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赣榆丛书套书(全九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4 15:47:24

点击下载

作者:许思文主编 编著者孙铭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文赣榆丛书套书(全九册)

人文赣榆丛书套书(全九册)试读:

地名胜览:地名卷

作者:孙铭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01

ISBN:9787214222244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目录

赣榆建置沿革与县名由来

“历史古城”

桑田沧海 水下名城——春秋时期莒国纪鄣城 纪国、鄣国的起源与迁徙纪鄣城的历史功能纪鄣城的沉没周初莒都 西汉县城——汉计斤县城秦建赣榆 千年古县——秦汉赣榆盐仓城黄帝裔国 汉县祝其——汉祝其城 汉祝其故城利城郡故城东魏旧郡 隋立新县——东魏义塘郡城与隋、唐怀仁城 三朝故城旧址——“三城子”三朝故城的辉煌历史崇尚道义 美愿怀仁——东魏怀仁县城城头拱卫海州 魏胜建城——抗金城 南宋时抗金而筑城抗金城旧址在赤金村抗金城是海州防御屏障南唐移城 承传七朝——七朝故城城里 七朝故城

“历史古镇”

朝廷恩准 王朝口岸——苏北古港青口青口镇的形成 周曰森与“和安圩”青口镇内的庙宇青口镇是军事重镇明清两朝 州县共管——海赣重镇沙河 情况概述一度繁荣古老庙会著名建筑民俗活动文化教育革命斗争乾隆开海 朱篷兴起——古港重镇海头 朱篷口的兴起港镇旧貌 商业商行渔行木行猪行粮行炭草行麻行绳行药店坊店旅馆饭店酒油庄茶馆浴池手工业银匠店渔业盐业教育两省四县 物流中心——商业古镇欢墩埠 集镇的形成与发展繁荣的商业 繁荣的南大街北大街——南京摊子集市贸易糕点食品欢墩逸事 恒聚油坊与救济院瞻圣高等小学的建立与解散

“老街古巷”

七朝古城老大街 县前东西街县前大街南门大街西门大街西关十字中街百年沧桑二道街 二道街的形成二道街的兴盛二道街的衰落和历史传承淮盐所兴盐市街富人居所牌坊街 牌坊街是商业中心牌坊街是富人区文化中心前宫路 前宫路是宗教庙宇集中之地前宫路是文化名人汇集之地前宫路是各业发达之所宗教中心后宫路 后宫路是宗教中心后宫路是官宦聚集地后宫路是教育中心富商云集天官巷 天官巷的形成与兴盛天官巷名人轶事天官巷商业的衰落与现状太平盛世隆嘉巷市管中心商会巷交通枢纽耙头街神秘传奇小姐巷沙河中心老大街 中心大街是手工业、商业中心中心大街是政治、文化中心中心大街是孙、朱两家祭祀中心海港古镇南北街 南北大街的形成南北大街的兴盛南北大街的衰落和新生

“红色地名”

抗日英烈 铸就丰碑——抗日山烈士陵园主席批示 水库落成——“红领巾水库”: (毛泽东批示)全省

少先队员捐款建成领袖风采 永久纪念——大树村:刘少奇工作过的地方为国捐躯 永垂不朽——黑林镇马家旦头村:符竹庭政委殉国

处英雄喋血 惊天泣地——小沙东海战纪念地勇战敌酋 壮烈殉国——韦家岭:抗日县长朱爱周殉国处临危不屈 烈火永生——镇南区(原三区) :孙镇南烈士牺牲地为民牺牲 英名永存——德南乡:孙德南烈士牺牲地白石头村

及附近村庄革命先驱 播撒火种——义成小学:赣榆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活动处创建组织 宣传马列——玉皇阁:中共赣榆县总支部活动处首届县委 宣告诞生——杨家岭:第一届中共赣榆县委驻地遭敌重围 英勇不屈——青口火叉巷:十八勇士战斗过的地方杀敌报国 虽死犹生——汪益茂村:民族英雄纪念碑所在地

“镇村掌故”

徐福东渡 史留地名——徐福东渡扶桑的一些传说地名 徐福故里新发现东渡扶桑第一人屐痕留录桑梓里千古一帝 留迹赣榆——秦始皇东巡赣榆的一些传说地名边地设戍 拱卫齐国——拱齐村的由来良吏陈公 捐俸治河——陈公河的由来徐庶告老 归隐山林——徐山得名之传说 徐山乃徐庶第二故里徐庶其人其事徐庶缘何来到“徐山”桂树叶茂 荫及四方——黑林大树美传说未雨绸缪 再建新港——一度辉煌的三洋港和尚施法 取木建庙——木头沟村名的由来合城被淹 暗寓纪鄣——石合城的传说割布留夫 千古流传——葛埠与刘夫村的由来因避株连 改名黄墩——大黄墩村名趣谈万家捐钱 建桥消灾——万家桥村名的由来柘树临“汪” 村以得名——柘汪村名的由来

“锦绣河山”

齐鲁会盟 夹谷圣踪——夹谷山孔子相鲁会齐侯始皇登临 秦山得名——秦始皇登临奶奶山端木晒书 嶙峋石开——子贡山与端木书台吴峰望日 云海奇观——大吴山观日出花草缘石 泊船锦缆——泊船山之名的由来白马将军 威镇武山——武强山之名的由来银光四射 苏鲁界河——绣针河之名的由来 苏鲁界河——绣针河废沟并河 治理朱稽——朱稽河的由来与治理锁住龙王 为民造福——龙王河的由来与治理沙龙降伏 再不为害——青口河的由来与治理 青口河名的由来青口河的治理青口河的桥梁高峡平湖 碧波万顷——小塔山水库劈山造渠 凿地为河——大沙河的变迁与地名区划的变更 大沙河的历史渊源大沙河的自然变迁与地名的衍生“导沭经沙”入海工程与区划地名的变更石梁河水库的建成与地名区划的变更滔滔游水 千古之谜——消失的淮水支流游水 游水是淮河的一条支流游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游水的历史变迁新时代的游水——通榆运河人工水库 全省第一——人工湖泊石梁河水库苏北古湖 沧海桑田——艾塘湖的历史变迁与地名的衍生 艾塘湖的形成艾塘湖的历史见证艾塘湖的湮淤与地名的衍生

后 记序孙爱华

赣榆,是一块古老的热土。这里上古属东夷,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繁衍生息,秦代置县,数易其名,祝其古城、计斤古城、土城古城、盐仓城、纪鄣古城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化。

赣榆,是一块神奇的热土。秦山古岛三绝之冠的神路时而隐现于苍茫的大海,时而清晰毕现蜿蜒伸向岸边,成为独步华夏绝无仅有的海蚀奇观;海州湾畔的金沙碧海、锦绣平原、俊朗山峦化成微缩的“中国版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交会,历史的传说与未来的传奇在这里演绎着神秘,直播着精彩。

赣榆,是一块发展的热土。坚持科学发展,凝力跨越发展,位居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第81位。赣榆人民聚三年之力,圆了百年建港梦想,千万吨级赣榆港牵引沿海开发迈上新台阶;精细化工、精品特钢及装备制造、生物化工、新能源四大产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产业发展实现波澜壮阔式的突飞猛进;海州湾现代渔业、四季田园现代农业、青口蓝湾现代渔业、夹谷山休闲观光农业、特色水果产业五大现代农业园区各具特色,丝路小镇、果香黑林、甜美厉庄等特色小镇魅力凸显。

