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00:31:53

点击下载

作者:毛信德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论

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论作者:毛信德排版:辛萌哒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08-01ISBN:9787308048767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导 论白人文化社会中的黑人文学

公元1993年10月7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文学院宣布:“由于在她富有想像力和诗意的小说作品中,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现实〔1〕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而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现年62岁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

消息一经传播,世界舆论纷纷。

自从1901年以瑞典科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名义设置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至1992年共有89位各国小说家、诗人、戏剧家以及少数非文学类作家获此奖项,到莫里森获奖正好是第九十位,但她的获奖显然要比以往获奖者更加引人注目,至少有这么三点:第一,莫里森是第一位获此世界文学大奖的黑人女作家,就黑人作家而言,在她之前也就是非洲尼日利亚戏剧家沃尔·索因卡在1986年获此殊荣,因此,她作为一名女性的黑人作家登上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大厅的颁奖台,与往年其他获奖作家相比,应当有更为深刻的内涵;第二,在众多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中,莫里森是唯一一位以黑人命运为创作题材的小说家,无论她在获奖前出版的六部长篇小说,还是获奖后出版的另两部长篇小说,都把一个世纪来本民族人民的命运作为关注的目标,写出了他们在种族主义阴魂依然存在的美国社会里的不幸遭遇;第三,作为一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更关注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男权主义和生活环境的三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从向往有一双“最蓝的眼睛”的黑人女孩佩科拉到最终以死亡来解脱心中愤懑的苏拉再到为了获得自由而扼杀自己女儿的赛丝,成为一组令人唏嘘不已的悲剧人物画廊。

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垂青托妮·莫里森?她的获奖是否意味着这个世界最高级别的文学奖开始承认了像莫里森这样一位具有特殊身份和创作个性的黑人女作家在整个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与影响?托妮·莫里森的创作得到西方文坛以至整个世界文学界的好评是否表明美国黑人文学在经过20世纪“哈莱姆文艺复兴”(Harlem Renaissance)之后的几十年低谷又重新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瑞典文学院在颁奖理由中强调的是莫里森作品中的“想像力和诗意”,并认为她的小说“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现实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这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无疑是指美国社会的黑人群体。她是一位生活在黑人群体中的黑人女性,她是一名以黑人形象为创作对象的黑人小说家,这就是托妮·莫里森。

莫里森的崛起和成名,使她成为20世纪最后30年世界文坛中一颗耀眼的新星,作为美国(也包括整个西方世界)在白人为主体的文化社会中黑人文学的奋斗者,莫里森一方面接受美国的传统思想教育,受到以白人文化为中心的环境影响;但另一方面她又在只占美国人口少数的黑人群体中受到独特的黑人文化、黑人理念、黑人历史的熏陶,这一点恰恰是激发托妮·莫里森深刻思考和创作激情的原动力。毕竟美国黑人已经具有数百年的斗争历史,至少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建立以后,这场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记录,文学创作就是通过作家对人类社会生活思想情感的认识,运用语言的书面符号——文字作为载体,写下一个个故事,塑造一个个人物,以引起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反省。

美国黑人文学正是这一时代的忠实记录,因此我们在了解托妮·莫里森一生创作过程之前,还需要先了解一下近百年来美国黑人文学,尤其是黑人小说的发展过程。

自从1493年意大利冒险家克利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发现美洲大陆之后,伴随着欧洲白人殖民主义者纷纷涌入这块新大陆掠夺财富、占领土地、建立野蛮的殖民统治,大量来自非洲的黑人被掳掠、贩卖到北美洲,成为那里被奴役和强迫劳动的工具。四百多年来,这一奴隶贸易不断发展,直至19世纪60年代南北战争结束,才在美利坚合众国的法律上宣布贩卖奴隶为非法行为,美国土地上的数百万黑人奴隶才在名义上获得了自由。

