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第2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2 16:43:32

点击下载

作者:李世珍,李传岐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第2版)

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第2版)试读:

前言

《常用腧穴临床发挥》一书自1985年出版至今已30余年了。其间曾多次印刷发行,先后被译成日文、韩文和英文出版发行,享誉国内外。由于该书已脱销多年,国内外针灸学者索求者络绎不绝,出版社亦多次敦促重修再版事宜。然而再版绝非为原书原貌的重现,必须要有新认识、新理论的充实,必须要对腧穴功能再验证、再完善、再提高。自该书出版后,家父就带领我们继续对腧穴进行临床研究,又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并探索认识了一些新腧穴。这些经验及新认知的腧穴都有必要充实到该书中,对一些腧穴配伍及功能亦要作一些调整,特别是对不太符合临床或不适宜临床的处方必须要修正。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努力,本书再版工作终于就绪,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给广大读者。

此次重修在原版的基础上作了如下调整:删除了各经脉概论中的【经别的循行路线】【络脉的循行部位及病候】【经筋的分布部位及病候】;新增加了印堂和天柱两个腧穴;对于一些腧穴的功能主治作了部分修正;对个别腧穴在临床应用方面的不妥之处进行了修改纠正;补充和完善了一些腧穴的功效主治及配伍应用;增添了一些典型案例。《常用腧穴临床发挥》一书是集李氏4代人的临床经验结晶,对腧穴的认识是通过临床不断积累完善的。该书自出版后的30多年里,家父带领我们(李氏针灸第5代传人)继续对腧穴功能、配伍组方、辨证论治进行临床探索研究和总结,又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相继完成了《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祖传针灸常用处方》两部作品。自此,“李氏针灸”的针灸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建设终告完成。同时,也为该书的再版修改提供了相互印证的理论支撑和统一规范的腧穴运用。

科学在发展,理论在进步。积累经验就会有新的认识,善于总结就能得到理论上的升华。该书在修订中原拟新增4个腧穴,后感到其中对阴谷、曲泉穴的认识还不十分成熟,故而仅增添了印堂、天柱两个腧穴。天柱穴的临床研究是从治疗颈椎病开始的,尔后又用于治疗脑瘫颈项不支的壮筋补虚和颈项强硬的息风止痉、柔筋缓急,对该腧穴功能新用的认识日趋成熟。而对印堂穴已有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此次经过整理,已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此穴。印堂穴本为经外奇穴,但其运用却远远超出了奇穴的主治范畴。随着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印堂穴所处的位置正在督脉的循行路线上,其通督解痉、清脑安神、息风潜阳、醒脑开窍、疏风清热等功效亦当属督脉,故而本书要为印堂穴正名,使之归属于督脉。在该穴的【腧穴归类】中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广大读者参与讨论。又,初版中某些名词术语现已废用,从纪念李世珍先生角度考虑,如不影响读者阅读,也予保留。“李氏针灸”对腧穴功能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例如关元、气海二穴补肾阳、益肾气为主要功能,常用于肾气、肾阳不足的诸多病证。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二穴用泻法具有调冲任的功效,用于冲任失调的妇科病证收效显著,故而此次增添了二穴用泻法调理冲任的作用,完善了二穴的功能效用。实践是最好的验证,有的腧穴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来修正的。例如中脘穴,中脘是一个和胃化痰的腧穴,主要用于胃失和降和痰湿痰火的病证。用补法确有健胃补中之功,但在临床上应用极少,非大虚大亏、纯虚之证不得不用外,一般少补为宜。在原著【讨论】中已经阐述了中脘穴多用泻法之由,以及可代之的腧穴,等等。然而有些读者并没有完全理解其深层含义,来信反映中脘穴用补法操作后出现了中满不欲饮食的现象。此次修改删除了“用补法,健胃和中”的内容。一则是突出了腧穴的主要功能,二则也可避免读者的误解而带来不必要的误治。有鉴于此,对于其他部分腧穴也作了相应调整,力求腧穴的功效精专。家父生前对书中的86个腧穴一一进行了梳理、检验,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为此次的再版作了大量的铺垫工作。家父一生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所积累的经验是经得起检验的,是不掺任何水分的。比如他要观察腧穴功能、诊疗效果,必须是在病人停止其他疗法,单靠针灸治疗下进行的,不然失真的情况就太多太多了。记得2002年随家父一同到日本讲学,日本一患者(针灸医生)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口中发咸,吃什么东西感觉都是咸味的,原因是饮用深海水后出现的,第一次饮用深海水后即感口中发咸,第二次饮用后口中发咸加重,已持续一年多,多种方法治疗无效。家父仔细辨证后认为她的病证是由肾虚所致,经针补双复溜穴三次而收效。我们回国后该患者接由日本的医生继续治疗十二次而告痊愈。家父一直惦念着想索得一份完整病例资料,直到2005年我再次去日本讲学得到了这份完整病例时,家父已仙逝。日本学者纷纷遥祭恩师,出版界出专刊纪念他,认为他是鉴真东渡第二的中国针灸大师。

作为针灸界泰斗,国家级名老中医,家父一生为针灸医学的发展殚精竭力。他常给我们说,你奶奶吃斋念佛行善事,我们著书立说,把我们的经验传播出去是行最大的善事,不要保守,不要只把它看成家传的东西固守起来,我们要把这一家之言变成百家之言。如今他老人家的遗愿正在实现,三部著作在国内外传播,桃李满海内外,日本、韩国、美国的高徒在宣传着李氏之学,也望购得本书的学者加入弘扬针灸医学的队伍中,为针灸这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共同努力。李传岐2011年8月于宛初版前言《常用腧穴临床发挥》始著于一九六二年,志将家传四代百余年的针灸实践经验撰著成书,传授于世。

在撰写成书的过程中,时刻未敢稍懈,挤暇时紧张而又静心地撰写,频于废寝忘食偷隙撰著,回旋崎岖,迟至今日终于面会于世了。

先父李心田,业医五十年,精究针灸医术。他根据临床实践和先祖之教诲,对腧穴功能、腧穴配伍、穴若药效、以针(灸)代药和针灸辨证施治进行了探讨,撰著《针药汇通》一书,独抒心得,义理昭然,发前人所未发,为古书所不载。草创成书(一九四五年)之后,宛境同道和学者们求取书稿,传阅转抄。临床应用,得心应手,众赞医术精湛。先父为启迪后学,益臻圭臬,不惜晚年体衰多病,又经十余年的静心增补,内容赅备,当欲脱稿之际,先父长逝,未能刊印,终成遗憾。

