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春秋(第一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8 11:21:48

点击下载

作者:李政等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滹沱春秋(第一辑)

滹沱春秋(第一辑)试读:

序:滹沱浸绕的沃土

《滹沱春秋》一书出版,可喜可贺。在此,感谢中共藁城市委、藁城市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

藁城自古就有“河上之城”之美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源远流长。古人称赞藁城“水绕滹沱,带清流而朝沧海;连城拂汉,美哉天堑之雄;长堤如虹,屹矣金汤之固”;人民“忠厚俭勤,家留唐魏之遗俗;悲歌慷慨,人袭燕赵之高风”。我们编辑《滹沱春秋》的目的就是要传承、弘扬和发展我们藁城悠久的历史文化。

据《藁城县志》记载,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时,为肥子国地。战国初为中山国地。西汉初,置肥累县(治所城子)。隋开皇十年(590)置廉州(治所今藁城旧城)。元太祖时,改“槀”为“藁”,遂称藁城县。解放后,一直沿用原建制。1989年7月撤县建市,改称藁城市至今。

藁城亿家庄村人倪若水,唐初进士,也是藁城第一个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户部侍郎、尚书右丞,很有建树。

藁城人王若虚,金代文学评论家,承安二年经义进士,历任著作郎、左司谏、翰林直学士,金代文坛盟主,金亡不仕,自号滹南遗老。著《滹南遗老集》45卷,在经学、史学和文学领域都有重要贡献。

元朝董氏,祖籍九门古城。开国元勋龙虎卫上将军、左副元帅董俊及其子中书左丞董文炳、兵部尚书董文用、佥书枢密院事董文忠等,为元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贡献。一朝五代共出了13位国公、22位将军、43位大夫。

明朝张子麟,藁城尚书庄村人。明代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任刑部侍郎和刑部尚书等职,被誉为“一代刑名之祖”。特别是徐村的石玉、石珤、石玠,父子一门三进士。石珤任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赞机务,人称“石阁老”。其兄石玠历官兵部右侍郎、户部尚书、右都御史掌院事。

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是人才辈出。藁城是革命老区,是我国北方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方,1926年藁城就有了我党的组织。到1933年底,共产党支部达到70多个,有党员500多名。1933年1月,藁城大丰化一带农民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五县(正定、灵寿、藁城、新乐、行唐)农民暴动。1935年1月在赵藁栾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发动了以藁城东刘村为中心的农民武装暴动。

马玉堂、夏福海是藁城早期的优秀共产党人,因革命被捕入狱,是所谓61个“叛徒集团”成员。1933年曾同薄一波等一同坐牢,被关押在北京草岚子监狱,后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抗战期间第一个战死在忻口的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郝梦龄,是藁城庄合村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授上将军衔,至今武汉市一条路命名为郝梦龄路。

中将有4人。其中,国民党军队有魏益三、曹万顺,韩梅岑。共产党军队中有韩增中将。还有少将6名,他们是何基沣、李震、宗凤洲、赵春保、崔萍、左印生。有副军级干部26名、副师级干部115名,副团及以上的有243人。

藁城曾担任副省级以上的地方干部有郭志、李庭桂、张屏东、程光华、肖剑光等。

在抗日战争时期,藁城地处冀中南,滹沱河把藁城分为藁南藁北。藁南属六分区,藁北属七分区。在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中,藁城有7390多名青壮年踊跃参军参战,占全县总人口的2%以上。有2500多名干部、战士为国捐躯,全县239个行政村,村均10人以上。在解放战争中,藁城5批115人干部随军南下,分别到了湖北、河南、安徽、湖南、广东。为巩固解放区,新中国建立建设做出了贡献。

我国文化、卫生战线,同样有我们藁城人响亮的名字。孙之隽,藁城东四公村人,是中国现代漫画和连环画的先驱者之一;路志正,藁城北洼村人,2009年由国家命名的30名国家级中医大师之一,在血吸虫病防疫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等。

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以来,藁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特别是近年来,藁城人民在“省会当排头,全国进百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激励鼓舞下,藁城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成就;2012年,藁城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率先成为河北省第一个财政收入百亿以上的县市;八十万父老乡亲的幸福指数和自豪感空前提高,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和向往。这些内容都是我们编辑《滹沱春秋》的重要宝贵资源。《滹沱春秋》选材广泛、史料丰富。我们力求把这个文集办成一个有历史意义的趣味性、知识性、可读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事出有据,事实可信,高质量,有品位、有保存价值,熔藁城地方历史文化于一炉,为藁城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部百科全书。“读史知兴衰,鉴古方知今。”传承历史,继往开来,使家乡人民熟悉和了解藁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精神,更加充分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的自豪感,以鼓舞全市人民精神昂扬、意气风发、信心百倍地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由于编辑人员水平有限,经验不足,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愿诚恳听取大家的意见,以兼收并蓄,集各家之长,再辑续集。黄书侃2013年12月26日

燕赵明珠

藁城市成为河北省首个全部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的县级市——省人大十二届《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藁城工作成就

2013年1月26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省会石家庄隆重召开,省长张庆伟向大会作《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张省长在报告的开篇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中指出:“五年来,我们坚持以重点地区突破为引擎,深入实施重大战略部署,区域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序推进。扶贫开发成效明◎张庆伟省长在大会上作报告显,全面启动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加快燕山—太行山、黑龙港流域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启动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五年全省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30亿元,110万人实现了稳定脱贫。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2012年全部财政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达到52个,比2007年增加36个,藁城市成为首个全部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的县级市。”

