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标语——中国墙壁上的历史(全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21:34:51

点击下载

作者:陶永灿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标语——中国墙壁上的历史(全彩)

老标语——中国墙壁上的历史(全彩)试读:

序 见证时代

翻开陶永灿先生的这本书,我突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那些曾经书写在破旧的墙壁上、镌刻在我们脑海深处的许多老标语,竟然在恍惚中渐行渐远地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最主流的标语形式就是用红漆刷写的一些字体简单的宣传文字,墙壁上是清一色的革命口号和毛泽东语录。无论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冈山精神,还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至理名言;无论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豪迈佳句,还是鼓舞战士为了“人民的胜利”,甘愿流尽最后一滴血。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十年代,国家初安,百废待兴。领袖寄予马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勉励之言,一夜之间就被迅速悬挂在全国校园的墙壁上,伴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一晃几十个春秋。还有那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也在最短时间内写在全国各个操场的墙壁上。这些语句,满怀着领袖对青少年的期望与关切,影响极其深远。时至今日,这些勉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话语,仍旧没有过时。

六十年代,“超英赶美”的苦果让人难以下咽。梦醒后,大家才知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一个荒诞的伪命题。在那个满眼荒山、粮食短缺的困难时期,早在延安时期就已诞生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时又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依托。这时,一个身材矮小、内心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不经意间改变着国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向雷锋同志学习”也顺应潮流并成为家喻户晓的标语和口号。再之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口号将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改造成了农民,即便“文革”结束,仍有许多知识青年扎根农村干革命。

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新世纪……中国步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发展时期。琳琅满目的商品、鳞次栉比的楼房、更新换代的汽车、把世界变成地球村的互联网,伴随着我们的选择更加多样化,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的巨大转型让很多人失去了思考,也让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浮躁、冷漠与迷失。

再翻开这本《老标语——中国墙壁上的历史》,看到那段“白军士兵是工农出身,不要拿枪打工农”的标语,仿佛回到了战火激昂的年代,为红军战士“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斗争智慧叫好;看到“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标语,我能体会到父辈们在那个“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的艰辛与酸楚;看到“必须把粮食抓紧,必须把棉花抓紧,必须把布匹抓紧”的标语,我又想起了“民以食为天”的古语。

正如作者所说,随着古旧建筑日渐减少、年代久远、风雨侵蚀,老标语越来越少。然而这些标语所承载的那一段历史和时代的精神,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苦难、不屈、坚韧和乐观。时至今日,仍然值得人们纪念、品读和反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论何时,都要有一种精神。黑明2011.12写于北京

第一章 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欢迎穷人来参加

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的简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消灭刘湘与中央红军共同北上抗日!丁一红四方面军在长征中刻的标语《红军长征史》供图

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1930年后,又逐渐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组成了第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和“清剿”。全国红军最多时发展到约30万人。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战略指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各路红军分别于1935年9月、10月和1936年10月先后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和甘肃南部地区会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同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协议,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后又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在江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交界地区坚持斗争的红军和游击队(琼崖除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 江西三湾Jiangxi Sanwan

●战略转移上井冈

●军队绝对服从党的领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1930年1月5日,毛泽东为了批判党内存在的悲观思想,写了著名的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扫除军阀作风,实行军队民主!工农革命军党支部这是三湾改编纪念馆里的宣传画。

●暴动胜利万岁

●秋收起义口号宣传

一、暴动打倒唐生智

二、暴动打倒省政府

三、暴动打倒国民政府

四、暴动杀土豪劣绅

五、暴动农民夺取政权

六、暴动没收土豪劣绅的财产

……以上标语2009年6月5日摄于江西省井冈山市三湾乡三湾

三湾乡位于吉安市永新县西南,距县城39公里,南邻井冈山市龙市镇(原宁冈县城),西接湖南省茶陵县,是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发生地。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三湾,在枫树坪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并从此走上了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三湾现有“三湾改编”旧址群,包括枫树坪、士兵委员会旧址(泰和祥杂货铺)、毛泽东旧居(协盛和杂货铺)、红一军红一师红一团旧址(钟家祠),以及九陇山革命纪念碑和陈毅旧居等著名革命遗址,其中多个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决定去三湾改编的由来

秋收起义后,1927年9月19日至20日,部队到浏阳文家市集合,毛泽东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错误意见,把部队引向罗霄山脉的井冈山,准备去当红色“山大王”。当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走到萍乡县芦溪镇时,遭遇赣敌朱培德部队和地主反动武装的偷袭,部队伤亡三分之一,总指挥卢德铭也牺牲了,部队冲出包围后,士气低落,成了一支溃散的队伍。有些士兵不愿归队,丢枪逃亡,部队面临解散的边缘。

当部队到达莲花县三板桥时,毛泽东叫来何长工,牵来一匹马要他到永新找个上井冈山途中的安全休整地。9月25日下午,何长工骑马越过莲花与永新的分界岭——朱岭坳,来到永新境内的石市村,找到了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农会干部汪季元。汪季元介绍说,高溪过去,翻越十里山,有个九陇山脉,在群山环抱的山沟里,有个小村叫三湾。那里既没有地方反动武装,又能摆脱敌军追击,同时可走宁冈茅坪的山路,直达罗霄山脉。

何长工在汪季元家吃晚饭时,还了解到井冈山有袁文才、王佐两支队伍。他立即骑马返回三板桥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听后,当即决定去三湾。三湾改编的一些具体情况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永新县三湾村。

毛泽东住在路边“协盛和”杂货铺里,店老板叫张四祥,主要卖布、豆腐等。杂货铺后面还有个酿酒的地方。部队指挥部驻在离杂货铺约一里的地方,驻地旁边还有个染布坊叫“泰和祥”。

部队从文家市出来,由于粮食不足,缺医少药,加之天天翻山越岭,还要对付国民党军队和反动地方武装的不断追击、骚扰,大家饱尝艰辛,饥饿、疲劳、疾病接踵而来,士气低落。特别是9月22日,部队在萍乡的芦溪遭到赣敌朱培德部队的袭击,虽然突出重围,但伤亡很大,连总指挥卢德铭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芦溪受挫后,部队中弥漫着一股消极情绪,一些人看到失败似乎已成定局,纷纷不告而别。有些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共产党员,也在这时背弃了革命,走向叛变或者消极的道路。一营的一个排,在排长的唆使下,利用放哨的机会全部逃跑,并且带走了所有的武器。逃亡变成了公开的事,不少人还互相询问:“你走不走?”“你准备往哪儿去?”这样,部队由1500多人锐减到900多人。

由于暴动时,只是各路部队相约进攻长沙,来不及对部队进行集中整训教育,起义部队中的军官大多都是从旧军队过来的,残存的旧军阀主义习气较为严重,随意打骂士兵的现象经常发生,秋收起义前军官每顿饭都是四菜一汤,士兵则是粗茶淡饭,官兵待遇极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待遇在士兵中形成了逆反心理,使官兵之间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阵营,这种情形直接影响了官兵之间的团结和部队的战斗力。

因此,要不要对部队进行改编和整训,能不能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官兵不平等的现象,不但决定了部队将走向何种性质,也决定了部队能不能胜任越来越频繁而残酷的战斗。只有让士兵成为部队的主人,部队才能对士兵具有凝聚力,才能把士兵群众紧紧地团结起来,部队才能迸发出超强的战斗力,这对于人数不多但却要面对武器装备和人数都要强于自己几十上百倍的弱小的工农革命军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开展思想工作,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当天晚上,他在“泰和祥”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会上,初步总结了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分析了部队的政治思想情况和组织状况,决定对工农革命军进行整编。会上还增选了宛希先、熊寿祺为前委委员。

第二天清早,部队在村前枫树坪集合。那棵有千年历史的大枫树,红叶映着霞光,好似一团大火球。当身材魁伟的毛泽东向部队走来时,大家开始活跃起来。和往常一样,毛泽东还是身穿蓝色士林布长衫,脚蹬草鞋,紧绑裹腿,像一个普通战土。他站在枫树下一块大石头上激昂地说:“同志们!现在敌人只是在我们后面放冷枪,这有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我们都是暴动出来的,一个人可以当敌人十个,十个可以当他一百。我们现在有这样几百人的部队,还怕什么?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和胜利!”接着毛泽东又提高了嗓音说:“我毛泽东干革命,一不图升官,二不图发财,三不图养家糊口,只图天下劳苦大众得解放。此行前去,山高水长,任重道远,你们跟着我走,可能很苦、很危险,但也很光荣。人各有志,不能勉强。有愿意跟我走的,请站到左边来,我热烈欢迎;有愿意回家的,请站到右边去,我热烈欢送,并且发给路费!”

