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动物解剖生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05:59:02

点击下载

作者:刘军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动物解剖生理

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动物解剖生理试读:

前言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及《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要求进行编写的,可作为全国各农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农林专科学院、农林大学成教学院、农林中职学校高职班的教材使用。

本教材利用对比的方法,重点讲述了牛(羊)、猪、犬、鸡等畜、禽的解剖生理特点,其宗旨是为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力求使他们掌握畜禽动物生产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为解决一般生产技术问题提供依据。

本教材内容充实简要,推陈出新,主线清晰,图文并茂,突出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能按照畜禽机体的系统将解剖和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教学。

本教材由刘军编写

绪论

、第一章、综合实训;苏五珍编写第二章、第三章;左锐编写第四章;张娟编写第五章;李文华编写第六章;俞伟辉编写第七章、第十一章;加春生编写第八章、第九章;李向勇编写第十章;王彬编写第十二章。最后由刘军统稿。

本教材的编写得到了编者所在院校的大力支持与热心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教材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恳请广大师生批评指正。编者绪论

知识目标:

•应知动物解剖生理的概念;

•应会动物解剖生理的学习方法;

•应知学习动物解剖生理的目的和意义。

一、动物解剖生理的内容

动物解剖生理是研究正常畜类和禽类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相互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包括动物解剖和动物生理两个部分。

动物解剖又因研究方法和对象不同,而分为大体解剖、显微解剖和胚胎发育。(1)大体解剖 借助于解剖器械(刀、剪、锯等),采用切割的方法,通过肉眼、放大镜、解剖显微镜观察研究正常畜禽有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及相互关系。由于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不同,又分为系统解剖、局部解剖、比较解剖、功能解剖、X射线解剖等。(2)显微解剖 采用显微镜技术研究正常畜禽有机体的细微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它可分为细胞、基本组织和器官系统三部分。(3)胚胎发育 研究正常畜禽有机体的发生发育规律。主要研究从受精卵开始通过细胞分裂、分化,逐步发育成新个体的全部过程。

二、学习动物解剖生理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畜牧业在大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农林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养殖类专业在过去的畜牧、畜医、中畜医专业基础上,增加了许多适应社会需要的新专业,如动物防疫检验、动物饲料与营养、畜产品加工、养禽与禽病防治、畜药生产与检验、畜牧业贸易、畜牧畜医、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等专业。动物解剖生理是这些专业首学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所以只有通过学习动物解剖生理,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了正常畜禽的形态结构和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其生理活动的规律之后,才能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

三、动物解剖生理的学习方法

学习动物解剖生理,必须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用发生发展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去观察和研究动物体,正确认识畜禽的形态结构及其变化的规律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物解剖生理这门课程的特点是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初学者会感到枯燥乏味,记不住。因此,学习起来更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多看标本、模型、挂图,还要多动手、多动脑筋、多想问题,并将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紧密结合起来,借助于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充分认知的前提下,才能强化记忆。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

知识目标:

•应知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应知组织的分类、分布和机能;

•应知畜禽体表主要部位名称;

•应知动物解剖常用的方位术语。

技能目标:

•应能正确使用和保养显微镜;

•应能在活体畜禽体表指出主要部位名称。第一节 细胞一、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构成动物的细胞形态多种多样,有圆形、椭圆形、立方形、柱状、扁平状、星形等(图1-1),大小不一。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与其执行的功能和所处的部位密切相关。例如,接受刺激、传导冲动的神经细胞具有很多的突起;具有运输功能、流动在血管内的红细胞为双面双凹的圆盘状。大多数细胞其直径只有几微米,禽类的卵细胞直径达几厘米。图1-1 细胞的种类图1—神经细胞 2—血细胞 3—柱状细胞4—立方细胞 5—平滑肌细胞 6—骨骼肌细胞二、细胞的构造

动物细胞虽然形态、大小千差万别,但仍有共同的结构。在光镜下,均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个部分。三、细胞的生命活动

1.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的。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细胞也就死亡。

2.感应性

细胞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于周围环境的刺激都能产生相应的反应,借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细胞这种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感应性,如肌细胞受刺激后会发生收缩。

3.运动

体内有些细胞在不同环境条件刺激下,能产生不同形式的运动。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变形运动、舒张运动、纤毛运动和鞭毛运动等。

4.生长与繁殖

当细胞的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时,细胞体积增大,称为生长。细胞生长到一定阶段,在一定条件下就以分裂的方法进行增殖,产生新细胞,借以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补充衰老死亡的细胞,称为繁殖。

5.细胞的分化、衰老与死亡

细胞分化是指胚胎细胞或幼稚细胞(未分化细胞)转变为各种形态、功能不同细胞的过程。在胚胎发育早期,细胞的功能和形态彼此相似,随着细胞的增殖,在数量增多的同时,细胞的形态、功能和生化特性也逐渐出现了差异,最后形成各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成熟细胞。动物出生后,体内仍保留一些幼稚型细胞,如红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结缔组织内的间充质细胞,睾丸内的精原细胞等,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分裂增殖能力,并能转变为某种成熟和稳定的细胞。

