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2 04:11:39

点击下载

作者:乔天一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试读:

前言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每个历史阶段都产生过很多有作为、有影响的人物,这些人物及其事迹被记载在古代的正史、野史、笔记、文集中。但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即使是大学问家也不可能把它们通读一遍,儿童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让他们熟知古人事迹又是现实的需要。首先,自古流传下来的古人事迹大多是有教育意义的,少部分虽然是负面的,但也能起到鉴戒作用。其次,儿童在写诗作文中,经常要用到典故,而典故大多都是由古人事迹演变而来的。在学习中既然存在“读不完”和“必须读”的矛盾,专讲古人事迹的蒙学读物就应运而生了。唐人李瀚首先摘取史传轶事编成四言韵语,书名《蒙求》,宋代徐子光为其作注。自宋至清,仿效之作层出不穷,《龙文鞭影》就是其中比较好的一种。《龙文鞭影》初名《蒙养故事》,后经明末清初人杨臣诤增订,更名《龙文鞭影》,意在表明采用本书进行教育容易取得成效。“龙文”是古代骏马的名字,“鞭影”是说鞭子扬起以后不打下来,只是像一道影子似的划过。因良马看到鞭影就会快跑,无需用鞭子抽打。对于古代蒙童来说,本书确实是名副其实的“速成教材”。之所以这样说,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龙文鞭影》的内容在同类蒙学教材中堪称丰富。唐代的《蒙求》共636句,除去末尾4句,真正包含古人事迹的共632句;《龙文鞭影》共1032句,不包含典故的也是4句。两书基本都是每句一个典故(有个别处是两句一个典故,《龙文鞭影》中偶尔还能见到一句包含两个典故的例子),可见《龙文鞭影》包含典故远超《蒙求》。从时间范围看,《蒙求》收录的古人事迹是从春秋到南北朝时期(实际南北朝的典故很少);《龙文鞭影》则收录上古至明末清初的古人事迹,不仅范围更广,而且收录了大量唐宋名人轶事,相应地也删去了一些不常用的汉晋典故,实可谓后出转精。

第二,《龙文鞭影》将典故分韵排布,对于初涉诗文创作的儿童有很大帮助。不同版本的《龙文鞭影》分韵法不太一致,最常见的通行本是依偶数句的末字为准,按照诗韵分类,把句子分别收录在三十韵中。这样一来,文字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记诵,而且如果作诗需要用典,可以按照相应的韵部去寻求,十分方便。

第三,《龙文鞭影》的典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抓住脉络则记忆和应用会事半功倍。此书虽是一部以韵分类的典故教材,且各韵内典故丛杂,无法归纳每韵的整体内容,但是,这并不表示本书是在堆砌典故。一般来说,本书中相对的两个典故都是有联系的,如“公瑜嫁婢,处道还姬”都是帮助落难人完成婚姻的故事,“燕投张说,凤集徐陵”都是名人出生前的异象,等等;也有些典故是两两对立的,如“安石执拗,味道模棱”,指的是性格完全相反的两个人;还有一些典故从情节上看不出太多联系,但文字上能做到两两相对,如“郗愔启箧,殷羡投函”“孟嘉落帽,宋玉披襟”之类。

第四,《龙文鞭影》的典故有很正面的道德取向,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背诵,学习者会自然而然地受到道德教育,从而形成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龙文鞭影》的注释比较完善。由于四字句太过简单,学生有时不能理解典故的内涵,本书每句下面都有简短的注释,简述典故涉及的人和事,帮助学生理解;有些不很常见的典故还注明了出处,无论老师教授还是学生自学都很方便。因此《龙文鞭影》问世后,很快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重要的蒙学教材。

当然,《龙文鞭影》也是有瑕疵的。首先,本书是一部封建社会的蒙学教材,宣扬的是在当时道德体系中被视为美谈的事迹,而这些事迹中有些现在看来是落后甚至有害的。如“邓攸弃子”“郭巨埋儿”,这些为古人津津乐道的孝友故事,现在看来是有背人伦,甚至是触犯法律的。还有一些典故宣扬神仙事迹和因果报应,其中大多是后人的附会之谈,自然不能完全相信。

此外,本书对历史的评论也带有时代的印迹,如视曹操为国贼,刘备是汉朝的正统继承者,章惇是奸臣,程颐、朱熹是堪比孔子的大儒。这种单纯从礼制道德或私人意见出发评价历史人物的做法,在今天看来是不实事求是的。

虽然本书存在上述问题,但鉴于它收录典故广博,基本的道德取向是扬善惩恶,因此瑕不掩瑜,仍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这样一部有意义的蒙学教材,目前对它的作者以及成书过程的研究还很有限。目前,将《龙文鞭影》的作者题为“萧良有、杨臣诤”,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此书刻本所列的作者、校勘者分别是:萧良有纂辑、杨臣诤增订、李恩绶校补、来集之音注,这几位虽然所用名义不同,但都为此书作出了贡献。纂辑者萧良有是万历八年(1580)一甲第二名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作注者来集之则活动于明末崇祯年间(1628—1644)。从这两个人的生活时代看,本书应该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作注则晚到崇祯前后。增订者杨臣诤是明末清初桐城人,明亡后隐居不仕,本书中“休那题碣,叔邵凭棺”两个典故赞扬明末遗民能坚守大节,所提到的又都是桐城人,很可能就是杨臣诤补入的。校补者李恩绶是晚清镇江文坛的领袖人物,下平声“七阳”第一联“君起盘古,人始亚当”提到《圣经》人物,大概就是他所补写。至于杨臣诤具体“增订”了哪些文字,李恩绶又“校补”了什么内容,现在已不得而知。

由于《龙文鞭影》的流传,清代人李晖吉、徐灒曾经仿照本书的体例写了一部《龙文鞭影二集》,也是按三十韵分类,并将本书作为《初集》,一起刻印。本次整理《龙文鞭影》,以李恩绶校补的光绪刻本为底本,没有包括《二集》在内。原刊本的注释颇有疏漏,有把人物搞错的,如北魏的孝子王崇被当成西汉的大臣王崇;有把人物年代搞错的,如梁代画家张僧繇被误记为唐朝人;有把两人当成一人的,如谢凤和谢超宗本是父子,原注说“谢凤字超宗”;还有一些注释或是抓不住重点,或是把几种记载糅合在一起,总之欠缺准确性。因此,本次整理时不加旧注,而是对正文重新进行阐释,由于篇幅限制,除必须的情况外,一般不对人物或事件进行褒贬评论,只据事直书。如有前文提及的不符合现代思想和法律的典故,也未作特别的注释,相信读者自能辨别。

如有不当之处,敬希读者指正。作者2012年7月

卷一

一东

粗成四字,诲尔童蒙。【译文】

本书把典故写成简单的四字句,用来教导你们这些儿童。童蒙:儿童,小孩子。经书暇日,子史须通。【译文】

在读经书(指儒家经典)的空余时间,还应该学习诸子百家和历史著作。重华大孝,武穆精忠。【典故】

重(chóng)华大孝:《孟子·万章上》记载:重华(即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的父亲、后母和弟弟多次合谋要害死他,但舜逃生后仍然孝顺父母,亲爱兄弟,所以古人把舜当作“孝”的典范。

武穆精忠:《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南宋名将,民族英雄,谥号武穆)去见皇帝宋高宗,高宗写下“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军旗赐给他。位于河南开封西南朱仙镇的岳飞庙,俗称岳王庙。在人们心目中,岳飞代表着正义、勇敢、智慧和忠贞。尧眉八彩,舜目重瞳。【典故】

尧眉八彩,舜目重(chóng)瞳:《论衡·骨相》记载:尧(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的眉毛有八种颜色,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的眼睛有两个瞳孔。古人把这种奇异现象视为圣人的特征。商王祷雨,汉祖歌风。【典故】

商王祷雨:《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商汤(商朝的第一代君主)时,连续大旱七年,太史认为应该以人作为祭品,向上天请求降雨。商汤不忍杀害他人,就把自己当做祭品,在桑林向上天祈祷。祈祷结束后,天降大雨,解除了旱情。古人认为这是上天对商汤不忍杀人一事的报答。

汉祖歌风:《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汉高祖)当了皇帝后,回到故乡,和家乡父老饮酒聚会。在宴会上,他唱道:“大风刮起来,云随着风翻腾飘扬。我的威武凌驾于天下,回到了故乡。怎样才能寻得勇士为我守卫边疆?”后人把这首歌称作《大风歌》。秀巡河北,策据江东。【典故】

秀巡河北:《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刘秀(即汉光武帝,东汉开国皇帝)参加到反抗王莽新朝的起义军中,拥立更始帝。后来,刘秀奉更始帝之命巡行河北(古时指黄河以北的地区),获得当地官员的支持。他以河北为根据地逐步统一全国,建立了东汉王朝。位于河北高邑县花园村南的“千秋台”,相传这是当年刘秀在高邑登基做皇帝时垒成的。

策据江东:《三国志·吴志·孙破虏讨逆传》记载:东汉末年,孙策占领江东(长江以东)地区,建立割据势力。临死时,他将事业托付给弟弟孙权。孙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东吴政权。太宗怀鹞,桓典乘骢。【典故】

太宗怀鹞(yào):《隋唐嘉话》记载:一次,唐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代皇帝)正在玩鹞子(一种比鹰小的猛禽,可以训练它捕猎),看到大臣魏徵来了,急忙把鹞子藏在怀里。魏徵装作不知道,奏事时故意拖延时间。最终,鹞子被闷死在唐太宗怀中。

桓典乘骢(cōng):《后汉书·桓典传》记载:东汉后期官员桓典不畏权贵,经常上书攻击掌权者的不当行为,住在京城洛阳的人都很畏惧他。由于他常骑一匹骢马(青白色的马,现通常称为“菊花青”),京城的人都说:“走走就停下吧,要躲开骢马御史。”嘉宾赋雪,圣祖吟虹。【典故】

嘉宾赋雪:南朝人谢惠连的《雪赋》以西汉文帝之子梁王与宾客在兔园赏雪为主题,描绘了梁王命司马相如描绘雪景,司马相如奉命作赋的情节。

圣祖吟虹:《碧里杂存》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行,见到彩虹,随口作了两句诗。路过的彭友信立刻续上后两句。朱元璋认为彭友信有才华,与他约定次日一起入朝。第二天,彭友信坚持等候朱元璋,以致错过了上朝的时间。朱元璋很赞赏彭友信的人品,就任他为官。明太祖朱元璋像邺仙秋水,宣圣春风。【典故】

邺(yè)仙秋水:《邺侯外传》记载:唐代诗人贺知章评价童年的李泌(bì,唐朝大臣,官至宰相,封邺侯,因喜好神仙不死之术,被称为“邺仙”)说:“这个小孩子眼睛像秋水一样明亮澄清,将来一定能做宰相。”后来果然应验。

宣圣春风:《尚友录》记载:汉武帝向文学家东方朔询问孔子(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汉朝追尊孔子为“褒成宣尼公”,所以后世称孔子为“宣圣”)和颜回(孔子的弟子)的道德谁更出色。东方朔回答:“颜回的道德就像桂树,能够让一座山都变得芳香;孔子的道德则像是春风,所到之处万物都跟着生长。”恺崇斗富,浑濬争功。【典故】

恺(kǎi)崇斗富:《世说新语·汰侈》记载:西晋时期,王恺和石崇两位大臣比富。晋武帝为了帮助王恺取胜,赐给他一棵二尺多高的珊瑚树,石崇看后顺手就将它打碎了。王恺大怒,石崇说:“不要生气,我还给你就是了。”于是让仆人搬出家里的六七棵珊瑚树,每棵都有三四尺高。

浑濬(jùn)争功:《晋书·王濬传》记载:在西晋灭吴的战争中,西晋大臣、将领王浑率先打败吴军,但他迟疑不敢渡江;西晋名将王濬则顺长江而下,攻入吴国都城。王浑把这件事看作耻辱,于是向晋武帝奏报王濬在战争中的不法行为。王濬则上书为自己辩护。王伦使虏,魏绛和戎。【典故】

王伦使虏:《宋史·王伦传》记载:南宋大臣王伦奉命到金国议和,并达成接回被金国俘虏的宋徽宗和宋钦宗的协议。后来金国发生政变,废止了和约,并将王伦扣押在北方。王伦始终不肯投降金国,最终被金人处死。虏:古人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此处指金国。

魏绛(jiàng)和戎:《左传·襄公四年》记载:春秋时期,戎族部落派使者与晋国讲和。晋国国君认为戎人不讲信义,要继续和他们打仗。大夫魏绛极力阻止,并向国君指出与戎人保持友好的好处。晋国国君接受了魏绛的劝告,不再与戎族交战。恂留河内,何守关中。【典故】

恂(xún)留河内:《后汉书·寇恂传》记载:刘秀攻下河内郡(在今河南西北部)后,决定北上镇压起义军,留大将寇恂镇守河内郡。寇恂击败来犯的强敌,又不断为刘秀的军队供给粮草财物,得到刘秀的赞赏。

何守关中:《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刘邦平定关中(指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后,派萧何(西汉开国功臣,官至丞相)辅佐儿子刘盈留守,自己率军东进与项羽交战。萧何不断给刘邦提供给养。刘邦灭项羽后,将萧何评为第一功臣。曾除丁谓,皓折贾充。【典故】

曾(zēng)除丁谓:《宋史·丁谓传》记载:北宋真宗死后,时任宰相的丁谓与内侍雷允恭勾结。雷允恭擅自移动真宗陵墓墓址,导致中途停工。负责调查的官员由于畏惧丁谓,不敢说实话。后来大臣王曾前往复查,才揭露出真相。丁谓因此被免职。永定陵是北宋真宗皇帝赵恒的陵墓,位于河南巩义。图为永定陵全景。

皓折贾充:《资治通鉴·晋纪》记载:西晋灭吴后,吴国的最后一个皇帝孙皓被迫朝见晋武帝。朝会上,西晋大臣贾充嘲讽孙皓说:“听说您在南方凿人的眼睛,剥人的脸皮,这是什么刑罚啊?”孙皓回答:“做臣子的有杀害君主以及不忠诚的,就处以这种刑罚。”贾充有杀害曹魏君主的劣迹,听到孙皓的话后就不说话了。田骄贫贱,赵别雌雄。【典故】

田骄贫贱:《史记·魏世家》记载:战国时期学者田子方对魏太子很不恭敬。魏太子生气地问:“是富贵的人可以骄傲地对待别人呢?还是贫贱的人可以表现出骄傲来呢?”田子方回答:“当然是贫贱的人可以表现骄傲,富贵的人怎么敢骄傲地对待别人?国君待人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国;大夫待人骄傲,就会失去他的家;贫贱的人呢,说的话不被采纳,做的事与人不合拍,可以穿上鞋就走,他到哪儿不都是贫贱的吗?还怕失去什么呢?”

