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5 10:52:48

点击下载

作者:林之满,萧枫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上)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上)试读:

编写说明

历史对于整个人类,就像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一样,它说明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因此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

为了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光辉灿烂,感悟世界各民族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我们组织数十位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的努力,推出了这一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丰富精彩的图片鉴赏于一体的100卷本《话说世界》系列丛书。每一卷都系统而深入地展示人类文化的一个方面,100卷本又在总体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把世界历史从单纯的帝王将相、改朝换代的框架中释放出来,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涵盖历史、政治、军事、文化、艺术、民俗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重新演绎世界五千年辉煌历史文化,给读者尽可能丰富的知识看点。《话说世界》丛书是一幅历史长卷,共分50卷100分册,具体内容如下:

第1卷 源远流长的世界古代史(上、下册);

第2卷 流光溢彩的世界古典史(上、下册);

第3卷 辉煌灿烂的世界中古史(上、下册);

第4卷 波澜壮阔的世界近代史(上、下册);

第5卷 日新月异的世界现代史(上、下册);

第6卷 震惊中外的历史大事件(上、下册);

第7卷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上、下册);

第8卷 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上、下册);

第9卷 浑厚深沉的古印度文明(上、下册);

第10卷 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上、下册);

第11卷 包罗万象的古罗马文明(上、下册);

第12卷 夕阳辉映的拜占庭文明(上、下册);

第13卷 传宗布教的的阿拉伯文明(上、下册);

第14卷 血泪交织的希伯莱文明(上、下册);

第15卷 光耀美洲的的印第安文明(上、下册);

第16卷 璀璨夺目的世界文学(上、下册);

第17卷 响彻天籁的世界音乐(上、下册);

第18卷 鬼斧神工的世界建筑(上、下册);

第19卷 妙笔生花的世界绘画(上、下册);

第20卷 凝固不朽的世界雕塑(上、下册);

第21卷 摇曳多姿的世界舞蹈(上、下册);

第22卷 低吟浅唱的世界戏剧(上、下册);

第23卷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上、下册);

第24卷 卓尔不群的世界思想(上、下册);

第25卷 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上、下册);

第26卷 创造生活的科技文明(上、下册);

第27卷 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上、下册);

第28卷 百花齐放的舞蹈思想(上、下册);

第29卷 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上、下册);

第30卷 神圣辉煌的著名宫殿(上、下册);

第31卷 独领风骚的工艺美术(上、下册);

第32卷 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上、下册);

第33卷 光怪陆离的世界民俗(上、下册);

第34卷 狂放粗犷的原始艺术(上、下册);

第35卷 多姿多彩的艺术文化(上、下册);

第36卷 口耳相传的艺术典故(上、下册);

第37卷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上、下册);

第38卷 彪炳史册的学术名著(上、下册);

第39卷 划破时代的世界变革(上、下册);

第40卷 改变时局的世界会议(上、下册);

第41卷 云诡波谲的世界外交(上、下册);

第42卷 惊心动魄的世界战争(上、下册);

第43卷 同遵共守的世界条约(上、下册);

第44卷 耸人听闻的世界灾害(上、下册);

第45卷 犀利雄辩的世界演说(上、下册);

第46卷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上、下册);

第47卷 独具特色的欧美奇迹(上、下册);

第48卷 轰动全球的影坛佳作(上、下册);

第49卷 视角独到的世界摄影(上、下册);

第50卷 扑朔迷离的世界之谜(上、下册)。《话说世界》希望通过一些通俗的语言和故事体裁,对世界历史做一个概述。它只讲其中最重要的事件、人物和对关键阶段的描述,而且选择了一种通俗的简明形式。其原因很简单,鼓励一个人充满兴趣地去阅读一本生动的书,比沉闷枯燥的文字吓跑一个读者,对文化的意义更大。这本书可以作为历史专著的补充读物。你可以用非常休闲的方式去阅读它,读读停停,我们相信在历史人文的浪漫风景中,你不会感到乏味。当然,本书也无意于去取代那些优秀的历史专著。如果你对某一个局部历史细节有特殊的兴趣,还可以参考详尽的其他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话说世界》不同于现存于世的多种版本的世界通史,其往往“为通而通”,结果常顾此失彼,挂一漏万;主干虽有,枝叶嫌乏。而《话说世界》则运用现代分类科学,在结构设计方面有总有分,有经有纬,条分缕析,纲举目张。《话说世界》重点选取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的若干话题,逐一论说。纵横全书,既能看到世界历史的大脉络、大走势,又能细察世界历史的每一个横断面,完整而丰满。《话说世界》用生动的文本和精美的插图,再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恢弘画卷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人类社会的世界史简明百科全书,串联起全部人类文化的瑰宝,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由于丛书篇幅宏大,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难免存在各种疏虞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话说世界》丛书编委会2008年2月

亚洲文明奇迹

石窟庵和佛国寺

石窟庵和佛国寺溯源

庆州石窟庵和佛国寺,位于韩国东部庆尚北道的庆州市,距首都汉城280千米。作为一座拥有千年繁荣历史的古都,庆州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57年古新罗建国,国王朴赫居世在徐罗伐(庆州旧称)建都,从那时起庆州便初具都市风貌。公元677年,新罗国在当时中国唐朝的帮助下,消灭了高丽和百济,建立了统一的新罗国,并定都徐罗伐,统一的新罗文化也从此更加灿烂辉煌。公元935年,高丽太祖王建消灭了新罗,建立高丽国,定都于开城,徐罗伐正式改称为庆州。沉淀了前后50代、900多年新罗王朝宗教、文化及艺术的精髓,各种代表新罗时期优秀文化的遗迹和古迹遍布庆州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庆州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佛国寺,位于庆州吐含山西南山麓,创建于公元530年,公元751年由金大城扩建,公元774年竣工。据说,当初寺内有80多座殿阁和楼阁。1592年在战乱中被烧毁,朝鲜王朝时期重修了部分建筑。1970年,韩国政府全面修复佛国寺,原来仅留遗址的观音殿、毗卢殿、回廊等建筑得以复原。佛国寺属典形寺院布局形式,其特点之一是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紫霞门、无说殿左右的回廊环绕的院落和以极乐殿为中心,从安养门左右至极乐殿后的回廊环绕的院落东西并列;另一个特点是释迦塔和多宝塔双塔式寺院建筑的形式。这座建筑被誉为韩国最精美的佛寺。

石窟庵原为佛国寺的附属部分,于751年佛国寺扩建同时建造,位于佛国寺后吐含山的峰顶处,是一座用天然巨石凿成的洞窟寺院,由巧夺天工的石雕组合而成。它的布局是“前方后圆”。

