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新论:城市转型升级的新动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5 05:01:11

点击下载

作者:赵弘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总部经济新论:城市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总部经济新论:城市转型升级的新动力试读:

前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信息技术的快速推进,企业组织结构和战略布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企业通过采取“总部—分支机构”空间分离的布局模式,实现对跨区域优势资源乃至跨国高端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这种布局模式,特别是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的聚集,不但对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分支机构所在区域发展也产生很强的辐射作用,并由此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总部经济的概念,最早是由笔者在2002年经过深入研究和思索后提出来的。总部经济理论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实现区域分工合作发展为出发点,以信息网络技术的充分发展为基本条件,倡导区域之间由过去的产业合作、产品配套向功能合作、功能配套拓展。发展总部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选择。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201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就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从2002年的4.4%提高到10%左右,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20%。但不可回避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如: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区域发展阶段存在很大差异性,不平衡、不协调现象依然突出;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仍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主要是以生产制造基地的角色介入全球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不断加剧,亟待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等等。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和新任务,这要求我们准确判断新的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站在新的战略高度,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不仅对推动我国大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且对深化区域分工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总部经济已成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许多大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如北京已将“发展总部经济”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紧紧围绕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的首都经济特征,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显著增强首都经济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上海市成立了总部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制定了《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规定》;广州市提出到2020年建成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高度集中的亚太地区重要总部经济区;等等。但总部经济作为一个全新的经济学概念,在实践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书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立足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主要从理论深化和实践发展两大部分,共设计了十一章内容,对总部经济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第一部分(第1~3章):总部经济理论深化和提升研究。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总部经济理论早期研究成果,对总部经济的内涵、特征、条件和效应等进行了深化研究,同时拓展了总部经济的理论基础、总部经济聚集区、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配置资源的路径选择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总部经济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构建了系统性的总部经济“三赢”模型,深入阐释总部经济的内在机制。本书通过构建总部经济框架下的企业发展模型、企业生产基地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模型,以及企业总部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模型,揭示出总部经济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促进区域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

第二部分(第4~11章):深入阐述总部经济发展实践及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与影响。本书通过对国内外总部经济发展实践及趋势的客观研究和系统分析,形成了以下几个亮点:

一是对国内外总部经济发展实践形成了新的认识。总部经济概念提出十余年来,笔者及其研究团队一直持续开展国内外总部经济最新实践的研究工作。本书集成多年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国内外总部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全景展示了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和北京等国际大都市总部经济发展成效。

二是多维度、深层次阐述了总部经济的现实指导价值。本书在早期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多维度、多视角,深入阐述了总部经济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总部经济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助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分工合作、促进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等,都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三是对未来我国总部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了客观判断和展望。本书立足全球总部经济最新趋势和我国发展实际,从我国总部经济三大发展阶段、区域和城市总部经济发展取向、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总部空间布局调整等多方面,对我国总部经济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本书既是对总部经济理论提出十余年来研究成果的系统集成,也是对总部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深化和创新,希望能为我国未来总部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第一章总部经济的内涵、特征及理论基础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有效配置,也使得企业组织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在空间上实现分离,即企业将总部向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聚集布局,而将生产制造基地向更具生产成本优势的中小城市和其他区域布局,以实现不同区域之间资源在同一企业内部的优化配置,由此也使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逐步增强。这种现象日益普遍,对这种经济现象的研究也日益广泛,总部经济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第一节总部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一、总部经济概念(一)企业总部的概念与分类

总部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概念。在界定总部经济的概念之前,首先有必要对“企业总部”这一概念进行界定。