将“藁城市成为首个全部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的县级市”,作为全省过去五年工作的骄人成就和县域经济工作的最大亮点,写入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在这样庄严的大会上,由作为河北省的最高行政首长,向参加全省“两会”的代表郑重宣告,这在省历届人代会上绝无仅有,藁城成为全省136个县(市)中首开先河的唯一的一个。短短的21个字,字字千金。毋庸置疑,这不仅是对藁城工作取得的成就给予的充分肯定和对藁城人民的鞭策鼓舞,更是对快速发展的藁城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给全省作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给予的高度称赞。

近年来,藁城市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会当排头、全国进百强”目标,以项目为支撑、以转型升级为路径,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奋发有为做好工作,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全市呈现出速度、效益、结构、后劲、生态、民生协调统一,同步提质的良好势头,已跻身于“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行列。

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异常激烈情况下,藁城市紧密结合实际,充分激活和释放自身潜在能量和发展优势,弯道超跃,厚积薄发,以锐不可当之势,异彩绽放,美轮美奂,财政收入成功实现“三级跳”:2009年,全省县(市、区)全部财政收入中藁城排名第四,前三名分别为迁安、任丘和武安;2010年,藁城跃居第二,任丘第一位,迁安第三位;2011年,藁城市一举夺魁,财政收入实现88.2959亿元,荣登全省县域财政收入头把金交椅,首次成为我省县域财政收入“新科状元”;2012年,藁城市财政收入总量继续保持河北省县(市)全年财政收入第一位次,达到100.4676亿元,历史性的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成为河北省第一个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县级市。(藁城市市财政局)

快速崛起的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20余年的飞速发展,已成为河北省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3年,实现税收46.2亿元,被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经济发展先进开发区”。◎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左三)、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右一)、市长王亮(右二)、藁城市委书记王普增(左一)、市长高玉柱(左二)等在藁城市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原称藁城市良村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7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9.8平方公里,位于省会石家庄东部,紧邻石家庄市区,北依307国道和石德铁路线,距石家庄民航机场25公里,距京深高速公路入口5公里。区内建有良村火车站与京广、京九相连,铁路专用线纵贯开发区南北,进区企业根据需要可就近铺设专用线,是省会发展规划的中心地带和集工、科、贸为一体的重点发展区域及投资热点;1995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良村开发区更名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告开发区的名称为“河北藁城经济开发区”;2006年被确定为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核心区;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规划面积扩展至26.26平方公里;201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正式命名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

开发区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累计投资30多亿元完善了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城区配套工程,投资60亿元的中电投良村热电厂、投资10亿元的石家庄内陆港以及苏宁物流、华药物流的快速发展,使开发区具备了接纳大型项目建设的能力和条件。大力倡导“投资到藁城、事事都能成”、“企业到我区、事事都满意”的诚信理念,实行了“一站式”封闭管理和“一条龙”服务方式,全面对接国际惯例和服务理念,结合开发区实际,着眼项目快洽谈、快签约、快报批、快建设,专门成立了项目“代办”办公室,把帮办服务延伸到证照办理、水电调配、开工建设、招工投产等各层次,全程为企业服好务,把VIP保姆式的服务做到家、做到位,构建了“零缺陷”服务环境、“零障碍”建设环境、“零干扰”生产环境,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开展。

目前,全区已入驻企业260多家,累计总投资400多亿元,建成较大规模项目近百家,拥有世界500强参股企业10家、上市公司7家、大型央企6家、中外合资企业20多家,形成了以华药、石药、四药等知名医药企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新宏昌天马、中农博远、太行机械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石家庄卷烟厂、青岛啤酒、可口可乐、益海粮油为代表的轻工食品产业集群和以四方通信、河冶科技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集群,产业特色鲜明,经济活力强劲,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入、税收等多项指标创建区以来新高,连续5年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均保持30%以上的增速,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考评中连续3年位居第4位。2013年,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税收46.2亿元,成为藁城市财政收入中名副其实的“擎天一柱”。(藁城市开发区管委会)◎开发区全景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的“藁城模式”

2004年,藁城市获农业部“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至2013年已连续十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桂冠,盛名享誉全国。藁城市粮食生产的典型经验,被国家农业部赞誉为“藁城模式”。

藁城素有“锦原秀壤”、“燕赵明珠”、“河北粮仓”之美誉。是国家商品小麦生产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带建设示范县、河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和“硬质小麦之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贡献量等多项指标位居河北省前列,九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优质小麦基地建设示范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市、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示范市、绿色能源示范县。

藁城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惠农、扶农、强农政策措施,统筹城乡发展,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大型收割机在进行夏收作业

藁城市在上世纪50年代被河北省授予“粮食生产元帅县”称号,1992年建成我国北方小麦、玉米两熟区面积最大的吨粮县(市),1997年在河北省率先建成小麦千斤市。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了品种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灌溉节水化、耕作机械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六化”,被农业部誉为粮食生产“藁城模式”。从2003年开始,十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其中2003、2004、2005、2009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2011年受到国务院表彰。

藁城市优质小麦科研与生产技术居全国领先水平,先后自主选育出了藁优“8901”、“9409”、“9415”、“9618”、“9908”、“2018”等一系列高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其中“8901”研发课题被列为农业部科技跨越计划项目,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9409”小麦研发课题被列入国家“863”计划;“2018”品种荣获农业部2008年度中国小麦品质鉴评第一名。

藁城市是首批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市)、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县市、“河北甜椒之乡”。常年蔬菜播种面积60余万亩,总产320万吨以上。全市已建成温室番茄、大棚黄瓜、中棚甜椒、精特菜、露地及中小棚菜、地膜葱蒜、大棚瓜菜、温室食用菌及露地马铃薯等八大规模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面积22.4万亩、绿色蔬菜基地2万亩、设施蔬菜面积17.1万亩。