衰老和死亡是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必然结局。不同类型的细胞,其衰老进程也不一致,衰老的细胞主要表现为代谢活动降低,生理功能减弱,并出现形态结构的改变。如细胞质膨胀或缩小,嗜酸性增强,脂肪增多,出现空泡或色素沉积等;细胞核则出现固缩,染色质溶解等。最后整个细胞解体死亡。第二节 基本组织

组织为构成动物体内各器官的基本构造材料,它是由细胞群和细胞间质组成的。高等动物体内具有许多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组织。根据组织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可将动物体内的组织归纳为四大类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一、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简称上皮,在体内分布很广,主要覆盖在动物体的外表和体内的腔、管、囊、窦等内表面,此外,还分布在腺体和感觉器官内。

上皮组织功能多种多样,主要是保护作用,分布在不同器官内的上皮,具有吸收、排泄、分泌和感觉等功能。

上皮组织在形态和结构上的特点是:细胞多,间质少,细胞呈层状或膜状排列紧密;上皮细胞呈极性分布,分为游离面和基底面,游离面朝向腔面或体表,基底面与结缔组织相连接;上皮组织无血管,其营养靠深部结缔组织的毛细血管,经细胞间质透过基膜供应;上皮细胞排列紧密,相邻细胞间常形成特化的细胞连接结构。

上皮组织依据其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特殊上皮三类。

1.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为上皮组织中分布最广的一类。根据细胞的排列层数,又可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1)单层上皮 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每个细胞均呈极性分布。

① 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紧密镶嵌排列而成,细胞从侧面看呈扁平形,从正面看呈不规则的多边形,边缘呈锯齿状。核扁圆,位于细胞的中央(图1-2)。单层扁平上皮衬于心、血管及淋巴管腔面的称为内皮,薄而光滑,有利于液体的流动;被覆体腔浆膜表面者称为间皮,光滑而湿润,可减少摩擦。图1-2 单层扁平上皮

② 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呈六面形矮柱状,其长、宽、高几乎相等。核大,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图1-3)。分布在甲状腺、肾小管等处,具有分泌功能。图1-3 单层立方上皮

③ 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柱状细胞紧密排列而成,有些单层柱状上皮,其柱状细胞间夹有杯状细胞。细胞呈多面形高柱状。侧面呈倒立的长方形。核卵圆形,偏于细胞基部(图1-4)。主要分布于胃、肠黏膜,具有吸收和保护作用。

④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由一层高矮和形状不同的上皮细胞构成。典型的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梭形细胞及锥体细胞四种细胞构成。柱状细胞游离面有纤毛。上皮的每个细胞都与基膜接触,只有柱状细胞及杯状细胞的顶端抵达游离面,从侧面看,由于四种细胞高矮不同,细胞核不在上皮的同一水平面上,看来像复层,其实只有一层,故称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图1-5)。主要分布于呼吸道黏膜,具有保护和分泌作用。图1-4 单层柱状上皮图1-5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1—纤毛 2—杯状细胞(2)复层上皮 由多层细胞构成,仅基底层细胞与基膜接触。

① 复层扁平上皮:由多层细胞紧密排列而成,表层细胞扁平,中间层细胞体积较大呈多边形,基底层细胞呈低柱状或立方形,紧密排列成一层,该层细胞分裂增殖能力较强,新形成的细胞不断向表层推移,补充衰老脱落的表层细胞(图1-6)。主要分布于皮肤表面和口腔、食道、阴道的内表面,具有保护作用。

② 变移上皮:由多层细胞构成,其特点是上皮细胞的层数可随器官的胀缩而改变,当器官内腔空虚时,上皮细胞的层数可达5~6层,表层细胞呈大立方形;当器官内腔充盈时,上皮细胞层数变少,只有2~3层,表层细胞扁平(图1-7)。主要分布于膀胱和输尿管等处,有保护作用。

2.腺上皮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为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结构成分的器官称腺体。腺细胞多呈立方形,核较大,位于细胞的中央。图1-6 复层扁平上皮1—表层 2—中间层 3—基底层图1-7 变移上皮(膀胱)

3.特殊上皮

特殊上皮指具有特殊功能的上皮,包括感觉上皮、生殖上皮等。感觉上皮是与味觉、嗅觉、听觉及视觉有关的上皮细胞;生殖上皮如曲细精管上皮。二、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是动物体内分布最广泛、形式最多样的一种组织。它包括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和血液等。结缔组织主要起连接、支持、营养和保护作用。结缔组织与上皮组织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是细胞种类多,数量少,分散在间质中,无极性;细胞间质多,由基质和纤维构成;不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因而称为内环境组织。

