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少年的感恩重情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23:35:12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影响青少年的感恩重情故事

影响青少年的感恩重情故事试读:

前言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立志勤学、爱国爱民、惩恶扬善、褒勤贬懒、精忠报国、孝亲尊师、诚实守信、谦虚礼貌、律己宽人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身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她不仅是一个流动的不断批判继承、不断改造创新的动态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同时,也是发展中的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中心与主轴。所以,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际是进行“中华根”“中华魂”的教育,她不仅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与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传承、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世界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弘扬也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为了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创造人类当代精神文明,推进世界伦理道德的发展与建设,树立新的荣辱观,我们编选了本丛书,本书各分册编排结构有综述,着重阐述本德目内涵、特征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然后,是所选取的内容集合。每个故事每条言论根据揭示德目的需要进行了再编写,力求以内容明伦理、明思想、明形象、明榜样,融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中国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中,在道德规范上值得推崇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的道德品质深深地影响了我们。

美德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心灵的境界,也是一道闪烁奇特光芒的人性之光。优秀的美德故事和故事中人物的精神扣击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学习美好品德的主动性,从而教会他们如何去做一个品质高尚人的,做一个热心拥抱生活的人,做一个用爱点燃希望的人,做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做一个善良而又智慧的人……

在《影响青少年的千万个美德故事》这套书中,我们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历史人物,为青少年朋友的阅读和理解提供了方便。《影响青少年的千万个美德故事》共分三册:《影响青少年的感恩重情故事》《影响青少年的良好处世故事》《影响青少年的勤奋自强故事》。

本书由竭宝峰任主编,王娟、李天民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有郭晓知、许梅、杨雨晶等同志。

传承中华美德,体会传统美德的魅力,感受孔融让梨的礼让、司马光砸缸的聪明才智、勾践卧薪尝胆的坚忍、祖逖闻鸡起舞的勤奋、匡衡凿壁偷光的好学、岳飞精忠报国的忠心耿耿……以此来不断地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中国的传统美德不断的继承和发扬。相信青少年朋友会喜欢这套书,并从中汲取营养。

第一章 孝敬父母

曾参恪尽孝道

曾参,字子与,又称曾子。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生于公元505年,卒于公元前436年。曾参出身贫寒,一生经历坎坷,但终生讲求修身养性,主张“日三省身”。

曾子以孝出名,他不仅行为上恪守孝道,而且还有一套理论主张。他把孝分为三种: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在孔子门下受业学习多年,已学有所成。那时,他家贫寒,为了养活父母,他在离家很近的莒国出仕做小吏。虽然俸禄只有几斗米,但是他仍然十分欢喜,因为能用自己所得供养双亲。后来,他成了大名士,双亲也老了,他就不再外出谋官。当时,各国聘请他做相国,楚国委任他为令尹,晋国请他做上卿,都被他拒绝了。

父母亡故之后,曾子游历到楚国,做了大官,出门百乘相随,大队仪仗呼拥,高官厚禄十分显赫。可曾子并不高兴。他常常面北哭泣,因为在他看来,官再高,禄再丰,父母已经亡故,无法再奉养双亲了。父母没能过着荣华富贵日子,太可怜了。

曾子孝敬双亲,甚至到了愚孝的程度。

一天,曾子到他父亲的瓜地里去锄草。一不小心,把瓜苗锄掉了好几棵。曾子好心疼,自责自己的粗心。

这时,正赶上他父亲拄着棍子来薅(hāo)草,一看见曾子把瓜苗锄掉好几棵,气不打一处来,没问青红皂白,举起大棍,照着曾子的脑袋打来。本来,曾子稍一侧身,棍子就不会落在曾子的头上的。但曾子想,自己错了,父亲打几下消消气,就没有躲闪,仍立在原地。因用力过猛,曾子被打倒在地,不省人事了。这下子可吓坏了父亲,后悔自己出手太重。老人连呼带叫,揉了半天,曾子才苏醒过来。

为了不使父亲为自己担忧,曾子赶紧爬起,好像没挨过打似的向父亲赔不是。并走进瓜棚,拿过琴来弹给父亲听,让父亲消气。

曾子不仅对父亲如此,就是对后母也是十分孝敬,甚至休了妻子以敬后母。

曾子的后母对他十分刻薄,一点恩义也没有,但曾子毫无怨言,像对父亲那样,孝顺备至。

有一次,他让妻子为母亲做藜羹,他的妻子一时粗心,没蒸熟就端了上去。曾子知道后,大为恼火,立刻写了休书,将妻子撵出门去。知情人都认为太过分了,责问他说:“妇人犯了七出之条,才能休掉;藜羹不熟,这样区区小事,你为什么要因此休妻呢?”

曾子说:“藜羹确实是件小事,但我叫她煮熟奉母,她竟然不听我话。这样的人,如何可以留下她呢?”

然而曾子毕竟疼爱自己的妻子,为了珍惜夫妻感情,终身没有再娶。

子路背米

子路,姓仲名由,孔子的学生。他性格豪爽开朗、好勇,武艺高强,却从不欺负弱者,且尊老爱幼,是乡里有名的大孝子。

子路家里很穷,常常以糠菜充饥。他想,家有穷富,人有高低,但家庭越贫寒,就越应想方设法孝敬父母,尽心尽力的去侍奉父母,尽量让父母少受些苦。他自己常常吃野菜或灰菜做的面团子,却设法让父母吃上米饭。

后来,家境稍有好转,子路对父母仍照顾备至,想方设法让二位老人吃好,尽子之孝道。

一天,子路去50里外的陬邑做买卖,见集市上卖一种米,白白的。子路问:“这是什么米?”同行的人告诉他说:“这叫稻米,做饭香甜可口!”子路想,何不背回点让二老尝尝。于是他就买了一口袋,背回家中,给父母煮出香喷喷的白米饭。二老边吃边赞不绝口:“白米饭真好吃啊!”

子路见二老这样喜爱白米饭,他就经常去陬邑背米。

后来,子路得知孔子收徒讲学,就前往拜师学习,由于他勤奋刻苦,很快成了孔子的得意门生,可就有一样叫先生不满意:子路过一段时间就请假回家。

一天,孔子问子路:“你为什么过一段时候就请假回家?”子路见先生问起这事,忙向前行礼回答:“先生不知,学生的二老最喜陬邑的白米饭,学生过一段时间就得去陬邑背米,孝敬双亲。”

孔子听了,深为感动,并夸赞他说:“子路真是个大孝子啊!”

子路常对人说,背着沉重包袱走远路的人,休息时从不选择地点,因为太累呀!双亲年迈家里又很穷的人,找工作会不管挣钱多少,因为急需钱花啊!

二位老人去世以后,子路去了南方到了楚国,受到楚国重用,曾高贵一时。跟随他的车子达到一百多辆,积攒的谷子有几十万担,坐车铺的垫子,一层接一层,吃饭的时候,摆着多少个鼎看着吃。

穷贱之时,子路孝顺双亲尽心尽力,富贵之日,子路更时刻怀念双亲。他说,我真愿意回到同父母一起享受欢乐的时刻,可是不能再得到了。“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弗及”,二位老人寿数有限,孝子想要孝敬老人,可是二位老人不能等啊。就像草木想着不凋谢,可是霜露不允许啊。我没能及时孝敬老人,时机一过,后悔也没有用了。

贫亦孝,富亦孝。子路孝顺父母的深切情感,打动了多少孝子的心啊!

乐正子春闭门思过

乐(yuè)正子春,春秋时代鲁国人,曾参的学生。

一天,他从高台阶上走下来,刚好有一群大雁从头上飞过,望着远去的大雁,乐正子春陷入了对人生的沉思之中,忘了自己正在下着台阶,一下子踩空了,跌倒了,崴(wɑi)了脚脖子,疼得直叫。

家人闻声跑来,将他扶起,搀到屋里,让他倒在床上,便跑去请医生。看着乐正子春满是冷汗的面孔,母亲心疼得直掉泪,埋怨儿子毛手毛脚,不知爱惜自己,这么大了还让父母操心。儿子崴脚,母亲流泪,真是十指牵心啊!乐正子春好后悔,为什么自己思想溜了号,崴了脚,让父母跟着操心。

经医生的推拿,又吃了两副药,脚很快就好了。人们奇怪的是乐正子春还是不出门,而且见了家人脸上还现出惭愧的脸色。一问才知道,他是在闭门思过呀。他说:“我听老师讲过,当子女的应当爱惜自己的身体,父母生下完完全全的身体,就应完完全全地保存下来。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才能说是孝敬父母,不该无缘无故地毁伤自己的身体。这是孝敬父母的起码要求啊。我想,凡是能够做到恭敬谨慎孝敬父母的人,就不会使自己的身体无故受到损伤。我没做到处处事事恭敬谨慎,走路还把脚崴了,辜负了老师的教导,也忘记了对父母的孝敬啊!”

乐正子春走路不小心崴了脚,竟一连几个月没有出门,在家闭门思过,悔恨自己没做到处处事事恭敬谨慎,忘了孝敬父母。人们听说了都很感动。他的老师曾子知道了这件事也赞扬他能从各个方面去思考孝敬父母,处处恭敬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修养自己。

孟子提倡孝悌

孟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思想家。受业于子思。在儒学分化中,被称为孔孟学派,代表孔门正统学术思想。

孟轲提倡孝悌。

在一个秋雨连绵的夜晚,孟子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讨论孝悌和修养的关系问题,爱提问题的公孙丑首先提问:“老师,您为什么那么重视孝悌呢?”

孟子解答:“因为要实行尧舜的仁政,必须立足于孝悌。”

公孙丑接着问:“那么,什么是孝悌呢?”

孟子解释说:“孝顺父母为孝,尊敬兄长为悌。孝和悌是仁义的基础,只要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兄长,天下就可以太平。”

孟子谴责不孝顺父母的人,他认为不孝有五项内容。

学生公孙丑问他有哪五项内容时,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的事情有五件:四肢懒惰,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喝酒,不管父母生活,二不孝;好钱财,偏爱妻室儿女,不管父母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因此受耻辱,四不孝;逞勇敢,好斗殴,危及父母,五不孝。”

孟子还认为,父母死后,应当厚葬久丧。孟子老母死了,孟子给以隆重的送葬,棺和椁,都选用上等的木料,还专门派学生监督工匠制造棺椁。事后,他的学生也觉得选用的棺木太好了,便带着疑问对孟子说:“前几天,大家都很悲伤、忙碌,我不敢向您请教,所以今天才提出来。您看,用的棺木是不是太好了呢?”

孟子解释说:“对于棺椁的尺寸,上古时没有一定的规定;到了中古,才规定棺厚七寸,椁要与棺相称。从天子一直到老百姓,都这样做了,才算尽了孝子之心。古人都这样做了,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我给你们讲孝悌时,不止一次地对你们说过:在任何情况下,可不应当在父母身上省钱啊!”

公元前325年,滕国的国君滕定公死了,太子(即滕文公)派然友去请教孟子怎样办丧事。孟子主张厚葬久丧。他对然友说:“父母的丧事,尽心竭力去办就是了。曾子说过,当父母在世时,应按照礼节去奉侍;他们去世了,应按照礼节去埋葬和祭祀,这就是尽孝。诸侯的丧礼,我虽然不曾学习过,但也听说过,就是实行三年的丧礼。从国王一直到老百姓,三年中,都要坚持穿孝服,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办的。”

然友回到滕国,把孟子的话向太子汇报了,太子觉得孟子说的有道理,便决定实行三年的丧礼。但是,命令下达后,滕国的父老和官吏都不愿意,有人说:“三年丧礼,连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历代国君都没有实行过,我们何必去实行呢?”

又有人说:“这样做,耗费太大了。”

当时议论纷纷,众说不一。

太子也觉得难办,又把然友找来,对他说:“我过去不曾搞过学问,只喜欢跑马舞剑。今天,我要实行三年之丧,百姓和官吏都不同意,恐怕这一丧礼我难以实行,请您再去替我问问孟夫子吧!”

然友受太子的委托,又匆忙坐上马车去请教孟子。孟子听了然友介绍后,严肃地说:“唉,这么一件事,太子何必老问别人呢?孔子说过:‘国君死了,太子把一切政务交给相国,在孝子之位痛哭就是了。这样,大小官吏没有人敢不悲哀的,因为太子亲身带头的缘故啊!’国君的作风好比风,百姓的作风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自然向哪边倒。这件事,太子的态度一定要坚决。”

太子听了然友的汇报后,坚定地说:“对,这应当取决于我。”

于是,太子在丧棚里住了五个月,不曾亲自颁布过任何命令和禁令,这样一来,官吏们和同宗族的人都很赞成,认为太子知礼。

五个月过去了,到举行殡葬的那天,各国都派使者来吊丧,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观礼,太子面容悲哀,哭泣哀痛,参加吊丧的人也都哀之。

后来孟子宣扬的厚葬久丧,已没有人尊奉了,但他提倡的尊敬父母兄长,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已成为美好道德风尚。

卞庄子采蜜伺母

卞庄子出生在春秋时代的鲁国卞邑,他不仅是一位英勇的壮士,而且还是一位德行很高的人。

没有出外做官的时候,卞庄子家住在卞桥东北十几里的蜂王山下。蜂王山上有一窝非常大的蜂群,它们经常成群地到窝外袭击人畜,人们惧怕蜂蜇,都不敢上山打柴、打猎。

一次,卞庄子的母亲得了重病,疾病折磨得老人饭吃不香,觉睡不着。母亲得病后,急坏了卞庄子,他天天伺候母亲,在病榻前喂水喂药,端屎端尿,从不厌烦。还想尽一切办法为母亲做好吃的。老人在卞庄子的精心照料下,病减轻了许多。

一天,卞庄子到母亲床前问安:“母亲,今天您想吃点什么?”“娘的嘴总是觉得苦,想吃点甜的!”母亲有气无力地说。卞庄子为难了:“方圆数里,只有蜂王山蜂巢里的蜜是甜的,别的食物都不甜,怎么办呢?”“既是这样,我儿就不必发愁了!”母亲躺在床上安慰儿子说:“我只不过说说而已,其实不吃也行。”

卞庄子立即从母亲床前站起来说:“娘,您放心,孩儿一定给您割来蜂王山的蜂蜜,让您老人家吃到!”说罢,扭头就走了。“不!孩子,你不能去!”母亲从床上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来制止儿子。“我听说,蜂王山的蜂可毒啦,你要被蜇坏的!”

卞庄子安慰说:“母亲放心,孩儿晓得,我一定要弄来蜂蜜!”说完,就背上筐子,拿起柴刀,不顾一切地向蜂王山冲去,荆条划破了他的手指和衣衫,他全然不顾。进了蜂王山,一个硕大的蜂巢附在山石上,群蜂铺天盖地向卞庄子袭来。卞庄子扑通跪倒在山坡上:“尊敬的蜂王啊!请可怜可怜我病重的母亲吧!她想吃点蜂蜜!”

