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8 13:17:47

点击下载

作者:骆高远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旅游资源学

旅游资源学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包括旅游资源概述、旅游资源评价和旅游地理学三个方面的内容,重点论述旅游资源的涵义、特征、分类、调查与评价等及其在美学上的意义,以及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者及其行为特征、旅游交通及其选择等。该教材资料翔实,体例新颖,雅俗共赏,尽量做到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学科前沿问题相结合。

本书可作为旅游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用书;对从事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和旅游开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的实际工作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一章 旅游的基础——旅游资源概述

  

第一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构成要素

一、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指自然界和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它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所谓产生吸引力,是对群体而言。如果对多数人有吸引力,即使对少数人缺乏吸引力,也属旅游资源。一些只允许少数人专用或独享,不对大众开放的对象或场所,即使其有再大的吸引力,也不能算作旅游资源,如一些私人占用的园林、古建筑和收藏品等。对那些有吸引力但暂时不开放或因当前技术力量暂时还无法达到的地点(或对象),如月球、太空、深海海底等,可看作是“潜在的旅游资源”。

二、旅游构成要素

(一)旅游主体——旅游者(游客)

指离开居住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地到一个目的地进行活动的人。其目的是为了度假、探亲、公务、会议、健康、娱乐、宗教、探险等。它是旅游业形成和发展的主体。

(二)旅游客体——旅游对象(资源)

它是旅游吸引因素,是被加工的原料,也是旅游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三)旅游媒介——旅游业

它是联系旅游主体与客体的纽带,是加工、生产、组织和销售者,包括路线、交通、旅馆、商店、旅行社、导游、翻译、管理公司和旅游研究机构等。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范畴和特点

一、旅游资源的范畴

从旅游资源的定义可知,旅游资源的范畴会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国家政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总体趋势是不断扩大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旅游资源已从单纯的山、水等自然资源发展到现在几乎无所不包的范围。当今旅游行业间的激烈竞争,使旅游经营者不得不挖空心思、冥思苦想开拓新的旅游资源或开发、挖掘原有的旅游资源的新的利用方式。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给这种努力提供了条件。

现在人们几乎很难指出哪些东西不能够成为旅游资源的,或者说旅游资源几乎到了无所不包的程度。从普遍受人青睐的阳光、海水、沙滩(又称“3S”)到山地、峡谷、河流;从森林、草原、沙漠到热带、温带、寒带,从文化古迹、民风民俗、节日庆典到风味小吃、人造乐园、缩影公园,从古代建筑到仿古建筑、现代建筑,从宾馆到监狱,从古墓到纪念堂,从古观象台到宇航中心,甚至从观赏型动物到特殊的人体(如侏儒、巨人、残疾人等)等等,无不可以成为人们争相观看的对象,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

美国得克萨斯州西部的哥吉镇只是一个人口不足万人的小镇,但却因为这里欺骗成风而被评为全美国“最贪婪的小镇”。有趣的是,哥吉镇因其贪婪的名声竟然成了旅游者感兴趣的地方,人们都想来亲自尝一尝被骗的滋味。这可乐坏了哥吉镇人,现在他们正变着法儿与那些自投罗网的异乡客较真。

另外,色情和赌博也历来是人们热衷的对象,在有的国家或地区甚至成了旅游业的支柱。但色情和赌博是不健康的、病态社会的产物,并非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和抵制,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提倡文明、健康的旅游方式,故不应把它们列入旅游资源的范畴。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资源,它既有一般资源所共有的属性,又有其特有的属性:

(一)区域性

旅游资源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是地理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因此,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仅自然旅游资源存在区域的差异,如自然环境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人文旅游资源也同样存在区域差异。因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制约着自然地理环境,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他们在适应自然、顺应自然、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不可避免地带上一定的地域色彩。这就是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所在。如民居、方言、民族服饰、饮食文化等的区域差异,都同自然环境的区域分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观赏性

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它的美学特征,即具有观赏价值。尽管人们的旅游动机因人而异,旅游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但观赏活动几乎是所有旅游过程都不可缺少的。从一定意义上说,缺乏观赏性,就不构成旅游资源。形形色色的旅游资源,既有雄、险、奇、秀、幽、旷、野、皱、瘦、漏等类型的形象美,又有动与静的形态美;既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碧海、雪原的色彩美,又有惊涛骇浪、叮咚山泉、淙淙溪流、苍茫松涛等的声色美;既有建筑景观的造型美、气势美、时代美,又有地方特色菜肴的味觉美、嗅觉美和视觉美……它们都给游客以符合生理、心理需求的美的享受,使人们的精神、性格、品质等在最有美质的各种旅游资源中找到对象化的表现。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哲理名言和悟性,至今仍给人以启迪。

(三)独立性和垄断性

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意味着资源的独立性和垄断性。它难以模仿或复制。尽管许多有关民族风情的主题园仿制了逼真的诸如竹楼、蒙古包、高脚屋、窑洞等兄弟民族的村寨或居室,但它缺乏地域背景、周边环境与民风民俗等的依托,在游客的视域中,真假泾渭分明,无法替代。那些历史感强的资料,更无法离开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否则将失去其本身的历史价值与观赏价值。长江三峡、八达岭长城、桂林山水、壶口飞瀑、哈尔滨冰雕、吉林雾凇等资源的特定的地理环境,更是无法用人工力量来搬迁或异地再现的。

(四)文化性

旅游资源除具有美学观赏价值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论是自然赋存或社会创造,不论是自然为主辅以人文还是人文为主利用自然的各类不同形成机制的旅游资源,都有其科学性和自然、社会哲理。正是旅游资源的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才使它具有对游客的吸引力。旅游作为一种文化型的经济活动,文化成为旅游的核心。但应当指出的是,自然情趣作为人的精神享受的一部分,要受到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的制约。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旅游景观的欣赏水平,因此,文化内涵的深浅,艺术水准的高低,在某种场合不与吸引力的大小成正比。如甲骨文、北京山顶洞人的头盖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稻谷化石等,尽管都有很高的历史和科考价值,但却不可能吸引大批游客去观赏,就是这个道理。

(五)不可再生性

旅游资源,除人工可以栽培或繁殖的动植物外,绝大多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破坏将不复存在、不再拥有,除非人工仿制,但那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有资源了。如地面上的古建筑,总是有减无增,会一天一天少下去;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噶丹寺,是西藏拉萨著名三大寺之一,1969年被毁夷为平地;有着“泉城”美名的济南市,过去那种“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对地下水源缺乏保护,已不复存在;甚至连号称“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6年以来几乎是断涌了(但在2001年9月17日,又再次发出了新世纪的第一声“啼哭”)。旅游资源的这种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保护的重要性。

巨大的旅游需求对旅游开发者可能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但同时也是对旅游资源的巨大考验,此时人们往往容易落入所谓的“无烟产业”、“视觉消费”等的误区。实际上,旅游资源的可永续利用,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特别是有些旅游资源,其破坏是潜在的、不动声色的,但又是巨大的。如溶洞,即使游客高度文明,自觉维护洞穴环境,但若不控制洞穴客流量,让过多的游客涌入,会改变洞穴小气候,加速洞穴内化学沉积物的风化和破坏。如我国敦煌莫高窟的各洞穴就是采取轮流开放及控制洞穴客流量的方式来保护的。

(六)整体性

孤立的单个景物,往往很难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即使资源品位很高,也会影响其对游客的吸引力。因为:第一,游客总是希望能花尽量少的时间和财力,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即游览与观赏到尽量多的景物;第二,单个景物,在不同层次、不同旅游动机的游客面前,真可谓是“众口难调”,只能吸引其中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游客;第三,常说的“红花需要绿叶扶”,就是指“美”需要组合,需要层次。一个地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尺度景物的数量越多,比例越协调,联系越紧密,就越能显示出其观赏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其对游客的吸引力。如杭州,有山有水,有草有木,有洞有泉,有园林和寺庙,有古迹和遗址,真可谓是“山、林、洞、石俱全,峰、云、溪、瀑兼备”,旅游资源不仅类型多样,而且组合有序,层次清晰,整体性强,故无论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有何差别,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游览地和游览项目,从而使杭州旅游久盛不衰,誉满全球。

(七)时限性

时代的变迁,季节的更替,都会促使旅游资源的涵义、范围、特性、吸引力等产生影响或变化。如美国的宇航中心、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退役的航空母舰、古代或现代战场,甚至连厦门原远华集团的“红楼”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可能成为游客的猎奇对象。气候的季节性变化,也会直接对旅游资源产生影响。如要开展冰雪活动,只能选择中高纬度或高原地区的冬季;大连、青岛等海滨旅游城市,盛夏季节才备受青睐;北京西山的红叶,要到深秋才能展现其魅力;民俗风情中的节庆活动,如藏族每年秋收前的“望果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蒙古族的“那达慕”等,都只能出现在某些特定的时段内。日本政府计划在2008年推出太空旅游项目,而其门票的价格也是一个天文数字,高达7亿日元(约530万美元);中国四川九寨沟将推出目前国内最昂贵的“特种旅游”——花5000美元坐直升飞机从广远飞抵九寨沟,然后在当地人的帮助下进入自然保护区观看野生金丝猴。旅游资源的这种时限特性,导致了旅游线路、旅游点等出现旺季和淡季、热点和冷点。可见,重视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组合,可延长旺季时段,使淡季不淡,冷点不冷。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和意义

旅游资源应运用旅游美学研究的成果,特别从风景美学的角度去深入挖掘其特性,才能在资源开发和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不同旅游资源在不同条件下,呈现为不同的美学特征和审美状态。旅游资源在总体上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一、自然旅游资源审美特征

(一)形象美特征

自然资源突出的是资源本身的客观面貌,即客观物质的物理性,都是可视、可闻、可感、可触的形象性感受。自然资源显著的特征就是形象美。形象美的内涵丰富,它应包含雄壮美、秀丽美、奇特美、幽深美、险峻美、旷远美。

1.雄壮美

雄壮美是旅游活动过程中,主客体间因吸引而产生碰撞与抗衡,使得旅游主体的力量被充分激发而生成的一种壮阔体验,是客体力度释放和主体内应力被激活的过程。与雄壮相对应的美在西方是“崇高”,“崇高”具有所指的对象数量和力量的巨大。我国古代孔子称之为“大”,“大”有点类似于“崇高”,包含着数量和力的巨大,但又有不同:“大”包含着对对象的巨大、无限等特点引起主体对于自身力量的一种升华,而“大”所指的对象并不具有对自身主体所产生的崇高感,而是一种敬畏之情,是一种神秘感。中国自然美中出现“壮美”,明末清初魏禧《魏叔子文集》卷十《文叙》说:“洪波巨浪,山立汹涌”,“人惊而快之,发豪士之气”说的就是壮美。故可以说,雄壮的自然美在我国古代已有了深刻的研究。“登泰山而小齐鲁”的泰山之雄,“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海宁潮之壮,都是其范例。

