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总会有办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7 20:52:17

点击下载

作者:罗静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育总会有办法

教育总会有办法试读:

推荐序

每个人都走不出自己的童年你的童年是小村庄,可是,你走不出它的边际,无论你远行到何方。

这是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几句诗行。

诗人的敏锐是无敌的。

人类的童年有太多秘密。生命最初的那些年,我们与父母的每一次互动都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沉入了我们的潜意识,建构成我们的核心人格,并将伴随我们一生。

一个女孩看不上自己无能的父亲,然而婚后却发现自己的丈夫越来越像父亲。

一个男孩痛恨于强势的母亲,然而每一次恋爱都会被一个野蛮女友吸引。

父母经常吵架甚至离婚的小孩,长大后迟迟不敢走入婚姻,或者婚姻里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安宁。

如罗静书中所说,我们每个人都背着原生家庭的包袱在走路。

作为成年人,我们尚可去觉察,去成长。然而,若一个小小孩,遇上了不觉察的父母,遭受太多不恰当的对待,那简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了。

每个人都无法选择他们的父母。

每年全国有那么多留守儿童在煎熬。

每所学校有那么多学生存在网瘾、逃课、厌学问题,甚至上演各种轻生、自杀的悲剧。

所有这些问题凸显的一方面是早期教育的缺失,一方面则是父母们对孩子早期发育的秘密知之甚少。

哪怕是走过童年的成年人,哪怕是和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又真正了解多少属于孩子的世界呢?

在生养孩子之前,没有任何一种针对准爸爸、准妈妈的专业训练,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教会我们去认识每一个独特的孩子。

这条新踏上的育儿路真的不容易。

你体验过多少欣喜,就经历过多少惊慌和忧愁。

你尝到过多少甜蜜,就遭遇过多少困惑和劳累。

做父母比干这世界上任何一种职业都更需要支持和陪伴。因为我们不仅仅是要学习做父母,还要学会如何从容、自在地做我们自己。所以,我一直都很尊敬从事早期教育的实践者们。

数以千万计的父母们需要支持和帮助。加之,每个孩子都不同,从未有一套理论、一个标准答案可以完全参照。所以,教育工作者们需要真正去倾听父母们的困扰,去看见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去给予针对性的专业指导。

早期教育工作者们在做的事,是真正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业。他们的点滴努力,都在真切地把高居庙堂之上的艰深知识,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

他们的工作非常了不起。罗静老师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位佼佼者。

从最开始每期听罗静主讲的科学育儿脱口秀《静观育儿》,到身边认识的朋友不断向我推荐罗静创办的育儿科普公众号,整整两年来,我看到了罗静的努力和成果。

她写的新书,我也是一口气就读完了。因为本身有医学背景,加上养育两个孩子的经验,这让罗静的科普文章很接地气。小到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大到孩子的人格养成,她都能在不经意间娓娓道来,既清晰又生动。

整本书囊括了0-7岁孩子教养过程中的大事件,包括如何更轻松地给孩子立规矩,怎么促进孩子安全感的建构,怎样从孩子的吃饭、睡觉等日常细节入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等。

当然,新书也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入手,解读了不同的家庭关系模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及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各自顺畅运转的规律,包括夫妻矛盾解读、二胎家庭支招等。

除此之外,新书对父母最关注的常见热点问题也有详细解析,比如对孩子的注意力问题、性格内向、语言发育迟缓、孩子的入园问题以及比较棘手的一些儿童发展中的问题都有专业解答。

朴实但又富有深度的心理学解读,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父母焦虑,教会他们从容做父母的实用方法。父母们读完罗静著的这本书,一定能有的放矢地做个称职的父母。

好书不需多,一本就足够了。

有时候,太阳不能把你照亮,一支蜡烛却可以。

这本书就好似一支燃着的小小蜡烛,也许能给你刚刚好的温暖、光和陪伴。kmedia亲子自媒体联盟

自序

育儿,是场自我修炼的旅程

我有一个亲戚家的弟弟,小时候很聪明,也很调皮。他的父母很忙,没时间管他,对他唯一的管教就是在他出状况的时候狠狠地惩罚他。有一年大夏天,他被罚跪在热气腾腾的沥青路上。等到父母允许他站起来的时候,他已经站不起来了。因为沥青化了,粘住了他的皮肤。最后,他的腿被硬生生扯掉一层皮。后来由于大人的粗心,他在一次发烧后伤及大脑,智商受损,不能像一般人那样读书,只能在特殊学校里做康复训练。那时候我还没开始读心理学,只是每次见到他,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痛。后来,他也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娶妻生子了。

他结婚时,我哭了。我哭的是他,也是我自己。

我有一个很优秀的父亲。我小的时候,他一直在外地学习。直到我上小学,他好像才正式成为家里的一员。记忆里,他对我要求很严。我曾经认为,我是怎么长大的他可能都不知道。他一直称呼我为“儿子”,我认为这是他不接纳我的根源。

我对父亲有一种远远的崇拜感。他的中医功底深,医术高超,治愈过很多疑难杂症,让我觉得很神奇。但我和我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太亲近,并且一直对他想要把衣钵传给我的心愿表示反抗。

学习心理学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生好奇心特别重,一种是自己心理上有着某种问题或欠缺。而我则属于后者。

早期教育父亲的大量缺席,造成了我生命的缺失。很长的时间里,我不知道该如何和他人,尤其是和异性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也正因为此,我一直苦苦寻找心灵的平衡与自我的完整。后来,读大学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心理学。

在读临床心理学硕士的时候,我开始做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有一次,一个个案让我印象深刻。

有个孩子给我打电话,说:“老师,我遇到问题了。”

我问:“什么问题?”

他说:“我总想打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我继续问:“那你想打什么样的人?”

他回答:“年轻女性。”

我告诉他:“你最好还是找个男老师做心理咨询比较好。”

他坚持说:“我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我想尝试去面对,请相信,我一定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于是,我答应了他。

为了防止出现突发状况,我跟两位保安大哥提前约好,只要我在咨询室内按下了求救的电铃,他们就立刻进来。

一开始我们聊得很好,他告诉我他的妈妈很强势,经常打他爸爸。而他爸爸是个很懦弱的男人,受了委屈后,就选择向这个家庭中最弱的,也就是他的儿子身上发泄。这个男孩,就成为了这个家庭的牺牲品。

后来,他爸爸有了外遇,这让家庭关系更加紧张起来。这个男孩每日里只听见妈妈的咒骂:“天底下的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他就是在这样惊恐、压抑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极具暴力倾向。

没有人教过他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个社会的规则是什么,更没有谁给过他温暖。长到一米八的大个子,他妈妈还是动不动就打,随手抄起什么就往他身上扔。所以,他是一个没有学会爱的人。他的情感已经荒漠化,对所有人都很冷漠。同时深藏在他内心的恐惧,又让他只能选择比自己更弱的年轻女人作为发泄对象。

