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陪着就长大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6 05:29:39

点击下载

作者:钟煜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陪着陪着就长大了

陪着陪着就长大了试读:

前言

今天是母亲节。

我的第9个母亲节。

翻着面前的一沓书稿,我有些恍惚。

这些文字,绝大部分来自我从怀孕到女儿上小学前断断续续的记录,这些记录,从我的微信公众号发出来,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游记”。

我的女儿,叫游游。 这些文字,记的是她的成长,存录下来的,其实是我在妈妈这个角色里不断挣扎、努力向前的过程。

在我还没有当妈妈的许多年里,听到的最多的话是——“等你生了孩子,肯定是个特别棒的妈妈”。

嗯。 我从24岁起开始在一本育儿杂志做主编。 等到我32岁当妈妈的时候,已经跟尿布、奶瓶、玩具和早教班,以及各种各样的育儿理论打了八九年交道,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妈妈,听过各种各样的成长故事,也有幸被育儿领域的各位出色的专业人士耳提面命,受益颇多。

但是,成为一个妈妈,仍然是生命中最令我错愕的一件事,并且持续不断地为我制造惊奇、危机,以及左右为难的境遇。

我最大的愿望,是有一个像蜡笔小新那样的孩子——乐观、有强大的“钝感力”和“迷之自信”。 这样的小孩会很容易快乐吧,我想。

然而游游极敏感、谨慎,对安全感有超高要求。 小时候任何一点生活常规的变化都需要经历漫长的适应过程,长大了仍旧容易因为“袜子缝对不齐”这样的事纠结郁闷。 于是,这些年来,我必须不断深呼吸,才能安静面对“我做得够好吗?”的追问。

我在工作的很多年里一直在探寻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妈妈做到工作、生活、家庭平衡美好? 然而我做妈妈之后奋力在做的,不过是像一个练杂耍的人,将“工作”、“孩子”、“家人”和“自己”这几个球匆忙抛起又掂量着接住。 哪里有平衡可言,技巧全在5个字——“排列优先级”。

如果说过往的工作经历给了我什么,那就是“看得多一些”。 而我和女儿一样敏感内向的个性又让我习惯于“想得多一些”。

这本小书结集的,就是我的“看到”与“想到”,是我与女儿相扶相携、相互容让的成长录。

那些琐琐碎碎的欢喜与为难,困惑与安然,或许,在某一个翻页间,会应和到你内心的某个节拍,你会轻轻念一句:“哦,原来我们都是这样过来……”

嗯。 这就对了。

握手。

陪着陪着就长大了

“陪伴”应该是我这几年来提及频率最高的词。 作为父母,我们理所应当地陪玩、陪睡、陪读,陪各种吃喝拉撒。 这么陪着陪着,孩子就长大了。

翻翻以前的日记,旧时光重新被定格,忍不住又想,是我在陪她长大,还是她陪伴了我无数个心无旁骛的美好?

2个月:

最近,我对付她的啼哭又有了新方法——对她笑。 她只要一看到眼前有人冲她绽开笑脸,就会学着笑,哪怕是刚刚瘪嘴要哭,也就立刻笑了。 当然,过一会儿她会想起来:“啊呀,人家原本是打算哭的。”于是收起笑脸,又开始哭。

4个月:

她是“早起的鸟儿”。 每天早晨5点准时醒来(一个月前是 4点),便不肯再睡。 忙着挥手踢腿,忙着“咿咿呀呀”练声,最近还忙着以屁股为支点在小床上转圈,以及忙着吃手。 当然,她的这一系列活动都是必须有观众的。 所以,如果老爸老妈胆敢躺着不起来,她会立刻模仿被虐待小孩的声音高叫,直到我们睡眼蒙地站在她床前挥手:“早啊,游游。”

1岁半:

半夜游忽然大哭,各种拍哄和安慰都没有用,只好把她抱起来。 她抽抽噎噎地继续哭,一边努力往我怀里钻,小胖胳膊伸出来,使劲搂着我的脖子,泪水、汗水和奶味涂了我一身。 我也回应地抱紧她,轻轻拍她的后背,像她小婴儿时期那样晃着她,哄她。 夜,又燥热又宁静。 晃着,哄着。 想起曾经有过的那些不眠的夜晚,那种熟悉的、幸福的疲惫。

2岁半:

游的亲子课结束时,老师号召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帮老师收拾满地的玩具。 大人小孩于是一拥而上。 我坐在角落,看游小小的身影在杂乱中奔忙——撞到大人腿上,就换条路走。 看中的玩具被别人先拿走了,发一秒呆再找下一个玩具。 绊倒了,又爬起来。 被挡住,就换个方向。 看着她,我有一点儿难过,又有一点儿欣慰。

3岁:

我们时有冲突,往往以她的顽劣为序幕,从我的恼羞成怒开始,高潮是她不顾一切的号哭,结局通常是抱抱和亲亲,也会延续我的懊悔与内疚。 曾问她:“妈妈凶吗?”她立刻答:“凶。”随后又说:“还可以吧,就是有那么一点儿凶。”

今天早上,4岁半的游忽然搂住我的肩膀热切地说:“妈,等我 8岁了,

我卤鸡蛋给你吃!”

我和小游的睡前时光

我晚上下班回家的正常时间是7点半。 7点半至8点半之间,我一边匆忙往嘴里塞晚饭,一边听小游和外公外婆交替讲述一天的状况,然后陪看动画片。 游会贴心地把外婆“轰走”:“外婆,你去看会儿报纸吧,我妈妈陪我。”

8点半开始说服小游洗漱(中间省略无数字的劝说、诱骗、威胁),然后刷牙。 若她和我的心情和状态都好,那么通常她自己刷一遍,我再给刷一遍(若我太累,也就随她草草了事;若她心情不好,就自己不动,完全要我来刷)。 刷牙其实只是前奏,然后……

她要自己洗牙杯和牙刷(因为“外婆说你总是马马虎虎的,洗个杯子都洗不干净”),通常要洗三至四遍。 然后再满满接一杯水,开始玩“下雨游戏”。 先是倒出细细的水流(毛毛雨),然后略大(小雨),然后依次是“中雨”、“大雨”,最后用力将剩余的水泼出,口中大喊“轰隆隆隆”,这个,当然是“大暴雨”。 其间她常会说错顺序或者遗漏,那么,好的,一切从头开始再来一遍。

然后是第

个游戏“放牙膏”。 她执意要往自己小小的牙杯里放进一把牙刷和一大一小两个牙膏,每次都乐此不疲地尝试各种新的摆放顺序和方式。 本周开始又在这个游戏里加了新内容:每放一个牙膏时要求我吓唬她(在她耳边大喊一声),然后她作惊吓状,“慌乱”地把牙膏扔到水槽里。每次都开心得不行。

然后洗脸。

洗脸必须洗3次,因为她要玩3次“吓唬妈妈”的游戏。 游戏要求我拧好毛巾,作傻乎乎的和蔼可亲状走出卫生间大喊“游游啊,来洗脸啦”! 然后她躲在卫生间门口,做凶恶的小老虎状,尖叫着扑过来。 游戏重点是我必须(表现得)真的被吓到,完美的表现方式是脸现惊恐,一手抚胸,双脚跳起。 任何一个部分做得不到位,她都会皱眉表示不满,甚至要求“再来一次”。

然后洗PP、洗脚(中间省略无数字的劝说、诱骗、威胁)。

她通常会要求自己洗脚,并且轰我“妈妈,你看会儿手机去吧”。 等她终于喊“洗好了”的时候,迎接我的基本是全被弄湿了的袖子、拖鞋和满地水。

然后擦脚吧。

不,等等!