群蜂像是听懂了卞庄子的话似的,向四面八方飞散而去。卞庄子连连道谢:“谢蜂王殿下赏蜜!”他从腰间拿出柴刀,从巨大的蜂房里割了一块蜜,然后离开了蜂巢。

卞庄子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母亲正惦记着儿子的安危,没想到他平安回来了。

卞庄子一进门就说:“妈!我去了蜂王山,向蜂王为您讨了蜜,您快吃一点吧!”他用汤匙为母亲舀了一勺蜜,送到母亲嘴里,母亲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蜂蜜滋补了母亲的身体,母亲的病渐渐好了。

卞庄子不顾危险为母亲割蜜的故事在泗水卞桥一带流传下来,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缇萦上书救父

缇(tí)萦是汉文帝时太仓长淳于意的小女儿。他父亲淳于意,是个精通医道的有名医生。后来他回家专门行医后,治好了不少疑难病,有钱没钱,他都给细心地瞧脉看病,因此,远近患者,应接不暇。

一天,淳于意要出门办点急事,就在大门外贴了一个告示:“这两天有事出门,暂不看病,请谅。”不巧有个地方上的大官得了个急病,老远的慕名而来,竟不在家,便立即派人去找,差人刚走不久,那官人就在淳于意的大门外病死了。这可吓坏了那官人的几个手下人,为了推卸责任,他们竟编了一个故事,回禀说:“看错了脉,耽误了病,不然不会死的。”这可气坏了病人的家属,他们仗着官势,也不问个青红皂白,第二天便领着县里的公差登门抓人。

淳于意到家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妻室,就被公差抓走了。公堂上不容申辩,硬说他行医害人。判为“刖刑”(古时肉刑的一种,割去脚)。

因为淳于意当过太仓长,是朝廷命官,判罪需有皇帝的批准,才能最后定罪行刑。这样就得把淳于意押解到京师去。

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其中有一个名叫缇萦。别看她年纪小,又是个女儿身,可从小就与众姐妹不同,特别刚烈,又有心计。她想,这不是以势压人,颠倒黑白吗?病人来看病时父亲不在家,有墙上的告示为证,怎么谈得上行医害人呢?我要到京师去说个明白。她把自己的想法和众姐妹说了一遍。大家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可想到小缇萦的倔强,谁也没出面阻拦,大家只是说了些一路上要十分小心的话。

父亲被押解进京那天,小缇萦早早地便起床了,洗了把脸,找齐了必备的用品,打了个小包,辞别了众姐妹便上路了。

在一个十字路口,她等待着父亲。终于看到父亲了,几天不见,父亲苍老多了,又戴着刑具,小缇萦心疼地哭了起来,一下子扑在父亲身上,抽泣着说:“我护送您上京去,路上我一定照顾好您!”父亲愣住了,忙说:“你还小呢,又是个女儿家,怎能受得了路途的艰苦呢?”小缇萦坚持要去,毫不犹豫地说:“我就是要去替父亲申冤。”说完便径直朝前走去。

解差们明明知道淳于意是冤屈的,本来就抱有同情,小缇萦的孝心和勇气更使解差感动,一路上没有为难他们。小缇萦又聪明机警,一路上照顾父亲确实是很周到,父亲少遭了不少的罪。

到京后,小缇萦就给皇帝写了信,诉说父亲的冤屈,要求免除父亲的“刖刑”。信中说:“我父亲为官清廉,行医有术,现被人诬告受‘刖刑’。人一受‘刖刑’,不死也得残废,有罪,则失去了改过自新的机会;无罪,则无法弥补了。我甘心情愿卖身为奴,替父亲赎罪。请皇帝明察。”

汉文帝见缇萦人不大,对父亲的孝心却不小,说的道理也挺深刻,一时动心,就赦免了淳于意,让他领着小缇萦回家了。

后来,汉文帝也发现使用“刖刑”的坏处,常常冤枉好人,而无法纠正,就下令废除了“刖刑。”

薛包对继母的孝行

薛包,字孟尝,汉安帝时汝南人。

他年轻时就勤奋好学,对人厚道,懂得礼貌。母亲常年疾病缠身,卧床不起,薛包求医煎药,端水送茶,问冷问热,伺候得非常周到。于是他孝敬老人的名声,便传遍了乡里。

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娶了一房妻子。为了讨个好名声,继母对薛包大面上总还过得去。但时间一长,就容不得了,开始在父亲面前说薛包的坏话。天长日久,父亲信以为真,就叫薛包出去自己过。薛包不忍抛下父母自己另过,就日夜哭泣。这下可惹恼了父亲,竟用棍杖把薛包赶了出去。

薛包无奈,只好在院外搭个棚子,晚上睡在那里,早晨起来还是回到家里,洒扫庭院。父亲还是逼他走,他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在庄外搭个小棚,住在那里,早晚还是回家来洒扫院子,干些伺候父母的零活。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大雪飞扬,一年多来从不间断。薛包的孝心终于感动了父亲和继母,又准许薛包搬回家住了。

薛包回家住之后,更加孝敬继母,关心体贴,竭尽孝心。在继母病重时,他问病求医,煎药送水,时刻不离。白天,渴不思饮,夜晚,衣不解带。直到继母去世,从无倦怠之意。

父母双双过世之后,继母生的弟弟要求分家。薛包一再劝阻,仍是无效,便主动把好的房屋、田地、器物、能干的佣人,留给了弟弟,自己把老得不能干活或无家可归的佣人领去,他说:“这些老人和我同事多年了,你不能使用他们啊,跟我去吧。”田地,他拣荒芜贫瘠无法耕种的要,房屋,他拣破旧要倒坍的要,他说:“这是我年轻时所经营的,我很留恋这些土地和房屋啊!”器具物品,他捡破烂的要,他说:“这些器具物品是我平素吃穿用的东西,适合我的身体和口胃啊!”

弟弟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不久,就把分得的家产全卖光了。薛包就经常周济他,不袖手旁观,也不埋怨挖苦。乡里人有的说:“你弟弟游手好闲,对你又不好,也不是一母所生,有钱也不能给他呀!”薛包笑着回答说:“兄弟团结友爱,也好让九泉之下的老人放心哪,这也是尽孝心呀。”

汉建光年间,薛包的孝行,传到了京城,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公车特召他当侍中官。

孔奋孝母

孔奋,汉代扶风(陕西凤翔)人。他从小就懂得事理,听从父母的教导,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活,从不惹父母生气,不叫父母为自己操心。少年时就以孝敬父母闻名州里。

父亲去世之后,他为了减轻母亲的思念、悲痛和孤独感,侍奉母亲更加周到,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更加谨慎,以免母亲为自己操心,或觉得生活不便。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屋里去请安,问寒问暖,问睡问食。直到母亲说:“忙去吧!”才肯离去。之后,他便和妻子一起安排好母亲一天的饮食。总不忘嘱咐妻子一定要把饭菜做好,香甜可口,好好让母亲吃得高兴。每天晚饭后,不论忙或闲,都要到母亲房里去坐坐,谈谈家务,说说见闻,为母亲解闷,听母亲教导,了解母亲起居和身体情况。邻里们常在孔母面前夸孔奋孝顺,孔母听在耳里,乐在心里。孔奋对母亲的孝心在当地影响很大,他在当地的名望越来越高。

后来,当了地方官,他廉洁奉公,崇尚节俭,在当地形成了风气。他当了官,身价高了,对母亲的孝敬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无微不至,细心周到。他把每月领到的薪俸,首先给母亲买足食用的物品,保证母亲吃得可口,穿得舒适,余下的钱,全家才能动用。因此,他和妻子、孩子经常吃粗食淡饭。

孔奋节衣缩食孝敬母亲,博得了乡里、亲友和同僚的普遍称赞。人们议论道:“孝敬老人,让老人吃好穿暖,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愿望。但各个人的情况不同,一家人生活的物质条件又是人人有份的,像孔奋那样,从家人身上节俭下来钱去孝敬母亲,确实是很难得的啊!”

江革背母逃难

江革,东汉临淄(山东临淄)人。他家里很穷,父亲又早逝,江革总是想方设法侍奉好母亲,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让母亲吃饱穿暖。

汉章帝时,临淄地方很乱,从山里流窜来的土匪很厉害,到处抢劫杀人,弄得人心惶惶,经常得外出逃难。

连日逃难,四处奔波,常常饥无食,渴无水,母亲经不住忧劳,病倒了。时值黑夜,上哪去找医生呢?江革跑了半夜,好不容易才找到个医生,抓了付草药。母亲吃过一剂,病情稍有好转。天刚亮,江革就给母亲煎第二付药,药还没有煎好,就听有人喊:“土匪来了,快跑啊!”

江革出门看时,只见逃难的人流,在飞扬的尘土中流去。江革忙回到屋里,提起药壶,背好母亲,便连跑带颠的朝逃难的人群赶去。

跑着,跑着,江革母子就被逃难的人群给拉下了,不一会儿,土匪们就追上来了,拦住了江革,只见江革手里提着一个药壶,背上背着一个面如土灰的老太太,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就问是怎么回事。江革说:“我是个穷百姓,母亲有病,我不能扔下母亲,自己去逃命,就背母亲,带药壶逃难。真的,身上没带什么钱财,就开开恩,放过我们母子二人吧!”土匪们听他说的是实在话,见他提着药壶,背着母亲,累得疲惫不堪,确实是个大孝子。江革的孝心,竟打动了土匪,土匪们一时良心发现,不但没有杀害江革母子,而且还指给了平安的去处,孝心使江革幸免于难。

为了挣钱供养母亲,江革给人当了长工。有时入不敷出,还得借钱。但不管生活怎么困难,江革总是让母亲吃饱穿暖。有时怕母亲天天倒在床上苦闷,就用车拉着母亲村里村外的走走。他关心体贴母亲,说话总是和颜悦色,使母亲愉快地度过晚年。乡里的人都称赞他,给他送了个外号:“江大孝子。”

班固孝继父业

班固(公元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生于封建官宦家庭,又是儒学世家。其父班彪,字叔皮,为人性情沉静稳重,博学多才,善于著述。班固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与班彪的教导和影响是分不开的。

班固在父亲教导与影响下,自幼聪明伶俐,9岁就能作文。16岁入洛阳太学读书。青年时期博览群书,对于诸子百家各种学术流派的观点,细心加以探讨。班固治学注重了解文章大意,而不在分析字章上下工夫。他为人宽厚、谦虚,从不以自己才学过人而自恃,因而深为时人所敬慕。

班固23岁时,其父因病逝世。当时他正在洛阳太学读书。当他听到父亲病逝的消息后,悲痛至极,他匆匆赶回家中为父居丧。在此过程中,他一面缅怀父亲生前对自己的教诲,一面潜心阅读父亲遗作。在通读《史记后传》之后,他发现很多地方记叙的还不够详细,于是,他决心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以尽孝道。

班固开始大力搜集材料,改订体例,准备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编撰《汉书》。可就在他埋头编撰过程中,有人诬告他私自改作“国史”,而被捕入狱,书稿也一并被抄去。

其弟班超闻讯上书,才救了他。当时明帝看了他的书稿,不但赞赏他的史学才能,而且召他到京师任兰台令史,掌管宫廷藏书,并进行校勘工作。第二年被提升为秘书郎。班固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典校秘书,编著国史。明帝非常高兴,命他继续撰写班彪未写完的《史记后传》。

这是他完成父亲未竟事业的大好时机,于是他又着手撰写《汉书》了。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到汉章帝时,《汉书》才大体写成。《汉书》内容丰富充实,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而且语言精练,词简意赅,结构严谨,对人物的描写尤为细腻、生动,跃然纸上。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现状与阶级矛盾,客观地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对民间疾苦寄予一定的同情,歌颂了一些英雄,爱国人物。总之,《汉书》不仅是一部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优秀历史文献,而且也是一部杰出的散文巨著,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黄香扇枕温席

黄香,东汉时期江夏(湖北云梦县东南)人。

他小时候,生活很艰苦,九岁时死去了母亲,父亲年老多病,家务劳动的重担,多半落在小黄香的肩上了。

母亲去世前,病了好一阵子,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由于劳累和悲伤,身体消瘦了,脸色发黄了,母亲心疼得恨不得马上死去,好使黄香得到解脱。

母亲真的离开了小黄香——永远地离开了。小黄香悲伤得死去活来。身体彻底地垮了,几乎不能劳动了。亲友们劝他,父亲开导他。小黄香左思右想,终于想通了,人死不能再生,自己把身体搞坏了,父亲谁去伺候,不如把想念母亲的心,用到孝敬父亲上。从此,他关心照料父亲,家务活自己都承担起来,不让父亲操半点心。

他家住的房子很矮小,在骄阳似火的夏季,晚上屋里不但热气长时间不消失,而且还有蚊子。小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父亲屋里的蚊子苍蝇扇跑扇净,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父亲早些入睡。

在寒风刺骨,雪地冰天的冬季里,屋里没有任何取暖设备,为了让父亲少受冷挨冻,早早给父亲铺好被,自己脱下衣服钻到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被窝之后,才让父亲睡下。

九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他自己在冬天穿不上棉裤,盖不上棉被,从不叫一声苦。他从不叫父亲为难,自己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他整天欢欢喜喜,蹦蹦跳跳,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

他孝敬父亲的品德得到了邻里的赞扬,还得了皇帝的嘉奖。他学习也很好,人们称他是“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他后来当过尚书令,创造了很好的政绩。

廉范笃行孝道

廉范,字叔度,后汉京兆杜陵(长安东南50里)人。年少时,父亲在四川遭遇丧乱,客死在异乡。他长到15岁时,就急于去四川接父亲遗骨归乡安葬。当时蜀郡太守,原来是他父亲的部下,拿出很多钱,资助他迎丧。他婉言相拒,认为用别人的钱迎骨,对父亲不够孝敬。

他步行背遗骨到了葭萌,后又乘船于白水江(四川昭化县西北),不幸小船触礁,别人都弃物逃命,他却抱着遗骨不放,眼看就要被淹没于水中。其他船上和岸上的人被他的孝行所感动,便七手八脚地用绳索铁钩把他捞到岸上。经多方抢救,他才脱险。历尽艰难险阻,他终于把父亲的遗骨安葬在了家乡的土地上。

后来,他到公府当了府椽(文书),正赶上他的老师薛汉因参与楚王谋反而被杀。没有人敢出面收尸,廉范左思右想,感到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自己的老师暴尸荒野,就冒着杀头的危险,前去收尸。后来被人告发,汉显宗特别恼火,问他为什么去收尸。廉范说:“薛汉谋反应该杀头,但他是我的老师,学生怎能让自己老师的尸体弃于荒野呢?收尸只是师生之情,绝没有其他任何原因,愿领受处分。”显宗知道他是廉颇的后代,也知道他和谋反无关,便放了他。从此,他得了个好义的名声。

永平(汉明帝年号)初年,他应陇西太守之请,当了公曹。到任不久,他就断定太守要蒙难入狱,便辞去了功曹,隐名埋姓,到洛阳去当了狱卒。时过不久,太守果然被解到洛阳下狱。在狱中太守得到了廉范的保护和无微不至的关照,少受了很多罪,内心十分感激。廉范说,你聘请我是情,我照顾您是义,人应该有情有义呀。后来直到太守死去,安葬完毕,他才离开洛阳。

廉范以孝义而出名,当了云中太守。这时正赶上匈奴入侵,他带领本部少数人马,孤军奋战,机智勇敢地打败入侵的匈奴。因功调迁蜀郡太守。到任后,顺从民意,兴利除弊,使蜀地百业俱兴,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颂扬。

廉范急功好义,忠勇报国,当时人们都说:“孝是做人的根本,廉范孝敬父母,对朋友竭尽忠诚;在国家有难的时候,机智勇敢,不怕牺牲,报效国家;在看到百姓痛苦的时候,能施恩于民,兴利除弊。这都是他笃行孝道的具体表现啊!”

古人云:“忠臣出于孝悌之家”,一点也不假呀!

