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冠霞帔(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0 23:36:34

点击下载

作者:钟双德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凤冠霞帔

凤冠霞帔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凤冠霞帔作者:钟双德排版:梦工厂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1-01ISBN:9787514330465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凤冠霞帔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佩饰渊源饰物出现

我国古代先民在旧石器时代,就将贝壳、玉石、兽骨以及果核等物串在一起佩戴在身上,他们相信这些东西能够辟邪,有些作为财富的象征,还有一些作为随身携带的工具。原始佩饰艺术的萌芽,表明人们已注意到人体整体的装饰美。

我国上古黄帝时期,不仅有上衣下裳之制,还有衣饰、头饰、鞋饰等的规定。夏商周时期定制的“十二章”纹样具有开创意义,而春秋战国时期佩饰艺术的礼教、等级及工艺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对美的追求,使我国古代服饰及制度逐步形成并流传下来。我国远古佩饰的出现我国古代的佩饰行为始于旧石器时期,当时的人们将许多小物件佩戴在身上,其材料主要为石英石、砾石、石墨、玛瑙、黑曜石,还有兽牙和蚌壳等其他材质。原始人类从头部到颈部、胸部、手部都有佩饰,表明当时的人们已注意到人体整体的装饰美,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与渴望。距今约1.8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晚期的山顶洞人,已经学会用骨针缝制兽皮的衣服,并用兽牙、骨管、石珠等作为饰品装扮自己。■山顶洞人佩戴项饰

在山顶洞人遗址曾发现穿孔的兽牙125枚,以獾的犬齿为多,狐狸的犬齿次之,并有鹿、狸、艾鼬的牙齿和一枚虎牙,均在牙根一端用尖状器刮削成孔,出土时,发现有5枚穿孔的兽牙是排列成半圆形的,显然是原来穿在一起的串饰。另有骨管、带孔蚌壳、青鱼上眼耳、砾石、石珠10余枚,其小孔是从两面■古代骨针对钻的,这是钻孔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

在山顶洞出土了一枚磨得细长,一端尖锐,另一端有直径1毫米的针孔的骨针,针长82毫米,针粗直径3.1毫米至3.3毫米,这是缝制兽皮衣服的工具。缝线可能是用动物韧带劈开的丝筋,我国鄂伦春族人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缝制方法。旧石器时期 (约300万年~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中华文明的萌动,从170万年以前的元谋猿人就已经开始了。考古发现证明,元谋人使用石器捕猎,确证了我国古人类的历史起源和存在。

后来考古发现,山顶洞人所佩戴饰品的穿孔边沿,几乎都带有红色附着物,似乎他们将所穿戴饰物都经过赤铁矿的研磨粉染过。山顶洞人不仅关心现实生活的美,而且逐渐懂得表达对死者的关怀,他们将死去的亲人加以埋葬并举行仪式,还在死者身边撒下红色赤铁矿粉末,表示祭祀或标记。

红色在原始人意识中是血液的象征,失去血液便失去生命,使用红色有祈求再生之意,说明原始人的色彩观念是和原始宗教观念交织在一起的。■原始古玉

我国原始民族这种爱美的观念,贯穿于当时人们的整个生活之中。到了距今大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人类社会正处于文明起源阶段,而人类萌发审美意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飞跃。

这一时期,人们的佩饰更加丰富,形式已不限于项链、腰饰等,还出现了笄、梳篦、指环、玉块、手链等。佩饰的材质也相当丰富,仅出土的梳篦的材质就有骨、石、玉、牙等。新石器时期 在考古学上属于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在公元前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期。

另外还出现了一种极具特色的佩饰,被称为“带钩”。带钩就是腰带的挂钩,最初多用玉制成,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最为盛行,材料也更加丰富。

我国古代佩饰主要分为两大类:其一,固定的佩饰。即直接在人的皮肤上刺绘纹饰,或人为地使局部肌肉结疤及人体局部变形、缺损等人体佩饰形式,如绘身、文身和割痕、烫痕和拔牙等。