1.疏松结缔组织

因其结构疏松、类似蜂窝,故又称蜂窝组织。其结构特点是纤维排列松散,基质含量较多(图1-8)。广泛分布在皮下和各器官内,起连接、支持、保护、营养和创伤修复等功能。(1)细胞成分 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成纤维细胞:形态不规则,体积较大,细胞扁平多突起,常贴于胶原纤维的边缘,胞核较大,椭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成纤维细胞能形成纤维和分泌基质,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图1-8 疏松结缔组织1—胶原纤维 2—肥大细胞 3—弹性纤维4—成纤维细胞 5—巨噬细胞 6—淋巴细胞7—毛细血管 8—脂肪细胞 9—浆细胞

② 脂肪细胞:细胞呈球形,体积较大,胞质中充满脂滴,常将核挤向一侧,胞核呈扁圆形,着色深,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片上,脂滴被溶剂溶解,使细胞呈空泡状。常单个或成群分布,脂肪细胞能合成和贮存脂肪。

③ 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数量较多,分布广泛,常与毛细血管靠近。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胞核较小而圆,染色较深,细胞质丰富,多为嗜酸性。

巨噬细胞能吞噬细菌和体内衰老变性的细胞,也能参与免疫应答调节。具有合成和分泌作用,能合成和分泌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生物活性物质。

④ 肥大细胞:常成群分布于小血管周围。细胞体积大,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小而圆,胞质丰富,内充满粗大的异染颗粒。颗粒内含有肝素和组织胺,具有抗凝血、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促使血管扩张等作用。

⑤ 浆细胞:胞体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呈圆形,常偏于细胞的一侧,核内染色质呈块状,沿核膜作辐射状排列,状如车轮。细胞质嗜碱性,靠近胞核有一浅色区。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参与体液免疫,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2)纤维 疏松结缔组织的纤维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

① 胶原纤维:数量最多,新鲜时呈乳白色,故又称为白纤维。纤维粗细不等,直径1~12μm,HE染色片上呈粉红色,胶原纤维常被黏合在一起,构成胶原纤维束,互相交织分布。

胶原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弹性较差,是结缔组织具有支持作用的物质基础。

② 弹性纤维:新鲜时呈黄色,又称黄纤维,HE染色片,染成浅红色,不易与胶原纤维区别。数量比胶原纤维少,纤维较细,弹性纤维韧性差,弹性好。

③ 网状纤维:纤维细短而分支较多,常相互交织成网,HE染色片上不易着色,故不能分辨。银染色法很容易染成黑色,故又称为嗜银纤维。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数量较少。(3)基质 呈胶体状,数量较多,充满于纤维和细胞之间。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多糖,主要成分是透明质酸,有阻止进入体内细菌、异物扩散的作用。

2.致密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的特点是细胞和基质成分少而纤维成分多,纤维排列紧密。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主要是成纤维细胞。纤维主要是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根据纤维排列方向不同,又分为以下两类。(1)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纤维平行排列,纤维间可见成行排列的成纤维细胞(图1-9),如肌腱。(2)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纤维排列方向不规则,互相交织,构成坚固的纤维膜,如真皮。

3.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是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在疏松结缔组织内构成的。疏松结缔组织将成群的脂肪细胞分隔成许多小叶。脂肪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内充满脂肪滴,常将细胞核挤向细胞的一侧。HE染色片上,脂肪被溶剂溶解,故细胞呈空泡状。脂肪组织的主要功能是贮存脂肪并参与能量代谢,此外,还有支持、保护和维持体温等作用(图1-10)。图1-9 致密结缔组织(肌腱)1—腱细胞 2—弹性纤维束图1-10 脂肪组织1—脂肪细胞 2—疏松结缔组织

4.网状组织

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基质及少量巨噬细胞构成。网状细胞的突起彼此相互联接;网状纤维有分支,互相交织成网,紧贴在网状细胞的表面。网状细胞形成网状纤维(图1-11)。网状组织分布在淋巴结、脾和骨髓等处,构成它们的支架和提供微环境。

5.软骨组织与软骨(1)软骨组织 由少量的软骨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间质呈均质状,由半固体的凝胶状基质和纤维构成,软骨细胞埋藏在由软骨基质形成的软骨陷窝中。图1-11 网状组织1—网状纤维 2—突起 3—网状细胞4—淋巴细胞 5—巨噬细胞(2)软骨 由软骨组织和软骨膜构成。根据其基质中所含纤维的性质和数量不同,通常将软骨分为三种类型,即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表1-1)。软骨膜是包绕软骨表面的纤维结缔组织,可分为两层:外层为致密结缔组织,含有少量血管及结缔组织细胞;内层较疏松,含有较多的血管和细胞,其中的成骨细胞对软骨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作用。因软骨组织无血管,其营养需要靠软骨膜来供给。表1-1 三种软骨的比较

6.骨组织

骨组织是一种坚硬的结缔组织,由骨细胞和坚硬的基质构成。

骨细胞位于骨陷窝内。骨陷窝为骨板内或骨板之间形成的小腔,骨陷窝向周围呈放射状排列的细小管道,称骨小管。相邻骨陷窝的骨小管相互连通。骨细胞多突起,突起伸入骨小管内。相邻骨细胞突起彼此互相接触,供骨组织进行物质交换。