艺术特点

佛国寺的石造古迹都是用花岗岩建造,无论菩萨和信徒的肖像及环绕在其四周的神仙,还是雕刻成顶部和基座的浮雕,无不逼真、精致,其形态、建筑方法均为当时土木建筑技术之精髓,风格华丽宏伟,是韩国石造艺术的宝库。寺内双塔,石塔阳刚,木塔阴柔,表现了一种无处不在的平衡和谐之美。石窟庵雕凿手法奇特,被誉为新罗王朝在宗教、理论、科学及造型艺术全盛时期的空前绝后之作。它的营造计划将建筑、水利、几何学、物理学、宗教和艺术融入统一的整体,它的规模、雕刻之精巧以及空间布局都堪称世界杰作。石窟庵和佛国寺的建筑与雕刻充分展现了新罗文化的博大精深,是韩国历史文化长廊中的瑰宝。

佛国寺

佛国寺是庆州地区最大最富丽堂皇的佛教寺庙,被誉为韩国最精美的佛寺,被韩国政府定为第一号历史遗迹。但之所以这样并不是因为其规模庞大或年代久远,而是因为寺内的新罗建筑和许多珍贵的佛教国宝的存在,它才闻名于世。

佛国寺背依青山,碧溪川流,林木茂密,掩映在绿叶之中的山门上书有“吐含山佛国寺”6个金黄色大字。步入山门,并排而建的两座双层石坛迎面高耸,石坛的两边架有四座石桥。紫霞门有青龙、白云二桥,据说走过桥便是渡过彼岸到达佛国乐土;另一门安养门亦有莲华、七宝二桥,据说通过安养门也代表进入了极乐净土。桥下以前曾建有象征着寺院与尘世相隔的九品莲池,后遭毁坏。沿寺院大门内的花岗岩石阶向上,可到达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两侧各有一塔,东塔称多宝塔,高10.4米,是建在双层基座上的三层石塔,为新罗石造美术的代表作品,被列为韩国第二十号国宝。该塔虽为石造但却采用木塔样式而建。西塔称释迦塔,高8.2米,是新罗的典型石塔,外形质朴,匀称美丽,被列为韩国第二十一号国宝。这两座塔均是新罗时期宝塔中最精美的,曾经使当时的佛国寺成为最流行的“双塔”格局的典型。佛国寺内的主殿有大雄殿、极乐殿、毗卢殿和观音殿,殿的规模都不大,里面所供奉的佛像面部上唇部位都长着胡子,类似于中国唐朝以前佛像的造型。

石窟庵

按照当年的设计,石窟庵是佛国寺的附属部分。因其是在一个自然巨石凿成的石窟之内建造的佛寺而得名“石窟庵”。

石窟庵自身为一座完整的寺院,庵内由前室和后室两部分组成。前室宽6.8米,长4.8米;后部的圆形主室,直径7.2米,表示天界。两室之间由宽3.6米、长2.9米的通道相连。前室为正方形厅堂,堂内石壁上雕有佛教八部神将和金赐力士。后室为主殿,拱形殿堂直径迟6.85米。吐含山是新罗王国防御外来入侵的天然屏障,石窟庵东面朝海,站在庵前可以眺望苍郁的海面,观赏美丽壮观的东方日出。过去这里一直是人们进香许愿、祈求国泰民安的地方。

法隆寺

法隆寺历史

法隆寺位于日本奈良县的生驹郡斑鸠町。奈良于公元710年成为日本首都,立都时间远比京都还早,可谓日本第一座历史悠久的都城。都市风格仿中国棋盘式设计规划而成,当时逐渐兴盛的佛教文化,也使奈良充满了各种佛教寺院与文化遗址,包括法隆寺、药师寺、东大寺、唐招提寺等寺院。法隆寺是日本佛教圣德宗总寺院,公元587年为祈祷天皇病愈而许愿兴建,天皇病故后由椎古天皇和圣德太子续建,于公元607年建成。“飞鸟”的代表

在日本文化史或美术史中,常将7~8世纪大和朝廷在奈良的统治时期,划分为“飞鸟”时代、“白凤”时代,以及迁都平城京以后的“奈良”时代。依各寺创建年代先后,沿着时代脉络追溯,是了解奈良古寺的最佳方法。法隆寺在奈良现存诸寺当中建造年代最早,艺术与文化价值在日本均排名第一。公元607年完工时,圣德太子还亲自主持启用典礼。可惜,当时的佛殿塔堂都在六十几年后的大火里付之一炬。如今依旧保存飞鸟时代风格的建筑物,只剩下“西院伽蓝”的金堂、五重塔、中门,以及部分回廊。“伽蓝”是梵语,意思是寺院。飞鸟时代的美学观念,主要沿袭中国魏晋南北朝,讲究的是厚重沉稳,具有一定的严肃色彩。从法隆寺的南大门进入,正前方颜色深厚,层次井然的西院伽蓝建筑群的确给人一种稳重的安定感。纵观西院伽蓝内部,好像各栋建筑各据山头,刻意在彰显自我的感觉。西院伽蓝的中门、金堂与五重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大的木造建筑物,也是见证飞鸟时代文化思想与艺术美学的珍贵宝藏。法隆寺的遗产纪念碑“七堂迦蓝”建制

坐落于奈良斑鸠町一带的法隆寺,都是在崇佛势力掌权之后大力兴建的。寺院命名,也直接表达出要让佛法更加“兴隆”的用心。

奈良时代的正统佛寺,有所谓的“七堂伽蓝”的建制。内容包括存放舍利或宝物的“佛塔”,供奉佛像的“金堂”,宣讲佛法的“讲堂”,敲打梵钟的“钟楼”,存放经典的“经藏”,出家人作息的“僧房”,以及用餐吃饭的“食堂”。七堂伽蓝的构成体系全都被运用在法隆寺的修建中,它也因此成为以后日本佛寺兴建的基本典范。只要是佛教寺院,无论法相宗、华严宗、天台宗、真言宗,莫不采用此种体系,差别只在于改变寺内建筑的式样、名称,或者用途,例如将佛塔变成“五重塔”,将金堂改成“中堂”,至于七堂伽蓝的基本构成,一直没有改变。