其二,不固定的佩饰。即指一切人体上穿戴、佩带或附着于人体上的经过加工的佩饰品。如在人体上佩带各种材质的带饰、条饰以及环饰等。

绘身,即绘画身体以为佩饰,这种风俗极为常见。绘身的主要颜色是红色,因为红色似乎特别为原始民族所喜爱。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21年在河南三门峡渑池仰韶村被发现,故被命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以河南为中心,东起山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当前在我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

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两件彩陶盆底所绘的人面鱼纹,二者面部均绘有彩纹,局部涂彩,位置又同是人面的颏部和额头,颏部图案也相同,唯有额部图案有差异,前者中间留倒三角形空白,后者左上角留月牙形空白。■原始人面鱼纹图

又如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施红彩的彩塑人头像和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一件施红彩的彩塑人头像等,都证明史前人类有着涂朱或绘面的风俗。

因为身体上的绘画容易褪色,所以就产生两种方法能够使纹饰永久性地保留在身上,这就是文身和割痕。

文身的方法是用带尖锋的工具点刺皮肤,使其成为连续的点状图案,然后将所需染料渲染在点状团内,待炎症过后,显出的纹样便不再褪落。

在安徽蚌埠双墩新石器时期中期遗址出土了一件模拟男童塑造的陶塑纹面人头像,额头正中用小圆头器物戳印“一”字形排列的5个小酒窝,左右对称,以表示纹面,其年代与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存的年代相当。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已有纹面的风俗。古代文献中也有大量对文身的记载,例如《汉书·西南夷传》中就记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刻画其身,像龙纹”。《隋书·东夷传》载台湾的“妇人以墨黥手,为虫蛇之纹。”而在后来一些民族中,文身屡见不鲜。■原始骨笄■红山文化女神头像有意识地拔掉侧门牙、犬牙或中门牙,人为造成缺损,也是人体佩饰的一种。在我国发现有拔牙习俗的原始文化及遗址有许多处。马家窑文化 1923年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故名。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5700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4个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

有资料表明,拔牙习俗最早产生并流行于大汶口文化时期,最盛行的当数黄河下游的鲁南、苏北一带,直至近代,拔牙之俗还保留在云贵川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当中。

至于人体上的不固定佩饰,在我国史前各类文化遗址中多有发现。从材料上看,有石、绿松石、玉、玛瑙、牙、蚌、骨、陶等;从种类上看,有环、珠、坠、串、笄等,其数量更是不胜其数;从佩饰的部位来分有头饰、颈饰、肢体饰等。大汶口文化 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另外,该文化类型的遗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发现。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300年至4500年。

我国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中有大量头饰出土,头饰包括头发、额部和耳垂的佩饰。梳妆用品发现有梳、笄、约法器等,说明当时人们已不再是披头散发了,而是采用梳子梳理,并用笄或约发器束成一定的发型,额部套上头串饰,耳悬耳坠。

史前人类的发饰是多种多样的。元君庙仰韶文化墓地出土的笄,大都位于妇女头顶,长达二三十厘米;在青海大通县孙家寨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彩陶盆内壁所绘人物的脑后都有一束发状物。颈饰的饰物可谓最多。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地2号墓主的胸部,发现了1串由47颗玉珠、6件玉锥形坠和2件玉管串连而成的项饰;北阴阳营遗址发现人骨颏下有玉璜或玛瑙的项饰。肢体饰即臂与腿的佩饰,它类似于颈饰。原始人所佩带的环带等饰物很多,手腕、脚腕上特别丰■良渚文化玉器富,腰部也多系带,以为佩饰。