骨基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种成分构成。有机物含量少,主要为胶原纤维;无机物主要是钙盐,又称为骨盐。动物体内90%的钙以骨盐的形式贮存在骨内。

7.血液和淋巴

血管和淋巴是存在于心脏、血管、淋巴管内的液体结缔组织(详见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三、肌组织

肌组织由肌细胞构成,肌细胞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及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肌细胞的形态呈细长纤维状,故称肌纤维,其细胞膜称肌膜,肌细胞的胞质称肌浆。

肌组织按其结构和功能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类。骨骼肌通过肌腱附着在骨骼上,肌纤维纵切面在镜下见明暗相间的横纹,故称横纹肌(图1-12)。骨骼肌活动受意识支配,故又称随意肌。平滑肌主要分布在血管壁和内脏器官,肌纤维纵切面较平滑,不显横纹(图1-13)。心肌是构成心脏的主要成分,肌纤维纵切面也显横纹,属横纹肌(图1-14)。心肌舒缩具有自动节律性,属不随意肌。三种肌纤维在电镜下的形态结构比较见表1-2。图1-12 马骨骼肌纤维纵切1—毛细血管 2—肌纤维膜 3—成纤维细胞4—肌细胞核 5—明带(I带) 6—暗带(A带)表1-2 三种肌纤维形态结构比较图1-13 平滑肌1—平滑肌纤维纵切 2—结缔组织3—平滑肌纤维横切图1-14 羊的心肌纤维纵切1—肌纤维横断面 2—心肌细胞核 3—肌纤维纵切面 4—毛细血管 5—闰盘四、神经组织

详见第十章。第三节 器官、系统和有机体一、器官

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着一定的规律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各器官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能完成一定生理功能,如心、肾、肺等。器官可分为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两大类。

中空性器官是指内部有较大空腔的器官,如食管、胃、肠、气管、膀胱、血管等。它们的结构特点是管壁分层,分别由不同的组织构成。

实质性器官是指内部没有大空腔的器官,如肝、脾、肾等。它们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实质部分,指直接代表这个器官主要机能特征的某一种组织;其二是间质部分,指器官的辅助成分,一般由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淋巴管和神经通过的地方,对实质部分有支持和营养作用。二、系统

由若干个形态结构不同、而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在一起,彼此分工合作来完成体内某一方面的生理机能,这些器官就构成一个系统。例如,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及消化腺(肝、胰、肠腺、唾液腺等)等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消化系统,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

畜、禽动物体由一系列不同的系统所组成。每个动物体都由运动系统、被皮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等组成。其中的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又合称为内脏。三、有机体

有机体是由许多器官和系统构成的统一体。体内各系统、器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机能上相互影响,互相配合,倘若某一部位发生变化,就能影响其他有关部位的机能活动。同时,动物体与生活的周围环境也是统一的,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功能的变化,进而影响器官的形态结构。第四节 畜禽体表主要部位名称及方位术语一、家畜体表主要部位名称

家畜有机体都是两侧对称的,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四肢三大部分(图1-15)。各部的划分和命名主要以骨为基础。图1-15 牛体各部名称1—颅部 2—面部 3—颈部 4—鬐甲部 5—背部 6—肋部 7—胸骨部 8—腰部 9—髋结节10—腹部 11—荐臀部 12—坐骨结节 13—髋关节 14—股部 15—膝部 16—小腿部17—跗部 18—跖部 19—趾部 20—肩胛部 21—肩关节 22—臂部23—肘部 24—前臂部 25—腕部 26—掌部 27— 指部

1.头部(1)颅部 位于颅腔周围。又可分为枕部、顶部、额部、耳部、腮腺部、颞部。(2)面部 位于口腔和鼻腔周围。又可分为眼部、眶下部、鼻部、咬肌部、颊部、唇部、颏部、下颌间隙部。

2.躯干

包括颈部、背胸部、腰腹部、荐臀部、尾部。(1)颈部 分为颈背侧部、颈侧部、颈腹侧部。(2)背胸部 分为背部(鬐甲部、背部)、胸侧部、胸腹侧部(胸前部、胸骨部)。(3)腰腹部 分为腰部、腹部。(4)荐臀部 分为荐部、臀部。(5)尾部 分为尾根、尾体、尾尖。

3.四肢(1)前肢 分为肩带部(肩部)、臂部、前臂部、前脚部(腕部、掌部、指部)。(2)后肢 分大腿部(股部)、小腿部、后脚部(跗部、跖部、趾部)。二、家禽体表主要部位名称

