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2 02:09:10

点击下载

作者:(明)陈继儒,成敏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试读:

前言

《小窗幽记》是清乾隆年间首次刊印的一部小品集,因其内容广博、富有哲理、意味深远而又文字优美,深为世人所喜爱。最近数十年来,这部书的节选本、全本、翻译本、评注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这部书以其卓越的智慧、脱俗的品味及隽永深长的意韵,令人感到心地宁静澄明。

据乾隆三十五年刊本提供的信息,《小窗幽记》的作者是明代的陈继儒(号眉公)。当时的刻印人为崔维东,作序者为陈本敬。陈本敬在序言中说“眉公先生负一代盛名,立志高尚,著述等身,曾集《小窗幽纪》以自娱”,书的封面也赫然署着“眉公先生辑”,所以目前许多出版社在出版《小窗幽记》时,都将纂辑者定为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是明代著名的诗文家和书画家。他青壮年时,正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君王昏聩,朝政混乱;而他的晚年,经历了明代灭亡前的乱世。身处那样的一个时代,他有独特的智慧和判断力,青壮年时起就决意归隐,不走科举入仕的路,在山中筑室,广种名花异草,自得山林之乐;同时,他与当时的著名文人、书画家、达官显贵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以隐逸之身而周旋于显贵当中。陈继儒在晚明名声极大,连走卒贩夫也慕“眉公”大名,酒楼茶肆也挂其画像。他不但书法和画艺极其高妙,诗文优美洒脱,而且善鼓琴,又喜爱藏书,是一个富有艺术和文学涵养的人。独特的经历,让他既有入世的智慧,又有出世的洒脱。

但《小窗幽记》不见于陈继儒的著述名录,而晚明陆绍珩所辑录之《醉古堂剑扫》却与此书内容几乎一致。《醉古堂剑扫》在明末刊行,并且流传到日本。周作人先生在他所购得的嘉永六年刊《醉古堂剑扫》书前附一题签,说此书在日本很是流行,“与《菜根谭》同为人所爱诵”。

书商借陈眉公的盛名而以《小窗幽记》之名将《醉古堂剑扫》改头换面出版,只是略略删减了《醉古堂剑扫》的条目,基本未作其他改动。《小窗幽记》一出,《醉古堂剑扫》及其作者陆绍珩更是湮没无闻。我们对陆绍珩生平所知甚少,据《醉古堂剑扫》自序,可知他是松陵人,字相客或湘客。

乾隆刻本一出,世人之所以深信《小窗幽记》为眉公所辑,乃是因为此书的智慧练达、意趣幽远正合乎眉公给世人的印象,可见此书内容确乎境界颇高、品位不俗。陈本敬在序言中即大赞此书“语带烟霞、韵谐金石”,“所谓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小窗幽记》共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从做人、处世、感情、个性、境界、品味、气度、法度等各方面入手,立体地论及人如何塑造自身、增加涵养、立身处世、怡情养性;而且关涉到世情、历史、山水自然、艺术及文学鉴赏等多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

一、如何立身处世

在任何一个时代,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心,如何与他人相处,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大问题。《小窗幽记》在此用力最多,篇幅最长,尤其强调在任何境况下,都应清醒认识自我,多多宽容和体谅他人。如“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处事不可不斩截,存心不可不宽舒,待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等条目,便是讲人应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内心清醒。得失不要太计较,“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怨天尤人,“休委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而对待别人,要以宽容厚道为原则。在面对机会和利益时,要想到分享,“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不要对人冷嘲热讽,“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不惟丧德,亦足丧身”。面对恩怨情仇,要懂得原谅和感恩,“人之恩可念不可忘,人之仇可忘不可念”,“君子于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当于无过中求有过”。

时时内省,善待他人,保持清醒的头脑,与人和谐相处,这是《小窗幽记》一再提倡的立身处世之道。

二、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让眼睛和心灵都敏锐地张开,去发现和体会生命的甘美

作者辑录的佳句所表达的意境,大多属于清灵飘逸、富有韵致或是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机的。如“细草微风,两岸晚山迎短棹;垂杨残月,一江春水送行舟”,“清晨林鸟争鸣,唤醒一枕春梦。独黄鹂百舌,抑扬高下,最可人意”,在自然的动与静中,体会到万物宁静而生生不息的美。

在繁忙的尘世生活中,尽力把握一份清闲之意,体味宇宙万物之美,让心灵得到放松和滋养,读者可从《小窗幽记》的妙言佳句中深深体悟到这点。

三、要善于体会到事物的相对性,凡事不可过度,要从转化中辩证地看问题

这种物极必反、诸事不可走极端的思想,是《小窗幽记》的重要内容。“荣宠傍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怀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便是讲人要辩证地看待挫折和顺境、荣华和贫困。要想保持淡泊和从容,一般都是历经了繁华和纷纭,“淡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努力修习,提高自己的涵养,保持高尚的节操,是穷通转变、逆顺转变的关键,“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以自我的努力,达到厚德之境,而以心灵的恬适,来对待劳碌和困顿,何其通达而清醒。

当然,《小窗幽记》还有许多人与人、与自然、与自己相处的多方面的智慧,不一一列举。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当能会意其广博和深醇。也希望它所提倡的朴素自然的生活态度,如一泓清泉,能滋润都市红尘中的心灵。令你清夜独坐时,体会到“夜寒坐小室中,拥炉闲话。渴则敲冰煮茗,饥则拨火煨芋”的质朴悠然;或是游览江山时,启迪你真正意会山河之美,“山月江烟,铁笛数声,便成清赏;天风海涛,扁舟一叶,大是奇观”,而不只是匆忙“到此一游”。追求生活的简朴清宁之美,正与今天提倡低碳化生活的理念有暗契之处。

纂辑者阅读了大量前贤、时人的著作,采撷其精华而编成此书。采录图书的体裁有历史著作、词赋、戏曲、诗文、杂记等。虽然是借别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但是纂辑编选的背后,正隐藏着纂辑者的眼光,透露了其襟怀和境界。所涉及的作品有《山海经》、《史记》、《汉书》、《世说新语》、《太平广记》、《玉堂闲话》、《冷斋夜话》、《小窗自纪》、《舌华录》等,有时原文照搬,有时径作删增,有时是化用,有时则根据自己的品味和理解而特意改动个别字句。

在纂辑时,并没有指出所录的具体条目出自何书。而不注出处,就给后人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时甚至是困惑。在时下许多《小窗幽记》的全本、选本中,对于同样的文字,有多种不同的注释,除了注解者自身的理解角度不同之外,出处不明带来的上下文意的不明,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这次作《小窗幽记》的注、译、评,是本着如下的原则进行的:

一是版本。以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三十五年刊本《小窗幽记》为底本,校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天启刊本《醉古堂剑扫》(残存第一至第七卷)、日本嘉永六年《醉古堂剑扫》和日本明治四十一年《醉古堂剑扫》刊本。文字上有一些修订,部分标点也做了改动。比如卷一“醒”中的“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其中“高才”在乾隆本中作“才高”。比较之下,“倚高才”与“饰厚貌”相对,其义更佳,因此据嘉永本改“才高”为“高才”。又如卷三所辑之“囊无阿堵物,岂便求人;盘有水晶盐,犹堪留客”,是据天启本、嘉永本及明治本,在乾隆本《小窗幽记》中作“囊无阿堵,岂便求人;盘有水晶,犹堪留客”,“水晶”和“水晶盐”,所指截然不同,对于文意的理解更是大有差别。再如卷八所辑“以货财害子孙,不必操戈入室;以学术杀后世,有如按剑伏兵”,是据嘉永本、明治本,而在乾隆本《小窗幽记》中作“以货财害子孙,不必操戈入室;以学校杀后世,有如按剑伏兵”,“学术”和“学校”,差异也较大。

另外,有些回目也作了调整,比如乾隆本卷七所辑之“一室十圭,寒蛩声喑,折脚铛边,敲石无火。水月在轩,灯魂未灭,揽衣独坐,如游皇古意思”与“虚闲,世界清净,我身我心,了不可取。此一境界,名最第一”为两条,而天启刊本、嘉永刊本和明治刊本均作“一室十圭,寒蛩声喑,折脚铛边,敲石无火。水月在轩,灯魂未灭,揽衣独坐,如游皇古。意思虚闲,世界清净,我身我心,了不可取。此一境界,名最第一。”语意的完整以后者为上,故此条不用乾隆本内容。这条摘自明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核以张大复原文,可知天启、嘉永和明治本如是处理为佳。

二是注释。这部书里涉及的典故非常之多,有些多次出现的典故,在第一次出现时详解,之后则简略解释;难懂的文字进行注释;生僻字加注拼音;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汇容易引起误解的,进行注释;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文学作品中的为普通读者不太熟悉的人物,进行注释。

三是点评。点评的内容,有的是根据正文内容,引用在内容、境界上相近的文字,以俾读者在原文基础上得到延伸性阅读;有的将所引内容的上文或下文补充进来,因为有时辑录的句子只为某诗或者某文中的一句话,若不补充背景知识或上下文内容,易生误解或是难以领略到个中妙处;另有部分评论与现代人的生活结合,有所规谏,有所引申。

笔者希望能在准确注释和翻译原文的基础上,与读者一起领略《小窗幽记》之美,领略纂辑者当初从诸书中采撷这些妙言警句的深心,得到智慧的启迪,以古人思想之光,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精神的愉悦和悠长的思考。

本次注译,亦参考了清风先生译注的《小窗幽记》(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陈桥生先生评注的《小窗幽记正宗》(华夏出版社2012年版)等,另外许贵文先生《小窗幽记》的新著未及看到,但是在他的博客上阅读了大量他关于《小窗幽记》的研究文字,在此对上述诸位先生表示衷心感谢。书中的错误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教。成 敏2013年3月

卷一 醒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第一。【译文】

饮了中山酒,一醉长达千日。而今天世人浑浑噩噩争名逐利,没有一天不在醉中,没有一人不是醉的。求名的人沉醉于官场之上,逐利的人酣醉在市井之中,有权势的人因音乐女色香车骏马而迷醉,天下简直成了一个昏迷不清醒的天下了!哪里能得到一剂清凉散,来为人人解酒呢?集醒第一。【点评】

本段形容了当时之世人们求名逐利,沉醉于名利或物质享受中,从上到下,一派昏醉不清醒的世态。其实,红尘之中,向来皆如此,唯恐求之不得,唯恐得之失去,总是在为了争取或保住什么而费尽心机。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一派熙攘之况,便是世人竞相奔走的真实写照。为了生活不停奔波,自有其不得已之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内心也真有难言之痛。然竞相奔走,为利为名蒙蔽自己的内心,便使自己变得浮躁不安,时时处于紧张焦灼之中,而一旦人人竞相为此态,整个社会的风气便会呈现出昏昏然的状态,唯以利益为重,唯以浮名为高。这种世风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充满了紧张和周旋,也使人的内心缺少安全感和信任感。

不祈求有千日之酒让我们忘记这世间的纷杂,也很难有特效良药使人们的内心变得安宁清醒,但是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欲望,认识到自己的挣扎矛盾,认识到世态真相,总能超脱一些,哪怕是暂时的,能像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便是理清自己内心、清醒镇定前行的第一步。在那个时刻,你在纷繁的脚步声中,便能感受到山花含笑,明月皎皎。

卷一 醒

00

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译文】

倚仗自己的出众才华而玩世不恭、游戏世间,背后便要提防那些暗算之徒;如果伪装忠厚善良来欺骗别人,面前恐怕会有照胆镜,照尽肝胆让人心思无所隐藏。【点评】

本则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在世间生存,有时候大是不易。这段话指出了两种不可取的处世之道,告诫世人不要恃才卖弄,丧失了做人的自然和对别人的尊重,更不要假装忠厚来骗名骗利,因为总有被人识破的时候。唯有本真自然,踏实谦逊,保持真诚,才能于己于人都营造良好的氛围,处人处事皆舒展自如,即使暗夜扪心自问,亦无疚无愧。欺世盗名虽可一时获益,却终究有跌落的一天。人终究是要和自己过一辈子的,才不可恃,名不可盗,唯有拭净内心杂念,踏实立身,方是长久之计,哪怕在困顿之中,亦不可苟且。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译文】

拨得开繁密的花柳丛,看得清局势,才是真的有能力;在狂风暴雨中能站得稳,才能见出定力。【点评】

要有良好的判断力,在纷繁复杂的局势里,只有借助良好的判断力,才理得清头绪,看得清路径,进而找到出路,打开局面;而在遇到挫折打击时,要沉得住气,站得稳,不轻易被打倒。具备了这两点,人生的大部分困境便可克服。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有风急雨密的时候,也有那些山重水复疑无路甚至是绝望的时刻。越是在这样的挫折窘境里,越要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和镇定的行动能力。试看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无一不是能经得住失败的考验,能在人生的低谷里痛定思痛,深思反省,立定脚跟,做出一番事业来的。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没有含恨自杀,而是忍受非人的痛苦和内心的屈辱,潜下心来撰写《史记》,他在《报任安书》中说,之所以隐忍苟活,挣扎偷生,实在是因为内心的理想没有得到实现,怕就这样死去,自己的文采和抱负不能实现。他回顾了文王、孔子、屈原、孙膑等人在痛苦无望、身心受创之时发愤而作的事绩来激励自己。