我国古代佩饰艺术如同无声的语言,默默地告诉我们,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在简陋的生活条件下顽强地追求美、塑造美的。古代先民的这种对美的渴望与追求,使人们既改变了自己,又美化了生活,从而一步步地迈向文明社会。阅读链接当地球经过最后一次严寒的冰期,也就是大理冰期之后,迎来了全新世冰后期温暖的气候环境,中华祖先继承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积累的经验,进入了农耕畜牧阶段,改变了被动向大自然觅取食物为主动生产;养殖生活资源。当时,人们建造房屋,改变穴居方式。男子出外狩猎,打制石器,琢玉;女子从事采集、制陶,发明纺麻、养蚕缫丝、纺织毛、麻、丝布以及缝制衣服。改变了原始的裸态生活,进步为戴冠衣裳、佩戴首饰的文明启蒙阶段。黄帝确立服饰的制度

黄帝生活在新石器时期,是当时的氏族部落首领。在同其他部落的战争中,黄帝打了很多胜仗,并统一了很多部族,于是取得了领导的地位。■黄帝巡猎艺术画

当时,黄帝看到人们衣着不堪,既不雅观,也因衣不蔽体而饱受寒冬酷暑的折磨,就教人们把裹身的兽皮麻葛分成上、下两部分,上身为“衣”,缝制袖筒,呈前开式,下身为“裳”,前后各围一片,起遮蔽之用。同时确定,黑中带红的玄色为上衣的颜色,黄色为下裳的颜色。於则 则,是黄帝的裔孙,发明家。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结束了人们光着脚走路的历史,因功被封于於,即现在的河南内乡县,所以被称为於则。於则的子孙后代以封地为姓,称为於氏。通常认为,於则是於姓的始祖。

黄帝不仅开创了“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还发明了鞋帽及其饰品。

有一年冬天,黄帝派大臣胡巢和於则两人进山打猎。在山林里,猎人们个个腰缠兽皮,赤脚露头,每天在山林里和野兽搏斗,获得了大量的猎物。在他们准备返回的时候,气候突然变得更加寒冷起来,尽管他们燃起熊熊篝火,但是仍然抵挡不住严寒的侵袭。■古代狩猎场景

由于天气酷寒,胡巢带领的50多名打猎的同伴儿,在一夜之间,就有20多人把耳朵冻掉。於则带领的30多人,有一半人把双脚冻烂,无法行动。

在一望无际的深山野林里,怎样才能避免更多人被冻伤呢?胡巢正为此着急时,发现眼前的一片树林里,树杈上架着不少鸟窝,冬天来临后,鸟儿又飞到温暖的地方去了,现在树杈上的鸟窝都是空的。

胡巢随手拿起一块石头,看准树上的一个鸟窝用力甩去,一下子就把鸟窝打下来了。他拾起来仔细看了看,又用手在鸟窝里外摸了摸,发现鸟窝虽然是用细草和动物毛发织成的,既绵软,又暖和。他随手就给身边一个冻掉耳朵的人戴在头上。

周围其他人看到后,也纷纷上■黄帝塑像树去摘鸟窝,不大工夫,人人头上都戴上了鸟窝,这样,再也不会冻掉耳朵了。

於则带领的另一路打猎队伍,遇到了大风雪。他们光着脚行走在深雪里,已经冻得麻木,不能继续前进了。於则坐在一棵大树下,心急如焚,他自己两只脚也冻得快要失去知觉了。为了活动取暖,於则两只脚不停地往一棵大树上蹬。

不知蹬了多长时间,於则感到自己的脚似乎蹬进树身里了,开始他还不相信,人的脚怎么能蹬进树身里呢?但他仔细一看,用手摸了摸才发现,原来这棵树的树芯非常绵软,只是外面包着一层硬皮。

于是,於则灵机一动,马上动员大家一齐动手,把这树砍倒,截成二尺长的短节,每人根据自己脚的大小,用刀将内部掏空,再往里边塞些干草,穿在脚上,既松软,又暖和。走起路来虽然有些不便,但是毕竟比光着脚在雪里行走要好多了。■古代木鞋

不到半天时间,30多名打猎人脚上都穿上了这种用软木做的木屐。他们再也不怕在冰天雪地里冻坏双脚了。仓颉 史皇氏,陕西渭南白水人。据我国古代汉字工具书《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文字一出,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转向文明生活。

