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管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2 03:55:48

点击下载

作者:陈丽新

出版社:成都西南财大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管理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试读:

序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面临着新的环境,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强调正是这一新环境的醒目特征;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充分挖掘吸收我国丰富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使民营企业在更大范围内承担面向各类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既是我国民营企业经营管理需要考虑的大问题,也是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书从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与实践命题,认为我国民营企业既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是社会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具有历史的同源性和发展的共生性,建立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与实现基础上的公司治理进路,表现为公司内部治理与公司外部治理的有机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各类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过程的参与,实现了社会责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也体现了公司治理结构从“单边治理”向“共同治理”的渐进。

我国民营企业是当然的市场主体,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绝大多数生产、流通活动都由民营企业来承担、完成,市场活动的顺利进行一刻也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参与,离开了民营企业的生产、销售,市场就会失去活力甚至存在的依据,从更大尺度看,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直接影响着民族国家的经济实力。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仅创造和累积了社会财富,而且基于其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的积极创造者和最早采用者,民营企业依靠先进技术在市场上率先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实现自身的快速、持续发展,这在客观上推进了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进步,增加了社会就业,实现了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

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由裁量责任,这四种社会责任对于具体企业而言并不是同等重要的,企业在履行过程中有着轻重缓急的考量。卡洛尔认为,经济责任处于最基础、最优先的位置,接下来按照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由裁量责任这一顺序排列,企业社会责任在总体上呈现出金字塔型结构。社会责任的责任对象是企业的各类利益相关者,作为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股东、管理者、员工等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主要参与者,作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消费者、商业伙伴、政府、媒体、社区、第三方机构等是公司外部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有机结合描绘了企业社会责任形成和实现的基本路线。

我国民营企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长起来的,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体现民营企业的使命、追求,赢得各类利益相关者的认同,为民营企业持续发展营造好的社会氛围,累积企业管理软实力,使民营企业获得更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而且,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从社会经济的基础层面推进和谐社会构建。

本书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认识仅为一家之言,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书是作者主持的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管理导向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批准号:10YJA630012)的最终成果,在此感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的资助。2015年6月第一章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及社会责任实践现状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既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普遍性,也有其基于自身独特性质的特殊性。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民营企业科学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民营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诉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寄予民营企业的客观要求,既具有时代性,也具有亟迫性。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构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经济体系的成熟、完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1 民营企业性质、成长背景及发展模式1.1.1 民营企业的性质(1)民营企业更典型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性、社会性本质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承认,企业是现代社会的最重要组织形态,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最终依靠。

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中,企业被抽象成一个从投入到产出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黑匣子”。企业通常被定义为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相结合的,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商业活动的,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依法设立、自主经营、具有法律主体资格的一种盈利性经济组织[1]。企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的必然产物,作为经济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其一切活动都是社会活动,企业也因此天然地具有了经济性和社会性这两重属性,一方面它具有组织社会经济活动,通过生产、服务过程追求企业经济利益,体现社会生产力的属性,另一方面,企业又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通过商品满足人类社会需求,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属性。企业通常按其所有制结构被区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但无论哪一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是经济性和社会性的集合体,其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形态。当然,从企业的“自主经营”和“盈利性”要求来讲,民营企业更为接近企业的本原,更能反映企业的本质要求,因为民营企业更加强调“自行组建、自行筹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发展”的经营管理特征[2]。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民营企业通常在三个方面发挥着作用:

一是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民营企业是当然的市场主体,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绝大多数生产和流通都是民营企业来承担、完成的,市场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参与,离开了民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市场就就失去了活力甚至存在的依据,社会经济活动就会中断甚至停止。从更大尺度看,民营企业的生产状况和经济效益直接影响着民族国家的经济实力。

二是民营企业是社会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仅创造和实现社会财富,而且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的积极创造者和采用者,民营企业依靠先进技术在市场上率先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实现自身的快速、持续发展,这在客观上推进了整个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所以,从国家层面讲,正是市场的力量推动了国家科学技术软实力的提升。

三是民营企业是增加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企业规模越大,资本的集中程度和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就越高,吸纳单位劳动力就业所需的投资也就会更多。与国营大中型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同等数量的投资可以吸纳更多的从业人员,而且,中小民营企业组织成本低,经营方式灵活,有着更强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能力,能够在经济环境恶化时,更善于通过调整创新而不是裁员的方法来维持生存。(2)我国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私营企业

民营企业一般指除国有独资外的其他类型的企业,也就是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参与,均属民营企业范畴;换言之,民营企业即指所有非公有制企业。民营企业这个词语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较为流行,事实上,我国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私营企业,但由于传统共产主义反对私有制,“私营”这个概念在现实情境下常带有歧视色彩,无论是私营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雇员或者有意推动私营企业发展的社会工作者,都倾向于使用更中性的“民营”这个名称,可见,“民营”两个字是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法律中是没有“民营企业”这个概念,“民营企业”只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习语,尽管实际运行中人们常常这样讲,但在工商管理部门是没有民营的统计口径的。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民营这个概念因其不具有法律地位,以后可能会消失,除非约定俗成,并给它明确的法律地位。