现代企业组织的结构演变经历了U型、H型和M型的发展。从严格意义上说,H型和M型并不是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形态,而是一个企业集团的形式。企业集团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征:一是多法人,集团内各企业往往既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又有共同的利益目标;二是多层次,企业集团可以划分成横向联合企业集团和纵向联合企业集团,也可以从持股关系和比例来划分出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等;三是多纽带,除了以控股、参股所产生的资产纽带联系外,还可以具有经营、技术、人事、合作契约等联系纽带,但控制权是所有纽带中最为基本的内涵。通过股权结构确立的,企业与企业之间有一定科层性质(控股关系)和一定市场交易(独立企业)的企业集团就构成了一个有组织的市场。一方面,控股公司或集团总部能通过一系列的产权调整和契约安排行使一定程度的行政权威,使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协调行动,减少市场交易中高昂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企业集团内部引入了市场机制,通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各子公司细化利益主体单元,减少了科层组织的层次,降低纵向一体化后所增加的组织成本。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和通信手段的广泛引用,企业组织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界于企业和市场之间存在的大量中间性组织不断出现。企业总部便是信息技术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态,它是以控制权为纽带而形成的一种中间性组织形态。特别是20世纪90年来以来,光纤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蓬勃发展,为企业创造了一种超越时间、地域的交流方式,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成本,大大改变了企业内部的业务联系方式。这使得企业能够超越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通过总部、制造基地或分支机构等不同企业组织功能的空间分离,充分利用区域之间资源禀赋条件,在企业内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配置,并获得最大利润。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分离布局的直接结果是,企业总部向具备良好条件的中心城市聚集,生产制造基地则向成本较低的欠发达地区集中,并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从而产生总部经济。

一般来说,企业总部是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行政官(CAO)、首席财务官(CFO)、首席运营官(COO)、首席知识官(CKO)等高层管理人员所在的机构。总部常被定义为企业正常运营的中枢神经、一个企业的大脑与心脏,是整个企业的标志。一般而言,企业总部具有如下职能:

战略决策。即确定整个集团持有一个什么样的业务组合,对是否进入、退出某一领域及其时机提出建议,并发掘和建立带来“协同效应”的经营方式。

资源配置。企业的资源配置职能包括确定组织架构和内部交易两个方面,目的是建立恰当的组织和配置人力资源实施战略,通过内部交易(比如转移定价、合理避税、内部贷款或担保)来扶植某些需要快速成长的业务。

资本经营。单一业务的公司一般直接关注产品市场,以保证自己的经常性收入。企业集团也要关注自己的产品市场,但更应当关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来获得资本性收入。

业绩管理。监控集团整体业务状态和财务状况,考核子公司经营计划的执行情况,决定薪酬政策。

外部公关。企业总部对集团的品牌和声誉负责,设计企业形象,与新闻媒体、中介机构、政府管理和监管部门、股东和债权人、客户群和供应商、所在社区等保持良好的关系。

因此,从内涵上看,总部是指在企业组织结构中具有战略决策、资源配置、资本经营、业绩管理及外部公关等全部或其中几种职能的组织单元。从广义层面上来说,总部的表现形式通常是对一个及一个以上的营利性关联机构拥有控制权或行使管理权,从事非生产性业务的组织机构或企业组织。因此,凡是掌握企业资源,制定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对企业所投资公司的生产、销售、物流、研发、培训、融资等各项活动进行统筹管理和协调的机构都可以被称为总部。

企业内部价值链一般由研发、新产品设计、生产加工、营销等各个环节组成(图1-1),这些环节增加值的活动并不是同质的,而是异质的;并且企业在价值链中所处的阶段不同,其所需要的资源也不相同。也就是说对应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各环节,企业内部有不同的分工,同时所需资源也各不相同。从企业内部价值链来看,总部的价值链功能多集中于投资、研发、营销、服务等处于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如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这些高附加值环节对于人才、技术、信息等战略资源的要求较高。图1-1 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示意图

基于企业总部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总部的类型进行划分。

首先,根据总部组织的业务来划分,可把总部分为营销总部、研发总部、投资总部和行政总部等几种不同类型。

营销总部是企业组织结构中以市场营销为主要职能,进行营销的战略决策、营销资源配置、资本经营、市场业绩管理及外部公关等一系列活动的权利单元。营销总部的主营业务高度集中于产业链中的销售环节,总部本质上是品牌管理中心,依靠其独特的品牌营销策略,通过销售其他公司的产品来满足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需要,公司长期积累的品牌管理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营销总部的经营策略通常是“国际品牌,本土生产”。对于跨国公司的营销总部而言,本质上是以国际需求为导向,在全球范围内制定营销战略并进行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等一系列活动,更加合理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利润最大化。