赣榆,还是一块人文厚重的热土。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孔子及其高足子贡曾印屐夹谷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齐鲁夹谷之会;秦始皇两度莅境,鞭石成桥登秦山岛;千古东渡第一使秦代方士徐福从这里浮海东去;沈括登赣榆之山东望大海,观“天地日月之游动出没”——吴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会重合;近代江北名流许鼎霖垦牧兴业,符竹庭将军军政兼优带雄兵,爱国县长朱爱周团结抗日慷慨就义……一个个名士高贤演绎着动人的“赣榆故事”,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又不乏灵光秀气。

赣榆城市临海而建、逐海而生,是江苏省近海亲海第一县区,被人们誉为“徐福故里,黄海明珠”。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千年古邑、一方崇德向善的文明热土、一座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海滨新城,以其丰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绚丽多彩的地方文化,“徐福文化、红色文化、山海文化、书香文化”四大文化名片在这里熠熠生辉,令本地人自豪,令外来人向往。

文化是区域发展的生命和灵魂,决定着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未来方向。赣榆厚重的文化载体,使赣榆的历史文化研究显现出非同寻常的意义。国内的文人学者、历史学家们纷纷关注赣榆,地方文史工作者们历经数十年的艰难求索和考证,使层层的历史积淀得到了充分彰显。几十年来,有关赣榆的文化研究像珍珠闪现在国内各种报刊和书籍中。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也有了相当的提高,文化为社会经济提供支撑力和推进力已经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赣榆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江苏沿海开发、淮海经济圈崛起等多重叠加机遇,打造江苏沿海乃至中国东部新增长极,文化强区的建设步伐也逐步加快,赣榆文化故事广泛传扬,文化魅力日益凸显,区域文化软实力迅速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切实担负起“当好领头雁、建好北大门”的历史重任。

基于此,对赣榆的文化历史进行系统、有序的梳理,当前既是恰当时机,也是当务之急。2016年春,区委宣传部提出编辑一套全面反映赣榆文化积淀的丛书的设想。历时近两年,邀请区内外地方历史文化专家,多次召开编写研讨会,共商提纲,谋篇布局,悉心推敲。经过七易其稿的艰苦努力,丛书终于得以面世。“人文赣榆”九卷本丛书内涵丰富,内容全面详实:有千年变幻的历史沧桑,也有历代文人的寄情咏怀;有徐福东渡的传奇故事,也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有独具特色的方言漫谈,也有流传久远的民间传说;有今古名人的踪迹概要,也有物华天宝的专著论述。可以说,丛书既是赣榆历史文化的时代浓缩和剪影,也是对赣榆数千年历史的变迁史、发展史、奋斗史的生动诉说和描绘。

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文赣榆丛书”必将提升赣榆城市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必将成为全民阅读的精品、干群珍藏的珍品、对外交往的礼品,必将激发赣榆人民内心深处热爱家乡、发展家乡、奉献家乡的浓厚情感,必将引领并催生愈来愈多的海内外客商、社会贤达来赣榆投资兴业、倾情发展,也必将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赣榆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2018年6月赣榆建置沿革与县名由来

赣榆之地枕沂蒙而滨黄海,襟齐鲁而临连云,历史悠久,物华天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夏商时代,史书以地势将全国分为九州,今赣榆之地为徐州之域。

西周时期,周公分封诸侯,赣榆地域分属莒、祝(今夹谷山一带)两小国之辖地,均为齐鲁两强国之附庸。据考证,今赣榆区塔山镇内的土城村为周初莒国初都的计斤城之所在。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今赣榆之地属于莒国腹地。战国时期,莒国先灭于楚国,后归齐国所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东方六国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赣榆作为首设之县隶属于琅琊郡。

西汉时期,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双轨制行政区划。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 ,全国分13个监察区,亦称13刺史部。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是时今赣榆区一带属于徐州刺史部,分治于两郡三县,东部设置赣榆县(今赣榆区东部沿海地域,北至绣针河口,南临朐县,东南有郁洲岛) ,隶属于琅琊郡,治所在海头镇盐仓城村。中部设置计斤县,隶属于琅琊郡,治所在今塔山镇土城村。西部设置祝其县,隶属于东海郡,治所在班庄镇古城村。

东汉时期,秉承西汉旧制,大部分时间内依然推行郡(国)县二级制,只是到了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才将郡国之上作为监察区的州转变为一级行政区划,使得东汉末行政区划出现州郡县三级制。需要说明的是,东汉初仍设赣榆县隶属于琅琊郡,永平初(公元58) ,赣榆县地为琅琊王刘京所辖;建初五年(80) ,以赣榆等五县与东海郡开阳、临沂互换,赣榆县划入东海郡。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是时今赣榆区一带属于徐州刺史部东海郡,东部为赣榆县,西部为祝其县、利城县。据《魏志·武帝纪》载,汉献帝建安三年(198) ,设置利城郡,赣榆与祝其两县隶之。

三国时期,魏文帝黄初六年(225) ,曹丕东攻孙权,利城郡兵蔡方乘机起义,推唐咨为首,攻杀太守徐质。利城兵变平息后,废利城郡,利城、祝其、赣榆三县仍归东海郡。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三国、魏时今赣榆之域内东部为赣榆县,西部为祝其县、利城县。

两晋时期,实行州郡县三级制,沿袭三国之旧,仍在今赣榆一带设置赣榆、祝其、利城三县,其疆域与两汉、三国时期相同。西晋太康元年(280) ,赣榆县初治艾不城,旋又迁至郁洲。永嘉之乱中,赣榆、祝其、利城先后被后赵、南燕的少数民族政权所占有,至东晋安帝义熙五年(409)今赣榆一带归东晋。

南北朝时期,实行州郡县三级制。赣榆县辖域仅限于郁洲岛,相当于今连云区大部分地域,但由于南北纷争,辖域变化无常。南朝刘宋政权失淮北徐、兖、青、冀四州,泰始六年(470) ,南朝宋在赣榆县(郁洲)侨立青、冀二州,为典型的“双头州”,二州一刺史。祝其县侨置于江南,徒有其名,并无实土。北朝东魏武定七年(549) ,罢青、冀二州,改置海州治龙沮,领六郡19县,其中东海郡领赣榆(郭下)、安流、肖齐都昌、广饶;在今赣榆南部置武陵郡(治所在沙河镇城子村) ,辖上鲜县(治所在今沙河镇城子村)、洛要县(治所在墩尚镇前罗阳村南) ;另在今赣榆区北部置义塘郡治黄郭戍,领义塘、归义、怀仁三县隶属于南青州。

隋朝时期,开皇三年(583) ,撤销郁洲的赣榆县建置并入东海县,隶于海州。撤销今赣榆区境内武陵郡及所属上鲜、洛要二县,撤销义塘郡及所属归义、义塘二县,设置怀仁县隶于海州。隋时的怀仁县辖域约相当于后来赣榆县(今赣榆区)的全境。隋怀仁县治所在今赣榆区西2千米的“三城子”村。