她在脚盆里并齐双脚,念念有词:“左脚是游游,右脚是妈妈,我看看谁站得好,谁乖就让谁先擦。”10次里有那么一两次,她会温柔地摸摸我的脸,轻叹一声说:“算了,这次算妈妈乖,让妈妈先擦吧。”

擦洗停当,收拾玩具,给外公外婆道晚安,回卧室睡觉(中间省略无数字的劝说、诱骗、威胁)。

妈呀,累了,下面我写快一点儿。

回卧室的第一件事是跳舞。 我用手机里的豆瓣电台放歌(是的,我给她放的都是我爱听的歌),她自己合着音乐跳舞。

然后,按照芭蕾老师的要求复习动作——“劈竖叉”和“趴大青蛙”。为了让游同学始终保有热情和积极性,通常是她做一遍,再教我做一遍(嗯,陪伴,有时候要用生命来冒险)。 还好我做的时候她会飞快地数到10,让我起来(“妈妈,你知道我为什么数那么快吗? 因为我怕你疼。”)。

然后讲故事。 她说3个,我说一个,然后达成协议,讲2个。

然后按摩背,然后捏手。

然后,终于躺下,讲“今天最快乐的事”。

然后是“问问题的时间”,她问我5个问题(比如,“人为什么要有鼻子啊?”“妈妈,你几岁啦?”“为什么擦PP的纸不能擦鼻涕啊?”等等),然后我得问她5个问题(我乘机打探下她最近有没有打算“跟谁结婚”,外婆又说我什么坏话了之类)。

然后,该睡了。“我要喝水。”“尿尿!”“还要喝水。”“妈妈我不想你明天上班。”“妈妈我想要一双跟乐乐一样的鞋。”“妈妈你看,爸爸又在看手机了。”“妈妈……”

“zzz……zzz……”

你们猜,是谁睡着了?

每晚下班回家到游睡着的这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就是工作日我能陪她的所有时间。 麻烦在于,这往往也是我一天中最疲惫、状态最low的时间。所以我时常会郁闷,会焦躁。 游是个敏感的小孩,她会问:“妈妈你为什么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我便老实回答:“因为我太累了。”

但是我也在努力。 在这段时间里,我努力的方向是“放下”。

放下我在一天工作中无意间积累的负能量。

放下我“还有N个方案没写完”的焦虑。

放下“你还不快睡,明天上学要迟到了”的压力。

放下“我是个妈妈,她是个小孩”而带来的莫名的“责任”。

放下“这些事儿好无聊”的念头。

放下外公外婆偶尔会投来的“你太惯她了”的目光。

放下……

我和游每天就那么3小时可以厮混,我们想干嘛就干嘛。

让孩子感受赢or准备输

翻看旧文章,读到这样的困惑:“最近我2岁的女儿喜欢在临睡前跟我和爸爸玩这样一个游戏:躺着,高高抬起双腿,看谁保持的时间长。 她一直要赢,甚至会要求我说:‘妈妈你把腿放下。’然后再自己得意地抬起双腿,开心地说:‘游游还抬着呢。’”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大部分时候我会听她的,让她赢,甚至配合夸张地做出痛苦的失败表情。 她就会非常开心。 我想,让她开心吧,这是我最愿意做的事。 不过,偶尔心里会有些不确定——这样做对吗?

现在游已经4岁半了,仍然在所有的事情上只赢不输。 哦,不对,有个大的变化——她可以接受我赢,甚至会故意为我创造赢的机会,比如,猜谜语之前先悄悄把谜底告诉我。 我想这是因为她跟我关系好。 “亲密关系让孩子更有公平心”,这是我上星期翻《西尔斯亲密育儿法》读到的。 但这是另一个话题了,今天主要是想说说孩子的输赢。

我并没有本事把这个话题说清楚。 但是我的“育儿圣经”《游戏力》里刚好有一个小的部分讲到与孩子做游戏的输赢问题,非常受用。 便一字一字敲下来,跟大家分享。

有人问一群4岁的孩子,他们是想跟同伴玩,还是想跟父母玩? 大部分的孩子选择了父母。 你很惊讶吧? 他们说:和父母一起玩,他们可以获胜,可以主导游戏。 而他们的同伴则一般不会因为实力悬殊而主动做出让步。 通过命令父母,或者在篮球场上打败他们,孩子得到了一些安全依附感的补充,他们才可以出去和同伴较量。

当游戏有输赢胜负时,很多家长都抱有磨炼孩子、让他为未来做好准备,以面对残酷竞争的想法。 竞技比赛里尤为明显,各种棋类游戏也是如此。 与母亲相比较,父亲更可能采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特别是对待儿子时。很多父亲都坚持认为,他们从来不让儿子赢,只有这样,儿子才能准备好在未来与对手竞争,那些对手是不会故意输掉比赛的。 但是,一个成年男子和一个孩子比赛并不公平吧! 所以这样做,到底在为孩子准备了什么? 世界是冷酷无情的,对吗?

不断有家长提到一个问题:“下棋时,我什么时候才不用让着孩子呢?”这是我最爱的问题之一,但是很难回答。 你想借一场简单的棋局完成许多事:你想要他享受游戏;你想要增进他的棋艺;你想要他培养一点斗志,但又不要太多;你想要他在赢的时候有风度,输的时候也有气量;你想让他知道,他的同伴不会像你这样让着他。

通常,从让他们赢开始,然后逐渐提高困难度。 你会进进退退一阵子。即使孩子已经能够公平地击败你,有时他们仍然会希望你用“特殊的规则”来玩。 有时他们希望赢,有时又希望有点儿挑战才好。 所以我想,你最好还是跟着他们走。 也许你已经过渡到公平游戏的阶段,或者已经加大了一点难度,游戏开始之后,你发现孩子的意思是想赢下这场比赛。 情况也许刚好相反,你想让一下,让孩子赢,他传递出来的信息却是想真刀真枪地杀上一回。 孩子可能不会开门见山地说,所以要准备好,注意一些暗示的信息。他可能说:“好无聊喔!”或“你刚才让我了吗?”你可以回答:“嗯,我没有尽全力玩,你想要我尽全力吗?”也可能他们对胜利得意不已,即便是你让了他。 你可以说:“我是不是应该使尽全力,不能总让你赢啊?”然后看看会如何。 如果进行得不错,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会平衡两种感受——享受胜利,即使不是完全公平,以及享受挑战,即便他们输了。

你也可能需要花些时间来注意孩子对竞争的感受。 孩子如果每次输了之后都非常生气,或者在赢的时候不可一世,那么他们在传递的信息是,他们需要大人的特殊帮助,帮助他们学会处理比赛胜负的情绪。 在那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从玩游戏,转换到“玩”这些情绪处理的主题。 例如,安排一场游戏让孩子一直赢,但是你扮演一个滑稽的痛苦失败者。 也可以先夸大自己有多么棒,然后每个动作都出错——他们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就忘记了输赢导致的尖锐感受。——摘自《游戏力》,作者:科恩 翻译:李岩

不知道你是否留意了文章里这样一句:通过赢得与父母的游戏,或者在游戏中命令他们,“孩子得到了一些安全依附感的补充,他们才可以出去和同伴较量”。 嗯,父母通过游戏,不断蓄满孩子“安全感”这个杯子中的水,孩子才能有力量走出去,面对伙伴,面对世界。 这是《游戏力》整本书始终在强调的事。 所以家庭里的游戏,主要的作用不是所谓“磨炼”,而更多是创造亲密感和补充安全感,这一点想通了,许多与“输赢”相关的困惑是不是也通了?

