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浙江生态经济发展报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7 12:59:26

点击下载

作者:沈满洪等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2浙江生态经济发展报告

2012浙江生态经济发展报告试读:

序言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浙江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为节约能源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积累了宝贵经验。近年来,我省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加快培育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大力推进生态浙江建设。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奋斗,我省创建生态省工作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效,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省已进入了进一步提升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重大作用日益凸显。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走生态立省之路,深化生态省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化,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美丽浙江”。

发展生态经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资源环境问题,其实质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尚未彻底转变。要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定发展生态经济不动摇,全面推进节能减排,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发展生态经济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产业结构调整、体制机制建设等诸多内容,需要社会各方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各级干部、企业家要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央的有关精神、省委的有关决策和生态经济的有关理论。浙江省生态经济促进会汇聚有关部门、专家和学者的智慧,在浙江理工大学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沈满洪教授的精心策划下,组织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文化创新类)——生态经济研究团队的成员撰写了《2012浙江生态经济发展报告》。该报告以“生态经济发展的‘浙江模式’”为

总论

,以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环境、生态城市、生态消费、生态科技、生态制度为分论,系统回顾我省生态经济的发展历程,科学总结我省生态经济发展经验,把脉生态经济发展问题,探寻促进生态经济健康发展之路。整个报告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创新性和可读性。相信该报告能成为广大干部、企业家开拓工作思路、增强理论素养的良师益友,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生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上一个台阶。浙江省生态经济促进会会长2012年12月2日总论

生态经济发展的“浙江模式”

浙江现代化进程创造了“浙江奇迹”和“浙江经验”。浙江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92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9083美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2%。显然,浙江的经济增长属于“压缩型增长”。在这种背景下,浙江省也率先面临“成长中的烦恼”——资源能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率先集中暴露出来。但由于浙江省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浙江省完成了从“增长优先”向“谋求协调”的转型,进而完成了从单一的“生态环境”建设到综合的“绿色浙江”建设的转型,目前正在进行着从综合的“绿色浙江”建设到高度文明的“生态浙江”建设的转型。通过三十多年的实践,浙江生态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浙江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以生态科技创新和生态制度创新为动力,运筹生态经济发展战略,遵循生态经济发展规律,实现生态经济健康发展。

一、浙江生态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1.增长优先阶段(1978—199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在深刻批判“文革”时期“宁要资本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的谬论的同时,党中央毅然决定将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辟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而且,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十分强调环境保护。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正式把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且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明确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

1983年召开的中共浙江省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争取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到1990年比1980年翻一番,并为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振兴打好基础。继续把经济工作摆在首位,全力推进浙江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在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浙江人民牢牢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积极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兴办专业市场,大胆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模式。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78—199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123.72亿元增加到1375.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331元增加到3212元。但在1992年全省恩格尔系数仍然高于50%,这说明浙江省还处于温饱型社会。

浙江省是一个“自然资源小省”和“环境容量小省”,全省人民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也十分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浙江省“七五”计划中强调“重视和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工作,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基本政策”;在浙江省“八五”计划中又强调“认真贯彻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

但是,在这个阶段,由于经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解决温饱问题是全省的头等大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发展生态经济尚未成为时代主题。但是,自发的生态经济建设依然存在并不断开展。杭州萧山市山一村、宁波鄞县上李家村分别于1988年和1992年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保护五百佳”的殊荣。

2.谋求协调阶段(1992—2002年)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指导,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为中国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首脑一致同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共同目标。1992年,中国出台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明确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以及未来的必然选择。1994年,中国政府发布了《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由此,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由基本国策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也说明环境保护大政方针日臻完善。

1993年召开的中共浙江省第九次党代会的主题是“锐意改革,加快发展,为浙江提前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奋斗”。大会提出了到2000年浙江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的7个主要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提前实现翻三番;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建立比较完善的外向型经济体系;经济社会结构向现代化方向转变;科技、教育事业逐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城乡精神文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人民生活实现小康。大会提出,到2000年,按1990年价格计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00多亿元,人均5000元以上。全省多数地区在“八五”期末努力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贫困地区在“九五”期末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从1992年到200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1375.7亿元增加到8003.6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3212元增加到16841元,恩格尔系数从大于50%下降到小于40%。