队伍静了片刻。宛希先举起手中的武器,吼了一句口号:“跟着毛委员打天下,坚决革命到底!”他第一个站到了左边。紧接着,张子清、伍仲豪、陈伯钧、何长工等也站到了左边。

最后留在右边的十几个人,每人领了五块光洋,但不准携带武器,各自散去。

毛泽东对几个前委委员说:“立即开会,重新组建编制!”

工农革命军从9月29日至10月3日,在三湾进行了整编。一、组织上进行改编。秋收起义时,工农革命军有4个团5000多人,现在剩下的不到1000多人,毛泽东把原来一个师四个团的建制缩编为一个团,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陈皓,党代表何挺颖,下辖两个营,即第一营和第三营。编余干部成立军官队。将伤病员与战斗人员分编,成立卫生队,护理伤病员。此外,还有特务连和辎重队。二、确立“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毛泽东总结大革命时期和这次起义受挫折的深刻教训,深感军队中党组织的力量和党的领导的薄弱。为了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改编时即开始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班排有小组,连有支部,营、团建立党委,并在连以上各级设置了党代表。连队的支部书记都是由连党代表担任的。三、实行民主制度,成立士兵委员会。工农革命军以一部分国民革命军为基础改编而成,那些从旧军队来的军官,仍然留恋着坏习气和旧生活。他们打骂土兵,官兵关系紧张。毛泽东在改编时,决定在部队中实行民主制度,在连、营、团建立土兵委员会;废除繁琐的礼节;取消雇佣制;官长不准打骂土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经济公开,由士兵管理伙食;官兵待遇一样,等等。三湾改编的意义

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同时,三湾改编的三项重要内容之一——实行民主主义,也对团结广大士兵群众、瓦解敌军起到了巨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湾改编又丰富了我党早期的统一战线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统一战线工作出了很大贡献。

三湾改编除了将人数不多的部队由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和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以外,针对当时部队中存在的军阀主义作风严重的问题,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实行民主主义的具体表现是设立了士兵委员会。三湾改编后,红军连以上都设立了士兵委员会,红四军的军级士兵委员会主任是陈毅。士兵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有五项:一是参加军队管理;二是维持红军纪律;三是监督军队经济;四是作群众运动;五是作士兵政治教育工作。

在军队中建立士兵委员会,让士兵群众参加军队的民主管理,以确立新型的官兵关系,这是对建军原则的一个重要创造。关于士兵委员会的组织和任务,陈毅在1929年9月1日所写的《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作了详细而具体的叙述:“在军、团、营、连均设士兵委员会,官长同时为士委会员。全连士兵大会选举5至7人或9人为连士委执委,推举1人任主席。以全营人数按每5人选举一代表组成全营士兵代表会,推举11人至13人组成营士执委,推举1人任主席。按全团人数每10人举代表一人组成全团士兵代表会,推举17人至19人组成团士执委,推举1人任主席。全军按30人或50人举一代表组成全军士兵代表会,选举19人至21人或23人组成军士执委,推举1人任主席,军士执委选5人至7人为常委,团举5人或7人为常委,营举3人或5人为常委,连无常委机关。军、团常委均设机关于政治部内日常办公,营常委不设机关。”“此外士委会与军事机关的关系,士委只能对于某个问题建议或质问,而不能直接去干涉和处理,士委开会必须由党代表参加,等于一个政治顾问的性质。在非常时期党代表可以解除士委,或不准其开会,另诉诸士委代表会。”这又有效地防止了极端民主化在部队蔓延。

自从实行了民主主义制度,士兵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士兵群众的革命热情大大地激发起来,士兵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对部队建设的责任感也明显加强了。部队中出现了一种官兵一致、上下平等的新型官兵关系。

三湾改编,使部队兵精将锐,面目一新。为了早日进军井冈山,毛泽东率领改编部队700余人立即启程告别三湾,当天抵达宁冈县古城。此后,三湾便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三湾降了北斗星,满山遍野通通明。一九二七那一年,三湾来了毛司令。2 江西茨坪Jiangxi Ciping

●工农革命红军是为劳苦工农谋利益的先锋队

●共产党十大政纲

1.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

2.没收外国资本企业和银行。

3.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

4.推翻军阀国民党政府。

5.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6.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救济失业社会保险等。

7.没收地主阶级土地耕地归农。

8.改良士兵生活分给士兵土地和工作。

9.取消一切军阀地方政府的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累进税。

10.联合世界上无产阶级和苏联。中国工农红军独八师二团政治办公处宣

●消灭残余□匪红独八师二团政治办公处宣

●实行马克思主义实行共产主义

●剿匪军 不拉夫红军第四军十一师卅三团一营一连士兵委员会

●拖枪投诚者赏洋卅元

打倒新旧军阀暴动起来夺取湖南政权

红军第四军十一师卅三团一营一连士兵委员会以上标语2011年5月17日摄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镇行洲村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洲红军标语遗址茨坪

行洲红军标语旧址位于井冈山市茨坪行洲村。

茨坪,原是井冈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新市址已迁入厦坪)。茨坪因古时候长满柿树,称为柿坪。因当地人念“柿”为“茨”,后渐改为茨坪。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到达茨坪,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茨坪曾是井冈山根据地的中心,也是整个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方单位的所在地。湘赣边界党的前敌委员会、特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防务委员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部、军官教导队、军械处、新遂边陲特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都先后迁来这里。毛泽东就是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井冈山的斗争》。

行洲,又称小行洲,位于井冈山南面,距朱砂冲哨口5公里,毛泽东、朱德等都曾在这里居住过。古时候这里人烟稠密,是个繁华的地方,当地人称为“行洲府”,流传着一句:“行洲府,茨坪县,大小五井金銮殿。”

1928年五六月间,红四军在行洲村的民房墙上刷写标语三十多幅。1929年1月以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失败,白色恐怖中,国民党政府实行“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政策,行洲的许多房屋被烧毁。为了保护这些标语,人们用一层黄泥巴把整面屋墙糊起来,把标语覆盖在里边。1973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首次发现了这些被泥土覆盖的标语,洗掉泥土后,字迹清楚地再现出来。1982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组织力量,恢复了倒塌的部分房屋。2000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井冈山行洲红军标语遗址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井冈山革命遗址中唯一保存完好的红军标语群,它是井冈山斗争珍贵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井冈山斗争的重要文物资料。3 江西茅坪Jiangxi Maoping

●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造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军队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用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的割据,布置长期斗争;集中红军相机迎击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欢迎穷人来参加!红军第四军士兵委员会

消灭屠杀工农的国民党!

消灭新旧军阀战争

消灭代表土豪劣绅的国民党!

国民党是土豪劣绅的走狗工农革命军宣以上标语2009年6月4日摄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茅坪村八角楼茅坪乡与八角楼

井冈山市茅坪乡位于井冈山市中部,地处黄洋界下,东邻柏露乡,南接大陇镇,西和西北与葛田乡交界,北与新城镇相连。1962年设茅坪公社, 1966年改茅坪垦殖场,1984年起称茅坪乡。井冈山斗争时期,茅坪曾是党、政、军最高领导机关所在地。革命先辈的足迹踏遍了茅坪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密集的革命遗址。茅坪现有保存完好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包括红军医院、中共前敌委员会、湘赣边界特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八角楼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八角楼、中共红军士兵委员会旧址,占全井冈山市2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分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包括红四军军部、工农革命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吉安市级保护单位9处:包括陈毅旧居、红军烈士公墓、毛泽东旧居、朱德旧居、步云山练兵场、中共湘赣边界二大旧址、象山庵、桃寮红军被服厂等。朱德、陈毅、彭德怀、林彪、罗荣桓5位元帅和粟裕、黄克诚、谭政3名大将及肖克等15名上将和2名中将、12名少将都曾在茅坪参加井冈山武装割据。1927年打开山门迎接毛泽东来到井冈山的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主席、红四军参谋长袁文才烈士的家乡就在茅坪乡境内的马源村。

八角楼位于茅坪乡茅坪村,因这栋房子的楼顶上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当地群众习惯称它为“八角楼”。井冈山斗争时期,湘赣边界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红军后勤机关曾设立在茅坪。八角楼是茅坪村的一栋土砖结构两层楼房,该地现存革命旧址20多处,主要有八角楼毛泽东旧居、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旧址等。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泽东曾居住在这里,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著作。现楼内陈列着毛泽东当年用过的大砚台、竹筒铁盏青油灯等物品。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茅坪是湘赣边界党政军最高领导机关所在地,是井冈山革命的“心脏”,被誉为当年的“红都”。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茅坪是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主要活动场所。

八角楼上“消灭屠杀工农的国民党”等5条标语,是井冈山第一位女红军贺子珍领人写的。

贺子珍,原名桂圆,又名自珍,江西省永新县黄竹岭人。她1909年9月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毕业于永新女子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中共吉安县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1927年在参加组织永新农民武装暴动后,随袁文才部上井冈山。1928年在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前委机关做机要和宣传工作,同年与毛泽东结婚,任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机关秘书、毛泽东秘书。1929年1月随同红四军主力下山,后任机要科科长。1937年冬去苏联治病,后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48年回国,曾在沈阳财政厅任处长。1948年在哈尔滨参加全国劳动大会,1949年秋任浙江省妇联主席,10月调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工作,1979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4月19日17时17分逝世,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白云寺

