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兆伟治疗脾胃病经验撷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20:14:38

点击下载

作者:单兆伟,沈洪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单兆伟治疗脾胃病经验撷粹

单兆伟治疗脾胃病经验撷粹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单兆伟治疗脾胃病经验撷粹/单兆伟,沈洪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ISBN 978-7-117-19785-4

Ⅰ.①单… Ⅱ.①单… ②沈… Ⅲ.①脾胃病-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56.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15248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单兆伟治疗脾胃病经验撷粹

主  编:单兆伟 沈 洪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3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9785-4

策划编辑:马光宇

责任编辑:李剑光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周序

一位名医就是一面旗帜,一位名医就能铸起一座丰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医院不在大,有名医则名,故曰先有名医而后有名科、名院也。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家总理周恩来亲自委命姑苏名医叶橘泉出任江苏省中医院首任院长,开创国家兴办大型综合性中医院之先河,中医药界群情振奋,豪情万丈,一时引得江苏各地多少名医、大家纷纷来附,同心协力,旨在振兴中医大业矣。承淡安、邹云翔、张泽生、施和生、童葆麟、曹鸣高、马泽人、周筱斋、颜亦鲁、沙星垣、马云翔、邹良材、邱茂良、江育仁等一位位地方名医、大家,携家带口,义无反顾,纷至沓来。他们或来自吴门医派、孟河流域,或为世医之家、御医后代,或秉承家学、享誉一方。群英汇聚钟山脚下、扬子江畔,石婆婆庵8号开门悬壶济世,著书立说,开坛讲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医学术之新风,既为医院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学术根基,并为新中国各地开办中医医院摸索出了有效的经验与全新的模式,更为新中国的中医药学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不可磨灭的贡献。“逝者如斯夫”,一个甲子春秋转眼过去了,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努力,薪火传承,中医药学在这片沃土上已经枝繁叶茂,花香四溢,江苏省中医院已飞越嬗变为一所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享誉海内外。而这一切荣耀与辉煌,与我们后来诸多名医们继续高举“大医精诚”的旗帜指引作用密不可分,与诸多名医们的持之以恒地辛勤耕耘和传承创新密不可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的名医们在繁重的临床诊疗工作之余,仍然不忘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与创新,且不遗余力,毫无保留,因此我们才得以有机会在医院60周年庆典之际一次性地看到这部丛书,一部涵盖今日江苏省中医院里的27位名老中医的个人学术经验的丛书。他们中既有内科的名医,也有消化科、老年科、肛肠科、骨伤科、心内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妇科、生殖医学科、肾内科、肿瘤科、针灸康复科、血管外科、眼科、儿科、推拿科、风湿科、神经科的名医,因此又是一部集大成的现代中医临床各科学术经验总结的丛书。“古为今用,根深则叶茂;西为中用,老干发新芽。知常达变,法外求法臻化境;学以致用,实践创新绽奇葩。”盛世修典,在现代医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医药仍能以顽强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一方面是中医药自身蕴含着深刻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历代名家学者的学术经验总结与传承。我们在感恩于这些名医们诲人不倦“仁心”之时,更应悉心学习研究他们的“仁术”,让更多的患者早日享受他们的“仁术”,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感恩”与“回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勿忘继承,繁荣中医学术,积极开拓未来,不断提高疗效,丰富治疗手段,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不断继续推动中医药事业向前发展,福泽天下苍生。午马年秋于金陵朱序

江苏省中医院是我省乃至全国中医院的典范和楷模,因为医院在筹建过程中,就十分重视人才的遴选,邀集了当时省内著名的中医大家,如邹云翔、叶橘泉、马泽人、张泽生、曹鸣高、马云翔、沙星垣、江育仁等名医专家(马、沙二位后因军区需要而调出),随后又有邱茂良、邹良材、许履和等名家的到来,可谓高贤毕至、群星灿辉,极一时之盛,学术气氛浓郁,仁者之风熏陶,患者慕名云集,青年医师纷来求教,声誉鹊起,名扬四海,充分显示了“纯中医”的优势、特色,令人赞不绝口。几代人秉承优良传统,坚持中医主体,保持“纯”的真谛,默默奉献,拯济群黎,培育新人,弘扬岐黄,振兴中医。这是江苏省中医院的优势特色,“纯”的味道。迄今还保持着,这是很了不起的。

当然,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应跟上新的形势。当前中医药工作是形势大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欣喜。但中医的传承和发展,有些浮躁,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中医现代化研究”已成为风气,诊疗、科研、著书立说均套上许多新名词,片面的实验数据,看似新颖,却少实用,由于脱离中医原理、临床实际,收效不著。个人认为,中医的研究,必须确立自我主体,而不是削弱、消融自己的理论体系,更不是用现代医学来论证、解释或取代自己。近代著名学者蔡元培先生关于学术研究,曾有中肯的评述:“研究者也,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也就是要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保持原有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应用特色,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以达到创新的目的。而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更重要的、最现实的是深入临床实际,所以匡调元教授曾经说过:“没有临床实践,就没有中医学,因为中医学不是从解剖室和实验管理分析出来的。”我完全赞同这个认识,“实践出真知”,这是真理。振兴中医,必须回归中医,以中医经典、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才是。我的老师章次公先生早在1929年提出:“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主张,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基础是中医创新的源泉,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基础,离不开历史条件与环境。老友顾植山教授曾指出:“将被淹没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就是创新;将被后人曲解了的中医药理论重新解读,修正现行错误模型,就是创新,而且是首要的、更重要的创新。”这是很正确的。这在江苏省中医院就得到明确的印证,如今拥有干祖望、周仲瑛、徐景藩、夏桂成、徐福松等专家教授、学术带头人近百名之多,值得我们学习和赞颂。

2014年是江苏省中医院创建60周年的诞辰,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由“螺蛳壳里做道场”(李国光院长语,意为房屋虽窄,人才众多)的环境,变为高楼耸立、雄伟壮观的大厦,而且人才辈出,科研成果丰硕,成为当代省级中医院的典范,为广大病员解除疾苦,为繁荣中医学术,作出卓越贡献,始终保留着“纯中医”的元素,“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这是一份十分珍贵的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应该发扬光大。所以医院领导为了向60周年院庆献礼,就有策划《中医名家临证传真》系列丛书(共27册)的编写,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合作梓行。院里专家精心撰写,每册都传递着“纯中医”的元素,闪烁着继承创新的光芒,将是一份高雅珍贵的纪念礼品,值得大家珍藏和应用,为回归中医,弘扬岐黄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愚有幸先睹为快,赞赏不已,乐而为之序。方序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瑰宝,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