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浙江省不仅十分注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而且十分注重政府干预在资源环境领域的引领作用。在浙江省“九五”计划中明确将“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奋斗目标;在浙江省“十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强化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稳定低生育水平,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争取在全国率先建成良性生态环境系统。”

2002年有关部门编制了《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中国21世纪议程浙江行动计划》,2002年9月16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该纲要在“指导思想”部分中明确指出:“遵循《中国21世纪议程》,认真贯彻三大基本国策,从浙江实际出发,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建设‘绿色浙江’的战略决策,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强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和法制保障,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浙江省生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奉化市滕头村、绍兴县夏履镇分别于1993年和1997年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保护全球五百佳”的殊荣;绍兴县杨汛桥镇、东阳市横店镇、鄞州区邱隘镇建成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这个阶段,虽然浙江省在战略上开始谋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但由于环境污染效果的外部性、累积性和滞后性特征,导致浙江省的环境污染依然呈现出加剧趋势,生态经济发展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

3.科学发展阶段(2002—2012年)

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对科学发展观作了严谨的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为生态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浙江省是科学发展观的先行者和实践者。2002年11月,中央调习近平同志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2003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总结浙江省经济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浙江省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面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八八战略”。“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2003年12月召开的中共浙江省委第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要扎实推进浙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把贯彻落实“八八战略”作为此后一个时期工作的主线。从此开始,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核心内容的生态经济发展成为浙江省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

根据“八八战略”,浙江省于2003年编制并印发了《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浙江创建生态省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全面推进‘绿色浙江’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浙江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人口发展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把浙江建设成为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省份。”在规划编制的基础上,还召开了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并成立了由省委书记习近平任组长的浙江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此后,生态省建设规划任务层层分解,工作层层落实。各市、县(市、区)也相应制订建设规划,有些县市还制订了生态乡镇建设规划。

2005年,省委、省政府联合召开了“全省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并成立了由省委书记习近平任组长的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习近平同志在全省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我们“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选择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增长方式;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选择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增长方式;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选择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同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先后印发了《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纲要》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时,着手编制《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2010年6月,省委第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浙江人民的生活品质,努力把浙江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此后,浙江省着力推进“811生态文明行动计划”,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浙江经济蓬勃发展。从2002年到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8003.67亿元增加到32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6841元增加到58665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接近30%。同时,生态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生态环境质量开始好转。2008年安吉县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县。继而义乌市、临安市、桐庐县、磐安县、开化县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县市。

上述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如表0-1所示。表0-1 1978-2012年浙江生态经济发展历程

二、浙江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通过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可以清晰了解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如图0-1所示)。图0-1的上半部分的框图为简单的经济系统——商品简单再生产的经济系统,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微观主体、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个市场构成。消费者向要素市场提供要素,生产者向要素市场获取要素;生产者向商品市场提供商品,消费者向商品市场获取商品。图0-1的下半部分的椭圆图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一方面向经济系统提供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吸纳来自经济系统的废弃物。图0-1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分析示意图