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讲,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仍有区别,民营偏向于从经营机制上理解,私营则是从产权所有上理解。民营企业强调的是一种雇佣劳动关系,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所有制概念,仅指以民为经营主体的企业,与民营企业相对应的概念狭义上只能是国营企业。而私营企业是按照企业的资本来源来定义企业的,只要企业的资本以本国的民间资产(包括资金、动产和不动产)作为投资来源,即可称之为私营企业;私营企业强调企业的资产所有形态,通常与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外资企业相对应与并列。可见,从我国的现实看,民营企业包括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从企业的经营权和控制权的角度看,含一小部分国有资产和(或)外商投资资产、但不具企业经营权和控制权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亦可称之为民营企业。

在我国《公司法》中,企业类型是按照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来划分,包括,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等。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等,这些法律对相应的企业在各方面都做了具体的法律规定,基本上涵盖了现阶段我国各种类型的企业,但没有“民营企业”。可见,概念流行的民营企业,并没有相应的法律地位,它只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特色称谓。民营企业只与国有独资企业相对,而与任何非国有独资企业是相容的,甚至可以包括国有持股和控股企业,因此,从广泛意义上讲,民营企业的概念包括了所有非国有独资企业。本书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民营企业这个概念的,民营企业更切近企业的本质,同时具有广泛的代表意义。1.1.2 民营企业形成、成长的社会背景(1)经济体制改革之前的计划经济困局

1978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生产经营、资源分配、产品消费等各个方面都由政府按计划安排进行,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自然没有生存的空间。计划经济体制有其优点,可以保障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工作,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可以通过计划调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贫富差距也不会很大,身份等级差别也较小。计划经济体制也有很多弊端,由于对复杂的微观经济活动和多变的现实社会需求很难准确把握、安排,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很容易出现生产与需求之间的脱节现象,而且,由于生产过程依靠计划推进,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很难恰当的给予承认和进行调整,导致生产过程缺乏动力、缺乏活力,进而,造成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搭便车”等通过计划难以克服问题,使整个社会经济陷入普遍贫穷的困境。因而,计划经济体制如果假以时日,面对日益复杂化、动态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其诸多弊端终将酿成社会生产活力的丧失、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普遍化贫困。

虽然对于1949年建政的新中国来说,由于几千年封建社会和一百多年殖民、半殖民地的历史创伤,也由于意识形态原因而陷入的国际上的封锁,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消解现实面临的内忧外患确实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到上世纪70年代末,近30年计划经济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由于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的单位几乎垄断了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平均主义盛行,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社会生产者个人的劳动积极性不断降低,物质上的贫乏成为一种常态,而且,经过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也已被彻底破坏,整个社会处于现实上的崩溃边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社会经济体制上的改革,历史上无数次重复出现的因物质短缺和制度失灵而导致的政府合法性危机就可能出现。所以,1978年,我国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探索进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事实证明,这种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渐进的改革开放,不仅解除了当时混乱的社会危局,而且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了新活力。我国民营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也正是在这样的计划经济体系已经难以继续运转下去的社会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效率优先价值追求中的民营企业崛起及影响

我国1978年以来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渐进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是在政府的指导、引导之下进行的。党和国家通过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和试点摸索,逐步调整社会的价值追求偏向,由原来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公平优先原则逐渐调整为效率优先原则,通过国家新闻媒体宣扬这一调整。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打破铁锅饭”,“落后就要挨打”,“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等宣传,大都是强调经济效率的重要性,所谓“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其实质就是效率才是硬道理,善抓老鼠的猫就是好猫。这种自上而下的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新闻媒体异口同声的频繁、密集宣传中,获得了全社会的广泛响应和认同,激发了社会生产者的工作积极性,也从经济体制的根本上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所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出与实施,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走向深入,与效率优先价值追求天然吻合的我国民营企业的快速崛起与发展,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事实上,民营企业的快速崛起,已经对我国社会主义市经济体系建设及长期存在的传统文化观念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实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民营经济已经占据了半壁以上江山,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省份,民营经济的占比更高。民营企业所以快速崛起,除了国家政策的引导鼓励外,还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那就是民营经济天生与市场经济协调,民营企业天生产权具体清楚,能够更好的依照市场法则配置资源,能够更好的依照市场需求激励生产,也因此,除了我国之外,全世界的市场经济国家无一不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所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反过来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设、完善,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缔造的举世瞩目的经济繁荣、经济成就,根本上讲,是来自于市场经济的繁荣、民营经济的繁荣,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营企业作出了自己的重大贡献。

