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之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5 20:33:03

点击下载

作者:张素珍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峨眉山之子

峨眉山之子试读:

自序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某报上见到一篇通讯《峨眉山救险》,又从另一些报上见到《营救峨眉山探险青年》、《峨眉山救险记》……那阵子先后见到二十余家新闻单位相继报导:火位峨眉山青年下舍身岩探险迷途遇险,政府组织百人营救,历时一周,七人得救生还,一人丧生。

又一个偶然机会,与一位探险知情者闲聊,渐渐被探险者们特别是其中的莫江的突出表现、舍生救人的事迹深深感动。

也是一个偶然机会,与莫江挚友(即书中的黎敏)及莫江在某铁合金厂工作时的一位同事相遇。闲聊中,那位同事谈及莫江十八岁(刚参加工作不到三个月)时,在一次烧伤、治伤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雷锋似的崇高思想境界,使我惊然心动。干是,我到他原来工作过的车间、受伤的炉旁,采访了他的领导和师傅们以及护理过他的同事。又几次去金顶索道公司采访经理、同事。还采访了他的亲人、家人、朋友、寻觅、发现、抬运他遗体的一些老药农,并特地请老药农卢月洪当向导,登上舍身崖下的思秋坪,观察舍身岩的复杂、奇险地形及莫江因救人而殉难之处,从而体验到探险队员们的艰辛、莫江舍身救人的决心、党和政府以及营救人员的爱心与苦心。历经两个多月的座谈、采访,像燕子衔泥,像建筑者备料,笔记了几大本。一件件一桩桩感人事迹无不述说着莫江闪光的人生,述说着他舍身救人并非偶然。我的心承受着他灵魂的冲撞,一种历史责任感催促我,怀着像救他生命般的迫切心情,熬过了多少个白天黑夜,将他一生中美丽的小花分类、整理,认真构思……他终干在我心中复活起来了!

莫江生于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第四天,成长在全国学习雷锋的大环境氛围之中,家庭、学校、社会的熏陶濡染,使他成为雷锋式的高尚的人,可爱的人。他处处、事事体现了爱。他爱学习,爱工作,爱国,爱家,爱惜生命而又爱人胜己,舍己救人。就是这“爱的魔力”形成了他独特的性格,使他成为了平凡而伟大的人。

据说,莫江殉难后,人们曾一度议论纷纭:有人说他是金,有人说他是泥,继后就是沉默。我说闪光的不一定是金,泥土掩盖着的金无法闪光。我愿作个掘金者,斗胆地为他写传记文学作品,把他话脱脱展现给社会。他是峨眉山乳汁哺育成长的峨眉山的好儿子,峨眉人不应忘记他,峨眉山的历史应有他的位置。

书中的主人公艾义蒂即是莫江。他与他的朋友们、同事们是时代的沃土所孕育的新一代青年。

也许有人说,莫江虽是为救人而舍身,但此次探险未能成功。莫江凡事先为他人着想,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他身受重伤,处于绝境,还一心想着别人,说:“我不行了,你们不要管我,按原路转去,照顾好自己,我不能关照你们了。”即使在生命弥留之际,他仍很平静,只要别人活着,他无怨无悔。这金子般的心,还不算伟大,什么才叫伟大呢?难道只有成功才算伟大,而成“仁”就不算伟大?

也许有人要说他有缺点,甚至有错误。是的,我没有把他看成一个完人。因为他还年轻,不够成熟老练,考虑问题不全面,过干自信,对困难估计不足。尧茂书凭着一腔爱国心,一片长江情,首飘长江竟被长江所吞噬,受到人们的钦佩。莫江是为救活他人而舍身的呀,难道不可以原谅他的缺点吗?

我在写《峨眉山之子》的过程中,多次潜然泪下。我总感觉他没有死,池就在我身边。不,他屹立干我心中,但愿每个求进步的读者掩卷深思,以艾义蒂为明镜,回顾你的人生之路以及如何对待人生,鞭策自己不断前进。《峨眉山之子》算不上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的一块沃土,妹且把它当作一块小泥九吧!如果读者能从中汉取点孕育精神文明之花的养分,我也颇感欣慰。张素珍一九九七年一月三十日

引子

31岁的艾义蒂走了。他走得那样突然,走得那样凄枪,走得那样孤寂。人们千呼万唤,千百人含泪寻觅,寻觅,一周之后才在峨眉山舍身崖下找到他的尸体,亲友们,不,所有见闻者,无不悲坳落泪,无不深切怀念。同事们将他的骨灰埋于峨眉城郊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他的精神永远与日月同辉。

才葬下的那些日子,祭奠、瞻仰者络绎不绝,人们在他坟墓周围转呀转呀,转去转来久久不肯离去。多少花环、纸钱、水果,还有酒洒墓地,泪如雨下。

每逢中秋、除夕、清明,人们摩肩接踵来祭祀,见坟如见人,更添几许思念。

一九九五年春某日,是艾义蒂殉难周年。坟墓上松柏、万年青、草丛、藤蔓,密密层层,把整座坟墓打扮得像一座碧翠的小丘。“丘”顶盛开着几束绚丽小花。

随着时间流逝,他越走越远了,而亲人朋友对他的怀念不仅无减反而与日俱增。周年那天,朋友们为表哀思频烧纸钱,烟雾缭绕,燃尽的纸钱随风像蝙蝠、像乌鸦飞飘天空。祭奠者们,或长跪不起,或低头吸泣,或轻声呼唤其名……从早晨至夕阳西下,祭拜者不绝。离开坟墓时都像亲人告别一样频频回首,又相互以异乎寻常的眼神和痛苦的面部表情告诉对方,自己对义蒂充满哀挽之情。

一阵阵风拂来,啊,义蒂,是你的魂灵归来与爱你的人们聚晤答谢;墓上绿草、鲜花微微点头,是你在向亲友们额首、致意。

那劲草松柏,象征你坚韧顽强的性格,那鲜花,就是你高尚的品质。万年青象征你的精神永存。你在生时,处处时时给人以阳光;死后犹开出美艳的花朵,薰染人的情操,给人以温馨幸福。

义蒂逝世周年那晚,月也似乎在悲泣,若明似暗。义蒂生前好友七人:敏、平、根、健、松、成、明,走进一家餐馆内堂,围着一张圆桌坐下。谁也没吱声,心情都一样沉重,都沉浸在悲凄肃穆的氛围中。

以前和义蒂一起进餐馆,随便点几个菜,便嘻嘻哈哈吃起来。可今夜,平,从服务员手中接过菜谱以后,仔细观看,又沉思,沉思之后又看菜谱,然后才用铅笔轻轻在他选定的菜谱上打个“甲”,递给其余六人过目、斟酌。一看,已点了二十来个菜。有五个点头认可,敏却提出异议:“义蒂生前进餐没超过五菜一汤,我丁如铺张,他会不悦的。”众说:“敏言之有理。”便定了三菜一汤。

眼务员在七人面前摆上酒杯、碗筷,正转身欲行,他们异口同声说:“还少一人的餐具。”目及务员伸出右手食指把人数了一遍说:“没错,七个人,七套餐具。”“还有一人,摆上。”服务员疑疑惑惑,又摆上了一套餐具。

菜上齐之后,可谁也没动筷,他们肃穆低头默哀三分钟。各自都在回忆与艾义蒂相聚的日子。敏想:义蒂,我俩同年同月同日生,犹如孪生兄弟,一起长大,患难相交,情同手足。你迟一年上学,读三年级时我因病停学一年,四年级正好与你同班又同桌。一次遇一数学难题,你先做完,我叫你给我照抄,你恳切地说:“另急,你慢慢做,定能做好。我等着你做对了,一块儿去玩。”另一次,我先做完作业,你遇上一难题,好一阵做不起,我给你答案看,你却说:“你先玩吧,别等我。”