唐朝时期,唐高祖武德四年(621) ,复置赣榆县于郁洲隶于环州,于今赣榆区之地设置新乐、怀仁、祝其三县隶属于海州。武德六年,以新乐入祝其。武德八年,废环州,以属县入东海,从此赣榆县建置于郁洲的历史结束。撤销今赣榆区之地的祝其县并入怀仁县,怀仁县治所在今青口镇西“三城子”村。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政权沿唐旧制,仍于今赣榆地设置怀仁县,移治于今赣马镇城里村。

宋、金时期,北宋沿南唐旧制,仍于今赣榆地设置怀仁县,属淮南东路海州管辖。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 ,海州全境入于金。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 ,改怀仁为赣榆,仍隶属于海州。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复归于宋,赣榆县复名怀仁县直至南宋终结。

元明清时期,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 ,复置赣榆县属海宁州。明洪武元年(1368) ,海宁州复名海州,领赣榆一县,属直隶淮安府。清初赣榆隶江南省淮安府,世宗雍正二年(1274)升海州为直隶州,赣榆隶之。

民国时期,1912年仍称赣榆县。1914年属徐海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5年11月,为纪念牺牲在赣榆战役中的符竹庭将军,赣榆县改名为竹庭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竹庭县迁治青口镇,并暂归山东省临沂专区。1950年10月,竹庭县复名赣榆县,隶属于临沂专署。1953年1月,赣榆县由山东省划归江苏省,隶属于徐州专署。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赣榆县划归连云港市管辖。201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赣榆县,设立连云港市赣榆区。

赣榆设县有2200多年,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置郡县中的首设之县,但也是全国市县中少数几个不能确定名称来历的县份之一。多年来,有关“赣榆”一名由来的考释,可谓不绝于书。现将目前见诸文字的11种关于赣榆县名由来的说法辑录如下。

一曰:戆愚说。“赣”与“戆”同,愚也;榆之音亦近“愚”。以邑民戆愚,故名。

二曰:贡榆说。赣,贡也;榆,木之美者也。咏于诗,征于礼,以榆木入贡,故名。

三曰:植榆说。端木子贡手植之榆,以榆属赣,犹之以山属子贡,故名赣榆。

此三说见于清嘉庆《赣榆县志》、光绪《赣榆县志》,是当时赣榆县贡生朱尧望先生的赣榆之义的发端之说,前二说被其否定,肯定第三说。

四曰:“以弇榆山得名”说。此说,见于旧志,出自张謇等人,系在否定朱氏诸说之后而提出的。旧志《疆域》:“其得名赣榆也以山”,注:“赣榆释:汉以赣榆名县,其义都不见于故记。以《南齐书》考之,殆如梁父、嵩高以山为义也。”《南齐书》:“僧绍弟庆符为青州,僧绍乏粮食,随庆符之郁洲,住弇榆山”。青州自宋泰始七年侨治郁洲之上,其地仍为汉赣榆旧址。又从声韵考证:“弇,《说文》段氏古南切,又一俭切。”取“古南切”音,与《汉书》颜师古注,赣音绀相系,认为一,如:“‘盟津’之为‘孟津’,‘蒲反’之为‘蒲坂’”等例,则弇榆山即是“赣榆山”,是因此山之名,而取县名为“赣榆”的。

五曰:赐榆火说。汉代以赣榆名县,意思是“君子赐予榆火”,取此名为了表示承受恩宠,并得吉祥。

六曰:贡羽说。赣,赐也;榆为羽字的通借。赣榆正是少昊之国向各部落赠送“羽旌”之地。这是李洪甫先生在其《少昊稽索》中对赣榆由来提出的新论。

七曰:“古越语”之说。唐善纯、刘正婵作《释“赣榆”》:“认为‘赣榆’为古越语音译,意为(这个、那个)盐,因为该地产盐,和以盐为部族的‘吴’人在此居住过而得名”。有诗曰:“天地悠悠使人愁,沧海桑田信可求。吴人不知何处去,此处尚留古赣榆。”

八曰:赐县说。据说,赣榆乃秦始皇泛海求仙所赐之名,为特设之县。

九曰:“氏族”说。《海外东经》中有个“肝榆”(之夷) ,肝、鬼同纽……肝榆就是鬼臾的别写。汉东海郡的赣榆县名,可能源于这个氏名,鬼窳的活动地区当在新泰、莱芜西部。

十曰:神话说。根据经籍中“肝榆之尸”的记载,分析认为,“肝”“赣”同音,“肝榆”作“赣榆”似乎没有多大问题,所以提出“赣榆”之得名当自神话时代始。

十一曰:天文中心测象说。此说认为:“赣揄”最初释意为上古时期一个叫“赣”的部落进行着“揄”的观测天象的活动。“赣”字的结构左为“章”,右上方为“文”,右下方为“贡”,章,古代为氏族徽铭,古代写法同于“重”,“重”是赣字的初文。“赣”表达的意义为一个名为重的部族,在东方从事着一种观天测象的工作。甲骨文中的“揄”字,左边手旁,右边是人字,人下三横,再下为月字。月字是测量太阳运行的工具,即量天尺,三横表示刻度,右边的“刂”,是契刻的工具,即锋利的刀。甲骨文中“揄”字的本意是人手里拿着刀和量天的工具,在契刻着观天的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赣”部落进行“揄”这一观测天象的地方成为上古的天文中心,久而久之“赣揄”演化为地名。随着“赣”的部落不断壮大,最终建立了一个方国,称为“赣揄”国,音“盖余”国,归属于郁夷所建立的羲和之国,后为夏朝统一,归为夏,后为商。周初仍是郁洲岛上的方国部落。有专家认定其遗址即为今云台山南之藤花落古城。也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海外东经》中的17国之一“肝揄之尸”所建立的“盖余”国。此国后被周朝所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实行中央集权制,全国设36郡,郡下辖县,郁洲岛上的赣揄古国即被定名为赣榆县,属琅琊郡。

以上所辑录的11种关于赣榆县名由来的说法,都还不是最终定论,此项研究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之中。

2004年12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赣榆县”条下云:“县以出土秦瓦有‘赣揄’字样而得名。一说以弇(弇,yǎn音)榆山音变而成,清光绪《赣榆县志》‘其得名赣榆也,以山。’《南齐书·明僧绍传》:‘僧绍弟庆符为青州,僧绍乏粮食,随庆符之郁洲,住弇榆山’。弇榆山即连云港市东北栖云山。一说以古氏族名演变而成。”“历史古城”桑田沧海 水下名城——春秋时期莒国纪鄣城

纪鄣城位于今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林子村东。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纪鄣城,在怀仁县东北七十五里,近海,城周一里余,春秋时期是莒邑,后被齐国攻占。史料记载,这座古城历经数朝风雨,至金大定年间沉没于海中成为海淹城。那么,这座古城建于何时?因何而名?又因何沉没于海中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从纪国、鄣国的起源及迁徙说起。纪国、鄣国的起源与迁徙

