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note 超越PPT的苹果商业幻灯片 第2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03:03:42

点击下载

作者:许鹏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Keynote 超越PPT的苹果商业幻灯片 第2版

Keynote 超越PPT的苹果商业幻灯片 第2版试读:

前言

七月流火,星移斗转,又到一年立秋时节。

想想一年前,自己捧着新书的喜悦,溢于言表。一向没啥“运营”细胞的我,也开始轮番轰炸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到处找论坛发文,找朋友帮忙做推广、做活动。

赶上电商促销,看着自己一本Keynote的书籍能够挤进PowerPoint的排行榜里裹乱,心里也曾暗暗窃喜。遇到吆喝电子版盗版的人,也曾一本正经得上前仔细询问价格、内容、销量和反馈。

当然,这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其中最让我感到欣慰的,还是通过这本小众书籍,结识了不少朋友,收获了他们热情的支持和诚恳的意见。也正是这样,我才能从更多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和Keynote的关联,找到更多未被发掘的宝藏,填补许多未被留意的坑洼。

Mac的市场份额虽然由于iPhone火爆,也被顺势带高,但不得不承认,这依然是一个小众的平台,而Keynote又是这个小众平台上的一款小众软件——起码很多人还是依然使用Mac版的PowerPoint。

这样一个小之又小的选题能够最终成书出版已属不易,虽然印数不多,但是最后能基本卖光,也算是超出预期了。而今天,又能再出第2版,我心中已是满存感激。

首先要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张丹阳编辑,没有你的坚持和照顾,恐怕这本书不会有这样的成绩,更谈不上出版第2版。特别要感谢我的妻子一凡,每次我谈起自己的写作梦想,你都是支持我的第一个人,也是最忠实的听众。最后感谢众多读者朋友的厚爱,我相信我们一起选择Keynote,并非要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而是因为她确实值得我们投入这份热爱。

非常喜欢这样一句话:“你登上山,不是为了让全世界看到你,而是为了看到这个世界。”就让我们伴着Keynote的浪漫,从多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吧!作者2015年立秋

如何使用本书

从内容类别上看,本书并非那种专业的科研著作或是严密的工具书籍。通过“实例”而非教条地研究每个功能,从而带领读者学习和使用Keynote软件,这才是本书的主旨。从这两点来说,本书不太需要使用指南之类的东西。

不过,既然是一本偏技巧学习的书,必然会有它自己的结构与风格,乃至自身的一些限制。所以,这里特别通过第1章为本书做一个简短概述,也算是一种使用上的帮助。

关于有什么没什么

记得当初我刚刚接触电脑,也对上面的各种“专业”软件望而却步,看着那么多菜单、按钮,顿感无从下手。和身边的小伙伴们商议之后,跑去书店买了很多《精通XX》《玩转XXX》这类的教学书籍,还约定自己看会之后,再互相交换着看。

自然,我们谁也没有照着一本书就“看”会了某个应用软件。反倒是在实际的工作学习中,自己慢慢摸索,在实际的案例中不断学习,才掌握了各种技巧和功能。所以我在这本书中,为大家带来尽可能多的、贴近工作生活的实例,对掌握各种技巧十分有帮助。

这本书里没有那种常见教学书籍里的严丝合缝式的菜单教学,也不会手把手地告诉读者这个菜单叫什么名字,某个功能在哪里能找到,然后机械地做出一个看起来和你毫不相干的实例。你甚至不会通过本书知道、看到、用到Keynote的所有功能,如果你想那样,自己在Keynote的功能菜单中挨个点一遍就好了。

可能有人会问了,既然你自己都没能“看”书成才,那你又怎么保证自己写一本书就能让别人学会东西呢?我的回答是:我不能保证。但是我会沿着自己相信的道路前进,哪怕我准备的这些实例章节只有那么一两段能够激起大家的兴趣,让大家学到一些可以致用的技巧,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关于内容