研发总部是企业组织结构中以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为主要职能,进行研发的战略决策、研发资源配置、研发业绩管理及外部资源协调等一系列活动的权利单元。研发总部与其制造基地、后勤保障部门、战略伙伴、用户之间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保持紧密协同和合作关系,进行充分的、开放的信息沟通,以有效利用和控制外部的知识和技术资源,从而持续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对于一个规模较大、参与激烈市场竞争的公司而言,公司产业链中的研发环节地位非常突出。公司研发中心本质上是公司的技术创新思想库,专注于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要,公司总部的核心技术能够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采用这种模式的公司有微软、摩托罗拉、丰田、沃尔沃、耐克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研发中心模式是总部经济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行政总部是企业组织结构中控制着企业的战略设计、资源配置、资本经营、业绩管理等活动的权利单元,往往以战略、市场研究与分析、财务管理、行政管理为主要职能,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营的中枢神经。行政总部负责向其下属的商业机构提供集中共享的人力资源、法律、财会和信息系统等服务,还为下属的商务管理团队及职能团队提供共享成果、交流经验、群策群力解决商业运作问题的重要平台。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往往表现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战略管理能力。

其次,基于总部控制权纽带的主要特征,可以将总部划分为战略导向型总部、操作导向性总部和资产导向性总部,如表1-1所示。表1-1 基于控制权纽带特征的总部类型划分

第三,按照总部管辖的区域范围,可以把总部划分为集团(全球性)总部、区域性总部。

企业的全球性总部往往是整个集团公司的经济枢纽部门,其功能是制定并实施公司发展战略。它在决策时,考虑的时间跨度较为长远,视野则覆盖全球,并决定不同部门与区域的资金分配,还要代表公司与其他公司的高层进行协商、谈判,与政府部门交涉,与目标市场接触。因此,它要求的区位条件是便利的交通、通信条件,以及时获取有效的市场变化信息、国家政策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便于主要决策首脑与相关人员进行良好的接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尤其是与一些关键人物包括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其他大型公司首脑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有利于公司进行战略决策。因此,全球性公司总部基本上都趋向于选择在主要大都市布局,这些大都市甚至是全球经济的地理控制点,或者为“世界城市”。

企业的区域性总部是指有权控制或管理区内的办事处、生产基地、子公司的运作或业务,而无须经常请示其区域以外的母公司,具备总部职能的一种或多种企业权力单元。区域性总部不同于地区办事处。地区办事处有权协调或管理区内的办事处的运作或业务,但须经常请示其区域以外的母公司或地区总部。

此外,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还可以把总部划分为制造业总部、服务业总部等。在实践中,关于企业总部又有其他的类型划分,如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根据规模(即商业总开支和网络公司数目)和辅助服务能力,把总部分为特准国际贸易计划、商业总部、营业总部等不同层级。同时,新加坡还推出了制造业总部计划,制造总部负责其产品和生产能力的分配工作,为全球市场开发和制造产品,同时协调属下各厂的运作以满足公司的营业需求。要求“母厂”必须设在新加坡(其产品可以促销到世界各地),须在新加坡控制运作的每个环节,从设计、制造到促销活动都必须在本地协调,须在新加坡做出制造控制决策。(二)总部经济的概念

明确了企业总部和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概念,总部经济就不难理解了。总部经济是企业内部价值链基于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分布的表现形态,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企业得以利用区域间资源禀赋的差异不断寻求经营成本最小化,区域之间得以形成基于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和交易的必然产物。这样,在某些对于总部所需求的资源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一般主要是中心城市)形成总部集群,这样的“总部集群”所表现出的经济规律不同于一般区域经济,比如:在什么样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将总部和生产加工基地进行分离而出现明显的总部聚集趋势;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总部与生产加工基地的分离,内在动力机制是什么;企业为什么倾向于将总部向某些区域聚集,而不向另外一些区域聚集;一个区域吸引总部聚集应该具备哪些比较优势和环境条件,吸引总部聚集和吸引一般的企业聚集的资源条件有什么不同;众多总部聚集之后会对该区域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总部聚集的区域与生产加工基地之间是怎样一种经济关系;政府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制度环境更有利于按照“总部—加工基地”相分离的方式进行产业布局;等等。

所谓“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并通过“总部—制造”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总部经济概念是由研究制造业而提出的,但总部经济的理念和思想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适用于服务业等其他行业。以服务业企业为例,越来越多的服务业企业在扩张过程中,按照总部经济模式进行企业布局。例如,金融巨头汇丰集团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在欧洲、亚太区、美洲、中东及非洲的83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约10000个分支机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是汇丰集团在亚太区的旗舰企业,其全资子公司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总行(地区总部)设于上海,在中国境内拥有17家分行和44家支行。物流巨头达飞海运集团总部设在法国马赛,在全球设立了近400家分公司和办事机构;其中国区总部达飞轮船中国(船务)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在中国境内拥有9个分公司、43个办事处。二、总部经济的内涵