千载之下,回看当年太史公在受刑后立定脚跟,在绝望痛苦中以自己的理想为明灯,在急雨狂风中没有乱掉方寸,而是以《史记》为理想,鼓舞自己“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这中间,有清醒的判断力,有对自己文采功业的自信,更有急流乱箭中稳住脚跟的巨大勇气和定力。灾难可以毁灭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

淡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译文】

淡泊的节操,要在繁华俗世的华丽场上磨炼而来;镇定的操守,要向纷繁复杂的场面上去验证一番。【点评】

世间万事,总是相生相成的,所谓物极必反。如果没有经历过尘世的繁华,也许很难真的拥有澄明的心境。如果没有经历过复杂局面的考验,亦难以做到在急流中镇定自若。正如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评价陶渊明的诗所说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也许必须经历人世的繁华,才能把人生的浮尘看透,回到单纯的内心。正如苏轼,人生路跌宕起伏,一次次被打击和流放,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困顿交加之后,历练内心,沉淀世事,反而异常纯净乐观。他在花甲之年被贬到遥远的蛮荒之地,仍然能在绝域烟障之地乐观生活,作诗写字。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如果没有红尘历劫,也许就很难参透人生的迷局,而最高的境界,便是这升华之后的回望,能看得清山水、人心的本来面目。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译文】

使人当面称赞你,不如让别人背后不诋毁你;使人在初识时乐于跟你结交,不如让人和你久处而不厌倦。【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背后的评价比当面的奉承更真实;长久相处之后仍不厌倦要比初识的欢喜更可贵。纳兰容若所感慨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便是指相见欢易得、久无厌难求。真实的、耐得住时光冲洗的东西,放在心里什么时候都是暖的。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勿过高,当原其可从。【译文】

攻击别人错误的时候不要过于严苛,要考虑他是否受得了;教导别人从善切莫要求太高,要体谅他能否跟得上。【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弟子规》曰:“道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做。”便是讲如果责人过于严厉,反至有损。攻人之恶和教人以善时,不妨想想孔子在《论语·颜渊》篇中针对子贡问友时说的话:“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尽心尽力又不要过分苛责或抱有太高期许。

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译文】

不体贴人情世故,每条路都是你害怕走的艰难之路;不体察世情,就如在梦中生活,理想一生都难以实现。【点评】

虽然过于精明会让人不敢亲近,但是如果不近人情,不通世故,也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带着理解和体贴的心去观察万物,处理世事,也许会事半功倍。越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里,越是需要彼此间的理解和体谅。体谅、理解别人多些,你得到的温暖也会多些,旅途上的荆棘就会少些。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即使不能予人玫瑰,多些体谅和理解,于人于己,也未尝不是善事。

遇沉沉不语之士,切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译文】

遇到那机心深沉不轻易说话的人,千万不要和他交心;见到那刚愎傲慢自恋过度的人,说话的时候要小心谨慎。【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处事难,处人更不易。这里所说的两种人,生活中可常常见到,避无可避,还是以沉默谨慎为是。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译文】

置身事外对事件进行评价和议论的人,应通晓所有利害关系;但负责处理这件事的人置身事中,应当不计利害尽心处理。【点评】

采自明洪应明《菜根谭》。所谓“无心者公、无我者明”,身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处理事情往往会畏首畏尾,举棋不定,怕牵扯到各种利益,招来意料之外的祸害。但是无论怎么小心谨慎,无妄之灾亦时所难免。反不如静下心来、不计利害、秉持公心去做,这样无论结局如何,最起码于心无愧。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译文】

俭朴是一种美德,太过分了就是小气,是鄙俗吝啬,反而有失风雅;谦让,是美好的德行,太过分了就过于谄媚恭顺,或过于拘泥小节,多是出于深心算计。【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物极必反,即使是美好的德行,如果过于讲求,就有做作的嫌疑。《论语·公治长》中孔子说过:“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察言观色、巧于应对、表面恭顺而实际上却是虚伪,这样的处事态度往往在一开始能获得利益,但是时间一长,被人洞穿,便难以立足。

慧律大师说:“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即是指虚伪地讲究恭顺,会妨害真正的礼。过于恭顺,过于讲究形式的礼仪,甚至是扭曲自己的真实性情、违背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固然使人交口称赞,却未免不使人怀疑其机心深藏。唯有对人、对事、对自然的敬重,发自内心,出于自然,这样对于做的人和接受的人,才能俱感愉快。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译文】

怨恨会因为恩德而更加明显,所以让人感恩我,不如恩怨两忘;正是因为有恩,所以才有仇,所以让人知道感恩,不如恩仇都消。【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总会有一些恩怨难了,总会有一些情仇难忘。在人的一生里,很难真的做到恩怨皆无。但若是一直带着这些恩怨过日子,便会成为心里的一座雪山,遮挡阳光,带来寒意。所以尽最大的可能,将心里的怨意放下,尤其是对待别人,若是试图用恩惠来感化,不如不去伤害别人,无论是使人感恩戴德还是让人耿耿于怀,都令双方埋下心结,倒不如恩怨都忘,在江湖中自由前行。鲁迅先生有诗曰:“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无论是人与人之间持久的伤害或是绵长的深恩,亦或是国与国之间利益的结盟或是对抗,恩仇俱化、自然相处方才是正道。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译文】

上天让我福薄,那么我就提高我的德性来迎接;上天让我身体劳碌,我就用内心的安逸放松来补偿;上天阻止我有好的际遇,我就用我的修养来使它通达。【点评】

很少有人一生通达没有任何困顿挫折,大部分的人生是有起伏的,有一帆风顺的好时光,也有虎落平阳的尴尬困窘之际。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顿,是人生永远的课题。有时候要埋头奋斗,有时候要清醒观察,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依靠自身的修养去调节,才能真正做到在困顿里不失气节,不失从容,不成为随波逐流的沙子。

内心的自我调节,一方面是对于困顿有通达的看法,另一方面是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多多学习体会,随时充实、反省自己,才能慢慢将所有的外在际遇都转化为内在的营养和财富,才能在苦涩里慢慢品味出甘甜,度过难关,最终浴火重生。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译文】

遇到事情到了山穷水尽、时势不可回转之人,要谅解他最初时的动机;而成功之士,要观察他晚节如何。【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困顿失势时未必是最终的结局,若能在困顿中奋起,也许更有作为;但是一直保持人格、事业、精神的向上和清洁,很不容易。荀子在《荀子·礼论》中说:“君子敬始而慎终,始终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诚哉斯言!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译文】

对于美和丑心里分得太明白,就与事物不相契合;对于贤良和愚笨分得太清楚,也让人不可亲近。应该是内里精明而外在表现出圆融朴厚,使美与丑、精明和愚笨相互平衡,都能够得到各自的好的效用,才是上天造物的德性和度量。【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事物从来都不是黑白截然分明的,很难以好坏来定义人或事。事物的复杂性在此,魅力也在此。不妨怀着一颗包容的心去观察和体悟事、对待人。清叶玉屏在《六事箴言》中说:“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心地浑厚,处事精明,行事方正而智慧圆融,凡事不走极端,身边自然多和谐,少摩擦。

好辩以招尤,不若讱默以怡性;广交以延誉,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费以多营,不若省事以守俭;逞能以受妒,不若韬精以示拙。【译文】

喜欢争辩会招来过错,不如慎言以怡养性情;广泛交友来增加自己的美誉度,不如独处以保全自身;花大钱多方谋求经营,不如省事以保守节俭;炫耀自己的能力招来妒忌,不如韬光养晦以笨拙示人。【点评】

做加法,不如做减法。正如满亚法师在《接触:生活即道场》中所说:“生活就像一个池塘,如果我们站在池塘中不动,淤泥会沉淀,池塘的水就会变清。但是如果我们不停地在池塘里踩来踩去,淤泥当然会泛起,水就变得浑浊了。”做减法并非让人不思进取,而是要剥去那些杂饰认清自己,分析事实,化繁为简解决问题。

恩不论多寡,当厄的壶浆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浅深,伤心的杯羹召亡国之祸。【译文】

恩情不论多少,给厄运中的人一壶浆汤也能够使人不计生死回报于他;怨恨也不在于浅深,使人伤心的一杯羹也会带来亡国这样的大灾难。【点评】

恩怨难分大小。在特殊的境遇里,很小的一个举动,可以给绝望中的人带来希望和温暖,也可以使人耿耿于怀,刻意寻仇报复。常记雪中送炭,暖人暖己,灾祸就会减少。满亚法师曾说,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学会理解自己所憎恶的人,这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目标之一。

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译文】

仕途虽然得意,也要常常有荣华过去之后的退隐之思,这样追逐名利的念头就自然会减轻;世途虽然繁华,也要常常思考死后的光景,那么欲念、贪念就自然会淡薄。【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在繁华之地,要常怀清静之想,看到自己的退路,正所谓不可享用太过。如果不知收敛,倚势放纵,终有一天会无法收拾。历史上多少轰轰烈烈鼎盛至极的人,如和珅之流,当锒铛入狱之时,才知无法回头。

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译文】

在鼎盛的时刻,就像是水即将溢出但还未溢出,一定不要再加上一滴;在危急的局势里,就像是木头将折但还没有折断,一定不要再按压一次。【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压倒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就是因为超过了临界点,才使庞然大物的骆驼轰然倒下。凡事都是这样,无论好坏,大致都有一个限度,超过限度,都会导致不想见到的结果。中国人常说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祸之间,往往是在临界点可以转换的。

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还集。【译文】

断绝心里的欲望,诸种俗事就能了断,就像是把草连根拔掉,草就不能再长了;如果逃离俗世却不想放弃名声,那么就仍有腥味还会招来蚊虫。【点评】

隐居之风在历代都有,而有些人往往是走终南捷径的,因隐而招致名声最后走上仕途。所以真正的隐士都是逃离名声的,看淡尘世的繁华,才能够真正得到隐居的乐趣。从另一方面来说,要想了断就要彻底了断,不要断而犹恋。心灵与行动自相矛盾,只能带来纠结和痛苦。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译文】

感情是最难持久的,所以到处留情的人最后必然薄情;人的本性有其恒常不变的部分,所以不违背自己本性的人最后不会失掉自己的本性。【点评】

这里所说的任性和现代汉语里的“任性”——由着自己的恣意放纵、不知收敛是不同的,是指本着自己的人性,不做违心之举。感情是世界上最难捉摸的东西之一,如果将最珍贵的感情到处播撒,每份感情确乎都难以持久。人生贵在自知自重,能不违背自己的本性,面对生活、压力、感情,能矜重而本真,在浮躁的社会里不随波逐流,才能不迷失自我,不丧失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译文】

喜欢传播小道消息的人,不能和他说话;喜好议论事情的人,不可以与他共同谋划事情。【点评】

与人相处是一门大学问。古人一再有感叹,有告诫。结交朋友或挑选合作者,都要考虑其人品和个性。《金刚经》记载临济宗清素禅师之言:“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喜欢传播别人是非的人,本身就是在播弄是非,是不可靠之人,不可与之合作,而喜欢议论事情、不脚踏实地去努力实践的人,是不可能一起共事的。说来容易做起难,好议论不实干,往往给团队带来危机。与人相处不可不慎,而择友或选择合作伙伴,更是要慎之又慎。

甘人之语,多不论其是非;激人之语,多不顾其利害。【译文】

让人觉得甘美的语言,多是不说他的是非之处的;令人愤怒的语言,大多没有顾及到他的利害。【点评】

诤友难得,也许是因为大家都不想听人谈话触及自己真正的痛处。人与人的相处,固然以和谐为主,但是面对是非,有时候激人之言亦是难免要说的,重要的是把握一个度。子贡问友,孔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对朋友说话也一定要有分寸,如果他执意不听也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这就是孔子对待朋友的度,既要尽心劝导,也要适可而止。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所以为拙。【译文】

真正的廉洁是不会刻意追求廉洁的声名的,以此扬名的人是因为贪婪;真正的智慧是不靠技巧和手段的,耍弄技巧手段的人正是因为笨拙。【点评】

正如老子所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当大家都去追求所谓美的时候,这中间就会产生虚伪求名的心,产生刻意谋求的心机,使得这种追寻变了味,美也就不复存在,甚至走向反面了。《庄子·知北游》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阐述同一个道理,真正的美,真正的有规则,真正的有法度道理,都不必刻意表白,不必非得宣扬得世人皆知。大美而不言,正是为了保持这种美的纯粹和自然。

所以,真正的廉洁,也正是不必非要得到廉洁的名声;而许多号称享有廉名的人,往往其实是贪婪得令人吃惊。真正的智慧是对于人、世界、事情都有深刻的体察和明澈的认识,有正确的判断,讲究手段的,其实是小聪明而已。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念;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译文】

做恶事怕人知道,说明恶中还有善良的念头在;做善事急着让人知道,说明善处就是恶根。

贫士肯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闹场能笃学,方为心地上工夫。【译文】

很贫穷的人愿意周济别人,才是天性中真正的善良带来的恩泽;而在热闹的场合能够专心学习,才是心灵中的真正功夫。【点评】

能于自己切身所需的时候,还能分惠他人,不是仅有同情心就可以做到的。真正的仁爱之心,推己及人方能如此,也正是从此际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真正的天性。相濡以沫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在最卑微的困境中,还能做到以自己仅有的给予对方,这才是真情。

