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十二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17:18:20

点击下载

作者:[日]稻盛和夫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营十二条

经营十二条试读:

总序

日本京瓷名誉会长稻盛和夫

从1959年至今长达半个世纪内,我创建并经营了京瓷和KDDI两个企业集团。很幸运,这两个集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这两家的业绩简单相加,销售额达4.7万亿日元,利润逼近6 000亿日元。

另外,去年,我接受日本政府的邀请,就任代表国家形象的、破产重建的日本航空公司的董事长,在重建过程中,我着力于经营干部的意识转变,以及企业体质的改善,这样努力的结果,第一年就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业绩大幅超过了重建计划中预定的数字,现在日本航空的利润率已达到两位数以上,正在变成一个高收益的企业。

取得这些成就,原因不过是在企业经营中,我彻底地贯彻了经营的原理原则而已。那么所谓原理原则是什么呢?那就是“贯彻做人的正确的准则”。我在必须做出经营判断的时候,总要扪心自问:“作为人,何谓正确?”坚持把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

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的经营要诀未免太简单、大朴实了。但是,正因为贯彻了这条原理原则,我自己,以及继承我工作的京瓷和KDDI的经营干部,才没有发生过经营判断上的失误,才使企业顺利地成长发展到今天。

我的经营哲学还有另外一个侧面。那就是:立足于宇宙的本源以及人心的本源来展开经营活动。

我认为,在这个宇宙间,流淌着促使万物进化发展的“气”,或“意志”。同时我认为,人的本性中充满着“爱、真诚与和谐”。所谓“爱”,就是祈愿他人好;所谓“真诚”,就是为社会为世人尽力;所谓“和谐”,就是不仅让自己也要让别人生活幸福。

我们每一个人都以充满着“爱、真诚与和谐”之心去生活、去工作,那就意味着与引导万物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宇宙的潮流相一致,这样我们的经营就会顺畅,人生就会美满。这就是我在将近80年漫长的人生中所坚信不疑的“真理”。

本书就是遵循这样的思想,由近年来我在中国的讲演为主编辑而成。面对中国的经营者和企业干部、政府官员和大学学者,以至一般市民,我都从原理原则讲起,涉及人的本性和宇宙的本源,阐述经营和人生的要诀,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赞同。

近来,我的演讲集将作为系列书籍在中国出版发行,作为著者,我衷心希望,从人和宇宙的本源谈起的我的哲学,能够跨越国界、民族和语言的障碍,到达广大的中国男女老少的手中,为让他们的人生更美好、经营更出色做出我的一份贡献。同时,如果这对促进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也能助上一臂之力的话,那就是我的望外之喜了。

在本书出版之际,请允许我对为出版本书做出不同寻常努力的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曹岫云董事长、王建敏总经理,以及很爽快地为本书提供论文的中国和日本的有关企业家表示深切的谢意。

谨以此文作为“稻盛和夫经典演讲”系列图书的序言。  推荐序正确思考的力量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岫云思考就是哲学“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经典讲演系列”是稻盛先生多年来不断思考的结晶。我想将自己在编译这系列书籍过程中的感想告诉读者。“心之官则思”,每个人每天都在思考。但思考有自觉和不自觉之分,有深刻和肤浅之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思考是种子,行动是花朵,成败是果实。从这个意义上讲,思考是一切的起源。

参天大树原本只是沉睡的种子;翱翔天空的苍鹰早先只在卵中待机;世界上一切伟业最初不过是伟人心中的一个梦想而已。

中国历史上没有“哲学”这个词汇,据说这个词汇从日本引进,而日本又从希腊语“philosophia”翻译而来。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据说西方有人对“哲学”的定义是:“对人的本质进行思考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哲学。”提倡自由深入地思考,其结果之一,就是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营哲学

在稻盛和夫先生之前,日本很少甚或没有人将“经营”和“哲学”两个词汇联系在一起。而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虽然提倡“科学管理”,但是在很长时间内却没有“经营哲学”这样的说法。近年来,“经营哲学”这个词汇在日本、在中国开始流行,逐渐成为常用语。

但是早在50多年前,稻盛先生就开始思考经营和哲学的关系。

1956年,稻盛在一家名叫“松风工业”的陶瓷企业打工,时年24岁。

当时日本三井物产有一位“大人物”吉田先生负责“松风工业”绝缘瓷瓶的出口业务。吉田常来公司调查。他发现该公司其他部门意气消沉,唯有稻盛领导的“特磁科”士气高昂,热火朝天,吉田觉得不可思议。

凑巧的是,这位吉田先生和稻盛在鹿儿岛大学时的恩师内野教授是东京大学的同窗好友。内野在吉田面前曾经多次夸奖过稻盛。吉田在调查结束时提出要约见稻盛和夫。

稻盛觉得吉田虽然是老前辈又是大人物,但很可亲,值得信任,同他交流是难得的机会,于是就将平时头脑里经常思考的“松风工业”经营上的事情,直率地、毫无保留地告诉吉田。切身经历加上深思熟虑,稻盛讲得既生动又具说服力,无论是话题、措词、内容还是其中包含的思想,都与稻盛当时的年龄、身份很不相称。吉田先生一声不响,神情专注,静听稻盛述说,最后大声说道:“才二十几岁,年轻人,真不简单,你已经有了自己的philosophy。”

稻盛当时不知道“philosophy”是什么意思,回到宿舍一翻辞典,“philosophy”就是“哲学”。那瞬间,稻盛心中不由自主地一阵颤动。

吉田不愧为有见识的大人物,他一句话就点中了稻盛的本质特性,可以说,这句话催生了后来的“京瓷philosophy”即“稻盛哲学”。“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这就是几十年来稻盛经典讲演的主题之一。如果说泰勒首倡了“科学管理”,那么稻盛和夫首倡了“经营哲学”。我想这种说法符合事实。正确思考