赵别雌雄:《后汉书·赵温传》记载:东汉大臣赵温曾感叹:“大丈夫应该奋发上进,怎么能屈居人下。”于是就辞职回家了。雌雄:这里分别指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即奋发有为与屈服隐忍。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典故】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世说新语·赏誉》记载:西晋官员王戎和裴楷幼年时同去拜访大臣钟会。事后,有人问钟会:“刚才那两个孩子怎么样?”钟会说:“裴楷内心清明,外表通达;王戎懂得礼法大要而行事简约。”唐朝末年著名画家孙位的《高逸图》(局部),画中人物是“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画面上的王戎,裸足跌坐,右手执如意,左腕懒懒地搁在右手上,似乎正欲侃侃而谈。在王戎的侧后,恭敬地站立着一位怀抱书卷的书童。子尼名士,少逸神童。【典故】

子尼名士:《晋书·蔡谟传》记载:西晋名士王澄途经官员蔡克(字子尼)的家乡,问当地官员:“此地有哪些名士呢?”官员回答说:“有蔡子尼和江应元。”

少逸神童:《诗话总龟·幼敏门》记载:北宋文人、官员刘少逸11岁时,他的老师带他去见当时的著名文士王禹偁(chēng)和罗处约。王、罗出对联考刘少逸,始终难不住他。于是二人向朝廷报告刘少逸是一位神童。巨伯高谊,许叔阴功。【典故】

巨伯高谊:《世说新语·德行》记载:东汉时期,荀巨伯去探望生病的朋友,遇上敌军攻城。朋友说:“我肯定要死了,你走吧。”荀巨伯不忍离开。城陷后,敌军首领问荀巨伯:“大军到来,城里的人都逃了,你怎么还在这里?”荀巨伯回答:“朋友生病,我不忍抛弃他,希望能以我的性命换取他的性命。”敌军赞赏他的义气,就撤兵离去了。

许叔阴功:《独醒杂志》记载:南宋名医许叔微行医救了很多的人。一天,他梦见神人对他说:“上天因为你治病救人的阴功(指在人世间所做而能在阴间记功的事情),会赐给你大官。”后果然应验。代雨李靖,止雹王崇。【典故】

代雨李靖:《续玄怪录》记载:唐朝开国功臣、名将李靖未做官时曾到山中打猎,晚上住在山中民家。夜里女主人对李靖说:“我们这里是龙宫,上天命令我们降雨,但我的两个儿子都不在,能麻烦您一次吗?”于是她给李靖一匹马、一个水瓶,告诉他让马随便跑,听到马叫,滴一滴水在马鬃上,就会下雨。李靖看到自己所住的村子非常干旱,连滴了二十滴,不料却造成了洪灾。

止雹王崇:《魏书·孝感传》记载:北魏孝子王崇在父母先后去世后极其哀痛。那一年他的家乡发生雹灾,对庄稼造成了巨大损害。然而当冰雹要经过王崇的田地时,却突然停了下来。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是上天对王崇孝行的报答。和凝衣钵,仁杰药笼。【典故】

和凝衣钵:《渑水燕谈录·贡举》记载:五代时期大臣和凝中进士时名列第十三。有一年他主持科举考试,对参加考试的范质非常欣赏,于是将范质定为第十三名。事后,和凝对范质说:“你的文章是应该得第一名的,姑且委屈你排在第十三,将来传我的衣钵(僧人所穿法衣与食钵的合称。佛教以衣钵相传作为传承的标志,所以后人把师徒传授继承也称为“传衣钵”)。”后来范质果然官至宰相,实现了和凝的预言。

仁杰药笼:《旧唐书·元行冲传》记载:元行冲曾对唐代大臣狄仁杰说:“下属侍奉上司,对上司来说就像是储藏各种东西备用,储备肉食是供食用的,储备药物是防病的。您门下的宾客里面可以充当美食角色的已经很多,希望能把我当做一味药物。”狄仁杰对其他人说:“元行冲就是我的药,一天也不能缺少。”药笼:盛药的器具。比喻储备人才之所。位于河南洛阳城东白马寺山门外的狄仁杰墓。此墓为一圆形土丘,墓前今存碑石两方。较大的石方上书“有唐忠臣狄梁公墓”八字;较小的一方镌刻有吊诗数首及明人周鼎、河南知府虞廷玺所撰序文。义伦清节,展获和风。【典故】

义伦清节:《宋史·沈伦传》记载:北宋灭后蜀政权后,几个主要将领在当地大肆掠夺,大臣沈义伦不肯与他们同流合污。回京后检查行李,沈义伦的箱子里只有几本书而已。宋太祖赞赏他清廉高节。

展获和风:《孟子·万章下》记载:孟子称赞展获(即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有圣人之名)说:“柳下惠是圣人之中平和温厚的那一类人。”又说:“接触到柳下惠的风范,能让鄙俗的人宽容,轻薄的人敦厚。”后世因此称柳下惠为“和圣”,并用“和风百世”一词来赞美他。和风:形容风范温厚诚信。坐落于和圣园中的“和圣”——柳下惠塑像。和圣园位于山东新泰的和圣故里,是一处纪念道德圣贤大家柳下惠的主题文化公园。占风令尹,辩日儿童。【典故】

占风令尹:《列仙传》记载:老子西游,关令尹(名喜,春秋时期把守关口的官员)看到有紫气浮在关口上空,知道有圣人将要路过此地,就按照征兆的线索找到老子,并请他在隐居之前写一部著作留给人间。老子于是写成了《道德经》。

辩日儿童:《列子·汤问》记载:孔子看到两个小孩子在争辩,就上前问原因。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孔子听后竟不能判断他们谁说得对。浙江书局刻本《道德经》书影敝履东郭,粗服张融。【典故】

敝履(lǚ)东郭:《史记·滑(gǔ)稽列传》记载:汉武帝时,士人东郭先生生活穷苦。他冬天出门,穿的鞋只有面没有底,脚直接踩在雪上。

粗服张融:《南齐书·张融传》记载:南朝齐官员张融上朝时穿着破旧的衣服。皇帝下诏说:“看到你穿了一件破衣服,这确实是你日常的作风,但衣服太过破旧,也和你在朝廷中的名望不符。现在送一件旧衣服给你,这是我曾穿过的衣服,已经让人按照你的体格重新裁剪过了。”卢杞除患,彭宠言功。【典故】

卢杞除患:《新唐书·卢杞传》记载:唐朝大臣卢杞做地方官时,报告当地有三千头官府所养的猪祸害民间。皇帝下令把这些猪迁到别的地方去,卢杞说:“其他地方的居民也是您的百姓,我觉得把这些猪吃掉是最好的做法。”皇帝很高兴,下令把猪赐给贫民。

彭宠言功:《后汉书·彭宠传》记载:当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出兵讨伐王郎,地方官彭宠负责运送粮草。他自以为功劳很大,常向别人夸耀。放歌渔者,鼓枻诗翁。【典故】

放歌渔者:《尚友录》记载:唐代官员崔铉(xuàn)见有个人总在江上钓鱼,钓到鱼就拿去换酒,高兴了就大声唱歌。崔铉问他:“您这是隐士的生活吗?”渔人回答:“人人都说姜子牙、严子陵是隐士,其实大家都不知道他们是在借钓鱼获取名声。”说完就走了。

鼓枻(yì)诗翁:《明语林》记载:宋朝人卓彦恭路过洞庭湖,见月下有一位老人划船,便问他捕到鱼没有。老翁回答:“没有鱼,有诗。”于是敲打着船桨唱道:“八十沧浪一老翁,芦花江上水连空。世间多少乘除事,良夜月明收钓筒。”枻:船桨。诗翁:能作诗的老人。韦文朱武,阳孝尊忠。【典故】

韦文朱武:《晋书·列女传》记载:前秦官员韦逞的母亲小时候曾跟着父亲学习《周礼》。前秦君主苻坚知道后,下令选派120名学生到她家学习,并授予她“宣文君”的称号。《晋书·朱序传》记载:东晋名将朱序镇守襄阳,抵抗前秦的进攻。他的母亲认为城的西北角必然首先崩溃,就率领城中妇女在西北角内另筑一新城。后来,城的西北角果然崩塌,城中守军退守新筑城内,前秦军队被迫撤退。

阳孝尊忠:《汉书·王尊传》记载:九折阪这个地方非常危险,西汉官员王阳经过这里时感叹:“身体是父母留给我的,怎么能在这样危险的地方经过呢?”于是就告病辞官了。西汉末年,官员王尊也路过九折阪,问随行的人员:“这里不是王阳害怕的那条路吗?”官员回答:“正是。”王尊就对驾车的人说:“快走!王阳是孝子,我王尊要做忠臣!”倚闾贾母,投阁扬雄。【典故】

倚闾(lǘ)贾母:《战国策·齐策》记载:战国时期,齐国发生动乱,国君被杀。臣子王孙贾回到家中,他母亲责备道:“你早晨出去晚上回来,我倚着家门等你;你晚上出门不回来过夜,我倚着巷门等你。你现在侍奉国君,国君出逃,你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还回家做什么呢?”于是王孙贾号召民众起来反抗,杀死了作乱者。

投阁扬雄:《汉书·扬雄传》记载:王莽篡汉后,学者扬雄的门人获罪,牵连了很多人。正在天禄阁校书的扬雄怕被株连,就从阁楼上跳下,几乎摔死。扬雄墓,又称“子云坟”,位于四川郫(pí)县西南三元场友爱镇,为一圆形封土堆,上有柏树数百株。梁姬值虎,冯后当熊。【典故】

梁姬值虎:《鹤林玉露》记载:一天,梁氏到官府看到廊下有一头猛虎在地上睡觉,再看时,猛虎原来是一个军人,此人就是南宋大将韩世忠。梁氏看出韩世忠的不凡,就决定嫁给他。值:遭遇。

冯后当熊:《汉书·外戚传》记载:汉元帝带着妃子去看斗兽,熊突然从牢笼中跑了出来,妃子们吓得纷纷逃散,只有冯婕妤(jié yú)挡在元帝身前。随从将熊杀死后,元帝问冯婕妤:“大家都很害怕,你怎么偏偏冲到前面呢?”冯婕妤回答:“猛兽捕捉到人就会停下来,我怕熊伤害到你,所以要挡在前面。”元帝从此对冯婕妤格外敬重。罗敷陌上,通德宫中。【典故】

罗敷陌上:汉乐府有《陌上桑》一篇,描绘美貌而聪慧的罗敷采桑时,过路官员想要霸占她,被罗敷拒绝的情节。在诗中,罗敷巧妙而坚定地拒绝了官员的引诱,成为我国古代坚贞女性的代表。

通德宫中:《飞燕外传》记载: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的女仆樊通德被伶玄买为妾,她为伶玄讲述了赵飞燕姐妹的故事,并让他记下来。后来,伶玄根据樊通德讲的故事写成了《飞燕外传》一书。

二冬

汉称七制,唐羡三宗。【典故】

汉称七制:《文中子》记载:隋朝学者王通曾经说:“古时所谓的圣主二帝三王,我是没有办法见到了,除了两汉,还有什么可称道的呢?伟大啊,汉代那七位君王。他们大概是以崇仁重义、公平宽恕的方式来治理天下吧。两汉四百年之间,天下没有人起过反叛的念头,这是因为汉代的君王懂得如何团结人心吧。”七制:汉代七个治国有道的皇帝,即西汉的高祖、文帝、武帝、宣帝,东汉的光武帝、明帝、章帝。

唐羡三宗:唐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是太宗、玄宗和宪宗。太宗在唐朝建国过程中有很大功劳,而且治国有道,史称“贞观之治”;玄宗扫平皇室内乱,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宪宗削平地方割据势力,后人将他的统治时期称为“元和中兴”。三宗:唐代三个最有作为的皇帝,即太宗、玄宗、宪宗。坐落于陕西西安贞观文化广场的雕像群,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骑着高头大马在将士们的簇拥下前行,凸显了“贞观之治”下国力的强盛。“贞观之治”的形成,是与君臣的和睦团结、风气的纯正俭朴、德操的崇高伟大密不可分的。杲卿断舌,高祖伤胸。【典故】