家禽有机体也都是两侧对称的,也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四肢(图1-16)。头部又分为肉冠、肉髯、喙、鼻孔、眼、耳孔、脸等。躯干部分为颈部、胸部、腹部、背腰部、尾部等。前肢衍变成翼,分为臂部、前臂部等。后肢部又分为股、胫、跖、趾和爪等。图1-16 鸡体各部名称1—冠 2—鼻孔 3—喙 4—眼 5—耳孔 6—耳叶7—肉髯 8—颈 9—背 10—腰 11—胸 12—腹13—尾 14—胫 15—跖 16—距 17—趾 18—爪三、动物体的轴、面与方位术语

为了说明动物体各部结构的位置关系,必须了解有关定位用的轴、面与方位术语(图1-17)。

1.轴

兽类都是四足着地的,其身体长轴(或称纵轴),从头端至尾端,是和地面平行的,长轴也可用于四肢和各器官,均以纵长的方向为基准。如四肢的长轴则是四肢上端至四肢下端,为与地面垂直的轴。

2.面(1)矢状面 是与畜体长轴平行而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居于体正中的矢状切面,可将畜体分为完全相等的两半,称为正中矢状面;与正中矢状面平行的其他面称为侧矢状面。图1-17 三个基本切面及方位1—前 2—后 3—背侧 4—前背侧 5—后背侧 6—腹侧 7—前腹侧 8—后腹侧 9—内侧

10—外侧 11—近端 12—远端 13—背侧 14—掌侧 15—跖侧(2)横断面 是与畜体长轴垂直的切面,位于躯干的横断面,可将畜体分为前后两部分。与器官长轴垂直的切面也称为横断面。(3)额面(水平面)是与身体长轴平行且与矢状面和横断面相垂直的切面。额面可将畜体分为背侧和腹侧两部分。

3.方位术语

靠近畜体头端的称为前侧或头侧;靠近尾端的称为后侧或尾侧;靠近脊柱的一侧称为背侧,也就是上面;靠近腹部的一侧称为腹侧;靠近正中矢状面的一侧称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的一侧为外侧。

确定四肢的方位常用近端是靠近躯干的一端;远端是远离躯干的一端。前肢和后肢的前面称为背侧;前肢的后面称为掌侧;后肢的后面称为跖侧。四、组织结构的立体形态与断面形态

组织和细胞的结构是立体的,但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必须制成普通切片或超薄切片,而我们在切片上所看到的都是组织和器官的某一个断面形态,因此要通过不同断面的观察,运用空间想象能力,在头脑中要建立一个立体形态的概念。

同一结构的组织或器官,不同的切面表现为不同的形态。例如一段小肠会因切面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图1-18)。在观察切片时要善于分析切片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把断面形态与立体形态结合起来。图1-18 肠管不同切面模式图1—横切 2—斜切 3—正中纵切4—偏外纵切 5—管壁纵切箭头方向表示贴到载片上的形态技能训练一、生物显微镜的使用与保养

目的与要求

了解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材料与设备

生物显微镜、兔卵巢切片(HE染色)。

方法与步骤

1.观察生物显微镜的构造(1)机械部分观察 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臂、载物台、标本推进器、镜筒、物镜转换器、调节螺旋。

镜座:一般呈蹄铁状或方形,有稳固和支持镜体的作用。

镜臂:是镜座与镜筒的连接部分。呈弓状,便于手握,有的在基部具有一关节螺旋,可使镜筒倾斜,便于观察。在镜臂的上端或下端两侧有调节螺旋,可调节镜筒和接物镜或载物台的升降。

载物台(镜台):方形或圆形,上有两个金属片夹,供固定标本用,或安装标本推进器。载物台中央有一通光孔。

标本推进器:安放在载物台上,除固定切片外,两个调节螺旋可前、后、左、右移动切片。在推进器的纵、横坐标上标有刻度,以便确定某一结构的方位。

镜筒:为长圆筒状,上端插入接目镜,下连物镜,转换器。

物镜转换器:呈圆盘状,上有3~4个物镜螺旋口,供物镜按放大倍数高低顺序嵌入,以便把物镜根据观察需要推到正确的使用位置上。

调节螺旋:位于镜臂上部或下部两侧,有的显微镜具有大小两个螺旋,大的称为粗调节螺旋,用于低倍镜调焦;小的称为细调节螺旋,用于高倍镜调焦。有的显微镜则粗、细调节螺旋套叠在一起。(2)光学部分观察 光学部分包括接物镜、接目镜、聚光器、光阑、反光镜、滤光片、光源。

物镜:做第一次放大标本用。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通常有3~4个接物镜,分别是4×、10×、40×(50×)和100×。4×和10×称为低倍镜,40×(50×)称为高倍镜,100×是油浸镜。每个接物镜的镜管上通常标有主要性能参数,如40/0.65,160/0.17。40表示放大倍数,0.65表示镜口率(数值孔径, N.A), 160表示机械管长(mm),0.17表示允许盖玻片厚度(mm)。N.A值越大,透镜分辨率越高。

目镜:亦有5×、10×、15×和20×等,目镜的作用是将物镜放大的标本像(实像),再放大成虚像。观察者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标本的实际情况,恰当选择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接目镜内常安放一指针,便于指示视野中的某一结构。