之所以说黑人只在名义上获得了自由,是因为在南北战争后的美国尤其是美国南方,庄园主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农业经济依然成为社会的主宰,大量黑人依然以出卖劳动力为生,根深蒂固的白人种族主义势力依然在整个美国横行,虽然大规模黑人奴隶的起义斗争已不再出现,但广大黑人依然是美国社会的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黑人为争取真正自由独立的反种族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1856年5月,由约翰·布朗(John Brown,1800—1859)领导的黑奴武装起义成为这一反抗的高潮,起义虽然最后失败,布朗被处绞刑,但这显示了他为奴隶而斗争的高尚品质,也为南北战争的爆发作出了贡献。

这场持久的反种族主义斗争,在文学上也有过具体的表现。早在19世纪中期,在美国文坛上出现的废奴小说即是以白人小说家为主体的反种族主义反蓄奴制文学的先声,布朗本人就写过诗歌《太阳正在升起》,保罗·邓巴(Paul Laurence Dunbar,1872—1906)是19世纪末期最有影响的黑人作家,出版过诗集《橡树和常青藤》(1893)和长篇小说《未受邀请的人》(1898)及四部短篇小说集,被称为是“美国黑人现实主义文学的开路人”。与此同时,黑人领袖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1817—1895)年轻时代以《黑人们,拿起武器》一文名震全美,成名后成为林肯政府的顾问,1845年起撰写长篇自传小说《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生平与时代》,定稿于1882年。在19世纪末期,美国文坛涌现出以查尔斯·切斯纳特(Charles Chesnutt,1871—1947)和威廉·杜波依斯(William E. B. Du Bois,1868—1963)为代表的黑人作家,他们既是反种族主义的战士又是出色的政论家、小说家,成为横跨两个世纪、承上启下的美国黑人文学的奠基人。

美国黑人文学的真正形成是在20世纪20年代,当时,聚居在纽约哈莱姆黑人区的年轻一代黑人作家群体,冲破了美国政府和资产阶级舆论所鼓吹的“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蛊惑,将亲历的广大黑人的苦难生活和在种族主义压迫下的悲惨命运作为创作主题,以诗歌、小说和戏剧为载体,形成了一场后来被文学史家称之为“哈莱姆文艺复兴”的20世纪黑人文学运动。

掀起这场运动序幕的是著名黑人作家阿莱恩·洛克(Alain Locke,1886—1954),他在1925年3月为《观察写真》杂志主编了一期哈莱姆特刊,同年又出版了个人文学专集《新黑人》。洛克毕业于哈佛大学哲学系,此后任哥伦比亚特区霍华德大学哲学系主任长达四十年,成为这场运动的领袖人物。紧随其后的是杰出的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康蒂·卡伦(Countee Cullen,1903—1946)等人,卡伦还创作了长篇小说《通向天国之路》(1932);至20世纪30年代,又涌现了黑人小说家左拉·尼尔·赫尔斯顿、阿纳·邦坦普斯等人。这场运动是19世纪末期美国黑人创作在音乐、舞蹈、戏剧乃至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内的成就基础上产生的,也是黑人在取得有限的自由之后,互助团结、奋发自立,在经济上获得一定地位之后,在人文精神上极大提高的集中表现。它的产生促进了黑人作家自我意识的增长,也引起了美国批评界对黑人文学社会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尊重。

自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以来,黑人文学进入了它的发展期,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推动下,出现黑人小说的创作高潮。1940年,年轻的黑人小说家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1908—1960)以长篇小说《土生子》名震文坛,标志着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的成熟。假如说20世纪初期契斯纳特和杜波依斯的小说创作还仅仅停留在以反映黑人单纯的反抗意识为主体的斗争小说、政治小说的水平上;那么当《土生子》出版之日的1940年,以赖特为代表的年轻一代黑人小说家已经娴熟地掌握了叙事艺术的技巧,以人物的典型性和环境的典型性,描绘出新一代黑人在美国底层社会的不幸经历,更深刻地揭示了在种族主义阴影依然笼罩下的美国社会中生活的黑人命运的本质。正如评论家欧文·豪所说:“在《土生〔2〕子》出版的那一天,美国文化被永久地改变了。”