杲(gǎo)卿断舌:《新唐书·忠义传》记载:唐玄宗时期,安禄山起兵造反,其属下官员颜杲卿不肯合作,还杀了安禄山的部将。后来颜杲卿被安禄山俘虏,处以断舌之刑(古代的一种肉刑,割断舌头)。

高祖伤胸:《汉书·高帝纪》记载:项羽与刘邦对峙,刘邦历数项羽十项大罪。项羽大怒,派人暗中射杀刘邦。箭本来射中了刘邦的胸口,但他怕动摇军心,便按住自己的脚说:“贼人射中了我的脚趾。”魏公切直,师德宽容。【典故】

魏公切直:《宋史·韩琦传》记载:宋代大臣、魏国公韩琦的言论以阐明得失、端正法纪、亲近忠直、远离奸臣为重点。宰相王曾称赞他说:“现在进谏的官员不是言辞激烈不切实,就是有所顾虑,这样的人对于增进皇上的德行有什么用呢?而你的言论,才真称得起恳切而不迂腐。”

师德宽容:《新唐书·娄师德传》记载:唐代大臣娄师德与李昭德一同入朝,因身体肥胖而跟不上李昭德的脚步,李昭德对娄师德发火说:“你这个农夫,真是烦死人了!”娄师德听后反而笑着说:“我不是农夫,谁是农夫?”位于河南新乡原阳县原武镇的娄师德纪念馆祢衡一鹗,路斯九龙。【典故】

祢(mí)衡一鹗:《后汉书·祢衡传》记载:东汉文学家、官员孔融向朝廷推荐文人祢衡说:“几百只鸷(zhì,凶猛的鸟,如鹰、雕、枭等)也比不上一只鹗(一种白头红嘴、黑背虎爪的猛禽),就像寻常的人才再多也比不上祢衡一样。”

路斯九龙:《苏东坡全集·张龙公祠记》记载:唐朝人张路斯在水边发现了宫室,就住了进去,从此他经常夜出晨归。夫人问其原因。他回答:“我是龙,蓼(liǎo)县人郑祥远也是龙,他跟我争夺住处。明天我们交战,你让九个儿子帮助我。”第二天九个儿子一起用弓箭射向郑祥远,使其受伤逃走。事后,张路斯的九个儿子也都化成了龙。纯仁助麦,丁固梦松。【典故】

纯仁助麦:《范文正公集·言行拾遗录》记载:北宋大臣范纯仁到苏州运麦子,回程路上遇到文人石延年。范纯仁得知他家里连续有三件丧事,现在想带着灵柩回北方而没有钱,就把运来的麦子全都给了石延年。

丁固梦松:《三国志·三嗣主传》注引《吴书》记载: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丁固梦见自己肚子上长了一棵松树,醒来就对人说:“松字可以拆成‘十八公’,十八年以后,我大概能当上三公吧。”后来果如他所言。韩琦芍药,李固芙蓉。【典故】

韩琦芍药:《梦溪笔谈·补笔谈》记载:北宋政治家韩琦家有一棵芍药(花名,古人称其为“花相”,即百花中的宰相)开了四朵花,上下红瓣,中有黄蕊,名为“金缠腰”。他请王安石、王珪、陈升之一起欣赏,并把花剪下来,四人各戴一朵。此后三十年间,四人都官至宰相。

李固芙蓉:《酉阳杂俎·续集》记载:唐朝人李固参加科举落榜后到蜀中(今四川中部)游历,路遇一位老妇对他说:“你明年芙蓉镜下及第,二十四年后官至宰相。可惜我看不到那一天了。”第二年李固果然高中状元,考试的题目中有一个是“人镜芙蓉”。盛开的芍药花。芍药是我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它位列草本之首,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又被称为“五月花神”。乐羊七载,方朔三冬。【典故】

乐(yuè)羊七载:《后汉书·列女传》记载:东汉人乐羊子出外求学,一年后返回家。妻子问其原因,他说:“在外太久,想家了。”妻子拔出刀走到织机旁边说:“你致力学习而中途回来,就像我辛辛苦苦织的这匹布,一刀切断而前功尽弃。”乐羊子深受感动,离开家继续学业,七年不返,终有所成就。

方朔三冬:《汉书·东方朔传》记载: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对汉武帝说:“我十三岁开始读书,经历三年的时间,所学的知识已足够作文章和谈论历史了。”郊祁并第,谭尚相攻。【典故】

郊祁并第:《宋史·宋祁传》记载:北宋大臣宋郊、宋祁兄弟同榜中进士。按最初拟定的名次,宋祁第一、宋郊第三,但掌权的太后从兄弟次序考虑,把宋祁改作第十,宋郊提为第一。当时有“兄弟双状元”之称。并第:一起考中科举。第,科举考试中的等次。

谭尚相攻:《三国志·袁绍传》记载:东汉末年军阀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争权,互相攻打。曹操趁机拉拢袁谭,进攻袁尚。后来袁氏兄弟都被曹操消灭。陶违雾豹,韩比云龙。【典故】

陶违雾豹:《列女传·贤明传》记载:战国时期,陶地的长官答子做官五年后回家休假,随行的车有百辆之多,他的妻子见到后抱着孩子哭泣。答子的母亲责问儿媳。妻子回答:“我听说黑豹在雾雨中七天不去捕食,为的是让皮毛长好,因而藏身避害。猪狗贪吃,吃肥了就等着被杀。答子在陶做官,国家穷,自家富,国君不敬重他,百姓不拥护他,这是败亡的先兆啊。”后来答子果然因贪污被处死。雾豹:雾中的豹子,后用来指隐居伏处,退藏避害的人。韩文公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庙,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城东笔架山麓,笔架山又因韩愈而称韩山。韩愈祠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古朴典雅,肃穆端庄。

韩比云龙: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醉留东野》中写道:“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东野,指唐代诗人孟郊。诗中,韩愈希望自己和孟郊分别变成云和龙,从而能与老友长期相聚。云龙:古人认为龙出行时一定要有云跟随,后用来比喻朋友间相处融洽。洗儿妃子,校士昭容。【典故】

洗儿妃子:《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收安禄山为养子。安禄山生日后的第三天,杨贵妃把他视作新出生的婴儿一样让宫女为他洗澡。唐玄宗得知后前往观看,还赐给贵妃“洗儿钱”。洗儿:古时孩子出生三天后,要给孩子洗澡,称“洗儿”。

校(jiào)士昭容:《新唐书·后妃传》记载:朝廷宴会上,唐中宗的妃子上官昭容经常品评大臣所作的诗,并将其分出等次,赐给不同的奖赏。

校士:评定士人优劣。彩鸾书韵,琴操参宗。【典故】

彩鸾书韵:《传奇·文萧》记载:唐代书生文萧与仙女吴彩鸾结婚。文萧家贫,吴彩鸾每天写《唐韵》一部,让文萧去卖以维持生计。

琴操参宗:《能改斋漫录·乐府》记载:北宋文学家苏轼与歌妓琴操玩参宗(即参禅,指佛家弟子通过种种方式领悟佛理)游戏。问答一番后,琴操问苏轼:“像我这样的人,最终会是什么结果?”苏轼回答:“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琴操听后恍然大悟,当即削发为尼。

三江

古帝凤阁,刺史鸡窗。【典故】

古帝凤阁:《文选·杂诗》注记载:黄帝时期,凤凰在阿(ē)阁上筑巢,被视为祥瑞之兆。

刺史鸡窗:《幽明录》记载:晋代兖(yǎn)州刺史宋处宗将一只鸡养在窗前。一天,鸡忽然说话,而且善于巧辩。宋处宗经常与鸡交流,从而提升了自己的语言技巧。亡秦胡亥,兴汉刘邦。【典故】

亡秦胡亥:《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始皇去世后,其子胡亥即位。他因实行残暴统治而引发了大规模起义,胡亥被逼自杀。其侄子婴继位,后被项羽所杀,秦朝灭亡。

兴汉刘邦:《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戴生独步,许子无双。【典故】

戴生独步:《后汉书·逸民列传》记载:东汉隐士戴良学识深厚,经常有独到见解。朋友问他:“你觉得天下谁能和你相比?”戴良说:“我是独一无二的人物,没有人能和我相比。”

许子无双:《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东汉学者许慎学识渊博。当时人称赞他说:“在讲说‘五经’方面,没有人能和许慎相比。”坐落于河南郾城许慎纪念馆中的许慎像。许慎,编撰了中国第一部汉语字典《说文解字》,被誉为“文化宗师”。柳眠汉苑,枫落吴江。【典故】

柳眠汉苑:《三辅旧事》记载:汉朝的宫苑中有棵柳树,长得和人很像,被称为“人柳”。这棵柳树每天三次卧倒三次立起,很像人睡觉和醒来时的样子。

枫落吴江:《唐才子传》记载:唐代人崔信明与郑世翼在江上相见,郑世翼说:“听说您有‘枫落吴江冷’的佳句,希望能看看您其他的诗篇。”崔信明把诗稿拿给郑世翼看。郑世翼没有看完,就说:“看到的实在没有听说的好。”说完就将这些诗稿全都扔进了江里。鱼山警植,鹿门隐庞。【典故】

鱼山警植:《法苑珠林》记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曹植登上鱼山(在今山东东阿),听到有诵经声,肃然起敬。后来他仿照听到的声音创制出《太子颂》等佛教音乐。

鹿门隐庞:《后汉书·逸民列传》记载:东汉末期名士庞德公隐居乡下不肯做官。后来庞德公带着妻儿一起进入鹿门山(在今湖北襄樊)采药,再没有出山。浩从床匿,崧避杖撞。【典故】

浩从床匿:《新唐书·文艺传》记载:唐代诗人孟浩然到王维的官署拜访,恰巧唐玄宗也来了,孟浩然很害怕就躲到床下。王维将此事告诉了玄宗。玄宗说:“我听说过这个人,为什么要害怕我呢?”于是下令让孟浩然从床下出来。

崧(sōng)避杖撞:《后汉书·钟离意传》记载:东汉官员药崧办事不合明帝心意,明帝用手杖打他。药崧躲到床下,说:“天子应该端庄恭敬,没听说用手杖打人的。”刘诗瓿覆,韩文鼎扛。【典故】

刘诗瓿(bù)覆:《明史·刘基传》记载:明代开国功臣刘基的诗集有《覆瓿集》。“覆瓿”一词来自西汉末期学者刘歆与扬雄的谈话。刘歆对扬雄说:“现在的学者追求功名利禄,没有真学问,只怕以后人们会用他们的著作去盖酱坛子。”瓿覆:瓦罐的盖子,后用作谦词,比喻著述价值不高。

韩文鼎扛(gāng):《新唐书·韩愈传》记载: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文雄健豪放,才华横溢,后人说他的笔力可以举起鼎。鼎扛:双手举起鼎,比喻笔力雄健。鼎,古代炊具,用于煮食物。扛,两手举起东西。位于浙江文成县的刘基故里,其中有为纪念这位明代开国元勋而建刘基庙,及附近的辞岭亭、盘谷、石罄洞、三叠岩、刘家旧宅、刘基墓等。此图为刘基庙前的“王佐”牌楼。愿归盘谷,杨忆石淙。【典故】

愿归盘谷:唐代人李愿不肯依附权贵,选择了隐居盘谷(在今河南济源县北)。韩愈写下《送李愿归盘谷序》一文称许李愿的气节,并表示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杨忆石淙(cóng):明代大臣杨一清曾给故乡的一处景致起名为“石淙”。晚年他没能回乡居住,但把自己在镇江的住所命名为“石淙精舍”,以示对家乡的怀念。弩名克敌,城筑受降。【典故】

弩名克敌:《挥麈(zhǔ)三录》记载:两宋之际名将韩世忠仿照神臂弓图样制造了一种弩(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击的古代兵器),宋高宗赐名“克敌”。

城筑受降:我国历史上有两次在边疆筑城以“受降”命名。第一次是汉武帝时公孙敖筑受降城,以接受匈奴的投降,见《史记·匈奴列传》。第二次是唐中宗时,张仁愿筑东、中、西三座受降城,以防突厥南侵,见《新唐书·地理志》。韦曲杜曲,梦窗草窗。【典故】

韦曲杜曲:《旧唐书·韦安石传》和《旧唐书·杜佑传》记载:韦姓和杜姓都是唐代首都长安的大族。韦家聚居在长安城南、皇子陂(bēi)西,世人称该地为“韦曲”。韦曲东五里,是杜家的聚居地,世人称为“杜曲”。今天西安还有以这两个地方命名的镇。

梦窗草窗:南宋晚期词人吴文英别号“梦窗”,他所写的词被编为《梦窗词》;同时代文人周密别号“草窗”,他存世的词作被编为《草窗词》。灵征刍狗,诗祸花尨。【典故】

灵征刍狗:《三国志·魏志·方技传》记载:三国时人周宣占卜非常灵验,有人先后三次问他梦见刍狗(用草编成的狗,古代的祭祀用具)是什么征兆,他每次的回答都不同,但都和这人之后的遭遇相符合。

诗祸花尨(máng):《列朝诗集·高太史启》记载:明初诗人高启的诗中有“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静有谁来”的句子,涉及宫内隐私,触怒了明太祖,埋下被杀的祸根,所以称“诗祸”。“花尨”是“小犬隔花”的简缩,尨即狗。《青邱高季迪先生诗集》书影,此诗集辑录了明代诗人高启的诗作。嘉贞丝幔,鲁直彩缸。【典故】

嘉贞丝幔(màn):《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代宰相张嘉贞想招郭元振作女婿,但又不好决定把哪个女儿嫁给他,就让五个女儿躲在丝质的幕帘后,每人手上拿一根丝,让郭元振牵丝决定。郭元振挑选了一根红丝,是张嘉贞的第三个女儿,既贤惠又美丽。

