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推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4 09:23:30

点击下载

作者:憨氏,王建博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活中的推理学

生活中的推理学试读:

前言

提起推理,有些人会想起侦探,会想到数学题,会想到几千年前的苏格拉底和那门古老的学问。其实,推理并没有局限在专业的小圈子里,也没有离我们那么远。推理,就在我们身边。

推理学隐匿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处,可谓无孔不入。它可能藏在你日常的家庭琐碎中,还可能融入到忙碌充实的工作里,更可能在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和一个决策间体现出来。简单举个例子,你在屋里透过窗看见外面的行人穿着羽绒服,你会知道外面很冷。这就是推理,就是这么普遍、简单却又实用。但是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并不像看衣服的厚度来推理温度这么简单,它需要我们拥有敏锐的观察力、睿智的头脑和精准的推理能力。如何获得这种能力并且依靠它来造福我们的生活,就是我在这本书中要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推理能力是成功人士必备的一种思维能力,是做出正确判断和迅速决策的前提,是从平庸走向卓越的关键因素。一位逻辑推理学家,不必通过询问,就可以知道站在他面前的陌生人的来历、性格与个人习惯。生活如同一条锁链,其本质可以从任何一个环节中显现出来。与其他科学一样,推理分析学也只有经过艰苦卓绝的训练才能培养出来,时日之久未免使人望洋兴叹。我们虽然不能像黑格尔、罗素等一些逻辑大师一样旷日持久地去钻研它,但我们每个人都要掌握一定的推理能力和逻辑头脑,这样,无论是与人交往,还是谈情说爱,抑或是商业竞争,你都会有一双慧眼去帮你分析脉络,事半功倍地去完成每一件事情。

本书为了将读者打造成一个生活中的先知,囊括了所有的推理知识及技巧,全面系统地将生活中的推理学展现给大家。包括推理的基本概念、生活推理的经典范例、推理必备的实用知识及趣味而又有挑战的推理谜题,本书的后三章,是推理在人际、爱情、商战中的应用,这对于拼搏在上述三项中的人们来说大有裨益,也是将推理知识与技巧在现实中融会贯通。

最后,衷心地希望众位读者通过对本书的阅读,锻炼并成就自己的逻辑推理头脑,形成优于他人的观察分析能力,最终成为第二个福尔摩斯,成为现实中的侦探珂南。引子

一个密室内,十几个人围坐成一圈。在座的每个人都是表情严肃,目光警觉,大家都在等待着一个人的发言,而此时,那个人终于开口了:“我怀疑是阿来杀了我,阿来是我的好朋友,他的一些习惯和性格,对于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他是一个不善伪装的人,在天黑之前我闭眼的一刹那,我瞥见了他嘴角的一丝微笑,显然,他绝对不是一个平民身份,而在杀手杀人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一阵风从他那里刮来,恰巧,今天阿来穿的衣服,袖子很宽大。天亮之后,我发觉他故意躲避我的视线。种种迹象使我推理出来,阿来就是杀害我的凶手!”

众位读者不要误会,上面的那一段不是在拍电影,也不是在写悬疑小说,而是当今正流行的杀人游戏。如果你想在这个游戏中立于不败之地,你就要观察、再观察,推理、再推理。

关于杀人游戏,读者朋友们有的可能会会心一笑,因为你可能就是这方面的高手;有的可能听朋友们说过,但一直没有尝试,对于其中的规则也是不甚明了。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爱好推理的人且迫切想提高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本人还是强烈推荐给您这一款游戏。概括地说,这是一个多人参与的较量口才和分析判断能力(推理)的游戏,当然,心理素质在中间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游戏通常分为两大阵营,好人方和杀手方。好人方以投票为手段投死杀手获取最后胜利,杀手方隐匿于好人中间,靠夜晚杀人及投票消灭好人方成员为获胜手段。“你亲手杀死过自己的朋友吗?”这是杀人游戏最好的广告词。

杀人游戏是一个著名的智力和心力游戏,每个参与者的身份由抽牌随机确定。在本场游戏中,身份不公开的N个杀手(注:建议杀手与良民比例为1:3)为一方,他们趁着黑夜出动逐个杀人;3N个良民和身份不公开的N个警察为另一方,要在N+3轮内揪出所有真正的杀手。

◆杀手彼此了解身份。杀手可以每轮任意杀死一个良民或警察;杀手不能杀死杀手;任何人都可以宣称自己是杀手,但大家未必要相信。

◆警察彼此了解身份。警察可以在每轮指认一个怀疑对象,法官将点头或摇头予以肯定或否定;任何人都可以宣称自己是警察,但大家未必要相信。

◆良民彼此不了解身份。良民每轮都将被杀害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宣称自己是良民,但大家未必要相信。

在这个推理追寻杀手的过程中,每个人的举动、言行、语态、眼神、表达都将成为判断自己和别人身份的重要依据,无论是指证、推理、判断、逻辑还是态度,都要最大程度地保证自己一方获得最后的胜利。基本规则:

1.参加人数及警匪配置

参加人数限定在11~16人范围内。

其中玩家数在11~14人为3警3匪配置,15~16人为4警4匪配置。

2.基本原则(1)警察:找出杀手并带领平民公决出杀手。(2)杀手:找出警察并在天黑时杀掉。(3)平民:帮助警察公决出杀手。任何时候平民都不得故意帮助杀手。

3.游戏流程(以12人游戏为例)(1)裁判将洗好的12张牌(其中有3张警察牌和3张杀手牌及6张平民牌)让大家抽取。自己看自己的牌,不要让其他人知道你抽到的是什么牌。(2)裁判开始主持游戏,众人要听从裁判的口令。(3)裁判说:天黑了,请大家闭眼。(4)等大家都闭上眼睛后,裁判说:杀手请睁眼。(5)抽到杀手牌的3个杀手睁开眼辨认自己的同伴。(6)确认完同伴后由任意一位杀手或众杀手统一意见后示意裁判杀掉某人,如果意见无法完全统一,则由裁判取其中多数人的意见(不给任何意见者被裁判视为同意其他人的意见)。注意不要发出声音让别人察觉。(7)裁判在示意确定死亡的人是谁了之后说:杀手请闭眼。(8)(稍后)裁判说:警察请睁眼。(9)抽到警察牌的3个警察以相同的方式睁开眼睛,相互确认自己的同伴。(10)确认完同伴后由某一个警察或警察们统一意见后指出一个其认为是杀手的人,并由裁判给出相应的手势来告知警察被指认人的准确身份。(11)(指认完成后)裁判说:警察请闭眼。(12)(稍后)裁判说:天亮了,请大家睁眼。(13)待大家都睁眼后,裁判宣布这一轮谁被杀,同时,裁判指示被杀者留遗言。(14)被杀者可以指认自己认为是杀手的人,并陈述理由。遗言毕,被杀者退出本局游戏,不得继续参与游戏进程。但如果其仍留在包房内,则在其他活人闭眼时亦必须闭眼,以防止影响活人继续游戏。(15)裁判主持由被杀者右手边第一人开始逐一陈述自己的观点,发言必须说“过”以表示发言结束。每个人每轮只有一次发言机会,且除自己发言时间以外不得发表任何意见。(16)发言完毕,由裁判主持投票。从本轮被杀者右手边第一个人开始进行投票,裁判叫到谁,想投票给他的人可以投票。每个人只有一次投票机会,也可弃权不投。(17)投票完毕后,得票最多者视为被公决出局,可留遗言,然后退出本局游戏,此时,本局游戏第一轮结束。(18)按照上述顺序进入本局第二轮游戏,同样由裁判宣布天黑闭眼,然后重复以上过程。(19)留遗言人数与警匪人数相同。即如果是3警3匪配置,则前面3个死人(包括被杀者和被公决者)可留遗言。其后死的人没有遗言。(20)直到某一种身份者全部出局,本局游戏结束。此时依照游戏胜负判定方法由裁判判定本局结果。

4.游戏胜负判定方法(1)杀手一方全部死去,则警察一方获胜。(2)警察一方全部死去,则杀手一方获胜。(3)平民全部死去为杀手胜利。(4)平民的胜负与警察相同。警察赢则平民为赢,警察输则平民为输。(5)在投票过程中,如出现得最多票数者达到一人以上,则由平票者进行再一轮发言,发言过后再对平票人进行投票,得票多的人出局;若再次出现平票,则由平票人以外的其他人逐一发言,之后投票,得票多的人出局;若仍然平票,则本局将被系统硬性判定为平局。杀人游戏的部分技巧

1.冷静

杀人游戏虽然是个语言及文字类游戏,但更多是一种心理游戏,一个心理上成熟的人都会在各自不同的角色中露出破绽,为了发现别人的破绽,防止自己露出马脚,非常需要冷静,只有在冷静时候的发言,才具有说服力。

2.语气

杀人游戏也是一种口才训练,在每个人发言的时候,如果你希望你的发言能够引起别人的重视,或者说,能够让人信服,那么,你的声音一定要宏亮,语气一定要坚定,无论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在别人看来,你一定要理直气壮。

3.矛盾

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没有矛盾。发言之中切忌矛盾!注意,自己的发言如果出现一点矛盾,哪怕是无意间的,也会被某些高手发觉,并抓住不放,你发言的内容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避免出现矛盾。

4.聆听

虽然杀人游戏多半是语言和文字,但是听取别人的发言,观察别人的动作,以获取情报信息是非常关键的。在别人发言时,有意无意会透露出自己的身份,立场。所以学会聆听发言,是分析别人身份的重要信息。

5.判断能力

判断能力也是一种选择能力,在游戏中判断谁是真正的杀手,谁是警察,是游戏成功的最重要一步。这种判断不光靠直觉,更重要的是靠分析,聆听,观察,思考。

6.发言

发言,是每个参与者的权力,也是每个参与者的义务,当然,你有权保持沉没,但是在这个游戏中,如果大家都不发言,游戏就无法进行。

7.撒谎

并不是说,这个游戏教人撒谎,但是,在游戏中谎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每个参与者都会说的谎言,其欺骗性就大大降低了,甚至,自己说自己是平民,这种谎言的欺骗性是零。

8.信心

信心是内因,有信心,发言才有说服力;有信心,伪装才能不露马脚;有信心,判断才能准确无误。你的信心决定着你是否想要赢得这场战斗,如果你完全去依靠同伴,你永远成不了真正的战士。

9.牺牲精神

作为一个警察,作为一个匪徒,作为一个平民,都要有为同伴牺牲的精神。在游戏中牺牲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牺牲谁,在什么时候牺牲最合适。

10.利用规则

一个好的,职业的杀手,或者机敏的警察,要懂得如何利用规则限制对方的发言,发挥自己的优势,如右手原则,既杀死自己右手边的人以取得最后发言权,在自己的发言结束之后立刻进入投票,不给其他人辩解的机会。激怒对方以造成对方犯规同样也是利用规则的一种。最后还有匪徒自暴以达到本轮禁止任何人发言的目的。