法隆寺号称日本古代的建筑博物馆,寺内可以见到历朝各代的建筑形态,其中最珍贵的便是飞鸟时代的西院伽蓝建筑群,里面的五重塔是全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木造建筑物。除了西院、法隆寺还建有东院、宝藏院、仓库、圆堂等建筑群,以及昔门院、实相院等小寺院。今日所见的法隆寺虽然历经沧桑,却是日本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兴建法隆寺的圣德太子不仅是一位崇信佛教的虔诚信徒,还是日本政治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由于他的努力,大和朝廷的威望与权势日增,完成了日本的初步统一,并将佛教定为日本国教。

法隆寺的殿、堂、塔

法隆寺由西院和东院组成。其中西院是法隆寺的中心伽蓝,它包括南大门、中门、金堂、五重塔、讲堂、经藏、钟楼以及圣灵院、百济观音堂等。东院是在圣德太子的住所——斑鸠宫的旧址上改建的,建有梦殿、讲堂、僧房等伽蓝和绘殿、舍利殿、钟楼、礼堂等。其中金堂上层呈“人”字形,下层是四角伸出的双层房顶的瓦顶建筑。金堂平面近似正方形,具有独特的风格。堂内分为正殿和拜佛堂,拜佛堂内壁上画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等。

姬路城

姬路城史话

姬路城是日本少数几座颇具规模的平山城,位于日本山阳地区的姬山之上、本州平原的中心。它自古以来即为交通要道,因此成为争战时期最佳的据守点。更因战国丰臣秀吉在此筑城,并开通外港,为图谋中国做准备,这里遂成为山阳道上的重要据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姬路城兴起于1333年元弘之乱,因地处播磨地区的交通要冲,当地的豪族赤松则村、贞范父子奉护良亲王之令,将姬山住处建造成四周围有墙垣并开设城门的城寨,成为举兵对抗北条氏仓幕府的根据地。自此开始,这里便成为战争时的兵家必争之地。到了足利室町幕府末期,由于地方大名(即诸侯)相继叛乱,再加上因足利将军继位者问题引发的内斗不断,导致室町幕府的衰亡,而走向长达百年的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姬路城在此时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因此赤松政则担任城主时,筑城更加偏重防御功能。其后丰臣秀吉奉织田信长之命,进驻姬路城作为侵略中国的根据地,他于天正八年消灭长治,平定播磨后,开始修复姬路城,兴建了三层楼的天守阁及壕沟、城墙等防御性建筑。丰臣秀吉逝世后,进入了德川家康执政的江户幕府时期。庆长五年关原之役结束,争战有功的“西国将军”德川家康的爱婿池田辉政接收姬路城。从他接掌后的第二年起,进行了大规模修筑工程,历经九年的岁月,除了重修主要建筑天守阁,并与东、西等方向的小天守阁组成联立式格局外,也加修了附近街道,使原本的旧城变为大城。1617年池田辉政改驻鸟取城,姬路城改由本多忠政的嫡子——忠刻和千姬夫妇驻守,他们建造了西之丸的百间廊下与化妆楼,其中外郭作为护城之用,内郭则是夫妻二人居住之地。现今姬路城的规模正是在那时奠定了基础。

姬路城自从赤松贞范受封为首任城主以来,总共经历13个氏族,48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姬路城曾经因为丰臣秀吉、池田辉政、本多忠政等大人物进驻而闻名遐迩,幕府时代更以姬路城作为统治本州西边的据点,尤其具有历史意义。

军事要城

在争战频繁的战国时代,镰仓幕府时的中国式寺院建筑不再受到重视,代之而起的是具有完整防御措施的城堡式建筑,姬路城即是因为其军事战略地位重要而兴建。姬路城经历分崩离析的战国时代到统一的江户幕府时代,逐渐扩大为典型的“平山城”城郭式建筑,它融合了中古时代以领主馆舍扩建防御工事的“平城”以及纯粹为战斗目的而利用天险所建的“山城”特色,成为有坚固防御设施与宏伟殿阁的大城,使得日本城郭式建筑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形成“安土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当时以木材建成的姬路城,为防敌人长驱直入,直接攻进本部而设置了壕沟、城墙等多重如迷魂阵般的路径;其中的天守阁是日本人在锁国时期自己创造的新样式建筑。姬路城除了军事用途外,还是住宅,更因外形的美观与宏伟,成为城主至高权力的象征。城堡最外围环绕有护城河,称作“外壕”;城里有一人工挖掘的深水池作为“内壕”,再配合环城的高墙为整个城堡的第一道防卫线。它利用高叠落差的地基、迂回曲折的石墙、方向不一的大门,混淆入侵者的方向感,争取防卫的时间。城堡中建有易守难攻的圆形迷魂阵墙,因其形状为圆形,故简称丸,如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等,罗列在四周使入侵者不能破门而入。建筑主体里外楼层不尽相同的复杂结构,也使敌人入侵时产生错觉和迷惑。如天守阁外观为地上五层,而内部则是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小天守阁外观为三层,里面是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东小天守阁外观三层,里面地上四层、地下一层;西小天守阁外观三层,里面地上三层、地下两层,结构不尽相同。城墙或大小天守阁主体上都凿有三角形或方形的孔眼,这些特殊的御敌装置都是为了防御敌人攻城,用来放置枪炮的地方;两侧较大的开孔则是用来观察城外敌情的。这些用来设置枪炮射击的叫作铣眼,射箭用的叫作弓狭间。另外,凸出于建筑物墙壁外面的小室,称作“石落”,作用是每当遇到敌人企图攀登墙垣攻击时,可以将小室地板放下以投掷石块阻挡敌人。至于位在城堡后部的“天守阁”,不但是城堡要塞、指挥中心以及避难所,同时也具备瞭望楼的功能,一旦发生敌人围城攻击的情况,城主就会进入天守阁避难,并指挥对应策略。屋顶上装饰着动物状、巨大而华丽的雕塑,这是防火的辟邪物。最大的城堡主楼高92米。三座较小的城堡主楼被独特的系列防御墙精巧地联为一体。值得注意的是,姬路城的大小天守、堡楼、仓库、围墙等,所有墙壁全都漆上厚层的白漆,除了美观外,也兼具防火、耐火的效用。但若以城郭的安全性来看,似乎应采用隐秘性较高的深色系,然而池田辉政用显眼的白色,表明当时的姬路城已脱离战国时代军事战略上的意义,而在大一统的江户幕府时代中具有强烈展示作用的政治意味。

战国时代,城主曾住在天守阁,但后来则在本丸与城郭之间筑馆而居。属于本丸部分的带郭橹也是据点之一,但因建筑太过密集,造成光线阴暗不明,被误传为审判罪人的刑场,而别称腹切丸。西之丸顾名思义即是城西的防御据点,它是由一连串的围墙、长廊所围成的区域,沿着长廊有小房间相连,昔日是千姬侍女的厢房,称为百间廊下;最后一直延伸到化妆楼,此楼原为存放千姬的化妆品而建,也是千姬日常生活的休憩场所。这间桃山时期的居馆样式,一直完好地保存至今。

