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逻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20:34:44

点击下载

作者:杨秉辉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健康的逻辑

健康的逻辑试读:

前言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法则。对人来说,无论帝王将相、平民百姓概莫能外。不过,人是智慧的动物,创造并发展了科学,用科学格物致知,逐步地认识和掌握了其中的一些规律,于是人们用它来优生、抗衰老、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甚至推迟死亡的到来。这些关于生老病死的学问便统称为医学。虽然医学尚不能完全突破这一自然规律,但如今出生缺陷减少、许多疾病可以防治、人的寿命延长,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在许多传染性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被消除和控制的同时,伴随着人的寿命的延长,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慢性病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的发病率猛增,严重危害民众的生命健康。此类疾病虽然可治,但更需预防。

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名为《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的文件,对我国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文件强调了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防治慢性病中的重要性。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与心理平衡等。而健康的行为则含义更广,如何看待疾病、如何利用医疗资源、如何辨别“健康信息”的真伪等皆属其列。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不是与生俱来的,民众需要了解、学习,社会需要宣传、推广,而医务界同仁更应该将向民众普及这些医学知识视为己任。

本人从医五十余年,诊治病人无数,但深感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之重要。而如今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病的预防更应着重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此为一;其二,事实上我国数亿中老年人,已经慢性疾病缠身,对于这些疾病的合理治疗,其实亦是预防——医学名词为“二级预防”,即预防严重的并发症。治愈这些慢性病可能性不大,但预防严重的并发症却完全可能。

近年来,陆续写了些相关的文字,其中少部分亦曾在某些报刊上刊出过。此次承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负责同志鼓励,复将其整理、改写,以期与其他各篇风格统一,用于出版。此前本人亦曾出版过一些讲述健康生活方式的医学科普书籍,承蒙读者厚爱,尚以为可读。此次出版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包括了一些最新的健康生活方式资讯外,亦包括了部分上述关于合理治疗、二级预防的内容,是为使读者更多受益之意。

本书名为《健康的逻辑》是为强调不良生活行为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引起读者对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

医学名词多晦涩难懂、医学内容多枯燥无味,是医学科学普及的难点。许多年来,致力于医学科普的同仁曾努力将其写得通俗易懂,如今随着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一难题已逐步解决。但医学内容之枯燥无味则仍横阻于作者与读者之间。近年有些媒体尝试增加民众接受此类知识的兴趣,却又似有将医学知识“娱乐化”之嫌,如何解决尚待专家们研究。就出版物而言,若将医学知识写成诗歌、小说之类固然读者爱读,但恐不易在有限的篇幅中将科学的内容表述充分。本书中的各篇,每篇在1500~1800字之间,一篇一题、各皆独立,夹叙夹议,在讲清楚科学原理的同时努力写得活泼些,成一种小品文的形式,使读者在阅读之时即或不觉愉悦,至少也不感枯燥。是否能达此目的,尚待读者、专家评述。

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包括的内容甚多,一则本人专业领域狭窄,无多体会之内容不敢妄写,二来有些内容已有相关专家著有佳作在先,读者尽可择优阅读,故本书内容并未能面面俱到。即使如此,疏漏、谬误之处信必有之,尚望专家、读者见教。2017年6月序篇也谈健康国家发布:“三减三健”防病保健

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名为《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的文件,对我国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文件强调了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防治慢性病中的重要性,其中提到要开展“三减三健”专项活动。那么,什么是“三减三健”呢?文件中指出,“三减”是减油、减盐、减糖;“三健”则是指健康口腔、健康体重与健康骨骼。

减油,准确地说,应该是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脂肪类物质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便是胆固醇。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所谓“坏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心脑血管病的基础,故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是预防心脑血管病极为重要的举措。此外,某些癌症如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亦与高脂肪膳食有关,从防癌的角度看亦应控制脂肪的摄入。不过,关于“减油”,我国民众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2016年便有过关于“无需再限胆固醇”的误解,幸而已得到澄清;又如有些人认为“植物油多食用无妨”,实则植物油中亦含有一定的饱和脂肪酸,食用过多,亦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且在高温条件下,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还可形成“反式脂肪酸”影响人体健康,故植物油的摄入亦需加以限制。一般家庭中,植物油主要用于烹饪食物。我国卫生主管部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烹调用油每人每日应少于30克。但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往往超标在一倍以上,实在是应该引起充分重视之事。

减盐一事尤需多加宣传。我国民众口味素来较重,多以为淡即无味,以致据说我国民众人均耗盐量世界第一。盐摄入过多,是我国高血压发病率甚高的重要原因;盐能损伤胃黏膜的保护层,我国胃病发病率颇高与此亦有关系,甚至胃癌、食管癌的高发亦与进食高盐食物过多有关。世界卫生组织曾有盐的摄入每人每天宜低于5克的意见,我国卫生主管部门发布的膳食指南中考虑到我国的实际状况,作出每人每天宜低于6克的建议,而事实上,我国居民的实际耗盐量多在每人每天10克以上(最近的一个资料显示为10.5克)。此次发布的规划文件提出盐的摄入量到2020年应下降10%、到2025年应下降15%,还得下大功夫,方能达此目标。

减糖一事由于近年糖尿病发病日众,民众倒也有所警觉,不过重点只在“甜的”食品上,宣传上也多着重于对含糖饮料的控制。甜食与含糖饮料的食用确应控制,但也不能疏忽对于淀粉类“主食”的节制。一些人食量颇大,确是诱发糖尿病的原因之一。如今体力消耗减少,食量过大以致入大于出,淀粉食品也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损害健康,故提倡吃饭“七分饱”是有道理的。

健康口腔的提出是此次规划当中的亮点之一。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点,食物的消化自口腔开始,此外,口腔还是与语言、社交有关的重要器官。人体的许多疾病在口腔会有反映,而许多口腔疾病更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关注口腔健康至关重要。对口腔健康的关注,自婴儿至老人无不需要,可以说是持续终生的需要,如新生儿时期即需关注鹅口疮问题,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应关注龋齿的预防、牙列的整齐,成人的牙周病、牙龈炎问题,老人的缺牙、义齿问题等皆需引起个人、家庭乃至全社会充分的关注。