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译文】

贪得无厌的人,身家富有而心里贫穷;知足常乐的人,身家贫穷而心里富有。居高位的人,看起来身体安逸其实神思最劳碌;地位不高的人,看起来身体劳碌,但是却心里安逸。【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修习佛法的人往往会为贪、嗔、痴、慢、疑这些人性中的恶习而痛苦,而加意修行尽力剔除。这其中,尤以贪念为最可怕。看世间,无论是古代的贪官污吏还是今天因贪念而抱憾终生的人们,当他们从高位上跌落下来的时候,大约第一个反思的就是贪。

局量宽大,即住三家村里,光景不拘;智识卑微,纵居五都市中,神情亦促。【译文】

如果心胸宽广,就算住在偏僻的小地方,也不会有局促的感觉;如果智慧不足、见识不高,就算居住在大都市的中心,神情也会局促不安。【点评】

人与环境本就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但是有的时候也会形成奇异的反差,正如诸葛亮在隆中时心怀天下,不会因为犁田植树而局促自卑;而那些经历种种繁华,见识仍然卑微、心胸仍然鄙俗不堪者,却比比皆是。这种反差,更衬出心胸的重要,若是心中有大见识,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从容自若。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译文】

上天要想给人灾祸,必会先用微小的福分让他骄傲,看他是不是能够承受;上天想要给人福分,必然先用微小的灾祸来使他警醒,看他是不是能够自救。【点评】

林语堂先生在《京华烟云》第一章里写道,运气或者福气,是来自于人的内部而非来自于外部。要想享受任何形式的运气或尘世的幸福,一个人必须有相应的性格来享受或葆有它。换言之,就是说人要有一颗能身处福中而不骄不惰的心,有相应的好性格,才能享有福气。自然地,如果能积极稳妥地解决小灾小祸,谨慎小心,也便能消弭灾祸,不致有剧变。①

书画受俗子品题,三生浩劫;鼎彝与市人赏鉴,千古异冤。【译文】

书画作品受到凡夫俗子的鉴赏和题字,真是遇到了三世的劫难;上古的那些鼎彝器皿被普通的不懂得的人来欣赏和鉴定,可谓千古奇冤。【点评】

这样的千古奇冤,到今天一直在上演。书画作品被附庸风雅者品题,不但不能为其增光添彩,反而破坏了原作的内在气韵。那些真正的古董,被不懂得其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人,因追求商业价值而倒卖,更是一场灾祸。书画、鼎彝不是人人都懂得,也不是人人都能鉴赏,但是如果人人都能参与保护,能给后人多存留,少破坏,也是大善事。

脱颖之才,处囊而后见;绝尘之足,历块以方知。【译文】

才华卓越的人,好比锥子,处在布袋中,他的锋芒才能显现;奔驰神速的马,只有穿越国家像穿越一块地那样容易,才能被人所知。【点评】

即使是才华卓越的人,也需要机会和舞台才能为人所知。机遇不是随时都有,有时甚至是千载难逢,正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在岁月蹉跎中错过了功成名就的最好时光。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晚了快乐就不能那么痛快。前提是要先有才能,不论多么急着出名,都不如认真修炼自己的功力重要。

多情者,不可与定妍媸;多谊者,不可与定取与。多气者,不可与定雌雄;多兴者,不可与定去住。【译文】

多情的人,不可以和他一起评定美丑;交谊多的人,不能与他一起决定取舍。容易使气动怒的人,不可以和他一起较量高低上下;兴趣广泛易转移的人,不可以和他一起决定去留。【点评】

人不能孤独地在世上生活,与人相处,自然就要择人为友;一旦工作,必然要与不同的人合作,选择合适的人一起处理不同的事至关重要。每个人的个性、兴趣、才能都不同,适合共与的事情也不同。在处理事情之前,认真考虑团队中各人的性格特点,用人之长,避人之短,才可事半功倍。①

世人破绽处,多从周旋处见;指摘处,多从爱护处见;艰难处,多从贪恋处见。【译文】

世人露出破绽的地方,大多都是从与人交际应酬之处被人发现;指责挑剔的地方,也多是因为出自爱护之心;艰难之处,多是从贪恋之处显现出来。【点评】

周旋太多,难免露出破绽,但是人无完人,如果不矫揉造作,露出缺点也是正常的。别人指责批评你,大部分都源于爱护,倘若不是出于爱护之心,何必得罪人呢?感谢那些指责、批评你的人,正是他们使你看到自己身上的不完美甚至是致命的缺点,促使你认真审视自己,努力完善自己,不断进步。《弟子规》曰:“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如果你听到赞扬就害怕,听到别人说你的过错你就高兴的话,正直诚实的人就会渐渐来亲近你。如果真能做到这样,你就越变越好,值得恭喜了。

山栖是胜事,稍一萦恋,则亦市朝;书画赏鉴是雅事,稍一贪痴,则亦商贾;诗酒是乐事,稍一狥人,则亦地狱;好客是豁达事,稍一为俗子所挠,则亦苦海。【译文】

山居是很美好的事,但稍一留恋系念,那么山居也就成了市场和朝廷;书画赏鉴是风雅之事,但稍一贪恋痴情,就成了商人;作诗饮酒都是乐事,但稍一曲从于别人而不自由,就成了地狱;好客是豁达的事,但稍为俗人打扰,就成了苦海。【点评】

凡事有度,过则为苦。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在合适的场合,与合适的人谈天论地,诗酒作画,哪怕就是谈谈地里庄稼的长势,也是让人欣喜的。而在人声鼎沸、觥筹交错之时,算计着该说何话、该行何事,往往觉得身在地狱,人在苦海。

与有情人做欢喜事,是尘世难得的。陶渊明在《移居》诗里说道,和志趣相投的人比邻而居,“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志趣相投,躬耕而食,朴素简单的生活里,人与人之间言笑无厌,就是桃源一样的生活了。

看中人,在大处不走作;看豪杰,在小处不渗漏。【译文】

看一般的中等人,要看他在大节上是否违背规矩;看豪杰,要看他在小处是否有漏洞。

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译文】

用七分的正经来度过自己的一生,用三分的痴呆来明哲保身。【点评】

摘自陈继儒《安得长者言》。凡事不可太精明,亦不可草率不正经。正经做事认真做人,不要太计较、太固执,能容人处且容人,吃亏就当是积福,不必事事算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过得快乐从容,也令周围的人感到放松。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正是体会到了太精明的害处,人们常说的“傻人有傻福”,也从另一面说明了“痴呆”自有其妙处。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译文】

看轻财物便足以使人聚集在他周围,规范自己便足够使人服从,胸襟宽广便足够得到人心,凡事亲自率先去做便可以作其他人的表率。【点评】

摘自宋李邦献《省心杂言》。这段话,可以纳入现代管理学的艺术范畴。作为团队的领导,如何做方能得人心,是一门艺术。这里所说的轻财、律己、量宽和身先士卒的好品质,正是一个优秀的领导应该具备的。

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译文】

在最迷惑的时候认识到迷惑,那么就到了醒悟的时候了;将难以放怀的事放下了,处境就处处宽广了。【点评】

人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候,纵然耿耿于怀,到窘迫异常无能为力之时,放下心事退一步,便常常有意外的开解之法。越是纠缠,就越是烦乱无解。人得学着放下。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译文】

遇到大事和难事,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担当;经历过逆境和顺境,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襟怀度量;到喜事、怒事临头,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涵养;从与众人相处中表现出的言行举止,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见地。【点评】

摘自明吕坤《呻吟语》。是说把一个人放在特定的情境里,考察其各方面的能力。不妨在选择朋友、员工时注意他们在这些特定情境中的表现,以此考察一下他们是否合格。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译文】

安详是处理事情的最好办法,谦虚退让是保护自身的最好办法,有涵养包容他人是与人相处的最好办法,洒脱不计较是保养心神的最好办法。【点评】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此言极是,如果不能宁静从容地看待、处理事情,就会鲁莽冲动,铸成大错。郑石岩先生在《胜任自己》一书中说:“用宁静的心去生活,就能在日常事务中,看出它的美和感动,发现它的情趣和内在的响应。宁静令你张开眼睛竖起耳朵,领受上苍的赐予,得到的是满腔欢喜、人际交往的温馨、彼此关怀的体贴,也只有在宁静的心田里,才绽放出欢喜的花朵。”

处事最当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功。【译文】

处理事情最应当深思熟虑、从容不急躁。深思熟虑就能知道事情的原委,从容处理就容易处理得当。必须能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冒犯,才能成就别人不能成就的事业。【点评】

摘自明薛瑄《薛文清公从政录》。孔子云:“欲速则不达。”想要快,反而容易因快生错,达不到效果。而忍人所不能忍者,必然有非常好的自律性,有坚定的目标,不会因情绪或事情而扰乱自己的计划。正如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日后才有大成就。

轻与必滥取,易信必易疑。【译文】

轻易给予必然会肆意索取,轻信别人必然也会轻易怀疑别人。【点评】

摘自明薛瑄《薛文清公从政录》。不论是诺言还是实物,有人都可以轻率地给,也可以随意地要。而轻信的人胸无主见,自然也可以轻易怀疑别人。这是我们做人做事时要特别注意避免的。

积丘山之善,尚未为君子;贪丝毫之利,便陷于小人。【译文】

累积了像山一样的善行,也未必会成为君子;贪图小便宜的人,便容易落入小人的陷阱。【点评】

做君子很难,因为要不断地检点自己,努力为善不作恶。但是要成为小人或被小人败坏倒很容易,贪念一起,必会为之所累。孔子说:“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因小利而身败名裂的人,自古及今都不少见。

智者不与命斗,不与法斗,不与理斗,不与势斗。【译文】

智慧的人不与命运斗争,不与法律斗争,不与真理较劲儿,不与大势较劲。【点评】

摘自明吕坤《呻吟语》。不较劲并不意味着顺从,不争斗并不意味着放任。只是需要我们的智慧,分清时和势,懂得自己的内心。用一种智慧从容的心态去调整自己,处理世事,而不是去纠缠不休。

过执不好,易曲更不好。外圆内方的为人原则,一直为中国人所推崇。也许就是因为外表不过执,使自己和他人都不陷入一种无益的纠结斗争之中,不至于长期虚耗,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没有原则一味妥协和放纵。“侠”之一字,昔以之加义气,今以之加挥霍,只在气魄、气骨之分。【译文】“侠”这个字,过去是和义气连在一起的,今天却与挥霍联系在一起,是气魄和气骨的分别。【点评】

摘自明吴从先《小窗自纪》。在战国乃至唐代,“侠”都与义气干云、舍生忘死、成为之美、救人之难相关。到了明代,“侠”与挥洒千金的交游联系在一起,不过是表面上的气魄而已,内在的精神已经失去。其实,每一种精神,都有其时代的内涵,都有其生长变化,在今天的武侠小说与电视剧中,仍依稀可见人们对于古“侠”的一种想象。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妄生是非,故知无事之人好为生事。【译文】

不耕田而享有食物,不织布而有衣服穿,卖弄口才逞口舌之能,搬弄是非,所以可知没有正事可做的人就容易惹是生非。【点评】

摘自庄周《庄子·盗跖》篇:“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在庄子原作里是批评儒家之语。姑且不论庄子对儒家是否存有偏见,仅就个人来说,其实正因为无正经事可做,所以才会招惹是非,无事生非。人人当警醒自己,务正业,努力做事,不要因为无事可做而生事招灾。

才人经世,能人取世,晓人逢世,名人垂世,高人出世,达人玩世。【译文】

有才华的人治理社会,能干的人获得成功,明白的人能逢到好时势,有名望的人名垂后世,高洁的人脱离俗世,旷达的人能优游于世。

沾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随方逐圆之妙,便宜在一“耐”字。【译文】

拖泥带水这个毛病,病根就在于“恋”字;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的妙处,其好处就在于“耐”字。【点评】

摘自明吴从先《小窗自纪》。“恋”字不好去,“耐”字更难作。舍不得放弃的时候,哪怕是怀有一丝留恋,也会为自己找千般借口。人往往受自己欲望所害,常常留恋甚至是贪恋不应该拥有的东西。而做到“耐”,在这个速食的时代更是难事。放平心态,放弃自己不应该贪恋的东西,耐得住这个世界的打磨,安宁自然会常驻心中。

天下无不好谀之人,故谄之术不穷;世间尽是善毁之辈,故谗之路难塞。【译文】

天下没有不好听奉承的人,所以谄媚之术才没完没了;世间都是善于毁人的人,所以谗言才难以杜绝。【点评】

摘自明吴从先《小窗自纪》。喜欢听奉承的话,是人类难以克制的虚荣心在作怪,连一向从谏如流的唐太宗也不例外。像魏征那样直言的人不多,而如王熙凤一般会拍马的人却不少,如此一来,自然便是实话少假话多。做人,不可靠谄媚换取功名富贵,更不可以谗言坏人清白。