纪国,金文作“己”,是炎帝神农氏后裔建立的姜姓国家。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周灭商后,封炎帝后裔中的一支于纪(今山东寿光西南12.5千米纪台村) ,当是对服于周朝的纪国表示承认。西周时期,王权强大,周天子对各国诸侯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史载,周夷王时(约前9世纪初叶) ,齐哀公不知为何得罪了纪侯,“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当时齐国慑于周王的威势,不敢公开反抗,只能归罪于纪侯,从此两国结为世仇。纪国与齐国接壤,但国土比齐国小得多,是一个较小的国家,其统治的区域有纪、酅(今山东淄博临淄区东)、郱(今山东安丘西)、鄑(今山东昌邑西北10千米)、郚(今安丘西南30千米)等城邑。西周时期,纪国在周王朝的保护下,齐国不敢贸然欺负纪国。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弱,齐国争霸,纪国自然成为其第一个侵略的对象。纪国为了避免被齐国颠覆,便积极与鲁国、莒国结盟,并与之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外交关系。鲁曾有女伯娅嫁给纪国国君,于是纪受到鲁的保护。然而,齐国亡纪之心不死,千方百计寻机吞并纪国。鲁桓公五年(前707)夏天,齐侯、郑伯去纪国朝见,想要乘机袭击纪国,结果被纪国察觉而未能得逞。后来,纪侯又把女儿嫁给天子为后以求得庇护,但仍不免于齐国的威胁。公元前693年,齐国出兵夺取了纪国的郱、鄑、郚三邑而把其人民迁到了别处。两年后,纪侯之弟纪季带着酅邑投降了齐国。公元前690年春天,齐国再次伐纪,纪侯(纪子帛)不甘屈从于齐国,把自己的统治区交给了纪季。同年夏天,纪侯外逃避难。

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引《路史》云:“纪鄣,国名,炎帝后,姜姓。”《水经注》云:“淮水于县枝分,北为游水……游水又东北径纪鄣故城南,《春秋》昭公十九年,齐伐莒,莒子奔纪鄣……故纪子帛之国也。”杜注:“纪鄣,地二名。东海赣榆县东北有纪城。”由上可知,今赣榆区东北有纪城(或纪鄣城) ,而且该城是纪子帛之国的都城。应当注意,上述史料所云今赣榆东北的纪城(或纪鄣城) ,显然不是指远在四五百里之外(今山东寿光南)春秋时代纪子帛失国时的纪城,很可能是纪子帛南逃至莒国避难,并借莒国之东鄙(今江苏赣榆东北37 .5千米)的一片荒蛮之地立国而建的纪城。鄣国,姜姓,故址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30千米的鄣城。据《春秋左传集解》中说,鄣本为纪国的附庸小国。《春秋》庄公三十年(前664)载,“齐人降鄣”。当是鄣国因受到齐国的威胁而降服于齐。亡国的鄣人和纪人纷纷投靠纪子帛,聚族成为方国,称作纪国或纪鄣国。纪国向来与莒国友好,所以纪子帛及纪、鄣的遗民在困顿时迁至莒国之地以图生存也是能说得通的。纪鄣国当初依附于附近的莒国而生存,后被莒国吞并而成为莒邑。

纪鄣城地形险要,城高壕深,易守难攻。春秋时期,莒国是东方中等国家,其疆域最大时,曾东临黄海,西至今沂水县境,南达江苏赣榆,北至今昌邑县境。在大国争霸的年代里,莒国经常受齐国的欺负。鲁昭公十九年(前523)秋,齐王借口莒国对其不友好,派大夫高发率领军队攻打莒国,莒共公逃到了纪鄣城。由于纪鄣城防坚固,高发久攻不下,齐国又派大夫孙书攻打纪鄣。城内的一位老妇因怀恨其丈夫被莒君所杀,把平日所纺的绳索抛至城下,使齐师援绳而上。莒共公害怕,打开西门逃跑,齐国军队乘势进了纪鄣城。纪鄣城的历史功能

历史上的纪鄣城东、南两面临海,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海港城市。《水经注》云:“游水又东北径纪鄣故城南。……游水东北入海。旧吴之燕岱,常泛巨海,惮其涛险,更沿溯是渎,由是出。”这里所说的游水乃是历史上淮水的一条支流,它南从淮水分出支流后,分别流经涟水县、朐县(今海州)、利城,流入今赣榆县境内后流经祝其县故城、计斤县故城、汉赣榆县故城、纪鄣城。游水从纪鄣城南入海。从前吴国到燕国、齐国去,因惧怕大海涛险,不敢走海路,转而沿游水一路北上,从纪鄣城南入海口登岸。由此可见,纪鄣城在历史上就是一座海河两用的港口城市。纪鄣城东面又靠荻水河入海口,它位于两条河入海相汇处,隔荻水河是岚山群峰。以岚山群峰为屏障,纪鄣城成为船只云集避风的天然良港,海运和河运舟楫十分便利。据此,史学家推测,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从海上攻齐,因嫌邗沟涛险迂远,进军路线大体是自江而海,由海入淮,再从淮水支流游水一路北上至纪鄣城处登岸转陆路攻齐。从水路进军既省时省力,又减少军费开支,可谓一举数得。据说秦代方士徐福就是从古纪鄣城集结东渡的。《中国航运史》指出:“关于出海口,当于徐福村东10余里之古纪鄣城最为恰当。徐福从徐福村附近出海后,当沿海州湾北上,至琅琊湾中斋堂岛、沐涫岛,令童男童女更衣,再北上经胶州湾之徐山,过徐福岛入大海东去。”

因为纪鄣城地理位置优越,所以该地成为历代政权必争之地。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纪鄣城,南北朝时期为戍守处,萧齐建武二年(495年) ,青、冀二州刺史王洪范遣军主崔延袭魏纪城(纪鄣城) ,克之。”纪鄣城的沉没

纪鄣城位于今赣榆区兴庄河以北的海岸线上,1997年出版的《赣榆县志》云:“赣榆兴庄河以北的沙质海岸走向近于南北,与盛行的强东北风略成斜交,又与常年沿岸潮流方向基本一致,在沿岸潮流的冲刷下,海岸缓慢向内陆蚀退。海岸被冲刷退蚀的速度以绣针河口至柘汪口为最。”旧县志记载,北魏太和(477—499)间,纪鄣城在海岸西数百米。一日三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海岸不断被侵蚀,海侵陆退,曾经风景秀丽的濒海古城——纪鄣城,却于金大定七年(1167)被海水淹没,清乾隆(1736—1795)初沦为潮间带,潮落“城之西门犹可见”,今已在海中数公里以外了。春秋时期莒国纪鄣城遗址

纪鄣城沦为水下城,的确是一件憾事。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正当人们对其逐渐淡忘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据海头镇离休老干部姚公籍讲述)1937年的某一天,海头镇茂盛渔业老板雇用南朱皋、北朱皋两村的数十名青年男子,步行去山东省岚山头挑带鱼(当地人称鳞刀鱼)回海头镇卖,当他们从海头镇出发一路北行到达柘汪镇东林子村东时,海水正在跌潮,纪鄣城的部分城墙及石柱露出水面,人们立刻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突然,有人惊叫道:“你们看,这是老年人经常讲的古纪鄣城现身了,给我们赶上了,是个好兆头。”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其中有个胆大的人建议道:“既然千年古城现身,我们不如从此直接过海好了。”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可行,于是人们纷纷卷起裤脚,小心翼翼地沿着城墙及石柱径直过海到达岚山头,竟然比原来绕路过海近了10多千米路。挑鱼人在海中奇遇纪鄣古城墙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整个小镇,一时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话资料。虽然这件事情已过去多年,当时的挑鱼人也多已离世,但是现在海头镇的许多老人每忆及此事时仍然津津乐道。挑鱼人见到纪鄣古城墙的事件,足以证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每逢退潮还是能够见到部分古城墙的,并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