健康体重的重要性近年已逐步为广大民众所理解,因超重与肥胖往往可能是发生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的先期征兆。但民众体重的控制,这些年来从总体上看,则几无成效,我国民众超重、肥胖者日增。究其所以,不外乎“多吃少动”四字,故提倡健康体重必得反其道而行之,在控制饮食与增加运动方面多下功夫。

健康骨骼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许多人的腰椎病、颈椎病固与久坐、低头等诱因有关,但其基础问题仍在于骨;许多老人腰背佝偻,其病因亦在于骨;老人易于骨折,甚至因之卧床不起,其因亦在骨质的疏松。我国汉民族民众的饮食中普遍缺钙,经年累月骨质疏松势在难免,解决之法一曰营养、二曰锻炼。历年更新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皆有“提倡饮奶”之说,因为牛奶中所含之乳酸钙不但丰富且易吸收,但好事多磨,推广过程中干扰不少。体育锻炼,尤其有大肌肉群收缩的锻炼,更能增加骨骼的血液循环,于骨之健康颇为有利,应予大力推广。“三减三健”的提法当然并非健康生活的全部内容,但也突出了我国当前健康生活中某些问题,指出了努力的方向,这一颇有新意的提法值得称道,也是我们应该努力达成的目标。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

2017年1月,中国政府首次以国务院的名义发布了一个名为《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的文件。这是一个指导在今后若干年内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目的在于降低国家和民众的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众所周知,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是严重危害我国民众生命健康的疾病。这些疾病耗用了国家卫生资源的70%以上,所造成的死亡已占人口总死亡数的86.6%,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之事。前述规划以“降低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为核心目标,设置了16项主要的量化指标,如到2025年,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下降15%、总体癌症的5年生存率提高10%、70岁以下人群慢性呼吸道疾病死亡率下降15%,还提出15岁以上人群的吸烟率到2025年应降至20%以下、人均每日盐的摄入量应下降15%等等。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

对于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医疗卫生系统自是责无旁贷,但是显然,这项工作有很强的社会性,需要集全社会之力积极推进,方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自然都应该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这是从人的社会性的角度而言的。另一方面,防治慢性病的目的是为了增进民众的健康,政府有责任从政策层面作出部署,但健康是每个人自己的,人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健康,主动地去争取健康、维护健康。

慢性病高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现代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许多慢性病是属于“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若干基因所表达的遗传因素有关,但是它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遗传性疾病,遗传因素只是使得人们对某些致病的因素更加“易感”,即更容易受到影响罢了。所以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致病因素”。慢性病的致病因素在哪里?现代科学研究有力地给出了答案:许多,甚至几乎80%,即在人们的生活行为之中。许多慢性疾病甚至可以称之为“生活方式病”,即因不良的生活行为所导致的疾病。

这些年来,说到健康,人们往往十分关注诸如雾霾、PM2.5、食品添加剂、转基因农作物等话题,当然,这也是十分必要的。政府为保障民众健康确实应该加强环境保护、严格监管食品卫生、谨慎对待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推广。但是,一位一天吸一包烟的人,吸入的有害物质肯定多于在雾霾天气中吸入的有害物质,何况吸烟的人也还是会吸入大气中的PM2.5,而且还会造就影响周围人群的“二手烟”。长年高脂、高盐的饮食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也肯定大于食用几个含有“苏丹红”的咸鸭蛋……

此次颁布的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2016年制定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对此已经给出了具体的目标:2030年达到79岁,较现在提高3岁。这实在是一个十分鼓舞人心之事。世界卫生组织的文件曾指出:人的健康与长寿60%取决于人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欲达这一目标,必须如规划中所指出的要“促进群众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在几十年的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需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而其动力应来自对健康责任的理解:“健康是自己的”,这句话许多人都赞同,并且是经常放在口边说的,但是,健康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健康是要自己去争取的。

此次发布的“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明确提出要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这个提法似乎首次见于政府的文件。但是这个道理却是意义深刻但又不难理解的——就如钱包是你自己的,它不满,责任不在银行;弄丢了,责任不在公安是一样的。

健康是一种责任,是每个人对社会、对家庭,也是对自己应尽的责任。莎士比亚说得好:“……全在我们的意志”

健康是人人都需要的。问题是健康从何而来?这就见仁见智了,道家主张修炼养生,中医认为应该顺应四时季节,西医说要提高免疫力,运动家说“生命在于运动”,卖保健品的说最好是吃他的保健品……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倒有明确的说法:“健康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明确的说法:“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我们把这些称为“健康基石”,即健康的基础。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民众的生活日益改善。改善最直接的反映,便是在饮食水准的提高上。菜肴的分量大大增加,且从食物的结构上看,动物性食品过多,带来动物性脂肪摄入过多。此外我国传统的烹调方法是用油炒,即使多吃蔬菜也会带来脂肪摄入过多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民众多数口味较重,以致盐的摄入量也严重超标。脂肪大量摄入的结果是促成动脉粥样硬化,盐吃得多是高血压的重要病因之一。而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则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溢血等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的元凶。脂肪和盐的摄入过多,还与一些癌症如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等有关。我国许多民众的食量过大,热量超标,如今人们体力活动又少,这个问题便更显突出了,结果是中国的糖尿病人数达到9240万,还有约1亿2000万的糖尿病预备队!

中国的烟草消费量世界第一,16岁以上的男子吸烟的占60%,女性也有12%吸烟。吸烟是许多癌症发病最重要的原因,人类各种癌症的起因,至少1/3要归因于吸烟。吸烟的人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比不吸烟的人高10倍。吸烟还是我国大量的“老慢支”、肺气肿的主要病因。中国的烟民许多还不知避人,以致我国除3.5亿烟民之外,还有5.4亿人受害,成为被动吸烟者。

我国曾是乙型肝炎流行的“大国”,携带乙肝病毒者占人口的10%以上,幸而近30年来推广乙肝疫苗的接种,总算使青少年的乙肝病毒感染率明显下降了,因此专家们预计,再过三四十年中国的肝硬化、肝癌将会减少。不过恐怕还不能过于乐观,因为这些年来随着人际交往、应酬的增多,我国酒精消费量猛增,酒精性肝病发病率直线上升,以致我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西太平洋地区酒精灾害国”之一,惜乎在“酒文化”的大旗下,国人对此毫无警觉。此外,由于“多吃少动”,超重、肥胖者日增,非酒精性脂肪肝亦在迅速增加。无论酒精性肝病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如不加控制,任其发展,同样会引起肝硬化、肝癌。