民营企业的快速崛起与发展,也涤荡和改变着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传统经济文化。我国的传统经济文化是一种抑商文化,与我国长期的自然经济、封建统治相适应,比如重农轻商,官本位,中庸之道,知足常乐,不愿冒险等,这与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并不适应,甚至相对立。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是与市场经济发展同步的,我国民营企业在其快速崛起过程中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也创造了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精神财富,比如对物质财富正确认识、诚信意识、平等思想、品牌观念、知识产权、竞争与创新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这些新的、与传统经济文化不一致的市场经济文化,在人们享受其共生的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时,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主流社会和广大公众所认识和接纳;而且,反过来,现代市场经济文明也正在成为我国民营企业、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驱动力量。经济与文化从来就不可能是两张皮,缺少文化支持的市场经济难以持久,经济运行的成本也会大大增加,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先价值追求也就难以实现。所以,我国民营企业快速崛起与发展的文化影响,也正在影响着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1.1.3 民营企业发展的一般性原因及模式

在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民营企业尚未长成即已夭折,消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而另一些民营企业却能够抓住市场机遇,激流勇进,持续成长;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民营企业长成发展中的这种迥异结局,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有没有共性的规律可循,这些问题便是本部分内容所要研究的。(1)民营企业成长发展的一般性原因与路径

企业成长发展是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功能从低级走向高级、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一般来讲,影响因素既有内部的、经济性的,也有外部的、制度性的。企业成长发展问题一直以来就是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对此问题的探讨可以上溯到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但对企业成长现象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经济学家马歇尔。马歇尔从企业规模经济论、企业的市场结构论和企业家理论三个方面研究企业成长发展问题;而熊彼特则将企业成长描绘成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认为经济体系总是变动的、演化的,在市场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创新竞争。后来,受到马歇尔、熊彼特等人的影响,潘罗斯首次提出“企业成长理论”概念。潘罗斯认为,企业是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集合,是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企业内部的这些资源就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动力。潘罗斯因此还建构了“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分析框架,以此揭示企业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力。总体上,企业成长理论认为,一方面,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构成了企业成长发展的坚实根据,为企业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像生物体一样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恰当的反应,只有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存活下来,不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则只有被淘汰。

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生动的阐释了企业成长理论。在民营企业的创业初期,由于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都极其有很,民营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大都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中充满机会主义,既没有确定的长远发展规划,也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经验,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在试水、都在探索,以寻找与外部环境的切合与适应,积累一切可用的资源。之后,在民营企业会在多次投机成功之后,大量复制自己的成功经验,也通过借鉴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的经验,慢慢形成自己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这种能力以企业拥有的资源为基础,把企业成长带入一个新层次。再后,民营企业将在已有的内在驱动力前提下,开始尝试创新,即所谓“创造性毁灭”,将创新纳入企业发展的动力源,使企业在对过去的不断否定中长成发展。有研究者把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路径描绘为创业时期的探索阶段、成长初期的学习阶段和高速成长的应用阶段[3],这种描述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更愿意将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之路,按照企业成长理论的基本理念,划分为这样三个阶段性成长路径:第一阶段为资源积累,第二阶段为能力形成,第三阶段为创新发展。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民营企业通过大量的市场机会主义行为,为自身成长发展寻找和积累各类资源,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通过经营管理初期的大量摸索学习和经验积累,民营企业初步形成自己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第三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民营企业的创新性发展,也就是不再是机会主义的试水和对其他企业成功经验的简单模仿与复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市场竞争力。(2)民营企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第一,民营企业的内涵发展模式。民营企业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积累,通过对市场机会的把握,一点一滴壮大自己,不借助或很少借助外部资源实现自身规模、实力的扩张。我国民营企业长成发展的第一阶段即资源积累阶段,大都采用这种发展模式。民营企业所以在成长发展的第一阶段采用这一模式,在多数情况下,并非企业自愿而有意为之,而是在民营企业的创业之初,企业的可控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均很少,拥有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都很弱,社会信誉度基本没有,一般很难找到合适的战略合作对象,如风险投资者、银行贷款,也很难通过自己发动的并购行为进行扩张,所以,民营企业的内涵发展模式多为被动形成。当然,民营企业内涵发展模式有缺点也有优点,缺点是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可能错失企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优点是步步为营,风险可控,成长稳健。

第二,民营企业的外延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建立在民营企业有了一定的资源、能力积累基础之上。民营企业通过内涵发展,在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市场影响力初步成为企业的软实力,这时,民营企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大大增强,对市场认识和领悟更为深刻和全面。民营企业的市场能力初步形成,外延发展条件初具。一般而言,实现民营企业的外部发展,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兼并和收购。在现代市场环境中,产品和技术的寿命周期日益缩短,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大,这迫使民营企业在其成长发展的一定阶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通过资本市场、运用四两拨千斤管理智慧,通过兼并和收购行为,推动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这种跨越发展可能是基于新业务领域的开拓,也可能是基于对新技术、新市场的追求。民营企业外延发展模式的优势是可以实现快速扩张,迅速确立自己在某一特定领域或特定市场的竞争优势,抢占战略先机;缺点是动员企业的资源、能力都很庞大,有可能由于对于市场机会的战略误判,将企业拖入欲进不能、欲退无路市场绝境。