打倒国民政府,穷人翻身,解放压迫群众2009年6月4日摄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茅坪村白云寺

白云寺距茅坪村1公里,建于明朝,并排三栋,正殿有楼房八十余间。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三湾改编后的部队进驻井冈山,初时住此。寺内有宿舍、课堂,寺外有练兵场。毛泽东曾在此训练袁文才的部队。

1928年10月4日至6日,在白云寺内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毛泽东在会上总结井冈山一年来的斗争经验,批判了右倾悲观论调和“左”倾盲动主义。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和《边界各县党的改造与建设》等决议案。《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决议,正确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指出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

现收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就是此决议案的一部分。决议案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政治状况,总结了井冈山根据地一年来的斗争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帝国主义间接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红色政权所以能够发生、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和条件。

这次会议有来自地方与军队的100多位代表参加。大会选举了包括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在内的19人组成的第二届湘赣边界特委。4 江西宁冈Jiangxi Ninggang

白军里将校尉饮食不同,红军中官兵夫薪饷一样2009年6月4日摄于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镇(原宁冈县城)龙江书院“白军里将校尉饮食不同,红军中官兵夫薪饷一样”是朱德当年写在井冈山市龙市镇红军军官教导队旧址——龙江书院石门上的一副对联。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国民党“围剿”红军,在对根据地进行疯狂军事进攻的同时,还对根据地实行残酷的经济封锁。在当时红军内部,从军长到伙夫,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发两角即一律两角,发四角即一律四角,官兵一样多,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正是这种官兵一致同甘共苦,使红军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能保持高度的团结。

1928年秋,朱德在龙江书院召开的一次红军干部大会上说,我们红军之所以能够克服困难,一是依靠党的领导作用,二是在军队内实行了民主制度。在军队内实行民主制度,“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仍能维持不散,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内的民主主义。”“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了繁琐的礼节,经济公开。”全军上下,官兵一致,认识到战胜困难是自己的事,自己是当家作主的主人,这是红军与白军的重要区别之一。

红军当时利用墙上的标语向人们宣传这些政策。有一个叫曹福海的白军士兵,曾两次被红军俘虏,红军根据他自己的意愿把他释放回家,但又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兵。第三次与红军在龙源口战斗交战中,他带领一个排的兵来投诚。可见当时红军标语的宣传力量。

曾被毛泽东称为“三个第一”(即武装暴动第一、上井冈山第一、渡过长江第一)的贺敏学老人聊起井冈山革命历史时,说:“红四军与红五军会师以后,给养十分困难,毛委员、朱军长与红军战士一样同穿粗布衣,同吃红米饭南瓜汤。”有一年朱老总与伙夫班的同志一起过春节时,伙夫班弄来了一种野菜,当地人称为旗麻菜,吃起来苦得很,实在是很难吃。当朱老总询问投诚过来的曹福海味道咋样时,曹福海说:“这种野菜是很苦,实在是难吃,按照毛委员的话说可是有丰富的政治营养呀,吃了它,我们干革命就不怕苦了。”随后,他又说,在湘军当上校团长,月薪400块大洋,要坐轿可坐轿,要骑马可骑马,可谓“高官厚禄”;他谈了红军是真正为劳苦民众找出路的切身认识,谈了红军与白军的不同,谈了自己投诚当红军的感想。朱老总听了他的想法后笑呵呵地说:“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这才是我们干革命的任务和目的。”说罢,朱老总兴致勃勃地在龙江书院一个石门上写下了这副对联:“白军里将校尉饮食不同,红军中官兵夫薪饷一样。”这副对联在根据地广为流传,并保存至今。

打倒中国国民党!拥护中国共产党!2009年6月4日摄于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镇(原宁冈县城)龙江书院

彻底实行分配土地红军第四军

实行土地革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正(政)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委领导下,国民革命军在南昌起义。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正式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随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湘、赣、粤、鄂、豫、皖、闽、浙、陕等地纷纷举行武装起义,组织工农武装,走上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

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告白军士兵

白军士兵,都是工农,因受剥削,所以贫穷。为谋生计,忍痛从戎,抛弃家室,

奔走西东。那些官长,诡计满胸,欺骗你们,打仗冲锋。打了回来,异常不公,

你们出力,他们得功。上级军官,财运亨通,到差几日,便成富翁。出入坐轿,

大摆威风,讨姨太太,快乐无穷。反看你们,真正苦痛,一年到头,没有钱用。

打仗牺牲,性命白送,一切自由,被人操纵。希望你们,再莫做梦,快快觉醒,

实行暴动。拖枪过来,帮助工农,解放自己,解放群众。红军里头,待遇极公,

穿吃薪饷,官兵相同。自由平等,有始有终,欢迎你们,反水来从。中华工农红军第三军第一师三团制《告白军士兵》是红军一份瓦解敌人的宣传单。

红军十分重视宣传工作,毛泽东在为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写的决议中说:“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由这个宣传任务之实现,才可以达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总任务。所以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若忽视了这个工作,就是放弃了红军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等于帮助统治阶级削弱红军的势力。”

毛泽东不仅亲自签发过一份《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的通令,还亲自动手编辑新闻简讯,自己写蜡纸,自己校对,然后印发下去,以供同志们了解时局变化。

宁冈男女老少通通起来夺取敌人的枪枝

共产党杀尽贪官污吏

保护小商人做买卖

拥护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十师

实行平分一切土地

庆祝红军胜利会师

共产党是穷苦人的正(政)党

江西的工人农人暴动起来分土豪劣绅的田地红军四军十师廿九团二营七连士兵委员会以上9条2009年6月4日摄于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镇(原宁冈县城)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穷人不完(还)富人粮2009年6月5日摄于江西省井冈山市新城镇芒上村胡氏祠堂外墙上

这是井冈山时期一句通俗易懂的口号,意在号召穷人起来反对富人,与地主资本家作斗争,不要还富人的粮食。“完”,为“还”之意。当地方言里,把“还”念作wan,标语的书写者不经意间写成了“完”。宁冈

宁冈县,地处罗宵山脉中段,以前是江西省西南边陲的一个山区小县。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 2005年7月成立井冈山管理局。全市现辖21个乡镇场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4.97万人,总面积1297.5平方公里。井冈山第一次会师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会师具体地点是原宁冈县砻市(今井冈山市龙市镇)。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1月上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近800人从粤北转至湘南宜章县境。1月12日,智取宜章城,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随即,南昌起义军余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并组建了宜章农军。在粉碎国民党军许克祥部反扑后,于2月6日建立宜章县苏维埃政府。与此同时,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工农群众纷纷起义。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先后协助当地农军占领郴县、资兴、永兴、耒阳等县城,并相继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3月中旬,湘南特委在永兴县太平楼召开湘南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

3月底,由于湘、桂、粤军7个师的三路“协剿”,起义农军难以在湘南立足,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

还在3月上旬,当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师进驻酃县(今炎陵县)中村时,得知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正向井冈山方向撤退,当即决定兵分两路去迎接朱德、陈毅部上山:一路由他和何挺颖、张子清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从江西宁冈的砻市出发,入湘南的桂东、汝城之间;另一路由何长工、袁文才、王佐率领第二团从井冈山大井出发,向资兴、郴州方向前进。毛泽东还派毛泽覃带着一个特务连赶到郴州,同朱德、陈毅领导的部队取得联系。

3月29日,朱德率领部队完成了转移的准备。在毛泽覃带领的特务连接应下,朱德、王尔琢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主力经安仁、茶陵到达酃县的沔渡。陈毅率领湘南特委机关、各县县委机关和部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的主力于4月8日到达资兴县城,同从井冈山下来的由何长工、袁文才、王佐率领的第二团会合。毛泽东等率第一团在桂东、汝城牵制敌军,掩护湘南起义军转移,于4月中旬到达资兴县的龙溪洞,同肖克领导的宜章独立营会合。这是第一支同毛泽东亲自率领的部队会合的湘南起义军。同时,陈毅带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主力一部以及何长工、袁文才、王佐带领的第二团一起到达酃县的沔渡,和朱德率领的主力部队汇合。接着,朱德、陈毅带领直属部队从沔渡经睦村到达井冈山下的宁冈砻市。

4月下旬,毛泽东率领部队返回砻市,立刻到龙江书院去见朱德。毛泽东同朱德的这次历史性的会见,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光辉的一页。从此,毛泽东和朱德的名字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开始编为三个师,不久取消师的建制,改为6个团,由军部直接领导。全军万余人,枪两千余支。接着在宁冈召开了中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四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