余承先父之遗志,以《针药汇通》为基础,集三十年来之临床经验(积累了几千份典型病例,随访万余人次),撰成尚未脱稿的一本《针灸医案集》(约三十万字),为本书奠定了实践和理论基础。

全书分十六章,共八十九节。是按十四经和经外奇穴选撰常用穴(八十六穴)的。除第一章总论三节外,其余按经序章,以穴列节。每经有一概论,从其经脉、络脉、经别、经筋的分布和病候以及该脏和该腑的生理、病理和腧穴的分布,概述该经腧穴的治疗范围及特点,然后分节论述所选的常用穴。

每个常用腧穴分十个部分,即:概说、治疗范围、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病案举例、腧穴功能鉴别、腧穴配伍、讨论、歌括等。其【概说】是概括地述说该穴的特点、主治范围及其他;【治疗范围】是以脏腑经络学说和腧穴特点为基础,论述其治疗范围及其他;【功能】就是列出使用补、泻、艾灸、放血等法所起的作用及相当于哪几味中药的功效;【主治】是列出该穴所治的病证;【临床应用】是从【主治】项中列举几个病、证,阐述它治疗哪些类型的病证,能起哪些作用,哪些方面需要禁忌,与某穴配治所发生的疗效等;【病案举例】是针对每个腧穴列举二至六个典型病例,以示疗效;【腧穴功能鉴别】是与某穴或某几个腧穴配伍相当哪个治则,或相当哪个中药汤方;【讨论】包括针感走向、经旨浅识、临床见闻、注意事项、历代医家经验等以及对有关问题的探讨和不同见解等等;【歌括】是用七言句编成四句、六句或八句一首有韵的歌诀,概述它的位置、所属经、所属穴、功能、主治范围、针刺深浅、补泻多少以及相当药物和注意事项等。

是书,以先父“精于针灸,熟读脏腑经络,渊博经典经旨,明晰腧穴功能,重视辨证取穴,用穴精少功专,诚如是则临床不致刻舟求剑,按图索骥和广络原野”的教诲为准绳,从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和经络和脏腑之间的联系,腧穴的所在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以及临床实践,分析腧穴,认识腧穴,应用于临床的。不是把腧穴教条地扣在某个病证中,使腧穴不能舒展其应有的作用。在治疗方面,注意掌握局部与整体、经络与脏腑、脏腑与脏腑、腧穴与脏腑经络、疾病与脏腑经络的关系,重视整体治疗辨证取穴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治病必求其本的治疗法则。

鉴于前述,爰名本书为《常用腧穴临床发挥》。其腧穴功能、治疗范围、穴若药效以针代药、整体治疗辨证取穴和对经旨、经文的探讨是该书的精髓。它给针灸学科丰富了内容。为针灸医疗、科研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是书,虽有四代百余年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但由于个人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有限,特别是撰著成书,尚为初步尝试,难免有谬误和不足之处。恳请同道们惠言赐教,以便今后修改提高。

本书在编写、修改、核对、抄写过程中,承蒙王晓风、李春生、吴林鹏、李传岐和本院针灸科全体同志的大力协助,并提出宝贵意见,特此敬致谢忱。李世珍一九八三年中秋于豫宛说明

1.此书所用的补泻法,与明代陈会《神应经》中的捻转补泻法相同,其捻转补泻时间的长短、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根据病情和病人耐受程度而定。一般来说,泻法是:刺入欲刺的深度,出现针感后进行捻泻,每隔五至十分钟捻泻一次,每次捻泻半分钟至三分钟(患野取穴捻泻时间较短),捻泻二至三次,留针十五分至三十分钟拔针;患野取穴局部疗法,有时泻法与强刺激相配合。补法是:刺入欲刺的深度,出现针感后进行连续地捻补三至五分钟,甚至十分钟(严重虚亏或虚脱患者捻补时间较长),即拔针。有时补法与弱刺激相配合。

2.书中的“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不像明代徐凤在《针灸大全·金针赋》中叙述的操作手法那样复杂。本书的烧山火手法是:刺入欲刺的深度,出现针感后,刺手拇、食二指向补的方向捻转后,紧捏针柄(使局部肌肉紧涩,以免深刺)向下适度地按压,使之逐渐产生热感;透天凉手法是:刺入欲刺的深度,出现针感后,刺手拇、食二指向泻的方向捻转后,紧捏针柄(使局部肌肉紧涩,以免将针拔出)向上适度地提针,使之逐渐产生凉感。这种操作方法比较简单,易于掌握。

3.书中“用补法配烧山火”,是用捻转补泻法中的补法,捻补后再配烧山火手法,可收温补的作用;“用泻法配烧山火”,是用捻转补泻法中的泻法,捻泻后再配烧山火手法,可收温散的功效;“用泻法配透天凉”,是用捻转补泻法中的泻法,捻泻后再配透天凉手法,可收清散热邪的作用。

4.书中腧穴的功能相当某些药物的作用,是指相当它(这些药物中的某一作用)与该穴功能有关的作用,不是相当它的所有作用。其【腧穴功能鉴别】是从其共性中相较其个性。至于各腧穴另有的特殊作用,不在其互相比较之内。

5.书中提及一些腧穴的针感(感应通传)能走向较远之处。其方法是:进针后(多数是针尖略向意欲走达的方向进针),局部针感出现,术者拇、食二指向补(用补法时)或泻(用泻法时)的捻转方向紧捏针柄,使之针感循经(少数不循经)逐渐走达远处。不需配合《金针赋》中记载的:“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的按压法。

6.书中所配治的腧穴,除患野取穴和循经近刺用的是单侧腧穴外,凡循经取穴、辨证取穴,都是取用双侧腧穴。因此【临床应用】项中未提及所用腧穴是双侧或是单侧,而【病案举例】项中所用单侧腧穴写明了左或右侧,所用双侧腧穴未写双字。