你爱画画儿,我也爱画画儿,你爱画祖国的山水田园。一个雨季的礼拜日,天气晴丽,你提了画板约我到南郊画峨眉山。画好后,你剪了一片黄锡箔贴在“峨眉山顶”上,兴奋地给我看:“金顶!金顶,好耀眼,好美!我们还没到过金顶哩,长大了一定去看个仔细,看个透彻,然后绘制峨眉山全景图指导游人。”

平默想:义蒂从小默默地向雷锋学习,为人捧出一片爱心,为人排忧解难。在学校,一根凳子坏了,别人不在意,你立即着手修,修出个崭新的模样;朋友的照相机坏了,有人说:“峨眉电器维修铺也难修好,只有跑成都为它找医生了。”你说:“别去成都,也别去峨眉电器维修铺你们听说过鲍丁解牛吗?如我们像鲍丁了解牛一样把照相机的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弄得一清二楚,就自然知道毛病出在何处了。”你先看了照相机的说明书,构造图,然后拆了装,装了拆,不到半天时间,就把照相机给修好了。

根默想:义蒂,你虽然是我哥的朋友,可我第一次见到你后,你就留在我记忆中不走了。你的言谈举止,给我的印象是真诚、温馨的。后来,多次接触,知道你刻苦学习,爱好广泛,极富幽默感,于是,你不仅是我哥的朋友,也是我的挚友。

健默想:义蒂,你善解人意。一次,一位同事的夫妇关系紧张,经你多次开导劝说,终于使他重归于好;我因失足坐牢,你不仅不嫌弃我,还关照我的家庭,又来探监,从思想上开导我,使我异常感动,点燃了我生命的火花。

松默想:义蒂哥,你是我的同事,又是我的师傅。我从小身体赢弱,缺乏韧性,可你不嫌弃我,把我作为武功徒弟的首选人。为了带好我又不影响工作,每天凌晨4点钟就起来叫我练功,一见我有畏难情绪,就耐心启发我说:“高尚、健康、求知、创造,才算完美的人生。”你是我的精神支柱,我亲切地叫你“义蒂大哥。”

明默想:义蒂,你曾对我说:“我常想,人从生至死,需要多少人为我们服务,给我们以爱啊,所以,我们也要想到为别人献出爱,哪怕是一点点。”

健默想:一个休假日,你带领我们到报国寺帮助友人装修住宅,傍晚返峨眉城,行至喷泉花园处,突见围着一群人,你凑上去一看,是一骑摩托车的将一个农民的手臂划了一个小口子,农民叫那人给点医药费,他不仅不给,还气势汹汹地说那农民是无赖。你凑上去,义正辞严地批评那人,并叫他向农民赔礼道歉和给医药费。那人不得不掏出两元钱,很不服气地扔在地上,让农民去拾,骑上摩托车就要想溜。你见此情景,极为气愤,啪,将其摩托车锁上,喝令道:“钱拾起来,双手递给受害者,并赔礼道歉,否则别想走路走,找交管所评理去!”那人见你如此仗义,不得不照办了。

他们围立于桌边默默思念义蒂,泪珠簌簌滚落。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菜也凉了,服务员走来惊讶地说:“你们怎么啦,还有一个人怎么不来?”

敏极为悲坳地说:“义蒂,今天是你逝世周年纪念日,我们特地设宴,邀请你和我们进餐。桌上都是你生前喜欢吃的菜,让我们与你共享吧!请。”七人举起杯,依次地将自己杯内的酒斟了一点在为义蒂准备的杯里,然后干杯。只有义蒂的酒杯未举起。他们回忆着他的音容笑貌,越想越悲痛。他们每进一口菜,也夹一筷菜放到义蒂的碗里,碗里堆的菜越来越多,他们的心情反更又佳受了。

平见此餐不能再进行下去了,就提议,将“义蒂”杯中酒倒回各自杯内,然后说:“想起义蒂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多快乐,他带领我们生活多有意义!可他走了,走了一年了。我们今天纪念他,是为了学习他的精神。他走到哪里,都把周围的人当作可爱的朋友,都给人以爱心,都真心诚意地爱他。我们也要像他那样,凡可爱的都要真心实意地去爱,去奉献爱心,不要迟疑与等待。朋友们,振作起来,义蒂不喜欢我们柔弱,让我们为发扬义蒂精神干杯!”众友起身高高举杯……

我被艾义蒂的朋友们对他的真挚友情所感动。他们对他的感情为何如此深厚呢?不禁想起春秋时期管仲的名言:“善人者,人亦善之。”人“对他之所以有深深的爱,是由于他为人们付出过真诚的爱。”

年轻的义蒂为何有如此完美的个性?为何有如此高尚的精神境界?又为何于而立之年就划上了人生的休止符?

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追溯他短暂的人生轨迹。

一 毛耳朵

胡贤德的产期越来越近了,虽没干肩挑背磨的重活,但从未缺勤一天。

夏末之夜,峨眉百花农场某队队员们在晚餐后陆陆续续步进队部,有的孩子也跟了来。微风夹着菜花与新翻的泥土的浓郁香气吹来,沁人心脾,凉爽,温馨。队部办公室中央悬挂的一盏煤气灯光亮闪烁,发出轻微的噬噬声。队员们有的叭哒着叶烟,有的在轻声闲侃神聊;有的女人,不放过一分一秒,一针一针地做着鞋垫什么的。孩儿跑里跑外,捉迷藏,有的大人在嚷自己的孩子:“别乱窜,别吼闹,快回家去!”

嘈杂声中,胡贤德站起来说:“请大家安静,开会了。”倏地,全场鸦雀无声,一双双眸子投向了她。她说:“今晚把工作安排一下。这期间,主要是春耕、夏收、匀苗、浇水灌地,除害灭虫。我要着重谈的,是各报纸已刊出了毛主席于1963年5月5日题的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今天是5月8日,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向雷锋同志学习……”大会后,她又把几位组长留下来开会,将书面劳动规划分发给每个组长,又说有事可随时来她家商讨。她特别要求队员同志们教育子女向雷锋同志学习。“你想生个男孩,还是女孩?”胡贤德问丈夫。我们已有了两个女孩,我希望生个男孩。如生个男孩,我给他取名义蒂。艾,本也是爱的谐音;义,是希冀孩子成个有仁有义的人;蒂,是瓜蒂、花蒂之意,没有蒂能有果吗?我希望他成为正直而讲仁爱的人,像雷锋一样的人屯当晚,胡贤德果然生下个男孩,取名艾义蒂。

峨眉古城东北隅有一条约20米长、2米宽的小巷,走到尽头往右拐,有一小院坝,院内有一口井,周围的低矮潮湿的平房,像围墙般把院坝围了起来。平房里住着七、八户人家,有小商贩,有教师,有工商业户,有地富家庭出身的机关工作人员,有一位县政府某科科长。而住在这儿的艾朴厚是乡区干部,其妻胡贤德是百花蔬菜农场的一位小队长。尽管层次不同,大家却相处得和睦融洽,像个大家庭。贤德产后尽管没声张,可邻居们听到婴孩啼哭,都纷纷买了鸡蛋或为孩子买了衣物前来祝贺。

