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城市化模式与生态安全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20:28:02

点击下载

作者:李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区域城市化模式与生态安全研究

中国区域城市化模式与生态安全研究试读: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与城市生态安全关系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本书以城市化与生态安全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主要数据资料为依据,构建了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ressure-State-Response Model,P-S-R模型)。同时,本书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及31个省(区、市)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模式、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区域城市化与生态安全的耦合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对我国区域城市化过程与生态安全时序关系的基本判断,是明确城市化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前提。本书从四大区域的层面分析了我国区域生态安全状况。2010年,东北地区的区域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是全国四大区域中唯一达到“比较安全”的“良好状态”的地区;但东北三省间存在一定差距。东部、中部和西部,以及全国生态安全综合指数(A)处于区域生态安全分级标准的第Ⅲ级水平,即“基本安全”的“敏感状态”。对区域城市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关系综合的分析表明,在未来2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在城市化与生态安全协调演进的过程中,我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安全状况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既有积极的因素,也存在一系列的制约问题。综合考察我国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所反映出的时空特征,及其生态安全特征,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区域城市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关系形成了3种具有不同特征的耦合类型;从31个省(区、市)的角度看,我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安全的耦合关系形成了12种不同的耦合类型。我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安全的耦合形态发生的时空特征,总体上符合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化模式变迁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基本规律。

本书在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趋势,以及区域生态安全制约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安全视角下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和对策建议。本书认为,从保障并实现生态安全的视角考察我国区域城市化,由于受历史、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生态资源和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很不平衡,未来区域城市化具体推进路径的选择,应该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指导,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的原则,在梯次推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化的进程中,选择具有区域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另外,在积极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同时,要保障并提升区域生态安全水平。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advance of urbaniz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urban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hina is being concerned by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related theory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and the main data of population,economy,socie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east,middle,west and northeast of China,this book construct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Pressure-State-Response model” as “P-S-R model”.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ecological security,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of urbanization,the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situation and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eastern,central,western and northeastern China and 31 provinces(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basic judgment of the sequ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ss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hina is the premise to clear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constraints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is book analyses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situation in China from the four regional level. In 2010,the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comprehensive index of the northeast region is a “good condition” region,and it is the only one of the four regions in the whole country to achieve “relatively safe”. But there is a certain gap between the three provinces in Northeast China.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as well as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index(A)are in the third level of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as the “sensitive state” of “basic security”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shows that in the next 20 years or even longer period of time,in the proces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the situation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hina will be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Among the elements,both positive factors and a series of constraints exist. By studying the spatiotemporal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patterns in China,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the eastern,central,western and northeastern regions can be summarized as three coupling typ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m,there are not only positive factors,but also a series of constraints. By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ing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China’s regional urbanization reflected,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eastern,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Northeast China has formed 3 kinds of coupling typ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pling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hina are in line with the regular patte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From the view of 31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on the continent,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hina has formed 12 different types of coupling.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pling patterns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hina,in general accord with the basic law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orecast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rend in eastern,central,western and eastern regions of China and the systematical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constraints,this book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c choi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security.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regional urbanization in China is investig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uaranteeing and realizing ecological security.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other factors,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is not balanced. The choice of the specific promotion path of the future regional urbanization,should be based on the “national main functional area planning” as the guide,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insisting on the principles of regional co-ordination and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on,in advance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the eastern,western and northeast in china,selecting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 While actively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guaranteeing and promoting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第一篇研究基础第一章导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一 研究背景

城市化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历史表明,各个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各个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也呈现了不同的特点。但是,无论各国城市化经历何种发展道路和模式,有一种现象是共同的,那就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发展的初始阶段,及其随后的快速发展阶段,在城市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的过程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一系列的国家、区域或者城市范围内的生态安全破坏问题。

以发端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产业革命为标志,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过程及其演进规律给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其城市化起步阶段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时期,都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态破坏不断加剧的过程。考察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每个历史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较快发展与生态安全似乎是发达国家城市化初期和加速发展期的固有矛盾,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同样也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引致的生态安全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普遍出现的矛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不可能重复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发达国家在人口和产业开始出现明显向城市集聚的时期,也往往伴随着对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的深刻影响,其中尤其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压力日益加大。