藁城市农业高科技园区始建于1998年,园区规划总面积10500亩,其中核心区500亩、示范区10000亩,辐射区80000亩。在核心区设置八个功能区:蔬菜新品种引试区、设施蔬菜高效生产区、工厂化育苗区、组培科研中心、精特菜加工配送中心、优质专用小麦繁育区、果蔬采摘区、花卉苗木繁育区。目前各功能区已投入使用。累计投资达2000多万元。2003年被河北省科技厅和河北省科协命名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科普基地”,2006年被评为河北省食品安全协会会员单位,2008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09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蔬菜标准园创建单位。

藁城市是全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示范市,建立了以电视、电话、电脑三种主要信息服务工具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三电一厅”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建设了16个农业科技综合服务站、7个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片站和15个科技进村服务站,每年培训农民5万人次以上,及时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信息、物资等全方位服务。(藁城市农业局)

附:2011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国务院表彰)

共和国将帅藁城行

韩廷锡 口述 许灵俊 整理

编者前言:1958年12月底,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我市农民劳模胡雁雨、王银庆、申小娥、韩碗子四人参加大会,并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分子”奖状。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称赞藁城县被是小麦生产“元帅县”。1959年1月中旬,河北省即召开全省农业工作会议,藁城县被正式授予“粮食元帅县”称号。“元帅”本来是指军队中的最高指挥者。在评价表彰工作成就时,借用赛事中的“冠军”、“亚军”等称呼命名是常有的事,而以“元帅”作为荣誉称号,成为“冠军”、“亚军”、“季军”等“三军”头衔之上的“元帅”,却是破例之举。这也突显了党和政府把农业作为解决全国人民用粮吃饭问题的国家头号战略的政策和方针。极为巧合的是,就在当年“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代表大会”召开前的10月间,贺龙、聂荣臻、罗荣桓三元帅和罗瑞卿大将一同亲赴我市考察调研农业生产情况,给全县人民以极大鼓舞和不可磨灭的印象。所以,后来人们一直把“元帅县”与共和国德高望重的三元帅一同前来藁城视察的事“珠联璧合”地连结起来,传为美谈。“元帅县”的殊荣不仅是藁城人民永远的光荣,在今天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更应该化作八十万人民,凝心聚力,发扬蹈厉,实现“省内当排头,全国进百强”的美好愿景——藁城梦的不竭的精神动力。这也正是编选此文的主旨。

本文口述人,当年任藁城县政府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县长,作为地方一名负责同志亲身经历了元帅们来访的全过程,即使在30年后回忆起来依然那么激动幸福,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讲述展现了共和国将帅的伟人风采,现与大家一起共享。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跃进”年代,我们藁城县曾经被命名为“元帅县”。在与年轻同志闲谈叙旧时,他们认为“元帅县”的由来是因为三元帅视察过藁城而得名。小小误解勾起我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使我想起了30年前三元帅视察藁城的情景。我能见到三元帅是我一生的荣幸,元帅们实事求是的精神使我对党无限信赖的感情始终不渝。

1958年10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元帅、聂荣臻元帅、罗荣桓元帅及国家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大将光临我县视察。元帅们每视察一处,在指导工作时处处表现出求实作风,使我记忆犹新。那天上午11时许,三元帅和罗瑞卿大将由石家庄乘汽车到达我县,受到县委第一书记郭志、县长乔子言、县委书记王忠、副县长韩廷锡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陪同视察的有石家庄市地委书记阎健、石家庄地区行署副专员王昆山同志等。

郭志书记向元帅们汇报了我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工农业生产情况。听完了汇报,元帅们不顾长途劳累,视察了兴安村棉花丰产田和优种“山药王”及大毛碗豆生产种植情况。聂元帅和罗瑞卿部长与社员们一起深翻土地,元帅们每到一处,都受到了干部群众热烈欢迎和亲切问好,元帅们一一答谢:“大家辛苦了!”并与干部群众合影留念,鼓舞了社员们的干劲。

今天回忆起世称“大跃进”的那个年代,整个民族好像处于极度兴奋之中。人们思想解放,敢想敢干,毫不保守,但因为生产力低下,而产生的对未来非科学的憧憬和追求,恨不得一夜之间进入他们所简单理解的共产主义社会。当时“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流行的时髦口号很有鼓惑力。为了追求的高标数字——“放卫星”,不惜弄虚作假,唯浮夸是荣。我们藁城县在那个年代受“浮夸风”影响是比较严重的。当时,全县各生产队成立公共食堂,元帅对食堂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详细询问了社员们的生活情况。贺龙元帅问大师傅几天改善一次伙食,生活安排的怎样?因受浮夸风的影响,大师傅不敢说生活不好。贺龙元帅听后说:“如果你们真的是吃那么多肉,我们出口任务就好办了啦!”看到大师傅为了款待元帅们把花生、山药、苹果,放上白糖制作了一个食物,贺龙元帅又用批评的语气说:“现在我们还穷,咱可吃不起这么多的白糖哟!”