最最重要的:游戏的结果绝不仅仅是输赢而已,你需要帮助孩子处理的其实是情绪。 孩子需要借由这个游戏处理什么不好的情绪,获得什么好的情绪,填充什么缺失的内心感受……发现并和孩子一起解决这些问题,是父母面对的大挑战。

好妈妈的另一面

发出那篇《我和小游的睡前时光》之后,收到很多回复,大部分是:

你真有耐心。

游太幸福了,有你这样的好妈妈。向你学习。

我怎么就做不到和你一样呢?

……

这样的反馈让我忽然有些后悔,觉得不该写那样一篇文章,或者,至少说那篇文章写得很不好。

你会觉得我太矫情吧?

嗯,我的意思有两个:第一,我决不希望你看完文章之后和我比较,最糟糕的是还得出“我做的不如你”的结论。 第二,这篇文章,写的其实只是我的一面。

那么另一面呢?

我是个忙乱的上班妈妈。 孕期出了四次差(最后一次因为肚子太大,差点被拒绝登机)。 工作到预产期前一周,产假只休了

个月。 我多数的周末都只能休息一天,另一天要写稿子。

我是个过于自我的女人。 怀孕的时候始终拒绝穿防辐射围裙(公开的原因是认为没用,私下的原因是嫌太难看),也没有停止过喝咖啡的习惯(但是会选择稍显得健康点儿的拿铁并自动控制在每天一杯)。

我推崇母乳喂养,但是还是在游游11个月的时候给她断了奶。 原因是喂夜奶和频繁出差导致的睡眠不足令自己身心疲累。

我不善家务而且懒惰。 游游至今为止几乎没吃过我做的饭(记忆里曾兴致勃勃地给她煮过一次意大利面,结果她嚼不动,而我也因为遭外公外婆的“鄙视”而丧失了练习厨艺的勇气)。

我在某些方面对游过于纵容,比如我不把尿,所以游直到两岁多晚上还要穿纸尿裤。 比如她至今都赖在我们的大床上跟我睡,拼在一旁的小床形同虚设。

我内向不善交际,虽然随着游的长大一直在努力拓展我的妈妈朋友圈,但依旧没有能力像有的妈妈那样,常能召唤一大帮妈妈和孩子一起玩。

另一面也包括:

我很幸运。

我的爸爸妈妈从我怀孕起就来帮忙,5年来,他们包揽了几乎一切家务,所以我才能毫无负担的做个只负责“陪玩”的妈妈。

我的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虽然要付出熬夜和周末工作的“代价”,但我也因此可以坚持每天早上送游上幼儿园,晚上基本不在办公室加班,把游哄睡之后再继续工作。

还有游爸,他负责开车接我下班,送全家出去玩,负责陪游上芭蕾课,负责示范和陪伴游的一切需要大体力活动,也负责一半的讲故事、换衣服、收拾和清洁,所以我才可以有喘息的空间,甚至偶尔可以练练瑜伽,涂个指甲油。

另一面还包括:

我绝对是个对个人时间要求很多的人。 这种密集的陪伴如果时间很长——比如周末两天她都跟我缠在一起,我就会感觉喘不过气来,甚至觉得郁闷和焦虑。

那篇“睡前时光”其实应该加上这样一个结尾,这段,是我直接copy的自己某天发的一条朋友圈:

24小时无缝隙无停顿无喘息贴身陪伴终于可以按下暂停键。 趁小主默许(抑或是没想清楚),我把她扔给外婆,逃一般冲上楼,关上门,灭了灯,狂打了数十次“爱消除”,才长出一口气,耐心满格,耐力满格,好脾气满格。 我又变回全天下最好的妈妈了。

上萨提亚课的时候,记住了这样一句话:“父母总是会以当下之所知所能,做出对孩子最好的选择。”这句话始终是我育儿路上最熨帖的一剂安慰剂。 而我的萨提亚老师林文采说得更好:“每个妈妈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养育孩子,所以不必活在内疚里。 你越内疚,越难拿捏养育孩子的分寸……”

最后又说回“放下”——放下“做个好妈妈”的期待,只做自己,只享受当下,若说要有所期待,那么,我期待的是“成长”——我正在逐渐成长为一个比昨天更好的人。

照书养?照猪养?

常常有人找我推荐育儿书。 对我来说,这是个难题。 我算是个爱读书的人,但是,第一,真正意义上的育儿书,我读得不多。 第二,那些在封面上就印着:“培养天才”、“聪明”、“好妈妈”,或者“速成”、“捷径”之类的书,我从内心是很排斥的。

那么,我读什么书?

在某一期的杂志卷首语里曾经写到过:

第一千次,又有人找我推荐“最有帮助的育儿书”。 我深吸一口气,再次小心翼翼地写下:《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有一天啊,宝宝》(蔡康永)。 再想一想,又加上一个——《游戏力》(劳伦斯·科恩著,李岩译)。

前两本我读过数次。 关于怎么做妈妈,它们不提供秘籍和捷径,却在每一遍的阅读里帮我慢慢调整自己的态度、立场和观念,陪我重新学习爱和感受被爱。

第三本则是最近半年一直在读。 读得很慢,有时候对一句话会反复读很多次。 比如,这句:“孩子不断需要关爱和照顾,就像有一个杯子,不断需要蓄水。 不断蓄满孩子的杯子,是亲子联结的根本。 它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需要不停添加,要坚持多年,表现在细微的日常互动中。”

是的,我的书架上也有一本《育儿百科》这样的书。 实用。 有一本在需要的时候备查,很方便。 但我总是更愿意推荐这几本不那么“解决问题”的书,它们提供的能量,缓慢但持久,不救急却全效。 这种能量,也许可以称为“智慧”。

做妈妈的时间越长,越发觉得所谓“育儿”的过程其实更是妈妈(也包括爸爸)自我修行的过程。 每一件与孩子相关的大事小情,背后都是父母自己的脾气性格,修养和品位,再结合对孩子的判断而做出的选择。

比如,选择纸尿裤还是布尿布? 在“好或坏”,“是否健康”的争辩之中,其实很难忽略的还有父母对家里整洁状况的接受度,对“大小便”的态度和对孩子自理能力的期望值。 发烧到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 在考察妈妈的健康知识的同时,也在考验心理承受力。 还有,所有和营养饮食相关的问题,几乎都牵涉一个家庭的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