李密孝敬祖母

李密,三国时蜀武阳(四川彭山县)人。在他刚满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因病早逝。母亲一人既要抚养密儿,又要伺奉婆母。生活虽苦些,但看着密儿一天天长大,也就不觉得苦了。

天有不测之风云,在李密四岁的时候,他舅父非逼迫妹妹何氏改嫁不可。母亲拗不过舅父,只好含着热泪嫁人了。从此李密便成了一个孤儿了。他家里就只剩他与祖母了,抚养他的重担就落到祖母的肩上了。

祖母刘氏年老多病,但她是个有志气,十分刚强的人。望着自己可怜的孙子孤苦伶仃,心像被针扎,难过极了。她鼓励自己要顽强地生活下去,一定要把孙儿抚养成人,绝不能断了李家的香火。

李密小时,因过早地失去了母爱,曾一度体弱多病,九岁时才能自己走路。但他非常聪明,读书能过目不忘。他和祖母相依为命,从小就知道心疼祖母,听祖母的话,从不惹祖母生气。他和祖母形影不离,还常常逗祖母发笑,用笑声去安慰祖母。自己能干活了,就帮祖母多干些家务活,尽量减轻祖母的负担。他勤恳劳动,用心读书,处处事事都让祖母宽心,获得欣慰。

有一次,祖母病了,他周到备至地侍候祖母,晚上不脱衣裳睡在祖母身旁,给祖母吃药、喂饭、喂水,都是自己先尝一下冷热,然后才喂祖母,给祖母洗脸、更衣、端屎、倒尿,一刻也不离左右。在李密的精心护理服侍下,祖母的病终于治好了,李密别提多么高兴了。祖母逢人就夸自己的孙子孝顺,说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

李密44岁那年,祖母已96岁了。这时,晋武帝启用他当侍奉太子的东宫洗马,并命令地方官催他上任。李密想到祖母享受人伦之乐的时光已经不多了,自己自幼就在祖母的身边,一旦相别,对年事已高的祖母肯定是一次严重打击,思念会使老人躺倒的。于是他写了一篇《陈情表》给晋武帝,诉说他的处境,说明不能到任就职的原因。他在《表》中热情洋溢地写道:“没有我的祖母,就没有我的今天,今天祖母没有我,就没法度过晚年了。我和祖母互相依靠,相依为命,才得以活到现在。现在祖母年迈,我必须侍奉她老人家。”李密孝敬祖母的真心诚意,深深地打动了晋武帝,不但没加怪罪,而且批准了他的请求。

后来,祖母病故了,李密痛不欲生。直到服丧终了,他才应召出来上任做官。

王祥孝感继母

王祥字休征,汉末晋初人,魏晋时先后任太尉、太保等职。以孝敬父母著称于世。父母有病,王祥不分昼夜,衣不解带,侍奉于床前。汤药煎好后,用口吹凉,再亲自尝尝,然后毕恭毕敬,送至父母床前,等待父母喝后才肯离去。

王祥生母薛氏因病过早去世,继母朱氏性情乖戾暴躁,心胸狭窄,一发脾气几天都不过劲。背后屡次向王祥父亲告状,说王祥的坏话,因此王祥失爱于父,经常受到父亲的斥责,以至怒骂,每天都让王祥做各种繁重的家务活计,王强虽年小体弱却一声不响地干活,从无怨言。

继母朱氏经常吃新鲜的鲤鱼,不管什么样的天气,王祥都千方百计弄到鲤鱼。有一次正值数九隆冬的季节,王祥急忙赶到村外河边,正准备用斧子凿开坚冰,想解开衣带进入寒冷的河里去捉鲤鱼,寒冰竟突然裂开,两条鲤鱼跃出,王祥急忙捉住,回家做好“鲤鱼烩”,给继母送去。

继母又想吃“黄雀炙”,王祥几次进入深山也没捉到一只黄雀,后来竟有十几只黄雀突然飞入室内,王祥喜出望外,把捉到的黄雀送给继母。

王祥家庭院里有一棵李树,所结的李子味道鲜美,继母害怕邻人摘吃,就命令王祥在树下护守。白天不让鸟雀落树,夜里防备老鼠食李。一天夜里,狂风骤起,下起瓢泼大雨,王祥抱住树干大哭,深怕李子坠落,一直守到天明,继母有些过意不去。

王祥弟弟王览系继母朱氏所生,继母爱之如命。王览六七岁见母亲经常打骂王祥,王览哭着用身体遮护哥哥,十几岁时就经常劝说母亲不要虐待哥哥,朱氏有所收敛。朱氏仍然寻衅找碴无理刁难王祥,并苛待王祥妻子,祥妻侍候朱氏如常。

一天夜里王祥在床上睡觉,朱氏蹑手蹑脚到床前举斧砍去,正赶上王祥已经起身,只砍坏被褥,她急忙逃走了。王祥知道是继母所为,就赶到继母前,跪下请死,朱氏羞愧不已。

王祥父亲去世后,家庭重担落在王祥肩上,每天起早贪黑操持家务。他为人厚道,品行端庄,见义勇为,誉满乡里。朱氏嫉恨在心,暗里将毒药放入酒里,使人送给王祥,弟弟王览知道底细,径起取酒。王祥也怀疑酒里有毒,争而不与,朱氏只好夺下酒急忙跑了。从此朱氏送给王祥的饭菜,王览都抢先尝尝,朱氏怕误毒王览,就不再往饭菜里下毒了。王览深受哥哥熏陶感染,“孝友恭恪,名亚于群”,当时传为美谈。

王祥几十年如一日孝敬继母,有求必应,终于以孝心打动继母的心弦,母子感情逐渐融洽起来。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王祥“扶母携弟避地庐江”,在那里隐居三十余年,魏国多次征召,也不前往就职。王祥小心谨慎孝敬继母,直至继母去世后,丧葬完毕,他已年近六十,才去徐州任别驾,协助徐州刺史吕虔戡乱,使“州界清净,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临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王祥在西晋任太保之职,位居三公,“高洁清素,家无余宅”,为政清廉,勤俭持家,病重遗令子孙丧事从简,“家人大小不须送丧”,当时传为佳话。

马钧孝母改织机

马钧,三国时代魏国人,家住陕西凤县,是“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马钧的母亲就是织绫的。

因家境贫寒,无钱上学读书,马钧就在劳动中学习手艺,如雕木偶,结渔网,修理农具、家具等等。他对母亲非常孝顺。

母亲织绫用的织机,十分笨重。为了织花,人们把织机上的经线分成60综,每一综用一个小踏板操纵,60综,就用60个踏板来操纵,每织一根纬线,要踏60块踏板。这样,操作起来既费力,又低效。

马钧见母亲每日操作这样笨重的织机,累得疲惫不堪的样子,心里非常难过。心想:“自己整日修这修那,为什么不改进改进织机,来减轻母亲的劳动呢?”

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小男孩用一根绳子系在核桃树上采核桃,只用力一拉,核桃便哗啦哗啦往下落。马钧想:“这要比上树用手一个一个去摘省劲儿多了!”这时,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扭头就往家跑。进屋后,一头扎到织机旁,摸摸这,看看那,最后目光落到踏板上。“对,就从这里下手来改进!”于是便开始量尺寸,试样子,之后将锛、刨、斧、锯全找来,动手制作。忙了好几天,终于做出20块踏板,外加一些关联部件。经过紧张地安装之后,他亲自坐上织机试踏。他踏下一块板,经线就能提起10综来。马钧一看,心想:“有门儿!”母亲见马钧如此高兴的样子,也喜在心头。她想:“儿子为了减轻自己的劳累,不辞辛苦,改进织机,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马钧虽说很高兴,但仍不满足现状。他想:“既然能从60块踏板,减少到20块踏,为什么不能再设法减少一些呢?”于是他连夜研究改进,母亲感动得亲自提灯为他照亮。终于,减少到12块。

母亲坐上儿子为她改进后的织机,织起绫来既轻又快,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这种新式织机,很快便推广开来。马钧这个大孝子的名字,自然也传扬开来。当时洛阳城的魏明帝闻知此事,召马钧进京。并封了个给事的官给他。可马钧对此并不感兴趣,他千方百计抽时间致力于机械方面的研究,后来竟成为三国时代魏国杰出的机械发明专家。

韩康伯替母分忧

晋朝时候有个韩康伯,小时候家里很穷。冬天,他连棉衣都穿不上。小康伯体谅母亲的难处,从不向母亲要吃要穿,时常说些可笑的话,去排除母亲的忧虑。

又一个冬天到了,老天爷好像故意和穷人做对,天气特别的冷。结冰了,飞雪了,小康伯还是穿着单衣单裤。母亲看着孩子冷得浑身发抖的样子,心里十分难受,求亲告友,东挪西借,凑了一点钱,回家一算,仅够做一件棉袄的,棉裤还是没有着落。

怎么办,先把棉袄做了再说吧。母亲赶忙到市上买了块最贱的布,回到家里就忙着给小康伯裁棉袄,边裁边安慰儿子说:“好孩子,等妈给你做好了棉袄,就再厚着脸皮去借点钱,给你做棉裤。”说着说着眼泪便流了出来。

这时小康伯正帮着妈妈拿熨斗熨布料,看着妈妈哭了,心里特别难受,怎么才能去安慰妈妈呢?看着被炭火烘热了的熨斗,他有了主意。他握着熨斗把,好像有重大发现似地说:“妈妈,不必做棉裤了,我穿上棉袄,全身上下都会暖和的。”

母亲停止了哭泣,瞪大了双眼,疑惑不解地问道:“傻孩子,光穿棉袄,不穿棉裤,怎么能全身都暖和呢?”

韩康伯指着熨斗调皮地说:“妈妈,您看,这炭火在熨斗里,连熨斗把都被烘热了。根据这个道理,我穿上棉袄,下身也会变,暖和的。”

母亲被小康伯稚气的话逗乐了,知道这是说笑话来安慰自己,哪有光穿棉袄不穿棉裤,下半身也会变暖的道理呢?

有这样的懂事孩子,自己就是再苦、再累、再难也值得。母爱,和对孩子的热切期盼,给了她多么大的生活的力量和勇气啊!

王延孝感继母

王延,字延元。是晋代西河人。他九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了。王延多年哀伤,几乎使自己失去自理的能力而成为疯子。每当到他母亲忌日那一天,他就跑到母亲坟前哭拜,常常是连续十几天也不中断,亲友们苦苦相劝,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坟地回家。

后,王延的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是卜氏之女。卜氏对王延极其刻毒,总是看不上他。冬天做棉衣的时候,就用蒲草和烂麻皮当棉花给王延做了衣服,又破又短,根本不能御寒。王延的姑姑听说以后,急忙跑来询问。王延却一字不提,还请求姑姑不要去质问继母卜氏。从此以后,王延为了不惹继母生气,不让父亲、姑姑操心,对继母更加恭敬了。

有一年,正值隆冬盛寒时节,继母卜氏突发奇想,想吃鲜鱼。于是她就责令王延到集市上去买,因为根本没有人卖鱼,所以王延也只好空手而归。卜氏一见,勃然大怒,操起一根木棍把王延狠狠打了一顿,直打得遍体鳞伤才罢手。王延拖着满是伤痕的身子,跑了几里路到汾河上去凿冰打洞,准备抓鱼。他用绳子绑住一个大竹筐放到冰河里,一直等到天黑,提起来一看,果真有一条大鱼,王延高高兴兴地捧着活蹦蹦的大鱼跑回家,恭恭敬敬地给了继母卜氏。继母在冬天吃到新鱼,对王延的孝行有所感动。打那以后,对王延的态度也逐渐变得温和了。后来终于把王延看成亲生儿子,为他张罗找先生,叫他读书。

继母卜氏态度的转变,王延对继母更加孝顺了。盛夏酷暑,他拿扇子为继母扇风;隆冬严寒,他替继母暖被窝。虽是严冬,他衣衫单薄,却时时想着继母的温饱,问候起居。亲自做饭做菜,尽量让继母吃得有滋味。白天他外去做佣工,晚上回家干家务,夜里读书写字,常常是达旦而止。就这样,几年以后,他经史群书都能通晓大义。有一次州郡官员请他去做官,他以侍奉继母太忙,没有空余时间为理由非常干脆地推辞掉了。继母卜氏在王延的细心照料下,高高兴兴地度过了晚年。

盛彦吐哺待慈母

盛彦,字翁子,西晋广陵人。

少年时代便很有才能,当时有一位太尉叫戴昌的曾以赠诗形式考查他,盛彦面对满座官僚文士,慷慨作答,没有一点理解错误的地方,受到文士们的赏识。

盛彦的母亲王氏非常勤劳节俭,不仅亲自操持家务,还时时督促盛彦读书识字,教他以礼待人……后来,由于过度操劳,得了一场病,连眼睛也跟着瞎了。家里虽然雇了一个女仆,但是许许多多的事都落在了盛彦身上,他一边帮母亲安排日常生活,一边拼命读书,他的才干也越来越受人重视了。成年以后,官府鉴于他极有才名,多次征召他去做官,盛彦每次都是以母亲病势沉重而推辞了。每当谈到母亲双目失明,日常生活很难自理,重病缠身的情形时,盛彦就止不住悲伤,痛哭失声。他每天每顿饭都要亲手喂母亲吃饭,凉、热、咸、淡都是他先尝一尝,有时候,饭菜如果稍微硬一点,盛彦就自己先嚼一遍然后喂母亲。这样坚持了好多年,他母亲的病多少有一点好转。他母亲病了好久好久,女仆当然会受累,于是暗暗产生了怨恨的心情。有一回,盛彦外出办事,上午也没回来,那个女仆就生出了坏心,到屋子后面的菜地里捉了一些金龟子(吃植物根茎的小虫)的幼虫,放在瓦片上烤熟了给盛彦的母亲吃,还撒谎说是好东西。她吃了一些,觉得很好,于是就以为这确实是难得的好东西,顺手捏了一点偷偷留了起来。后来,盛彦回家了,他母亲把烧熟的金龟子给他看。盛彦一看,立刻跪在母亲面前,哭着向母亲赔罪,深责自己照顾不周全,叫母亲遭罪了。他母亲却安慰他,“这东西吃了也没什么事,我倒觉得眼前好像有点亮堂了。”盛彦一听,异常惊喜,打来一盆清水,给母亲轻轻擦拭,没一会儿,母亲的双目就能清楚地看见东西了。盛彦这时候以为当初错怪了女仆,竟然向女仆跪谢,女仆却羞愧得一声不吭地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由于盛彦孝顺母亲,善待仆人,家里越来越和睦了。

贞孝女宗李氏的孝行

范阳卢元礼的妻子是赵郡太守季叔胤的女儿,由于她生前对长辈异常孝顺,死后被追谥为“贞孝女宗”。

李氏女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在住所死去了。她虽然还很小,但对父亲的死却十分悲痛,恸哭失声,多次晕厥。幸亏母亲崔氏苦心劝慰,才停住了悲泣。后来她常想念父亲,偷偷地哭,几年下来,瘦得连站起来都困难了。后来她嫁给了卢元礼,离开了家,也离开了母亲。她天天想家,夜夜不成眠,饮食也一天天地减少,身体也一天天地瘦弱了。卢元礼家里人一齐劝解,还是不顶事,只好把她送回娘家。可是过几天回到卢家后,仍然像以前一样。卢元礼的母亲为了让她安心,反反复复来回送接了八九次。几年以后,卢元礼死了,李氏追思夫婿心情悲切,常常废寝忘食。但她从来没有忘记安慰婆婆,照顾婆婆。晨昏起居,适时问候,从来也不耽误。织布裁衣,煮饭做菜,从来不让婆婆伸手。婆婆身体不适的时候,她一定延医买药,直到康复她才安下心来。