许多民众通过体育运动来锻炼身体的意识不强。早晨起来在公园或绿地弯腰、抻腿的都是些老人,他们之中不少是已经高血压缠身、血糖明显升高的了,活动活动,当然也好。问题是我们的年轻人、中年人固然有忙于工作学习的,也有忙于上网游戏的,都说“没有时间……”。

中国虽说是礼仪之邦,但“嘴上不说,心里不快”的情况总是有的。人们的心理问题实在不少:老年人觉得养老金少了些;中年人觉得生活压力太大;年轻人觉得辛辛苦苦一年挣的工资还不及歌星唱支歌;上班的羡慕炒股的,炒股的抱怨被套牢;没车的想买车,有车的停车难……许多事情都难尽如人意,耿耿于怀,则必有损健康。

健康是人人都需要的,但健康不会是“天上掉下馅饼”,而是需要自己主动去争取。如美味佳肴,应该控制着点儿吃,其实粗茶淡饭,只求营养齐全便可;既知吸烟有害健康,何不下决心戒了,戒不了的可以寻求医药的帮助,各大医院有“尼古丁受体阻滞剂”或可以帮你戒烟成功,关键在你的决心到底下了没有;喝酒偶尔为之,切莫逞能贪杯;运动有益身心,只需养成习惯,“磨刀不误砍柴工”,明白了道理,自然也就有了时间;凡事“一分为二”,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人贵有自知之明……想通这些,心理自然平衡。

还是莎士比亚说得好:“我们的身体就像座花园,我们的意志是这花园的园丁,把花园种得百花齐放还是让它荒芜,全在我们的意志。”第一篇健康的生活方式关于吃的“指南”“民以食为天”,不过天晓得:千百年来,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真正解决了民众吃饭问题的朝代怕是不多。而时至今日,由于社会安定、科学进步、生产发展,尽管有些地区还要“扶贫”,但饭总是有得吃的了,在许多地方甚至已经是“营养过剩”了。超重、肥胖者日增,减肥已成产业。“三高”普遍被认为是由饮食之不当引起的,健康学者高呼要“管住嘴”。但人不能不吃东西,如何吃得健康便成了人人关心的话题:有主张“辟谷”的,有提倡素食的,有指责“洋快餐”的,有调查说某百岁老人就是喜欢吃腣膀的,到头来又有人认为“美食,人生之乐事也”……

确实,自古便有“食、色,性也”的话,要吃东西是人的本性,如今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享受些美食自然也是好事,更何况我中华美食誉满全球。

于是,问题成了“如何既饱了口福又有益健康”了。其实这个问题在全球来说也有一定的普遍性,并非我们一国的问题。许多发达国家都制订有“膳食指南”之类的文件作为指导。我国也不例外:由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邀请营养专家集思广益,讨论制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首版发行于1997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饮食条件亦不断变化,于是十年之后的2007年又作了修订、再版。2016年又再次修订、再版,并以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名义推广。应该说这是一个“国家级”的指南。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吃?答案应该是:按《指南》的意见办。

不妨来看看2016年6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是怎么说的。这指南倒也简洁,共有6条: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食物多样化,具体点说是每天多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营养学家们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食品可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全部需要,母乳之对新生婴儿除外。所以饮食应该多样化,以相互补充。平时工作一忙,煮碗面条、吃点快餐应付的人可能需要注意了。相反的情况也是应该特别提醒的。煮碗面条、吃点快餐应付的固然有,但人们饮食的总体趋势是菜越吃越多、饭越吃越少了。逢年过节、酒店宴客甚至不吃主食或是只吃很少的主食了。主食多为谷类食品,能给人体提供身体活动的基本能量,而且是最“经济”的能量。这里的“经济”二字倒不仅是指谷类食物相对较为便宜,而是指谷类食物中主要含碳水化合物,若无糖尿病,则是最容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素,且碳水化合物经代谢、提供能量后即转变为二氧化碳与水,不难排出体外,可以说是“最清洁的能源”。故这以“谷类为主”四个字的确很是重要的事。2.多吃蔬菜、奶类、大豆

蔬菜能给人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其中深色蔬菜、红色蔬菜所含营养素尤为丰富。其实烹调得法,蔬菜之清香可口,亦属餐桌上的上品。豆类之中黄豆(大豆)的营养价值最高,制成的豆制品更丰富多彩,且易消化吸收,餐桌上应不可少。奶类营养丰富,其中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老少咸宜,乳酸钙更是补钙佳品。酸奶、奶酪不但别具风味,且酸奶之中多含益生菌及有助于人体肠道中益生菌生长的物质,于肠胃之健康、消化吸收之功能更大有裨益。3.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大鱼、大肉”多含贬义,其原因在于这“大”实是指“多”,过多则不利健康,故提倡“适量”二字。不但量应该控制,这肉还强调是瘦肉,目的在于减少脂肪的摄入。脂肪摄入过多易致人体肥胖,肥胖又易引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病,危害健康。故脂肪类食物确乎不宜多吃。鱼与禽肉中所含脂肪较少,鱼中脂肪且多含不饱和脂肪酸,于健康尚有些好处,故应适量摄取。脂肪中的胆固醇实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不过,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也需要一定量的胆固醇参与,人体每日所需胆固醇的量约为1000毫克,其中的七八成人体可以自行合成,因此尚需从食物中摄取300毫克之数,大约也就相当于一个鸡蛋的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所以膳食指南中说可以“适量”吃蛋,而且还有附加说明“连着蛋黄吃”,因为蛋的营养主要在蛋黄之中。4.少油、少盐、控糖、限酒“少油、少盐”是老生常谈了,但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油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盐与高血压有关,而这两者恰是心脑血管病,诸如冠心病、心梗、脑梗、脑溢血的基础。故欲预防心脑血管病,“少油、少盐”仍必须强调。《指南》的要求是每人每日烹调用的油应少于30克、摄入的盐应低于6克。曾有调查显示:上海地区的一般民众,人均每日摄入的油、盐约为61克与11克,成倍超标,实应多多重视。清蒸、煲汤之法或许能少用些油,咖喱、糖醋之味或许也可少放点盐,国人善烹饪,办法应该还是有的。