清福上帝所吝,而习忙可以销福;清名上帝所忌,而得谤可以销名。【译文】

清闲安宁的福气是上天吝于给人的,而习惯于劳碌可以减少这种福分;清廉高洁的名声是连上天都忌妒的,得到诽谤可以减少这种名声。【点评】

摘自陈继儒《安得长者言》。得到清福需要天分,尤其是在现代这样忙碌的社会里。习惯于操劳,更使得清福成为奢侈品。清高的名声很容易为人所忌,正所谓“皎皎者易污”。销福之事尽量少做,销名之谤也未必能尽去,心态从容端正,自然能得些清福,就算受些诽谤亦无需挂怀。

蒲、柳之姿,望秋而零;松、柏之质,经霜弥茂。【译文】

蒲草和柳树注重姿态,到秋天就早早凋零了;而松树和柏树注重本质,经历风霜之后更加茂盛。【点评】《世说新语·言语》载,顾悦与简文帝同年,但他的毛发早就发白了,简文问:“卿何以先白?”顾悦即以此言相对。

不同的资质,有不同的表现。蒲柳有蒲柳的风姿,亦有其先零的缺陷;松柏虽不柔美,但是质地坚实,不惧霜雪。人亦如此,不同的人自然有其不同的特质。贵在识得清,看得明,解得开。无论哪一种,都不必妄自菲薄,亦不必互相褒贬。

人之嗜名节,嗜文章,嗜游侠,如好酒然。易动客气,当以德消之。【译文】

人们爱好名节,爱好文章,爱好游侠,都像爱好饮酒一样。容易引发自己的血气,当用修养德性来消除它。【点评】

摘自陈继儒《安得长者言》。痴情太甚,好之太深,容易引发人的情绪,得之失之都使人悲喜难抑,所以作者说任何一种嗜好,其实都像嗜酒一样,容易引发人的情绪波动。而在现实中,如果有癖好,许多时候就是破绽,容易被人利用,对于身居高位者而言更是如此,投其所好,往往是诱人入陷阱的第一步。

虽然张岱说:“人无癖好不可交,盖无痴者无真情也。”但有些时候,癖好还是留给自己默默享用好了,不一定非得痴到要死要活、悲喜交集,更不要成为收敛钱财的借口或者被人利用。君不见,多少人的失足,其实皆来源于对女色、钱财、古玩、权力及其他事物的留恋不舍,甚而至于不该取而取,该去而不去。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译文】

神人的话很微妙,圣人的话很简约,贤人的话很明智,普通人的话很多,小人的话很虚妄。【点评】

摘自陈继儒《安得长者言》。不同境界的人说话自然有着不同的功力。要想达到神人的境界很难,但是避免做小人、不说虚妄之话骗人骗己也算是功德一件。

士君子不能陶镕人,毕竟学问中工力未透。【译文】

士君子不能够以自己的德行来熏陶感染别人,是自己做学问的功夫还不够。【点评】

摘自陈继儒《安得长者言》。所谓春风化雨、如沐春风,是说以精神气度熏陶、感染别人,令人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并且感到愉悦。而真正能做到以德行来感染别人向善向上,是修养、内涵、学养都很深厚的人。自己能做陶镕别人的君子固然很好,但如果没有这个功力,能为君子所感染,勉力向善,也是好事。

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终身之福者,切须检点。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积铢累,自成富翁。【译文】

有时一句话就能伤害天地之间的和气,甚至因为一件事而折掉自己终身的福分,所以说话做事一定要检点。能接受好的建议,就像是做生意的人追求利润,一分一厘地积累,自然能成为富翁。【点评】

摘自陈继儒《安得长者言》。《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载,刘备在死前留给儿子的遗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易经·坤卦》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是鼓励积善成德,一定要避免积恶成殃。

金帛多,只是博得垂死时子孙眼泪少,不知其他,知有争而已;金帛少,只是博得垂死时子孙眼泪多,不知其他,知有哀而已。【译文】

钱财多,结果只是博得将死的时候子孙的眼泪少,因为大家都不管其他的,只知道争财产而已;钱财少,结果是得到将死的时候子孙哀悼的眼泪多,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其他的,只知道哀伤而已。【点评】

摘自陈继儒《安得长者言》。虽然钱财少,未必就能保证子孙和长辈之间就不想其他,唯考虑感情。但是确实有许多家庭的不睦往往因争财而起,伤害亲人的感情,争讼不已,我们在现实生活和报章电视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多一些亲情和理解,少一些争讼和麻烦,心里就会温暖多凉薄少。

景不和,无以破昏蒙之气;地不雄,无以壮光华之色。【译文】

日光不晴和,就无法破除昏沉阴暗之气;大地不宏伟壮阔,就无法壮大光明华美之色。【点评】

只有天地和谐,天清地朗,方能一切都华彩光明,没有昏沉之气。做人亦是如此,心地清明,人才能够神清气爽,一派光风霁月。周围的环境也是如此,和谐明亮了,一切灰暗不当的东西便难容身。

眉睫才交,梦里便不能张主;眼光落地,泉下又安得分明?【译文】

眼睛刚一合上,睡梦中便不能自主;人一旦死去,九泉之下又怎么能够看得明白?【点评】

人连自己的睡梦也难以把握,更无需惦记九泉之下的事了。好好活着,珍惜当下的好时光,享受此刻的状态,不必过于为那些自己不能把握的东西焦虑。

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译文】

成佛也只是个了悟,成仙也是个了悟,圣人已经醒悟明白而自己不知道已经参透。正因为不知道自己已经彻悟了,才是真的彻悟,如果知道自己彻悟,那就是并没有真的彻悟。

忧疑杯底弓蛇,双眉且展;得失梦中蕉鹿,两脚空忙。【译文】

人一旦有杯弓蛇影的忧疑,便不得安宁,姑且放宽心怀展开双眉;得失就像是梦中用蕉叶盖住的鹿一样,转瞬难辨,仍是一场空忙。【点评】

何必每天都忧疑不安地活着?暂时舒展眉宇吧,其实人事的得失,不必过于执着。得失转瞬如梦,得亦不必大喜,失亦不必神伤。看淡了得失,心里自然就会淡泊。

名茶美酒,自有真味。好事者投香物佐之,反以为佳,此与高人韵士误堕尘网中何异?【译文】

好茶好酒,自有其真实自然的味道。好事的人放香料来佐酒佐茶,与高洁之人风雅之士误落在俗世的网中有何不同?【点评】

本为清净之水、醇厚之酒,非得被各种佐料搅乱了自然的原味。高洁之人在尘世亦是如此,被各种各样的俗人俗事纠缠,让人看不清原本的面目。其实退一步讲,无论加什么调料,茶还是茶,酒还是酒。如果你内心安宁,即使身在激流,亦不会随波逐流,处世亦不会被周围的环境随意左右。

善默即是能语,用晦即是处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适境。【译文】

善于沉默就是会说话,知道韬光养晦就是知道如何显现自己,混迹于俗世就是藏身,能心安就是舒适的境地。【点评】

不妨辩证地看待人的出世和隐逸。大隐总是隐于世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反而是能沉潜涵养、韬光养晦、收敛锋芒的人多能善始善终。刻意去寻找安宁,安宁往往却不能至。处处寻找机会显示自己,往往却会示人以拙。

虽无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要识山中宰相、天际真人。【译文】

虽然没有像高士们那样嗜爱山水以至于成痴成癖的地步,也要识得山中隐士里亦有高人。【点评】

虽没有隐士们那爱好山水之癖,但并不妨碍人们的向慕之情,正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只是这山中宰相、天际真人可遇不可求,既能隐身山野,又能关注时事,并且能在从容静默间洞穿世事。

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译文】

怒气收敛自然愤怒就渐渐平息,心神收敛自然会觉得言语简洁,能宽容对人自然可体会出和谐,能谨守安静就自然体会到天地安宁。

处事不可不斩截,存心不可不宽舒;待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译文】

处理事情不可不斩钉截铁般果断,但心里的本意不可不宽容;对待自己不可以不严格,对别人却不可不和气。【点评】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发生了问题时,君子会寻找自己的问题,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而小人则往往指责别人,苛责别人。

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译文】

居住的地方不必没有恶邻居,聚会的时候不必没有坏朋友,只有那些能自律能把握自己的人方有所得。【点评】

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什么样的人都会接触到,要想求得一个事事如意、人人称心的工作环境或交友的环境,不太可能。但是无论外界事物如何,保持独立清醒的意志,传递正面的能量,享受益友芳邻的温暖,那些恶邻、损友亦不能损你分毫。

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译文】

据道理来听取别人的言论,自己心中自然有主张;用道德来战胜自己的欲望,心里自然就会清明。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友道也。【译文】

交情先浅后深,先疏远后来亲近,先远后近,这才是交朋友的道理。【点评】

交朋友有一个相处、了解、选择的过程。在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决定是否选择一个人做朋友。如果不曾了解就匆忙订交,往往会出现问题,故交友要慎。满亚法师在《接触:生活即道场》中曾经说过:“在实现个人完善的过程中,要谨慎选择朋友。好朋友会让你与人分享,放下自我的快乐,达到乐于奉献而不回报的精神境界。”

形骸非亲,何况形骸外之长物?大地亦幻,何况大地内之微尘?【译文】

人的形体都是与精神不相亲的,何况那些身外之物呢?大地也是如梦似幻,何况是大地之内那些琐细之物呢?【点评】

摘自明屠隆《续娑罗馆清言》。人之留恋,往往是留恋身外之物,纠结于得失之间,而人对于身外之物,也最没有控制的能力。过于纠缠自己无法掌控的事,便是自寻烦恼。如果把精力付诸大地之内的琐细之物上,有限的人生便会在琐屑之中慢慢消磨掉。人生若是不洒脱一些,怎么会活得精彩?

人当溷扰,则心中之境界何堪;人遇清宁,则眼前之气象自别。【译文】

人们在一团混乱扰攘之时,心里的境界是很难忍受的;人们遇到清静安宁的境遇,那么眼前所看到的风光和气象自然就不同了。【点评】

摘自明屠隆《续娑罗馆清言》。什么样的心境,决定了你如何对待外物和处理事情。心里清亮,看这世界便是美丽的。所以我们若能修炼自己的内心,使它不被现实的乱象蒙蔽,我们看世界、看别人、处理事情时,自然就会有新的气象。

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译文】

在寂寞之境而保持内心警醒,那么寂寞之境也不能被扰乱;警醒而常寂寞,那么警醒的念头就会保持不松懈。【点评】

摘自明屠隆《续娑罗馆清言》。寂寞之境固然能让人安宁,但是如果内心不保持一定的警醒,往往流于空疏和散漫。安宁寂寞与警惕清醒相互配合,才能够耐得住寂寞,静心成事。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译文】

小孩子的智谋少,越少就越好地保持了内心的完善;成年人的智谋多,越多心神就越散。【点评】

摘自明屠隆《续娑罗馆清言》。赤子之心,正因没有计算和谋划,才会保持纯粹而清澈。相反的,成年人因为忙于计算,忙于制定和参透种种成人的游戏规则,神志也就分散了,反而不能够凝神专一地做事。保持一份赤子之心,享受一些纯粹的快乐,是人生的幸事。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头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得到,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译文】

无事时便检点自己是否有闲杂的念头,有事时便考虑自己是否浮躁意气用事;得意时便自省是否有骄傲矜持的言辞和容色,失意时便考虑自己是否有抱怨的情绪。时时检查反省这些,从多到少,从有到无,这才是做学问的关键。【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这段话所讲的,其实也是两个字“放下”。放下闲杂念头,放下浮躁意气,放下洋洋自得,放下抱怨,从多到少,到最后一点点这样的念头都没有。内心没有这些虚荣自负和抱怨,才会放下心来,认真做事,毫不怨天尤人,也毫不自矜自夸。

笔之用以月计,墨之用以岁计,砚之用以世计。笔最锐,墨次之,砚钝者也。岂非钝者寿而锐者夭耶?笔最动,墨次之,砚静者也。岂非静者寿而动者夭乎?于是得养生焉。以钝为体,以静为用,唯其然是以能永年。【译文】

笔大致能一月一换,墨的更换要以年来计算,砚则是以百年来计算的。笔最锋利,墨次之,砚是最钝的。难道不是钝者能长寿而锐利的东西早亡吗?笔是活动最多的,墨次之,砚是最安静的。难道不是安静的能得到长寿而活动的早亡吗?从这里能得到养生的真意。以钝为实质,以静为外在表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长寿。【点评】

所言正是以静养心、以无用得大用的意思。过于聪明过于活跃,常常忙碌操劳,没有时间修习和保养自己的内心,就会早衰甚至早夭。而以静制动,往往能够清醒地观察情势做出正确的决定。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作为社会而言,如果有所不为,不过于追求名利,减少欲望,人心就会安静,社会就会安定。

贫贱之人一无所有,及临命终时,脱一厌字;富贵之人无所不有,及临命终时,带一恋字。脱一厌字,如释重负;带一恋字,如担枷锁。【译文】

贫困、地位低下的人一无所有,到了生命终了的时候,解脱的是一个厌字;而富有、地位高的人什么都有,到了生命终了的时候,唯带着一个恋字。解脱一个厌字,就像放下沉重的负担一样;而带着一个恋字,就像带着枷锁一般。【点评】