不久,李氏的生母崔氏病故了。家里派人把噩耗告诉她,李氏初闻凶讯,立刻恸哭起来,哭着哭着就晕过去了,一宿到天亮才苏醒过来。一天天什么也吃不进,身体也日渐虚弱。婆婆担心她一个人回娘家有困难、有危险,就决定亲自送她回娘家奔丧。一路上历尽艰辛,跋山涉水,搭车乘舟,好歹才回到了家。李氏见到母亲的棺木,摇摇晃晃地跑上去,伏在棺材上大哭起来,哭了一会她就哭不出声了……婆婆和她的兄嫂们急忙解救,好一阵子才醒过来。几天后,婆媳俩回了家。从此以后,婆媳间更加亲近了。

当时的官府为褒扬她,把她居住的地方更名为孝德里。

拓跋宏为父吸痈

拓跋宏是北魏时代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魏献文帝就把他立为皇太子。

拓跋宏幼年丧母,他的祖母冯太后把他抚养成人。冯太后是一个很能干的女政治家,但是极霸道,在处理朝政的时候,常常与魏献文帝产生分歧。

皇帝和冯太后关系紧张,作为皇太子的拓跋宏有些事就特别难办了,但他很会处理复杂的宫廷关系。由于拓跋宏是由冯太后抚养成人的,他尊敬祖母,听从她的教导。专横的冯太后觉得拓跋宏这个年幼的小孙子比当皇上的儿子好控制,总想让小孙子早点继位当上皇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甚至想谋害魏献文帝。

拓跋宏年纪虽小,却是个十分懂事,对父亲极孝顺。他从来不依仗着祖母对他的恩宠对父亲施加压力。

一年,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魏献文帝一急之下,后背上长了一个毒痈。太医们用了各种各样的药,病都不见好。冯太后见了很高兴,她想,要是皇上长的毒痈治不好,他一死,我就把皇孙宏儿扶上金銮殿当皇上。

可她的孙子却不这么想,他天天跑到父亲的寝宫探视。

父亲背上的毒痈越长越大,疼得魏献文帝额头上冒出冷汗,在床上翻来覆去地大喊大叫。拓跋宏很难过,他守候在父亲床前,宫女送来的药,他总是先亲口尝一尝,然后再让父亲喝下。

可是,一连吃了几剂御医开的药,毒痈并不见下去。夜间,拓跋宏住在自己的寝宫中都能听见父亲的喊声,他心里十分难过,恨不得替父亲生病。

第二天,宫中的太监们都在悄悄议论:“皇上怕是活不了几天了!”拓跋宏听了,心中十分害怕,他赶快来到父亲的宫里,见父皇背上的毒痈隆起得更高了,毒痈的尖儿亮亮的,显然里面全是脓血,有的地方已经破了。拓跋宏问太医:“是不是把痈里的脓血吸出来,父皇的病就会好了呢?” “也许……”太医惊恐地说, “臣不敢担保。”

没想到,皇太子拓跋宏扑上去,用嘴对准了父亲背上的毒痈,像婴儿吸吮奶头那样用力一吸,竟吸出来一大口脓血!宫女们都吓坏了,赶快送过清水让太子漱口。吸出了脓血之后,皇上立刻轻松了许多。过了几天,魏献文帝的毒痈消失了,病竟然完全好了。

一年以后,魏献文帝为了缓和同冯太后的矛盾,把皇位让给了儿子拓跋宏,这时的拓跋宏才只有5岁。把皇位让给一个5岁的孩子,这种做法也许是很荒唐的,但是拓跋宏孝敬长辈的品质却从此传为美谈。他就是历史上很有作为的改革家魏孝文帝元宏。

郭世通孝行感天下

郭世通,会稽永兴人。在他14岁的时候,父亲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了。他只好到邻人家里做工,赚点钱给父亲求医治病,可是没有多久,父亲就与世长辞了。继母体弱多病,家里实在太穷,没有能力安葬父亲;这时,郭世通决定借钱安葬父亲,然后自己外出做工再还钱。他长大以后,娶妻生子,家里的人口多了起来,生活就更困难了。夫妻俩常常暗地里默默哭泣,一筹莫展。继母贫病交加,体弱不支,最后闭上了忧郁的双眼。亲友们看他家贫如洗,安葬继母实在困难,一齐筹措了一些钱物,帮他办了丧事。丧期满了以后,他再次外出做工,挣了钱报答亲友们的帮助。郭世通常常告诉自己的孩子,要节俭过日子,不能随便浪费粮食;也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更不可偷拿别人的衣物。他从来也没有忘记对父母的思念。因此,他的几个孩子也都十分孝顺、勤劳、节俭。由于他的影响,仁孝之风在他的家乡盛行起来。邻村里无论大人或是小孩没有一个直呼他名字的。

有一次,他同别人一起在集市上买卖东西,无意中多得了买主一千钱,当时双方都没有发现。等他离开以后,走了好远才突然间醒悟过来,连忙跑回去把钱还给那个人。买主十分感动,拿出五百钱给他表示酬谢,郭世通说什么也没收下。

由于他时时处处都以仁孝严格约束自己,因此同他接触过的人都十分尊敬他,也仿效他躬行孝道。不久,他的孝行传遍天下。皇上下令嘉奖他,并把他居住的独枫里改为孝行里。

乞伏保真心事继母

乞伏保,是北魏献文帝时高车部(敕勒族)人。他的父亲乞居,曾做过散骑常侍,后封为宁国侯。乞伏保的生母死得很早,由献文帝赐给他父亲的宫女申氏作为继母来抚养他。

继母申氏性情古怪,整天板着面孔,常发牢骚,耍性子,动不动就申斥别人。由于她出身宫女,极少接触小孩,所以对乞伏保十分苛刻,根本看不到一丝笑容,也感受不到一点母亲的温情。乞伏保在她面前常常吓得两腿打哆嗦,继母骂他没有小侯爷的派头;乞伏保站直了,她又骂伏保不恭敬她。伏保写字、读书,她在旁边评头品足,时而拿起笔管敲伏保的脑门,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乞伏保心里却连一句埋怨的话也没有,从来也没顶撞过一句。继母申氏以为伏保怕她,所以变本加厉,越发苛刻,几乎近于狠毒了。继母让他顶替仆人去干很重的本来他干不了的活,常打常骂从不间断。父亲曾责问过申氏,可因为是皇上赐给的宫女,也拿她没办法。伏保知道后怕父亲为难,就跟父亲说:“继母对我很好,没有她我怎么会长大成人呢,怎么会知道要尊敬长辈,要勤奋、要能吃苦呢?”父亲内心的慰藉化作数滴老泪涌出双眼。为了不让父亲分心,为了家庭的和睦,伏保更加尊敬继母了。

伏保长大以后,继承了父亲的官位,每次得了俸禄或赏赐,都完完整整地一文不少地交给继母。晚归的时候,无论公事、私事也都原原本本地告诉继母。继母年岁很大了,性情更加古怪专横了,更听不进别人的话了。后来,伏保出任大将军,因为住所离家太远,只好请继母跟他一起到住所居住,八十多岁的申氏说什么也不答应。伏保以真情相劝,继母答应了。伏保亲自扶她上车,又怕她在车上受到惊动,一路上用手紧紧地扶着车辕,步行到了住所。继母申氏高高兴兴地在住所住了三年。

谢蔺敬父不先餐

谢蔺,字希如,陈郡阳夏人。在他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爸爸外出办事,很晚很晚也没回家,他就跑到大门外,坐在石头上张望;天黑了,已经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了,爸爸还是没有回来。家里人平常总是坐在一起一齐吃饭,这时候,谢蔺的妈妈招呼他:“咱们先吃吧,不用再等你爸爸了!”他摇了摇小脑袋瓜儿认真地说:“爸爸没回来,我怎么能先吃呢,我一定等爸爸回来。”他一直坚持到深夜,爸爸回来了才一起进餐。这件事后来被他的舅舅阮孝绪听说了,舅舅十分感叹,高兴地说:“这孩子在家里就像曾子一样孝顺,出去做官也一定会像蔺相如一样为国尽力。”于是就为他起了“蔺”的名字,希望他今后能真如蔺相如一样有才干,又给他起了一个字叫“希如”。

后来,他家里请了先生教他读书写字,先生教给他经史典籍之书,他看过一遍就全都记住了。先生考他,没有一回能难住他。他舅舅称赞说:“这孩子真是我们家的阳元啊!”

不久,他父亲因病去世。谢蔺十分悲痛,常常偷偷地哭,时常粒米无进,身体日渐衰弱。他妈妈见他这个样子,就劝慰他说:“你不能总是这么伤心。你父亲死了,无论大家怎么哭,他也不知道,更不能活过来。要是你听爸爸的话,就要好好读书,有了本事长大才能做事,才能帮我养活一家人。”听了妈妈的话以后,他果然不再像过去那样常常哭泣了,却是常常夜伴孤灯,手不释卷,学业逐日精进。

由于他很有声望,当时的吏部尚书萧子显非常赏识他的孝行和才干,让他做了地方官员。

殷不害雪夜寻母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在朝廷做过官。殷不害从小时候起就非常孝顺,在家乡邻里之间十分有名。殷不害家里世世代代都很勤俭,生活却很清贫。不害有五个年幼的弟弟,母亲身体多病,他侍奉母亲,供养弟弟,勤勤恳恳,关心备至,母子、兄弟之间,和睦融洽,生活虽是清苦,却也欢欢乐乐。

到他17岁的时候,朝廷征召他去做官;为官后,在政事上显示了他非凡的才能。同时,他对儒家学说也有很高的修养。他对国事十分关心,国家的刑名法度如果有不符合国情的地方,他就直言上谏,提出自己的建议。由于他的建议是来自实际调查,十分合理,因此,大部分都被采纳了。因为政绩突出,后来他被调任辅佐太子;太子登上皇位后,更加信任他。鉴于他能行孝道,皇上还赐给他母亲很多生活用品。

后来,因为有一个叫侯景的作乱,到处烧杀抢掠。殷不害的母亲在逃难途中冻饿不堪,最后死在荒野中的山沟里。当时,正值隆冬时节,大雪纷纷,天寒地冻,他不知道母亲究竟在什么地方。他披星戴月,到处寻找。凡是发现山沟里有尸体,就不顾一切地跳下去,抱起尸体仔细察看,希望能找到母亲的尸体。就这样,他找了七天七夜,才发现了母亲的尸体。他十分悲痛地伏在母亲的尸体上失声大哭,晕过去好多次。过路的人看见他的样子,很受感动,把他救醒,婉言劝慰,帮他把母亲的尸体护送回家,妥善安葬。

事后,他很想念母亲,常常痛哭而不能控制,饮食不进,身体渐衰。不久,他就辞官回家了。

秦族躬行孝道

秦族,是西魏上郡洛川人(陕西洛川县)。秦族的祖父曾为颍州刺史,父亲曾任那鄜郡守,他们两个人都是很有名望的具有卓绝品性的人。在他们的一生中,都是非常孝顺父母、忠于职守的。都因为恪守孝道而受到治下百姓的尊敬和拥戴。他们同样没有忘记教育自己的子女遵守孝行。秦族在父亲的教诲和影响下,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孝敬父母了。

父亲在作郡守的时候,秦族才七八岁。平时由仆人看护、侍候;读书写字有先生陪伴,很少见到父亲、母亲。更何况父亲公事繁杂,偶尔回家也顾不上看看他们兄弟几个。父子之间并不十分亲密。可秦族常在先生面前叨念父亲和母亲,先生为情所动,替秦族转达了对父母的问候。母亲听了以后十分高兴,常把他叫到身边,嘱告他要好好读书,将来建功立业,为国为民。秦族十一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故。秦族同他的几个弟弟至哀至悲,常因想念父亲而痛哭。他们常到父亲的坟上拜祭,发誓一定尽心竭力奉养母亲,借以告慰父亲的亡灵。过路行人为他们的孝行所动,称赞他们是好孩子。秦族15岁的时候,母亲也病倒了,因为父亲为官清正,家里积蓄极少,这时早已用光了。为了养活全家,秦族叫弟弟们上午读书、写字,下午随他干活。寒暑易节之时,秦族总是最后一个换上衣服,并且是最旧最破的。吃饭的时候,他总是让母亲先吃,然后他们兄弟几个才吃,因为饭少菜也少,深怕母亲吃不饱。尽管这样,秦族的母亲因身体病弱,禁不住忧愁和病痛的煎熬,病情加重,终于闭上了满含泪水的双目,离开了尚未成年的儿子。

为了表达对母亲的追思,秦族保存了母亲的居室,只到祭日才进去表示怀念之情。乡里邻人敬服秦族,上书荐举。皇帝下令表彰他的孝行。

王僧儒“抄书养母”

王僧儒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年幼时,他家里十分贫穷,父亲无钱供他念书,他只好自学。

在王僧儒3岁那年的一天,地方上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见他勤奋好学,知道尊长敬老,就主动问他说:“王僧儒,你想不想学《孝经》啊,如果想学,我可以教给你。”王僧儒睁大双眼好奇地发问道:“《孝经》是讲什么的书啊?”那位有学问的人向他解释说:“《孝经》是专门讲孝敬长辈的书,是教人有礼貌,懂道德,尊老敬长的。”

王僧儒高兴地点点头,说:“那从现在开始,您就教我吧!”

这个有学问的人很喜欢王僧儒,高兴地说:“只要你肯学,我一定好好教你。”

从此,王僧儒每天都学《孝经》,他早起晚睡,虚心求教,百学不厌。王僧儒十分聪明,记忆力又很强,《孝经》中很多章节他都能流利地背诵下来。一天,王僧儒正在门口背书,邻居中的一位老者见他背得十分认真,便问道:“你背的这一段讲的是什么意思啊?”