聚光器:位于载物台的下方,起着把光线汇聚成光柱(束),增强照明度之用。聚光器的一侧有调节螺旋,可以升降,可按需要调节亮度。

光阑:在聚光器下方,由许多金属叶片组成。由一光圈调节杆调节光圈大小,以控制聚光镜的N.A值,以便符合物镜要求。

反光镜:安装在底座上,有平、凹两面,可多方向转动,以收集各方面的光线,汇入聚光器。一般情况下,强光时用平面镜,弱光时用凹面镜。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显微镜的提取和放置 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从显微镜柜中取出时,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即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严禁单手握住镜臂走动。显微镜使用前要平放于使用者前方偏左的位置上。用擦镜纸轻轻擦拭目镜和物镜,若有脏物,则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或无水酒精擦拭干净,并用纱布擦拭显微镜的机械部分。(2)对光 旋动物镜转换器,先把低倍物镜对准载物台中央的通光孔(对正光轴),根据外来光线的强弱、标本染色情况和所用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灵活应用聚光器、光圈和反光镜,调节至视野完全照明、亮度均匀,光强适宜。如用自然光源(阳光),可用反光镜的平面;如果用点状光源(灯光),可用反光镜的凹面。(3)观察切片 观察切片前,先用肉眼分辨切片的正反面,并大致观察标本的外形、大小和着色。将盖玻片朝上的切片放置于载物台上,用金属压夹或置于标本推进器的两夹子间固定,并将组织块对准载物台中央的通光孔。观察切片时姿势要端正,通常是左眼观察切片,右眼、右手绘图或做记录。

按照低倍镜、高倍镜顺序观察切片,低倍镜观察的范围大,便于观察器官或组织的全貌或整体结构。高倍镜观察的范围小,放大的倍数高,适用于分辨器官或组织某一局部的微细结构。二者互相配合,可达到全面了解器官结构的目的。

观察标本时,首先在低倍镜下对焦至观察物像最清晰时为止。观察完切片一般结构后,需要进一步观察某一部分结构时,应将此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换高倍镜观察,如图像不清晰时,只需稍调节细调节螺旋,即可看到清晰的物像。必须指出,物镜放大倍数愈低其工作距离(即接物镜前镜片与盖玻片上平面之间的距离)愈长,物镜放大倍数愈高,其工作距离愈短,所以使用高倍物镜时,应避免用粗调节螺旋调焦。若必须使用时,则应用眼睛从侧方观看物镜下降至盖玻片上方(下降物镜时应小心,否则会压碎切片,以致损伤物镜的严重后果),然后用眼观察视野,慢慢上提物镜,直至察见清晰物像为止。(4)收藏 观察完毕后,移开物镜,取下切片,放入切片盒,下降镜筒,装上塑料套,放入箱内锁好。

3.显微镜的保养方法(1)使用完显微镜后,取下组织切片标本,旋动转换器,使物镜叉开呈八字形,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下移,然后用绸布包好,放入显微镜箱内。(2)若显微镜的目镜或物镜落有灰尘时,要用擦镜纸擦净,严禁用口吹或手抹。(3)切勿粗暴转动粗、细调节器,并保持该部的清洁。(4)切勿将显微镜置于日光下或靠近热源处。(5)不要随意弯曲显微镜的活动关节,防止机件因磨损而失灵。(6)不许随意拆卸显微镜任何部件,以免损坏和丢失。(7)在使用过程中,切勿用酒精或其他药品污染显微镜。一定将其保存在干燥处,不能使其受潮,否则会使光学部分发霉,机械部分生锈,尤其是在多雨季节或多雨地区更应特别注意。(8)用完油镜后,应立即用擦镜纸蘸少量的二甲苯擦去镜头、标本的油液,再用干的擦镜纸擦。对无盖玻片的标本片,可用一小张擦镜纸盖在玻片上的香柏油处,加数滴二甲苯,趁湿向外拉擦镜纸,拉去后丢掉,如此3~4次,即可把标本上的油擦净。

技能考核

认识显微镜的主要构造和作用,熟练使用显微镜。二、主要组织的识别

目的与要求

掌握单层柱状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疏松结缔组织、骨骼肌、平滑肌、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材料与设备

生物显微镜、单层柱状上皮(小肠横切片)、单层立方上皮(肾髓质切片)、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气管横切片)、疏松结缔组织铺片、骨骼肌、平滑肌、神经元组织切片及相关图示。

