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项目辅导手册:5G时代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04:14:45

点击下载

作者:陈志钧,匡小龙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区块链项目辅导手册:5G时代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

区块链项目辅导手册:5G时代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试读:

开始

创业。电子商务网站(Webmall)及电影门户网站(Chinastar)创始人。曾任职国际互联网企业多个重要职位,参与多个无线互联网项目并创立非同乾坤品牌,现任北京非同乾坤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7年创立BlockPlant区块链品牌,并多次参与主流媒体的研讨。中国区块链通证设计创始人,参与多个上市公司的新业务改造及孵化,取得了显著的业绩。非同乾坤链圈资本出品数字化生活区块链区块链项目辅导手册 5G时代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陈志钧 匡小龙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北京·BEIJING编辑说明

1.为了便于理解和查询,将书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区块链行业用语等统一整理在本书的附录“名词解释”中。

2.区块链、数字货币领域的诸多术语,在不同场景里指代的事物不同且同一事物又有不同的提法,如区块链也称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也称虚拟货币、加密货币、加密数字货币等。为了尊重读者的阅读习惯,本书尽量使用区块链领域约定俗成的术语,文中不再赘述。

3.任何投资均有风险,需谨慎!推荐序1

2011年初,我刚到伦敦工作,在租住房子的抽屉里,翻到一本老旧的伦敦城市地图,地图的印刷时间是2001年。出于对新环境的好奇,我带着这本地图,按图索骥,开始寻找地标与有趣的街道。在我意料之外的事情是,这本10年前的地图,依然可以很好地指导我游走在这个陌生的城市。虽说陌生,但是我手中拿着这本地图,似乎去哪里,都不那么充满着未知。

伦敦城市的发展,代表了传统老牌国家的发展节奏。

2012年中,因为家庭原因,我提前回北京。落地后,我打开手机中的地图软件查询打车路况,软件直接提示需要下载新版本的北京离线地图。乘车从机场回家,沿途很多的楼、新修的岔路及家门口拆迁后腾挪出的新路,都使我暗暗吃惊,仅仅一年时间,老地图已经无法让我找到我要去的地方。

北京城市的发展,代表着新兴国家的发展范式。

而不同国家的发展范式对我的冲击,其实远没有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之间的差异来得猛烈。

2008—2017年,在我从事传统石化行业的9年时间当中,石化产业流通环节的“基础设施”几乎没有大的变化,这些“基础设施”包括交易的法律支持、合同条款、支付货币及方式、交易产生的单据等,追根溯源,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原油贸易大发展时期逐渐打磨确立下来的。整体的结构性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没有本质的变化。

石化产业作为全球第一大产业,代表着传统产业的运行现状。

而在数字世界中,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经济体正以人间一日、此中一年的发展速度,高速地发生着变异与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

2008年11月1日,比特币面世。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推出了划时代意义的一个产品,即比特币。在过去11年里,比特币的价格起起伏伏,也出现了硬分叉。很多人对于比特币的价值逻辑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比特币作为一个自治体系,完美地运行了11年,不考虑中本聪为比特币设计的对冲人性的激励机制,作为其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技术,也终于浮出水面,体现了其巨大的商业应用价值。

围绕区块链这一核心技术,演变出两条商业路线,即币圈与链圈。

自比特币大放异彩开始,很多人开始推出各种形态的数字货币,包括各种竞争币、平台币、稳定币等,各类数字货币交易所也提高了数字货币的流通性,参与交易的群体也从高水平技术人群向普通投资者转移。当然,新事物在发展初期难免会鱼龙混杂,很多“空气”项目也浑水摸鱼,这对市场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国内禁止ICO,币圈在2018年,其美丽的“泡沫”破裂,浊气也随之弥漫。

很多人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直观理解,其实是将其等同于数字货币。很多人开始唱衰区块链技术,源于数字货币的野草式“生长”和国家对其的燎原式的管控。

作为另一条商业路线——链圈的从业者更专注于区块链技术与自身所在行业场景的技术结合。普华永道有一个“六原则”方法论,我个人觉得非常适用于判断一个场景是否适合区块链技术改造:一是是否多方参与,二是是否需要分布式数据库,三是是否存在互不信任的情况,四是各自遵守的法律、规则是否有所不同,五是是否需要被永久记录,六是参与者参与的规则是否稳定。

基于这六个原则判断的结果,与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较好的行业场景特征基本吻合,即银行间支付、大宗商品贸易、医疗和数字创作等领域。由于都是由产业公司和金融机构发起的,链圈的发展相对低调且缓慢,但依据Gartner曲线的预测,未来5~8年,区块链产业的落地是必然的趋势。

更有意思的是,在我们看来,币圈与链圈其实是区块链技术从数字端映射到我们经济世界的一个事物的两种形态,就像光的波粒二象性一样,都是同一个东西。合二为一地接受与应用,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块链技术对于生产关系的重塑,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分工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过度分工带来的更多的合作摩擦会抵消分工带来的增长,此时,伴随合作摩擦的增加,知识产权和工业制造的恶性竞争达到拐点。区块链技术为降低交易摩擦提供了技术解决路径:“代码即法律”解决了不完备合约和单据的低效问题,在时间上实现了价值创造;基于技术增信,即实现无需信任的信任,大幅降低了交易的门槛和摩擦,从而激活应用这项技术的商业体,并以此衍生出其他新型商业模式。区块链技术可以为世界经济带来帕累托改善。