贺龙元帅送给了这个食堂大师傅每人一支雪茄烟。

元帅们在视察毛庄村的小麦丰产田和焦庄村的麦海时,聂荣臻元帅问:“技术员同志(梁堂贵同志任技术员),你看这个小麦能打多少斤哪?”梁答:“两千斤吧。”这时,聂元帅详细询问了小麦生长过程,并帮助技术员计算了千粒重,估了产量后,聂元帅说:“你们真要是能打那么多,我们就认输了。”聂元帅很巧妙地批评了当时的浮夸风。

元帅们当天还视察了村办敬老院和幼儿园,对此给予好评。

三元帅视察回北京后不久,贺龙元帅又专门派来了中国总工会文工团到兴安村进行慰问演出。

三元帅视察藁城,这是全县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30年来,每当我回忆起元帅们那可亲可敬的音容笑貌就激动不已。元帅们所到之处表现的求实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藁城人民开拓前进。(本文原题《忆三元帅视察藁城》,口述人韩廷锡,当时任藁城县副县长,一起陪同参观)

铭记主席关怀,实现美丽梦想——访我市广州亚残运会第一棒火炬手葛杨

高红霞 康新明

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石家庄威纳邦日化有限公司员工葛杨和他的同伴们,至今回忆起三年前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火炬,成为亚残运会第一棒火炬手时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深深地陶醉在幸福之中。

2010年12月4日,广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在北京举行,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家庄威纳邦日化有限公司员工葛杨,荣幸地从习近平副主席手中接过火炬,而成为亚残运会的第一棒火炬手。25岁的葛杨是河北石家庄威纳邦公司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副主席。他5岁时因放鞭炮发生意外而失去了右下臂,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经过不懈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并最终将残疾人乒乓球世锦赛、世界杯和残奥会的金牌尽收囊中。

近年来,藁城市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扶残助残传统美德,进一步激励社会各界关爱残疾人,支持残疾人工作,积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发展残疾人事业,大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残疾人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解困、维权、文化体育等方面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极大地促进了残疾人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幸福,残疾人事业工作一直走在石家庄、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涌现出了残疾人自强自立、感恩奉献的典型人物和突出事迹。2011年藁城市南孟村村民、下肢残疾的吴文德舍己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藁城市授予“藁城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标兵”的荣誉称号,2012年8月入选“中国好人榜”名单,获得见义勇为“中国好人”荣誉称号。藁城市黄家庄村轮椅上的姑娘黄丽莎,从2005年开始参加全国及国际比赛,一路摘金夺银,为国争光,屡获殊荣。特别是在第九届“远南运动会”T53级比赛中,一人包揽了轮椅竞速100米、200米、400米、800米、4×100米、4×400米6枚金牌,成为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创造了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奇迹。藁城市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为残疾人就业和扶残助残搭建起了广阔的舞台,提供坚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发展了一批优秀的现代企业,威纳邦日化有限公司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企业。

石家庄威纳邦日化有限公司设立的威纳邦基金会,是河北省首个以企业名字命名的残疾人基金会。该公司每年将营业额的1%补充到基金会来,先后赞助了2010年“威纳邦杯”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河北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暨“威纳邦杯”第三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司现接纳了220名残疾人就业,在关心关怀他们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同时,每年的全国助残日、肢残人活动日、国际残疾人日和每名残疾员工过生日,公司都要举办一些健康有益、快乐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分享他们的节日快乐。

威纳邦公司承诺:凡是在河北省残运会和全国性、国际性残运会参赛项目上获得前三名的河北籍运动员,若本人自愿均可成为威纳邦荣誉员工。目前,该公司已有荣誉员工30多名,其中有6人赴广州代表国家参加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他们分别是:葛杨(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男子团体TT10级冠军,2008年北京残奥会乒乓球M9-10级男单冠军和团体冠军)、吕晓磊(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TT9级男单亚军和TT10级男团冠军,2008年北京残奥会乒乓球M9-10级男团冠军)、张学龙(我市北大章村人,2008年北京残奥会F36级标枪亚军)、李彦仓(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标枪、铁饼冠军,全国残运会铁饼第三名)、侯战彪(2010年全国锦标赛铁饼冠军)、李柏青(2008年德国轮椅网球公开赛双打第一名)。

葛杨一直沉浸在对往事的幸福回忆之中,他的情绪也深深感染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当我们依依不舍向葛杨道别时,葛杨向我们表示:成为亚残运会第一棒火炬手是自己今生最大的光荣,这不只是自己的荣誉,这荣誉属于我们公司,也属于石家庄经济开发区和我们藁城市80万父老乡亲,这也正是给自己增添无穷动力的源泉。为实现自己人生和事业上的“美丽梦想”,自己一定再接再厉,顽强拼搏,在自己参加的各项赛事中,努力去打破、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为我们藁城争光,为祖国争光!

我们祝愿葛杨早日实现自己的“美丽梦想”!(作者系《新藁城》报记者)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奇葩——岗上村

1983年12月6日,藁城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授旗命名大会在岗上公社召开。这是岗上村第一次获得“文明村”的光荣称号。从那时起,“文明村”几乎就成了岗上村的代名词,并且变得越来越响亮,后来成了河北省和全国的先进典型。2005年、2009年、2011年,岗上村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2007年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验村。30年过去了,岗上村的文明之花愈开愈艳,国家、省市的领导不断地光临考察调研指导,每年都迎来许多全国各地的客人参观,甚至国际友好团体也纷至沓来参观游览。这朵30年保持长盛不衰的文明之花的秘密在哪呢?