2016年的《指南》中提出,每人每日摄入的糖应少于25克,因糖摄入过多亦容易导致肥胖。25克这一标准,在一般日常生活中,除非大量饮用含糖饮料,一般问题不大。饮酒总体上来说,对健康弊多利少,《指南》中有每人每日所摄入的酒折成酒精计应少于30克之说。不过,许多专家都认为,其实也很难给出一个多少方属安全的准确说法。饮酒一事,总以节制些为好。5.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这一条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的。浪费食物、暴殄天物,自应避免。有的人家为图省事,喜欢一次烹制许多菜肴,一时吃不完,每日反复烧煮,风味尽失,食欲下降,最后只好浪费了,应加以注意。6.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饮食之目的,除饱口福外,在于为身体提供新陈代谢的原料,以及一切活动,甚至包括心跳、呼吸、消化、吸收、思考、记忆等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故饮食不可或缺,但也不可过量。健康之道在于平衡,故在《指南》中还有吃动平衡,以维持健康体重这一条目。如今我国许多民众总体上是“多吃、少动”,尽失平衡,于健康自属不利,亦应引起十分的重视。

所谓“脾胃乃后天之本”,饮食之事关乎健康,多加注意,口福与健康俱得,岂不妙哉。“病从口入”新说“病从口入”一词以往是用于表述经消化道传染的疾病。欧美国家著名的例子是“伤寒玛丽”的故事:玛丽是个身体健康的家政服务人员,然而在她帮工的人家,几乎家家都有人得了伤寒病,后来经查明,玛丽是个伤寒病菌的“带菌者”,她制作的食物常被伤寒病菌污染,以致许多人“病从口入”地得了伤寒病。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上海地区居民生食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了的毛蛤,引发甲肝大面积暴发。民众都知道这叫“病从口入”。

如今经济发展,卫生条件改善,消化道传染病明显减少。威胁人们健康的是大量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这些疾病的后果远比伤寒病、甲肝之类严重,已成为我国民众主要的致死病因。其中心脑血管病更是独占40%以上,成了对我国民众最严重的生命威胁。

这类慢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但它们并不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因素充其量只是使人们对引起这些疾病的致病因素更为“易感”些罢了,发病的关键还在于致病因素的作用。致病因素许多即在人们的生活行为中,比如饮食不适当、吸烟、酗酒、缺少运动等等。其中饮食不当引发的疾病,应该也属“病从口入”之列。《美国医学会杂志》最新发布了一个重要的研究结果:心脑血管病与糖尿病病人的死因半数以上可以归因于不适当的饮食,并详细给出了10种不当饮食在其中所占的份额:

高钠饮食9.5%,坚果类摄入不足8.5%,加工肉类摄入过多8.2%,ω-3脂肪酸类摄入不足7.8%,蔬菜摄入不足7.6%,水果摄入不足7.5%,含糖饮料摄入过多7.4%,全谷类摄入不足5.9%,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2.3%,以及未加工的红肉摄入过多0.4%。

这组数据十分翔实,尽管美国人的饮食习惯与我们不尽相同,但应该说也很有参考意义,值得我们借鉴。

在这10项不当饮食中居首位的是高钠饮食,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关注。钠的摄入最主要的是通过作为调味品的食盐(氯化钠)吃进人体。我国民众口味素重,人均盐的摄入量居世界第一,我国民众还普遍使用味精(谷氨酸钠),亦是高钠饮食的重要原因之一。曾有报道称美国人均耗盐量每日3.7克,而我国人均则在10克以上,若再加上味精(此物美国人是不用的),以钠而论,何止3倍!高钠饮食是高血压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极为密切。2017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中希望达到的目标中便有:到2025年我国民众人均耗盐量下降15%。要改变民众的口味,绝非易事,看来仅此一项便是任重道远。

大量的肉类摄入,在我国几乎已成生活改善的标志。肉类之中我国民众尤喜红肉,而汉民族尤喜含脂肪丰富的猪肉。我国民众原本有喜食腌肉的习惯,而今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加工肉类更大行其道,且不谈掺杂伪劣之事,即合格的加工肉类中的脂肪、盐,过多食用亦皆不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蔬菜摄入不足是肉类摄入过多的另一侧面,如今许多民众日常菜肴中荤菜多于素菜已成定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人每日应摄入蔬菜300~500克,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一般民众则恐皆不达标。我国各地水果供应充分,但部分民众尚缺少每天食用水果的习惯,甚至有以其为“零食”加以排斥的。

全谷类是指粗加工的谷类,摄入不足的情况在我国亦甚普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曾要求谷类食物应“粗细搭配”,但一般民众仍缺少适当吃些粗加工粮食的意识,自然便会全谷类摄入不足。

其他如ω-3脂肪酸类摄入不足、含糖饮料摄入过多、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等事实上亦是存在。这些饮食问题其实不仅涉及心血管的健康问题,与人体的免疫力、抗衰老能力,甚至防癌等皆有关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人的研究成果自然可以为我所用,饮食与疾病关系密切,警惕“病从口入”,科学的饮食习惯可以带来健康。胆固醇风波

胆固醇是一种脂肪类物质。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它能提供人体活动的能量、保护人体的内脏、维持人的体温……若说其中的胆固醇,其作用就更是重要了:神经传导的介质,犹如邮局装载邮件的邮车,信息靠它传送,而这介质是由胆固醇转化而来;胆固醇是性激素的前身,假若全无,世上将无亚当、夏娃之分;脂肪要在肠道中消化吸收,需要胆汁酸帮忙,胆汁酸则是由胆固醇在肝脏中转化形成;骨骼需要钙,吸收钙需有维生素D,而人体皮肤下面的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一照,便能自动生成……

这些作用是从理论上说的。千百年来人们对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趋之若鹜,其实也只是因为这类食物可口罢了。

到了近代,生产发展,食物丰富,人们大饱口福之时,肥胖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之类却接踵而来。一查,发现竟是与此类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有关,于是有了限制含脂肪、胆固醇的饮食之说。在各类脂肪之中,研究发现:沉淀在动脉血管壁中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以致引发心脑血管病的便是氧化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于是胆固醇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胆固醇固属人体之必需,但多了不行。于是美国、欧洲的心脏学会多次推出控制胆固醇的计划,口诛笔伐、改进食品、研制新药,许多年努力下来还确实有效,随着脂类饮食的控制,胆固醇的摄入减少,血液中脂类成分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的确有了下降。