我于2017年8月离开传统石化行业,受命筹备组建了现在的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在区块链技术与大宗商品贸易结合领域进行尝试与探索,并与团队完成了中国第一船原油进口与第一船成品油出口试点工作,这些工作得到了厦门海关的大力支持。区块链行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在这过去的二十多个月当中,欧美出现了三个区块链联盟,专注于大宗能源商品交易及银行间支付,这让我有了一种非常浓烈的危机感。我们的全球贸易格局是构建于现在的“基础设施”之上的,而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国经济的话语权并不大,在一日千里的数字世界中,全新一代的“基础设施”呼之欲出。我们也在组建亚太地区的区块链联盟体,希望未来在全球能源交易的“基础设施”中,中国及亚太经济体有独立的发声通道和与对世界贡献度相匹配的话语权。

在我们从零开始筹备区块链项目的时候,其实走了很多弯路,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方向,没有人做过。志钧和小龙的这本《区块链项目辅导手册》,对我而言着实拜读甚晚,如果这本“指北针”能够早一年推出,我相信我会避免用那么多时间与资源去做那么多无用之功。如果有人正在筹建一个全新的区块链项目,这本书,应该是必读之书了。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投入这个世界大势之中从事区块链项目的开发与落地工作,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区块链这一技术及其带来的商业和组织变革以更加开放、积极和包容的心态去应对。因为区块链不是一个具象的技术或者商业形态,而是一个能让人类世界的关系形态产生阶跃可能的“底层设施”。面对这样一个人类世界的增量要素,我们都需要保持好奇之心,怀揣敬畏之心,尤其是要解放思想。

因为,揣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是为序。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推荐序2

第一次工业革命,当蒸汽机出现在大众眼前时,无论瓦特多么卖力地向别人描述蒸汽机的威力和优点,都未能引起大家的兴趣。直到蒸汽式火车出现,人们才惊讶地发现,原来需要10匹马拉上大半天的货物,如今只需要一节车厢就轻松搞定了。

现阶段的区块链技术,一如当年的蒸汽机,虽然被炒得热火朝天,可真正能落地实体经济,又能颠覆人们认知的“蒸汽式火车”却少之又少。在这些“少之又少”中,区块链黄金可以说走在了区块链技术落地实体经济阵营的最前方。

算力是“核动能”。在数字化社会中,算力是“核动能”,能够支撑5G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在5G时代,越来越多的数据成为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今天的云计算相当于过去的能源,今天的传输就是过去的运输。现在,云计算的算力能够将原始的海量数据通过人工智能转化成新的产品卖给客户,从客户那边获得利益。

加密技术能解决数据裸卖问题。数据的传输需要考虑所有人的隐私、商业机密、竞争利益和政府监管需求。要在加密的情况下,把数据的使用权进行分享和买卖,而不是将数据裸卖。

区块链技术打破数据“孤岛”。今天的数据尽管是海量的数据,但是还是在很多的“孤岛”上,绝大部分的数据被闲置。很多公司对数据的运作基本上还是小范围的,不太敢大规模去运作。造成这一现象的核心问题是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开展,包括数据的确权、定价、存证、信用体系建设等。使用区块链技术,完全可以解决数据的确权、定价、存证、信用体系建设等问题。特别是溯源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可以让数据所有者的利益经过若干年之后依然会“返还”到数据所有者手中。

区块链技术能否最终落地,取决于诸多复杂的因素,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应用场景,要找到相应的应用场景,就要从区块链技术自身的技术特性入手,区块链技术在不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安全可靠的特性保证。

另外,很多中小投资者并不具备对资产的挑选、搜索和尽调能力,而且受制于地域和回报时间等因素也不一定敢投资。这种现象造成好项目融不到资,有投资需求的投资者没有投资渠道。

那么,如何跨越空间和时间,将资金与资本进行连接呢?这不仅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问题,更是一个和实体经济相融合的真实的应用场景。

应用区块链技术要能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区块链技术有了真实的应用场景,也命中了行业的“痛点”,但这还不足以让区块链技术能真正地落地实体经济,实现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毕竟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看应用了区块链技术以后到底有没有解决问题。运用区块链技术以后,再结合一些物联网设备的辅助,投资者可以在任意时间查询项目的实时动态数据,即使足不出户,也能直接异地监控项目的进展情况。

如果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解决原来难以解决的问题,那么,区块链技术落地实体经济也就成了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

目前,中国只有极少数企业已经摸索出如何能将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的路径,但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不断探索和验证的阶段。

本书作者对区块链技术的科普和对其应用场景的研究,为未来区块链技术所能引发的经济、社会变革展现了巨大的空间。赵一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副秘书长智慧城市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级研究员)前言

2017—2018年的比特币价格风暴,让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俗称区块链)逐步为更多人所知。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就已经诞生了,比特币的价格暴涨,让一些没有任何社会资源和知识积累的人实现了财务自由,就像前几年火爆的选秀节目制造出许多一夜之间爆红的明星一样,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了白手起家的致富捷径。

时至今日,有人因数字货币一夜暴富,也有人因此倾家荡产。其实,数字货币并不是一个创富游戏,也不像股票,在区块链技术还远远无法大规模落地之前,任何炒作的风险都是巨大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现在,在区块链经济这个新兴的领域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政策约束,越来越多的人因利益的驱使而违背了社会的传统道德和商业的普世价值,人类所有的善与恶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时间,区块链技术如“洪水猛兽”,区块链项目真伪难辨,数字货币被视为一文不值。

每当一种新经济模式出现时,总有在风口上弄潮的人。但随着浪潮的褪去,人们的热情也逐渐褪去,这时才是我们去了解区块链技术和拥抱区块链技术的好时机。那些在区块链技术早期时代的所谓的大佬,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只有创造出真正价值的人才会被这个时代记住。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将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的市场价格分开看待。技术的创新永远不会过时,永远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改进。数字货币的价格表现,至少现在是无法反映区块链这项技术的发展水平的。数字货币交易所里的那些数字货币的价格涨跌,大多与项目方无关,只与炒作有关。每一种数字货币背后,都有一个缺乏有效监管的“小黑屋”,这也正是区块链技术发展到今天的问题所在。