11.配合

此条是杀人游戏最重要的一条。无论什么样的杀人游戏都是一种团体游戏。因此与同伴的配合非常重要。

配合包括:警察同伴之间的配合,警察之间的配合首先是统一意见,分析哪个是匪徒,如何将其推出,如何掩饰自己的身份,如何帮伙伴掩饰身份,其中技巧包括假装意见不一,跳警暗示同伴是平民,明警暗警相互协作等,最关键的是,千万不要跳出来明保自己同伴!这是在情绪激动时候警察容易出现的错误,这样一来等于两人全部暴露身份。匪徒同伴之间的配合,这种配合主要是相互掩饰身份,包括假跳警,扰乱视听,互相砸票,迷惑平民,转移视线,自暴,自杀等等。匪徒同时还可以拉拢保护平民,这样获取信任,之后再将其灭口。明匪也可以在遗言中明确指出警察的怀疑对象,方便同伴将其干掉。警民的配合:平民主要帮助警察找出匪徒,一旦平民能确认匪徒目标,可以假跳警指认对方,当然,不推荐平民在前几轮跳警,因为没有明确的警察提示,容易造成扰乱警察的视听,怀疑其身份。而在后面阶段,警察的身份容易暴露的时候,平民假跳警就可以扰乱匪徒的视听,为警察牺牲。匪徒与裁判的配合,这种配合的默契层次要高一些,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12.任何人都会有判断失误的时候。

13.如果第一条不适合你,那么杀人游戏不适合你。

14.任何可以解释的失误不应该受到指责。

15.别人的错误导致你的失误或者死亡,郁闷的不该是你。

16.面对同一现象,各人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是正常的。

17.永远不要从结果倒推原因,事后诸葛价值为零。

18.在要求别人听明白之前,想想自己是否说清楚了。

19.和盘托出自己真实想法仍然不能取信于民的人,一般可以算高手了。

20.所谓的高手,只是玩的时间比一般人长而已。

21.杀手总是比警察猥琐些,但是猥琐警察和阳光杀手更加可怕。

我说过,杀人游戏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推理判断能力的游戏,是一个集观察、推理、分析、判断于一体的思维活动平台。观察人的表情动作,推理每个人针对一些事件的言语,分析言语间的逻辑是否存在矛盾,判断谁才是你要找的人。

其实,推理带来的乐趣不仅仅局限在一个杀人游戏的世界里,在我们的生活中,推理无处不在。如果你学习了其中的技巧并能灵活地运用,它带给你的乐趣将是无穷的。一 概念篇

任何一门技巧的形成都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概念体系做基础,推理力当然也不例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推理逻辑学的一些经典科学理论好比一把开山斧,将为我们敲开这个神秘而又充满诱惑的推理世界。

本篇主要为大家介绍演绎推理、三段论、假言推理、归纳推理等一些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推理形式。由于本书的主旨在于提高广大读者的推理、观察、决策能力,是一本实用大于理论的图书,所以,那些专业性过强的科学研究推理理论不在本篇的介绍范围之内。

本篇的理论概念内容将尽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给大家,文字简洁透彻,使读者免于一头雾水的困惑。一、何为推理

简单地说,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结论的思维过程。其作用是从已知的知识得到未知的知识,特别是可以得到不可能通过感觉经验掌握的未知知识。推理主要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能考察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而只根据部分对象做出的推理,不一定完全可靠。

推理形式是研究人们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思维形式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对特定对象进行反应的基本方式,即概念、判断、推理。思维的基本规律是指思维形式自身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即用概念组成判断,用判断组成推理的规律。它有四条: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简单的逻辑方法是指,在认识事物的简单性质和关系的过程中,运用和思维形式有关的一些逻辑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去形成明确的概念,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

1.推理及其语言形式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例如:

客观规律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

所以,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段话就是一个推理。其中“客观规律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是两个已知的判断,从这两个判断推出“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样一个新的判断。任何一个推理都包含已知判断、新的判断和一定的推理形式。作为推理的已知判断叫前提,根据前提推出新的判断叫结论。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理由与推断,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推理与概念、判断一样,同语言密切联系在一起,推理的语言形式为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或具有因果关系的句群。

常用“因为……所为……”“由于……因而……”“因此”“由此可见”“之所以……是因为……”等作为推理的系词。

2.推理的种类

推理按推理过程的思维方向划分,主要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1)演绎推理。它是由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有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等形式。(2)归纳推理。它是由特殊的前提推出普遍性结论的推理。它的推理过程与演绎推理是相反的。(3)类比推理。它是从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一种推理,也就是从一个对象的属性推出另一对象也可能具有这种属性。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是:

1.思维进程不同。归纳推理的思维进程是从个别到一般,而演绎推理的思维进程不是从个别到一般,是一个必然得出的思维进程。演绎推理不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但也不仅仅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演绎推理可以从一般到一般,比如从“一切非正义战争都是不得人心的”推出“一切非正义战争都不是得人心的”;可以从个别到个别,比如从“罗吉尔·培根不是那个建立新的归纳逻辑学说的培根。”推出“那个建立新的归纳逻辑学说的培根不是罗吉尔·培根”。可以从个别和一般到个别,比如从“这个物体不导电”和“所有的金属都导电”推出“这个物体不是金属”。还可以从个别和一般到一般,比如从“你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和“有志者事竟成”推出“有志者事竟成”。在这里,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归纳推理中的完全归纳推理其思维进程既是从个别到一般,又是必然要得出的。

2.对前提真实性的要求不同。演绎推理不要求前提必须真实,归纳推理则要求前提必须真实。

3.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不同。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归纳推理除了完全归纳推理,结论都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4.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程度不同。演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结论就必然是真的。归纳推理除了完全归纳推理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必然的外,前提和结论间的联系都是或然的,也就是说,前提真实,推理形式也正确,但不能必然推出真实的结论。二者的联系是:

1.演绎推理如果要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演绎推理未必都要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则通常要依赖归纳推理来提供一般性知识。