本书一共13章内容,其中,第1章是从结构上梳理Keynote的结构、界面和功能等。其余的章节均是教学实例。

第2章教大家如何使用主题模版自带的一些功能,制作一个非常简短的海边游记。第3章开始接触职场制作内容,先行为自己打造一份精美的自我介绍。第4章开始慢慢打造一份常见的数据和实例分析型幻灯片。第5章是一次纯技巧的演练,教给大家一些通过Keynote就可以做到的简单、高效、精美的图标制作方法,让大家尽可能地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想要的素材。第6章第一次引入Keynote的明星功能,即构件的出现和消失,慢慢解开动作大戏之幕。第7章则是久经职场考验后的再次偷闲,跑到南半球来一次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之旅。在第8章,动作大戏正式升级,从头到尾创造出一个软件demo给观众演示。第9章通过拯救一篇沉闷低质的PowerPoint文件,一方面实际使用Keynote 的兼容性,另一方面也算是温习我们的知识。第10章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制作Keynote,即音乐,同时为大家介绍Keynote的好搭档,iMovie。第11章中我们可以感受一下汉字在Keynote中的动态美感,即便是我们天天接触的文字,也可能会产生另一个角度的美。第12章则是一次终极的联合军演,制作一篇大型产品发布会所用的Keynote。第13章则尝试Keynote iOS版的短小精悍的功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技巧运用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

了解了大概的内容分布,读者完全可以着重挑选自己更感兴趣的章节观看。

关于结构

本书的第1章是唯一一章比较严格参照Keynote软件结构做出的字典式的讲解,读者不必一次看完,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时常回来找找自己需要用到的功能点。

每个教学章节开头都有关于章节内容的简介,并且附上需要使用到的功能和技巧说明。所以,如果读者曾经接触使用过Keynote,也完全可以跳跃着章节阅读,找到适合自己的那部分。

而在每个教学章节的结尾都会附上一份“Key笔记”,会从心得上(偏实际演讲技巧)、软件上(包含一些有用的周边软件)和硬件上(同样是和Keynote相关的硬件支持)进行一个小的整理和汇集,帮助大家做一点课余积累。

关于限制

本书中的所有实例内容,均汲取作者个人的工作生活经历。换言之,大部分都是作者真实制作过类似内容的Keynote。为了避免有任何的特殊导向、广告嫌疑或版权问题,本书中所有案例场景使用的具体人名、网站名、软件名、数据数字等均是虚构。

绝大部分的高清照片均出作者个人的摄影作品,而一些需要提及的网页截图、手机软件截图则做了虚化处理或干脆以示意文字代替表示,毕竟这只是一本关于Keynote而不是关于Photoshop的书。

所有的西文字体均使用OS X自带的漂亮字体,中文字体则基本使用楷体、微软雅黑这样的变形,“汉字之美”一章使用使用了部分汉仪字体。

由于是单枪匹马,一些素材准备不够精美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第1章

初识Keynote——认识Keynote的结构和重要功能

本章将对Keynote做一次扫描式的整理和介绍,也是本书中唯一可能令你感觉略像传统教材书的章节,会进行逐级的详细分析。不过,本书并不谋求仅通过一章内容就使读者掌握所有的功能点,而是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希望读者在看完本章后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死记硬背——因为所有功能点都会融入到后面章节的实例中。希望读者只是快速浏览,了解核心,并可以随时像翻字典一样,常回来看看。

我们会从主题开始,进入Keynote,了解常用的功能区域,尤其是用作内容的基本元素、格式、动画效果,设置常见的调试类选项,了解Keynote的存储和导出规格。唠叨一句

2013年10月23日,苹果像往年一样发布新一代的iPad产品,除了一系列硬件的展示外,苹果做出了一件在业界内看起来有那么点儿“史无前例”的事情:苹果的操作系统——OS X,从最新的Mavericks(即10.9版)开始免费!

即便是在“特殊环境”中成长的国内电脑用户们也都知道,操作系统软件(如Windows、OS X)一般都是收费的。而在iOS设备风靡全球后,苹果果断放弃了那些软件利润,通过挣硬件钱,免费给出优秀的软件来巩固用户体验。

免费的还不止是操作系统,iWork三件套(Pages、Keynote和Numbers)也都一起免费。只要是10月23日后激活的新Mac电脑,都可以免费安装。

本来,在写这篇内容的时候,笔者还想唠叨一句,希望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尽可能去支持正版(Keynote原本标价128元,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还不到一顿饭钱)。现如今,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了。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不但带来了各种融入生活的高科技,还强劲地冲击着传统软件、互联网行业。或许有一天,掏钱买硬件、免费使用日常软件将成为一种标准的商业模式。

其实,用过一段时间苹果产品的朋友也都知道,即便在以前,苹果的软件也大多是君子协定,根本没有任何防破解反激活设定。早几年,苹果连iTunes音乐都去除了DRM保护。不管商业模式怎么变,相信消费者还是愿意为能给自身带来价值的产品付费(见图1-01)。

