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雄关要塞(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7 12:44:03

点击下载

作者:李姗姗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南北雄关要塞

南北雄关要塞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

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从来就蕴含着深刻的发展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把我们人类看作自然世界的和谐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我们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大力弘扬,我们要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我们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想。

因此,美丽中国不仅表现在江山如此多娇方面,更表现在丰富的大美文化内涵方面。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大地之魂,二者完美地结合,铸就了真正的美丽中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最辉煌最灿烂的中华文明。

五千年来,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广博性,并充分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神奇的文化奇观。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根和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总之,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宏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与文化风采,让美丽中国更加辉煌出彩。

为此,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丛书。主要包括万里锦绣河山、悠久文明历史、独特地域风采、深厚建筑古蕴、名胜古迹奇观、珍贵物宝天华、博大精深汉语、千秋辉煌美术、绝美歌舞戏剧、淳朴民风习俗等,充分显示了美丽中国的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丛书唯美展现,美不胜收,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具有很强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感受到美丽中国丰富内涵的方方面面,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

河南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北15千米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区约75千米,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

无论是逐鹿中原,抑或进取关中,函谷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有“紫气东来”“老子过关”“公孙白马”等历史故事,李白、杜甫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百余篇。

经历过三次变迁的古老关隘

公元前1000年前后,在西周康王时期,康王为了保卫国都镐京的安全,在后来的河南省灵宝市北15千米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75千米,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修建了一座关隘。

这座关隘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筑设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同时,这座关隘还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之说,为此,人们为它取名为“函谷关”。

这函谷关修成后,便有“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的说法,并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

到春秋战国时期,这座关隘更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时,各诸侯国为了据地自保,都纷纷在自己的边防要地设立关塞。函谷关在这一大背景下,作用更加显现出来。

函谷关既是秦国固守关中的根基,也是向东扩张的出发地,还是都城咸阳的东大门。因此,当时秦国派重兵把守,可见函谷关对于秦国的重要性。

凭借此关,后来秦国打败了诸侯各国统一了六国,所以,这个函谷关后来又被称为“秦函谷关”。

汉武帝时,楼船大将军杨仆是新安县铁门镇南湾人。因平息叛乱有功,被汉武帝封为“关外侯”。

当时,西汉政权的中心在后来的西安,秦函谷关以西被视为京畿之地,其他地方自然也被视作偏远的、不发达的地区。因此,在当时的观念里,人们都不愿做关外人。

于是,杨仆上奏汉武帝,请求以自己的家产作为费用,将位于灵宝市的秦函谷关搬迁到后来的河南省新安县城的东边,这样,封地就全部在“关内”了。

很快,汉武帝接受了杨仆的要求。由杨仆主持,在公元前114年,把函谷关迁建到新安,史称“汉函谷关”,简称“汉关”,而秦函谷关也就叫“秦关”了。

汉函谷关距洛阳市20千米,南靠青龙山,北托邙山,抵黄河,坐西向东,前临涧水,建筑非常壮观。

到三国时,曹操西讨张鲁、马超,为了迅速转运兵马粮草,命许褚在距秦函谷关北几千米的黄河边开凿隧道,筑起关楼,因为这座关楼距秦关不远,人们称它为“新关”,也叫“魏函谷关”。

为此,也就是说,在我国,函谷关一共有3座,它们便是秦函谷关,汉函谷关和魏函谷关。

不过,到后来,函谷关仅保存了汉函谷关和魏函谷关两处遗址。知识点滴据史书上记载,211年,曹操西征张鲁、马超,经过弘农,看见函谷关古道崎岖难行,粮草转运困难,便命大将许褚在黄河岸边另辟新道,即当年的“曹操运粮道”。240年,弘农太守孟康在运粮道的入口处新建关城,号“大崤关”,又名“金陡关”,后来人称“魏函谷关”。在此处,后来成为东达洛阳、西接长安的重要交通干线。

历代王朝的易守难攻之地

在我国古代成型的三座关隘中,尤其以秦函谷关最为有名,此处关隘十分险要,历来被认为是天下险关,这与它独特的地形有关。

在汉语中,“函”本意是指盛物的匣子或套子,引申用来形容幽深、封闭。单从这个函字上人们就可以想象出函谷关的险要。而关于函谷关的险要,史料上这样描述:

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马不并辔,车不方轨,道在深谷,两壁陡峭,树木遮天蔽日。

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

因此,这个狭长而陡峭的环境,造就了函谷关的险要,函谷关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誉也由此而来。

函谷关不仅险要,而且十分重要,它是当时秦国固守关中的根基,是都城咸阳的东大门,也是关中大平原的东面出口。这也是后来汉朝、唐朝定都长安的主要因素。把守函谷关,保卫京师,意义十分重大。也正因为这样,函谷关的地位十分重要。

有了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又占据了天下奇险,这两大因素铸就了函谷关无比辉煌的历史。

函谷关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间曾有10多次大的战役在这里发生,不少战役可以说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作为天下险关,函谷关辉煌的历史主要表现在它的易守难攻上。

函谷关最早的战事是在商朝,也就是在公元前17世纪的时候。当时,周武王伐纣时经过函谷关,那时的函谷关叫“桃林塞”,守塞的官员为武王替天行道之举所感动,将这一天险拱手相让。于是,武王率军出塞与诸侯在孟津召开大会。

两年之后,天下归周,武王又在这里解散军队,遣散战马,刀枪入库,向天下表示太平,不再动兵。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函谷关又一次出现刀光剑影、烽火连天。

函谷关之险,不仅仅是关险,主要还是路险。春秋时期,函谷关一带地区属于虢国。虢国当时的国都在上阳。虢公丑是虢国的最后一个国君,他依仗优越的地域条件、雄厚的军事实力、发达的经济文化,骄横好战,多次侵扰北部的晋国。

至晋献公时,晋国开始强大起来,晋献公就起兵反抗虢国。公元前658年,晋国从虞国借道,攻占了虢国的下阳,并准备继续进攻虢国的都城上阳。

上阳和下阳虽然都属于虢国,但相隔一条黄河。渡口茅津渡两岸高峰耸立,易守难攻,晋国损失了不少人马、船只,也没能打过黄河,只好暂时退兵。

晋献公见难以攻克上阳,就派人贿赂游说犬戎部族从西面攻打虢国。犬戎部族对富饶的中原早已垂涎三尺,又有了晋国的唆使,更加狂妄,很快集中兵力浩浩荡荡地向虢国开来。

虢公丑听说犬戎部族西犯,便调集所有精锐,在函谷关镇稠桑村的旧址桑田布置重兵,全力拒敌。

函谷故道,两边山高林密,殆不见日。虢公丑让士兵在两面山坡上的树林中埋伏,又派一队精兵快骑出桑田袭击犬戎的营地,斩杀了很多犬戎兵,点燃了多处帐篷。

犬戎部族的士兵们慌忙吹起号角,率兵围歼。虢兵也不恋战,边打边退。犬戎部族士兵不知是计,紧追不舍。当他们进入函谷故道时,两边山上埋伏的虢兵立即弓弩齐发,乱箭像雨点般地朝着犬戎部族的士兵们射来。

犬戎部族首领大惊,知道中了埋伏,急忙率队后撤。这时,虢国兵从山上扑杀下来,犬戎兵乱作一团,争相逃命,犬戎主左肩中了一箭,被亲兵护驾着逃回营地。

战国时期,秦国任用法家深入改革,对内建立法规制度,奖励农耕,加强军事,对外实行连横扩张,“远交近攻”,不断强大起来。

公元前325年,秦国已完全据有关中,并在河东占有汾阴、皮氏等前进基地;在河南占有函谷关等重要关塞。

凭借黄河和函谷关天险,秦国进可攻、退可守,形成了并吞天下之势。此时的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感到严重不安,不断策划“合纵”联合抗秦。

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41年,接连发生了5次著名的“合纵攻秦”战役,而函谷关就是这合纵攻秦战役的主战场。

公元前318年,在魏相公孙衍的推动下,魏、赵、韩、燕、楚5国共推楚怀王为合纵长,组织联军进攻秦国,发起历史上的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此次战争也被称为“修鱼之战”或者“函谷关之战”。