总部经济的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总部经济是企业内部价值链基于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在不同区域进行空间布局的表现形态。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空间分离,实际上就是企业内部价值链不同环节的空间分离。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价值链各环节所需的资源禀赋条件不同。在区域资源禀赋结构不同的条件下,要实现企业内部创造价值各环节要素的最佳组合,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企业内部功能按区域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区域分离布局,企业总部就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中间性组织形态。当众多企业表现为这种形态时,就会出现在特定区域公司总部聚集的现象。

二是总部经济是城市经济的一种典型形态。总部经济反映的是企业总部在特定区域聚集的一种经济现象。从企业总部承担的战略决策、资源配置、资本经营等职能来看,总部活动需要的是人才、信息等战略资源的支撑,因此总部企业也往往布局在人才资源密集、交通便捷、商务环境较好的城市中心区。众多企业总部聚集在城市中心区,产生大量的总部服务需求,必将会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成为城市经济的一种典型经济形态。例如,往往在城市中心区形成的CBD就是各类型企业总部聚集并带动相关服务业聚集所形成的一种典型空间组织形态。

三是总部经济在实践中意味着区域之间可以形成以企业为基础的区域合作模式。总部经济虽然重点反映总部聚集对所在中心城市产生的集聚效应,但通过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的联系,总部所在的中心城市与制造基地所在的区域将建立起“总部—制造基地”功能合作链条,能够将中心城市的人才、技术等资源辐射到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实现两个区域的分工合作和共赢发展。例如,联合利华在上海设立中国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负责中国地区所有生产基地的生产、销售和研发,而在合肥等地建立生产基地。联合利华的战略布局,推动了上海与合肥等区域之间基于企业的分工合作。这种区域合作模式是基于市场机制的合作——以企业为载体,以区域资源差异为前提,以利益共享为基础,发展总部经济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共同发展。

理解总部经济内涵,需要充分认识总部经济的本质。总部经济的本质是通过不同功能环节的空间分离实现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最优空间耦合。从这个角度来看,总部经济不仅指制造业总部与制造业基地空间分离,也可以拓展到服务业等领域。广义的总部经济是指以实现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最优空间耦合为目的,企业总部与其他分支机构空间分离,并在特定区域聚集的现象。总部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总部经济的特征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一般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一是知识性。总部作为企业的“指挥控制中心”,承担着研发、营销、战略管理、资本运营等职能,占据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环节,因而总部经济总体上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和区域分工合作模式,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端化和知识化。

二是集约性。总部经济模式下,企业既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中心城市发达的现代服务、密集的智力资源、便捷的通信信息等资源优势,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基地廉价的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实现企业整体规模和产出效益的提升。特别是总部环节,由于其高知识含量的活动,创造的附加价值也相对较高,总部企业的产出效率也相对较高。

三是关联性。总部经济通过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能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其中总部经济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企业总部各项高端商务活动的高效运营,使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中介咨询、科技研发、广告会展、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产生强大的市场需求,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与发展。

四是层次性。由于企业总部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可以分为全球总部、地区总部、国内总部等多种层次,以及行政总部、营销总部、研发总部等多种类型;不同城市由于其规模层级不同,承担的功能和产业不同,其发展总部经济也体现出不同的层次性,从而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形成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之间在吸引总部方面的合理分工。如全球性总部经济中心城市、全国性总部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总部经济中心城市、中小型特色总部经济城市等。以目前我国城市为例,北京、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可瞄准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建设全国性、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级的总部经济城市;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成都、武汉、青岛等城市,应以吸引企业区域性总部和职能总部为主,发展成为华南地区、华东地区、中部地区等区域性总部中心城市;而一些具有较强经济实力或拥有特色产业竞争力的中小城市,则可依托资源优势,尝试通过建设特色产业总部基地的方式发展总部经济。

五是辐射性和共赢性。总部经济能够通过“总部—制造基地”链条,实现大城市的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向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辐射,带动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总部经济使区域间的合作由传统的产业合作、产品配套,深化到功能分工与功能配套——大城市发展设计、研发、营销、管理、决策等总部功能环节,中小城市发展生产制造环节——这种基于功能链的垂直分工与合作模式,能够实现区域资源优势互补,产生不同空间资源的再配置收益,实现区域共赢发展。