王僧儒寻思了片刻,便讲了起来。但讲来讲去自己也觉得没讲出个究竟来。就不好意思地朝老者笑了笑。那位老者十分友善地告诉他说:“你呀,能背下来不算真正学会。要真正理会其中的道理,又能按理解了的道理自觉地去做,才算真正的学到手了。”

王僧儒觉得老人说得很有道理,自己很受启发,便向老人鞠躬致谢,说:“我一定按您的指点去做。”

从此,他边学边问,边背边想,逐渐地理解了《孝经》的大意。应该怎样孝敬长辈,在自己头脑中有了具体深刻的印象。一天,父亲的友人送来了一筐李子,看见了王僧儒,就放下筐,把他叫到跟前,说:“僧儒,这李子是刚从树上摘下的,新鲜极了,先拿几个去尝尝。”说着就抓了一把,递给他。王僧儒说啥也不肯要,客人想,是不是嫌少了,就又抓了一把。没等递过来,王僧儒就解释道:“谢谢您啦,我不是嫌少。《孝经》里说过,要孝敬长辈,好吃的东西应让父母先尝,先吃。”“好孩子,真懂事,长大了一定有出息!”友人对王僧儒倍加赞扬。

王僧儒勒学苦练,6岁便学会写文章了。7岁的时候,一天能读几万字的经书。十几岁时,写书著文,文辞华丽,情感奔放。他还擅长书法,写一手远近闻名的好字。因此,地方上很多人都请他去抄书、写字。他用挣来的钱给多病的母亲买药,买补品,还买米贴补家用。“抄书养母”,少年王僧儒孝敬老人的事迹传遍了乡里。

乐文德赤足奔父丧

乐颐,字文德,南阳浧阳人。他少年的时候,无论是说话或做事都十分谨慎小心,待人接物也特别和蔼诚实。家里人看他这样,个个心里乐滋滋的;邻里们见他如此,人人夸赞他一定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他读书十分勤奋,诸子百家,儒墨法杂,无不通晓。长大以后做了京府参军,由于他能力超群,秉性忠厚,在任期间深得上司的赏识,也深得同僚们拥戴。后来,他父亲在郢州家里病故,乐颐得到噩耗以后,急急忙忙跑到上司那里请假回家奔丧。由于思亲情切,半路上他常常哭得死去活来。他想起父亲对他的养育和教诲,想起自己的成长过程,每一步都深深地印着父亲的苦心的痕迹。路上,他嫌车子走的太慢,索性跳下车子,飞一样向家乡的方向跑去,可由于感情太悲慽,没跑多久,他就累得晕倒了,醒来以后,他才发现鞋子跑丢了,脚也磨破了,血糊糊的。一个商贩看他累得实在太可怜,问明原因以后,强拉着他坐上了拉货的大牛车。就这样,一路上忧心如焚,几经周折,总算回到了家里。

乐颐年轻的时候曾经得过一场重病,他被病痛折磨得白天坐不稳,黑夜睡不安。白天,他常常躲在院子的角落里装作干活的样子,为的是不让老母亲为他担心。夜里,因为他的卧室跟他老母亲的居室只是一墙之隔,为了不让老母亲发现他的病情,于是强忍住剧痛,决不发出一声呻吟;有时他站起来走动,脚步也是轻轻的;有时他咬住被子,握紧拳头,强制自己躺在床上,所以他盖的被子也被他咬碎了一大片。在他患病期间,他也跟平时一样,按时问候母亲的起居饮食,从来没有间断过。

魏征戏弄“假孝廉”

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河北)人,唐初的政治家。少时孤贫,落拓为道。唐太宗时提升为谏议大夫,一生陈谏200余事。

他小时候,爱好读书,曾有过“神童秀才”的美名。那时候,魏征家乡有个姓赵的财主,横行乡里,无恶不作。乡亲们都恨透了他。这年,他花银两向官府买了个“孝廉”美名,人们戏弄地称“假孝廉”。

这年春节,“假孝廉”对“神童秀才”魏征说:“我想借你的手使使,给我写副春联可以吗?”魏征答应下来,想了想说:“‘爆竹一声普天同庆人增寿,梅花数点大地皆春福满门’。行不行?”“假孝廉”听了,说:“人人增寿哪能行!只有我家爹、娘才配增寿。”魏征听了,十分气愤。心想:谁不知你是假孝,既不孝顺爹,也不孝顺娘,觉得爹放过羊,娘当过支使丫头,不光彩。你想图虚名吗?好!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就把‘人增寿’改成‘娘增寿’,贴在你门上自然是你娘了。写对子讲‘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娘’自然对‘爹’了。别处一点不动,你看如何?”“假孝廉”点头称是。魏征说:“那就一言为定!”“假孝廉”说:“一言为定。”

大年初一,乡亲们到各家去拜年。走过“假孝廉”大门口发现贴着这样一副对联:“爆竹一声普天同庆娘增寿,梅花数点大地皆春爹满门。”

凡是认字的乡民看了,都捧腹大笑。而“假孝廉”呢,在屋里十分得意。

当人们知道这副对联,是出自“神童秀才”魏征之手时,都说:“‘假孝廉’碰上真秀才,假撞真,哪有不栽的!”

孙思邈学医孝双亲

孙思邈(581—682),出生于京兆华原县一个木工家庭。

思邈年少时,见父亲患有雀目病(夜盲症),母亲患粗脖子病,非常着急。

一天,父亲边做木工活边问思邈:“你长大了干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长大了要当个医生,把您的雀目病治好,把妈妈的粗脖子病也治好。”父亲听了思邈一片孝敬父母之言,十分感动,沉思片刻说:“好孩子,你要当医生,就不能像爸爸这样,斗大的字认识不了一石。咱家虽说很穷,但我就是累弯了腰,也要供你念书。明天你就上学去!”于是,小思邈就在村西一孔土窑洞里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

12岁时,父亲带他到药农张七伯家做药柜。思邈见张家院内到处是草药,心想:“这下父母的病可有治了!”就拜七伯为师。过了一段时间,思邈发现,七伯识不了多少字,只是懂得一些药性,会用几个土方子,而不懂医理。七伯发现,思邈是个极聪明的孩子,自己不能耽误人家的前程,就诚恳的对思邈说:“从这往北走40里,是铜官县,我舅舅是那里有名的医生,这帙《黄帝内经》就是他送给我的,我读不懂,你拿回去好好读读,等长大些,去找我舅舅学医吧。”

17岁的思邈,为双亲治病心切,不畏人生路远,终于来到铜官县,找到那位名医,可这位医生不会治雀目病和粗脖子病。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死心,硬是拜师学习了一年。一年以后回乡行医,同时继续寻找治双亲病的方法。

一天,他给一个远道而来的病人治好痼疾,病人感激地说:“孙先生年纪不大,可医术超群,真是复生的扁鹊,再世的华佗啊!”思邈听了忙说:“哪里,哪里!我连父亲的雀目病,母亲的粗脖子病都治不好,哪敢与古代名手相比!”病人见他将双亲的病挂在心上,很受感动,想了想说:“我家住在秦岭里面,那儿粗脖子病人很多,我表妹就患了这种病,被秦岭之巅——太白山上的一位先生治好了。”思邈听了,欣喜若狂,忙问: “这位先生叫什么名字?”病人说:“叫陈元,是江南人。”

思邈一心想治好双亲的病,第二天就动身赶往太白山。400里旱路,交通不便,其旅途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思邈却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旅途上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美丽的太白山脚下,几经周折,找到了陈元。陈元并不是医生,他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治粗脖病的方法的。思邈满怀信心的住下来,一边行医,一边同陈元采药闲聊,有意探求治雀目病的方法。

一天,陈元边采药边说:“我爹说,不知啥原因,雀目病待人不公平,专欺侮穷人,富人就不患这种病。”思邈听了,心里一动:“看来穷人一定是缺少某种东西才患这种病的。如果让穷人也吃上富人吃的东西,说不定能治好雀目病。”于是他就叫一位病人接连吃了几斤猪肉,可仍不见好。他又翻药书,见有“肝开窍于目”一条,他想:如果给雀目病人吃肝,一定会奏效的。”于是他就给一位患者买了几斤牛羊肝吃。几天后,病人大有好转,又吃了一些,病人痊愈了!

思邈由此受到启发,进一步探讨粗脖子病因。几经调查研究,发现这种病同长期喝一种水有关,如何治疗,还须进一步研究。

有一次,一位猎人射死一只鹿,请思邈去吃鹿肉,他吃着吃着想起来:“吃心补心,吃肝补肝,那么吃鹿靥能不能治粗脖子病呢?”后经实验,果然有效,而且羊靥也行。

孙思邈太白学医,不仅找到了治疗双亲病的有效方法,而且丰富了医学知识,为他后来成为隋唐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奠定了基础。

沈季铨舍身救母

沈季铨,唐代洪州豫章人。他从小就死去父亲,靠母亲把他抚养成人。

沈季铨自小就比一般小孩懂事,知道关心母亲、体贴母亲。他听母亲的话,还能帮助母亲干力所能及的活。

他从不和别人争论计较小事,有时有人故意逗他、惹他,无理取闹,他从不生气,总是一笑了之。时间长了,有人问他:“你怎么这样老实,懦弱无能呢?”他回答道:“为人老实有什么不好呢?”那人很不理解,叹道:“你也太不争气啦!”沈季铨只好把自己的想法都告诉他,说:“我是很老实、但不是软弱可欺。我想的是处处事事都不叫母亲操心,不叫老人操心就是对老人的孝敬。你想想,和人家争吵起来,你说人家的不是,人家反过来也会说你的不是;你骂了人家,人家同样会骂你,使父母受到侮辱,这就是不孝敬了。孝敬父母,就必须做到自尊自爱,使父母免受侮辱。这样做能说是懦弱无能吗?”

那人听了很受启发,没想到人不大,想问题倒挺深刻。这些话传到了同龄人的耳里,都不再惹逗他了,而且都十分敬重他,有的还照他的样去做,不再惹是生非了。

贞观年间,一次,他陪着母亲到亲戚家去串门,在照料母亲过江时,天突然刮起了大风,船失去了控制,母亲不幸掉到江里了。风呼啸着,母亲来不及呼救就被浊浪卷入江底。“母亲!”伴着这带有惊慌、悔恨、痛心的呼号声,沈季铨纵身跳入江中。他奋力朝母亲游去,抱住母亲,曾几次举出江面。但终因风大、水深、浪急,没能救上来。母子一起沉入了江中。

过了一天,岸上的人才发现漂浮在江面上的尸体。打捞上来时,人们发现沈季铨的双臂仍紧紧地抱着母亲的躯体,人们分都很难分开。

在当地执政的都督谢叔方看着打捞上来的尸体,十分感动。为表彰沈季铨舍身救母,至死不怠的品格,他着人买来棺材和祭品,岸边的父老也主动前来相助,把母子埋葬在江岸的高处,名之为“孝子坟”。

沈季铨奋不顾身抢救母亲,至死不怠的孝行陶冶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李晟教女孝公婆

李晟(shènɡ)是唐朝的一个大官,官至太尉、中书令。他有个女儿,嫁给一个姓崔的官员,按当时的习惯家人都称她为崔氏。

一次李晟过生日,大清早,崔氏就赶回家来为父亲祝寿。酒宴刚刚开始,一杯酒还没喝完,崔家的一个使女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凑在崔氏的身边耳语了一阵。崔氏听完微皱眉头,寻思了一会,挥了挥手,使女便风风火火地走了。

酒宴继续进行,正当众人酒兴正浓的时候,那使女又急急忙忙地转回来,向崔氏嘀咕了好一阵,好像很为难。崔氏很不耐烦地又把使女打发走了。

李晟是个细心的人,他在高高兴兴接受客人和晚辈敬酒的时候,观察到了女儿这边的动静。找了一个机会,他把女儿招呼到自己的身边,轻声地问:“怎么,家里有什么事吧?”“没什么,大家在给您祝寿,爹爹就不要分心了。”崔氏摇了摇头,毫不介意地说。“不要瞒爹爹了,你家里一定有什么事,快跟我说来!”“我的婆婆昨天夜里犯了病,今天还有些不舒服。女儿怕扫宴会的酒兴,再说婆母的病也不太重,就没有回去,已打发下边的人去服侍了,若有什么情况会及时告诉我的……”崔氏如实地回着话,语气还是那样淡淡的。

看到女儿这样漫不经心地对待婆婆的病,李晟很生气,就严肃地说:“你作为人家的儿媳妇,婆婆闹病,你怎么能不去服侍照料,却跑来为我过生日呢!”“你过生日,女儿不在也是不孝敬啊!况且满朝文武都在,女儿于席间离开,也不礼貌啊!”女儿委屈地辩解道。“在家敬父母,出嫁孝公婆。祝寿和服伺病人哪个更急啊?你听说婆母生病便急忙离去,客人只会夸李家的女儿有教养。相反,不回去别人倒会说闲话,因为爸爸的官职高啊!”说完,便让家人备车,送女儿回家,去照料婆母。

崔氏走后,李晟想到女儿刚才的态度与自己过去教育不够有关,心里很不安。酒宴一撤,李晟便急忙赶到女儿家,问候亲家的病情,并且为女儿今天的失礼,再三表示歉意。

亲家母被感动得流下热泪,因儿媳失礼而生的怨气,一下子全消失了。

李晟严格地要求自己,教育女儿孝敬公婆,受到满朝文武的称赞。

欧阳修不忘母教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宋代庐陵人(江西吉水县)。

他4岁死了父亲。母亲郑氏,是个很有志气的人,她亲自教儿子学习,当时家里很穷,买不起纸笔,便折芦苇草棍做笔,在地上教儿子写字。

欧阳修小时很聪明,听母亲的话,母亲教他读书,他总是聚精会神,听一两遍,就能背诵下来。他学习很努力,一次他得到韩愈的文稿,就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地学习。20岁时,文章就写得很有名气了。

他反对宋初五代留下来的浮靡文风,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首领。他性情耿直,见义勇为。庆历三年(1043)任谏官,以正直敢言,得到皇帝重视,面赐五品服,也因为正直敢言而多次被放逐流离。

他对母亲十分孝顺,母亲的教导,从不忘记。一次母亲告诉他说:“你父亲活着的时候当法官,经常在晚上点着蜡烛批阅文书,多次放下笔叹息。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个判死刑的案子,我多方考虑,想让他活,可是没办法啊!’我说:‘让死者活,你有办法吗?’他说:‘我是想尽办法让死者活呀,达不到目的,那么死者和我也都没什么遗憾了。我常常想着让死者活下来,还有时置人于死地;可是现在有些人是常常吹毛求疵,唯恐犯人不死啊!他平常多次教诲他的弟子,常说这些话,我都听得耳熟了。”

欧阳修一边听母亲讲,一边记下来带在衣袋里。后来自己遇到这样的事,就想起母亲的话,不敢有半点疏忽。

欧阳修一生为政清廉、为人耿直、为事严谨,文传后世,和他牢记母亲的教导,按母亲的教诲去学习、去为人处事分不开的。

陈颜冒死救父

陈颜,是金代卫州汲县(河北汲县)人。

他家祖祖辈辈都是以种地为生。他父亲陈光在北宋末年,被选为“武举”。北宋官府调他当寿阳县尉,他还没来得及去上任,寿阳就被金兵攻下来了。当时他正病在汴梁城里,又赶上金兵攻打汴梁。

这时,汲县已被金兵占领了。陈颜住在家里,不知父亲病情怎样,又听说金兵攻打汴梁,心里十分挂念父亲的情况。一天晚上,他偷着出汲县城,到汴梁去探视父亲。因为他常去汴梁,路比较熟,他摸黑出城后,走小道,抄近路,很快来到汴河岸上,从芦苇深处,没人走的地方蹚过汴河,沿着河走,一直走到汴梁城,正好从河道口爬进城里。在兵荒马乱中找到了父亲住处,看到父亲病已经好了,正愁出不去城呢。于是他扶着父亲,从爬进城的那条路逃出城去,回到汲县老家。

这时汲县的金兵正在布告安民,搜查散兵游勇,让街道举报。陈颜的一家当户,不知道他父亲陈光的底细,为了表白他们自己是安分守己的良民,就检举诬告他父亲陈光勾结宋兵杀过人。

陈光被捕下狱了,在严刑拷打下,被迫招认了,在狱中等待处死。

陈颜为救父亲,四处奔波,都没有成功,最后,冒死投到太守官府,申诉父亲的冤枉,甘愿替父亲死,自己入狱,请放出父亲。姓徐的太守,被陈颜的孝行所感动,他也听说陈光是没到任挂名的寿阳县尉,不可能勾结宋兵杀人。但因为陈光自己已经招认了,不敢决定怎么办。正在这时,金朝大臣来汲县视察。徐太守便把这件事向大臣报告了。大臣传讯了原告和被告,弄清了真相,释放了他们父子二人。

朱丹溪改行学医

朱丹溪,1281年生于浙江省义乌县。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少年时代的朱丹溪,深知母亲的难处,非常体谅母亲。他母亲无力供他上学读书,他就自学。白天帮助妈妈干活,晚上挑灯读书。家中没钱买书,他就去村上一户藏书多的人家去借。就这样日积月累,他学习了很多知识,到了青年时代,就已才华出众,成为当地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邻里见他学问过人,劝他考科举,弄个一官半职的,日子也好过,又能光宗耀祖。但朱丹溪对此劝说从未动心,因为他一心想着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可是,朱丹溪后来却改学医学了,这是为什么呢?