那天,聊到后面,他情绪又激动起来。那个时候坐在他对面的我还是一个女学生的样子,我没想到他能一下子冲上来,一把抓住我的脖子,失去理智地喊:“都是你们这些女人!都怪你们!”他的力气太大,我的手半天摸不着椅子上的电铃,当时心想:完了,这回肯定要死了。幸亏慌乱中碰响了铃声,我得救了。

我被吓出了一身冷汗。那个男孩走后,我哭了。因为他是我那时见过最可怜的一个孩子。

我给我的一位男同事说明了情况,请他去找这个男孩,继续为他做心理治疗。那之后,好长时间,走在校园里碰见了,我们还互相点头问好。一年后,他找到我,专门向我道歉。后来,在我去读博士之前,我的男同事告诉我,那个男孩康复得不错。

之后我做过很多类似的心理咨询。那些出了问题的人,他们的问题几乎都能追溯到小时候。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实都告诉我,在那些问题家庭里,生命真的是太不被尊重了!那些稚嫩的、脆弱的孩子们,真是太无辜了!

也正是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更加坚定了走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条路。我梦想着有一天,那些沉睡的父母们能够醒来。看看自己,我是怎样的父母;看看我们的孩子,他们到底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这是我走到今天的心路历程,也是我坚持从事早期教育行业、创办脱口秀栏目、做原创的微信公众号以及全国各地讲座的初衷。

一方面,我希望能够为早期家庭教育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做父母这件事儿更加容易。另一方面,我期待能为心理学在中国的普及贡献一份力量,传播更加系统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科普知识以及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

如今心理学在国内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新父母对教育更加审慎、要求更高,也更能接受新观念,愿意寻求自我的成长。有你们这样的父母们,不仅仅是我们教育从业者的幸运,更是孩子们的幸运!

育儿,是场自我修炼的心路历程。不那么容易,不过,我们可以结伴同行。罗静2016年10月1日于北京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快乐

每个人都在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活好自己就是我们每个人面临的最大挑战。无论每个人追求的是什么,看重的是什么,都希望自己是快乐的。而拥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恰恰取决于我们7岁前的那些匆匆时光。

0-7岁定终生。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的说法。

快乐是一种情绪,稳定的快乐、持续的快乐却是一种人格特质。

心理学上对人格的定义是: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性行为模式(内隐的以及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格特质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譬如父母都是抑郁特质的人格,他的子女中女孩基本都有抑郁症。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遗传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比起后天养育的影响要小得多,充其量只占到10%。各个心理学流派尽管在如何分类人格上有分歧,但几乎都认同一个人是什么样子绝大多数是被父母的教养方式塑造的,所以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基本上在他7岁前就确定了。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古人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却和现在的科学家得出了相同的答案。

那么,我们一直追求的快乐是从哪里来的呢?怎么来的呢?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像打了鸡血一样度过每一天,有些人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耗过每一天?为什么我们越是想快乐却越容易感到悲伤,甚至被愧疚牵着鼻子走?为什么快乐的记忆一闪即逝,留在内心那些挥之不去的都是些愤怒、郁闷、哀伤、恐惧、焦虑的情绪?

记得在我的第一本书《爱,从懂孩子开始》的签售会上,很多家长都希望我写上给宝宝的祝福,我写得最多的是“快乐”两个字,这是全天下父母的心愿;但签售的家长跟我说的都是孩子让他们不快乐的事:咬人,打人,不睡觉,不吃饭,叛逆,撒谎,不说话,不跟小朋友玩,内向,不去幼儿园,没有自信,等等。讲述这些情况的时候,父母们都愁眉苦脸,手足无措。

这样焦虑的父母可以养育出快乐的孩子吗?这么多要求的父母,可以让孩子感到快乐吗?

我的这本书里其实讲的都是教养方式。因为男孩和女孩有差别,所以教养男孩和女孩的方式也是有区别的,不仅是技巧上的差别,还有原则上的差异。

简单举个例子。在与同伴做游戏的时候,男孩会确认三件事情:第一,我是不是这个团队的头;第二,这个团队的规则是什么;第三,我能不能改变这个规则。但女孩子通常会确认:第一,我需要听谁的;第二,他们愿不愿意跟我玩;第三,我希望妈妈能在我需要的时候帮助我。

这种差异决定了如果你忽略男孩子自主个性的培养,他将会变得缺乏自信;如果你忽略了女孩子“期望你好我好”的善良,她将会变得尖酸刻薄。男孩子的自主个性更需要父亲的认同和鼓励,女孩子的善良更需要母亲的支持和认可。

听上去好复杂,但认真付出努力养育儿女的父母都知道,你的孩子有什么需求你最清楚。只是我们一直衡量的是要不要满足或能不能满足的问题。智慧地满足孩子,就会获得让自己快乐也让他人快乐的能力。

这本书里有我的所学所用,也有我的反省总结,希望能帮助年轻的爸爸妈妈成为更有智慧的父母,让每个孩子获得快乐的能力。

敏感期,千万别用错了

我的出版社朋友告诉我,一本育儿书但凡冠上“敏感期”三个字,销售量就会高出其他同类书籍。

我遇见过很多父母,他们的确认为,孩子的成长是有一个“列车时刻表”的。到了什么点,就要上什么车,错过了就再也赶不上了。

这是当前育儿观念中一个非常非常大的误区。

所以,在这本书开头,我最想聊聊孩子的敏感期。“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首先使用的名称。他观察到,为了避免风雨侵袭,蝴蝶将卵产在树枝或树干的分杈上,刚出生的毛毛虫对于光会特别敏感,他们会顺着光爬到树枝的顶端去吃那些刚刚长出的嫩叶。等他们长大,消化系统健全能吃成叶后,他们就不再对光有特殊的敏感度了。

后来,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现象,即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有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因而提出了育儿教育的敏感期原理。

这一理论的创立,无异于给了迷茫、无措的父母一根救命的稻草,所以“敏感期”很快就得到了千千万万个父母的追捧。很多父母会觉得敏感期重要,但是又不知道如何把握敏感期;很多父母为了要把握某个敏感期而给孩子施加过多不恰当的压力;还有更多父母则为了错失孩子的敏感期而感到懊悔。

敏感期,真有这么神秘吗?其实,孩子自己就会给出敏感期的信号。虽然大多数孩子都会在某一些时间段明显对某些事更感兴趣,但绝对不代表孩子们都会整齐划一地照着“时刻表”生长。若果真如此,那这个世界该有多么乏味。