当胡巢和於则带领的两支打猎队伍抬着各种猎物回来的时候,黄帝亲自带领臣民远道迎接。

人们发现打猎回来的人,有的头戴鸟窝,有的脚穿木屐,腰缠兽皮,显得格外威武,连黄帝也觉得很奇怪。胡巢和於则就把他们进山的经过一一向黄帝作了汇报。

黄帝听后,大加赞扬,决定给胡巢和於则各记一功,命仓颉给他们刻字留名。黄帝命令把头上戴的鸟窝叫“帽子”,把脚上穿的木屐叫“鞋”。

据史籍《尚书大传·略说》记载:“黄帝始制冠冕。”为了让臣民人人头上都有帽子戴,个个脚上都有鞋穿,黄帝将帽子和鞋进行改进,进一步推广,并为其定下制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黄帝不仅确立服饰之制,命名帽子和鞋等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还包括很多当时人们不以为然的饰品,并且发挥着异乎寻常的作用。比如先秦时期史官修撰的《世本》中说:“黄帝作冕,垂旒,目不邪视也;充纩,耳不听谗言也。”意思是说,黄帝制定冠冕制,在冠冕的前后垂有用丝绳系的玉串,让双眼不要看邪恶的事物;在冠冕两旁塞以麻缕丝絮作为饰物,让两耳不要听谗言和不义的话。

黄帝在冠冕上增加这些佩饰,既是在警示君王要眼睛明察秋毫、耳朵善纳谏言,也用以区别人的尊卑,同时表达了追求美的愿望。

从那时起,服饰就发挥着保护和装饰人体等功能。黄帝对衣饰、头饰、鞋饰的规定,不仅象征性地体现了古代先民的等级以及审美观念,而且使人们的服饰比以前大为改观,增强了服饰的实用性。从此以后,人类服饰及其制度就发展起来了。阅读链接黄帝少年时思维敏捷,成年后聪明坚毅。当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炎帝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在涿鹿打败蚩尤,被诸侯尊为天子,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黄帝在生产生活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其中在缝织方面,发明了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等,并开启了我国服饰制度的先河。夏商周时期的章服黄帝确立的服饰制度,到了夏商周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特点是在服装上绘绣纹饰,以服饰象征王权和等级。同时,鞋帽佩饰和戎服佩饰也日益丰富。在奴隶社会把国王称作“天子”,是奴隶制国家最高的统帅,这时的章服之制,也是以国王的冕服为中心的。据史载,夏王禹平时生活节俭,但在祭祀时,则穿华美的礼服黼冕,以表示对神的崇敬。商代的伊尹曾经戴着礼帽,穿着礼服,迎接嗣王太甲回到亳都。这两个故事都反映了当时奴隶主贵族穿着冕服■名相伊尹朝服塑像举行重大仪式的场景。■周代朝服

周代服制是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变革和发展,确立了章服制度,在纹饰上最重要的是国王衮服上面的“十二章”纹样,它包括日、月、星辰、山川、龙、华虫、藻、火、粉、米、黼和黻12种自然万物之精华以及先民创造的图腾龙和米等生活用品。

十二章纹样的题材早已有之,原始社会的人们就观察到:日、月、星辰预示气象的变化;山能提供生活资源;弓和斧是劳动生产的工具;火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粉米是农业耕作的果实;虎、猴、华虫即红腹锦鸡是原始人狩猎活动接触的对象;龙是我国许多原始氏族崇拜的图腾对象;黼和黻是垂在身前的长方形织物。衮服 是皇帝在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用的礼服。我国传统的衮衣主体分上衣与下裳两部分,衣裳以龙、日、月、星辰、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为饰,另有蔽膝、革带、大带、绶等配饰。

比如,我国原始彩陶文化中,日纹、星纹、日月山组合纹、火纹、粮食纹、鸟纹、蟠龙纹、弓形纹、斧纹、水藻纹等,就是最好的证明。祭祀 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祭祀的法则详细记载于儒教圣经《周礼》、《礼记》中,并有《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进行解释。