与赖特同时代的切斯特·海姆斯(Chester Himes,1909—1984)和安·佩特里(Ann Petry,1909—)也是有影响的黑人小说家。海姆斯被称为美国文坛奇人,他在年轻时因盗窃罪被判刑20年,在服刑期间开始创作生涯,主要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如果他抱怨就让他滚》(1945)和《孤独的事业》(1947),前者以战争期间加州一个造船厂工人内部的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为题材,揭露了存在于基层社会的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并从心理角度塑造了黑人工头鲍勃·琼斯矛盾而复杂的形象;后者描述了在美国工会中存在的种族矛盾,描写了一个黑人工会成员戈登·李的复杂经历,揭露了美国社会中白人〔3〕掌握财富、黑人则被关在铁笼子里的本质。佩特里以长篇小说《街道》(1946)出名,小说以纽约第七大街第一一六街为背景,描写了黑人妇女露蒂·约翰逊为生存而斗争的故事,她有才有貌也有责任心,但最终丈夫背弃、儿子入狱,依然逃脱不了不幸的命运。她的第二部小说《海峡》(1953)也是以黑人命运和种族关系为题材,在描写手法上更具传奇色彩。

在20世纪40年代产生的黑人小说家还有柯蒂斯·卢卡斯、威廉姆·阿塔维、卡尔·奥弗德等人,他们与赖特、海姆斯等人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崛起的一代黑人小说家。

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1914—1994)是20世纪50年代以长篇小说《隐身人》一举成名的黑人小说家,他与赖特相识于纽约哈莱姆,被认为是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黑人作家,也是少数以一部作品闻名文坛的美国作家之一。与赖特不同的是,艾里森的《隐身人》在描写黑人命运过程中,更多的是以象征主义手法来表现黑人在遭遇社会不公正的情况下“现代人”的普遍问题,显示了作者对于自我本质的执著追求。

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黑人小说创作中,又涌现出一批包括阿历克斯·哈利(Alex Haley,1921—1992)、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1924—1987)、约翰·基伦斯(John Killens,1916—)、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1925—)、欧内斯特·盖恩斯(Ernest Gaines,1933—)和托妮·莫里森、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在内的黑人小说家群体,其中哈利以多卷本长篇寻根传记小说《根》(1972)在美国文坛上名噪一时;鲍德温集小说家与政治家于一身,是当时有影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人物;托妮·莫里森与艾丽丝·沃克是70年代以后最有才华的黑人女作家,她们的创作以深沉、细腻、丰满而著名。莫里森由于她对黑人生活的史诗性描写而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美国黑人作家中唯一获得此殊荣的人物,也是世界上第八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沃克以《紫色》(1982)一书获1983年的普利策小说奖、全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三大奖,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有成就的黑人小说家。

20世纪的美国黑人小说是在19世纪比较单纯的反抗意识的黑人文学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

20世纪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产生了黑人文学第一个高潮,这个高潮在小说领域中直接导致了20世纪40年代赖特等人小说创作的丰收。至20世纪6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哈利、鲍德温等有影响的作家,紧接着20世纪70年代又产生了像莫里森这样赢得世界声誉的小说家,形成了近百年美国黑人小说的辉煌成果,成为美国20世纪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黑人小说杰出的思想价值与鲜明的艺术特色。它们至少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从20世纪初期比较单一的反种族压迫和奴役的反抗主题而演变为注重探索黑人在当代美国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题材。这是黑人小说家在20世纪整个时代发展过程中对于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黑人后裔生活道路、思想情感的关注,也是他们对于数千万黑人总体命运的深层思考,所以这些作品在思想价值上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对种族主义的揭露、对社会不公正的反抗,而是为黑人民族在未来的美国社会中应有的地位与尊严,设计出一个美好的蓝图。

第二,假如说20世纪40年代的黑人反抗小说,它主要是以自然主义色彩的描写来批判和揭露使他们受到奴役与歧视的社会环境的悲剧本质,那么,到了20世纪后半期,小说家们已经摆脱了对于德莱塞式的批判传统的依赖,从黑人群体的心理世界中去发掘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素质特点,以反映黑人民族在融入美国整体社会中的复杂过程。作为少数民族的黑人,要摆脱几百年来造成的被奴役被歧视的境况,除了反抗和斗争之外,还需要正视提高黑人自身的民族素质,在消除种族歧视过程中逐步提高本民族的社会地位。这些正是严肃的黑人小说家所关注的题材,他们在揭露黑人生活的不幸与悲哀的同时,更为种族的平等呼号,在20世纪40年代具有强烈社会意识的黑人“问题小说”的基础上,反映了黑人民族优良传统的历史本质。