其实,自兴庄河口至荻水河口之间的岸线为侵蚀性海岸,自乾隆初至今已内侵约15千米。1925年以来,潮水内侵土地1300余公顷。如柘汪镇的沙河子村,位于镇驻地南,传说100年前叫牛角庄,因庄被海水淹没而迁此,又因庄后河里多沙而取庄名为沙河子;柘汪镇的大新庄位于镇驻地东南,约50年前叫桥南庄,因庄被海水淹没而迁此,改庄名为大新庄;原九里乡的下木套村原址被淹,迁到新村址后仍沿用原名;原九里乡新坨、小簪子两村因海侵被迫迁出原址后村名消失。海头镇小口村东边海堤内有一座20世纪60年代初所建造的军用碉堡,当时距海约50米,现已完全没入海中了。

据柘汪镇响石村的老渔民说,小沙以东的海中有一道水深约10米的槽流,从西南到东北,这个槽流就是古游水河道入海处的痕迹。

历史上的纪鄣城依山傍海,繁荣发达,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史书上曾将纪鄣城列为赣榆县八景之一,可见其风姿非同一般。桑田沧海,岁月无情,尽管纪鄣城已沉入海中,但却给人们留下永远抹不去的记忆。相信有一天,后人会从海中打捞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彻底揭开这座“水下城”的全部奥秘。周初莒都 西汉县城——汉计斤县城

塔山镇驻地土城村南有一汉代古城遗址,当地人称作土城,据考证此城是西汉计斤县故城,已有2000多年历史。然而,计斤县的名字却与商周时代的一个东夷古国——莒国联系在一起,其历史更为悠久。

有关计斤县及其历史渊源,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已给予了详细的说明。他在《水经注》卷三十“淮水篇”中说:“游水又北径祝其县故城西,游水左径琅琊计斤县故城之西。《地理志》曰:‘莒子始起于此,后徙莒,有盐官,故世谓之南莒也。游水又东北径赣榆县北,东侧巨海’。”郦氏所云的游水(已消失)是淮水流经今赣榆境内的一条支流。依记,游水自今赣榆西南入境后,向东北流经祝其、计斤、赣榆三座汉代古县城,计斤县故城居其中。而位于今赣榆中部的塔山镇驻地土城村之南有一处古城遗址。据南京博物院考古专家组来此实地考察,发现此遗址四面城垣较完好,呈正方形,面积达2平方公里。现存东南墙角、东北墙角两段残垣。遗址中残留的城墙是用土夯成的,两面用夹板,中间用绳连接一层层夯上去。从城墙断面上仍然可以清晰地看见当年系绳的绳眼,层与层之间的痕迹非常明显,城周围的汉墓群出土了大量的汉代青铜器、漆器和陶器。据此,专家组认定,土城是一处汉代古城遗址。土城位于今赣榆县中部,与《水经注》所定位的西汉计斤县故城完全吻合。故推测,土城是汉计斤县故城遗址。汉计斤县城遗址

那么,计斤县的名字因何而来呢?郦道元引《汉书·地理志》所记云,莒子始起于此,即土城为莒国初建之都,后来迁都于莒(今山东莒县) ,后人称土城为南莒。《帝王世纪谱》云:“莒,嬴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初都计斤,后徙莒。”由此可证土城原为莒子兹舆期最初所建的莒国的都城——计斤城。西汉政权建立,于计斤城处设置新县,因莒国旧城之名而取县名为计斤,这就是计斤县名的由来。

计斤县城临游水而建,向东沿游水而下可至盐仓城,再至纪鄣城南入海,向西南经祝其县城溯流而上可达淮河,水运交通十分方便。计斤县东部的汉赣榆县盐仓城东濒黄海,自古以来就是海盐生产基地。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在水运交通便利的计斤县设置盐官。盐官设有长、丞,亦可由郡守提名任命。盐官主管盐的生产、分配及大规模的转运;盐的销售亦由官府组织,或是置吏设肆售卖,或是通过特许的小商人进行分销。盐仓城是海盐的集散地,盐官根据朝廷下达的海盐调拨任务,将成批的海盐从此装船沿游水历经计斤、祝其等城市到淮水及长江,再转运到全国各地。盐的官营,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限制了大工商业主,在当时有其积极意义。

计斤县城是汉代盐官住所,近水楼台先得月,此地盐的销售业及运输业一定很发达,必然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据旧县志记载:土城为棋盘街,南北四街,东西亦四街。墙外环路,路外环河,河上设吊桥。其东西南北皆有城门,门为拱形,城嵌青砖,城上有楼,四角皆角楼。城内西北角有一块地,历史上称为“小牢”,另一处称“大堂”,有牢房和衙门等国家机器。从土城遗址周围汉墓出土的大量汉代青铜器、各种精致漆器和陶器来看,当时的计斤城一定是一座繁华富饶的县城。史料记载,一般汉代县城设计为方形,边长约500米,而计斤城面积竟然有2平方公里,进一步证明计斤城是利用莒国初的计斤城改造而成,否则一座汉代县城是无法达到如此规模的。20世纪30年代,土城古城还相对完整,东西南北各有城门。1943年春夏汛期,城墙全部倒塌,后一直未再修复。计斤门

周初莒都,计斤古城,控青河而接黄海,襟三山而引沂蒙;庇一方黎民,安居乐业,国富民殷。然世事更迭,沧海桑田,两千余载弹指间,空余残破遗存,难觅当年盛景。为弘扬历史文化,再现古城旧貌,2010年,塔山镇人民政府依托现存的古城墙遗址,投资1600万元建设了计斤城城门及城门文化广场。秦建赣榆 千年古县——秦汉赣榆盐仓城

盐仓城,史载为春秋时期莒国的盐官城,秦、汉赣榆县城。

1962年,南京博物院考古专家来到赣榆县海头镇盐仓城村调查和发掘,发现在该村南有一座古城址。发掘时城垣已大部分倒塌,只有西南和西北两处城角残垣,各高3—5米,宽4—5米,系板筑夯土。出土有西周、春秋陶片、鬲足和汉代筒瓦、板瓦、釉陶壶、铜镜、铜箭镞、五铢钱等文物。考古学家据此认定,此地为春秋及汉代故城遗址。此遗址已经赣榆县人民政府于1987年12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汉赣榆盐仓城遗址

唐代宰相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怀仁县”条下云:“赣榆故城,一名盐仓城,在(怀仁)县东北三十里,汉旧县也,属琅琊郡。”这里所说的县是指唐代怀仁县,其故城在今青口镇西2千米的张城子、李城子、申城子三个村之间,“三城子”位于考古所发现的盐仓城汉代故城遗址西南,其地东北距盐仓城约15千米,与上述文献记载的汉代赣榆县故城的地理位置基本吻合。