当时秦国的扩张和张仪的连横策略,严重威胁到东方各国。在齐、楚、燕、赵、韩等国支持下,魏王驱逐张仪,改用公孙衍为相,行“合纵”之策。

次年,在公孙衍的推动下,组织联军进攻秦国。

公孙衍还联络义渠国,由侧背进攻秦国,配合联军。当时,秦国送“文绣千匹,好女百人”给义渠国,以缓其威胁,然后发兵于函谷关迎战。

联军因各有所图,步调不一。楚、燕两国暂时受秦国威胁不大,态度消极。只有魏、赵、韩三国军队与秦军交战。在战争中,秦国开关迎击,获得大胜。联军败退后,向东退至修鱼,就是后来的河南省原阳西南。

同年,义渠国君认为秦国送厚礼实是暂时策略,秦国强大对己不利,便趁五国攻秦之机,出兵袭击秦国李帛。一支秦军仓促迎战,结果大败于此。

然而,这一战并未影响全局。在公元前317年的时候,秦遣庶长樗里疾率军出函谷关反击韩、赵、魏三国联军,于修鱼大败联军。联军再败退观泽,也就是后来的河南省清丰南。秦军追至观泽再败韩军,俘虏韩将鲮申差。

修鱼之战影响巨大,它使关东诸国大为惊恐,这为秦国以后实现统一霸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回顾这场战役,秦兵的英勇是一方面,函谷关的险要,也给秦国帮了大忙。

此后,秦国进一步“富国”“广地”“强兵”,不断向魏、韩、楚、赵等国进攻,将领域逐步扩展至中原。公元前298年,秦攻楚,战于析,大败楚军并占城邑10余座。

当时,齐、韩、魏恐秦继续扩张,对己更为不利,乘秦军久战疲惫,于当年联合攻秦。

经过3年的苦战,联军终于击败秦军,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归还韩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第二次合纵攻秦之战取得胜利。

公元前287年,齐、赵、魏、韩、燕国联军攻秦。由于五国目的不同,各有打算,进至荥阳、成皋,即互相观望,不肯首攻。

秦为破坏五国联盟,主动将之前占领的一些地方分别归还给了魏国和赵国。联军遂撤走。第三次合纵攻秦,未交战即告瓦解。

公元前269年,范雎入秦国,建议秦昭襄王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以利于巩固占领的土地。秦国遂将打击重点指向最近的韩、魏、赵。秦国大将白起在鄢郢之战中,歼楚军数十万。在华阳之战中歼魏、赵联军15万。在长平之战中,歼赵军45万;还攻灭东周及义渠,蚕食了大片土地。这促使各国再度联合。

公元前247年,魏、赵、韩、楚、燕国组成联军,由信陵君指挥西向攻秦。秦将蒙骜因腹背受敌,被迫西退。信陵君亲冒矢石,率先冲锋,联军士气大振,紧随追赶,追至河外,也就是函谷关东黄河以南的地区,包围了秦军,双方展开激烈战斗。

后来,秦军败退进入函谷关,紧闭关门,坚守不出。相持月余,联军撤回。第四次合纵攻秦之战获得了胜利。

联军的胜利,并未削弱秦军实力,也未能遏止秦之扩张势头。秦始皇继位后的5年间,占领了魏、韩、赵许多军事要地。切断了燕、赵与魏、韩间联系,并在战略上造成对赵、魏、韩三国侧翼包围态势。

公元前241年,魏国在秦国连续进攻之下,丧失大片土地。此时,魏景湣王感到单凭魏国的力量,难以抵挡秦军。于是,他接受大臣建议,遣人出使赵国,与其结盟,并提出再次合纵,以抗击秦国。

通过外交活动,魏国的提议得到了各国响应。当时,除齐国依附秦国外,赵、韩、魏、楚、燕国组成联军,共推赵将庞煖为帅。

庞煖认为,攻秦之师屡次向西进攻,均在函谷关被阻。函谷关雄关非常难攻,不如绕道蒲阪,南渡河水,迂回至函谷关后,可出其不意。其“河水”指的是黄河。

五国联军分路出蒲阪,进展顺利,一度深入至函谷关内,距秦都城咸阳仅三四十千米。但等到了蕞这个地方时,联军与吕不韦所率的秦军相遇了。联军没有集中兵力进行反击秦军,迅即大败而退。第五次合纵攻秦之战失败。