上世纪80年代时,岗上村的村风并不太好。当时,村内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秋偷秋、麦偷麦、场光地净偷白菜。”村内小偷小摸不断,今儿你少了一棵菜,明儿我又丢了几只鸡,骂街、打架的现象时常发生;还有些小青年不务正业,迷上了赌博,曾经有一年,公安人员在岗上村破获治安等案件18起,抓赌竟达130多次。被罚款的、被当成反面典型游街的、甚至判刑的都有,但村风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

1981年,岗上村改选了党支部、村委会,新上任的“两委”班子一改过去只抓生产不抓政治的治村理念,以政治思想宣传工作为切入点,抓典型树典型,以全村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带动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勤劳致富、文明礼貌促村风根本好转。

1982年,退伍军人、共产党员范振国在自家门口捡到的一麻袋小麦并主动交到村委会。村支部书记郑梦辰受春秋时“蔡国绝盗”故事的启发,决定以此为突破口,下大力宣传,用典型引路,开始了扭转改变村风行动。村党支部召开村民大会对范振国拾金不昧的行为进行了表彰。“范振国精神大讨论”也如火如荼地在全村开展起来。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岗上村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制定出20条村规民约,以此作为全体村民的行为准则;建立了岗上村好人好事登记本——《功德录》,范振国的事迹就是《功德录》的开篇第一笔。这一破天荒的举动震动了岗上村民,“不必轰轰烈烈,也不一定惊天动地,只要做一点好事,都能进‘功德录’。自己光彩,全家也光荣”。渐渐地做好人好事的多了,《功德录》上出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事迹:◎连续记载了30多年的《功德录》,刻在了新建起的“功德碑”上

村民李文恒看见石津灌渠里有人落水,奋不顾身跳下去抢救;村民李安明捡到三匹马后,为寻找失主,自己掏钱在报上登广告;村民康沙仁到北京办事,在火车站看到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事也不办了,先把孩子送回了石家庄;村民裴小三曾因盗窃被判过刑,刑满释放回村后,开了个小卖部。一天,他捡到一头小猪,交到村委会办公室,村里通过广播找到了失主。这事也被记入了《功德录》。裴小三找到村干部,流着眼泪说:没想到,大伙儿还把我当个人,我一定不辜负乡亲们的一片心。他说到做到,不仅诚信经营,致富后还多次向希望工程捐款……

这一记就是30多年,已经记录了184本、10万多件好人好事,岗上村家家户户都上了《功德录》,人人争着做好事,争着上《功德录》。《功德录》成了岗上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宝,但如何让《功德录》的作用持续“发酵”、放大?

岗上村不断研究制定出一系列的深化完善措施,建立了由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村里威信高的老人等组成的道德评议会,村里日常发生的好事、不文明事,都会被拿到道德评议会上评议。每年的“好媳妇”、“好婆婆”、“好青年”、“文明家庭”、“遵纪守法户”、“劳动模范”等评选,也都由道德评议会主持。

为激发更多人行善从善,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偷小摸、不孝顺老人、邻里关系紧张等问题,该村不断加强拾金不昧、孝老敬亲、邻里互助等宣传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他们又把提出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村镇规划、村容村貌等方面合理化建议和建设性意见的村民也纳入《功德录》,使做好事的过程变为村民思想道德不断升华的过程。自2009年起,广泛征求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及广大村民意见建议后,该村修建了一座功德碑、三个功德牌坊,将《功德录》中比较突出的人和事摘选出来铭刻其上,以弘扬正气、教育后代。

只有抓住人民群众现实的需要,把工作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才能赢得群众的广泛参与。岗上村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始终重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注重激发群众的主创精神,并建立了好人好事统计登记、道德评议、奖惩激励等机制,从而形成了“好人好事人人做、典型事迹人人评、歪风邪气人人管”的良好局面。

除此之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道德建设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在岗上村,第一个被记入《功德录》的范振国是党员,第一个劳动致富的陈小根是党员,坚持常年做好事被评为“学雷锋标兵”的李锡哲是党员……村里的抗震救灾标兵、见义勇为标兵、建设新农村先进工作者、拾金不昧和助人为乐标兵、孝敬老人标兵、学雷锋标兵等,党员干部几乎占了三分之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里每一项活动群众都踊跃参加;村民家中的大事小事乡里乡亲都主动帮忙。“道德的说服力,不仅取决于善德善行本身的魅力,也取决于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耿永志表示,只有党员干部带头以善行义举提升社会道德温度,才能感动群众、感染群众、感召群众,真正凝聚起道德建设的强大力量,形成人人向善、个个行善的浓厚氛围,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

在岗上村所有村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岗上村面貌焕然一新,岗上村的先进经验和丰硕成果得到了认可和推广,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多次到岗上村参观调研,对岗上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赞不绝口,指示学习推广岗上先进经验。

如今的岗上村,街道宽敞整洁,绿树成荫,花香沁人;社会安定团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民风淳朴敦厚,孝老爱亲,崇尚善行。广大村民正在幸福光明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藁城市岗上镇政府)

中国民间故事第一村

藁城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河北省的文化大县,2013年被确定为河北省文化十强县(市)。在藁城民间地方文化中,最为有名的当属被誉为“中国故事第一村”的藁城市常安镇耿村。《藁城县志》称,藁城“乡曲耆叟,能言天宝遗闻;闺闼秀韶,问凛大家雅范”。藁城乡野自古就有讲轶闻传说故事的传统,而常安镇耿村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耿村位于藁城市东部12公里,有耕地1300亩,280多户、1200多人。自古以来,耿村就处于山西阳泉到山东德州的交通要道上,这里的一、六日集市一直十分繁华。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到初四的耿王庙会,则吸引着方圆百里的百姓和各种客商。到20世纪40年代,村中仅有400余人,却有着大小店铺、作坊100余座,庙会期间的临时摊点不可胜数,所以耿村有“小村大集”、“一京二卫三耿村”的美誉。南来北往的客商不仅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用品,还带来了故事和歌谣,他们不断地把听到的、看到的奇闻趣事讲给耿村人,耿村人也把自己的故事、笑话讲给他们听,久而久之,这里便形成了一个商品和民间文学的聚散地,积淀了丰厚的民俗文化,形成了丰富的耿村民间口头文学——耿村民间故事。◎耿村民间故事艺人讲述故事时的情景