方法与步骤(1)单层柱状上皮的观察 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比较典型的部位,再换高倍镜观察细胞的结构。细胞呈高柱状,核椭圆形,位于细胞的基底部,比较均匀地排列在同一水平线上。(2)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的观察 先用低倍镜找到观察部位,后用高倍镜,可清楚看到表层着色较淡的高柱状细胞的椭圆形核;中间层着色较深的梭形细胞的椭圆形核;最深层着色最深的锥形细胞的圆形核。三种细胞同位于基膜上,实属单层上皮。还可看到高柱状细胞的游离面有纤毛。有的部位上皮细胞间也见到空泡样的杯状细胞。上皮的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有较明显的基膜。(3)疏松结缔组织的观察 先用低倍镜找到比较典型的部位,可见到交织成网的纤维,与许多分布于纤维之间的细胞,以及纤维与细胞间无定型的基质。再用高倍镜观察。可看到胶原纤维呈红色,粗细不等,呈索状或波浪状,数量多;还有细的弹性纤维。还可看到轮廓不清、具有突起的成纤维细胞;形态不固定的组织细胞;椭圆形、细胞质内有粗大颗粒的肥大细胞;胞核呈车轮状、偏于一侧的浆细胞。(4)骨骼肌的观察 用低倍镜观察呈圆柱状的骨骼肌细胞,换高倍镜矿可看到在细胞膜的下方有许多卵圆形的细胞核,肌原纤维沿细胞的长轴排列,有清楚的横纹。(5)平滑肌的观察 低倍镜下可看到红色的平滑肌纤维;高倍镜下可看到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两头尖,中央宽,有椭圆形的细胞核。(6)神经元的观察 可用脊髓的切片或运动神经元的切片,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可清楚看到大而圆的核、清楚的核膜、核仁。细胞质内有细丝状的神经元纤维,尼氏小体。从胞体向四周发出突起,树突短,分支多。

技能考核

在显微镜下正确识别上述组织切片,并绘出结构图。复习思考题

1.使用生物显微镜有哪些注意事项?

2.什么是组织? 构成畜体的组织有哪几类?

3.简述被覆上皮组织的特点、分类、分布和功能。

4.简述结缔组织的特点、分类、分布和功能

5.简述肌组织的种类、分布及生理特性。

6.绘出牛的体表名称图。第二章运动系统

知识目标:

•应知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应知牛、猪、犬、鸡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和机能;

•应知牛、猪、犬、鸡的全身主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名称与位置。

技能目标:

•应能在牛、猪、犬、鸡的整体骨骼标本上识别主要骨和关节;

•应能在牛、猪、犬、鸡的活体上识别主要骨、关节、肌肉和临床上常用的骨性、肌性标志。第一节 骨骼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肌肉三部分组成。全身骨由骨连结连接成骨骼,骨骼构成畜、禽机体的支架,在维护体型、保护脏器和支持体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肌肉附着于骨骼上,肌肉收缩时,以关节为支点,使骨的位置移动而产生各种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则是运动的动力。骨骼和肌肉共同构成了畜、禽机体的轮廓。位于皮下的一些骨性突起和肌肉,可以在体表看到或触摸到,在畜牧生产中常用来作为确定内部器官位置和进行体尺测量的标志。一、概述

骨骼包括骨和骨连结两部分。

1.骨(1)骨的形态 全身的骨因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类型。(2)骨的构造 骨由骨膜、骨质、骨髓及血管神经构成(图2-1)。图2-1 骨的构造1—骨松质 2—骨密质 3—骨髓腔4—骨膜 5—骨髓

骨膜:由结缔组织构成,覆盖在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的表面,富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骨质:构成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由排列紧密的骨板构成,位于骨的表层,坚硬致密;骨松质呈海绵状,位于骨的内面。

骨髓:位于长骨的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幼畜则全为红骨髓,成年家畜体内有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成畜的红骨髓主要分布在长骨两端,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的骨松质内,红骨髓有造血功能。(3)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骨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蛋白质);无机质主要是磷酸钙和碳酸钙。有机质决定骨的弹性和韧性,而无机质决定骨的坚固性。二者的比例随畜的年龄、营养及生活条件不同而改变。幼畜骨内有机质含量多,骨柔软易变形。老龄家畜体内则无机质含量多,骨硬而脆,易骨折。新鲜骨的化学成分见表2-1。表2-1 畜体新鲜骨的化学成分(平均值)

2.骨连结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装置称骨连结。按构成形式和机能的不同分为直接骨连结和间接骨连结。直接骨连结是骨与骨间借纤维结缔组织或软骨相连,不能活动或微动,以保护支持功能为主。间接骨连结亦称关节,构造较复杂,可进行灵活的运动。(1)关节的构造 包括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及辅助结构等(图2-2)。图2-2 关节构造模式图1—关节囊纤维层 2—关节囊滑膜层3—关节腔 4—关节软骨

① 关节面:是骨与骨相接触的面,致密而光滑,表面附有关节软骨。

② 关节软骨:是附着在关节面上的一层软骨。

③ 透明软骨:光滑且具有弹性和韧性,可减少运动时的震动和摩擦。

④ 关节囊:包在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囊,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厚而坚韧,有保护和连结作用。内层为滑膜层,紧贴于纤维层内面,薄而柔软,有丰富的血管,能分泌滑液。