目前的Keynote(除特别注明,均指用于Mac电脑的OS X版)的版本号是6.0。图1-01从主题模版开始

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场景,即如何将一个非常熟悉的事物,用非常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给一个毫不相干、毫无相关知识的用户。好比在销售培训中,经常会有一项训练:用30分钟、10分钟、5分钟和一句话向用户推销你的产品。

如果面对完全未接触过的用户,完全可以这样介绍:Keynote拥有大量丰富且方便的模版,将你从枯燥的幻灯片制作中解放出来。

当启动Keynote时,默认情况下,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主题选取器。Keynote为用户准备了一共30套不同风格的主题,几乎涵盖了工作、生活、娱乐等各个应用场景。这30套主题分成“标准”(见图1-02)和“宽”(见图1-03)两种模版,内容上一致,只是文档的尺寸不同。前者是针对4:3屏幕的1024x768分辨率,后者则是针对16:9屏幕的1920x1080的高清分辨率。因此,在制作之前应先考虑一下要用于演示的屏幕大小。当然,选取好主题模版后,照样可以随时更改,甚至调成自定义分辨率。当用户第一次看到这些高质量的主题模版,顿时会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处巨大的宝藏之中,各种颜色、材质、字体、排版等都已经被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一群设计师调试完毕,静静恭候在那里,只等着用户独一无二的创造力将它们拼接起来。图1-02图1-03

每个主题模版都是由非常相似的母版样式组成。在选择不同的主题进入后,Keynote会预设一些简单的排版样式,如简单的标题正文、图文搭配、多图摆放等。这些内容会在后面具体讲到。

每个主题模版的默认字体(及颜色)、底纹(及材质)、图形(及用色、效果)都各不相同,可谓百家争鸣。此处整理了一个表格(见表1-1),供读者在选择主题模版时参考。表1-1(续表)

应该说,托乔布斯的福,人们在当今的个人电脑上依然能感到他那份对于西文字体和书法的情结。而苹果的OS X系统绝对是这方面的标杆——内置了大量普通常用或风格迥异的字体。Keynote自然凭借着这一资源优势,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内容选择。

虽然Keynote在中文环境下的字体差别不是很大(或者用户安装了大量的中文特色字体),但是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需要使用英文和数字的情况。这时候,选择适当的字体也是一门学问。不过,这就不只是另外一个话题,而是另外一个领域了。告诉大家一个小心得:拿不准的情况下,选Gill Sans和Helvetica基本不会有问题。另外,最新的iOS系统运用了大量的Helvetica衍生字体里的一员:Helvetica Neue超细体。

在上面的表格中,除了字体和分辨率外,还有一个小备注,里面的内容是一些特色内容。其中,“渐变”和“陈列室”主题(其实可以认为是纯黑和纯白的一个变体)可算通杀四方、威震八面,大大小小的场合基本都能适用,另有其他一些在图片和材质方面较有特色或较有趣味,也经常在特定场合取得奇效。当然,30款主题模版每个都包含着苹果设计人员的心血,建议大家有时间的时候可以每个都试一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才是最真实的。基本结构

这里以“渐变”主题模版为例,选择进入后,会看到Keynote的基础结构(见图1-04)。在这个视图的基础上,将Keynote分成几个功能区域(见图1-05)。图1-04图1-05

A:Keynote的头部区域。应该说,除了Keynote软件本身位于电脑屏幕最上端的软件菜单外,整个头部区域就相当于一个快速的功能区域,它提供了诸如显示、播放、快速插入文字、图形、图表等功能,并可以切换显示格式、动画、设置模块。

B:Keynote的导航区域,从这里可以看到全部的幻灯片缩略图,并且可以快速添加新的一页。

C:Keynote的内容区域,或者叫画布区域,是内容的主战场。

D:这个区域很有趣。因为用过Keynote之前版本或者其他苹果软件的同学们大多知道,OS X下面的软件都通过一个叫作检查器的浮窗来对内容中的各类元素进行调整。在经过了iOS版Keynote、iCloud在线版Keynote的发布之后,OS X版的Keynote也和这些无线版本统一起来。D区域可以暂且称之为编辑区域,格式、动画、设置三者公用这个区域。整个区域替代了原有的检查器,但实现的功能类似。用鼠标选中画布上的任何一个元素,如一个文本框、一张照片,这个编辑区域就会立刻出现相应的可编辑选项,如字体字号(见图1-06)、图片加边框加阴影(见图1-07)等。相当于得到了一个灵活的智能多功能区域,用户选中什么,它就会显示相应的修改。图1-06图1-07