江苏自古人杰地灵,名医辈出,尤其明清以来,更是医家众多,问世医著影响极大,因而有了“江南医术最盛”之赞誉。回顾江苏省中医院建院60年的历程,名医云集,学术流派,继承创新,蜚声杏林。如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叶橘泉先生;全国著名肾病学家、中央保健局特聘专家邹云翔先生;孟河四家之一、清末御医马培之之曾孙马泽人先生;孟河医派传人、脾胃病学家张泽生先生;吴门医派代表、六代中医世家、清代御医曹沧洲之嫡孙曹鸣高先生;中医眼科学家童葆麟先生;骨伤推拿学家施和生先生;肝病学家邹良材先生;中医外科学家许履和先生;针灸学家邱茂良先生;中医儿科学家江育仁先生等。现仍有中医耳鼻喉科学专家干祖望教授、中医内科学专家周仲瑛教授、中医脾胃病学专家徐景藩教授、中医妇科学专家夏桂成教授等近百位中医药学名家正忙碌在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一线,为患者解疾除厄,繁荣中医学术,促进学术流派发展。

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是他们几十年临证的心血凝聚,是理论和时间相结合的升华之物,其精辟之论、金石之言,弥足珍贵。为了能够将这些宝贵资料保存下来,传承下去,江苏省中医院组织编撰了《中医名家临证传真》系列丛书。丛书共载我院名中医27位,均为全国和省级著名中医药专家。这是一套汇集诸位名师学术思想、诊疗经验、医案精华的专著,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也是现代医史文献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愿本套丛书的出版,能进一步传承岐黄薪火,弘扬中医学术;愿我院中医药事业更加兴旺发达,更好地造福于民。江苏省中医院2014年7月第一章 孟河医派的形成发展及学术思想简述一、孟河医派的形成与发展

孟河,是江苏武进长江边上的一个乡村小镇,位于武进市西北,虽弹丸之地,但300年来,名医辈出。有“吾吴医学之盛甲天下,而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之说。孟河医派以费、马、巢、丁四家为代表。

孟河中医是江苏医家一大流派。明末清初,费尚有弃官从医,定居孟河,开始了孟河费氏的医学事业。略晚于费氏,法征麟、法公麟兄弟在孟河行医以治伤寒出名。乾隆年间,沙晓峰、沙达周,在孟河以外科名重当时。乾嘉年间,费士源以内科闻名。丁氏以儿科见长。马氏、巢氏也已有人业医。

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孟河名医云集,业务兴盛,经验成熟,学术思想逐渐形成,费尚有的六世孙费伯荣、费士源的孙子费兰泉,马家的马省三和马文植祖孙以及文植堂兄弟辈马日初,巢家的巢沛山等,均名震数省。百十户人家的孟河小镇,有十几家中药铺,足见当时医事之盛。

费家以调治内伤杂病见长,马家以内、外、喉三科兼擅著称。孟河医家在杂病、外疹方面的突出建树,使孟河医家声名大扬。从清道光、咸丰年间起至清末民初,孟河医家又陆续向外发展。沙石安迁镇江大港,巢崇山、费绳甫、丁甘仁迁上海,余听鸿迁常熟,贺季衡迁丹阳,邓星伯迁无锡。孟河医道之盛,医家辈出,正如丁甘仁在《诊余集》序中所说:“吾吴医学之盛甲天下,而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当时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帝国主义侵略日趋猖狂,祖国文化备受摧残,传统医药学更不例外,孟河医家的崛起,增添了医学的活力,起到了鼓舞自强的作用,这是孟河医家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孟河医家,最具代表性的是费、马、巢、丁四大家。

孟河四大家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功绩。以他们为核心而形成的孟河医派,似一颗灿烂的明星,照耀在清代末年、民国初年的医坛上,流派所及,至今未衰。

费家最具代表性的大家是费伯雄(1800—1879)、费绳甫(1851—1914)祖孙两人。伯雄以归醇纠偏,平淡中出神奇,名盛于晚清,他是孟河医派的奠基人,以善治虚劳出名,曾为道光帝太后治肺痈,为道光帝治失音,名闻大江南北。绳甫以善治危、大、奇、急诸证而闻名上海。

马家原以疡科名著数世,至马培之(1820—1903)呼声最高,影响最大。1880年晋京为慈禧太后治病,名声大振。宫廷里传出“外来医生以马文植最著”的声誉。从此以后,马培之被称为“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

巢家是在两地先后成名,即是巢崇山(1843—1909)、巢渭芳(1869—1927)二人,巢崇山在上海行医50余年,家学渊源,学验两富,擅长内外两科,刀圭之术尤为独到。巢渭芳系马培之学生,精内科,尤长于时病。一生留居孟河,业务兴旺,名重乡里。

丁家医学造诣最深的是丁甘仁(1865—1926)。丁甘仁先受教于费伯雄之门人丁松溪,继受学于马培之嫡裔马仲清,他从马文植学,能兼蓄马氏内外喉三科之长,习外科于巢崇山,后又拜安徽伤寒名家汪莲石为师。精内、外、妇、儿、喉各科,外、儿、喉及时病尤为擅长。丁氏初在孟河、苏州行医,民国初年至上海仁济善堂坐诊,历年所治烂喉病人不下万人,成为上海一大名医,因首创中医专门学校,有“医誉满海上,桃李遍天下”之称颂。

丁氏医学造诣甚深,治学严谨,早年拜马培之为师,精研《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晚年又钻研金元四医家及吴又可、叶天士、王孟英等学说,博采众长,融诸家之学于一身。临诊推崇张仲景,辨病审症求因,用药灵活施治,内外参合,表里并兼,自成一派,世称丁氏学派。程门雪、黄文东、盛梦仙、王一仁、严苍山、秦伯未、章巨膺、章次公等上海名医皆出其门下。1885年,喉痧大流行,其“诊室人满,日愈数大症其常事”。丁氏医声远播,华侨及外人求医亦不乏其人,孙中山先生曾以大总统名义赠以“博施济众”金字匾额。丁氏去世后,有6个国家的公使和华侨代表参加了殡礼。遗著有《药性辑要》、《脉学辑要》、《喉痧症治概要》等,后人编有《孟河丁甘仁医案》。二、孟河医派学术思想(一)顾护后天之本,调理营卫气血