人类文明前进的车轮从未停止,科技领域是人类文明值得骄傲的领域。未来一定会是一个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的时代,而物联网将是互联网的“下半场”。人与人不再是交互两端的“主流”,更多的数据交换来自设备和设备之间,这种交互是超级海量的。区块链技术因其所拥有的特殊组合机制及去中心化、保护隐私等开创性的技术组合特性,会使其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及物联网世界的底层架构。尤其是随着分布式自治组织的生态管理机制的不断优化,人工智能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会更加智能化和合理化,人类的未来依旧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任何人都无法作恶。

本书将系统介绍和论证区块链技术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它能给我们带来的改变。5G时代即将来临,结合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我们应该如何应用区块链技术并且让它为企业赋能?在风云变幻的商业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不仅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区块链这项伟大的技术与商业创新,而且还要立足自己所在的行业去拥抱区块链技术,从而迈进未来世界去拥抱产业变革和新型商业生态。第一章 区块链技术的前世今生第一节

区块链技术的诞生

区块链技术是随着比特币的出现而为人所知的,在20世纪80年代,数字货币(也称加密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数字货币因为没有运用区块链技术来摆脱中心化处理平台而失败。所以,要讲区块链技术的诞生,我们就得从比特币的历史说起,现在的区块链技术是“站在无数的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而来的。

就像最早的极客团体的名称——密码朋克(Cypherpunk)一样,区块链技术这项组合技术的诞生源自无政府自由主义者的“畅想”。在比特币还未诞生的20世纪80年代,密码朋克作为小众的非官方团体,其诉求和朋克精神一致,即自由、无政府主义、数据加密和充分的隐私权保护。这个组织有众多密码界和黑客界的高手,如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Assange),比特流(BitTorrent)的创建者布拉姆·科恩(Bram Cohen),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概念提出者尼克·萨博(Nick Szabo),脸书(Facebook)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大名鼎鼎的少年黑客肖恩·帕克(Sean Parker)及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等。他们讨论的焦点从数字货币一直延伸到对互联网发展的担忧,即实时的数据传输是否被监控,政府和商业组织是否对网络自由进行限制,每个人在互联网中的隐私是否被滥用,人们的财产是否神圣不可侵犯的,等等。显然,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那些属于先锋派的极客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当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通过那些频频出现在新闻中的网络被黑事件,我们才知道这些“预言家”们拥有着多么敏锐的预见性。

密码朋克的重量级人物大卫·乔姆(David Chaum)在20世纪80年代发明了密码学匿名现金系统——eCash。乔姆认为,真正的数字现金系统应该为人们的隐私加密,而且是货币的发展趋势。eCash 的整个系统还是架构在中心化服务器平台之上的,并非采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架构,因此,eCash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亚当·贝克(Adam Back)在1997年发明了哈希现金(Hashcash),他首次提出工作量证明机制(Proof of Work,PoW);密码学专家戴维在1998年发明了B-money。B-money强调点对点的交易和不可更改的交易记录,网络中的每一个交易者都能对交易进行追踪。1997年,哈伯(Haber)和斯托尼塔(Stornetta)提出了一个用时间戳的方法保证数字文件安全的协议,并通过时间戳来证明文件的唯一性和不可逆。这个协议也成为比特币区块链技术协议的原型之一。在2004年,PGP加密公司的资深开发人员哈尔·芬妮(Hal Finney)推出了电子货币“加密现金”,它采用了可重复使用的工作量证明机制(Reusable Proof of Work,RPoW)。

当时,计算机科学、密码学和围绕数字货币激励层的经济模型逐步成熟。密码朋克的上百个成员在2008年10月收到一个网名为中本聪的小组成员(尽管现在很多人还在为中本聪到底是一个真实的人还是某个组织争论不休,我们暂且把他理解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个体)发来的邮件,他自称发明了一个新的完全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无需任何可信的第三方,邮件中还附有后来成为数字货币“祖师”的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货币系统》。中本聪发明的比特币系统的最大价值在于不需要第三方的机构背书,整个系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态进行正确的交易和记录。这个构想大大超越了eCash项目的局限性,真正将数字货币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应用阶段。

2009年1月4日,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亲手创建了第一个比特币区块——比特币的创世区块(GenesisBlock),并获得了第一笔50个比特币的“矿工”奖励。由于当时正处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浪潮中,为了纪念比特币的诞生,中本聪将当天的《泰晤士报》头版标题——“The Times 03/Jan/2009,Chancellor on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写入了第一个区块。

那时,数字货币并不是全新的概念,曾有很多前人试图打造这样的系统,也实现了部分功能,但最终都失败了,人们有什么理由认为比特币会比之前的尝试更好呢?比特币白皮书在今天看来是非常简单的,很多细节并没有被展开描述。因此,在当时即便是朋克密码小组也并没有对比特币抱有太多的幻想。去中心化架构的数字货币真的会是未来的主流吗?

然而,事实上中本聪通过一个天才般的发明——区块链技术,扫清了创造可信数字货币的最后障碍。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比特币开始走上了一条不断成长与快速发展的道路。

第一个比特币被挖出迄今已经10年有余,比特币的整体市值和价格也经历了五次重大的波动。媒体曾无数次报道比特币已经死了,但在每次价格波动之后,比特币仍会出现一次更大的涨幅,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中国区块链技术的“先驱”们基本都是在2017年比特币价格疯狂的上涨中实现了所谓的财务自由,但这些人并不都是真正的数字货币信仰者,大多数人只是投机成功的机会主义者。但不能否认的是,比特币确实带动了数字货币这个概念的再次崛起,轰动了世界。

