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自己读书2(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2 07:04:25

点击下载

作者:肖卫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为你自己读书2

为你自己读书2试读:

作者自序

六年前,末学出版了《为你自己读书》一书,希望和青少年朋友谈谈读书的问题。出版以后,没想到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印行了十几万册,完全出乎本人的意料。六年以后,再看原来的书,深感惶恐,因为当时自己的学识浅薄,许多道理并没有讲得非常明白,虽然对读者朋友或许有一些帮助,但是,今天回头来看,还是有很多的不足。而末学也是在这六年之中,因为有机缘接触并且学习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读书可以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深深地感到,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要有的责任和担当,因此,才又有了这本《为你自己读书Ⅱ》的诞生。《论语》里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说,古人读书为的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今人读书则是为了出人头地、受到他人的赞叹。在中国古代,读书人最受社会重视,被称为“士人”,夫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说的是一个读书人,应该有弘大的志向和坚毅的精神。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往往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那就是宋朝人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个责任非常的重大,而且实现这个目标,往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

今天,我们到校园里去问,可能会有不少同学对这几句话感到陌生,更不用说还有多少人在抱着这样的志向读书了。正因为如此,末学深感有必要让大家明白,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是什么样的。我们读书,不仅是为了一纸文凭和将来的就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读书,明白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建立自己的人格、完善自己的道德、增强自己的学问,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

因此,我们特别以此为题,希望藉此机会,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传递给广大的青少年朋友,让我们从修养自己的道德开始,进而完善自我,做一个懂孝悌、明道义、知廉耻的读书人,以致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有价值的人。书中不妥之处,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第一章 你为何读书?

再谈“为你自己读书”

尊敬的诸位老师、诸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大家来谈谈“读书”这个话题。

六年前,末学曾经出版过一部书,叫作《为你自己读书》。

古人讲,活到老,学到老。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路上,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随着自己对学习的深悟,对读书又会有更深的体会。因此,我们在这里再和大家分享近年来学习的体会,请大家指教。“为你自己读书”,谈到这个题目时,可能我们很多学生就会想到,我读书是为了自己考个好学校,将来找个好的工作;尤其是对中学生来讲,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考好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找个好工作。以后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有一个好的收入,过上更好的生活,希望能够改变自己人生的命运。这是我们很多人读书的目的。当然,这个目的也不能够算错,很多人都是这个观点,我们从小也是受到父母这样的教诲。但是,在古代读书人不是如此。古代读书人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读书,他们有更大的志向。

在《朱子治家格言》里面就讲道:“读书志在圣贤!”古人读书是要做什么?是要做圣贤。圣贤,是道德、学问圆满的人,对宇宙、人生真相完全明了的人。像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些人才是圣人。古人读书的目的就是要成圣成贤。但是我们现在去问问这些青少年,包括我们自己,我们读书是为了求什么?往往是为求自己的功名利禄。这和古人读书不同。延伸阅读:《朱子治家格言》作者朱柏庐(1617-1688),原名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明末清初之时,先生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他主张知行并进,当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征召,都被先生所拒绝。《朱子治家格言》通篇皆在劝勉世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作者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现出来,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所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的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朝至民国年间,此书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我们讲到“为你自己读书”,就特别容易让人想到要如何教好孩子,我们自己要如何为以后的前途而努力读书,要如何为了以后考好学校、能够做官,如何能够事业有成而读书。这是我们普遍的一种看法。但是古人讲“为你自己读书”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常常把意思给曲解了。

在《论语·宪问》里面孔老夫子讲过这样的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修养自己的道德学问,为了改正自己的习气毛病,为了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今之学者为人”,夫子那个时候已经看到了当时读书人的误区,读书的方向错了,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才华给别人看。这其实也是我们现代人读书的弊病,你看,我们读书,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读到硕士,读到博士。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读研究生呢?就是希望能体现自己有学历,我有高学历,我有知识,我有才华,我博学;最重要的是希望有了学问之后,将来找一个好的工作,能够有一个体面的工作,能够升官,能够做教授,能够到企业去做高管。这些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功名利禄之心,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并不是说他要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

曾经有人举了个例子。你看大学生的学历、知识水平很高,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和小学生相比,他们的道德修养哪个更好?我们到大学看学生的纪律,再到小学去看学生的纪律,大家就会知道,到底是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高还是小学生的道德修养高。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会明白,我们常常把学习的方向搞反了。如果这个方向要是错了,那你学得再多也未必有成就。你看现在,有些博士毕业了,并没有找到好的工作,甚至还有跳楼自杀的。他们有高学历,但是他们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未必高。有些高学历的人到国外留学去了,忘记父母老师的养育之恩、祖国的培养之恩,甚至对自己的父母有很多不符合伦理道德、不孝的举动。

曾经就有这样一个学生,在英国留学,找了一个英国的媳妇,然后他就在英国成家了。他的父母含辛茹苦把他送到国外留学,他把父亲接到英国去住,结果父亲住了不到一个月,到了第二个月的时候,这个儿子就跟父亲讲,你来我们家20多天了,这20多天的生活费我就给你出了,下个月起你也要交生活费。父母把他含辛茹苦给养大,结果在他那里住了20多天他说你要交生活费!这个父亲听了特别难受,我养你长大,结果我来看你,来你们家吃饭还要我掏钱。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在西方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他觉得很正常,人跟人是平等的,父母子女也是如此,所以在西方子女很少赡养父母的。

而你看我们中国古人的教育,不是说只是让我们有知识、有技能,最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道德素质,提高我们的德行,提高我们的修养。学问之道的根本是建立在德行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大家读历史,能够看到古代有很多大臣,他们很多都是考中进士、举人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几乎都是孝子。这些人是真正有道德学问的人。他们读书,不是说自己要考取进士,考取功名;他们考取功名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让自己能够有一个铁饭碗,可以不用种地干活了,不是这个原因。他们为什么要去考科举?中国古代读书人有一种志向,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们读书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是为了天下苍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仅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且还希望能够影响他人,教化他人,教化社会大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延伸阅读:《中庸》原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是孔子的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后来,“中庸”成为儒家的道德标准,指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宋朝著名理学家张载讲的。张载在21岁的时候曾经给当时的大臣、也是宰相的范仲淹上书,陈述自己保家卫国的思想。当时范仲淹在西部抵抗外敌,他看这个年轻人思维敏捷,志向不凡,就亲自接见了他,觉得这个年轻人一定能成大器。当时张载想要从军,跟着范仲淹抵抗外敌。范仲淹就感叹,他说你不如回家去读书,建议他回家去读《中庸》,说儒学经典里面有大学问,你如果下功夫读书将来一定能够成大器。当年张载只有21岁,他听从范仲淹的教诲就回家读书去了,学习非常刻苦用功。在他38岁那年,他与苏轼、苏辙一起考中了进士,之后做了官,为官非常清廉。正是他这样一个读书人,有这样的志向,有这样的道德修养,才能说出这样的千古名言!

他这四句话成了历代读书人勉励自己的格言,影响非常深远。所以,看到这几句话,我们要反省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而读书,我们的人生价值是什么,人生目标是什么。这个一定要搞清楚,不是说我们读书就是为了自己考一个好学校,将来找一份好工作。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你未必能够找到好工作,你未必能够做好,也未必能考上希望考取的学校,未必能够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社会中,很多人发现在学校里面学了那么多年的知识,到生活中能用上的并不是很多,自己要做的工作和学习的专业没有特别的紧密关系,这个情况现在不少。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在读书的过程中,不仅要学知识、学技能,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德行、道德学问。要在青少年时期便培养自己的德行;要学习古人,真正明白为什么读书。所以,我们讲“为你自己读书”,不是说为你自己的前途,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读书,而是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德行;要明白我们在青少年时期的时候,读书就是增长我们的知识,增长我们的智慧。但是,知识和智慧要承载在德行的基础上才能够发挥作用,所以一定要把提高我们的德行放在读书求知的第一位。而这要从落实古人讲的作为学生的规矩开始。

古人读书,首先是接受童蒙养正的教育。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学过《弟子规》,《弟子规》就是古代学生的规矩。这个“弟子”是学生;“规”是规矩,这是学生首先应该做到的,不管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这个规矩不能够变。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步。你能够把这一步走好,你在学校学习其他知识你才能够学好。我们现在看到社会上有很多学校在推广《弟子规》,而《弟子规》推广得好的学校、班级,学生的文化成绩同样也非常好。这就证明我们的德行、道德素质是我们学习的根本,我们有这个根基学习才能有进步。延伸阅读:《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总共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者四句连意,和仄押韵,朗朗上口,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读书志在圣贤

学习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树立志向。《朱子治家格言》里面讲:“读书志在圣贤。”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树立远大的志向。这个志向不是现代人讲的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政治家,我要当企业家。现在很多年轻的小朋友,青少年都有这样的志向。这个志向好不好?我们也不能说他有错,因为他们没有学习过圣贤的教诲。古代的读书人,他们的志向就是“志在圣贤”。你要是志在圣贤,你做什么都好,做企业家你能为天下人谋福利,做科学家你能够利益社会大众,做政治家你能做一个真正的好领导,关键一个前提就是你要志在做圣贤。

比如历史上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朱夫子,他小时候就特别勤奋好学,而且从小就立志要做圣人。朱熹从小接受父亲的教诲,特别聪明。四岁的时候他父亲指着天说:“这是天。”朱熹就问了,天的上面有什么?可见这个孩子从小特别有智慧,善于思考,一般人这么小的时侯哪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来。所以他从小学习就特别长进,八岁就能够读懂《孝经》。现在我们很多学生可能都没有读过《孝经》,这是古代读书人必读的书,孝道是学习的根本。朱熹读了《孝经》之后,他就在这本书上题字自勉说:“不若是,非人也。”我不能够像《孝经》里面说的那样去行孝道,我就不是人了。所以朱熹朱夫子后来能有这样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从小有这个根,决心要做圣人,而且能够从孝敬父母开始,下定决心做一个孝子。延伸阅读:自古以来,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它关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系统地论述了孝道。《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相传是孔子所作。到唐朝时,它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孝经》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它是人们修养的必读书目之一。

我们在生活当中常常发现,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都是特别孝顺父母的人,甚至都是家里特别穷的人,家庭背景不好,看到父母工作很辛苦,养家糊口特别辛苦,希望努力读书能够改变家庭命运。生活当中,这样的例子很多。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有这样一颗孝心。他有对父母的孝心,这个孝心就会化成读书的动力。所以,读书的志向要志在做圣贤,做一个孝子。

做圣贤的基础,首先要做一个孝子。朱熹朱夫子有一篇文章,叫作《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就特别讲到了中国古人学的是什么,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的是什么,给我们指出了一个大纲。这篇文章现在的教材可能没有收录,但是这是过去读书人都特别重视的一篇文章,几乎读书人没有不读的。所以,在这里首先跟大家讲讲这篇文章。希望通过学习这篇文章,给我们指明读书的方向。延伸阅读:陈宏谋,原名弘谋,晚年因避乾隆(弘历)讳,改为宏谋。他是雍正元年(1723)进士,清代广西桂林籍官员中,官位最高(宰相),任官时间最长(48年),任官历经省份最多,在民间影响最大的一位清官、名臣。在多年的任职经历中,陈宏谋对各地的民情风俗之得失利弊进行了充分研究,分明兴革,逐条钩考,加之勤奋学习,成为学识渊博、编著甚丰的学者。《养正遗规》是陈宏谋先生所辑录的《五种遗规》中的第一篇,主要是有关养性、修身、儿童及青少年启蒙教育、读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论述。《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这篇文章被收录在《养正遗规》这部书的首篇。《养正遗规》是清朝著名学者陈宏谋辑录的,他是乾隆时期一位大臣,做官很多年,在工作之余他就针对当时的情况编辑了《五种遗规》这套书。这套书后来也成了清朝中学堂学生的必读书,影响很大,分别是《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另外还有一本《学仕遗规》。这些书是当时中学生必读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青少年,让他们从小学习这些教诲。《五种遗规》里面第一种是《养正遗规》,《养正遗规》里面的第一篇就是《白鹿洞书院揭示》,这篇文章总结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教育的精华。在《养正遗规》里面,陈宏谋先生有一篇序言,我们把序言里面记录的一段重要的话与大家分享一下。

陈宏谋先生说:“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才。教术之端自闾巷始,人才之成自儿童始。大易,以山下出泉,其象为蒙。而君子之所以果行育德者,于是乎在。故蒙以养正是为圣功,义至深矣。”

这是告诉我们,天下的人才是教出来的,“有真教术”就是有好的教育方法,有好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地培养人才。