我常常说:“成长没有捷径,有许多经历不可跳过,有许多经验必须孩子自己才能获得。”同样,我相信,做好父母也没有捷径。 别指望哪本书里有秘钥,也别尝试复制什么人的模式,虎妈、狼爸或者其他人,即便他们的方式有效,也未必适合我们的孩子,即便适合,你我也未必做得到。

育儿,是一种简单又丰富的智慧,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缝隙。 它来自母亲的本能,来自我们对自己的态度,来自不同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方式。 它以最微妙也最难抗拒的方式决定了我们牵孩子的手走上哪条路,或者,放开他的手让他走自己的路。

我的朋友兰海曾写过这样的话:“教育者需要多看‘非教育’的书籍,获取更广博的信息。 只有自己丰富了,才能让孩子从自己的身上感受更多;教育者需要看‘心理学’的书籍,但不能只看或者唯信其内容,而是需要多接触孩子,多看电视电影多角度地体会各种人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和父母。 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应该是道在前,术在后。”

很赞同这个观点,她说的是做教育的人,但对父母们同样适用。 “教育”的功课,父母的功课,更多还是在于令自己的内心逐渐博大从容,眼光更加高远敏锐。 方法或技巧也许能救一时之急,但不能解长远之惑。

最后,再分享曾为我最爱的一本“育儿书”——蔡康永的《有一天啊,宝宝》写的小书评:

这本书的作者,并未为人父母。 而遇见这本书时,我也还不是妈妈。书的封面上印了一段话:“亲爱的宝宝,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你感觉到风时,风才在吹,你把宇宙放在你心里,宇宙才存在。”

立刻觉得,这也是将来我想要告诉我孩子的话。

这本书我其实从未看完,它总放在书架最容易被拿到的那一层,在每一个小空闲里拿起来,随便翻开,乱读一段,安静、温暖和机智,足够我会心微笑。

因为这本书,在真正做了妈妈之后,我一直在尝试放弃“指导”,学习“陪伴”,以谦卑的态度重新成长。 这本书,有我非常欣赏的“父母之道”,如它的序里所说:“宝宝啊,我只是比你早到而已,我也会比你早走。 我趁着比你早到的这些时间,提醒你一些人生不宜错过的事,以及另一些,最好是错过的事。”

我还想补一句:宝宝啊,我说的这一切,仅供你参考。《游戏力》的译者李岩老师一直致力于这本书及其理念的推广,去年他将这本书集合自己及周围妈妈的经历改编成了一套图画书:《天天游戏力》。 如果你也更喜欢读图,可以先看这套书,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看。 注意:书中李岩专门写的那薄薄的一本“给父母的话”一定要读哦。

小游的芭蕾课

昨天被依依的妈妈在QQ上纠缠了一上午,不停地说要不要给依依报跳舞班的事。 基本上就是依依小朋友上了两节公开课就不肯去了。 同去的另外两个小朋友,虽然也表现出不情愿,但是他们的妈妈仍然给报了名。 依依的妈妈就开始纠结:她不想逼着孩子学,希望孩子开开心心的。 可是大家都说学舞蹈哪有那么开心的,肯定得吃苦,但是孩子将来会尝到甜头的。

我最怕别人拿孩子的“将来”跟我讲理,我连当下都不怎么确定,将来? 谁能保证? 当然,依依的妈妈是个很聪明的小妞,她纠缠我其实不为了答案,就是为了有个树洞可以絮叨,说完了,她自己就找到路了。

但是我回答不了她的问题,还是有些惭愧,于是去翻我的旧笔记——我都快忘了游游刚开始学芭蕾的事了。

借这个机会,写个总结吧。

游上第一堂芭蕾课的时候是2岁9个月,是班上大概七八个女孩里最小的。

我相信游会喜欢芭蕾,是因为我深深了解她对粉红色蓬蓬纱裙的迷恋。而决定报那个课,首先是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那个机构的一个负责人,聊天时发现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有共识,尤其是对孩子的态度和育儿观。 其次是芭蕾课是孩子独立上课,不能家长陪的,我希望这种体验能成为半年后她上幼儿园的一个良好铺垫。 否则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小游一下子被扔到幼儿园去,后果真是……再次,老师在给我介绍他们的课程的时候只字未提什么技巧提升或者考级之类,只强调,他们会想办法为孩子提供各种演出的机会。我虽然一直也标榜自己可以接纳游的内向胆小,但也不能免俗地希望多给她一些锻炼胆量和“见世面”的机会,所以,这个也吸引了我。

下面是我在微博上对她最初的芭蕾课的记录:

第一堂课,兴奋。 但是坚决拒绝我离开教室。 我跟老师商量:让我陪几节课,如果一直不能适应,我们就放弃。 那堂课,她有2/3的时间抓着我的手指。 但是在回家路上问她:下周来吗? 答:来!

第二堂课,会给老师表演“花篮”pose了,但始终要拉着我的手。 后来我说:咱们这样拉着,会影响别人上课。 所以如果你拉着我的手,那么我们就在旁边坐着看。 如果你想跳,就要自己去。 游好几次放开我的手走出去,但半途又回来了。 嗯。 我耐心等她肯自己走出去那天。

第三堂课,她终于不再拉着我的手,可以自己跟着老师跳舞了。 我在一旁的凳子上坐着,她每跳一段还是会回来,在我身边磨蹭会儿,又跑向老师。 不由得又想起《游戏力》里的话:孩子的内心,就像一个需要不断蓄水的杯子,需要不断添加,才获得足够的心理营养。 加油,我和游!

这样拉扯了一个月,我可以坐在教室角落看她了(真的要感谢老师破例让我陪她那么久。 我想我一定也给老师造成了各种不方便。 后来我想过,如果老师不让陪怎么办? 嗯。 那我就决定放弃了。 我从不愿意在这些方面逼游游)。 然后我的位置逐渐退到门边,然后退到门外,答应隔着玻璃看她,并且保证她每一次张望都能看到我的眼睛。

后来我还写过:

游的芭蕾课后加了一节唱歌课,其实就是为圣诞演出学唱《雪绒花》。换了老师换了教室,游坚决拒绝加入,但又不肯离开。 于是我搂着她坐在教室门口看。 每个人都问:怎么不进去啊? 我都笑笑回答:她愿意在门口。真不知道我会要陪游坐多少次门口,提醒自己耐心且甘心,不管她是否终有愿意坐进教室里那天。

然后:

激动人心的第一次登台演出的机会到来了。 认真排练,开心准备衣服,美美地化了妆,到最后一分钟,游坚决不肯上台。 我们只好跟老师再三抱歉,带着她离开。 因为有了这样的“经验”,到了幼儿园联欢的时候,游答应和爸爸合唱。 给老师报节目时游爸写道:“我们一直鼓励游参加这次演出,这对她的自信是个很好的挑战。 但以我们对她的了解,不排除她临时放弃的可能。 因此我自己也准备了一个独唱,做备用方案。”

嗯,养一个这样的小孩,我们永远要做最积极的努力,但也准备好接受各种可能的胸怀。

再后来:

游上芭蕾课差不多一年半了吧。 我不在乎她腿伸得直不直,腰下得好不好,我们也常因为有“比跳舞更重要的事(比如去公园野餐)”而逃课。 而且小游至今也不肯参加演出。 但看到老师给我留言说“游游现在能给新来的小朋友做示范了,比以前勇敢了很多”时,还是差点泪奔了,给了游一个大大的拥抱!