到了奴隶社会,由于奴隶主阶级支配着生产资料,也就支配着意识形态。十二章题材被天子用作象征权威的标志,成为王权的标志。

周代国王在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时,要根据典礼的轻重,分别穿6种不同格式的冕服,总称“六冕”。冕服就是由冕冠和礼服配成的服装,冕服的服饰各有不同。

大裘冕是王祭祀昊天上帝的礼服,上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6章纹饰,下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6章纹饰纹,共12章。

兖冕是古时候的王之吉服,上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5章纹饰,下裳绣藻、粉米、黼、黻4章纹饰,共9章。冕是王祭祀先公与飨射的礼服,上衣绘华虫、火、宗彝3章纹饰,下裳绣藻、粉米、黼、黻4章纹饰,共7章。毳冕是王祭祀四望山川的礼服,上衣绘宗彝、藻、粉米3章纹饰,下裳绣黼、黻2章纹饰,共5章。希冕是王祭祀社稷先王的礼服,上衣绣粉米1章纹饰,下裳绣黼、黻2章纹饰,共3章。希是绣的意思,■周代女子服装故上下均用绣。■古代冕冠

玄冕是王祭祀群小也就是林泽四方百物的礼服,上衣不加章饰,下裳绣黻1章纹饰。

除了十二章纹饰,冕冠佩饰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周天子的冕冠前后悬有木质延板,上涂玄色,象征天,下涂色,象征地。前后冕板各悬12旒,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用五彩丝绳为藻,以藻穿玉,以玉饰藻,故称“玉藻”,象征着五行生克及岁月运转。后来玉藻也有用白珠来做的。五行生克 是五行学说的一种观点。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它们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之服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之服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之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的只可用前旒,没有后旒。玄端 为先秦时通用的朝服及士礼服,是华夏礼服“衣裳制度”的体现。后深衣流行后玄端逐渐废止,后来明代恢复古玄端制而造“忠靖服”。因玄端服无章彩纹饰,也暗合了正直端方的内涵,所以这种服制称为“玄端”。

凡是地位比较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

周代国王的礼服除以上6种冕服的服饰之外,还有4种弁服及其服饰,即用于视朝时的皮弁、兵事的韦弁、田猎的冠弁和士助君祭的爵弁。皮弁以五彩玉饰其缝中,白衣素裳;韦弁赤色,配赤衣赤裳;冠弁配缁布衣素裳;爵弁无旒,无前低之势的冕冠,配玄衣裳。除了天子本人的服饰变化很大外,周代王后的衣饰和头饰也有了发展。王后的礼服与国王的礼服相配衬,也和国王冕服那样分成6种规格,即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禄衣和素纱。前3种为祭服。■周代女子服装袆衣是玄色加彩绘的衣服,揄狄青色,阙狄赤色,鞠衣桑黄色,展衣白色,禄衣黑色。揄狄和阙狄是用彩绢刻成雉鸡之形,加以彩绘,缝于衣上作为装饰。

王后的6种礼服,其头饰也是不同的。按照《周礼·天官》的说法,有“副、编、次、追、衡、笄”6种,其中以副最显盛饰,其他次之。

副是在头上加戴假发和全副华丽的首饰,编是在加戴假发的基础上加一些首饰,次是把原有的头发梳编打扮,使之美化。追是动词,衡和笄是约发用的饰品,追衡笄是指在头发上插上约发用的衡和笄。也有人把追释为玉石饰物,衡悬于两旁当耳之处,笄贯于发髻之中。■周代歌舞俑

除了天子和王后的佩饰外,还有一般服装及相应的佩饰,包括玄端、深衣、袍、襦、裘以及舄履和军戎服。深衣 是直筒式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所以得名。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深衣是华夏服饰文化的代表。

玄端自天子至士皆可穿,为国家的法服。其中诸侯的玄端与玄冠素裳相配,上士亦配素裳,中士配黄裳,下士配前玄后黄的杂裳,并用黑带佩系,与杂裳同颜色。

深衣一般用白布制作,是上衣与下裳连成一起的长衣服。在儒家理论上,说深衣的袖圆似规,领方似矩,背后垂直如绳,下摆平衡似权,符合规、矩、绳、权、衡五种原理,所以深衣是比朝服次一等的服装,庶人则用它当作“吉服”来穿。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深衣开始盛行。