现实的问题是,经济系统越来越膨胀,而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限的生态系统只能提供有限的自然资源和有限的环境容量。经济系统越来越多地向生态系统获取自然资源并向生态系统排放废弃物,由此,超越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通过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可见,生态经济发展要重点抓住生态产业、生态消费、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等四个基本要素。与这四个基本要素相对应,就是要大力实施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资源节约化和生态经济化等四大战略。浙江省在四大战略的实施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实施产业生态化战略,促进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产业发展的逆生态化是工业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改变这种状况,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容量有限以及环境容量利用效率低下的矛盾将会日益加剧。产业生态化就是产业经济活动从有害于生态环境转向无害于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转变过程,逐步形成环境友好型产业经济体系。实施产业生态化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内容。为此,浙江省在几起环境问题突发性事件中吸取教训,以“壮士断臂”的精神和“腾笼换鸟”的策略,通过环境保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利用污染减排的刚性约束手段,采取淘汰一批、转移一批、提升一批的方式,促进总量削减、质量改善、发展优化。浙江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于2008年推出“节能降耗十大工程”,即:千家重点企业节能推进工程,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推进工程,装备制造业振兴推进工程,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建筑节能推进工程,交通运输节能推进工程,商业及民用节能推进工程,公共机构节能推进工程,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工程。实施“节能降耗十大工程”,重点是做好节能“加减乘除”法:“加”就是通过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等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实现节能的加法效应;“减”就是通过控制减少新上高耗能项目,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和加强节能管理,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能耗的减量化;“乘”就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技术进步节能的“乘”数效应;“除”就是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生产工艺和装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落后产能淘汰的“去除”效应。“十一五”期间,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531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钢能力231万吨,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397万吨,淘汰落后造纸产能57.8万吨,淘汰低效工业锅炉2100台,关停粘土砖瓦窑2547座。持续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由此使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把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作为转型升级的重点内容来抓。2006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的指导意见》。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企业清洁生产示范工程、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示范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积极推进减量化,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全省自“十一五”以来,每年筛选、实施一批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改造项目,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05年的1.49吨标煤下降到2010年的1.13吨标煤,累计节能2930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8780万吨、二氧化硫55万吨。实现了消耗下降、排放减少、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升的循环发展效应。二是科学抓好再利用,资源循环与产业延伸协调发展。浙江省积极推进技术和机制创新,延伸产业链,促进工业生产的排放物与副产品得到再利用。企业通过清洁生产等举措,从产品设计到生产、消费应用各环节,实施全方位管理,资源得到循环利用,一批企业实现零排放。从2003年实施清洁生产以来,全省已完成企业4000余家,涌现绿色企业477家。据对2063家企业调查,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后,年电耗下降19.73亿千瓦时,煤耗下降82.89万吨,削减化学需氧量(COD)5.59万吨、废水3.49亿吨。园区以主导产业为中心,引进和扶持补链产业,建设以园区内企业间循环为主体,园区外企业间循环相补充的循环产业体系,循环利用模式各显千秋。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以主导产业为中心,形成三大循环产业,产业关联度达90%以上,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98%。钱江经济开发区则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引进和发展新兴环保产业。而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循环发展也呈现出良好态势。三是大力促进资源化,废旧物资得到深度开发。浙江省从简单回收转向综合利用,深入开发废旧物资的“城市矿山”资源。目前,全省年回收废旧金属、废纸、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约2000万吨,支撑起了永康五金、余姚塑料、富阳造纸和台州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机电产品等一批特色产业。各种工业固废物、尾矿都成为极好原材料。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水泥工业年利用废渣3000多万吨,完成了72条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改造,总装机容量达35万千瓦;垃圾焚烧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企业25家,总装机容量34.2万千瓦,日处理焚烧垃圾1.5万吨。变废为宝,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工业能源与资源的重要来源地。

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深入开展现代林业园区建设,以现代渔业园区、养鱼稳粮增收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行水产健康养殖。发展生态型服务业,扎实推进生态旅游区建设、A级旅游景区生态化管理、周边环境整治,进一步规范“农家乐”基础设施和环境监管。被国家生态县验收组专家誉为“山峦青翠、河流清澈、空气清新,经济结构合理、社会和谐稳定、人居环境优美”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安吉县,依靠生态农业的发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000多元。其中,农民收入的68%是来自可循环再生的“绿色产业”:一根竹子,当地开发出了7大系列5000多个产品,创出150亿元产值;“卖山卖水不如卖风光”,他们着力打造的“中国美丽乡村”逐渐形成品牌,有30多个村庄建起了“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园,吸引了大批游人。“十一五”以来,全省污染减排成效显著。2010年全省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较2005年下降18.1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21.16%,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消减目标。根据环保部核定,浙江省2011年度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分别下降2.81%、2.55%、3.15%和控制增长0.68%,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的开门红。

2.实施消费绿色化战略,促进消费方式根本转变

消费行为两头连接自然:既向自然索取,又向自然排放。过度索取会浪费资源和破坏生物多样性,过度排放也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人们消费需求的无限性与商品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表明,必须加强需求侧管理,调整人们的消费模式,从线性消费模式转变为绿色消费模式。消费绿色化就是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意识、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实施消费绿色化战略,促进绿色消费同样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绿色组织创建内化绿色消费理念。浙江省十分重视绿色组织创建工作。自2002年开始组织评选“绿色学校”以来,全省拥有全国绿色学校49所、省级绿色学校1095所。绿色学校的创建使各级各类学校把生态文化理念深深印在每个师生的脑海之中。省妇联开展的“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主题活动,杭州市妇联组织的“垃圾分类从家庭起步、为创建文明城市增辉”活动,慈溪市妇联开展的“十佳绿色家庭”评选活动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2011年,全省拥有国家级绿色社区27个、省级绿色社区702个,全国绿色家庭22户、省级绿色家庭1688户。