所以,我想告诉焦虑的父母们,只要你放松地、用心地在陪伴孩子,一定会发现你的孩子在教你如何对待他。

比如,孩子开始吃手、扔东西、各种抓、握、捏,那就是到了手部的敏感期,需要爸妈多提供机会给孩子进行手部锻炼了。

比如,孩子跳个不停,不让他跳还不乐意,那么就顺应孩子的意愿让他跳去,因为这意味着孩子大动作发育的敏感期到了。

比如,孩子开始对盛饭这件事感兴趣,那就是该让孩子自己尝试独立吃饭了。

在孩子敏感期到来的时候,大人该做的,就是提供鼓励、支持,在孩子身后轻推他一下。

有的妈妈对我说:“罗老师,我家孩子快1岁了,还不会爬,天天训练他,可就是学不会,这可怎么办啊?”孩子学爬行的敏感期是6个月至10个月,以后再学就非常困难了。三翻六坐七滚八爬,这是一个比较通俗的发展指标,用来衡量孩子成长发育正常与否。但是如果此前的确爬得太少,那么带孩子游泳,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弥补办法。

所以,并非一旦错过了敏感期,就无药可救了。只不过敏感期错过的时间越长,父母未来将要花费的力气可能会越大。

而只要父母平日里多陪伴孩子,多倾听孩子,多尊重孩子的意愿,那么你完全不必为了所谓的“敏感期”而困扰。

早期教育最大的功能就在于帮助父母读懂孩子的成长过程,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让育儿变得更从容。

严格来说,敏感期不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而是一座桥梁。如果可以敏感地捕捉敏感期,就能帮我们更好地读懂孩子,顺应孩子的发展需求,恰当地提供帮助。如果没有搞清楚而过度“用力”,反倒会拔苗助长。

通过敏感期这座桥,其实应该给孩子带去更自由、宽阔的成长可能。但是,实际中却恰恰相反,我们不少父母打着“敏感期”的名义,却把孩子的发展变得狭窄、单一了。

很多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就被家长送去学琴了。美其名曰,这个时候是学音乐的“敏感期”。然而,他们往往最后学的不是“音乐”,而只是枯燥的弹琴技法。

记得一位妈妈曾在微信上不无忧虑地问我:“罗老师,今天我家孩子莫名其妙地问了我一个问题,妈妈,我为什么要学钢琴?我当时一时语塞不知道怎么回答。自己回来想一想,为什么呢?其实我也没想清楚。也许就是因为听说学钢琴很好,也许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于学钢琴这件事儿的美好想象,也许是因为身边认识的很多孩子都学了,自己家孩子不学怎么能行呢?再或者是为了多一个考级证书吗?这件事真不能深想,这一想自己就开始怀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这其实是很多家长都在面临的问题。

和一位前辈聊天时,他说,在北大新生中做过一个调查,问有多少人学过弹钢琴,结果全班只有两个学生没有举手。没有举手的那两个学生不是没学琴,而是学了小提琴。

大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告诉孩子,或者我们自己也根本没有想清楚为什么学琴。这些选择显然都是盲目的。一旦盲目,过程就一定会多多少少出问题。

敏感期到来时,我们要给孩子输入的并非一个东西,而是一套系统。

仍然以孩子学音乐举例。学会弹琴永远不是目的。音乐它是有一套东西的,包括分辨和欣赏微妙的节奏韵律和音色,体验不同的乐器表达和呈现,感知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音乐风情,聆听大量的趣味历史故事,等等。所以,如何陪孩子去感知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声音,陪孩子学会享受音乐和爱上音乐,才是敏感期的真正意义。

再比如,7岁前孩子在细节、秩序、语言、数字、涂鸦等多个方面都有极强的学习能力。但不应该让孩子们按照成人的节奏和要求去学,而是要按照儿童自身成长的力量和理性自然获得。你可以为孩子提供相应的探索素材,包括绘本、各种启智玩具,陪孩子一起玩各种益智游戏等。但你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节奏和想法。孩子学习某一种知识是简单的事情,如何应用学到的知识是复杂的事情,快乐、自由地使用学习的知识却是孩子的本能。

因此,父母需要明白,给孩子更多自主探索和自我决定的机会,让他们快乐地学习,让学习的本能不断延续,不要因为自己的需要扼杀孩子对学习的热爱!这才是真正地理解和应用了敏感期。

学习即自由!

作为家长,在孩子7岁以前,面对他们各种体能、智能和心理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我们需要给孩子的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间各个元素,譬如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情商、自我控制、规则秩序、自信、自尊、合作等都是彼此相关,相互促进的。说句更通俗的话,孩子的事情再小都是大事。处理大事要有智慧,而不是靠蛮劲。

教育上最忌讳匹夫之勇,尤其是在人生最重要的前6年的教育!

孩子说“不”的时候最适合定规则

我向来不赞成用“叛逆”这个词来形容孩子不听话。因为这个前提是,父母的要求都是对的。这显然是个笑话。没有一个成年人敢保证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对的。那么,我们又怎能要求孩子都对呢?

在我看来,孩子所有被称为“叛逆”的行为,只是我们没有听懂他们“不”字背后的潜台词而已。

每当有家长提到叛逆,我一定会问“他们是叛了谁的逆?”如果父母说一,他们说二,这是叛逆吗?如果父母说吃苹果,他们却吃了香蕉,这是叛逆吗?如果父母说见人要打招呼,要有礼貌,孩子们不打招呼,就是叛逆吗?

很多父母一定听过“自我意识”这个词。通常专家都会说,孩子开始叛逆,是因为出现了自我意识。当我们的孩子到了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当孩子知道我是我,我有自己的身体、胳膊、腿(以前认为那都是妈妈的),我有我的想法,有时候也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事情时,就开始各种所谓的不听话,爸妈的烦恼也由此而生。但是,这一现象是个体心理发展里程碑式的标志。从此,孩子们将会在自我意识的引领下,不断出现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接纳以及自尊、自信、自强、自爱等一系列与自己相关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将最终影响个体是否能够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拓展,获得快乐,从而活出精彩的人生。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开始出现各种不省心、捣蛋、破坏以及各种探索行为,请为孩子鼓掌,他们开启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扇大门。

很多妈妈问我,那就任孩子为所欲为吗?

只有在规则内的为所欲为才是真正的自由,在孩子说不的时候,也正是给孩子立规则的最佳时机!