后面相关章节中将通过总部经济模型的构建,进一步阐述和分析总部经济的内涵、特征和内在机理。第二节总部经济的理论基础

总部经济本质上是区域经济的一种,从一定意义上说总部经济与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等密切相关,也是对区域经济理论的深化和拓展。但总部经济理论突破了传统区域发展理论企业单元不可分的假设,在总部经济模式下,企业可以通过功能和组织结构的空间分离,达到充分利用不同区域优势资源,实现企业成本最小化的目的。

下面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总部经济研究所依据的重要理论,如知识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组织、空间经济学等,进行相应的介绍和梳理。一、企业组织理论

总部经济是企业组织结构在信息网络技术条件下不断演化的结果,因此企业组织结构理论自然成为总部经济研究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之一。

随着企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及企业组织方式的演进,企业组织结构理论也在逐渐发展、成熟和完善,先后经历了古典管理组织结构理论、行为科学企业组织结构理论、系统和权变观的企业组织结构理论、新组织结构学派理论及流程再造理论等五个进化阶段。由美国迈克尔·汉默(Michael Hammer)提出的流程再造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从顾客需求出发,以业务流程为再造对象,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对流程构成要素的重新整合和再设计,实现组织绩效的改善。流程再造理论突破了传统的按职能部门分工的思想,强调以流程导向代替职能导向,实现了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流程再造在形式上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组织结构扁平化。压缩组织中的管理层级,缩短高层管理者与基层员工和顾客的距离,有利于更好地获取意见和需求,及时调整经营决策。二是管理机制过程化。管理面向流程,以顾客为中心,按照整体最优化的目标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三是信息系统集约化。在设计和优化业务流程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协调分散与集中的矛盾,实现信息的一次录入处理和共享使用机制。四是部门活动平行化。将原来的串行工作流程改造为并行工作流程,同时加强信息横向沟通,最大限度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五是生产管理团队化。提倡团队精神,注重发挥每个个体在整个流程中的作用,实现每个环节、每项活动利益最大化。

总部经济与企业组织结构理论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基于研究企业内部的微观组织结构所提出的。总部经济研究是建立在企业组织结构分为总部和制造基地两大功能的基础之上的,总部经济模式中的企业组织特点符合流程再造理论中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部门活动平行化等企业组织结构形式,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组织结构特性。但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的企业组织结构理论是对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间的组织构架以及影响组织效率的各种因素来进行深入分析,较为微观;总部经济则根据各职能部门在企业生产运营中的作用将之划分为企业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两大职能,对这两大职能空间分离的影响因素以及空间分离后对企业及所在区域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跨国公司理论可以说是企业组织结构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跨国公司也是现代企业组织变化的大趋势。总部经济就是从研究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战略过程中向外投资设立生产制造基地,而将总部留在母国,出现了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空间分离这一实际现象而提出的。因此,跨国公司组织理论为总部经济理论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信息网络条件下,这种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空间分离所增加的组织管理成本大大降低,使得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均可按照这一模式进行布局。现实生活中企业实现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空间分离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总部经济就是在深化跨国公司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拓展到一般企业而提出的一个理论概念。二、产业经济理论

总部经济是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在空间上分离布局的一种表现形态,与产业经济理论中的产业布局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产业布局理论

产业布局理论主要是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市场学派等。其中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所创立的工业区位论是产业布局理论的核心理论。工业区位论主要从费用角度来分析企业经营者的区位选择。该理论认为,影响企业布局的区位因子包括运费、劳动力、地租等,企业经营者一般会选择在所有费用支出总额最小的空间进行布局,又称为“成本学派”。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主要是通过对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及集聚这三个区位因子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总部经济理论与产业布局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是在研究企业或产业受各种因素影响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而且在分析影响因素时,均考虑资源、劳动力、运输等条件。两者的区别在于:产业布局理论主要是研究企业整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而总部经济是将研究视角深化到企业内部的两大功能,即总部功能和生产制造功能,研究各自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因此说,总部经济是对产业布局理论的一种深化研究。(二)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中期,最先由欧美发达国家学者基于部分工厂和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域进行集中生产和经营的现象总结出产业区理论,后来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现已发展成为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图1-2)。产业集群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相关产业活动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是一种产业组织演变和发展的结果。产业集群可以明显提高本地区产业与其他地区产业相比较的竞争力。有的学者认为产业集群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种路径依赖。该理论认为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外部性、相关延伸产业的支持、企业家精神、制度与政府政策等。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市场力量在浙江、广东等地形成了典型的产业集群现象,但国内经济学界对这些地区的研究偏重于区域经济整体模式的概括,对产业与地区之间关系的研究,即对产业在地区聚集的内在规律研究较少。图1-2 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