前几年,我们国家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他就曾经问,我们国家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根源是什么?我们从陈宏谋先生这句话就能知道原因了,就是没有真教术,所以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而教育的根本要从“闾巷”开始,“闾巷”就是我们生活的巷子,就是我们住的街道,农村讲我们的院子里面,教育就要从这个地方开始。就是从我们儿童时期,这个教育就开始了。“人才之成自儿童始”,一个人要成才就要从小时候开始教育。你看朱熹朱夫子,他四岁时就很有智慧了,八岁时就读《孝经》,发愿要做一个孝子。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有成就,现在我们年轻时就要学习这些古代的圣贤,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孝子,要孝敬父母,这样你将来才会有成就;而且要学习古代这些圣人的教诲,不管我们学校的老师有没有教,教材里面有没有,我们都要学习,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人才。“大易,以山下出泉,其象为蒙”。“大易”是讲《易经》,《易经》里面有一个蒙卦,卦象就是“山下出泉”;蒙卦的卦象上卦是“艮”,下卦是“坎”,“艮”代表山,“坎”代表水;这个水从山脚下流出来,不知道往哪里流,这代表蒙昧。我们看到这个卦象,要“果行育德”,行动要果断,要培育自己的美德,也就是说从小要培育自己的德行,不能够有疑惑。所以古人讲“蒙以养正,圣功也”,这是《易经》里面夫子讲的话,在童蒙时期就要培养他的正知、正见,这是圣人的功业。这个道理很深刻。

我们现在可能从小没有受到这个教育,但是我们今天能够有缘看到这本书,看到这个光盘,看到这个碟片,我们自己就要明白,从小我们就应该要有正知正见。这个正知正见从哪里来?就从圣贤的经典里来。首先,我们要学习古代这些童蒙教材,如《弟子规》《三字经》。这些书文字不多,但是得自己学习,当然孩子的家长也要教孩子。这些是正知正见,从小学习,我们一辈子都受用。我们从小就培养出正知正见,长大以后才会有成就,最起码我们不会做一个坏人,因为我们有正确的价值观,我们的人生才不会走弯路。

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

《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开篇就讲:“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延伸阅读:朱熹(1130—1200),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古代著名思想家。朱熹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文学上强调文道统一,重道德修养,以致用为主,反对浮华。其诗文创作均有一定成就。现存有《朱文公文集》。

这讲的就是五伦关系。现在的青少年有一些人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被家里娇养惯了,更是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就是不懂得人伦的关系。五伦关系是学问的根本。陈宏谋先生讲“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就是讲没有超出五伦之外的人,每个人都生活在五伦关系里面。所以,学问也没有超出五伦之外的学问。现在有的人读的书很多,甚至都读到博士了,但是未必就能够处理好这五伦关系。你说他是真正有学问吗?未必啊,他学的只是知识而已。

所以,真正的学问就体现在生活当中。首先,你要懂得与人相处,懂得伦理道德,所以说五伦关系是学问的根本。

五伦关系是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有的,我们一生下来就跟父母有父子关系、母子关系。所以,第一伦就是“父子有亲”。“父子有亲”,就是讲父子之间有亲爱,这个亲爱是天性、自然的,不是人教出来的。比如,我们自己跟父母就格外的亲近,大家应该都有体会。跟父母这种天生的亲近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人教我们,我们自然就会。小孩从生下来,一直到两三岁跟父母在一起,他对父母的那种依赖,对父母的那种爱,都发自真诚心,是真诚流露,没有人教他。但是现在我们很多孩子往往不懂这个,因为从小父母娇生惯养,家里只有一个,全家人都宠着你,不懂得父母的恩德。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白“父子有亲”,就是我们跟父母的关系,这是天然的,这个叫道,道是自然规律。我们将来学习要有成就,要体现在为社会服务、为社会作贡献上。服务社会,就要有道德。没有道德,我们就不会有成就,即使你读的书再多,你不懂得做人之道,那你这人就不可能成才。

第二伦是“长幼有序”。我们出生后会有兄弟,如果你有一个弟弟,那你就是哥哥,这就有了长幼的区分,所以叫“长幼有序”。这个序是次序。

第三伦是君臣关系。我们长大毕业以后,走向社会,要到公司里面去工作,到单位去上班,就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这就是君臣关系,君臣要有义,大家要讲道义。

然后,我们会结婚、成家,这就有了夫妇关系,夫妇要有别。

我们还会有朋友,朋友之间要讲求诚信,这是“朋友有信”。这叫“五伦”。我们生活当中,凡是跟我们接触的人,一定是跟我们有着这五种关系的人,每个人跟我们的关系都出不了这“五伦”。五伦关系是适用一切人的,中国人是这样,外国人也是这样,不仅适用一切人,其实一切动物也是如此。

动物也有父母,也有兄弟,也有夫妇,也有领导,比如说羊群里面,领头羊就是君,其他的羊就是臣,它们也有朋友。所以,五伦是天然的道,我们要遵守。这是中国古代的学问,是古代传统教育的根本。我们在明白五伦关系之后,才能知道我们的一生应该如何求学。

下面朱熹朱夫子又讲了,“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意思是前面讲的五伦关系这是传统教育的纲目,最早在尧舜时期,他让契担任司徒。这个司徒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敬敷五教”,“敷”是“师”的意思,就是他来施教,把五伦关系教给民众,让他们遵守伦理道德;这个“五教”就是五伦。“学者学此而已”,读书人学的就是这五条,就是五伦,包括我们现在。我们要在学问上有成就,将来能够有出息,我们都得把这作为自己学习的根本。虽然我们现在可能老师没教,可能教材里面也没有,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很少有人讲了,我们的父母可能都没学过,我们的老师也没学过,这个编教材的人可能也没有学过,但我们现在自己遇到了,那就要好好认识,认真学习。

读书求学不能次序颠倒

下面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学习有次序,这个次序也有五个方面,分别在下面跟我们讲了出来。这里讲“左”,是因为过去的书都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排版,是竖排的,和我们现代书不一样。这五个次序科目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第一是讲博学,人不能够不学习。古人讲,“人不学,不知道”。这里讲的“博学”,就是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包括生活教育,如扫地、擦桌子、烧火煮饭,这都要学。古代的学生一开始进学校就学进退洒扫,学这些礼仪规矩。第二是“审问”。审问是什么?遇到问题你要问,审是审查,不知道的时候要懂得问,正如《弟子规》上面讲的:“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个审问选择老师特别重要,比如说现在我们学习,尤其是很多青少年,除了平常学习学校的教材,还有很多课外读物。这个课外读物的选择,对我们人生的影响就大了,有的孩子喜欢玩游戏,有的孩子喜欢看武侠小说,有的孩子喜欢看科幻小说,有的孩子喜欢看侦探小说,这些都大大浪费了我们青春的光阴啊。年轻的时候,如果我们有机缘读到古代圣贤的书,那我们的成就就不一样了。下面讲“慎思”。慎思是谨慎地思考,遇到问题要认真思考,自己去思、去悟,实在解决不了才去请教老师。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学习时你如果不思考就会有迷惑,光思考不学习那你就会很危险。你每天在胡思乱想,就想到死胡同去了。第四条是讲“明辨”。明辨是要有智慧。现在我们青少年,往往对社会的诱惑不能够很好地克制,自己没有定力,很容易受到污染而堕落,甚至堕落了连自己都不知道。比如说网络游戏,很多青少年受影响,他们不懂得辨别,因从小没有受过圣贤的教育,对好坏分不清楚。但是我们必须要有智慧来辨别,所以“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学是博学,问是审问,思是慎思,辨是明辨,这四个方面是让我们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之后,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要落实,“笃行之”,笃行就是落实。延伸阅读:《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读书不只光学知识,更要“笃行”

下面讲:“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这里讲笃行就是落实,把我们学习到的这些古圣先贤的教诲,落实到自己生活当中。如果你学到了这些知识,但你不落实,你的理想就会落空。《弟子规》上讲,“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我们现在很多青少年很有知识,而且对很多时髦的东西也很懂,比如说现在用高科技的手机,上了年纪的人可能要学很久才会,可小孩子两下就搞明白了,然后他还去教大人,而且很傲慢,说你连这个都不会。这些小孩的学习没有德行的根基,这只会增长他们的浮华之气罢了,将来很难成材啊。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学到的古圣先贤的这些教诲,落实到生活中去,要在修身、处事、待物中处处体现。

下面朱子讲:“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言忠信”,就是讲说话要诚实,做人要诚实。一个人从小诚实,他长大之后才会有好的品格。你看现在社会上那些诈骗犯、贪官、污吏,甚至黑社会组织的人,就是从小不诚实。朱子告诉我们,要从小就从说话、做事开始,培养诚实的品格,就如《弟子规》里面告诉我们的“凡出言,信为先”,尤其是小时候就要注意这一点。“行笃敬”,这个笃是笃实,敬是礼敬,就是要有诚敬心;“言忠信,行笃敬”,这就是我们讲的要有诚敬之心。我们学习如果没有诚敬之心,你就不能够进步。我们看那些在学校里面成绩好的同学,往往对老师很有恭敬心;那些成绩不好的人,对老师就往往缺乏诚敬,甚至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所以他就学不到东西了。“惩忿,窒欲”,忿是愤怒,脾气大。现在很多人,人虽小,脾气却很大,因为从小受到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爷爷、奶奶特别宠爱,很容易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大家不听他的他就发脾气,任何事不顺他的心就起烦恼,就发火,希望什么都能顺着他。这叫什么?这叫嗔恨心。“惩忿”,惩是惩治,不要让自己有这种愤怒的心;“窒欲”,就是要控制我们的欲望。人从小就有欲望,从几岁开始就有,看见人家有好的玩具他也想有,看见人家有漂亮的衣服他就想要,看到人家的自行车很好,就想要爸爸妈妈给他买。我们应该要控制自己这些欲望,而且要从小开始。

你从小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你才能够一心读书。你看在学校里,我们自己就有体会。过去自己小时候读书,努力的时候,哪有时间去关心自己今天穿什么衣服,明天穿什么鞋子?没有,也不去看别人的,从早到晚就是读书,把时间、精力、心思都用在功课上,不让自己有别的欲望。“迁善”,就是看到人家好的地方我们要学习,尤其是在学校里面,要向德行好的同学学习,人家有优点我们要效仿人家。“改过”,就是要改正自己的过失。从小我们就要把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改过来。从小能够改过,一直养成这样的习惯,你长大后才会有成就。

接下来朱子讲“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个“谊”跟“道义”的“义”是通假字。“正其谊”就是讲我们凡事要以道义为原则,做任何事不能够自私自利。比如说,我们现在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让我们养成自私的心,你看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不自私啊?处处只想自己,这就和古人的教育背道而驰了。我们凡事要以道义为原则。这个道义首先得从我们前面讲的五伦关系着手,尤其是在学生时代,最重要的是“三伦”:第一个是我们的父母。我做这个事父母会不会同意?能不能够得到父母的欢心?做这个事会不会让父母伤心?如果你天天玩游戏,如果你天天去网吧,那父母会难过,这就不符合道义了。第二个是老师。老师跟我们的关系既像父母跟子女,也像过去的领导跟下属。如中国古代家家户户大堂都有“天地君亲师”位,这个老师跟君主、跟父母的地位是同等的,你做事情符不符合老师的教诲,要以这个为标准;跟同学交往也要诚实守信,要把同学当成自己的兄弟,要做到“兄友弟恭”,要友爱同学,不能够欺负同学。“不谋其利”,是说我们不能够自私自利,不能够只想自己,要时时想到父母、老师、同学,要想到他人。“明其道,不计其功”,就是做任何事要以道义为原则,要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养成这样的理念,那你以后才能有所成就,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下面朱子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我们跟人相处,接人待物一定要有的准则。人家不愿意的,自己不希望人家加到我头上的,我们也不要这样对待别人,我希望得到的我才能给予别人。比如我们不希望别人诽谤我,讲我的坏话,那我就不能讲别人的坏话。这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自己要能够换位思考,先想别人,不能够只想自己。但是现在,我们从小往往就是只想自己,不懂得换位思考。“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是我们遇到了挫折,失败了,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把责任推给他人。一般我们会怎么想?首先找外面的原因,把过失推给别人,推给老师,推给同学,或者这个事情有很多客观的原因,但往往就不想自己的过失,我自己哪有什么错?所以古人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那就是你做事情行不通的时候要反省自己。自己没有道德,没有德行,没有听老师的话,没有听父母的话,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弟子规》的教诲,不符合圣人的教诲,我们要反省,要改正自己的过失。这些就是我们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宗旨。你能够把这些落实,你在学校里面学知识、学技能,你有这个作为根基,你才能够有成就。如果你没有任何根基,你读书即使读得再好,将来也未必能有大成就。所以,朱熹朱夫子把这个作为每一个读书人的基础。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课,无论我们学习什么,明白这一点之后,学习就有了方向;不管我们在学什么,将来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我们都会明白,我们学这些是为了什么。我们是要利益他人的,要按照道德伦理做事情。否则没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学的很多东西,就会成为我们危害社会的一个因素。比如说,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有地沟油,有毒奶粉,这些东西是谁做出来的呢?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都是懂得高科技、有高学历的人做出来的。所以,如果没有这些道德伦理做基础,读的书越多,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管宁割席”的启示