总有父母很疑惑,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设定规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设定规则。我碰到过最极端的例子是这个妈妈根本不知道有规则这回事,因为她根本不知道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她眼里,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对的。她的孩子最后变成了“小恶霸”,走到哪里都会把其他小朋友打伤、弄哭、推倒,家长带着孩子只要看到他,立马转移战场,没有人愿意跟他玩。孩子的爸爸专门来听我的讲座,讲座后又学习了我的微课,甚至找我做一对一的咨询,这位爸爸每次都点头说:“我知道了,罗老师,我一定按照您说的做。”但情况丝毫没有什么改变,因为家里有个“无知”的妈妈在教育这个调皮的男孩,爸爸的努力简直就是“蚍蜉撼大树”!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成人的世界到处都是规则。穿衣有穿衣规则,开车有交通规则,上班有工作纪律,运动有比赛规则,学习有上课规则,我们都生活在规则里。心理健康,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对规则适应的能力。

孩子对规则的建构,就起始于他们出现自我意识之时。孩子说“不”,潜台词其实是这个规则我们可以更改一下吗?我能制定这个规则吗?

在那些小脑袋瓜里,规则具体又是怎么形成的呢?都包含哪些内涵呢?

第一,规则是关系下的规则,是建立关系的结果。

每个人都会有三种基本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让孩子学会与自己相处的规则,解决了孩子内心是否接纳自己的问题,让他知道我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是什么样的人;师生关系带给孩子懂得尊重权威、尊重知识、尊重他人的规则;同伴关系带给孩子的是竞争、合作、分享、妥协、服从的社会规则。只要这个孩子有父母、有同伴、有老师,他们自然都会学到这些规则。正是因为规则不同,所以孩子表现出来的样子也就各有不同,这里的“样子”更多指的是性格层面的。

第二,规则的内涵源自父母最关心的事,到底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1.什么能摸,什么不能摸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水、玩土,喜欢一切你不让他们触碰的东西。我建议,让孩子尽情去玩水、玩土,甚至玩大自然中很多看上去不是很干净的东西。只要回家洗手消毒就可以,还可以专门准备一套玩水的衣服。但玩水也有规则:什么时候玩?玩多长时间?用手还是用工具玩?每次给孩子规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去玩水,例如夏天每天晚上都要洗澡,那就在这个时间段给宝宝充分的玩水自由,不催促,也别害怕弄得满屋都是;下雨下雪天,带着孩子去淋淋雨、踏踏雪,无非是准备一双胶鞋,准备一把小伞,让孩子去抓雪、滚雪球、打雪仗。

2.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孩子一岁半以前,都是用嘴在探索整个世界,这是他们独特的感知外部世界的通道。所以,这个时候不要阻止他们吃手,不要阻止他们吃玩具,只要保证送进孩子嘴里的东西基本上是干净的就好。孩子的免疫力,就是在自然环境的摸爬滚打中逐渐提高的。研究表明,为了让孩子少得病而刻意保护的行为,反而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即使孩子到了3岁左右,还会拿到什么东西,或看到什么东西就把嘴凑上去了,这也是正常的,这时候只需要简单明了地告诉孩子,那个不能吃,或给孩子一个手势“NO,NO,NO”,然后用其他好玩的事情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就好了。

3.电视可不可以看

我的答案是,可以看,但要有规则。如果可以,最好3岁之后再让孩子接触电视。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可以分两次看;给孩子设置闹铃,并提前两分钟提醒孩子即将要结束了;看英文原版的电影最好第一遍不给孩子翻译;不要给孩子看有暴力倾向而无想象力的电视;跟孩子讨论电视里的一些剧情,让孩子们学着编故事。如果孩子3岁前就接触了电视,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分两次看;看完电视要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缓解宝宝未发育完全的视网膜压力;尽量选择动作较慢、人偶演绎的节目,例如英国BBC出版的花园宝宝系列节目。很多非常优秀的迪斯尼、东方梦工厂出品的动画片适合6岁以上的宝宝看。记住,画面跳动得越快越对小孩子眼睛的伤害越大。

4.什么时候就医

很多小孩很早就服用抗生素,一发烧父母就带去医院打吊瓶。这些抗生素和去医院的交叉感染有很多隐患。我的两个孩子,曾经烧到39.5℃我也没往医院送。孩子断了母乳之后,就会出现疾病。常见的小儿疾病有拉肚子、感冒、流鼻涕、发烧、咳嗽。出现这些症状其实都不用马上去医院,我们在家里就可以给孩子降温,推荐一些我屡试不爽的小方法。第一个方法,用热水泡脚,揉搓涌泉穴、足三里;第二个方法,推拿抚触,揉揉大拇指的内外侧;第三个方法,去同仁堂抓一些紫苏叶回来,炒完加上红糖,熬水喝,止咳化痰;第四个方法,用棉球蘸上藿香正气液涂到宝宝的肚脐上,用创可贴固定八小时,如果烧到38.5℃以上,同时服用羚羊角口服液退烧。需要强调的是,我有医学背景,所以我可以迅速判断孩子的问题,各位爸爸妈妈可以用我的方法做最初的尝试,如果孩子烧到39℃以上,建议你们找医生治疗或服用药物。

第三,允许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规则。如果你打算开始给孩子建立规则,那么首先需要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替孩子做得越少,规则就越容易建立。

例如可以让孩子:

自己收拾好玩具。有的时候孩子会要求大人帮助,你可以偶尔替代他(她)去收拾,也可以作为帮手,陪他去收拾。

自己吃饭,而不是父母喂着吃。

自己洗漱。

自己穿衣服、穿鞋、穿袜子。

自己扔垃圾。

自己决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开始的时候需要家长跟孩子一起制订时间表,时间设置的间隔要比较大,尊重孩子想做的事情,跟孩子商量你希望他做到的事情。对于3岁以后的孩子,事情可以尽量安排得多一些,鼓励孩子动手动腿。

自己拿碗筷,自己洗水果。如果不放心,家长可以先洗一遍,再让孩子洗一遍。

养一盆植物或一缸金鱼。适合3岁以上孩子,让他们学会照顾其他人或物。

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自己叠衣服,把脏衣服放到该放的地方。

孩子会在父母的尊重和放手中感受到做决定和独立自主的自由和快乐。这样的孩子会在父母的信任中慢慢习得自我管理的技巧,自然而然地内化各种规则、规范。相反,一个处处被替代、被包办的小孩,更容易显得笨拙、无措,也更容易被大人唠叨、催促。长此以往,这些孩子的精力无法放在真正属于自己的事情上头,而是陷于日复一日跟父母的角力和纠缠里。

第四,孩子年龄越小的时候,规则的弹性应该越大。只不过改变规则的时候,我们需要再建立新规则。譬如,孩子不好好吃饭,我们告诉他,下午可没有任何东西吃。可是孩子下午一个劲儿地喊“饿”,哭得似梨花带雨,奶奶就看不下去了,赶紧端过来吃的。总是这样的话,孩子以后还是会不好好吃饭。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就需要对规则做个修改。要么跟奶奶说无论孩子怎么闹,您都不要给吃的,这个估计很难行得通;另一个方法就是,如果你饿了,只能吃水果或几颗坚果,直到晚饭时间你才能吃东西。孩子越大,反而建立规则的弹性需要越小,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可以做到自我控制和延迟满足了。

最后,请记得,不要以“叛逆”的名义阻拦孩子走向自主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珍视孩子每次的自我探索,这正是他们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建立的开始。

无条件接纳孩子

自我意识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对于父母而言,并不需要去了解形而上的“我”到底包含了什么,究竟如何演化,只需要知道怎么去恰当应对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

理论上说起来很复杂,但其实父母只要做好两件事就足够了。

1.让孩子觉得:我是可爱的,是值得被爱的(2岁以前)

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事是知道:我是被爱着的。当孩子感受到这种爱并内化后,会产生信念:我是可爱的,是值得被爱的。这将是孩子未来自尊、自信等其他品质的发展基础。

对孩子最有摧毁性的信念是:我不可爱,不值得被爱。这将会导致孩子的自卑和不自信。有这些感受的孩子肯定不会是个快乐的孩子。

父母具体如何做呢?