耿村民间故事成为中国民间文学的瑰宝。2006年5月20日,耿村民间故事正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部分31项中的第14项(见附录),成为与《梁祝》、《白蛇传》、《孟姜女》、《牛郎与织女》四大民间传奇相媲美的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瑰宝。目前,整理编辑耿村民间故事各种文字资料6000余万字,先后编印内部科研卷本《耿村民间故事集》5部,公开出版故事家专集和研究性著作10部,计955万字,被专家称为“耿村文化工程”。

耿村民间故事名扬海外。1988年4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贾芝陪同台湾学者金荣华先生到耿村考察,惊叹耿村民间故事“为世界第一”。自1987年以来,通过先后开展的11次耿村民间故事普查,普查组惊奇地发现,耿村故事包容万象,上自开天辟地神话、风物传说、各朝各代的人物和史实传说,下至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解放后的新生活、新人物,涵盖20多个省区市、170多个县市,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历史的长链,几乎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国历代野史,正所谓“耿村故事甲天下,口碑历史冠中华”。这里有一家三代都会讲故事的,还有许多故事夫妻、故事父子、故事兄弟、故事母女。目前,已发现男女故事讲述者230余人,其中67人已被确定为民间故事讲述家,有五户被确定为故事家庭。当年79岁高龄的靳正新因其作品最多(807个故事)而荣获“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称号,其他代表人物还有靳景祥、王玉田、孙胜台、张才才、侯果果等。

耿村故事传承历史文化,淳化了民风。耿村民间故事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宗教学、哲学和文学等各个方面,艺术地叙述了部分中华文明发展史,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耿村民间故事村的发现,是民间文学的一个奇观。不过,“民间故事村”的形成不是人为的,而是自发的。解放后,除1987年全面普查举办了两次大型故事会以外,历来都是沿袭传统、自发开展的。由于民间文学的特点及其在耿村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活动方式非常灵活。田间地头、赶集路上、村旁树下、农家小院、茶余饭后、炕头灶前,不管忙闲、不分地点、不拘形式、不论长幼、两三二人、一群人都可以讲故事,可以说是处处有阵地,处处有听众,随时发挥着训诫、教育、娱乐、自慰、启蒙的作用,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耿村已成为河北省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1989年6月,第九届国际口头文学年会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会上,中国民协副主席贾芝特别介绍了耿村普查情况及耿村故事家群,并为来自8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放映了耿村讲故事的录像,耿村民间故事引起很大的轰动,外国学者纷纷要求到中国耿村进行考察。1990年1月,全国首个村级民间故事家演讲协会——耿村民间故事家演讲协会成立。1991年5月,中国耿村故事家群及作品和民俗活动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把耿村普查成就、研究成果和耿村故事家群集中展示了出来,开创了耿村对外文化交流的先河。“耿村文化现象”由此成为海内外学者关注的一大热门话题。1992年8月,德国《东亚文学读本》选登耿村靳正新、孙胜台等4人的故事。1997年至2002年,美国故事协会、美国国际人民交流协会、美国女娲故事讲述团等团体曾3次组织120余人到耿村进行民间文化交流。2006年9月,美国女娲故事家代表团一行41人再次来到耿村。美丽的耿村故事,让美国故事家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每次来都能听到新的故事,每次来都能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第三次来耿村的伊莲女士激动地说:“这里简直就是民间故事的聚宝盆!”“我已经把耿村当成了自己的家乡,这里的故事家就是我的亲人。”(藁城市常安镇政府)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藁城市“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编者按:从1988年藁城率先在全国首创“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以来,藁城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巩固、深化、规范、长效”为宗旨,以建设一支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为根本,以一贯之,长抓不懈,取得了明显的政治和社会效果。特别是近几年来,紧紧扭住“干部队伍建设管理”这一关键环节不放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和干劲,以“向我看齐的”的自信和风采,严格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行政理念,保证了各项工作在制度的轨道上正常有效运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本文对藁城25年来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作了扼要系统的回顾,“温故而知新”,希望我们能够从中得到新的启迪,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创新驱动,把我市的各项工作推向更高更新的水平。

1988年5月,藁城市(原为藁城县,1989年县改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公开、群众监督行政的“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受到了中央和河北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1988年10月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两公开一监督显威力》为题进行了详实报道。中共河北省委将藁城创行的这一制度,在全省普遍推行。1989年2月,藁城领导赴京向中央汇报本县实行“两公开一监督”,搞好党政机关干部廉政勤政建设情况,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表彰。1997年11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尉健行同志专程视察了藁城市农村基层建设和村务政务公开工作。2000年9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同志到丽阳村视察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25年来,藁城市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将“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由七站八所的公共事业单位引入到各项党务、政务活动和社会生活,制定完善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全市党风、政风、民风有了明显好转,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90亿元,同比增长10.5%,财政收入历史性地实现100.5亿元,成为河北省唯一突破百亿大关的县市。实践证明,“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是保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一项十分管用的好制度。一、“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是当时的藁城县委、县政府针对行政管理部门下属单位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而研究建立的。1988年3月,县工商所一名干部带着9个人到一家体饭馆吃喝一顿,花销175元。类似的情况不只是在工商所,据县监察机关对“五所、两站”(工商所、税务所、供电所、派出所、营业所;车辆监理站和卫生防疫站)政风政纪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实权”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特权思想,白吃、白喝、白拿甚至索贿受贿现象时有发生。通过调查研究,县委、县政府认识到,真正实现清正廉洁,消除产生不正之风的土壤,只有依靠制度建设,建立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1988年5月藁城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在行政单位实行“两公开一监督”的规定》,“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由此而生。“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最早在全县税务、工商、金融、公安、粮食、交通、电力、供销、物资、卫生防疫等13个部门及其下属单位中实行,所公开和监督的都是政策性强、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实事、大事。“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的实行,把政策交给了群众,一切都亮在明处,有效约束了公职人员的施政行为,实现了“我说了就是政策”到“制度当家”的转变,置公职人员于众人的监督之下,有效地抑制了特权,遏制了不正之风的滋生漫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也增强了公职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了工作效率,“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明显改观。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的丰富与发展“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但藁城市委、市政府没有满足,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不断丰富“两公开”的内涵,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发展为“外部监督与内部约束相配套,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防范于前与惩戒于后相衔接”的新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由最初的基层“五所、两站”中的公职人员将群众最关心的发放证照、办理户口、收费等事项的办事制度和办事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向农村全面推开,要求广大农村干部将群众关心、最容易引起腐败的问题,诸如计划生育的照顾和处罚、集体财务的管理等向群众公开。1999年,由村务、政务“两项公开”转变为全面推行村务、政务、厂务、校务“四项公开”。2006年以来,坚持把行政权力向党委权力延伸,在全市探索实行了党务公开。至此,公开的范围已扩展到党政领域,覆盖各行各业和所有单位,从而形成了从城镇到农村,从党政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到企事业单位,广泛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的局面。