前面我们讲到了读书要志在圣贤,要有圣贤之志。立了这样的志向,读书才会有所成就。接下来我们讲一讲一些古代读书人的故事。延伸阅读:管宁(158—241),字幼安,北海郡朱虚(今山东省临朐)人。他是管仲的后人,三国魏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号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当时的名士,后因厌恶华歆的为人而传有割席而坐的佳话。管宁一生讲学,居住在辽东。

东汉末期,有一位名士叫管宁,他从小特别好学,而且是饱读诗书,从来不贪求功名。他小时候家里也很穷,16岁时父亲就过世了。亲戚朋友都特别怜悯他,给他送了很多财物让他安葬父亲。但是,16岁的他特别有气节,对这些亲戚朋友赠送的东西一文不取,靠自己的能力安葬了父亲。他在年轻的时候结识了几个学友,这几个学友都很有名,其中一个叫华歆,一个叫邴原,他们三个人很要好。当时的人,把他们三个人比喻成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这里面有一个故事,叫作“管宁割席”。他们三个人都是读圣贤书的,都知道夫子讲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就是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是虚无缥缈的,绝对不可以去贪恋。道理可能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太少了,这个管宁他真正做到了。

有一天,他们几个人在劳动,古人强调“耕读传家”,就是读书还要耕种。他们在花园里面种菜,结果管宁在锄地的时候发现了一块黄金,可能是以前有人埋在那里的。管宁在这块个黄金被锄出来之后看都没看,就像石头一样把它扔到一边继续锄地,一点也没有动心。后来华歆也锄到了黄金,他就把它捡起来看了看,然后再把它扔了。他这个动作比管宁就输了一筹,华歆看到黄金还是动心了。后来他们两个人在屋里读书,外面街上有一些富家的车轿走过,敲锣打鼓,管宁仍然一心读书,好像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特别专注。真正做到了《弟子规》里面讲的“心眼口,信皆要”。但是华歆在屋里就忍不住了,他就跑出去了,对外面的车轿特别羡慕,很喜欢看这个热闹。等车马过去了之后他又回到屋里,结果管宁就拿了一把刀把他的席子割开(古代人都坐在席子上),跟他划清界线,说“你不配做我的朋友”。这个故事就是“管宁割席”。

从这个故事我们就能看出,管宁志向崇高,没有丝毫名利心,所以他能够成就真实的学问。一个人有学问不在于他有多高的官位,或者有多少钱财,这个并不能体现一个人的学问。真正的学问是什么?是能够体会圣贤的境界,能够乐在其中,不为名利富贵所动。我们知道,东汉时期天下大乱,后来华歆投到了曹操门下。曹操是乱世枭雄,这个人德行不好,尽管有才能也很聪明,但是特别有野心,想要夺取天下,所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挟当时汉朝末年的皇帝汉献帝,把他挟持住来命令天下的诸侯,最后把汉朝吞并,他儿子曹丕建立了魏朝,他被追封为魏武帝。延伸阅读:三国时期的魏朝(220-266),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国。东汉末年,天下纷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当中,势力不断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之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后迁都洛阳,曹魏始建。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曹魏占据长江以北的广大中原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实力远胜蜀汉和东吴。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最重要的改革,对魏晋时期的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魏朝建立后,华歆成了曹魏的重臣。华歆过去跟管宁是好朋友,所以他在曹丕面前极力推荐管宁,曹丕也特别想把管宁请出来做事,但是管宁执意不肯。后来曹丕去世以后,他的儿子魏明帝又多次去请他,管宁仍是一律推辞,到死都没有出来做官。因为什么?古人讲“天下有道则见,天下无道则隐”。一个读书人,如果天下政治清明,那他就出来为天下人服务;如果天下无道,就自己好好修德,绝对不会为世间的权位富贵出来做官。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一个读书人的气节。管宁的气节、品格,就要比华歆高很多。华歆虽然读圣贤书,但是没有把名利放下,他把圣贤的学问全用在功名利禄上。管宁没有,他真的是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读书,没有追求世间的名利,乱世他绝对不出来做官。为什么?就是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虽然他一生没有官位,但是我们相信他一生是真正快乐的,他的人生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这个体会我们一般凡人体会不到。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达到他的境界。所以朱熹讲“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圣贤书特别开心,屋外的草长得很高了,长到窗户这里了,没有时间去除草,完全沉浸在读圣贤书的境界当中。

好学的颜回

下面我们再讲一个故事,这是孔老夫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的故事。颜回一生特别穷困,但是孔老夫子对他特别赞赏,在《论语》里面孔夫子曾经讲:“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两次都赞叹颜回有贤德。贤德在哪里?“一箪食,一瓢饮。”颜回生活特别贫寒,家里吃饭连碗都没有,而是用竹篓来盛饭,“箪”就是竹篓的意思;喝水没有杯子,而是用葫芦瓢来饮水。住在哪里?陋巷当中。一般人像他住在这样的地方,过这样的生活,不知道会忧虑到什么地步。一般人要是生活很穷,就会天天去想怎么发家致富。但是老夫子看出来了,颜回不改其乐,他特别快乐,没有忧患。快乐在哪里?就是《论语》里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为什么学得这么快乐?我们为什么学得这么苦?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体会到真正学习的快乐。学习什么?学习圣贤的经典、古人的经典。“习”是落实,把古人的教诲真正落实到生活当中。你以古人的教诲来为人处事、接物,把这些变成自己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态度,你会其乐无穷,因为你过的是圣贤人的生活。这个乐不是外面得到的快乐,你看我们买一件漂亮的衣服,一天、两天就不高兴了;电子游戏玩一个小时高兴,不玩就不高兴了,这不是真乐,这只是我们欲望暂时得到满足,没有就不快乐了。学圣贤书,落实圣贤之道是真正的快乐。这个快乐从哪里来?就是放下我们的欲望,是《大学》里面讲的“格物”。格物是什么?格,是格斗;物,是物欲,意思就是和我们的物欲格斗。你把欲望放下,你的人生就快乐了。延伸阅读: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十四岁拜孔子为师,在孔门诸弟子当中,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不仅赞扬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也无不推崇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自汉高帝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国魏正始年间将此举定为制度以来,历代统冶者封赠有加,无不尊奉颜子。

良相与良医:范仲淹的故事

下面我们再来讲范仲淹先生的故事。范仲淹先生是宋朝的一位贤相,他出身也是特别贫寒,从小父亲就去世了。那时他才两岁,母亲改嫁到一个姓朱的家族,范仲淹也就跟他母亲一起到这个朱家。后来他长大之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而且朱家人都排挤他,所以没办法,范仲淹就只好含泪拜别了母亲。临行前,他对母亲讲:“妈妈,请你等我十年,十年之后我衣锦还乡接你来奉养。”古人讲“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范仲淹准备去考功名。考功名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要尽孝,希望重振范家,自己好好孝顺母亲,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天下人谋福利。延伸阅读: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后世尊称“范文正公”。庆历三年(1043年)他与富弼、韩琦等人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建议。历时仅一年。后因为遭反对,被贬为地方官,辗转于邓州、杭州、青州,晚年知杭州期间,设立义庄,皇佑四年(1052年)病逝于徐州,谥文正。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范仲淹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位算命先生,范仲淹一张口就向他请教:“你看我能不能做宰相?”这个相士就摇摇头讲:“你这个年轻人太自负,一开口就说当宰相。”范仲淹一听,可能当宰相没指望,就改口问他:“请问我能不能当医生?”古代做医生是一个很穷的职业,不像现在的医生。古代的医生绝对不会开口问人要医药费,都是病人来找他治病,他把病治好,救死扶伤,不是为了挣钱。医药费都是随病人给,病人家境好可能会多给,家境不好,医生绝对不会开口要钱,甚至遇到贫寒的人,连药费都拿不出,医生还会倒贴药费。这跟古代教书先生是一样的。古代教书的人绝对不会问学生要学费,不像现在的学校,开补习班明码标价,价格还挺高。

这个相士听到范仲淹先生本来想当宰相,结果一下变成想当医生,这个改变很大,就很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你原来想当宰相,一下子掉到想当医生?”范仲淹就跟他讲:“当宰相是为了救国救民,当医生也能够救民;只有宰相和医生能够救人,如果我当不了宰相,那我希望当医生。”这个相士听了之后就赞叹他,他说:“你有这样的诚心,是真宰相也。”你虽然还不是宰相,但你已经有宰相的心,你已经有这个福德了,日后必定能当宰相。所以,有这样的德才会有这样的福。范仲淹后来果然考取了进士,而且做到宰相,能文能武,治国安邦,成为一代名相。

在范仲淹还没有考取功名之前,他拜别母亲之后出来读书,一开始在山东长白山醴泉寺读书,后来又到了应天书院读书。我们能想象,当时他读书是多么清贫,一个孩子离开家庭,又没有父亲,真的是一件憾事。每天没有足够的钱买米煮粥,他就把粥分成四份,早晚各吃两份,然后用一些野菜做成咸菜,天天切点咸菜拌稀粥喝,后人称这为“断齑划粥”。到了冬天,没有暖气,也没有钱买柴火,瞌睡来了他就用冷水洗脸,以此来提神。历史上记载,5年当中,他晚上睡觉衣不解带,累了就稍微歇息一下,早上闻鸡起舞,晚上挑灯夜读。一个真正有志向的人,把自己所有的欲望都降低了,而且他是财、色、名、食、睡统统放下。

这里有他的几个小故事。有一天,与他一起读书的一个富家子弟朋友来看他,看到他吃这些东西,这个朋友过意不去,特别同情他,就准备了一桌酒席送给他,希望给他改善一下生活。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朋友去看他,发现这桌酒席仍原封不动。他很吃惊,就问范仲淹,为什么我给你送来的酒席你不吃?你是不是不喜欢吃?范仲淹就跟他讲,不是我不爱吃你的酒席,是如果今天我吃了你的酒席,来日就吃不下我的齑粥了。范仲淹是以苦为师,用这种清苦砥砺自己的志向。古人讲:“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是生活节俭,把物欲降到最低;明志是让自己的志向不动摇,心保持宁静。

还有一个故事,是范仲淹先生在寺庙里读书的时候,偶然有一天他在庙后的树下发现一大坛金子。你要知道他当时是穷困到了极点,对这样的一个穷书生来讲,见到一坛金子哪能不动心?但是范仲淹见到这些金子真的不动心,他不动声色地把这些金子埋在原来的位置,也没有跟任何人说,好像没事发生一样。后来这个事情怎么被人知道的?如果不是后来发生一件事,人们永远不会知道范仲淹遇到金银不动声色这个事。这是后来范仲淹当了宰相后,庙里的师父找他化缘,说寺院年久失修了,您老人家过去在我们寺院里读过书,现在荣登相位,能不能给我们一点帮助?这时候范仲淹才告诉他,你们自家就有,在大树底下,你们去挖,那里有一坛金子,足够你们寺院做翻修了。结果回去一挖,真的挖出来了一坛金子。大家这才知道范仲淹的品格,是圣人君子的纯洁,对金钱毫不动心。

范仲淹一举成名考中进士后,没有忘记自己当年对母亲的诺言,他衣锦还乡。本来讲十年,结果他八年就考中,过来接母亲去奉养尽孝。范仲淹的儿子也都是大孝子,里面有一个故事。当时范仲淹年纪老了,在家里休息养病,这时候朝廷请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出来做官,结果范纯仁就婉言拒绝了,说自己父母病在家中,不能出来做官。他讲了一句“岂可重禄食而轻父母?”把功名利禄全都放下了。后来范仲淹去世之后,他的大儿子范纯佑也是得病在家,这个时候朝廷再请范纯仁出来做官,他还是拒绝了,在家照顾自己的兄长。等到他的责任尽到了,朝廷再请他时他才出来做官。后来,他也做到了宰相。一个人有宰相的命,你怎么样都推不掉;没有宰相的命,你求也求不来。所以,在《岳阳楼记》里,范仲淹讲出了自己的心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物就是物欲,他的欢喜不是建立在物欲上。“不以己悲”,是不会因为自己的进退而悲喜,自己升官了没有什么喜的,这是一种责任;如果没有升官被贬退了,也不会感到悲伤,不会为这些得失忧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廷为官,要忧虑天下的老百姓,自己能不能真正为老百姓谋福祉。“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被贬退了或者没有机会出来做官,远离朝廷时,就为国家领导担忧,希望国家领导能够把国家治理好。延伸阅读:《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最出名和引用最多的句子。《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了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岳阳楼为三国东吴所建。