2.秀丽美

秀丽美是主客体化解冲突、相互抚慰、情景交融的柔性美。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卷十《文瀔叙》中说:“沦涟漪瀔,皴蹙而密理者”,“人乐而玩之”,说的就是秀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峨嵋天下秀”的峨眉山、“如情似梦”的桂林山水,是秀美的典型。

3.奇特美

奇特美是一种出于意表,是客体呈现的表象使主体产生超乎寻常的想像而引起主体奇特的审美感受。譬如黄山奇松,奇在它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黄山怪石,怪在形状怪异,什么“梦笔生花”、“猴子观海”、“飞来石”,真是奇巧玲珑;黄山云海,一年四季都有云海奇观,真是变幻无穷,妙不可言;黄山前山的黄山宾馆温泉是“天下名泉”,与松谷庵温泉南北对称,遥相呼应。还有一个带有神奇色彩的高山温泉,叫圣泉,水可煮石炼丹。

4.幽深美

幽深美是富于理性力度的宁静,是隐含深刻意味的旷远,是较小视野范围内拉大景深,最大限度地延长寻觅美的过程的美。幽美在于深藏,景藏越深,越富于情趣,越显得幽美。“青城天下幽”,四川成都郊外的青城山,苍松翠竹、碧绿成阴、泉水潺潺、偶闻鸟语,有一种幽深莫测的神秘感。

5.险峻美

险峻美与悬念同时产生,往往易被陡然而起的立面和高差激发而出,它与寻常的平面美不同,是一种立体的张扬扩散的美,是异常咄咄逼人的美。山西浑源县悬空寺,险峻奇巧,全寺有殿宇楼阁30余间,陡崖上凿洞穴,插悬梁为基,楼阁之间有楼栈道相通。登楼俯视,如临深渊;谷底仰视,悬崖陡壁;隔谷遥望,始知全貌。华山天险,闻者色变,山体陡峭如刀削斧劈,山侧深渊似万丈高旋。

6.旷远美

旷远是把美的视线放平放宽,所视对象平旷无垠,荡旷高远的山水景观常使人心旷神怡,或引发无限惆怅的审美感受。高适的“广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夏圭的《长江万里图》等均是旷远。即北宋韩拙的《山水纯全集》所说:“愚又论三远者,有山根边岸,水波互望而逢,谓之阔远;有野霞瞑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

(二)色彩美特征

人们通过视觉才能感知物象的色彩,物象又必须有光的照射,其色彩才能被感知,没有光就没有色。自然美的颜色,存在着色相、明度、纯度和色性的相互关系。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区别各种不同颜色的名称。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和明暗的程度。纯度是色彩纯净的程度:一种颜色没有其他的杂质,即为纯度最高的色。色性是指色彩冷暖的倾向。人们对色彩的观察首先从整体上去理解,对色彩要有整体意识,要比较其明与暗、冷与暖、主与次、前与后、大与小、轻与重、虚与实等方面,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进行观察,要迅速敏捷地抓住自然物的大的色彩倾向,确定基本色调,同时要学会睁大眼睛看局部及色彩的细微变化。

自然色彩以它特有的自然属性吸引着人们,它能引起人们生理上的某种刺激,从而产生不同的情感。红色给人以热情、快乐,黄色给人以亲近、柔和,橙色给人以快活、幸福,绿色给人以安详、爽快,青色给人以沉着、冷漠,蓝色给人以开朗、庄重等。有时当人们一见到某种颜色就会引起联想,自然将颜色与某一物质联系起来。这种用颜色表示某种物质或某种事物特征的特殊意义的方法就叫色彩的表情象征,像白色象征纯洁,绿色象征青春和生命。

植物的色彩是生命的色彩,具有生命的自然性。引人注目的有北京层林遍染的香山红叶、广西左江艳润的木棉花、庐山植物园青翠欲滴的树木花草、上海南汇娇艳的桃花、云南苍山“烧红半个天”的山茶花。

山峦为自然勾勒了色彩的基调,近山绿而远山青,重峦叠嶂,层次分明。淡云薄雾为山峦披上神秘的面纱,山林块石给山峦装点得分外妖娆。黄山的磅礴,华山的奇险,峨嵋的秀丽,泰山的雄伟,都给山色增添了各自的个性,给山色以佳妙。

清澈的水色,浑浊的波涛,给自然带来盎然的生机。那平静如镜的映象,使天空与山色显得空灵,获得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佳誉。那浑黄奔腾咆哮的浊浪,地动山摇,震撼了整个大地,显得如此浑厚和雄壮,成了中华民族不屈意志的象征。

(三)动态美特征

自然界中的水纹、瀑布、溪泉、烟岚、云雾、松竹、柳条等都在变化之中。由于风的缘故,“水波涟漪”、“浮云飘悠”、“柳枝婀娜”、“翠竹婆娑”、“松涛喧嚣”、“波浪汹涌”、“烟云浩渺”,使大自然显得如此神奇和奥妙。

动态美虽不稳定而富于变幻,但却能给自然景观增添活力。同时,它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随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气候、生物等资源分布的变化而变化。

(四)综合美特征

在旅游中,人们总是通过五官——视、听、嗅、味、触的综合作用而对大自然产生美感的。

审美主体视、听感官是美感的“窗口”,是自然界和主体交流沟通的“渠道”。视、听觉是较高级器官,对自然对象能进行高级精神性的审美观照。“美感是和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离开听觉、视觉是不能设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自然界中的光、色、形、貌等无不是通过视觉去感受的,所谓“观赏”,就是说审美是通过眼睛去欣赏的。其次是“听”,“鸟鸣山更幽”是听的结果。通过视、听,人们才能沉浸在现实和虚幻的意境之中,通过视、听,才能拉近自然与主体的距离,人类才能回归自然。

嗅、味、触觉器官虽属相对较低级的器官,较多地局限于生理感受,故较难以进行精神性的审美观照,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忽视味觉、嗅觉及触觉在审美中的积极作用。譬如水质的清凉,只有通过触,才能感受更深;“花红柳绿”通过嗅才能使人沉醉;“客去茶香余舌本”,茶汤的香醇,只能用鼻舌去感受,去品茗,才能有真切深刻的体验。

二、人文旅游资源审美特征

(一)历史性特征

人文资源是动态历史的静态显观,是一个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状态,以感性积淀的方式表现出来,以现实的具象来凸显历史的文化精神。中国的五千年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留下了丰厚的人文旅游资源。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是我国古文化遗址。我国还有数不清的帝王陵寝,如:陕西黄帝陵、秦始皇陵、汉茂陵、汉阳陵、唐昭陵、唐乾陵、河南巩县宋八陵(永安陵、永昌陵、永熙陵、永定陵、永昭陵、永厚陵、永裕陵、永泰陵),北京明十三陵(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南京明孝陵,清河北遵化的东陵(孝陵、裕陵、景陵、定陵),易县西陵(泰陵等10陵)等,此外还有山东曲阜的孔林、辽宁壁画墓群、西藏藏王墓、湖南马王堆汉墓等。其中,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广汉三星堆文物产生的世界性影响,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因为跟地中海文化、阿拉伯文化有惊人相似之处,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我国古建筑震惊世界,有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古长城,中国古代建筑群的经典——故宫,中国古代祭祀建筑的范例——天坛,千年造桥艺术的卓越代表——赵州桥等。

我国古代寺院、道观遍布各处。著名的寺院有洛阳白马寺、北京雍和宫、天津独乐院、浑源悬空寺、天台国清寺、镇江金山寺、登封少林寺、南京栖霞寺、杭州灵隐寺等;著名的宫观有太原晋祠、晋城玉皇庙、武当山宫观、泰山碧霞祠、北京白云观、泰安岱庙、永济永乐宫等。

我国古代石窟造像是无价之宝,著名的四大石窟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

古代园林建筑不同凡响,著名的有皇家园林——颐和园、北海、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苏州的沧浪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拙政园,无锡的寄.园,扬州的个园、瘦西湖、何园,上海的豫园等。

我国古代造塔艺术卓著,著名的有登封净藏禅师塔、万城龙虎塔、大理三塔、西安大小雁塔、历城九顶塔、泉州仁寿塔、应县木塔、开封祐国寺塔、北京妙应寺白塔、洪洞广胜上寺飞虹塔、五台山塔院寺舍利塔、北京香山碧云寺金刚座塔、呼和浩特慈灯寺金刚宝座塔、登封少林寺塔林、孟海景真塔、曼飞龙白塔等。

要充分领略人文旅游资源就应从历史的深度体味审美的情韵,与历史情景相交融,从而达到真正的审美情趣。

(二)文化性特征

中国人文资源审美的文化特性,涵盖内容极其广泛,主要是儒、道、佛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流源很多,但影响深远的不过是孔、孟、老、庄四家,孟子是孔子思想的辅翼,庄子则是老子思想的辅翼,所以实际上是儒、道两家。佛教是外来宗教,信奉释迦牟尼,他虽是外国人却被中国人奉为“圣人”,与孔、老并称为“三圣”。禅宗是佛教中的主要流派,在佛教中生命力最强,它是中国化的宗教,特别是唐朝之后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影响深远。

儒家影响旅游文化思想的主要是“仁者爱人”、“和为贵”的人际之间的和谐思想和“君轻民贵”的人本思想。在旅游文化的具体思想上,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自然美思想,它涉及到自然美的本质,把自然物的特性和人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对我国古代的文学、绘画及其他艺术影响十分巨大,且亦影响我国旅游的“情志合一”、“尽善尽美”的审美思想的形成。

道、佛对旅游文化影响巨大的是生态思想。道家主张“道法自然”,佛教主张“戒杀生”、“戒妄语”,反对“贪”、“色”等。道、佛均肯定万物的协和性、涵蕴性及依存性,指出宇宙、天地和人类一同生存,万物与人们休戚相关,不容分离,人类只有自觉地辅助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加干涉,就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获得持久发展的生存空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出生命的真正价值。

另外,道教的“心物感应”、“天人合一”与佛教的“兴到神会”的“顿悟”,是构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艺术精神,特别是能产生由“形”到“神”的无限深邃、无垠广阔的景观意境,这样,就与西方的景观类型产生了极大的差异,成为了独特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卓立于世界旅游文化之林的中国旅游文化。

(三)现实性特征

人文旅游资源审美的现实性特征包含两个方面。

1.存在形式的现实性

中国历来重视“形似”,“以形写神”,“以形传神”。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是人际关系,是一种伦理道德的社会关系,是非常重视现实性的。即使是道教,也是重生性的生命哲学,追求“养生”之道。这又是与西方古代重“神(上帝)”、轻现实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中国的人文旅游资源有内在神韵的深刻性,又有外在形式的实在性,它们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高度的统一。

2.美感引导的现实性

中国的人文旅游资源能诱导人们深入其里,产生情感的升华,从而获得理性的感悟,能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实现现实生活中个人情感精神的审美超越。