7.【歌括】中记载的腧穴针刺深度,都是一般常规深度。根据病情和体质的差异,其深度亦有所不同。

8.书中十四经经脉的病候,是依其各经特点、循行部位和临床实践,并参考《灵枢·经脉》篇中有关内容拟出的。

9.具有整体作用的腧穴,之所以能治疗众多的病证,是指依其功能能治疗这些病证中的某个或某几个病理类型,或疾病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症状。

10.《灵枢·脏腑病形》篇中“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是指阳经的腧穴而言。但有些荥输穴不限于仅治经病,有些合穴而无治疗腑病的功效。本书以临床实践为依据,不拘泥于这些经文。

11.八会穴中的有些会穴,其疗效并非如其名,如脏会穴并非能治疗五脏病,腑会穴并非六腑病均可治疗。本书对此类穴加以说明。

12.本书所选取的《伤寒论》条文,均按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伤寒论讲义》(一九六四年版)的文字和号码。

13.《灵枢·寿夭刚柔》篇中“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俞;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的选刺腧穴方法,其中有些腧穴的疗效不符合临床,就不依此引经据典。

14.五输穴配五行属性用于临床,有些腧穴其生克关系较牵强附会。因此,本书对于不切合临床实际的腧穴属性,仅提及所属行性,未以此论及效用。

15.【主治】项中有些病、证名称下边加有“·”符号,以提示举例于【临床应用】,便于查阅。

16.《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中“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和《难经·六十八难》中“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有些腧穴疗效并不符合临床,本书尚未提及。

17.书中十二经经筋的病候,是依其各经经筋特点、循行部位和临床实践,并参考《灵枢·经筋》篇中有关内容而拟出的。

18.【歌括】中的药物,是缩写【功能】项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味或几十味药物。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经络与腧穴

针灸治病,同中医临床各科治病所依据的脏腑、经络、阴阳、五行、四诊、八纲等中医学理论完全一致,其中与经络学说更为密切。历代医家,以腧穴为基础发展了经络学说,又以经络学说为指导,不断地丰富了腧穴的内容。经络同腧穴有着密切的关系,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交会于体表的部位。它们在生理、病理和治疗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经络和腧穴是针灸治疗的基础。针灸腧穴治疗疾病,主要依赖于经络的作用产生疗效。1.经络的联系属络与腧穴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各条经脉都有一定的分布部位,各个脏腑都与一定的经络相属络,各个组织、器官、脏腑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经络则是人体内外、上下、左右、表里的主要联系者。经气的循行传注、转输营养、运行气血、传导反应、调节平衡等功能活动,均以经络的联系属络为基础。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脏病会涉及到腑,腑病会影响到脏。例如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会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发生尿频、尿急、尿闭等;脾阳不振,失其健运,就会涉及到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发生反胃、呕吐、腹胀纳呆等,同时胃的功能失常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发生腹胀、泄泻、消化不良等。再如六经的传变和并病、合病等,这都与经络的属络有密切关系。《伤寒论》运用的六经辨证法则,也是以经络的联系属络作用为基础的。太阳病的头痛、项强,少阳病的胁痛、耳聋,都是依据经络循行部位而确定的。

在治疗方面,取温补肾阳的腧穴,治愈膀胱气化功能失常的病证;取温补脾阳的腧穴,治愈胃腑受纳腐熟功能失常的病证;取泻太阳经的昆仑穴治愈太阳病的头痛、项强;取泻少阳经的丘墟穴治愈少阳病的胁痛、耳聋,以及循经取穴,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等取穴方法,都是借经络的联系属络通路发生疗效的。2.经络的转输营养与腧穴的关系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健康人的阴平阳秘,气血旺盛,脏器濡养等,主要是由于经络能输送营养物质到全身各部,从而保证了全身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例如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肝受血而能视和五脏藏精,六腑传化以及皮肤的色泽、毛发的萎荣,等等,这都与经络的转输营养作用有密切关系。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任何原因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都会出现如肢体麻木、疼痛、无力或肌肉萎缩、毛发枯萎等病证。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目出现的夜盲症,肾阴不足出现的眼干昏涩、咽干,血不养筋出现的肢节无力等,这些都与经络的转输障碍有密切关系。

在治疗方面,取通畅经络的有关腧穴,使转输营养的经络径路通畅,则肢体麻木、疼痛、无力和肌肉萎缩、毛发憔悴就可治愈。取补益肝血的腧穴(补)治愈夜盲症;取补益肾阴的腧穴(补)治愈咽干、眼干;取补益阴血的腧穴(补)治愈贫血;等等,这都是通过改善经络的转输营养作用而治愈疾病的。3.经络的传导反应与腧穴的关系

经络的相互维系,经气的功能活动与经络的传导作用有密切关系。在正常的情况下,体表感受外界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反应于内脏,内脏功能活动通过经络的传导反应于体表。机体能抵御外邪,保卫机体,适应自然界各种环境的变化,也都与经络的传导反应有密切关系。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有病,体表相应部位出现特殊感觉或反应物(如压痛点、敏感带、放射性疼痛,或结节状、条状反应物等)。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小肠病者,小腹痛……当耳前热”。又如肝胆火旺循经上扰的耳鸣、耳聋或中耳炎;阑尾炎多在上巨虚处有明显的压痛反应;等等,这都是通过经络的传导反应于体表出现的征象。同样体表病变,能内传脏腑,如疔毒归心和“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等,则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地向内脏传导反应。

在治疗方面,上巨虚能治疗阑尾炎,神门穴能治疗疔毒归心,针刺肝经的太冲穴能治疗肝病,都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的传导作用发生疗效的。针泻丘墟穴,酸胀感觉循经上行走达于耳部,治愈了耳病;针泻内庭穴,酸胀感觉循经上行走至咽部、齿部,治愈了咽痛、齿痛,这是通过经络的由体表某部传导于体表的另一部位发生疗效的。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气血失调等病证,是经络阻滞影响传导所出现的,而通过针灸有关腧穴通畅经络,改善经络功能,即可疏畅气机和调和气血。人中、涌泉、十宣等穴的开窍启闭作用,也是通过经络的传导功能发生疗效的。4.经络的调节平衡与腧穴的关系