所以,不管是进是退都是忧。进是有机会为天下人服务,要努力工作,做官就是为民服务;退是被贬退,或者是退隐做一个隐士,他也是为天下人忧,一定要天下人都能够生活安定,那他才快乐。所以,范仲淹当了宰相,他不贪图荣华富贵,所有的俸禄全部都拿来购置了义田,这个田让别人耕种,所得的收入用来供养亲族和一些有为的读书人,让他们好好读书推广圣贤教育。他自己一生过着贫寒的生活,到老了的时候,所有的钱财都布施光了,连棺材都买不起。史书上曾记载:“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家里拿不出钱来办丧事。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讲到范纯仁有一天出去,碰到范仲淹的一位老朋友,结果这个老朋友家里遇到变故,房子没了。范纯仁当时正运了一船米去卖,回来就跟父亲汇报这个事情。范仲淹就问他,你有没有把这个卖米的钱资助这个老人?范纯仁说全部拿来资助他了。他接着又跟父亲讲,他不仅家里受灾,而且他的女儿马上要出嫁还没有嫁妆。范仲淹说,那你就把船也卖掉。结果范纯仁真的跟父亲一条心,把船也卖掉了。这是真正为朋友为他人,自己没有丝毫的私利在里面。你看,范仲淹有这个德行,他们家的家风代代相传,他们的家族传到了今天仍长盛不衰,家族出了很多名人。这是范仲淹的故事,真正是读书人的榜样。

明朝大儒刘理顺的故事

我们再讲明朝大儒刘理顺的故事。

刘理顺是明朝的大儒,字复礼。从这个字我们就能够看到他的志向——“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我们的习气,让我们的行为回归到礼上。刘理顺一生真正对得起自己的“字”。延伸阅读:刘理顺(1582-1644),字复礼,号湛六。明朝人,原籍山西,明初迁尉氏,二世祖迁杞县花园村。崇祯七年(1634年),第十次赴京应试,崇祯帝对他的论断和忧国忧民之情非常赞赏,并亲自批准他为状元,封为翰林院修撰,负责《起居注》,管理六曹奏章,纂修《明会要》。

古代讲名字,现代人一般只有名没有字。名是什么?我们生下来父母给起的;字是成年以后兄长、叔叔、伯伯送的。在古代,一个人举行冠礼以后,除了父母、老师可以称他的名,其他的人就只能称他的字,这样表示对他的尊敬。这是中国古人孝亲尊师的传统,只有老师和父母可以称他的名。

刘理顺从小学习很好。父亲在他出生一个月之后就去世了,他的母亲把他抚养大。他特别好学,而且特别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因为他家里很穷,去京城参加考试,他得负责筹备路费。于是他只好到一个富人家里去做私塾老师,赚一些路费,然后再去赶考。他教书的人家主人对他特别器重,看到年轻的刘理顺德行、学问都很好,就在家里挑了一位特别聪明、特别漂亮的女孩来伺候他,而且让这个女孩跟刘理顺一同住在一个房间里,一住就是三年。这个主人的意思就是把这个女孩送给刘理顺,让这个女孩终生服侍他,这也是一番好意。

三年以后,刘理顺准备辞掉家教的工作进京赶考。临行前,他跟主人道谢,感谢这三年来对我的照顾,而且特别派这个女孩来照顾我,现在我要去进京赶考,请主人把这个女孩子领回去,给她选一个人家结婚。这个主人就觉得很奇怪,也很懊恼,说这个先生怎么这么说话?这个女孩已经服侍你三年,感情应该很深了,你就把她带回去做你的侍妾,为什么还要让我给她婚配呢?结果刘理顺就非常严肃地跟他讲,难道你以为我真是好色之徒?你送的这个女孩确实特别聪明特别漂亮,而且照顾我三年无微不至,这个事我要特别感谢你。我对她只存在感恩的心,绝对没有侵犯侮辱过她。我是读圣贤书的人,怎么能够违背礼教,还没有娶正式的妻子就要纳妾?这万万不可。刘理顺说得特别严肃、特别诚恳。这个主人听了之后,感觉不像是假话,但还是有所怀疑,这么漂亮的女孩,他怎么能够在美色之前不乱?于是就请家里的一位老妇人给这个女孩验身,发现这个女孩真的是清白的。这个主人对刘理顺先生就特别敬佩,赞叹他是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

后来刘理顺进京赶考,几经挫折最后高中状元。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刘理顺24岁就中了举人,但考进士却9次都落榜。第10次考试的时候,本来他的文章写得很好,但是因为写得太好了,主考官没读懂,结果就把这个答卷列为下等。明朝的崇祯皇帝特别爱才,后来他在复查考试试卷的时候发现刘理顺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而且这篇文章的论断,这种忧国忧民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皇帝特别赞赏,亲自钦点刘理顺是进士的第一名。他本来是落榜的,后来成了状元,这个戏剧性的变化就是刘理顺他懂得积德,他的阴德所感召。估计他的命里是考不上状元的,但因为他见“色”能够不乱,能够恪守伦理道德,真正做到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循礼教,所以他能够最后高中状元,一生中取得很大的成就。这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恪守圣贤教诲,重视自己的德行操守,最后取得功名的事例。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能看到,有的人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是高考的时候未必发挥得好;有的人平时成绩一般,但高考时却发挥得特别好。这里面都有原因,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德行。你有德行,你的成绩才能够考好;如果平时学习成绩很好没有德行,你未必能够在考试当中取得好的成绩。

经典链接:《沧州精舍谕学者》学习心得

朱熹朱夫子讲,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立志。《养正遗规》中的第二篇,就是朱熹朱夫子写的《沧州精舍谕学者》。他在文章里面讲:“学莫先于立志。固人尽知之,但世人所谓立志,志科名耳,志利禄耳。”大家都知道学习要有一个志向,从小老师、父母也都会问我们,你将来的志向是什么?我要做一个科学家,我要做一个政治家,我要做一个经济学家,我要读到博士……各种各样的理想。但是这些立志求的是什么?求的是自己的功名利禄,不是我要为天下人服务,我要做圣人,这叫“志科名耳”。古人不是。在古代,当然没有现在说的要当科学家,当各种职业家。古人读书,一般是想要考取功名,我读书是希望将来当官。当然,现在年轻人的选择多了,虽然选择多了,但他还是出不了为自己的享受、名和利。一般的人立志都是这些,没有几个人说我读书要做圣人。当然,这也不能够怪大家,因为大家从小没有受过圣人的教诲。所以,学了这篇文章后,我们就要明白应该如何立志。

陈宏谋先生在序言里面讲:“每子弟发蒙,即便以此相诱,故所夸材隽。不过泛滥于记诵词章,而不复知孝悌忠信为何事。”这是陈宏谋先生批判过去一些父母为培养自己的孩子读书,以功名富贵来诱导孩子;虽然这些孩子有的也很有才华,很优秀,但是只不过是把这些文章记得很熟罢了,而不知道“孝悌忠信”是什么,不再注重德行的培养。现在也是,你看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很聪明,很有智慧,他们学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都学得很好,但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孝、悌、忠、信”。前面我们讲过,学问之道在伦理道德,在五伦关系,“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学问的根本就是德行。古人跟我们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八德,得修德行我们才能够成就圣贤。为什么古代的读书人,有的十几岁就考中进士,之后很快就可以来做官?可以做一个地方的县长,做知州、知府,他能够治理一个地方。为什么古人有这种能力?他们的学习跟我们的学习有什么不同?根本区别就在于古人他有德行,他们知道孝悌忠信!

接下来讲,“朱子谕学者,所以志不立之病,却在贪利禄,不贪道义;要作贵人,不要作好人;教后生须将此路头,先与他指点明白,方得迤逦向圣贤一路上去。”这是朱熹朱夫子告诉学生,你立志要立得正;你志向没有立,毛病在哪里?就是你贪利禄,追求自己的名利,追求自己的官位。利是财富,禄是禄位,现在讲就是你想升官发财了,想要做贵人。贵人,我们现在讲就是社会上很体面的、做官的人,当企业家的人。这些人受到人们的尊重,因为现在人们把权和钱看得比较重要,所以对这些人尊重,所以人人都想做这样的人,而不想做好人。其实,真正的好人,他才能够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敬佩!有钱有权的人,虽然别人对他可能好像很有礼貌,很尊重,但是在背后未必能瞧得起他!如果这个人没有德行,未必能得到别人真正的尊重;如果是一个好人,即使他地位不高,生活非常清贫,但是他能够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尊重!这是人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所以讲“教后生须将此路头,先与他指点明白”。“教后生”就是教我们这些年轻的读书人,要明白这个道理,要学习道义,不要只求利禄,你“方得迤逦向圣贤一路上去”,才能在圣贤这条道路上走下去。这个“迤逦”就是代表你走的这条路,比较崎岖,你得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学习圣贤的教诲,才不会学到半途就学不下去了。我们很多学生,高考结束时,学校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所有的人都把课本从楼上往操场上扔。我自己过去读书就是这样,考试完了,这个书就不要了,以为总算轻松了。这个不是真学,不是学圣贤学问。所以,我们要明白,如果只是为考试而学习,那是功名利禄的心。

下面讲“即不可不正其志所向。否则志非其志,学亦非其学矣”。这是教我们志向要端正。如果志向不端正,那你这个志向就不是真正的志向。现在好多人学习的志向,都是希望上清华、北大,希望上哈佛、剑桥,这都不是真正的志向。真正的志向是什么?真正的志向是要做圣人、做圣贤。如果你的志向不是真的,你学的也不是真学。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明白,否则你读了几十年书,你看我们现在读书很辛苦,小学六年,初、高中六年,大学四年,这就已经是16年了,还要读研究生,还要读博士,可能有的人一下就读20多年,这20多年如果你不知道伦理道德是怎么回事,那你学来这些东西用处就不大。所以,我们读书首先要有一个志向。这个志向不是说你要考清华、北大,不是说你要读硕士、博士,不是说你要当企业家、政治家、科学家,这个志向是你要真正地做一个圣贤人!你立志做圣贤人,你做什么都好;你不立志做圣贤人,你做什么都不好。圣贤人是什么?他念念不是想自己,他是想做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益的人。所以朱熹朱夫子这篇短文,虽然很短,但是对我们读书人特别重要。

朱夫子讲“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就是说这个书你记不下来,比如说现在的学生,学语文要背诵课文,学英语要记单词,你记不下来,多读几遍就能记下来了。“义不精,细思可精”,道理你不明白,多仔细思考一下就能够明白了。比如说现在很多科目都是要思考的,尤其是理科,要求我们有很好的思维能力,你要是仔细思考你就能懂。所以不管你学文科、学理科,这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立志向没有。“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如果你不立志,你读书就用不上劲,因为你没有读书的原动力。为什么你能够发奋读书,就是因为你有志向。你看为什么古人有的考试考了10次、20次都不放弃,考到50岁、60岁、70岁还没放弃。他为什么有这个志向,为什么有这个动力,就是因为他有志向,他希望自己能够考上,能够为天下人服务。这才是圣贤之志啊,所以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挫折都能够锲而不舍。人要是没有志向,就跟一滩烂泥一样,扶不上墙。

现在的读书人、青少年,有几个真有志向的?你看现在的高考,很多人一次没考上就没有动力了。因为他们没有真志向,所以读书就使不上力了。所以人一定要有志向,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这个志向不是说你希望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而一定是要做好人。做圣人。“只如而今,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现在我们去问那些学生,你到大学去问,你为什么上大学啊?你到高中去问,你为什么要考大学?我们可以做个调查,看有几个人说我要做个圣人的?大部分人都会回答我要考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多赚钱,他们选专业都是选择将来社会比较热门的、吃香的专业。相反,你看哲学、文史,这些偏点的学科就没有多少人学。这是为什么?这是没有立志向!不立志向,这是真正的大毛病,而最大的毛病,就是大家都只想做贵人,不要做好人!为什么选择这些专业?就是想要做贵人嘛!看这个专业吃香,以后到社会受人尊重,工资高。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想考公务员?他真有为人民服务的志向吗?你去问那些考公务员的人,有几个是想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很少。你看那些考大学、考研究生、考博士的,你问他为什么要考,会有几个人说是我要做圣人,想要学技术,学知识,为天下人服务的?没有。你没有这个心,你学习没有意义!你学得再多,人生意义都不大!