袍也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服,但有夹层,夹层里装有御寒的旧棉絮。如果夹层所装的是新棉絮,则称为“茧”;若装的是劣质的絮头或细碎枲麻充数的,称之为“缊”。在周代,袍是作为一种生活便装,而不作为礼服的。古代士兵也穿袍。

襦是比袍短一些的棉衣。如果是质料很粗陋的襦衣,则称为“褐”。褐衣是劳动人民的服装。

裘是材质贵重的服装之一,例如天子的大裘采用黑羔皮来制作,贵族穿锦衣狐裘。狐裘中又以白狐裘为珍贵,其次为黄狐裘、青狐裘、虎裘、貉裘,再次为狼皮、狗皮、老羊皮等。天子、诸侯的裘用全裘,不加袖饰,下卿、大夫则以豹皮饰作为袖端。商周时期,男女穿的鞋子是一样的,有赤舄、黑舄、素履、葛履种种。履是单底的,舄是双底的。屦是牙底相接处所镶的赤色或黄色缝条。国王的舄可分三等,赤舄为上,白舄、黑舄次之。王后以玄舄为上,青舄、赤舄次之。商周时期的军队已用铜盔和革甲等作为防身的装备。甲衣也可加漆,用黑漆或红漆以及其他颜色。甲衣外面还可再披裹各种颜色的外衣,称为衷甲。由各种鲜明颜色的衣甲和旗帜,组成威严的军阵。■周代铠甲■周代青铜盔

此外,商周时期的铜盔顶端还留有作为装饰用的插羽毛的孔管,古时常常插鹖鸟的羽毛。鹖鸟的羽毛不仅非常漂亮,而且这种鸟儿凶猛好斗,至死不怯,所以又象征勇猛无敌。阅读链接据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齐国贵族孟尝君到秦国访问时,送给秦昭王一件白狐裘,它的价格极为昂贵,举世无双。后来,秦昭王想扣留孟尝君,孟尝君只好求助秦王的宠妃。于是宠妃提出要孟尝君也送她一件白狐裘作为放行的条件,但是这种白狐裘只有一件,情急之下,孟尝君的门客便学狗叫骗过卫兵,从秦王的仓库中把白狐裘偷出来,送给秦王的宠妃,换得了放他们通行的命令,逃出秦国。从此,白狐裘在衣服中的声价更是价值连城了。商周时期的佩饰艺术

商周时期,奴隶主阶级对佩饰极为重视,设立了专门的手工作坊来生产。人们通过发饰、耳饰、颈饰、臂饰、佩璜等佩饰,极大地丰富了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

这个时期首饰佩饰制品有骨、玉、蚌、金、铜等,其中玉制品最为突出。周代奴隶主以美玉比喻人的品格,玉成为奴隶主贵族道德人格的象征。■商代骨笄

发饰用来装饰头发及头部。商周时期装饰头发主要用笄、簪和梳。笄有骨笄、蚌笄、玉笄、铜笄、金笄等,其形制也各有特点。骨笄、蚌笄、玉笄在我国新石器时期就用以固定发髻。考古发现证明,商周时期的笄从种类到材质都有了新的发展。

西周时期的笄在陕西长安沣河东西两岸的周代都城丰镐遗址,张家坡西周居住地遗址均有出土,有骨笄700余件,有的在笄顶雕刻鸟纹,有的在顶端加圆锥形或平顶笄帽,有的再加饰骨环,有的加嵌绿松石装饰。

周代男女都用笄,除固定发髻■商代妇好墓骨梳子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小冠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追师 古代官名。《周礼》谓天官所属有追师,设下士2人及府、史、工、徒等人员。掌王后、九嫔外内命妃的头上服饰,包括假髻及各种首饰。追,是治的意思,专门管理是治玉石。