庞煖征秦,也称为蕞之战,这是战国时期最后一次合纵攻秦行动。尽管庞煖富智谋,善纵横,但联军同床异梦,协同不力,终于无功而返。此次战役,秦国又取得了胜利。

在这场战役中,从庞煖绕开函谷关之举,可以清楚地看出函谷关在当时的坚固险要。

不久,秦王嬴政亲政,用李斯“灭诸侯,成帝业”“数年之中尽兼天下”的建议,加快了各个击破的步伐,不给各国再次联合行动的机会,各国的合纵战略至此破灭。从此,六国更无法抵御秦国的兼并战略,这对秦国的进一步统一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合纵历时时间长,战役次数多,伤亡人数也多,而且这些战役又大都发生在函谷关附近。这些战役虽然随着历史的车轮已经远去,但它们却在古老的函谷关留下了深深的历史痕迹。

公元前207年,刘邦按照楚王的提议,率部前去攻打大秦。刘邦深知函谷关是天险,一时难以突破。因此,在洛阳东作战不利的情况下,刘邦果断决定,避开函谷关,出轩辕关,绕道商洛,由武关攻入关中。

就这样,刘邦绕关后,进展非常顺利,很快就灭掉了曾经非常强大的秦军。按照当时楚王项羽的约定,先入关中者可以称王,因此,刘邦的入关使项羽大为恼怒。

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军40万,西进函谷关。得知刘邦已定关中并派兵扼守函谷关,项羽大怒,命黥布强行攻关。黥布攻不下来,一把火烧毁了关城,千古雄关就这样淹没在历史风云当中。知识点滴在历史上,函谷关曾经遭到毁坏,汉景帝于公元前153年复置函谷关,下令用“襦”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在公元前140年的时候,汉武帝刘彻诏举贤士。当时济南有一名叫终军的人才华横溢,18岁时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与少年才子贾谊齐名,并称为“终贾”。一天,终军从济南步行赶往长安,行至函谷关,取出襦作为凭证。关吏验过符后,交还给他,他却弃之而行。关吏看到终军的行为后笑终军无知,对他说:“你要是扔掉它,以后要怎么回来呢?”终军却说:“大丈夫过关是为了做大事,怎么会一直用这凡夫俗子用的襦呢?”后来,终军果然得到了重用,出任南越大使。重过函谷关时,关吏认出了他,说这就是当年弃襦过关的孩子,随从大呼:“这是出使南越的大使,不许胡说。”关吏大惊,忙跪拜送出关门。从此以后,函谷关一带的人教育孩子都说:“要长进,学终军”“有才能,当终童”。因此,终军弃襦的典故也就流传了下来。

四川剑门关

剑门关位于四川广元的剑门山。剑门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千米,东南延伸绵延数百里,72峰绵延起伏,高入云霄,形若利剑,素有“剑门天下雄”之说。

剑门关所处之地,群峰突兀,山涛云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低山地貌为主,山岭密布,沟壑交错,峻岭横空。

剑门山以天险形胜之地构成川北屏障,关隘险绝。所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畏途巉岩不可攀”即指此地。

蜀国大力士开辟剑门蜀道

早在公元前11世纪,四川境内就有了巴国和蜀国两个较大的国家。当时,巴国控制川东南,蜀国盘踞川西北。

公元前1037年,巴、蜀班师回国。巴军越过巴山,蜀军取道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古称梁山,由大、小剑山组成的剑门山下的古道。在这条古道上,有一座著名的关隘剑门。

剑门山为剑门山脉西南段,其山峻岭横空,危崖高耸,从东北向西南蜿蜒伸展,长达百余里,气势磅礴。主峰大剑山,峰如剑插,石壁横亘,森若城郭,峭壁中断,两崖对峙,一线中通,形似大门,所以叫“剑门”。