权势的炫耀

姬路城是日本十几座中世纪城堡中最宏大、最典雅的一座,它象征着昔日的辉煌成就。这座设计精良而坚固的城堡,除了具备防御敌人的功能外,同时也有炫耀统治者权势的意味。日本德川幕府时期,规定每个省份只能建造一座城堡,城堡是各地诸侯,也就是大名与门下家臣及武士的居住地,而城堡的规模壮观与否,则完全取决于居住者的财势。由于日本的传统城堡为木造建筑,为防止敌人袭击,整个城堡的布局呈三层螺旋状的迷魂阵式,以天守阁为中心,外有层层的保卫措施。日本传统城堡如此严密的规划设计,使得敌人攻城的困难性大幅增加,也因此,日本古代才会训练出擅长隐身术的忍者,以突破重围。

内部构造

姬路城的大、小天守阁是诸侯及其家臣、武士的居住处,大天守阁南北两面构造几乎完全相同。

天宁阁内部构造十分朴素,地板、圈户、中央梁柱和各小室隔间都是木造的,室内各层包括通道、大厅、房室、仓库,甚至还有古代厕所。窗户的造型多样,有角墙、武者墙、格子墙等不同的形式。天守阁最上层的刑部神社曾于1847年改名长壁神社,这里所供奉的刑部大神是很早以前就镇守姬山的神礻氏,也是当地的主神。丰臣秀吉建姬路城时,曾将此神移至总社,之后的城主池田辉政生病时发生许多灵异之事,所以又迁回到城中的和三门内供奉。后由于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生火灾,神社不得不在遗址上重新修建。

重修之后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直由诸侯代代继承的姬路城改由陆军省接管,并于明治四十三年开始大肆修缮。到了昭和三十一年,文部省耗费8年的时间,用掉5.5亿日元的经费,才将天守阁修护完成。出于维护古迹的考虑,也为了减轻天守阁的荷重及强化耐久性,改建者用新烧制的7.3万片平瓦、圆瓦取代厚重的古瓦。另外,三小天阁、四栋渡橹除了使用新瓦外,也使用部分大天守拆卸下来的古瓦,加上其他建筑所使用的瓦片,数目之多不可胜数。修复完成的姬路城,由于建筑外观全为优美的白色构造,从远处眺望好似飞翔的白鹭,因此有“白鹭城”的美称,如今它不但是日本中世纪城堡最具代表性的古迹,也是当地许多传统节庆的举行场所。

婆罗浮屠

充满疑问的历史

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佛塔,位于中爪哇首府的旧日惹市西北39千米处的克杜峡谷,屹立在一座矩形小山丘上。山环水抱,林秀泉清,整座建筑宏伟瑰丽。“婆罗浮屠”意为“千佛坛”,在梵文中可解释为“丘陵上的佛寺”,它是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其工程之浩大,建筑之壮观,可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以及柬埔寨的吴哥古迹相媲美,被世人共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

婆罗浮屠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经受了许多风雨,曾几度兴废。当年,萨兰德拉王朝的国王为了收藏释迦牟尼的一小部分骨灰,动用10万奴隶,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建成了这座佛塔,一时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它究竟建于何时则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说是建于公元824年,也有人说是建于公元850年。1006年,麦地拉火山喷发,引起大地震,周围居民纷纷逃奔他乡,佛塔渐渐荒废。14世纪,随着爪哇岛的伊斯兰化,佛塔更是备受冷落,甚至被人遗忘。1814年英国占领时期,驻爪哇岛总督发现了这座佛塔的艺术价值,曾进行小规模的清理工作,婆罗浮屠才重新为世人所知。20世纪初,一位年轻的荷兰工程师曾进行过修复塔基与塔顶的工程,但塔身倾斜未能得到校正,被损坏的石块也未能修复。

真正使佛塔死而复生,重放异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73年8月在联合国文教基金会的援助和国内各界的捐助下,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复工程,历时10年,耗资2250万美元,至1983年3月23日完成了重建佛塔大业。整修后的婆罗浮屠,古趣盎然,风貌如初。如今每年都有许多的参观者到此。

建造过程

佛塔修建过程分为四期。在公元775年的第一期工程中修建了两层平台,但上层建筑没有完工。然后,在公元790年左右,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平台上修起了栏杆,从下至上的台阶宽度也统一了标准。此后不久,开始了第三期工程。在此期间,在原来的塔基上又铺上了12750立方米的碎石,这样做是为了加固地基并且抵消上层建筑的横向坍落。第三期工程修葺了第一层和第二层回廊的台阶与地面,中央佛塔的残料也被清除平整;同时,又在此处建起了三层细长的平台,每层都有带孔的小佛塔。这样,一座高达10米的新的中央大佛塔巍然耸立起来。在最后一期工程中,新的塔基得到了扩展,每一层平台上的栏杆也有了一点小小的改变。建造佛塔所用的石材是普通斜辉安山岩和玄武岩,两者都是火山岩。由于佛塔四周没有大山,人们便利用附近河床水底的卵石。这种石块平均高20厘米、宽30~40厘米、厚不到30厘米,完全可以用手搬运。佛塔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建造中没有用石灰膏。一些石块靠薄薄的石楔与刻在柜邻石块上的双层鸠尾榫接缝契合。后来人们使用了带突出棱角的石块,因此石块能够极紧密地契合在一起。利用凸榫和榫眼连接的方法普遍用于第一、第二层圆形平台上的带格小塔。上层回廊修建时将具有凹凸接台面的石块作为壁阶按一定间隔砌放,于是建筑被牢牢地固定起来。

浮屠外观

婆罗浮屠的外观有点像埃及的阶梯式金字塔,以六层圆形台阶和其上的三层圆形台阶组成主体部分,顶端装着大的吊钟形佛塔。佛塔的四周环绕着三圈72座小佛塔,每座小佛塔里都供奉看一尊佛像,塔中并有许多镂空的方格。方形台阶的回廊两侧壁面,有许多经典画卷的浮雕,浮雕上端排列了432座佛龛,每一座佛龛内都安置了一尊坐佛像。