5月4日,在砻市广场举行会师大会,正式宣布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建立(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5月下旬,第三十、第三十三团返回湘南开展游击战争,在井冈山的部队为第二十八团(由南昌起义军余部组成)、第二十九团(由湘南宜章农民军组成)、第三十一团(由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组成)、第三十二团(由袁文才、王佐部队组成),共6000余人。

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为了纪念这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师,朱德曾赋诗道:“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井冈山第二次会师

1928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在平江起义中创建的红五军主力800多人,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来到井冈山同红四军会合,这就是井冈山第二次会师。井冈山又多了一支革命劲旅。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湖南平江地区的工农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过几次暴动,并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活动。1928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秘密建立了基层组织,该团团长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国民党湖南省当局调独立第五师进驻平江地区进行“清乡”。7月中旬,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滕代远到平江,与国民党独立第五师第一团的共产党组织取得联系,传达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准备必要时举行起义的指示。这时,国民党湖南省当局发现独立第五师第三团第三营营长黄公略为共产党员,电令逮捕。彭德怀、滕代远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召集第一团的共产党员开会研究对策,会议决定迅速举行武装起义。会后进行了紧张的准备工作,恢复和公开士兵会,号召闹饷,以此发动和团结广大士兵群众,争取下级军官参加起义,起草标语、布告,制订和部署解除反动武装的计划,并派人通知驻平江县嘉义镇的黄公略和驻岳阳的第五师随营学校代校长贺国中(共产党员)同时率部起义。

7月22日,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在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下,在平江县城举行起义。当天,起义部队攻占独立第五师师部、国民党平江县政府、警察局、监狱等,解除了独立第五师直属队、反动民团和警察的武装,俘敌1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近1000支,逮捕国民党平江县县长等官吏和土豪劣绅300余人,解救了在监狱中被关押的革命群众约600人,占领平江城。

起义成功后,中共平江县委和起义部队召开了庆祝胜利大会,成立了平江县苏维埃政府。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第十三师,彭德怀被士兵选举为军长兼师长,滕代远任军党代表兼师党代表,辖第一、第四、第七团和特务连、迫击炮连、重机枪连,共2500余人。

平江起义的胜利,打击了国民党在湖南的反动统治,壮大了红军力量,推动了平江以至湘鄂赣边界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

7月29日,国民党湖南省当局调集8个团的兵力向平江城进攻,企图消灭红五军。红五军主动退出平江城,转战于湘鄂赣边区。8月,因部队减员较大,遂将3个团缩编为5个大队。10月,红五军和地方游击队合编为3个纵队和1个特务大队。11月初,根据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红五军军委决定,黄公略率领第二纵队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坚持游击战争,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第一、第三纵队向井冈山挺进。

朱德、毛泽东获知红五军部队南进,即派何长工率军部特务营和独立营200余人下山迎接红五军。11月下旬,红五军于莲花城北九都与前来迎接的红四军部队会合。接着,红五军主力经三湾、古城,于12月上旬到达宁冈县城,与红四军胜利会师。12月11日,在宁冈新城召开庆祝两军胜利会师大会。随后,红五军编为红四军第三十团,彭德怀、滕代远分任红四军副军长和副党代表,并分别兼任第三十团团长和党代表。

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不畏千难万险,转战数千里,突破敌人的重重围追阻截,历时近5个月,终于实现了井冈山的第二次会师。这次会师,进一步加强了井冈山的武装斗争力量,使之成为全国各根据地中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一支红军。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于1977年破土动工,1980年5月4日建成并正式开馆对外开放。该馆占地面积6789平方米,建筑面积3827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827平方米。它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和朱德会见旧址——龙江书院”连成一体。全馆分为1个序室、5个展厅和1个书法长廊,陈列内容主要介绍1927年9月底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引兵罗霄山脉中段,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及湘南暴动农军到达原宁冈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创建红四军的历史,以及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红五军到原宁冈新城与红四军会合的艰难过程。“井冈山会师纪念馆”馆标系谭震林同志题写。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馆藏文物十分丰富,除展厅陈列的百余件外,文物库房还保存着一、二、三级文物50余件,待定等级文物千余件。纪念馆还管理着“八角楼毛泽东旧居、湘赣边界党的一大会址、士兵委员会旧址(含陈毅旧居)、茅坪红军医院旧址、前委、特委旧址、朱毛会见旧址(含红军教导队旧址)、建军广场旧址、古城会议会址、柏露会议会址”等十余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洋桥湖红四军军部旧址、洋桥湖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等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60余处县级及其以下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革命文物集中反映了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战斗风采和光辉历史。5 江西瑞金Jiangxi Ruijin

1930年,经过三年游击战争,红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迅速发展到约10万人,并开辟了10余块苏区(采用“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的地区)。对此,国民党当局异常恐惧。国民党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于8月下旬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在汉口召开湘、鄂、赣三省“绥靖”会议,确定以军事为主,党务、政务密切配合,分别“围剿”各苏区红军的总方针。11月国民党纠集10万军队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在此后几年内,国民党先后五次“围剿”中央苏区。在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中,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指挥红一方面军英勇奋战,先后粉碎了近百万敌人的猖狂进攻。

保卫中央苏区,粉碎敌人“围剿”网友供图

1933年9月,蒋介石纠集了100万兵力和200架飞机,向各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敌人采用“步步为营、碉堡推进”战略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政治上推行“保甲连坐”,经济上严密封锁苏区。掌握红军指挥权的博古和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全面否定毛泽东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开始时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失利后又推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使第五次反“围剿”最终遭到失败。1934年10月,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长征。“保卫中央苏区,粉碎敌人围剿”这条标语就是在当时的战争背景下产生的。瑞金

瑞金之名始于公元904年,古时这里盛产砂金,并设置淘金场,黄金为瑞气盈门,故名“瑞金”。瑞金市位于江西省南部,武夷山脉南段西麓,赣江东源贡水上游。东与福建省长汀交界,南与会昌县毗邻,西连于都县,北接宁都、石城二县,是江西省东南边陲的一个小县。

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这里成立,并把瑞金定为首都,瑞金随之更名为“瑞京”,成为全国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和基石,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和红都瑞金所进行的革命实践,是夺取全国政权的伟大预演,造就了一大批治党、治政、治国、治军的领导骨干,新中国开国将领中的9位元帅、8位大将在瑞金生活战斗过。从1929年到1934年,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一共存续了5年零8个月。1934年10月10日,中革军委和中共中央及临时中央政府等机关随部分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从这里出发开始长征。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是继红二十五军之后三大主力红军中最先到达陕北的,也是行程最远的主力红军(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苏区时期,瑞金留下了一大批革命旧居、旧址,如:红井、一苏大礼堂、二苏大礼堂、红色造币厂等。6 江西修水Jiangxi Xiushui

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水上游,面积为4504平方公里,总人口80多万。这里是江西西北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代以来,屡有重大兵事发生,明清时期,李自成、石达开、李秀成等都曾在此征战过。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修水更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之一,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在这里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在整个革命斗争历程中,有10万余修水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罗荣桓、滕代远、何长工、肖克等在这里留下了光辉战斗的足迹。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重要根据地之一,上衫乡是当时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驻地,红色旧址主要有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驻地旧址宫选屋、少共湘鄂赣省委旧址魏家湾、湘鄂赣省总工会驻地城隍湾、湘鄂赣红军第五分校旧址三帝殿、省反帝拥苏大同盟旧址土地港、省兵工厂旧址西湾、湘鄂赣工农银行旧址土地港、省政治保卫局旧址埠下屋、下衫暴动农会旧址朱熹宗祠、来源岭战役旧址上衫来源岭等。

经初步考证,当年红十六军七师一团驻扎在上衫乡时,留下了许多宣传标语。据当地百姓介绍,红军撤走后,为保护这些标语不被国民党军队破坏,当地百姓用石灰等把标语掩盖起来,才得以保存至今。

实现工农专政

欢迎白军士兵和下级官长来当红军以上标语2009年7月23日摄于江西省修水县上衫乡上衫村7 江西东固Jiangxi Donggu

吉安地处江西省中西部,赣江中游,罗霄山脉中段。东固畲族乡位于江西中南部,处于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五县交界地带,原属吉安县管辖,2001年吉安市青原区成立后,隶属青原区。

1927年9月,东固革命根据地建立,到1929年12月成立赣西临时苏维埃政府止,为期两年零三个月。东固革命根据地经历了创建、巩固、发展三个阶段,全盛时期人口15万,面积达2200平方公里。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29年2月19日,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抵达东固,与李文林等领导的红二、四团胜利会师。东固革命根据地也是最早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红色区域之一,被毛泽东评价为“李文林式”根据地和“第二个井冈山”,陈毅元帅誉之为“东井冈”。当地老百姓说:“上有井冈山,下有东固山。”东固之所以形成一个根据地,创建者之一的曾山在回忆中说:“以东固来说,地位处于永丰、吉水、兴国、泰和几县的边区,有大山,地形非常好。”这里曾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不仅毛泽东、朱德、陈毅、曾山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浴血奋战,还先后诞生了七、九纵队,红二、四团,红六军、红二十军等革命武装和正规红军。