稻盛先生白手起家,40年间创建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2010年2月1日,78岁高龄的稻盛先生在退休13年后东山再起,应日本政府邀请,出任破产重建的日航董事长,在万众瞩目之下,仅仅10个月,就大幅度扭亏为盈,创造了日航历史上空前的1 580亿日元的利润。然而,这一切不过是稻盛哲学的产物。或者说,这种不可思议的成功仅仅起源于稻盛先生的正确思考。

稻盛先生是理工科出身,作为一名科学技术工作者,在新型精密陶瓷领域,他年轻时就有许多划时代的发明创造。稻盛先生具备科学家合理思考、追究事物真相的科学精神。

作为企业家,稻盛先生气势如虹又心细如发。他不但善于把握宏观形势,做出类似参与通信事业这样超人的战略决策,而且在企业管理的所有细节上,通过贯彻“钱、物、票一一对应”、“双重确认”、“玻璃般透明的经营”等方法,彻底把握经营的实态,把握事情的本质。稻盛先生创建了精致、缜密、实用的《稻盛和夫会计实学》和《阿米巴经营》模式。如果你读这两本书,相信你一定会对稻盛先生彻底的实事求是态度肃然起敬,并且能理解稻盛的企业50年持续盈利的秘诀。有如此作为的企业家闻所未闻。

为了进一步净化自己的心灵,在精神世界追求更高的境界,65岁后,稻盛先生曾一度投入佛门,认真修行。稻盛先生并不停留在对佛教单纯的信仰上,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实践,他还对佛教的精髓“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做出了积极的、深入浅出的解释,令人倍感亲切。

科学家、企业家、宗教家之外,我认为稻盛先生最本质的特色在于他是一位“彻底追究正确思考的哲学家”。人类有史以来有不少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而哲学家同时又身兼科学家、企业家、宗教家,一身而数任的人,稻盛先生或许是独一无二、天下无双。而更可贵的是:稻盛先生不仅养成了深思熟虑的习惯,而且他是一位彻底地追求正确思考的哲学家。

人究竟应该怎样生活?企业家应该如何正确地经营企业?正确的人生观对个人、组织、人类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提出如此重大命题的人意外的少。而不停地提出、思考、回答这些问题的,就是稻盛先生的哲学和实践。

稻盛哲学的原点是“把‘作为人,何谓正确?’当作判断一切事物的基准”。

稻盛哲学的核心用一个方程式表达就是:人生·工作结果=理念 人格 × 热情 × 能力–100~+100

0~100 0~100

如此鲜明简洁地提出如此重要的哲学观点,并一辈子切实实践的企业家,稻盛之前无古人。正确思考的威力

稻盛先生的青少年时代充满挫折甚至苦难。大学毕业后好不容易入职的企业却连续十年赤字,连工资也不能如期发放。为此,稻盛先生曾经怨天尤人。但当身为技术员的稻盛先生正确思考一个优秀的技术员应该如何开展研究工作,并全身心投入时,奇迹出现了。

稻盛绊着松香容器、差点摔倒的一瞬间,他发明了新型陶瓷中划时代的新材料镁橄榄石;当他看到高温炉中板状陶瓷零件像鱿鱼般翘曲时,突然产生用手从上面压住的冲动,从而获得灵感,干脆利落地解决了重大的技术难题……

稻盛27岁创业,因为不知如何正确经营企业而苦恼时,他又获得灵感,确立了在经营中判断一切事物的基准——作为人,何谓正确。

京瓷初创时的28名员工中,20余名是初中生,稻盛自己也只是一家地方大学的毕业生。为了回答“能力平凡的人怎样才能取得不平凡的成功”,稻盛想出了上述精彩的人生方程式。

京瓷发展壮大,稻盛先生忙得不可开交时,他又从孙悟空拔毛吹出分身的故事中获得灵感,创造了“阿米巴经营”模式,实现了真正的全员经营,奠定了京瓷、KDDI稳步而又快速发展的基础。

孙正义创建的“软银”也是世界500强企业。孙正义曾是稻盛创办的“盛和塾”的塾生。最近在拜访稻盛先生时,孙正义说:“如果没有稻盛先生敬天爱人的思想和阿米巴经营,就没有软银的今天。”“盛和塾”现在已有7 000名企业家塾生,他们学习并实践稻盛先生正确的经营思想,大部分企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其中近百家企业已经成功上市。神的智慧

稻盛先生2010年2月1日正式出任日航董事长,而在此前的1月19日,日航公开宣告破产重建。这一天稻盛按预定日程乘日航的飞机参加夏威夷盛和塾的开塾仪式。在大阪关西机场,稻盛对前来送行的日航关西分店长山口先生说:“我是为了日航的员工才到日航来的。”又说:“日航的干部要一天24小时思考日航的经营问题。”这两句话深深地刻入了山口先生的心中。

稻盛先生强调:“在高尚的思想里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为什么呢?