因为蜀军从此地过,从此,剑门就成了中原与蜀国的重要交通孔道之一,也成为蜀国防御的要塞了。

战国后期,秦国的秦惠王对巴、蜀的富饶物产垂涎已久,但唯恐蜀国有剑门之险,巴国有江河之阻,道路崎岖,运输艰难,征伐很不容易。由此,引出了一段“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传说。

根据宋代类书《太平御览·蜀王本纪》的记载:

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于蜀。蜀王从万余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物尽化为土。

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稽首,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秦王恐亡相见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粪金。

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领五丁力土拖牛,成道,置三枚于成都,秦道乃得通,石牛之力也。

古代地方志著作《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的传说里讲:

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

惠王怒。

群臣贺曰:“天承我矣!王将得蜀土地。”

惠王喜。

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曰:“牛便金”。

有养卒百人。蜀王悦之,使请石牛,惠王许之。

蜀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

秦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

两本古籍的用词虽然不同,但记载的传说内容却都是一样的。战国中后期,秦惠王想让物产丰富的蜀国做秦国的附属国,但是秦国到蜀国之间的道路被千万重大山阻隔,根本没有道路可以通行。同时,蜀国也丝毫没有想归属秦国的意思。

有一天,蜀王带着万名随从正在褒谷,也就是秦岭山脉中的一条山谷里狩猎,却很偶然地和秦惠王相遇了。为了表示礼节,两国的国君互赠了礼物。秦惠王赠给蜀王的是金一笥,蜀王也回赠了礼物,但是那个礼物很快就化成了一堆土。

秦惠王很生气,认为蜀王是在故意羞辱他。但是秦惠王的大臣们却都很高兴,纷纷跪下向秦惠王贺喜,并说:“蜀王送给您的礼物化成了尘土,土正是代表着土地呀。看来这是上天在预示大王,很快就能得到蜀国的土地了。”

秦惠王在高兴之余心生一计,他知道蜀国人崇信鬼神,于是就让人凿刻了5头巨大的石牛,每头牛还安排了专门的人假装每日饲养,最后又在石牛的尾下放置黄金。

这一切都安排好之后,秦惠王找人告诉蜀王说,自己有5头神牛,拉出的大便是金子。蜀王听说之后很高兴,就向秦惠王要那5头神牛。秦惠王马上答应了,但要求蜀王自己派人来取。

蜀王大喜,便派了蜀国中5个有移山倒海之力的著名大力士开山辟路,穿越巴山沟通秦蜀,一路将石牛拖回了蜀国的成都。

得到了5头石牛之后,蜀王一直小心翼翼地侍奉,却发现这5头石牛根本不能大便出金子,就气愤地派人把石牛送回了秦国。

送回石牛的蜀国人讥讽前去迎接的秦国人说:“你们这帮秦国人也只能放放牛罢了。”

但秦国人却不急不恼地笑着说:“就算我只能放放牛吧,反正你们蜀国马上就是我们秦王的了。”

后来,正是因为蜀国的5名大力士辛苦开出的道路,秦国和蜀国之间的山势隔阂被打通了,因此秦国的兵马畅通无阻地包围了蜀国,很快就把蜀国占领了。

这就是“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传说,而那条5名壮士拖送石牛的道路就是古金牛道,也是剑门蜀道的最初来历。

这段传说引得很多文人墨客为金牛道留下了诗篇,唐代诗仙李白在《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八》里面写道: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南宋时期的诗人陆游在《金牛道中遇寒食》诗中写道:

乍换春衫一倍轻,

况逢寒食十分晴。

莺穿驿树惺憁语,

马过溪桥蹀躞行。

画柱彩绳喧笑乐,

艳妆丽服角鲜明。

谁知此日金牛道,

非复当时铁马声。

当然,金牛道的开凿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这条道路在“五丁”未开之前就已经有了,并非是蜀国人为运送金牛而开。

据《华阳国志·蜀志》等史书的记载,蜀国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凿这条金牛道了,到了秦朝的时候,蜀国人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修。传说中所讲的“五丁”,也并非真的是5名天生神力的大力士,而只是众多筑路人员的泛称。