从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历程来看,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城市化在工业化进程中一度缓慢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各个地区的城市化步伐也开始不同程度地出现加快发展的势头。通过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要求,这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发展主旋律。然而,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对于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开始反思过去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人们才逐渐清楚地认识到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生态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模式早已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我国的城市化模式却还在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为代价。全面认识我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并系统地总结我国不同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教训,进一步科学地制定未来我国区域城市化发展过程的战略措施,是目前中国城市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正在进入新的较快发展的阶段,中国区域城市化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样也比较突出,对此必须加以深入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党和政府部门开始高度重视,国家开始从国土资源的角度组织开展深入的研究。2007年7月,《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公布,阐明了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任务以及工作要求,主体功能区问题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学术界的普遍关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2010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是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空间结构急剧变动的时期,坚持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导向极为重要。为有效解决国土空间开发中的突出问题,应对未来诸多挑战,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全国主要城市化地区集中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总量;“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农产品供给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基本形成,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海洋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基本形成,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取[1]得明显成效。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21世纪初期,如何积极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选择科学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与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的课题。基于以上背景,本书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为研究视角,在分析我国区域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关系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区域城市化发展战略及其对策建议。二 选题意义

人类社会发展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呈现一个新的发展局面,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过程引致的生态安全问题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变得日益突出。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每个历史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特点;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而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21世纪初期,我国城市化进程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由于我国不同区域工业化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区域城市化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呈现不同的态势,而传统的城市化理论和城市化模式在新的时期正面临新的困境,迫切需要新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同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被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提出,也有待于实践的丰富与发展。因此,本书有助于进一步开阔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视野,对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生态安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之一。针对我国城市化过程出现的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严重等诸多生态安全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区域城市化不仅应有量的适度发展,更应该实现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而且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将持续较长时期。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本书通过对我国区域城市化模式与生态安全作用机制的研究,探讨我国未来生态安全视角下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具有区域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区域城市化发展战略。这不仅对于实现区域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节 相关领域研究动态综述

城市化模式与生态安全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的国外关于城市规划的理论,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关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问题。城市化与生态安全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研究、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风险防范研究、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等方面。一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898年,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E.Howard)针对当时英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发生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入大城市等现象,提出了著名的“田园城市”理论,这是国外关于城市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系统分析。霍华德“田园城市”规划理论提出的主要目的是寻求理性的规划方法,来协调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霍华德与有关城市规划协会共同提出了一个关于“田园城市”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带包围;全[2]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委托他人为社区代管。”田园城市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在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可以说,田园城市理论初步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而且,该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20世纪40年代以后﹐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法规中也充分体现了霍华德的思想。霍华德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能够提出比较系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不能不说具有很大的启蒙作用,尤其是为解决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指导,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3]划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21年,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者帕克(R.E. Park)提出“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理论。在芝加哥学派看来,城市是边界明确又相对独立的生态单位,是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最好场所。帕克根据生态学原理提出,在人类社会中,各种不同人口单位之间相互依存,但是,由于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为了取得生存所需的资源而相互竞争,因此,生态学中的竞争和共生原则是支配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在后来的城市社会学的环境学派看来,城市表现了人类在生存斗争中的适应性,城市问题基本上是由于城市生活背离了人性的尺度和大自然环境,工业城市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城市污染正威胁人类生存。他们主张彻底改造城市结构,以达到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目的,并且提出了许多城市规划和城市改造的意见。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实施一项政府间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的研究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Man and the Biosphere Programme,MAB)。1977年,美国的著名学者Lester R. Brown,首次将环境引入安全概念,并力图将环境问题纳入国家安全,[4]然而未能引起美国政府和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78年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首次在文件中正式使用可持续发展概念。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联合国委托,制定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把保护与发展作为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再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5]及其实现的前景和途径。其目的在于使广大公众认识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支持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在谋求经济发展和享受自然财富的同时,不能忘记子孙后代的需要。直到1989年,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才对生态安全的含义做了阐述: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的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政治生态安全。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家环保局提出了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到1998年进一步修订后发布了《生态风险评价指南》。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研究设计了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例如,生态足迹模型、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经济合作和开发组织);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框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指标体系(欧洲环境署)等。进入21世纪,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越来越关注环境变化与安全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深入研究影响环境安全的具体因素,如全球环境变化的风险、生态脆弱性与全球化、人口、传染病和资源等。二 我国相关领域的分析