再再后来:

今天,4岁半的游游小朋友第一次登台演出。 这不是什么伟大了不得的成绩。 只是去年差不多的时间,她换好衣服化好妆,然后坚定地退缩了。所以我只是想提醒自己,成长,很多时候就需要的是耐心而非——催化剂。

我觉得我又写“跑”了。 其实依依的妈妈问我的正经问题是:兴趣班要不要跟着孩子的兴趣走? 如果孩子不想学,父母要不要勉强孩子学? 这两个问题延伸开又变成:是不是孩子不愿意做的事就可以不做? 那他要不愿意上学呢?

这问题好复杂。

首先,幼儿园还是要上的。 学也是要上的。 因为咱这样的普通人家,大概还得走寻常人的路。 但就因为有了这样的“必须”,其他事情上,我更愿意“随意”一些。

这么回答吧:在游小一些的时候,4岁以前吧,我觉得一切事情都是开心最重要。 就算是报了兴趣班,若有更开心的事,比如旅行,比如去公园疯跑,我们会毫不犹豫地逃课。 我还觉得喜欢最重要,孩子得先喜欢,才有学的动力。 以芭蕾为例,他们先跟着音乐跑跑跳跳,把动作都编成模仿小动物玩耍,而并不太在意技巧是否到位,这种教法,有家长不满,认为“啥也学不到”。 但我是很喜欢的。 我同时也觉得,游之所以一直喜欢跳舞,是因为她从舞蹈中得到的快乐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被保护而不是扼杀了。

她现在快5岁了,我的重点略有转移。 首先是开始强调坚持了,尽量不缺课。 老师也开始有了技巧练习的要求,我也会每晚睡前要求她练一遍——甚至不惜豁出我的老骨头陪她练。 因为我觉得她的心里也开始有“我想跳得好一些”的需求了。 但是,我也没有很严厉,实在不想跳了,或者不愿意练规定动作,想随便跳,我一般也随她。

老师曾劝我给游升一个班,因为觉得以她的程度,现在这个班有点“浪费”了。 可升班意味着周末也得不到7点起来去上课,我犹豫再三放弃了。

睡觉更重要,我觉得。

学芭蕾两年了。 游始终是个爱跳舞的小孩。 随便一段音乐她就能够恣意旋转和蹦跳。 我觉得,这个结果对我而言,足够了。

至于未来怎样,我还是觉得,慢慢走走再看吧。

如果一定要问未来,推荐你看篇《陈美的反叛》。 曾经红极一时的华裔小提琴演奏家陈美前不久以滑雪运动员的身份代表泰国参加了索契冬奥会。对她的成长路,你怎么看?

来吧小屁孩,我们谈谈人生

“妈妈,今天涵涵叫我屁游。”“哦,那你说什么?”“我告诉老师。”“老师说什么?”“老师没听见。”“然后呢?”“我就不理他!”“嗯,我觉得这也是好办法。 今天你叫爸爸臭大屁了吗?”“叫了。”“爸爸有没有不理你?”“没,妈妈。 我困了,睡吧。”二“妈妈,木木说她不是我的好朋友。”“哦。”“她还说要把我扔到外面去。”“是嘛?!”“外婆说让我告诉老师。”“你告诉了吗?”“没。”“我觉得你不一定要告诉老师。 你问木木,你抱得动我吗?”“嗯,她抱不动。”“对啊,你都104厘米高了,她怎么有力气把你扔出去?”(游立刻兴奋了,爬起来大喊):“妈妈! 你看我高不高!”三“妈妈,我不喜欢小朋友看我的书,我把《大卫不可以》还有我的小书还有小领子(一小块布,是游游的安慰物)一起坐在屁股下面,他们就看不着了。”“你为啥不给人家看呢?”“他们淘气。”“哦,好吧。 反正是你的书,你有权决定给不给别人看。 妈妈支持你。”

谢谢你有耐心看完我和游的这些絮絮叨叨,它们大半发生在我们睡前的闲聊,我猜,你和你的孩子之间一定也有数不清的类似的对话。

很多年前,我还只是育儿杂志的编辑,并没有做妈妈。 我成天泡在育儿论坛上。 有一阵子论坛上特别火的一个话题是“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一个妈妈发帖求助,说自己的孩子在外面玩的时候总被别的孩子欺负,怎么办呢? 有很多妈妈支招,说让他打回去啊! 也有更多的妈妈诉苦:对啊对啊,我们家也有这样一个受气包小孩,怎么办啊? 然后,就有人发了一篇特震撼的帖子——别管他们。

嗯,那大概是10年前了,“孩子间的纠纷让孩子自己解决”还是非常非常新的育儿观念,所以那个帖子掷地有声,一下令我有豁然开朗之感。 后来跟发帖的妈妈聊天,她继续跟我分析——除了大人不要介入孩子的矛盾之外,她说,那些非常紧张,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被欺负”的妈妈,“往往自己从小就是懦弱,总被欺负而不敢反抗的,所以她们才那么担心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并且内心暗暗希望自己孩子能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打回去”。

嗯,嗯,嗯,我听的不停点头,分析得太有道理了。

很多年之后,我做了妈妈。 忽然发现,当孩子告诉你“妈妈,谁谁谁欺负我”的时候,怎么回答,真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首先,其实很难克制得住让孩子“打回去”的冲动,甚至恨不得“我帮你打回去”,想想孩子居然被人欺负,是个妈妈就会心疼。 其次,我后来冷静地想过,那些能轻松说出“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解决”的妈妈,多数自己的孩子在社交圈里是强势的,所以她们难免有点说话不腰疼。

不过我还是赞同“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解决”的,而且这个部分并不是我今天要说的主题。 我要说的是后一半——

我想说,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下意识的第一反应非常有趣,往往能够真实的反映我们自己的儿童观、价值观,以及深藏不露的对待自己的态度。所以,在跟孩子的交谈过程中,若能有洞察,其实是一个绝好的了解自己的机会。

当孩子说“妈妈,谁谁欺负我”。

你怎么回答?“打回去!”

你信奉什么? 你认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吗? 你相信“以牙还牙”是解决人际矛盾的合适的方法吗?

你担心什么? 你担心“若不反抗就永远会被欺负”吗? 你担心孩子太过胆小和软弱吗?

又或者,在你内心深处,的确藏着对自己的“胆小懦弱”的厌恶。“告诉老师!”

你信奉什么?

你相信公平、正义和规则? 你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在大环境中得到适合的对待?

你担心什么?

你担心反抗没有用,甚至会招致更多祸事? 你担心孩子会形成“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习惯?“别理他,惹不起躲得起!”

你担心什么? 你又相信什么?

另外,我也还想问问,你的孩子,通常在人际交往中是恃强的一方,还是示弱的一方? 你自己呢? 在社交圈里,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你和孩子的社交表现,符合你内心的期待吗?