第三,从20世纪40年代以经济问题为主体的黑人小说演变成60年代以后的心理小说,是20世纪黑人小说总体发展的一个表现。所谓经济小说,主要是指以黑人为生存而进行斗争的初级阶段的社会状况的记录,而心理小说则是着重于将黑人民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身表现与整个美国社会的关系进行切实的、具体的比较,并注重于写出产生黑人民族遭到歧视与压迫的根本原因。经济问题与心理问题有必然联系,但又有明显差别,从这点来看,我们似乎可以说,经济小说是纪实性的,心理小说是艺术性的。

第四,对于黑人祖先寻根的追求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黑人小说的一大特点,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不仅是简单的寻根,而是深化为对美国黑人民族与美洲大陆之间的密切维系的探寻。许多黑人作家孜孜不倦地追索着他们的祖先从黑非洲来到新大陆的悲惨历史,以及当时令人感伤和悲哀的心路历程。这些小说的创作反映了黑人小说家对于本民族历史的关注,并企图以此类小说的创作显示出黑人民族丰富的历史渊源,也许这对于提高黑人在美国社会的文化品位和人文背景有一定的裨益。

第五,从朴素的现实主义过渡到以现代派范畴内的意识流、象征主义与魔幻手法来深化对黑人心灵世界的描绘,标志着美国黑人小说在20世纪艺术手法的演变。20世纪40年代及其以前的黑人小说基本都以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客观的批判性的描写,20世纪50年代以后,黑人小说家逐步吸收了后现代主义的风格技巧,强化了人物内心的心理演变,并在情节安排、环境设计、语言描述上表现出与现代小说创作技巧逐步融合的趋势,构成了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在风格上重大的演变,也许这是整个20世纪西方小说在总体风格上产生重大变革的一种显示。

这就是托妮·莫里森产生创作激情的摇篮,她是在前辈黑人作家的思想、作品培育下走进文学殿堂的,假如我们一步步地进入她的生活历程和内心世界,就会明白:什么是托妮·莫里森追求的人生最大目标,什么是她献身于文学创作的伟大动力。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她的人生轨迹和创作历程吧。

注释

〔1〕 原文为:“Who, in novels characterized by visionary force and poetic import, give life to an essential aspect of American reality.”

〔2〕 欧文·豪:《一个更可爱的世界:对现代文学与政治的看法》,纽约:地平出版社,1963年版,第100页。

〔3〕 参见评论家卡·休士在《黑人小说家》一书中所提出的“铁笼技巧”一说,纽约:卡罗出版社,1990年版,第72页。  第一章黑人女性

A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原名克洛·安东尼·沃福德(Chloe Anthony Wofford),1931年2月18日出生于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附近洛雷恩镇的一个黑人家庭,是当地一名造船厂电焊工人乔治·沃福德(George Wofford)和妻子拉玛(Raman)四个孩子中的一个,排行第二。洛雷恩是一个小镇,但拥有一些钢铁厂、造船厂等工业企业,在那里集中了一批欧洲和墨西哥的移民以及来自南方的黑人,成为一个杂居的场所。

莫里森的父母正是为了逃避种族主义的迫害和寻找工作机会而从南方移居到洛雷恩的众多黑人家庭中的一个,但在这个家庭里,依然保持了南方黑人的风俗习惯,莫里森从小就能听到大人们唱的黑人歌曲和讲给孩子们听的黑人故事,这一点显然为莫里森以后对黑人文化的理解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为她后来对黑人历史的深入考证提供了丰厚的基础。1937年,莫里森进入当地一所不限制黑人孩子入学的

〔1〕小学,上了一年级,成了当时这个班级唯一一名黑人学生,也是镇上第一个开始识字的黑人孩子。这时候,她发现了与许多白人同学在一起她与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差别,这一点直至她长大以后依然印象深刻。