不意后来事情有了转折。先是有研究发现人体内的胆固醇有近80%是人体自身在肝脏中制造的,吃进来的只占少数,说得绝对些:你一点儿胆固醇也不吃,若你身体制造胆固醇的能力强,血里的胆固醇照样高。这个信息似乎暗示了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并不一定需要严格控制,让老饕们暗喜。接下来又有学究派人物指出,当初说食物中的胆固醇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还嫌不足。更有激进人士认为都是卖降脂药的厂家的主意……

一系列质疑之下,人们注意到美国2015年出版的膳食指南中不再提控制胆固醇的事了。美国人吃面包,中国人吃米饭,吃的东西不尽相同,一般民众本不关心美国人吃些什么、他们的指南说些什么。不料2016年5月13日我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果然也没有限制胆固醇饮食的条文,而是有“适当吃鱼禽蛋瘦肉”的话了。于是很有些人理解为现在不限胆固醇了,甚至网上都有“美国政府都认错了”的说法了。更有人以为血中低密度胆固醇增高也不必治疗了……

孰是孰非,当然应该看是谁说的。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中国卫计委,自然是两国的国家权威机构,假不了。但是,我们也需要正确地解读和了解成文的背景。

据我国相关专家介绍:美国多年强调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颇见成效,2010—2015年美国人均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只有270毫克,降到了推荐量300毫克以下这个范围内了,他们不再强调限制胆固醇,是因此之故。我国的指南中说可以“适当”吃蛋了,这“适当”是多少呢?专家的解释是:“比如每天吃一个鸡蛋”。一个鸡蛋的蛋黄中所含的胆固醇约300毫克,是在合理范围内的,因为人体也需要一定的胆固醇。何况鸡蛋黄中所含的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皆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适量摄入有益健康。

所以营养学专家的说法是:在膳食指南中未提胆固醇的限量问题,不等于可以放开吃进许多的胆固醇,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只能“适当”地吃一点。膳食指南说的没错,只是人们不能误读。

在这“不再限胆固醇”的风潮中,有人觉得既然可以放开吃进胆固醇,那么何必再做降胆固醇的治疗?一下子心脑血管病治疗的基础也动摇了。于是临床专家们赶紧强调:食物中的胆固醇吃了未必皆能百分之百地吸收,吸收了的胆固醇转化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并不一定,但血液中的胆固醇却是已经是明摆在那儿的了,若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则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势在必然。所以饮食中的胆固醇或许可以“放开”一点,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了则必须治疗,不能放松。

话说回来,虽说人体内的胆固醇绝大部分是人体自己制造的,但若是已经“血脂增高”了,再吃进许多胆固醇也是不适合的,其理自明。实在应该吃得淡些、更淡些

这些年来由于糖尿病的病人猛然增多,糖的名声坏透。新闻媒体对糖多有挞伐,无糖面包、无糖糕点充斥于市,无糖也成了一个卖点。其实面包是面粉做的,糕点的主料也是面粉,面粉即淀粉,其化学成分就是多糖,一旦分解,统统变成葡萄糖。

在糖遭受口诛笔伐之时,盐却躲过了人们的视线。在某种意义上说,盐甚至受到人们的推崇。我国民众普遍认为多吃点盐才有力气,认为盐能“吊鲜”,少了盐菜便“淡而无味”。以致据统计,我国民众人均耗盐量居世界第一!

盐的化学成分为氯化钠,无论氯或钠皆为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如若缺乏可致低钠综合征,的确会导致全身无力、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病况。然而盐的过量摄入亦会引起许多疾病。其中最主要的便是高血压与胃病。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溢血的元凶之一,甚至有“没有高血压,便没有脑溢血”之说。而我国高血压病患者甚众,据估计约有3亿之多,不过其中约半数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了高血压病而已。高血压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父母患高血压病的,子女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明显加大,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也是高血压的重要原因。高血压的发生还与人的生活行为相关:高脂肪饮食、缺少运动、吸烟、嗜酒、情绪急躁等都与高血压的发病相关。此外,盐的摄入过多,更是引发高血压的一项重要因素。

当血液中盐分过多时,人体内的“化学感受器”便兴奋起来,使人感到口渴,于是人便要喝水,水被吸收入血液,用以稀释过多的盐分。即使不喝水,当血液中盐分过多时,人体组织里的水分也会透过毛细血管被吸收进入血液之中,使血中过多的盐分被稀释,以达成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不管是哪种情况,结果皆是使得血液循环的总量增加。一个人平均约有4000毫升的血液,吃得太咸的人,据研究,血液循环的总量约可增加15%~20%,即4000毫升的血液加了600毫升至800毫升的水。这些液体都要心脏将它们“循环”起来,心脏被迫加强收缩的力度,且不说日久可致心力衰竭之事,即只论心脏收缩力加强,搏出的血液对血管壁的冲击力也就增大,而血管受到冲击力的大小,即是决定收缩压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当血管中流动着的液体量大,心脏舒张、血管壁受到冲击力扩张后,回缩时受到的阻力便也增大,便是舒张压增高的原因。除此之外,当血液中盐分过多时,肾脏便会分泌更多的“肾素”,而肾素则会使得人体内不活跃的“血管紧张素原”演变为具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顾名思义,是使血管紧张的物质,血管紧张的表现便是血管收缩,血管收缩了,血压自然升高。就好比:孩子长大了(血液循环的量加大),旧衣服穿在身上会觉得“紧绷绷”,偏偏这衣服又缩水(血管收缩)了,这就更“紧绷绷”了,也就是血压升高了。在我国大凡盐消耗量大的地区,高血压的发病率即高,便是明证。

盐摄入过多还与胃病有关。其实我们吃的美味佳肴也只是饱了口福而已,胃则是被动地承受这一切。胃分泌的一层黏液均匀地依附在胃黏膜上保护这层黏膜。可惜的是这层黏液却不耐盐,盐能直接破坏这层黏液,使胃黏膜失去保护,以致酸甜苦辣直接刺激胃的黏膜,甚至致癌物质亦得以长驱直入,胃岂有不病之理。据估计我国约有1/5的人一生中曾患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患急、慢性胃炎的便更多了。胃癌甚至曾经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癌的病因甚多,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便是重要的病因之一,但高盐饮食的摄入确也与之有关。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恐亦与北方人吃得较咸有关。