朱丹溪30岁的时候,与他相依为命的老母患上严重的胃疼病,朱丹溪甭提有多着急了。他到处寻医问药,请了很多医生给母亲治病,可母亲的病始终不见好转。

朱丹溪见母亲病痛的样子,心里十分难过,于是他暗下决心,改学医学,亲自为母亲治病。从此,他日以继夜地钻研医学,如《内经》,《难经》等,并努力研究“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尤其是研究胃病的常用药物。他不畏劳苦,亲自上山采药,亲自泡制。为安全起见,熬成后他先亲自尝试,体味药性,然后才给母亲喝。

功夫不负有心人。朱丹溪就这样,经过整整五年时间,竟奇迹般地把母亲的病治好了。乡里人都夸他是个大孝子,母亲为有这样孝顺的儿子而感到宽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朱丹溪见母亲的病治好了,他决定要给更多的人解除病痛。于是他一方面继续自学医学,一方面寻访名师。一天,他终于打听到一位叫罗知悌的医生,医术很高明,就亲自登门拜师请教。而罗知悌拒不收徒。朱丹溪经过三年的努力,才被收门下。

这样,朱丹溪在名师罗知悌的精心指导下,没过几年,就达到了药到病除的程度。朱丹溪很快就成为一位远近闻名的医生。

杜环义奉常母

杜环,明初官吏,金陵人。

杜环父亲杜一元有位朋友,是兵部主事常允恭。允恭在九江死了,家境衰败。

允恭的母亲张氏,年已六十多岁了,在九江城下伤心地痛哭,哀叹自己无人奉养。

有认识常允恭的人,可怜张氏年老,告诉她说:现在的安庆太守谭敬先,是允恭的朋友,让她前去投奔,念及与允恭旧存的交情,一定会照管她的。

老夫人遵从这个人的指点,坐船到了谭敬先处。可是谭竟婉言谢绝,不肯容纳。

老夫人处境非常窘迫。想到允恭曾在金陵做过官,亲戚好友或许还有存在的,也许能有点希望。可是她到了金陵,一个也没有访到。

老夫人又打听杜一元家在什么地方。知道情况的人告诉说:“杜一元已经死了很久了,只有他的儿子杜环还在。”并告诉他家位于鹭州坊中,门口有两棵枯树可以辨认。

张氏穿着破旧衣服,走投无路,只好投奔杜环家。此时,杜环正陪着客人,见到常母这副样子非常惊讶。一打听,常母便把遭遇哭着告诉他。杜环听着也流下了眼泪。

杜环扶着老人坐下,对老人行了晚辈之礼,又呼唤妻子和孩子来行礼。

杜环的妻子马氏换下常母的湿衣服,又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常母穿,捧着粥让常母吃,抱来被子让常母歇息。

常母问起平素较为亲近的、情谊深厚的老朋友和她的小儿子常伯章的下落。杜环知道老朋友没有存在的了,又不知常伯章的死活。只好婉转地安慰常母说:天正下雨,等雨停了替您老人家打听一下他们的近况。假若没有人侍奉您老人家,我家即使再贫穷,也能奉养起您老人家。况且我父亲和常老伯亲如兄弟,现在您老人家贫困窘迫,不到别人家去,投奔到我家来,这也是两位老人在天之灵把您老人家引导来的啊!希望您老人家就别见外了。

当时正值战后,年成不好。一般人家亲生骨肉都不能保全。常母见杜家也不富足,雨停后坚持要再找找其他朋友。杜环只好派一陪嫁的婢女跟着同行。

到了天黑,常母再找不到熟人,只好返回来,才安心住下来。

杜环买了布料,让妻子替常母缝制衣服被褥。

杜环一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地侍奉她。常母性情急躁,稍有不满就生气骂人。杜环私下告诫家人,要顺从她的心愿,不要因为她处境困难就轻视、怠慢她。

常母患老年疾病,杜环亲自替她煎药,送勺匙、筷子。

过了十年,杜环做了太常寺的赞礼郎,奉皇帝的诏令,到会稽举行祭祀。返回时,路过嘉兴,正遇到张氏的小儿子常伯章。杜环告诉他说:“你的母亲在我家,日夜想念你,都想病了,你要早点去见她!”

常伯章不以为然,只说,“我也知道这情况,只是因道远没能去罢了。”

杜环回到家,又过半年多,常伯章才来。

这一天,正是杜环的生日。常母看到自己的小儿子,放声大哭。杜环家里的人要制止她,说这不吉利。

杜环说:“这是人之常情啊!有什么不吉利的?”

过些日子,常伯章看到母亲年老,不能远走,竟然谎称办其他事情,辞别而去,再也没有回来看望老母。

杜环侍奉常母更加慎重小心。然而,常母越来越思念儿子伯章,病情越来越重了。快要断气时,常母指着杜环说:“我拖累你了,拖累你了!你比我的亲儿子还要亲!愿你的子孙都像你这样忠厚善良啊!”

杜环备办了棺材和套棺,隆重地安葬了常母,每年还按时节为她祭祀。

杜环悉心照料常母十几年,一直到养老送终。大家都称赞他的孝行,是仁爱的典型。

谢定住打虎救母

谢定住,明代大同广昌(河北涞源县)人。12岁时,父亲外出经商,家里只有他和母亲带着一个吃奶的小弟弟。

一天过午,母亲叫定住把小牛牵到后山坡上去吃草。他牵着小牛,走上了山坡,选了一块草木茂盛的地方,停了下来。小牛贪婪地吃起草来,不时地摇着尾巴驱赶蚊蝇。定住抚摸着心爱的小牛,看它在老老实实地吃草,便把它放在那草地里,自己跑下山去,帮母亲干活。

太阳快落山了,小定住想起小牛来,就急匆匆地跑回了山坡,一看,小牛不见了。这下子小定住可傻了眼,急得两眼直冒火星。这时母亲因不放心也抱着弟弟来了。娘俩一商量,决定到山上去找。

母亲抱着弟弟走在前头,小定住拖着一根棍子紧跟在母亲身后。越走山越险,草越茂,娘俩心越急,天色越来越暗。突然从深草丛中跳出一只老虎,张着血盆似的大嘴,向母亲扑去。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不容小定住多想,他拿起棍子,纵身一跳,从母亲身旁穿过,猛向虎嘴戳去,正好刺进虎嘴。猛虎呼啸着,晃着脑袋逃了。母亲吓呆了,小定住接过弟弟,扶着母亲,赶忙往山下跑去。这时老虎又追了上来,母亲为了保护定住和弟弟,奋不顾身地用身子去挡住老虎,老虎猛一纵身,咬住了母亲的衣服领子。眼看老虎就要咬伤母亲了,小定住一手抱紧弟弟,一手抡起棍子,使足了力气,朝老虎打去,正好打在老虎的嘴巴上,老虎又松开母亲跑走了。没走上几步,老虎又转回来了,拦路趴在地上去咬母亲的脚,母亲奋力抵抗着。正巧路边有堆石头,小定住拣起一块拳头大的石头,尽全力朝老虎的脑袋砸去,老虎疼得大吼了一声,径直向一个山沟里逃去。小定住保护着母亲和弟弟,平安地回到了家中。

走进家门一看,小牛正趴在槽下倒嚼呢。原来它跑到了人家的庄稼地里,被邻家给赶回来了。看着小牛,母亲真后悔不该到山里去找牛,多险啊。

谢定住打虎救母的事迹从此传开了,永乐12年,皇帝召见了谢定住,并嘉奖了他,给他家送了一块“打虎救母”的匾。

洪祥笃行孝道

洪祥是明朝的一位大孝子,他笃行孝道,处处事事体贴关怀父母。

一次,他父亲患了重病,倒在床上,生活全不能自理。他到处求医,给父亲看病,抓药、煎药、喂药都自己亲自去做。他一连几天几夜不离父亲左右。在洪祥的精心护理侍候下,父亲的病情开始好转了,洪祥也要支持不住了。看着儿子那疲惫憔悴的样子,父亲很心疼,恨自己不争气,生了这么一场大病,让儿子跟着受罪。就说病已经好了,让儿子回到自己屋里睡觉去,一定不要在床边照料了。洪祥再三要求仍留在身边照料,父亲装作生了气,把洪祥给骂走了。

洪祥知道父亲身体仍很虚弱,气力不足,还需在床边照顾,但不能违背父亲的意思,只得安排佣人守在床边,嘱咐佣人细心照料,自己退出父亲的病房,在门外静静地坐着,暗中注意父亲的动静,一旦有情况,好前去照料。因为连夜没睡好觉,坐着坐着就睡着了。快到下半夜了,父亲要起床小便,一连叫佣人几次,因佣人已经睡熟了,竟没叫醒。父亲自己勉强坐起来,可是两条腿支持不住,不能站起来走动,只好又坐在床边,又一个劲地喘着气。里屋的动静虽然不大,但时刻想着父病的洪祥并没有睡实,突然被惊醒了。开门一看,父亲坐在床边,喘着粗气,便赶忙上前把父亲扶住,问要做什么。父亲责怪他为什么不回房睡觉,洪祥说:“因为怕佣人只顾自己睡觉,不能及时照应,不放心就留在门外,好随时照顾父亲,现在这种情景,如果您再叫我离开,我可不敢从命。”说完便去拿便器给父亲接尿,然后又把父亲安放在床上,把被盖好,看着父亲安详地睡着了,他才安下心来。

在洪祥的精心护理下,父亲的病不久就全好了。身体也逐渐有气力了。他在大门外坐着散心,逢人便讲自己儿子如何孝顺,讲着讲着便流出了欣慰的热泪。邻里们都羡慕他有这样一个好儿子。

张履祥听从母教

清初有个学者张履祥博学多才,一生著述甚丰,曾经著有《愿学记》、《读易笔记》、《读史偶记》、《言行见闻录》、《经正录》、《初学备忘》、《近古录》、《训门人语》及《文集》45卷流传于世,是当时学界很有影响的人物。

张履祥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从此与母亲相依为命。父亲在世的时候对他要求很严格,对他的学习抓得很紧。在父亲严厉地督促下,张履祥的学习进步很快,很小的年纪《四书》就学会了。可是父亲去世以后,张履祥的学习就松懈下来了。开始时每天还翻翻书本,渐渐地连书本也懒得翻了,整天只知贪玩,与邻居小朋友打闹。他的母亲很慈祥,看到这种情况也舍不得打他、骂他,只是整天愁眉不展的。一天晚上,张履祥发现母亲又是眉头紧锁,愁容满面,满腹心事的样子,就问母亲为什么不高兴?母亲叹了口气说:“我发现自从你父亲去世后,你越来越不爱学习了,我听说孔子与孟子都是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可是因为他们自己有志气,学习用不着督促,所以最后成了万世师表,名垂青史。你父亲虽然去世了,可是他生前已经教会了你识字读书,你为什么不继续努力,刻苦钻研,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为父母争口气呢?……”说着说着,母亲伤心得眼泪就流下来了。张履详见母亲很悲伤,他十分悔恨,于是向母亲保证,今后再也不贪玩了。从此张履祥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读书学习,学习进步很快。后来他就成了当时著名学者刘宗周的高足弟子,在刘宗周那儿研读四书五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后他又涉猎百家,博通经史,著书立说,最后终于成为当时有名望的学者。

方观承千里探亲

在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桐城出了一位叫方观承的名士。方观承当过直隶总督,他为官清正,替百姓做好事,为治理黄河做出了很大贡献。

方观承小时候,他的祖父方登峰曾经当过朝廷里的工部主事,他的爸爸方式济也考取过进士,当过内阁的中书,他家住在南京。

没想到,有一年,祖父的朋友戴名世写了一本叫《南山集》的书,被朝廷看成是有反叛思想的禁书,把方观承的祖父和父亲,也牵连进去了。

方观承的祖父和父亲的官做不成了,家里的财产也被没收了,还被抓起来流放到黑龙江守卫边疆。

这时,方观承和他的哥哥年龄很小,罪犯家庭的子弟没人收留,一时间,门庭冷落,亲友们都装作不认识他们哥儿俩,与他们断绝了来往。

幸好,父亲和祖父做官时,和清凉山寺里的和尚是好朋友。和尚见兄弟俩可怜,就收留了他们。每天,兄弟俩只能吃点施主给和尚们的饭过日子,生活苦极了。

方观承哥俩过着这样苦的日子,仍然惦记着在北国被流放保卫边疆的父亲和祖父。

一天,方观承与哥哥找到老和尚:“长老,我们想到北国去看望父亲和祖父,二老在那里受苦,我们放心不下!”

老和尚十分感动,他看到孩子们还小,就劝阻说:“路途遥远,我又无力给你们凑那么多路费,怎么去呢?”方观承说:“我们都有两条腿,可以走着去!”“那可远得很哪!”老和尚说,“还是等你们大点了再去吧!”方观承说:“父亲和爷爷天天在北国受苦,我们一天也等不下去了!”

寺里的长老无法,只好给方观承弟兄俩凑了一点钱作为路费。弟兄俩辞别老和尚,离开了清凉山,上路了。途中,尽管方观承和哥哥省吃俭用,还是很快就把那点钱用光了。但是哥俩并未因此却步,而是艰难北行。饿了,就去敲沿途人家的大门,舍着脸跟住家要口饭吃。本来,他俩是当官人家的子弟,跟人家要饭吃,总是难以开口的。但是,肚子饿极了,只好壮着胆子对人家讲了实情。若碰到好人家,见他们可怜,又是去北方探亲,被他们这种孝顺长辈的精神所感动,就送给他们一些吃的。有时,碰到凶狠的人家,不但不给吃的,还唆使恶狗咬人。兄弟俩只好互相保护着逃到村外。饿得两眼昏花时,只好在庄稼地里随便挖点东西充饥。

千里征程,哥俩儿走得脚上磨出了血泡,血泡又变成了老茧。经过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了北国军营,找到了在这里服役的祖父和父亲。亲人们相见,抱头痛哭。祖父和父亲万万没有想到两个孩子会来看望他们,内心得到极大的安慰。以后,他们兄弟俩每年都到北国去探望亲人。

方观承和哥哥千里探亲的故事后来被传为佳话。

汤渊不再娶

汤渊,清代江苏常熟人,他八岁上死去了父亲,跟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很穷,靠母亲纺线织布维持生活。母亲每天早起晚睡,手脚不停地劳作。背,驼了,腰,弯了,脸上出现了丝丝皱纹。看着过早地衰老了的母亲,汤渊心里真不是滋味,常常背着母亲流眼泪。

汤渊15岁时,母亲凑了一点本钱,叫他跟着一个邻居贩卖布匹。邻居很同情他们母子,教汤渊很多为商之道,一路上又多方关照,第一次买卖,就挣了钱。母亲接过儿子挣来的钱,竟热泪盈眶,儿子不知所措,直叫妈妈。他,一个15岁的孩子是很难理解母亲的复杂感情的。就劝母亲说:“妈妈,我能挣钱了,说明我已长大了,您拼死拼活地守住这个家,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应该高兴才是。今后您不用再那样地劳累了。”

母亲转啼为笑,回答说:“我心疼啊,若是你父亲还活着,我死也不会让你到处奔波的,你还是个孩子呀。今后妈妈更要多织些布,你还没娶媳妇呢,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汤渊听了母亲的话,觉得还不能供养母亲,使母亲终日劳动不息,心里难过极了。

后来汤渊娶妻了,妻子对婆婆也十分孝敬,又能勤俭持家,勤奋劳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不幸的是妻子在生下一个男孩之后不久,就病死了。当时邻里都劝他再娶一个妻子,母亲也老催他,可他就是执意不再娶妻。他说:“妻子虽然死了,但给我留下了儿子,何必再娶呢,还是省下娶妻的钱去多孝敬孝敬母亲吧!”