生态节日宣传强化绿色消费行为。一方面,充分利用生态节日做好宣传引导。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中国水周”、“全国土地日”、“中国植树节”等重要时节,推行低碳生活,鼓励绿色消费。另一方面,创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日营造氛围。自从安吉县2003年创设全国首个县级生态日取得成功经验后,2009年浙江省创设了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生态日,决定每年6月30日为浙江生态日。省委书记、省长与平民百姓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德清县还于2011年3月15日创立了全国首个生态消费日,进而于2012年创立了“生态消费教育论坛”,每年3月份举办一次生态消费教育活动,在不同层次上抓好生态消费教育,提升居民生态消费意识,营造生态消费环境。

绿色财税政策激励绿色消费行为。浙江省采取非绿色产品的约束性政策和绿色产品的鼓励性政策的双向激励绿色财税政策,引导居民自觉崇尚绿色消费。大排量汽车的限制性措施与电瓶汽车的补贴政策,化石能源的总量控制与可再生能源的鼓励开发,公害食品的严格监管和绿色食品的优质优价,等等。浙江居民的消费行为正在悄然转型。

通过消费绿色化战略的实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显著增强。据调查,浙江40%以上的消费者特别关注绿色食品和绿色建材标志。随着能耗标识的推广应用,节能产品日益受到市场欢迎。在旅游景点及宾馆饭店,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3.实施资源节约化战略,促进资源能源循环利用

经济总量迅速扩张与自然资源有限供给而自然资源生产率相对低下的矛盾,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由此也决定着不允许继续沿袭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资源节约化就是要集约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生产率、改善资源投入结构,使资源开发利用无害于甚至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浙江省针对“地域小省”、“资源小省”的省情,十分重视资源节约,早在2005年就编制出台了《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纲要》,响亮地提出了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即发展循环经济九大重点领域、“九个一批”示范工程和100个重点项目。同时,全面实施工业循环经济“4121”工程和“733”工程,积极开展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绿色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评定工作。实施生态循环农业“2115”示范工程,全省启动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18个、示范区39个,认定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21个,安排省级生态循环农业项目100个。以建德市新安化工氯元素循环利用为代表的“点”上的循环、以镇海区化工循环经济园区为代表的“线”上的循环、以安吉县竹资源的循环利用为代表的“面”上的循环,形成了立体式的循环经济格局。累计实施了760个循环经济项目,累计有441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累计发展了477家工业绿色企业,培育了3846个农业绿色产品。

通过资源节约化战略实施,资源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单位能耗从2006年的0.878吨标准煤下降到2011年的0.695吨标准煤,五年累计下降了20%以上,顺利实现了国家的考核目标。全省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能力和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年利用各类再生资源约2000多万吨,位居全国前列。

4.实施生态经济化战略,促进环境资源优化配置

长期以来,在环境资源配置中存在“三个悖论”:一方面,环境容量资源日益稀缺,另一方面,环境容量资源大多无偿使用;一方面,生态保护的正外部性行为理应得到补偿,另一方面,生态保护没有得到足够的经济激励;一方面,生态资本呈现衰退趋势,另一方面,生态投资严重不足。因此,优化配置环境容量资源是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实施生态经济化战略。生态经济化就是体现环境容量资源的价格属性、体现生态保护的合理回报、体现生态投资的资本收益的进化过程。

作为市场化改革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份,浙江省也是全国首个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省份。早在2005年省政府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5〕44号)。无论是生态公益林建设,还是水源保护区保护,均体现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基本精神,实现了生态保护从无偿到有偿的历史性变革,保护区域和保护主体可以得到相应的生态补偿。近五年来浙江省投入的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数以百亿计。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浙江省还不断深化生态补偿机制:一是将单一的生态补偿机制拓展为生态补偿——损害赔偿相结合的科学制度,依据跨界河流的水质监测结果确定补偿还是赔偿;二是将区域内的生态补偿拓展为区域间的生态补偿,例如《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于2011年正式开始实施。