东固革命根据地有自己的特色:把公开的武装斗争和秘密的割据结合起来。红军是公开的,武装斗争是公开的,他们是游击队而不是守土的赤卫队。农民协会实际上管理着农村的一切行政事务。“反动势力已驱逐了,权利完全是我们的,但公开的政权机关和固定的赤卫队都没有。邮路是照常的,商业贸易是照常的,边界所受到的痛苦此地完全没有。敌军到来寻不到目标,党的组织和群众的组织完全秘密着。”这种特殊的形式,在红军的力量还不够强大,而反动统治势力又无力顾及的情况下,对红军的发展壮大很有好处。

依据东固根据地秘密割据的经验,红四军帮助长汀党组织秘密发展党员,比原来扩大了两倍;组成二十个秘密农民协会,五个秘密工会,成立了总工会,并召开各界代表会议,选举产生长汀县革命委员会,建立了闽西第一个红色政权。

全体动员起来 扩大民族革命战争 粉碎敌人的大举进攻8 福建龙岩Fujian Longyan

扩大红军

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打倒帝国主义!红军(十二)

消灭国军匪部

网友供图龙岩

龙岩,唐朝开始设县,1970年改称龙岩地区,1981年撤销龙岩县,设省辖县级龙岩市。1997年3月,县级龙岩市改为新罗区,同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龙岩设地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新罗区。

上杭县,属福建省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是全国23个苏区县之一。

才溪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才溪是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毛泽东曾三次亲临才溪进行社会调查,并于1933年11月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才溪素有“九军十八师”、“将军之乡”的美誉。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成立于1958年,占地面积15470平方米,在革命旧址原状陈列宣传毛泽东在才溪的革命实践活动。

中共闽西“一大”会址文昌阁。1929年7月中旬,毛泽东同贺子珍、蔡协民、江华、曾志等人来到上杭蛟洋文昌阁指导召开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作了重要讲话,指出闽西党组织今后的任务是巩固和发展闽西红色根据地。大会通过了由邓子恢起草、毛泽东亲自修改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政治决议案》以及关于土地问题、苏维埃政权、妇女、共青团等决议案,制定了“坚决地领导群众,为实现闽西工农政权的割据而奋斗”的总路线。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28—30日,为加强党和红军的建设,根据周恩来审定的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在上杭县古田镇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毛泽东主持会议。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决议》论述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强调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中国共产党;指出必须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主观主义、流寇思想等错误思想,使党员思想和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决议》阐明了革命军队的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除打仗外,负有宣传、组织、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建立党团等重大任务。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会议改选了红四军前委,毛泽东、朱德、陈毅、李任予、黄善益、罗荣桓、林彪、任永豪、谭震林、宋裕和、田桂祥11人为正式委员,毛泽东为书记。这次会议从根本上划清了人民革命军队和旧军队的界线,解决了长期处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里,以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为主要成分的党和红军,如何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如何建设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这一根本问题。会议为红四军的党和军队指明了方向,也为全党和全军指明了方向,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9 湖北洪湖Hubei Honghu

洪湖市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与东荆河之间,西南隔长江与湖南省临湘县相邻。建国初期,洪湖为沔阳专署所在地;1951年沔阳专署撤销,成立洪湖县,1987年撤县建市。面积为2528平方公里,人口88万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是中国共产党湘鄂西中央分局等重要机关的所在地。

1927年底,贺龙、周逸群到华容、石首、安乡、监利等地,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秋,转战桑植、鹤峰、石门等地,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开辟了湘鄂边根据地。1930年春,在监利附近成立了红六军,不久攻占沔阳、潜江、华容、石首等地,开辟了洪湖根据地。同年7月4日,红二军和红六军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从此,湘鄂边、洪湖两个根据地联成一片,形成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并建立了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革命军事委员会等机关,湘鄂西苏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电影《洪湖赤卫队》生动再现了当地军民为保护革命根据地而展开的斗争。

湘鄂西苏区的革命斗争,自1927年秋收暴动起,到1934年秋止,历时七年。苏区的形成和发展为我国革命战争提供了宝贵经验。毛泽东指出:“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

打倒土豪 平分土地2011年6月14日摄于湖北省洪湖市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活捉何建(键)红二军团2011年6月14日摄于湖北省洪湖市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洪湖水,鱼穿梭

工农红军真是多

白天下湖把鱼打

夜间同把白匪捉

芦苇菱排是我房

渔船舱板是我床

菱蓬藕鱼是我粮

共产党是亲爹娘2011年6月14日摄于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纪念馆10 湖南炎陵Hunan Yanling

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红军独一师三团十一连制九月十三日

推翻国民党统治红军独立一师三团十一连制

欢迎挨户团保安队的弟兄打土豪分田地红军独立一师三团十一连宣

消灭挨匪 消灭白军 工农专政

白军和挨户团在七八月的死路完了

拥护独立师万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中国白军挨户团半岁

挨户团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种农村武装组织,其职责是维护地方治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地方的挨户团被地主、国民党所利用,变成了反革命武装组织,有的直接改称为“铲共义勇军”。

红军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打倒AB团!

打倒国民匪党红军独立一师三团以上标语2009年6月3日摄于湖南省炎陵县江家试馆

请看国民党十大罪状

1.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

2.背叛中国革命;屠杀工农群众。

3.帮助资产阶级;禁止工人罢工。

4.庇护土豪劣绅;加重租息剥削。

5.克扣士兵军饷;以饱军阀私囊。

6.抽收苛捐杂税,剥削工农小商。

7.强行党化教育;束缚青年思想。

8.取消民众团体;剥夺言论自由。

9.滥发公债纸票;骗取民间现金。

10.制造军阀混战;酿成全国大乱。红军独立一师三团十一连宣江家试馆

湖南省炎陵县县城中心的江家试馆,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这个过去江西人集聚的客馆,如今是一处普通的民宅。表面上看,这幢旧房子和旁边的房子没有多大差别,但在旧宅的白粉墙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红军标语。这是目前炎陵县发现红军标语最多的一幢房子,仅这一处就保存了红军标语25条、681字。标语边,“红独一师”的字迹清晰可见。“红独一师”就是“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独立第一师”的简称,是王震率领的部队。这些标语大多写于1931年的8至9月间,其中有一条标语完整地抄写了“共产党十大纲领”,共100多字。最有趣的是有一条标语写道:“拥护独立师万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中国白军挨户团半岁。”率真直白,一看就是红军宣传员的即兴之作。

反对日本出兵东山(三)省,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白军是工农出身,不要打工农红军某教导队九组宣

欢迎水口劳苦工农自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红军一师教导队四组宣

白军士兵是工农出身,不要拿枪打工农。白军士兵要偿清欠债,只有暴动起来。白军士兵不要上前线打仗,不要替军阀当炮灰。白军士兵是工农出身,不要替军阀屠杀工农。白军士兵要使……

反对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工农群众。红军一师教导队四组宣

不分姓氏只分贫富。

白军士兵都是工农,

不要拿枪打工农。

白军士兵不要打红军。

实行土地革命。

消灭屠杀工农的国民党。

打倒出卖中国的国民党。

武装拥护苏联。

打倒国民党政府,建立工农兵政府。红军一师教导队四组宣以上标语2009年6月3日摄于湖南省炎陵县水口郭家大屋炎陵县

湖南省炎陵县原名酃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组成部分。1927年10月12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沿湘赣边界经永新、宁冈来到炎陵县。从这时起,到1937年10月,炎陵县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有50余支红军部队在这里活动过。毛泽东和朱德、陈毅、彭德怀、罗荣桓、林彪等共和国元帅及任弼时、王震、黄克诚、何长工、张云逸、肖克、滕代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进行了建党、建军以及土地革命、政权建设等一系列首创性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实践基础。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毛泽东亲自主持了连队第一次建党、根据地第一次插牌分田、第一次给部队上政治课。还是在这里,毛泽东与朱德两位历史伟人实现了历史性的第一次会面。