吴哥遗迹

曲折的发现过程

吴哥是公元9~15世纪东南亚高棉王国的都城。9世纪初始,吴哥王朝先后25位国王,统治着中南半岛南端以及越南和孟加拉湾之间的大片土地,其势力范围远远超出了今天柬埔寨的领土,盛极一时。其间大兴土木,留下了吴哥城、吴哥窟和女王宫等600多座印度教与佛教建筑风格的寺塔。1431年泰族军队攻占并洗劫了吴哥,该城废弃。随后,繁华的吴哥就湮没于方圆45平方千米的丛林榛莽之中,到16世纪已成为一片杂木丛生的废墟,逐渐被人们遗忘。

1860年1月22日,法国博物学家姆奥为了寻找珍奇异兽,来到金边西北2504千米处的洞里沙湖岸。34岁的他,就在这个蛮荒的密林深处,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吴哥遗址。在此之前,没有人相信当地会有什么历史可言,更不用说工艺技术了,但是摆在他眼前的景象,却是一个辉煌灿烂的古文明无可置疑的证据。姆奥花了3个星期的时间在遗迹群中到处察看,从当地建筑宏伟的、传神的浮雕以及秀丽绝伦的雕像,他断定吴哥地方以往曾经出现具有高度文明化的王朝。姆奥将眼前的景观巨细无遗地记录下来,然后赶回法国,把他所看到的一切一五一十通过新闻界发布出来,但是,没有人相信他的话。几个月以后,他回到中南半岛的老挝丛林探险,不幸染患疟疾,客死异乡。

1863年时,姆奥的调查记录在学术杂志刊载出来,西方考古学术界终于开始相信的确有吴哥遗迹的存在。1866年,法国的势力侵入中南半岛,法国人开始对这些神话般的废墟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并且于1885年编了一份历代国王的年表,人们才知道姆奥只不过是一个“再发现者”而已。根据考古学家找到的史料,人们知道高棉(即柬埔寨)在放弃都城吴哥之后,经历了几世纪的内讧和战乱,不过,吴哥都城的建筑却保存得十分完善,丝毫未受战火波及。1546年,高棉王安强一世曾修复吴哥窟,1576年,沙塔王曾经把宫廷的一部分迁至吴哥附近,以便就近维护。1551年,葡萄牙传教士发现了吴哥都城,并且作成记录,这份记录目前还珍藏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中央图书馆。

到了17世纪,吴哥城已人迹罕至,逐渐被四周茂密的热带树林吞噬。法国人在1898年,投入大量资金来维护吴哥遗迹,考古学家和一队又一队雇自当地的工人,逐次把枝桠缠绕的树林砍掉,使废弃了两百多年的石庙群建筑重见天日,恢复了昔日迷人的面貌。

建造过程

吴哥窟修建于苏利耶跋摩二世执政期间。他曾是地方军阀,与亲王交往甚密。当时他必须打败两个对手才能在吴哥城称王。于是,他发动了战争,进攻高棉人的两个宿敌占婆人和安那米特人。尽管战争进行了19年,他还是完成了修建吴哥窟的大部分,这部分是吴哥城里15座主要皇家建筑之一。还在公元889年的时候、苏利耶跋摩一世就在一个大湖的北面建立了吴哥城,当时叫作耶达普拉。在以后的500年中,吴哥城一直是高棉的首都。它是一座由护城河环绕的城池,面积有4平方千米。其中心是一座梯级塔,还有一座建在高山上的巴肯寺。显而易见,苏利耶跋摩一世的建筑为后世国王所效仿,他们在城中都建起了自己的塔。而苏利耶跋摩二世的吴哥窟,则代表了高棉寺庙建筑发展的最高成就。

吴哥窟修建时没有使用灰泥,高棉人使用了两种砂岩;粗砂岩用于垒墙,细砂岩则用于刻有精美浮雕回廊壁。两种砂岩都是从东北方45千米的库伦山上采来的,石块可能是从暹粒河上用筏子装载顺流而下,通过运河至工场。在吴哥大多数石块在一边都钻有洞孔,孔径为25厘米,孔深3厘米,石块越大洞孔就越多。一些学者认为,这些洞孔是用来插上铁凿子以将石板固定在一起用的;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供临时插上销子以便拴绳。

吴哥窟

吴哥窟是吴哥遗迹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吴哥王朝的苏利耶跋摩二世在1113年即位后,即着手动工兴建,大约花费了30年的时间才完成。以高棉语来说,吴哥窟是“寺庙城”的意思。它是由长约4.5千米、宽190米的环绕壕沟及长540米的西巷道、三重回廊和以高65米的中央尖塔为中心的五座尖塔共同组成的。不但外观十分壮观宏伟,同时在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上,都具有超越时代高度的成就。中央尖塔供奉着国王与毗湿奴神合而为一的湿奴拉雅神像,具有将国王神格化的意味。长达数千米的回廊,饰满了十分精巧的浮雕,精细绝伦,主题全是印度神话。

吴哥窟可以说是高棉建筑学上最值得夸耀的成就,但当时是如何建成的呢?由于缺乏史料,考古学家只能从回廊壁上的浮雕加以推测,不过有关当时建造过程的浮雕只占了所有回廊浮雕的一小部分,而这一小部分因时日长久,表面已有磨损的现象,要全盘推测出当初施工的情形,显然不是易事。工地中的石材上都凿有小孔,就是为了方便搬运而凿的。重达数吨的石材柱则由大象拉引。建造大佛塔所需的红土和砂岩,由吴哥城东北方40千米处的布农塔丘陵上的采石场运来,搬运石材也是依靠牛或大象的拉引。如果适逢雨季,工人们则会利用河川来搬运。

当泥水工将墙壁砌成之后,便由绘图师描绘图案或图像,再交由雕刻师在上面雕刻。雕完之后,由油漆工在浮雕上涂上石粉或漆。最后贴上金箔并且着上色彩,辉煌灿烂的吴哥窟便诞生了。

吴哥城

距吴哥窟约四千米,就是吴哥城了。吴哥城,也叫大吴哥,占地10千方千米,是高棉帝国最后一座都城,始建于公元9世纪,在苏利耶跋摩七世时得以大规模扩建。它是一座正方形城市,城墙周边长约13千米,城墙高约7米,厚38米,全部用赤色石块砌成。共有五座城门,门高约20米,四周屹立着四面湿婆神像,神像头高约3米,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帝着神秘的微笑。城门两侧各有一只石象,象有三个头,牙齿着地,鼻子在莲花中卷动,甚是生动逼真。城外有壕沟环绕,沟上有大桥,桥两旁各置有27尊石刻神像,成跪坐状,城内庙寺、宝塔、皇宫建筑鳞次栉比。