思考是人的显意识在发挥作用。但如果你怀抱善念,针对某一难题,朝思暮想、左思右想、前思后想、苦思冥想,一天24小时思考,反复地、深入地、强烈地思考,这样,你的愿望会渗入潜意识。在不经意间,潜意识会突然给你灵感,让你心中一亮,立即抓住事物的核心,问题顷刻间迎刃而解。

稻盛先生把这种灵感称为“神的智慧”。回顾发明镁橄榄石的过程,稻盛先生说:“当时在我头脑里闪过的这种灵感,并非出于我个人的实力,在我偶然绊上松香树脂容器的一刹那,是神给了我启示,让我产生思想的闪光。是神看到我日日夜夜、呕心沥血、苦苦钻研的样子,心有不忍,可怜我,故意让我绊了一跤,赐予了我最高的灵感。”

稻盛先生说:“如果不是这样,就无法说明为什么能力平平,缺乏知识、技术、经验、设备的我,竟然能够做出世界一流的发明创造。”宇宙之心

根据宇宙物理学最权威的“大爆炸”理论,广袤浩瀚的宇宙原本只是一小撮高温高压的基本粒子的团块。经“大爆炸”产生的质子、中子、介子组成原子核,再与电子结合构成原子,原子结合形成分子,分子组成高分子,从中产生DNA从而孕育出生命体,生命从低级进化到高级,最终出现人类。宇宙为什么在演化过程中一刻也不肯停顿呢?这绝非偶然。不妨设想存在着“宇宙的意志”,或叫“宇宙之心”,它促使森罗万象一切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稻盛先生强调,如果我们的想法与“宇宙的意志”同调,我们的事业一定繁荣昌盛,反之,即使一时成功,最终必然衰落乃至灭亡。个人如此,企业如此,国家如此,整个人类亦如此。“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经典讲演系列”是稻盛先生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思考和实践的产物,是正确做人做事的最高智慧,其中妙语如珠,格言箴言接二连三。其中每一篇都足以引发我们深思,如果它溶入我们的血液,我们的事业一定繁盛不衰,我们的人生一定幸福美满。2011.2第一章经营十二条2010稻盛和夫经营哲学青岛国际论坛

我是刚才承蒙介绍的稻盛。

青岛市人民政府和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共同举办“2010稻盛和夫经营哲学青岛国际论坛”,有这么多中国企业家和日本盛和塾的塾生参加,对此,请允许我表示深切的感谢。

在讲演之前,请允许我向筹备这次论坛做出辛勤努力的青岛市人民政府、武铁军市长助理以及有关各位,表示由衷的谢意。

在各位的大力支持协助下举办的这个盛会,现在只剩下我的讲话了。

两天来,听了几位中日企业家的经营体验发表和讲演,听了专题讨论会诸位的发言,我非常感动。同时,这么多中日企业家在百忙中抽空汇聚一堂,为把企业经营得更好,认真地互相学习。这样的场景也让我深为感叹。

在座各位企业家如此认真地经营企业、直面人生,我应该给大家讲些什么话才好呢?我感到很烦恼。

在2010年6月召开的“经营哲学北京报告会”上,我以“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为题,谈到“企业经营,哲学不可或缺,为此经营者必须提升自己的心性”。

人们一般并不认为哲学以及人生观有多么重要。但不是别的,正是哲学决定了经营和事业的成败。想把自己的公司搞好,让员工幸福,先决条件是经营者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精神境界。这是我上次讲演的主旨。

通过上次的讲演,我想大家已经理解了哲学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今天我想论述指导企业成长发展的具体的经营要诀。

我把迄今为止在京瓷和KDDI的经营实践中切身体悟的经营原理原则归纳为12项,称之为“经营十二条”。今天,我一项一项来解释这个“经营十二条”。

一提起经营,人们常常望而生畏,许多复杂因素交叉叠加,似乎难上加难。或许因为出身理工科的缘故吧,我想只要着眼事物的本质,经营企业可以说相当单纯。

比如,世上有各种各样的现象,如能将驱动这些复杂现象的原理总结出来,那么一切其实都是单纯明快的。复杂现象复杂理解,事情反而难办。

在研究开发领域,必须具备将复杂现象简单化的能力。企业经营也一样,只要领会了其中的要诀,也就是原理原则,经营企业就决不是什么难事。

我所思考和归纳的经营要诀,在福布斯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的经营中,由我亲身实践并证明了它的有效性。现在,在日本代表性企业“日本航空公司”的破产重建中,为了让企业干部理解并实践这些原则,我每天都不厌其烦地向他们作解释。

另外,我认为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经营的要诀、经营的原理原则都一样,不会因为国家地区不同而不同。下面要讲的“经营十二条”,立足于“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最基本的观点之上,所以我认为它超越国境、超越民族、超越语言差别,普遍适用。

我开展的“盛和塾”的活动,旨在向年轻企业家传授正确的经营思想。这个活动不仅在日本,现在已经发展到中国、巴西和美国。我讲授的内容中,被这些海外企业家塾生奉为圭臬之一的,就是这个“经营十二条”。

现实中,有一位巴西的塾生信奉“经营十二条”,忠实地贯彻实行,结果他在巴西被称作“香蕉大王”,经营着一个巨大的香蕉产业。“经营十二条”的每一个项目,绝没有什么复杂难懂的内容。但是,正如上面所说,“经营十二条”的有效性和普遍性,已为事实所证明。它就是经营的要诀。希望大家务必相信它的力量,深刻理解、认真实践“经营十二条”。

下面就逐条讲解“经营十二条”。第1条:明确事业的目的意义——树立光明正大的、符合大义名分的、崇高的事业目的。

为什么要办这个事业?这个企业存在的理由到底在哪里?当然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但自己创办事业的目的及意义,必须明确地表示出来。有人为了赚钱,有人为了养家,这些并不错。但仅靠这目的,要凝聚众多员工,齐心协力办企业,是不够的。事业的目的和意义还是尽可能以高层次、高水准为好,换句话说,必须树立光明正大的经营目的。要让全体员工拼命工作,缺乏“大义名分”,事实上行不通。“原来我的工作有如此崇高的意义”这样的“大义名分”,如果一点儿都没有的话,人很难从内心深处产生必须持续努力工作的欲望。