如中国观音菩萨由起初男性形象后来塑造成慈祥温柔的女性形象就是一例。这说明人们以“人”的形象来不断改造“佛”的形象,使之世俗化、“人”性化。另外,中国园林艺术也充分体现现实性的特征,园林艺术首先依照现实的依山傍水、“相地合宜”的自然条件,然后依照造园的艺术“叠山理水”,“构园得体”,“这就要有引导、诱发、屏蔽、开合、隐显、藏露,有组织地进行景境的意匠和总体规划”(张家骥《中国园林大词典》),即常采用借、点、引、藏等园林手法,做到步移景换,在有限空间内能产生无限的意想,从而得到美感享受。江南私家园林虽能表达不同个性的各异的园林构想,并通过题匾、对联、碑碣、盆景、花木等将风景人情融为一体,但更能激发人们对自然山水的憧憬和无限眷恋的情思,使园林获得灵气与现实的生命力。

三、旅游资源的审美意义

(一)有助于阐发审美文化内涵

1.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人类曾在长期的发展中更多地关心社会,较少地关心自然,同时也更少地关心自身的心理与人格发展,因而导致精神危机。当前,人们已开始重视解决作为个体的人如何才能取得精神和谐的问题。世界上有见地的社会学家已意识到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人自身和谐所具有的深刻意义。儒家认为人类和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关键是个体和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谓天情。”(《荀子·天论》)形,是形体;神,是精神;情,是情绪心理。因此,个体和谐包括形体和谐、心理和谐、精神和谐,心理和谐是核心。儒家要人们心理情绪保持适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者,谓之和。”(《中庸》)喜怒哀乐未发泄叫中,适度发泄叫和,这就是心理和谐。

而旅游资源审美则是通过自由随意、感人动情的“情感方式”,在悦耳目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把个人的感情冲动、生理欲望、意志情绪纳入审美形式中,心悦诚服地接受情感的指引和规范,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使冲动得以缓解,达到心理和谐的目的,使人格得以升华,以情感教育来美化心灵,健全人格。

2.启发想像,慰藉心灵,使个性复苏和发展

旅游的审美创造是依赖于想像来实现的,如“芙蓉似面柳如眉”。所谓想像就是在感性经验基础上开拓意蕴、构筑意象的心理过程。“想像是经验向未知之出发,想像是向彼岸的张帆远举,是经验的重新组织,想像是思维织成的锦彩。”(艾青《诗论》)想像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意蕴的拓展和形象的创新上。意蕴隐含在形象深处,这意蕴是形象的灵魂,它给形象带来勃勃生机,它使形象显得意趣盎然,缺乏深意或含义肤浅的审美对象是难以引人入胜的。李白诗《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在这里,“春风”俨然变成不可忍别的“我”,有意不让杨柳变青,使离人无法折枝送别。只有具有高度艺术修养的审美者,感知才较敏锐,经验才较开展,想像才较丰富,因此他们能具备由表及里体味内在意蕴的能力。他们往往不满足于纷纭的知觉形象和浮于表面的感受,而能深入领略对象内在的意蕴,从而使旅游对象的内容更完整、更丰盛,使审美主体的美感更充实、更深刻。

佛教把人生称之为“苦谛”,人生有“生老病死”之苦,有种种烦恼和不如意。其实,人生的苦恼和苦难大都来自于不能觉悟和不够超脱。旅游审美正是以超然的态度去领悟人生的真谛。旅游资源的审美过程,就如同荡涤精神世界,激发生命活力,它是慰藉心灵和解脱烦恼的良药。

我们现在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它以更丰富的历史和哲学内涵提出了生命体及人生存的意义问题,从而为旅游审美赋予新的更高、更丰富的意义。其中最著名的当为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理论。他认为:在某些国家“归根结底是生命的本质本身交付给技术新制造处理”,“人本身及他事物都面临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危险,也就是要变成单纯的材料以及变成对象化的功能”(转引自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现代世界之夜,人们遗忘了自己真正的本质。这是海德格尔对现存世界的批判,又是对世界“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呼唤。为此,海德格尔提出了“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的重要命题。“诗意的生活”可理解为审美的生活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诗是支撑历史的根基”。海德格尔将美的理想与人类的理想、人生的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里,海德格尔是在对人类与社会解放的呼唤,也是对美与旅游审美的呼唤。

(二)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文化意识

旅游资源美学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审美情境,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要促进人类保护和创造与人类自身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这是旅游资源审美研究的重要目的,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我们说,生态世界的美是无限丰富多样的,是需要在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中予以合理保护的。具体地说,生态美一是生态系统在感情外观上所显示的生气、生机之美,就是生态气象美。生态是世界物质、能量和信息运动的感性存在和动态展开,并必然在外观上通过色彩、声音、形体及其运动感性地显示出它的生气和生成的动势。二是生态是呈现网络状关联性的存在,是不同因素和物种的一种存于生命生成的结构状态。生态系统及其运行所显示出的结构和规律之美,就是生态秩序美。三是生态还有其功能美,它包含着两层内涵:一方面指生态系统本身创生性的功能之美;另一方面指构成生态系统诸因素对系统生态优化所具有的功能之美。

我们的旅游规划设计家,旅游资源的管理者、开发者,有关政府职能管理部门以及有关旅游活动的一切相关部门,甚至包括所有旅游者,都应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社会环境保护的观点,顺应生态和社会环境的自然规律,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并且要有前瞻的眼光,立足于未来,重视旅游资源开发的成果,确保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美学科学给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好处。

(三)增大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

旅游需要审美的提携,就应突破自身纯功利经济性质的局限;要实现美化环境的真正效能,就必须运用审美的观点。“真、善、美”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它是旅游追求的最高境界。旅游产业只有站在“真、善、美”相统一的高度上,才能提高旅游品位,提高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才能保证旅游事业长盛不衰!

第二章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第一节 旅游资源分类

一、分类原则

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

二、分类对象

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和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三、分类结构

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旅游资源类型有相应的汉语拼音代号(见表2.1)。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

一、基本要求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保证成果质量,强调整个运作过程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充分利用与旅游资源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完成统计、填表和编写调查文件等项工作;调查方式以收集、分析、转化、利用这些资料和研究成果为主,并逐个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包括访问、实地观察、测试、记录、绘图、摄影,必要时进行采样和室内分析;分为“旅游资源详查”和“旅游资源概查”两个档次,其调查方式和精度要求不同。

二、旅游资源详查

(一)适用范围和要求

适用于了解和掌握整个区域旅游资源全面情况的旅游资源调查。完成全部旅游资源调查程序,包括调查准备、实地调查等,要求对全部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调查,提交全部“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二)调查准备

1.成立调查组

调查组成员应具备与该调查区旅游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有关的专业知识,一般应吸收旅游、环境保护、地学、生物学、建筑园林、历史文化、旅游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参与;同时,根据本标准的要求,进行技术培训;准备实地调查所需的设备如定位仪器、简易测量仪器、影像设备等;另外,准备多份“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2.明确资料收集范围

与旅游资源单体及其赋存环境有关的各类文字描述资料,包括地方志书、乡土教材、旅游区与旅游点介绍、规划与专题报告等;与旅游资源调查区有关的各类图形资料,重点是反映旅游环境与旅游资源的专题地图;与旅游资源调查区和旅游资源单体有关的各种照片、影像资料。

(三)实地调查

1.确定调查区内的调查小区和调查线路

为便于运作和此后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统计、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将整个调查区分为“调查小区”。调查小区一般按行政区划分(如省级一级的调查区,可将地区一级的行政区划分为调查小区;地区一级的调查区,可将县级一级的行政区划分为调查小区;县级一级的调查区,可将乡镇一级的行政区划分为调查小区),也可按现有或规划中的旅游区域划分。调查线路按实际要求设置,一般要求贯穿调查区内所有调查小区和主要旅游资源单体所在的地点。

2.选定调查对象

选定具有旅游开发前景,有明显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单体;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表调查区形象的旅游资源单体。另外,对于明显品位较低,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违背的;开发后有损于社会形象的或可能造成环境问题的;影响国计民生的;某些位于特定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单体暂时不进行调查。

3.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对每一调查单体分别填写一份“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见附录B)。调查表各项内容填写要求如下:

(1)单体序号。由调查组确定的旅游资源单体顺序号码。

(2)单体名称。旅游资源单体的常用名称。

(3)“代号”项。代号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表示,即“表示单体所处位置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单体所属类型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单体在调查区内次序的阿拉伯数字”。

如果单体所处的调查区是县级和县级以上行政区,则单体代号按“国家标准行政代码(省代号2位-地区代号3位-县代号3位,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号3位-旅游资源单体序号2位”的方式设置,共5组13位数,每组之间用短线“-”连接。

如果单体所处的调查区是县级以下的行政区,则旅游资源单体代号按“国家标准行政代码(省代号2位-地区代号3位-县代号3位,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乡镇代号(由调查组自定2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号3位-旅游资源单体序号2位”的方式设置,共6组15位数,每组之间用短线“-”连接。

如果遇到同一单体可归入不同基本类型的情况,在确定其为某一类型的同时,可在“其他代号”后按另外的类型填写。操作时只需改动其中“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号”,其他代号项目不变。填表时,一般可省略本行政区及本行政区以上的行政代码。

(4)“行政位置”项。填写单体所在地的行政归属,从高到低填写行政区单位名称。

(5)“地理位置”项。填写旅游资源单体主体部分的经纬度(精度到秒)。

(6)“性质与特征”项。填写旅游资源单体本身个性,包括单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提示如下:

外观形态与结构类 旅游资源单体的整体状况、形态和突出(醒目)点;代表形象部分的细节变化;整体色彩和色彩变化、奇异华美现象,装饰艺术特色等;组成单体整体各部分的搭配关系和安排情况,构成单体主体部分的构造细节、构景要素等。

内在性质类 旅游资源单体的特质,如功能特性、历史文化内涵与格调、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背景、实际用途等。

组成成分类 构成旅游资源单体的组成物质、建筑材料、原料等。

成因机制与演化过程类 表现旅游资源单体发生、演化过程、演变的时序数值;生成和运行方式,如形成机制、形成年龄和初建时代、废弃时代、发现或制造时间、盛衰变化、历史演变、现代运动过程、生长情况、存在方式、展示演示及活动内容、开放时间等。

规模与体量类 表现旅游资源单体的空间数值,如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体积、容积等;个性数值如长度、宽度、高度、深度、直径、周长、进深、面宽、海拔、高差、产值、数量、生长期等;比率关系数值如矿化度、曲度、比降、覆盖度、圆度等。

环境背景类 旅游资源单体周围的境况,包括所处具体位置及外部环境,目前与其共存并成为单体不可分离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如气候、水文、生物、文物、民族等;影响单体存在与发展的外在条件,如特殊功能、雪线高度、重要战事、主要矿物质等;单体的旅游价值和社会地位、级别、知名度等。

关联事物类 与旅游资源单体形成、演化、存在有密切关系的典型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等。

(7)“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项。包括旅游资源单体所在地区的具体部位、进出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点)之间的关系等。

(8)“保护与开发现状”项。旅游资源单体保存现状、保护措施、开发情况等。

(9)“共有因子评价问答”项。旅游资源单体的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或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和使用范围、污染状况与环境安全。