企业总部在特定区域的集中分布显然也属于典型的产业集群现象。总部经济是对企业总部在特定空间上聚集这一现象的理论概括,既遵循产业集群理论中集群产生的条件、机制等一般性理论,又与一般产业集群有所区别。一般产业集群主要研究某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或横向关联企业形成的集群;而总部经济则重点是基于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空间分离这一条件下,对不同产业企业的总部及研发、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所形成的集群以及由此形成的总部集聚效应(包括对总部所在区域的聚集效应以及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对生产制造基地的辐射带动效应)进行系统分析,因此是对产业集群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三、知识经济理论

知识经济是在以自然资源消耗为依托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对人类资源环境造成破坏,并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在以微电子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由工业经济时代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趋明显。与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具有社会知识化、经济发展可持续化、支柱产业高技术化、经济决策与管理知识化、社会组织网络信息化等显著特征。

作为一种新的人类经济发展形态,知识经济一经出现便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关知识经济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我国最早研究“知识经济”理论的学者吴季松教授认为,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投入和配置,知识产品的产生(生产)、传播(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吴教授从以下三个层面深化了对知识经济的理解:第一,知识本身可以直接开发为产品创造经济价值,比如文化、教育、咨询等服务业以及高技术产业就是知识直接产业化的结果,这些知识产品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度高、附加价值高的特点,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形式。第二,利用知识来开发新的资源,替代原有的稀缺自然资源。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为主导要素的经济,通过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系列相对富有的、可再生利用的新型资源,逐步取代工业经济时代作为命脉的、已经面临枯竭的传统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利用知识来进行科学决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知识(技术)在经济决策、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等各领域广泛应用,提高全社会知识的应用能力,全面形成以知识(技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吴季松教授经研究还提出了知识经济的三个基本规律:半衰期定律、知识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增规律、知识经济发展的周期规律。认为知识经济是通过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知识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包括知识产业发展、传统产业的知识化及循环经济模式。通过知识经济三种实现形式的应用和深化,人类经济活动逐渐呈现出低能耗、低污染、高回报、高效率的良好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知识化,即全社会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全社会对知识的认识提高,认识新的知识体系,知识的全面化、系统化和量化;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全面发挥作用。二是经济发展可持续化。知识经济是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通过知识和技术的运用,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三是支柱产业高技术化。以信息技术、生命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为主的高技术产业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高效益、集约化方向发展。四是经济决策与管理知识化。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在知识经济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决策与管理的知识化也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五是社会组织网络信息化。自然、经济、科技、教育和人文信息全面数字化后形成的数字社区,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组织的主导。

总部经济是通过将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在空间上进行分离,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心城市密集的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端知识资源(战略资源)以及中小城市、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土地等常规资源,实现区域资源在企业不同价值链环节最优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在总部经济模式下,企业通过管理决策的知识化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发挥中心城市知识要素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企业整体知识化水平的提升。因此可以认为,总部经济理论架构符合知识经济的思想,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和区域间经济合作的一种新思路。四、区域经济理论

总部经济本质上是研究区域间经济相互关系的理论,即研究中心城市与制造基地所在区域之间的区域经济关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总部经济又是对区域经济理论的深化和延伸。下面主要介绍与总部经济密切相关的区域发展理论和区域产业分工理论。(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重要的区域发展理论之一,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Perroux)提出,该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增长极通过极化与扩散效应对周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的作用是主要的;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后期,扩散效应是主要的。增长极理论和总部经济理论都强调聚集区的集化效应和对周边区域的辐射扩散效应。总部经济模式下,企业集团的总部功能组织从企业整体中独立出来,高度集聚在某一特定区域,在空间上表现出总部经济的特征,也形成了增长极理论中所谓的“极化效应区”,而企业的加工制造功能组织布局在周边或其他欠发达区域,则表现为所谓的“扩散效应区”,企业的“总部—加工基地”之间的联系变成了总部经济通过企业对加工基地发挥辐射作用的微观表现形式。