苏利耶跋摩七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皈依观世音菩萨,这也是他在吴哥城建拜扬寺的原因。拜扬寺位于城里的中心,周围有许多林立的四面佛塔,建筑格式十分大胆,而雕刻在四面佛塔上的观世音菩萨像,在佛教艺术上被赞誉为最能捕捉住神韵的杰作。拜扬寺中的回廊壁上有许多刻着人民日常生活情景的浮雕,其构图、描绘手法以及图像的表现,都非常写实而圆熟,使后人能通过它了解以往吴哥的日常生活、社会百态以及国王御驾亲征的情形。

苏利耶跋摩七世去世之后,吴哥王朝没有一个国王的营建成就及得上他。这时由于暹罗人和安南人逐渐摆脱吴哥的控制,使吴哥的势力日渐式微,不过这时的国力依然使邻邦不敢小看了它。

1259年,中国的商务使节周达观来到吴哥都城,他在当地住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把吴哥的生活情形作了十分详细的记录。他把这些印象都写在一本名叫《真腊风土记》的书里。从《真腊风土记》中人们可以知道那时吴哥由士兵守着的城门,除了罪犯和狗以外,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城中坐西朝东,且以瓦覆盖为圆形屋顶的房子,住的都是贵族,一般农民只能住草房。周达观还在书中详细记述了由20多座小塔和几百间石屋环绕的黄金宝塔,另外还提到宝塔东边由两头金狮驻守的金桥,可惜今天已经湮没无存了。周达观也记述了他和其他使节一起觐见吴哥王的情形。周达观对吴哥贫苦人民下过一番观察的工夫,他描写普通人家:“寻常人家房舍之外,别无桌凳盂桶之类,但做饭则用一瓦釜,做羹又一瓦铫,地埋三石为灶,以椰子壳为勺。”他也注意到富贵人家的生活十分奢侈,与贫苦人家的生活简直有天壤之别。或许正因这种贫富悬殊问题无法解决,才使吴哥王朝走向灭亡。

女王宫

女王宫不像其他的寺庙较集中于吴哥城一带,它离吴哥城约25千米,其间一段崎岖的土路。远看参天古树簇拥下的女王宫显得格外小,但阳光下的红砂石外墙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暖意。当人们穿过三道围墙站在女王宫前面的时候,会被它那精美娴熟的雕刻完全倾倒。塔前的兽头人身跪像、壁龛里的仙女和神像栩栩如生,宫外墙、假门和门楣上的花纹浮雕巧夺天工。

这座敬奉湿婆的女王宫创建于967年,比吴哥窟的年代还早,1914年法国人就找到了它,但清理工作十年后才开始。宫殿里外绕以围墙,主体建筑为三座建于同一台基上的并列石宫,面朝东一字排开,没有采用神山形式。

神秘的消失

1431年,吴哥城在受到暹罗人连续7个月的围城之后,被暹罗人占领。来自今日泰国的暹罗人整箱整筐的带走战利品,打算第2年再来,但是,当他们再度来到吴哥城时,那儿只剩下一座空城,一个人也看不到。城中本来有100多万居民,竟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如何消失的,也没有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了。

后来的几个世纪里,吴哥城的建筑尽为丛林吞噬,荒废了500年后,才被姆奥公诸于世。目前吴哥城的维护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只要不受到其他灾难的影响,相信这些壮丽绝伦的庙宇将能永远保存下去,成为世人共同享有的瑰宝。

仰光大金塔

大金塔的历史

仰光位于伊洛瓦底江下游肥沃的三角洲上,是缅甸第一大都市,也是东南亚的著名大港,有300多万人口。金光闪闪的塔顶,殖民地时代留下的建筑,喧闹的集市,美丽平静的莱雅湖,使这个城市别具一种魅力。

仰光大金塔位于仰光北方的辛德达亚山坡上,是一座佛舍利塔,也是仰光的最高建筑,在整个仰光城几乎都可以望见它华贵的身影。它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齐名,同为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大金塔由始建到如今已经被修缮多次。仰光大金塔初建时仅九米高。1450年,勃固王勃尼亚扬重修大金塔,将它增高至92米。1453年登基的缅甸历史上惟一一位女王信修浮与其婿达摩悉提王对大金塔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葺,把塔基用石块修砌,在塔四周建上佛亭,并铸造了一口200多吨重的铜钟。1492年,信修浮的孙子勃尼亚金道在大塔四周修筑了48座小塔。16世纪,东吁王朝国王曾给大金塔贴金、升伞。1581年,阿瓦王朝的南达勃因王在佛塔基部建了金银伞形花塔,并献上了嵌有2000颗红宝石的顶伞。1777年,信古王在塔基、塔坛四周建佛殿,并铸造了四尊五合金佛像,后来他还在大金塔西北面铸造了一口25.6吨重的铜钟。1871年,敏东王为大金塔重修了宝伞,这顶宝伞就是今天人们看到的大金塔上的宝伞。第二次英缅战争开始后的80年中大金塔被英国殖民者占领。1929年,在缅甸人民不懈的斗争下,大金塔又回到了缅甸人手中。如今,缅旬有一个专门管理委员会负责募捐修缮金塔。每隔3~5年会为大金塔贴金整修一次。大金塔就像一座不断发展的露天博物馆,记载着缅甸人的历史,包含着缅甸人那份对自身信仰的热情与执着。

大金塔的独特魅力

大金塔距今已有2580余年的历史,它比仰光城的历史还早两千多年,那时的仰光只是个荒凉的小渔村,在18世纪才兴起并建成仰光城。大金塔占地0.7平方千米,从上至下贴着近万张金箔,镶着钻石、红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生辉;塔上还悬挂着1000多个金铃银铃,风吹铃动,金声玉振,听之如闻仙乐。在主塔的附近,环绕着四座中塔、四座牌坊、四座佛殿和64座小塔,整座塔群错落有致,蔚为壮观,集中着缅甸建筑及手工艺的精粹。大金塔四方各有一个入口,其中南口最为热闹。这里是仰光的心脏,每天从早到晚,善男信女们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在此祈祷,诵佛。大金塔东南角有一株菩提树,相传是从印度释迦牟尼金刚宝座旁的圣树苗圃移来,树叶婆娑,透着一种神秘的色彩。在塔基四周还有伞形花塔44座,佛亭82座以及各种大小佛殿。这些建筑错落有致,与主塔浑然一体,使得整个建筑群庄严神圣,气势宏伟。在佛廊,佛殿和佛亭上都饰有精美的浮雕和绘画。浮雕和画面上的佛像、神怪、异兽形态各异,或肃穆端庄,或狰狞可怖,展示了缅甸人高超的艺术水准,更显示了宗教艺术独有的魅力。