三、旅游资源概查

(一)适用范围和要求

1.适用于了解和掌握特定区域或专门类型的旅游资源调查。

2.要求对涉及到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调查。

(二)调查技术要点

1.参照“旅游资源详查”中的各项技术要求。

2.简化工作程序。如不需要成立调查组,调查人员由其参与的项目组织协调委派;资料收集限定在与专门目的所需要的范围;可以不填写或择要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等。  

第三节 旅游资源评价

一、总体要求

1.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2.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

3.评价主要由调查组完成。

二、评价体系

1.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

2.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3.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

三、计分方法

(一)基本分值

1.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文化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2.“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

3.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见表2.2)。

(二)计分与等级划分

1.计分

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

2.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

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第四节 提交文(图)件

一、文(图)件内容和编写要求

(一)文(图)件内容

全部文(图)件包括《旅游资源调查区实际资料表》、《旅游资源图》、《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二)编写要求

旅游资源详查和旅游资源概查的文(图)件类型和精度不同,旅游资源详查需要完成全部文(图)件,包括填写《旅游资源调查区实际资料表》,编绘《旅游资源地图》,编写《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旅游资源概查要求编绘《旅游资源地图》,其他文件可根据需要选择编写。

二、文(图)件产生方式

(一)《旅游资源调查区实际资料表》的填写

1.调查区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结束后,由调查组填写。

2.按照本标准附录C规定的栏目填写。栏目内容包括:调查区基本资料、各层次旅游资源数量统计、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各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统计、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名录、调查组主要成员、主要技术存档材料。

3.本表同样适用于调查小区实际资料的填写。

(二)《旅游资源图》的编绘

1.类型。包括“旅游资源图”,表现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旅游资源单体;“优良级旅游资源图”,表现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单体。

2.编绘程序与方法。包括:

(1)准备工作底图。即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视调查区的面积大小而定,较大面积的调查区为1∶50000~1∶200000,较小面积的调查区为1∶5000~1∶25000,特殊情况下为更大比例尺;调查区政区地图。

(2)在工作底图的实际位置上标注旅游资源单体(部分集合型单体可将范围绘出)。各级旅游资源使用下列图例(见表2.3)。

(3)单体符号一侧加注旅游资源单体代号或单体序号。

(三)《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

各调查区编写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基本篇目如下:

前言

第一章 调查区旅游环境

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第三章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第四章 旅游资源评价

第五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附图:《旅游资源图》或《优良级旅游资源图》

附录A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释义

附录B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格式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 概述

地球自形成到现在至少经历了46亿年的演变。在这一漫长的演变进程中,由于地球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等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所以整个地球的表面也随之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自然界中除了气象、气候等自然旅游资源之外,绝大多数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均有赖于地质地貌条件。例如,若没有构造节理强烈发育的花岗岩以及地貌,也就没有黄山的怪石和温泉。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武陵峰林、长江三峡、天涯海角、黄果树瀑布、钱塘涌潮、济南泉水、五大连池等我国誉满全球的旅游景点,其形成都与该地的地质地貌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是地质作用的直接结果,如大陆的分离与聚合、海洋的诞生与消亡、山地高原的隆起、盆地的沉降、岩浆活动及岩石的形成与变质等,种种现象均直接受控于地质构造与地质作用。地质学把自然界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地表形态等发生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把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自然动力称为地质营力。此外,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可将地质作用分为外力地质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两大类,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内力地质作用形成了地表的高低起伏(如巨型或大型地貌),决定了地壳表面的基本特性和内部构造;而外力地质作用则破坏内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总的趋势是削平凸起的地势,而在低凹的地区进行沉积,形成新的沉积物,同时又进一步塑造地表形态。内力地质作用在更多的情况下,表现为使地壳产生变形或变位,使地面抬升或沉降,以及产生褶皱、节理或断裂,从而形成大陆、海洋、高山、深谷、高原和盆地等各种地貌形态。与此同时,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能量又通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作用,对由内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进行破坏、改造和精雕细刻,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和极具旅游价值的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二节 地质类旅游资源

地球的外层有气、液、固三大圈层,其中的固体地壳是由许多具有不同大小和形态的岩石及矿床的实体所构成,这种实体在地学上称为地质体,它包括成层状的地层、不同形态的火成岩体、各种性质的沉积物以及各种类型的矿床等。由于这些地质体拥有各自独特的三维空间格局及造型功能,所以它们在观赏及科学研究上产生了某些吸引力。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地质体本身,如独特壮观的地质构造,体现地球发展史的地质剖面,神秘的化石,各种神奇的、体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火山地震遗迹,五光十色的岩石矿物以及以地质体为骨架和基础的各种地貌、水体景观等。相应地,我们把具有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的地质体(构造、岩石、地层、矿床等)形成的景观统称为地质类旅游资源。从本质上看,地质类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风景总特征的基础,它主要有三大特点:第一,一个区域风景点的总格局是由该区域的地质总骨架所决定的,因此,地质类旅游资源是其他旅游资源的构成基础。第二,一些地质类旅游资源具有科学研究和观赏的双重价值,适合开发成为专项科学考察或探险旅游项目。第三,地质类旅游资源一般具有不可再造性,所以特别应该注意保护。

目前来看,地质类旅游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是地层古生物旅游资源;二是矿物、岩石、矿产类旅游资源;三是地质构造旅游资源;四是地震遗迹旅游资源;五是火山活动遗迹旅游资源。

一、地层古生物旅游资源

(一)标准地层剖面

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某一地质时代所形成的一套层状岩石,称为那一时代的地层。与岩层相比,地层具有时代的含义。因此,按照地层的岩性、所包含的古生物化石的特征及形成的先后顺序,可对地层进行分层,还可以将不同地区同一时代的地层进行比较。通过地层的分层与对比,可建立起广大地区地层的年代顺序系统。

作为地质类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地层剖面的首要功能是科学考察,即它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而列第二位的功能则是科普知识教育。目前,世界上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地层剖面,如我国第一个国际标准地层剖面——云南昆明晋宁梅树村寒武系剖面。此剖面据地质年代划分,为距今6亿年前的寒武纪地层,它对研究这个时期的地质发展史、探索生命起源以及研究与生物有关的矿产形成均有重要意义,所以在科学研究及地质旅游方面有较大的价值。天津蓟县前寒武纪陆相剖面则是一个反映地球早期距今19亿年至8.5亿年漫长历史的地层剖面,在这里可以看到连续10亿年的沉积物,出露完整,厚达9200m,为世界所罕见。并且,这里不仅找到了10亿年前的古孢子及微体古植物,还发现了距今18亿年的藻类真核生物化石,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浙江也有世界级的标准地层剖面——常山黄泥塘达瑞威尔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作为全球达瑞威尔阶惟一的对比标准,该剖面建立永久性标志(即地学界通常所讲的“金钉子”),从而使该地层剖面在科学上具备了国际间对比和研究的价值。

此外,辽宁大连金石滩震旦纪、寒武纪沉积岩剖面,陕西东秦岭岩相剖面和洛川黄土剖面,内蒙古东胜三迭系-中侏罗统剖面和萨达乌素组河湖相沉积剖面,宁夏六盘山地质剖面,四川江油龙门山泥盆系剖面,浙江长兴二叠系剖面,河北原阳泥河弯地层剖面等都是具有科学考察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这些具有世界性科研价值的旅游资源,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

(二)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化石是指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主要包括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的化石及其遗迹化石。从本质上看,它是地球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及其进化的科学依据,同时还是重要的地质遗迹以及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

一般来说,古生物化石可分为古植物化石、古动物化石和古生物遗迹化石三大类。

1.古植物化石景观

该类型常见的有石化林和硅化木等,它们是远古时期原始森林或树木被泥沙、火山灰等掩埋后在缺氧条件下被硅化或石化后形成的,如我国新疆的化石森林景观(硅化木群)、北京延庆下德龙湾的硅化木林、湖北阳逻第四纪地层中的硅化木区等都是值得开发的旅游景点。

浙江也有类似景观,如新昌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该地质公园地处中国东南大陆边缘中生代活动带内的白垩纪盆地,面积68.76 km2。在该地质公园内,有的硅化木化石纹路、年轮清晰可见,还有的甚至连树皮和蛀虫咬过的疤痕都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整片化石面积将近6km2,共有硅化木300多棵,树干最长的有16m,最大直径3.5m。它们不仅是独特的旅游资源,还为考证古生物和远古时期地壳运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所以被专家称作地球演化过程中“沧海巨变片段”的天然档案。

2.古动物化石景观

该类型主要有古动物化石公园、恐龙博物馆等,如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在地质时期的每个阶段,其生物面貌都是不同的,如中生代就是脊椎动物中的爬行类(如恐龙)盛行的时期。

目前,在我国恐龙化石最重要的出土地区四川盆地,已确定的产地就不下数十处,其中,自贡市大山铺北场口的恐龙化石点原来就是一个以恐龙为主的古脊椎动物群的栖息之所。这些动物的化石埋藏在中侏罗纪的砂岩之中,化石层厚达4m,化石富集区的面积达1.7万m2。这里的化石不仅埋藏集中,而且种类繁多,保存完好。目前已挖掘出土的既有长达20m的草食性长颈椎蜥脚龙,也有长10~14m的短颈椎蜥脚龙以及凶猛的肉食性恐龙、身躯细小的鸟脚龙和比较原始的剑龙。这些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的恐龙化石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3.古生物遗迹化石景观

该类型主要是指地质时期中生物活动的遗迹和遗物,主要包括了动物爬行、栖息、觅食、居住、逃逸等活动留下的遗迹以及它们的排泄物、蛋卵等遗物,如恐龙爬行的痕迹、三叶虫爬行的爬迹以及一些植物生长的痕迹——叠层石等。

自1994年以来,在河南南阳西峡境内相继发现呈窝状产出、带状分布的恐龙蛋化石群。据调查和探测的结果表明,西峡恐龙蛋化石群的总埋藏量可达2.5万枚之多,且保存完好。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二、矿物、岩石、矿产类旅游资源

(一)观赏岩石

岩石是地壳中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固态物质。根据成因的不同,岩石可分为岩浆岩(岩浆活动所形成)、沉积岩(外力作用所形成)和变质岩(变质作用所形成)三大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具有观赏价值的岩石才能真正吸引旅游者。

1.岩浆岩

在地球表面,岩浆岩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花岗岩,地球上的许多山体都是由此类岩石构成的。并且,由于花岗岩山体大多表现为显著的隆起地形,所以往往能形成一些奇特的造型,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在我国,泰山、华山、崂山、三清山(江西)、千山(辽宁)、黄山、九华山、衡山、大小兴安岭、祁连山等风景名山皆由花岗岩构成。它们有的形成悬崖峭壁,有的孤峰耸立,通常以“险”或“雄”闻名天下,像黄山的“仙桃石”、“龟鱼石”、“金龟望月石”、“飞来石”、“猴子观海”,普陀山的“磐陀石”、“云扶石”,海南岛的“天涯海角”等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而流纹岩则是一种酸性喷出岩,它岩层坚硬,轮廓线曲折,经常发育出丰富变幻的造型地貌。由流纹岩构成的景观变幻无穷,典型的实例如我国著名的雁荡山。具体地看,灵峰作为雁荡山主景区之一,随着天气条件以及观赏时间的变化,会分别以“合掌峰”、“双乳峰”、“雄鹰峰”、“观音峰”、“夫妻峰”等不同形象出现,令人叹为观止。