小义蒂生下后的第七天,贤德把他抱到院坝里来见天,院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及小朋友们都围拢来看。只见小义蒂穿着一件淡蓝淡蓝的“和尚衣”,眼大睁,小脑壳东车西绕,像春蚕一样本能地张嘴舔舌,想吃奶。当他侧转脖子吃奶时,一位邻居姑娘惊奇地喊了一声:“毛,耳朵上有毛!”大家凑近一看,果见义蒂左耳朵边上有一圈黑乎乎的毛。于是大家亲昵地异口同声地叫道:“毛耳朵,毛耳朵,嘻嘻,毛耳朵。”有的长辈说:“这是胎毛,长大一点,自然就没有了。”“毛耳朵”很“懂事”,平时听不到他的哭叫声,不像有的婴孩哭夜,闹得大家不安宁。

四十天后,胡贤德照常当小队长,有空就主动参加集体劳动。小义蒂悄悄躺在床上,时眠时醒,也没有哭叫声,直到中午,妈妈才回来换尿片,有时小胯儿沤烂了,小屁股沤得通红通红白勺。

义蒂长到七又个月时,早上醒来就向着亮瓦、小窗喃喃发语,像是说话,又像是歌唱,有时又不声不响地在床上爬来爬去。只要他妈妈不在家,众邻居都要关心地进屋去看他,怕他滚下床。去看他时,他就仰头朝他们笑,伸手要求抱。邻居们个个喜欢他,人人爱他,像小皮球似地把他接过来,传过去,他只要醒着,就没落过床。他也一点不怯生。夏日炎炎,暑气难消,邻居哥哥姐姐在庭坝里放个大脚盆,盛上温水,放他下去坐着,他双手拍打盆里的水,溅得满脸满头都是水,他就咯咯地笑,把大家也逗笑。

邻居苏家有孩子七八个,他们特爱抱义蒂,爱逗他,给他饮食吃。小义蒂也特别爱他们。小义蒂从小就有同情心。一次,苏家的廷兰姐姐因病哭了,他先是定睛看,然后皱眉难过,继而“哇”地哭起来。廷兰停止了哭,他也停止了哭。

苏廷兰的父亲苏荫和艾朴厚情厚谊深,下一代又如此和睦。特别是苏家对小义蒂非常喜爱,更加深巩固了老一辈的友谊。

一天,艾朴厚对苏荫说:“我俩情同手足,你们一家对蒂儿的爱,我也深知。蒂儿娘想为他找个干爹,我看非你莫属了。”“小义蒂很乖,我非常喜欢,只要你不嫌弃,我非常乐意做他干爹。”苏荫喜悦地说。

就在那个礼拜天,朴厚和贤德提了酒肉糕点,牵着小义蒂来到苏荫家,教他向苏荫夫妇三鞠躬,教他叫“干爹、干妈”。苏荫夫妇给干儿子义蒂送了礼物,然后楼着他亲了又亲,直叫“小乖乖”。从此,只要见到苏荫夫妇,义蒂就跟前跟后地叫“干爹、干妈”。他们常常把他搂在怀里或将他举起来逗,小义蒂幸福得直笑。

二 分忧

各单位的大字报铺天盖地,“打倒XX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把XX揪出来示众”、“横扫一切牛鬼神蛇”等大幅标语贴遍全城,街道两旁的大批判专栏一个挨一个,真有形势逼人、个个自危之感。小庭院的人家,除几位出身好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没有被揪斗外,都遭受到一样的厄运。那个出身不好,又曾批准一个出身不好的教师,在县文教科主持召开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大会上作书面发言的科长,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其妻子是幼儿园的教师,亦因受他株连被打为“走资派老婆”而“挂起”。一对教师夫妇,也在学校双双挨斗。他们只有回到小庭院,才有自由,才有亲情般的友爱和温馨。

艾朴厚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而挂起来已有几年了,他很少回家,偶尔回来也是晚回早去。但即使回来很晚了,他也要走户串门问寒问暖并劝慰他人正确对待,善自保重。

胡贤德所在的蔬菜农场里,几乎都是贫下中农,有着朴素的“阶级感情”。胡贤德既是“走资派老婆”,又是生产队的“当权派”,自然成为“众矢之的”。虽然还没有人公开喊揪她出来批斗,但她已感觉到“气候”反常,社员们的目光冷峻。以前,社员们亲切地叫:“胡队长”或“胡处处”,现在直呼其名;过去开生产队队员会时,会前再怎么嬉戏打玩,只要她一宣布:“请大家安静,我们开会了。”全场立即静得落根针在地上也能听见,大家对她讲的话频频点头、声声称是。可如今,尽管她说得头头是道,会场仍是闹哄哄的,不买她的账,有的还向她翻白眼。有的人嘀咕:“走资派的老婆得意什么!”她安排生产无人听,甚至有人当场顶牛:“我喜欢匀苗,你为何派我喷药。”“我要扯草,你为何叫我挑粪你走资派,怎么不带头挑粪?!”“学校停课闹革命,工厂停产闹革命,你为何还要叫我们下地劳动?”“我们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胡贤德,你不要以生产压革命!”

一直表现很好,一直受人称赞的她,从未受过这样的打击。面对如此景况,她心乱如麻,但她毕竟是有理智的人,尽力控制住感情,心平气和地说:“同志们,对我个人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批评,但是生产不能不搞,如果农民都不种粮食,不种蔬菜,土地净长着草,大家就会饿肚子。没饭吃,命都保不住,又怎么闹革命呢?……我提个建议:从今天起,我们白天劳动,晚上开会,有什么都可以谈出来,好吗?”她这个意见得到多数社员的赞同。

大女儿秀蒂初中毕业,品学兼优,就因为老子是“走资派”,未被推荐上高中而上山下乡了。更令她心颤的是有一天六岁的义蒂牵着两岁的弟弟云蒂,去找队里的好朋友小明耍,谁知刚走到小明家门口,小明冷冷地说:“走资派的患子,谁和你玩,滚开!”小义蒂感到像晴天头顶打了个闷雷,他拉着小弟弟赶紧跑回家关紧门哭了好久好久,弟弟也似懂非懂地哭了。能说什么呢?只有伤心的泪水能洗去羞辱,然而在他小小心灵上留下的伤痕何时才能愈合呢?不过,令他庆幸的是,院里小朋友们还是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地照常与他玩得很欢。

一桩桩、一件件令贤德心寒的事接踵而来,像长长的胶卷一样在脑中过不完;她越想越气。她想大哭一场,可哭不出;她想发泄她的委屈,可不能。很久以来,她食难咽,睡难眠,昏昏沉沉。一天,她终于卧床不起,暗暗吸泣;庭院里住的一个小学教师和一个幼儿园教师,被扣上“臭老九”帽子,天天挨斗,晚上回来也低低地吸泣。“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云蒂兴奋地跑向艾朴厚,而义蒂却漂了朴厚一眼,冷冷地说:“爸,你干嘛要当走资派?人家叫我们走资派息儿,叫妈妈走资派老婆,不和我们玩了……妈妈都气病了!”朴厚打了几个寒嗓,跨进卧室,急呼:“贤德,贤德,你可要挺住啊!……”贤德不答应,只是吸泣。朴厚见妻子气成这样,也喇侧掉泪说:“你不是不知道,中央、省、地、县以及各单位大小领导都被打成了走资派、被揪斗,但都没作结论。时间是会作出正确答案的,你一定要想开些。我不能没有你呀,孩子们不能没有你呀!这个家不能没有你呀!我的爱妻。”“别紧张,我不会寻短路,可你得说老实话,你究竟有多少问题?有多大问题?能不能争取早点解放出来?以免我们娘儿背黑锅,活受罪!”贤德以乞求的口吻说:“贤德,相信我吧,我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仅仅是因为在自然灾害那年头,我曾根据刘少奇主席提出的生产自救,主张屋前屋后种瓜种豆,争取不饿死和少饿死人,又允许农民在农闲时编点莞莞箩箩卖。一次,一个农民在场头巷尾摆摊补鞋,有人没收了他的工具,还要罚他义务劳动七天和罚40元款。经我了解,他因为孩子病了无钱治,又借不到钱,实在无法才摆摊补鞋。我作为区长,见状不忍,叫把工具退他,义务劳动和罚款都免了。现在有人把这事儿翻出来贴我的大字报,说我支持单干,这是资本主义尾巴,跟着刘少奇走资本主义道路,因此就成了“走资派”。艾朴厚长长地叹了口气又说:“让时间作答复,让历史作结论吧!贤德,你一定要相信我!”站在旁边的小义蒂抑制不住惊喜而又迷惑地睁着大眼问:“爸爸,你不是走资派吧?”没作结论前,朴厚不敢明确回答他,只说:“以后会告诉你的。”聪明的小义蒂跳起来拍着小手掌嚷嚷:“啊,爸爸不是走资派锣!”贤德立即把义蒂叫过来低声说:“别嚷,上头还没宣布;若让造反派知道了,会说你爸支使小孩出来翻案,你爸又要倒霉挨斗!”小义蒂舌一伸,跑出去了。