我在创办“京瓷”时,就遭遇了“事业目的究竟是什么”的重大考验。当时的我,还不懂这一条经营大原则。“活用自己的制陶技术,开发新品,借以问世”就是我当时对事业的定位。

那时的日本世风,轻视技术,尊重学历乃至学阀,对人的实力并不予以恰当评价。为此,我对自己初次就职的公司大失所望。因此,新公司“理直气壮、让稻盛和夫的新颖精密制陶技术问世”就自然成为经营目的。

一名技术员,一个研究者,有了自己的公司,终于可以将潜心钻研的技术成果发扬光大,当初的喜悦心情,难以言喻。

但想不到,创业后第三年,竟招致青年员工们的反叛。公司设立第二年,招进了十多名高中毕业生,经过一年的磨炼已成生力军。突然他们持联名状,向我集体交涉。状书上写明每年最低工资增幅、最低奖金,而且要连续增长到将来等等。要求我予以承诺并做出保证。

当初招聘面试时我曾明言:“公司究竟能成何事,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我必定奋力拼搏,力争办成一流企业。你们愿意到这样的公司来试试吗?”他们明白我的话,明白我事先并无承诺,但仅过一年,就来联名状,并威胁不答应条件就集体辞职。

新公司正缺人,他们已成战斗力,如果走了,公司必遭损失。但如果他们无论如何都固执己见的话,那也没办法,就算公司从头再来吧。我不肯妥协,明确答复:“不接受你们的条件。”

公司创办不足三年,我自己对公司前途仍无确切把握,对将来的描绘,只能是“全身心投入,总会有所成就吧”这样的程度。为了挽留他们,要做出缺乏自信的、违心的承诺,我做不到。谈判从公司谈到我家,僵持了三天三夜,我这样对他们说:“作为经营者,我绝不只为自己,我倾全力把公司办成你们从内心认可的好企业,这话是真是假,我无法向你们证实,你们姑且抱着‘就算上当也试试’的心情怎么样,我拼上命也要把事业做成,如果我对经营不尽责,或者我贪图私利,你们觉得真的受骗了,那时把我杀了也行。”这样熬了三天三夜,推心置腹,他们总算相信了我,撤回了条件,不但留下,而且倍加努力,埋头工作。

当时的这些造反派,陆续都成了“京瓷”的骨干,这是后话。但这一事件深深刺痛了我,让我意识到了企业经营的根本意义,成了我转变经营目的的契机。此前的企业目的是“技术问世”,对公司前景的展望,不过停留在“只要废寝忘食地干,饭总能吃饱吧”这种水平之上。

我在七兄妹中排行第二,乡下亲兄弟尚且照顾不及,又怎能保证进厂不久的所有员工,包括他们的亲属的终生幸福呢?可是员工们却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这次艰难的交涉,让我从内心深处理解了员工的愿望。我开始意识到企业经营应有的真正目的。这目的既不是“圆技术者之梦”,更不是“肥经营者一己之私腹”,而是对员工及其家属现在和将来的生活负责。

这次纠纷教育了我,让我明白了经营的真义:经营者必须为员工物、心两面的幸福殚精竭虑,倾尽全力,必须超脱私心,让企业拥有大义名分。这种光明正大的事业目的,最能激发员工内心的共鸣,获取他们对企业长时间、全方位的协助。同时大义名分又给了经营者足够的底气,可以堂堂正正,不受任何牵制,全身心投入经营。

此后,我将“追求全体员工物、心两面的幸福,同时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京瓷”的经营理念。因为企业作为社会一员,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所以这后一句也必不可少。

企业创建不久,就转变并明确了事业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公司的经营理念,这真是幸事。尔后40年企业的一切发展,都不过是贯彻这一正确经营理念的必然结果。第2条:设立具体的目标——所设目标随时与员工共有。

比如企业今年的年销售额是1亿日元,明年要达到2亿日元。用具体的数字明确地表述目标。不光是销售额,包括利润,都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并用数字具体地表示。而且这种目标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必须明确。

所谓空间上明确,即目标不是全公司的一个抽象数字,而是分解到各个部门的详细资料,现场最小的组织单位也必须有明确的数字目标。再进一步,每一个基层员工都要有明确的指针和具体的目标。

所谓时间上明确,即不仅设定年度目标,而且要设定月度目标。月度目标明确了,每个人就能看出自己每一天的目标。员工们明白自己每一天的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设定明确的目标。

每位员工努力完成任务,各个部门就能达成目标,公司整体目标也自然达成;每天的目标达成,积累起来,月度、年度的经营目标也自然达成了。另外目标明确,目标就可与员工共有。如果目标不明,即经营者不能指明公司的前进方向,员工就会无所适从,或各行其是,行动方向混乱,结果力量分散,组织的合力就无从发挥。

但是,我并不主张制订长期的经营计划。在经营这个领域,不少人主张必须依据企业经营战略,制订5年甚至10年的中长期计划。但是我从不制订长期计划。因为长期计划即使制订,要达成几乎不可能。其间必有超出预想的市场变动,甚至不测事态发生,计划本身失去意义,或向下修正,或不得不放弃,这类事司空见惯。不严肃、无把握兑现的所谓计划,还是不制订为好。员工见多了这样的计划,会产生“反正完不成也没关系”的想法,甚至漠视计划。一旦经营者再次制定经营目标,员工反倒失去向高目标挑战的热情。更坏的是,销售目标没达成,费用和人员倒按计划增加了,即销售减,费用增,经营吃紧,日子变得难过。