那就是,陪伴在孩子身边,在场,并且无条件接纳孩子。“无条件接纳”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但并不代表无原则地纵容。“无条件接纳”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有情绪,允许孩子表达情绪,但并不代表要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无条件接纳”是接纳孩子有个体差异。接纳孩子独特的个性特点,并不代表要不切实际地无原则夸奖。

只要妈妈做到了无条件地爱和接纳孩子,孩子就会在妈妈的眼睛里看见自己,并确认:我是可爱的,是值得被爱的。

向妈妈们推荐一个小方法和一个小游戏,可以有效促进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

方法是通过抚触,对小宝宝的身体感知觉给予充分的刺激,可以促进他更加了解“我”的身体和周围环境的不同,激发孩子更多的感知“我”的存在。

镜子游戏很简单也很有效,常带孩子在镜子前动一动或者做游戏,会促进孩子对于自我的认知和感受。一旦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他们就会考虑自己是谁,这正是自我概念的基础。

2.让孩子体会到:我是有用的(2—6岁)

对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事是:我有力量,我有用,我可以,我能行,我很好。这些信念是孩子将来建立自我价值感的基础。

此时,对孩子最有摧毁性的信念则是:我没用,我不行。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可有可无的、没有价值的。

父母具体如何做呢?

那就是,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让孩子获得掌控感,让孩子体会到小小的我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不一定要多大。不需要孩子成为专家或者优等生,再或者去获得某个标签或名头。相反,它是我们专心做某件事,或者努力克服困难时获得的一种感觉。

比如小孩子捏泥巴,在挤捏泥巴的动作中,手指间产生了愉悦感,也看到了自己对泥巴的塑造带来的变化,于是就产生了掌控感。

也就说,掌控感是创造、操纵过程的愉悦感。正是在这样的愉悦中,孩子产生了“我能行、我有用”的感受和信念。

平日里,一方面父母需要适度放手,给孩子更多选择权、决定权。另一方面不要泛泛地夸孩子“你真棒”。孩子完全不知道自己棒在哪里。要夸过程,夸孩子的行为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孩子的力量塑造了什么成果等等。被尊重的孩子才会更好地发展自我。

需要注意的是,允许孩子自私、接纳孩子的脾气有助于孩子建立更完整的“我”。

维护孩子的物权也很重要。孩子有了“我”这个概念后,父母就会发现,再从小家伙手里拿走什么东西的话,可不是那么容易。这是孩子需要通过“占有”探索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以及确立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所以,父母需尊重孩子“独占”,让孩子自己决定要不要分享。

还要呵护孩子说“不”的能力。

2—6岁的孩子经常会说“不”,这是他自我意识的萌芽。他相信自己什么都能做,所以他什么都想亲自尝试。当事实和自己的想法出现差距时,孩子的内心会出现矛盾。父母要知道如何技巧地引导这些行为。比如,在接纳孩子各种负面情绪的同时,共情他的感受,并温和坚定地执行规则就好。

共情,养出情商高的孩子

共情是最常被提及、却又最容易操作走样的一个育儿技巧。

共情能在大部分日常亲子沟通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懂得共情的父母,更容易走进孩子内心;懂得共情的孩子,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中也会显示出更高的情商,更受别人欢迎。

一位妈妈在“积木育儿”的微信后台问我:“罗老师您好,我家宝宝两岁半,现在总是害怕很多东西。比如我们看绘本,只要有夜晚场景的他都怕,小动物的表情如果画得有紧张惊愕,或者绘本人物的眼白多眼仁小的他也怕。我很困惑怎么能让宝宝大胆一些,老师能给一些建议吗?”

这是大人常见的一种心态,希望培养出更胆大、更外向、更愿意当众表现、更聪明等加有“修饰语”的孩子,唯独没有想要蹲下身,去倾听孩子心里如何想。比如这个案例,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物,孩子为什么会害怕呢?但孩子们确实会感到害怕。与其给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们要更坚强,不如说:“妈妈知道宝宝害怕,这确实画得不太漂亮。”妈妈的“知道”,就是非常给力的共情。如果妈妈同时还去亲亲或抱抱孩子,效果就更好了。

给孩子语言和肢体上的共情,然后再陪伴和鼓励宝宝看一看摸一摸画面,称赞宝宝勇敢的行为。在几次这样的引导之后,宝宝害怕的情绪就会有所好转。

也有一位妈妈这样对我讲述过她的遭遇:

我小孩8岁多,有一次她跟小朋友玩,看电脑视频。我下班前打电话,让她10分钟后到我办公室跟我回家。10分钟后我没见她过来就去接她,她还不走,等10秒后又不走,我一生气自己回家了。等她打电话让我去接她时,我说让她等一下,她不干,我就挂线了。去接她时,发现她在本子上画了一只乌龟,并写着“王八蛋”,我当时心里特别难受。孩子说是开玩笑的。又有一次不知因为什么事,我发现一张小纸上写着:“妈妈是老虎,我不喜欢妈妈。”

这位妈妈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明显缺少情感的交流。如果只是让孩子依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而缺少和孩子的共情,自然会招来孩子的逆反和抵抗。尤其当我们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对孩子的情感需求要多关注,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努力做到共情。

比如发现孩子难受的时候,可以坦诚跟孩子说:“我知道……你很难过,妈妈也很难过。”这样和孩子共情,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对于他的情绪的理解。说话的同时可以抱一抱、拍一拍孩子,通过肢体的接触更能安抚孩子的情绪;然后再陪伴和鼓励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别忘了称赞孩子的好行为。用鼓励和成长代替斥责和惩罚,才是帮助孩子建立好行为、巩固好行为的方法。

在上面两个例子中,都是同样使用了“共情”的方法有效解决了亲子冲突。若父母能够懂得对孩子共情,孩子将来在与人沟通的时候,也能学会用更加积极、情商更高的方式进行,当然也更容易成为受欢迎的人。

那么,如何训练父母的共情能力呢?