所不同的是,增长极理论强调通过某些优势产业在中心城市的聚集成为经济增长点,产生极化效应,然后逐步对周边地区产生扩散效应。这种对周边地区的扩散效应的实现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总部经济理论强调的是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分离合作的空间布局,能够同时实现总部聚集区在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增长极理论和总部经济理论在乘数效应的表现上也有所不同,增长极理论强调的是上下游产业、产品的配套,而总部经济理论强调的是功能与服务的配套。(二)比较优势理论

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Ricardo)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通过分析两个国家在单一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不同国家之间生产同一产品存在着生产成本的差异,这一差异为两个地区间互利的分工和贸易创造了条件。任何国家,即使在生产上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均可以利用其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通过互相贸易,使各国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并使贸易双方获得比较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也是总部经济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要素构成比例,而不同地区有不同要素丰裕程度,从而决定了产品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要素供给价格,以致不同地区分别适合生产不同的产品。当然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假定劳动力是唯一生产要素,产生比较优势的唯一原因是各国劳动生产力的不同,这一点并不符合现实。因此,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总部经济时,需要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重心从区域间的商品贸易转移到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整合上。(三)要素禀赋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F.Heckscher)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单一要素模型作出了修正和拓展,于1919年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赫克歇尔的学生、著名经济学家俄林(B.Ohlin)在1933年出版的《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发展了赫克歇尔的理论,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要素禀赋论(H-O模型)。该理论认为,不同产品的生产需要不同的要素组合结构,即产业间存在不同的“要素密集度”;不同的地区之间有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即区域间存在着“要素丰度差异”。因此,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相对成本存在着差异。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每个地区可以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而较少使用本地稀缺要素的商品,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

区域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企业总部与制造基地空间分离这种总部经济模式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之一。总部经济模式下,由于区域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中心区域往往以丰富的资本、技术、人才等战略资源优势,吸引各大企业将总部、研发中心或营销中心等迁到该区域,逐渐成为总部聚集中心;周边欠发达区域由于地价、劳动力等常规资源优势,形成比较稳定的加工基地。随着中心区域发展空间的饱和,周边生产基地发展的成熟化,原有生产基地逐步向总部聚集区过渡,而将企业制造基地向更远的欠发达地区转移,从而缩小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逐渐实现较大区域的均衡发展。

总部经济理论是以研究不同国家或区域之间如何以企业为载体,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最终目的经济理论,因此与增长极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具有相同的研究目标。但目前关于区域产业分工理论的论述中,生产企业不能进行空间分离,以商品贸易为关注重心始终隐含其中。而在总部经济理论架构下,突破了这些隐含假定,企业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企业价值链的空间分离,对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进行跨区域配置,从而使传统的区域产业分工理论以区域间商品贸易为重心转向了生产要素的区域间整合,区域合作不再只是表现为不同区域企业之间的商品贸易,而是企业集团内部不同功能组织跨区域的配置。五、空间经济学理论

空间经济学是在区位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众多学科融合和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最早由日本京都大学的藤田昌久(Masahisa Fjuita)、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和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安东尼·J.维纳伯尔斯(Anthony J.Venables)三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共同撰写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提出。

空间经济学基于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D-S模型)、艾瑟尔的规模经济、克鲁格曼的收益递增等理论建立了三大理论模型:(一)区域模型——“中心—外围”模式

克鲁格曼在1991年发表的“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一文中建立了“中心—外围”模型。他把一个区域经济分为生产同质产品的农业和生产不同的可替代产品的制造业两大部门。其中农业是完全竞争的,农业雇佣劳动力要素不可流动,农产品无运输成本。制造业部门则是垄断竞争的,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制造业工人可以自由流动;制造产品存在萨缪尔森的“冰山成本(货物在运输途中“融化”了一些,只有一部分能到达目的地,损失的那部分就是运输成本)”。“中心—外围”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经济中制造业份额。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集聚。这一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区域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得制造业企业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二)城市模型——“城市层级体系的演化”