国内关于城市化与生态安全关系的相关研究起步晚,但进展较快。发达国家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学者对城市化与生态安全的相关研究最早关注的内容。早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就根据他多年研究生态学的实践和他关于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重大生态和经济问题的深入思考,提出了复合生态系统等概念,并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指出生态工程是实现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且于1984年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他认为复合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的复合体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区域内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生态学、人口生态学的研究开始起步和发展,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奠定了学科基础。1987年在北京召开的“城市及城郊生态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标志着我国城市生态学研究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国内学者先后从经济、环境、生态和地理的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

周一星、许学强分别采用137个国家和151个国家的资料,分析验证了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关于各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的论述。他们的研究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既不符合线性相关,也不符合双曲线模式,[6]是一种十分明显的对数曲线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与可持续城市的关系日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王如松认为,城市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地面沉降严重、土地退化加剧、大气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比较突出的生态问题,加之人口剧增、人地矛盾突出,[7]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脆弱带之一。李贞等选取我国东部、中部、西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1985年至2003年六省市的环境污染排放指标和经济指标,研究了我国城市化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发现:东部北京和上海两直辖市大部分污染物排放量均已随2经济增长呈下降趋势;北京市SO排放量、工业固废排放量与经济指标呈负线性相关,其他环境质量指标与经济指标之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倒“U”形;上海市废气排放量、固废产生量随经济增长呈上[8]升趋势,其他6个环境质量指标排放量均随经济增长呈下降趋势。杨海生等基于1994~2005年我国46个不同类型城市空气质量和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首次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城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间的空间依赖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证明了我国城市间空气质量和[9]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联动特征。

进入21世纪,国内学者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继续深化,并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对于城市化过程与生态安全相互关系的研究主要有城市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协[10]调发展的评价、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冯之浚研究了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问题。由于西部地区自身的历史基础以及国家开发布局重点等因素,西部地区城市的空间布局现状呈现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城市密度小,辐射力弱;二是区域内部城市分布不平衡,差异大。他认为西部地区的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现有城市发展的基础、地理空间格局、交通设施条件等因素决定了西部地区城市空间布局模式的差异性以及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差异性。西部地区城市体系空间分布的现状特征、自然地理与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文环境等因素决定了西部地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其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模式应以据点式开发与点轴式开发相结合的模式为主,少数经济[11]相对较发达、城市发育状况较好的地区应适当进行网络式开发。

刘耀彬等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时空规律,研究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类型。他们认为,城市化可能存在着三种发展的趋势:A.发展;B.维持现状;C.衰退。生态环境质量也有三种可能的发展方向:a.改善;b.维持不变;c.恶化。因此,理论上,城市化的三种发展趋势和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三个方向可以有九种组合,并且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这九种组合都是存在的。其中的Aa型,城市化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同步,是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最理想的类型。他们基于协同论的观点,指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评判标准并构建了二者之间的协调度模型,应用此模型,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该协调标准和模型意义明确、应用简单,能有效判别区域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的不同发展层次,对于协调区域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一定的意义。[12]

乔标等以河西走廊为例分析了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提出了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过程主要经历5个演化阶段:低水平协调阶段,一般处于城市化初期,以集聚效应为主,在空间上表现为向心城市化阶段;拮抗阶段,一般处于城市化初期和加速发展阶段,以集聚和集聚扩散效应为主,在空间上表现为向心城市化和郊区化阶段;磨合阶段,一般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的末期,以扩散集聚效应为主,在空间上表现为逆城市化阶段;好转阶段,一般处于城市化的成熟发展阶段,以扩散集聚和扩散效应为主,在空间上表现为再城市化阶段;高水平协调阶段,一般处于城市化的成熟发展阶段,经过上一阶段的恢复,城市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得到恢复,生态压力降到最小,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基本消除,累[13]积环境效应呈现延缓平稳的趋势特性。