当然,人不能不吃盐,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每人每天摄入的盐以不超过5克为宜。我国的“膳食指南”考虑到我国民众的饮食习惯,提出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须知这里所指的6克,是以氯化钠来计算的,故除食盐之外,酱油中的盐、咸鸭蛋中的盐、咸菜里的盐等等,凡是摄入的盐分皆应包括在内。据最近的一份资料显示,我国居民每人每天摄入的盐平均为10.5克,则是明显地超标了。

以前我国民众食入的盐分过多,可能与经济与食品保鲜技术落后,过多食用盐腌制的食品有关。而今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每日所食之菜肴增多,也许我们的口味并未变得更重,但我们现在吃的菜,无论品种或数量皆比过去有明显的增加,随着这些菜进入我们体内的盐,也在不经意中明显地增加了。

我国民众对于饮食不宜过分油腻,多数已有些认识,但对于高盐的摄入对健康的影响则大多并不知晓。所以通常说到饮食宜乎清淡,多只理解为不可过于油腻,其实不仅是少油,这个“淡”字当中的少盐之意,是万万不可将其“淡化”了的。

或许精确控制一天食入多少盐是有点困难的,但至少“吃得淡些有益健康”,应成为我国民众的共识。喝水的学问

俗话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其实男人也是水做的,没有水,泥怎么能成形?岂止人,一切生物体,不论动物、植物,甚至细菌都含水,也就是“水做的”,至少都有水的参与。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宇宙学家要考察某个星球上有没有生命,首先考察它有没有水,若是连水也没有,生命之事就免谈了。

人是在陆地上生存的动物,但生物学家研究认为,陆地上的动物都是从水生动物进化而来的。那是上亿年前的事情,我们并没看到,但人的胎儿却确确实实是在妈妈子宫里泡在羊水里形成、长大的。婴儿身体里80%都是水,成人也有70%,换句话说,一个100斤重的人,其中70斤是水。人体中的血液、淋巴液、脑脊液的主要成分都是水;人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浆(细胞质),浆者水也,至少其中主要是水。

生物体都是在不断新陈代谢的,人体内的水也在不断地新陈代谢,大便、小便、出汗、呼出的水气都排出水分,还有参与身体构造的水分,所以人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分,以维持水在人体内的收支平衡。若是缺少了,便会影响健康:缺水2%~3%人便感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缺水5%便会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缺水10%便会昏迷不醒、性命难保。

人需要喝水。喝多少水呢?这就有学问了。有人统计了人一天中排泄物中的水分、出汗、呼出的水气,从而算出人需要补充的水分。不过有人尿多、有人尿少,夏天汗多、冬天汗少,还有参与身体构造的水分,每天是多少也没法精确计算,当然也不必精确计算,有个大概的数字也就行了。中国卫生主管部门曾发布过一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文件,其中提到每人每天饮1200毫升至1600毫升水。这个“指南”到2016年再版时提到的数字是1500毫升至1700毫升,又增加了一些,看来是提倡多饮些水的。1500毫升至1700毫升,这数字本身就有一定的范围,确实,夏季可能要多些,冬天可以少点;干体力活的可能需要多些,整天休闲的可以少点,倒也无需精确限定。

这1500毫升至1700毫升水怎么个喝法呢?一次喝下去肚子太胀,有人研究了:一天24小时,去掉睡眠8小时为16小时,把这些水平均分配,每小时喝94毫升至106毫升。倒也“科学”,只是太烦琐了些,当然也没这么严格的必要。大致一天四五杯水,上午、下午、晚上大致均匀地喝下去便是了,喜欢喝水的、感到口渴的,随时再多喝些也好。

有人说:“早晨起床要喝一杯水,因为一夜没喝水,身体缺水,血液浓缩,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脑栓塞。”这话也不错,有心脑血管病基础的老人宜加注意。若非有此基础者,早晨起来就喝水也是好的,不然用早餐时进食些流体食物也行。有人说:“晚上不能喝水,不然夜里尿多影响睡眠。”这话也不错。不过,人在睡眠时肾脏有浓缩尿液的功能,夜间多尿实多见于肾脏浓缩尿液的功能减退的老人,而非只因多喝水引起,当然,临睡之前大量饮水也不适宜。还有人说:“不要等口渴了再饮水,口渴了身体已经缺水了。”这一点也应赞成。不过口渴了,说明身体需要水了,此时喝水就更为必要了。身体缺水时就口渴,正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应。

总而言之,多喝点水好,除非患有肾炎、肝腹水、心力衰竭。多饮则多尿,尿中多为应排泄之废物,自然以多排掉些好。

喝什么水?河水、井水、自来水,自然以自来水最好,国家对自来水订有质量标准,只要符合标准,便可饮用,只是因为担心在管道输送过程中被污染,因此提倡烧开后再喝罢了。不过如今却又有了许多诸如矿泉水、蒸馏水、太空水、离子水、加氧水等等,各唱各的调,都说自己的好。其实对于饮用水,基本的要求只是清洁、无害两项而已。加了什么钾、钠、镁的,其实在饮食中都有,人们原本不缺。加了氧的,人非鱼,怕也不能吸收,又有何益?

以饮料代水是人类的智慧。喝茶好,红茶醒脑提神,绿茶清热利尿,不过茶叶中含鞣酸,摄入过多会影响铁等矿物质的吸收,而铁是制造红细胞的原料,故喝茶亦不宜太浓。咖啡中含绿原酸等物质,有抗氧化的作用,或可有利于延缓衰老,但一时喝得过多可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故亦宜适当控制。含糖饮料少喝点可以,过多易致肥胖,甚至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盐开水实无必要,如今人们盐的摄入早已超标,摄入过多则易致高血压。以啤酒代水绝可不取,虽说啤酒中酒精浓度不高,但大量饮用,摄入的酒精亦甚可观,酒精对健康之危害,“你晓得的”。

喝水的学问,简单说来便是:“赞成在合适的范围内多喝些水”,这水需清洁无害,其他方面其实也无太多的讲究。吸烟之害:迟到的认识

肥头胖脑的丘吉尔面带微笑、嘴上叼着一支雪茄,镇定自若地指挥着抗击希特勒的战争。叼着一支雪茄,几乎成了丘吉尔的招牌形象。

说叼着雪茄、镇定自若,并不暗示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美国总统罗斯福不吸烟,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也没见他惊慌失措。而丘吉尔是当时的英国首相,英国上流社会应该讲求绅士风度,吸烟有害健康,首相先生如何能公然吸烟?“健商”为何如此不高?