因此“京瓷”从创立起,一向只制订年度经营计划。3年5年后的事,谁都无法正确预测。1年的话,基本还能看清楚。然后将年度计划细分,变为每一天的目标,千方百计,不达到不罢休。

以今天一天的勤奋,完成今天的任务,就能看清明天;以本月一月的勤奋,完成本月的任务,就能看清下月;以今年一年的勤奋,完成今年的任务,就能看清明年。日复一日,切切实实达成每一天的目标,至关重要。重要的是目标是不是明确。经营顾问们瞧不起这一套,“这岂能成大事!”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但是,我只设定每年短时段的具体目标,付诸实行,完成。接着设定下个短时段的明确目标,再实行,再完成。周而复始,贯通始终,就这样,事业年年岁岁增长发展不停。第3条:胸中怀有强烈的愿望——要怀有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

我相信境由心造,心中蓝图能成为现实。换句话说,“无论如何也要达成目标”这一愿望的强烈程度,就是事情成败的关键所在。为经营课题所困扰,苦闷彷徨,是经营者的家常便饭。聚精会神于悬案,日日夜夜,废寝忘食,持续将思维聚焦于一点,直至突破。能否做到这些,是事业胜负的分水岭。

从这个意义上,我把“心怀强烈的愿望”作为经营第三要诀列出,同时将副标题定为“要怀有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因为一旦驱动潜意识,就更能有效扩展经营。

什么叫潜意识?人的意识,有显意识和潜意识之分。比如现在我正在用显意识跟大家讲话,大家也正用显意识听我讲话。显意识是正觉醒着的意识,可随意运用的意识。潜意识通常则沉潜于显意识之下,不会显露出来,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意识。

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潜意识所持的容量,比显意识不知要大多少倍。据说我们人从生到死,全过程中的一切体验、见闻、感触,都蓄积于这潜意识之中。

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有驱使潜意识的实例。比如学开汽车(日本),“右手握方向盘,左手控制排挡,右脚踩油门或刹车”,这套操作要点,我们先用头脑理解,即运用显意识,将它集中于“驾车”这一行为。

但熟练以后,即使不去意识操作要点,而是思考别的事,照样可以开得平稳自如。那是因为运用显意识反复驾驶汽车的过程中,显意识渗透到潜意识,结果潜意识在无意识中发挥作用,帮了我们的忙。

据说有两种办法,可以运用潜意识。

一种办法是接受强烈的冲击性刺激。受到沉重打击时刻骨铭心的体验,会进入潜意识,并不断返回显意识。

据说人于临死之前,过去的事情,犹如走马灯在脑中浮现。零点几秒的一瞬间,一生经历,像电影似的,一一在脑海中闪现。

就是说,储存于潜意识中的记忆,在直面“死”这一重大事件时,就与显意识连结,而显现出来。但是人们都不想死,不希望获取这样的经验。

第二种办法是让经验反复,反反复复的经验,使运用潜意识成为可能。

比如“销售额要多少”、“利润要多少”这样的目标,从早到晚,夜以继日,反复思考,这种强烈的、持续的愿望,可以进入潜意识。

经营者一到公司总很繁忙,不可能24小时只考虑一种目标,但因“销售额要多少”这目标已进了潜意识,即使你思考别的问题,必要时它也会跑出来,给你达成目标的启示。

比如在座有人想开拓新事业,手下又缺乏有这方面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但如果抱有“无论如何非做不可”的强烈愿望,天天反复,在头脑中模拟演练,这愿望便能渗透到潜意识。

某日,我在酒店小酌,忽然听到邻桌陌生人说话,所言极像我思考的新事业的专门人才。于是立即起身请教:“对不起,听您刚才的话……”不知不觉就攀谈、热络起来,再后,此人便进了本公司,新事业以此为契机启动并一举展开。这类事我经历过多次。

事实上,1983年夏季,我在为参与通信事业(这个事业发展为今天的KDDI)反复推敲、构思方案时,参加某经济团体的聚会,与前来讲演的通信领域的技术专家偶然相遇,就以此为契机,新事业的计划迅速推进。

这种场合,原不过隔桌饮酒,萍水相逢。然而,强烈的愿望既已浸透潜意识,即使不经意之间,也能将偶然邂逅变作良机,促使事业成功。这是潜意识的功劳。

但在进入这境界之前,必须反复继续,必须有一个全身心投入、不断驱动显意识的过程。如果对要做的事不肯深思,甚至朝秦暮楚,或不过淡然处之,那它决不会进到潜意识。只有持续火一样燃烧着的炽热愿望,才可能驱动潜意识为您效劳。

50年前白手创建“京瓷”时,面对仅有的28名员工,我总是重复这样的话:“让我们拼命干吧,我们要创造一个卓越的公司,镇上第一的公司,不,京都第一的公司,日本第一的公司。”

每晚加班到深夜,厂门口总有叫卖面条的小贩应时而来,我和员工们总是边吃夜宵,边说未来的梦想,那情景至今仍栩栩如生。

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什么都缺的状况之下,我却一味热衷于对员工们讲述将来之梦。以员工的立场冷静直面现状,我的理想简直荒唐无稽,不过是经营者的戏言而已。

其实诉说梦想的经营者,即我自己,也不免半信半疑,“这真的行吗?”我晓得我的话并无足够的说服力。但是,朝也说晚也说,一遍又一遍,反复倡导间,员工们,我自己,不知何时起,竟信了。而且朝着那目标,众志成城,不惜一切努力去实现。

目标愈高,为实现它,就必须持续心怀强烈的愿望。期待在座各位经营者,揭示各自的高目标,并怀抱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把目标变成现实。第4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做好具体的工作。