比特币诞生后10年间的价格涨幅大事记:2009年10月,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比特币汇率,1美元相当于309.03个比特币。2010年11月,比特币市值首次超过100万美元。2011年2月,1个比特币的价格第一次达到1美元。2011年6月,1个比特币的价格一路攀升到29.55美元,比特币市值达到2.06亿美元。2013年3月,1个比特币的价格上涨至266美元。2016年12月,1个比特币的价格突破1000美元。2017年,这是比特币发展史中最重要的一年,比特币价格全年涨幅达到1700%。同年12月18日,1个比特币的价格约20000美元。

随着比特币的诞生和逐步为人所知,区块链技术也渐渐地被大众所了解。区块链技术架构的本质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它由海量的终端数据构成一个大型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并非归任何机构所有。它包含一张被称为区块(Block)的列表,拥有连续并且排列整齐的记录链条,每个区块都包含一个时间戳和一个与前一个区块的链接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块逐渐按照线性序列排序,形成一个链式结构(见图1-1)。区块链由各个区块组成,每个区块的关键信息都被保存在区块头中,具体的字段大小和描述如表1-1所示。区块链实现了两种记录:交易及区块。交易是指被存储在区块链上的基础数据,可以包括详尽的交易信息。区块的不断增加形成了区块链,每个区块都会记录并确认一笔交易是在何时及以何种顺序成为区块链数据库的一部分的。区块在区块链中是共享的。图1-1 区块链、区块、区块头结构表1-1 区块头中的字段大小和描述

在每一个区块头中有一个父区块(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Hash)字段,专门用来记录父区块的哈希值,这个值唯一确定父区块的内容。如果父区块有细微的不同,这个值就会不同,哈希值是用来标定数字内容的特征值。依此类推,在每个新生成的区块中都记录了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这样就形成了一条逻辑完整的链条。

由于一个区块里包含了父区块的哈希值,计算本区块的哈希值的时候就包含了父区块的特征。同理,在建立子区块的时候也会包含本区块的哈希值。因此,如果有人恶意修改区块中的数据,后面所有的数据都会出错。这样可以很容易地校验账本是否被修改过。

通过哈希值的关联记录,牢牢地将每一个区块有序地连接起来。在点对点网络里存在网络延迟,各个节点所观察到的事项的先后顺序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区块链技术系统需要一种机制对在差不多时间里发生的事项的先后顺序达成共识。这种对一个时间窗口里的事项的先后顺序达成共识的算法被称为共识机制。区块链上的共识机制主要解决由谁来支撑区块链,记录账本及如何维护区块链内容统一的问题,其理论基础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拜占庭容错”(Byzantine Fault Tolerant,BFT),即在互相不信任的情况下,只要好人的数量大于坏人,就能保证系统的正确运转(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让系统具备一定的容错性而又科学可持续。

区块链技术世界的著名思想实验“拜占庭将军问题”是计算机科学家莱斯利·兰波特(Leslie Lamport)虚构的一个故事:

拜占庭帝国想要攻击一个强大的敌人,为此派出了10支军队去包围敌人。敌国也具有一定的实力,能同时抵御5支拜占庭军队的袭击,也就是说,拜占庭帝国至少要同时出动6支军队才能攻下敌国。在那个时代,没有先进的通信设备,将军们只能依靠通信兵骑马相互通信来协商进攻意向及进攻时间。将军们不确定通信兵中是否有叛徒,叛徒可能擅自变更进攻意向或进攻时间。将军们如何保证有多于6支军队在同一时间发起进攻,从而赢得战斗?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让将军们达成共识,建立绝对可靠的信任机制。这个问题虽看似简单,却困扰了计算机科学家数十年,直到比特币之父中本聪横空出世。

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的设置也使得其具有如下几个特征:可靠性和可用性。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会附一个公共分类账的副本,弹性的设计使其可应对中断或被攻击,任何传统手段的黑客攻击都无法将系统击破,也不会出现单点故障。它不是中心化的架构,若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节点中断,其余部分将会继续运行,从而保障了信息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数据透明。区块链上的交易情况在保护一定的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所有参与者可见,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不可更改性。区块链中经过确认的区块几乎不可更改,每个区块都拥有父区块的属性,这为其携带的信息增加了可信度并且降低了欺诈的可能性。不可撤销性。区块链交易是不可撤销的,这也提高了交易记录的准确性。数字化。在区块链上,几乎所有的文件或资产都可以用代码表示,并且通过分类条目封装或引用,这意味着区块链技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时至今日,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已经成为全球大众热议的焦点。数字货币的价格在短期内暴涨,一夜之间便诞生了众多富豪,惊呆了众多看客。大众在看待区块链技术时将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在数字货币的价格涨跌上,而忽略了其架构的现实意义。巴菲特曾经不止一次在媒体上公开评论数字货币,他认为数字货币终将会成为一堆毫无意义的数字。有人说,巴菲特老了,他已经无法感知新经济的理念了;也有人说,绝大多数数字货币的最终命运是归零。

但谁也不能否认,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与技术的组合模型,已经彻底引发了人们对于未来互联网的思考,在未来,不仅是在人和人之间进行连接,更是在机器与机器之间进行互联。在重复的模式创新和更便利的互联网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获取服务和产品,人们的网络交易隐私赤裸裸地被“暴露”在黑客和不良商家手中。当年朋克密码小组担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这些数据的传输需要进行加密和保护。人们如何防止一个看不见的人作恶?我们在这个真实世界中的行为和财产,为什么要依赖一个中心化的服务商?这些发人深思的问题是开启互联网未来的源动力。

2019年甚至往后几年,依旧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未来可期,但现实也许会很残酷。那些在短短十几年间诞生的互联网巨头,发展到今天成为新闻、社交、游戏、电商及娱乐等行业的“独角兽”,人们似乎有理由相信在互联网甚至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时代,区块链技术将是彻底改变这些巨头的垄断地位的“支点”。