2.归纳推理离不开演绎推理。其一,为了提高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需要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对归纳推理的个别性前提进行分析,把握其中的因果性,必然性,这就要用到演绎推理。其二,归纳推理依靠演绎推理来验证自己的结论。例如,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通过归纳发现元素周期律。他指出,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量的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后来他用演绎推理发现,原来测量的一些元素的原子量是错的。于是,他重新安排了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预言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指出周期表中应留出空白位置给未发现的新元素。

逻辑史上曾出现两个相互对立的派别:全归纳派和全演绎派。全归纳派把归纳说成惟一科学的思维方法,否认演绎在认识中的作用。全演绎派把演绎说成是惟一科学的思维方法,否认归纳的意义。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然相互联系着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

知识延伸: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谓事物的属性,就是事物具有的各种性质关系。如事物的形状、颜色、体积、容积、动作、速度,以及和其他事物相比而表现出的大小、上下、左右、轻重、压迫、反抗等等,都是该事物的属性。例如:人有五官、四肢、有男女之别老少之分,这些都是人具有的性质。此外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事物之间还存在很多关系,如父子、朋友、认识、喜欢等等。人的这些性质和关系就是人的属性。而这一章中,我们主要为大家讲的就是,什么是推理,推理包括什么。二、如何识别推理

逻辑是与确定推理正确性相关的,因此在应用逻辑方法之前,首先必须能够识别推理。

一般地说,一个推理包含一个以上的前提和一个结论。识别前提和结论的一个主要线索,有时是由推理标志词的使用提供的。虽然不是所有推理都包含有推理标志词,但是如果有的话我们就能够根据它们来识别推理的结构。前面的三个推理包含的推理标志词是“所以”、“因而”和“因此”。这些语词每一个都是推理断定词。并且它们一般指示出跟在它后面的是结论,而在它之前的是前提。下面是推理标志词的一些例子(A表示前提,B表示结论):

A故B

B因为A

A因此B

A因而B

A故此B

B由于A

A所以B

由于A,B

因为A,B

在某些例子中,推理的结论有可能不是推理的最后一个判断。例如:

在作案现场的不都是作案者。因为有些在作案现场的没有作案动机,而作案者都是有作案动机的。

这个推理的结论是第二句的头一个判断,即:在作案现场的不都是作案者。上述示例中就有“A所以B”这一项。而在这个例子中,“所以”前面的是前提,而结论跟在“所以”之后。上例中还显示有“B因为A”。在这个例子中“因为”前面的是结论,“因为”后面的是这一推理的第二个前提。这个例子还通过实例表明了在一个简单句中如何能包含有一个或更多个的判断。该推理的第二个语句就包含有结论和一个前提。一个完整的推理实际上可包含在一个简单语句中。例如:

苏格拉底,作为一个人,是要死的,因为所有人都是要死的。

语词“因为”指示了一个推理。“因为”后面的是一个前提。紧靠它之前的“苏格拉底是要死的”是结论。剩余的是另一个前提。因而,包含在这一简单语句中的推理就是:

所有人都是要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因此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一般地说,前提的次序并不重要,但是,在一个三段论推理中,却要认真分析前提的次序,因为相同的两个前提,如果次序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同。三、演绎推理

逻辑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从它的产生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伴随着生产实践、自然科学和思想论战的发展,以思维和辩论的方法为研究出发点的逻辑学就在中国、印度和古希腊逐步产生了。但是,对逻辑学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却是古希腊的学者,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亚里士多德。因此要想理解逻辑推理的起源,一定不能忽视这位“逻辑之父”和他的三段论学说。此时人们用的推理形式是演绎推理,而此时的逻辑被称为传统形式逻辑。

在传统的亚里士多德逻辑中,演绎推理是结论,可叫做前提的已知事实,“必然的”得出的推理。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必然为真。这区别于溯因推理和归纳推理,它们的前提可以预测出高概率的结论,但是不确保结论为真。“演绎推理”还可以定义为结论在普遍性上不大于前提的推理,或结论在确定性上,同前提一样的推理。

逻辑主要是研究推理的,运用某些方法来确定推理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什么是推理?下面是一些推理的例子:(1)所有的气体都是可液化的;

氧是气体,所以,氧是可液化的。(2)如果这份经济合同是有效的,那么它是经双方同意的;

这份经济合同是经双方同意的;

因而,这份经济合同是有效的。(3)我们摩擦冻僵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

我们敲击石块,石块会发出火光;

我们用锤子不断锤击铁块,铁块也能热到发红;

因此,任何两个物体的摩擦都能生热。

以上的例子都称为推理。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个判断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从另外一些判断中推导出来的。在(1)中,“氧是可液化的”是从“所有的气体都是可液化的”和“氧是气体”推出来的。在(2)中,“这份经济合同是有效的”是从“如果这份经济合同是有效的,那么它是经双方同意的”和“这份经济合同是经双方同意的”推出来的。在(3)中,“因此”后面的判断,是从前三个判断推出的。我们把推理定义为连同某种判断的一个判断序列。该序列由两个或更多判断构成。该判断是其中一个称为结论的判断。它以某种方式从其余那些称为前提的判断推出,有时这种判断是明确地作出的,而有时则不是。在(1)中,推理判断通过语词“所以”清楚地作出。“氧是可氧化的”是结论,而其余两个判断是前提。同样的,(2)中第三个判断是结论,而另两个判断是前提。它的推理判断是通过语词“所以”作出的。而(3)中推理判断是通过语词“因此”作出的,前三个判断是前提而第四个,即“任何两个物体的摩擦都能生热”是结论。