我认为成功没有捷径,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光明大道。“京瓷”仅用40年,就成长发展到现在的规模,除“努力”之外,可说别无他因。但是,京瓷的“努力”不是普通的努力,而是“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亚于任何人”这几个字,才是最关键的。不做这种程度的努力,决无企业今日的繁荣。“京瓷”创业之初,既无足够的资金和设备,又无经营的经验和实绩,唯一的资本,只有无尽的努力,真可谓夜以继日,昼夜不分,努力工作,濒临极限。每天忙得连何时回家,何时睡觉都不知道。不久大家就筋疲力尽,“照这样拼命,身体能吃得消吗?”员工中传出这样的声音。我的生活也毫无规律,睡眠极少,不能按时吃饭。有时想,长此以往,恐怕真的难以为继。我召集干部开会,说:“我虽不太懂企业经营是怎么回事,但可比作马拉松,是长距离、长时间竞赛。我们是初次参赛的非专业团队,而且起步已迟。包括大企业在内的先头团队已跑完了全程的一半。反正是无经验、无技术的新手,出发又晚,不如一上场就全力疾驰。”

大家会说,“这样蛮干,身体会垮”。说得没错。“要用百米赛跑的速度,一口气跑完42.195公里马拉松全程,当然不可能。但新手迟发又慢跑,就毫无胜算。我们至少得尽力急起直追。”

我就这样说服了员工,自创业以来,始终“全力疾驰”,结果京瓷一刻不停,发展再发展。至今难忘创业后第12年,1971年公司股票上市当日的情景,全体员工聚集在工厂空地上,我禁不住感动的泪水,哽咽着说的一段话,记忆之清晰,犹如昨日:“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跑马拉松,或许中途倒下,或许跑不动了落伍。大家这么讲过,我也这么想过。但是,与其参加没有胜算的比赛,不如一开始就全力以赴,即使坚持不长,也要挑战一下。幸运的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居然适应了高速度,用这高速一直跑到了今天。“跑着跑着,发现前面的人速度不快,于是再加速,超越他们,现在已超过了第二集团,领先者已进入视野,再加油,按这种阵势就可以追上那先头团队!”

用跑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这样的努力才配称“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问诸位经营者:“你们努力吗?”大家会答“我们尽了自己的努力”。但是企业经营就是竞争,当竞争对手比我们更努力时,我们的努力就不奏效,我们就难免失败和衰退。

仅仅是“尽了自己的努力”这样的程度,公司不可能发展。要在“血雨腥风”般残酷而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获胜,获得成长发展,就必须是“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必须每天不断地持续。千万不可忘记,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一步一步、踏实努力积累的结果。“京瓷”靠生产日本某大电器公司电视机显像管所用精密陶瓷部件开始创业。因为这种产品加工非常困难,当时日本只有“京瓷”能做。尽管如此,每个的单价极便宜,一个只卖9日元,客户订货批量却以几万个、几十万个为单位。精密陶瓷部件所用材料虽然先进,但同陶瓷器皿的烧制一样,生产过程很普通。将原料粉末成型凝固后,放进炉里高温烧制。这样的作业周而复始,不断重复,不断生产。

当时常想,只卖9日元的廉价产品,只是大公司的下级工厂,只是一味地努力生产,怎么可能变为大企业呢?

但是揭开迄今为止大企业的成长发展史,就会明白,它们都从小事业开始,点滴积累,不断创新,踏实努力,坚持不懈,才有后来的辉煌。一开始就想抓大商机,或想靠偶然碰巧的生意发财,都靠不住,都长不了。企业发展的要诀一点不难:认真做实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如此而已。

希望在座各位经营者理解:只要一年365日,不间断地保持“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诸位的公司定能成为自己想象不到的伟大企业,诸位的人生也会更充实、更美好。第5条: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利润无需强求,量入为出,利润随之而来。“京瓷”开始运行时,我没有经营经验和知识,对企业会计一窍不通。请外援公司派来的财务科长协助会计事务。一到月底,我就抓住他问:“这个月怎么样?”结果夹杂着许多会计专业术语的解答,令技术出身的我十分头痛。我忍不住说:“如果销售减去经费,剩余就是利润的话,那么,只要把销售额增加到最大,把经费压缩到最小,不就行了吗?”

估计那位科长当时吃了一惊。从那时起,我就把“销售最大、经费最小”当作经营的大原则。虽然是一条非常单纯的原则,但只要忠实贯彻这一原则,“京瓷”就可以成为高收益体质的优秀企业。

作为经营常识,大家都认为销售额增加,经费随之增加。但是不对。超越“销售增,经费也增”这一错误的常识,为做到“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开动脑筋,千方百计,从中才会产生高效益。

举例来说,假定现在销售为100,为此需要现有的人员及设备,那么订单增至150,按常理,人员、设备也要增加50%才能应付生产。但是,做这样简单的加法,绝对不行。订单增至150,通过提高效率,本来要增加5成人员,压到只增加2~3成,这样来实现高收益。订单增加、销售扩大,公司处于发展期,正是搞合理化建设、提高效率、变成高收益企业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是大多数经营者却在企业景气时放松管理,坐失良机。“订单倍增,人员、设备也倍增”的加法经营很危险。一旦订单减少,销售降低,经费负担加重,立即一落而成亏本企业。实施“销售最大、经费最小”原则,必须建立一个系统,使每个部门每月的经费明细一目了然。为此,“京瓷”开张不久,就引入了所谓“阿米巴经营”的管理系统。

同一般财务会计不同,这是经营者为便于经营而应用的一种管理会计手法,“阿米巴”是由几个人至十几个人组成的小集团,“京瓷”现有1000多个这样的小集团,构成一个经营系统。