孩提时代的莫里森生活在一个生活贫困的黑人家庭中,从12岁起就在课余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但她十分热爱艺术,甚至期盼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舞蹈家,同时还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书籍,其中有她所喜爱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法国作家福楼拜和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小说,直至194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洛雷恩高级中学毕业。随后她即考入了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霍华德大学英语系。

这所以南北战争时期曾任被解放黑奴事务管理局局长的O. O. 霍华德将军(Oliver Otis Howard,1830—1909)的名字命名的大学,面向所有种族、肤色、信仰的学生开放,而其特定的职责则是为黑人学生提供完成高等学业的机会。霍华德大学设有文学院、公共行政学院、工学院、医学院、法学院、通讯学院、联合保健学院和文理兼容的研究生院,该校的图书馆收藏了大量有关美国黑人历史、民俗、种族、文化、艺术的资料,成为美国研究黑人历史的主要图书馆。霍华德大学创办于19世纪60年代,霍华德将军辞去军职后于1869—1874年担任该校的第三任校长。学校的学生成分一度几乎全为黑人,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也有不少白人学生前来求学,特别是研究生院。该校也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在教育、社会改革和政策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其中著名的有马萨诸塞州的参议员E. W. 布鲁克、社会学家E. F. 费雷泽、剧作家I. 巴拉卡,以及创建该校政治学系的政治家R. 本奇等。

在这样一所大学里就读,无疑对托妮·莫里森日后的创作、思想和思维定势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学校里,她努力学习英语,同时也较多地浏览了文学名著经典作品,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大学期间也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由于许多同学对她的名字总是读不准确,她就决定改名为托妮(Toni),于是便成了托妮·沃福德,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托妮性格中的坚韧一面。在读书期间,托妮参加了几次学校组织的暑假巡回演出队,来到她父辈生活过的南方,在那里她首次看到了黑人们的真实生活状况,这种生活正是她的父辈曾经经历过的,了解到她的祖先曾经经历过的光荣而痛苦的斗争历史,尤其是白人如何卑劣地掠夺她的祖先们财产的往事。南方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和各种传说给了她深刻的印象,也许这是她日后致力于黑人历史、黑人心理、黑人素质、黑人文化研究和创作的一种准备吧。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托妮是一个有心地、有主见的黑人知识女性。

B

1953年,托妮·沃福德从霍华德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接着她又进入位于纽约州伊萨卡的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攻读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重点研究美国的意识流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和英国的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955年取得文学硕士学位,随即受聘于休斯顿的得克萨斯南方大学,担任英语讲师。与霍华德大学不同的是,该校并不重视黑人文化,甚至将它置于一个极为轻微的地位,原先该校是以“黑人历史周”而驰名,这也是吸引托妮去那儿工作的主要原因,她以为南方大学更可以引发她对自己故乡和父辈们往昔生活的怀念。于是在1957年,她重新返回母校霍华德大学担任教职,在那儿托妮遇到了几位这一时期活跃于社会中为黑人争取平等的公民权利而奋斗的民主人士,其中有伊曼纽·爱密立·巴拉卡(Imamu Amiri Baraka,1934—)和安德鲁·杨(Andrew Young,1932—)。

巴拉卡,在1968年前名为勒鲁瓦·琼斯(LeRoi Jones),他不仅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和随笔作家,同时也是20世纪60年代第一流的黑人民主运动领袖,担任过非洲人民代表大会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美国黑人政治代表大会总书记等职务,20世纪70年代成为美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他的作品集中描绘美国黑人的愤怒与反抗,如实地反映了黑人的生活现状,他与托妮同年毕业于霍华德大学,托妮在他身上汲取了重要的思想和力量。安德鲁·杨也是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出身黑人中产阶级家庭,曾就读霍华德大〔2〕学医学预科,1955年毕业于哈特福德神学院,曾是马丁·路德·金的得力助手,在金遇刺身亡后,担任了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领导职务至70年代,1972起任美国众议院议员,1976年支持吉米·卡特竞选总统成功,一度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1981—1989年出任亚特兰大市市长。此外,在托妮的霍华德大学同学中,还有后来成为学生非暴力平等委员会领导人的斯托克·卡迈克尔(Stokely Carmicheah)和1965年由于出版被称为非洲—美国文学经典小说《福地的儿子》的作家卡拉蒂·布朗(Claude Brown)。也许是近朱者赤的缘故吧,托妮回到霍华德大学仿佛鱼儿游入了熟悉的大海,可以说她的后来思想发展和创作成功与这样的环境和人际交往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