孟河医学诊疗用药特色多以调补脾胃、食补后天、健旺气血、调理营卫、平衡阴阳为治,以平淡之药食达神奇之疗效;总以诊治脾胃机枢为学术特色。无论是脾胃之病,还是以脾胃虚弱为主症之诸疾,无不赖调理脾胃功能而康复。营卫调和、气血旺盛、阴阳平衡、调治百病,全赖后天谷气生化、营养充足、泉源不竭;后天足方可诊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患,调理各种虚损劳伤之疾。正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二)斡旋气机升降,务求调气复平《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乃机体生、长、化、收、藏之源泉。历代名医善治脾胃之疾,无论是攻下、养阴、温补诸法,总以疏通脾胃气机为要旨。斡旋气机升降,务求调气复平,勿使中焦壅滞,寒热温凉勿予偏颇。处方用药当遵吴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旨,处处以维护脾胃之生理功能为要,务求其平,不可偏执。

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可发生水谷受纳、腐熟、运化功能障碍,可见脘腹痞满、疼痛、呕吐、呃逆、泄泻等病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脾为阳土,升为健运,胃为阴土,降为和畅,故治疗脾胃病需注意调节脾胃升降功能,勿使中焦壅塞。方药宜选用轻清灵动之品,治疗务求调气复平,少用重浊厚味、刚劲燥烈之药。如理气重调升降,选用葛根、荷叶、升麻等,谨防香燥伤阴,“忌刚用柔”,喜用佛手花、玫瑰花等理气不伤阴之品;益胃养阴贵在柔润不腻,强调用药宜柔宜润宜凉,常用南北沙参、石斛、百合、麦冬、玉竹、甘草,或加乌梅、白芍等酸味之品,酸甘合化。补脾以健运为本,益气以健脾为先,维护脾胃生理功能,处方用药以甘平微温之品健运中气,常用党参、太子参、白术、薏苡仁、山药、扁豆等。(三)药用轻清醇正,补益脾胃气阴

孟河医学,药用轻清,方药醇正,是其一大特色,补益脾胃气阴是其用药特点。如益气健脾用太子参、白术、山药等清补之品,气阴兼顾,又不滞气;润养胃阴用南北沙参、麦冬等清养之品,少用厚味重浊,以防腻滞不行;行气用理气而不伤阴之佛手、绿梅花等,忌用破气之品,以免香燥伤气;清泄郁热,用黄芩、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不用大苦大寒,以免损伤胃气;利湿重用薏仁,取其“善利水,又不耗伤真阴之气”(《本草秘录》)。养血柔肝用白芍、百合、合欢皮等兼调情志。

处方轻清简约,方药醇正,处方不过八九味药,一般不超过12味,药味过多则庞杂不能切中病所,避免互相牵扯无功。每味药物用量亦不宜太重,否则药过病所,反伤正气。病告基本痊愈,应中病即止,不可全仗药物攻治以求所谓除邪务尽,而应以膳食调养,怡情悦性,节饮食,慎起居,待脾气健旺,正气恢复,余邪自去。(四)精于药用配伍,善用巧用药对

健脾益气配以助运之品,使补而不滞;养阴益气配以和胃之药,使补而不腻。清化湿热治其标,不忘健脾补虚顾护其本。

白术配白芍《本草汇言》云:“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白芍酸寒柔润,微苦能补阴,略酸能收敛,敛肝之液,收肝之气,而令气不妄行,为养肝柔肝之要药。两者相合,阴阳刚柔,相合相柔,柔肝安脾,调和肝脾,配伍精当。

丹参配葛根《神农本草经》谓葛根“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功在止渴生津、解肌退热;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能扩血管,增加血流量,活血通络。丹参专入血分,活血养血,降而行血,有功同“四物”之用。两药相伍,升降相配,气血同治,生津通脉,祛瘀止痛,诊治脾胃病“病久入络”,伴见便溏泄泻、胸痹心痛诸症,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冠心病,症见病程日久屡治难愈属气滞血瘀者。

黄芩配仙鹤草《名医别录》谓黄芩“疗痰热、胃中热,消谷,利小肠”,《药性论》曰:“治肠胃不利”,功能清热燥湿,具有抗炎杀菌作用。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泻痢草”,功在健脾补虚,清热止血。《百草镜》云:“下气活血,理百病,散痞满,跌仆,吐血,血崩,痢、肠风下血”,《本草纲目拾遗》谓其“消宿食,散中满,下气,疗吐血各病,翻胃噎膈”,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保护细胞免疫功能及免疫调节作用。两药相伍,清热泻胃,治疗脾胃病湿热为患,过食肥甘厚腻、久损脾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胃镜下黏膜炎症、充血、水肿、糜烂等症。

麦冬配半夏

麦冬养阴润燥、益胃生津;半夏和胃降逆、化痰止呕。两药刚柔相济,润燥相宜,具生津养胃、醒脾开胃、降逆止呕之功。

枳实(枳壳)配白术

枳实(枳壳)破滞气,消积滞,泻痰浊,除痞满,以走泻为主;白术补脾运中燥湿,以补以守为主。两药补泻走守、急缓消补兼施,共奏健脾开结,消除痞满诸疾之功。

莱菔子配决明子

莱菔子下气定喘,消食化痰,通降胃气;决明子清肝明目,利水通便;两者同用,肺气得下,胃气得降,肾气得充,气机调畅。若配伍补益脾胃之品,则下气通便不伤正,补气培本无壅滞。

谷芽配麦芽

麦芽消食和中、助胃健运;谷芽健脾开胃、和中消食。两者具有生发之气,生发脾胃,开胃健脾,相得益彰,治疗脾胃病纳谷不馨,脘腹胀满之症。

西洋参配决明子

补气养阴,润燥通便,增水行舟,降压降脂,无伤正之虑。

黄连配苏叶

辛开苦降,寒热并调,化湿畅中,清热止呕,治外感寒邪,并脾胃气滞常见胃有郁热者,可以两药1~3g泡水代茶,可收轻可去实之功。(五)崇尚补益脾胃,注重正复邪安

脾胃之疾,不外虚实。所谓实证,有痰湿、气滞、血瘀、湿热、热毒等病理变化,临证出现胃痛、阻胀、泛酸、恶心呕吐、嘈杂、纳少等系列症状,此必与人体正气不足有关,即《内经》所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以中焦脾胃虚弱为病理基础。只有脾胃虚弱,诸邪方可乘虚侵袭而形成诸多实证病变。故脾胃虚弱为患病发病之本,健脾和中、补益脾胃为治疗大法。正复邪安,邪祛正安,体现了提高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防病保健思想。(六)善用食补疗法,颐养天然之气

补虚扶正,食疗治病,膳食养病,乃孟河医学之特长。在脾胃诊治用药上,侧重饮食调摄、膳食分类以治病补虚。饮食疗法是一种增强体质,纠正体质类型,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如治阴虚体质、虚热内生者以甲鱼、海参、百合等为治;阳虚体质者以羊肉、牛肉、鹿肉、姜、椒之属食之;痰湿体质、形态丰腴之人多食海带,或以煮汤;延年益寿用胎盘、乌龟抗衰益寿;高血压治以决明肉,麻雀汤等;尿结石可进山慈菇、胡桃;糖尿病可食山药、百合等;癌症可多食薏苡仁、菇类、毛笋等,以防癌抗癌。“以食代药”,合理搭配饮食,调整膳食食谱,加强饮食调理,顺应自然,颐养天然之气,调理自身,可防病祛疾,康复保健,延年益寿,是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七)倡导怡情悦性,揆度摄生起居