当晚,小义蒂做了个甜美的梦,在爸爸工作的区公所,彩旗随风翻卷,锣鼓喧天,会场上坐满了人。突然,主席台上站起来一个领导者,用响亮的声音向全场宣布:“艾朴厚不是走资派仍是本区区长。”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高声呼喊:“爸爸不是走资派锣!爸爸不是走资派锣!”这声音把胡贤德惊醒了,就用肘推醒了朴厚说:“你听,孩子梦都忧起来了!”朴厚朦胧说:“但愿早日解放,卸下一家大小的思想包袱。”

次日拂晓,朴厚把小义蒂摇醒,奏近他耳边预先柔声说:“乖儿子,别因爸爸的事背包袱,别人想怎么看就怎么看,要怎么说就让他说去;别人不了解情况,他们思想有压力,他们不主动来叫你玩,你就暂时在家里与弟弟玩;等爸爸解放了,你再和他们玩好了;大姐下放农村劳动很辛苦,也很少回来。她不在家,就只有你大,你要多为妈妈做事,为妈妈分忧。”小义蒂揉着惺松的眼睛连声“嗯嗯”地应着。

贤德想:“文革”几年来,群众,没有贴过我一张大字报,也没开过我的批斗会,这也许是我平时特别注意自身建设,也许是他们思想有顾虑,不敢……总之,不管怎样,我要尽量多干少说,多干重活,出工比别人早,收工走在众人之后,评工分把自己压低,把丈夫的事丢在一边,让时间来作答。小义蒂牢记爸爸的教育,见妈妈起早贪黑地劳动,就尽力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妈妈多一些休息。扫地,洗碗,劈柴,洗菜,带弟弟,他都干,后来又向廷秀姐姐学会了切菜。一切准备好了,便带着弟弟坐在门槛上等妈妈回来做饭。但妈妈总是回家得很晚。一天,他看见邻居快吃午饭了,妈妈还没回来,不到七岁的义蒂叫弟弟等着妈妈,自己不声不响地进厨房煮起饭来。他先淘好米放入锅,掺上水,然后才去生柴火,可火老是生不燃,米在锅里泡把了,等火燃起来一煮就巴锅。廷透姐路过门口,不见义蒂,便问:“云蒂,哥哥呢?”“做饭。”“做饭?”廷秀惊异地跨进屋一看,小义蒂正用双手握着铲把,用力铲饭,一股焦味朴鼻而来。小义蒂紧整着眉头,急得满头大汗。廷秀姐舀一瓢水倒进锅里,轻轻铲匀,沥起来又淋了两瓢水,饭才蒸熟了。

妈妈回来,见热腾腾香味味的米饭,赞不绝口:“懂事的孩子,从小体贴妈妈。”义蒂不好意思地说:“得感谢廷秀姐。”

以后廷秀姐又教他如何做干饭和如何做稀粥,他又向妈妈学会了煮菜、炒菜。从此,家务事由他包了下来,妈妈轻松多了。

当义蒂7岁时,同龄小朋友们都准备报名入学了,母亲们为孩子缝了小小的红包包,说是书包又不像书包,只能容下像小辞典那么大的《毛主席语录》,那年头,高年级都停课“闹革命”大鸣、大放、大字报,大串联……一二年级学生除搞搞校内卫生,去农村拾麦穗谷穗交公等外,课堂上就由教师领读《语录》,也没有作业,学习很轻松。小朋友们眼看自己是一个小学生了,兴奋得蹦蹦跳跳;贤德才为小义蒂缝制了一个小红包包。“义蒂呀,小朋友们都报名去了,快过来换上干净衣服报名去。”贤德以关切的口吻说。“不去,我今年不去上学。弟弟才两岁,谁带小弟?家务事谁做?”小义蒂以大人的口吻说。贤德胸有成竹地说:“家务嘛,我多熬点夜,多起点早就做了,饭可煮一次吃一天,弟弟嘛,就让他和黄妹一起玩,我做地里活儿也带他去,你放学回来帮助我做点就行了。”“不嘛,不嘛。你成天干活劳累,回来还要干那么多家务,会累垮身体的;把弟弟放在家,他会哭,会摔跤的,你带他到地里会影响你劳动,人家要提你的意见还要说你是走资派,斗争你。”义蒂说得头头是道。“乖孩子,你说的都对,可妈妈不能误了你呀!走吧报名去。”贤德说。“妈妈,别再说了吧,明年弟弟满三岁,可读幼儿园,那时,我才上学。”贤德知道孩子的性格,只要他下了决心是很难改变的,只好让他推迟一年上学了。

三 濡染

有一定文化素养又好学的胡贤德,特别重视对小义蒂的培养。当时,全国人民正积极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掀起了学习雷锋的高潮。她在百忙中读《雷锋日记》、《雷锋的故事》、《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等书,一点一滴地讲给小义蒂听,晚上忙完家务就教他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久而久之,养成了妈不讲雷锋的故事;他就不上床睡觉的习惯。妈妈讲了雷锋为人民做好事的故事后,还带着义蒂为邻居五保户任奶奶买米、买煤、洗被褥,小义蒂也学着妈妈为任奶奶扫地、端汤送水,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每次艾朴厚回家坐下,小义蒂就爬到他膝上撒娇地嚷道:“爸爸讲故事,讲雷锋的故事。”“好,好,我讲我学雷锋的故事。”“有一年,我在平城友谊村稿社教工作,一个姓张的贫苦农民的两三岁的孩子生病发高烧,无钱医治,我陪着他到县医院打针,拿药,为他付了医药费,又请他来我家进午餐,又给他回家的车费。孩子吃了带回去的药,一个星期后,病就好了;邻居宋家的独生女儿宋明珍在十五岁时,因受刺激精神失常,披头散发地乱跑,还打骂人,扰得四邻不安,其父母焦急万分,不知如何是好。我陪她父母带她到成都精神病医院治疗。我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支援他们,给了他们一百元,他们很感动。病好后,一家人买了好酒好烟、糖果糕点来感谢我,我把东西全都退给他们带回去了,这是你看到的……”“后来,我调到城里任环保培训中心主任时,一外县来打工的18岁的眼务员因被蛇惊吓,造成精神失常,我通知她父母来峨眉后,亲自陪他们带病人到成都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出院后又跑成都为她拿药,带她复查等等,共去成都12次,除一次报销了车费外,其余11次都是自己破费支付。”