摘自南宋倪思《经堂杂志》。没有人知道到了生命的终点,什么样的状态才是最好的,也难得有人为了解脱一个厌字就愿意忍受一生的贫穷。富贵来之正当,是值得祝福的事。贫贱之时有良好的心态、奋进的精神,踏实去做,摆脱贫贱,而不是盲目仇富或喋喋报怨;富贵之时不骄不矜,享受生命中的美好,乐于分享,不必惴惴不安或守财如命。任何一种生命的阶段或状态,只要问心无愧,尽心尽力,无论清贫还是富裕,都自有其风光。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译文】

看透了名利这一关,生命才得到小小的休息;而参透生死这一关,才是得到大的解脱。【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名利关不易看透,生死关更难解脱,人要想得到大休歇,看来是真的很难。也不一定非要奢求打破这些关,只要一步步走来,有良好的心态,不急功近利,不焦灼不安,不居心叵测,踏实度日,便可安然度过每个关口。

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译文】

忌讳别人说他贫穷的人最终会死于贫困,因为要胜的心使他如此;忌讳别人说他病的人死于病,因为害怕之心遮蔽了他的明心;怕别人说他愚蠢的人死于愚蠢,因为他的痴心使他倾覆。【点评】

最怕人知,最不想提起的,往往就是最痛心最在乎的事。讳疾忌医,是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但越是怕,越是不敢提起,不敢正视,就越不能够解决问题。知道问题所在,直面现实,才是真正明智的做法。前提是首先要看清自己,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才能看到问题并直面问题。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译文】

浮躁之人,必然没有深沉的见识;处处存畏惧心的人,必然没有卓越的见解;充满欲望的人,必然没有慷慨的节操;话多的人,必然没有诚实忠厚的心;勇力多者,必然没有文学上的风雅。【点评】

孔子曾说“吾未见刚者”,有人说申枨是这样的人。孔子说:“枨也欲,焉得刚?”一个怀抱种种欲望的人,患得患失,怎么能够刚直不阿呢?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放下私欲才会对事件、对人有公正的看法,才能够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译文】

把心里的芥蒂都撇开,使自己和别人交往更为自如,这便是天下第一快活的世界。【点评】

满亚法师在《接触:生活即道场》中曾说过:“分别心会阻挠一个人的成长。我们从思想上就把许多人排除在外了,因为他们‘不是我家人’。所以我们要学习明白:即使这些人‘不是我家人’,他们仍然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可以在家庭之外帮助我们成长。”如果人们都能够心无芥蒂地与人相处,快乐就俯拾皆是了。

挥洒以怡情,与其应酬,何若兀坐?书礼以达情,与其工巧,何若直陈?棋局以适情,与其竞胜,何若促膝?笑谈以诒情,与其谑浪,何若狂歌?【译文】

挥洒笔墨为了怡悦性情,与其应酬往来,何如独自默坐?知书达礼是为了表达情意,但若要周全巧妙,何如直接诉说?下棋布局是为了遣兴娱乐,如果非要竞争取胜,何如促膝而谈?谈笑可以令人愉悦性情,与其戏言放荡,何如狂放而歌?【点评】

每种活动都有其遣兴达情的作用,但是如果非要将许多功利的目的加诸其上,这些活动就会背离让心灵快乐自由的初衷,而使人又陷入酬酢之场。试观今天的某些俱乐部,与其是球友相会,倒不如说是一场社交公关由办公室搬到了绿茵场上。

拙之一字,免了无千罪过;闲之一字,讨了无万便宜。【译文】

拙这个字,免除了无数的罪过;闲这个字,讨了无数的方便。【点评】

人若懂得守拙,便减少了许多无谓的烦恼。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名实篇》里说道“巧伪不如拙诚”,也即此意。与其费尽心机伪装自己,反不如坦承自己的不足,本分做事。曾国藩曾说:“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世上聪明人甚多,何必卖弄自己的聪明?人人都有缺点,亦不必非要刻意掩饰自己的不足,这才不会把力气放在自作聪明上。

书画为柔翰,故开卷张册,贵于从容;文酒为欢场,故对酒论文,忌于寂寞。【译文】

书画都是毛笔作品,所以铺开画卷打开册页,所看重的是从容的气度;吟诗作文喝酒都是欢乐场上的事,所以对酒品论诗文的时候,不要太寂寞。【点评】

读书品画,要潜心认真,方能体会到其中蕴涵的深意和境界。而觥筹交错中,体味人与人之间交流、现场酬唱的快乐,就要热闹些方好。该安静的时候安静,该快乐的时候快乐,顺其自然,撇去矫揉造作,生活里便会多些惬意。

士人不当以世事分读书,当以读书通世事。【译文】

读书人不应该因为世事而分心不能专心读书,应该通过读书来通晓世事。

意在笔先,向庖羲细参《易》画;慧生牙后,恍颜氏冷坐书斋。【译文】

意念的形成要在动笔写作之前,就像伏羲氏细细参察万物之象而画了八卦之图;真正的智慧是在语言之外的,就仿佛是颜回在清冷的书斋中枯坐。【点评】

摘自明李鼎《偶谭》。做事之前,定要细细思考,想得透彻,才能实施起来顺利。智慧不是靠语言得来的,体悟世理、认真读书思考,方才能够有所领悟。

调性之法,须当似养花天;居才之法,切莫如妒花雨。【译文】

调养性情的方法,就像微阴轻雨的天气一样柔和;培养人才的方法,一定不要像狂风骤雨一般残暴无情。

事忌脱空,人怕落套。【译文】

做事切不要随意乱许诺却没有着落,做人就怕落入俗套。

山穷鸟道,纵藏花谷少流莺;路曲羊肠,虽覆柳阴难放马。【译文】

穷困的山野里崎岖的小路上,就是藏着开满鲜花的山谷也少见那些飞来飞去的黄莺;小路弯曲似羊肠,即使柳阴覆盖也难以放养骏马。【点评】

如果没有天时地利人和,再好的舞台也不易吸引人来。欲成事,就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在做大的决策和计划之前,更应充分考量诸因素,以防因为忽略了一两点要素而事倍功半,甚至失败。

能于热地思冷,则一世不受凄凉;能于淡处求浓,则终身不落枯槁。【译文】

能在春风得意的时候思量寂寞的时候,那一生都不会遭受凄凉的待遇;能于淡泊之处求浓厚,终身就不会过于萧索。

会心之语,当以不解解之;无稽之言,是在不听听耳。【译文】

心领神会的话,不必解释也能理解;没有根据的瞎话,听见了就当没有听见。

佳思忽来,书能下酒;侠情一往,云可赠人。【译文】

美妙的情思涌来,图书也是能当下酒之物的;豪情一起,云彩也是可以持来赠人的。【点评】

就书下酒,持云赠人,都是想象奇妙的雅事,不是普通尘世劳碌中为生计奔波者所易有的。只是无论生活如何枯燥艰辛,能在内心深处葆有这份浪漫和雅兴,亦可活得洒脱快乐些。

蔼然可亲,乃自溢之冲和,妆不出温柔软款;翘然难下,乃生成之倨傲,假不得逊顺从容。【译文】

神态和蔼可亲,是自然洋溢出来的平和之气,是假装不出的那种温柔和缓;盛气凌人的样子难以放下,是天生的傲慢,借不来谦逊服从。【点评】

人自然天成的气质,虽然经后天涵养调整,也很难将最本真的个性淹没。真正的和蔼可亲,是从心里出来的温和冲淡,而不是装假可以装出来的。骄傲倔强,也难以变成谦虚温顺。但正因如此,才要在保持个性的同时,注意尽量做到不要伤害别人。人固然要忠于、保护自己的个性,但如果人人都不顾忌他人,便没有谁能不受伤害,没有谁保全得了自己的个性。

世路如冥,青天障蚩尤之雾;人情如梦,白日蔽巫女之云。【译文】

世上的路就像是在阴间一样黑暗,青天被蚩尤的雾遮蔽了;人情就像是梦一场,白天被巫山神女的云遮蔽了。【点评】

人生多坎坷,世事多磨难,有时候雾确实能够遮挡视线,影响路途,但是抱怨又有何益?任重道远脚步不停,终有一日守得云开见日出。

密交定有夙缘,非以鸡犬盟也;中断知其缘尽,宁关萋菲间之。【译文】

亲密的朋友一定是有前世的缘分,不是因为歃血为盟才这样的;交情中断是其缘分到头了,和谗言没有关系。【点评】

恐怕也不能单以缘分来解说朋友间的分合。人人都是不断成长、不断变化的,而前行的方向和变化发展的方向也一直在修正,在这段路上遇到的朋友,下一段路未必会同行。但是认真订交的朋友,就是我们种下的友谊之树,在人生旅程中,会给我们一路的风景。

堤防不筑,尚难支移壑之虞;操存不严,岂能塞横流之性?【译文】

不建筑堤坝,尚且难以对付河流改道的危险;操守不严谨,又怎能堵住到处横流的欲望?

打诨随时之妙法,休嫌终日昏昏;精明当事之祸机,却恨一生了了。藏不得是拙,露不得是丑。【译文】

插科打诨看似滑稽不经其实是与世人相处的妙法,不要嫌弃这样每天昏昏沉沉的;精明是处事的祸根,到那时才觉得一生并不明白。拙不可藏,丑不可露。【点评】

凡事精明太过,往往就会伤人伤己,但若是真正的愚笨昏懦,亦不能助人益世。适可而止就好。

开口辄生雌黄月旦之言,吾恐微言将绝;捉笔便惊缤纷绮丽之饰,当是妙处不传。【译文】

开口就说人是非评人高下,我恐怕真正的借微言来讲说大义的事都要绝迹了;拿起笔来便惊诧于缤纷之句、华丽之辞,可能精妙之处都不能传达出来。【点评】

在随意褒贬的言辞中,真正的微言大义怕是无人能够领会;而在绮丽纷繁的文字之下,真正的精妙之义却无法表达。也许有的时候,形式就是内容的枷锁,过于注重形式,反而使真正的内容流于肤浅。

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关,谁能透过?独美人名将老病之状,尤为可怜。【译文】

人如果不能透彻得道,生死老病这四个关口,谁能看透?唯独美人和名将临老伤病的状况,更为可怜。【点评】

盛时荣华,越发衬得末时凄凉。平常人的一生,没有那么多的起伏跌宕,也没有那么引人注目,平平淡淡,反不觉得晚景有多凄凉。而红颜易老,名将雄风不再,令人今昔对比,颇感悲怆。

日月如惊丸,可谓浮生矣,惟静卧是小延年;人事如飞尘,可谓劳攘矣,惟静坐是小自在。【译文】

岁月飞逝如一掠而过的弹丸,这就是人的一生,只有静卧可以稍稍延年;尘世的事就像是飞扬的尘土,可谓一场纷扰,只有静坐可得片刻自在。

平生不作皱眉事,天下应无切齿人。【译文】

平生不做亏心事,世上应该没有痛恨我的人。【点评】

摘自北宋邵雍《诏三下答乡人不起之意》诗。一生没有辜负、损害他人,不做亏心之事,自然没有人痛恨我,即使有人误解,我亦内心自安。

暗室之一灯,苦海之三老;截疑网之宝剑,抉盲眼之金针。【译文】

黑暗的屋子里点燃一盏灯,就像是苦海中那掌舵的梢工救人出离苦海;能斩断疑虑之罗网的宝剑,就像是拨开盲人的眼使其重见光明的金针一样。【点评】

摘自明焦竑《焦氏笔乘》。人在迷途之中,若有人持烛照亮前行的路,那份欣喜和感激无以言表。这个世上能参透人生、斩断疑网的人不多,但是对于一路上给予帮助和温暖的人,心存永远的感激,人生便会光景常新。

攻取之情化,鱼鸟亦来相亲;悖戾之气销,世途不见可畏。【译文】

争名夺利的心没有了,鱼鸟也会前来亲近;乖张暴戾之气消失了,世上的路都不再可怕。【点评】《列子·黄帝》载:“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人一时忘却心机,内心纯真,连鸟儿都会信任他,鱼儿也会来亲近他。要是以这种心境去对人对事,也便不觉得别人可畏、世事可畏了。

天下无难处之事,只要两个如之何;天下无难处之人,只要三个必自反。【译文】

天下没有难以处置的事,只要能深谋远虑;天下没有难以相处的人,只要多多反省自己。【点评】

这两个如之何、三个必自反,确实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十字箴言。深谋远虑不代表精明算计,眼光长远,看得通透,多问问自己多反省自己,便不会轻举妄动损人利己。

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处巧若拙,处明若晦,处动若静。【译文】

能脱离世俗便是奇特,不同流合污就是清正。有机智而表现得像笨拙,处事明白却看起来像糊涂,在动中就像是在静中一样。【点评】

不必刻意寻求与众不同,不同流合污便是卓越不凡。有时候人们刻意强调糊涂,其实也不必如此,只要不过分炫耀自己的精明,不过于倚仗自己的机巧,处事踏实自然就足够了。

参玄借以见性,谈道借以修真。【译文】

修习佛教是为了看到自己的本性,修习道教是为了修炼涵养自己的真气。【点评】

无论是习佛还是修道,其实都只是让自己看清内心的一种手段。若真正内心清明,无贪婪之念,无害人累己之心,不必习佛修道,在世间行走,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