方创琳等总结了国内学术界关于城市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三种不同观点。①交互胁迫论。这种观点认为,城市化加剧了区域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的窘境,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限制着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胁迫关系,可称之为交互胁迫论。②交互促动论。这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条件有助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因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可称之为交互促动论。城市比乡村能更合理地配置资源,工业比农业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城市化会进一步地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良好的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背景,将有利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③耦合共生论。随着城市化的演进和社会经济发展,在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既有交互胁迫的过程,也有相互促进的环节,它们之间是一种在交互胁迫中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观点可以称之为[14]耦合共生论。

盛广耀研究了城市化模式及其转变规律,提出了城市化模式的转变过程可以划分为两类,即由城市化规律所决定的自然演进过程和由制度变迁所引起的自觉选择过程。从城市化的内生机制考虑,城市化模式的转变可以理解为适应城市化演进阶段变化的内在要求;从外在因素考虑,城市化模式的转变可以理解为适应发展条件变化而进行的城市化发展策略的调整,涉及发展战略、体制创新、政策选择、思想观念等诸多制度变迁方面的内容。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合理与否取决于两个最基本的条件:①是否与城市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演化规律相适应,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路径的合理性往往取决于其偏离城市化规律所决定的主导模式的程度;②是否与城市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条件相适应,城市化发展模式形成或存在的理由,是以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为基础的,当城市化的发展条件或发展阶段发生改变时,城市化模式应当相应地发生转变,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15]要求,否则将会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

方创琳系统总结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动态演变特征,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衍生的资源环境剥夺问题,认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引发的资源环境剥夺行为主要表现形式是:城市间、城市群及都市圈内部的剥夺,城市对乡村的剥夺,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剥夺,资源匮乏地区对资源富集地区的剥夺,旅游度假村对农村的剥夺,开发区占地对农民及基本农田的剥夺,大学城建设对农地的剥夺,房地产开发商对农村老百姓的剥夺,“城中村”改造与拆迁导致开发商对城市居民生存空间的剥夺,国家大中型企业对地方中小型企业的剥夺,农民工输入地区对输出地区的剥夺,地域性歧视导致的精神剥夺等。他进一步提出了未来3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总体目标,认为中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要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同步,要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以我国资源与生态环境保障程度为前提约束条件,科学选择符合我国资源与生态环境实际的健康城市化发展道路与模式。

王雷等研究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建设的领先地位,在20年间逐步让位给东南沿海省份。199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最高的5个省份依次是北京、辽宁、山东、江苏、广东;200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排名前5的省份依次是广东、山东、江苏、北京、辽宁;而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排名前5的省份变成江苏、广东、山东、[16]浙江、北京。三 现有研究成果述评

综观国内外研究状况,由于生态安全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问题,人们对生态安全的研究还仅仅是可持续发展规律研究的起步。国外学者在生态安全分析方法研究中,由于所选取的表征指标和模型不同,得到的结论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很早就受到关注,虽然不同学科所进行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同,研究视角各异,但所得出的结论之一都说明了区域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问题不容忽视。学者对城市化过程与区域生态安全关系的研究还不多见,因而,对于在何种城市化模式下城市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规律性研究不多,更没有将这种变化上升到区域生态安全与城市化战略关系的层面,这可以说是现有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书正是从此处入手,分析我国区域城市化发展过程及其发展模式与生态安全关系的特征和问题,并针对当前区域生态安全问题,从生态安全角度探讨了未来我国区域城市化应选择的模式。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思路方法