他有好多好多学雷锋做好事的故事,既具体又生动,只要义蒂要听故事,他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后来,艾朴厚为义蒂买了一套《雷锋的故事》系列连环画,小义蒂爱不释手,经常阅读。

自从有了小义蒂,长他九岁的秀蒂大姐,精神似乎有了依托,心情与性格都大有变化。一回到家里,就蹦蹦跳跳,有时哼着歌儿:“我亲爱的小弟弟,天真烂漫,活泼美丽,小小年纪,不会胡闹,不会淘气,一天到晚笑眯眯,……我多么多么喜欢你”她去上学时要亲亲弟弟,放学回家,还没放下书包,就把弟弟抱在怀里,又是亲,又是逗,即使义蒂睡着了,她也要迫不及待地凑近义蒂的耳边叫:“弟弟、弟弟……”小义蒂睁眼看着姐姐笑,她连忙抱他起来亲、逗。她爱把弟弟与别家幼儿比较,在她眼里,弟弟是最乖最乖的孩子,她打心眼里爱着弟弟。“六一”儿童节那天,秀蒂学校呈现出一派欢乐气氛,队旗飘扬,歌声如潮。“我们是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是新少年的先锋,团结起来继承先辈的遗志,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歌声从每个教室的窗口传出,全校学生就要整队出发去电影院看《小兵张嘎》。临行前,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个棒棒糖。那年头,同学们难得吃到棒棒糖。家庭贫寒的秀蒂这是第一次吃棒棒糖,她看着穿糖的小竹棒,看了又看,瞧了又瞧,多想将糖含在嘴里,甜在心里呀!可她没有。老师说,现在别忙着吃棒棒糖,在路上也不要吃,进电影院坐好后才吃。进电影院坐好后,全校七八百同学都拿着糖棒叭哒、叭哒地吮吸,秀蒂看看左边吃棒棒糖的同学,又看看右边吃棒棒糖的同学,可自己没吃。前排同学不时扭头以异样的目光看看秀蒂。秀蒂也多么想尝尝棒棒糖的滋味啊!一个同学问:“秀蒂,你怎么不吃糖?棒棒糖可好吃呀你的糖呢?”“我,我要吃不,不,我的棒棒糖丢了。”她难为情地说。

她向弟弟讲述了为他保留棒棒糖的经过:电影开始放映,灯光熄灭,同学还在哒哒地吸食棒棒糖。她从荷包里摸出棒棒糖,将糖纸轻轻启开一条缝,低下头伸出舌头尖舔了几下棒棒糖。忽然,弟弟的脸庞浮于她的脑际。她悄悄对自己说:“我不是要留给弟弟吗?怎么……”于是,她又把启开的纸重新包好,使劲捏了一下,将它揣进荷包。

看完电影,她急忙跑回家来了,可一摸,棒棒糖呢?没有了,真没有了!她急得一脸通红。她哭了,伤心地哭了。“都怪姐不好,跑得太急把棒棒糖给我抖掉了!”义蒂见大姐哭,也大哭起来。但他安慰她说:“大姐,别哭,我不吃棒棒糖了,我长大后,造很多很多棒棒糖,给你吃给爸爸妈妈吃,给小朋友吃,给好多好多人吃。”停了一下,义蒂若有所思地问:“姐,棒棒糖是啥样子?”“圆圆的一个糖饼儿,有一根小棒穿着,吃的时候手捏着小棒,吮着吃。”随即画了一个棒棒糖的图形给他看。

次年元宵节,一家人欢欢喜喜做汤圆,小义蒂学着搓了几个没包馅儿,像鸽子蛋似的汤圆。搓着搓着,她去屋里转了一圈出来,便举起一个用汤圆粉子做成的“棒棒糖”,给姐姐一个惊喜姐姐夸小义蒂记性好、聪明、有创造性。他说:“二天,我也要像大姐一样,先想到别人。”

艾朴厚的弟弟仅有两个女儿,他当时也只有义蒂这个儿子。在他看来,义蒂是艾家的根,一定要保住。所以义蒂生下后从三个月起,每天就给他吃一个鸡蛋。家中其他人平时是吃不上的,似乎只要义蒂吃了就等于全家吃了,义蒂身体好就等于全家身体好。一天,妈妈照常给他煮好了,鸡蛋,小义蒂却不乐意吃,他说:“我吃了这么多鸡蛋了,大姐没有吃,应该给大姐吃。”秀蒂在旁说:“弟弟吃,弟弟小,吃鸡蛋好长身体。”义蒂娇慎地说:“不嘛,大姐也要长身体。大姐不吃,我也不吃。”艾朴厚说:“大姐爱你,爱你胜过爱自己。”小义蒂说:“我也要像大姐,爱别人胜过爱自己。”

还是小义蒂出世那年,奶奶从百多里外的键为县老家来峨眉看过小义蒂,此后每次来信都提到希望把小孙儿带回家看看。义蒂听说奶奶想他,也常嚷要回老家看奶奶。可朴厚要工作,贤德要劳动,都不能抽身,一直未能如愿以偿。

小义蒂五岁那年,大姐升入初中,文化大革命正掀高潮,纷纷停课“闹革命”。教师“靠边站”,有的被监督劳动,有的挨批斗。“红卫兵”扛着旗帜大串联,秀蒂没有参加红卫兵组织,没有参加“四大”。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她上山打柴,到厂区拾“二炭”。她不参加“红卫兵”组织是有她的想法的;不能说老师有了知识就反动,那些老革命成了“反革命”,难道不是像我爸爸被打成“走资派”一样是受冤枉的吗?一次,在批斗一个老教师时,红卫兵动起武来,那个老师气得晕倒了,可红卫兵还说他是“装疯”、“想蒙混过关。”秀蒂暗地为这个老师掉了泪。“大鸣、大放、大字报、大串联”,红卫兵搞得如火如茶,她却总是持冷漠态度。为此,红卫兵头目多次批评她,并扣以“消遥派”的帽子。

你们说我“逍遥就,肖遥”,我干脆带弟弟回老家去“逍遥”。“秀蒂,你要回老家,可得请假哟。”这是艾朴厚在嘱咐。“知道,已请假了。”其实,她请什么假?向谁请假?校长成了“走资派”,老师被打成“臭老九”,红卫们跑遍全国大串联,教室里空无一人,向谁请假呢?“给奶奶背一床棉絮回去吧。秋天到了,就离冬天不远了,她老人家的被盖多年没换过了。”贤德对女儿说。

从峨眉出发,汽车经过几小时的颠簸,来到了键为县城,可县城距老家还有四五十华里路不通车,途中又要过两道河,尽管秀蒂背着棉絮和姐弟俩的换洗衣服,牵着弟弟,迈开大步前行,当天仍然回不了老家,必须在路上住一宿。住旅店又必须走到有场镇的地方。月光下,姐弟两个的人影拉得很长很长,秀蒂背着棉絮,背部的内衣早已湿滓滓的,额上沁着一颗颗汗珠;五岁的义蒂第一次步行这么远,右脚小趾已磨起了一个豆大的血泡,走得一瘸一拐的,但也没叫一声苦。秀蒂一直忍耐着自己的劳顿与疲惫,给他讲自己从老师那儿听来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竭力鼓励他战胜眼前困难……晚上八时,他们终于走进了一个旅店。