吸烟一事考诸历史,说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带回了烟草的种子在欧洲种植,大航海时代,吸烟遂逐步在全球流行起来。如此算来这吸烟也应有了五六百年的历史了。不过人类真正认识吸烟的危害却是近几十年的事。

虽说有人考证出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在他的著作《物理小识》中说到:淡巴菇(烟草一词的音译)久服则肺焦,吐血而亡。此处应是指吸烟引发肺癌。不过这一认识似乎影响不大,既无进一步的研究,亦未引起世人的重视,可能是因为其时吸烟者为数不多,而且其时人的寿命多短,这种毒性需有相当积累方能导致的危害,多未能充分表现之故。

吸烟之盛行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其时人们发明了卷烟(香烟)并制成了卷烟机,火柴亦得以广泛使用,使吸烟变得价廉和方便了,于是从达官贵人到贩夫走卒都吞云吐雾起来。随着医药的发展,人的寿命延长了,于是吸烟的危害逐步暴露出来,并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1950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名为《吸烟可能是支气管肺癌的发病因素》的研究论文,开启了系统研究吸烟危害之先河。1964年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的健康白皮书指出:吸烟危害健康,应设法减少烟草的消费。直到1994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才正式认定尼古丁的成瘾性。有了对尼古丁成瘾性的认识,诸如尼古丁受体阻滞剂等有助于戒烟的药物才逐步开发出来。

虽是迟到了几百年的认识,但终究时代不同了,知识、信息“全球化”了,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逐步得到了全球卫生界的认同。不过,卫生界认同了不等于事情就能办好了。由于尼古丁的成瘾性,吸烟稍久之人对其中的尼古丁产生了依赖,一旦停止吸烟便可产生种种不适,若不寻求医药的帮助,吸烟者往往对烟草欲罢不能,难以摆脱。这事让各国政府亦觉犯难:烟草并非毒品,尼古丁依赖者一般并不危害社会,无法立法禁绝。更何况烟草商还能提供大量税收,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各国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于是许多国家的政府只好宣传吸烟有害、规定公共场所不能吸烟等等。

吸烟的历史五六百年,认识吸烟有害健康才60余年,而且最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医学界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吸烟会引起肺癌”,而在吸烟者中则有人会反诘:不吸烟者亦会生肺癌。

吸烟对人之危害并不只在于引发肺癌。20世纪80年代人们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理时发现:脂肪类物质不是简单地停滞在动脉之中导致动脉阻塞,引发心脑血管病,而是钻入动脉血管壁中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病,脂肪钻入血管壁中的先决条件则是动脉血管壁最内层的膜,即内膜的损伤。而吸烟是损伤动脉内膜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吸烟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来得早、来得严重。丘吉尔先生死于脑卒中看来与他嗜烟不无关系。

近年的研究还表明,吸烟不仅与肺癌、心脑血管病有关,还是致癌因素中的“大头”,喉癌、食管癌、膀胱癌、肾癌、胰腺癌、肝癌、乳腺癌等的发病因素皆与之有关。肿瘤学家研究认为人类癌症的发生甚至近4成应归咎于吸烟。故若不控烟,防癌之事即无从谈起了。

其实除了癌症、心脑血管病外,慢性呼吸道疾病,即老慢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等一系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更与吸烟关系密切,甚至据估计,吸烟者最终发生此类疾病的概率在70%以上,其危害面当不在癌症与心脑血管病之下,而此类疾病亦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中国居民死因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病为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之首,次为癌症,第三即慢性呼吸道疾病。故可明确表述为: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因之疾病皆与吸烟有关!甚至有更为直接的表述称,我国现有3亿多烟民,其中至少1亿以上的人员将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这还未包括被动吸烟造成对生命的损伤。

统计学的结果令人触目惊心,但它显示的却是事物的本质。如今科学昌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其真相已大白于天下,而且对尼古丁成瘾的解脱尚可寻求医药的帮助。人是理性的动物,应该可以在健康与屈从于尼古丁依赖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嗜烟者之辩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已成定案,“百害而无一利”是此案之结论,即使烟草公司亦只能做点声称可以“减害”之类的小动作,无法“扭转乾坤”地证明吸烟对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好处,哪怕是一点点儿的好处。

不过在嗜烟者中则还流传着一些说法为他们继续吸烟作辩解,且在吸烟者中以及一些不明事理的家属中还有点市场。这些说法对推行控烟工作殊为不利,实在应该有些针对性的澄清,方能以正视听。