鲁直彩缸: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之子求婚于苏东坡之子苏迈的女儿,并用红彩绸缠酒缸作为彩礼。

四支

王良策马,傅说骑箕。【典故】

王良策马:《史记·天官书》记载:我国的古代天文学家把银河中的四颗星叫做“天驷(sì)”。天驷旁边的那颗星叫做“王良”。王良旁边有一颗星叫做“策”。如果策星移动到王良或天驷旁边,星象上就叫“王良策马”,预示着将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傅说(yuè)骑箕(jī):《史记·天官书》记载:相传,商王武丁的宰相傅说死后变为天上的星座,跨坐在箕宿(xiù)和尾宿(xiù)之间,所以古人说他“骑箕”。伏羲画卦,宣父删诗。【典故】

伏羲画卦:《周易·系辞》记载:伏羲(传说中的上古部落首领,三皇之首)察天地及身边事物,从中寻求灵感,画出八种卦象,即后世所说的“八卦”。相传八卦为伏羲所作。“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卦象分立八方,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也象征世界的变化与循环。

宣父(fǔ)删诗:《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代的诗流传到孔子时还有三千多篇,孔子选出与儒家道义相符合的三百多篇,教授学生。这些被选出来的篇目据说就是今天的《诗经》。宣父:即孔子。汉朝时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代儒生便称孔子为“宣圣”“宣父”。高逢白帝,禹梦玄彝。【典故】

高逢白帝:《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没当皇帝前,喝醉了酒经过一片沼泽,遇见大蛇拦路。他借着酒力,上前将蛇斩杀。后面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看到一老妇哭泣,便上前询问,老妇说:“我儿子是白帝(传说中的神灵)之子,变成蛇挡在路上,被赤帝之子杀了,我在这里哭他。”于是人们都认为刘邦是赤帝之子的化身。

禹梦玄彝(yí):《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记载:禹(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登衡山,梦见穿红色绣衣的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一位神话人物)对自己说:“想要得到我的神书,你要在山下黄帝住的地方斋戒三个月,然后再上山挖石头,就能找到。”禹按照使者的话去做,果然找到黄金做成的简,上面镶着玉字,讲的是治水的道理。寅陈七策,光进五规。【典故】

寅陈七策:南宋官员、学者胡寅曾写《上皇帝万言书》,文章从南宋初年国家面临的内忧外患出发,向宋高宗提出七项建议,主旨是抵抗侵略、富国强兵、革新政治。

光进五规:北宋大臣、史学家司马光任谏官时,曾写过《上仁宗五规》,这是一篇从宏观角度劝谏宋仁宗改革弊政的文章。鲁恭三异,杨震四知。【典故】

鲁恭三异:《后汉书·鲁恭传》记载:东汉人鲁恭做中牟县令时,河南发生蝗灾,却没有伤及中牟。皇帝怀疑此事的真实性,就派官员去查证。官员和鲁恭到田间巡视,坐在桑树下,一只野鸡飞来,落在他们身边。官员问身边的一个小孩:“你怎么不抓野鸡啊?”小孩说:“它正在抚养幼雏呢。”官员对鲁恭说:“蝗虫不入境,鸟兽肯亲近人,小孩子懂得仁爱,这三件奇异的事情证明了你的德行。”

杨震四知:《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东汉大臣杨震路过昌邑县,曾受其推荐的王密正在此县当县令。为报答杨震的恩情,他夜里给杨震送去十斤黄金,杨震拒不接受。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邓攸弃子,郭巨埋儿。【典故】

邓攸(yōu)弃子:《晋书·邓攸传》记载: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官员邓攸带着自己一家以及弟弟的儿子邓绥逃难。由于局势紧迫,为保全弟弟的遗孤,邓攸不得已抛弃了自己的儿子,只带着邓绥继续前行。

郭巨埋儿:《搜神记》记载:汉代人郭巨家贫,但极为孝顺。他担心抚养孩子会影响侍奉老人,就想把儿子埋掉。他挖地时,忽见一釜(fǔ,古代的一种锅)黄金,上面写着“孝子郭巨,天赐黄金一釜”。于是郭家变得富裕起来,郭巨也就没有埋掉自己的儿子。位于河北邢台内丘县的郭巨塔,塔高6米,底座长宽均为1.5米,上窄下宽,四方形。塔共为七节(含座),座南面凿一洞,洞内刻有郭巨佛像。公瑜嫁婢,处道还姬。【典故】

公瑜嫁婢:《括异志·钟离发运》记载:宋代人钟离瑾(字公瑜)做县令时,买了一个婢女作为女儿的陪嫁。后来,钟离瑾得知婢女是前任县令的女儿,就将这个婢女用和女儿同样的规格嫁了出去。

处道还姬:《本事诗》记载:隋灭陈后,陈朝乐昌公主被赐予隋朝功臣杨素(字处道)。公主的丈夫徐德言到京城访寻妻子,杨素得知后,就让公主和徐德言团聚。允诛董卓,玠杀王夔。【典故】

允诛董卓:《后汉书·王允传》记载: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司徒王允设计拉拢武将吕布,杀死了董卓。

玠(jiè)杀王夔(kuí):《宋史·余玠传》记载:南宋将领王夔骄悍,不听大臣余玠的调遣,又残害百姓。余玠趁召王夔议事之机,派人闯入王夔的营寨,夺取其军队,处死了王夔。石虔矫捷,朱亥雄奇。【典故】

石虔(qián)矫捷:《晋书·桓石虔传》记载:东晋将领桓石虔曾随父亲打猎,见有一只虎中箭伏地。桓石虔冲过去,从虎身上拔起一支箭来,虎猛地跃起,桓石虔跳得比虎还高。虎落到地上,桓石虔跟着落下,又从虎身上拔下一支箭,可谓矫健绝伦。

朱亥雄奇:《列士传》记载:战国时期魏国侠客朱亥受魏公子信陵君之命去秦国表示拒绝接受邀请。秦王大怒,将朱亥投到虎圈里,朱亥愤怒之下,用力瞪着老虎。老虎被他吓住,不敢动弹。秦王认为朱亥了不起,就以正式的礼节送他回魏国了。平叔傅粉,弘治凝脂。【典故】

平叔傅粉:《世说新语·容止》记载:三国时期魏国官员何晏(字平叔)皮肤白皙。魏明帝怀疑他涂了粉,于是夏天赐给他面片汤,让他当场吃下。吃完之后,何晏用手帕擦去汗,皮肤反而比之前更为白皙了。

弘治凝脂:《晋书·杜乂(yì)传》记载:东晋人杜乂(字弘治)容貌秀美。书法家王羲之见过他后,称赞道:“你脸如同凝脂一样白,眼睛像漆一样黑,只有神仙中才有这样的人物。”何晏不仅是一名美男子,而且学识也相当丰富。他为《论语》作注,写成《论语集解》,开创了古籍注释中的集解一体。伯俞泣杖,墨翟悲丝。【典故】

伯俞泣杖:《说苑·建本》记载:汉代孝子韩伯俞犯了错误,遭到母亲的责打,韩伯俞大哭。母亲问他:“从前我打你,你都没有哭,今天为什么哭呢?”韩伯俞回答:“以前您打我,我会很痛。今天您的力气已经不能让我疼痛了,我悲哀于您的衰老,所以哭泣。”

墨翟(dí)悲丝:《墨子·所染》记载:墨翟(即墨子,名翟,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看见别人在染丝,叹息道:“把丝放到青色染料里就能染成青色,放到黄色染料里就能染成黄色,放到五色染料里就能染成五种颜色,所以一定要谨慎啊。不仅染丝是这样,治国也是同样道理。”墨子纪念馆中的墨子塑像。墨子纪念馆坐落于山东枣庄,是世界唯一一座专门研究墨子文化、收集墨子资料、展示墨子研究成果的场馆。能文曹植,善辩张仪。【典故】

能文曹植:《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记载: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曹植十多岁时文章就写得很好。父亲曹操看过他的习作,问:“这是你请别人写的吧?”曹植回答:“如果您不信,可以当面考试,我怎么会请人代笔呢?”

善辩张仪:《史记·张仪列传》记载:战国时期辩士、谋略家张仪受秦王重用,他为秦国先后游说魏、楚、韩、齐、赵、燕六国,劝他们向秦割地求和。张仪还以舌辩之功先后做过秦、魏两国的国相。温公警枕,董子下帷。【典故】

温公警枕:《范太史集·司马温公布衾铭记》记载:北宋大臣、史学家司马光(死后追封为温国公,故又称司马温公)勤奋好学,常读书到深夜,然后躺在警枕(由一小段圆形木头制成的枕头,当人熟睡,一翻身头很容易从上面滑落下来,就会警醒,因此称警枕或醒枕)上睡觉。刚睡着,头就从枕头上滑落,将司马光惊醒,然后他就起来继续读书。

董子下帷:《史记·儒林列传》记载:西汉学者董仲舒在教书时总是把帷帐放下来,防止分神。他自己读书也非常认真,三年不曾看过自己家园中的景色。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形容专心读书教学。会书张旭,善画王维。【典故】

会书张旭:《新唐书·文艺传》记载:唐代书法家张旭擅长草书。他经常大醉后写字,酒醒后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认为是精妙之作。当时人认为只有张旭的字是挑不出缺陷的。人称其为“草圣”。唐代书法家张旭草书作品

善画王维:《新唐书·文艺传》记载:唐代诗人王维善画画,尤其擅长画山水景致。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周兄无慧,济叔不痴。【典故】

周兄无慧:《左传·成公十八年》记载:春秋时期,晋厉公被杀后,周子(即晋悼公,名周)被立为国君。按制度本来应该是他的哥哥即位,但周子的哥哥智力低下,连豆子和麦子都分不清,所以没有被立为国君。

济叔不痴:《晋书·王湛传》记载:西晋官员、名士王济的叔叔王湛平时显得非常愚笨,王济很看不起他。有一次王济与王湛谈《周易》,王湛说得头头是道;叔侄两人又一起骑马,王湛骑术也非常好。一次晋武帝问王济:“你家那个傻叔叔死了吗?”王济回答:“我的叔叔不傻。”杜畿国士,郭泰人师。【典故】

杜畿(jī)国士:《傅子》记载:三国时期魏国官员杜畿与侍中(官名,皇帝的近臣,可直接参与政事)耿纪彻夜深谈。住在耿纪隔壁的尚书令荀彧(yù)听到杜畿的言论,就派人对耿纪说:“你家中有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却不推荐给朝廷,怎么能做侍中呢?”后来,荀彧推荐杜畿做了官。

郭泰人师:《资治通鉴·汉纪》记载:东汉后期名士郭泰在学术上很有造诣,而且道德高尚。有个叫魏昭的年轻人请求给他当仆人,并说:“学问上的老师容易找到,德行上的老师却难找,我愿意追随在您身边,为您服务。”伊川传《易》,觉范论《诗》。【典故】

伊川传(zhuàn)《易》:《宋史·程颐传》记载:北宋理学家程颐(因他是洛阳伊川人,所以又被称为伊川先生)将《周易》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用新的观点加以注解,著成《伊川易传》一书。传:解说经义的文字,即为经书作注。

觉范论诗:《冷斋夜话》记载:南宋僧人惠洪(字觉范)和其弟超然都善谈论《诗经》。超然说:“作诗贵在自然的情趣。”觉范问:“如何才能懂得自然的情趣呢?”超然回答:“了解了萧何就能了解韩信,你就知道什么是自然的情趣了。”程颐所著《伊川易传》书影,此书被收入清乾隆时期所修的《四库全书》中。董昭救蚁,毛宝放龟。【典故】

董昭救蚁:《搜神记》记载:吴郡富阳(今杭州富阳县)人董昭之过钱塘江,见一只蚂蚁趴在草上于江上漂浮,随时可能溺水,就把它救了起来。当夜,董昭之梦见一个黑衣人前来致谢,说自己是蚁王,今后如有危难可以向它求援。后来董昭之入狱,蚂蚁在监牢里挖出一条地道,董昭之得以逃出。

毛宝放龟:《搜神后记》记载:东晋武将毛宝帐下有一军人曾买一只白龟,养大后放回江中。后来晋军战败,那军人跳入江中,感觉脚下有东西托住自己,因而得以渡过长江。登岸后他发现原来托住他的就是当年放走的白龟。由于这个军人是毛宝的部下,又没留下名字,所以后人就将这个故事归到毛宝身上。乘风宗悫,立雪杨时。【典故】

乘风宗悫(què):《宋书·宗悫传》记载:南朝宋时名将宗悫年少时,他的叔父宗炳问他将来的志向是什么。宗悫回答:“希望能乘着大风,冲破万里波涛。”宗炳听后很震惊。

立雪杨时:《宋史·杨时传》记载:一年冬天,北宋学者杨时去拜见老师——理学家程颐,正赶上程颐在闭目养神。杨时不敢打扰,便在门外静立。等到程颐睁开眼睛时,门外的雪已积了一尺厚。绘有“程门立雪”图案的小口梅瓶。此画的作者是清代画家孙祜,他擅画人物,雍正、乾隆时任职于宫廷。阮籍青眼,马良白眉。【典故】

阮籍青眼:《晋书·阮籍传》记载: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阮籍在不同的情况下分别用白眼(眼珠向上翻或向旁边转出眼白部分,表示看不起人或不满意)和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表示对人的喜爱、重视和尊重)看人。嵇喜去见他时就遭到了白眼的待遇。嵇喜的弟弟嵇康性格超脱,阮籍就用青眼看他。