第三,民营企业的混合发展模式。上述民营企业的内涵发展模式和外延发展模式并不是对立的、只能存在于民营企业发展路径特定阶段的,相反它们是相容的、可以同时存在于民营企业发展路径的各个阶段。这种共存的情形如果在同一时段都表现的十分显明,都成为民营企业成长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我们就称之为混合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总体讲,更多的存在于民营企业发展路径的第三阶段,即创新发展阶段。事实上,民营企业的内涵发展在其成长壮大的全过程时刻都没有停歇过,这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底色,没有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积累、再积累、不断的积累,民营企业就不可能拥有持续前进的内在动力;民营企业的外延发展也是一样,企业外部的资源、制度安排总是可以或多式少的为我所用,只是在民营企业成长发展路径的不同阶段形式、表现、程度有比较大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在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阶段,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同等重要,且各有更多种类的创新形式,所以,混合发展模式并非内涵发展模式和外延发展模式的简单相加。比如外延发展模式方面,民营企业除了采用通常的兼并、收购手段外,可能还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开展企业外包、进行虚拟经营等方式,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谋取自己的战略利益。

以上民营成长的内涵发展模式、外延发展模式和混合发展模式,与民营企业发展的一般性路径即资源积累、能力形成和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契合关系,如表1-1。虽然这种契合并不是机械的和僵死的,但很显然,民营企业不同发展模式下所最多采用的发展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的成长发展阶段,以及与特定阶段特征相对应的内在驱动力大小和对外部环境的理解,也决定着民营企业未来的进一步发展。表1-1 民营企业成长路径与发展模式的契合1.2 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及社会责任实践状况

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我国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和不可忽视群体性推动力量,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萌芽成长、快速发展、不断壮大三个阶段。可以预见,民营企业在我国未来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仍将是极为重要的推动力量,仍将扮演不可或缺的亮丽角色。(1)萌芽成长阶段

新中国建立之后直到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民营经济几乎是空白。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步被打破,个体私营经济开始开始被允许破茧而出、萌芽成长。1982年颁布的《宪法》,第一次在法律上确认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明文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权益”,这使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有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在198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重申了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鼓励发展态度,认为这些全民所有制以外的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很不够。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上首次承认并鼓励私营经济发展。1988年修改宪法,在法律上明确了民营经济的地位,同年国务院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这一阶段,全国的私营企业数量已经达到8万多家。1992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邓小平南的巡讲话中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这样,就实现了在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和在实践中摆脱了对于民营企业“姓资姓社”的争论。到1992年,我国有民营企业数量已经发展到了近14万家。

这一阶段我国民营企业进行尝试性成长、发展,法律地位刚刚确立,就其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与行为来讲,主要是追求经济性利益的增长,也是利润最大化。正如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对整体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认识,企业只具有一种而且仅有一种社会责任——在法律和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之内,利用它的资源和能力从事旨在于增加它的利润的活动。萌芽成长阶段的我国民营企业,对于经济性赢利的渴望与追求,与弗里德曼观念如出一辙,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是赢利,实现了赢利就是履行了最大的社会责任。这与民营企业自身的规模与实力有直接关联,萌芽成长阶段的民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是它们的普遍性特点,它们较少获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它们只有依靠自身不断努力去争取生存,争取发展。所以,这一阶段民营企业自己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实践总体上是不完整的、片面的,外部的政府、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对于民营企业承担更高层次社会责任的要求也不是特别强烈。(2)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前期直至21世纪初,我国民营企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并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种“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不仅为民营企业在经济上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保障,更是体现了民营企业在政治上与其他经济主体的平等地位,标志着我国的民营企业已经从体制外经济成份转变为体制内经济成份。这一时期,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快速,这一点可以从民营企业的上市步伐上得到验证。1992年到1995年,这是我国民营企业上市的起步时期,1992年第一家民营企业深华源进入证券市场,揭开了我国民营企业上市的序幕,但此时,相较于大批的国有企业的改制上市,民营企业微乎其微。1997年到1999年,这是我国民营企业上市的发展时期,1998年民营企业新希望完成股份制并实现上市,这标志着民营企业进入证券市场已经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民营企业的上市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1世纪初期,民营企业上市快速增长,2000年我国企业的上市方式从审批制转为核准制,由主承销商选择、辅导和推荐企业,再由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进行审核,这种核准制是对民营企业上市十分有利的制度安排,2001年天通股份由自然人控股上市,成为民营企业上市的里程碑,到2002年9月止,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数量首次超过上市新股数量。在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阶段,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中的亮点之一,2002年,民营企业数量达到243.5万家。