怡情悦性,慎起居,摄生养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诊治各种疾病的主要保障。脾胃疾病常出现与常人不同的情志反应,不良的心态是患病的主要诱因,竞争激烈、负担重、工作压力大、节奏快、性情急躁、多思忧虑、高度紧张、精神刺激、恐病心理、不良嗜好、生活无规律、饥饱失节、冷暖不均、起居失时、好逸恶劳、营养过剩等,是影响气机升降、气血紊乱、脾胃损伤、调养失度、心境不佳的重要因素。

摄生养性得宜,生活起居有度,因体制宜,是脾胃养护之道,提倡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慢跑、打拳、气功、跳舞、户外运动等习惯,既能调节机体气机,促进气血畅运,舒筋活络;又能健脾和胃,增强代谢,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及免疫功能。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有节,多样,不可偏嗜伤脾。慎配食物,不伤胃气,积极配合食疗。崇尚荤素搭配,精粗搭配,以食代药,“谨和五味”、“食养尽之”(《内经》),方能营养充足,精力充沛,体格健壮。

附:马培之1880年7月26日治疗慈禧太后心脾不调:慈禧太后症状:腰酸、神疲乏力、纳食不香、寒热时作,诊其脉:两寸虚细,左关沉而微弦,右关沉而微滑,两尺沉濡,辨为:积郁积劳,心脾两亏,所谓二阳之病发心脾。处方:当归、白芍、白术、山药、生地、茯苓、陈皮、牡蛎、合欢花、红枣、藕。

第二章 脾胃病临床诊治经验一、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治与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据调查,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慢性胃炎发病率高达30%,而在慢性胃炎中CAG又占30%左右。CAG发病率占纤维胃镜受检病人的13.8%,在胃癌高发区可达28.1%。胃癌病例50%以上有CAG病史。国外文献报道CAG,特别是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者,胃癌发生率高达9%~10%,在我国为7%。因此,CAG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978年WHO将其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状态,而在CAG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则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一般认为,胃黏膜发生癌肿并非由正常细胞一跃而变成癌细胞,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多步骤癌变过程。目前,由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发展模式已为国内外多数学者所认可。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胃黏膜组织中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Hp感染与CAG癌前病变的形成及胃癌的发生关系已受到重视,根据Correa勾画的肠型胃癌自然史,Hp相关性胃炎的大量出现,无疑会增加CAG、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发生率。因此,及早识别、防治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根除Hp感染,是降低胃癌发生率和死亡率较为有效的方法。

西医学对此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已发现维A酸、丁酸钠、β-胡萝卜素、有机锗、硒酵母等对实验性大鼠CAG及其癌前病变有部分的阻断和逆转作用,但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等尚待进一步证实和探讨。安全有效控制和逆转CAG癌前期病变向胃癌转化是中医药的最大优势。

单兆伟教授从事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科研已数十年,摸索出较为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可谓匠心独具。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具有很好的疗效。尤其治疗时注意以下特点: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坚持长期治疗,不要半途而废。②坚持辨证,随证选方用药;同时结合辨病,选用有明显的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③治疗时应时时顾护胃气,切勿浪投猛药、毒药,以免耗竭正气而加重病情。正如“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兹系统介绍如下:(一)从宏观与微观辨证入手,病机归于气虚血瘀

脾体阴而用阳,以升为健;胃体阳而用阴,宜降则和。所谓“太阴湿土,得阳始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脾胃同居中焦,刚柔燥湿相济,阴阳相合,共司受纳、腐熟、运化水谷之职。脾胃中气健旺,则水谷精微善消能运,周身得以充养。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景岳全书》谓:“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衰”。《医宗必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论》则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脾胃论》也强调:“脾胃平则万物安,病则万物危”。“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是故,脾胃一直被尊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然胃腑与外界相通,最易受戕。诚如叶天士所说:“盖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为患最易”(《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或由“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或因“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临证指南医案》),或因外邪侵袭(特别是Hp感染),胃膜受损等,诸多因素皆可伤及脾胃。久则脾胃虚弱,生化无权,气血俱虚,胃络失养,渐成胃黏膜腺体萎缩之疾。而CAG癌前病变大多由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病程迁延日久,反复不愈。中医认为久病必瘀。如《素问·痹论》所云:“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叶天士则明确提出:“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知其治气治血之当然”(《临证指南医案·积聚》)。而“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读医随笔·承制生化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医林改错》)。《脾胃论》更是明确指出:“脾胃不足,皆为血病”。况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易损易滞,易虚易实,气病血病多年。笔者从传统中医理论出发,经多年临床实践和研究认为气虚血瘀是CAG癌前突变的病理基础,脾胃气虚为其本,胃络血瘀为其标。

证之临床,本病既有胃脘痞胀,隐痛,舌质黯或紫,舌下脉络瘀紫、增粗、纡曲、延长等瘀血阻络之征,又有面色无华、形瘦神疲、短气乏力、头晕等脾胃气虚之候;就其胃黏膜的微观辨证而言,胃镜下可见胃黏膜苍灰色,大片苍白区,色调不均匀,胃黏膜变薄等,类似中医所说“痿者萎也”,当为脾胃气虚、胃络失养之象。然在胃黏膜变薄后血管透见或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的同时,又有胃黏膜的充血、水肿、腐烂,以及固有腺体萎缩后腺窝增长延长或肠上皮化生,导致黏膜层反而增厚,表面粗糙不平,颗粒或结节状凸起的萎缩性胃炎形成过程,当属胃络瘀阻的客观反应,是微观辨证的“标实”之瘀。因此,无论是辨证、辨病,抑或是宏观、微观,都提示CAG气虚血瘀的存在。

胃司受纳,也能磨化,程应旄《医径句测》中指出:“胃无消磨健运则不化”。然胃之腺体或黏膜既已萎缩,焉能磨化?脾运源何?“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内经》)等功能必为之减弱。而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胃络瘀阻,脏腑失养,脾胃益亏,瘀血益甚。如此恶性循环,是导致CAG→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多步骤化的主要环节。(二)治疗尤重益气活血,注意寒热虚实转化