接下来,本书会对A和D两个区域里的重点功能进行详解,但是要提醒读者,这里并没有什么一定之规。譬如说,如果不仔细研究好每个功能的每个分支,就别想用好Keynote——这个假设是不存在的。用好一个软件,不是背诵它的所有功能,而是明白哪些是自己所需的功能。决定作品成功的因素是用户的想象力,而非软件的功能。再华丽的功能,都应该为内容服务。从点到面

我们常说“一丝不线,单木不林”。但如果反过来看待这句话,也正好提出一个问题,Keynote软件制作出来结实而又广袤的内容,那么组成它们的一丝一木又是什么呢?

在A区域,Keynote给出了答案,即表格、图表、文本、形状和媒体(见图1-08)。图1-08

可以说,无论如何起手,每招每式均是自此而来。文本和形状构成了一个演示文档中的大多数场面的基本元素,需要有标题、正文和一些形状来辅助表达。而媒体则代表从本地选择的一些图片、音频和视频直接插入到幻灯片中。对于更高阶、更细致的数据内容,则会使用表格和图表来呈现。(1)更准确地说,文本在Keynote中的样式是文本框,任何需要输入的文字都要通过插入文本框来实现。当然,也可以直接从外部复制粘贴文字进来。但是,粘贴进来的文字同样会形成一个文本框。单击顶部的“文本”或弹出浮窗,系统会提供一些默认的文字排版样式(见图1-09)。图1-09(2)形状可以看作是一个可以在Keynote中自由发挥的功能。单击“形状”后,浮窗中会看到各种常用的三角、方形、箭头、线条等已经预设好的形状(见图1-10)。选择后,可以换一些默认的颜色。所谓自由发挥,指的是用户可以通过拼贴不同的形状,呈现出自己想要的各类风格的形状。后面的章节会具体讲解以上内容。(3)媒体则可以看作是一个本地文件选择器。单击“媒体”后,可以从OS X自带的iPhoto、iTunes和iMovie软件中选取存放在本地的照片、音频、视频等(见图1-11)。不过,在实际的工作中,Keynote也支持通过鼠标直接将一张照片、一段mp3文件拖入幻灯片中,而不必局限于上述三款软件(或者利用快捷键Shift+Command+V)。图1-10图1-11(4)表格和图表。表格虽然提供了众多可选的样式,但其实整体风格偏差不大(见图1-12),没有太值得研究的功能。真正有些复杂的是图表,不但提供了各种柱图、饼图、曲线图,还分为二维样式、三维样式、交互式(见图1-13)。讨厌各种数据表格的读者也别犯难,毕竟本书不是讲解Numbers或Excel这样的数据制表软件,所以后面的章节会对图表制作有所涉及,但主要还是为内容服务,不会偏向数据制作本身。图1-12图1-13

至此,Keynote最基本的几样元素就介绍完了。如果说顶部区域还有什么值得说明的要点,那么还有两个小细节。一个是顶部左侧的“缩放”功能,顾名思义,其作用是调整内容区域的显示大小。由于显示器的分辨率各不相同,如使用iMac或外接一个大显示器,100%的显示自然没有问题。不过,如果是MacBook,尤其是像11英寸的MacBook Air这样的笔记本电脑,处理高清主题模版就容易漏掉内容,所以建议调成“适合窗口”(见图1-14)。另外一个细节就是用鼠标单击顶部的文档名称,可以弹出快捷的存储浮窗,可以随时改名,加上OS X 10.9推出的标签功能,可以选择存储在本地还是iCloud上(见图1-15)。关于Keynote,乃至OS X上其他软件的存储方式,稍后还会用一个小节来单独说明。图1-14图1-15王牌军——检查器(格式+动画效果+设置)

如果说顶部区域代表一种通用元素,那么右侧的智能编辑区域则代表属性的变化。创造力要依靠想象力,而创造的过程自然要依靠工具来为内容修剪、润饰、雕琢,并附加各种属性。

实际上,不仅是Keynote,iWork系列的Pages、Numbers都在2013年10月随着OS X 10.9的更新,转变成了智能编辑区域的思路。

这样做等于释放了原来老版本中检查器的面积区域,用同样大小的右侧栏作为“格式”“动画效果”和“设置”的共同显示区域。用户点选什么内容,它就会自动显示出该内容可修改的属性,这样做的一大好处就是高效利用同一个展示区域。虽然外观不如以前的浮窗式检查器小巧,但整体上却更智能。