这一阶段的民营企业,伴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更多出台,已经获得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明确法律地位,成为国民经济的有机组织部分,可以与国有企业一道,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而且,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和规模实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民营企业普遍意识到,要持续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在更广阔的市场上赢利发展,就必须引进专业人才,过去在萌芽成长阶段的那种主要依靠企业所有者及亲朋好友来打理企业、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状况,已经还能适应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专业人才成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快速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开始有意识地从外部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开始有意识地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着手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开发,着手进行员工生产条件、基本权益、职业发展空间的改善和提高。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角度考察,民营企业的承责对象范围有了扩展,从起初对股东利益的唯一强调,开始转向企业的其他内部利益相关者,比如雇员、管理者、债权人,甚至同一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当然,这一阶段民营企业在尊重基本人权、保障雇员健康、培训雇员生产技能和安全卫生方面加大投入,客观上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履行了企业的基础社会责任;但很明显,民营企业的主观意图却是将人力资源作为最具竞争力的生产要素,透过企业内部凝聚力、创造力的增强,实现企业经济性赢利的快速增长,功利意味浓厚。(3)不断壮大阶段

21世纪初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进入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新阶段。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持续保持了令世界瞩目的高增长,初步形成了各类所有制经济主体的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格局,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也由最初的国有、集体企业混合引擎,逐步过渡到国有、民营和外资三大引擎,且民营经济份额不断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民营企业发展内外条件得到优化,民营企业发展进入了不断壮大的历史新阶段。200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七大,强调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年,我国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已近6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是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民营经济占GDP总量66%,社会就业人口的90%以上在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发展进入了从未有过的大好时期,规模不断增大,影响十分广泛,2007年民营企业投资者近1397万人,涉及家庭人口4000万人,再加上民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许多家庭过上富裕和比较富裕的生活。民营企业素质显著增强,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一些民营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寻找发展,在2010年我国企业十宗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中,有三宗即由民营企业实施。2011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到967.68万家[4]。

这一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宽松,民营企业可以进入的经济产业领域越来越多,我国的市场法制建设也越来越趋于成熟,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开始走向全面,企业与社会的新型共赢关系开始被更多的人认同。具体而言,不断壮大阶段的民营企业开始关注企业的众多外部利益相关者,政府、消费者、第三方机构、媒体、社区等的正当权益都开始浮现在民营企业的视野中,民营企业也随着自身规模壮大和实力增强,有了一定社会影响力,具备了一定的履行全面社会责任的意愿。所以,民营企业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环境意识均显著提高,开始通过向老少边穷地区的投资、发起“光彩事业”、参与慈善捐助等方式,在行动上践行整体社会责任。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民营企业在规模上、实力上虽然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市场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也较过去有了极大提高,但就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而言,仍然前路漫漫[5]。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事件仍然高发频发,民营企业还远没有实现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自觉履行整体性社会责任,民营企业的很多社会责任行为依然是多方利益相关者不断施压的妥协性结果,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自觉、自愿、自律,仍然需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1.3 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责任管理1.3.1 企业生命周期研究及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区划

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存在的东西,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暂时的,企业自然不能例外。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所有企业都有一个形成、发展、成熟、衰退直到死亡(或再生)的过程,虽然不同企业的生命周期长短不一样,但生命周期本身的存在和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呈现出的共性特征却是客观的,这种客观性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资源、能力的占有,对于外部环境的判识,相对竞争优势及其倾力发展的关键领域等,都有重大不同,这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都提出了迥异的要求,也形成了客观的限制。了解这些客观存在的共性特征,有利于企业准确了解自身所处的具体生命周期阶段,认识和规避自身发展的阶段性陷阱,更好地形成企业与社会的共生、共赢关系,尽可能地延长企业寿命,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对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划分和阶段性特征的认识,不同学者的观点大同小异。邱吉尔和刘易斯(Churchill N.C, Lewis V.L, 1983)从企业规模、管理要素两个维度描述了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提出了一个企业成长五阶段模型,即企业生命周期应该包括创立阶段、生存阶段、发展阶段、起飞阶段和成熟阶段。葛雷纳(L.E.Greiner, 1985)认为企业通过自身的演变和变革不断向前发展,相对于外在力量的影响,企业自己的力量更能决定企业的未来,他以企业销售收入和雇员人数为指标,将企业生命周期描述为创立阶段、指导阶段、分权阶段、协调阶段和合作阶段。而伊查克·爱迪思(Adizes, 1989)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更为细致,他把这一周期划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前期、盛年后期、贵族期、官僚初期、官僚后期以及死亡期共十个时期,认为企业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都可能通过灵活性和可控性来刻画;总体上,从孕育期到盛年后期的这个阶段,企业的灵活性很强,可控性较差,当企业进入盛年后期到死亡期的这个阶段,企业对行为的控制力较强,但灵活性缺乏[6],如图1-1。图1-1 企业生命周期的十个不同阶段