所以下面朱夫子教导我们:“直须反复思量,究见病痛起处,勇猛奋跃,不复作此等人。”一个真正有志向的读书人你要反复思量,要反省自己,我求学的动机在哪里?考大学、考研究生的动机在哪里?我是求自己的名利,求自己将来富贵发达,还是真正想要为社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为社会服务?我们要发现自己真正的病症所在,这个病是什么?这个病就是我们的自私自利,名利心,只求升官发财。我们要把这个去掉,“勇猛奋跃”。“勇猛”是什么?专治我们的烦恼,专治我们的习气。“奋跃”之。我们真正行动起来,立真志向,立了真正为天下人服务的志向,“不复作此等人”,不要做这个世间的凡夫。你看世间的人每天忙来忙去,大学里面的学生每天很辛苦啊,高中的学生他学得很累,很辛苦,但是你问他为什么而学习?就跟世间那些人一样每天很忙碌,上班,下班,在忙什么?古人讲,有人曾经问长江上有几条船,有人就回答了,长江上有两条船,一条叫名,一条叫利。读书人跟世间的人不一样,你要真明白就要把这个放下,你要努力做圣贤。能够成就圣贤,你一生就会有成就,你不用担心自己没有饭吃,不用担心你在社会上不受人尊重。这样的人现在社会很缺少,你能够做这样的人,将来必定有大成就,就能够成就不一般的事业,不会跟那些没有志向的人一般。

下面讲“一跃跃出,见得圣贤所说千言万语,都无一事不是实语,方始立得此志。就此积累工夫,迤逦向上去,大有事在。诸君勉旃,不是小事”。“一跃跃出”就是奋跃起来,就是你真相信,那你就会发现圣人讲的话都是实语,圣人讲的话都是真的,圣人叫我们不贪利禄,要追求道义,要知道追求道义是最大的利。你看古代的读书人他不求自己的利益,但是他一生真正为天下人、为社会、为国家付出,他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不仅当时受人尊重,到后世也受人尊重。你看看古代的这些读书人,像朱熹朱夫子、范仲淹先生,像我们这里讲的陈宏谋先生,这些读书人是真正求道义。他们有这样的心才能够成就道德学问,才能够真正为社会做服务。你真立了这个志向,你就会努力。

古人讲:“小人常立志。”今天我的志向是想要做一个科学家,明天我的志向是想要做一个经济学家,后天我的志向是想要做一个企业家;你看学生的志向过两年就变了,大一的时候是一个志向,大二的时候又是一个志向,大三、大四他就没志向了,将来能找个工作就行了。这是小人,他立的志向是贪图利禄。只要立真志成为圣贤,你就会真干。“君子立长志。”他立这个志向之后不会改变,他就会努力去干,就会努力向上。就好比在一个艰难的路上他会曲折前行,即使再难他也会努力,只要有正确的目标,他就能够一直走到终点。“大有事在”,你一生成圣成贤这才是大事,不是说你找一个好工作。你看现在那些博士毕业的、硕士毕业的,他们读了很多年书,结果到头来可能还不如自己的小学同学。小学同学小时候不读书,出去打工,说不定成了大老板,这些读了很多书的同学反而给他打工。这样的社会现象有啊!要知道你赚多少钱,这个由你自己一生的福报决定,不是你求就能求到的。你看大学里面的很多教授,他们教人如何赚钱,自己却未必有钱,就是每个人的命运不一样的缘故。

过去曾国藩先生教育他的儿子,跟他们讲,你一生做官,求做官,求功名,命里有你才能求到,命里没有你求不到的;但有一件事你能求到,那就是做圣贤,你自己能求到。所以我们一定要立这个志向,就是要做圣贤。朱熹朱夫子所以讲“诸君勉旃”,就是大家要勉励自己,努力去做,努力真干,真正确立这样一个志向!

激励一生的立志名言

最后我们再来看几句名言,这是古人立志的名言。教我们一定要立一个圣贤之志。

宋朝的苏东坡就讲:“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你看古代这些能成就大事的人,不仅有超出常人的才华,更重要的是有坚韧不拔之志。要知道这个才华人和人相比,不可能差到哪去,不见得每个人之间智商有多大的差别,最大的差别是什么?他有没有志向,有了志向能不能坚持。“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真正有志向的人,立一个志向绝对不改变,真正是坚韧不拔,不达目标誓不罢休;而小人,则是今天遇到点困难志向便改了。

明朝有一位大哲学家叫王阳明,他就曾经讲:“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如果你没有志向,天下没有一件事能够做成。不管你做什么,不仅读书要有志向,做任何事业也都要有一个志向。人要有心,一个人没有心叫衣冠禽兽。人跟动物的区别就是人有心。我们读书的,这个志向好比是我们的心,没有志向就等于无心。那你读书怎么能有成就?为学就是读书学习,读书是立志之事,读书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志向。这个志向我们前面讲过,“志”字上面是一个“士”下面是一个“心”,这个“志”是士人的心,什么意思?在《论语》里讲:“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人就是要弘扬道,弘扬圣贤的教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延伸阅读: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不但精通儒、佛、道,而且能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王阳明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明朝还有一位才子叫唐寅,就是唐伯虎,他讲过:“男儿立志三步曲: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一个是齐家,就是要把我们的家齐好,让我们的家和谐和睦。从哪做起?从孝开始。把家齐好才能治国。过去的国是小的诸侯国,现在讲好比是我们的单位,能把家齐好才能把单位治理好,你才能让天下和谐,真正为天下人服务。这个根本在哪?“齐家之本在修身”。修身要以德为本,以孝为本。

孙中山先生讲过:“年轻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立志要做大事,大事是什么?就是为天下人谋福利,为往圣继绝学,弘扬圣贤教育。如果你想升官发财,那都是小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做大官未必能做大事,做大事不一定非要做大官。

古人常讲:“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你要志在做圣人,即使你做不到圣人你也可能做一个君子;如果你的志向只是做一个平常人,只要不违法乱纪就行了,说不定很难做到。所以,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从小有这个远大的志向,以这些圣贤人作为我们的楷模,常常读圣贤的经典,常常看圣贤的故事,激励自己,我们的一生一定会有成就。

第二章 孝道是激发读书的原动力

读遍天下书,无非一孝字

我们这一讲专门讲孝道。古代但凡成就一番事业的读书人,无论是在朝为官的,还是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特别孝顺。一个人孝顺,他才能够有成就,因为这是我们取得人生成就的根本。没有孝道,不孝顺父母,你成绩再好,即使你将来做了高官,甚至赚了大钱,可能结果都不会很好。做高官有可能成为贪官污吏,最后锒铛入狱;赚了很多钱,最后有可能身败名裂。当然,这有各种原因,但是根源就是缺乏孝道。

清朝大儒曾国藩曾经讲过一句话:“读遍天下书,无非一孝字。”这个天下书,是他那个时候的人读的圣贤书,现在的天下书各种书都有,乱七八糟的书都有。所以,我们要读圣贤书。圣贤书讲来讲去,核心一点就是一个“孝”字。孟子也讲,“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尧舜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大圣人,他们能够把天下治理得安定和谐,而且是无为而治。他们靠的是什么呢?靠的就是孝悌。现在的年轻人有各种人生目标,但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要有一个根。你看一棵树,要想长得茂盛,根部要很发达,根深才能叶茂。一个人要有成就,我们的成就就好像一棵树的花和果,你要开花结果就要有根。人的根在哪里呢?人的根在父母身上,人的根就是孝道。所以,我们希望自己人生有成就,就要从这里下手,就是学孝悌,落实孝悌。延伸阅读: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毛泽东曾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表达出对这位已故乡人的推崇之情。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叫“陆绩怀橘”。在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小孩叫作陆绩,他的父亲叫作陆康,是庐江知府,跟袁术很好。当时陆绩六岁,一次他跟父亲陆康去拜访袁术,袁术就端了一盘橘子给陆绩吃。陆绩趁人不注意,暗暗地把三个橘子装进了袖子里面,自己没吃。临走时,小陆绩就向袁术作揖拜谢,结果一作揖时袖子里的三个橘子掉在了地上。袁术见了哈哈大笑,就问小陆绩:“你来我们家做客,竟然暗地里藏了橘子回去,你不怕别人说你是来偷橘子的吗?”这个小陆绩听了,既不好意思又觉得特别难过,就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回答说:“这是因为我的母亲。因为我母亲特别喜欢吃橘子,但我们那个地方,很少有这种东西,所以我想带几个回去给母亲吃。”袁术听了之后特别感动,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六岁的小孩竟有如此孝心。延伸阅读:陆绩(187-219),字公纪,吴郡吴县(今苏州)人,汉末庐江太守陆康之子。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星历算数无不涉览。孙权征其为奏曹掾,常以直道见惮。后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在军中不废著作,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我们现在很少有这样的人了。现在是父母把家里吃的东西藏起来,我们还去偷;不是偷东西给父母吃,而是偷家里父母不让我们吃的东西。你想想我们现在的人跟古人的差别有多大。陆绩小时候就这么孝顺,长大以后他的成就自然也就不凡。他的学问非常渊博,特别是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还注解过《易经》,也曾入朝为官,而且特别勤政爱民。正是因为陆绩有这种孝顺的德行,所以才会有他后来的成就。

我国的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都特别强调孝道,这是中华文化之“根”。

我们先来看看儒家是如何谈“孝”的。“十三经”里面有一部经叫作《孝经》,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孔老夫子和他的学生就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有一天,夫子闲坐着,他的学生曾参在旁边侍奉,夫子就问:“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夫子问曾子,古代这些先王,有一至高无上的德行,特别重要的道理,能够用来教化天下,让天下和顺,百姓和睦,尊贵和卑微的人都能够相爱,没有怨言。你知道不知道?

这个时候,曾子看到老师讲这么重要的问题,立刻站起来,离开座位,恭恭敬敬地在夫子面前讲,“弟子不聪敏,哪能知道这种重要的道理,希望老师给我们细细讲解。”夫子这一问,曾参这一请教,就讲出了我们中华文化的根本,就是这个“孝”字。

在《孝经》里,夫子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德行的根本,一切的教化都是从这里产生的。中华文化教人什么?首先教人孝。《孝经》里面讲:“自天子至于庶人,人之行莫大于孝。”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人的行为最重要的就是孝道!孝道不管你是小孩还是大人,一生都要学习,都要落实。

古代帝王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代的不少帝王,他们就给我们做了这样的榜样,比如我们知道的周文王。周文王没继承王位之前,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对父母就特别敬爱,每天早、中、晚三次去问候父亲,从不间断。早晨鸡初叫的时候,整理衣装去向父亲请安,中午又去请安,晚上再去问安。听到父亲安康,心里就欢喜;知道父亲身体欠安,就特别担忧,并且努力帮助父亲解决不安的因素,然后才放心。对父亲的饮食也特别注意,对饭菜的冷热、饭量的多少都特别关心。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童蒙读本《弟子规·入则孝》里面讲的“晨则省,昏则定”。“晨则省”,就是早晨要去看望父母,要向父母问好;“昏则定”,就是晚上回家也要入室向父母报告、问候。周文王一天三次去问候父亲,这么小的事情,我们有几个人能做到啊?常常是父母已起来了我们却还在睡懒觉,等到父母起来给我们做好吃的,我们自己才起来,这违背做人之道啊。延伸阅读:周文王(前11 5 2-前1056),姬姓,名昌,季历之子,华夏族(后汉族)人,西周奠基者。其父季历死后,继承西伯之位,故又称西伯昌,共在位50年。他建国于岐山之下。在位期间,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邗(今河南沁阳)、崇(今河南嵩县)等国,建都丰邑(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旧传《周易》为其所演。

周文王能够体贴父母,有孝道,所以他后来能以德治国。周朝在中国历史上是统治时间最长的,有800年,这都是由于在上位的领导,能为百姓做出榜样,行孝道的结果。周文王能如此行孝道,他的儿子周武王对文王也非常孝顺。所以我们自己能够孝顺父母,将来我们的孩子才能孝顺我们。

再讲一个帝王的故事,就是汉文帝侍奉母亲的故事。汉文帝名刘恒,他母亲是嫔妃,他原本不是太子,后来因为自己孝顺、贤能,被群臣拥立为皇帝。他继位之后没有一点骄慢之情,对自己的母亲薄太后非常殷勤体贴。薄太后有一次生病了,一病就是三年不起。汉文帝作为皇帝,每天都尽心尽力在床前照顾母亲,几乎没有好好睡过一觉,有时候连衣服都没解开,以备母亲随时召唤。每次汤药煎好了给母亲喝的时候,文帝都要自己先尝一尝。古代用药都是中药,文帝每次都要尝尝这药口味是不是适中,会不会太苦,会不会太烫,然后再给母亲服用。薄太后看在眼里,特别感动,心疼自己的儿子,就讲:“宫里这么多人都可以照顾我,你就不用这么操劳了。我这个病也不是两三天就能好的,以后叫宫女服侍我就可以了。”汉文帝就跪下来跟母亲讲:“孩儿如果不能在您有生之年亲自替您做点事,什么时候才有机会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啊?”俗话讲,“久病床前无孝子”,汉文帝虽然贵为天子,但却成了久病床前的孝子。汉文帝作为一个帝王,他能够这么孝顺,所以他才能够成就“文景之治”,把汉朝带向了兴盛。天子能够行孝,教化人民,所以国家就太平,风调雨顺,人民生活安定。延伸阅读:汉文帝刘恒(前2 0 2—前157),汉朝第五位皇帝,汉高祖中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公元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死后葬霸陵。

久病床前有孝子

在我们现代社会,同样也有这样孝顺的事例。比如我们认识的一位大孝子,大连的王希海老师,他20多年照顾植物人父亲,无怨无悔。他父亲从瘫痪到去世,20多年,身上没有一个褥疮,不仅肌肉没有萎缩,而且还有80多公斤的体重。医生给他父亲检查身体的时候,都感叹不已,这个是护理学上的奇迹啊!一般人哪能做到?