经深入考察,原地复原了盐仓城的历史旧貌。盐仓城略作方形,东、西、南、北四面城墙各长约1000米。城里有梳妆楼,城南300米便是游水古河道,发现有大量的柞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淮水》载:“游水又东北径赣榆县北,东侧有巨海。”史料记载,西汉城址选择极其注重水陆交通条件及地形的利用,充分发挥近水高地筑城的优势,既避免城市遭受洪水侵害,又保证城市充足的水源供应,以提高防守能力。同时要求城市周围的土地要平坦肥沃,适宜农业耕作,以保证城市的粮、油、蔬菜等农副产品的供应。盐仓城临游水、滨黄海,而且所处地势较高,周围是一片沃土,正符合汉代的城市选址条件。另外,有相当数量的西汉县城是依托先秦诸侯都城而改建利用的,普遍有一个近方形的而又不太规整的夯土城墙,其规模一般不超过1平方千米。据考证盐仓城是春秋时莒国的盐官城,城东约3千米有歇马台,传为盐官歇马处。在临近游水处还发现了存储食盐的场所,盐仓城因此而得名。西汉王朝依托莒国盐官城旧城,改建为规模约1平方千米的赣榆县城,既节省建城费用,又提高了工程效率,在当时来说,应是最佳选择。

盐仓城,东濒黄海,具有丰富的海盐资源和煮盐历史,是秦汉帝国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赣榆县石桥镇九里七村就是古代的一个煮盐场所。据《赣榆县地名录》“九里七村”:“传说因该村至盐仓城不到十里而被命名为九里七。”所以,濒临黄海而盛产海盐的今赣榆之地成为历代统治者的重点争夺对象,西汉时期也不例外。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分置盐官于20郡管理盐政,在濒游的计斤县设置盐官具体负责盐业管理;同时又储存海盐于近海濒游的盐仓城,作为重要集散地。海盐于此装船通过游水、淮水与长江,融入全国水运网输送到全国各地,以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秦汉时期的赣榆县辖境范围很大。《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二十一)有载:“怀仁县,本汉赣榆县地,梁于此置北海郡,后魏改作义塘郡。隋开皇三年废郡,移怀仁县理于此,改属海州;东海县,本汉赣榆县地,俗谓之郁州,亦谓之田横岛。宋明帝失淮北地,乃於郁州上侨立青州。地后入魏,魏改青州为海州,又于此置临海镇。高齐废临海镇。周武帝复置东海县,后遂因之。”唐怀仁县境相当于今赣榆区全境,东海县位于郁州。郁州当时在海中,清康熙年间才与大陆连在一起,其位置相当于今连云港市云台山一带。由此推测秦汉赣榆县辖境大致包括今赣榆县东部地区及连云区全境。

南北朝时,赣榆为南北政权争夺之地,东魏政权占有盐仓城,将其作为归义县治所。《魏书·地形志》云:“归义,武定七年置。有卢山、盐仓。”卢山位于今赣榆区东北石桥镇境内,盐仓即为隋唐怀仁县城东北15千米的盐仓城。依此推断,归义县辖境大致包括今赣榆东北部地区,包括今海头镇、石桥镇、柘汪镇等地域。《太平寰宇记》云:“归义城,在县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也云:“归义故城,在赣榆县北。”需要说明的是,前者所说的县为宋代怀仁县,后者所说的是清代赣榆县,虽县名不同,但其辖境相同,且二者治所皆在赣马镇城里村。(按:城里村北12.5千米范围内只有盐仓城。)《魏书·地形志》既云归义县有盐仓城,可见此城于南北朝时尚在,东魏利用此旧城改造作为归义县治所是能够说得通的。北齐将义塘郡、怀仁县均移治莒县界内古辟阳城,而归义城未移,直至隋初省并。

盐仓城西北角有下庙墩(又称庙台子)新石器文化遗址,此遗址高出地面3米,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15米。据考,这里原来的古建筑很多,主要有上庙和下庙。上庙称作兴隆寺,寺内有罗汉殿、三官殿、关公殿、马棚;下庙称作兴隆观,观内有玉皇阁、地灶王、子孙殿、奶奶楼等,合计殿堂房屋99间。

盐仓城东约3公里,有歇马台,传为盐官东巡歇马处;城东门外是董氏祠堂,有一株卧龙松,为赣榆一大名胜。清代赣榆知县徐树锷题篆《海上蟠龙碑》,以记其胜状。距城西约5千米,为秦代著名方士徐福故里“徐福村”。距城北1千米,有因“拱卫齐国”而得名的东拱齐村。

盐仓城屡经兵燹,明朝时已是一片荒凉。正德年间庚辰科进士刘守良,字君遂,本区塔山镇小林头村人,历官行人司行人、工部郎中。他秉性耿直,因耻与奸臣严嵩为伍,辞官告老还乡。路过盐仓城时,天色已晚,就在古庙里暂住了一宿。城内外杂草丛生,秋风四起,十分凄凉,刘守良登上残垣断壁,不免触景生情,于是口占《过盐仓城》诗一首,并挥笔题于庙院影壁之上,诗云:劳人车马易黄昏,晚度墟城逸思存。河自西南流入海,路从高下乱通村。钟鼓日落初闻寺,荆棘秋荒半没门。为惜梳妆楼上草,年年留绿怨王孙。

清咸丰十年(1860)九月,捻军鲁王血洒紫阳桥后,余部退驻盐仓城。当地权贵周翰儒带领72个村的反动武装,同清兵一起对捻军进行联合攻击,这次战斗对盐仓城造成极大的破坏。后来有一位民间艺人曾根据以上史实编了一部长篇鼓书《黑盐仓》,四乡说唱,传播颇广。

20世纪40年代以前,兴隆寺、兴隆观的香火极盛,每日都有善男信女前来焚香祷告。1939年,日寇占领赣榆,为虎作伥的汉奸头子张星三命暗杀队占领盐仓城内的庙、观,以此为据点,多次偷袭或暗杀我抗日军民。1940年,赣榆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孙德南带领队伍攻进庙、观内,活捉汉奸数十人。1941年,为了防止日军在盐仓城的庙、观内安设据点,第六区抗日军民将其拆除。

如今位于龙王河畔的盐仓城村,周围村庄辐辏。这一带地域位处淤质海积平原,水源丰富,土地肥沃,现有农田水利设施齐全,沟渠已成网络,旱涝保收田占耕地面积约90%以上。黄帝裔国 汉县祝其——汉祝其城

在今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古城村东南方向,有古城遗址一处。现存城基残垣高约5米,宽约2.5米,长约20米。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证明,古城村曾是春秋时代的祝其国都城所在地,也是两汉时期祝其县故城之所在。汉祝其故城《汉书·地理志》(下文简称《汉志》)载,东海郡祝其县,“《禹贡》羽山在南,鲧所殛。莽曰:犹亭。”《续汉书·郡国志》(下文简称《续志》)载:“祝其有羽山。”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淮水》(下文简称《郦注》)载,游水径朐山西“又北径东海利成故城县东,又北历羽山西,又北径祝其县故城西”。羽山是东海县北部与山东省临沭县交界处的一座海拔269.5米的小山。游水曾为流经连云港市境内的一条淮水支流(已消失)。又《读史方舆纪要》(下文简称《纪要》)载:“祝其城,县西五十里。汉县,属东海郡,后汉因之。”综上所记,可获得汉代祝其县故城位置的两个地理坐标:该城南有羽山,东距赣榆故城25千米。