经络的调节作用,可使脏腑组织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内外协调,阴平阳秘;可使脏腑之间的生理功能活动相辅相成,互相制约。脏腑、肢体、五官等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左右保持着统一而又协调的有机配合,主要与经络的调节平衡有密切关系。

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中,当某种因素导致某部经络失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时,另一部分经络就给予调节。脏腑之间,由于经络失其调节,就会出现如心肾不交、脾虚及肺、心脾不足、肝乘脾土等病理变化,就会出现脏腑彼此之间的太过或不及和上下、升降失调的病理变化。例如肝主升发,升之太过,肝阳上亢,则头痛、眩晕、面赤、耳聋等;脾气主升,气虚升之不及,则头痛、眩晕;肺主肃降,降之不及,则咳嗽、喘促;肺气肃降太过,则气促、气虚下陷;胃腑主降,应降反升,则恶心、呕吐、纳呆食少,甚至呃逆;上不制下,气虚下陷,则子宫脱垂、脱肛、遗尿等;下不制上,肾不纳气,则呼多吸少,动则气喘。

在治疗方面,如泻足三里、公孙,和胃降逆;泻百会、太冲或行间,平肝潜阳;补气海、太溪,补肾纳气;补百会、合谷、足三里,升提下陷之气;补复溜、泻神门,交通心肾;等等。又如口眼斜、半身不遂,针刺健侧腧穴而愈病。这都是通过改善经络的调节平衡作用而获得疗效的。针灸的补不足泻有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也都是调节平衡的具体用法。

总之,腧穴之所以具有众多的治疗作用(如补气、养血、补肾、平肝等),主要是以经络的联系属络作用为基础,通过通畅经络,增强经气,改善经络的转输、调节和传导功能而发生疗效的。腧穴具有的双重性调整作用,如神门有补心和清心、三阴交有养血和破血、足三里有通便和止泻的作用等,虽然与补泻手法有密切关系,但也必须在上述条件下才能产生。所谓阴难急复,阳当速固,顾阳为其急务,是因阴液是机体功能活动的源泉,其化生转输散布全身,要有一定的时间过程,而阳气(包括原气、宗气、营气、卫气和脏腑之气等)是机体功能活动的动力,运行快速。施用温补元阳或回阳固脱之法,通过经气(包括营卫以及对气血的运行起着主导作用的宗气和原气)的作用,能很快地挽回垂危之阳。

经络的生理功能,即是经络的气化作用。经络之所以有转输、传导、调节等功能,实际上是经气的作用。所以针灸腧穴治疗疾病是通过经气取得疗效的。经络是依其经气而营其正常生理活动的,经气又赖经络的通畅发挥作用,经气的运行失常,就会形成经络的病理变化,经络的阻滞反过来又会影响经气的功能活动。因此,针灸腧穴既要重视通畅经络,还应注意改善和调整经气,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经气就是经络之气,它源于脏腑之气,是经络营其正常生理活动的动力。经气的虚实,又决定于脏腑的盛衰。因此,经络与脏腑之间有着标与本的关系,两者是密切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经络病变可以影响脏腑,脏腑病变又可反映到经络上来。因此,我们应该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分析疾病、诊断疾病,才能恰当地选配腧穴治愈疾病。《灵枢·经别》篇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和《灵枢·经脉》篇所说的:“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早已概括地说明了经络学说应用到生理、病理、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重要性。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明辨经络是施用针灸选取腧穴的前提。第二节 腧穴功能的探讨及应用

人们对腧穴功能的认识,是通过长期大量的医疗实践获得的,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目前,虽然对腧穴的功能及其治病机制有了一定认识,但仍处在探讨研究阶段,需要继续在实践中深入探讨,系统研究,使之更加完备。1.探讨腧穴功能的目的

腧穴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接受针灸的刺激;二是反应病痛(病候);三是防治疾病。其中以防治疾病为腧穴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病候的表现并不全在腧穴,反应于腧穴的异常现象,只能看作是全身证候的一个部分。腧穴作为接受针灸治疗的刺激点来说,从压痛点或自发病痛点来选定腧穴可算选取腧穴的一种方法,而这并不是针灸取穴的全部方式。离开腧穴的反应点只谈刺激点,或专门探索反应点来决定腧穴,都是片面的。如对每一病证都按压痛点(反应点)来取穴,就会使针灸治疗停留于阿是穴法的初级阶段。

根据过敏点(反应点)来取穴,其反应点也就作为刺激点,但当无特殊反应点时,仍可按照主治腧穴施行治疗,此时其刺激点并不兼有反应变化。例如肺结核在肺俞穴处出现反应点,可在肺俞穴加以针治,阑尾炎在上巨虚出现压痛反应点,可在上巨虚穴加以针治。而当其不出现反应过敏点时,也还是要按其证候取施肺俞、上巨虚进行治疗。可见针灸取穴,不能完全以痛点(反应点)的出现为依据,而必须从全身证候综合诊察,并进行整体治疗。

腧穴(刺激点)→经络→脏腑,脏腑→经络→腧穴(反应点),联结成为从内及外与从外达内的治疗反应通路。反应点,是腧穴在辨证阶段的运用;刺激点,是腧穴在施治阶段的运用,而防治疾病则是腧穴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探讨研究腧穴所具有的基本特性─腧穴功能,尚需针灸同道们共同努力。

腧穴是增强和改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针灸体表刺激点。探讨腧穴功能的目的,就是通过探讨了解腧穴功能对疾病的疗效和对机体内在的影响,灵活地掌握运用腧穴,而不致受某穴治某病所局限,或墨守成方,呆板地选配腧穴。

历代医家对于腧穴的功能及临床应用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如“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治脏者,治其俞”“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等等。这对指导我们临床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去研究腧穴功能,不掌握腧穴功能特性,只是机械地搬用古人经验,死记某穴治某病,某病取配某几个腧穴,孤立地认识疾病,机械地使用腧穴,教条地选穴配方,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使我们在临床上受到限制,特别是遇到复杂病证或治疗无效的病证时,往往会束手无策。就是治疗,也是取穴不清,治证不明,病轻不知其因,病重不知其故。