作为国家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试点省份,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江省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暂行办法》等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截至目前,省级层面共制定政策文件11个,省以下各地市有68个,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法规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建立。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金额累计突破13亿元,排污权质押贷款9.6亿元。嘉兴市在原有排污权交易基础上,积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南湖区、海盐县等已经大规模实行排污权有偿使用;桐乡市、平湖市等探索刷卡排污,创新排污总量控制监管手段。排污权从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从不可交易到可以交易的转变,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成果使得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演化成招商选资的机制。

另外,浙江省积极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浙江省环境保护厅会同发改委等部门开展绿色债券探索,逐步建立绿色保险制度,研究推行重点污染行业和企业强制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至今已有59家企业投保,保额共达1.9亿余元。深化绿色金融系列工作,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全面推进绿色信贷,加大对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严格执行企业上市环保核查制度,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机制。

无论是生态补偿机制还是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无论是环境责任保险还是绿色金融创新,都体现了“生态环境是稀缺资源,稀缺资源要优化配置”的理念。浙江省在生态经济化方面又一次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三、浙江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1.生态产业蓬勃发展

1978年以来,浙江经济高速增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3.72亿元迅速增长至2010年的27722.31亿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8%;浙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31元增长至2010年的51771元,如图0-2所示。图0-2 1978-2010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示意图

从图0-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处于低速增长的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有一个质的飞跃,前者从1000多亿元增长至8000多亿元,后者则从3000多元增长至15000多元;从2002年到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迅速攀升,2010年前者是2002年的3倍多,后者达到了51711元。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生态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一直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2004年,《关于申请将浙江列为绿色GDP核算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调查工作试点省的请示》得到批准,浙江省正式尝试“绿色GDP”核算方法。根据2006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历史上首个绿色GDP报告,2004年当年的环境污染损失高达5118亿元,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3.05%;2008年生态环境退化成本占当年GDP的3.9%。基于2004—2008年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假定中国环境成本占GDP的年均增长率为5%,2003年中国环境成本占GDP的比重为3%。2003年浙江省绿色地区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86.43%,环境成本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83%。由此,以浙江省2008年环境成本占2.83%的全省生产总值为基准,以年平均5%的增长率为插值因子,浙江省在1978—2010年的绿色地区生产总值估算结果如图0-3所示。

从剔除环境成本后的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来看,浙江省绿色经济发展迅速。在绿色经济与地区生产总值基本保持同步增长的假定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绿色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相似的三个阶段。在图0-3中,第一阶段是1978—1992年,绿色经济低位增长;第二阶段是1992—2002年,绿色经济平稳增长;第三阶段是2002—2010年,绿色经济蓬勃发展。图0-3 1978-2010年剔除环境成本后的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示意图

此外,浙江省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和恩格尔系数也存在着相似的三个阶段,如图0-4所示。1978—1992年,浙江省恩格尔系数存在波动;1992—2002年,浙江省恩格尔系数持续走低,浙江居民的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2002—2010年,浙江居民的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继续下降,2010年的恩格尔系数降至34.3。这表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上升,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优良生态环境的追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对生态环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关部门也会对污染行为提出一系列严格的限制,而生态产业的发展则能够较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就浙江省生态产业而言,其发展的基本格局已初步形成。在生态农业领域,全省建成一批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2000多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生态工业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和行业结构调整,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产能,推动了工业转型升级,加快了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在生态建筑业领域,全省建筑节能工作已基本达到全面实施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的要求。在生态化的服务业领域,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围绕着群众生活质量改善和提高为目标的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0-4 1978-2010年浙江省人均食品支出和恩格尔系数示意图

根据浙江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和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对全省近450家工业企业的书面调查,在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及产品报废阶段已分别采取或充分考虑了生态化管理的企业数量,占所有调查样本的比重均超过了70%,一些阶段高达90%以上;在废旧产品和工业废料回收处理上,有68.7%的企业建立了回收处理体系,有39.4%的企业拥有自行开发处理技术的能力。