气虚血瘀是CAG癌前病变的病理基础。因此,治疗当标本兼顾,尤应着重于健脾益气,活血消痞,这是阻断和逆转CAG癌前病变的关键。临床上,笔者常用黄芪、党参(或太子参)、白术三药相伍,仿东垣补中益气健脾之法,扶正固本,脾气充则血行,血行则瘀祛,意在“助之使通”;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气血俱亏,形体失于充养。故临床见病人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用当归、白芍与黄芪、党参相配,则益气生血,养血和络;用丹参、檀香二味取丹参饮之意,盖丹参苦平微寒,专入血分,内达脏腑而化瘀滞,外利关节而通脉络,具宣通运行之效,降而行血,去滞生新,活血定痛,檀香味辛芳香,善入气分,行气宽中,醒脾开胃,散寒止痛,“行气中血滞”而能活血通络,《本草备要》称其能“调脾胃,利胸膈,为理气要药”,两药相伍,气血双调,活血行气,通络止痛;檀香行气力强,与养血和络之当归、白芍配伍,具“气行则血行”之意,并有补而不壅,无碍气机之意。在用量上,单兆伟教授也做了讲究,檀香常用0.5~2g,用量过大则由于挥发油之味,易引起药液难喝,甚至呕吐,且用时一定要后下,不宜久煎,取其气而起“轻可去实”之功。整个组方,标本兼治,旨在健脾益气,活血消痞。笔者自拟萎缩性胃炎2号方,方中除用太子参、炒白术补中益气健脾外,还配用黄芩配仙鹤草,黄芩善清胃热,仙鹤草清热化湿、活血,健胃补虚,两药配伍,清热泻胃之力有增,但不似芩连有苦寒败胃之弊,且仙鹤草尚于清泻之中寓固本之意;两药亦可有效抑杀幽门螺杆菌。又用莪术活血化瘀,消痞散结,与参、术相合,则消补兼施,补而不滞,消而不伤正;既能很好地改善CAG癌前病变的痞满、疼痛的症状,也能改善胃黏膜供血;再与蛇舌草、半枝莲相配可共奏防癌、抗癌之功。白花蛇舌草配半枝莲:清热解毒化湿,防癌抗癌,CAG伴肠化或异型增生是癌前病变,需在其癌变之前及时干预,以期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

临证中,在强调益气活血的同时,还不能忽视辨证论治之总则。由于本病各种证型常兼夹为患,寒热虚实,错综复杂,虚实因果相关联,因实致虚,因虚致实,虚与实动态起伏,共同存在于一个证候的矛盾统一体中。在疾病早期与活动期以实为主,实中有正虚;疾病的稳定期以虚为主,虚中常夹实。治疗上,论病本注重“虚”,论标实强调“滞”,认为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则以气滞、湿热、痰湿、瘀血居多。气虚病偏于脾,运化有所不及,谷不为精反为滞,气滞、湿滞、食滞、血滞旋即而生,化源随之匮乏,气血亏损可见;阴虚病偏于胃,胃络失润涸涩,阴虚与络滞并见。治疗强调“补”与“通”并用,着重恢复胃纳脾运的功能。因此,必须注意辨别寒热虚实,审察气血阴阳,观察整个病程中的证情转化,做到药随证转,灵活变通,随证化裁,努力提高疗效。如症见纳差、倦怠,用黄芪、党参、黄精、白术、陈皮补运脾气,黄芪对气虚倦怠最有效;如见脘痛连及胁肋,喜嗳气,口苦泛酸,每因情志不畅加重,舌淡红或带有紫气,苔薄白,脉弦等,则合疏肝和胃之柴胡疏肝散加减;如见胃脘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口干口苦,不思饮食,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等,则合清化湿热之半夏泻心汤化裁;若胃脘冷痛寒凝气机,用黄芪建中汤配良附丸温建中宫散寒滞,泛吐清水配益智仁摄涎效佳;如见胃脘隐痛或灼痛,饥不欲食,口干舌燥,舌红少苔有裂纹或花剥苔,脉细或细数等,则予养阴益胃汤、沙参麦冬汤增减,用西洋参或太子参、麦冬、石斛、百合之属滋养胃阴,石斛对口干灼热有殊功;若胀满、嗳气,用枳壳、甘松、佛手、香橼通降气滞;嗳腐、厌食,用枳实、炒莱菔子、槟榔导食滞;若胀满、恶心呕吐、苔白腻,用苍术、陈皮、砂仁、草果化湿滞;若胃痛、舌紫黯,用丹参饮、失笑散、没药通络滞。此外,在辨证用药的同时,还需结合辨病施治,则针对性更强。如检测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乃湿热中阻之候,常用炒苍术、厚朴花、藿香、佩兰、石菖蒲、黄芩、蒲公英等清化湿热,抑菌消炎;如见胆汁反流者,认为多属肝胃不和、胆失通降之证,常用柴胡、枳壳、白芍、郁金等疏肝利胆;如胃镜见胃黏膜紫黯呈颗粒状或结节状,病理检查有肠上皮化生(尤其是Ⅱ型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胚抗原(CEA)阳性、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50%者,常用生苡仁、莪术、山楂、白花蛇舌草等消瘤抗癌、化瘀软坚而不伤正之品,并认为此等可抑制胃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诱导和促进细胞的分化成熟,阻止细胞发生癌变或使其逆转为正常,其中薏苡仁一味,单兆伟教授尤为推崇,认为该药不仅具有健脾化湿之功,还能消疣消肿,疏筋化瘀,防癌抗癌,一药而兼数功;如胃镜见糜烂、溃疡及出血点时,单兆伟教授习用乌贼骨、白及等敛疮护膜,消炎生肌。总之,治本虚恪守一个“补”,运补、润补、温补,依虚而补之有别,药多清补、疏补之品,而不用纯补、壅补、腻补;治标实变动一个“通”,所谓“通”,非同于下法,而是泛指通降理气、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等能使病邪外出,气血通畅的治疗方法。须根据气滞、湿滞、食滞、瘀滞之不同而有变化,真正做到标本兼治、通补并用。

