄的军队相继占领了长安和洛阳。刘玄准备以洛阳为皇都,命刘秀前往修整官府。

刘秀到任后,严肃整顿,他安排僚属,下达文书,对所有官吏的装束服饰,全都恢复汉朝旧制,非常庄重威严。

更始元年十月,刘秀奉更始帝刘玄的命令,以破虏将军兼大司马的名义出使河北,稳定那里的局势。这时的河北形势十分复杂并且不稳定,刘秀虽然希望早日摆脱更始政权的限制,但也对在河北的发展信心不足。这时,冯异、邓禹等的建议,使他坚定了信心。

刘秀在河北,每到一处,考察官吏,按其能力升降去取;平反冤狱,释放囚徒;废除王莽苛政,恢复汉朝的官吏名称。当地的官民皆欢喜,非常敬重刘秀,争相持酒肉慰劳,刘秀一律不接受。

这时,河北的王郎谎称自己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利用河北地区一些豪强地主为确保自身利益而排挤刘秀的心理,在邯郸建立了一个新的割据政权。王郎悬赏10万户通缉刘秀,刘秀几经逃难,最终在河北站稳了脚跟。

同年四月,刘秀亲自帅大军包围了邯郸。王郎军被消灭,王郎也被杀死于逃跑途中。这样,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基本上为刘秀所有,河北成为他脱离更始政权、创建统一大业的重要基地。

平定王郎后,刘秀发现官吏与王郎勾结一起毁谤刘秀的材料有几千份,这使许多人惶恐不安。刘秀一律不看,把王郎的宫吏召集起来,当面一大把火烧掉。他说:这样做是“令心怀不安的人放心。” 

刘秀在河北的影响引起了更始帝的不安,为了削弱他的影响,夺回他的权力。刘玄派使节赶到河北,封刘秀为萧王,并命令刘秀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与有功的将领赶到长安去。刘秀明了这一意图,便以“河北未平”为理由拒绝应征去长安。从此,刘秀与刘玄的矛盾开始公开化。

更始三年秋,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刘秀调集各郡兵力,先后在馆陶、薄阳等地击败并收编了铜马、高湖、重连等农民起义军。

这个时候,以樊崇、逢安、徐宣等人为首的赤眉军,正迅猛地向长安进兵。刘秀感到争夺天下的时机即将到来,他一面派将军邓禹率精兵2万向关中一带进发,相机行事,同时选定北据太行山、南临黄河、地势险要、财物富实的河内郡作为进取中原的立足点,巩固自己。

刘秀先用文武兼备的寇恂任河内大守,冠以“行大将军事”的御号。让他保证军粮供应,训练士兵和战马,阻挡外面的军队。刘秀又在孟津部署重兵,时时窥视洛阳。

一切准备就绪后,刘秀又带领一支军队回到冀中、冀北一带。当时许多将领们纷纷给予刘秀上尊号,要他称皇帝,刘秀一律拒绝。

将军耿纯对刘秀说:“将领们离开亲人和家乡,跟从您出生入死,目的就是实现封官拜爵的愿望。现在您迟迟拖延,违备大家的心愿。恐怕他们会产生离去的想法。”至此,刘秀相信了将领们要他当皇帝是出于个人利益,并非是假的。

冯异是当时刘秀最亲密的人,自从刘秀任司隶校尉,他一直在身边,陪同和照顾刘秀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经常劝刘秀做争夺天下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