水口战略决策。1927年10月14日,毛泽东来到水口,住桥头江家。在这里,一面对部队进行政治与军事训练,一面进行调查研究。与此同时,派陈伯钧、徐彦刚去茨坪改造王佐部队;派何长工去湘南联系朱德部队;派周里去茶陵了解敌情。当得知南昌起义失败的消息后,果断决定进行战略分兵,即命宛希先率部分兵力攻打茶陵县城,阻止湘军东进;毛泽东亲率部队主力于22日从水口出发,经炎陵县下村、遂川县黄坳、荆竹山, 27日到达茨坪。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现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工作重点转移,走由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水口连队建党。秋收起义部队在向湘赣边界进军途中,接连受挫,士气不高,战斗力不强。毛泽东深感加强连队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至关重要。在紧张的行军途中,毛泽东找战士谈心,做思想工作,挑选优秀士兵,发展为共产党员。1927年10月14日,在水口叶家祠的小阁楼上,毛泽东亲自主持了赖毅、鄢辉等6名士兵的入党宣誓仪式,随即在连队建立了党的支部,为实现“党指挥枪”,建立一支党领导下的新型军队进行了重要实践。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时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中村分田运动。1928年3月,毛泽东批准炎陵县举行“三月暴动”, 3月13日亲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经炎陵县夏馆、县城、霍家(三河)、王家渡(鹿原)、炎帝陵、船形到中村集结。3月19日,在中村周南学校召开师委和地方党组织联席会议,批准酃县特别区委改为县委,成立酃县赤卫大队和共青团酃县委员会,并研究开展分田运动的政策与方法。随后,对部队进行了一个星期的政治训练。毛泽东亲自上政治课,分析中国革命的性质与特点,明确提出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并在中村墟头召开了3000人参加的军民诉苦大会,动员群众参加分田运动。会后,分派部队和地方干部在道任、联西、中坪、田心等8个村实行插牌分田。这次分田运动,是随后制订《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的重要依据。

朱毛第一次会面。为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一直在寻找南昌起义后的朱德部队。当得知朱德部队和陈毅的湘南起义农军向井冈山转移的消息后,3月下旬,毛泽东率部队由中村出发前往湘南迎接。而此时朱德已离开湘南,向炎陵方向进军。4月中旬,毛泽东回师炎陵,19日到达县城,住洣泉书院。此时,湘敌已经尾随朱、陈部队开向炎陵。毛泽东闻讯后,旋即部署在县城西郊的接龙桥狙击敌人。20日下午,毛泽东亲自指挥狙击战,经过7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击溃湘军两个团。此时,朱德部队和湘南农军8000余人已顺利来到炎陵县沔渡墟。毛泽东随即从茅坪走山路前来迎接。三支部队在沔渡会合,两位伟人在十都第一次见面,并商定整编和召开誓师大会等事项。炎陵红军标语的特点

在开展革命斗争期间,为宣传党的政治纲领,发动群众,瓦解敌人,红军官兵在炎陵城乡书写了数以千计的革命标语。这些标语是宝贵的红军墨迹,是重要的革命文物,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弥足珍贵的实物教材。据统计,全县至今保留内容完整、字迹清晰的红军标语有151处(组)339条,4617字,漫画、组画8幅,对联3幅,留言2篇,红军识字班墙报成绩公布栏2个,以及写在纸上的标语3张,标语落款的部队番号达56个。其分布范围之广、保存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部队番号之齐全,在全国首屈一指。

这批革命标语历经沧桑,是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实物见证。

炎陵红军标语具有以下特点:

1.书写时间早且跨度长。除有1926年北伐军的少数标语外,大量的红军标语是从1928年成立红四军时起,红军主力部队书写的标语时间跨度长达七年之久。尔后,直至1937年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仍有以红七军伤病员痊愈后为骨干的红九营(后改为警卫营)和酃遂中心县委领导的湘赣游击队及苏区红色政权书写的标语。书写标语的时间跨十个年头。这批标语就如同红军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留下的战斗备忘录。

2.内容广泛而全面。这些标语从内容上来说,大体可以归纳为十二大类:(1)宣传共产党的性质、纲领、政治主张;(2)建立无产阶级工农兵政府;(3)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4)宣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中国;(5)开展土地革命;(6)向敌军开展政治攻势,分化瓦解、争取敌军士兵;(7)开展扩红运动,建立革命武装;(8)巩固根据地,消灭地主武装;(9)宣传红军纪律;(10)维护妇女权益、男女平等、婚姻自主;(11)保护富农经济、商人利益,增加工人工资;(12)动员开展纪念性活动。此外,还有号召加入少共国际师、儿童团组织,号召认清革命战争公债,破除迷信,反对苛捐杂税,推行累进税,也有宣传国共合作,鼓励艰苦奋斗,勤劳立业做人,提倡讲卫生等。几乎当时井冈山所开展的各项革命斗争活动,都有相应的标语内容印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标语就是一部井冈山革命斗争简史。

3.书写部队番号多且全。标语中书写的不同部队番号达65个(含当地红色政权机关、少共国际师、儿童团等)。包括:(1)红四军(毛泽东、朱德所率)57条、8组、7个番号;(2)红三军团、红五军(彭德怀、滕代远所率)130条、13组、15个番号;(3)红独一师(李天柱、王震所率) 140条、18组、9个番号;(4)红七军(张云逸所率)21条、2组、2个番号;(5)红独四团:31条、5组、8个番号;(6)红独十师:14条、1组、2个番号;(7)湘赣第二军分区司令部:8条、2个番号;(8)中共少共、儿童团:22条、2组、4个番号;(9)黄挪区苏维埃执行委员会:6条、1组、1个番号;(10)湘赣游击队:10条、1个番号;(11)红骑丙青年第二组:28条、2组、1个番号;(12)三六九团:2条、1个番号;(13)酃县农民自卫军:8条、3个番号;(14)酃县警卫连(红九营、赤卫大队):29条、5个番号;(15)县党部:3条、1个番号:(16)遂川县苏维埃政府:2条、1个番号;(17)红六军团:15条、3组、1个番号;(18)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一师一团三营:1条、1个番号,几乎所有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部队均留有标语和部队番号,这些标语也就成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参战部队的“签到册”。

4.书写形式的多样性。红军标语书写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有横写、竖写,字体有大有小,颜色有土红、土黄、白色、黑色等等,标语种类以宣传口号居多,又有对联、留言、漫画、歌词等。书写方位以民居、祠堂墙壁居多,也有店铺、门板、凉亭立柱,甚至路边石壁也留有标语。书写的工具有毛笔、笋壳笔、杉皮笔、棕片笔等,书写材料有墨、火烟脂、土红粉、石灰等等。这些字是红军官兵的战地“书法大全”,尽管写得参差不齐,却不乏上乘之作,是红军的真实手迹,是革命斗争的真实记录。

5.历史地位高,意义重大。这批标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支革命部队——工农红军指战员书写的,而且大部分标语内容是当年毛泽东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时亲自制定下发的,真实记录了井冈山斗争曲折艰难的革命历程,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军队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舍生忘我的牺牲精神,是工农红军初创时期留下的第一笔精神财富。11 湖南绥宁Hunan Suining

红军是穷人的队伍

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2009年5月3日摄于湖南省绥宁县红岩镇江坡村新屋场

湖南省绥宁县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南岭山脉八十里大南山北麓和雪峰山脉南支的交汇地带。境内以山地为主,兼有丘陵、岗地、溪谷平原多种地貌。南、北、东三面高山环抱,中部纵向隆起,地势高低起伏,变化多姿。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始建莳竹县,遭土著强烈反对,朝廷数次派兵镇压以后,崇宁二年(1103年)寓“绥之以宁”之意而更名绥宁县,沿用至今。

绥宁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从1930年到1935年,红七军、红六军团、红一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先后四次征战绥宁,他们打富济贫,开仓放粮,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1935年12月21日,红二军团1万多人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的率领下,从武冈进入绥宁,与守军国民党军陶广部发生激战,取得鸡公坡胜利。军团指挥所设在桃坪(今红岩镇)江坡村。据老辈人回忆,这两条标语就是红二军团留下的。

黄土矿乡同乐村彭修良老人回忆说,1935年12月23日,鸡公坡激战后的第二天,天上下着雪。30多名伤员在彭家祠堂接受治疗。下午四时左右,贺龙来到彭家祠堂看望伤员。彭老曾亲眼看见总指挥贺龙在彭家祠堂墙壁上写标语。标语的内容是:“为苏维埃流血最光荣!”