孩子是一面镜子,让我们能照见自己的内心。 这句话,我深以为然。

游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班里常常放“黑猫警长”给他们看。 她回来开心地跟我学黑猫警长拿枪瞄准的姿势,学得惟妙惟肖。 每当这样的时候,我心里就莫名其妙的很不舒服,但是找不到这种不舒服的根源。

后来有一次去上苏小妹老师的课,她提到在育儿过程中很多做法或者选择“其实没有对错,往往只是不同父母因为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比如,苏小妹老师说,在她的家里,从不允许孩子玩枪,任何形式的玩具枪都不允许。 一起听课的一位妈妈当下就着了急,慌乱地说“那,就那种小水枪也不行吗?”苏老师笑了:“在我的家不行。 但这只是我的规矩。”

我明白了她的意思,也为我对黑猫警长的不舒服找到了根源。

我跟游谈过一次:“妈妈很不喜欢开枪把人打死了这样的事。”“可是,打死的是坏人。”“小妞你知道吗,死是很严重很严重的事。 死了,这个人就没有了,消失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我们就失去这个人了。”“所以,即便是坏人,妈妈也觉得不该打死,我们可以找到别的惩罚他的方法。”

我不确定游明白了多少,对于黑猫警长以及其他类似事情的态度,也见仁见智。 但我愿意用这个机会,了解自己对待生命的态度,并且将这样的态度与游分享。

还有一个常见的话题是:“妈妈你为什么上班?”

你怎么回答?

脱口而出的答案里一定隐隐透露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并且要记住,在与孩子的对谈中,你也在把这样的态度传递给他。

所以,我绝少简单地告诉游“妈妈上班是要挣钱给你买玩具”这样的话。 我一定会唠唠叨叨地说一大篇话:“妈妈工作是因为有些事必须要妈妈去完成。 要不然我们就出不了杂志了,其他小朋友的妈妈就没有杂志看了。”

我还会给她举例: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其他人的工作,比如,商场得有售货员阿姨上班,咱们才能买衣服(有一次游回答:没有售货员不是更方便,咱们去拿了就走了)。 地铁得有司机开车我们才能去想去的地方。

嗯,是的。 我算是个幸运的人,我的工作绝不仅仅是挣钱那么简单。我也希望游的将来可以从她的工作里获得责任感、成就感和丰富的内心。

还有前两天在这个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有妈妈发消息来说:“我很担心孩子不肯跟别人分享玩具。”

我很想追问她:“你为什么觉得分享很重要? 你为什么希望孩子愿意分享? 你觉得分享可以帮助他更容易被接纳吗? 你担心他不被接纳吗? 你担心别人会认为孩子‘小气’吗? 又或者,再暗黑一点——你担心会被别人认为没有能力教会孩子分享吗?”

最后,分享还是在苏小妹老师课上的一道题,大意是:孩子想把手伸到鱼缸里去抓鱼,你会什么时候叫停?

A  一开始就叫停。

B  让孩子搅和一会儿水,当发现他真的开始试图抓鱼的时候叫停。C  发现孩子弄湿了衣服就叫停。

D 不会叫停。

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对错。 你的选择来自你的态度和价值观。

我选A,我觉得鱼也有舒适生活的权利,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孩子都不应该去打扰。

有妈妈选B,因为她觉得孩子自由探索的权利最重要。

有妈妈选C,因为她觉得孩子的健康和舒适最重要。

有妈妈选D,因为她觉得孩子的自由和快乐最重要。

你呢?

这就是我吧

在做妈妈之前,我已经做了差不多九年的育儿杂志编辑,而当我发现自己怀孕了的时候,曾经在博客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我从来也不相信,像我这样一个稀里糊涂、生活能力差、内心脆弱、对未来从来没有规划的人,怎么有能力为另一个人负责? 怎么可能?

但是,他/她还是要来了。 也不知道是情愿还是不情愿。

不过我已经渐渐想明白,既然来了,就跟着一起混吧。 一起学习、一起努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人生漫长又未知,还真的不好说,他/她和我,将谁教会谁更多,谁帮助谁更多,谁背负了谁的责任。”

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来,对于“妈妈”这个角色,我一直怀抱着“战战兢兢”的态度。 大概也因为期待被放得很低,成长的空间就变得很广大,而最大的进步,我觉得,是对自己的“接纳”。“接纳”这个词儿近几年十分流行,成为各种“鸡汤”的主料。 但对我而言,这是一个从心里开出花来的过程,每一个花瓣的打开,都带着战栗的痛,却也释放出不可抵挡的美好。 我常常说,看见游,就像看见我自己。

我写过这样的笔记:

我常常在游的眼睛里,看到小时候的我自己。

在三十多年时光的尘烟后面,那个小姑娘躲在喧嚣里做着白日梦。

她永远不知道怎么开口跟不认识的人打招呼。 她常常在热闹的时候觉得紧张。 她有柔顺的眉眼,却始终竖着一根倔强的刺。 她不喜欢争执,习惯性地选择沉默,却常常在心里大声歌唱。

她看见我,匆忙地低下头,咬着手指。

我蹲下来,张开双臂,安静地等待。

如果她来,我会给她一个大大的,温热的拥抱。

这是我小时候一直想要的。

如果她不来,我会一直等在这里。

这是我一直会做的。

哎呀,说得快比正文还长了。 我其实无非是想说——接纳,就是对自己最大的爱吧。

对孩子也是。

半年前接受过一次采访,主题大概就是关于怎么做个好妈妈之类的。 因为自己也常常要采访别人,所以,每次答应了“被采访”,我都会尽力配合。 尽管如此,那次采访还是进行得很不顺利。

对方希望我谈谈对孩子的期望,我吭哧半天,只说:少生病吧。 然后问到给其他妈妈的建议,我似乎也没给出像样的“经典语录”。 最后一个部分关于平衡家庭和工作,我沉默很久,对电话那头说:其实,我从来也没有平衡好过家庭与工作。 我的状态,更准确的形容是——挣扎。

那个可怜的记者,最后是靠读我的微博和博客完成了采访文章。 她问我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是一个育儿杂志的主编,在很多妈妈看来是专家型的人物,为什么在你文字里,写最多的是矛盾、纠结、思考、甚至无奈和无助?”

我答:“因为,这个,就是我啊。”

我对情绪和感受有比许多人多很多倍的敏感。 这种敏感令我太容易吸收周围人的情绪,尤其是我关切的人。 我的心理学老师说:敏感的人会看到更多美好的风景。 我同意。 但不得不承认,这种敏感和对情绪的吸收,也容易让我背负很重的心理负担。

我有不能自制的完美主义倾向。 小小的纰漏,往往能让我自责很久。

我偏“讨好型人格”,很难拒绝。 说“不”对我而言是天大的难事。勉力开口,也常常难过很久。

可以想象到吧,当这样的我做了妈妈,在女儿、老公、父母的包围圈里,在工作、生活、自己的旋涡中,会是怎样的状态?