研究我国的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问题,既需要对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状况有明确的认识,也需要了解其生命周期及生命周期的阶段性的本质特征。我国民营企业有其成长、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和环境,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色十分鲜明。研究我国企业的生命周期,民营企业是被认为是最适合的对象[7]。只有找准民营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性和共性问题,才有可能针对这些特性、共性问题进行管理,促进民营企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本书参照爱迪思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的3阶段10周期划分,主要依据企业的阶段性发展要求和履行社会责任能力,将我国民营企业生命周期演进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即生存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成熟运行阶段、衰落死亡阶段(或再生阶段),以此探索民营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企业管理、社会责任管理带来的影响。1.3.2 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特征(1)生存起步阶段的特征

此阶段民营企业正式注册,在法律意义上刚刚诞生,资源的掌控和能力的拥有都十分有限,能够在相对陌生的环境克服经营管理经验的不足而继续生存下去是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角度看,生存起步阶段的民营企业,其践行全面社会责任的能力尚弱,社会责任履行主要集中在对经济责任的实现上,也就是企业必须赢利,必须为企业的所有都赚得红利,使企业有继续生成、发展下去的可能。资金的压力和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是生存起步阶段民营企业始终无法摆脱的包袱,也是其不懈努力的动力。

在治理结构和企业管理方面,处于生存起步阶段的民营企业是比较典型的资本雇用劳动式的股东利益至上主义者,产权形式单一明晰,企业权力高度集中,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管理个人色彩浓厚,随意性较强。

这一阶段民营企业的演进路线不外两条,一是比较好的适应了市场,获得了或基本获得了预期赢利,较好地解决了生存问题,甚至可以将赢利资本化,通过追加投资,使企业在经验、能力积累的同时,规模有了扩张,硬实力有了加强,企业顺利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二是面对陌生的市场,企业经营艰涩,一而再地丧失赢利和扩大再生产机会,经营规模较长时间维持在原有水平,管理能力踏步不前,企业虽然维持运营,但随时有亏损的危险,在陌生的市场环境下,任何一笔业务的不慎都会把企业拖入一蹶不振、难以为继的境地,甚至企业已经陷入了这样的境地,如果不能利用“船小好调头”优势奇迹逆转,企业将被淘汰在这一阶段。(2)快速发展阶段的特征

此阶段的民营企业已经熬过了最危险的生存起步阶段,企业产品已经打开了市场的大门且获得了回报,企业的实力较之上一阶段的孱弱也已有了大幅提升,拥有更多的资源去面对市场挑战,更重要的是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有了经验、能力的积累,企业治理构架、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等都较原来有了很大提升,企业软实力在增强。

这种条件下,民营企业的全面社会责任意识已开始觉醒,除了能够有效履行对于企业股东、员工、管理者、银行等直接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责任外,企业注重法律责任的履行,确保企业的运行合规守法、平稳持续;而且,这一阶段的民营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更高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责任践行能力,企业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虽然依旧重要,但并不唯一重要,企业开始思考其存在的终极社会价值所在,这种思考会在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中有所体现。

这一阶段的民营企业并非没有压力和风险,事实上,由于企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规模扩张的可能多元化,加上外部环境的动态化复杂化,企业管理往往难度更大,面临着更上层楼的内在要求,作为企业所有者的企业管理者经常会力不从心,职业经理人的介入更多地就发生在这一阶段。另外,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企业的治理框架、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也都有了进一步调整的要求,企业及产品的品牌建设也提上了议事日程等,这都是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阶段必须一一解决的问题。

民营企业在这一阶段的演进路线通常有两条,一是企业适应新状态,组织建设、管理水平同步提升,业务范围持续扩大,顺利进入了企业发展的盛年期即成熟运行期;二是企业发展患上了“侏儒症”,面对已经初步打开的市场无力更上层楼,新的治理结构、组织设计很难推行,管理框架因袭旧制,在企业的经济性指标方面始终没有大的突破,处于这种境况的民营企业往往需要外部管理力量的介入,才能打破既有平衡与管理惯性,带领企业走出一片新天地。(3)成熟运行阶段的特征

此阶段是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盛年期,成熟、规范、稳定是这一阶段民营企业的最大特性。

在硬实力方面,企业掌握的各类资源十分巨大,分布领域和地域都十分广泛,具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企业规模已经很大并且仍在扩大,企业应对外部挑战和抗御风险的能力都因其巨大的资源拥有而坚实、强大,企业盈利稳定。

在软实力方面,企业远行完全建立在战略规划的掌控之下,企业的治理结构科学先进,组织框架稳定高效,企业文化不仅真实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追求、理念,而且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致胜的有力保障,成为企业无可取代的宝贵资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业已形成,企业软实力强大,任何局部的外部挑战或内部人员变化都无法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企业不仅个性鲜明、品牌影响力强大,而且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套自我保护、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机制。