C

就在托妮回到母校任教期间,她遇到了一位年轻的牙买加建筑师哈罗德·莫里森(Harold Morrison),两人相爱并于1958年结婚。于是这位未来的大小说家、现任霍华德大学英语讲师便成了莫里森太太——托妮·莫里森。1961年,莫里森夫妇的第一个儿子哈罗德·福特(Harold Ford)出生,托妮在享受家庭幸福生活的同时,依然从事她的教师职业。但此后不久,托妮与丈夫之间似乎发生了什么问题,她有时也去参加一些小型的作家社团活动,为的是逃避夫妻生活中的不快。托妮需要从与他人的文学活动交往中寻求一些精神上的慰藉,而且这种需要越来越强烈,越来越迫切。于是托妮想从文学创作中寻找自己的寄托,在某个星期里,她竟神速般地写就了一篇童年时代曾经听到过的有关一个黑人姑娘如何乞求上帝赐她一双最蓝的眼睛的故事。这则故事好像带有某种预兆,因为托妮觉得自己笔下的女孩想得到无法兑现的最蓝的眼睛,是不是就像自己心中对婚姻幸福的企求?终于在1963年,当她已怀有第二个孩子时,这对夫妇宣布离异,托妮此时不仅离开了昔日的丈夫,也离开了她曾经工作了几年的母校。她带着大儿子先去欧洲作了一次旅行,在第二个儿子沙拉特·凯文(Slade Kevin)出生后的第二年,与丈夫办妥了离婚手续,带着两个儿子回到了她曾经在那里成长的洛雷恩镇老家。也就在这一年末,托妮·莫里森谋求到了位于纽约州锡拉丘兹市的蓝登书屋出版公司一个副主笔的职位,不久又如托妮本人希望的调至该公司在纽约市的总部任高级编辑。对一名33岁离异的职业女性来说,托妮带着两个儿子来到这个大都市生活,她在白天把所有精力放在工作上,可是心中仍挂念那两个儿子,每天的晚餐是应该由她为他们烹调的,托妮仿佛以这一举动让心中少些对儿子的歉疚。饭后,则是他们母子三人难得的嬉戏时间,直至儿子们上床睡觉。这时托妮才进入属于自己的时间,坐下来写作。

托妮写什么呢?她开始在自己尘封多年的儿时回忆中去寻找所需要的故事,这个故事似乎一直萦绕在她心中,可是又忘却多年了。还是这些年在作家社团群体的活动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与对他人作品的评论中才回忆起来。作为一名文学图书编辑,托妮敏感地认识到:这个故事肯定是值得她去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写的。她要把这个故事写成一部能够深刻揭示美国黑人妇女命运经历的小说,她要通过对童年时代的深入回忆寻找小说的主人公,她以受过的十几年正规教育和对美国20世纪文学的深入研究的功力为基础,以自身丰富的想像为动力,将自己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理解写入到小说中去,此时,托妮才感觉到:哦,多么令人向往的文学创作啊!它使她既兴奋又激动,她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精力投入到小说创作中去。这部小说的名字就是1970年出版的《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它成了作为小说家的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

注释

〔1〕 即所谓integrated school,指不对黑人抱有歧视的、完整的学校。

〔2〕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1929—1968),美国杰出的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主张以非暴力方式获得黑人应有的公民权利,1968年4月4日在田纳西州孟菲斯遭白人种族主义者暗杀身亡。1986年起美国国会决定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为纪念他的国定假日。  第二章初涉文坛