1.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的行为寻找合理性,最大限度地理解孩子。确切说,这不是方法,而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2.学会倾听

我们要倾听的,不仅指听取孩子口语表达的内容,还包括观察孩子非语言的行为,如动作、表情、声音、语音语调。父母进行倾听时,要有适当的言语和肢体反应,用点头、微笑、应答等表示听了,并且听懂了。

3.表达尊重

尊重仍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育儿态度。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及能力,而不是凭自己的感情用事;要接纳孩子的信念和所做出的选择或决定,而不是评论或试图替其做决定;要从更善意、更正向的方向去理解孩子的观点及行为,而不是简单采取排斥的态度;要以尊重的姿态和平和的态度表达自己与孩子不同的观点。

4.少问“为什么”

当孩子表达他的想法或者感受时,父母要多去接纳孩子的感受,而不总是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对于小孩子来说,他的感受只是感受,只是情绪的正常反应,未必能回答上来“为什么”。在情绪还未被疏导之前,你所问的为什么只会给孩子带去压力。相反,给了孩子共情后,一般孩子会主动开口跟你说点什么。

5.积极回应而未必是事事认同

共情的主要目的是能感受和了解孩子的想法,尤其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了解他,愿意认真倾听他,而不是事事都要赞同、满足孩子的所有想法,要定规矩。表达共情与坚持规则并不矛盾,只是一个执行先后顺序的问题。先共情,再遵循规则,解决问题。

6.细致表达自己的回应和态度

不要空洞地说“我理解你”“我知道你的感受”,而要将问题细化,告诉孩子你知道他“今天打针没有哭,很勇敢”、他“被同学欺负一定觉得很委屈”等。

7.静静地陪着孩子也是共情

当人们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时,往往不想说话,也不愿意听到别人在身边喋喋不休。这时父母可以安静地陪在孩子身边,什么也不说。例如,当妈妈看到女儿泪眼婆娑地从学校里回来时,也许她不想马上讲述在学校里的遭遇。妈妈可以走过去拥抱她,陪她静静地坐一会儿。父母的陪伴就是给孩子的最大支持。

8.反应不要过于强烈,也不要过于冷淡

孩子向父母描述一些事情或感受时,父母的回应要有度,既不能反应过度,给孩子带来较大压力和心理负担,也不能过于轻描淡写,似乎那是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

9.共情时经常使用的言语

A.表达对人情感的理解“你现在的感受是……因为……”“你感觉……因为……”“你感到……因为……”

B.表达对对方意图的理解“你想说的是……”“你现在最希望的是……”“你的意思是……”

C.表达对对方情感与意图的尊重“我理解你的感受,我知道这对你很重要。”“我能理解这种心情,我知道这种事处理起来很难。”

D.以具体的行为表达对对方的关心“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吗?”“你看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E.表达不同观点的方法“你的话有道理,但是我还有一点不同意见……”“你的观点挺新颖,但是,我有一点不同看法……”

七个方法帮助宝贝睡得香

孩子每天都离不开吃喝拉撒睡,日常养育当然也是一门学问。

一位姥姥向我抱怨:“我外孙女现在快3岁了,从生下来就一直是我抱着睡,睡到现在,我几乎坐着睡了3年。她妈妈马上又生老二了,我已经快散架了,唉!”

姥姥心疼女儿,是人之常情,但白天带了一天孩子,晚上还要继续带孩子,真是太辛苦了!

很多妈妈聚在一起,最常交流的一个问题也是:“你们家宝宝睡觉好吗?”很多妈妈都会摇着头,苦着脸说:“不好,一夜起来好几次,还没睡着就又醒了。真是让人崩溃啊!”如果遇见那些一觉能睡3个小时以上的宝妈,其他妈妈肯定羡慕得都要流口水了。再听说那些一夜睡到天亮的宝妈,简直要羡慕得大哭!

中国式爸爸常常像个没事人,一夜偶尔听到哭声,翻个身又呼呼大睡。早上起来逗着宝贝说:“昨晚睡得真好!”恨得宝妈牙根直痒!有时宝妈害怕宝爸的鼾声影响宝宝,直接把宝爸隔离到沙发上。多辛苦,宝妈都自己扛着。早上起来,轻则披头散发,睡眼惺忪;重则一会儿躁狂,一会儿抑郁,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这是要精神分裂的节奏呀!所以说,宝宝睡不好觉,是全家人的大事。

有些宝贝半夜起来不睡觉,非得让家里人陪着玩一两个小时才睡;有些宝贝一夜醒个五六回;还有些宝贝醒一次大哭一次,一哭就是一个小时;更有宝宝晚上12点睡早上4点醒,真是让妈妈们疯狂的节奏啊!

在我记忆中,我家老大开心(女孩)是在两岁半以后一夜睡到天亮的,偶尔中间起来上个厕所。3岁以后,反而会哭个两到三次,说是做了噩梦,甚至还偶尔有一两次的梦游。我家老二可乐(男孩)因为在我肚子里待的时间太久,出生的时候鼻子水肿,一直呼吸不畅。又加上我生他的时候感冒咳嗽,出生后前10个月每晚醒无数次,但10个月后就开始睡大觉,一夜只喝一次奶(9:30睡前奶,凌晨2:30一次,就一觉睡到早上7点了)。后来我从可乐身上发现,睡眠与排便也是息息相关的。可乐从出生到5个多月的时候,几乎都是5天以上才排一次臭臭,而且多数是人工迫降。因为大便不畅,导致宝宝脏腑阴阳不调,自然就睡不好。直到10个月大,每天一次大便,大便成形,没有奶瓣,消化良好,这时候他的睡眠状态一下就改善了。

宝宝睡不好,不长个儿,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吃饭、牵扯情绪发展、入园焦虑等一系列的事情。研究表明,妈妈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轻度抑郁。一旦妈妈进入抑郁状态甚至罹患抑郁症,宝宝成年后出现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的概率会显著上升。真是可怕的蝴蝶效应!

宝宝睡不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功能不足,导致宝宝不能形成浅睡眠到深睡眠的自然过渡。通常一夜我们要经过4~5个睡眠周期,每90分钟一次快速眼动阶段,也就是做梦阶段。从浅睡眠到深睡眠要经历α波-β波-θ波-γ波,尿尿、拉臭臭、声音、灯光都会影响宝宝不同睡眠阶段的过渡。

2.没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譬如晚上孩子一哭就喂奶;睡觉前让孩子玩得太兴奋;宝宝一放下就哭所以干脆抱着睡;宝宝一旦睡着,保持绝对的安静,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白天和晚上的睡觉时间颠倒;晚上睡觉开灯,甚至宝宝醒来的时候跟他说话;宝宝要玩,就陪着玩一两个小时再睡;吃得太饱、盖得太厚、床上太潮等。

3.有专家会认为孩子缺钙或缺微量元素,这对于早产的孩子来说可能影响更大。

这样看来,要想宝宝睡得好,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生理上的问题都是小问题。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会发育得越来越好,饮食种类的不断丰富,营养的不断增加,所谓的缺什么的状况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当然,这还得看宝宝吃饭吃得如何?这也是让人挠头的事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让宝宝学会睡好觉呢?