2.生态建设成就辉煌

浙江省历届省委、省政府“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任接着一任干”,从植树造林到“绿色浙江”建设,从“绿色浙江”建设到“生态浙江”建设,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广度、深度、高度和力度不断提升。从统计数据来看,浙江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增长,从1983年的34.7%上升到2010年的60.58%,增长了近一倍,“绿色浙江”名副其实。图0-5描绘了浙江省森林覆盖率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变化。

浙江省生态建设的辉煌成就还体现在城市绿化覆盖面积的增加上,如图0-6所示。过去的30多年既是浙江经济腾飞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浙江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伴随着浙江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绿色浙江”在城市区域的建设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意义重大。从浙江省城市绿化覆盖面积来看,从2010年到1985年增长了近60倍,1994年突破了10000公顷,1995年在1994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0000多公顷,在21世纪浙江省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平均每年增长5000多公顷,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图0-5 1983-2010年浙江省森林覆盖率示意图图0-6 1985-2010年浙江省城市绿化覆盖面积示意图

3.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环境保护主要是指对水环境、海洋环境、城市环境、固体废弃物、辐射环境等进行保护。降低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简称“三废”)排放总量是浙江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紧抓不放的重点环境保护工作。经过30多年的努力,浙江省有效地减少了“三废”排放总量,极大地提高了环境容量的利用效率,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从统计数据来看,图0-7和图0-8描绘了浙江省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1986—201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从1986年的4.46亿标立方米降低至2010年的0.74亿标立方米,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从1987年的0.13万吨降低至2010年的2.2×-510万吨,环境容量的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图0-9描绘了浙江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废水排放总量及其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情况。废水排放总量主要部分是工业废水,历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占当年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区间为55%—91%,年均占比约为65%。图0-9表明,自1986年始,不论是废水还是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所对应的废水排放总量的下降趋势十分明显。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废水排放量从1986年的0.03万吨下降至2010年的0.001万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废水排放量从1986年的0.02万吨下降至2010年的0.0008万吨。在1986—2010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废水排量总量及其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平均每年分别减少0.001万吨和0.0009万吨。图0-7 1986-2010年浙江省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示意图图0-8 1986-2010年浙江省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示意图图0-9 1986-2010年浙江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的废水(工业)排放总量示意图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指地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倒U形”关系,对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有很好的解释力。浙江省不同环境污染所处的阶段依“人均污染物排放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而各不相同。对1986—2010年浙江省工业“三废”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人均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处于倒U形曲线的上升阶段(图0-10);人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也处于倒U形曲线的上升阶段(见图0-11);而人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已明显处于倒U形曲线的下降阶段(见图0-12)。总之,浙江省工业“三废”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2005—2010年是总量控制政策实施后的六年,在图中表现为散点图的后六个点。在人均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图中,由于这六年来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减少,两者关系曲线可能会出现下行;在人均废水排放总量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图中,由于总量控制政策的实施,也存在明显的改善趋势;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随着经济增长和技术改进,排放总量一直处于下行区间,实施总量控制政策后其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图0-10 浙江省人均地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示意图图0-11 浙江省人均地区废水排放总量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示意图图0-12 浙江省人均地区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示意图

与此同时,浙江省历届省委、省政府注重“抓好当前,更着眼长远”,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从倡导治山治水开始,发展到“强塘固房”。其中,治水不仅仅是指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是指环境保护意义上的水环境治理。从统计数据来看,2000—2010年,浙江省污水处理率显著提高,从2000年的33.2%提高到2010年的82.74%。与浙江省经济增长的情况进行类比分析可以发现,浙江经济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而且,作为环境卫生的一个重要指标,生活垃圾清运量在局部年份虽有下降,但仍维持在相对高位。为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任务艰巨。图0-13和图0-14显示了浙江省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清运量的变化情况。

在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环境保护的目标变得更加具体,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等具体指标被纳入约束性指标。比较2010年和2011年三大主要的约束性指标,浙江省环境保护的成效同样十分显著。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长9%的背景下,浙江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10年下降3.15%,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10年下降2.81%,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基本持平。全省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如图0-15所示。图0-13 2000-2010年浙江省污水处理率示意图