世人皆醒时作浊事,安得睡时有清身?若欲睡时得清身,须于醒时有清意。【译文】

世上的人都在醒的时候做糊涂事,怎么能在睡觉时有清洁的身体?要是想在睡时有清洁的身体,必须在醒着的时候有清醒的内心。

好读书非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讨,①欲罢不能,岂为声名劳七尺也?【译文】

喜欢读书不是为了求得死后的荣名,而是为了那些新奇的所见所闻,是心里想要知道的,所以才孜孜不倦地寻求,欲罢不能,哪里是为了名声而令自己的身躯劳碌不堪呢?【点评】

好奇心,本是求知的最原始动机,就像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塑造的那个五柳先生一样,好奇且享受这种好奇。可叹在功利的社会里,纯粹为了精神的享受,为了未知的欲望而学习,往往成了奢侈的事。

一间屋,六尺地,虽没庄严,却也精致;蒲作团,衣作被,日里可坐,夜间可睡;灯一盏,香一炷,石磬数声,木鱼几击;龛常关,门常闭,好人放来,恶人回避;发不除,荤不忌,道人心肠,儒者服制;不贪名,不图利,了清静缘,作解脱计;无挂碍,无拘系,闲便入来,忙便出去;省闲非,省闲气,也不游方,也不避世;在家出家,在世出世,佛何人?佛何处?此即上乘,此即三昧。日复日,岁复岁,毕我这生,任他后裔。【译文】

一间屋子,只有六尺见方,虽然没有佛堂的庄严,倒也精致;以蒲草做成垫子,衣服当成被子,白天可以坐,晚上可以睡;一盏灯,一炷香,石磬几声,敲击几声木鱼;佛龛常关着,门常合着,好人放进来,回避坏人;不必剃发,不必非吃素,虽着了儒者的衣服,却怀着修道者的心;不贪求名,不图谋利,不要清静之缘,却时时计划解脱的方法;没有挂念,也没有束缚,得空便进来,忙碌便出去;省去了是非和闲气,也不必出去四处化缘,也不用回避尘世;在家即是出家,在尘世也便是出离尘世,佛是谁?佛在哪里?这就是上乘的境界,这就是佛家的三昧真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度过我这一生,不管后辈如何了。【点评】

摘自南宋林洪《清净斋铭》。在尘世谋求出世之心,得出世之乐。游走在两界的边缘。不必执着于一定是儒是佛,要图清静还是讲解脱,不必拘于形式,不妨把重点放在精神的真正超脱和放松上。

草色花香,游人赏其真趣;桃开梅谢,达士悟其无常。【译文】

青草的翠色、鲜花的清香,让游览的人赏味到它的真正意趣;桃树花开、梅花花谢,了悟的人从中领悟到事物的无常变化。【点评】

正如佛陀在菩提树下得道,人与自然向来有着深刻的联系。春花秋月,季节变换,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给人的精神带来诸多启示。既是有常也是无常,自然能给予人的,往往超过人类能领悟到的。

招客留宾,为欢可喜,未断尘世之扳援;浇花种树,嗜好虽清,亦是道人之魔障。【译文】

招来客人留下客人,共享欢乐是可喜的,却没有了断尘世里互相的依附和牵系;浇花种树,虽然是清雅的嗜好,也是修道之人的障碍。

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译文】

人常常想到得病的时候,那么入世的尘心便会减少;人常常想到死亡的时候,那么修道的心自然就会产生。【点评】

摘自明屠隆《娑罗馆清言》。如果总是这样以得病时的苦来提醒人活着不可尘心太重,想到死时的痛而立意修道,这样活着,未免也太辛苦。痛的时候体悟痛,不痛的时候安心体悟不痛,也许会更加自然些。

铄金玷玉,从来不乏乎谗人;洗垢索瘢,尤好求多于佳士。止作秋风过耳,何妨尺雾障天。【译文】

诋毁诽谤,从来不缺少进谗言的人;吹毛求疵,对于优秀的人尤其更甚。不妨只把它作为耳旁风,小雾是遮挡不了青天的。【点评】

摘自明屠隆《娑罗馆清言》。诚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优秀的人所受到的诽谤比一般人要多得多。不必介意当真,且听过就算了,前行的脚步不必因此停下,沿途的风光不会因此减色。

真放肆不在饮酒高歌,假矜持偏于大庭卖弄。看明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认得当下真,是以常寻乐地。【译文】

真正的放肆不是饮酒的时候放声高歌,只有假装矜持才偏偏在大众之前卖弄。看透了世事,自然不会看重功名;认得清当下的真相,所以才常常寻到欢乐之地。【点评】

活在当下,才能够真正快乐。诚如满亚法师在《接触:生活即道场》一书中所说:“如果你能够活在当下,好好在当下生活,你会生活得圆满。别去判断好坏。不论是对陌生人还是家庭,既要保持超然,同时又要有热情,这样你才不会感到压抑、受伤,也不会累得身心疲惫。你是永恒的,和万物生灵息息相关。你高尚,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你喜欢生活,你拥有一切。生活在当下,就能从贫困、无知、自绝、自满、贪婪中获得解脱。”

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译文】

人生要想满足什么时候才满足得了呢?没到老的时候就得到清闲才是真的清闲。【点评】

我们常常会说,如果我有了房子,我就会幸福;如果我有了汽车我就会幸福;如果我评上教授,我就会幸福;如果我得到了我心爱的人我就会幸福;诸如此类。其实幸福、满足、在忙碌里保持从容的“闲心”,都是一种能力。今天的此刻,若不能在平凡的生活里找到属于你的幸福;明天的彼刻,恐怕仍然在物质的包围里寻不到幸福。

手里有多少,学会欣赏多少;今天有多少,学会安享多少;无论昨日如何,明日又将如何,只要在当下认真做事,认真做人,安享今天的乐事,今天能幸福,明天也就能幸福。

旧无陶令酒巾,新撇张颠书草;何妨与世昏昏,只问吾心了了。【译文】

过去没有陶渊明那样的嗜酒之好,最近也把书法之好丢掉了;不妨与世人一样昏昏沉沉,只是问内心是否清楚明白。【点评】

像屈原那样的世人独浊我独清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像这种与世沉浮、看似随波逐流实际自有方向,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各有所取,各有所美。

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理义为膏粱,以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菑畬,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因果,以乐天知命为西方。【译文】

把书籍经史作为园林来观赏,将歌诗吟咏当做吹拉弹唱的音乐,把理法精义当做美味的食物,把写书著说作为华美的衣服,以诵读作为耕田,把做笔记作为积累财物,以前人的贤言懿行作为良师益友,以忠诚信义忠厚恭敬作为修行,以做善事有善果作为因果,以乐天知命作为西方极乐世界。【点评】

真正欣赏和学习生命中那些给予我们正面能量的东西,我们便可在快乐中前行,不觉得付出是苦。所谓西方极乐世界,不妨说是安身立命且快乐自在的地方。

云烟影里见真身,始悟形骸为桎梏;禽鸟声中闻自性,方知情识①是戈矛。【译文】

在大自然的云霞烟影里看得到自己的真实本相,方才悟出形骸肉体是精神的枷锁;而从倾听禽唱鸟鸣声中悟到自身的本性,方才知道情欲和识见都是伤害人性的凶器。【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自然的山光云影、鸟鸣水唱,正是无心而发,却自然至美。人正是有了情识,才渐渐蒙蔽了内心的本性。所以在大自然中,面对自然的纯粹自在,往往有所领悟,看清自己的内心。①

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愧赧;红颜失志,空遗皓首之悲伤。【译文】

白天可以欺骗别人,难以逃避夜晚扪心自问时的愧疚和脸红;青春年少便失去志向,白首老去时空留悲伤。【点评】

人总是要面对自己的,无论如何文过饰非、百般抵赖,清夜面对自己的良心时,是非总是在那里,你可以假装看不见,假装不知道,内心深处的不安却会提醒你做过的错事。如果觉得不安,就不要去做,以图现世安好,清夜梦酣。

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译文】

静止的云朵映在安静的水中,却有鸟飞鱼跃的活泼景象;狂风暴雨经过之处,仍然有波澜不惊的恬静风光。【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动和静,其实没有绝对,都是相对的。在狂风骤雨里,能保持从容安详的心境,无论遇到什么风霜,仍恬静安然,需要多少的修习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平地坦途,车岂无蹶?巨浪洪涛,舟亦可渡;料无事必有事,恐有事必无事。【译文】

平坦的路途,车难道就没有翻倒的吗?巨浪大波,小船也可能渡过;预料没事必然会有事,恐怕有事必然会没事。【点评】

人们常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又说“小心无过逾的”,也就是说小心是没有尽头的,自可小心小心再小心。但是人们常常是在容易出危险的地方小心谨慎,在自以为不会有问题的地方大跌跟头。阴沟里翻船,常常会更令人懊悔,正是因为有了轻视之心,便忽视了细节。

富贵之家,常有穷亲戚来往,便是忠厚。【译文】

富贵之家,常常有穷亲戚来往,便是忠厚之家。【点评】

富贵之时仍不嫌弃穷亲戚,说明没有忘记自己的当年,也没有忘记当年的朋友,这便是厚道。人人都当存一份厚道之心。

两刃相迎俱伤,两强相敌俱败。【译文】

两个刀锋相碰便会都受伤,两个强者相互为敌双方便会都陷入败局。【点评】

古语曰“狭路相逢勇者胜”。其实,若是为了逞能,或者惩罚别人,往往会出现这样两败俱伤的场面。

我不害人,人不我害;人之害我,由我害人。【译文】

我不去害人,人家自然不会害我;人家之所以害我,是因为我去害人。【点评】

在现实的社会里,未必就是你不害人,人便不害你。人之害你,也未必是因为你害人在先。但是存心忠厚,处处先检点自己,问题发生的时候,先回头看看自己是否有错,便容易宽容别人。

商贾不可与言义,彼溺于利;农工不可与言学,彼偏于业;俗儒不可与言道,彼谬于词。【译文】

做生意的人不可以和他们讨论义,因为他们沉溺的是利润和利益;农民工匠不可以与之讨论学问,因为他们偏执于自己的手艺;凡俗的儒者不可以与之讨论道,因为他们常常拘泥于词句。【点评】

寻章摘句的腐儒,往往还不如那些偏执于自己手艺的工匠可爱。每一个行当的人都有他们的偏见,也自有他们的见识,不必苛求。

博览广识见,寡交少是非。【译文】

广泛阅读观览可以增长见识,减少交游可以减少是非。【点评】

多读书,少说话,似乎是古人常教训我们的。孔子也曾说过:“君子慎于事而敏于言。”那就做事勤敏,读书用功,废话少说吧。

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流水堪听,过耳而不恋。人能以明霞视美色,则业障自轻;人能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译文】

明艳的云霞很可爱,转眼之间就成空;流水的妙音很动听,听过之后不要留恋。能把美色视作转瞬即逝的明霞,作孽就会轻;人如果能把乐器及歌声都视作流水,又怎会伤害自己的性灵呢?【点评】

摘自明屠隆《娑罗馆清言》。不要沉溺于美色,不要耽于歌咏丝竹,对任何事情过于执着,往往就会带来伤害,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

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常众;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译文】

不要抱怨我不如别人,不如我的人挺多;不要夸口我能胜过别人,比我强的人更多。【点评】

所以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不显摆,也不愤怒,这种修养,在这个用尽心机要博出名的眼球效应时代,真的很难得。

人言天不禁人富贵,而禁人清闲,人自不闲耳。若能随遇而安,不图将来,不追既往,不蔽目前,何不清闲之有?【译文】

人们都说上天不会阻碍人富贵,但是禁止人清闲,其实是人自己不能闲下来罢了。若是能随遇而安,不图谋将来,不追溯过往,不被现实所遮蔽,如何不能清闲呢?【点评】

如果我们真能做到孔子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也就是已经做过的事不再解释,已经成定局的事不再挽救,已经过去的事不再追究,把目光放在现在和明天,不再纠缠于过去的包袱,可能会闲一些吧。

暗室贞邪谁见,忽而万口喧传;自心善恶炯然,凛于四王考校。【译文】

在幽暗无人的室中,忠贞和奸邪谁也不能看见,却忽然被众人喧哗传播;自己内心的善恶之分非常清楚,比四大护法天王执掌戒律还要严格。【点评】

所谓君子慎独。众人看得见时,当然小心谨慎,是非分明。而无人处,却更应明辨是非,深谙曲直,不会因为无人就胡作非为。人在做天在看,即使上天暂时不言,也不要以为这个世间容易欺瞒。所以曾国藩说:“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惊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

恩爱,吾之仇也;富贵,身之累也。【译文】

恩爱之情,实是我的仇人;身家富贵,实在是身体的累赘。【点评】

所有放不下的,其实都是人生的负累。

冯谖之铗,弹老无鱼;荆轲之筑,击来有泪。【译文】

要是今天冯谖弹长剑,怕弹到老也没有人给他鱼吃;若是荆轲击筑悲歌,乐曲声中仍会令人潸然泪下。【点评】

摘自明吴从先《小窗自纪》。今世已无孟尝君,冯谖的时代早已远去。作者感慨世道人心不古。

以患难心居安乐,以贫贱心居富贵,则无往不泰矣;以渊谷视康庄,以疾病视强健,则无往不安矣。【译文】

以患难的心态处于安乐之境,以贫贱的心态处于富贵之中,就没有什么不安泰舒适的;把深谷看作康庄大道,把疾病看作强健,那么到哪里也没有不安的。【点评】

摘自明吕坤《呻吟语》。司马光写在《训俭示康》一文中说:“由贫贱入富贵易,由富贵入贫贱难。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正是因为从舒适的境遇转到艰难的境遇,人的心态起伏要很大,很难适应,所以,在富贵的时候勿忘贫贱,在安康的时候勿忘奋斗,平路勿忘艰险,警惕之心常有,逸乐之心常无,便可创业,也可守成。

有誉于前,不若无毁于后;有乐于身,不若无忧于心。【译文】

与其生前有美誉,不如死后没有诋毁;与其身体有快乐,不如内心没有忧虑。【点评】

不忧不惧,斯为君子。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实难。不忧虑不害怕,是因为没有做过让内心烦乱害怕的事,做事正当,出言得当,对人对己尽心尽力,忠于职守,忠于内心,比身体得到享乐不是好得多吗?