1967年,托妮调入蓝登书屋出版公司纽约总部任高级编辑,这为她创作《最蓝的眼睛》提供了方便,而且当时她正在编辑穆罕默德〔1〕〔2〕〔3〕·阿里、安德鲁·杨和安格拉·戴维斯等美国黑人著名人物的传记,正是繁忙的编辑事务中促使她更加努力写作,将这部与她天天经手编辑出版的人物传记完全不同的小说早日问世。不,也可以说是既相似又不同,阿里最终成为“拳王”的奋斗经历,杨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杰出精神,都是对托妮写作的一种激励,她要从黑人民族在美国社会的遭遇中去挖掘深层次的内涵,而这一挖掘方式,却是以一名黑人女孩企图获得一双“最蓝的眼睛”来表现,显示了莫里森从一开始文学创作起,就拥有不同凡响的思维能力和创作风格。《最蓝的眼睛》终于在1970年出版,并立即赢得评论界的喝彩。尽管这些好评并非如商业上的成功,它也不可能立即给作者带来经济上的巨大利益,但这是一名黑人知识女性在经过成熟的思考和刻苦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成果。事实已经证明:《最蓝的眼睛》的出版不仅成为托妮·莫里森一生中的重要时刻,也成为20世纪美国文学史尤其是美国黑人文学史的一个重要时刻,它标志着一位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坛,她将为美国黑人文学增添无限的光彩。

作为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最蓝的眼睛》是以一个黑人少女在美国社会种族歧视背景下矛盾而复杂的多重心理进入读者视线的。小说讲述了12岁的黑人女孩佩科拉在一年中的生活经历,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的那一年。一直生活在粗暴的父母、敌视的同学和周围冷漠的成年人之中的佩科拉,发现这一切令人难堪的遭遇全是缘于自己是一个容貌丑陋的黑女孩,她突发奇想:假如自己拥有一双与白人女孩一样的眼睛,那么周围的一切便会彻底改变,父母会停止争吵,店主会对她和蔼可亲,同学会与她友好相处,老师也会向她投来亲切的目光。这是一个生活在还带有严重种族歧视色彩的美国黑人少女发自内心的奇想,她不可能深层次地去认识和剖析她的生活之所以如此不幸的社会原因,也没有人会告诉她这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因此,她只能凭自己稚嫩的心灵去思考,她最终认定这一切是由于自己容貌的丑陋。“她久久地坐在镜子面前,想发现自己丑陋的秘密”。在镜子面前,佩科拉否定了自己,因为她太丑陋;在镜子面前,佩科拉盼望获得一双最蓝的眼睛,因为这样就可以完全改变她的生活。“她发现所有白人的眼睛里都潜伏着这种神色。毫无疑问,这厌恶是冲着她而来的,是冲着她的黑皮肤而来的。”在白人文化占着主导地位的美国,佩科拉从生活中直观地感觉到社会对她的冷落、厌恶和否定,周围的人都喜欢白人女孩,至少是浅肤色的女孩,别人都讨厌她,父母家人和社区的邻居都不喜欢她,连商店的老板都对她露出厌恶的神色,因为她是一个丑陋的黑女孩。对此,佩科拉是深信不疑的:

那丑陋来自于一种确信,他们自己的确信。仿佛一个神秘的、无事不晓的主人已给他们每人发放了一件丑陋的外衣穿在身上,他们一个个都毫无异议地接受了下来。那主人说:“你们都是些丑人。”他们四处张望,找不到任何东西能反驳这一说法。事实上,他们从倾巢而来的每一张广告牌上,每一部电影上,每一道目光上看到了支持这一说法的证据。“是的,”他们讲,“您说得对。”他们把丑陋握在手里,把它像件衣服似的穿在身上,走到哪里都寸步不离。(第一章《秋》)