4.资源节约成绩喜人

浙江省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节能降耗工作也在不断深入。2005年,全省资源利用实现度为77.5%。在资源利用方面的7项指标中,水泥散装率实现度最高,为63.5%;第二是工业重复用水率的实现度,为84.3%;之后依次为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耕地面积农业增加值,实现度分别为81.8%,80.4%和8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和单位建设用地新增地区生产总值指标的实现度分别为70.4%和62.4%。

从过去三十多年的资源利用状况来看,浙江省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图0-16描绘了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全省能源消费量的情况,图中的趋势线是基于三次多项式的拟合。从图0-16可以看出,浙江省能源消耗量在1990—2010年平滑下降,这意味着此间浙江省能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从每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消耗3万吨标准煤降低至每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只消耗0.6万吨标准煤。而且,从图0-16的趋势线中可以看出,全省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图0-14 1985-2010年浙江省生活垃圾清运量示意图图0-15 2010-2011年浙江省主要约束性指标排放状况对比示意图

图0-17描绘了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全省电力消费量的情况,图中的趋势线是基于三次多项式的拟合。从该图中可以看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全省电力消费量在1990—1998年不断下降,1999—2005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全省电力消费量出现了一个小高峰,而后在“十一五”期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全省电力消费量又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整个区间跨度来看,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全省电力消费量从0.25亿千瓦小时下降至0.1亿千瓦小时,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1倍多。此外,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全省煤炭资源、石油资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的消费量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资源节约成绩喜人。图0-16 1990-2010年浙江省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费量示意图图0-17 1990-2010年浙江省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的电力消费量示意图

5.生态文明蔚然成风

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和大胆实践,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根据《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1)》,浙江省位居各省份生态文明指数排行榜第3名。在省委、省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下,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上处于全国前列。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编写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总能力由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等五个子系统构成。环境支持系统又由区域生态水平、区域环境水平、区域环境抗逆水平所构成。浙江省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对水平处于全国领先的位次,稳定居于第4到第6位。其中,环境支持系统的位次居于全国第一到第三。构成环境支持系统的子系统中,区域生态水平处于全国领先的位次,稳定地居于第2位,但区域环境水平处于全国落后的位次,徘徊于第23到第28位。见表0-2。表0-2 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国的位次

当然,在看到生态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例如,浙江省传统产业的比重较大而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清洁化生产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由于技术水平不高所致的生态不经济、循环不经济、低碳不经济现象比较普遍;以绿色消费引领绿色生产的社会风尚尚未全面形成。

四、浙江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1.遵循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以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大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

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经济系统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人类的经济活动要受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的限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所构成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如果两个系统彼此适应,那么就能实现生态经济平衡,如果两个系统彼此冲突,那么就可能出现生态经济失衡;人类社会有可能通过认识生态经济系统,使自身的经济活动水平保持一个适当的“度”,以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这就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是支配作为生态经济有机体的现代经济发展规律全局的基本规律,它具有下列三个特点:第一,生态经济系统的联系性。一方面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存在广泛的联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内部、经济系统内部、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广泛的联系。人类社会不能简单地割裂这种联系,更不能将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第二,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性。生态经济系统中存在两大突出矛盾:一是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增长与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系统中日益增长的废弃物数量与生态系统中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具有普遍性。因此,人类必须正视它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在开采和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其替代资源的开发,在开采和使用可再生资源时必须保持资源的开采速率和资源的再生速率之间的平衡,经济系统排放的废弃物要尽可能做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第三,人类经济社会的适应性。虽然人们不能创造规律,但由于有规律可循,人类可以顺应规律。其实,即使是生态系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纯自然的生态系统几乎不存在,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动态演替。因此,人类可以按照生态规律创新生态系统,可以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增强人与自然的协调性。

正是按照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浙江省始终坚持“该保护的保护,该发展的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以生态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手段,以统筹兼顾为方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妥善保护好生态系统,实现生态资本的增值;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改善好经济系统,实现经济质量的提升;最终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的丽水市打造的“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品牌、全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安吉县创造的“安吉模式”就是合乎规律性,尤其是合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的典型案例。

2.遵循生态产业链接规律,以提高资源生产率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链理论引入生态经济系统便产生生态产业链接规律。生态产业链接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发掘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生物链关系,以资源(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链接关系的企业联盟。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可以减少废弃物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减轻环境压力和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创造生态产业链的系统耗散结构,使整个生态产业链表现出系统整体性、有序性、多样性和结构功能可控性,从而得到较高的投入产出比。