但是,蜀国在周代就开凿出的金牛道确实为川、陕、甘、青历时千余年的茶马互市提供了最重要的通道,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指的当时朝廷为了获得外蕃的优良马匹来装备朝廷的军队,就每年都从大西北和西藏地区少数民族那里用茶叶换取马匹。

由于金牛道方便了出行,茶马互市的规模很大。仅仅在南宋时,朝廷就每年都要以百万斤以上的茶叶换取万匹良马。

但茶马互市并非始于南宋,而是早在唐朝就开始兴起了,这同时也是唐朝的茶叶流通于外蕃的时间。唐朝人封演在他所著的纪实小说《封氏闻见记》中写道:

饮茶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茶马互市”始于唐代,又被后来的宋、明、清几朝定为国策。南宋诗人陆游在他所著的记载五代时南唐国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南唐书》里记载:

契丹虽通商南唐,徒持虚辞,利南方茶叶珠贝而已。确系实情。北蕃好食肉,必饮茶,因茶可清肉之浓味。

今蒙古人好饮茶,可为例证,不饮茶,多困于病,无怪其常以名马与汉人易茶也。唐宋者名之团茶,蕃人尤嗜之,常以重价买之。

由此可知,当时茶叶传于外蕃,一方面是由于外蕃生活上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朝廷需要外蕃马,于是投其所好,用茶与之交易,是一种财政措施。何况当时,中原需要交换的不仅仅是马匹,还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特产,如毛皮和药材。

川陕间茶叶、马匹的往来,金牛道是必经之途。清朝前期每年需要外蕃马11000多匹,后来又增加了2000匹,共计13000多匹,每年换回来的万余的马匹,沿金牛道运往边关和内地,何等的浩荡!知识点滴翠云廊古称剑州路柏,是剑门蜀道的一段。广义的翠云廊,分为西段、北段、南段,是指以剑阁为中心,西至梓潼,北到昭化,南下阆中的三条路,在这三条蜿蜒300里的道路两旁,全是修长挺拔的古柏林,号称“三百长程十万树”。翠云廊保留了原来“驿道”的旧貌,古风盎然。历经千余年的雨雪风霜,更显雄浑苍凉,古道夕阳之中,令人横生昔人已去,天地悠悠的无尽感触。剑门蜀道有驿站古柏12300多棵,有规律地分布在300多千米的驿道两旁,其中剑阁县7800多棵,梓潼近500棵,昭化100多棵,阆中10多棵,南江3800多棵。其中的很多古柏树龄都在千年以上。

诸葛亮下令修成雄关关楼

三国时期,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之后,蜀国的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时,他见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奇峰倚天如剑,附近的地形群峰雄伟,山势险峻。他就马上让军士开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剑门蜀道隘口砌石设门,修筑关楼,设阁尉把守。从那时开始,这个重要的关塞始称“剑门关”。

据宋朝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记载:

诸葛亮相蜀,凿石驾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于此立剑门关。

北宋地理总志《舆地广记》也记载:

蜀汉丞相亮……以阁道三十里至险,复设尉守之。

根据这些史料的记载,可以确定剑门关确实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设立的。自诸葛亮立剑门关以来,历代关前所经过的大小战争,已不下百余次,的确称得上是名闻天下的铁血雄关。

诸葛亮所建的剑门关关楼是三层翘角式箭楼,上两层是阁楼,最下层为条石砌成的拱形城洞。关楼的阁楼正中悬着一个横匾,书写着“天下雄关”4个金色大字。

据有关资料记载,三国时期的蜀汉皇帝刘备在称帝之前,就曾4次往来于剑门关。加上《三国演义》的记载,叙述了刘备在进军成都的途中,又返回葭萌关看张飞和马超厮杀,共计往返剑门关6次。

217年,刘备在成都定都,同时设立了剑阁县,加强了对剑门关的防守。不仅如此,刘备还以剑阁为中心,将汉中至成都的1000多千米的路程连成了一个整体,保证了从成都至梓潼,穿剑阁过葭萌、白水,到陕西勉县阳安关、汉中这条剑阁道的安全和畅通,为以后诸葛亮出祁山创造了条件。