说得最多的便是某领导人既抽烟又喝酒,活到多少岁之类。当然人们也会说:他们的生活条件好、医疗照顾好。这话当然也不错。不过“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也是不同的,或许某人可以不生癌,但却可能患上“老慢支”等等。而且即使生活条件、医疗照顾皆较好的领导人员也并非一定皆能长寿,工作繁忙固是原因之一,但归根结底还是这句老话——“人是不同的”——不能以个案推及整体。“吸烟的人倒不一定生肺癌,不吸烟的人却也会生肺癌”是许多吸烟者的自我安慰之词。说的倒也是事实,这些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仔细分析下来,其中不吸烟者肺癌发病率的升高对此“甚有贡献”。究其所以,应是:被动吸烟、环境污染以及寿命的延长所致。寿命延长自是好事,但却为被动吸烟与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积累创造了条件。寿命还是要长的,环境也是要治理的,被动吸烟也是应该制止的,所以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都在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甚至不在室内吸烟的行政法规。不吸烟的人生了肺癌并不能证明吸烟不会引发肺癌。这道理简单得就与吃了不清洁的东西会拉肚子,不能因为看到某人没吃这东西也拉了肚子(比如因为受凉),便认为可以吃这不清洁的东西一样。吸烟的人当然不一定都会生肺癌,但是生肺癌的人90%都是吸烟的人啊!最新的一个资料中提到男性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较不吸烟者高23倍,女性高13倍!“抽烟的人不得‘非典’”,这也是曾经流行一时的吸烟者用以自我安慰之词,事实上吸烟久者肺功能多差,不但容易感染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而且一旦感染大多病情严重。所谓不得“非典”之说实出无稽,据说是“非典”流行之时有发热、咳嗽者被误诊而隔离,其后经相关病毒检查证实并非“非典”,实为吸烟者常见的支气管肺炎,故而解除隔离,此君如释重负,著文记述其事,称幸而为吸烟者常见之支气管肺炎,而非“非典”也。不意却被嗜烟者误读为“抽烟的人不得‘非典’”了。其实类似的说法早年还有“吸烟者不易得抑郁症”之类,后来证实是烟草公司资助的“医学研究”,西洋镜揭穿,无人再信,烟草公司也就不再做徒增骂名之事了。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有滞后性:不但不积累到一定的量,表面上并无明显的危害显现出来,而且在戒烟之后也并不能立即完全消除对健康的影响,以致有人在戒烟之后的不久的时期内,却仍然发生了某些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在一些嗜烟者看来:本来(指吸烟时)好好的,戒烟反而戒出毛病来了。于是便有人创了一个“平衡说”,谓是:吸烟日久,人体与这尼古丁已经达成了平衡,戒烟打破了这个平衡,反会引发疾病。此说在嗜烟而又不考虑戒烟者中流传甚广,也是使其家人放弃力主其戒烟的主要原因。早年英国曾报告了一项研究结果:对一批戒了烟的男性医师追踪观察他们与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发现这些疾病在他们戒烟后的发病率逐年下降,直到第16年才与从未吸烟的同龄人相同。亦即到戒烟后的第16年,吸烟对这批人的危害才彻底消除。所以应该避免染上这一嗜好,而戒烟也应尽早。至于“平衡”一说,事实上描述的是对尼古丁的依赖,不断吸烟满足了烟瘾者对尼古丁的依赖,没有出现“戒断(尼古丁的)症状”,但表面上的相安无事,事实上在酝酿着严重的疾病,这种“平衡”怎么能放任它呢?打个比方说:狼要来吃孩子,每次来给它一块肉,它不吃孩子走了,你以为狼和肉“平衡”了,但是你的肉把狼喂大了,它不再满足于这块肉了,你家的孩子就危险了。

关于这烟草对健康危害的滞后性与彻底消除的不易,确也有嗜烟者知道,随之又引发另一种误解,以为既然要16年才能消除,那么已经患病或是已经进入老年的嗜烟者戒烟就没有意义了。此说在老年人中也有市场。但需知:“16年方能彻底清除”的说法,强调的是烟草对健康的危害的顽固性,而且16年是指统计学理论上的彻底清除。事实上,许多烟民成功戒烟之后不消数日便会感到呼吸之顺畅,不消两月便觉精神之振奋,甚至食欲增进以致体重增加了。若已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戒烟后症状亦会减轻、药效亦可提高,甚至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疾病的发展。所以说“戒烟永远都不嫌晚”,戒了,总会带来之后在健康上的好处。显然,早戒早得益。

又有人以为吸烟有害健康是指吸香烟,即纸烟,似乎吸雪茄因其花费大,质量必定好,或许对健康的危害便会减少。其实雪茄亦烟草制成,烟草质量的好坏与其对健康危害的大小并无相关性。尚无任何报告比较出雪茄在影响人类健康上较普通香烟有何优势,而且因善吸雪茄者多会将其烟雾在口腔中停留、品味,故有研究报告称吸雪茄似乎更易引发口腔癌。

如今我国流行的是加了“过滤嘴”的香烟,加“过滤嘴”的目的是滤掉一些烟焦油,此物中多含致癌物质,滤掉一些自然好一些,因此颇有些吸烟者以为此种带“过滤嘴”的烟可以但吸无妨。但是,这“过滤嘴”能滤掉多少烟焦油?而原本一支烟的后1/3至1/4是作为烟蒂丢掉不吸的,加了这“过滤嘴”的香烟则必被人完全吸尽,因此吸入的烟焦油总量未必减少,而其他有害物质之吸入必定更多,此种“过滤嘴”香烟岂能但吸无妨?

又,我国多年来推行“低焦油烟”,似乎应是减少了对健康的危害。但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指出:“低焦油烟”并不会减少对健康的危害,因“低焦油烟”只会促使嗜烟者更多地吸烟。至于“人参香烟”、“中草药香烟”之类,更是对中医药的糟蹋,无需辩驳了。

控烟一事,在我国任重道远。嗜烟诸君迫于尼古丁依赖,不得已而作某些说词,或情有可原,但医学界和卫生管理部门对此应该有些针对性的阐述,方能予以正确引导,只是重复“吸烟有害健康”是明显不够的了。饮酒其实也伤心

饮酒之事遍及全球,且历史悠久。可说地无分东西、人无分贫富,欧亚美非,各色人等,除了由于宗教信仰而禁酒者外,俱有饮酒之事。酒精有成瘾性,可引起人的依赖,因此,各国各地、各朝各代皆有嗜酒之人。对于嗜酒之人的看法则大相径庭了。以我国论,对嗜酒之辈或称之为酒鬼或谓之为酒仙,大致也是“看人说话”,看他是什么人、有什么作为而定了。李白“斗酒诗百篇”,姑不论这诗是不是因为喝了酒才写出来的,这李白能叫高力士脱靴、磨砚,皇帝也让他三分,总不能称之酒鬼吧;阿Q喝了酒只会唱一句:“手执钢鞭将你打”,怎么也算不上酒仙。

抛开这些社会性的话题不谈。喝酒误国、误事,也主要在于国之大员,对于芸芸众生而言,实在应该关注的是酒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

酒精伤肝,酒精可引起肝硬化、肝癌尽人皆知。不过大多以为酒精伤到肝脏,必定是终日烂醉如泥之人。事实上,如今十分常见的脂肪肝,人们望文生义,以为皆是脂肪摄入过多所致,实则其中便有一部分属于“酒精性脂肪肝”,其发生即与酒有关。还有人体检发现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