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等学者以杜能的“孤立国”为起点,创建了一个城市系统的层级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城市是制造业的聚集地,四周被农业腹地包围。随着城市人口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城市中某些制造业会向城市外迁移,导致新城市的形成。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又会生成更多的城市,然后继续向下发展。一旦城市的数量足够多,城市规模和城市间的距离在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相对强度下将在某一固定水平稳定下来。如果经济中有大量规模各异和运输成本不同的行业,经济将形成层级结构。城市这种层级结构的演化过程就是市场潜力与经济区位的共同作用的过程。(三)国际模型——“产业集聚与国际贸易”

在前面两个模型中,要素流动在集聚形成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在现实中,要素流动会受到种种限制,其中“国界”是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因此,在“中心—外围”模式中起关键作用的产业关联效应并不能导致世界人口向有限几个国家集聚,却能产生一种专业化过程,使特定产业向若干国家集聚。空间经济学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区域经济理论结合,更加强调了外部经济在贸易中的作用,即行业层面上的收益递增会导致在其他方面相似的国家专业化生产不同商品。虽然从总体上看贸易自由化会使一个国家的工业在空间上显得更加分散,但对某些工业而言,贸易自由化却可能带来空间集聚。

总部经济与空间经济学都是一门多学科融合和交叉发展起来的理论。空间经济学构建的三大模型,尤其是“城市层级体系模型”都能在总部经济理论中得到应用。总部经济分析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两大功能空间分离,就是基于“城市间存在等级差异,而不同类型资源在不同等级城市中的禀赋也存在较大差异(中心城市的人才、技术等高端资源丰富,中小城市的劳动力、土地等常规资源丰富)”这一假设下进行研究的。

综合以上关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空间经济学和企业组织理论来看,总部经济符合这些理论的核心思想,但又对这些理论有所深化。其主要创新点在于:一是关注了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条件下,企业空间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二是由传统经济理论将一个企业整体(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深化为将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两大功能组织作为研究对象;三是把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高级人才、技术等战略资源,另一种是物化劳动过程中所必需的劳动力、能源、原材料、土地等常规资源,能够更加清晰地揭示企业总部与生产制造两大功能对资源需求的差异,有效地与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即总部布局在中心城市可以便捷地获取各种战略资源,生产制造环节布局中小城市可以获取低成本的常规资源。第三节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

从全球总部经济的发展看,纽约、新加坡、香港、北京等大城市深受企业总部青睐,吸引了大量企业总部特别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聚集。这些城市对企业总部的吸引力何在,影响企业总部选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基于总部经济的框架,在深入研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选址的影响因素,对纽约、新加坡和香港等国际大都市总部经济发展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总部企业选址需要考虑的一般性条件,以及综合职能总部及研发总部、营销总部、采购总部等在选址时对发展环境的特殊要求。同时,结合纽约、新加坡和香港等城市聚集总部企业的资源特点,研究提出城市发展总部经济一般应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一、企业总部选址考虑的一般性条件

一般来说,企业总部选址通常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待选地区的特征,这是选址决策的外部环境;二是企业采取的竞争策略。大多数企业在考虑总部选址时,一般要对待选地区的环境进行较全面的考察和评估。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UNCTAD)研究发现,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选址一般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一是较高的国际化程度;二是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三是较低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四是优质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等基础设施;五是良好的业务支援服务,包括法律、会计、咨询和公共关系等;六是接近顾客。哥本哈根商学院战略管理和全球化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Globalization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通过对欧洲和亚太地区57家跨国公司的样本分析,认为政府的激励措施、低运营成本、低生活成本、良好的金融环境、有效的周边联系、国内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商业环境、通信基础设施、劳资关系等9个方面的因素,主要影响着跨国公司的总部选址。表1-2 国内外有关总部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

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关于影响企业总部选址的因素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基于对企业总部选址实践和相关研究成果的研究,我们认为,企业总部选址一般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显著的区位和基础设施优势

总部选址一般都有明确的战略意图,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战略要素的可获得性和成本,因此,待选城市的区位和基础设施条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系数。从区位看,包括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城市外部联系性,区域市场的规模、潜力及重要性等方面,能否为总部企业的业务开展提供便利。从基础设施看,总部的商务活动密度和强度很高,对交通、物流、通信、酒店、会展、休闲、购物等大型公共设施提出较高要求,不仅规模较大,而且还应具备较高的档次,甚至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二)丰富的人才和科技教育资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