今班庄镇古城村南有羽山(相距约20千米) ,东距旧县城(赣马镇城里村)约25千米,与《汉志》《续志》《郦注》及《纪要》皆吻合,所以古城村当为两汉时期的祝其县故城所在地。据此,《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将汉祝其城标示在古城村。

1993年在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发现距今2000多年的汉墓,其中六号墓的墓主师饶在汉成帝时任东海郡功曹吏。他的墓中出土了一批汉代简牍,在标有《集簿》的木简中明确书写东海郡“县、邑、侯国三十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集簿》所载的“邑二”,是指“朐”和“况其”(《汉书·地理志》将“况其”写作“祝其”,可见“况”为“祝”的通假字)。汉武帝统治时期的“邑”,是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承受封者在其封邑内并无行政管理权力,只是征敛封邑内民户赋税为食禄而已。食邑随爵位黜升而损益,可以世袭。邑与县的官员等第区别不大,邑中照样设有县令(长)尉、丞等官吏,如《集簿》记有“况其左尉宗良,况其邑丞孔宽”,所以《汉书·地理志》不云邑,直接记为祝其县。“祝其”历史悠久。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灭商后,追思先圣王,“封皇帝后于祝”。“祝”在哪里?张守节“正义”引服虔曰:“东海郡祝其县也。”则祝为皇帝后裔封国,任姓,故址位于汉东海郡祝其县,即今连云港市赣榆区西部。武王把皇帝的后代重新扶植起来,建立一个规模不大的邦国,其真正目的并不是让他们褒扬自己的祖先,而是周族人原先地处西陲,现在要统治广大的疆土,就必须建立许多国来保卫王室。当时的徐淮地区生活着众多夷人,他们常常与周天子对立。因此,在“祝”安设一个邦国据点,对于抵制夷人,确保周王朝的安全是很有必要的。“祝”国是东方小国,没有多大作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祝”国被莒国所兼并。两汉时期,于“祝”国旧地设置祝其县,因此,祝其县以“祝”国而得名。祝其县辖域近来有新发现。1998年在连云港市连云区东连岛发现苏马湾界域刻石,石刻云:“东海郡朐与琅琊郡柜为界,因诸山以南属朐,水以北属柜。西直况其……始建国四年四月朔乙卯,以使者徐州牧治所书造。”《苏马湾界域刻石新探》一文解释为:“‘西直况其’直,到达。‘况其’即《汉书·地理志》中东海郡下辖三十八县中之‘祝其’。”据此可证明王莽始建国四年(12)立此碑时,朐县辖域及于今东连岛,东连岛以北属琅琊郡。东连岛以西直达祝其县境的今赣榆区西南的沙河镇一带,可见,此时祝其县辖境应为今赣榆区的西部地域。

汉代的郡、县城多为正方形,位于班庄镇古城村南的汉祝其城也不例外。1925年版《赣榆县图》对古城有详细记载:“古祝其城为子母城,大城呈现正方形,边长0.5公里,城内面积375亩。小城在大城西北角,呈现长方形,城内面积45亩。”城外还有南北东三关,是居民居住地。2000多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变,旧的建筑已不复存在,但遗址还清晰可见。1940年,东、南、西三面城基残垣基本连接,城高约5—6米,宽约2—3米,城东壕宽约3米,墙上荆棘丛生,墙下绿树成荫,远看蔚为壮观。另外还有一座烽火台,高约8—9米,像一座小土山,是古时军事报警的设施。1972年,赣榆县于古城村修建翻水站,大片城墙被破坏,如今只剩下长约20米的城墙残基了。汉祝其城遗址

过去旧城以内秦砖汉瓦和带绳纹的陶器残片到处皆是,还出土了不少青铜文物(如戈、剑、箭簇、图章、古钱币和金块等)。

在城北还有一座关帝庙,据说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庙址占地约2亩,分东西两院,东院是禅房,西院是庙堂。20世纪40年代以前,关帝庙香火很旺,每逢初一、十五,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都来上香祈祷,顶礼膜拜。1938年,一场火灾将庙宇烧毁。1943年残存的关帝庙被彻底拆掉。利城郡故城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军阀割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在消灭吕布等东方割据势力后,为加强对该地域的统治,对徐州东部沿海一带郡县的行政区划作了部分调整。《魏志·武帝记》载,建安三年(198) ,“分琅琊、东海、北海为城阳、利城、昌虑郡”。《东汉政区地理》云:“利城县处于东海郡东北隅,与县之北祝其、赣榆(临海)所组成的三县之地。利城郡既割东海郡而立,赣榆、祝其二县亦当在该郡之下。光绪《赣榆县志》载:“建安三年,省赣榆升利城为郡。”

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古城村自当因人群聚落位于祝其城与利城郡故城而得名。而如今古城村西北约1千米处的利城村(属山东省临沭县蛟龙镇所辖) ,近年出土的城门牌和碑碣上均刻有“利城镇”三字,明万历三年(1575)铸造的铁磬上亦刻有“利城镇”字样。清康熙《重修沂州志·疆域志》载:“万历九年(1581)设利城社。”故推测,所谓“利城镇”“利城社”“利城村”应因利城郡而得名。东魏旧郡 隋立新县——东魏义塘郡城与隋、唐怀仁城

今赣榆区青口镇西约2千米处,有张城子、李城子、申城子三个鼎足而立的村子,人们习惯上称其为“三城子”。三村之名因何而来呢?据考证“三城子”之地本是东魏义塘郡及隋、唐怀仁县故城之所在。三朝故城旧址——“三城子”

唐代宰相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云:“怀仁县(隋唐时期,今赣榆之地属怀仁县) ,中,东南至(海)州九十里,本汉赣榆县地,梁于此置北海郡,后魏改置义唐(唐、塘通)郡,隋开皇初废郡,移怀仁县理于此,改属海州。赣榆故城,一名盐仓城,在(怀仁)县北三十里,汉旧县也,属琅琊郡。”这则史料明确地告诉我们隋、唐时期怀仁县所在位置的三个地理坐标。一是东南至海州45千米,二是北至盐仓城(今海头镇盐仓城村)15千米。“三城子”东南距旧海州城约40千米,东北距盐仓城村约13.5千米,按唐朝度量单位推算,符合《元和郡县图志》所记的方位和里数,当为隋、唐怀仁县故城之所在。

据《元和郡县图志》和《中国历史地图集(南北朝卷)》图标所注,“三城子”所在地既是东魏义塘郡故城之所在,也是隋、唐怀仁县故城之所在。

因为“三城子”是数朝怀仁故城所在地,清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中说,怀仁废县,在“(海)州北八十里,汉赣榆县地。梁得其地,置南北二青州于此。东魏武定七年又改置义塘郡、怀仁等县,寻并义塘县入怀仁。隋初废郡,属海州,唐因之,南唐又移(怀仁)县治赣榆城,而故城遂废。”这一段史料的意思是,曾经的东魏义塘郡城,隋唐时期被改作怀仁县城,南唐时,又将怀仁县移至赣榆县旧城(今赣马镇城里)。由此看来,位于“三城子”的怀仁县在南唐时已成为废城。三朝故城的辉煌历史