成熟运行阶段的民营企业具有明确的社会责任理念,也具有履行全面企业社会责任的能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处于这个阶段民营企业的企业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重点已经不再是过去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而是更高层面的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了企业正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必然趋向。事实上,处于这一阶段的民营企业,不同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都已成为企业软实力的最重要来源,企业强大的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度正是藉由企业社会责任而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成为企业的软实力。

处于成熟运行阶段的民营企业有两种结局,一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最大限度的维持和延长这一生命周期阶段,成为百年老字号企业,营造这一结局的关键是处理好“守旧”与“革新”的关系,守旧是因为它行之有效,革新是因为它日渐僵化,两者的平衡就是维持与延长这一生命周期阶段的关键;二是走向僵化、老化,成功并不能复制成功,成功经常包含着失败的种子,如果不能持续创新,适应新环境,这一阶段的企业仍有可能失去活力、被市场遗弃。(4)衰落死亡阶段(或再生阶段)的特征

此阶段民营企业雄风不再,走上了衰亡之路。如果在成熟运行阶段未能很好地处理“守成”与“发展”的关系,不能以权变的思维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应对来自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动态变化,那么,这一阶段的民营企业就极易患上大企业综合症,步入下坡轨道,进入衰落的状态。

大企业综合症有多种表现,最明显的表征是企业的规模仍然很大甚至仍在扩张,企业的影响力依旧很强甚至仍在增强,但企业的赢利能力却在悄然下降,而且这种下降已经成了一种趋势,虽几经努力不能逆转,此时的民营企业一定是在战略方向、组织架构等总体性、方向性方面出了问题,需要引起企业管理高层的足够重视。如果未能及时找出和根除企业利润率持续下降的制度根源、战略根源,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逐渐流失,企业开始在业务推进、市场开拓、人员信心、管理措施等到诸多方面开始显露出迟滞和疲态,整体上官僚化严重,尾大不掉,往昔不再。

步入衰亡阶段的民营企业亦然有很强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但履行责任的能力已经大打折扣,不论是践行经济责任、法律责任,还是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都经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一阶段民营企业面临两个结局,一是走向企业生命周期的终点、走向死亡,企业或因不断增大的亏损而陷入持续性业务收缩,积重难返,终至破产,或因一两次重大的决策失败引致企业财务状况急剧恶化而不能自救,终于轰然倒下,惨遭清算,企业在法律意义上死亡了;二是民营企业的再生,当意识到企业已经患上大企业综合症时,企业管理当局可能会以退为进,对企业进行外科手术式的全方位、根本性改革,通过重组、并购、组织再造等措施,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走出困境,获得新生,步入新一轮企业生命周期。1.3.3 民营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社会责任管理

民营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生存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成熟运行阶段和衰落死亡阶段(或再生阶段)分别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对于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产生着重要影响。更多引起研究者关注的是,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社会责任驱动力是否有所不同,受到哪些关键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对于这个问题,有学者从普遍意义的企业社会责任动力体系角度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社会责任五层次动力模型。

社会责任五层次动力模型认为,企业所以履行社会责任是由于存在着五个层级的驱动力量。第一个层次是依赖驱动,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当然义务,社会责任行为的花费也被视为企业的当然成本。第二个层次是利益驱动,将社会责任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以此谋取企业短期或长期的利益,所以,在管理层面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一种策略。第三个层次是爱心驱动,即企业所以履行社会责任完全是基于其高尚的企业伦理追求,用社会责任实践去为所有利益相关者、为人类、为全社会谋福利。第四个层次是压力互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博弈互动,企业通过社会责任实践获得社会认同,再通过这种认同获取各方面的利益。第五层次是战略驱动,也就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战略管理的考量,或是基于企业文化建设,或是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或是基于企业远大的社会理想,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动力来自长远、来自全局。

还有学者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因简单二分为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内部动因包括企业的赢利压力、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社会声誉、企业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还包括企业所有者及管理人员、一般雇员的道德水平、价值观、管理水平、业务技能等。外部动因内容广泛,主要包括企业商业伙伴的责任要求、所在国家地区政府的责任要求、消费者诉求、自然环境压力、竞争环境压力、全球化趋势、国际运动、新闻媒体等。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都同时具有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只是这些动因的驱动力大小有所不同。

我们认为,对于民营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社会责任管理而言,进行宽泛的驱动力分层,或者很难完全的动因罗列都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细化,从企业的需求和能力两方面深入解剖其驱动因素。民营企业在其成长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具有履行社会责任的不同需要和能力。正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所提示的,个人具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级的需要,企业也是一样。在民营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其各种需要的强度程度各有差异。企业的能力更是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而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区划,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对企业规模和实力的判断。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基于民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特征的社会责任管理三维模型,如图1-2,这个模型揭示,针对民营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社会责任管理,必须同时考虑到民营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诉求和企业能力,这三个维度具有共时性,不能截然分离。图1-2 基于民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特征的社会责任管理三维模型