请妈妈们深吸一口气,这个任务一定是你的!如果你坚持,你就会更快地结束被“小魔头”折磨得想要发疯的日子!

1.要让宝宝有足够的活动量。不要总让宝宝静止不动,不要总抱着他。年龄越大活动量就应该越大。天气好的时候,一定记得出去晒太阳(妈妈坐月子的时候,宝宝可以抱出去晒太阳,既可以去黄疸,还可以补钙)。

2.白天睡觉的时间每次控制在两个小时,不要过长。最好在晚上9点左右让宝宝进入夜间睡眠,让宝宝形成规律的生物钟。因为晚上10:00—凌晨2:00是成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睡得好才能长得高。

3.凌晨1点的时候,宝宝阳气上升,他会感觉热,所以经常蹬被子。记得给宝宝调整被褥的厚度。凌晨1点钟后稍微盖薄一些。记得让宝宝的两只手露在外面,稍凉,说明正好。保证背部一定要盖好被,背冷就会生病。

4.睡前一个小时,可以做抚触、讲故事、洗澡、听轻柔音乐、玩一些安静游戏(各家有各家的顺序,都OK)。随着灯光渐渐变暗,声音要渐渐变低,逗弄也渐渐变少。最多只需要一周的时间,宝宝就会明白一系列的工作之后,接下来要进入睡眠状态而不是兴奋状态。这种生物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变化,但每次变化都会短则几周,长则几个月。但不管睡觉的时间是提前一个小时还是推后一个小时,睡前的工作都是一样的。

5.半夜宝宝醒来,不开灯,不说话,抱着拍拍,搂着拍拍,喝点水(少给奶)。这样以后断奶的时候也好断。如果宝宝精神了,想继续玩,妈妈还是要保持不开灯、不说话、不陪玩,假装睡觉。大概3次,宝宝就不再半夜折腾了。

6.睡觉前不要吃得过饱,睡觉的时候不要穿得太多,哄睡的时候不要抱着宝宝大幅度地晃或走过来走过去,左右小幅度摇晃,频率慢一点,哼唱一些慢节奏的歌曲。不要害怕自己五音不全,也不用非要唱世界名曲,只要是你的声音,这就足够了!放下如果哭,抱起来继续拍,再放!千万不要因为一放就哭干脆就不放,你睡不好是小事,孩子的脊椎会因此而变形。

7.绝大多数孩子都会有偶尔的几次夜惊或夜啼,这种情况如果不是每天都有,而是每个月可能有那么一次,尤其是在1岁前,那都是正常的,不用去看医生。可以尝试每周给宝宝泡一两次热水脚。揉揉涌泉穴和足三里,有助宝宝睡眠!

我现在养两个孩子,对哲学家们说过的一句话体会最深: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当年上本科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时候觉得这门课最没用,现在发现这简直是养育孩子最大的方法论,太有用了!

睡觉占据了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多大的事情呀!这连接着好多事呢!首先就是吃饭!听我继续细细分解!

让宝贝爱上吃饭

孩子天天都要吃饭,饭吃好了,睡眠好、排便好、长得高、身体壮,更健康。最重要的是,研究表明,挑食或不爱吃饭的人,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吃饭吃得好的人,他们更容易患强迫症和焦虑症。

但我遇到咨询宝宝关于吃饭的问题真是太多了!每次我出去做讲座,都有一些家长会问我有关宝宝吃饭的问题。主要是四类问题:

一是挑食,不爱吃蔬菜,不吃肉,不吃主食,不爱喝水,酸的不吃,苦的不吃,辣的不吃,只吃甜的。

二是奶粉为主,流食居多,辅食或硬的食物吃的极少。六个月是宝宝嗅觉和味觉发展的敏感期,错过了后面再加辅食就会有些困难。长期以奶粉为主还会导致孩子牙床不够坚固,缺乏咀嚼,嘴部力量不足,导致语言发展迟滞。

三是就爱吃零食,不爱吃饭。米饭、面条、菜、肉、水果都只吃很少,但对饼干、薯片、海苔、蛋卷之类的可不客气。

四是孩子什么都不爱吃。每天活动量也不少,就是不怎么吃饭,瘦得恨不得抱着树桩走,生怕被吹跑。

其实,宝宝不挑食,这是进化的本能。之所以变得不能吃,我称其为“习得不能”。也就是说,我对吃饭不感兴趣是你让我学会的,我本来不是这样的!你要求我必须按照你的方式吃饭,但我希望按照我的方式先试试,可是连这个机会你都不给我!我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所以我没有办法对此感兴趣!推而广之,孩子不愿意学习,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习得不能”。

大多数妈妈都知道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第一,吃饭对于宝宝来说是件不愉快的事情,要么被催着“快吃,快吃”,要么被训着:“怎么吃这点?”“怎么搞得到处都是?”“怎么这不吃那不吃?”

第二,零食对宝宝的发育没有任何帮助。可大人们觉得我们家孩子没有吃过这些东西就表明我们落后了,早早就给孩子吃麦当劳、肯德基。或者是孩子一哭,塞一块糖,不哭了,这个管用!要知道宝宝对于任何香甜的东西都具有天生味觉偏好(妈妈回去看看那些小零食,添加剂、糖精、香料、人造奶油充斥在小朋友所谓的“健康食品”里)。一个姥姥带一男宝,宝宝手里总是攥着一根火腿肠或一块面包。这位姥姥还跟我抱怨说:“这孩子回家什么也不吃,每次拉大便的时候都要半个小时,得我帮忙抠出来,还一拉大便就哭!”我诚恳地告诉她别给孩子吃火腿肠和面包了!姥姥一脸想不通地说:“那不是更没有吃的了吗?那身体怎么好?不让他吃,他哭闹呢!”唉!姥姥没有搞明白,正是因为吃火腿肠和面包才导致孩子大便困难、饮食困难。

第三,喂得太饱,吃得太单一。有位姥姥生怕外孙子吃不饱,给孩子喂到往外呕才停止。有些奶奶不会做饭,翻过来覆过去就是米粥、鸡蛋、面条,饮食过于单一,宝宝会觉得吃饭实在是个无趣的事情,还不如去玩呢,所以宁愿饿着也不愿多吃一口。

第四,吃饭的时候要么给孩子玩玩具,要么看电视,要么又唱歌来又跳舞,要么追着屁股后面喂,尤其是宝宝玩的时候,见缝插针,塞进一口是一口。

第五,宝宝不想吃的时候你非得塞给他,还得按照你的要求,不能用手,不能玩筷子,不能乱动,一大堆的“不能”!如果宝宝会发微信,他一定在朋友圈里说:“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情就是吃饭,好痛苦呀!”