如曾治患者金某,男,61岁,南京人,2013年1月15日初诊。胃脘隐痛不适5年,加重1月余。2012年11月2日于南京市肿瘤医院查胃镜及病理示: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部分腺体轻度不典型增生,Hp阳性(胃镜号:20120674;病理号:20120800)。刻下:上腹痞胀,饭后加重,食纳欠佳,有时嗳气,不反酸,大便不成形,日行1~2次,舌暗有紫气,苔薄黄,舌下络脉稍纡曲,脉细。本病起于饮食不节、劳倦思虑过度,恙延已久,四诊合参,当属脾虚不运,兼有血瘀,治当健脾助运,益气清化。自拟萎缩性胃炎2号方加减:太子参10g,炒白术10g,薏苡仁15g,仙鹤草15g,丹参15g,白芍15g,甘草5g,白花蛇舌草15g,佛手5g,葛根10g。并予“清幽养胃胶囊”抑杀Hp。药服7剂后,患者胃脘痞胀较前缓解,食纳转香,仍有嗳气,大便不成形,夹有不消化食物,夜寐欠佳,舌脉同前。脾胃运化不利,不能消谷,故大便溏,完谷不化;“胃不和则卧不安”,故夜寐欠佳。胃脘疼痛缓解,去白芍、甘草,于前方中加入马齿苋15g,炒建曲12g,消导助运;百合15g,养心益胃安神,并继续予“清幽养胃胶囊”。计服六月余,诸症已愈。2013年6月21号复查胃镜及病理示:轻-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Hp阴性(省中医院,胃镜号:G2007013517;病理号:1326296)。诸症基本消除,嘱患者冬日可以膏方调养,并节饮食,慎起居,畅情志。(三)精于配伍,善用药对,提高疗效

药对使用,由来已久。笔者治疗CAG癌前病变时,每喜用之,冀以提高疗效。如前述丹参、檀香相配,当归、白芍为伍等辈,既有前人之鉴,更多本人临证心得。古云“用药如用兵”,笔者遣方用药之先,必详察病情,见微知著,寒热虚实,了于胸中,则平淡之品,其效也著。兹再列数则以资说明。

1.白术配芍药

白术苦温刚燥,味甘补脾,能助脾胃之健运以促生化之源。《金匮要略》云“脾旺不受邪”,气血充盛则诸疾难生。《本草汇言》云:“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白芍酸寒柔润,微苦能补阴,略酸能收敛,敛肝之液,收肝之气,而令气不妄行,为养肝柔肝之要药。二者合用,一阳一阴,刚柔相济,柔肝安脾,乃调和肝脾之常用配伍。笔者以为,CAG癌前病变患者性情抑郁,急躁者不少,或肝气郁结,肝失条达,肝气横逆,犯胃侮脾,或脾虚肝旺,土虚木乘,皆可加重病情。此时笔者以白术健脾先安未受邪之地,以白芍敛肝之气,肝气既收,则木不克土,土安脾健。而且临床可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加醋柴胡、枳壳、当归等为逍遥散之意;加防风、陈皮则成痛泻要方。此外,笔者还认为,白术、白芍以炒用为好,炒能助其入脾也。

2.丹参配葛根

丹参苦平微寒,专入血分,降而行血。葛根甘辛平,气轻升扬,善入阳明气分,《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功在生津止渴,解饥退热,而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有显著的活血通络之功。两药相伍,一升一降,气血同治,生津通脉,祛瘀止痛效佳,故常用于胸痹胸痛等症。然CAG癌前病变多见胃痛日久反复,刺痛或入夜痛甚,舌质紫或黯,舌下脉络增粗纡曲,伴见便溏泻等,用丹参活血同时配用葛根,甚为相宜,盖葛根既能生津通脉,又能升清止泻,鼓舞胃气,如《本草正义》曰:“葛根,气味皆薄,最能生发脾胃清阳之气”,《本经逢原》亦曰“葛根轻浮,生用则升阳生津,熟用则鼓舞胃气,”故生用、熟用,则当视病情而定。

3.黄芩配仙鹤草

CAG癌前病变伴炎症活动时患者舌苔多黄腻,而黄腻苔提示湿热为患。析其原因,笔者认为约有四端:其一,本病病程缠绵,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日久郁而化热;其二,过食肥甘油腻或纵恣口腹,胃腑失和,湿热内生;其三,久服损脾伤胃之品,脾气不运,胃气不和,造成湿热交阻;其四,Hp感染。研究表明,Hp感染与本病的形成及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Hp感染可通过刺激胃黏膜细胞的过度增殖,促进和加速胃黏膜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增加胃癌的危险。而Hp感染的本病患者胃镜下多见胃黏膜炎症,充血,水肿,糜烂等,也符合中医湿热证的病理特征。笔者用黄芩之苦寒,《名医别录》谓其“疗痰热,胃中热,消谷,利小肠”,《药性论》则谓其“治肠胃不利”,功能清热燥湿,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具有良好的抗炎杀菌作用。仙鹤草苦辛平,又名“脱力草”、“泻痢草”,功在健胃补虚,清热止血,如《百草镜》云其能“下气活血,理百病,散痞满,跌仆,吐血,血崩,痢,肠风下血”,《本草纲目拾遗》谓其能“消宿食,散中满,下气,疗吐血各病,翻胃噎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该药有保护细胞免疫功能及免疫调节作用。笔者经过长期临床研究,认为此两药配伍,清热泻胃之力有增,但不似芩、连有苦寒败胃之弊,且仙鹤草尚于清泻之中寓固本之意。

4.麦冬配半夏

二者相配取叶天士“益胃汤”之意,叶氏主张甘寒养胃,忌刚用柔。《张氏医通》提出“胃之土,体阳而用阴”。胃属阳明燥土,其运化、磨谷能力有赖阴液的濡润,故有“胃喜润勿燥”之说。宗胃喜濡润、得阴自安之法,脾为阴脏,体阴用阳,喜燥勿湿;胃为阳脏,体阳用阴,喜润勿燥。脾阴得阳气温煦始能运化无穷;胃阳得阴柔滋润方可受纳不断,故在治疗CAG癌前病变胃阴亏虚之证时,应牢牢把握脾胃生理特征。麦冬甘、微苦、寒,《本草正义》谓其为“补益胃津之专品”,功能养阴润燥,益胃生津;半夏辛温有毒,《本草经疏》谓其为“本脾胃家药”,《汤液本草》也称:“半夏,俗用为肺药,非也。止呕为足阳明,除痰为足太阴”,功在和胃降逆,化痰止呕。麦冬配半夏养胃生津而无滋腻之弊;半夏配麦冬降逆止呕而无温燥之嫌。两药刚柔相济,润燥相宜,具生津养胃,醒脾开胃,降逆止呕之功。使用时麦冬量可稍大,而半夏则不宜过量,诚如《本草新编》所云:“麦冬必须多用,力量始大”。