衡笄插进冠帽固定于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两笄端用丝带拉到颌下系住。至于丝带的颜色,天子的玉笄为红色组纮,诸侯的玉笄为青色组纮,大夫、士的骨笄为黑色组纮。纮是冠冕上的带子,由颔下向上系于笄,垂者为缨。

用来固定发髻的笄叫“髻笄”。从周代起,女子年满15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20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适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商代金笄

商周时期的笄大体可分为四种形式。圆柱体的笄身套接圆锥形笄帽,套接后在笄帽基部横穿一孔穿过笄身,从这个孔插入骨榫予以固定。

用整块肢骨磨成笄首呈梯形或正方形,侧面呈扁形,笄首外围有阴线刻纹的骨笄。这种笄多出于殷墟。

用整块肢骨制作并在笄首刻高冠长尾的凤鸟纹,还有在凤鸟的眼、胸部位镶嵌小宝石的骨笄,西安沣西出土的西周骨笄上还有在大鸟背上又立小鸟的造型。笄礼 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俗称“上头”、“上头礼”。始于周代。一般在15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至20岁也行笄礼。笄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

在郑州北郊的商代遗址、河南安阳晚商宫殿遗址及西安沣河西周遗址,均发现有笄首作夔龙纹、周围透雕着锯齿形缺口的笄,这枚笄全长20多厘米,笄首长约7厘米,特意突出了装饰的作用。

笄后来改用金、银、铜等金属制作,针细头粗,强调装饰美化的作用,就逐渐演化为后来的簪了。

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中期墓中挖掘出土一件金簪,长27.7厘米,头宽2.9厘米,重108.7克,截面为钝三角形,尾部有长约4厘米的榫状小钉。

梳的形式到商周时期已很注意美观,商代的梳有骨梳和玉梳。背部平直,中央有凸起,梳身为长方形,是商代梳的基本特点。至周代梳背向弧形变化。

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骨梳,背面平直,背正中刻有一只小鸟,身呈扁方形,有线刻兽面纹为饰,其左右两侧镂出棱脊戚齿纹,下面用一条曲折纹边与梳齿相隔,梳齿已残断。

妇好墓出土的玉梳,其中一式在梳子的背雕上有两只相向而立的鹦鹉,有齿15枚,其中的3枚已断去。另一式顶上有长方形凸起,两面雕兽面纹,8齿。

用笄、簪和梳等梳妆工具做成的商代男女发式很有特点。商代男子主要有辫发盘顶的发式。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为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发为主。

从出土文物的形象资料来看,这个时期的男子辫发样式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还有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等等。

由于年代久远,商代妇女的发式资料非常珍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商代透雕玉人佩,头部非常写实。头上戴着帽箍,头发向后■商代玉偶梳,并在头顶两侧梳发髻,其余鬓发自然下垂,两鬓发尾微向上卷,呈螫尾形,在发髻上插有对称的鸟型发笄。■周代时候的玉佩

这种鸟型发笄多成双成对出现,多用于女子,含有成双成对的喻意。这种梳双髻、插双笄的发式,自商周以来,一直是未成年男女的发式。

商周时期的耳饰有玦、瑱、珰、环等,其中玦曾经在安阳妇好墓出土。这些耳饰除圆环形带缺缝外,还有将环形演化成兽纹的。陕西宝鸡福临东周墓出土的4块石玦,都散落在墓主人耳旁,河南洛阳中州路东周墓墓主人两耳边各有一片柱状石玦。

瑱是一种垂饰,有两种佩戴方法,一种是从祭服冠帽左右两方的衡笄用垂挂于两旁正当耳孔之处。是冠冕上用来系瑱的带子。另一种是直接垂于耳上。用于丧葬时,先在逝者的耳朵里塞一紫丝绵,再把瑱垂于逝者的耳孔上。