南国中秋的拂晓,晨风吹来,凉悠凉悠的,秀蒂背了棉絮,牵着弟弟离开旅店,走到场头,见一家小食店门口一笼黄糕把正冒热气儿。秀蒂摸摸衣兜里的盘缠已不多,先想买四个与弟弟分吃。踌躇一阵,她买下了5个,各吃两个,给弟弟留一个,让他走一段路吃一小点,走一段路又吃一小点,还边走边给弟弟讲雷锋的故事。她说雷锋的妈妈去世时,把他交给同姓的一户人家,他受尽苦难。后来当了县委通讯员、拖拉机手、解放军部队的汽车司机等,后来因公死亡。雷锋常说一句话:“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过得更美好。”他这样说,就这样做,出差在火车上,他扫车箱,送开水,帮人拿行李、抱孩子,到厨房洗碗、到食堂抹桌……所以,称赞他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小义蒂睁大眼睛惊异地问:“姐,一火车好事,有多少件呀!”大姐笑笑说:“好事是不能用火车装的,这是打比方;说他在火车上做了好多好多的好事。”小义蒂激动地说:“我长大了,也要为人民眼务,做好多好多的好事!”说这话时,他头一点一点的,同时握紧了小拳头。由子他很幼稚又过于激动,把人民说成了“银”民。

秀蒂继续讲着雷锋的故事:不到晌午,姐弟俩就到了老家门月。

当年母亲到峨眉时没带走的二姐华蒂正站在门口,一见到他们就惊喜叫道:“大姐,弟弟,你回来啦,我可想死你们了!”迅即跑过来牵着弟弟往屋里走,又兴奋地叫:“奶奶,大姐和弟弟回来锣!”奶奶迎出来抱起义蒂道:“乖孙儿,奶奶终于把你盼回来了!”激动得滚下了几颗晶莹的热泪。转身见秀蒂背着一床雪白的棉絮,又喜不自禁地说:“孙女呀,你辛苦了,感谢你,感谢你爸妈和你的一片孝心。”她放下义蒂,将棉絮卸了下来。

小义蒂在老家受到奶奶和家人的宠爱,玩得极为开心。奶奶在扫盲学习中认会了一些字,又坚持学习,后来竟能看懂一些小人书和童话故事。她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都喜欢她。小义蒂回到她身边后,只要见她有空,就缠着她非讲一个故事不可,否则脱不了身。《小白兔》、《大灰狼》、《熊妈妈》、《狼和小羊》、《猴子捞月亮》……都讲过了,还给他讲了一个使他久记不忘的《一个坚强的孩子》后来奶奶又给他讲了她救落水儿童的故事。

爸爸的小妹艾琳是在县中学毕业的高中学生,身材高挑匀称,留着短发,既有农村姑娘的纯朴健壮,又具有知识女孩的秀雅风韵,且性格开朗、幽默,说起话来,那本常挂一丝笑意的容颜展得更开。众人受她情绪的感染,无形之中产生了一种快乐的氛围。就在义蒂姐弟俩回老家的那个星期六晚上,奶奶、叔叔、婶婶、堂兄弟姊妹在庭院里坐着聊天。读初中的艾青蒂极富鼓动性地提议:“请琳姐讲一个故事,大家欢迎!”艾琳客套了一阵,说:“不会讲,讲不好。”实际讲幽默故事是她的拿手好戏,全村男女老幼都喜欢听。当大家再次鼓掌之后,她启开了朱唇说:“好,好,我讲,小宏的奶奶早已不在世了,爷爷也老了,又有病,手老是禁不住地颤抖,尤其是吃饭时抖得厉害,连碗也端不稳甚至常常连碗带饭掉在地上。小宏的爸爸见摔烂饭碗,很心疼又伤脑筋,于是,请人做了个木碗给老人吃饭。木碗摔不烂,可爷爷的病没有得到应有的怡疗,吃饭越来越困难了。小宏非常同情爷爷,却又不敢向爸妈提意见。一天,小宏放学回家,找了两个木块凿木碗。他爸问:这是干什么?小宏说:你和妈妈也要老,我为你们准备的。小宏爸心上似乎被重重击了锤,进屋里和小宏妈嘀咕,不知说些什么。”艾琳话音一落,小义蒂和在场的亲人们哈哈大笑。笑过之后是一阵沉默,每个人都在思索。倏地,艾琳问小义蒂:“你猜小宏爸进屋去和小宏妈说什么?他们应该商量什么呢?”“他们应该商量怎样为小宏爷爷治病。”停顿了一下又补充说:“还有,他们应该喂爷爷吃饭。”小艾蒂天真地说。艾琳姑姑和在场的人都赞扬小义蒂真聪明,答得真好!

小义蒂在老家期间,家里人和乡亲们都阿护着他,奶奶把他爱如掌上明珠,使他倍感温馨。有时他和邻居小朋友上山放牛,牛儿吃草,他们捉糊蝶,摘野花,捉小鸟、采野果,非常快乐。更使他难忘的是学会了骑牛。起初,他见小朋友们骑牛,很想骑又怕骑,他们告诉他:“别怕,上坡双手抓紧牛脖子上的毛,两腿夹紧牛肚子,就不会往下滑,下坡时,就一只手抓住牛尾巴,另一只手撑着牛脖子上的毛,两腿同样夹紧牛肚子,就不会往前栽跟斗。”他一试,果然奏效。农村生活丰富多彩,使他增长了许多知识。

秀蒂是个十分懂事又逗人喜爱的姑娘。无论是干家务还是上山干力所能及的活儿,她都争着干,见啥帮啥,有时小义蒂就跟在后面学着干。

一天,秀蒂到一公里外的地方挑起一担水往奶奶家走,小义蒂扛一根竹竿学着大姐挑担的姿势,跟着大姐跑。经一邻居门前过,大姐忽然听到门后传出呼吩呼味的声音,她三步并作两步跑回去告诉奶奶:邻居大婶大门后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声音,两个孩子又在放声哭叫“妈妈!妈妈!……”她家才吵过嘴,打过架,会不会……奶奶一听大惊失色说:“快走,快去看看!”她们在前奔,义蒂紧跟后面跑。跨进大门槛往右扇门后一看,唉,大婶正在吊颈自杀,口吐白沫,但尚未断气。奶奶年老体弱,个子又仅1.5米,凭一老一小,怎能把她救得下来呢?时间就是生命,秀蒂说:“奶奶,弟弟,你快去叫人,我将她往上托,使绳松驰。”十四岁的纤弱的姑娘,那时不知哪来干钧般的力气,托起了一百三十余斤的胖大婶。

当人救下大婶,秀蒂已满身是汗,精疲力竭,瘫倒在椅子上好一阵都立不起来。众亲友交口称赞秀蒂的机智勇敢。小义蒂说:“大姐真好,大姐像雷锋,我要学大姐。”

浙浙沥沥的秋雨之后,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给人的感觉“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树叶由绿渐现淡黄,那上面的水珠在阳光照映下晶亮晶亮,从枝叶缝隙中筛下的太阳光构成规则的或不规则的优美图案。夏天,蝉声朗朗,雄壮有力,可眼下的蝉声在朗朗之后扬长避短上了一个“咕”……的尾声,即由雄壮有力转入低沉。大概它们已觉察到威胁它们的寒冬将至,因而有些悲泣。小义蒂和邻里几个小朋友的目光被蝉声牵引着在树干树枝上搜寻,可由于蝉的保护色,他们始终只闻叫声不见影儿。而其中一个小朋友周卫红的视线却紧紧咬住了树枝上的一束核桃。他惊异地叫起来:“核桃,核桃成熟了,打核桃吃去!”他娴熟地爬上树,吴小兵、郑卫东也随他爬上去。他们手攀着树权,一只脚稳立在树权上,另一只脚叭叭地踩,把有核桃的枝条摇上摇下,使成熟的核桃哩哩地掉到地上,小义蒂爬不上树,就在地上拾掇,树上小朋友叫他“走开,看被掉下的核桃打着了!”