上述三个推理可分为正确的和不正确的推理。在这里,我们把一个正确的推理理解为:其中推理的判断是恰当的,即是说一个推理是正确的,其结论以某种方式从前提推出是恰当的。在初步说明了推理的概念后,我们转到推理正确性的概念。应该指出,在上面的推理中,推理(1)和(3)是一个正确的推理,而推理(2)是不正确的推理。

知识延伸:推理的分类有很多种。根据推理前提的数量可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间接推理又根据其前提到结论思维进程的方向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而在这三个推理中,又延伸出了很多分支。这好比一棵大树,我们很难从局部看清楚整个树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摸清主干,了解它的分支,做到有条理地去把握。四、三段论

在演绎推理中,有一种很常见的推理就是三段论。请看下面的一段文章:“1908年6月30日早晨7时左右,有几千人看到在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的森林上空,飞过了一个大火球。立刻,这火球变成了一根直冲云霄的火柱。大地随即发生了强烈的震动。几百公里内房屋里的器皿颤动不已,时钟停摆,像发生了地震一样,在一千公里内都感觉到了震动。“当时科学家推测。这次灾变是陨石引起的。一块重量在几千吨以上的巨大陨石,穿过大气层后,以宇宙速度冲到地面上,巨大的动能转变为热能,于是产生了爆炸。“通古斯陨石”就因此得名了。“从1927年起,科学家库里克率领的考察队在通古斯地区开始进行考察工作。他们发现,在受破坏最大的爆炸中心,树木全都死了,只留下一些光秃的树干,好象许多木桩竖在这里。凡是陨石坠地,一般是在地面造成深坑,主体埋入地下,碎块散布在深坑周围。奇怪的是,在这里怎么也找不到陨石的残迹。考察队甚至排干了附近的一个大沼泽的水,用钻机到处钻探,发现地下冻土层厚达25米。没有陨石穿过的任何痕迹。以后又做了十次寻找,考察队足迹踏遍了这一带,陨石仍然无影无踪。因此,许多科学家认为,这次灾变不是陨石坠地引起的”

这段文章就包含一个如下的三段论:

凡是陨石坠地都会在地面造成深坑,碎块散布在深坑周围;

通古斯大爆炸的现场没有找到造成陨石的碎块;

所以,通古斯大爆炸不是由陨石坠地引起的。

三段论是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例如:

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

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其中,结论中的主项叫小项,用“S”表示,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

结论中的谓项叫大项,用“P”表示,如上例中的“应该受到尊重”;

两个前提中共有的项叫中项,用“M”表示,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

在三段论中,含有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含有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是知识分子”。

三段论推理是根据两个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与大项P和小项S之间的关系,通过中项M的媒介作用,从而推导出确定小项S与大项P之间关系的结论。三段论中三个简单判断只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每个概念都重复出现一次。这三个概念都有专门名称:结论中的宾词叫“大词”,结论中的主词叫“小词”,结论不出现的那个概念叫“中词”,在两个前提中,包含大词的叫“大前提”,包含小词的叫“小前提”。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1.在一个三段论中,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

为此,就必须使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在其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所谓四概念的错误就是指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概念。四概念的错误又往往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比如:

我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清华大学是我国的大学;

所以,清华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两个前提都是真的。为什么会由两个真的前提推出一个假的结论来了呢?原因就在中项(“我国的大学”)未保持同一,出现了四概念的错误。即“我国的大学”这个语词在两个前提中所表示的概念是不同的。在大前提中它是表示我国的大学总体,表示的是一个集合概念。而在小前提中,它可以分别指我国大学中的某一所大学,表示的不是集合概念,而是一个一般的普遍概念。因此,它在两次重复出现时,实际上表示着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样,以其作为中项,也就无法将大项和小项必然联系起来,从而推出正确的结论。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必须周延一次。

如果中项在前提中一次也没有被断定过它的全部外延(即周延),那就意味着在前提中大项与小项都分别只与中项的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这样,就不能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使大项与小项发生必然的确定的联系,因而也就无法在推理时得出确定的结论。例如,有这样的一个三段论:

一切金属都是可塑的;

塑料是可塑的;

所以,塑料是金属。

在这个三段论中,中项的“可塑的”在两个前提中一次也没有周延(在两个前提中,都只断定了“金属”、“塑料”是“可塑的”的一部分对象),因而“塑料””和“金属”究竟处于何种关系就无法确定,也就无法得出必然的确定结论,所以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如果违反这条规则,就要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这样的推理就是不合逻辑的。

3.大项或小项如果在前提中不周延,那么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比如:

运动员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我不是运动员;

所以,我不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这个推理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个推理从逻辑上说错在哪里呢?主要错在“需要努力锻炼身体”这个大项在大前提中是不周延的(即“运动员”只是“需要努力锻炼身体”中的一部分人,而不是其全部),而在结论中却周延了(成了否定命题的谓项)。这就是说,它的结论所断定的对象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对象范围,因而在这一推理中,结论就不是由其前提所能推出的。其前提的真也就不能保证结论的真。这种错误逻辑上称为“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如果小项扩大则称“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4.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前提之一是否定的,结论也应当是否定的;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之一必须是否定的。

如果在前提中两个前提都是否定命题,那就表明,大、小项在前提中都分别与中项互相排斥,在这种情况下,大项与小项通过中项就不能形成确定的关系,因而也就不能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而确定联系起来,当然也就无法得出必然确定的结论,即不能推出结论了。比如:

一切有神论者都不是唯物主义者;

某某人不是有神论者;

所以,某某人不是唯物主义者。

那么,为什么前提之一是否定的,结论必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命题,另一个则必然是肯定命题(否则,两个否定命题不能得出必然结论),这样,中项在前提中就必然与一个项是否定关系,与另一个项是肯定关系。这样,大项和小项通过中项联系起来的关系自然也就只能是一种否定关系,因而结论必然是否定的了。例如:

一切有神论者都不是唯物主义者;

某人是有神论者;

所以,某人不是唯物主义者。

为什么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之一必定是否定的呢?因为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一定是由于前提中的大、小项有一个和中项结合,而另一个和中项排斥。这样,大项或小项同中项相排斥的那个前提就是否定的,所以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之一必定是否定的。

5.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前提之一是特称的,结论必然是特称的。

例如:

有的同学是运动员;

有的运动员是影星;

所以,有的同学是影星。

由这两个特称前提,我们无法必然推出确定的结论。因为,在这个推理中的中项(“运动员”)一次也未能周延。又如:

有的同学不是运动员;

有的运动员是影星;

所以,有的同学不是影星。

这里,虽然中项有一次周延了,但仍无法得出必然结论。因为,在这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命题,按前面的规则,如果推出结论,则只能是否定命题。而如果是否定命题,则大项“影星”在结论中必然周延,但它在前提中是不周延的,所以必然又犯大项扩大的错误。

因此两个特殊前提是无法得出必然结论的。那么,为什么前提之一是特殊的,结论必然是特殊的呢?例如:

所有大学生都是青年;

有的运动员是大学生;

所以,有的运动员是青年。

这个例子说明,当前提中有一个判断是特殊命题时,其结论必然是特殊命题;否则,如果结论是全称命题就必然会违反三段论的另几条规则(如出现大、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等)。

知识延伸:司法三段论。其基本的形式为:(1)以法律规范(T)为大前提。(2)以具体的案件事实(S)为小前提。(3)根据逻辑三段论推导出结论,即判决。例如:(1)故意杀人者应判处死刑。(2)A故意杀死了B(3)A应该判处死刑这里有几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必须是一个完全的法条(即包括假定与法律效果),作为小前提的案件事实,也并非客观现实的再现,而是经过证据证明的法律事实。司法三段论又被称为涵摄或包摄(Subsumtion),涵摄是一个逻辑概念,指的是将外延较窄的概念划归到外延较宽的概念之下。涵摄关系可以理解为传统哲学中的概念与对象的关系,只要本质相同,则现象可以“涵摄”于概念之下。司法上的涵摄,指的是将具体的案件事实,置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之下,并据此得出结论。司法三段论是一种基本的法律推理模式,也是最基本的法律适用方法之一。但其本身并非完美无缺。首先,司法三段论无法解决事实与规范的对应问题。事实与规范二者并不存在外延的宽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具体案件事实的外延必然窄于一般性的规范,二者毕竟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在这里司法三段论与逻辑学发生了断裂。其次,适用于司法三段论的大、小前提,实际上已经是经过了法律加工(如法律解释、证据证明)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判决之前,价值判断实际已经开始。五、省略推理

有些推理是可以以省略的形式出现的。有些推理省略了结论,有些推理省略了一个或更多的前提,这样的推理叫做省略推理。

这里有一些省略推理的例子。(1)庐山的夏天是很凉爽的,山越高山顶的气温越低。(2)所有的金属都是能导电的,所以,铜能导电。(3)沙特阿拉伯无权控制占世界总量一半的石油,因为它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很少一部分。

这三个推理可以通过补充所缺少的前提或结论,变为完整的推理。例如,以上三个推理可以变为:(1)庐山的夏天是很凉爽的,山越高山顶的气温越低,因此,庐山是比较高的。(2)所有的金属都是能导电的,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导电。(3)一个人口很少的国家无权控制某种必要的自然资源的一大部分。

石油是一种必要的资源,

沙特阿拉伯人口很少而且占有世界石油总量的一半,

因此,沙特阿拉伯无权控制占世界总量一半的石油。

前提或结论之所以被省略,是因为在讲述者看来,它们是如此明显,简直没有必要把它说出来。但是,这种看法有时是对的,而有时并不对。例如,在(1)中结论如此明显,简直可以不用说出。在(2)中我们很容易就补上它所省略的前提。因为它设想了什么是很明显的,即铜是金属。但在(3)中假设什么作为前提是不太明显的。因此那个原有的省略推理仅在那些对世界具有同样看法的人们中间才行得通。

试看另一个例子:

某某电影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因为“金鸡奖”的所有评委对它的评价都很高。在这里,明显假设了一个如下的前提:

如果“金鸡奖”的所有评委对某部电影的评价很高,那么它就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加上这个前提,那么上面的推理就是一个正确的推理。

补充省略前提的规则,叫做“完善原则”。它是这样的一个原则,人们所补充的省略前提应使得这个推理变得清晰。上述的例子就是遵照这个原则来补充省略前提的。如果把下面的语句作为上一推理的省略前提,将会违背这个原则。

如果某某电影是一部优秀的电影,那么“金鸡奖”的所有评委对它的评价都很高。

它之所以违反“完善原则”就在于以下的推理是不正确的。“金鸡奖”的所有评委对它的评价都很高,

所以,某某电影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这个推理不正确是因为前提中没有排除这样一种可能,即“金鸡奖”的所有评委有可能对一部实际上很差的电影评价都很高。如果某某电影是一部优秀的电影,那么“金鸡奖”的所有评委对它的评价都很高,但如果它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他们也可能对它的评价很高。因此,即使前提是真的,结论也可能为假。

逻辑中,推理的分析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哪些判断是前提,哪个判断是结论,第二步确定推理的断定是否正确,即是,人们要问:如果假定前提真,那么结论不可能为假(演绎推理)或结论不大可能为假(归纳推理)这是否是真的?第三步,(已超出形式逻辑范围)确定前提是否为真。如果前提是真且推理有效,那么这个推理是正确的,并且,我们对肯定结论有合理的根据。但是确定推理正确性的第一步是要清楚地陈述出推理。在这里我们用一些例子来说明在推理中前提与结论的联系。