大金塔的传说

仰光大金塔还有一个名字:瑞光大金塔。这座佛教塔的修建原因还有着一段与佛祖释迦牟尼相关的神圣传说。公元前585年,印度发生饥荒,有一对叫科迦达普陀的兄弟载着一船大米去救济灾民。在印度时,他们在一棵菩提树下巧遇了佛祖释迦牟尼。他们向佛祖敬献了蛋糕。佛祖赐给了他们八根头发。佛祖告诉这两兄弟,佛发要与原先埋在丁固达拉山岗的另外三件佛宝一起埋葬。那三件佛宝指的是拘留孙佛的法杖、拘那含佛的滤水器与迦叶佛的袈裟。科迦达普陀两兄弟在神的帮助下找到了三件佛宝,把三件佛宝和佛祖的八根头发葬于一处,并在其上修建了大金塔的前身。

加德满都谷地

三城聚集地

尼泊尔境内有1100多个山峰,是多山之国。加德满都谷地,位于尼泊尔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南麓。群山中四季常青的加德满都山谷自古以来便是一块天然宝地,尼泊尔的历史亦以山谷为中心展开。公元1200~1768年尼泊尔处于当拉王朝统治之下,这一时期,加德满都山谷中形成了3个著名城市: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克塔普尔。它们均是贸易与艺术的中心。富庶和平的山谷于1768年被群山中骁勇善战的刚克哈城征服,此后便进入了绵延至今的沙哈王朝的统治。谷地里的文化遗产也多集中在三大城之中。这三地皆是古皇宫所在,都建于马拉王朝时期,约公元12~17世纪间,城市结构相当类似。“寺庙之谷”

身处中国和印度两大古文明的交汇处,加德满都谷地20千米的范围内就有七处宗教古迹群,其中包括三座古皇宫所在地,共有将近130处庙宇、浴池、花园、佛塔等,充分展现了富丽精细的尼泊尔工艺,以及融合印度教和佛教信仰的具体诠释。皇宫前的广场一律叫“杜儿巴广场”,三座广场皆列名文化遗产,由于尼泊尔人将国王视为保护神毗湿奴的转世,所以每个广场上都建有一间御用的印度庙和一座黄金门,由专人驻守。

加德满都城

加德满都城始建于公元732年,原名“康提普尔”意思是“光明之城”。公元12世纪,李查维王朝国王用独木建造了一座塔庙,以后以此庙为中心发展成城市。1593年更名为加德满都,意思就是“独木桥”,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和印度之间来往的交通要道。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加德满都成为印度教、佛教和西藏喇嘛教共存的城市。城内的寺庙有2700多座,形成了寺庙多于住宅、佛像多于居民的景象,因此有“寺庙之城”的称号。广场是加德满都的精华区,有许多中古世纪的皇宫和寺庙建筑。广场又可分为两区,第一座广场的范围包括:库玛莉寺、纳拉扬神庙、湿婆神庙、湿婆·巴瓦娣庙屋等。第二座广场范围包括有:普拉塔布马拉国王雕像柱、库里须那寺、德古塔雷都庙、嘉萨那庙、哈努曼猴神宫、塔雷都庙、那梭宫院等。最外围的御用印度庙德古塔雷都庙有500多年历史,是现存同类型的寺庙中最早、最大、且最漂亮的,因皇室仍在这间庙祭拜,外人不得进入。另有著名的性庙、猴庙等。

帕坦

帕坦位于加德满都城以南5000米处,与加德满都隔河相望,是尼泊尔的著名古都,约建于公元298年。帕坦在尼泊尔语中是“商业城”的意思。整座城市按照佛教经轮形状设计,正中的一座覆钵式佛塔,形状与中国北京的白塔相似。城内有两百多年前国王居住的故宫,内有华丽的宫殿和精美的浴室。帕坦位于谷地边陲,当地人民旧时以建庙维持生计,加德满都几乎所有的寺庙都是出自帕坦人之手。帕坦居民以尼瓦族为主,多半从事雕刻、绘画、金、银铜器工艺,帕坦“精致艺术之城”的封号由此而来。

帕坦古广场很美。苍灰色穹顶圆柱形石头庙廊,高大巍峨,造型极富空间感,门首石狮像与柱廊头上的浮雕图案古雅大气,堪与欧洲古广场建筑媲美;而见纹见理的红砖墙与黑褐色木雕门窗、栏柱的绝妙结合,加上四方重檐的造型,则是含蓄的东方美,是最典型的尼泊尔的美。帕坦古城整体结构呈同心圆,以王宫为中心,四条路向四个方向辐射出去。据说古城拥有136座美丽的双层寺庙和55座重檐佛塔。古时帕坦又名“千重金顶之城”,甚或直称“美之城”。

巴克塔普尔

巴克塔普尔又名“巴德岗”,“巴克塔普尔”梵文意思为“信仰者之城”,位于加德满都以东约12千米处,建于公元389年。公元13世纪,马拉王朝在这里定都,经过历代王朝的修筑和扩建,城市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巴克塔普尔是3个古都中维护得最好的,市中心广场中央是马拉王朝的故宫。

卡久拉霍寺庙群

卡久拉霍历史回溯

卡久拉霍寺庙群,位于印度中央邦,距首都新德里东南约500千米。在一块东西长约2千米,南北长约3千米,总面积约为6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散布着印度教和耆那教的寺庙院落,总数超过85座,保存到现在的只有22座。公元5世纪之后,外来民族与西印度的土著民族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尚武民族——拉其普特。他们宣称自己是古代印度王公的后代,在西印度建立了好几个王国。其中,有一支拉其普特人在印度的班德勒坎德建立了强大的王国,就是在卡久拉霍建造庞大寺庙群的昌德拉王朝。这些寺庙从公元10世纪初开始建造,历经200年的时间,但建筑样式出奇地一致,构成了一个整体。

建筑与布局

目前卡久拉霍的寺庙群分成西群、南群和东群3个区域。西群位于村中心,拥有为数最多的寺庙。东群寺庙距离村中心约600米,现在属于耆那教寺庙;而南群的石庙只有两座,与东群寺庙之间相距约500米。卡久拉霍寺庙建筑呈现出典型的北印度风格,从这些寺庙群的形式可归纳出几种基本构筑。首先,每座寺庙都建于高高的基台上,如建于850年的朝萨斯瑜格尼庙,其基台高约15米。其次,每座庙都有一个或多个圆锥形屋顶,有些庙周围环绕着回廊。例如10世纪末建造的戈罕泰庙,样式与德里的奎瓦吐勒清真寺颇为相似,周围环绕着柱廊。而样式与其他寺庙不同的是供奉圣牛的南迪庙,供奉公猪的瓦拉哈庙,它们属于以石柱支撑的凉亭式建筑。