然而,由于区块链技术的不成熟,让很多项目都在落地这个关口宣告失败。尤其在中国,众多的所谓公有链和区块链项目,证明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有多少投资者一夜暴富,就有数百倍的投资者倾家荡产。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第一,技术的水准远远达不到众多项目所描述的伟大愿景;第二,中国大部分投资者一直以来的急功近利,导致项目还未成熟就要求在短期内产生回报,大量的“空气”项目因此“匆匆上马”;第三,中国区块链项目参与者的低专业度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项目的破产。

时至今日,区块链技术还没有融入主流的商业体系和实体经济中。这是一种悲哀,但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如何尽快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实体经济中,为传统企业带来新的生产力、竞争力,成为本书所探讨的最重要的部分。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并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而是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的用密码学和计算机科学进行综合探索后,结合了经济学模型的一个技术架构,伴随比特币的诞生和发展而逐渐完善。在我们看待区块链技术的时候,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将其充分地为我所用。在市场经济的调控下,区块链技术始终会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一个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机遇,把握住大势,成就自我。第二节 以太坊的出现

在比特币市场火爆之后,众多在技术上和共识机制上创新的区块链项目陆续出现。以太坊(Ethereum)来源于其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对比特币后期发展的思考和探索,它成就了全球第二高市值的数字货币。

以太坊的理念是为了进一步拓展以比特币为先驱的数字货币的应用前景,以太坊在继承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即数字货币的体系、交易及记账等基本功能后,增加了智能合约的功能,通过其专用数字货币以太坊(ETH)提供去中心化的虚拟机——以太坊虚拟机(Ethereum Virtual Machine,EVM)来处理点对点合约。它可以帮助更多的人通过掌握以太坊协议来发布自己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甚至进行资金募集。这显然在功能的设想上超过了比特币,因此,以太坊才有了“成大器”的可能。

Vitalik Buterin俗称“V神”,他出生于俄罗斯,后随父亲移民到加拿大,是一名天才黑客。

2013年,Vitalik Buterin创办了《比特币杂志》,奠定了他的意见领袖的地位。这份杂志之后被BTC Media收购。

2014年,Vitalik Buterin开创了自己的区块链项目——以太坊。2017年,以太坊的底层协议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阶段被认为是以太坊从PoW机制到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机制的过渡阶段,也就是产生了硬分叉。

以太坊出现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掀起了一股区块链技术研发热潮并大大加速了区块链项目的研发进度,通过它的融资功能帮助更多的技术极客们去创造自己的区块链项目。众多的区块链项目通过以太坊便于操作的智能合约技术,实现快速而相对简单的融资功能,更多的极客和技术人员可以安心于研发工作,而不受资金的困扰。因此,以太坊的出现可以被视为区块链技术更新至2.0版,我们可以把以太坊称作继比特币之后的第二个“杀手级”应用。

不管怎么说,以太坊确实可以将数字货币这个虚拟化的技术映射到很多的现实场景,其开放性为众多项目方解决了资金问题,尤其在中国,绝大多数区块链项目的建立都是通过以太坊合约而实现的。那么,区块链技术的下一个风口是什么呢?第三节 区块链技术3.0版

人们常说区块链技术正在进入3.0版时代,人们对区块链技术3.0版有各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区块链技术3.0版?我们首先简要回顾一下区块链技术从1.0版、2.0版到现在3.0版的发展历程。

✍区块链技术1.0版的核心:数字货币

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的出现诞生了第一个“杀手级”应用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实现了基于区块链技术或DLT进行类金融的交易,也就是说,数字货币的流通在现实世界中是可行的。比特币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它被当作数字货币来使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财富的确权和流动。

比特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数字货币的功能,即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架构,在底层区块链技术上运行的协议来确权交易,实现了数字货币的匿名和财产保护。

比特币的开创意义体现在区块链技术、协议和货币三个层面。比特币可以拓展出其他区块链技术平台或支持其他数字货币在比特币区块链上运行。例如,LTC(其项目代币俗称莱特币)运行在LTC协议上,该协议在LTC区块链上运行。单独的区块链意味着数字货币有自己的分散分类账,这与比特币区块链分类账的结构和格式相同。

比特币在不少国家已经被视为一种“财产”。在有些国家,比特币被视为一种有价商品或数字现金,用它甚至能购买真实世界的商品,国外很多商家都支持用比特币购买商品。比特币已经形成了一条真正的产业链,包括软件开发商、“矿工”、交易所、商家处理服务、网络“钱包”公司和消费者。

比特币在其最基本的层面上实现了计算机科学的核心突破,并将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和密码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特币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数字现金问题:财产保护及双重花费(简称双花)问题。在区块链技术密码学出现之前,数字现金与任何其他数字资产一样是无限可复制的,并且无法确认某批数字现金的数量与安全性。在比特币出现之前,必须有一个值得信赖的第三方(通常为银行)在交易中保留分类账,确认每部分数字现金只被花了一次。解决“拜占庭将军问题”,意味着要解决相互之间的不信任问题,但需要有某种协调的沟通机制。区块链技术通过将比特流点对点文件共享技术与公钥加密相结合来解决双花问题,从而形成一种新型数字货币。数字货币所有权记录在公共分类账中,并由加密协议和采矿社区确认。在用户不需要信任交易中的另一方或中介的情况下,区块链技术是无需信任的,但确实需要信任系统,即区块链技术协议软件系统。区块链中的“块”是按顺序发布到分类账的事务组的,即添加到“链”。区块链分类账可以使用区块链浏览器、Internet站点等进行公开检查。

比特币的数字货币属性和交易性能只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场景。人们通过对比特币架构的理解,对交易性能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展开了无数的联想,因此,区块链技术进入了2.0版时代。