古代建城多选有险可依之地,而今“三城子”四周一片平原,并无特别之处,为何三朝政权偏偏选此地建城呢?然而,历史上的“三城子”所处之地却是另一番景象。南北朝时期,其地位处艾塘湖北岸,南濒艾塘湖,与古海州隔湖相望,去东2千米临海,有一条数十里长的沙堤相沟通。这条陆道向北通向齐鲁大地,向南可至江淮平原,自然成为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时任北魏徐州刺史的卢昶曾上书北魏宣武帝,欲取朐山城(今海州城) ,安置戍边。魏宣武帝下诏虽然同意了他的主张,但又诫之曰:“如闻东唐陆道甚狭,一轨之外,皆是大水。彼必据之,以断军路。若已如此,更设何策。”上文所云的东唐(唐通塘) ,显然是指艾塘湖,东塘的陆道即指艾塘湖与大海之间的南北通道。依记,东塘的陆道很狭窄,路面仅容一个车身,两边尽是大水,南朝大军必然占据此地以阻挡大军之路。由此可见,魏宣武帝对艾塘湖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关注。《纪要》在“怀仁废县”条下云:“宋为艾塘戍,泰始三年(467)垣崇祖戍朐山(今海州) ,魏人来袭,戍者皆下船欲走,崇祖绐之曰:‘艾塘义人已得破贼。’谓此也。魏于其地置黄郭戍。齐建武四年(497)黄昙纷以万余人攻魏南青州,黄郭戍,为戍主崔僧渊所败,举军皆没。”以上所记两次军事行动,前者是南朝宋政权占据艾塘戍,后者是北朝魏政权占领黄郭戍,作为艾塘戍与黄郭戍的三城子不仅位处要冲,也是宜人居住之地,故东魏政权于此筑城建郡,隋、唐继之于此作为怀仁县治所。

史料记载,唐代的怀仁县城,是一个很不错的中等城市。公元8世纪中叶,唐代大诗人刘长卿到过海州及怀仁县,曾挥笔写了一首题为《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苟处士》的诗,全诗如下:向夕敛微雨,晴开湖上天。离人正惆怅,新月愁婵娟。伫立白沙曲,相思沧海边。浮云自来去,此意谁能传。一水不相见,千峰随客船。寒塘起孤雁,秋色分蓝田。时复一回首,忆君如眼前。

这是刘长卿任转运使判官时期,夜游艾塘湖,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诗。诗人仅用70个字生动而逼真地再现了当时艾塘湖的地理环境及怀仁县的地理位置。如“南湖”指的就是艾塘湖,“白沙曲”指的是湖边滨海砂堤,“一水不相见”表明海州和怀仁县之间隔着一湾湖水。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昔日的艾塘湖已夷为平地,风景秀丽的故城已不复存在,但“三城子”之名,却承载着这段历史而永世流传。崇尚道义 美愿怀仁——东魏怀仁县城城头

公元549年,东魏政权占据今赣榆之地时,于此设置义塘郡,下辖义塘、怀仁、归义三县,隶属于南青州。据考证,东魏义塘郡及义塘县故城在青口之西的“三城子”,归义县故城在今海头镇盐仓城村,那么东魏怀仁县故城位于何地呢?《魏书·地形志》云:“怀仁县,武定七年置,有吴山、莒城、魏山。”受条件限制,古人还不能像现代这样广泛绘制和使用地图,所以通常用自然实体中的山、水,或者选择古代名城作为地理坐标,以标识政区的辖境。吴山位于今赣榆区西北黑林镇,北临山东省莒南县。此山海拔364.4米,是今赣榆区境内最高的山。莒城遗址位于赣榆区中西部的塔山镇驻地土城村。据考证,此地曾是周初计斤古城之所在,目前仍存留西南角、东南角、东北角三段城墙。唯魏山须稍加考证。“魏山”,今赣榆区境内及周边地区都没有叫此名的山。唐杜佑《通典》在“怀仁”条下云:“东魏置义塘郡。东海怀仁县有夹山,春秋之夹谷齐鲁会处。”夹山,又名夹谷山,此山因春秋时期齐鲁两国在此会盟而闻名。依记,夹山曾是东魏义塘郡辖境内的一座山。此山位于莒城西,吴山之西南。两“山”一“城”三角鼎足而立于今赣榆区的西北境,夹谷山即是《魏书·地形志》所云的魏山。那么,东魏怀仁县故城必定离此不远。《太平寰宇记》云:“怀仁故城在怀仁县西11.5千米。按后魏地形志云:‘武定七年置,属义塘郡。’”上文之前所云的怀仁故城是指东魏武定七年所置的怀仁城,因北齐时移置莒县界内之古辟阳城,故称其为怀仁故城。之后所说的怀仁县,指的是宋代怀仁县(《太平寰宇记》成书于宋) ,治今赣马镇城里村。依记,可知东魏怀仁县治所在城里村西11.5千米,《大清一统志》也主此说。如按方位和距离测算,今城头镇驻地城头村,东距城里村约15千米,离吴山、莒城、夹山(魏山)都不远,当为东魏怀仁县故城之所在。按地望推断,东魏怀仁县的辖境大致包括今赣榆区中西部、西北部地区,即今城头镇、塔山镇、班庄镇、黑林镇、厉庄镇、金山镇所包含的地域。

怀仁县设置于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549) ,治城头村,而武定八年,高洋便篡位自立,建号齐,改元天保,史称北齐,故此义塘郡设置于东魏末期。《太平寰宇记》“怀仁县故城”条下云:“郡县俱移就高密郡莒县界置,在古辟阳城。”北齐天保八年,高洋大规模地裁撤州、郡,调整行政区划,估计应是此时将义塘郡与怀仁县迁治于古辟阳城。郦道元《水经·沭水注》云:“沭水又南,与葛陂水会,水发三柱山,西南流经辟土城南,世谓之辟阳城。”乾隆《山东通志·古迹》云:“辟阳城在莒州西南境,今之葛沟。”山东省《莒南县地名志》云,义塘郡治所(古辟阳城)在今莒南县(1941年由莒县分出)大店镇西南1.5千米。怀仁县移治于今山东境内的古辟阳城后,旧城逐渐萧条而荒废,人们习惯上称其为怀仁故城。

光绪《赣榆县志》云:“今城头镇有废城遗址。”据当地老人传说,古城遗址,虽年久倾圮,仍存遗基。在清乾隆三年(1738) ,曾作修葺。宣统二年(1910) ,绅士王尧武又在古城基上筑起了土围子,防御土匪。墙高5米,厚0.67米,圩内有人行道,壕深4米,宽5米。1923年,市政局长蒋楚九、绅士王学武又督率民众再次大修,圩周建四个拱门,东门楼高大,巍巍壮观,登上城楼,可以总览圩内全景。据当地民间口碑流传,因为这里是东魏所建的第一座怀仁城,后该城北迁,另立怀仁城,此地故有“头城”之称,后演变为“城头”,城头之名由此而来。

城头镇距县城(青口)18千米,东北傍青口河,与塔山、城西两镇接壤;西枕车辐山,与班庄毗邻;南跨朱稽河,与欢墩镇相连。有山岭,有湖洼,有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方便,经济发达,水利条件优越,盛产小麦、稻谷,为赣榆重点粮区之一,素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