227年的时候,诸葛亮率大军出剑门关进驻汉中,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请伐中原。《出师表》中的“率诸军北驻汉中”,就是诸葛亮经过剑门关的时候。

228年,诸葛亮从汉中誓师,首次出兵祁山,智收魏将参军姜维。诸葛亮特别器重姜维,曾经说“今得伯约,得一凤也。”诸葛亮所说的伯约,正是姜维的字。

231年,诸葛亮第二次出兵祁山,用他自己发明出的木牛流马向前线运输粮秣军需,大举伐魏。虽与魏将张命数战皆捷,但因攻城20余日不下,粮尽还师。

232年至233年,诸葛亮从汉中经金牛道,筹集军需。他总结了前几次伐魏粮尽退兵的教训,大量制作木牛流马,运送米、麦囤集到剑门关,以便转运汉中和斜谷口,做好了长期伐魏的准备。

诸葛亮把剑门关作为蜀北大门,立关戌守。同时派人在大、小剑山之间修筑了15千米的栈阁,以利于行军和囤集粮草。

234年,诸葛亮从成都出剑门还汉中,齐集三军出斜谷伐魏。诸葛亮在军中病故。姜维继承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振兴汉业的遗志,竭忠尽力想要恢复中原,重兴汉室。

263年,魏国伐蜀,汉中失守,姜维退守剑门关。魏将诸葛绪企图统兵夺关,姜维派出5000精兵出剑门关,直闯魏兵阵营,使诸葛绪大败而逃,蜀军趁机夺得了许多马匹和军械回剑门关。

随后,另一名魏将钟会率领10万精兵强攻剑门关,两军在剑门关外激战月余,蜀军居高临下,士气旺盛,魏兵寸步难移。

再加上剑门关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姜维只用了30000兵马就轻松地把钟会的10万大军抵挡在了剑门关外。钟会无奈之下向姜维投书劝降,但姜维毫不理会。

后来,诸葛亮所建造的剑门关关楼多次毁于战火,1761年,清朝的四川总督陈谟又奉旨督建了一座新的关楼。

新关楼是重檐式歇山顶,翼角凌空,气宇轩昂,有窗户8扇,檐下匾题“天下雄关”4个金色大字。关楼整体上大下小,上宽约150米,下宽50米,巍然屹立在两道如剑直立的峡口之间。

关楼分为上中下3层,高约9米,底层为石砌基座,正中有拱券门洞,呈高约3米、长约8米的隧道状,并有两扇木门为禁。门扉是用乳钉纹装饰的铁皮,上面有突起乳钉81颗。

后来,这座清朝时所修建的剑门关关楼也不在了,人们就开始重建它。

重建的剑门关关楼是仿古建筑,恢复了古关楼原貌,关楼与周围的险山幽壑环境浑然一体。整个关楼两层一底,高17.1米。底层用长80厘米、高和宽各30厘米的细清条石,层层错缝修筑,构成四面墙体。

石墙顶端南北西方,用仿汉砖砌有楼堞垛,有16根仿木圆柱直通顶层。屋盖覆青灰色琉璃瓦,脊上饰有吉祥鸟兽,四檐外伸,翘角当空,铜铃随风摆动,阵阵有声。关楼东侧高处,筑有700多米高的烽火台,台与关楼又以城墙相连。

在距离后关门东北500多米处的地方,是一座高70米的高耸巨石,矗立于地面,酷似一棵竹笋,人称石笋峰。竹笋峰高达数十丈,通体不长一草一木,但在它的尖顶上,却生长着一丛茂盛的灌木。

关于这座石笋峰,还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剑门关先前不产竹子,当地百姓只好用山上的藤条编制背篼、箩筐之类的用具,结果不仅砍伐了大量藤条,破坏了植被,还经常有人为了砍藤条,而从绝壁上失足跌下。

天庭的一位神仙很同情剑门关的百姓们,就从玉皇大帝那里偷来了慈竹、斑竹、箭竹等种子,洒在剑门山上,让剑门山长出了大片大片的竹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