✍区块链技术2.0版的核心:智能合约

区块链技术2.0版的核心理念是把区块链技术作为一个可编程的分布式信用基础设施,以智能合约的形式支撑应用,这与用比特币区块链作为一个虚拟货币支撑平台有区别。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在区块链技术2.0版,区块链除了有基础的数字货币功能,开发者在其基础上可以开发出更多应用场景。人们通过增加区块链上的扩展性功能,把区块链技术应用范围扩展到可以支撑一个去中心化的市场,交易内容可以支撑更多的设想,不同的产业之间能够互联互通。

区块链技术2.0版提供了一套新的协议支撑新型的去中心化应用(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DApp)。例如,区块链技术1.0版就相当于 TCP/IP 协议,而区块链技术2.0版就相当于HTTP、SMTP和FTP等高级协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太坊。以太坊的设计是以比特币的架构为基础的。

比特币没有账户的概念,每个用户拥有的比特币都是从他们在区块链上的 UTXO(比特币在交易过程中的数据结构)计算出来的。以太坊则有两种类型的账户:一种是外部所有账户(External Owned Accounts,EOA),另一种是合约(Contract)账户。

以太坊将区块链作为一个去中心化平台,供自己和外部的应用使用。EOA 的状态就是余额,而合约账户的状态可以是余额、代码执行情况及合约的存储。以太坊网络的状态就是所有账户的状态,该状态由每个区块的交易来更新,同时需要在全网形成共识。用户和以太坊区块链的交互需要通过账户的交易来实现。

每个以太坊的EOA由一对密钥定义,一个是私钥(Private Key),一个是公钥(Public Key)。区块链的EOA由EOA的地址做索引,取公钥的后20位数字作为地址,这和比特币的地址不一样。每对公私钥被编码后存放在一个密钥文件(Keyfile)中。密钥文件采用JSON(Java Script Object Notation)格式,可以用文本编辑器打开。密钥文件的私钥都是用在建立账户时输入的口令来加密的。密钥文件存放在以太坊节点的数据目录中的 Keystore 子目录中。密钥文件需要经常备份,否则如果丢失密钥文件,账户里的以太坊也就无法找回了。合约账户可以执行图灵完备的计算任务,也可以在合约账户之间传递消息并将合约编译成以太坊虚拟机字节码(Ethereum Virtual Machine Bytecode),记录在区块链上。

以太坊采用一个与比特币不同的算法,GHOST(幽灵)来构建区块链。GHOST的全称是Greedy Heaviest Observed Subtree。严格来说,以太坊的区块链不是一个单纯的链条,而像一棵树的形状。在比特币系统中,“矿工”按一定的优先级把未确认的交易“打包”到新发现的区块上,交易的优先级按交易额和链龄(指UTXO存在的时间)来确定。交易额越高、链龄越大,优先级就越高。交易费用是用户的输入值和输出值之差。如果输入值和输出值之差为零,那么随着交易发生的时间越来越长,交易的优先级会越来越高。一般来说,付给“矿工”零交易费用的交易都有机会被“矿工”“打包”到区块链上。当然,个别“矿工”可以有自己的规则,可以拒绝零交易费用的交易。在以太坊平台,不提供“燃料”的交易不会被执行,也不会被“打包”到区块链上。

以太坊的交易费用按以下公式计算:

总费用=所消耗“燃料”量ד燃料”价格

其中,所消耗“燃料”量是指执行该交易所消耗的“燃料”,“燃料”价格由用户和“矿工”决定。一般来说,用户在创建一个交易的时候可以提出“燃料”价格。

以太坊作为供大众使用的通用区块链技术平台,提供了较比特币而言更强大的计算能力。以太坊与比特币的不同之处是以太坊选择了图灵完备的计算环境——以太坊虚拟机。这就意味着人们在以太坊虚拟机上可以做所有计算,包括无限循环计算。以太坊虚拟机指令包括一个跳转指令(Jump),可让程序跳回之前的程序代码,也可以像条件判断语句那样做条件跳转,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将程序跳转到另一个“地方”执行。另外,一个合约可以调用其他合约,这提供了潜在的递归调用功能。

以太坊网络的每个节点都运行以太坊虚拟机并执行合约代码,因此以太坊就像一个并行运行的全球计算机平台,所有的节点可以同时进行账户的状态转换,并形成网络层面对所有账户状态的共识。虽然效率不够高,但可以支撑非常多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3.0版的核心:应用落地

2018年,市场上充满了区块链技术3.0版的概念,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一个项目可以被称为区块链技术3.0版,包括EOS(其项目代币俗称柚子币)、迟迟无法上线的 IPFS 的激励层Filecoin及其他所谓高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的区块链项目。评价一个项目是否为区块链技术3.0版,依据并不是其开发者和 DApp 应用者的多少,也不是高 TPS 处理能力,更不是那些号称可以在未来改变世界和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空气”项目。一个项目是否为区块链技术3.0版只取决于一点,就是这个项目是否真的被众多实体行业或大众所使用。如果人们经常使用区块链技术且体验良好,而不是为了刻意制造数字货币以实现暴富,那才会体现区块链技术的“伟大”。

我们来分析一下大家熟知的区块链技术3.0版项目。EOS项目是一个非常好的并且值得分析的案例,虽然现在这个项目让人感觉是一个噱头。人们希望EOS项目是一个区块链技术平台,人们可以把它“想象”为早期的微软或现在的 IOS 及安卓系统平台,人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创造更多有创造性的服务和产品。EOS 项目为了避免比特币系统出现的大量能源消耗和算力集中问题,将中心化与去中心化进行了有效结合,它和以太坊一样不限定总量。任何一项在EOS项目上面的应用都需要消耗相应的RAM(内存)、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及网络带宽。