王希海老师的父亲1980年的时候成了植物人,王希海当时只有23岁,家里母亲身体也不好,弟弟又残疾没有工作,所以他当时放弃了出国工作的机会,专门请假照顾父亲。他当时在心里向父亲承诺,一定把父亲照顾到80岁。从那以后,他每天晚上半个小时就给父亲翻一次身,为让父亲舒服,他用八个枕头垫在父亲的后背、腿等各个位置。而且为了照顾父亲,他没有成家,把自己的事情完全放下了,以照顾父亲为第一位。曾经有这样一个细节,就是他父亲有的时候咳嗽,嘴里面有痰,因为他父亲是植物人,这个痰得想办法弄掉,他瘫痪了又不能够吐,王希海就用管子,把这个管子一头伸在父亲的嗓子里,一头放在自己的口头,把他父亲的痰一口一口给吸出来。很多人觉得很恶心,但是他为了父亲什么都能做。现在他的父亲已经过世了,王老师为了社会,为了天下人,就出来弘扬孝道,号召人们都学孝子;而且他到各地去公益讲课。大家都可以在网上看到他的事迹,这是一个现代孝子的榜样。王希海老师讲课完全是公益的,他自己讲,我不能以照顾父亲的名义敛财。很多人要给他钱,他都拒绝。这是真正的孝道!这就是儒家讲的:“夫孝,德之本也。”

孝敬父母是第一大事

《孟子》里面讲:“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什么事情最大呢?孝养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最大。古人常讲:“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水有源头,木有根本,人的根本是什么?人的根本是父母。延伸阅读:孟子(约前3 7 2—前289),名轲。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才子叫黄庭坚,也是个大学问家,特别擅长书法、绘画,诗也写得很好。他做过县长,后来做过国家太使。他特别孝顺,侍奉年老的母亲特别殷勤,每天亲自给母亲洗马桶。本来这个工作他可以要仆人去做,但是他坚持自己做,而且做得很认真,洗得特别干净。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母亲平生最喜欢洁净,如果让仆人去做,怕不能尽心如意。所以他亲自动手,让母亲身欢心喜,日复一日,没有疲厌。他当时是官员,而且是著名的文人,经济上奉养母亲不成问题,但是他却亲自照料母亲,对母亲关怀备至。延伸阅读: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与秦观并称“秦黄”。

所以,他的孝行后来被列为“二十四孝”的典范。

黄庭坚照料母亲是古时士人孝顺的例子。我们再举一个古代平民的例子。

西汉末年,有个平民叫蔡顺,他父亲很早去世,他侍奉母亲特别孝顺。当时王莽篡位,天下大乱,又连年饥荒,收成特别不好,缺乏粮食,蔡顺只好到野外去采集一些桑椹给母亲吃。采桑椹的时候,他把熟透的放在一个篮子里,把不熟的放另一个篮子里。有一次,他在采桑椹的时候遇到强盗,这个强盗就好奇,你采的果子为什么分两个篮子放?你这样不是很麻烦吗?为什么不装在一起?蔡顺就回答讲,这个黑色的桑椹比较甜,这是给母亲吃的;红色的还没有熟,比较酸,这是留给自己吃的,所以分成两个篮子放。这个强盗听了就很感动,本来是要抢劫他的,但由于生起了这种同情心,不但没有抢劫他,还送给他一些白米和肉,但是蔡顺很有气节,婉言谢绝了,没有接受。

蔡顺的故事,也被列入“二十四孝”。蔡顺孝敬母亲,虽然遇到饥荒,但是这个孝心丝毫没改。很多人在顺境时能孝敬父母,但一遇到烦劳、遇到逆境时对父母就不孝顺了,甚至自己不高兴还对父母发脾气。这个就是没有真正的孝心。所以,不管我们处于什么位置,都要能够孝敬父母。不是说我们现在在读书,就能够不孝敬,等考取功名后再来孝敬父母。要知道,等你长大之后,不一定还有侍奉父母的机会。古人常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一天一天地长大,父母就一天一天地老去。所以,孝顺不分时间,不分早晚,一定要及时行孝。

所以,孔老夫子在《孝经》里面讲:“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啊,是人自然有的行为。《三字经》里面讲:“三才者,天地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用乾代表父亲,用坤来代表母亲;乾是代表天,父亲就是家里的天,母亲就是家里的地,叫乾父坤母。我们要感恩父母的恩德,有了父母才会有了我们;一个人能够行孝,才能够和天地相配,才能够真正会有成就,才能够真正获得道德学问。

在《孝经》里面,曾子又问夫子:“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这个圣人的德行,有没有比孝的德行更高的?夫子讲:“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就是夫子回答说,圣人的德行没有超过孝道的。任何一个人,圣人之道就是孝道的极致,你能孝到极致,你就能够真正做到不仅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能够孝敬天下人,能够用孝治理天下,让天下和谐,国泰民安。延伸阅读:舜帝是中国上古“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字都君。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其后裔以姚姓为主脉。

我们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孝”里面的第一个故事“孝感动天”,这是讲大舜的故事。舜从小母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给他找了一个后母,后母又给他生了一个弟弟叫象。他的父亲、后母、弟弟都想害死他,都不喜欢他。舜对此并没有丝毫的怨恨,他总是反省自己,是我自己做得不好,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喜,于是格外地孝敬父母。有一次,他在地里挖井,挖井的时候,他的父母和弟弟就在上面填土,想把他埋死,结果舜因为有挚诚的孝心,他早就预料到了,所以他在井内侧边挖了一条地道,他就从地道里面爬出来了。爬出来之后,他没有责怪父母,没有责怪弟弟,还是照样行孝。又有一次,他在屋顶上检瓦,他的弟弟就在下面点火,把这个房子点着了,想把大舜给烧死。大舜也是早就预料到,所以他就戴了一个大斗笠,披着蓑衣从屋顶跳了下来,自己丝毫无伤。大舜并不是怕死,他是真正明白孝道,孝道第一个根本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能够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而且,如果他被烧死了,被埋死了,也是增加他父亲和弟弟的过失,是陷父亲和弟弟于不慈不悌,所以他保全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是《孝经》讲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再困难的情况,他都没有怨言,都是反省自己。最后,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地,他在犁田耕种的时候,大象和小鸟都来帮助他,叫作“象耕鸟耘”。他的孝行也感动了周围的百姓,感动了当时的尧帝。所以尧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让九个儿子跟他同事,看他在家和在外的德行如何,最后让他代理行使天子之位,后来又把帝位禅让给了他。

舜帝就是因为行孝道,从一个平民最后得为天子,富有四海。所以,《中庸》里面讲,舜帝有大德,“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你有至德,这个至德就是至孝,你孝到极点,你这个孝行就能够光于四海了,通于神明了。《孝经》上讲:“孝悌之至,光于四海,通于神明,无所不通。”所以,中华文化虽然很多,但是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孝”字。儒家对孝的含义的理解,给我们讲得非常清楚。

父母对子女的十种恩德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有儒、释、道三大家。佛家也是给我们讲孝道。这个“佛”有两个意思,翻译成中文的佛是觉悟的意思,这个“佛”也代表圆满的福德和智慧。福德和智慧圆满的人叫作佛,指一个觉悟的人,也指佛家的圣人、佛家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曾经是太子,他父亲是当时印度一个国家的国王。他做太子的时候,看到人有生老病死,就决定舍弃宫廷富贵的生活,出家求道。经过五年参访,拜师求学,又经过六年的苦修,在树下悟道,他终于成佛,证得圆满的智慧。他成佛以后,一生就是讲经教学,推行教育。佛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佛陀一生讲经说法49年。孔子教学时间短,只有5年,释迦牟尼佛教了49年。延伸阅读:释迦牟尼佛,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族人,佛教的创始者。成佛后被称为释迦牟尼佛,被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对宇宙人生真相彻底的了知、大彻大悟的人。

在佛经里面有一部经叫作《父母恩重难报经》,里面就讲了妇女从怀胎一月到十月经历的辛苦,讲了这个胎儿吸收母亲精华的情况,讲出了父母对子女的十种恩德。你看我们自己平时都不知道,佛为我们讲。

第一,怀胎守护恩。佛告诉我们,这个胎儿在母腹中逐渐长大,让母亲有一种山压下来的沉重感。如果这个胎儿在母腹中乱踢乱动,做母亲的会有地震风灾的感觉,母亲心惊肉跳,担忧腹中的胎儿,根本没心思为自己打扮,而且不能够用化妆品,不能够用手机。

第二,临产受苦恩。十月怀胎熬过去之后,一朝分娩,就像生重病,母亲生孩子的时候那个苦啊,那真的是无法形容,但是母亲还是时刻牵挂,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平安降生。母亲太伟大了,父母为了生养我们,不知受了多少苦。

第三,生子忘忧恩。母亲生孩子时,经过了一场生死挣扎的痛苦,但孩子生下来之后,知道小孩平安无事,就不以苦为苦了,脸上就露出笑容了,自己再苦,只要听到孩子平安,母亲心里就是快乐的。

第四,咽苦吐甘恩。父母为孩子,对子女的照顾不分昼夜,对子女的爱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能够温饱,父母受多大苦都可以,咽苦吐甘,苦自己吃,福让子女享。

第五,推干就湿恩。我们小时候常常尿床,弄得被褥也湿了,父母就把干的地方给我们睡,湿的地方他们自己睡,这叫推干就湿。在生活中父母也是如此,总是把好的东西给我们,自己没吃好、没睡好都没有怨言,只是希望子女平安健康。

第六,哺乳养育恩。父母对我们的恩德就好像天地,父亲是天,母亲是地,我们被父母的爱所覆盖滋养,你看天地之间植物、动物都受天地的哺育。我们从小受父母的哺育,从一点点大到我们长大成人,父母每天都是无微不至地关怀。

第七,洗濯不净恩。父母为孩子每天洗涤操持家务,这个恩也说不尽。他们每天给小孩洗衣服,而且要洗多少年啊?本来很柔嫩的手,为了给孩子洗各种不净的东西,手变得粗糙了。我们一点一点长大,父母就一点一点变老。

第八,远行忆念恩。孩子到很远的地方去读书求学,或者是工作,母亲早晚挂念,祈求儿女一路能够平安,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可是,现在有些孩子不懂事,离家出走,出去之后毫无音讯,不知父母在家伤心落泪,多么难过。

第九,深加体恤恩。做父母的看到子女受苦受累,总是想办法帮助子女,希望能为子女分担。看到子女辛苦,父母总是心烦,正如佛所说:“子苦愿代受,儿劳母不安。”孩子吃苦,父亲愿意代受;儿子辛劳,母亲心里不安。父母的恩德真的是永不枯竭,对子女的爱总是源源不断。

第十,究竟怜悯恩。古人常讲:“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父母对子女的恩是伴随一生的,母亲一百岁了,还担忧那个八十岁的儿子,真的是古人的诗里面讲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父母对子女的爱真的是永恒的,永远关心子女。

所以,我们读了佛祖的教诲,才知道自己真正是常常不懂得父母的恩德;读了这些教诲,才知道自己是忘恩负义的人。你看,我们今天的社会上有多少人为求功名,为了妻子,为了金钱,为了自己的欲望而疏远父母!甚至嫌弃父母,背离父母,虐待父母。