2.沉积岩

沉积岩是原有岩石被破坏后,其物质成分重新积聚堆积起来,或是由动植物遗体直接堆积而成的岩石。沉积岩中最具有观赏价值的是太湖石,它具有玲珑多姿、瘦骨突兀的特点,在园林中常用于堆砌假山和奇峰异洞。此外,沉积岩中的石灰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岩溶地貌(国外又叫喀斯特地貌)。具体地看,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石灰岩受流水切割和化学风化作用以后,会逐渐形成线条曲折柔和、形象真实、玲珑精细的造型景观,其中最常见、最典型、也是最具观赏价值的主要有峰林、孤峰、石林、天生桥、地下河以及各种溶洞等。云南路南石林和广西桂林是我国最为典型的石灰岩景区,旅游价值很大。而在另一种沉积岩——红色砂岩岩层很厚的地方可形成丹霞地貌,武夷山(福建)、龙虎山(江西)、齐云山(安徽)等名山均属丹霞地貌景观。石英砂岩作为沉积岩的一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层理清晰,能给人强烈的节奏感,我国最典型的石英砂岩景区就是以“奇”著称天下的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在该景区内,峰高体窄,突兀尖耸,所有的山峰近看嶙峋古怪,拔地参天,有鬼斧神工之奇妙;远望山峰林立,气势磅礴,有如诗如画之美感。

3.变质岩

变质岩是指既成的岩石进入地下新的环境,经受高温、高压以及灼热的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以后,矿物成分重新变更排列而形成的岩石。常见的变质岩有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和板岩等。其中,石英岩多形成陡峭的山峰,如庐山、五台山等名山;片麻岩和板岩多形成低缓的地貌;大理岩则最具观赏性,在我国开采和使用的历史悠久。

(二)观赏矿物

一些矿物具有观赏性,也应属于旅游资源。在我国,萤石、水晶、玛瑙、碧玉、金刚石、翡翠、光卤石、寿山石以及锑矿、锡矿中结晶较好的矿石等都是较出名的观赏矿物。它们有些可以用作装饰材料,有些可作为微观观赏的对象,还有些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较高的收藏价值,所以既可以作为观赏资源,又可作为旅游商品,具有极好的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一般来说,观赏矿物以在室内的博物馆和陈列馆参观为佳,虽然在野外的矿山也可以观赏到,但不如室内看得全面、透彻。特别是一些外形完美的矿物标本,如方铅晶体、辉锑矿晶体、石英晶簇、方解石晶簇等,在室内看更显得个性明显、色彩绚丽。

宝石是观赏矿物中的特殊类型,它们色泽鲜亮、质地纯净而精美,通常被视为无价之宝,尤其是红宝石(刚玉)、蓝宝石(刚玉)、钻石(金刚石)、海蓝宝石(绿柱石)、猫眼石(金绿宝石为主)等,而橄榄石、红柱石、石榴子石也属上乘宝石类。相比之下,水晶是一种比较普通的宝石,但它往往有多种颜色,如紫水晶、烟茶色水晶、黑色水晶、透明色水晶、蓝色水晶等。

(三)矿产富聚地旅游资源

矿产是指埋藏在地下(也包括露出地表的)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资源,包括金属、非金属、地下水以及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等不同类型。从本质上看,它是由一定的地质作用在地壳中的某一特定地质环境内产生的,并适合于当前开采利用的矿物积聚体。

作为地质类旅游资源,矿产主要是充当科学考察旅游的内容。我国许多典型的矿产富聚地每年都要接待大量的科学考察者,如江西的钨矿、广西的铅矿。此外,一些贵金属矿、宝石矿以及一些古代采矿遗迹,也对旅游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例如,我国在湖北大冶铜绿山铜矿建立了一座古矿冶炼遗迹博物馆,再现了我国古代采矿冶炼的壮观场面。此博物馆目前已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正在着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三、地质构造旅游资源

地球自形成以来,没有一块岩石始终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更没有一种地貌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形态,换言之,形成地壳的物质及地貌形态始终都处于一种不易被人们所察觉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地质作用的存在。其中,受内力地质作用的影响,地球上会形成许多典型独特的构造形迹,即地质构造景观。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地质构造景观从规模上划分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为陆海构造景观(大陆与海洋景观),第二级为大地构造景观(山地、平原、盆地和高原景观),第三级为小型褶皱和断裂。其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地质构造景观的规模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旅游者难以观赏全貌;而第三级地质构造景观规模较小,适合开展近距离的观赏活动。

在第三级地质构造景观内部,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类:一是地壳升降运动遗迹旅游资源,二是褶皱构造旅游资源,三是断裂构造旅游资源(包括节理和断层)。它们都具有很高的科学考察和美学观赏价值。

(一)地壳升降运动遗迹旅游资源

地壳运动的速度是极其缓慢的,除地震、火山外,一般的地壳运动人们在短时间内是不易察觉到的。一般来说,海陆交界处是地壳升降运动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地带,这也是把地壳升降运动遗迹旅游资源又称作海陆变迁遗迹旅游资源的原因。如意大利那不勒斯湾附近的普台奥里小镇,在历史上曾遭地震毁坏,公元63年修复,但不久维苏威火山爆发,小镇大部分又被火山灰埋没,直到1749年才被发掘了出来。在小镇的废墟中耸立着三根高12m的大理石柱,石柱底端的3.6m因被火山灰掩埋而光洁无痕,但再往上的2.7m却布满了被海生介壳动物蛀蚀的小孔。这说明在某一时期内这三根石柱曾被海水淹没了6.3m。据考证,这一地区已经历了几度沧桑:大约在13世纪时此地曾下沉入海,18世纪中叶又上升露出水面,19世纪初复又下沉。到1945年,三根石柱又已被海水淹没2.5m,而目前仍以年平均17mm的速度下沉。如此复杂的变化过程使得这里成为世界最有名的地壳升降运动遗迹旅游资源的实例。

(二)褶皱构造旅游资源

褶皱是指岩层受到横向压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连续弯曲构造。褶皱的单个弯曲叫褶曲,它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背斜和向斜。其中,背斜是岩层向上弯曲的构造,而向斜是岩层向下弯曲的构造。在未经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一般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在实际中,情况往往比较复杂,背斜的上拱和向斜的下凹并不一定与地形的高低一致:背斜可以形成山,也可以是低地;向斜可以是低地,但也可以构成山岭。除此以外,由于褶皱构造的规模一般很大,所以对风景地貌的形成往往起着控制性的作用。

在地球表面,褶皱构造的实例有许多,像喜马拉雅山就是巨型的褶皱带,而杭州著名的风景点——飞来峰就是推覆褶皱的杰作。最近,科学家在冈底斯山也发现了大量褶皱构造。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三)断裂构造旅游资源

断裂是指岩石受力后发生变形,当它所承受的力超过本身的强度时,其连续性就会受到破坏,进而形成断裂构造。它主要包括了节理和断层两种不同类型。

1.节理景观

节理(或裂隙)是指岩石受力发生破裂后,破裂面两边的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节理的存在可以加速各种外营力的作用过程,所以是形成地貌类旅游资源的关键。我国的张家界砂岩峰林和云南路南石林等就是沿垂直节理侵蚀后形成的产物。在所有的岩石中,玄武岩的节理现象是最明显的,我国这方面的实例也有很多,如在我国台湾的澎湖群岛,垂直的柱状节理以小门峡、西屿峡、桶磐峡、西吉峡和七美岛等地最为壮观,而弯曲的柱状节理则在小白沙屿、员贝屿、猫屿及七美屿等地也十分常见。此外,南京桂子山玄武岩的六方节理还因景色奇特成为“金陵四十景”之一。

2.断层景观

断层是指岩石受力发生破裂后,破裂面两边的岩石发生了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断层根据其两边岩层相对滑动的方向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三类。在断层构造带中,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所以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此外,倘若岩层因断裂而变动位置,一部分升起,一部分降落,那突出于两个陷落地块间的部分就叫“地垒”,而两块地垒间的陷落地带就叫“地堑”。在大多数情况下,大的断层可形成巨大的裂谷,而规模较大的断层往往会形成陡峭雄伟的断崖。台湾花莲县的清水断崖从成因上看就是一处典型的断层。它是目前我国最大、最险,也是惟一的海岸断崖,并且还是世界第二大断崖。此外,宁夏银川西北的红果子沟、苏峪口断层崖和台湾太鲁阁公园内的锥麓大断崖等也都是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断层景观。四、地震遗迹旅游资源

地震遗迹旅游资源是一种独特的地质类旅游资源,其分布与地震的发生地相一致,即只有出现破坏性地震的地方,才可能产生地震遗迹旅游资源。正常情况下,地震遗迹旅游资源是不能人工塑造的,并且,其功能也是其他任何旅游资源都不能代替的。作为景点,它是以科学考察为主,即通过参观考察获得有关地震的知识,如地震的起因和破坏规律、建筑物的防震抗震措施等。

1983年,我国在残存的地震遗迹中确定了7处加以重点保护,供科学考察和旅游参观。例如,发生于明万历年间(1605年7月13日午夜)的琼州大地震,导致一百多平方公里的陆地陷落成海,形成了今日位于海南琼山附近著名的“海底村庄”遗址(琼山市东寨港至文昌市铺前镇一带)。每年五六月份当海水退潮时乘船游览,依稀可见海中的村庄废墟。如此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可以让人们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神秘的变迁,其科研旅游价值很高。还应特别指出的是发生在山区的地震还常常诱发崩塌、滑坡等现象,而崩滑物堵塞河流后还会形成地震堰塞湖,如重庆黔江区的小南海即为1856年5月一次地震形成的堰塞湖,而四川茂汶县的叠溪海子是1933年叠溪大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此外,记录西昌地区几百年间地震情况的西昌地震碑林以及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保留下的部分遗迹是典型的地震遗迹旅游资源。  五、火山活动遗迹旅游资源