马良白眉:《三国志·蜀志·马良传》记载: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良年轻时眉毛里就掺杂着白色的毛,同乡的人都说:“马家的五兄弟里,白眉的那个最出色。”韩子《孤愤》,梁鸿《五噫》。【典故】

韩子《孤愤》:《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多次向韩王上书劝谏,均不被接受。韩非子对此既无奈又悲愤,于是写了《孤愤》一文。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子

梁鸿《五噫(yī)》:《后汉书·逸民列传》记载:东汉隐士梁鸿路过洛阳,看到宫室豪华壮丽,就作《五噫》歌叹息道:“上了北邙山啊,回头看京城啊,宫室高大啊,百姓们辛苦啊,永远没有尽头啊!”钱昆嗜蟹,崔谌乞麋。【典故】

钱昆嗜蟹:《归田录》记载:北宋官员钱昆喜欢吃螃蟹,他请求做地方官。有人问他想去哪个地方。他回答:“只要是有螃蟹、没有通判的地方,我就很满意了。”宋朝设置通判以监视地方长官,所以钱昆这样说。

崔谌(chén)乞麋:《北齐书·李绘传》记载:南北朝时期东魏官员崔谌仗着弟弟崔暹(xiān)的权势向李绘索要麋鹿(一种珍贵的稀有兽类)角和鹡鸰(jí líng)的羽毛。李绘说:“鹡鸰有翅膀,能飞上天;麋鹿有腿,能跑到海里去。我手脚很笨,不能捉到它们来满足奸邪之人的欲望。”隐之卖犬,井伯烹雌。【典故】

隐之卖犬:《晋书·吴隐之传》记载:东晋官员吴隐之家穷,嫁女儿时,他让家人把自家的看门狗牵出去卖了。

井伯烹雌:《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四》记载:春秋时期,百里奚(字井伯)到秦国做了大夫。后来他的妻子也流落到秦国,并受雇为百里奚府中的洗衣妇。她认出了百里奚,就唱道:“百里奚,当初你只值五张羊皮。记得当初分别时,煮了家中的老母鸡,家里的门闩当柴劈,今天你富贵了,就把我忘了吗?”于是百里奚和妻子得以相认。烹雌:即烹伏雌。伏雌,抱窝下蛋的母鸡。位于河南南阳西城区麒麟路上的百里奚故里碑,此碑是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南阳知府宋璘镌刻的。枚皋敏捷,司马淹迟。【典故】

枚皋(gāo)敏捷:《西京杂记》记载:西汉文学家枚皋写文章非常快,但时有多余的句子,这是由于他写作时不多加思考的缘故。学者扬雄说:打仗的时候,需要发布檄文、传递军报,这种需要速度的文字要让枚皋来写。

司马淹迟:《西京杂记》记载: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写文章很慢,但从头到尾文辞美妙。学者扬雄说:朝廷重要的文章还是应该交给司马相如来写,虽然慢,却无可挑剔。祖莹称圣,潘岳诚奇。【典故】

祖莹称圣:《魏书·祖莹传》记载:北魏文人祖莹八岁通晓《诗经》和《尚书》,当时京城人都称他为“圣小儿”。

潘岳诚奇:《晋书·潘岳传》记载:西晋文人、官员潘岳少年时就以聪慧又有才华而闻名,有着“奇童”的称号。紫芝眉宇,思曼风姿。【典故】

紫芝眉宇:《新唐书·卓行传》记载:唐代宰相房琯称赞唐代隐士元德秀(字紫芝)说:“看到紫芝的面容,我的争名夺利之心一下就消失了。”

眉宇:眉额之间,泛指容貌。

思曼风姿:《南史·张绪传》记载:南朝齐官员、名士张绪(字思曼)风姿清雅。齐武帝观赏柳树时总说:“柳树风流可爱,就像年轻时的张绪一样。”毓会窃饮,谌纪成糜。【典故】

毓(yù)会窃饮:《世说新语·言语》记载:钟毓、钟会趁父亲钟繇(yáo,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睡觉时偷酒喝。钟繇偷眼观看,见钟毓先跪拜再饮酒,钟会只饮酒不跪拜。事后他问两个儿子原因。钟毓说:“很多礼仪都需要酒来实现,我不敢不跪拜。”钟会说:“偷本身就是不合礼法的,所以我不跪拜。”

谌(chén)纪成糜:《世说新语·夙惠》记载:东汉名士陈寔(shí)在家中陪客人谈话,让两个儿子陈纪、陈谌去做饭,却迟迟不见饭熟。他问原因。两个儿子说:“我们听您和客人说话,忘了给锅加箅(bì)子,米掉进水里,现在都成粥了。”陈寔问儿子:“你们记住谈话内容了吗?”陈纪和陈谌一起复述,互相补充,居然没有漏掉什么。陈寔说:“既然这样,做成粥就行,何必一定要做成饭呢?”韩康卖药,周术茹芝。【典故】

韩康卖药:《后汉书·逸民列传》记载:东汉隐士韩康在市上卖药。有个女子来买药,韩康不肯讲价,女子生气地说:“你是韩康吗?居然不肯讲价!”韩康叹息道:“我本来是为了隐姓埋名才卖药的,不想如今连小女子都认出我了,我还卖什么药呢?”于是就到山里隐居起来。

周术茹芝:《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采芝操》记载:西汉初年四位隐士东园公、甪(lù)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被称作“商山四皓”。他们合作了一首《采芝操》,反映了隐居生活的艰辛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周术:即甪里先生。刘公殿虎,庄子涂龟。【典故】

刘公殿虎:《宋名臣言行录》记载:北宋官员刘安世敢于和皇帝争辩。皇帝发火时,他就退到一旁不说话,等皇帝情绪有了好转,他又上前争辩。朝臣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殿上虎”。

庄子涂龟:《庄子·秋水》记载:楚王派使者请庄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做官,庄子说:“我听说楚国有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国君把它藏在宗庙里。你们觉得,这神龟是愿意死后把骨头留下享受尊贵的待遇呢,还是愿意悠闲地在泥塘里拖着尾巴爬来爬去呢?”使者说:“它当然愿意活在泥塘里了。”庄子说:“我也要在泥塘里拖着尾巴爬来爬去了。”清康乾时期著名画家上官周所著《晚笑堂画传》中的刘安世像。唐举善相,扁鹊名医。【典故】

唐举善相:《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战国时期,蔡泽请相面人唐举算自己的寿命。唐举说:“从现在算,还有43年。”蔡泽说:“能过上43年的富贵生活足够了。”后来蔡泽做了秦相。

扁鹊名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春秋时期名医扁鹊少年时获得奇术,能看出人的病在何处,因此治病有神效。韩琦焚疏,贾岛祭诗。【典故】

韩琦焚疏:《谏垣存稿序》记载:北宋大臣韩琦曾任谏官,他本想效仿古人把所上谏疏的草稿全都烧掉,但又觉得这样无以表现皇帝听从劝谏的美德,于是将谏疏加以整理,名为《谏垣存稿》。位于北京房山石楼镇的唐代诗人贾岛墓(衣冠冢)

贾岛祭诗:《云仙杂记》记载:唐代诗人贾岛每年除夕夜都把一年以来的全部诗篇整理到一起,用酒肉祭奠。他说:“写诗耗费了我很多精力,就用这些酒肉来补偿一下吧。”时人管这种行为叫做“祭诗”。康侯训侄,良弼课儿。【典故】

康侯训侄:《宋史·胡寅传》记载:南宋著名学者胡安国(字康侯)的侄子胡寅很难管教。胡安国把他关在阁楼上,里面放了几千卷书。一年后,胡寅把这些书都读熟了,还考中了进士。

良弼课儿:《万姓统谱》记载:南宋进士余良弼有教子诗,写道:“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幸有明窗并净几,何劳凿壁与编蒲。功成欲自殊头角,记取韩公训阿符。”颜狂莫及,山器难知。【典故】

颜狂莫及:《宋书·颜延之传》记载: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倚仗自己文章写得好,常有狂放的行为。皇帝问他:“你的哪个儿子像你一样狂放?”颜延之回答:“我的狂放是遥不可及的。”

山器难知:《世说新语·赏誉》记载:西晋名士王戎评价大臣山涛说:“这个人就像没有剖开的玉、没有冶炼的黄金,谁都知道是宝贝,但没有人清楚他究竟有多大才能。”懒残煨芋,李泌烧梨。【典故】

懒残煨芋:《邺侯外传》记载:李泌半夜去拜访唐朝僧人明瓒(其性疏懒,时常吃残余的饭菜,因此被称为“懒残”)。明瓒亲自拨火煨(wēi,埋在带火的灰里烧熟)芋头给李泌吃,同时说:“你不用多说话,安心做十年宰相。”位于湖南衡阳南岳镇烟霞峰下的邺侯书院,原名端居室,是李泌隐居的地方。

李泌(bì)烧梨:《邺侯外传》记载:唐肃宗召三个弟弟及大臣李泌围炉闲谈。因为李泌不吃肉,所以肃宗亲自为他烤了两只梨。干椹杨沛,焦饭陈遗。【典故】

干椹(shèn)杨沛:《三国志·魏志·贾逵传》注引《魏略·杨沛传》记载:三国时期魏国地方官杨沛让百姓将桑椹和豆子晒干作为食物。

焦饭陈遗:《世说新语·德行》记载:东晋人陈遗的母亲喜欢吃焦饭(锅底的糊饭,俗称“锅巴”),陈遗就注意替她收集。有一次陈遗收集好焦饭,没来得及送回家就随军出征了。那一次东晋打了败仗,陈遗跑到深山里,靠吃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都认为这是上天对他孝心的回报。文舒戒子,安石求师。【典故】

文舒戒子:《三国志·魏志·王昶(chǎng)传》记载: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王昶(字文舒)写了一封信给子侄,教育他们要重德行,远浮华,不要自以为是。

安石求师:《晁氏客语》记载:北宋大臣、文学家王安石认为启蒙老师一定要是博学而道德高尚的人。有人表示反对。王安石说:“先入者为之主。”意思是启蒙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尤其强烈,不能不谨慎。防年末减,严武称奇。【典故】

防年末减:《汉武故事》记载:西汉人防年的父亲被后妻杀死,防年为父报仇,杀了他的继母。按照法律,杀死父母是大逆不道罪。皇帝问太子的意见。太子回答说:“继母杀死父亲,杀人之时,已经算不得母亲了,所以该按一般杀人罪处理。”于是防年最终被减轻了刑罚。

严武称奇:《新唐书·严武传》记载:唐朝官员严武的父亲严挺之不喜欢严武的生母而喜欢小妾玄英。严武八岁时,打死了玄英。严家的仆人向严挺之报告说:“公子失手把玄英杀了。”严武说:“哪有大臣厚待小妾而薄待正妻的?我是故意杀死她的。”严挺之没有责怪,反而说:“不愧是我严挺之的儿子。”邓云艾艾,周曰期期。【典故】

邓云艾艾:《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三国时期魏国将领邓艾口吃,经常连续说出几个“艾”字。有人和他开玩笑:“你总是说‘艾艾’,你的名字到底有几个‘艾’?”邓艾巧妙地回答:“春秋时期楚国有首歌是:‘凤凰啊,凤凰啊。’其实也只有一只凤凰。”

周曰期期:《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载:西汉开国功臣周昌口吃,但刚直敢言。高祖刘邦想要废太子,周昌大怒,对高祖说:“臣口不能言,然期期知其不可(我说话虽然不利索,但一定一定知道这样做不行)。”其实只需要说一个“期”字,但周昌口吃,就说成了“期期”。周师猿鹄,梁相鹓鸱。【典故】

周师猿鹄(hú):《抱朴子》记载:周穆王南征,整支军队中的君子变成猿猴或者天鹅,小人变成了虫子或者沙粒。鹄:天鹅。位于陕西宝鸡周礼文化主题公园中的周穆王拜西王母雕塑,取材自《穆天子传》所载的周穆王西游在瑶池与西王母诗相唱和的传说。

梁相鹓鸱(yuān chī):《庄子·秋水》记载:梁国国相惠子误听谣言,以为庄子要设法取代自己的位置,于是下令搜捕庄子。后来庄子亲自去见惠子,对他说:“南方有一种叫鸟叫鹓雏(凤凰一类的鸟),它只吃竹子的果实,只喝甜美的泉水。有只鸱(鹞鹰)抓到一只腐烂的老鼠,看到鹓雏飞过,以为鹓雏要抢老鼠,就对着它大叫。你现在也是要为了自己的梁国而对我大叫吗?”临洮大汉,琼崖小儿。【典故】

临洮大汉:《汉书·五行志》记载:秦始皇时期在临洮(在今甘肃)出现了12个巨人。秦始皇下令融化掉收缴上来的武器,铸成这些巨人的样子。

琼崖小儿:《洞微志·九代祖》记载:宋人李守忠去琼州(在今海南),到一位八十多岁的杨姓老人家做客,杨的父亲已经120岁,祖父195岁。他又见梁上鸡窝中有一小孩探头往下看,杨的祖父说:“这是我的九世祖,平时不说话、不吃东西,也不知道他多大岁数了。”东阳巧对,汝锡奇诗。【典故】

东阳巧对:《尧生堂外纪》记载:明代大臣李东阳朝见明英宗,正好赶上地方进贡螃蟹。皇帝随口出了一个上联:“螃蟹浑身甲胄。”李东阳对道:“蜘蛛满腹经纶。”

汝锡奇诗:《括苍汇纪》记载:北宋诗人陈汝锡少年诗作中有“闲愁莫浪遣,留为痛饮资”的句子。黄庭坚称赞道:“这是同道中人啊。”启期三乐,藏用五知。【典故】

启期三乐:《列子·天瑞》记载:春秋时期,孔子见荣启期衣服很破旧,却仍在弹琴唱歌。孔子问他:“您怎么这样高兴呢?”荣启期说:“天地万物中人最尊贵,我生而为人,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男尊女卑,我是个男子,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有人生下来连日月都没见过就死了,我活到现在已经快九十岁,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孔子说:“这就是善于自我宽解的人啊。”

藏用五知:宋代官员李若拙(字藏用)之子李绎作《五知先生传》来形容自己。所谓“五知”,即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此处是将李绎事迹误放在其父李若拙身上。堕甑叔达,发瓮钟离。【典故】

堕甑(zèng)叔达:《后汉书·郭泰传》记载:东汉人孟敏(字叔达)将甑(一种煮饭的器具)掉到地上后继续走路。郭泰见状,问其原因。孟敏回答:“甑已经破了,回头看又有什么用?”