其中的一种方法是用箭头指示结论和前提间的关系。因此人们可以把前提所以(结论)

替换为:

在复杂的推理中,某些结论可以作为进一步结论的前提或理由。这样的一些判断就是中介结论。它们的作用是既可以作为前面的前提的结论,也可以作为进一步的结论的前提。这种推理图示可以为:

可以运用这种图解来表示复杂的推理。

例如,“侵略战争是不正义的战争,凡不正义的战争必然要失败。希特勒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侵略战争,所以希特勒失败了。”这段话包含两个推理。第一个推理是一个三段论,表示如下:

凡不正义的战争必然要失败;

侵略战争是不正义的战争;

所以,侵略战争必然要失败。“侵略战争必然要失败”是一个中间结论。用这个结论为前提,再加上另一个前提“希特勒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侵略战争”,可以构成如下推理:

侵略战争必然要失败;

希特勒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侵略战争;

所以,希特勒失败了。

其形式为:

凡C是D

凡B是C

所以,凡B是D(这是一个中间结论,又是下一个推理的前提)

A是B

所以,A是D

这是一个前提真实并且推理形式正确的推理,因而是一个正确的推理。六、复合推理

复合推理包括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等若干种形式。

●联言推理

想要了解联言推理,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联言命题,联言命题就是陈述若干事物情况并存的命题,例如:

这项水利工程使附近几个县的农田受益,并且为这一地区的小工业提供了动力。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在逻辑结构上,联言命题由逻辑连接词“并且”连接支命题而成。其支命题称为联言支,通常用p、q表示。这样,联言命题的逻辑形式可以写成:

p并且q

符号为:p∧q(读作“p合取q”)

根据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而进行的推理就叫联言推理。它有两种形式:合成式和分解式。

根据联言命题在其联言支都真时才为真的逻辑性质,可以给出如下的联言推理有效式,即合成式:

例如:(1)每次科学发现都给科学知识增加了新的内容;

每次科学发现都使人了解到自然界更多的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每次科学发现都给科学知识增加了新的内容,

并且都使人了解到自然界更多的方面。(2)科技工作者要学习现代科学;

政治工作者要学习现代科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无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政治工作者都要学习现代科学。

这就是联言推理合成式。

根据联言命题真,则其中各联言支都真的逻辑性质,从一个联言命题,可以推出其任一联言支,这就是分解式。它可以表示为:

或者:

例如:(1)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兵在于精。(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言者无罪。

这就是联言推理分解式。

●选言推理

选言推理是根据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而进行的推理。选言命题有相容与不相容之分,相应地,选言推理分为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两种。

什么是选言命题呢?选言命题是对事物的若干可能情况做出陈述的命题。例如:

1.这一批商品滞销或者是由于质量低劣,或者是由于价格太高。

2.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命题所陈述的若干事物可能情况,有的是可以并存的,如例1中的“质量低劣”和“价格太高”,这两个可能原因是可以并存的;有的则是不会并存的,如例2中的“鱼死”和“网破”这两种情况是不会并存的。所陈述的事物情况可以并存的选言命题,称为相容选言命题;所陈述的事物情况不会并存的选言命题,称为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推理:

相容选言推理就是以相容选言命题为前提,根据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相容选言推理有两条规则:

规则1: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规则2: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根据规则,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个正确的形式,即否定肯定式:

或者

例如:

1.金敏是教师或者是律师,她不是教师,所以,她是律师。(正)

2.金敏是教师或者是律师,她是教师,所以,她不是律师。(误)

例1符合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所以,这一推理是正确的;例2违反了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是不正确的。因为相容选言命题的选言支“金敏是教师”和“金敏是律师”可以同时是真,因此,肯定“金敏是教师”,不能否定“金敏是律师”。

不相容选言推理:

不相容选言推理就是以不相容选言命题为前提,根据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不相容选言推理有两条规则:

规则1: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规则2: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根据规则,相容选言推理有两个正确的形式:(1)否定肯定式(2)肯定否定式

例如:

1.要么小李得冠军,要么小王得冠军;小李没有得冠军,所以,小王得冠军。

2.要么去桂林旅游,要么去海南旅游;去桂林旅游,所以,不去海南旅游。

例1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例2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这两个推理都是符合推理规则的,所以,都是正确的。

●假言推理

假言推理是根据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三种。

所谓假言命题就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条件的命题,假言命题亦称条件命题。例如:

1.如果在淀粉溶液里加入碘酒,那么淀粉溶液会变蓝。

2.只有水分充足,庄稼才能茁壮生长。

3.一个代数方程能得到根的计算公式当且仅当这个代数方程的次数不超过四。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两条规则:

规则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规则2: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根据规则,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两个正确的形式:(1)肯定前件式(2)否定后件式

如果p,那么q

例如:

1.如果谁骄傲自满,那么他就要落后;小张骄傲自满,所以,小张必定要落后。

2.如果谁得了肺炎,他就一定要发烧;小李没发烧,所以,小李没患肺炎。

例1和例2都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前者是肯定前件式;后者是否定后件式。这两个推理都符合推理规则,所以,都是正确的。

根据规则,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都是无效的。例如:

3.如果降落的物体不受外力的影响,那么,它不会改变降落的方向;这个物体受到了外力的影响,所以,它会改变降落的方向。

4.如果赵某是走私犯,那么,他应受法律制裁;经查明,赵某确实受到了法律制裁,所以,赵某是走私犯。

例3和例4都是不正确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因为例3违反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例4违反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的规则。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两条规则:

规则1: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规则2: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根据规则,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两个正确的形式:(1)否定前件式(2)肯定后件式