在岩浆喷出地表的地方大多可以形成火山,而火山的常见类型主要有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三种。目前,全球共有活火山500多座,大多分布在地壳板块的边缘结合部分,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同其他山相比,火山缺少脉络层次,但具有山圆、拔地而起、点点分布、排列成阵、错落有致等特色,所以仍是一种主要的观赏资源。近年来,欣赏火山喷发、探险休眠火山口已逐渐成为世界旅游业的新亮点,如美国的夏威夷火山、菲律宾的皮图博火山、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埃特纳火山等都相继开展了火山旅游活动。此外,由火山活动形成的湖泊、温泉、奇峰和怪石,也为旅游者休养与游憩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我国的火山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山西、山东、雷州半岛、海南岛、长江下游、闽浙沿海、台湾、澎湖列岛及滇西等地。具体来看,长白山火山是由一座巨型火山锥及近百个矮小火山锥组成的,是我国最大的层状复式火山锥体,也是我国最高的火山。内蒙古阿巴嘎旗火山群是我国火山锥数量最多的火山群。龙岗火山群有火山锥164个,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并且还有8个火山口湖,是我国火山口湖最多的火山群。五大连池火山由14座火山及5个堰塞湖组成,景观十分独特,有“火山博物馆”之称,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火山地质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镜泊湖火山以火山口森林、熔岩洞穴(其中2号溶洞最为壮观,长达500m)以及熔岩型瀑布闻名于世,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第三节 地貌类旅游资源一、概述

地貌是地球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于地表物质的结果,是地球上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作为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之一,地貌与自然界的其他要素(如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进而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总的来看,地貌是构成区域风景的基本条件,每一类风景都是与拥有特定地貌形态的地域联系在一起的,如峡谷地貌多分布在具有流水地貌特征的地域上,而沙丘则分布在具有干旱地貌特征的地域上。

在自然环境中,地貌既可以直接影响风景的总特征,又可以通过影响地表水等其它自然地理要素而改变风景的分布体系,进而形成各种别具一格的景观(如生物景观)。除此以外,地貌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项目的兴建和选择。地貌类型不同,适于开展的旅游项目也有所不同。综上所述,地貌类旅游资源是具有观赏价值和一定吸引功能的地表形态的总称。二、山岳旅游资源

在地貌学上,对山岳的划分首先是根据其高度,一般绝对高度在500m以上的称为山或山岳。谢凝高从风景和直观视觉效果的角度出发,把相对高度作为山岳景观分类的依据,并指出:相对高度在1000m以上,坡度大而陡峻,主峰明显,群峰簇拥的山岳称高山。自古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就把高和险看成山岳美景的重要内容,“无限风光在险峰”就是最好的写照。

(一)旅游价值

对于一般旅游者而言,旅游价值最高的山岳旅游资源应当是中低山,它的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

1.峰峦起伏,风景秀丽,自然风光迷人

(1)许多山岳的山体峻拔陡峭,而众多的奇峰怪石形成了婀娜多姿的“山色”。

(2)山岳地区降水多于平地,常形成泉流、瀑布、积雪或冰川,增加了观赏的内容。

(3)因空气湿度大,山岳地区多云雾,可观赏云海、日出等奇景。

(4)植物种属多样,海拔较高的山岳还能出现垂直分带现象。有的山岳地区由于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还可以建成自然植物园或动物园。

2.气候宜人,是盛夏避暑胜地

(1)在地球表面,高度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因此,山岳地区的气温一般低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

(2)山岳地区一般远离城市和工业中心,环境污染少,空气清新,噪音小,能给人以安静和舒适之感。

(3)山岳地区一般自然植被保存良好,负离子含量高,环境幽静,有利于身心健康。

3.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结合使山岳更具特色“自古名山僧占多”,丰富的宗教活动遗迹再加上皇帝的封禅活动和文人雅士的游访,均给山岳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也使山岳更具特色,如“五岳”、“四大道教名山”、“四大佛教名山”等。迄今为止,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以山地风光为主的景区就占5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海拔高度500~3500m的中山和低山。

(二)主要类型

山岳地貌是内外地质营力共同塑造的产物。由于地质营力的性质、作用的方式和作用的强度不同,加之组成岩性及气候环境的不同,往往会形成形态特色各异的山岳旅游资源,而它们在旅游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目前来看,山岳旅游资源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按旅游目的可以将它分为登山探险型山岳和休闲观光型山岳。

1.登山探险型山岳

登山探险型山岳主要是指为体育登山活动开发的高大山峰。它一般海拔较高,山体险峻峭拔,并且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因此,它是普通游人较难涉足的地方,却是登山探险旅游和科学考察旅游的理想去处。

我国西部地区高山地貌分布较广泛,风光景物奇异,雪峰、冰川、动植物举世罕见,是中外登山爱好者和科学考察人员的乐园。全世界15座海拔8000m以上的高峰,在我国的边境线上就有10座。其中,有“世界第三极”之称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及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就分别耸立在我国西南和西部边陲。除此以外,在我国兰州—昆明一线以西,特别是青藏高原周边地区还有很多6000m以上的高峰,如贡嘎山、四姑娘山等。这些山峰险峻峭拔,终年积雪覆盖,冰川发育,是开展登山旅游和探险旅游的最佳场所。

2.休闲观光型山岳

我国的休闲观光型山岳旅游资源遍布全国各地,是我国壮丽河山的典型代表。它们既有奇特的形态和优美的风光,又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千姿百态的山体,或雄奇浩荡,或险峻巍峨,或清新秀丽,或幽谷神秘,各有其动人心魄之处。具体地看,“五岳”在中华名山中最富盛名,“济天下名”的黄山更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称,而雄居西部的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与秀甲南国的武夷山、雁荡山、张家界等遥相呼应,以优美的景色召唤着八方的游客。

(三)我国的山岳旅游资源

我国地貌的总趋势是自西向东逐渐下降,构成一个巨大的阶梯状斜面。最高的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由极高山、高山和大高原组成,平均海拔达4000~5000m,有“世界屋脊”之称。青藏高原的外缘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这一连线之间的为第二级阶梯,海拔1000~2900m,主要由广阔的高原和大盆地组成。第三级阶梯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广大的东南丘陵组成,海拔多在500m以下。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山岳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而且构成山岳的岩石类型齐全,其景观也千差万别,故而能在旅游活动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总地来看,我国山岳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1.历史文化名山

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山可以分为传说中的名山(如“三山五岳”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山,它们能激发人们的想像力)、古代历史文化名山(如著名的“五岳”,它们能激发人们的思古之幽情,丰富人们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近现代历史名山(如井冈山等,它们是人们缅怀革命先烈的场所)等不同类型。

嵩山 位于洛阳东南登封县境内,是五岳中的中岳,分太室、少室二山,各有36峰,主峰峻极峰海拔1494m。嵩山山势挺拔,层峦叠嶂,有很多名胜古迹,主要有中岳庙、嵩阳书院、嵩岳寺、嵩岳寺塔、少林寺等。其中的中岳庙位于太室山东南麓,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祭祀“山神”的地方。庙内翠柏参天,古建筑林立,金碧交辉,风光秀丽,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道教庙宇之一。嵩阳书院在中岳庙西,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院内有被称“将军柏”的两株大汉柏,五人都合抱不拢,现仍苍翠挺拔。嵩岳寺在太室山西南麓的山坳中,寺内名气最大的建筑就是嵩岳寺塔。作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嵩岳寺塔是一座密檐式砖塔,平面形状为等边12角形,这在我国也是独一无二的。整座塔高30m,塔身以上是15层砖檐。在历史上嵩岳寺曾是北魏宣武、孝明二帝的离宫,后舍为佛寺。

泰山 初名岱山,亦名岱宗,为我国五岳之首,号称“天下第一山”。它屹立于山东东部,总面积426 km2,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545m。历代著名的文人学士,都曾慕名来此游览,这使得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1000余首,杜甫《望岳》诗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将泰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说明它已是一处名冠金球的游览胜地。

而从另一个方面看,泰山还是一座文物宝库,从岱庙到山顶的碧霞祠,沿途有无数的碑刻和古建筑。其中,岱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的地方,也是我国现存较完好的宫殿式建筑群之一。而南天门是“上天”的第三道天门,为岱顶的大门。登临岱顶则可观赏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四大奇观,其中以日出最为有名。除此以外,泰山的名胜古迹还有普照寺、王母池、关帝庙、红门宫、斗母宫、经石峪、五松亭、碧霞祠、仙人桥、玉皇顶等。

衡山 位于湖南省中部衡山县境内,被称为南岳。它自然景色秀丽,有“南岳独秀”的美称,其四绝依次是:“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衡山的山体由巨大的花岗岩构成,巍峨峻峭,形状怪异,号称有大小72峰,其中以祝融峰(最高峰,海拔1290m)、天柱峰、芙蓉峰、紫盖峰等最为著名。由于气候条件比其他四岳好,所以衡山处处是茂林修竹,奇花异草四时放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清代学者魏源在《衡岳吟》中说过“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这应当是对衡山最恰当的赞美。

衡山上寺庙众多,著名的有福严寺、南台寺、藏经殿、方广寺。其中,福严寺被誉为“南山第一古刹”,寺右有一株1400余年的银杏树,树干粗壮,枝叶繁盛。南台寺建于六朝时期,到现在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禅宗著名寺院。藏经殿因明太祖御赐的《大藏经》而得名,其周围古木参天,景色秀丽,并且附近还有摇钱树、同根生、连理枝等奇树以及梳妆台、钓鱼台等古迹。方广寺处于峰岭间,四周古树苍苍,流水潺潺,幽雅深邃,故而有“方广寺之深”的说法。

华山 位于陕西华阴县境内,为五岳中的西岳。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很早就有“华山自古一条路”的说法。华山东、西、南、北、中五峰耸列,各具特色:东峰峰顶有朝阳台可以观看日出美景,故又名朝阳峰;北峰也叫云台峰,山势峥嵘,三面绝壁,只有一条山道通往南面山岭,电影《智取华山》即取材于此;西峰又叫莲花峰,峰顶有一块“斧劈石”,相传神话故事《宝莲灯》中的沉香劈山救母就发生在那里;南峰即落雁峰,是华山主峰,海拔2083m,也是华山最险峰,峰上苍松翠柏,林木葱郁;中峰亦名玉女峰,依附于东峰西壁,是通往东、西、南三峰的咽喉。华山山路奇险,景色秀丽,沿山路拾级而上可以看到许多胜景,如青柯坪、千尺幢、群仙观、苍龙岭、朝元洞、金真崖等。

恒山 素有“塞北第一名山”美称的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5km处,亦名太恒山、元岳、常山。相传4000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见其山势雄伟,遂封为北岳。恒山分为东、西两峰,最高峰东峰天峰岭,海拔2190m,西峰为翠屏山,两峰对峙,以金龙峡分开,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恒山风景以地险、山雄、寺奇、泉绝著称于世。其中,天峰、翠屏两山怪石争奇,古树参天,苍松翠柏间散布着楼台殿宇。而翠屏山下的金龙峡腹地,两侧沟壁陡直,峡底流水奔泻,谷幽峡深,十分险要。在今天看来,恒山第一胜景当属位于金龙峡内西崖峭壁上的悬空寺。整个悬空寺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然后将部分建筑架在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基础。其设计之巧妙,施工之精,湛令人赞叹不已!除此以外,恒山还拥有朝殿、会仙府、九天宫、琴棋台、出云洞、紫芝峪等数十处著名景点,而悬崖峭壁上的名人题咏以及岳顶松涛、夕阳返照、金鸡报晓、玉羊游云等景观更是令人神往。