5.枳实(枳壳)配白术

枳实破滞气,消积滞,泻痰浊,除痞满,以走以泻为主;白术补脾运中燥湿,以补以守为主,二药一泻一补,一走一守,一急一缓。合则消补兼施,补而不滞,攻不伤正,缓不留邪,相辅相成,共奏健脾开结、消除痞满之功,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金匮要略》)。二药对CAG癌前病变属“胃痞”者效佳,若配合莪术、薏苡仁、石见穿、白花蛇舌草等则对息肉增生性病变也有效。对枳实、枳壳之异,明代李士材所说甚为恰当。枳壳治高治气,枳实治下治血;枳壳以行气消胀、开胸快膈见长,枳实以破气消积通便为主。临床当察体质强弱,病情之异,分而用之。枳、术配伍虽为消补兼施,但仍有主次轻重之分,临证之际也应详辨,审因增损。如《金匮要略》枳术汤,重用枳实乃消重于补;张洁古改名为枳术丸,重用白术,并加荷叶烧饭为丸,当补重于消;而张子和枳术二味等分,是为消补并重之举。此外,笔者对枳术汤与枳术丸之择用亦有法度,《张氏医通》云:“《金匮》治水肿心下如盘,故以汤以荡涤之;东垣治脾不健运,故用丸以缓消之,二方各有深意,不可移易”,此之谓也。

6.莱菔子配决明子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的传导功能是胃降浊功能的延续,而其正常功能的维系尚有赖于肾元的充足、肺气的肃降。经云:“肾主五液,开窍于二阴而司二便”。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也说:“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若肺气失于下达,胃气失于通降,肾元亏乏则常可致气机郁滞,大肠传导失职而见便秘、腹胀、脘痞等症。而CAG癌前病变常伴有胃肠动力障碍、消化不良等,笔者以莱菔子、决明子配伍治此甚效。盖莱菔子辛甘而平,善入肺胃二经,功在下气定喘,消食化痰,通降胃气。如《滇南本草》谓其“下气宽中,消膨胀,攻肠胃积滞,治痞块,单腹疼”,《本草纲目》云其“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医学衷中参西录》则说:“莱菔子,无论或生或炒,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决明子,苦甘微寒,入肝、肾经,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本草正义》云:“决明子明目,乃滋益肝肾,以镇潜补阴为义,是培本之正治”,说明本品尚有补益肝肾之功;又乙癸同源,肾司二便,故决明子亦能利水通便;另外,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决明子主要成分为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等,与大黄相近,然与大黄比较,则通便之力缓,且无大黄苦寒败胃而致洞泄之弊。决明子与莱菔子同用,则肺气得下,胃气得降,肾元得充,气机调畅。大肠传导正常,则大便按期而下,腹胀脘痞自消,对老年患者尤为适宜,若酌配补益脾胃之品,则下气通便无伤正之弊,补气培本无壅滞之虞。

7.谷芽配麦芽

谷芽、麦芽皆入脾、胃二经。麦芽甘而微温,消食和中,具生发之气,能助胃,行阳道而资健运,《日华子本草》云其能“温中、下气、开胃”;谷芽甘温,健脾开胃,和中消食,《本草纲目》谓其“快脾开胃”,《本草经疏》云其“具生化之性,故为消食健脾,开胃和中之要药也”。两药均具有生发之气,配伍应用,升发脾胃之气,开胃健脾,相得益彰。笔者用其治CAG癌前病变见纳谷不馨、脘腹胀满等效佳。需要指出的是,谷芽、麦芽虽为同类之品,功效相似,但仍有区别:①麦芽消食力强,并有舒肝气、行滞血之功,如《本草求原》云:“凡怫郁致成膨膈等症,(麦芽)用之甚妙,人知其消谷而不知其疏肝也。”《本草述》又云:“……第(麦芽)微咸能行上焦滞血,使营和而卫益畅”;谷芽和养功胜,能生津液,益元气。②麦芽力猛,元气中虚者,多用则消肾;谷芽力缓,而擅补中,无如麦芽之克削。③麦芽消面积,谷芽消米食。临证之时,宜详察病情,分而择之。此外,麦芽炒用专入脾胃,消食开胃为主;生用则舒理肝胃之力增。

8.百合配夜交藤“胃不和则卧不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单师常云:百合不仅能养肺,清心安神,亦能养胃。《日华子本草》云“功能养五脏”。其性滋而不腻,具有调节内脏自主神经的功能,亦能和胃止痛。《时方歌括》以百合与乌药组成“百合散”,主治“伤寒腹中满痛”。单师临床亦发现其对胃肠动力不良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夜交藤能养心安神,“胃不和则寐不安。”夜寐不安者往往亦见食欲不振、胃动力更差。二者相配,对胃病日久、食少痞胀、夜寐不安等胃动力不良伴失眠者可用。

9.乌贼骨配白及

乌贼骨能制酸止痛,白及护膜止血,二者相配,用于泛酸嘈杂、烧心、呕血等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对胃酸过多兼胃中湿热较甚者,可加瓦楞子抑酸或大贝母抑制胃酸、化痰散结;对出血者,可用参三七粉与白及粉调服止血。

10.黄连配苏叶

黄连清热燥湿,苏叶行气和中,凡脾胃湿热阻滞而脘腹胀闷、恶心呕吐者常用,为苦辛通降之法。单师用之巧妙,根据湿热之偏重,各取黄连、苏叶少量,泡茶饮用,本法服用方便,用之颇有疗效。

11.白术配莪术

白术益气健脾,莪术行气破血消积,二者相配,功能行气活血。慢性脾胃疾病,常有“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之说,叶天士称“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乃因久病胃气耗伤,推动无力,血行郁滞,或气虚而生湿热顽痰,胶结不化,脉络瘀阻,久则耗伤正气。对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单师认为病机乃气虚血瘀湿热,常采用益气活血清热法,有较好疗效。瘀血表现为胃脘刺痛、部位固定,夜间疼痛,久痛不止,舌质紫黯,边有瘀点,舌下静脉紫黯、纡曲、增粗、过度充盈等症。镜下表现如黏膜下静脉可见,有陈旧性出血点,小颗粒增生,息肉增生。部分顽固的胆汁反流等都可以从瘀论治。二者相配亦有较好的抗癌防变的作用。(四)处方用药,务求其平;寒热温凉,勿过偏执

脾胃位居中焦,乃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胃受损,升降失司,则百病丛生。故笔者强调,处方用药,当遵吴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训,处处以维护脾胃之生理特性为要,务求其平;寒热温凉,勿过偏执。因此,笔者在治疗CAG癌前病变用药时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1.理气重调升降,谨防香燥伤阴《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明确认识到脾胃乃机体生、长、化、收、藏之源泉,而尊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善治脾胃之疾者,名医辈出,如攻下之张从正,温补之李杲,养胃阴之叶桂等,均堪称一代宗师。攻下、温补、养阴诸法,或抑或扬,本无定则,然无不以流通脾胃气机为要旨。脾胃位居中焦,气机失司,则百病生。待气机斡旋,升降功能复常,方能自行仓廪之职。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则气机阻滞,可发生水谷受纳、腐熟、运化功能障碍,故CAG癌前病变患者常可兼夹气滞胀满之症,可见脘腹痞满、疼痛、呕吐、呃逆、泄泻等病症。此时,笔者喜用枳壳、桔梗,取其一升一降,顺应脾升胃降,对气滞脘胀久治乏效者,常可出奇制胜。其他如葛根、荷叶、升麻等也可升发脾气而达脾升胃降之功。同时,不可因“滞”而大肆开破,要时时顾护胃气,方药应选轻清灵动之品,少用重浊厚味、刚劲燥烈之属。在选用理气药时,当遵叶氏“忌刚用柔”之旨,勿过辛香温燥,戕伤胃阴。若胃阴一亏,则病愈难复。故笔者习用佛手花、绿梅花、玫瑰花等理气而不伤阴之品。