以腰痛、头痛为例:

针灸治疗腰背痛、头痛,同样是根据病因、病机、疼痛特点及其体征等,运用四诊八纲,进行辨证施治,选取腧穴的。如果仅根据“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等,不分病理类型和辨证,凡是腰背疾患都取委中穴,凡是头痛、偏头痛都取列缺穴,就不够全面,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

有人治疗急性肠梗阻这样取穴配方:

常用穴:天枢、关元、上巨虚、下巨虚;备用穴:腹痛选加中脘、合谷、大肠俞、次髎、脾俞,呕吐加足三里、内关,便秘加大肠俞。本来大肠募穴、小肠募穴、大肠下合穴和小肠下合穴配伍,就有通肠开结、消导积滞的作用,取这些穴呕吐、腹痛、便秘等主要症状便可随之而愈,没有必要再加备用穴。如果为了防止服药后呕吐而取内关是必要的。本病主要矛盾是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腑气机不通,不通则痛,气滞则腹胀,气逆则呕吐,大肠闭结则便秘。此四大症状改善与否,主要看呕吐、腹痛、排气和排便的情况如何,不能把这一系列的证候分割开来。这种取穴配方,既违背了辨证取穴原则,又是取穴不明的具体表现。

以通利小便为例:

通利小便的腧穴很多,取穴不当会起反作用。中极、关元、肾俞、阴陵泉都有通利小便的作用,但它们能使小便通利的机制各不相同。中极增气化、开水道以利小便;肾俞补肾气、益气化以利小便;阴陵泉助运化、行水湿以利小便;关元壮元阳、助气化以利小便。其因在于中极是膀胱之募穴,肾俞是肾经经气输注于背部之腧穴,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之合水穴,关元是小肠募穴、壮阳要穴之故。如果属于肾阳不足,膀胱不能化气而小便不利,可取补关元或补灸肾俞,若取泻中极通利小便,反使小便更为不利;如属膀胱湿热壅结而小便不利,应取泻中极清利湿热,通利小便,若针补关元或中极,则湿热壅结更甚,小便更为不利。2.探讨腧穴功能的基础和条件

腧穴分布在一定的经脉循行通路上,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之所在。腧穴由于经络的内外联系而与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等息息相通。因此,探讨腧穴功能,必须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腧穴部位和特定穴为根据,以针刺补泻、艾灸、放血等方法为条件,通过辨证施治,究其临床效果,则是对其腧穴功能正确性的最好验证。

以合谷为例:

手阳明经脉、经别循行于头面,本穴针感沿本经走达口、鼻、面、齿等处,以上部位的病证又多因风热、风寒、热邪郁结所致。该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肺与大肠相表里,因此,本穴具有祛风散邪、清散阳明经邪热、清泻头面诸窍热邪的功效。

以神门穴为例:

要从神门穴的位置、所属经脉、五行所属、所用补泻法以及经脉的相互联系和心同他脏的关系入手,探讨该穴的功能。神门为手少阴心经的腧穴,是心经的原穴和子穴,五行属土。心主血脉又主神明,五行属火,本穴五行属土,火能生土,故为心之子穴。阴经输穴,输原合一,又为心之原穴。原穴能补能泻,故用补法有补心气、养心血、安心神的作用,实者泻其子,用泻法有清心火、宁心神、通心络的功效。基于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阴、足少阴经脉和足阳明、手太阴、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阳经别的循行及其相互联系,心与肺、脾、肾、肝、胆、胃、小肠的关系密切。因此,同心有关的病证,如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肝血虚、心胆气虚、心肺气虚以及胃不和则卧不安等病证,都可配取神门穴施治。针刺补泻法对于腧穴功能的改变起着决定作用。若以泻为补,或以补为泻,均可导致相反的效果。

以艾灸神阙穴为例:

神阙穴之所以有温补下元、振奋中阳、回阳固脱、逐冷散结、温通血脉等功效,是与所在部位和艾灸等(包括其他灸法)的作用分不开的。神阙位居于脐,脐位大腹中央,是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介于中下焦之间,脐下肾间动气之处。艾叶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等。神阙借助艾绒燃烧温热之力,渗透皮肤,深达内部而起到以上功效。

以曲泽放血为例:

曲泽之所以有凉血解毒、开窍启闭、消散郁热、行血祛瘀等功效,是因该穴为心包络经的腧穴。心主血脉,又主神明,五行属火,心包卫护其外,代心受邪而为病,“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依据“宛陈则除之”“泄血开闭”“泄其血而散其郁热”的治疗原则和治病机制,通过在曲泽放血,对心、心包、血和血行有一定作用。如气滞血瘀的病证,放血即可行血散瘀,血瘀散,络脉通,疼痛自止。故曲泽有行血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放血即可散热,散热即可清心火,心火得清,心神自宁,故曲泽放血有清心安神、散热除烦的功效。3.腧穴功能的临床应用

掌握腧穴功能方能使腧穴应用广泛,选配腧穴精专和辨证取穴恰当。(1)掌握腧穴功能,腧穴应用广泛:

药物和腧穴虽然治病途径不同,但都是通过解决机体内在矛盾而治愈疾病的。认识腧穴,分析腧穴,如同认识和分析药物一样,只有辨明腧穴功能和其对机体的联系及影响,才能更广泛地运用于临床。

以太冲穴为例:

太冲穴有疏肝解郁、理气散滞的功能,临床上凡属肝气郁结、肝气横逆、肝乘脾土、肝气犯胃、肝胆失和、气滞血瘀等所导致的胃痛、胁痛、泄泻、痛经、月经不调等病,均可取泻本穴以治其本。太冲穴又有平肝泻火、息风潜阳的功能,临床上凡属于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风内动所导致的病证,均可取泻本穴以治其因。

再以复溜穴为例:

用补法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凡属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水不上承,心肾不交;子盗母气,肺阴耗伤所致的病变都可取补本穴以治其本。

又如三阴交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凡因瘀血所导致的病变或伴有的症状,均可取泻本穴。本穴有养血的功效,凡因血虚所引起的病证或伴有的症状,均可取补本穴。所以说,只有掌握了腧穴功能,才能使其在临床应用上更为广泛。(2)掌握腧穴功能,选配腧穴精专:

用穴在精,不在多,只有明辨腧穴功能,才能少而精地选配腧穴。如针治一例肾阴不足,肝阳上亢之眩晕病人,症见头晕、目眩、头痛、耳鸣、腰部酸痛等,施用患野取穴的局部疗法,头晕头痛针风池、百会,耳鸣加听会,腰痛加肾俞、大肠俞,取穴虽多,但疗效并非满意。若用育阴息风潜阳之法,针补复溜,泻太冲,整体治疗,取穴虽少,疗效却好。

腧穴配伍是严谨的,只有掌握好腧穴功能,才能精巧地配穴组方。例如:泻神门有清心火的作用,补复溜有滋阴补肾之功,二穴配伍具有滋阴清火、交通心肾的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之证;补合谷有补气的作用,补三阴交有养血之功,二穴配伍具有补益气血之功效,适用于气血双亏之证;补神门有补心气的作用,配补三阴交有补脾益血的作用,二穴配伍适用于心脾不足之证;补关元能壮命门火,补肾俞能补肾壮腰,补太溪有补肾气作用,三穴配伍,温补肾阳,壮腰益髓;针泻通于阴维脉的内关穴有理气和胃作用,配泻通于冲脉的公孙穴有通肠和胃、降冲逆之效,二穴配伍具有理气降逆、和胃通肠、宣通上下的功效。

药物的组合,成为汤方剂型;腧穴的配伍,同样也成为精当的处方。穴有各自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腧穴处方,往往具有药物处方所不能发挥之效。针灸与其他各科治病都是一样的,属于某某证,用某某汤方;属于某某证,用某某腧穴(方)。如属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之证,针补合谷、足三里、百会补中气,类似补中益气汤之效;阳明气分热盛,针泻合谷、内庭清阳明之热,类似白虎汤之效;痰湿内阻,风痰上扰,针补阴陵泉,泻丰隆、百会,祛湿化痰息风,类似半夏白术天麻汤之效;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泻神门补复溜,滋阴清火,交通心肾,类似黄连阿胶汤之效;肾阳虚衰,补关元、复溜、肾俞,温补肾阳,类似金匮肾气丸之效;等等。(3)掌握腧穴功能,辨证取穴恰当:

中医学的治病精髓就是辨证施治。对于一个病证,首先要通过四诊八纲,辨别其属何种类型的病证,然后根据其病理类型选穴配方。若辨证明确,而用穴不当,如不明腧穴功能,不能依证选穴,病必不能达到预期疗效,终将为糊涂之师。

如治疗一例患两年多慢性结膜炎的病人,使用温中散寒之法,针灸五次痊愈。是因急性结膜炎失治误治而转为慢性,久服寒凉药品,致使寒滞中焦,脾胃乃伤,真火不升,浮火不降,久久不愈。施用温中散寒之法,泻灸上脘、中脘,温散中焦寒邪,使寒邪消散,真火上升,浮火下降,故不仅眼病治愈,胃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脾胃虚寒之证也随之治愈。

又如热痹证:

症见一处或多处关节肿痛,或红肿热痛,得凉则舒,痛不可近,伸屈不利,活动受限,伴有脘闷纳呆、溲黄、便秘或溏、口渴或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或滑数,或伴有恶寒发热、口渴口苦等症状。湿热留滞关节,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关节红肿热痛,伸屈不利;湿热蕴郁中焦,则脘闷纳呆,便秘或溏;湿热下注,则溲黄,舌苔、脉象,均属湿热征象。伴有恶寒发热、口渴口苦等症状者,是病情加重的反应或夹有表证。整体治疗辨证取穴,取泻阴陵泉、合谷(或曲池),清热利湿。胃肠症状明显者,加泻足三里和胃畅中;热胜于湿者,曲池配透天凉;伴有血分症状者,加泻三阴交活血通络;胃热症状明显,加泻内庭或解溪清降胃火;小便黄赤涩少明显者,加泻中极(或配透天凉)清利小便。如此辨证取穴要较患野取穴疗效好而易根除。

再如治疗一例流行性乙型脑炎后遗症患儿,症见神志昏迷,两目呆视,手足搐搦,语言不能,吞咽不利,颈软不支,头向后倾,溲清便溏,饮食极少,四肢厥冷,身瘦如柴,入睡露睛,唇淡鱼口,哭啼无泪,啼声低微,左侧手指手腕不能活动,口唇干燥,舌尖淡白,舌心灰黑,脉迟无力,病情重笃。以慢脾风治疗,用温阳救逆、培元固本之法,艾灸关元、神阙,每日两次,每次每穴艾灸10~15分钟,共灸治16天,基本痊愈,仅遗留左侧手腕发软而出院。

本病之所以取得如此良好的效果,是由于辨证明确,治法得当。此例之慢脾风属于脾肾阳气将绝之危候,关元为壮阳要穴,可回脾肾阳气之危,神阙能温运脾阳,长期施灸二穴,能回垂危之阳,固先后天之本。

总之,掌握腧穴功能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探讨腧穴功能,必须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腧穴特点和临床实践进行。探讨腧穴功能的目的,在于掌握腧穴,更好地辨证取穴,应用于临床。第三节 腧穴主治范围的一般规律

掌握腧穴主治范围的一般规律,是解决在“教”“学”“用”中感到腧穴主治病证是一项复杂而困难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概括地说,全身腧穴的主治范围具有普遍性、特异性和定位性(特定性)。其普遍性是:所有腧穴都治疗穴位所在处的局部病变。其定位性是:肘膝以下腧穴除治疗所在处的病变外,其中阳经腧穴还主治本经经脉循行通路上的病证和器官病及本腑病(阳明经腧穴多主治本腑病);阴经腧穴还主治本经病、本脏病、气化病和与本脏有关的脏腑器官病,特定穴各有其特定主治范围。特异性是:任脉、督脉和背腹一些腧穴,既主治所在处局部病,又主治全身性疾病,具有整体作用。现将主治范围的一般规律按经络、区域和特定穴分述如下。1.十二经腧穴