⑤ 关节腔:在关节软骨与关节囊之间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有润滑关节,缓冲震动及营养关节的作用。

⑥ 关节的辅助结构:主要有韧带和关节盘。韧带是在关节囊外连在相邻两骨间的致密结缔组织带,以加强关节的稳固性。关节盘是位于两关节面间的纤维软骨板,它有加强关节的稳固性,缓冲震动等作用。(2)关节的运动 关节面的形状决定关节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屈伸、内收、外展、旋转及滑动等。(3)关节的类型 按构成关节的骨的数目分为单关节、复关节两种。根据关节的运动轴多少可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

3.畜、禽全身骨骼的构成

畜、禽全身的骨骼由中轴骨骼和四肢骨骼(图2-3、图2-4、图2-5、图2-6)以及内脏骨组成。

中轴骨骼包括头骨和躯干骨。四肢骨骼包括前肢骨和后肢骨。内脏骨位于内脏器官和柔软器官内,如牛的心骨和狗的阴茎骨等。二、头骨及其连结

1.头骨(1)头骨的组成 头骨多为扁骨和不规则骨,分为颅骨和面骨两部分(图2-7、图2-8)。图2-3 鸡的全身骨骼1—下颌骨 2—颌前骨 3—鼻孔 4—鼻骨 5—筛骨6—方骨 7—颈椎 8—胸椎 9—尾椎 10—肩胛骨11—肱骨 12—桡骨 13—尺骨 14—掌骨 15—指骨16—乌喙骨 17—锁骨 18—胸骨 19—胸骨嵴20—髂骨 21—坐骨孔 22—坐骨 23—耻骨 24—髌骨25—股骨 26—胫骨 27—脖骨 28—大跖骨 29—趾骨30—肋骨 31—钩突图2-4 牛的全身骨骼1—头骨 2—颈椎 3—胸椎 4—腰椎 5—髂骨 6—荐骨 7—尾椎 8—坐骨 9—股骨10—髌骨 11—腓骨 12—胫骨 13—跗骨 14—跖骨 15—近籽骨 16—远籽骨17—肋骨 18—胸骨 19—中指节骨 20—远指节骨 21—近指节骨 22—掌骨23—腕骨 24—桡骨 25—尺骨 26—肱骨 27—肩胛骨图2-5 猪的全身骨骼1—头骨 2—颈椎 3—胸椎 4—腰椎 5—荐骨 6—尾椎 7—髋骨 8—股骨 9—髌骨 10—腓骨11—胫骨 12—跗骨 13—跖骨 14—趾骨 15—肋骨 16—胸骨 17—肩胛骨 18—肱骨19—尺骨 20—桡骨 21—腕骨 22—掌骨 23—指骨图2-6 狗的全身骨骼1—头骨 2—颈椎 3—胸椎 4—腰椎 5—荐椎 6—尾椎 7—髋骨 8—股骨 9—髌骨10—腓骨 11—胫骨 12—跗骨 13—跖骨 14—趾骨 15—肋骨 16—指骨17—掌骨 18—腕骨 19—桡骨 20—尺骨 21—肱骨 22—胸骨 23—肩胛骨图2-7 牛头骨侧面1—切齿骨 2—眶下孔 3—上颌骨 4—鼻骨5—泪骨 6—颧骨 7—眶窝 8—额骨9—角突 10—顶骨 11—颞骨 12—枕骨13—枕髁 14—颈静脉突 15—外耳道16—下颌支 17—下颌体 18—颏孔图2-8 水牛头骨的正面1—顶骨 2—顶间骨及枕骨 3—枕嵴 4—颞骨5—角突 6—额骨 7—眶窝 8—泪泡 9—泪骨10—颧骨 11—鼻骨 12—上颌骨 13—面结节14—切齿骨 15—犁骨 16—眶上孔

颅骨:主要围由枕骨、顶间骨、蝶骨、筛骨四种单骨和顶骨、额骨、颞骨三种对骨构成。

面骨:构成颜面的基础,形成口腔、鼻腔、眼眶的支架。由犁骨、下颌骨、舌骨三种单骨及成对的鼻骨、泪骨、颧骨、上颌骨、颌前骨、翼骨、腭骨、鼻甲骨等构成。(2)主要头骨的构造、位置关系及骨性标志

枕骨:构成颅腔的后底壁,后方中部有枕骨大孔与椎管相通,大孔的两侧有卵圆形的关节面为枕髁,与寰椎关节窝构成关节。

额骨:发达,构成颅腔的整个顶壁,后外方伸出角突,供角附着。前下方向两侧伸出眶上突,形成眼眶的上界。

颞骨:位于头骨的后外侧,形成颅腔侧壁,分为鳞颞骨、岩颞骨。鳞颞骨向外前方伸出的突起和颧骨向后伸出的突起连成颧弓。其腹侧有一光滑的横行关节面为颞髁,与下颌骨成关节。岩颞骨在鳞颞骨后方,构成听觉器官的支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