所谓“阿米巴经营”,就是计算出每个“阿米巴”每小时生产多少附加值。简单讲,就是从每个“阿米巴”月销售额中减去所有月经费,剩余金额除以月总工时所得的数字,作为经营指标,我们称之为“每小时核算制度”。“京瓷”就依据“每小时核算制度”,月末结算,次月初各部门实绩由“每小时核算表”详细反映出来。只要细看“每小时核算表”,哪个部门收益如何,有关情况一目了然。

另外,为将经费压缩到最小,“每小时核算表”把经费科目细分,比一般会计科目分得更细,构成所谓实践性经费科目。比如不用“光热费”这个大科目,而是将其中的电费、水费、燃气费项目分别列支。

这样做,从事实际工作的员工就能理解,并可采取具体行动来削减经费。看了细分后的核算表,“啊,这个月电费花多了。”现场负责人就能清楚理解经费增减的原因,便于切实改进。

在日本常有“中小企业像脓包,变大就破”之类的挖苦话。说到底,就是因为没有采用上述有效的管理会计手法。

公司尚小时姑且不谈,变大后仍做笼统帐,那任何人都弄不清经营实态。当然一般的会计处理总是会做的,但不起实际作用,因为经营者从中看不清经营实况,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企业效益自然上不去。

京瓷自创业以来,除了近年“雷曼冲击”之后的一段时间外,利润率基本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有些年份利润率甚至超过40%。

构建如此高效益的企业体制,原因不仅在于“京瓷”拥有其他公司无法仿效的独创技术,开发了高附加值的产品,我认为,最大原因就在于忠实贯彻了“销售最大、经费最小”的经营原则,构筑了让经营者可以看清经营实况的管理系统,并使该系统有效运行。第6条:定价即经营——定价是领导的责职。价格应定在客户乐意接受、公司又盈利的交汇点上。

以前,在选聘“京瓷”董事时,我希望录用有商业头脑、懂生意经的人才。为此出了个考题:“如何经营夜间面条铺”,在中国相当于“如何经营面馆”。

给候选人购置面条铺设施的资金,让他们做面条买卖,几个月后,看他们赚了多少。用这办法通过竞争来选拔。之所以出这个试题,是因为如何做面条生意,包含了经营的一切精粹。

如想卖烧肉面,那么,用鸡骨汤还是排骨汤,用机制面还是手拉面,肉片放几块,要不要加葱……有各色各样的选择。就是说,小小一碗面条,可以千差万别,经营者不同,做法完全不同。

其次,面条铺设在哪里,营业时间怎么定,开在闹市以醉酒客为对象,还是开在学生街瞄准年轻人,如何决定,体现当事人的商业才干。

定下这些后,在此基础上要如何定价呢?如果在学生街,就要廉价多销;如果在闹市,不妨做高档美味面,价高,卖得少些照样赚钱。

如何做面条生意,凝缩了经营的各种要素,“如何定价”一条,就可判断他有无商业才能。

我曾想用这道题目,考验出候选者有无商才,为选聘董事把关。因实施方面有难度,没有推行。但我坚信定价就是定生死,定价即经营。

给产品定价,有各种考量。低价,薄利多销,还是高价,厚利少销,价格设定有无数种选择,它也体现了经营者的经营思想。

价格决定以后,究竟能卖出多少量,获得多少利,预测极难。定价太高,产品卖不出;定价过低,虽然畅销,却没有利润。总之定价失误,企业损失莫大。

在正确判断产品价值的基础上,寻求单个的利润与销售数量乘积为最大值的某一点,据此定价。我认为这一点应该是顾客乐意付钱购买的最高价格。

真能看清、看透这一价格点的,不是销售部长,也不是营业担当,而非经营者莫属。可以说这是定价的普遍原则。

但是,即使以该价格卖出了,也未必意味着经营一定顺当,即使以顾客乐意的最高价格出售了,却仍没获利,这种情形屡见不鲜。问题在于:在已定的价格下,怎样才能挤出利润。

以生产厂家为例,如果跑销售的只知道以低价格获取订单,那么制造部门再辛苦也无法获利,因此必须以尽可能高的价格推销,但是价格确定后,能否获利,就是制造方面的责任了。一般的厂家,以成本加利润来决定价格,日本的大企业多数采用这种成本主义的定价方式。

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卖价往往先由市场决定了。成本加利润所定的价格,因为偏高而卖不动,不得已而降价,预想的利润泡汤,极易陷入亏损。

因此,我给技术开发人员这样定位:“你们或许认为,技术员的本职工作就是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但是我认为,这还不够,只有在开发的同时认真考虑降低成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称职、优秀的技术员。”

必须在深思熟虑后定下的价格之内,努力获取最大利润。为此,“材料费、人工费、各类经费必须花多少”,这一类固定观念或常识统统抛开,在满足质量、规格等一切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必须千方百计,彻底降低制造成本。“定价”、“采购”、“压缩生产成本”这三者必须联动,“定价”不可孤立进行,就是说“定价”即意味着对降低采购成本及生产成本负责。价格之所以要由经营者亲自决定,理由就在于此。

就是说,在决定价格的瞬间,必须考虑降低制造成本。反过来讲,正因为对降低成本心中有数,才能正确定价。“与那家供应商的领导人交涉,价格要降到那种程度。”如果让缺乏这种采购战略意识的营业担当来决定价格,必出乱子。

定价即经营,定价是经营者的事,进一步讲,定价是否合理,还体现经营者的人格。希望大家都能理解这一条,把企业经营得更为出色。第7条:经营取决于坚强的意志——经营需要洞穿岩石般的坚强意志。