第二章 全民抗战,一致对外

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余万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余万人。

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财产损失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是二战期间反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重要战场之一,中国的参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1 云南施甸Yunnan Shidian

施甸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怒江东岸,保山市南部。县城距保山市政府60公里,距省会昆明654公里,总人口33万。县内文物古迹丰富,滇西抗日防御战场位于施甸县境内怒江东岸90公里江防线上,碉堡林立,炮台、炮车路、堑壕纵横于阵地,抗日宣传标语、纪念碑、纪念地、医院、军民办事处等保存相对完好。“还我河山”出自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五卷:“徽宗尝梦吴越钱王引徽宗御衣云:‘我好来朝,便终于还我河山。’”。

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著名民族英雄岳飞,后人于汤阴县城内西南街修建岳飞庙。岳飞庙原名精忠庙,后也称宋岳忠武王庙,始建年代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栖霞岭下。岳飞庙内有岳飞草书“还我河山”巨匾。大多数人认为这四个大字乃岳飞手书,但据有关文献报道,并非是岳飞直接写出了“还我河山”四个字。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中华民族发出了救亡抗日的吼声。爱国志士立即想到应从历史伟人、民族英雄岳飞身上汲取力量。江苏嘉定(今属上海)文字学家周承忠,从相传为岳飞手书李华的《吊古战场文》碑拓中,在“河水荥带,群山纠纷”中取“河”、“山”两字,在“秦没而还,多事之夷”中取“还”字,在“奇中有异于仁义(繁体)”中取义(繁体为“義”)的下半截“我”字,组合成“还我河山”四字。加上岳飞的落款和图章,临摹成为一幅岳飞手书的“还我河山”题词。另一位嘉定人、地理学家童世亨,立即将此题迹刊登于地图册的扉面。而《东方杂志》主编金兆梓见后,立即在杂志上刊出。“还我河山”这充满气势的四个大字,道出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冯玉祥曾在杭州岳飞墓题写对联——还我河山,一片忠心惟报国驱尔异族,百年奇耻不共天

岳飞墓亦称岳坟,位于杭州栖霞岭南麓,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代代相传,一直保存到现在。

还我河山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保场乡保场村,网友供图

抗战是我们中华民族争生存争人格的唯一出路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保场乡保场村,网友供图2 上海宝山Shanghai Baoshan

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宝山县志》供图

这是淞沪会战时期的一条标语。淞沪会战的发生地宝山县位于上海的北郊,1988年和吴淞区合并为宝山区。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整个抗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上海最终失守。这场战役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此战国军前后总计投入75万人以上,伤亡30余万人。日本军队的参战总兵力28万人,伤亡4万多名。3 湖南绥宁Hunan Suining

要种族不灭,惟抗战到底!2008年9月19日摄于湖南省绥宁县关峡乡大园村“要种族不灭,惟抗战到底!”是抗战开始时,《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中的铿锵之词。

1937年8月25日,毛泽东、中央军委根据洛川会议(1937年8月22—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省洛川县城北10公里处的红军指挥部驻地冯家村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精神,发布《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3个师:第115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第120师,贺龙任师长,肖克任副师长;第129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全军共4.6万人。

洛川会议结束以后,各师马上召开干部会议,宣布红军改编的命令,改编工作顺利完成。9月6日,八路军总部在泾阳县云阳镇的大操场举行出师抗日誓师大会。大会由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主持,朱德领颂《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它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杀害我们父母兄弟,奸淫我们母妻姊妹,烧我们的庄稼房屋,毁我们的耕具牲口。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总部誓师大会后,各师分别举行誓师大会,然后开赴抗日前线,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4 河北冉庄Hebei Ranzhuang

人民战争毛泽东

人民战争是为谋求阶级解放或反抗外来侵略,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讲演中提出军队与民众的团结和进步是战胜敌人的最根本因素。毛泽东指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应该努力的事情很多,最根本的两个方面是军队和人民的团结进步。在军队方面,必须革新军制和采用进步的灵活的战略战术,没有这一点是不能胜利的,但更重要的是把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激发官兵最大的抗战热忱,才能更好地发挥一切技术和战术的应有效力。在民众方面,必须把全国的民众动员与组织起来,使军队和民众打成一片,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打倒日本侵略者。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所做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不仅总结了抗日战争以来全党全军创造的新鲜经验,而且对中国共产党长期领导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基本经验作了进一步理论概括,明确提出了“人民战争”、“人民的军队”、“人民战争所必需的一系列的战略战术”等概念,并作了精辟阐述。

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战争胜负是由敌对双方政治、经济、军事、自然地理和主观指导能力等诸因素决定的。而这种决定作用归根结底要通过人民群众来体现。从政治因素看,战争性质的作用,要通过人民群众对战争的态度来体现战争的政治因素,正是通过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长期发挥作用,决定着战争的胜负。从经济因素看,战争依赖于经济,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但经济条件、物质基础是靠广大人民群众去生产、创造、并运往前线的。战争的经济因素正是通过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长期发挥作用,决定着战争的胜负。从军事因素看,人民群众从根本上决定着军事力量的强弱。

人民战争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能动作用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人民战争思想。主要内容有:(1)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战争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真正有力量的是人民而不是反动派。革命战争是群众的事业,动员了广大军民,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对广大军民的政治动员是一件绝大的事,是夺取战争胜利最基本的条件。(2)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社会条件下,要首先在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广大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并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逐步加以扩大,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依托。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才能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革命阵地,使之成为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发展生产、准备干部的战略基地,成为为人民军队提供人力物力支援的巩固后方和作战的良好战场,借以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的战争目的。(3)革命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战争,要实行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和基本政策。战争中要兼顾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重视发展生产,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尽力改善群众生活,以调动和保持人民群众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积极性。(4)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使革命战争获得最广泛的国内社会基础和国际同情援助,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5)要把武装斗争这种主要斗争形式同其他各种非武装斗争形式,包括工人的、农民的、青年和妇女的斗争,经济战线、外交战线和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合法的和非法的斗争,公开的和秘密的斗争等,在总体上配合起来,从一切方面的努力中不断增加革命的战争力量,削弱反革命的战争力量,使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方向逐步变化,最后达到获得力量优势、战胜敌人的目的。(6)以人民军队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实行主力兵团(野战军)和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的体制。(7)实行与人民战争相适应的战略战术,灵活机动地使用兵力和作战形式。

今天,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去争取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锄奸反特,坚壁清野!

反封锁、反蚕食、反扫荡!

坚持持久战!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不当亡国奴

减租减息、统一累进税!

全民参战、团结对敌!

日本鬼子滚出中国去!

全民抗战,一致对外

坚决执行抗日统一战线!

动员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上标语2009年10月27日摄于河北省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冉庄

冉庄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是抗日战争中一处重要的战争遗址——地道战遗址。

地道战首创于冀中平原,是平原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战略战术,抗日战争期间,冀中地区挖地道达1.25万公里,成为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地下长城”。

1937年“七•七”事变后,冉庄人民为保护自己、抗御外侮,于1938年春开始挖掘地洞,并由单口洞逐步发展成为双口洞、多口洞,最后挖成长达32华里的地道网。冉庄的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主要干线4条,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一般宽约0.7至0.8米,高约1.15米,上距地面2米多。整个村落设有各种构思巧妙的地道口,并筑有多处战斗工事,构成一个立体火力交叉网,形成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作战工事。冉庄地道具有“三通”、“三交叉”、“四好”、“五防”等特点。三通即高房相通,院落相通,地道相通;三交叉即明枪眼与暗枪眼相交叉,高房工事与地堡工事相交叉,墙壁火力与地堡火力相交叉;四好即好打、好钻、好藏、好跑;五防即防破坏、防封锁、防水灌、防毒气、防火烧。冉庄地道充分体现了冉庄人民的集体智慧。

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名,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

冉庄地道战遗址现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还保留着当年构筑的地道及各种作战工事。1959年8月建冉庄地道战纪念馆,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冉庄的对敌斗争建党建政开展抗日斗争

1938年,党派干部来到冉庄,深入群众宣传抗日,先后吸收了张森林等7名同志为加入中国共产党,于1938年冬建立起党小组,继而建立起党支部,张森林同志为首任党支部书记,组织起农、工、青、妇会及人民武装委员会。

1938年秋,吕正操司令员来到冉庄,在抗日村公所谈判收编清苑县西片联庄会,把清苑县5000余人的杂牌武装改编成人民自卫军,扩大了抗日力量。冉庄青年积极参军参战,踊跃支前,仅1939年至1940年间,冉庄就有85名青年参军,走上抗日前线。冉庄抗日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站岗放哨,除奸反特,传递情报,坚壁清野,扒铁路,炸桥梁,割电线,毁公路,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构筑地道众志成城

1937年开始,日寇的铁蹄踏进华北,把美丽富饶的冀中平原变成了“抬头见岗楼,到处是狼烟,无村不戴孝,处处闻哭声”的人间地狱。冉庄人

民宁死不屈,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藏。夏秋季节,利用“青纱帐”和敌人周旋,秋后,人们即在村内村外挖了单口隐蔽洞,用来藏人藏物。张森林于1938年率先在自己家中挖了数个隐蔽洞。有的洞被敌人发现,群众生命和财产受到损失,因此,群众又把单口洞改修成双口洞、多口洞,这样,一旦一个洞口被敌人发现,大家还可以从另外一个洞口出去。地道分军用、民用两种,民用地道藏物藏身,有若干水井相连,排水、取水、通风方便;军用地道则用于调兵遣将,利用设在屋内的墙根壁地道口、地面、牲口槽、风箱底、面柜、炕面、锅台等与敌周旋。利用高房工事、地堡、庙宇、碾子、柜台、烧饼炉等工事及多处暗枪眼,巧妙制敌,形成一个纵深立体火力交叉的坚固堡垒。地道战术日寇胆寒