本书所依循的基本思路可以表述为:基础研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第一,本书通过文献分析、社会调查和实证研究等手段,研究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以及这四大区域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我国台湾省和香港、澳门地区)城市化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格局演变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比较中外城市化与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经验教训,明确区域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安全的现状和特点,为开展研究奠定基础。第二,本书在纵向和横向比较研究基础上,研究区域城市化发展过程面临的问题,以及资源环境安全面临的制约因素。第三,本书运用城市生态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区域城市化发展实际,从区域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城市化迁移、城市规模体系变化、区域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演进过程等各个方面探讨区域生态安全问题的城市化制约因素。第四,本书遵循《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提出的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理念,开展系统分析,提出战略思考和对策建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一定的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主体功能。从提供产品的角度划分,或者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或者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或者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在关系全局生态安全的区域,应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主体功能,把提供农产品和服务产品及工业品作为从属功能,否则,就可能损害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比如,草原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若超载过牧,就会造成草原退化沙化。在农业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应把提供农产品作为主体功能,否则,大量占用耕地就可能损害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因此,必须区分不同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根据主体功能定位确定开发的主体内容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我国不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国土空间占很大比重。平原及其他自然条件较好的国土空间尽管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这类国土空间更加适宜发展农业,为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不能过度占用耕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由此决定了我国可用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国土空间并不宽裕。即使是城市化地区,也要保持必要的耕地和绿色生态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地人口对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因此,各类主体功能[17]区都要有节制地开发,保持适当的开发强度。”《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的国土开发理念,为本书提供清晰的研究思路,以此为依据,本书提出在生态安全视角下,我国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及其对策建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11-06/08/content_1879180.htm。

[2] 金经元:《我们如何理解“田园城市”》,《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 〔英〕E.霍华德:《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第19页。

[4] 薄燕:《环境安全研究的美国学派:对文献的述评》,《国际观察》2003年第4期。

[5] 金瑞林:《环境法——大自然的保卫者》,北京时事出版社,1995,第210页。

[6]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9,第93~97页。

[7] 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第60页。

[8] 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第48页。

[9] 杨海生、周永章、王夕子:《我国城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空间计量检验》,《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20期。

[10]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3期。

[11] 冯之浚:《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第210~217页。

[12] 刘耀彬、李仁东、张守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5期。

[13] 乔标、方创琳、黄金川:《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及其验证》,《生态学报》2006年第7期。

[14] 方创琳等:《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科学出版社,2008,第67~69页。

[15] 盛广耀:《城市化模式及其转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第30~32页。

[16] 王雷等:《中国1990~2010年城市扩张卫星遥感制图》,《科学通报》2012年第16期。

[17]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11-06/08/content_1879180.htm。第二章研究的概念框架和理论基础第一节 区域城市化模式的内涵与理论界定一 区域城市化模式的相关概念(一)城市化相关概念及内涵

由于城市化概念内涵的丰富性,不同学科对“城市化”有不同的解释和定义。理解“城市化”相关概念间及其相互关系是进行城市化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城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也可称之为城镇化或都市化。在社会学家看来,所谓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在其从事职业上实现了由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换,在居住地域上实现了农民到市民职业的转换,其中同时还包括相应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形成和扩散。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向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同样也意味着城镇用地的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区的扩散。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初期,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先实现地域转移再实现职业转换。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对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过程实质进行严格的区分,一般主要以人口城市化水平来衡量国家或区域的城市化水平,而事实上,人口城市化与城市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人口城市化指的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和集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加的动态过程。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升主要途径有三种: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农村人口大批地涌入城市,以及农村人口通过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地转化为具有城市生活方式的人口。在我国,农业人口进入城市系统,这里有地域转换的含义,但首先进行的是户籍转换。而相应的另一个概念“非农化”是指乡村人口的职业转换过程,而不考虑其人口的地域变动。在发达国家,一个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至少要包括一个大的中心城市(自治市)和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英亩的周边地区。作为一个城市化地区,总人口至少要达到50000人。中心城市外围的城市化地区叫城市边缘(Urban [1]Fringe),美国有396个城市化地区。