2.脾贵运而不在补,益气以健脾为先《脾胃论》云:“善治者,唯有调和脾胃。”《医权初编》云:“若脾胃有病,或虚或实,一切饮食药饵,皆不运化,安望精微输肺而布各脏耶?是知治病当以脾胃为先”,“此医家之大关也”。《慎斋遗书》则云:“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若补脾,此之谓也。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强调久病不愈当治脾胃。CAG癌前病变病情迁延,久病必虚,其本在于脾胃气虚,益见补益脾胃之必要,然笔者以为,脾贵在运而不在补,益气应以健运脾胃为先,脾胃运化正常,气血才能生化无穷,脾胃健则气血旺,如《吴医汇讲》所云:“盖脾主生化,其用在于健运”,《类证治裁》也说:“脾运则分输五脏,荣润四肢……脾气以健运为能”,常用党参(或太子参)、白术、薏苡仁、山药、扁豆等甘平微温之品以健运中气。

3.活血通络兼顾养血,慎用破气逐瘀之品

CAG癌前病变病久入络,CAG是癌前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病经数载,已入胃络,姑与辛通法”,“数年痛必入络,治在血中之气”,“心痛得食而缓,是积劳营虚,大忌辛通破气”(《临证指南医案》)。笔者遵叶氏之训,认为CAG癌前病变当为叶氏“络病”之一。盖络病邪深伏,散之不解,攻之不除,唯有活血通络。然而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临证每见面色无华、消瘦等血虚之候,故活血通络当兼顾养血,寓养血于活血之中,而养血之品,当也符合胃腑多气多血、喜润恶燥等特点。常用当归、丹参、桃仁、红花、蒲黄、五灵脂等。其中,当归味甘,辛温而润,补血和络,润燥止痛,为血中气药,长于动而活血,辛香性开,走而不守。《本草正》云:“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动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甚合叶氏之辛通润法。丹参活血养血,《妇科明理论》云:“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桃仁,苦以泻滞血,甘以生新血”(《用药心法》),尤适于肠燥便秘者;红花则“少用养血,”(《本草衍义拾遗》);蒲黄、五灵脂等合用则成失笑散,活血止痛之效甚佳。用药选择,可随症情轻重不同而变化,强调活血应遵循“行而不峻,化而兼养”的原则,少用破气逐瘀之品。盖形成瘀血的病理过程较长,祛之不可急功,当在缓图,况破气逐瘀之品用之日久,徒伤正气,脾胃益损,于病无补。

4.清热须防苦寒败胃,化湿慎勿温燥助热

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之有病,有内外、寒热之别。内因之失,有由于饮食者,如酒酪炙煿之属;有由于停积者,如生冷瓜果之属,多伤人脏腑脾胃也;况湿从内生,多由气血之虚,水不化气,阴不从阳使然。湿从外入,亦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故。《医学传灯》云:“至于湿从内中者……如茶酒汤水,脾虚不能消散……”。CAG癌前病变以脾胃为中心,脾胃气虚,运化不利,湿从内生,蕴久则可化热,外加CAG患者常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胆汁反流,或偏食辛辣、肥厚、烟酒等,易出现湿热中阻之候,如丹溪所云:“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常八九”。湿在中焦,宜宽中顺气,通畅脾胃。《温病条辨》曾云:“湿为阴邪,非温不化”。故笔者常用炒苍白术、厚朴、石菖蒲、藿香、佩兰、砂仁、薏苡仁、茯苓、杏仁、黄芩、仙鹤草等辛香芳化,清热化湿,做到清热并防苦寒败胃,化湿慎用辛燥助热,寒热并用,用温佐凉,用凉佐温,此阴阳相须之道也。

5.益胃贵在柔润,养阴当防滋腻

胃分阴阳,胃阴者,胃之津液也,为胃腑的根本,胃之受纳,腐熟必赖胃阴的濡润,CAG癌前病变中以老年者居多,且该病反复缠绵,许多患者又有恐癌心理,心情抑郁,郁久化热,损伤胃阴。因此CAG癌前病变胃阴不足之证也甚为多见。现代研究发现,CAG癌前病变胃酸缺乏,或胃固有腺减少、萎缩,分泌功能降低,G细胞减少或消失等一系列病理特点,也类似于中医学胃阴不足之证,当以甘凉柔润为主。如叶天士所说:“宜用甘药以养胃之阴”(《未刻本叶氏医案》)。“甘凉益胃阴以制龙相,胃阴自立”(《临证指南医案》)。而《类证治裁》在叶氏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云:“治胃阴虚,不饥不纳,用清补,如麦冬、沙参、玉竹、当归、白芍、麻仁、石斛、茯苓、杏仁”,“脾胃阴虚,不饥不食,食淡无味者,宜清润以养之”,如沙参、石斛、玉竹、当归、白芍、麻仁、大麦仁,若消导则耗气动液,忌枳、朴、山楂肉、萝卜子、曲蘖”。笔者综前人之验,认为CAG癌前病变出现胃阴亏虚证时,病情较深,速难恢复,治当缓图。养阴益胃贵在柔润,喜用叶氏养胃汤、鞠通益胃汤等。强调用药应当宜柔宜润宜凉,常用的药如南北沙参、石斛、百合、麦冬、玉竹和甘草等,皆为甘凉柔润之品,若胃阴不复,可加白芍、乌梅等酸味之品,酸甘合化,使“酸得甘而阴生”,以防阴柔之品呆滞气机,处方中当参入佛手花、生麦芽等顺气和中之品,俾胃气运转药力,调畅枢机,或于养阴药中少佐橘皮络、姜半夏、炙内金、炒谷麦芽等和胃消导,醒脾苏胃,以助流通。少用或禁用滋腻之品,恐壅滞不运,更碍脾胃,所谓“欲速则不达”。此外,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如《景岳全书》所云:“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故笔者在养阴益胃时少佐黄芪、党参等甘而微温之品,以期阳生阴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