他终于没有再娶,省吃俭用,供养母亲欢度晚年。

泮周岱深夜登山取泉水

清朝安徽省泾县有个做竹器的工人,叫泮周岱,是个有名的孝子。

他年轻时和父亲同在一个竹器厂做工,手工业工厂里的活奇轻奇重,每天领活时,他都把父亲领来的重活,自己拿来干,轻活留给父亲去干。

一次,父亲干活扎伤了脚,但工厂主非让去上工,说不能干重活,还可干些轻活嘛。泮周岱就背着父亲去上工,往返走十来里路,到了工厂已筋疲力尽了,还得马不停蹄地去领活来做,其辛苦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但他从不叫一声累,一直背到父亲的脚能走路了为止。

父亲年纪大了,工厂主就把他打发了,全家只靠他一个人在竹器厂挣钱来维持生活。他拼命地干活,尽全力多挣些钱,好让父母欢度晚年。

竹器厂主人,为了让工人多干些活,有时拿出酒肉来犒劳工人。泮周岱总是舍不得吃,把自己应得的那份,全都带回家去给父母吃。开始,工人们看他把酒肉包起来带走,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小气,有的说他不合群,不够朋友。后来,当人们发现是带回家去孝敬双亲的时候,就都理解了,有时还让他多带一些。工厂主听说了,也拍着泮周岱的肩膀说:“泮周岱,你是个孝子,好样的,我今后不会亏待你的。”

家里平常吃饭,他总是让父母先吃,然后自己才吃。遇到粮食紧缺时,总是先让父母吃好,自己经常吃糠咽菜,省下粮食,供养父母。

后来,母亲病了,他侍候母亲不离左右。母亲年轻的时候,家住在一座山下,山间有泉,母亲曾喝过这清泉的水,觉得特别清凉解渴,后来一直不忘。这次母亲病重了,半夜口渴,又想起那清泉的水,就自言自语地说:“小时候,房后是一座大山,山上有个清泉,那水特别好喝,真想再喝一次那泉中的水呀。”有心的泮周岱听在耳里,急在心里,马上拿个瓶子,上路了。山高月黑,石路难行。他心急如火,奋力攀登,终于找到那口泉水了。手里拿着满瓶的清泉水,欣喜若狂,恨不得飞到母亲身边。他带着小跑,终于在天刚亮的时候就到了家,往返40多里路。

喝着清新的泉水,母亲心里格外地甜,这水中有儿子的孝心呀。

泮周岱深夜为母取泉水的事,不翼而飞,传遍了乡里。穷苦竹工泮周岱孝敬父母的事迹,后来受到了清政府的表彰。

毛泽东缅怀母亲

毛泽东的母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农家妇女,她勤劳聪慧,和蔼可亲,为人厚道,常常慷慨地周济别人,尤其同情穷苦之人,帮助穷苦之人。每遇荒年旱月,或过年过节,她都背着丈夫,送粮送米给穷苦的乡亲们。乡邻亲友们无不赞扬她的助人美德,她的贤良在韶山是远近闻名的。

毛泽东非常热爱母亲,孝敬母亲,体贴母亲。在母亲高风美德的熏陶下,毛泽东在少年时代就乐于帮助别人。至今,在韶山还流传着许许多多他当年关心和帮助别人的故事。

1919年10月,母亲去世了,毛泽东深深沉浸在悲痛之中。为了表达缅怀母亲的深情,赞扬母亲的贤良美德,他怀着十分崇敬和沉痛的心情,写了《祭母文》。文中写道:吾母高风,首推博爱;遐尔亲疏,一皆复载;恺侧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来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吾辈,各务为良。

毛泽东投身革命,转战南北。出生入死几十年,始终怀念已逝的母亲,就是在新中国建立多年以后,依然如此。

1959年毛泽东回韶山,略微休息一会儿,即起身从他的驻地往外走,当时随同人员还以为毛泽东要外出散步,或去访问老友,或去旧居看看,结果都不是。毛泽东却向一长满青松翠柏的小山走去。这小山当时连路都没有,毛泽东一直健步登上山顶,陪同的人都还不知他的意图是什么。又走了一会儿,发现一座小小的坟地,一看碑文,才知道是毛泽东的父母之墓。当时毛泽东恭恭敬敬地立下来,行了一个礼。陪同的人也都行了一个礼。这时大家都很后悔没有问主席,不仅没准备一个花圈,连一个纸扎的白花都没有准备。幸而当时陪同去的一位青年人,还算灵活,马上折下一些松枝,捆成一束,递给主席,主席满怀深情地将松枝献放在墓前。

回来后,毛泽东对陪同人员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再回来,还要去看看他们二位。”

朱德忆母

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

朱德自幼家境贫寒,世代为地主耕种,他的童年生活是十分艰苦的。

朱德的母亲是位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多子女的艰辛不必说,她每天总是天不亮就起床,默默地把饭煮好,待一家人吃过饭,她赶紧收拾停当,与家人一道下地种田、种菜;收工回来,还要喂猪、养蚕、纺棉花。她就是这样,整日劳作而又任劳任怨。

在母亲的影响下,朱德四五岁就知道在母亲身边帮忙,到了八、九岁时不但能挑能背,还跟母亲学会了种地。他为了孝敬母亲,总是想方设法减轻母亲的劳累。一次,朱德看到母亲汗流浃背地在菜园里劳作,他心疼地对母亲说:“您歇歇吧,让我来干。”母亲见朱德小小年纪这般懂事,心里十分高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挑水是比较重的劳动,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不满十岁的朱德总是比母亲起得还早,悄悄地把家里的水缸挑满水。每当母亲早上起来发现水缸装满了水,感到很奇怪,问是谁挑的水时,朱德总是回答:“不知道啊!”原来他怕母亲心疼,不让他挑水。当母亲发现是朱德挑的水,感动得热泪盈眶,许久许久说不出话来。

朱德渐渐长大了,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再也不能在母亲身边,帮母亲干活了,但是,成长起来的朱德,决心以忠尽孝。

1944年4月5日,朱德得到母亲逝世的消息,心里十分悲痛,他在《回忆我的母亲》中写道:“我爱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回忆的。“我应该感谢我的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30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劳累。“我应该感谢我的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远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的人能够快乐地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彭德怀立志养家

彭德怀8岁那年,父亲患了痨病,一点儿重活都不能干。这时,勤劳的妈妈又被病魔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妈妈一死,家里就像断了顶梁柱。一家人只有依靠70岁的奶奶带着他和弟弟们讨饭过活。不久,刚满6个月的小弟弟就活活地饿死了。家里只剩下3分荒地,两间破草房,一口漏锅,连床板也都卖掉了。

一年大年初一的早晨,家里就无米下锅,奶奶要带着他和弟弟去讨饭,可是,彭德怀说什么也不肯去,对奶奶说:“我再也不去讨饭了,我要砍柴换钱买米吃!”奶奶无可奈何,只好领着二弟走了。奶奶一双小脚,一步一扭,吃力地走着。他望着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远去的背影,心如刀绞,眼泪簌簌地流下来。这时,彭德怀再也不忍心看下去了,忙转过身去,用手抹去满脸的泪水,拿起扁担,操起柴刀,毅然朝高山走去。从此,10岁的彭德怀就用他那瘦小的肩膀,帮助爹爹分担了养家的重担。

他每天天不亮就上山,晚上天黑才回家,砍柴换米,有时给地主放牛。

一天,彭德怀饿着肚子上山挖树根,他用力挥动着小镐,拼命地刨呀,挖呀,眼看快要砍断最后一根树根了,想快点把它折断,就使足了力气去砍,由于他早已累得筋疲力尽,两眼直冒金花,身子一歪,胳膊肘重重地碰到树根上,骨折了。他疼得昏倒在树坑里。

当他醒来的时候,爹爹已经把他抱回家,躺在床上,奶奶一口一口地给他喂米汤。他嘴里觉出大米香味。心想,哪里来的大米呀?他急忙环视一下屋里,发现家里的门板不见了。彭德怀心里一阵酸痛,他推开奶奶手中的碗,让给两个弟弟吃,自己挣扎着要起来,还要上山砍柴,可是,由于伤势过重,没有爬起来。

过了几天,彭德怀的胳膊还没有痊愈,就要去砍柴放牛,奶奶劝慰他,等伤好了再去。可是彭德怀说什么也不肯在家待下去了,他拖着一支伤胳膊,用一只手继续上山砍柴、放牛。彭德怀小小年纪,在水深火热的艰苦岁月里,历尽了千辛万苦,使全家老小勉强糊口度日。

15岁那年,想从苦海中跳出来,为穷苦人寻找一条活路。经过10年摸索、探求,他找到了共产党,找到了劳苦大众求解放的道路。他在这条道路上,冲杀奋斗了几十年,为党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陈毅探母

陈毅(1901—1972),四川省乐至县人。在几十年的革命实践中,他成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诗人。

陈毅投身革命几十年,多半担任军事要职,在前线作战,历尽艰难险阻,多次身负重伤,医生诊断,说他是半个残废。可他却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著称于世。对革命始终忠心耿耿。1972年1月10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参加了陈毅同志的追悼会。这是对陈毅生前最好的评价,也是他死后最大的光荣。

陈毅不但对革命忠心耿耿,而且对自己的母亲也十分孝敬。

1962年,他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看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的时候,母亲欣喜万分,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刚才换下来的尿湿裤子还放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赶忙藏到床下。

陈毅见到久别的老母,心里非常激动,忙上前握住母亲的手,亲切地问寒问暖,倾诉久别念母之情。过了一会儿,他忽地想起进门时的情景,忙对母亲说:“娘,我刚进来时,见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母亲见瞒不过去了,只好说出真情。陈毅听了,爽朗地笑了,说:“娘,您见外了!您久病在床,儿不能在您身边侍候,心里非常难过,今日回来,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受感动,又很难为情。这时,旁边的人赶快把裤子拿出来,想抢着去洗。陈毅一边上前抢过尿湿裤子,一边对母亲说:“娘,我小时候,不知您为我洗过多少尿裤子,今天,我就是洗上十条尿裤子,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呀!”说完,陈毅就把裤子放在洗衣盆里,同时找出母亲换下的几件脏衣服,一并洗起来。陈毅边洗衣服边同母亲叙谈,直到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晾晒起来为止。

母亲露出欣慰的笑容,在场的人赞叹不已。作为中央领导,拿钱拿物孝敬老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陈毅借探母之机,亲手为老母洗尿湿裤子,实在令人感动。

刘伯承卖苦力养家

1907年的春天,刘伯承的父亲由于过度劳累和贫困生活的折磨,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不幸去世了。为了给父亲买口棺材,借了40吊钱的高利贷。这样,使十分贫寒的家境又添上了一层严霜。

父亲去世之后,全家7口人的生活重担一下子落在了年仅15岁的刘伯承肩上,他成了家中主事人。他小小年纪就和成年人一样,起早贪黑地在田间劳作,尽管妈妈有时也抽空去地里干活,可孤儿寡母,劳力有限,再加上土地贫瘠,一年下来也只收了四五担毛谷。这点毛谷,去了还债,则所剩无几了。全家人还得吃糠咽菜勉强度日。

为了多收入一点,刘伯承除了抢时间种好自家田之外,还要给富人家打短工、干零活,挣几个铜板或换几升米回来。农闲的时候,揽不到活儿,就天不亮起床,到20里以外的御河沟煤矿去挑煤,然后到街上去卖。要赶上好卖,回来还早一点,要赶上不好卖时,就要到天黑以后才回来。不管他回来多晚,母亲都在门前的大树底下等他。每当刘伯承见到慈祥的母亲在等他归来,心里总是暖融融的。而母亲一见到儿子回来,则心疼地上下打量一番,然后轻轻地拍掉他身上的泥土。……

刘伯承挑煤时,总想多挑点,多跑几趟,好多挣几个钱养家糊口,所以挑一天煤下来,肩膀磨出了紫泡,衣服和血肉也常常粘在一起,钻心地痛。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每走一步都很费劲,腰也酸痛得像要两截似的。可是他怕妈妈见了心疼难过,每天回来,总是强打精神,装作一身轻松的样子,并总是笑着对妈妈说:“妈,我浑身有的是劲儿,没事儿的,苦日子总会有头的!”