二是不断增加公开内容。公开的目的不仅在于减少群众的意见,更重要的在于提高群众的参政水平和干部的公仆意识,促进公平、公正和效率。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藁城市公开的内容不断增加。其中,办事制度公开主要包括公布政务活动涉及到的法律、条例、政策,本市制定的政策、规定、办事渠道、办事程序、行业道德规范等五项内容,并编印成办事指南,发到全市。办事结果公开主要包括公布事件的承办人、承办时间、承办结果、批准人的姓名、职务,办事人的姓名、住址、职业和办事理由。在全面深化“四项公开”的基础上,藁城市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党务公开。2012年,作为中央党的地方组织党务公开联系点单位,探索出了“建立一套机制、抓好三个规范、做实三个结合”的“133”工作模式,做到了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有机结合,在公开载体上实现基础设施和网络资源共享,在公开内容上做到相互融合、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在工作部署上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实现了以党务政务全面公开、阳光运行、监督有力、效能聚集的良好格局。

三是不断深化公开层次。由单纯对外公开发展为内外公开两条线。对外公开就是向群众公开热点、难点以及群众关注的其他问题;对内公开是指乡镇、市直机关各部门对一些不需要对外公开的事项,如医疗费用、调资、照顾生育二胎等,在机关内部进行公开。对内公开由于增加了机关管理的透明度,大大促进了机关内部的廉政建设。在市直机关和乡镇公开的同时,藁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者的廉政状况、重大决策、工作状况也在适当范围进行公开。在实行廉政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勤政公开的层次发展。将公职人员的勤政情况《责任目标及完成状况》进行公开,以形成埋头苦干、比学赶帮、高效工作的风气。

四是不断完善公开制度。藁城市对公开工作实行“六规范”,使之逐步走向制度化、常态化轨道。(1)内容规范。对行政权力进行了认真清理和审核备案,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和流程图,逐项标明权力名称、类别、实施依据、公开形式、范围、时限、收费或处罚标准、承办科室、运行流程等“九要素”,拉出了全面、合法、准确的“权力清单”,做到了行政权力清晰明确,行政程序简明规范,行政相对人一目了然。(2)程序规范。公开的程序由不确定变为确定,凡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都必须首先公开政策、规定、条件、标准。正式公开前,公开内容必须经过农村、机关、企业、学校监督小组审核,然后与群众见面。(3)时间规范。公开的时间由随意变为定时,对政策规定、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办事机构等具有稳定性的内容进行长期公开;对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常规性工作,按每季度公开;对动态性、阶段性工作,根据进展情况逐段公开;对临时性、应急性工作和热点问题,及时进行公开;对重大事项或复杂问题,待反馈意见完善后,予以再次公开。(4)阵地和形式规范。公开阵地变临时性公开栏为永久性公开设施。投资50多万元在人民广场建立了大型电子显示屏,对全市行政职权进行公开。各单位也在显要位置设立了政务公开栏,对本单位行政职权进行公开,其中税务、电力、交通、建设等重要权力部门设立了电子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公开,累计投入460多万元加强网络建设,组成了市政务网、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和各单位门户网“三网联动”的网站群。对“藁城之窗”门户网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在深入政务公开的基础上,开辟了“百件实事网上办”、“网上办事”、“主题服务”等栏目,更加方便群众办事。(5)管理规范。公开的管理由粗放型发展到精细化。市、乡、村均建立领导小组,目标到位,责任到人,规定权力,建立档案,定时反馈,奖惩兑现。(6)督查规范。为保证公开制度的落实,市纪检监察部门牵头成立了督查组,各单位成立了专门督查室,采取随时查、普遍查、重点查、集中查、跟踪查等方法,重点检查公开的内容、范围、时间、阵地、组织、程序是否到位,各项制度是否落实,群众是否满意,并对有章不循、拒不执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的责任者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是不断加大监督力度。(1)加大群众监督力度,进一步整合村纪检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村级监督组织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级。作为村级事务监督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选举产生,成员3至5名,任期与村“两委”同届,对村级重大事务进行监督。2010年,加大基层民主管理进程,在全市农村推行“四议两公开三审两监督”工作机制。以2011年为例,市政府召开旁听制的政府常务会议12次,议定事项47项;乡镇召开议事会286次,议定事项797项;34个政府部门召开处(科)务会议162次,议定事项221项;召开会审会207次,议定事项304项。(2)加大组织监督力度,2002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使群众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完成受理、办理、制证、盖章、送达等各个审批环节,并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和全程代办、领办服务,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建设项目从受理到办结的18个审批手续,由过去的平均9.3个工作日减少为4.4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受到广大群众欢迎。(3)加大监控机制建设。“全员动员、建立工作机构,查找风险、制定措施,修订行政职权、完善相关制度,归纳整理建档,形成《勤廉风险防范和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手册》”5个步骤,在全市扎实推进勤廉风险防范管理和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截至2009年底,全市各乡镇、各行政单位中层以上干部针对行政职权查找勤廉风险点4722个,签订勤廉风险责任承诺书1200份,制定防控措施4384条,重新修订完善有关规章制度1209项。(4)加大自我监督力度。2010年中央新修订印发《廉政准则》后,藁城市积极组织开展了“学准则、讲规矩、重品行、作表率”主题教育活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照《廉政准则》“八个禁止、52个不准”的要求,通过撰写自查自纠报告、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形式,促进《廉政准则》的深入贯彻落实。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完善《领导干部廉政信息管理办法》,研发了藁城市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439名乡科级领导干部和195名重点岗位中层干部的19项廉政信息实行微机化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对领导干部廉政勤政情况的监督。三、“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的效果与启示