我认为,所谓经营就是经营者意志的表达。一旦确定目标,无论发生什么情况,目标非实现不可,这种坚强意志在经营中必不可缺。

但是,不少经营者眼看目标达不成,或寻找借口,或修正目标,甚至将目标、计划全盘撤消。经营者这种轻率态度,不仅使实现目标变得根本不可能,而且给予员工极大的消极影响。

对此事的深刻体验,是在“京瓷”股票上市之后。股票一旦上市,就必须公开发表公司下一期业绩预报,对股东做出承诺。但许多日本经营者往往以经济环境变化为理由,毫无顾忌地将预报数字向下调整。

但是在同样的经济环境下,有的经营者却能出色完成目标。我想,在环境变动频繁又剧烈的今天,经营者如果缺乏“无论如何也要达到目标、履行承诺”的坚强意志,经营将难以为继。

一味将经营去“凑合”状况变化,结果往往不妙。因为向下调整过的目标,遭遇新的环境变动,不得不再次向下调整。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必将完全丧失投资者和企业员工的信赖。既已决定“要这么做”,就必须以坚强意志贯彻到底。

还有一个要点,虽说目标就是经营者的意志,但是必须获得员工的共鸣。起初是经营者个人的意志,但随后得让全体员工发出“那么让我们一起干吧!”的呼声才好。

换言之,体现经营者意志的经营目标必须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意志。员工一般不肯率先提出让自己吃苦的高目标,决断得由经营者下。

但自上而下的高目标,需要自下而上的响应。这就是“要把经营者的意志变为员工的意志”。

做到这点不难,比如事前先讲一番激励话:“咱们公司前景光明,虽然现在规模还小,但将来的巨大发展,大家可以期待。”然后开宴会,一起干杯后就开口:“今年我想把营业额翻一番”。

身旁坐着办事差劲,却善于揣摩上司心理的家伙,让他们接话:“社长,说得对!干吧!”于是那些脑子好使、办事利索但冷静过度的人就难以启齿。不然,一听高目标,他们就会泼冷水:“社长,那可不行,因为……”讲一大套行不通的理由。但这时的气氛使消极者不好反对,而且不知不觉中甚至随声附和。高目标往往就在全员赞同之下得以通过。

经营也是心理学。即使是低目标,若让“冷水派”先发言,他们也会说:“难,不可能完成。”气氛消沉,经营者期望的高目标就可能落空。

我认为,一定要设定高目标,然后向高目标发起挑战。当然目标过高,一年,两年,甚至连续三年完不成的话,高目标就成水中月,镜中花。其副作用是:今后谁也不会认真理会经营者的经营目标了。

然而,还是要有比上年高出一截的经营目标。否则不足以激发员工士气,公司会失去活力。

下面的办法多用不好,但在“京瓷”还小的时候,我曾采用过。“瞄准月销售10亿日元。达成,全员去香港旅游;达不成,全员去寺庙修行。”——在目标完成还是完不成的微妙时刻,我这样宣布。

结果大家一阵猛干,出色完成。租了包机,全员赴港三日游。借此又与员工增强了一体感。

不是简单下命令完成目标,还要出各种主意鼓励员工,使经营目标与员工共有,从而实现它。

当然重要的不是手腕,无论如何必须达成目标,经营者想尽各种办法,借用一切机会,直率地将自己的意见传递给员工。

有一年年终,我感冒发高烧,但仍五十多次,连续参加所有部门的辞旧迎新“忘年会”,在会上不遗余力阐述对明年事业的展望与构想,以求获得全体员工的理解和协助。这样竭尽全力,把自己的构想全盘告诉员工,要说的话说尽,我已感觉浑身虚脱,似乎绞尽了自己的全部能量,将其原封不动转移给了员工。“能量转移”这个词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我就是这样尽最大努力,使经营目标与员工共有。鼓动员工热情,朝着体现经营者意志的经营目标奋进,企业的成长发展将不可阻挡。第8条:燃烧的斗魂——经营需要强烈的斗争心,其程度不亚于任何格斗。

我认为格斗场上所需要的“斗魂”,经营也必不可少。脾气太好、连架也没吵过的人,应该趁早把社长的座椅让给更有斗争心的人。

不管说得多么好听,经营毕竟是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哪怕只有2~3名员工的小企业,经营者如果缺乏“斗魂”,不能为保护员工发挥昂扬的斗志,将必败无疑。

另外,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黑社会势力往往会来插手。这时为了保护企业不受侵害,就需要角斗士一样的“斗魂”,需要压倒敌手的大无畏的气魄。但是,所谓“斗魂”,并不是粗野,并不是张扬暴力,而是母亲保卫孩子时不顾一切的勇气。当鹰袭击幼鸟时,母鸟奋不顾身,冲向强大的敌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外敌的伤害,不顾自身的危险,把敌人引向自己。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即使是小动物的母鸟,也会突然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和不可思议的斗魂。

经营者在履行使命的时候,少不了这样的斗魂。平时柔弱,不会吵架,看不出有什么斗魂,但是作为经营者,为了保护广大员工,一旦面临危险,立即挺身而出。没有这种气概,经营者就不可能得到员工们由衷的信赖。这种英勇气概,来自强烈的责任感。无论如何也要保护企业,保护员工,这种责任心,使经营者勇敢而且坚定。

现在的日本,抗御外敌保护企业、保护员工的经营者少见,相反,只知明哲保身的经营者却很多。我们看到,大公司或银行这样有巨大社会影响的企业,发生了丑闻后,经营者往往推卸责任,却叫部下引咎辞职。这是因为领导人选错了。挑选经营者不应该只看能力,应该把有斗志,就是将为了保护企业、保护员工,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人,选作经营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