佩科拉把不幸归咎于自己的丑陋是有依据的,在连环画里她看到艾丽丝和杰里漫游奇境时都有一双“又大又漂亮的蓝色眼睛”,当红〔4〕的美国童星秀兰·邓波儿更是一头金发加上发蓝的大眼睛,佩科拉由此想到:“如果她的眼睛,那些摄入图像富有视觉的眼睛——如果她的那双眼睛不一样,也就是说是美丽的话,她自己就会不一样了。”对这种奇迹的盼望,表明她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的社会中,幼小的心灵已经受到了扭曲,她要用一双白人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社会,她鄙视自己的肤色,更鄙视自己的眼睛,她甚至在绝望中希望自己的肉体在世界上消失。“帮帮我,上帝,”她对着自己的手说,“帮我消失吧。”她紧闭上眼睛。她身体的小部分渐渐隐去了。一会儿慢,一会儿快,又慢了下来,她的手指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然后肘关节以下的部位也消失了。现在轮到脚了。对,很好,腿一下子就没了。大腿以上的部分是很难消失的。她得纹丝不动,使劲拉才行。她的腹部不肯离她而去。但最后它也消失了。接着是她的胸部、颈部、脸也消失。几乎都消失了。差不多了。只剩下一双闭得紧紧的眼睛。它们总是迟迟不肯离去。可是即使佩科拉的肉体在幻觉中逐渐消失了,但“无论她如何努力,她没法让她的眼睛消失”,“眼睛是一切,一切都在那里面,在眼睛里面。所有那些电影,所有那些面孔”。有评论家认为,这段描写是莫里森对“种族主义的内在化”的批判,它表明强势文化已经融入佩科拉的意识,她无法企及,也无法摆脱“那些漂亮〔5〕的脸蛋”。

小说注定让佩科拉因为没有一双最蓝的眼睛而在疯狂的痛苦中煎熬,她不仅在学校里、社会上遭遇歧视与欺侮,更可怕的是连她家人也成为她悲惨命运的凶手:她遭到生父的强奸而怀孕,数月后产下一个死婴,孤独无援下的佩科拉终于发疯进入了癫狂状态,在幻觉中自己得到了一双世界上“最蓝的眼睛”,天天与它私语叙情。小说以现实与幻觉、生活与理想的极大反差衬托出佩科拉命运的悲惨性。当然,从深层次来看,造成她不幸的绝不仅仅是糟蹋她的父亲,应该是整个社会,佩科拉的自我鄙视是“对剥夺黑人孩子自尊的白人世界的一种〔6〕后天习得的反应”,归根结底,这是整个黑人民族的悲剧,也是美国社会的悲剧。

莫里森在她的处女作中即着意采用象征和意象手段来赋予作品深刻内涵,企图以“蓝眼睛”作为标志,揭示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蓝眼睛作为小说的题目是小说的主要意象。莫里森以蓝眼睛意象的创设完成了对小说主人公人生悲剧的象征和寓意,它既形成了小说的情绪氛围,又有生动直观的画面感,同时也是读者由故事层面进入小〔7〕说深层意义的桥梁。小说的美学魅力很大程度上导源于此。”

同时,《最蓝的眼睛》是一部在结构上独具匠心的心理小说,它以“秋、冬、春、夏”四章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进行了象征性的情节描述,形成了社会与自然、人生与季节合一的框架构造:在第一章以叙事人克劳蒂亚对秋季的回忆开始,在这一季节里,佩科拉步入了这个只爱“蓝眼睛”的美国社会;第二章是佩科拉严酷的冬天,她遭父母虐待殴打,又受旁人冷遇蔑视;第三章虽是春天,可是对佩科拉来说却更遭厄运,她被生父强奸后怀了孕,这样的春天对她又何谓美好?第四章到夏季的末尾,佩科拉产下一个死婴,对她来说一切结束了,她只有在喃喃自语中疯狂。显然,作者以一年四季作为小说的结构,表明佩科拉的命运悲剧也和自然界的四季轮回一样不可避免,而且还要一年又一年地延续下去。

漂亮眼睛,漂亮眼睛,大大的漂亮的眼睛。跑吧,吉普,跑吧,吉普跑。艾丽丝跑,艾丽丝有着蓝眼睛,杰里有着蓝眼睛。杰里跑,艾丽丝跑。他们带着他们的蓝眼睛奔跑。四只漂亮的蓝眼睛。四只漂亮的蓝眼睛。天蓝的眼睛。蓝得像福里斯特太太的蓝衬衫样的眼睛。晨光灿烂的蓝眼睛。艾丽丝——杰里——蓝色——故事书——眼睛。(第一章《秋》)

一天又一天,佩科拉为蓝眼睛祈祷了整整一年,她虽有泄气的时候但没有绝望,因为她知道,要使一件美妙的事情发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的。

这就是佩科拉的命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