通过建立并不断丰富完善“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使公职人员的行政行为真正受到了规章制度的约束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以往某些部门的一些公职人员以职谋私、弄权渎职,这固然与其自身素质有关,但重要原因之一是制度不公开,政治透明度差,公职人员的活动得不到有效的制约。“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实施后,这些部门所承办事情的程序、期限、结果和有关规定全部向群众公布,置公职人员于众人监督之下,使某些人无法营私舞弊。藁城县农业银行丽阳营业所,以贷谋私的问题严重,尽管一再批评教育,并进行查处,但违章贷款的事件仍不断发生,据查,仅1987年“人情”贷款就达47万元。贷款的政策、原则、条件、对象、范围和信贷员的纪律等规章公布后,虽然一些营业员的亲友故旧、关系户上门求情贷款的达30多人次,但已贷出的300多万元中没有一笔“人情款”。二是有利于干部素质的提高和干部的考核。过去,制度不公开,公职人员可以以言代法,“我说了就是政策”。实行办事制度、程序、结果公开后,首先要求这些管理人员要熟悉本职业务,特别是国家的有关法令、政策。藁城市工商局110多名干部、职工,有90%的人下班后牺牲休息时间,钻研学习市场管理收费标准、收费条件、收费范围等有关政策。该局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前,曾对全体干部进行业务考核,24%的人不及格。在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后再次进行考核时,及格率达到100%。三是密切了干群、政群关系,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一些地方干群、政群关系紧张,原因之一,是行使部分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基层单位捞不到好处不为群众办事,得了好处又乱办事造成的;但也有相当多的情况是由于干群、政群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不仅对公职人员以职、以权谋私起到了制约作用,也大大加强了干群、政群之间的了解。认真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的行业和部门,干群关系有了明显改善,出现了许多干部群众互相支持、紧密配合的动人事迹。小常安乡是水果冷储专业乡,一些冷储库户把购进水果瞒报成自产水果,少报销售额和销售价格来进行逃税,税务部门把国家的税收政策、征收办法和各个冷库的查定税额、已交税额、拖欠税额一一张榜公布,由过去交税不明不暗,老实人吃亏到现在制度公开,钱交在明处,一些群众还对偷税、逃税者进行检举揭发,仅3天时间,这个乡就补交税款11万元。

回顾25年来“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的光辉实践,大家应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思考和提高:一是深刻认识制度建设是带根本性全局性的大事。改革开放给我国的政治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必然出现很多矛盾。如新的经营方式与旧的管理体制的矛盾;新的农村产业结构与落后管理水平的矛盾;商品经济发展、流通领域扩大及价格双轨制与行政管理、监督制约手段不力、不规范的矛盾;政企不分、权力过于集中与政府规范管理职能及民主政治建设的矛盾等。时代呼唤新的管理方法、新的工作制度产生。“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益尝试。它作为一种新制度,显示出了很多功能,给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领域带来了崭新面貌,必须常抓不懈,扎实推进。二是贯彻落实好各制度各级各部门必须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之所以在藁城扎根、结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级各部门始终把“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没有因为主要领导的更换而辍止,不搞人走政息,而是人走政兴。藁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主要领导亲自牵头,统一协调全市公开监督工作。各级各部门也相应成立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进而在全市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工作队伍。同时,推行逐级负责制,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强调要求各部门必须有一名副职抓这项工作。对执行制度不力的单位及其领导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党政纪处分。三是抓好廉政建设必须坚持领导带头,典型引路。实践证明,凡是廉政工作搞得比较好的地方,领导干部决心都大,自身清正,以身作则,敢于同腐败现象做斗争。因此,抓各级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两公开一监督”能否真正搞好的关键。为确保领导干部在廉政建设中做到率先垂范,藁城市各级各部门都制定了领导干部内约制度,凡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自觉做到。25年来,先后树立了好税官税务局长李振山、廉洁行长侯风奎、铁面无私派出所长程瑞山、人民满意好法官李君霄、公路站料场“红管家”乔林志等不同层次的先进典型。坚持以身作则,带头实行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以律己,勇做表率,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廉政建设的发展。四是推广一项新制度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原则。“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实行得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项制度针对性强,切实可行,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抓住了腐败问题产生的要害,简便易行,便于操作,具有很强的刚性。同时,在推广使用中还注意创新完善,建立健全了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制度,综合实施,强力推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共藁城市纪委、藁城市监察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