例如:

1.只有年满十八周岁,才有选举权;小周不到十八岁,所以,小周没有选举权。

2.只有选用优良品种,小麦才能丰收;小麦丰收了,所以,这块麦田选用了优良品种。

例1和例2都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前者是否定前件式;后者是肯定后件式。这两个推理都符合推理规则,所以,都是正确的。

根据规则,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都是无效的。例如:

3.只有有作案动机,才会是案犯;某人确有作案动机,所以,某人定是案犯。

4.只有学习成绩优良,才能做三好学生;小吴不是三好学生,所以,小吴学习成绩不优良。

例3和例4都是不正确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因为例3违反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规则;例4违反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规则。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两条规则:

规则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

规则2: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根据规则,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四个正确的形式:(1)肯定前件式(2)肯定后件式(3)否定前件式(4)否定后件式

例如:

1.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这个数是偶数,所以,这个数能被2整除。

2.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这个数能被2整除,所以,这个数是偶数。

3.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这个数不是偶数,所以,这个数不能被2整除。

4.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这个数不能被2整除,所以,这个数不是偶数。

例1到例4分别是以上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四个正确的推理式。

知识延伸:有关于假言连锁推理。很多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比如羊和草这两种事物。如果一个地方青草茂盛,牛羊成群,我们会觉得这一现象很容易理解,因为草是羊的主要食物,如果食物充足的话,羊的数目自然会增加。再进一步,如果一个地方青草茂盛,同时狼的数目也比较多,这两种状况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这似乎也不难理解,狼的主要食物是羊,所以茂盛的青草养活了众多的羊,也就使得狼有了美餐。反之,如果草场沙化了,羊无法生存,狼也就灭绝了。但是在英国的某些地区,如果该地区猫的数量比较多,则红三叶草的数量就比较多,反之红三叶草就比较少。这两种现象之间的联系还容易理解吗?这似乎完全是偶然的,因为猫和红三叶草这两种生物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碰巧猫多的地方红三叶草都多,如此而已,二者并没有必然联系。但是有一个人反对这种观点,他就是达尔文,他在《物种起源》中正是用上述例子来说明物种之间的复杂联系。原来,红三叶草的繁殖必须通过土蜂来授粉,因为别的蜂类无法触到红三叶草的蜜腺。所以如果一个地区的土蜂灭绝了,那么由于失去了传播花粉的媒介,红三叶草也会灭绝。而土蜂的数量是由该地区的田鼠决定的,因为田鼠会破坏土蜂的蜂房,全英格兰三分之二的土蜂都是被田鼠毁灭的。而田鼠的数量是由猫决定的,这倒容易理解,猫抓老鼠嘛。所以如果一个地区的猫很多,那么田鼠的数量就会受到控制,对土蜂威胁就会减少,所以红三叶草的数量就会增加。表面上不相干的两个物种就是通过这样复杂的因果链条被联系在一起。这一切固然有趣,但是和逻辑学、和我们关心的演绎推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有一种命题叫假言命题,比如“如果摩擦,则物体生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假言命题反映对象之间存在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反映条件的分句被称为前件,反映结果的分句被称为后件。所以“如果摩擦”、“不入虎穴”都是前件,而“则物体生热”、“焉得虎子”都是后件。有些时候,几个假言命题之间可以进行连锁推理。“若努力学习,则能考上大学”和“若考上大学,则会有好工作”这两个命题如果为真,则可以推出“若努力学习,则会有好工作。”该结论把第一个命题的前件和第二个命题的后件连在一起了。在对红三叶草的论述中,达尔文恰恰是进行了一个连锁推理。第一个命题:如果猫多的话,那么田鼠就会少。第二个命题:如果田鼠少的话,土蜂就会多。第三个命题:如果土蜂多的话,红三叶草就会多。这三个命题都是假言命题,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把第一个命题的前件和最后一个命题的后件相联,得到结论“如果猫多的话,那么红三叶草就会多。”这个例子展示出连锁推理的魅力——把相隔如此遥远的两个事物联系在一起。如果细心一点我们会注意到,猫和红三叶草在这三个命题各只出现一次,而田鼠和土蜂都出现了两次。只出现一次的事物出现在结论中,而其他事物消失了。因为后者都只是中介和桥梁,它们完成任务之后就光荣隐退了。多从生活中寻找连锁推理的例子,既拓宽我们的视野,也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七、演绎的谬误

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科学研究中演绎推理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科学史上有许多科学预见的著名事例,如泡利预言中微子,狄拉克预言正电子,爱因斯坦预言光在引力场会弯曲等等,他们在做出这些预言的过程中都运用了演绎推理。但运用演绎推理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事实上,运用演绎推理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依赖于是否运用了正确的推理形式。这些正确的推理形式是根据推理的逻辑规则建立起来的,只有那些合乎推理规则的形式才是正确的,或者说是有效的,而那些违反了推理规则的形式就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无效的。在这里,我们把那些违反推理规则的推理形式,统称为演绎的谬误。

三段论推理中常犯的一种谬误就是“四概念”问题,就是指貌似是“一个”的共同项,实质上是两个不同的项,再加上大、小项就变成了四个项,即“四概念”。包含四个项的三段论由于没有一个共同项将大、小项连接起来,结论不是必然的,运用这样的三段论进行推理是错误的。有关于这方面的事例,我们在前文中,三段论那一章已经阐述过,在此不做复述。我们现在主要为大家展示复合推理中的一些谬误。

复合推理是以复合判断作为前提进行的推理。复合推理包括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这些推理都各有一些无效式,如果根据这些无效式进行推理就会犯逻辑错误。先看一个例子:

一位带了很多行李的旅客,问出租车司机送他到火车站要多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