主要是指手足三阴三阳经肘膝以下腧穴。(1)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腧穴,多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主治胸、喉、气管、鼻、肺、肺卫和同肺有关的病证。

手少阴心经腧穴,多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和神志病,主治心、胸、舌及精神情志病和同心有关的病证。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多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和神志病,主治心包、心、胸、胁、胃及精神情志病。(2)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主治头项、眼、耳、口、齿、鼻、喉及热性病和全身体表病。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主治头颞、耳、眼、喉、腮、胸胁及热性病。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主治头项、耳、眼、喉及热性病、神志病。(3)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腧穴,多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主治头额、面颊、口齿、鼻、咽、胃、肠及热性病、精神疾患和同胃有关的病证。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主治头项、鼻、目、腰背、肛门及热性病和精神疾患。

足少阳胆经腧穴,主治侧头、耳、鼻、目、胆、胁肋及热性病。(4)足三阴经:

足太阴脾经腧穴,多治疗消化、生殖和泌尿系统疾病,主治脐腹、脾、胃、肠及血证和同脾有关的病证。

足少阴肾经腧穴,多治疗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和脑髓、骨骼疾患,主治腰、少腹、咽喉、耳、齿、眼目及精神疾患和同肾有关的病证。

足厥阴肝经腧穴,多治疗精神情志和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主治侧腹、胁肋、少腹、肝、胆、阴器、头顶、眼目疾患和同肝有关的病证。2.任、督二脉和背、腹部腧穴(1)任脉:

脐下部腧穴主治泌尿、生殖、消化系统疾病及寒性病证和元阳、原气不足的病证;大腹部腧穴主治胃、肠、消化道疾患;胸项部腧穴主治心、肺、胸、咽喉和舌疾患。(2)督脉:

上部(头及颈部)腧穴主治头脑、项背及热性病和精神神志疾患;中部(胸椎部)腧穴主治心、肺、心包、肝胆脾胃和脊椎疾患,对脏腑病次于相应背俞穴的疗效;下部(腰、骶部)腧穴主治肾、膀胱、大小肠和肛门、腰、骶疾患,对肾、膀胱、大小肠病证次于相应背俞穴的疗效。(3)背部腧穴:

除均主治穴位所在处的局部病和穴位下相应脏腑器官的疾病外,还有以脏象和以脏腑之气输注之处命名的背部腧穴,如心俞、肺俞、肝俞、脾俞、肾俞、胆俞、大肠俞、胃俞、魂门、神堂、意舍、志室、阳纲、灵台、神道等,主治该脏腑病证。如心俞穴主治心的病证,肝俞穴主治肝的病证,肾俞穴主治肾的病证,魂门穴治疗肝的病证,神堂穴治疗心的病证,阳纲穴治疗胆的病证,灵台穴治疗心的病证。另外,大椎、陶道、命门、风门、大杼、膈俞等穴还有整体作用,如大椎退热、解表、截疟,命门穴壮真阳,风门穴祛风等。(4)腹部腧穴:

除均主治穴下相应脏腑病证外,腑病多取该腑募穴。腹部任脉腧穴,神阙(温阳健脾,回阳固脱)、气海(补元气)、关元(补元阳)、水分(温阳散寒、行水消肿)等穴还有整体作用。3.所在区(区域性)腧穴(1)头部腧穴:

除均主治穴位所在处的局部病变外,百会穴还有升举、息风、清脑的作用。(2)面部腧穴:

除均主治穴位所在处的局部病变外,人中穴还有开窍、醒志、通督的作用。(3)眼区腧穴:

主治眼及眼区病。(4)耳区腧穴:

主治耳及耳区病。(5)颈项部腧穴:

除分别主治所在处颈、项、咽、喉、舌等局部病变外,天突穴还有镇咳、定喘、降痰利气的作用,风府穴还有祛头脑之风的作用,风池穴还有息风清脑、明目的作用。(6)胸、胁部腧穴:

除均主治所在处的局部病变外,膻中穴还有定喘、通乳、调气的作用,期门穴还有疏肝理气、平肝解郁的作用,章门穴还有调肝脾、疏肝气的作用,中府穴还有调补肺气的作用。(7)肩、髋部腧穴:

多主治所在处的局部病和所在上、下肢经线上的病变。(8)肱、股部腧穴:

多主治穴位所在处的局部病,个别腧穴治疗上、下肢所在经线上的病变。4.特定穴(1)五输穴:

根据五行学说补母泻子的原理选穴配方用于临床,主要用于内脏疾病。其用穴以阴经为多。

井穴:

多用于发热、昏迷以及急性病。

荥、输穴:

阴经荥、输穴多用于内脏病,尤其输穴临床应用更为广泛;阳经荥、输穴多用于经脉所过的头面躯干及五官等外经病。

六腑下合穴:

多主治该腑病。(2)十二原穴:

阴经原穴多治疗所属内脏病,阳经原穴多治疗该经经脉病。(3)十五络穴:

各络穴主治各络脉病以及相表里两经的有关病证。(4)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各穴,不仅治疗所相通奇经的病证,还上下配合,如内关与公孙相配治疗胸、心、胃疾患;外关与足临泣相配治疗目外眦、耳后、肩、颈、颊部疾患;后溪与申脉相配治疗目内眦、颈、项、耳、肩部疾患;列缺与照海相配治疗肺系、咽喉、胸膈疾患。(5)八会穴:

各会穴分别治疗所会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病证。(6)交会穴:

交会穴很多,并非所有交会穴都治疗所交会经的病证。一般来说区域性腧穴中的交会穴,如秉风、听宫、上关、悬厘、头维等,不如特定穴和具有整体作用中的交会穴治证广泛,收效显著。要从交会穴的所在部位和所交会的经脉分析认识它的主治范围。它不仅治疗所属经或所在部位的病证,还治疗所交会经脉的有关病证。如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处,能主治足三阴经和肝、脾、肾三脏的有关病证,也就是说它不仅治疗所属经脾经的病证,还治疗相交会经肝、肾的有关病证。又如曲骨、中极、关元三穴都能治局部(少腹)内脏的生育疾患,是与它们所在部位和都是任脉、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有关。(7)脏腑俞募穴:

五脏病取五脏之背俞穴,对改善该脏功能,消除该脏功能失常所产生的病理证候,在整体疗法中收效较好,偏于治疗慢性病。五脏募穴则不及其效。六腑病取六腑募穴,对改善该腑功能和通畅该腑壅滞、浊气,收效较良,偏于治疗急性病。六腑之背俞穴则不及其效。第二章 手太阴肺经第一节 概论

【经脉的循行路线及病候】1.循行路线

起于中焦(胃),向下联络大肠,从大肠回转过来,沿着胃的上口,上贯横膈,入属肺脏,再从肺脏走达喉咙,横出走到腋窝下面,向上沿着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下达肘弯中,沿前臂内侧前缘经掌后桡骨茎突桡侧边,入寸口动脉处,走到鱼际,沿鱼际边缘走至拇指桡侧的末端。其分支,从掌后桡骨茎突的上方分出,向手背一直走到食指桡侧的末端,与手阳明经相接合。属肺,络大肠。本经腧穴治疗肺和同肺脏有关的大肠、肝、脾、心、肾的病证以及本经循行处的病变,都是通过它的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经脉通路经气的作用而发挥疗效的。2.病候

本经病候多见咳嗽、哮、喘、肺痿、肺结核、肺气肿、肺脓肿、胸痛和肺卫、鼻、喉疾患,以及其循行处的上肢病变,是肺脏、肺经经气和有关部位受到致病因素的侵袭,在全身和体表出现的症状和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都是通过本经在它所联系的部位反映出来的,对于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病证的发生、发展、传变和痊愈过程,也都是通过本经实现的。它所反映的这些证候,都是本经腧穴的治疗范围,是通过本经经脉和改善本经经气而收效的。

【肺的生理病理】

肺位胸中,上连气管,通于喉咙。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贯百脉而通他脏。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属卫,主肃降,司呼吸,为宗气出入之所,是气机升降之枢。凡致使肺脏功能失常,影响肺气出入肃降和肺卫所发生的病变,都是本经有关腧穴的治疗范围。从病理类型分,凡是肺气虚亏、阴虚肺燥、邪热乘肺、痰浊阻肺、风寒袭肺的病证,可分别取刺本经肘以下腧穴和中府、云门等穴施治。属于脾虚及肺(肺脾两虚)、肺肾阴虚、肺肾气虚、脾湿犯肺、肝火犯肺和心肺气虚等病理类型,以及肺气虚亏和肺气不降引起的脏腑病,分别与脾、肾、心、肝经有关腧穴及其背俞穴,以及大肠的俞募穴或下合穴配治。

肺之所以兼见大肠、心、肝、脾、肾的病证,是因为手太阴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上膈属肺”(《灵枢·经脉》),其经别“入走肺,散之大肠”(《灵枢·经别》),手阳明经脉“络肺,下膈,属大肠”(《灵枢·经脉》),其经别“下走大肠,属于肺”(《灵枢·经别》);手少阴经脉“复从心系却上肺”(《灵枢·经脉》);足少阴经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灵枢·经脉》);足厥阴经脉“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灵枢·经脉》);足太阴经脉“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灵枢·经脉》),其中经过肺。肺经与胃、大肠有密切联系,大肠、心、肝、脾、肾经与肺有直接联系,相互影响之故。由于手少阴经脉,“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因此,“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可以“逆传心包”。

【所属腧穴的分布及治疗范围】1.本经腧穴

有中府(肺之募穴)、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合水穴、子穴)、孔最(郄穴)、列缺(络穴)、经渠(经金穴)、太渊(原穴、输土穴、母穴、脉会穴)、鱼际(荥火穴)、少商(井木穴)等11个。分布在胸膺、上臂内侧、肘弯桡侧、前臂桡侧、腕关节桡侧、鱼际、拇指桡侧甲角等处。其共同性是:都治疗所在处和邻近处的局部病证。其特异性则是:肘以下腧穴还治疗肺、肺卫、胸、气管、喉、鼻疾患;中府、云门还治疗穴位下肺脏的肺部疾患;鱼际还治疗小儿疳积;少商还有开窍醒志的作用。温病中的卫分证候,则是列缺、太渊、尺泽的治疗范围。2.他经交会于本经的腧穴

有足太阴经交会于本经的中府穴。列缺穴通于任脉。其中中府还治疗与脾有关的肺疾患,列缺还治疗任脉为病的咳嗽、吐血、咽肿、牙痛、胸膈满闷、乳痈等。

本章常用穴:

中府、尺泽、列缺、太渊、少商。第二节 中府

中府,因是中气府聚之处而得名;又名膺中俞、膺俞、膺中、肺募、龙颔穴。

中府,是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手足太阴经的交会穴,位于胸前壁之外上方,穴下与肺脏接近,为肺之经气聚积之处,故称肺之募穴。肺脏病证,多在此募穴出现压痛或异常反应,检查该穴,有助于诊断。

依其穴位的所在、肺之募穴及肺之生理、病理,本穴是主治胸部,尤其是肺部疾患的常用穴。

【治疗范围】1.肺脏病证

寒邪犯肺、痰浊阻肺、痰热壅肺、邪热伤肺,以致肺失宣降,气机失常所表现的病证,属本穴的治疗范围。久病气虚,劳伤过度或久咳损伤肺气,致使肺气不足之肺虚证,取补肺之募穴、手足太阴经会穴中府,亦有一定的疗效。2.局部病证

采取患野取穴的局部疗法,治疗由心血瘀阻或外伤引起的胸痛,以及与肺有关的胸痛、胸膺痛、肩背痛等。由肺引起的胸痛,治肺则胸痛可解,治疗胸痛亦有益于肺,能发挥双重作用。

【功能】1.辨证取穴

用泻法,宣肺利气;用补法,补益肺气。2.局部取穴

用泻法,通畅胸络;用泻法配艾灸,有温肺散邪、温通经络之功。

【主治】

咳嗽、肺痨、喘证、哮证、肺炎、胸痛、胸膺痛、肩背痛、心绞痛、心肌梗死、胸痹。

【临床应用】1.咳嗽

取位于胸膺部外上方的中府穴,用以清肺宣肺、疏理肺气,并治疗咳引胸痛和穴位所在处有压痛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