意味独特的建筑艺术

卡久拉霍寺庙群最惊人的艺术成就,就是装饰在庙壁上的雕刻。这些数量丰富的雕刻作品,内容有印度教神灵英雄,如毗湿奴化身的公猪或侏儒、太阳神驾着七匹马双轮战车,以及许多女神雕像,有的跳舞、有的手持花朵、有的吹奏长笛或挥动武器。还有自然界的太阳、月亮、星星、河流、湖泊、动物、花朵等物像。最特别的则是湿婆和性力女神交欢的各种姿态,还有印度教女神的64种性力表现。尽管世人对于印度教寺庙所装饰的欢爱雕刻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但从纯艺术角度来看,卡久拉霍的石雕堪称早期印度工艺最伟大的创作。值得一提的是,卡久拉霍的许多寺庙,早期和后期往往供奉不同的神灵,有的寺庙目前成了耆那教寺庙,但墙壁上的雕刻,仍保留着原本祀奉神灵的形象或化身。而东群的某些寺庙雕刻,同时拥有印度教与耆那教的神灵或图案,充满了宗教轮替与融合的意象。目前卡久拉霍的寺庙都是经过后代重建完成的,其中只有西群的拉希玛纳庙的基台是原始建筑。这些寺庙恢复旧观之后,仍以比例完美的样式和精致无比的雕刻技艺,令世人发出由衷的赞叹。

卡久拉霍群庙的建造,是为了对印度教神灵表达敬畏之情,在欣赏这些寺庙杰作之前,必须先对印度教神灵有一番了解。印度教主神是大梵天、毗湿奴与湿婆三位一体神灵,三者分别代表创造、保护和破坏三种力量。在印度教传说中,创造神大梵天已经返回天界,所以祀奉大梵天的寺庙相当少见。大邯分的庙都是供奉毗湿奴或湿婆。由于湿婆具有毁灭一切的力量,所以受到教徒膜拜最多。除了三位一体神之外,这些神的化身、坐骑,以及代表性力的女神,也都是印度教寺庙供奉的神灵。湿婆虽然主宰破坏,然也具有创生的力量,所以湿婆的“灵甘”被视为男性生殖器的象征,代表性力与繁衍。此外,湿婆的天妃帕瓦娣女神代表母性和性力,所以湿婆和帕瓦娣的结合,具有繁衍与多产的意义。

卡久拉霍的寺庙建筑是典型的北印度风格。北印度寺庙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建有锡卡拉式屋顶。这种建于寺庙中央的屋顶呈圆锥状,象征神明居住的山峰。朝拜这种寺庙,就如同已经前往这些神山朝圣。最初的北印度寺庙只有一个圆顶,后来演变成有好几个圆锥的屋顶。此外,寺庙主体建筑大多立在一座方形的基台上。基台前面有石阶,教徒进入寺庙之前,必须在此脱下鞋子,以维持寺庙的圣洁。有些庙建有回廊,有的则没有回廊,回廊的主要功能在于让信徒绕着寺庙进行膜拜与冥想。庙中央供奉神像之处称为“胎房”,不过胎房内不一定供奉神像,如湿婆神庙多半供奉灵甘;性力女神庙里面多供奉象征女性生殖器官的“雅尼”;有些寺庙供奉各种神灵的化身。卡久拉霍庙群中最精彩的部分是繁复精致的雕刻,这些寺庙无论外墙或内壁,都装饰着无数的神灵雕像。其中女神雕像多半体态婀娜、乳房丰满,代表着母性的温柔和生育能力。而充满缠绵温存的男女交媾神像,除了代表创生与繁衍的意义外,还包含惊人的瑜珈动作。以肯达利亚玛哈戴瓦庙为例,这座湿婆神庙建于1025年,是一座比例完美的锡卡拉式建筑。庙中央有圆锥形屋顶,正面是一条长阶梯,门楣上方装饰着鳄鱼头形雕刻。外墙上装饰的神灵雕像,总数超过600座,内墙至少有200座,这些雕像多年呈现瑜珈和欢爱姿态。

卡久拉霍西群寺庙

卡久拉霍规模最大的西群寺庙群总共有14座庙,位于中心的是肯达利亚玛哈戴瓦与戴维迦甘丹巴庙,这两座庙都屹立在同一座基台上。后者约建于公元1000年,原本是毗湿奴神庙,后来变成帕瓦娣女神庙。这座寺庙没有回廊,墙壁上的雕刻包括有三头八臂的湿婆神,以及毗湿奴化身的侏儒或公猪形像。西群中的毗湿瓦纳斯庙建于1002年,属于湿婆神庙,庙壁上的雕刻都不脱交欢与瑜珈姿势。拉希玛纳庙则建造在古代仅存的基台上,这座毗湿奴神庙建于954年,由昌德拉王朝的亚修瓦曼国王所建,样式融合几个世纪的不同风格,由一座主圣坛和四个附属圣坛组成。基台上雕刻看大象与人物,墙面装饰着无数的男女雕像,充满大胆的情欲姿态。此外,西群尚有南迪庙、玛泰吉什沃尔庙、朝萨斯苏格尼庙、契特拉古波塔庙、帕瓦娣庙、拉儿古安玛哈戴瓦庙等。

卡久拉霍东群与南群寺庙

卡久拉霍东群的寺庙目前都属于耆那教寺庙,其中规模最大、造型最美的一座,就是帕尔斯瓦那斯庙。该庙建于954年,样式融合印度教和耆那教寺庙风格,墙壁上装饰着许多表现舞蹈姿态的雕像以及格子窗。此外,东群尚有迦瓦利庙、大梵天庙、戈罕泰庙、瓦玛纳庙、襄提那斯庙与阿迪那斯庙六座。卡久拉霍南群总共只有两座庙,其中比较重要的杜拉朵庙。建于1100~1125年间,原本供奉肯达利亚,后来成为湿婆神庙。这座庙虽然建于昌德拉王朝的衰微期,但墙壁上仍布满精细无比的雕像。距杜拉朵庙约1000米处,还有恰图尔伯胡吉庙,建于1100年左右,是昌德拉王朝所建的最后一座庙。

卡久拉霍今日

寺庙群所在地卡久拉霍是一个小村,居民主要从事农耕或与观光有关的行业。当地最热闹的区域,位于西群寺庙的对面,在此可以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