母亲最了解儿子,她知道儿子在宽慰自己。每当她听了儿子这般宽慰的话,脸上便绽开笑容,可心里在流泪啊!……

叶剑英听母亲的话

叶剑英的母亲,是个极勤劳而又贤惠的人。她在操持全部家务的同时,还能耐心地教育子女,关心子女的学习与生活。

一天,叶剑英不小心把饭粒掉在桌子上了,父亲厉声训斥了他,可母亲却急忙把饭粒拣起来吃了,然后轻声对叶剑英说:“粮食来得不容易,俗话说,一粒粮食一滴汗,往后吃饭要小心,别再掉饭粒了。”小剑英看了母亲的行动,听了母亲的耐心教育,十分感动,眼噙泪水,使劲儿点了点头。从此以后,他吃饭的时候,总是特别注意,争取尽量不掉饭粒,即使偶尔掉了一点儿,也赶忙学着母亲的样儿,拣吃了。

叶剑英小时候喜欢同小伙伴们打斗玩耍,在这天真的“战事”中,常常是把衣服或裤子刮破了。到了晚上,自己上床了,可是辛劳了一天的妈妈,却坐在暗淡的油灯下,一针一线地为他缝补。叶剑英看着看着,心里非常难过,于是心疼地对母亲说:“妈妈,明天我再不打闹了。”母亲见儿子小小年纪这般懂事,欣慰地笑了笑说:“没关系的,妈妈不累,以后尽管同小朋友玩,注意点儿就是了!”叶剑英深深地感受到母亲的可亲、可敬,他决心不再刮破衣服了,以免母亲为自己劳神费力。

他说到做到。一次他又同小朋友们摆开了战场。但是他在“开战”前,记起了妈妈的话,眼前浮现出妈妈挑灯缝补衣服的情景,于是他在玩的时候,特别注意爱护衣服,从不乱来,刮破或弄脏衣服。

叶剑英的母亲不仅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教育孩子,而且还经常忙里偷闲,给他们讲一些传统美德故事,来熏陶感染孩子,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

叶剑英打记事起,就最爱听妈妈讲故事。每当母亲那生动而深沉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叶剑英便依偎在母亲身边,默默地听着,有时竟听得入了神。

在母亲的教育、影响下,叶剑英很懂事,常常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亲。他七八岁就开始上山打柴,割草,帮助父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时主动帮助邻居干一些零活。乡亲们都很喜欢他,夸他是最听父母话的好孩子。

李四光替父母排忧解难

李四光,湖北黄岗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6日,原名仲揆。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科学家,科技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周恩来总理对李四光的一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号召向李四光学习。

李四光不仅在攀登科学高峰方面值得人们学习,在孝敬父母方面,也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李四光家境十分贫寒。祖父早年去世,祖母带领父亲沿路乞讨,最后流落到湖北黄岗回龙山,在那里找了一个小破庙住下。

后来,李四光父亲白天打柴,晚上读书,考中个秀才。便招了十几个学生,开始了教书生涯。可是微薄的收入,维持不了一家大小的生活。父亲整日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当时年少的小仲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为了替父母排忧解难,白天在父亲的私塾里刻苦读书,晚上便帮助妈妈做零活:舂米、挑水等。有时家里没柴烧了,他就去打柴。一次,他约了几个小伙伴一同去打柴,因山高路滑,一不小心,摔倒了,膝盖磕破了,鲜血直流。小朋友们都问他疼不,他说:“不疼!”,咬紧牙关,继续砍柴,一直坚持到太阳落山,砍够了柴,才一瘸一拐地走回了家。妈妈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小仲揆有时还担柴去卖,挣回钱贴补家用。这样的生活,小仲揆一直过到12岁。

仲揆12岁那年,母亲用出嫁的衣服,为他做了一件棉袄,让他穿着这件衣服,拿着向邻居借的钱,到武昌报考武昌高等小学。投考时,试卷答得非常好,竟考了第一名。而主考见他是个穷孩子,竟不想录取他。幸而一位学校里的先生是他父亲的学生,从中说情,才录了他。入学后,学膳免费,每月还发七两银子。小仲揆深知家中困难,常常把节省下来的银子捎回家去,为父母分忧解愁。这样,尽管他家缺了一个劳力,而生活却还得到一些改善。父母为有这样孝顺的儿子而欣慰。

仲揆学习刻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被官派日本留学。此间,他仍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寄往家中,负担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学膳费用。为了节省钱,他既不在学校食堂用餐,又不肯在房东家包饭,而是常常晚上把米装进暖瓶里,注进开水,经过一夜泡熟成粥,当饭吃。吃菜,也只吃点咸菜。同学们把他这一大发明传为佳话。

李四光从小就知道替父母排忧解难,孝敬父母,长大又能按父母教导,刻苦读书,后来,终于在地质科学领域对祖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郭沫若为母寻药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县人。他不仅是中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学家,而且是革命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著名社会活动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郭沫若之所以这样博学多才,一是伟大的革命斗争培育和造就了他,另一方面是他母亲教育和影响的结果。

他的母亲天资聪慧,尽管年幼没有读过书,可耳濡目染,也认识不少字。她喜诗歌,能背诵许多唐诗。郭沫若三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郭沫若背诗背得很快,母亲非常喜欢他,他也深深地爱着母亲。

每当母亲有个头疼脑热的,郭沫若总是围前围后地照料母亲。最使他担心的是母亲每逢秋初,都要晕倒一回,当地人称这种病为“晕病”。

郭沫若5岁那年,母亲的病又犯了。她躺在床上,呻吟呕吐。严重的时候,粒米不进,就连水也不能喝一口。郭沫若见母亲病成这个样子,心里非常难过。

一天,他听大人们说,“芭蕉花是治这种病的良药”。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母亲找到芭蕉花,治好母亲的‘晕病’,解除母亲的痛苦。”

他东问西找后,才得知芭蕉在四川很不容易开花,不好买到,即使能买到,价钱也特别贵。尽管如此,可他也不死心,总是把母亲的病记挂在心上。

有一天,郭沫若同比他大4岁的哥哥去玩,来到福建人的会馆天后宫,这里供的是一位叫“后天圣母”的女神。兄弟俩玩着玩着,忽然发现天后宫园内有一簇芭蕉,其中一棵正开着一朵大黄花,好看极了。

郭沫若惊喜万分,悄悄地对二哥说:“二哥,快,咱把那芭蕉花摘下来,拿回家给母亲治病!”说罢,拔腿就朝芭蕉花跑去。二哥急忙上前拦住他说:“不行,那是天后圣母的花,凡人是不能动的!”郭沫若为母治病心切,没听二哥劝阻,翻过一米高的围墙,向四处张望。他见园内无人,急忙把花摘下来,藏在衣服里,气喘吁吁地跑回家。

到家后,郭沫若手捧芭蕉花,连蹦带跳地来到母亲床前,高兴地对母亲说:“娘,芭蕉花找到了,快看!”

母亲见郭沫若手捧一朵大黄芭蕉花,忙问:“孩子,你是从哪儿弄来的芭蕉花?”“是从天后宫摘来的。”郭沫若照实说来,二哥站在旁边一声没吭。

郭沫若满以为母亲会夸他俩呢,可没料到母亲听了非常生气,怒斥道:“你俩都给我跪下!”兄弟俩二话不敢说,赶紧就跪下了。母亲叹了口气说:“娘生下你们这样不懂事的孩子,竟敢偷摘天后圣母的花,娘倒不如病死好了!”

父亲听说后,怒气冲冲地进了屋,把兄弟俩拉出去,责令他俩跪在祖宗灵位前,狠狠打了他俩一顿。郭沫若一边挨打,一边理直气壮地辩解:“摘芭蕉花给母亲治病有什么不好?管它是谁的花,只要治好母亲的病就行!”他委屈地哭了。

郭沫若自幼孝敬母亲,长大依然如此,就是在他晚年的时候,也常常怀念着已故的母亲。

30年代,郭沫若受国民党反动派的一再通令追捕,不得不远离祖国,东渡日本,此时,他时常思念年迈的老母。1932年,母亲病逝,他身在外乡,无法为母送葬,深深地沉浸在悲痛之中。他在日本流亡期间,写了很多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著名论文,用的是“杜衎”笔名,因母亲姓杜,性格刚直,取笔名“杜衎”,为了永久纪念母亲。

郭沫若在50岁那年,还撰文深情地回忆说:“我母亲事实上是我真正的蒙师。”

杨开慧自幼孝敬父母

杨开慧,1901年11月6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风景如画的板昌。其父杨昌济先生世居板仓,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进步知识分子。杨先生眼看中华民族处于苦难深重之中,对后一辈寄托着殷切希望,他给女儿取名开慧,号霞,字云锦,期望孩子在阳光照耀下,有如灿烂的云霞,美丽而火红。

开慧没有辜负父亲殷切的希望,一生追求真理,为真理而奋斗,直至1930年11月14日昂然赴刑场,还高呼:“劳苦大众联合起来,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等革命口号。

杨开慧忠孝两全,她自幼孝敬父母的故事也是十分动人的。

杨开慧不满3岁,父亲就远涉重洋,出国留学去了。小开慧跟着母亲在乡下度过了童年时代。

她7岁上小学,学校放学很早,她见母亲一人忙碌,就主动帮助母亲扫地、择菜、刷锅、洗碗等。有时还上山砍柴,供家中烧火用。有一天,她同哥哥到家旁边棉花坡上去扒毛柴,一不小心,踩蹋了脚,滑到塘里去了。哥哥急忙把她救上岸来,见她一身水淋淋的样子,便说:“霞,你年纪还细,莫去扒了。”霞姑娘摇摇头说:“不怕,扒得,只怪我自己不小心哩!”以后还是照样扒柴。

1918年初夏,杨先生接受北京大学聘请,出任伦理学教授。1919年因病在北京西山卧佛寺疗养,全家也都住在那儿。此间,杨开慧终日守候在父亲身边,精心侍奉父亲。有时读点小说、散文或诗歌给父亲听,更多的时候是读报纸、谈时事,替父消愁解闷,减轻病痛。就这样,直到1920年元月17日父亲病逝。开慧在深深的悲痛之中与家人一道扶柩南下,将父亲遗体归葬于故乡——长沙板仓。

提起杨开慧忠孝的事,人们称赞她是“芙蓉国里尽朝晖,红霞灿烂照人间”。

马本斋以忠尽孝

马本斋(1901—1944),河北省献县人,回族。他忠孝两全,是我国现代著名爱国者,是回汉各族人民的英雄楷模。

马本斋的母亲是村里有名的贤妻良母。她对马本斋自幼就要求得很严格。在劳动之余,她常常给马本斋讲一些古人精忠报国的故事,如“岳母刺字”、“苏武牧羊”、“木兰从军”等,以此来教育本斋,并节衣缩食,供他上学。

本斋在母亲的培养教育下,非常懂事,孝敬父母,远近闻名,是人所公认的大孝子。

他自知家贫上学不易,就加倍刻苦读书。在校认真听课,刻苦努力,回家赶忙帮助妈妈做零活,晚上常常读书至深夜,在母亲再三催促下,才肯去睡觉。他不仅对规定的课程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还涉读了《幼学琼林》、《水浒》、《三国演义》、《古今奇观》等书,经过一段时间,他不仅文才出众,而且知识超群。当时的私塾先生本来瞧不起穷孩子,可对马本斋却十分器重。

一次先生郑重地对他说:“今天,咱们师徒共对一副对联,我作上联,你如对得准,我以个人名义推荐你到河间府上学深造,如何?”马本斋高兴地说:“弟子从命!”

先生稍加思索,挥笔写出:“两城二塔双河水”

马本斋一看,是结合家乡地理特点而作,他思索了片刻,对句涌出:“孤村一寺独木桥”

先生看了直呼:“贴切,贴切!”然后又大加赞叹:“出我所料也!奇才,奇才,奇才呀!”

马本斋体谅母亲,从来不让母亲为自己操心。他17岁那年,跟随父亲出外闯荡生活,母亲送了一程又一程。他停住脚步对母亲说:“您回去吧,大哥和三弟在家该不放心了!”母亲叹了口气说:“唉,娘就是不放心你的腿啊!前两天干活,把腿摔伤,还没全好,就走远路,哪行啊?”

马本斋见母亲不放心,牵挂自己,就故意使劲跳了两跳,说:“娘,您看,我的腿没事的!”母亲心疼地走到儿子面前,爱抚地为他擦着头上的汗水,说:“看你疼得这一脑袋汗,还能瞒得了我?”“娘,我真的不疼啊!”马本斋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热泪直流。

1937年夏天,“七·七”事变的消息传到了东辛庄,他与母亲商量:“国难当头,回回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决不能袖手旁观!”开明的母亲赞成他的意见。于是马本斋领了村里一帮小伙子习拳练武,准备来日对付日本鬼子。他还走村串户,讲当年义和团杀鬼子的事,鼓动大伙拉队伍,负担起保村救国的重任。

这年的8月30日,东辛庄“回民义勇队”宣告成立,马本斋被推举当了队长。

这支队伍的旗帜竖起后,很快就壮大起来。这年秋,他率领队伍开赴抗日杀敌的战场,打翻日军的军用卡车,阻击下乡骚扰的汉奸队伍……在斗争中,他听说共产党、毛主席的队伍,才是真正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队伍,只有八路军才能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于是他率队参加了八路军。从此,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他们成了打不烂、拖不垮的铁军。他们所到之处,无攻不克,无坚不摧,被誉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日本鬼子对“回民支队”闻声丧胆,就乘队伍转移之机,捕去马本斋的母亲,妄图以此迫使马本斋就范。鬼子在给马本斋的信中说:“马本斋,九州十八县都知道你是大孝子,你母亲被我们抓来了,你难道不来救吗?”马本斋听了母亲被捕的消息,心如刀绞,又看了敌人的挑衅信件,怒气直往上冲。但是,在战士一片救马母的呼声中,他冷静下来。他劝说大家不要轻举妄动,要把国恨家仇牢牢记在心里,跟着共产党,一心打日本,解放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母亲。

马母被捕后,大义凛然,拒绝敌人的一切威胁利诱,以绝食同敌人斗争,直至最后英勇牺牲。

马本斋听到母亲为国殉难的消息,万分悲痛,写了一首深切悼念母亲的诗:宁为玉碎洁无瑕,烽火辉映丹心花。贤母魂归浩气在,岂容日寇践中华。

自此,马本斋化悲痛为力量,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杀敌的刀枪,发扬母亲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更加英勇地为祖国、为人民而战。根据斗争需要,马本斋还被任命兼任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指挥回民支队和分区基干武装,转战在鲁西北抗日战场上,马本斋和他的“回民支队”,威名远扬。

至今,鲁西北的回汉人民还深深怀念这位民族英雄所建树的历史功勋。

杨根思报仇

杨根思,江苏省太兴县五官乡杨伙村人,1922年生。1944年2月参加新四军。

1944年2月杨根思刚入伍的时候,部队里新兵很多,大家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可杨根思总是嘴唇抿得紧紧的,一声不吭,显出一副倔强的神情。战友们都说,杨根思好像有什么心事。

一天,战士们听说要打仗了,都纷纷递交请战书,要求参战,杀敌立功。

排长孙福生正在屋里看战士们送来的请战书,这时,忽的闯进一个人来。排长猛抬头一看是杨根思。没等排长开腔,杨根思涨红着脸粗声粗气地说:“排长,怎么还不打仗?!”排长见他急成这般模样,扶他坐下,并说:“你先说说,你为什么要打仗?”杨根思急不可耐,又很激动,他率直地说:“我有半辈子的仇,一肚子的气,我要去打仗杀敌,为我家人报仇出气!”

排长听了,拍拍他的肩膀说:“为父母报仇出气,对!可是,你这仇啊,还小得很哪!”杨根思听排长这么一说,跳了起来,声音也有点发颤了,他争辩道:“是血海深仇啊,排长!”接着他声泪俱下,跟排长诉说起来。

他家一贫如洗。祖父租种地主的土地,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头来连地租都交不起,在一个冬天的晚上,祖父就因交不起租子,被地主派去的狗腿子丢进长江里活活给淹死了。祖父一死,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了父亲身上。父亲给地主扛活,不久,也被万恶的地主给折磨死了。临终时,望着杨根思,带着期望的神情说:“你可要给咱家报仇啊!”父亲死了,母亲气得发了疯,也含恨而死。从此,杨根思跟着哥哥过起乞讨的生活。后来,哥哥去上海谋生,他给地主当“牛倌”,更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15岁的杨根思跑到上海找到哥哥,跟着哥哥在一家毛毯厂当童工。哥哥不久在老板的压榨下死去了。杨根思逃出这鬼门关,去拉黄包车,受尽了人间疾苦。晚上,小小的杨根思,常常坐在黄浦江的石头上,望着滔滔江水,想起祖父、父亲、母亲、哥哥,想起他们悲惨的遭遇,黯然泪下。他咬紧牙关,握紧拳头,发誓:“这血海深仇一定要报!”

后来,他听说家乡来了共产党、新四军,领导穷人闹翻身。他丢下黄包车,回到家乡,参加了新四军,巴不得一时扛起枪,去打仗,报这血海深仇。

孙排长听了杨根思的诉说,非常激动,他说:“你有仇,你有恨,可像你这样苦大仇深的人有多少啊?天下穷人多得很啊!我们不能一个一个地报,要把国恨家仇结合起来,我们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化悲痛为力量,听共产党、毛主席的指挥,就一定能砸烂旧世界,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杨根思听了排长这一番话,心里感到特别亮堂,他好像成熟了许多。

临走,他紧紧握住排长的手,深情地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