再看一个典型的案例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IPFS 的 Filecoin 是2017年最受瞩目的明星区块链项目。作为2017年融资额最大的项目,IPFS的Filecoin项目在很短的时间里便筹集了超过2.5亿美元的发展经费。IPFS有点类似于我们经常使用的迅雷下载或 BT系统,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将自己的文件上传到IPFS网络中,而IPFS网络通过对文件的打碎和加密,将文件的碎片存储到存储“矿工”的计算机里。同理,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IPFS网络上搜索需要的文件,通过检索“矿工”和存储“矿工”的服务下载并还原文件。和传统的 BT系统不同的是,通过Filecoin的激励,用户上传到IPFS网络中的文件将会被永远安全且分散地保存,用户也可以非常便利地进行下载。

乍一看,IPFS的Filecoin代币项目非常具有创意,让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方便、快速地保存和下载文件,也同样具备了区块链分布式记账、去中心化和加密的特性。但从作为IPFS 激励层的 Filecoin 的设计来看,这样的通证(Token)设计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在硬盘价格和带宽成本越来越低的未来,如何让 Filecoin 的价格低于传统的商业服务的价格?人们愿意付费保存在 IPFS 网络上的文件到底有多少?作为生态维持者的“矿工”们,提供服务后是否能获得足够多的经济利益?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区块链技术并不仅仅被运用在溯源、信用及去中心化的应用场景。因为即便没有区块链技术,传统的中心化集群和平台也可以做得足够好。区块链技术的保护隐私、加密和安全性等特性,被应用在物联网大数据交换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领域,至少从目前来看是最好的发展方向。通过区块链技术让企业和用户的数据不被攻击是科学而可行的。

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开始逐渐结合现有的实体行业及商业平台,人们运用其改造生产关系、提高生产力甚至创造新的生产关系和商业格局。

从比特币概念的诞生到以太坊实现了资本“输血”,区块链技术应当进入一条更加符合商业规律甚至伦理道德的发展之路。人,从来都是追求自由、平等的动物,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因此,区块链技术发展到目前阶段,我们如何更科学地应用这个技术架构,我们是否应该遵循1.0版时代的区块链技术完全去中心化的设计理念,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充分尊重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人们将传统的商业体系和产品进行升级,通过有效的区块记账和优秀的通证设计,将原有的资产盘活,将原有的业务进行改造和升级,从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的业务形态并为普通大众服务,这才是真正的区块链技术3.0版时代。第二章 区块链技术的三大类型

区块链技术的传统理念是一个去中心化、无所有权的大型链式数据库,所有人都有权利连接到这个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查询和检索,所有数据的交易都是匿名和加密的。在现实世界中,如果要完全遵循区块链技术的传统理念,实际操作会有难度。因此,区块链技术发展到今天,产生了三种区块链技术的形态,我们称为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第一节 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

✍公有链(Public Blockchains)

公有链是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读取的,任何人都能发起交易且交易能获得有效确认的,任何人都能参与其中的共识验证过程的区块链。公有链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集群或管理机构,任何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其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共识过程决定哪个区块可以被添加到区块链中并被确认当前状态。同时,任何在系统内的用户都可以通过激励层的通证代币进行交易和领取奖励。公有链是一个完整的区块链系统,该系统除了用自身在设计之初的管理组织和分布式自治组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DAO)来进行管理,任何其他组织、个人都无权干涉。

作为完全去中心化的系统,公有链的安全由加密体系进行维系,并通过项目团队的运营使公有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断提升,项目团队通过不同的共识机制将经济奖励和加密数字验证相结合,并遵循区块链传统的激励原则,即每个人从中都可获得的经济奖励。在这个系统内,人人都能参与挖矿和生态建设,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从而达成完全去中心化的共识。

公有链一般会通过项目代币机制(俗称通证)来鼓励参与者“竞争记账”,确保数据的安全。从应用上说,公有链包括比特币、以太坊、超级账本、大多数山寨币及智能合约。公有链的鼻祖是比特币。

目前,大多数公有链项目都是在以太坊平台上搭建的,因为以太坊是可以被编程的区块链,项目方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复杂的编写操作来创建自己的公有链项目。

公有链为了达成所有人的共识,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算力资源去验证并记录每一步操作,而且这些公开、透明、可追溯的记录也完全被暴露在所有人面前,一些存储着大量资金、安全性低的节点,有可能被黑客盯上。因此公有链项目总是面临着是否同时兼具高可用性、高安全性和高效率的技术难点。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在去中心化的前提下,提高公有链的处理能力,保护用户隐私,同时又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要求,是一个需要我们通过长时间尝试去解决的问题。

✍私有链(Private Blockchains)

以传统区块链技术架构为设计理念的比特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发展到今天,巨大的能源消耗及算力集中问题已经背离了设计的初衷。于是,私有链的概念在区块链技术讨论中成了热门。

2016—2017年火爆的区块链项目在首次发行数字货币(Initial Coin Offering,ICO)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大量的普通投资者在投资区块链项目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不少政府开始明令禁止公有链的 ICO 行为和法定货币交易行为。于是,私有链才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从本质上而言,相较于完全公开、不受控制、不受监管并通过加密技术来保证网络安全的公有链系统,私有链可以创造出访问权限控制更为严格(这样的区块链系统并非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也不需要设计激励层的代币。我们可以对比私有链和私有云,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私有链的含义,即私有链系统是针对某一部分特定的群体和行业而创建的。同时,这个系统仍保留着区块链部分技术架构和部分去中心化的特性。虽然私有链背离了区块链技术完全去中心化的初衷,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以区块链技术来解决某些范围内的问题明显是效率很高的方式,或者说在某些不需要完全去中心化的领域,私有链同样可以有很好的应用场景。