当然,民营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诉求、企业能力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都是具体的、现实的,这些具体而现实的诉求、能力和责任表现,个性鲜明,各具特色。尽管从理论是和实践上都很难对这些个性、特色划出一条明晰的时间界线,但这种对于民营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诉求、能力和责任表现的客观揭露,仍然可以为民营企业成长发展各阶段的社会责任实践活动提供十分有价值的管理依据,如表1-2。表1-2 基于民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特征的社会责任管理依据

在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生存起步阶段,存活下去的压力十分巨大,一切刚刚开始,没有规模,能力孱弱,企业的基本诉求自然是获得赢利,求得存活而不致夭折,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来说,能持续地为企业所有者赢利,就是尽到了最大社会责任。

在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快速发展阶段,企业已经走过了最容易夭折的发展瓶颈阶段,初具一定的企业规模,实力也在不断壮大,企业获得了一定范围的市场认可,这时,如何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如何获得稳定的市场地位就成为企业的基本诉求,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仍然较多的局限于内部利益相关者,管理风格上表现出一定的“以人为本”色彩。

在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成熟运行阶段,民营企业走向了成熟和辉煌,这一时期,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具有比较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企业的基本诉求也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壮大,演进成为稳定、持续,民营企业力图尽可能地延长这一繁荣阶段,其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已经拓展到了更广大的范围,强调社会责任的整体性。

在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衰落死亡阶段(或再生阶段),由于各类内外原因,企业走入下降轨道,管理上表现出官僚主义色彩,企业竞争优势在慢慢丧失,企业开始收缩、撤出一些业务领域,以求再生,此阶段企业对于社会责任活动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甚至有机会主义倾向,这既有企业履行整体性社会责任力不从心的原因,也是企业基于重生、再生的管理考量。1.4 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问题及一般原因1.4.1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意义与内容

民营企业为什么需要履行社会责任?对此一般有两个方面的解读,一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更好地体现民营企业的使命与追求,赢得各类利益相关者的认同,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为民营企业持续发展营造了更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也累积了民营企业的软实力,使企业获得更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这种软实力反过来推动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石和活力源泉,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积极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可以有效降低经济体制变革所造成的成本,减少社会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成熟。对于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温家宝总理曾经在2008年的婴幼儿奶粉事件后讲过两句话,生动而精辟,一句是“只有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和责任,两者加在一起才能构成经济和企业的DNA”,另一句是“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整体性的,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或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那一个阶段,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都不应该被任意分割,或被过分的片面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种,总体上呈现层级分布状态,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是相互交织的,甚至是互为保证的,所以,企业社会责任只有强调被整体性的履行,其蕴含的社会价值和深远意义才能彰显。

首先是经济责任的履行,这是民营企业首要的责任,也是生存责任,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观点,企业作为一个营利性的生产经营单位,为投资人赚得利润是它的天职所有,企业越是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就会越有能力保证和促进社会利益,企业如何没有利润,其它一切都将流于空谈;所以民营企业的经济责任最容易被过度强调,沦为“经济利益最大化、唯一化”的误区。

其次是法律责任的履行,市场经济的实质是法制经济,企业的法律责任反映了企业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要求,民营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都应该而且必须在现实的法律框架之下进行,否则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就会被理所当然的质疑,就会丧失其基于市场秩序的合法性基础,所以,民营企业的法律责任也和经济责任一样,属于基础责任、强制性责任。现实生活中,民营企业的法律责任涉及面很广,包括诚信经营、照章纳税、保护环境、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等等内容。

第三次是伦理责任的履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法规只是民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底线,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应该遵循社会共识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尤其是诚信原则;伦理责任是人们所惯常理解的社会责任,也是民营企业最容易被社会公众所期待、所抱怨的社会责任,在现实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民营企业的伦理责任内容和法律责任内容一样广泛,包括了诚信经营、公平交易、信守合同、保护环境、爱护劳工等等内容。

最后是慈善责任的履行,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形式,属于自由裁量的无约束责任,体现了人类对同类不幸的基本同情心,是社会良知在企业行为中的呈现,为社会文明所倡导,旨在促进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进步与福利,所以,民营企业对于慈善责任的履行虽然没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但却真实地反映着民营企业的道德良心,对于塑造企业的良好市场形象和建立公众心目中的高尚地位意义非常。1.4.2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和社会责任的行为加强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国外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文化的传入和我国企业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树立起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更积极主动的关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注意到环境保护问题,注意到诚信经营问题,也注重对企业员工的和谐关系问题,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正在积极推进,有的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已经把社会责任管理纳入到其日常的经营管理体系之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主动投入社会公益活动等。

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较晚,市场机制运作还不规范,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也就仅仅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二三十年时间,企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