发瓮钟离:《搜神记》记载:东汉官员钟离意自己出钱修整孔子庙。一个叫张伯的人在堂下挖出七枚玉璧,但只将六枚交给钟离意。钟离意打开孔子留下的一个瓮,发现一卷帛书,写着:“后世修订我的书的人是董仲舒;保护我的车、擦拭我的鞋、打开我的箱子的人是钟离意;璧一共有七枚,张伯藏起其中之一。”钟离意质问张伯,张伯只好把藏起来的玉璧交了出来。汉代彩绘陶甑一钱诛吏,半臂怜姬。【典故】

一钱诛吏:《鹤林玉露》记载:北宋名臣张咏做知县时,见一小吏(古代政府里的办事人员)从钱库出来,鬓发中夹着一枚库中的钱,张咏令属下杖责此吏。面对责罚,小吏勃然大怒说:“一个钱算什么?你能打我一顿,还能杀了我吗?”张咏听后,提笔写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于是就把小吏杀了。

半臂怜姬:《东轩笔录》记载:北宋官员宋祁妻妾众多,一次宴会上他觉得寒冷,派人回家取半臂(古代一种短袖上衣)。不料众妻妾得知后各送一件。面对十几件半臂,宋祁怕妻妾们认为自己有亲疏厚薄之分,只好忍着寒冷回家。王胡索食,罗友乞祠。【典故】

王胡索食:《世说新语·方正》记载:陶范送给东晋官员王胡之一船米,王胡之拒绝说:“我如果没饭吃了,自然会去找谢仁祖(谢尚字仁祖,东晋名士)要饭吃,用不着你的米。”

罗友乞祠:《世说新语·任诞》记载:谁家要祭神,东晋官员罗友就去讨要祭祀剩下的酒食。一次,他到得太早,不得不在门外等到天亮。召父杜母,雍友杨师。【典故】

召(shào)父杜母:《汉书·循吏传·召信臣》和《后汉书·杜诗传》记载:西汉人召信臣和东汉人杜诗任南阳太守,他们爱惜民力,兴修水利,得到郡中百姓的尊敬。后来人们将这两位太守相提并论,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雍友杨师:《方舆胜览》记载:杨用中曾对南宋大臣张浚说:“杨仲远可以做你的老师,雍退翁可以做你的朋友。”直言解发,京兆画眉。【典故】

直言解发:《新唐书·列女传》记载:唐朝人贾直言被流放到南海,他对年轻的妻子说:“我这一去生死都很难说,我走后你赶快嫁人吧。”其妻把头发扎起来,外面又缠上一层帛,让贾直言在帛上写下名字,说:“只有你才能解开它。”二十年后贾直言回家,帛还缠得好好的。等解开封帛,妻子的头发已经枯死,一洗头就全部脱落了。

京兆画眉:《汉书·张敞传》记载:西汉人张敞做京兆尹(西汉首都长安的行政长官)时替妻子画眉,被人指责缺乏大臣威仪。皇帝责问他,张敞说:“我们在家里还有比画眉更亲密的事情呢。”皇帝听了也就没有责怪。清中期画家区瑞所绘《区瑞张敞画眉图轴》。图中张敞给妻子画眉,其妻坐在鼓墩上,前面几上放有镜子、化妆品之类的东西,屏风后站着一个丫环,双手捧着主人的帽子、衣裳和束带。美姬工笛,老婢吹篪。【典故】

美姬工笛:《晋书·石崇传》记载:西晋名士石崇家有一小妾名叫绿珠,貌美且擅长吹笛。权臣孙秀向石崇讨要绿珠,石崇坚持不给而遭到杀害,绿珠也跳楼而死。

老婢吹篪(chí):《洛阳伽(qié)蓝记》记载:北魏河间王元琛家中有一歌女叫朝(zhāo)云,擅长吹篪(古代一种用竹管制成像笛子一样的乐器)。元琛出任地方官,遇到羌人叛乱,难以镇压。朝云扮成贫苦老妇,在敌人阵前吹篪乞讨,羌人听到悲凉的篪声,纷纷落泪,相继归降了北魏朝廷。

五微

敬叔受饷,吴祐遗衣。【典故】

敬叔受饷:《齐春秋》记载:南朝齐人何敬叔做县令时为官清廉。一年夏天,何敬叔忽然在门上挂出榜文,宣告要接受礼物,几天内就收到很多物品。何敬叔把这些物品拿来替贫民交了租。

吴祐遗(wèi)衣:《后汉书·吴祐传》记载:东汉官员吴祐手下一名小吏私自敛财,为他的父亲买了一件衣服。小吏父亲知道后非常生气,说:“你有这么好的上司,怎么忍心欺瞒他呢?”于是小吏拿着衣服去认罪。吴祐认为小吏能服罪,而其父又有德,就把衣服赠给了他。遗:赠送。淳于窃笑,司马微讥。【典故】

淳于窃笑:《史记·滑(gǔ)稽列传》记载:战国时期,楚国攻打齐国,齐王让淳于髡(kūn)拿黄金百斤、马40匹给赵国以求援助。淳于髡大笑。齐王说:“先生觉得太少吗?”淳于髡说:“我看到一个种田人祭神,祭品只有一只猪蹄、一杯酒,却希望神能保佑他家大丰收。我看他拿的贡品少而欲望却很大,因此才笑。”齐王于是给淳于髡黄金千镒(yì)、白璧20枚、马400匹。淳于髡到赵国求得十万精兵,楚国因而退兵。

司马微讥:《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唐代官员卢藏用年轻时隐居在终南山,目的是为博得好名声而求做官。后来,卢藏用指着终南山对道士司马承祯说:“这山里的风景不错。”司马承祯回答:“依我看,这山不过是当官的捷径罢了。”卢藏用听后很惭愧。微讥:语含讥刺。子房辟谷,公信采薇。【典故】

子房辟谷:《史记·留侯世家》记载:西汉建立后,开国功臣张良(字子房)被封为留侯,他说:“享受万户的封邑,位至列侯,这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极至,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我想抛弃人间的事务,去与古仙人交往。”于是他开始学习辟谷术(道教的一种修炼法,练习者不吃五谷)。

公信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商末周初隐士伯夷(字公信)与弟弟叔齐因反对周武王灭商,一起隐居到首阳山中。他们不吃周人种的粮食,只靠在山中采薇(一种野菜,又称“巢菜”“野豌豆”)维持生活,最终还是饿死了。北宋画家李唐所作的《采薇图》,描绘的是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卜商闻过,伯玉知非。【典故】

卜商闻过:《礼记·檀弓》记载:卜商(即子夏,春秋时人,孔子的弟子)晚年丧子,哭得眼睛都失明了。曾子却列举了他的三条罪过。卜商听了连忙向曾子拜谢。

伯玉知非:《淮南子·原道训》记载: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蘧(qú)伯玉每天反省自己,五十岁时他回顾自己的前半生,能知道前四十九年所犯的错误。仕治远志,伯约当归。【典故】

仕治远志:《世说新语·排调》记载:东晋时期,谢安曾过着隐居生活,后不得已才在桓温手下任职。有人送给桓温一些草药,其中一味叫远志。桓温问谢安:“远志为什么又叫小草?”谢安还没来得及回答,桓温的属下郝隆(字仕治)应声说:“隐居时叫远志,出山就只能是小草。”这是在讥讽谢安以隐居求名而未必有实际才能。

伯约当归:《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记载:三国时期,大将姜维(字伯约)归降蜀汉后,其母仍在曹魏。后来姜维收到母亲的信,让他寻找中药当归,实际是示意他找机会回到魏国。姜维回信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表示自己有远大的志向,要在蜀汉建功立业。商安鹑服,章泣牛衣。【典故】

商安鹑服:《荀子·大略》记载:卜商(即子夏,春秋时人,孔子的弟子)家里很穷,他的衣服像是挂着的鹌鹑一样。鹌鹑的尾巴短而秃,用绳子挂起来,看着像一串补丁,所以荀子这么形容。

章泣牛衣:《汉书·王章传》记载:西汉大臣王章未做官时家里非常穷,得了病只能用牛衣(盖在牛身上御寒的粗布)盖在身上保暖,他哭着和妻子诀别,妻子斥责他说:“朝廷中的大臣,哪个学问能超过你?你不想着上进,哭哭啼啼有什么用?”王章因而奋发,后来做了大官。但他不满足,其妻子又制止他说:“人应该知足,想想当年你盖牛衣哭泣的时候。”蔡陈善谑,王葛交讥。【典故】

蔡陈善谑(xuè):《诗话总龟·诙谐门》记载:北宋时,陈亚善与蔡襄两位文人聚会,趁酒兴正浓,蔡襄在屏风上写了一句:“陈亚有心终是恶。”这是利用陈亚的名字开玩笑。陈亚回敬道:“蔡襄无口便成衰。”谑(xuè):开玩笑。北宋书法家蔡襄的书法作品。蔡襄的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王葛交讥:《世说新语·排调》记载:东晋时,王导和诸葛恢两位大臣争论王、葛两姓地位的高低。王导说:“你说诸葛氏地位高,怎么通常都说‘王葛’,不说‘葛王’呢?显然王氏还是要排在诸葛氏前面。”诸葛恢说:“就像大家都说‘驴马’,没有人说‘马驴’,难道驴就比马个头更大了?”陶公运甓,孟母断机。【典故】

陶公运甓(pì):《晋书·陶侃传》记载:东晋大臣陶侃任刺史时,每天早上搬一百块砖到书房外,晚上又把这些砖搬到书房内。有人问他为何这样做。陶侃回答:“我正致力于收复中原,如果日子过得太悠闲,恐怕将来没法再做事,所以要找些事来磨练自己。”

孟母断机:《列女传·母仪传》记载:孟子上学回来,母亲问他:“学到什么地步了?”孟子应付说:“也就是那个样子吧。”孟母斩断正在织的布,说:“我靠织布维持生活,中途停下来不织了,拿什么给你做衣服和换粮食呢?你不认真学习,就像我斩断布一样,今后怎么保证未来的生活呢?”此后孟子从早到晚认真学习,成为了著名思想家。

六鱼

少帝坐膝,太子牵裾。【典故】

少帝坐膝:《世说新语·夙惠》记载:东晋明帝小时候坐在父亲元帝膝上,元帝问他:“太阳和长安哪个更远啊?”明帝说:“太阳远,从来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里来。”元帝觉得儿子很聪明,第二天特意把大臣召集起来,又问了同样的问题。而明帝却说:“太阳近。”元帝大吃一惊。明帝解释说:“抬起头来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太子牵裾(jū):《晋书·愍怀太子传》记载:西晋愍(mǐn)怀太子(晋武帝之孙,晋惠帝之子)五岁时,宫里失火,武帝登上高楼想看看火势,太子牵着祖父的衣襟,让他躲到暗影里面。武帝问为什么。太子回答:“现在是晚上,突发火灾,要当心有人作乱。火光明亮,把您所在的地方照得清清楚楚,这样很危险。”武帝觉得这个孩子不一般。卫懿好鹤,鲁隐观鱼。【典故】

卫懿(yì)好鹤:《左传·闵公二年》记载:春秋时期,外族侵略卫国。卫国国君懿公喜欢养鹤,让鹤享受臣子的待遇。这时臣民都说:“让鹤去吧,鹤享受着您的俸禄,我们哪会打仗呢?”卫懿公失去了民心,与外族交战果然大败,懿公战死。

鲁隐观鱼:《左传·隐公五年》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国君隐公要去观看捕鱼,大臣劝谏说:“不能用来祭祀和用于军事的物品,不能制作用具的材料,都不值得君主注意。猎兽捕鱼有具体官员管理,跟您没有关系。”蔡伦造纸,刘向校书。【典故】

蔡伦造纸:《后汉书·蔡伦传》记载:古时用来书写文字的材料只有竹简和帛,竹简太沉,帛又太贵。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改用树皮、麻头、破布作为原料,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蔡伦”题材的纪念邮票

刘向校(jiào)书:《汉书·刘向传》记载:西汉成帝命学者刘向主持校书工作。刘向把宫内藏书对照校勘,找出各本之间的差异,写成定本。在此过程中,刘向为每部书都写了提要,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别录》。朱云折槛,禽息击车。【典故】

朱云折槛(jiàn):《汉书·朱云传》记载:西汉官员朱云上书请求斩杀成帝的老师张禹。成帝大怒,下令将朱云问罪。朱云攀住殿前的栏杆大喊:“我死后能和古代的忠臣交往于地下,也算值了,但不知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由于用力太大,栏杆都被拉断了。后来,要修栏杆时,成帝说:“不要换了,修补一下就可以,以此来表彰敢说话的官员。”槛:栏杆。