要知道父母的深恩,我们穷尽一生都报答不了。佛在经中讲了:“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决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就是一个人左肩担着父亲,右肩担着母亲,把这个皮都磨破了,磨到骨髓了,绕着这个须弥山转,须弥山有整个银河系这么大,是世界的中心。你这么转,经百千劫,这个时间很长很长;血流决踝,就是全身流血,还不能够报答父母的恩德。所以,这个父母的恩德是无穷无尽的。释迦牟尼佛,他也是如此。他为什么要出家,就是看到世间的人很苦,有生老病死苦,希望世人能够从生老病死苦中解脱出来,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并启发他们的智慧,让人人能够彻底脱离苦痛。

后来,释迦牟尼佛的父亲去世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守在他的身边,安慰他、开导他,让父亲放下一切的忧虑烦恼,教他念佛,教他到一个好的世界去,给父亲临终的关怀。父亲过世之后,佛亲自抬棺材,安葬了自己的父亲。

佛在另一部经里面教导我们,教我们要孝养父母,这是世间成圣成贤的正因。所以,要有圆满的智慧,第一步就是孝养父母。

古代有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我们大家都读过,诗中讲的是一件生活当中特别平常的事情,这个儿子要出远门,母亲为他缝衣服,一针一线密密地缝,就怕缝得不结实。因为儿子外出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母亲想要是缝得不牢固,儿子离乡背井在外会不方便。就是这么一件小的事情,母亲的爱无微不至,这种关怀融到里面。所以,诗人感叹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恩德就像太阳,我们做子女的就像小草,这个小草如何能报答父母的恩德?这是释迦牟尼佛,把父母的恩德给我们讲清楚,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我们为人子女,真正要孝顺父母。延伸阅读:《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且赞颂了母爱的伟大、无私,表达出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诵。

不善莫大于不孝

下面我们再来看道家,道家同样也讲孝道。道家的代表人物就是老子。老子和孔老夫子一样都是周朝时代的人,老子比孔老夫子年纪要大。历史上有记载,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礼乐制度。老子在《道德经》里面曾讲:“六亲不和,有孝子。”一个家庭不和睦,这个孝顺的子女就特别可贵。道家还有一部教人“断恶修善”的著名经典,是我们所讲的儒释道三个根本之一——《太上感应篇》的,跟我们讲因果的道理。开篇就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就是讲一个人有善报、恶报、祸福,都是自己造作的,是自己干出来的,所以他教人:“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就是一个行善的人,起码要做到孝、悌、忠、信,能忠信国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这样的人大家都会尊敬他,上天会保佑他,福禄不求自来,凶恶会远离他,神灵会护卫他,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有没有这样的例子?有!我们前面讲的舜帝,你看他孝到极致,他的弟弟后母想加害他,几次都害不到,这就是“众邪远之”;最后做到了天子,“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这就是“福禄随之”,做什么事都能够长久。

在道家,还有一位著名的大德叫吕洞宾。我们知道“八仙过海”,“八仙”其中有一位就是吕洞宾。他有一篇《劝孝文》就讲道:“世之人,善莫大于孝,不善莫大于不孝。”最大的善没有比孝更善的,古人讲“百善孝为先”;“不善莫大于不孝”,最大的不善就是不孝敬父母。你不孝敬父母,你的人生不可能有成就。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讲过,“六亲不和,有孝子”,在一个六亲不和的家族里面,有行孝的人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你看舜帝,他是一个耕田的人,他家里父母对他不好,但是他真能够行孝。他能行孝,就招感福禄,最后成了天子。历史上那些凡是有大成就的人,很多都是孝子。延伸阅读:吕洞宾,原名吕喦,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于唐德宗贞元十二载丙子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是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不善莫大于不孝”。古代也有例子。古时有一个人叫作原谷,他父母嫌自己的父亲年老多病,就把奄奄一息的父亲放在破车上,推到山林里面想去扔掉。原谷此时十五岁,他劝父亲说:“爷爷生儿育女,一辈子勤俭度日,你怎么能因为他老了就抛弃他呢?这是忘恩负义啊。”父亲不听他的劝阻,做了一辆小推车,载着爷爷扔在了野外。原谷在后边跟着,就把小推车单独带了回来。父亲问说:“你带这个凶具回来做什么?”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必另外再做一辆,所以现在先收起来。”你看这个话多可怕,这个不就是“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不孝的因,将来就得不孝的果。这个故事在中国各地都有流传。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有一个特别有名气的算命先生,叫作冯赓,他给别人算命都算得很准,所以特别闻名,收入也丰厚。他给自己算命,命里面有两个儿子,而且其中一个能显贵。但是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两个儿子一个也没显贵,而且都是赌博成性,不务正业,他心里就特别痛苦。他听说武夷山上有一个道人,叫依木道人,修行很好,能够知祸福,就前去参拜请教。他说明来意以后,依木道人就跟他讲:“命之不灵,乃心术之变也。为人莫重于孝。汝得罪天条久矣。汝生平鲜衣美食,钟情妻妾,而于父母之奉,意甚寥寥。身非汝妻妾所生,何不思木本水源乎?汝能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可以息鬼神之怒。”这位依木道人,是当时武夷山特别有名的道长,他就教导冯赓,讲:“你算的命不灵了,是你的心变了。人一生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孝道,而你的不孝已经得罪上天了。你生平吃得好,穿得好,宠爱妻妾,对父母非常刻薄。你要知道,你的身体从哪里来的?是父母所生的,不是你妻妾生的。如果你以爱妻子的心来侍奉父母,就能够转回命运。冯赓听了之后,就拜谢回去了,从此将功补过,孝敬双亲,不敢怠慢。慢慢地,他的俩儿子也就回头了,变得纯良了,能听父母的教诲,保住了家业。

这个就好像《太上感应篇》里面讲的:“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你如果曾经做过恶事,后来能够改正,能够悔过,能够不做恶事,行善事,久而久之,你就能够得吉庆,就能够转祸为福。如果我们以前有不孝父母的举动,现在要改悔。所以吕祖在著名的《劝孝文》里面讲道:“我能孝,自无逆子。子能孝,自无逆孙。绳绳克继,叶叶永昌。善孰大焉?利孰厚焉?”意思是讲,我能够孝顺,给孩子做好榜样,自然就不会有不孝的儿子。儿子能孝顺,自然就没有不孝的子孙。一代一代就能够把家道传下去,这是最大的善事,是最丰厚的利益。这是从道家,从因果感应的规律,我们认识了孝道的重要。延伸阅读:《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的经典著作之一。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作者不详,其内容融合了比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树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确形象,许多内容至今仍然具有很积极的意义。

为人子该如何行孝

孝是做人的根本,是百善之先,是人间第一事。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孔夫子在《孝经》里面告诉我们:“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意思是讲,一个孝子侍奉双亲,对父母的日常生活起居要能够尽自己的恭敬心,用欢喜心供养父母,让父母心情愉快;父母有病,要及时提供治疗,每天侍候父母,不能够离开,如《弟子规》上讲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父母去世之后,要给父母临终的关怀,而且要认真办好丧事;父母去世以后,每年还要严肃认真地祭祀,常常感怀父母的恩德。这五条都具备了,才叫真正做到了侍奉双亲。

我们读《论语》,看到很多夫子的弟子来请教孝的问题,夫子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论语》里面都有记载。

鲁国有一个大夫,叫孟懿子,他来问孝,夫子回答讲:“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意思是对父母不要违背礼节。父母在世的时候,要尽子女的责任,事奉、供养他们;死的时候要按礼节埋葬,按礼节祭祀他们。《弟子规》告诉我们:“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古代对父母行孝,要守孝三年。古代有很多子女,父母过世以后,都在父母的墓地守孝,常常流泪感怀。守孝不能够喝酒吃肉,更不能够夫妻同房。丧事要尽礼,按照古礼进行,要有恭敬心。祭祀时要有尊奉恭敬之心,对待死去的人要和活着的时候一样,就是孔老夫子讲的“祭如在”,祭祀他的时候,就好像他在我们的面前。

夫子在《论语》第十七章里面讲道:“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他居丧的时候,吃到美味也感觉不到好了,听音乐也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也不感到舒适。从这里我们能够体会到,古代孝子对父母的那种深情。古人守孝三年,我们现代人不能理解。孔老夫子讲得很好:“子孙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你看,我们要三岁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小时候都是父母抱着我们,我们替父母守丧三年,天下人都是这么说的,这都是很正常的回报。

中国传统祭祀祖先,一般都在清明节、中元节和冬至节,都要扫墓或供奉祭品。祭祀最重要的是,要培养我们的感恩心。孔老夫子教导我们:“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你能够谨慎地给父母临终关怀、守护,又能够祭祀祖先,民风就能够变淳厚。

夫子还有一个学生,叫子游,他来问孝。夫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老夫子讲,现在所谓的“孝”,只是养活父母而已。现在连狗、马都能够饲养,如果不敬重父母,那养活父母跟养狗、马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对我们现代人更是值得反思。你看,现在很多人养宠物,对宠物很好,对父母还没有对宠物好。对父母如果没有恭敬心,仅仅解决父母吃饭的问题,这不是孝。孟子讲:“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你要对父母孝敬、恭顺,才配做儿女。延伸阅读: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盂兰盆节。民间传统节日,“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这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南方有吃汤圆、吃南瓜的习俗。

孔老夫子的学生子夏,有一次也问孝,夫子就回答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夫子讲,在父母面前要保持和颜悦色,这是难能可贵的。有事情晚辈代为效劳,有酒菜先让长辈吃,难道仅仅这样就能算是尽孝了吗?比如说我们在家里,我们替父母做事,有好吃的给父母吃,但是对父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脸色,就不是孝道。孝道,要尊重,要和颜悦色,对父母真正有恭敬心。另外,在《中庸》里面夫子还讲道:“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不仅是生活上要照顾父母,而且还要继承父母的志向,继续父母的事业。这个父母也包括我们的祖先,我们现在学习圣贤教诲,继承圣贤教诲,这都是在行孝。

对父母行孝,夫子讲的很多,我们总结三条:第一个是养父母之身,第二个是养父母之心,第三个是养父母之志。

第一,“养父母之身”。就是让父母的生活能够安定,能够吃好穿好,吃饱穿暖,能够照顾父母日常的饮食起居。在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孔老夫子有一个学生,叫子路,家庭出身贫寒,经常吃野菜度日。但是,为了能让父母吃上饭,他不辞辛苦,走到百里以外背米回家,奉养双亲。后来双亲去世了,他周游列国,在楚国做了大官,家里的米堆积如山,随从的车辆数以百计,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但是子路特别伤感,没有心思享受这些。他讲:“我的父母已经去世了,再也不能够承欢膝下了。虽然我想报答父母的恩德,但现在已经不能了。”所以,如果我们的父母健在,我们一定要及时行孝。古人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我们父母健在一天,我们就要好好照顾父母一天。延伸阅读: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对其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后为卫大夫孔悝家宰,在内讧中被杀。

第二,“养父母之心”。我们除了要养父母的身体,还要让父母生活过得开心。前面是物质生活,这是精神生活。在“二十四孝”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姓莱的人,年纪70岁了,大家叫他老莱子。虽然他70岁了,但是他父母也都健在,都90多岁了。老莱子特别孝顺,每天给父母提供的饭菜,都是柔软可口,便于老人们食用。他还特别体贴父母的心,从来不说自己老。他70多岁了,但是怕自己说老,父母会伤感。为了让双亲开心,他常常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把自己扮成小孩,在父母身边玩耍,甚至翻跟头,逗父母笑,让父母开心,每天都生活得很快乐。这是“养父母之心”。现在的人,能够真的用收入供养父母,就很难得了,很少有人注意让父母活得开心。曾经有媒体采访,就是说你们怎么样孝养父母,很多人都说,我要给父母买好的房子,买好的车子,带他们去旅游;我要努力工作,多赚钱。又采访这些老人家,你希望子女怎么样孝顺你?父母就讲,他要能多回来看看我,多陪陪我,我就心满意足了。所以,父母不是要我们有多少钱财,如果你能够多陪陪他们,让他们心里开心,他们就高兴了。

在广州有一位叫徐育采的人,1993年从医科大学毕业,在一个护老中心工作,他就特别懂得让老人开心。他每个月拿自己的工资给这些护老中心的孤寡老人过生日,买礼物送给他们,让这些孤寡老人感受到亲人的关怀。这不仅是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是孝敬天下的父母,真正做到了《弟子规》里面讲的“事诸父,如事父”。你看这个孝心多么感人!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孝敬他人的父母。