2.宗教名山

在大多数宗教的教义中都十分强调修炼,这就使它们的信徒往往需要寻找一些远离尘世、山水优美、环境幽静的场所出家修行。以道教为例,出于对自然的崇尚以及对返璞归真的追求,使名山胜地往往成为道士们所崇奉和向往的去处。因此,他们经常会选择清静优美的山岳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就形成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等一大批道教名山,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应当是湖北的武当山、安徽的齐云山、四川的青城山和江西的龙虎山四大道教名山。而佛教多选择风景秀丽的名山建造巨刹,供僧侣修持和信徒礼佛,而最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就是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和安徽的九华山。

(1)四大道教名山

武当山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方圆30km2之内有大小72峰,风景秀丽。它古名太和山,相传为上古玄武(即真武)大帝修仙得道飞升的地方,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据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即在灵应峰创建五龙祠,宋、元以来代代有扩建,而现存的36处宫观大多是明代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由于武当山兼泰山之雄伟、黄山之奇秀、雁荡之幽雅,所以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将之誉为“天下第一山”。

青城山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20km处,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该山为道教发源地之一,相传东汉张道陵曾在此修炼,故道教称此山为“第五洞天”。全山树木葱茏,青翠满目,鸣泉飞瀑,清冷宜人,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山中共有8大洞、72小洞、108胜景,而道家宫观则是遍布其间。由下而上,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令人目不暇接;登临峰顶眺望,成都平原一一在目,山风高.,令人心旷神怡。

龙虎山 原名云锦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区西南20km处,是中国道教第一山。龙虎山全山共有99峰、24岩、108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20多处神井丹池和流泉飞瀑。蜿蜒数十里的泸溪河,南源于福建而北注入鄱阳湖,把上清宫、天师府、龙虎山、仙水岩等景点连成一体,形成了龙虎山旅游观光和道教朝觐的最佳线路。总的来看,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墓之谜构成了龙虎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而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上清镇以及奇特的无蚊村都能让游人感受到一种奇特而神秘的力量。

齐云山 位于安徽省休宁县城西15km,距屯溪33km。该山古称白岳,因其“一石插天,与天并齐”,故而在明嘉靖年间改名为齐云山。齐云山方圆110.4km2,景区内峰峦四起,峭壁耸立,飞云、流泉、云海、佛光应有尽有,风景四时变幻,绮丽多姿。特别是36奇峰,峰峰入画,72怪岩,岩岩皆景。作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道教传播历史,目前全山道教遗迹众多,有道观27处,道房12家,坛、阁、院、殿等古建筑100多处。

(2)四大佛教名山

峨眉山 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7km,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m。从山麓到山顶,沿途飞瀑流泉,景色清幽,自古就有“峨眉天下秀”之誉。峨眉山相传是释迦牟尼身旁的普贤大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故而山上寺庙众多。其中,报国寺气势宏伟,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庙;伏虎寺隐于密林之中,纤尘不染;清音阁之“双桥清音”,飞花碎玉,涛声琴韵;“千佛禅院”洪椿坪林木苍翠,空气清新,是山中最佳的避暑胜地;仙峰寺古木参天,白云缭绕,恰似一幅赏心悦目的山水画;洗象池的“象池夜月”颇为著名,每当皓月当空之时,水天一色,景色优美。而金顶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神灯,在笼罩了一层神秘面纱的同时,也激起许多游客的兴致。

五台山 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境内,距太原市230km,由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座山峰环抱而成,其中北台最高,海拔3058米。由于五座山峰的峰顶都很平坦,像个平台,故名五台山。五台山地区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河流漫布,林木苍翠,景色秀丽。这里既有奇险的峰崖以及挺拔的古松劲柏,又有弥漫沉浮的云山雾海和金碧辉煌的殿宇楼台,更有神秘莫测的“五台宝光”。另外,由于五台山海拔高,所以在盛夏时节山外酷暑难当时,山中却气候凉爽,环境清幽,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故五台山又称清凉山,并被人们誉为“清凉圣境”。作为佛教圣地,五台山相传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因此全山寺庙林立,香烟缭绕,精美的建筑、玲珑的雕刻、逼真的塑像和彩画遍及各寺。除此以外,五台山还是国内惟一一处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的佛教道场,所以在整个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地位。

九华山 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面积120 km2,北依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贵池,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风光十分秀美。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九华山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海内外,现有寺庙80余座,是善男信女的朝拜圣地以及旅游避暑的风水宝地。九华山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山水雄奇灵秀。全山共有99峰,其中以天台、莲华、天柱、十王等九峰最为雄伟。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m,站在峰顶向四周望去,云海翻腾,各展雄姿,气象万千,自然风光十分迷人。此外,九华山山石形状奇特,颇有寓意。天台峰西侧有“大鹏听经石”,传说为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感化而成;观音峰上的观音石酷似观音菩萨凌风欲行。而十王峰西侧的“木鱼石”,钵盂峰的“石佛”,南蜡烛峰的“猴子拜观音”等怪石则是惟妙惟肖,耐人寻味。

普陀山 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东约180km,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面积12.5km2,呈狭长形,南北长8.6km,东西宽3.5km,最高处佛顶山海拔300m。普陀山集寺庙、海、沙、石于一体,岛上奇花异木遍布,古树参天。这里相传是观音菩萨传经说法、普度众生的道场,被誉为“南海圣境”,在国内外,尤其是在东南亚各国享誉非凡。目前,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为普陀山名扬海内外的三大寺,也是现存20多所寺庵中最大的三座。其中,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1.1万m2。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慧济禅寺建于佛顶山上,又名佛顶山寺。除此以外,普陀山还有很多奇岩怪石,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20余处,而在山海相接之处还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3.风景名山

风景名山是指具有自然美的典型山岳景观和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山岳空间综合体。它可以给人以一种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嗅觉美以及人为因素等在内的综合的美感,其中以形象美为核心和基础。一般来说,风景名山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优越的山岳环境,奇特的地貌构造,特殊的地形,珍稀的动植物,茂密的森林以及适宜的气候等。国务院于1983年公布的第一批4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名山有24处,占总数的55%。

我国的风景名山遍布各地,千姿百态。如果以山体的宏观形态及其岩性特征为划分依据,综合考虑景观美学与人文特征,可以将我国的风景名山分为花岗岩风景名山(如黄山)、火山熔岩风景名山(如五大连池)、流纹岩风景名山(如雁荡山)和其他自然因素为主要成因的风景名山四大类。三、特色地貌旅游资源

(一)岩溶地貌

1.概述

岩溶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受到水的溶解作用及其伴随的机械作用共同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它主要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地区,而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和断层构造都是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很广,数量很大,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最为广泛和典型,而粤西、鄂西、湘西、川南、重庆、苏南、浙西、辽中以及北京、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也有分布。特别是在云贵高原地区,大面积的石灰岩被切割成峰岭重叠的山地,形成了峭壁嵯峨的群山和深不可测的峡谷,整个地区奇峰密布、地形怪异,是世界上典型的岩溶地貌分布区。

2.主要类型

在种类繁多的岩溶地貌地表表现形态中,最能吸引游客、最具观赏价值的要数峰丛、峰林、孤峰、漏斗和石芽。其中,峰林和峰丛是由于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后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峰丛实际上是一种连座的峰林,如果峰丛基部被切开,相互分离之后也就变成了峰林。孤峰实际上是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它是岩溶作用发育到后期的产物。漏斗是一种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洼地,其下部常有管道通往地下。如果通道被黏土或碎石堵塞,则可积水成池。石芽是地表水沿着坡面上的节理和裂隙,经散流溶蚀和雨水淋溶作用形成的。若石芽排布如林,又可称石林。在我国,石林景观以号称“天下第一奇观”的云南路南石林最为壮观。此外,漏斗、落水洞与竖井最典型的实例有重庆奉节小寨天坑、云阳天坑、文兴天泉洞后洞大漏斗等,天生桥景观最为著名的是贵州黎平天生桥。该桥高78.8m,宽112m,拱高38.8m,跨度118.9m,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而峰丛、峰林与孤峰景观以广西桂林、大化和贵州安顺最为典型。像桂林的独秀峰、象鼻山等都是典型的孤峰,它们与漓江一起形成了“平地涌万峰”和“群峰倒影山浮水”的奇丽景观。

岩溶地貌的地下表现形态主要为溶洞。在这种溶洞内往往拥有大量的堆积物,而这些堆积物又经常可以形成一些特殊的形态,如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瀑布、石灰华等。而有的溶洞内还有地下河、地下湖,有的还有题刻、壁书、古建筑、人类活动遗迹等人文景观,具有奇、险、幽等美感特征,可供开展游览观赏、科学考察、探险等旅游活动。截止2005年5月,我国实测长度超过3000m的洞穴有108个,而已开发的大小洞穴约有300个。其中,国内已知最大的洞穴是广西乐业的百朗地下河穴系统,已探测到总长达75km的洞穴通道。

总的来看,南方气候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是我国岩溶洞穴最为发育的地区,尤其是黔、桂、滇、川、湘西、鄂西和粤北等地。贵州的织金洞、浙江桐庐瑶琳仙境以及浙江金华的双龙洞等都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岩溶洞穴。

(二)风沙地貌

1.概述

风沙地貌是指在干旱或内陆地区由于强风、流沙和间歇性地表水等因素所形成的风化、侵蚀和堆积地貌。在我国,风沙地貌最典型的地区是新疆罗布泊地区。

2.主要类型

风蚀城堡 在干旱地区,由于降水的形式多为暴雨,所以产生的流水冲刷地面后就会形成沟谷。这些沟谷再经长期风蚀,就会逐渐扩大,最后残留下不同形状的通常高几十米的孤立小丘。由于这种小丘的顶部较为平坦,而边坡较陡,远看宛如颓废的城堡,因此称为风蚀城堡,简称风城,也称魔鬼城。我国新疆的乌尔禾地区就发育了非常典型的风城。

雅丹地貌 是指巨厚的湖相沉积层上发育的拥有陡壁的小丘与风蚀沟槽、洼地相间分布的地貌组合。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风蚀土墩与风蚀凹地相间排列,故称为“雅丹”,维吾尔语意为“排列有序的土丘”。

风蚀蘑菇和风蚀柱 对于那些孤立突起的岩石或水平节理和裂隙发育的岩石来说,如果下部岩石的岩性比上部岩石的软,再加上受到长期的风蚀,就容易形成顶部大、基部小的形似蘑菇的岩石,称为风蚀蘑菇。而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蚀,则易形成柱状岩石,故称风蚀柱。它们既可单独存在,也可成群分布,大小不等,高低不一。

沙漠 是指整个地面覆盖着大量流沙的荒漠。若地面由砾石所覆盖,则称戈壁。组成沙漠的沙粒既有当地的,也有外地由风吹来的。在世界各干旱地区都有沙漠分布,如撒哈拉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近年来,沙漠探险、沙漠科学考察等旅游活动日趋增温。