禽息击车:《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期秦国人禽息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穆公不肯任用。禽息趁穆公出行时拦下车,说:“我活着不能对国家有价值,不如死了吧。”于是一头撞向木桩。穆公受到感悟,任用了百里奚。耿恭拜井,郑国穿渠。【典故】

耿恭拜井:《后汉书·耿恭传》记载:东汉将领耿恭守疏勒(古代西域王国,在今新疆)时被匈奴围攻,致城中断水。在这危急的时刻,耿恭整理衣冠,到井前拜祭,不久泉水奔涌而出。耿恭命将士把水泼到城外,匈奴人以为有神相助,于是撤了兵。

郑国穿渠:《史记·河渠书》记载:战国时期,韩国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劝其修一条三百多里长的水渠来灌溉农田,目的是消耗秦国国力。工程到一半,韩国的密谋被发觉,秦王要杀郑国,郑国说:“我确实是为做间谍来的,但是水渠修成了,对秦国也有好处。”秦王认为有道理,就让他继续修造。渠修成后,秦国农田得到良好灌溉,实力更加强大。这条水渠就被命名为郑国渠。郑国渠首遗址位于陕西咸阳城北泾阳县王桥乡泾水出山口附近。郑国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国华取印,添丁抹书。【典故】

国华取印:《宋史·曹彬传》记载:北宋大臣曹彬(字国华)一周岁时,父母把各种玩具放在席子上,看他拿什么,以预卜孩子的前程。曹彬左手拿兵器,右手拿礼器,过一会儿又拿起一颗印章,其他的都不看了。后来曹彬先后做过节度使、枢密使、宰相,应验了周岁时的预卜。

添丁抹书:唐代诗人卢仝(tóng)曾写过一首名为《示添丁(添丁是卢仝儿子的小名)》的诗来形容儿子顽皮,其中一句为:“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细侯竹马,宗孟银鱼。【典故】

细侯竹马:王莽时期,郭伋(jí,字细侯)曾任并州牧,有恩于百姓。东汉光武帝时,他再次出任此职。巡察途中,有数百儿童骑着竹马(一种儿童玩具,形状是在竹竿前安一个马头)在道边迎接,郭伋问:“你们来这里干什么?”儿童们回答:“听说您来了,我们特意来欢迎您。”

宗孟银鱼:《东都事略·蒲宗孟传》记载:蒲宗孟当翰林学士时,北宋皇帝神宗说:“翰林学士是清要的近侍官,对他们的待遇还有欠缺之处,从现在起,允许学士佩银鱼符(鱼符是唐宋时期中高级官员的一种佩饰,按照级别分为金银铜三等)。”管宁割席,和峤专车。【典故】

管宁割席:《世说新语·德行》记载:东汉末名士管宁与华歆一同锄草,挖到一块金子,管宁就像挖到土块一样毫不在意,华歆则拿在手里看了一番才扔掉。两人又一同读书,有高官路过门口,管宁依然专心学习,华歆则放下书出门去看。经过这些事,管宁觉得两人志向不同,就把坐席割开,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割席:指朋友绝交。

和峤(qiáo)专车:《晋书·和峤传》记载:西晋初期,和峤做中书令(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荀勖(xù)做中书监(与中书令职务相等而位次略高)。按照制度,中书监和中书令应该同坐一辆车入朝,但是和峤看不起荀勖,每当两人同车时,和峤总是自己独占整辆车。渭阳袁湛,宅相魏舒。【典故】

渭阳袁湛:《南史·袁湛传》记载:东晋大臣袁湛的外甥谢绚曾在官方场合对袁湛不够尊重,袁湛说:“你家两代都没有舅甥情谊。”谢绚的父亲谢重对舅舅也不够礼貌,所以袁湛这么说。渭阳:春秋时秦太子送舅舅晋文公回国,到渭水北岸告别,作了一首名叫《渭阳》的诗以表示不忍与舅父分离,后世于是把“渭阳”作为舅舅的别称。

宅相魏舒:《晋阳秋》记载:西晋大臣魏舒儿时在舅舅家居住,舅舅家盖了新房,让相宅的人来看,相宅人说:“一定能出一个显贵的外甥。”家里人认为所谓显贵的外甥指的就是魏舒。宅相:住宅的格局。古人认为从住宅的格局能够看出住户的兴衰,因而有相宅的职业。永和拥卷,次道藏书。【典故】

永和拥卷:《魏书·逸士传》记载:北魏隐士李谧(字永和)专心读书,不肯做官。他曾说:“男子汉家里有图书万卷,哪有时间去做管理城池的高官?”

次道藏书:《曲洧(wěi)旧闻》记载:北宋学者宋敏求(字次道)家中藏书丰富。喜欢读书的人争着在宋敏求家附近租房,为的是借书方便,以至于宋家附近的房租都比别处高一倍。镇周赠帛,虙子驱车。【典故】

镇周赠帛:《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朝人张镇周到家乡做官,他召集亲友饮宴作乐几十天,又把金帛送给他们,最后说:“今天我还能和老朋友们一同欢乐,明天我就要开始治理地方,和各位有官民身份的差别了,不能再像这样来往了。”

虙(fú)子驱车:《说苑·政理》记载:虙子(即虙子贱,名不齐,春秋时人,孔子的弟子)要做单(shàn)父(今山东菏泽单县)地方官,临行前去见阳昼,阳昼说:“我有两条钓鱼的心得,当作送行的礼物吧。你投下钓饵就咬钩的鱼,叫阳桥,肉少而且不好吃;似乎要咬饵又似乎不咬的,叫鲂(fáng)鱼,肉厚而且好吃。”虙子还没有到单父,已经有很多贵人前来迎接,他吩咐车夫:“赶快走,这是阳桥来了。”廷尉罗雀,学士焚鱼。【典故】

廷尉罗雀:《史记·汲郑列传》记载:汉朝翟方进任廷尉(主管国家司法的最高官员)时,宾客满堂。等到他被免职,门前客人少到可以设网捕鸟的地步。

学士焚鱼:《古今合璧事类备要》记载:南朝梁人张褒任学士时被御史弹劾。张褒说:“青山不会对不起我。”就烧掉自己佩带的鱼符离职了。冥鉴季达,预识卢储。【典故】

冥鉴季达:《夷坚志》记载:南宋人杨希仲(字季达)没有中进士前曾做家庭教师。主人的小妾偷偷来和他调情,杨希仲正色拒绝。当晚,杨希仲的妻子梦见有人对她说:“你的丈夫独处异乡,能够自我约束,神明已经知道,将让他中第一名作为回报。”第二年,杨希仲果然考中第一名。冥鉴:指神灵的鉴戒。

预识卢储:《太平广记·李翱女》记载:唐朝人卢储向李翱投卷求其推荐。李翱15岁的女儿看到了文卷,说:“这个人一定能中状元。”李翱听到女儿的话,就让幕僚去向卢储传达结亲之意。第二年,卢储中了状元,随即与李翱的女儿结婚。新婚之夜卢储所作的诗中有“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的句子,指的就是妻子预先知道他要中状元。宋均渡虎,李白乘驴。【典故】

宋均渡虎:《后汉书·宋均传》记载:东汉人宋均出任九江太守,当地有很多老虎,设置陷阱也不能防止它们伤人。宋均下令说:“老虎伤人,是因为官吏残暴。应该除去那些贪婪奸恶的官吏,多选拔忠诚善良的人任职,各县把陷阱都撤掉吧。”后来老虎真的离开了九江郡。位于四川江油北郊昌明河畔的李白纪念馆,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而修建的仿唐园林建筑群。

李白乘驴:《类说》记载:唐代诗人李白喝醉了酒,骑着驴从华阴县衙门前经过。县令正在审案,看到李白路过而不下驴,就把他抓了起来,问:“你是什么人,竟敢如此无礼?”李白说:“我曾用皇帝的手巾擦嘴,让皇上为我调羹,让贵妃为我捧砚,让高力士为我脱靴,天子殿前我还敢骑马,华阴县竟然不让我骑驴?”县令听后连忙作揖谢罪。仓颉造字,虞卿著书。【典故】

仓颉(jié)造字:《说文解字序》记载:神农氏用结绳来记事。随着人类认识的事物越来越丰富,结绳已不能满足需要。黄帝的史官仓颉观察鸟兽的足迹,认为可以通过类似的符号来记录事物,于是创制了文字。

虞卿著书:《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战国名士虞卿第一次拜见赵孝成王后得到黄金百镒;第二次拜见,又被任命为上卿,因此号虞卿。他著书八篇,世称《虞氏春秋》。班姬辞辇,冯诞同舆。【典故】

班姬辞辇(niǎn):《汉书·外戚传》记载:西汉成帝让妃子班婕妤与自己同坐辇(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班婕妤说:“我看过古代的画,圣贤君主身边都是名臣,只有亡国之君身边才是嫔妃。如果我和您同辇,是不是和后一种情况有些像呢?”成帝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冯诞同舆(yú):《魏书·外戚传》记载:北魏大臣冯诞小时候曾与孝文帝作伴读书,后来又娶了孝文帝的妹妹。孝文帝常和他同车出行、同桌吃饭、同席坐卧。舆: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

七虞

西山精卫,东海麻姑。【典故】

西山精卫:《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相传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时溺死后变成的鸟,名为精卫,它经常衔着西山的树枝石块去填东海。

东海麻姑:《神仙传·王方平》记载:女仙麻姑的长相如同十八九岁的少女,她自己说曾经三度看见东海变成桑田。楚英信佛,秦政坑儒。【典故】

楚英信佛:《后汉书·光武十王传》记载:东汉光武帝的儿子楚王刘英晚年信佛。汉明帝让天下有死罪的人交纳绢帛赎罪,刘英也交纳了三十匹。汉明帝说:“楚王崇尚佛家,能有什么不法的行为呢?”于是把楚王所交的绢帛还了回去。

秦政坑儒:《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姓嬴,名政)遭受儒士诽谤后,下令追查究竟哪些人有妖言惑众或诽谤的行为。受审的儒生互相告发,牵连了四百六十多人。最终,犯禁者都被坑杀。位于陕西骊山的秦坑儒谷碑曹公多智,颜子非愚。【典故】

曹公多智:《魏书》记载:东汉末期权臣曹操攻打马超,和敌将韩遂等人在阵前谈话。马超军中的人争相前来观看。曹操笑着对敌人说:“你们想看曹公长什么样吗?我和常人一样,没有长四只眼睛两张嘴,不过就是比一般人更聪明罢了。”

颜子非愚:《论语·为政》记载:孔子说:“我和颜回(孔子的弟子,字子渊,又称颜渊)说话,一整天他也不会提出不同的意见,看起来似乎很愚笨。然而考察他私下的言论,足以对我的思想进行发挥,颜回并不愚笨啊。”伍员覆楚,勾践灭吴。【典故】

伍员(yún)覆楚:《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后投奔吴国)的全家被楚平王杀害,他逃到吴国,被任用为重臣。后来吴国伐楚,攻进楚国的国都。当时楚平王已经去世,伍员挖开他的坟墓,鞭打他的尸体三百下,报了灭门之仇。

勾践灭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春秋末期越国国王勾践被吴王打败后被迫做了吴国的奴仆。后经努力,勾践又回到越国。他每天睡在柴草上,舔尝苦胆,以示不忘在吴的困苦。他又任用贤臣,发展国力,最终灭掉了吴国。越王勾践剑(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出土于湖北荆州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字。君谟龙片,王肃酪奴。【典故】

君谟(mó)龙片:《渑水燕谈录》记载:福建产的茶中,龙团最为上品。北宋仁宗时,大臣蔡襄(字君谟)在福建制造小片龙团,十分贵重。龙片:即龙团,宋代所制的一种茶饼。

王肃酪奴:《洛阳伽蓝记》记载:南朝齐人王肃刚到北魏时,不吃羊肉、奶酪,而喜欢鲫鱼羹和茶。过了几年,王肃习惯了北方食物,在宴会上评论南北饮食说:“羊肉是大国风味,鱼是小邦菜肴;至于茶,比起奶酪来也只能做奴仆。”于是有人和他开玩笑说:“明天你来我家,我请你吃小邦的菜,还有酪奴。”酪奴:北魏时对茶的戏称,即奶酪的奴仆。蔡衡辨凤,义府题乌。【典故】

蔡衡辨凤:《决疑注》记载:东汉初,华阴县有一种鸟,高五尺,头像鸡,下颌像燕子,脖子像蛇,尾巴像鱼,身上披着五色的羽毛,青色羽毛最多。地方官和朝中大臣都说是凤,只有官员蔡衡说:“这鸟以青羽毛为最多,应该是鸾(luán),不是凤。”

义府题乌:《大唐新语》记载:唐太宗让大臣李义府作一首以乌鸦为题的诗。李义府写道:“日里飏(yáng)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许多树,不借一枝栖。”太宗非常赏识他的才华,说:“我把整棵树都借给你,何止一枝?”于是将他越级提拔为监察御史。苏秦刺股,李焚须。【典故】

苏秦刺股:《战国策》记载:战国时期辩士苏秦去游说各国,几年都没有成效,狼狈地回到家中。从此他开始发奋读书,要睡着的时候,就用铁锥扎自己的大腿,血从大腿一直流到脚上。一年后,苏秦又去游说各国联合抗秦,终于受到了重用。股:大腿。