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开展地道战、麻雀战,并利用交通沟等地利条件,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战斗,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打击敌人。

为解决弹药不足,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于1939年冬在梁连恒家设立土兵工厂,有7名技术人员。土兵工厂有地上秘密工作室和地下工作间,还设有连通地道的地下秘密弹药库,可随时将弹药运送到各战斗工事内,以应急需。据不完全统计,从1939年至1948年,冉庄兵工厂共制地雷1200个、手榴弹2500多个、翻火子弹5000余发、土炮弹400余发、扫帚炮2门、榆木炮1门、决枪百余支及一些其他自制武器。

冉庄人民在抗日政权的领导下,1939年至1940年两年内,就扒京汉铁路2次,毁张保公路18次,割断张保公路及王胡庄至西孙庄公路两旁电线8次。此外,挖成交通沟总长达15公里,还挖了护村沟7.5公里。1945年春,冉庄民兵在双庙工事痛歼日寇,击毙敌伪团长。从此,敌人留下了一句口头禅:“宁绕黑风口,不从冉庄走”。5 陕西潼关Shanxi Tongguan

潼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居秦、晋、豫三省交界处。东接河南省灵宝县,西连陕西省华阴市,南依秦岭与陕西省洛南县为邻,北濒黄河、渭河同陕西省大荔县及山西省芮城县隔水相望。

潼关以水得名。《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汹汹,故取潼关关名,又称冲关。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汉潼关城在今城北村南。

抗击日寇

保家卫国坚守潼关陕西潼关,网友供图6 江西遥里Jiangxi Yaoli

遥里位于景德镇市东北61公里处,是一个小山村。这里群山环抱,原始森林郁郁幽深,以茶闻名。村镇存有大量清代名居、商店、街道、路面,保存完好,古色古香。敬义堂是遥里新四军留守处,1938年陈毅在此组织了著名的新四军遥里改编,对改编队伍进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教育。经过整训改编的“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成为一支抗日的新生力量。

困难之险,险于覆舟;应战之急,急于救火。凡我同胞安危相关,生死与共,唯有尽一切努力,忍一切牺牲,以贯彻抗战之唯一目的。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遥里镇,网友供图7 山东烟台Shandong Yantai

烟台是山东省的一个下辖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烟台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

我们要高度警惕国民党反动派国内外法西斯及国特分子的造谣破坏!八路军制山东烟台,网友供图

1938年日寇侵占烟台,1945年8月24日被八路军攻克,1947年被国民党军队占领,1948年再度回到人民手中。

1945年8月24日八路军攻占烟台后,9月29日,美军第七舰队派军舰驶抵烟台市外海面,企图登陆。10月1日美舰的海军少校等乘快艇上岸,要见我烟台市负责人。副市长兼外事特派员于谷莺同志接见。按上级指示,他对美方提出的几点要求答复称,烟台已于8月24日被八路军解放,烟台军民自己能很好地清除港口水域的任何危险物,没有必要请美军担任清除任务。几天后,美军送来一份通牒,称美海军陆战队将在烟台登陆,要求八路军撤离烟台市,交美方接管。美方的无理要求立即遭到我方代表怒斥驳回。

奉上级命令,我驻烟台部队政委仲曦东代表我方与美方谈判。他严厉拒绝美军的侵略性要求。

1945年10月6日,叶剑英参谋长在延安给美军联络组组长伊顿上校一份备忘录中称,朱德总司令已向美军总部声明:“烟台已无日军,而在八路军控制之下。如果美军在烟台登陆,将引起中外人士怀疑美军在干涉中国内政。”10月9日,美军代表巴贝中将发表公报称“美军将不在中共占领的烟台登陆”,美军舰随后驶离烟台。

这条标语就是那时写的。8 广东肇庆Guangdong Zhaoqing

抗战到底维护领土

礼义廉耻为军人惟一之精神

一分精神 一分事业

责任之所在,虽赴汤蹈火,义不容辞

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只见一义,不见生死

亲爱精诚为军人必具之德性

智信仁勇严为军人之武德

精神重于物质 训练重于作战

当机立断 遵守时间

同心戮力 同仇敌忾

人不为着我为之,不在做大官,只在做大事

纪律重于一切 命令重于生命

鸡鸣起舞 枕戈待旦2009年10月4日摄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黄岗镇东禺村肇庆

肇庆是历史悠久的岭南名郡。早在南越国时期,骆越酋长安阳王曾北上建都于封溪(今封开境内)。赵佗击败安阳王之后,在封溪一带建立苍梧国,作为南越国的属国。汉武帝平定南越之后,在今高要、肇庆市区、高明和三水西部、云浮东部等地设置高要县,属苍梧郡。县名得自境内的高要峡,高要峡则因峡山高峻、峡水如腰而得名。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置端州,辖高要、端溪等九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州置郡,端州改为信安郡。唐武德年间复为端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高要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复为端州。直到北宋元符三年(l101年),徽宗赵佶因即位前为端王,端州为其“潜邸”,故在端州置兴庆军节度;政和三年(ll13年)改端州为兴庆府;重和元年(1118年)又亲赐御书“肇庆府”,自此更名为肇庆。

端州区黄岗镇白石村是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砚的发源地,占地约1.2平方公里,村民人口1100人,民间制砚历史起源于唐武德年间(公元618年—公元626年),距今有1350多年历史,称中国端砚文化村。

从初唐开始,端砚被列为贡品,受到皇宫贵族、文人墨客的喜爱,赞美端砚的诗词歌赋多不胜数。白石人世代以砚为耕,村中的民间老艺人以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方式使端砚工艺流传至今,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新的制砚艺术人才,成为了长盛不衰的文化产业,名符其实的“砚乡”。抗战标语

抗战时期标语位于黄岗镇白石村和东禺村的梁氏宗祠内,共16幅。

梁氏祠堂建于清雍正九年,分前后两座院落。后院要小,约四五十平方米。房子左右两边的墙壁上,分别写有八幅标语,白底黑字,字迹端正,四周画有红框,每幅规格均为宽0.40米,高0.94米。左面墙上第一幅标语是“抗战到底,维护领土”,显然,这是抗战期间的标语。经考证,一部分标语出自1939年军中必读的《抗战手本》,如:“礼义廉耻为军队惟一之精神”,出自《抗战手本•重气节》:“礼义所以致信,廉耻所以致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此四维者,国家兴亡之所系,吾革命军人之惟一精神也。吾人今日之抗战,物质不如敌人,所恃者,惟我全体将士人人能明礼义,知廉耻,发扬革命军人之精神。有此精神乃能克服一切困难,有此精神乃能战胜一切物质,有此精神乃能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头可断,骨可碎,革命之志不可夺。此精神者,即孟子所谓至大至刚可塞于天地间之浩然之气,亦即吾革命军团结一致之军心……故礼义廉耻乃抗战复兴之本,望身体而力行之,以完成我国民革命军之使命。”“一分精神,一分事业”出自《抗战手本•习勤劳》。“责任之所在,虽赴汤蹈火,义不容辞”,“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只见一义,不见生死”则出自《抗战手本•明责任》。第三节《重气节》也说:“生死关头,义当生则生,义当死自死。眼前祗见一义,不见有生死在,祗从义利辨得清,认得真,有何生死可言。”

而“亲爱精诚为军人必具之德性”,是《中国国民党党员守则》中提出来的:“特制为全党党员守则十二条,通令全体同志,一致遵行。务期父以教子,师以教弟,长官以教属僚,将帅以教士兵,共信共行,互切互磋,亲爱精诚,始终无间。”

为了指导全国的军民抗战,国民党的高级内参们编发了《抗战手本》,并且作为抗战的最高战术指导手册。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十二月六日,蒋介石亲自题写书名。《抗战手本》被称为“1939年军中必读”。

据介绍,以前,村里有两户人家没地方住,一直住在祠堂里,因此长期以来,除了有些风化外,这些标语没有受到什么大的破坏,基本保持了原貌。

那么,这些标语是怎么来的呢?当地进行文物普查时,曾将村中多位老人请来座谈,但都不知道是谁写的。据一位80岁的老人梁伯回忆说, 1938年,当时他才9岁,记得日本鬼子曾将炸弹投到村里,将祠堂炸塌了一角。后来,有一支国民党军队曾来到黄岗镇驻扎,至于祠堂墙壁上的标语是不是这支军队所题,他也没弄清楚。根据标语内容与《抗战手本》的关系,基本可以判断:这些标语就是梁伯说的那支国民党军队所写。破破烂烂的梁氏宗祠,墙上的标语隐约可见

第三章 东方红

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2009年6月4日摄于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镇古田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