富时不俭贫时悔,潜时不学用时悔,醉后狂言醒时悔,安不将息病时悔。【译文】

富有的时候不节俭到贫穷的时候就会后悔,平常不学习到用的时候就会后悔,喝醉了胡乱说话醒的时候就会后悔,身体安好的时候不调理休息到有病的时候就会后悔。【点评】

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做人,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逐日地慢慢积聚知识和品行,自然遇事处人有清气有识见。若是平常不修养,事到临头,仅凭一时的意气之勇,决非长久之计。积累的过程是缓慢的,甚至慢到见不出成效。可是倘若不积累,无论才识还是见识,到用时就会觉得捉襟见肘,甚是难堪。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三代成贵族,说的也是长期坚持,慢慢累积。

寒灰内,半星之活火;浊流中,一线之清泉。【译文】

在冷却的灰烬之中,也可能有半点活火;在污浊的流水之中,也许会有一股细细的清泉。【点评】

不随波逐流,也不要牢骚抱怨,做自己能做的,做自己应该做的,如一丝清泉,以清澈润泽沙漠。尽管世人皆醉,我不妨独醒,以自己的独立不倚、卓荦不群,成为一道沉默的风景。

攻玉于石,石尽而玉出;淘金于沙,沙尽而金露。【译文】

雕琢石头求取其中的美玉,石头被凿尽了,玉就会显露出来;在沙中淘取金子,沙子被淘尽了,金子就会显现出来。【点评】

生活的磨砺,其实并不可怕。所遭遇的苦难,自有其价值。任何境遇,只要潜心认真做事,努力真诚为人,刻苦勤奋求知学艺,踏实体悟生活所教的智慧,这些经历会渐渐将我们身上的戾气、骄气、市井气磨掉,最终呈现出光彩,显示越磨越温润的情怀。经历的一切苦难,都会得到丰美的馈赠。如果我是良玉,自然会耐得住这番打磨;如果是沙土,也便自会被风吹起。

乍交不可倾倒,倾倒则交不终;久与不可隐匿,隐匿则心必崄。【译文】

刚刚交往不要倾心而交,如果如此则交往不会长久;长久相处不可不坦诚,因为心生隐瞒便自会有危险。【点评】

无论朋友还是情侣,反目成仇,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在初交的时候过于倾心,而忽略了那些本该认真考量的因素。一时的热情往往掩盖了静心的思考。人和人之间长久的相处,断非缘分二字便可以解释,坦诚不欺方是正道。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是讲事君之道可以冒犯,却不可以欺骗。今天能这样对待自己老板的人不多了,能如此对待朋友妻儿的也不多了。以身犯险,可能更容易得到现实的利益,但是别忘记了,我们都是在时光的河流里,时间一久,甜言蜜语的花朵便容易凋谢,更何况是天天相处,一不留神,某个细节便会出卖你。所以于长久相处的人坦诚相待,将心换心,也许得不到另一颗诚心,却也不至于水落石出之时反目成仇。

丹之所藏者赤,墨之所藏者黑。【译文】

贮藏红颜色的地方也变成红色,而藏墨块的地方也会成为黑色的。【点评】

正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交友择人,不可不慎。恐怕久而与之俱化而不自知。

懒可卧,不可风;静可坐,不可思;闷可对,不可独;劳可酒,不可食;醉可睡,不可淫。【译文】

犯懒的时候可以躺下,不可以吹风;想静的时候可以安坐,不要思虑事情;愁闷的时候要有人相对,不要独自闷坐;疲劳的时候可以喝酒,却不可以多吃东西;醉了可以睡觉,不可以淫乐。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兢;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译文】

拨开世上的迷雾灰尘,看清世事,心中自然就不会有那种焦灼势利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之感;把心中鄙薄世俗的各种心态都去掉,那么眼前便是一片云开月明、春风拂面的好景象。①

尘缘割断,烦恼从何处安身;世虑潜消,清虚向此中立脚。【译文】

割断了尘世的各种牵系和缘分,烦恼便没有地方安身;世间的种种思虑杂念都消失了,清静中虚的感受方才可以得到。【点评】

断却尘世的一切杂念、牵绊,才能感受到真正的轻松和空寂。但是人们往往很难做到这些,红尘有爱,便不会真正感到心无一物的空寂。有爱有烦恼的一生,比空寂的境界便差吗?

市争利,朝争名,盖棺日何物可殉蒿里;春赏花,秋赏月,荷锸时此身常醉蓬莱。【译文】

做生意就争夺利益,在仕途就争夺名声,到死的时候什么东西是可以带走殉葬的呢?春天赏花,秋天赏月,身在醉中,觉得此身常常处在仙境。

驷马难追,吾欲三缄其口;隙驹易过,人当寸惜乎阴。【译文】

驷马难追的是人的话,一旦说出绝对无法收回,所以我想要用三个封条把我的嘴封住;时光像白驹过隙一样容易流逝,人应当珍惜每一刻的光阴。【点评】

马尔文·托卡耶尔著《犹太格言集》里有一段文字:“沉默也是一种语言,学会这种语言,会使你的词汇更加丰富。即使会很多语言,但是如果不懂得沉默,那就如同不知道‘是’、‘不是’、‘喜欢’、‘讨厌’这类简单的语言一样。”可以参看。

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译文】

一万分的廉洁,只是小小的善行;一点点的贪污,就是大恶行。

炫奇之疾,医以平易;英发之疾,医以深沉;阔大之疾,医以充实。【译文】

炫耀奇异显示自己不同寻常的毛病,应该用平和易处来医治;显摆才华的毛病,应该用深沉来医治;爱说大话华而不实的毛病,应该以脚踏实地充实来医治。【点评】

摘自明吕坤《呻吟语》。古人讲究深藏不露,讲究平和深沉,但是也从来都不缺乏显奇秀能的人,不缺乏以技凌人的人。这些不自今日有之,只是今日传播速度更快些而已。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译文】

贫穷不足以让人觉得羞惭,真正可羞的是贫穷而缺少志气;卑贱不足以让人觉得可恶,真正可恶的是卑贱而没有能力;年纪大不足以令人叹息,真正令人叹息的是老了却一事无成虚度此生;死亡不足以让人悲伤,真正令人悲伤的是死了也于事、于世无所补益。

身要严重,意要闲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徐,心要光明;量要阔大,志要果毅;机要缜密,事要妥当。【译文】

身体要严肃庄重,意态要闲逸安定;容色要温和文雅,意气要平易温和;语言要简洁舒缓,心地要光明正大;度量要宽宏阔大,意志要果敢刚毅;谋划要严谨周密,做事要妥帖稳当。

富贵家宜学宽,聪明人宜学厚。【译文】

富贵人家应该多学些宽容,聪明人应该常修习厚道。【点评】

做人应该刚柔相济,处事要宽严得当,做事要张弛有度,其实都是讲究不要过于偏执,要中正平和。而对于某些方面得先天优势的人来说,增加另外一面的修养,也是为人之修养之道。对于富贵人家而言,有钱有势,难免会恃强凌弱,傲人骄人,多些宽厚之举,多些宽容之心,正是齐家修身之道。聪明人难免会耍聪明,以自己的聪明笑别人的愚笨,出语刻薄,做事精明,难免有伤忠厚,故常修习忠厚之道,常令自己宅心仁厚,于人于己亦是善事。

休委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译文】

不要把遭遇的不公不顺归罪于命运,一切都应该从人事上寻找原因;不要对世事抱过高的期望,一切都应该先要求自身。【点评】

知天意的前提是尽人事,若说成事在天的话,谋事还是在人。无论你相信命运还是气数,终究还是得靠你一己之力做人做事。

世人白昼寐语,苟能寐中作白昼语,可谓常惺惺矣。【译文】

世上的人常常在白天说梦话,若是能在梦中也说出白天的话,可以说是清醒的人了。

观世态之极幻,则浮云转有常情;咀世味之皆空,则流水翻多浓旨。【译文】

看世态人情极其变幻无常,反而觉得变化无常的白云便是寻常的情态;咀嚼世间各味,总是成空,那么平淡的流水反而是深厚的美味。【点评】

杜甫在《可叹》诗里写道:“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间事亦如浮云一般,须臾即变,沧海可变为桑田。看惯了,觉得人世的变幻远比白云的变幻更为迅速复杂,反而觉得白云苍狗之变只是常事。也许在这万变的世间,唯有不变才能应万变。

大凡聪明之人,极是误事。何以故?惟聪明生意见,意见一生,便不忍舍割。往往溺于爱河、欲海者,皆极聪明之人。【译文】

一般而言,越是聪明的人,最是耽误事。为什么呢?因为聪明往往就会产生一些主意,不忍割舍。沉溺于情爱之河、欢欲之场的人,都是极聪明的人。【点评】

聪明的人往往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往往觉得自己的主意高明,固执己见,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真是需要警醒的地方。

观苏季子以贫穷得志,则负郭二顷田,误人实多;观苏季子以功名杀身,则武安六国印,害人亦不浅。【译文】

看苏秦因为贫穷而奋发图强,最终得志,那么近城有二顷田产,使人安于逸乐不思进取,实在是耽误人;看苏秦因为功名被杀,那当初封武安君配六国相印的风光,也是害人不浅。【点评】

富贵之心,名利之念,在世人心中总是难以放下。而一旦执着于此,不知不觉中给自己束上了无形的枷锁,甚至失去与家人亲密相处时那种舒畅放松的心境。富贵名利固然能使人荣耀,如《史记·苏秦列传》所说:“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但在心中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太精明计算甚至不择手段,而失去了做人的自然和对内心的反省。

名利场中,难容伶俐;生死路上,正要胡涂。【译文】

在名利场中,精明乖巧也难容得下;在人生的生死路上,正应放下名利,不要过于算计。【点评】

人的一生,精明有精明的好处,糊涂有糊涂的妙处,要在两者之中平衡,方能各得其妙。至于人生旅途上,是否以糊涂取代伶俐,不能一概而论,但任何时候,对自我对人生沉静观想带来的澄澈心境,大约都能于长路跋涉之中给人带来清凉。孔子说过,富与贵若是不以正当方式谋取,便应视之如浮云。作者所说的糊涂,也许正是这份内心坦荡带来的安宁感,是过滤掉焦虑纠结后的从容心态。

一杯酒留万世名,不如生前一杯酒,身行乐耳,遑恤其他;百年人做千年调,至今谁是百年人,一棺戢身,万事都已。【译文】

要想以少饮一杯酒留下万世的名声,不如生前好好享受一杯酒,自身及时行乐,哪里顾得上其他;人生百年,常常怀着千年的打算,到今天看谁是百年的人呢,一棺便可藏身,万事都已经消亡。

郊野非葬人之处,楼台是为丘墓;边塞非杀人之场,歌舞是为刀兵。试观罗绮纷纷,何异旌旗密密?听管弦冗冗,何异松柏萧萧?葬王侯之骨,能消几处楼台?落壮士之头,经得几番歌舞?达者统为一观,愚人指为两地。【译文】

荒郊野外并不是埋葬人的地方,楼台才是坟丘墓地;边疆塞外并不是杀人的战场,歌舞才是杀伐性命的刀枪。看美女多多,与战场上的密密旌旗有何不同?听音乐繁密,与松柏萧萧的声音有何差别?王侯葬身时,用得了几处楼台?壮士人头落地,用得了几番歌舞?了悟的人将欢场与坟墓视为一体,而愚笨的人将之视为两个不同的地方。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镕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译文】

节义比白云还要高洁,文章比白雪还要高雅。如果不以德性来陶冶修炼,最终节义与文章都只能成为逞勇斗气的私心,成为末流的技能。【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千古文章,还是以德来作为厚实的基础,若是无德,便容易无行,再高雅的文章,也只是虚伪的装饰。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译文】

我对别人有功,不可以自己念念在心,对人犯下过错却不可以不记在心中;别人对我有恩,我不能忘记,但是怨恨却不能不忘记。【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如果人只施恩,不求报恩,如果只记得别人的好,不记得别人的坏,这个世间,会多出多少温暖明媚的辰光。如果一个人只记得自己的过错,只记得别人的恩德,努力修为,使自己越来越沉潜温润,对人充满感恩,这样的人,令人如沐春风,而他自己也必会被春风所沐。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译文】

路途窄的时候,要留一步给别人走;滋味鲜美浓烈的东西,要让出三分让别人也来品尝。这是涉足这个世间极其安乐的法子。

己情不可纵,当用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当用顺之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译文】