按照生态产业链接规律设计企业内部的分工、设计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布局、设计产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就有可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当然也就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浙江省在企业内、园区内(企业间)和产业间等多个层次均创造了许多著名的案例。

企业内生态产业链是指同一企业不同车间之间所形成的生态产业链,即上游车间排放的废弃物成为中游车间的原料投入,中游车间排放的废弃物成为下游车间的原料投入,等等。浙江省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安化工)围绕氯元素的循环利用而开发的循环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化工行业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如图0-18所示。图0-18 新安化工氯元素循环利用技术示意图

园区内(企业间)生态产业链是指在独立核算的企业之间所形成的生态产业链,即上游企业排放的废弃物成为中游企业的原料投入,中游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又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投入,等等。宁波化工区是长三角的重要化工基地,区内规划面积56.22平方公里,拥有镇海炼化等一批大中型石化企业。该园区按照循环经济规划,形成了一连串的资源循环链:镇海炼化的副产品硫磺,交给聚丰化工生产硫酸,聚丰化工的硫酸交给新福公司生产钛白粉,新福公司剩下的废硫酸再给镇海磷肥厂生产磷肥,最后用于农业生产。自推广发展循环经济后,区内参与循环的15家化工企业每年可增效1.2亿元,减少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分别为1.5亿立方米、100万吨和2.4万吨。

产业间生态产业链是指在不同产业部门形成类似生物链的生态产业链。例如,工业部门生产塑料薄膜——农业部门使用塑料薄膜——农业部门报废后由服务业部门回收废旧塑料薄膜——废旧塑料薄膜投入工业部门的塑料薄膜再生产。杭州市社区垃圾分拣制度的推行、循环型物流体系的构建、节约型政府的创建等都充分体现了产业间产业生态链的构建理念。

3.遵循生态需求递增规律,以需求为导向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服务等公共物品的供给

生态需求是消费者对生态环境质量需求和生态经济产品需求的总称。生态供给是生产者对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经济产品供给的总称。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产品属于典型的高档产品。在衣食不足的情况下,人们的首选目标是生存,对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产品的追求还提不上议事日程;在进入小康社会乃至进入富裕社会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产品这种高档物品的需求以更快的速度提高。生态需求递增规律就是指,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上升,消费者的生态需求呈现递增的趋势。这种递增的趋势表现为生态产品的需求曲线是以较快的速度向右上方移动的。

根据供求原理可以知道:如果生产者对生态产品的供给保持不变,那么生态需求的递增会导致生态产品价格的上升;如果生产者对生态产品的供给出现递减,那么生态需求的递增会导致生态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如果生产者对生态产品的供给增加,那么生态需求的递增会导致生态产品价格的上升趋势得到缓解。

根据生态需求的递增趋势,可以通过增加生态供给实现生态产品和环境服务的供求平衡。浙江省正是按照生态需求递增规律,不遗余力地提供生态环境这类公共物品。一方面,持续推进环境治理。按照生态省建设的要求,从2004年至2010年,浙江省先后实施了“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和“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并从2011年开始又进一步实施了“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明确了“十二五”生态文明建设8个方面主要目标、11个专项行动和11项保障措施。省委、省政府印发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城镇、美丽乡村、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森林浙江、蓝色保障、防灾减灾和绿色创建11个专项行动方案。11个设区市均先后出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方案。在全国率先全面建造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82%;推进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累计527个建制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占全省建制镇总数的72.4%;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社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率先建成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监控网络,实行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目标管理考核和省级财政对水系源头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

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生态创建。浙江省构建了从绿色城镇到美丽乡村、从森林浙江到蓝色屏障、从绿色企业到绿色家庭的全方位绿色创建体系。截至2011年,全省累计建成6个国家级生态县、45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7个省级环保模范城市、274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41个省级生态县和939个省级生态乡镇、22个国家园林城市(县城、镇)、36个省级园林城市。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对1.8万个村庄开展绿化建设,共创建省、市、县三级绿化示范村5657个,其中省级绿化示范村1352个。

通过环境治理和生态创建,全面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态环境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