但是,这个,就是我啊。

我用了很多年的时间慢慢了解自己,女儿的出生,像增加了一面镜子,加速了这样的了解。 我在工作中的学习、吸收、思考陪伴着这样的了解。将这些了解记录下来,就成了我的卷首、我的微博,以及许多长长短短的感慨、牢骚,还有求助。

而最应该感谢我的女儿和我的工作的是——他们帮助我接受了这样的自己。 我可能苦恼,但从不羞愧。 我常有无力感,但很少自责。 偶尔的,我会陷入崩溃的境地,但会清醒地,奋力自救和求助。

这次的话题,是“爱自己”。 我想,爱的开始,是“接纳”吧。 与心里的自己时时相望,相视而笑。 也愿意介绍你们认识这样的我自己。

这也是爱吧。

小朋友的百科类书(一)

我总是不可抑制地给游买各种常识、科学、自然、虫鸟、地理甚至工程之类的书,这似乎不太像一个女孩的妈妈干的事。 细究原因,都说父母总想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未能完成的梦想,我觉得我也未能免俗。

我是地地道道的“那种”文科生,“那种”的意思是——我记得小学二年级就被数学老师定性为“偏科”而遭全班同学鄙视。 我记得童年胆小又孤独,非常想要一只蝴蝶又不敢抓,那种渴望现在还偶尔在心头冒一下。 我记得父亲给过我“心灵手不巧”的评语,我虽耿耿于怀,却也无力反驳。 我不辩方向,难分左右,走路时常磕磕碰碰,大学时候和某人第一次约了打网球,就当众摔了个……那啥。

所以,虽然努力要做一个心态开放,目光长远的妈妈,我对游也暗暗存着很多期望。

相对于头脑聪明,我更希望她身体灵活;相对于学得多,我更愿意她看得多;相对于气质优雅,我更在意她个性独立;相对于芭蕾舞,我其实更想让她学网球;相对于英语课,我更想给她报个乐高班。

是,我默默地希望她能成为一个坚韧、见多识广、大方、勇敢,能轻松地独立生活、继而拥有自由的灵魂的女子。 当然,鉴于我想做个心态开放,目光长远的妈妈,所以只能把这些期待默默放在心里,任她迷恋粉色指甲油和粉色芭蕾裙、任她梦想做公主,给所有的娃娃都画上蝴蝶结。

我所能做的,就是给她买了好多百科类的书。

第一套是《第一次发现》。

这是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屯的书了。 先抄一段网上的图书简介。《第一次发现》丛书是法国国宝级儿童科普经典,最早由法国咖利马少儿出版社编写出版,自1989年至今总计已出版了200多种,被译成28种语言,畅销20年,全球销量突破5000万册。《第一次发现》丛书为2~8岁的儿童展示了一个神奇的科普世界,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受到全世界儿童的喜爱。

中文简体字版《第一次发现》丛书从法文版中精选适合中国儿童阅读的100种图书,分为“透视眼”系列(72种)、“手电筒”系列(18种)、“放大镜”系列(10种)三个系列出版。 “透视眼”系列按内容又分为概念类、动物类、植物类、技术类、天文地理类、人体类、场所类7个子系列。

我给游屯的是全套72本“透视眼”系列(72本耶! 大肚婆的购买力和勇气真是不可小觑)。 然后,这套书游从差不多两岁开始看,一直看到现在。

什么叫“透视眼”? 再抄一段网上的介绍:

这是一套运用解剖学原理、采用透明胶片双面绘画印刷的创新童书,在“透视眼”系列中,前一页是孩子平常用眼睛所见的现象,翻过透明胶片后,则是表象下的事物演变过程。

而我更欣赏这套书的是:

开本大小合适,厚薄合适,细致地切了完美的圆角,小手握起来不费力气也安全。

印刷非常精美,对各种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有逼真的还原力(话说我始终觉得15厘米见方的简装切圆角,大概30多页的小书是儿童绘本最适宜的样子,对图与文都有妥贴的空间可以安置,孩子们又完全hold住,可以轻松地拿到这里那里,捧在眼前或放在膝上。 你们或者你们家的小朋友有过被重量级精装书砸伤的经历没)。

透明胶片的确是一大特色,有点像“翻翻书”产生的乐趣——哇! 居然变这样了! 小的时候不明就里,只觉得一翻就翻出个新世界,乐不可支,再大些就可以真的带着发现和寻找的目光去看了。

小的时候完全可以把这书只当作“小小孩认物”书(而且比大多数“认物书”精美得多),挑其中比较接近日常生活的来看,比如“四季”、“形状”、“好吃的水果”,随着孩子的长大再逐渐扩大到“热带植物”、“甜甜的糖”,然后是“火山”之类。

带游出门,随手抓几本“第一次发现”,就足够打发车上、路上以及各种等待的时间了,还不增加负担。

大孩子的父母,可以尝试“手电筒”和“放大镜”系列了。 这也是我近期的wish list上的书。

第二套是《新概念幼儿情景认知绘本》。

这套《新概念幼儿情景认知绘本》是游的藏书中比较特别的一套。 我买的一共四册,分别是《一天中的城市》《一天中的火车站》《一年中的农场》和《一年中的建筑工地》,刚才在网上搜图的时候看到似乎还有别的。

我本来不太喜欢过于强调“认知”的书,风格上也更倾向手绘的绘本。但这套明显是电子绘图(专业词儿应该不这么叫)的“认知绘本”却破例深得我们母女的喜爱。

从标题已经可以了解内容了。 基本每页是一个场景。

以《一天中的城市》为例,每页表现的是从早6点到晚12点,在同一个地点,以同样视角看到的不同时间点的不同场景。 比如早晨6点,一对夫妻准备起床,冷清的街道上清洁工在打扫,刷夜的人才打算归家,加班的人疲惫地伸着懒腰……而到上午8点,夫妻二人准备上班了,街道繁忙,人群步履匆匆,两辆车撞了,一片混乱……

每页都能看到因为时间变化带来的光影变化,同一角色不同的生活内容,不同人不同生活轨迹。 每页都有小挑战,让孩子寻找一些小物品,比如,一个废弃的垃圾桶,一个正准备行窃的小偷……

起初我并不认为游会喜欢这套书,因为场景很复杂,描写的生活很复杂,而且明显是西方的生活场面,有强烈的距离感。 但是从两岁半左右到目前为止,每本书游都要求我们讲过无数遍。 刚开始是“讲”,后来就是陪她一起看了。 她会趴在书上,对一个个细节指指戳戳,乐在其中。 她也因此学会了比如,“窃贼”、“剧院”、“考古学家”、“情侣”之类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太有机会教她的词。

还有,我这个文字控有必要说说这套书的文字。 翻译得很好,并没有为了照顾孩子的感受特别使用简单的词,但文字流畅舒服,虽然内容很西方,但文字却几乎没有翻译的痕迹。 我喜欢用平淡的声调静静地读给游听,感觉像在为一部精美的纪录片配解说词,真是美好的阅读感受。

小朋友的百科类书(二)

问:“看你天天乱忙,这么些‘游记’是在啥时候写的呀?”

答:“在工作最郁闷的时候写的呀。 比如,跟客户‘吵完架’以后,方案写不出的时候,想不出好标题的时候,稿子不知道朝哪个方向改的时候……这样的时候,我就放下那一大团烦恼,打开电脑上这个叫‘游记’的文件夹,随手写一段。 写那么一段,就开心了很多。”

前天某人出长差回来,带游出去玩的路上,我絮絮叨叨地跟他讲述这一周我的各种遭遇和办公室的大小事情。 晚上睡前游忽然问我:“妈妈,你明天还上班吗?”“当然上啦。”我奇怪她为什么这么问。 她说:“你整天上班跟人吵架,怎么还会喜欢上班啊?”