李(jì)焚须:《隋唐嘉话》记载:唐朝大臣李(本名徐世)做了宰相后还坚持为生病的姐姐煮粥,为此经常烧到自己的胡须。姐姐问:“家里的仆人很多,你何必辛苦自己呢?”李回答:“我下厨难道是因为家里没人干活吗?你和我都已年老,即使我想再多给你煮几次粥,还能煮多久呢?”介诚狂直,端不糊涂。【典故】

介诚狂直:《宋史·石介传》记载:石介为官和写文章指切当时,无所忌讳,人们称赞他“狂直”。

端不糊涂:《宋名臣言行录》记载:北宋太宗想要任用吕端做宰相,但有人说吕端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关西孔子,江左夷吾。【典故】

关西孔子:《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东汉学者杨震自幼好学,几乎没有他不通晓的知识。因其是弘农华阴人,地处函谷关以西,因此被称为“关西孔子”,以表赞美。

江左夷吾:《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东晋人温峤(qiáo)刚到江左(即长江下游以东地区)时,对时局充满忧虑。但他与重臣王导见面后,高兴地说:“江左有夷吾(即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宰相,辅佐齐桓公称霸)一类的人物,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位于陕西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的杨震祠,杨家村因东汉“关西孔子”杨震曾耕读于此而得名。赵抃携鹤,张翰思鲈。【典故】

赵抃(biàn)携鹤:《名臣碑传琬琰集》记载:北宋大臣赵抃为官清廉,宋神宗对他说:“听说你到地方赴任时只带一琴一鹤,当官如此简单,值得称道啊。”

张翰思鲈:《世说新语·识鉴》记载:西晋时人张翰在洛阳做官,忽然想念家乡吴郡的鲈鱼脍和莼菜羹,便说:“人生也不过寻求自在而已,何必到几千里外做官呢?”于是就驾车回家了。李佳国士,聂悯田夫。【典故】

李佳国士:《太平广记·李膺(yīng)》记载:东汉官员、名士李膺在与同县人聂季宝交谈后说:“这个人将来一定能成为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后来,果如其所言。

聂悯田夫:唐代诗人聂夷中写有一首《伤田家》的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遍照逃亡屋。”善讴王豹,直笔董狐。【典故】

善讴王豹:《孟子·告子下》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歌唱家王豹住在淇水岸边,整个黄河以西地区都受到他的感染而善于唱歌。

直笔董狐:《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春秋时期,晋灵公要杀大夫赵盾。赵盾被迫出逃,他的侄子赵穿刺杀了灵公,又迎赵盾回国执政。晋国史官董狐在史册上写道:“赵盾杀害了他的君主。”赵盾看后感到不解,董狐说:“出奔不逃出国境,回国不讨伐叛贼,不是你杀害君主又是谁呢?”直笔:形容记事不畏权贵,秉笔直书。赵鼎倔强,朱穆专愚。【典故】

赵鼎倔强:《宋史·赵鼎传》记载:南宋大臣赵鼎不同意与金朝议和而被贬官。他给朝廷上书,其中有“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的句子。宰相秦桧看了后说:“这老先生还像以前一样倔强(指刚强不屈)。”

朱穆专愚:《后汉书·朱穆传》记载:东汉人朱穆心思都用在学业上,有时想到一个问题,连自己的帽子掉了都不知道。他的父亲觉得这个孩子有些愚笨。专愚:固执专一而不懂人情世故。张侯化石,孟守还珠。【典故】

张侯化石:《搜神记》记载:一天雨后,有一只像山鹊的鸟落到地上变成一块石头。东汉大臣张颢(hào)将石头打开,发现里面有一颗金印,印文是“忠孝侯印”。

孟守还珠:《后汉书·循吏传》记载:东汉人孟尝任合浦(今广西合浦)太守,当地海里产含有珍珠的蚌。但前任地方官太过贪婪,不停地派人到海里捕捉,使珠蚌都跑到了别的地方。孟尝到任后,停止了过去的错误做法。不到一年时间,珠蚌又都回来了。毛遂脱颖,终军弃。【典故】

毛遂脱颖:《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战国时期,秦国围攻赵国,赵国的平原君去楚国求援,要从门客中选拔20个人做随从,毛遂主动要求同行。平原君说:“我听说有能力的人就像把锥子放在袋子里一样,很快能露出尖来。你在我这里三年,看不出什么长处,还是算了吧。”毛遂说:“我今天才请求您把我放在袋子里,如果早跟您要求的话,连锥子末端的环都能露出来,何况是锥尖呢?”最终,毛遂帮助平原君说服楚王出兵。脱颖: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脱,露出。颖,锥子末端的环。位于山东滕州官桥镇的毛遂墓,墓前方立有著名书法家王学仲所题“毛遂之墓”碑。

终军弃(xū):《汉书·终军传》记载:西汉人终军从济南到长安求学,进入函谷关时,守关的人给他一张(这里指出入关卡的凭证),并说:“这是你回来时乘坐官府马车的凭证。”终军说:“大丈夫外出求学,绝不会再回来了。”就把扔掉了。佐卿化鹤,次仲为乌。【典故】

佐卿化鹤:《太平广记·徐佐卿》记载:唐玄宗射中一只鹤,鹤向西南飞走了。当时有个道士叫徐佐卿,对弟子说:“我在山中行走,偶然中箭。这箭不是人间所有,我把它挂在墙上,你们等箭主到这里,就把箭还给他。”两年后,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到蜀中,发现这支箭就是自己射鹤时所用,才知道当年那只鹤就是徐佐卿所变。

次仲为乌:《太平广记·王次仲》记载:秦朝人王次仲隐居山中,以篆书为基础创造出隶书。秦始皇认为王次仲创造新字体有功,就派人召他入朝,被王次仲拒绝。秦始皇又找来使者,事先对他说:“如果这次他不肯,就斩了他的头带回来。”使者到了山中宣读诏令,王次仲变成一只大乌鸦,振翅而飞,并落下三根羽毛,交给使者复命。韦述杞梓,卢植楷模。【典故】

韦述杞梓(qǐ zǐ):《白孔六帖》记载:唐代官员韦述和他两个弟弟学问都很好。同时代人赵冬曦的兄弟也很有名望,宰相张说(yuè)说:“韦赵兄弟,人之杞梓(杞树和梓树,比喻优秀的人才)。”位于河北涿州卢家场村北的卢植墓

卢植楷模:《后汉书·卢植传》记载:曹操北征,路过东汉大臣卢植的故乡涿(zhuō)郡,下令说:“已去世的卢植,名声显扬于海内,学问堪称儒家宗师,是士大夫的楷模,国家的栋梁。”士衡黄耳,子寿飞奴。【典故】

士衡黄耳:《述异记》记载:有人送给西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一条名叫黄耳的狗。陆机到洛阳做官后,对黄耳说:“我和家里很久不通信了,你能帮我送信吗?”狗摇着尾巴叫了几声。陆机就把写好的信放在竹筒里,系在黄耳的脖子上。黄耳果然把信送到了陆家,还带了回信到洛阳。

子寿飞奴:《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代大臣张九龄(字子寿)家里养了一群鸽子。这些鸽子可以将信准确送到相应的人家。于是张九龄给这群鸽子起了个名字叫“飞奴”,即会飞的奴仆。直笔吴兢,公议袁枢。【典故】

直笔吴兢:《新唐书·吴兢传》记载:唐代史官吴兢撰写《武则天实录》,如实记载了张昌宗威胁利诱张说诬陷宰相魏元忠的事情。张说看到后,多次让吴兢改写,吴兢说:“如果看在您的情面上改写了,还叫什么‘实录’?”

公议袁枢:《宋史·袁枢传》记载:南宋史学家袁枢参与国史修撰,北宋大臣章惇的后人仗着同乡的关系,希望袁枢在传记里替章惇说几句好话。袁枢说:“章惇做宰相,对不起国家,又欺骗君王。我做史官,有什么就写什么,宁可对不起同乡,不能对不起天下人的共同看法。”公议:就某人某事形成的共同观点。陈胜辍锸,介子弃觚。【典故】

陈胜辍锸(chā):《史记·陈涉世家》记载:秦朝人陈胜曾替人耕田以维持生活。在休息时,他和同伴说:“假如有一天我富贵了,一定不会忘记大家。”同伴笑道:“你不过是个佃农,哪有富贵可言呢?”陈胜叹息道:“燕雀怎么能懂得鸿鹄的志向?”后来陈胜在大泽乡首先反秦称王,天下纷纷响应。锸:即铁锹,挖土的工具。

介子弃觚(gū):《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官员傅介子14岁时曾经把写字的木简扔到一旁,说:“大丈夫应该到异国的土地上建功立业,怎么能做一个普通的儒生呢?”后来他多次出使西域,立了大功。觚:古代写字用的木简。谢名蝴蝶,郑号鹧鸪。【典故】

谢名蝴蝶:《古今诗话》记载:宋代诗人谢逸曾作蝴蝶诗三百首,人称其为“谢蝴蝶”。

郑号鹧鸪:《类说》记载:唐代诗人郑谷曾作《鹧鸪诗》,人称其为“郑鹧鸪”。戴和书简,郑侠呈图。【典故】

戴和书简:《云仙杂记》记载:汉代人戴和每结交到一个亲密的朋友,就把这个人的名字写在简册上,并在先祖的灵位前焚香禀告。写有名字的简册被称为“金兰簿”。

郑侠呈图:《宋史·郑侠传》记载:北宋神宗时,北方发生大规模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官员郑侠请画师把流民的苦状画成图画,呈献给皇帝。瑕丘卖药,邺令投巫。【典故】

瑕(xiá)丘卖药:《列仙传》记载:汉代仙人瑕丘仲以卖药为生。后因地震,瑕丘仲的房屋倒塌。有人贪图利益,把他的尸体扔到河里,并拿了他的药去卖。不久,瑕丘仲来找弃尸人索取自己的药,弃尸人吓得跪地哀求。

邺(yè)令投巫:《史记·滑(gǔ)稽列传》记载:战国时期魏国人西门豹做邺地(今河南安阳市北)县令时,得知当地豪强和巫婆勾结,以替河伯娶妻为由,每年要把一个女子扔到水中,还从民间搜刮大量钱财。为制止这种行为,西门豹借口新娘长得丑,把巫婆与豪强投进水里,从此邺地再没有人敢提为河伯娶妻的事情。西门豹祠遗址坐落于河南安阳市区北的漳河岸边。祠堂早已不存,只留下四通古碑,其中两通字迹已漫漶不清,另两通则为清朝道光年间和民国时期的。冰山右相,铜臭司徒。【典故】

冰山右相:《资政通鉴·唐纪》记载:唐代大臣杨国忠做宰相时,天下的士人都争着去拜见他,只有进士张彖(tuàn)不肯。有人劝张彖说一旦得到杨国忠的赏识,就有富贵的希望。张彖说:“你们都把杨国忠当成泰山,我看他不过是冰山,一旦烈日当空,这座山就要消失。”

铜臭(xiù)司徒:《九州春秋》记载:东汉末期,朝政腐败,大臣崔烈以五百万买得司徒的职位,他问儿子崔钧:“我做三公,外界有什么议论?”崔钧说:“您年轻时就有很高的名望,没人说您不应该做三公,不过这次您升官,议论的人都嫌您沾染了铜钱的气味。”铜臭:铜制品上的一种气味。后引申为只重金钱,不重人情的人,又指贪官受贿。臭,通“嗅”,表气味。武陵渔父,闽越樵夫。【典故】

武陵渔父(fǔ):《陶渊明集·桃花源记》记载:武陵郡(在今湖南)的渔人捕鱼时沿着溪水中的桃花探寻源头,发现了一座小村庄。村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受外界战乱的困扰。渔人从村庄出来,一路留下记号,回到郡中后向地方官报告了自己的发现。地方官派人随着渔人去寻找,却再也找不到这个村庄了。

闽越樵夫:《淳熙三山志》记载:唐代宗时,闽越(今福建一带)樵夫蓝超追一头白鹿,渡水进入石门,开始路很窄,后来突然宽阔,出现一座村庄。村中人对蓝超说:“我们是秦朝时避难来到这里的,你能不能也留下呢?”蓝超说:“我想和亲友告别以后再来。”于是村民送给他一枝石榴花,让他离去。蓝超凭记忆再去寻找时,却始终找不到了。渔人鹬蚌,田父卢。【典故】

渔人鹬(yù)蚌:《战国策·燕策》记载:战国时期,赵国攻打燕国,苏代替燕王去劝赵王,说:“我曾看到蚌打开壳晒太阳,鹬(一种水鸟)来啄蚌的肉,蚌合上壳,把鹬的嘴夹住。鹬和蚌谁也不肯放开谁,渔人一下子就把它们都捉住了。现在赵伐燕,我怕秦国要做这个渔人啊。”

田父(jùn)卢:《战国策·齐策》记载:战国时期,齐国要攻打魏国,齐国政治家淳于髡(kūn)对齐王说:“韩子卢是跑得最快的狗,东郭是最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赶东郭,最终两个都累死了,农夫轻易地捉住了它们。齐魏相争,我担心秦国和楚国会成为故事里的农夫啊。”描绘“鹬蚌相争”场景的邮票郑家诗婢,郗氏文奴。【典故】

郑家诗婢:《世说新语·文学》记载:东汉学者郑玄家中的奴婢都很有学问。一次,一个婢女没好好做事还狡辩,郑玄罚她到泥里跪着。另一个婢女经过,问跪着的婢女:“胡为乎泥中?(你怎么会在这泥水中啊?)”跪着的人回答:“薄言往愬(sù),逢彼之怒。(我向他诉苦,正好碰上他在发怒。)”问答的两句话都出自《诗经》。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