个人的感情是不可以放纵的,当用逆势之法来克制它,本质就在于“忍”字;人情不可以拂逆,应该用顺势而为的方法来调节,精神就在于一“恕”字。【点评】

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如若能克己恕人,这个世界留给自己的天地就宽了。不必苛求别人,自己的心里也就轻松一些。有的时候,不能恕人,不能克己,说到底,终究还是放不下、不甘心。倘若真的能放平心,放下事,就能恕得,也就能忍得。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译文】

昨天的过错不可以留下,一旦留下,就像烧过的旧根会重新萌芽,而尘世的感情终究会成为理性和情趣的负累;今天的正确也不必执着,执着就会胸中有不清明的渣滓,理趣也就会成为欲望的根苗。

文章不疗山水癖,身心每被野云羁。【译文】

再好的文章也不能治疗对山水的爱好,身心往往被无拘无束的野云牵系。【点评】

宋代白玉蟾在《天台山赋》中说:“文章不疗山水癖,身心每被溪山缚。”山水令人牵系,即使烟霞一样的文章,也抵不过朝阳初升时山间晨露的清香,走在大自然里,身心沐浴在天光云影里,快乐无比,所以今天才有越来越多的人从都市出发,去风光优美之处寻找短暂的自由和快乐。

卷二 情

语云: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明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虽然,既云情矣,此身已为情有,又何忍死耶?然不死终不透彻耳。韩翃之柳,崔护之花,汉宫之流叶,蜀女之飘梧,令后世有情之人咨嗟想慕,托之语言,寄之歌咏;而奴无昆仑,客无黄衫,知己无押衙,同志无虞候,则虽盟在海棠,终是陌路萧郎耳。集情第二。【译文】

应该为情而死,不应该为情而怨恨。真正明白情的人,原就是可以为情死而不可以抱怨的人。虽然如此,既然谈到了情,这一身都贡献给了情,又怎么可以舍得死去呢?然而不死是终究不透彻了悟的。就像韩翃与柳氏、崔护与给他水喝的姑娘、卢渥与题诗红叶之上的宫女、侯继图与那位在梧叶上题诗的任小姐,他们之间悲欢离合的情缘,令后代有情人叹息倾慕,写作传奇,书写诗歌;但是如果没有昆仑奴、黄衫客、古押衙、许俊这样的豪杰知己之士成全,那么像崔生与红绡、李益与霍小玉、王仙客与刘无双、韩翃与柳氏即使设有盟誓,终究也不能成为眷侣,最终有情人也只能是陌路。集情第二。【点评】

在那个爱情需要别人成全的年代,多少悲欢离合,都更多地由父母、上司、师友或者命运来决定。其实即使单有昆仑奴、古押衙、许俊这样的侠客、知己,亦不一定能玉成一段美好姻缘。之所以得到这样的成全,还是因为情侣之间至情感人,才得有心人玉成。世间若无有情之人,这些有心侠客的义举又有何用?在今天,人的感情更多是由自己的选择而定。说到底,自己便是自己的有心人,唯有珍惜手里的福分,才配得上一段好姻缘,也才配得上一份长久的幸福。

家胜阳台,为欢非梦;人惭萧史,相偶成仙。轻扇初开,忻看笑靥;长眉始画,愁对离妆。广摄金屏,莫令愁拥;恒开锦幔,速望人归。镜台新去,应余落粉;熏炉未徙,定有余烟。泪滴芳衾,锦花长湿;愁随玉轸,琴鹤恒惊。锦水丹鳞,素书稀远;玉山青鸟,仙使难通。彩笔试操,香笺遂满;行云可托,梦想还劳。九重千日,讵想倡家;单枕一宵,便如浪子。当令照影双来,一鸾羞镜;勿使推窗独坐,嫦娥笑人。【译文】

夫妻和美,家里远胜阳台,夫妻欢会不是梦境;惭愧于不像萧史那样俊美有才华,佳偶双双成仙。当遮面的扇子撤去,欣喜地看到美人的笑颜;夫妻闺房画眉之乐,转眼就要忧愁地面对离别的妆颜。设置宽阔的屏风,不要令自己一直哀愁;常常打开帷幔,盼望远行的人归来。刚刚离开妆台,想必还有余落的脂粉;熏香的炉子还未搬走,肯定还有袅袅余烟。眼泪滴落在芳香的被子上,令上面绣制的花朵长久被打湿;悲愁之意在琴声里透出,琴鹤都常常感到惊心。锦水鲤鱼,却也不能常常传来遥远的你的书信;玉山的青鸟,就算是仙人的使者也难以与你互通音信。拿起彩笔写信,芬芳的信笺便已写满;流动的云是可以托付的,只是梦里亦未停止思念。离开这么久相隔这么远,哪里想到在外寻欢;孤枕长夜,便如流浪在外的人。真希望如鸾鸟一般双双站立在镜前,不要令一只鸾鸟那么孤单伤感;不要开窗独坐,令嫦娥笑你的孤单。【点评】

摘自南朝伏知道《为王宽与妇义安主书》,是替王宽写给其妻义安公主的信。离别,在交通和通信都不发达的时代,真的是关山难越、梦想亦劳。但也许正是这样的远离而音信难通,收到家信的喜悦才变成旅途中极大的欢欣。那些遥远的惦记,只能托付给诗书、杨柳、明月,才使古人的离伤里带着诗意。在今天,飞机、火车、汽车,电子邮件、社交网站、个人博客及各式聊天工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使千山万水之外的人亦可对面而谈,只是网络背后的人,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感情而非夸张的表演?

我们不能穿越回到那些遥远的年代,但是郑重和真挚并不能因为远方可立至而减少一分,温暖和诚意亦不可因为随时可通音信而变得浮夸随便。

几条杨柳,沾来多少啼痕;三叠阳关,唱彻古今离恨。【译文】

几枝杨柳,惹得许多人伤心流泪;阳关三叠之曲,唱透了千古以来的离愁别恨。【点评】《诗经·采薇》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较早以杨柳衬别离之情。《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征,经金城,见自己年青时种的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庾信《枯树赋》亦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以杨柳引发人生的感慨,述岁月的沧桑,陈离别的怆痛。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犹能在看似轻松里写出沉痛和伤感,令人印象深刻。关于柳树与别离,亦是常写常新。北宋周邦彦《六丑》有句:“长条故惹行客,似牵夜待话,别情无极。”

这些普通平凡的柳树,在古远的年代就摇曳在原野上,摇曳在诗歌里,也许正因为它是普通平凡的树,在家乡的草舍茅屋边可见,在客舍的窗外阶前可见,以其年复一年的柔美风姿,令人想起家乡和家人,想起朋友和恋人,想起天涯海角,岁月流逝。

世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译文】

这世上若没有鲜花明月和娇美的人,便不愿意生活在这世上。【点评】

摘自明曹臣《舌华录》,说是晋代人吴逵所说的话。有花有月纵然好,可赏人世的皎风霁月,看世间美好景色。只是月有阴晴,花无百日,那活在世上,岂非恨事?得赏明月鲜花美人极佳,若无,亦安之若素。

荀令君至人家,坐处常三日香。【译文】

荀彧到人家家里去,他坐的地方香气长久不散。

罄南山之竹,写意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情不尽;愁如云而长聚,泪若水以难干。【译文】

把南山的竹子都砍尽做成竹简,也不能够写完心中的情意;令东海的波涛决堤横流,也不能够把我心中的真情流光;而忧愁就像云彩一样久久聚集,泪水就像是流水一般难以干透。【点评】

感情深重,情意绵长,正因其厚重绵密,才会患得患失,一时快乐如云雀,一时忧愁若杜鹃。

弄绿绮之琴,焉得文君之听?濡彩毫之笔,难描京兆之眉;瞻云望月,无非凄怆之声;弄柳拈花,尽是销魂之处。【译文】

即便弹奏绿绮琴,哪里就得到文君那样的知音来倾听?把彩毫之笔濡湿,也是难以画出张敞那样的夫妻情深;看到云彩和明月,全都是凄凉悲怆之声;寻欢作乐,到处都是销魂的地方。【点评】

有音乐,亦需得解音者。世上欢乐处多,销魂处亦复不少,然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五更三四点,点点生愁;一日十二时,时时寄恨。【译文】

五更三四点时的更鼓声,每一点都令人愁怅顿生;一天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寄托了相思的遗恨。【点评】

每一分每一秒,在愁人心里都漫长无比。欢乐时时光易逝,悲伤时却刻刻难捱,忆念愈深,相思愈切,长夜更是漫漫无尽。世间恋人,大约都经历过此种苦况。

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弱水三千?雨云不入襄王梦,空忆十二巫山。【译文】

深藏着淑女居所的花丛柳林,何异于蓬莱仙岛周围无法渡越的三千弱水?神女的朝云暮雨,连襄王的梦里都无法进入,只能徒然回忆巫山十二峰的景色。【点评】

从《诗经》的年代,人们在蒹葭苍苍的秋天,去寻找在水一方的伊人时,反复吟咏的,是那似近还远的不可及的感觉。也许是无法传递衷情,也许是衷情无法被理解,即使近在眼前,亦是咫尺天涯。①

万里关河,鸿雁来时悲信断;满腔愁绪,子规啼处忆人归。【译文】

相隔着迢递万里的关山长河,悲哀于大雁来时音信仍然断绝;满心的惆怅思绪,听到杜鹃鸟的啼叫更忆离人归来。【点评】

隔着千山万水,即便是春风如醉、草薰风暖里,念着的仍然是远去的人,而秋来雁至,雁自守信年年有归程,离人却沓无音信,这样的离情别绪,自是难当。如细雨落梧桐,点点滴滴的,都是不眠的眼泪。

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译文】

如豆蔻般美丽的妙龄女子心头有着难释的遗憾,似丁香般芬芳雅致的女子徒然在雨中结着愁怨。【点评】

轻愁不可去,愁绪不可解,在人生的一段美丽岁月里,有无可诉说的愁怨,然而在那些愁怨里,何曾没有美好的思念和祝愿?青春易逝,红颜易老,那些豆蔻、丁香般的岁月和恋人,会在某个时刻,袭上心头,隔着遥远的岁月和世事的积尘,仍然闻到芬芳的味道。

月色悬空,皎皎明明,偏自照人孤另;蛩声泣露,啾啾唧唧,都来助我愁思。【译文】

明月高挂在空中,月色皎然明亮,本是团圆的时刻,却偏偏照出人的孤单;蟋蟀在露重的夜里悲鸣,啾啾唧唧,无论月光还是这悲鸣,都让我的愁思更加深长。【点评】

在《古诗十九首》里,便有“明月何皎皎”一诗:“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皎皎明月,虽然见证了无数的团圆景象,亦更衬出离人的孤单和思妇的愁怨。《诗经》里有“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的诗句,秋来悲凉,蟋蟀夜里的吟唱,让人起多少愁思离恨。

如今在大都市里,明月被高楼遮挡,蟋蟀的吟唱更是难以寻觅,季节的变换已经不那么令人敏感,只能凭古人诗句,留恋一下旧日的好时光。

慈悲筏,济人出相思海;恩爱梯,接人下离恨天。【译文】

以慈悲做筏子,可以助人渡出相思之海;用恩爱为梯子,可以将人从离恨天上接下来。【点评】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杂剧有句:“三十三天觑了,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相思病怎熬?”《红楼梦》里,警幻仙姑也是居住在离恨天之上的。如果恋人彼此相爱,就没有最远的距离,慈悲筏和恩爱梯尽可以助人越过那思念的海洋和遥远的距离。最远的距离,也许就是慈悲筏和恩爱梯都无济于事的距离了。

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女娲氏补不完离恨天。【译文】

即便像费长房那样有神奇的缩地之术,也缩不尽相思的距离;即使如女娲氏那样能补天,也补不好恋人不能相见的悲苦境况。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译文】

黄叶没有风也会自然飘落,秋云不下雨也是常常阴天。苍天要是有情苍天也会老去,内心连绵的幽思遗憾很难控制。令人惆怅的是往日的欢乐就像一场梦,梦醒以后无处可去追寻。【点评】

摘自宋孙洙《何满子·秋怨》词。东坡有诗曰:“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一去无痕迹的,是事,是情,是时光。往往回首的时候空无可触,唯有回忆,即使“此情可待成追忆”,可惜“只是当时已惘然”。当时已惘然,事后寻觅起来,更是了无痕迹。

蛾眉未赎,谩劳桐叶寄相思;潮信难通,空向桃花寻往迹。【译文】

佳人没有赎身,以桐叶写诗述说相思亦是无用;消息难以传达,只能徒然向着桃花来追寻往日痕迹。

阮籍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隔帘闻堕钗声而不动念者,此人不痴则慧,我幸在不痴不慧中。【译文】

阮籍邻居家的少妇长得非常美,在酒店里卖酒,阮籍曾到她的店里喝酒,醉了便躺在她的身边。隔着帘子便可听到妇人头上钗子掉落的声音,心里却不生欲念,这个人不是痴呆便是太有智慧,幸亏我既不痴呆也不太有智慧。【点评】

王戌曾在丧子的万般悲痛中说过:“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不痴不慧的普通人,才可以尽享喜怒哀乐之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