第三,“养父母之志”。志是志向,父母希望我们做什么样的人,我们就要努力满足父母的愿望。我们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孟母教子”的故事。孟子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带着他搬了三次家。第一次是住在坟场附近,孟子就跟那些人学做丧事,敲锣打鼓的。他母亲一看,不行。又把家搬到了一个市场附近,结果孟子就跟着商人吆喝做买卖去了。后来就又搬到一个学堂附近。这个学堂的人读圣贤书,小孟子就受这些读书人影响,变得热爱学习了。孟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圣成贤,因此有了历史上“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有一次,孟子放学回来,他母亲问他学习学得怎么样。孟子说,“差不多吧!还是那个老样子。”说话时漫不经心,他母亲就很生气,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来警告他:“你要中断学习,就好比我把这个没织完的布匹剪断一样,就一事无成。”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从此发奋读书,最后终于成为了“亚圣”。这就是“养父母之志”。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个例子,也是养父母之志。我们知道,《汉书》的作者是班固,但实际上《汉书》是由班固的父亲、班固和班固的妹妹三个人完成的。班固的父亲叫班彪,很有学问,他读了《史记》后特别感叹,赞叹司马迁写出这样好的作品,让中国的历史能够流传。可惜《史记》只记到汉武帝时期,于是班彪下决心把历史继续写下去。他收集了很多资料,经过长时间努力,终于开始写作。但是班彪寿命不长,只活到了52岁,还没写完就去世了。班彪的儿子班固受父亲的熏陶,学识也很渊博,决心继承父亲遗志,把《汉书》写完。结果,他一生遭受了种种挫折,但是依然没有放弃父亲的遗志。后来,他不幸遭到小人的诬陷,被判坐牢。在监狱里,他还是坚持写书。后来他被释放了,他仍旧继续在写。可惜,最后他也没有把这本书写完,在快要写完的时候去世了。班固的妹妹班昭,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女子,她继承了父亲和哥哥的遗志,最终完成了《汉书》这部巨著。这就是夫子讲的“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所以,我们真正能够做到“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才是真正的孝顺。延伸阅读:班固(32-92),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著有《两都赋》等。

在《感应篇汇编》这本书里面有一个例子,讲唐代有一个孝子叫崔沔,他的母亲双目失明,他到处为母亲求医治疗,不惜倾家荡产。他侍奉母亲30年,特别恭敬。晚上,甚至不脱帽子跟外衣,听到母亲召唤就马上提供服务。每当过年过节,或遇到良辰美景,大家相聚的时候,崔沔就扶着母亲赴宴,让母亲开心,和大家有说有笑,让母亲忘掉失明的痛苦。母亲过世以后,崔沔特别伤心,他祭祀母亲,决定为母亲终生吃素。他做官,收入很丰厚,但是他不把这个钱拿来自己享受,而是帮助他的哥哥和姐姐。崔沔讲:“父母已经过世了,我没有办法表达对母亲的孝敬了。想到她老人家在世的时候,牵挂的就是哥哥、姐姐、侄子、外甥这些人。所以,我要好好地厚待他们,这样或许能够安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后来,崔沔官做到了中书侍郎,他的儿子崔佑甫,也成了贤明的宰相。这个崔沔真是孝子啊。他的孝不仅孝养父母之身,也孝养父母之心,而且做到了孝养父母之志。我们真正要落实孝道,一定要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人都有各种贪欲,如不学习圣贤教诲,不明白道理,就只会天天为自己着想。你要真正做到孝道,就要放下这些。延伸阅读:崔沔,字善冲,唐朝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原籍博陵(今河北安平),进士出身。应制举,对策为天下第一,累迁祠部员外郎。睿宗朝转著作郎,开元中历秘书监太子宾客。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孝。

所以,一个“孝”字,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相传的命脉。这个“孝”字,是一切道德的源头!中国的汉字,是智慧的符号。我们看“孝”这个字,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字,代表了老一代和子一代融为一体,这就是孝道。

听父母话的孩子有福

一个人要想有成就,首先要从孝悌开始,从孝顺父母开始;孝为百善之先,百行之源。我们讲了很多古人的故事,这也让我想起自己。几十年来,我一生走得还算比较顺利。想想原因,很重要的就是从孩提时,我就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孩子。虽然也有让父母失望的时候,也有违背父母教诲的时候,但是大多数的时候,还是听从父母的教诲。

我从小生活在山村里,村子比较偏僻落后。那个时候我们读书,要走好几里的山路。每天我的母亲天还没亮就要起床,给我做早饭,吃了饭再去学校;下午从学校放学回来,到家天都黑了。现在想想,那时母亲真不容易。可当时,我没有这种感觉,只是越长大,就越能体会父母把我们培养大的不容易。想一想,我们正是这样在父母一点一滴的关照下,在父母一点一点的呵护下,最终才长大成人。我记得我工作时第一个月的工资,就寄给了父母。那时候恰好是我父亲的生日,我不能够回去,然后把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寄给父母,终于能够给父母减轻一些家庭的负担,当时自己心里觉得特别踏实。在读书的时候,我也是尽量努力勤工俭学,少给父母增添压力,解决自己的生活费,因为当时家庭环境并不是很好。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孝心,要能够孝顺,有这种孝顺之心,他才能够取得成就;他的一生,才能够吉祥平安。

我曾经听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这是他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他讲到他小时候,有一天一些男同学约好,准备一起去外面玩,去喝酒,开party。其中一位男生,因事回家了,结果他妈妈跟这个男生讲,今天晚上你就不用出去了,你和妈妈一起去健身、去运动,陪妈妈一起。结果这个男孩,本来也很想去聚会,但是想到父母的教诲,不能够不听从,结果他就没去。结果那一天,这些同学出去开party就出了事情。这些男生喝酒喝多了,结果非礼女生,发生了强奸女生的事件。后来,这些男生都被抓起来判刑了,被关进了少年劳教所,几年之后才出来。等到这些年轻人再出来,见到往日的这些同学,都非常不好意思。人生大好的时光就这样白白浪费了。这个男孩也是特别庆幸当天听了父母的话,如果不听父母的话,可能后果也和那些同学一样,说不定会被劳教。你看,就是这一念之差,人生的命运就完全不同了。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我有一个小学同学,就是如此。从小不听父母的话,长大以后,自然就成了这种不务正业的人。一开始他通过做一些非法的事情,也赚到了一些钱,赚到一些钱后,在家修了一栋房子,修得很漂亮。但是,用不义的手段得来的财富,终究会因不义的手段而失掉。有一年大年三十,他们家的房子就着火了,整个家烧得一干二净。这就叫“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你用不义的手段得到这些,最终会因不义的手段失去。一个人之所以做不义的事情,最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他不听父母的话,没有孝顺心。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懂得孝顺父母,这是我们人生成就的基石。没有这个基础,你将来成就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就好比一棵树,如果它长得很高,它的根扎得很浅,那风一吹它就倒了。

在这里,我再讲一个我的老师钟茂森教授行孝的故事。我这几年都在整理老师的讲座书稿。他从小是一个孝子,在母亲的教导下,特别孝顺。我们出了一本书,叫作《母慈子孝》,就是讲他如何接受母亲的教诲,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如何成长,最后取得了人生的成就。我们在这里特别抽取他在美国留学时期的故事。

他当时考上了广州的中山大学,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特别好,而且勤工俭学,把自己的学费都赚回来了。后来,他考上了美国的公费留学生,去了美国读书,在路易斯安那州读硕士和博士,硕博连读。当时因为家里并不富裕,所以老师从国内带去的东西不多,只带了一条毛毯。到了美国之后,连做饭的炊具都没有,不过正好有一位师兄刚刚毕业,他就把师兄用过的高压锅拿了来。那个高压锅的高压阀当时都已没有了,只有一个盖子,只能当一般的锅使用。老师就是一直用这个锅做饭,煮汤,一用就用了七年。他跟同学一起住,合租最便宜的宿舍,离学校比较远。冬天不开暖气,夏天也不肯开空调。冬天特别冷的时候,一条毛毯不够,就把衣服、书本都盖在床上,这样来过冬。每天穿同样的衣服,没有注重自己外在的这些打扮穿着,心里过得很充实。老师在美国第一年冬天的时候,1996年的1月7号,他给他母亲写了一封信。当时他是每两周给父母写一封信,每周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让父母安心。这封信有几个片断,我们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冬天的路易斯安那州挺冷,我们这晚上一般都在零度以下。有一天早上起床,竟发现天上飘落许多雪花。目前是最冷的时候,我可以挺过来,便可省些钱,无需买棉被了。尽管冷,我仍然保持每周一两次的冷水浴。在冷水浴时,我可以锻炼自己毅力。我目前的学习生活都较单调,每天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饭菜,走同样的路,读同样的书。我尽量让自己在单调中求单调,使自己躁动的心熄灭。我每日早晚警示自己,安住单调的生活,做至少七年的机器人,直至获得博士学位为止。因为我深深懂得,我来美国不是享受的,而是在欠着父母的恩德,花着父母的血汗钱,若不努力读书,天理难容。所以我突然很喜欢寒冷的冬夜,因为在冬夜里,我才能体会“头悬梁、锥刺骨”的精神,才能享受范仲淹“断齑划粥”的清贫。这个星期五晚上,下了一场冻雨,格外地冷。然而我的进取心却比任何时候都强,我要以优秀的成绩供养父母。妈妈,请您放心,您的儿子向您保证,向您发誓,我一定会孝顺您,把孝顺放在第一位,把事业放在第二位。

当老师的妈妈接到这封信的时候,大家想她是什么感受?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如果你有这样一个孩子,你会怎么样?现在的父母可能会想,这个孩子,你没钱买棉被,我赶紧给你寄点钱;你去买个锅吧,要多注重营养,不要只吃同样的饭菜。当时我们老师,每周只买一次菜,跟同学搭便车去超级市场买菜,凡是市场上最便宜的菜就买回来,每餐都是吃红萝卜、包心菜。当时他的奖学金是每个月800美元,对一个中国留学生来讲,这个奖学金是很不错的,生活是完全够用的。他也是学习范仲淹“断齑划粥”的精神,把800美元分成三份,一份是200美元寄给母亲,100美元寄给父亲,剩下500美元自己用。这500美元继续划分,除了自己学习生活的必需费用,省下的钱每周打一次长途电话。当时打长途电话费用非常高,而且每年得回来探亲一次,需要机票钱。当时他的同学都跟他开玩笑,你这个奖学金不错,你省着点用,可以买一部车。他没有买车,而是骑着一辆简陋的脚踏车,冒着风雨上学。虽然生活很穷苦,但是心里很踏实。在这个时候,老师的母亲给了他鼓励,而且鼓励他加强进取的志向。我们在这里,也把我们老师的母亲写给他的回函,给大家读一下。

她讲道:“寒冷能使人如此理智和坚强,感谢路易斯安那州的冬天,感谢清苦无欲的生活,它使人恢复性德之光。”美国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先生,他每天做的祈祷是什么?“神啊,多降下点苦难给我的儿子,因为只有在苦难当中,他才能够成长。”

老师的妈妈说:感谢路易斯安那州的冬天,感谢这种清苦无欲的生活,他使人恢复性德之光。什么是性德之光呢?这个“性”就是《三字经》开头里面讲的“人之初,性本善”的“性”,是本性本善,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善。孟子讲,“人人皆可为尧舜”,这个是我们的本性。但是我们的本性为什么显发不出来呢?就是被我们的习性遮盖住了。我们有自私自利,我们有各种不善的念头,只是想自己的欲望,这样本性就被遮盖了。我们怎么样恢复本性本善呢?就要从修德开始,从孝开始。孝是修德的根本。钟老师在读书的时候,因为心里想到要赶紧完成学业回报父母,生活尽管单调枯燥,但在这种单调枯燥的生活当中,不亦乐乎。他给自己规定了七条规矩:第一,不看电影电视;第二,不逛商场;第三,不留长头发;第四,不穿奇装异服;第五,不乱花钱;第六,不乱交朋友;第七,不谈恋爱。他坚持这七条,一门心思就是学习,所以在美国学习时的成绩特别优秀,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当时他的老师也特别严厉,在老师的悉心栽培下,他的成长也很快,仅用四年就完成了本该七年完成的硕士博士的全部课程。这在他们当时,在他们学校,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这就是孝心创下的奇迹。所以,后来我们老师在美国找工作的时候,他的老师给他写的推荐函,说他是他学术生涯以来遇到的最优秀的学生。所以,他的老师的推荐函力度特别大,当时就有两所大学请我们老师去做教授。

老师当时只有26岁,就登上了美国大学的讲台。后来,他听从自己老师的召唤,从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著名的昆士兰大学金融系当教授,教金融。后来,又听从父母和老师的召唤,把自己高薪水的教授工作舍掉,来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工作,当一名弘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