天呀,居然给小朋友造成了这样的印象,我赶紧搂着她解释:所谓“吵架”,其实就是各种讨论和争执,而且,除了这个,妈妈上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做呢。

嗯哪,我还是爱我的工作的(虽然有诸多烦恼),而且随着年纪渐老,开始学会调整心态,自我安慰,并且有意在工作内外寻找一些真心热爱的乐趣。 有的时候我也会想,到底有没有人是那么全心全意地爱自己的工作,能够对工作专注,投入,反过来也能从工作中不停止地吸取力量和营养?

有吗?

也许,今天要写的熊田千佳慕老先生就是这样吧。

差点忘了,这篇文章是“小朋友的百科类书”系列文章的第二篇。

这篇,只推荐一套书,熊田千佳慕的《彩绘法布尔昆虫记》。

介绍书之前,想请大家和我一起读千佳慕老先生为这套书写的后序,题目叫《一封致歉信》(有删节)。

真是让大家久等了。

就在我完成了《彩绘法布尔昆虫记》第5册中的《蟋蟀》和《白额螽斯》两幅画稿时,又接到了《蜜蜂玛雅的冒险》这本书的绘制工作,这便花费了我五年的时间。

而且,在此期间,作为一家支柱的我的妻子因脑梗塞倒下了。 我的工作、生活便全部陷入混乱中。 为了妻子,我们搬离了住了六十年的家,不得不和这个附着我身心的热土告别,再也不能在那个破旧的画室里工作了。

对我来说,绘制《彩绘法布尔昆虫记》是我的天职,不是“当然的作品”。 如果身心得不到充实,我就无法完成这些作品。 既然无法在安定的环境里作画,我就干脆停手不干了。

妻子病倒与老房子的搬迁对我打击很大,所有的工作都停了下来,我完全六神无主。

受到种种困难的拖累,在我伤痕累累的心上,替我点亮一盏灯的人,还是法布尔先生。

不能无休止地消沉下去,我必须尽早完成这些作品。 这个想法,让我醒了过来。 无论如何,我得努力报答它。 于是,我克服了身边的困难和障碍,开始奋笔疾书。

不久,奇迹出现了。 因搬家不知去向的米歇尔·波拉先生的标本跑了出来。 那是十几年前,我为绘制《彩绘法布尔昆虫记》而收藏的标本。 还有,奥本大三郎先生曾为杂志书写的文章《我的倔强》也再一次提醒了我。

……

另外,2009年日本新闻社将主办我的作品在全日本的巡回展,其中包括《彩绘法布尔昆虫记》的原稿。 巡回展将从东京银座的松屋出发,届时,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我已经97岁了,希望大家也多加保重!——千佳慕

看完这封“道歉信”,我们再来读读这套书里的文字。

夏至到了,

炙热的太阳

照射着坚实的小路。

路面上的小洞破裂了,

蝉闪亮登场!

它度过漫长的阴暗生活,来到了阳光灿烂的世界。清晨,蝉的蜕变开始了。……

循香而至

当菜粉蝶还是菜青虫时,它被当作害虫

遭受人类的灭杀。

等它变成蝴蝶

翩翩起舞时,

人们不禁欢呼:“春来! 春来!”

临睡前,小游倚在我的怀里,我们一起看这些图,读这些文字(如果可以,我也真想为你们读一段,游说我读故事的声音很好听)。

在这一段时间里,似有微风掠过心头、面上,将这一日的蒙尘不露痕迹地拂去,你的眼睛变得明亮起来,你的心开始明澈起来,你的感觉开始灵动起来……我描述不出这样一种美好,就是那么干干净净,明明白白,有一种让一切静下来的力量。

不过,初识这套书,小游被吓了一跳。 大开本的图片既有极富艺术感的细腻丰富,也有如高清照片般的逼真,这样的图片美得“霸道”,有些咄咄逼人的感觉。 那时候游好像还不到三岁,摇着头说“不要看,有点害怕”。

一年之后再拿出来,它成了我们最爱的昆虫书。

我曾经在小游睡着之后长久地凝视这本书里的图画。 可以看得到树叶上每个各不相同的褶皱,颜色的渐变,明暗的转换,可以看到蝶翅上密密的绒毛,金龟子背甲上反射的阳光,可以触摸到花儿盛放时柔软又坚定的力量,还有腐叶残留的筋脉,泥土丰饶的质感,屎壳郎推动粪球时骄傲的眼神。

我暗自惊叹,是什么人,需要付出怎样的时间精力以及无比的专注和投入,需要怎样的执着与爱才能够有这样的作品。

于是我到处查找作者资料,资料不多,只知道老先生60岁开始创作“法布尔昆虫记”系列,获奖无数。 87岁时在日本出版《彩绘法布尔昆虫记》。他视为《法布尔昆虫记》绘画为自己毕生的事业,是身心俱疲时的力量源泉。 2009年,老先生去世,享年98岁。

游的绘本里大概1/3是日本绘本。 我常常感叹,日本人的民族性中有一些非常特别的部分,他们容易往极致和纯粹里去走,呈现出来的状态或为人诟病,或令人叹服。 但反映到绘本创作里,往往就产生了一种纯然之美。无目的,无功利心,不刻意营造什么,也不考虑获得,甚至,我会觉得,他们也不过多去照顾读者的需求与感受。 他们的创造,从心里出来,只因为爱,只因为感动,只因为“我喜欢”,或者只因为快乐(以后一定还要专门推荐“圆白菜小弟”系列)。

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在文章的开头贴上千佳慕老先生的“道歉信”,你可以读到老先生对他的“天职”的忠诚与投入,读到他专注纯粹的爱。

我猜,在他一笔一笔地画出在黑夜里勇敢飞行的大孔雀蛾舒展的双翅时,内心一定寂然无声,他大概只有一个念头:我把我最爱的画给你看。

给孩子的书,给孩子的任何,有这样的心,多好!

我不知道游今后有多少机会与大孔雀蛾、圣金龟和云斑车蝗们面对面,但我很希望她能记得千佳慕老先生的这句话:“花和虫,不想明天的事,也不为昨日的事后悔,认真地过今天的生活。

我也要和虫和花一样,每一天都认真地活着。”

最典型亲子冲突(一个郁闷早晨的自省)

清明假期结束。 这是小游外公外婆回老家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前一晚,我已经收拾好了她的小书包,填写完了家园联系册,确认了早餐还有面包吃。 然后收拾好了我自己上班用的包,想好了穿什么衣服。嗯,一切顺利。

唯一偏离了计划的是又睡晚了,因为哄睡了小游,洗了澡,再弄完上面这些七七八八就11点多了,我又不甘心这个夜晚就这么交代了,于是想等着看新一集的“the Good Wife”,但是该死字幕组迟迟不更新,于是又耗到了12点多。

第二天一早,游爸叫醒我的时候第一句话是:“快起来,晚了。”

游爸忘了把闹钟调回来了。 我比预计晚了20分钟起床。

我立刻跳起来洗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