私有链没有通证的设计,因此它的生态的运营和发展完全依赖于私有链中心化的管理,其生态的可持续性和工作效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私有链的应用场景一般在企业内部,如数据库管理、审计、企业销售管理及产品管理等;也可以被应用于政府中,如政府预算执行、行业数据统计等,公众有监督权。私有链的价值主要是提供安全、可追溯、不可篡改、自动执行的运算平台,可以同时防范来自内部和外部对数据的恶意攻击。

✍联盟链(Consortium Blockchains)

联盟链是指其共识过程受到预选节点控制的区块链技术。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在中心化体系内附加的区块链技术,联盟链更适用于被传统的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用来进行技术改造。

联盟链有以下三个优势。

首先,使用方可控、可监管。这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是非常有意义的。人们用联盟链解决了监管的责任人和管理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认证的准入机制相对安全可控,适合监管。

其次,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隐私保护。联盟链可以通过加密分区的方法来实现隐私保护,这与公有链有明显的区别。

最后,提高了效率。如果是高频交易,那么联盟链需要提供更高的 TPS 支撑,所以交易的吞吐量是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企业的交易性能指标,利用联盟链,人们可以在使用区块链技术部分架构的同时支持高并发交易。

联盟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要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提高性能。高性能涉及多节点的建立和维护,区块链技术是价值传递的互联网,所有人都需要在公平的条件下进行连接,联盟链需要有高性能的共识算法设计,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其次,联盟链需要有实际使用价值和可操作性。节点需要使用,加盟的企业也需要使用,节点和加盟的企业需要用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核并建立接入工作制度。同时,节点的维护也需要更高的要求,一旦出现节点丧失工作环境的情况,需要迅速地进行修复,同时不影响整个生态的运行。另外,在联盟链最大限度地不影响节点和加盟企业的正常流程的执行的情况下,并入联盟链也是难以实现的操作环节。

再次,联盟链对于安全隐私的界定。传统公有链的应用的源代码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进行二次开发,这对于联盟链而言是很难实现的。同时,联盟链对于业务数据等数据进行的隐私保护也与一般意义上的保护不同,由于监管的需要,这些保护是分级的。

最后,联盟链需要有可编程性、可拓展性。每个节点、每个企业要加盟,要有一个智能合约,我们可通过创造一套简单易懂的可执行“语言”或功能全面的协议来帮助节点和加盟企业进行生态建设。

与公有链相比,现在联盟链的发展势头更猛,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不要让联盟链变成纯粹中心化或多中心化的联盟链。相较传统的区块链技术而言,现在大部分的联盟链显然没有提供太多的可实现不可逆交易或降低中心化风险的方式。中心化的信任会使联盟链因网络审查或故障点的失误,导致整个网络处于危险之中。

相比之下,在比特币等公有链的框架下,交易一旦完成便无人能更改,无论执法部门还是参与者都无权冻结资金或征收罚款。对于联盟链,无论是团体故意作恶,还是多节点故障,都会让用户无法彻底放心。

目前,联盟链的应用场景多集中在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来提升票据流转的安全性、不可逆转性,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同时又为客户提供移动端的信用结算产品。在一个去中心化体系下,人们利用联盟链建立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任关系,提高数字资产可信度,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把某些行业数据变成受保护的虚拟资产。

联盟链有别于公有链,联盟链具有高性能、高可用、可编程、在隐私保护方面更有优势等特点。随着联盟链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拓展,相信其在实际应用中,会比公有链、私有链发展得更快。第二节 “三链”之争

我们先总结一下公有链和私有链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如图2-1所示。

公有链是为大众服务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或者退出公有链系统,公有链上有一个激励层,它用来激励系统内的用户在其中的活动。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就是验证与激励,公有链有更多的验证参与者和激励机制,因此,公有链系统能更安全地运转,但是公有链存在过度透露用户信息的问题,容易被黑客盗取私钥。私有链是为特定群体服务的,私有链系统中的验证机制主要由一个中心化的组织通过监控整个过程来完成。私有链缺乏自我发展的机制,也没有验证参与者或系统参与者的激励,它是一个非完全去中心化的类区块链技术架构,并非一个完整的区块链技术架构。但是它又具有比公有链快速、高效的优点,中心化的控制机制也让私有链系统更加安全。图2-1 公有链和私有链的优势与不足

同时,在公有链发展的早期阶段,公有链与公有链之间往往是一座座“孤岛”,无法互通,彼此之间缺乏跨链技术进行关联。因此,在公有链诞生之后的几年内,人们也开始探索公有链之间的跨链技术来对公有链进行关联。如Cosmos的定位是一个支持跨链交互的异构网络,旨在打破公有链之间相互封闭、割裂的状态,实现公有链间的“价值互联”,因此,它也被视作跨链技术的代表项目。

在实际应用中诞生的联盟链被很多大型企业采用,企业利用联盟链可以在企业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沟通,让决策者拥有有限的数据和验证权限。

三种区块链技术形态,取决于它们是否为完全的去中心化,是否遵循完全的“无政府主义”及是否符合完全的自由经济概念。

区块链技术是否能解决传统中心化数据库和服务的问题?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中心化的好处无非是提高处理速度和响应速度,使它们能集中力量去做好一件事情,形成传统企业基于所有权的核心资产。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会将传统企业的核心资产剥离,甚至大大降低其响应速度。在区块链系统体系建立完成后,传统企业甚至无法对内容和数据进行审核和管理。自区块链技术诞生之日起的完全去中心化、匿名和数字保护等特征,是否是传统企业真正关心的问题?对于传统企业来说,降低其生产和管理成本是否是其第一需求?

从人人平等、人人都可参与的角度来说,区块链技术和传统企业并不冲突,更多的人参与意味着拥有流量。在传统互联网及商业模式的流量增量空间日益狭窄的表象下,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获取更多的低成本流量,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提高传统企业的产品附加值来提高竞争能力,是否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带给企业除股权以外的募资能力和资金支持,这些才是传统企业最为关心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