几个小朋友下树后,有的把核桃拾掇成一堆,有的拿起石头乒乒乓乓地砸开了,乐滋滋地吃起来。他们吃得正香时,郑卫东突然警惕地说:“走,被王大妈看见可就糟了!”于是把剩下的一一剥去壳,来不及去核桃仁上的那层皮,就平分后各自回家去了。

小义蒂回到奶奶家,兴奋地叫:“大姐,二姐,快来吃核桃呀!我有核桃……”奶奶闻声走出来问:“哪来的核桃,我们家没核桃树。”“是那边半山上的,小兵、卫东、卫红哥哥他们爬上树摇下来的,摇下来好多核桃啊。”义蒂单纯幼稚又兴奋地嚷着。当他听到奶奶“谁叫你们偷吃别人的核桃”的严厉批评时,他转身看奶奶,第一次看见奶奶异样的,不是往日慈祥而温柔的目光,而是像强烈的太阳烧灼着他的脸庞,他的脸倏然滚烫滚烫的,他木鸡般呆呆地站在那里。奶奶走过来从他荷包里搜出几颗核桃仁,牵着他向王大妈家走去……

四 学校生活

文化大革命逐渐转入斗、批、改阶段,学校教学秩序较前正常,胡贤德首先在附近民办幼儿园为云蒂报了名,又带义蒂去报了一年级。艾朴厚亦在“解放一大片”的形势下被“解放”了,回家的时候相应多了。义蒂兴奋得跳起来欢呼:“弟弟入幼儿园,爸爸不是走资派,我们也不再是走资派的兔患子了!我要上学锣!”

在小义蒂上的第一堂“朝会课”上,老师带领全班学生做了“三忠于”、“四无限”、“早请示”。所谓早请示就是当天第一次读毛主席语录。这次读的是:“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义蒂虽还不识字,可他听了,想到自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便自豪而兴奋地笑了,脸笑得像太阳般灿烂。

义蒂除认真学好语文和算术外,尤其喜欢上图画课和手工劳动课。

图画课上的绘画作业一完成,他就随意画,回家没事就邀约起邻居同学一块儿画,先是照各自书上的“看图识字”的图进行临摩,画得多了,他又将有关的几幅单画组成组画,如昨天画了一只母鸡,今天画了几只小鸡,然后他画一只母鸡阿护一群毛绒绒的小鸡,再画一个农妇模样的人为它们撒米;假如他头天画了一条牛,他可再画一个牧童牵着牛,还会叫那牧童骑牛吹笛向广阔的草坪走去。

一天早晨,他背书包上学,红球似的朝阳冉冉升起,他蓦然联想到老师讲过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放学回家他就画了一幅画:太阳从东方升出地平线,露出红红的脸,冉冉上升,青年农民在田间播种,工人站在机器旁操作,解放军战土正排着整齐的队伍操练、学生们走在上学路上,然后在画下边写了一排字:“我们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向上天天向上。”

手工劳动课,尤使义蒂入迷。龙老师示范后,他不仅出色地完成制作任务,还能举一反三创造许多小作品,如果老师示范折一个桃子,他除折桃子外,还能折成苹果或纸船、纸帽、纸雀等,老师示范用橡皮泥捏成一只狗,他捏好一只狗后,默不作声地左捏、右捏、横捏、竖捏,捏成牛或羊、或猪、或猫、或马……同学们刮目相看,老师说他又聪明又勤奋。

放学回家路上,义蒂和黎敏、陈建、王胜等几位好友走在一起,谈笑风生,蓦然见前面路边围了一群同学,接着传来呜呜声,义蒂心一紧说:“走,前去看看。”他们跑上前一看,是全校闻名的五年级的调皮大王左涛正打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米佳。围观的同学都知道左涛蛮不讲理专欺负小同学,慑于他的所谓“拳头专政”,都不敢上前劝阻,见义蒂他们前去就像黑暗中出现了一束亮光,纷纷回过头来向义蒂一行说:左涛打米佳,原因是米佳不为他背书包左涛常强迫低年级的小朋友为他背书包,不背就打,有几个小朋友都说自己也挨过他的打。义蒂、黎敏等顿感愤怒,训了左涛后,叫他给米佳陪礼道歉,并为米佳背着书包走。从此,左涛再也不敢欺负小朋友了。

那年头,上课不多,有时一周仅上两三天课,主要是搞“大批判”,或“支农”、“或铺路”“修水库”等。如“峨秀湖”,就是当年的工农兵水库,名为“工农兵”水库,其实工、农、兵、学、商和居民都参加了修建。义蒂每次参加劳动最能吃苦耐劳,他有一股韧劲,挖土不抬头、不闲聊;挑土石行如飞,别人挑两趟,他跑三趟,有时他挑空担转回见同学吃力地挑着沉重的土担,就抢过来压在自己肩上掉转头飞跑。同学们选他当组长,每次劳动结束时评记,义蒂总是“呱呱叫”。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神州大地上卷起的那场滚滚恶浪终于平息下来,一位巨人,带领中国人拨乱反正,全面整顿,中国历史的车轮才沿着正常轨道继续前进了。

此时,学校恢复了正常秩序,义蒂顺利跨入了中学之门。

他进入中学后,选择学习理科,成绩突飞猛进,不仅对书本知识记得牢,而且学得活。一次考试化学,试卷中有一道思考题:油液着火,怎样才能扑灭?为什么?他答:“决不能用水去扑火,因为油的比重轻,油浮在水上面,可继续燃烧,并且借助水中氧气还会燃烧得更旺。必须用泥砂之类东西才能扑灭。”理想的答案得到老师赞赏,引起全班轰动。因为此题答正确的仅他一人,他的答卷在全班得到唯一的一个满分。

他常把课堂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学了化学,他试着提取氢、氧,制作硫酸、硝酸,还兑制颜料和护肤膏,学了物理,他仿书上图形制作蒸发制冷演示器、牲畜自幼喂水器兼警报器,制造先光开关等,学了电学,他学着绕电机,修理电器,检修电器。

义蒂对学习差的同学从不厌弃,只要问他,都会得到满意的回答。所以,一到自习课或小组学习时,同学们像众星捧月般围着他请他解答疑难。

中学大门外,有棵百年大榕树挺拔苍翠,遮天蔽日,覆盖面积达几十平方米,引来一群白鹤迷恋飞旋,嘎嘎鸣啼,栖息筑巢,生儿育女,为本已是生机勃勃的学校添了一派情趣盎然的景象。午休时,往往有许多同学在大榕树下或阅读,或谈天,或嬉戏游乐,或观赏白鹤,其乐无穷。