与城市化密切关联的一个概念是工业化,工业化通常是指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从业人口数在总从业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对不是孤立进行的,事实上,其发展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同时又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在工业化进程中,既有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也有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H.钱纳里和M.塞奎因的世界发展模型,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推动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2]化进程逐渐快于工业化进程。据统计,发达国家在1820~1950年,[3]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关系数高达0.997。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实践还表明,在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作用开始减弱。发展社会学认为,现代工业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社会,但是一个国家大量增加人口不一定是城市大规模发展的必要条件,工业的发展也不一定是[4]大城市兴起的必要条件。但综观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城市化与工业化并非简单的直接相关关系。1950~1970年,世界各地区和各国城市化比率与工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具有相对稳定的正[5]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404)。(二)区域城市化模式的含义

区域经济学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模式的划分主要有三种。一是增长极模式。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在1950年提出来的,佩鲁提出,能够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可以被看作一个力场,这个力场中的推进性单元即是增长极。增长极理论是区域空间开发的理论基础,在增长极理论框架下,区域经济是在增长极的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等作用下,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其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别城镇、产业、部门等。按照增长极理论的观点,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相互连接,就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区域经济的空间开发的其他各种模式,都是从增长极中演化出来的。二是发展轴模式。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或称为“点轴”)。三是网络型模式。网络型模式是由若干个发展轴联合在一起,形成的增长网络。因此,网络型模式是发展轴模式进一步演化的结果。网络型模式形成以后,增长网络节点的极化效应产生的聚集规模经济效应随之扩大,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的层次和功能的区域经济系统。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式往往发生在发达地区,是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6]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和学术界不断探索和提出中国区域划分的方法和方案。事实上,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会得出多种关于区域的划分方法,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划分一般以地理和经济特征为基础。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区域可以被界定为由一个城市(城镇)或多个城市及其外围组成的空间体系,从这个视角界定区域,中心外[7]围式的城乡结构关系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区域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是指居民高度认同、地域[8]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经济单元。因此,区域城市化是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基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作用,在空间上出现的以城市为节点的、以城镇体系的关系网络为依托的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衡量区域城市化结构特征有四个组成要件:城市形式、区域内城市的组织模式及联系方式、城乡界面联系和区域内的城市体系联系。不同区域的城市化由于发展条件、动力机制和城市定位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因此,区域城市化模式是指基于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相互作用,在城市化发展中体现出的典[9]型区域现象。二 区域城市化的时空特征

首先,不同区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模式,以及区域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过程可知,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区域城市化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城市化的起步阶段,一般把城市化水平为10%作为城市化进程的起点,直到城市化水平达到30%。在这一阶段,由于国家或者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还不高,第二产业刚刚起步,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相对还比较小,城市的数量也不多,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和人口的聚集和吸纳能力不强,人口向城市集聚的速度还比较缓慢,这一阶段也称为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30%时,城市化开始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即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一般认为人口城市化水平在30%~70%时为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在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期间随着城市数量激增,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发展,现代城市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经济开始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工业化逐渐成为城市化的重要动力。当城市化水平超过70%时,城市化开始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即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也称为城市化发展的成熟阶段。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时,随着工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服务业逐渐取代工业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后续动力。目前发达国家普遍进入城市化发展的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里,人口城市化水平提升缓慢,甚至出现大都市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等现象,城市发展主要表现为城市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等城市化质量的提高。

其次,不同区域由于城市化发展水平、发展特征、发展模式的差异性而呈现城市发展形态的差异性。从不同区域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形态来看,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的地区,城市的规模较小、数量较少,且功能单一,彼此间横向联系较弱;区域城市的空间形态也呈现互不联系的“点”状分布状态。

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的地区,一定区域内的城市数量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逐渐出现,并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扩张规模;由于区域城市发展的极化效应,不同层次的区域和城市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特征不断凸显,其中,具有区位优势的发达地区的城市之间的产业联系日益紧密,城市间的空间距离也会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而大为缩短,从而形成不同规模的城市群和城市带。

进入城市化发展的成熟阶段的地区,由于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随着区域城市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城市发展的扩散效应取代极化效应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因;随着区域城市群的进一步发育和城市体系的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得到控制或者缓解;发达的城市交通网络的形成,进一步强化了城市腹地的相互辐射作用;城乡界限日益模糊,并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过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