珰是直接穿挂于耳上的耳饰,在天津蓟县围纺商代遗址出土的铜耳珰,尾端锥形,一端呈喇叭口状。北京平谷刘家河商墓出土的金耳珰,重0.8克,喇叭口宽2.2厘米。坠部呈喇叭状,底部周边有一沟槽,原来可能有镶嵌物,珰上部呈半圆形弯曲。

商代晚期的耳珰,上部用金丝弯成钩状,下部以金片压成卷曲的装饰,钩与装饰的连接处穿有1颗至2颗绿松石圆珠。山西石楼后兰家沟及永和下辛角村商墓均有此种耳珰发现。

商代的颈饰可见于考古发现。在安徽辉县琉璃阁第140号殷墓发现过由灰色玉管珠串成的颈饰,同区第32号殷墓出土了以2110颗白色扁平圆珠串成的颈饰。

河南郑州铭功路2号商墓发现了1000余枚蚌珠,并列为6串,可能装饰于颈后,再盘绕于胸前和腰部。河南安阳大司空村265号殷墓,在人架颈部发现20个蚌饰。

山西保德林遮峪发现了18枚用珠状、梅花状、圆盘状的琥珀,绿松石、玉、骨制成的串饰,置于人架颈部及胸部。

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早期墓出土了一件长110厘米的珠串,其中有白玉龟饰13件,白玉棍饰1件,红玛瑙串珠5粒,其余是绿松石及黑白串珠,最小的仅有芝麻粒大,但中间穿孔正规。

在陕西西安沣西张家坡188号西周墓,发现了人架颈部有11件小玉片、4件贝、1件小玉饰连成的串饰,同区406号墓出土小玉块86块,内11块含于口内,其余均在胸前,也可能是串饰。

具有代表性的商代臂饰是在妇好墓出土的各种形式的玉瑗,第一种器形较长宽,外廓中间部位有一凸棱;

第二种是外廓中间凹下,两边凸起,呈凹弧形;

第三种是内缘凸起的唇瑗,形似碗托,后来的清乾隆皇帝做了几■商代玉龟件玉碗托,就是根据这种形式制造的;第四种则是将唇瑗外缘板块体雕镂成花纹。

商代已有金臂钏,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中期墓曾出土一双金臂钏,截面直径0.3厘米,钏直径12.5厘米,其中一只重93.7克,另一只重79.8克,两件含金量为85%,余为少量的银及微量的铜。各用一金环将两端拱起,呈扇状,变成环形。

佩璜是一种玩赏性的佩玉,与礼器上的璜无关。商代佩璜已由素面无纹演变为人纹璜、鸟纹璜、鱼纹璜、兽纹璜等,一直流传到西周后期。

商代佩璜大体有两大类,一类是在璜的基本形制的规范下,或素面无纹,或略施纹饰,保持礼器以“不琢为贵”的传统。

另一类是把璜雕刻成动物、器物的轮廓,以纹饰的装饰美为主。这类佩璜为数甚多,有人形璜、龙纹璜、兽纹璜、鸟纹璜、鱼纹璜等。■商代金臂钏

安阳侯家庄西北岗、小屯、殷墟妇好墓等处出土的商代人形璜都呈跪坐形,跪坐姿势易于同璜的造型适合,同时跪坐也是商民族的生活习惯。长条龙纹适合弯曲,也便于做成璜形。其他如兽纹璜有虎纹,鸟纹将冠羽及尾羽拉长弯曲,也极易变成璜形,角纹璜则为数不多。■透雕龙纹玉璜

此外,还有象纹佩、牛纹佩、兔纹佩、龟纹佩、鹿纹佩、鸟纹佩、凤纹佩等,形式变化较自由。

总之,商周时期的佩饰不仅材质高贵、形式华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及美化作用,而且被赋予了宗教性和阶级性,逐渐被赋予更多的精神内涵。阅读链接据记录周朝历史的《逸周书·世俘解》记载:周武王灭商时,商纣王用玉环身自焚,焚玉四千。周武王最后获得了大量商代王室的宝玉,可见商纣王对宝石玉器的崇爱。当时,在上层贵族阶级内部,用繁复的“礼”去维系等级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