炎炎夏暑的一天午休,几十位学生聚集于榕树下各“投”所好,倏地,那边有两位同学打起架来,在场的同学有的漠然置之,大多数在围观,个别的则像球迷拉拉队一样喊:“加油,打!打!加油!”这样一来,双方谁也不示弱,打得难解难分,义蒂急冲上前,边劝边瓣开钳住对方的手,然后身子一拱像楔子一般嵌进二人之间,又握住两人的手臂向两边一撑,说:“退!”打架的两人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两臂远。义蒂然后说:“两位同学有啥事解决不了,慢慢说吧,看我能否为你们调解,如果我不能调解,还可请老师评理,不要这样比武”。经义蒂劝说,双方的气消了一半,旁边喊“加油,打”的同学的脸刷地红了。打架的同学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见高班次的大同学义蒂对人如此和蔼可亲,与人为善,油然产生了敬仰之情与信任感,就异口同声地说:“愿听你调解。”打架的同学一个胖而矮,另一个高而瘦,两人平时关系本不错,今天在榕树下嬉戏时,瘦子失声叫胖子“肥猪”,胖子反唇相讥叫瘦子为“猴子”,他又以牙还牙叫胖子为“企鹅”。因为他们才学了高尔基的《海鸥》,知道“企鹅”是什么货色,那矮而胖的同学认为既丑化了他,又侮辱了他的人格,就脱口而出,“你像毒蛇一样细长丑陋又要害人!”瘦子感到对他的侮辱已无以复加了,就直冲过去一拳打在胖子肩上,胖子给了瘦子一耳光,瘦子抓着胖子领口想撩倒他,胖子死死扭住瘦子也要撩倒他。瞬间,双方一齐倒下,就引来了许多围观的同学……

义蒂边听边暗笑初一同学的幼稚。听完后,他没批评哪一方,只是讲了《宽容》的故事给他们听:第二次大战后,民主德国在俱乐部设宴招待空军官兵。宴中,一位战士斟酒时,不小心滴一珠酒在一位将军的秃顶上,在座的官兵心情紧张得像绷紧了的弦,为那战士捏着一把汗。可是意外地,那秃顶将军轻轻拍着那战士的肩微笑着又指指自己的秃顶说:“你以为酒能治好它吗?”大家悬着的心倏然放下,并爆之以笑声说:“将军宽大为怀,令人佩服!”两个打架的同学和在场的众学友都听得津津有味,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也露出了轻松、敬佩的神情。紧接着义蒂又讲了一个故事:某校某班有个同学是缺嘴(医学上称兔唇),有些同学叫他“缺嘴儿”,有的投之以鄙视目光,不肯与他玩。可是,有一天一个同学见周围没有人,就凑近他耳边温情地说:“你的唇是可以补治好的,叫你爸妈带你到大医院去吧,钱木够,说一声,我可以请我爸妈借给你。”

义蒂讲完这故事之后,两个打架的同学羞愧地沉浸于默默的思索之中。“你们听了这两个故事有什么想法吗?我希望对你们有所启迪,我也相信你们已受到启迪,能谈谈吗?”义蒂以信任的口吻说。当他俩争先恐后正启齿要说点什么的时候,上课铃声响了,义蒂说:“以行动回答,好吗?”二人微笑着向义蒂点点头,然后手牵手地向教室跑去。

高中快毕业了,同班同级学友们无一不积极迎接高考,有的同学除随老师的指导复习和完成复习题、测验题、摹拟考试题……还找了许多资料来看,甚至有的学习熬通宵,一心要实现大学梦,一心要创造条件走入仕途。可义蒂仍和平常一样,漫不经心地完成老师规定的作业、试题,并没有迎考的准备,倒是常到图书馆看一些工业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同学们问他有何想法,他只笑而不答。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他背着书包朝学校走,蓦地听到一阵尖叫声:“疯子来了,疯子要打人!”接着,一股人流涌了过来,人流后迫来一个披头散发、衣衫破烂、垢面赤脚、手舞足蹈、狂叫乱唱的人。旁观者或讥笑或逗着玩或吓得逃遁,唯义蒂凝视着疯子,整紧眉头久久地沉思。他忆起了父亲带疯女去成都治疗的往事。他在围观的人群中打听:“他是谁家的人,家里人为何不带他到疯人医院去治疗?”知情者告诉他:“疯子是峨眉城某街万某某的儿子,家里只有年老的父母和一个妹妹,父母、妹妹见他神经失常满街跑,很是着急,动员他到医院去治疗,他执意说:我没有病,决不去医院。家里人干着急,不知如何是好。”当天放学后,义蒂就直奔疯子家与其父母联系,表示愿帮助他们带疯子去成都精神病医院治疗。两位老人感激不尽,可怎么才能说服他呢?语间,疯子嘻嘻哈哈地走回来了,直愣愣地看着义蒂。义蒂笑眯眯地迎上去,故意说:“好朋友,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你好朋友呀!今天特地来找你耍,我还要约你去成都耍,你爸爸也要去,我们明天就坐火车去。”那疯子听说是好朋友请他上成都玩,而且父亲也要去,跳起来哈哈大笑说:“去,到成都耍!”当天晚上义蒂就到学校向老师请了假,次日便和万某带疯子去了成都。“弟弟,你快高中毕业了,要认真复习,努力争取考上大学啊;你看,我初中毕业就下放农村劳动,连上高中的机会也没有……”大姐秀蒂充满希望又懊恼地对义蒂说。义蒂似乎已深思熟虑地说:“大姐,我不想升大学,我想早些参加工作。”“为什么?”秀蒂诧异地问。“为爸爸妈妈分忧,读技校两年就毕业参加工作,两年花不了多少钱,每月学校还有伙食补助费。进中学分科学习时,我特地选了理科,已为读技校打下了基础。”“还是争取考上大学吧,只要考上了,爸妈一定会想办法克服经济困难的,何况还有我作后盾呢。”秀蒂恳切地说。当晚义蒂失眠了:妈妈的劳累,爸爸的艰辛,家庭经济的拮据,弟弟妹妹的寒掺,像潮水涌上他心头,我怎么能为个人前途再给家庭增加负担呢。父母从不考虑自身窘境,总是节衣缩食,让我吃好穿好,当我是宝贝,望子成龙,鼓励我考上大学,可没认真想,我真考上了大学,将会给家庭增添多大困难。在我看来,闪光的不一定都是黄金;文凭与知识本领也不一定能划等号,读了大学,并不一定对社会贡献就大。读了技校早些参加工作,边干边学,不是很实际吗?义蒂展转反侧,在沉思中朦胧地进入了梦乡。

义蒂收到铁合金厂技术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比一般同学接到大专录取通知书还激动。

如果说中小学学习生活像一根绷紧的弦,那么技校学习生活则犹如一根橡皮筋,你拉则紧,不拉则弛,一切主要靠自己。在技校以自学为主,课堂上老师仅仅指点迷津,作业也不太多。考试嘛,是为了解掌握知识情况,试题不难做容易及格,及格就能毕业,毕业就有工作,就可领工资,没有升学的压力。所以对于这根“橡皮筋”,一般同学都赖赖地没有用力拉,除上课和草草完成作业外,课余就闲侃神聊,或踢趾嬉耍,或玩扑克牌。而义蒂却用力将“像皮筋”拉得很紧。他把进技校视作登上了人生的又一个阶梯,走进了知识宝库,他像海绵吸水般摄取知识,不仅认真学习技校开设的各门功课,还常进偌大的图书馆借书来“啃”。车、钳、铆、焊、电等方面的技术理论以及政治、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他都如饥似渴地学习,而且越学越有味,越学越感到自己不足。他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了几遍,书中的保尔坚韧不拔、战胜困难、战胜疾病的精神给他增添了无穷力量,保尔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义蒂,来玩会儿牌,娱乐娱乐嘛。啊,怎么不见人呢?”晚自习后。学友们回到集体宿舍正要开始“鹰战”时,一位同窗这样高声叫义蒂玩牌,可是不见义蒂的影子。众里寻他干百度,蓦然回首,才看见义蒂还在教室里苦读电工书,并结合实际解剖修理一台坏了的电机。这电机是他下午从工厂保管室里借来专作解剖用的。

有人认为实习只不过是走过场,就马马虎虎地对待实习。可义蒂却说:“实习是课堂的继续,是将书本知识放到实际中去验证消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