在我看来,绝大多数不好的饮食习惯与抚养人有关。平时老人带孩子,生怕孩子吃不饱,加上现在国外的食品方便轻松获得(我个人认为国外的食品也并不都是绝对健康的。我也购买过,也研究过,只能说相比而言,比国产的食物更健康而已),可选择的食物太多,一会儿吃个这个,一会儿吃个那个,肚子都被占满了,到了该吃饭的时候自然就不想吃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建议妈妈爸爸列一个表,明确写出来几点到几点吃什么。譬如早饭有鸡蛋、有粥、有主食、有小菜等。记得早饭的种类一定要丰富;上午10点左右吃水果最好;饭前最好不要进食甜食;午饭需要补充多一点动植物蛋白和维生素,也就是蔬菜和鱼肉都应该有点;饭后半个小时给宝宝喝点酸奶(2岁以后的宝宝喝酸奶);下午3点左右加一些坚果(有饱腹感,而且健脑)。

有妈妈会说,我也不知道几点吃什么呀?

亲爱的妈妈们,尽管营养学一直在变化一些喂养方式,但有些喂养原则譬如说宝宝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哪些不同的营养元素、从哪些食物中可以获得,还是固定的,只要你稍稍用心一下哦!

在吃饭问题上,可以坚持以下原则:

1.少吃零食,尤其是油炸食物。研究表明,油炸食物明显降低儿童的智力发展。麦当劳、肯德基偶尔尝一下就足够了,一定要以中餐为主。

2.爸妈不挑食,带着孩子吃。孩子动嘴,你也动嘴,给孩子一种嚼着香香的感觉。

3.“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即不贪食,不能让孩子吃得过饱,而且增加孩子的耐寒训练。

4.让孩子把吃饭当作有趣的事情。允许孩子用手,用嘴探索食物;允许孩子把食物弄得满桌都是;允许孩子想用任何吃饭的工具。(可以专门给他一个吃饭的小桌子,让他感觉到开心),千万不要制造其他分心刺激。趁孩子不备喂一口的做法,万万不可!

5. 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不断增加辅食的品种。让宝宝接触各种口味,红薯、芋头、山药、小米、大米、面条、水果、蔬菜(各种颜色的蔬菜)、鱼肉、虾肉、鸭肉(温补)、鸡肉(少吃)、牛肉、羊肉等。这对于孩子味蕾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也是今后不挑食的基础哦!

在吃饭问题上,孩子的个体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这与妈妈怀宝宝时的身体状况、饮食状况和心理状况都有很大的关系。研究表明,有产前抑郁症倾向的妈妈,宝宝的饭量通常都不大,还比较挑食。中医讲,“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肾主神明,心情不好,吃饭不香,久而久之就不想吃了。加上后天各种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想让宝宝吃好实在不容易。

宝妈们,一定要变换花样给宝宝准备食物!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调查了1000多位小学生,列举出他们认为最好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小朋友们的第一条标准是:能照顾我的生活,给我做好吃的!网上有很多好看又有营养的宝宝食谱,宝妈们可以借鉴尝试!

一个好妈妈注定要跟厨房结缘,建议宝爸好好布置一下厨房。买好锅好碗以及易清洗的灶台油烟机,准备齐全烤箱冰箱微波炉,让宝妈感觉做饭也是一种超级享受!宝爸偶尔也下个厨房,带上宝宝一起,全家在厨房忙活一下午,宝宝绝对高兴。自己做的饭,宝贝肯定爱吃!

最后一点,请宝爸宝妈不要愁眉苦脸地跟宝宝一起吃饭,他动嘴的时候你也动嘴,而且高兴地咀嚼,宝宝们一定会慢慢爱上吃饭的!

每个磨蹭的小孩背后都有一位越界的家长

有一个朋友总是抱怨她的宝贝儿子非常磨蹭。就读小学四年级的他,每天写作业都要拖到很晚才能完成,早上起床也慢慢悠悠,仿佛除了玩儿,做一切事情都磨磨蹭蹭。朋友向我询问解决的办法,闲聊中我问她:“你当了这么多年全职妈妈,有没有想要做点别的事情呢?”她懒洋洋地说:“我想做很多事情,可一去做,我就不想动了!”

我说:“这下你知道孩子为什么磨蹭了吧?”她很惊讶地说:“难道是因为我吗?不会吧!我每天都在催他做事情呀!我对他要求很严的!我现在之所以觉得应该找点事情做,是不想让我儿子看不起我!”

朋友的逻辑让我哑然失笑!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一个拖沓的妈妈又怎么要求孩子做好呢?

很多家长看见孩子一慢,就会不停地唠叨、催促,表达不满和抱怨,甚至打骂。其实越是经常被催促的孩子,越容易做不完事情。因为孩子的心里一直都在反复回荡着妈妈的催促声,占用了思考问题的时间,不仅手忙脚乱,还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失误。

孩子有自己做事情的节奏,妈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规范孩子的行为,不然就变成了入侵和越界。

很多时候,孩子做功课、做家务会比成人效率低、速度慢,但并不是因为拖拉,而是能力有限。孩子刚刚接触到一项新的技能,需要时间练习。孩子只有在自己最舒服的节奏下,才能最佳地发挥自身的潜力。不断地催促只会让他变得瞻前顾后,更加难以提高效率。

如果孩子稍微慢一点,妈妈就失去了耐心,还给孩子贴上“磨蹭”的标签,会强化孩子磨蹭的心理——你看,我就是这么慢!导致如果是必须做的事情他就慢慢做,如果是可以不做的事情他就拖着不做。

尤其对男孩子来讲,他们是不能同时处理多个信息的,否则就会大脑直接NG,即使你说了再多的话,他们的大脑也不会做任何信息加工,这时沟通无异于对牛弹琴。如果你发火了,说出更多的气话,他们就会闭紧嘴巴,不做任何反应。所以,第一,我们不能同时给男孩布置很多项任务;第二,我们不能用很快的语速和男孩说很多话。

当你需要“布置任务”的时候,要转过他的脸,看着他的眼,微笑,用较慢的语速说出你的需要,并让宝贝确认你想要表达的内容他是否明白。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你需要给他足够反应的时间,跟他商量什么时间可以完成。第三步,你需要适时的提醒他。最后,孩子完成了任务,要为他竖起大拇指点赞;完不成任务则要和孩子一起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