当然,为了表述方便,本书依然会把这个综合区域(即格式、动画效果、设置)称为“检查器”。事实上,虽然在界面上看不到“检查器”字样了,但是Keynote在自身的菜单里还是保留这个称呼(见图1-16)。图1-16

为了让大家对这个智能区域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此处特别整理了一个表格,并提供了重要程度判断。首先,“格式”的相关功能如下(见表1-2)。表1-2(续表)

其次,“动画效果”的相关功能如下(见表1-3)。表1-3(续表)

最后,“设置”的相关功能如下(见表1-4)。表1-4

从上面三个表格可以看出来,在“格式+动画效果+设置”这组王牌军中,“动画效果”无疑是王牌中的王牌、重点中的重点。它是宣讲内容的一个巨大的助推力,只要运用得当,任何主题内容都会显得行云流水、别致特色。

记得高中的老师讲到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时候,会非常语重心长地说:“不管你以前有没有好好听讲,但是,从这章节开始,一定要认真学好化学方程式配平,否则就别想学好高中化学了!”

别害怕,就算不用到动画效果,也可以学好Keynote,做出演示文档。如果构件运用得出色,作品质量将立刻蹿升数个等级。公式方法能让原本不协调的化学元素取得微妙的平衡,而构件功能是一种将内容元素融会贯通后的灵活应用,同样可以让演示文档取得一种动静之间的美妙平衡。在中后期的实例章节中,本书也会着重讲到构件运用。划时代的存储方式

苹果公司在推出Lion系统(即OS X 10.7)之时,大推iCloud功能,苹果自家软件肯定是第一批受惠的对象。

用户每次打开Keynote,新建一个演示文档(iWork里的Pages,Number亦然),系统会默认把这个文档存在iCloud云端。用户每次选择打开文档,默认会先从iCloud上选择(见图1-17),之后才是本地选择(见图1-18)。图1-17图1-18

而当用户进一步探索时就会发现,当单击Keynote软件菜单的“文件”按钮时,菜单中已经没有了传统的“存储为”或“另存为”这样的字眼,倒是多了一个“复原到”选项。在全新的存储机制下,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一个文档转存成多份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时间版本概念。

当用户开始编辑一个文档,哪怕一直不保存,系统也会记录所有动作,即使机器重启了或没电了,也只需再次进入系统,所有成果都会原封不动地复现。发生任何的改动,文档名字旁边都会出现“已编辑”的字样,如果想存储,默认提示会让用户存在iCloud上。

刚刚的那个“复原到”选项(见图1-19)中,有一个“浏览所有版本…”选项,单击之后,桌面会立刻飞入一条美丽的时空隧道(见图1-20),用过苹果“时间机器”功能的朋友们对这个界面不会感到陌生。在这里,用户可以看到当前版本,以及之前所有存储过的版本。鼠标划到屏幕右边就会有相应的时间点随着光标浮动,单击任何一个时间点,这个时光隧道都能迅速定位到之前的相应版本。图1-19图1-20

不仅效果好看,还极具实用价值——不但可以随时恢复时光隧道中的任何版本,甚至任何版本里面的任何元素都可以随时被挪到现有版本中使用(即“复原到…”选项)。

每次谈到苹果的这个功能都会让人激动不已。对于天天和电脑打交道的人来说,写好的文档忘了保存,又或是文档内容发生多次变更早就找不到之前的素材,这些“灾难”历历在目。而现在,终于可以和这一切彻底说再见了!

恐怕有人会问,苹果这样每个版本都存储,岂不是每个文档都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这个问题就放心交给OS X吧——每个文档都“身轻如燕”,占用的iCloud空间和本地空间都非常少(除非文档内含有大体积的图片、视频等)。管理iCloud空间可以通过系统偏好设置(OS X系统程序里那个齿轮图标),进入iCloud,单击“管理”,查看自己的空间情况(见图1-21)。

以上内容对于第一次接触iCloud机制的朋友来说可能有些凌乱,没关系,本书整理了一个大致的流程图,帮助读者梳理一下(见图1-22)。图1-21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