(三)海岸地貌

1.概述

在海岸地带,受风浪、沿岸海流、潮汐和生物等的作用,在地壳运动、岩石岩性以及入海河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所形成的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地貌就是海岸地貌。它主要包括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此类旅游资源不仅能满足人们观光游览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为游人提供“3S”的旅游环境,即sun(阳光)、sea(海水)和sand(沙滩)。在当今世界上,海岸地貌旅游资源的典型实例主要有地中海沿岸、美国夏威夷、加勒比海以及中国北戴河等。

2.主要类型

海岸的发育通常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若以主导影响因素作为划分依据,可将海岸地貌分为四种:

侵蚀为主的海岸 通常是基岩海岸,它不会出现大量的沉积,且大多发育有突出的岬角和深入陆地的海湾,所以又称为岬湾海岸。此类海岸一般会形成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桥、海蚀天窗、海蚀洞、海蚀柱等极富观赏价值的景点。

堆积为主的海岸 由于有大量泥沙堆积,所以此类海岸往往岸线平直,并且岸边水浅、多沙滩。在我国,这种海岸主要分布在渤海西岸、江苏沿海以及长江、黄河、珠江等各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区。

生物海岸 最常见的是珊瑚礁海岸与红树林海岸,它们有着重要的旅游价值。中国的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如澎湖列岛、海南岛、台湾岛、雷州半岛以及南海诸岛。而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特有的盐生木本植物群落,它一般生长在潮间的泥滩上。高潮时树冠漂浮于水面,浓绿茂密;退潮时则成为点缀海岸的绿洲,景色独特。我国的红树林海岸从海南到闽北的福鼎都有分布,但以海南省清澜港等地最为典型,现在已经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供游览与研究。

断层海岸 是一种由坚硬岩石所构成的海岸,通常是由于地质断层的作用而形成的岸线平直的断崖式海岸。此类海岸以我国台湾岛东海岸最为典型。在那里,除少数几个地方外,360km长的海岸几乎都是悬崖峭壁。在外海大浪的冲击下,发育有大规模的海蚀崖和岩滩。其中一些岩滩的宽度可达800~1000m,如南鹅銮鼻。这种景象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3.海岛风光

在我国1.8万km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外,至少分布着6500个岛屿以及50多个群岛与列岛。这些岛屿星罗棋布,使海域显得更加多姿多彩。按照成因,所有的岛屿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大陆岛 是指地质构造与形成动力同邻近大陆基本一致的岛屿,或者说它们是大陆的延伸部分。如我国的台湾岛、海南岛、福建的东山岛、浙江的舟山群岛和洞头列岛等。此类岛屿的海滨地貌和生物景观一般与大陆沿海相似。

冲击岛 是河流入海时夹带的泥沙受海水顶托以及水流流速降低等因素的作用而使逐渐沉积在河口后堆积形成的岛屿。它的形成与泥沙来源及其数量、河口的沉降幅度等因素有关,长江口的崇明岛是其典型实例。此类岛屿一般土层深厚、水源便利,发展种植业的条件很好。

珊瑚岛 是由珊瑚虫的骨骼堆积而成的岛屿。形成珊瑚岛的造礁珊瑚虫对生长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温度应在25~29℃之间,海水的盐度应在2.7%~4%之间,且海水必须洁净、透光。因此,珊瑚岛只能出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我国的珊瑚岛集中分布于南海海区、澎湖列岛以及两广和台湾沿海。

火山岛 是由海底火山喷发物凝结堆积而成的岛屿,大部分是由玄武岩构成的。此类岛屿最有名的就是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我国这类岛屿不多,广西北部湾的涠洲岛可为代表。

4.我国主要海岛概况

台湾岛 是我国最大的海岛。岛上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河流湍急,有大量温泉和瀑布,景色秀丽。岛东有著名的清水断崖,而西侧海岸平直,分布着很多理想的海滨浴场。此外,南部恒春半岛的海岸珊瑚礁因地壳升降与海浪侵蚀而形成的多种形态的壶穴和方格石以及台北野柳海滩岬角附近的礁石等都各具特色,令人流连忘返。

海南岛 是我国的第二大岛,位于南海北部的大陆架上,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五指山为全岛最高峰,生活着大量的珍禽异兽以及珍稀植物,同时又是岛上诸河流的源头。因景色奇秀,文人墨客题咏甚多。岛上其它著名景点还有海口秀英浴场、有“鹿回头”胜迹的三亚“天涯海角”海滨、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等。

舟山群岛 是我国最大的群岛,由浙江东海沿岸的1390个岛屿组成,其中以舟山岛最大。在这些岛屿上,山崖险峻,海水侵蚀形成的崖、洞、岬角、礁滩等奇观比比皆是,并且在岛屿的东南岸分布有优良的沙滩。其中的普陀山岛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观音菩萨的道场,而朱家尖岛则以白山、乌石潭和“五大金沙”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四)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指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形成的红色砂岩地层,在地壳间歇抬升的作用下,受流水切割与侵蚀后形成的独特地貌。它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及东南部地区,并以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以及石墙、奇峰、石柱、赤壁、岩洞等为主要表现特征。由于这种地貌最早是在广东仁化县的丹霞山发现且最为典型,故地质学家将其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的最大特点就是丹山碧水、精致玲珑。在我国,它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北部和湘南等地,尤以南岭山地和武夷山地最为集中,其杰出的代表就是广东丹霞山和福建武夷山。其中,位于广东仁化境内的丹霞山是我国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区。那里的20多座山丘临江而立,色浓如丹,火山若云锦。位于闽北的武夷山主要由红色砂岩、砾岩构成,并且岩层中还发育着多处岩洞。自古以来武夷山就有“碧山丹水”、“三三六六”的概括。其中,“六六”指的是36座著名峰岩,它们秀拔奇伟,千姿百态;“三三”是指发源于三保山的九曲溪,它迂回曲折,与三十六峰共同构成了“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美景。在浙江省也有丹霞地貌的分布,比较著名的有江山的江郎山、衢州的烂柯山、永康的方岩、天台的赤城山、新昌的穿岩十九峰、丽水的东西岩以及青田的石门洞等。

(五)花岗岩地貌

花岗岩是一种分布广泛的酸性侵入岩,通常是由地球内部岩浆侵入近地表处冷凝而成。花岗岩的岩性固结坚硬,基本上不透水,并且岩体造型丰富,所以常充当整座山体的核心。花岗岩地貌依据海拔高度和造型尺度的差异,可以划分为花岗岩山地、花岗岩丘陵和花岗岩石块三种特色迥异的具体类型。

花岗岩山地的特点是主峰明显,群峰簇拥,峭拔危立,雄伟险峻。我国的泰山、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崂山、千山、天台山、盘山等名山的山体几乎全部或大部分都是由花岗岩构成的。

花岗岩丘陵的特点是高度小,起伏和缓,且岩石表面常常由于风化作用而显得浑圆多姿,或具有一定的造型。厦门鼓浪屿的万石山、浙江的普陀山、海南岛的天涯海角等均属花岗岩丘陵。

花岗岩石块是指花岗岩基岩受球状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各种轮廓浑圆、造型奇特的石块。目前来看,国内花岗岩石块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如海南的东山岭、福州的“三山”(鼓山、于山和岛石山)以及安徽的黄山等。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花岗岩出露最多,而且气候高温多雨,风化作用强烈。

除此以外,“风动石”是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种岩石一般成圆形或近圆形,因岩块与基岩的接触面积很小,所以会给人们以大风吹来摇摇欲坠之感,由此得名。此类岩石的形成与花岗岩的岩性、球状风化作用、水平节理以及岩屑风化流失等都有密切关系。福建东山岛的风动石高4.37m,宽4.57m,长4.69m,重约2×105kg,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而浙江嵊泗县黄龙岛东北有一巨石酷似元宝,横于悬崖之上,轻推一下就会左右晃动,实际上也是一种在花岗岩基础上形成的“风动石”。

(六)砂岩峰林地貌

砂岩峰林地貌是指在泥盆纪产状平缓、垂直节理发育的页岩、砂岩和石英砂岩中,受后期地壳运动抬升、重力崩塌及雨水冲刷等内外地质营力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奇特的地貌景观。它既不同于以溶蚀现象为主导作用的岩溶地貌,也不同于在红色砂砾岩中形成的丹霞地貌。在我国,这种地貌最典型的分布地区就是湘西北的张家界。据考证,大约在3.8亿年以前,整个湘西北地区发生大面积海侵,然后经过漫长而又复杂的沉积成岩过程和造山运动,最终形成了今天所见到的总厚度达500m的石英砂岩。由于这种石英砂岩颗粒均匀,结构细密,具有很强的抗蚀能力,所以它能形成3000多座形态各异,优美壮观的石英砂岩峰林。这些峰林昂然挺立,如剑如刀,直插云霄,却很少崩塌。目前,张家界的砂岩峰林地貌正处于一个风华正茂的壮年时期,是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四、其他地貌旅游资源

(一)熔岩地貌

熔岩地貌是指在喷发或漫溢于地表的岩浆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主要包括玄武岩地貌和流纹岩地貌两种类型。

玄武岩地貌一般表现为火山喷发后就地堆积起来的火山锥。由于玄武岩黏滞度小,流动性大,所以喷出以后很容易覆盖较大的地面,形成相对平坦的熔岩台地,而火山锥的相对高度也往往比较小。此外,由于炽热的岩浆均匀冷却收缩后常常形成六边形的柱状节理,再经崩坍侵蚀,就会出现相当整齐的石林地形。这种地形在玄武岩地区几乎到处可见,极富观赏价值。在我国,玄武岩地貌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五大连池、吉林长白山、山西大同、云南腾冲以及新疆和田等地。例如,在五大连池地区同时发育着数种奇观:火山底部已发育土壤,生长着繁茂的杨树与桦树,郁郁葱葱一片,好像深埋于地下,是为“地下森林”;崩塌的乱石上有“风洞”,洞外风平浪静,而洞内却风声呼呼、凉气飕飕,这是罕见的温差空气对流现象;在大地冰封的严冬,这里仍然热气腾腾,附近仍绿草如茵。

流纹岩地貌主要分布在浙闽一带,以浙江的雁荡山最为典型。据《浙江山水览胜》介绍,距今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雁荡山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形成了直径约13km的火山口以及围绕四周的环状断裂,岩浆沿着火山口及断裂喷溢至地表。此后在长达1500万年的历史中,雁荡山又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前后共形成厚达数米的岩层,并在主火山口周围发育了10余个小火山口与穹窿。今天的雁荡山景色以奇峰、怪石、幽洞、飞瀑、屏障、清泉等著称,它们大部分都与岩性和断裂节理有关,特别是灵峰、双鸾峰、展旗峰等造型逼真,被称为我国“造型地质博物馆”。

(二)黄土地貌

这里所说的黄土不同于“黄色的土壤”,而是地质学上讲的一种土状沉积物,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黄土的分布面积与厚度均居世界首位。与之相应地,我国也是世界上黄土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区域之一。在我国,昆仑山、秦岭、大别山、泰山连线以北和阿尔泰山、阿拉善、鄂尔多斯、大兴安岭一线以南的干旱和半干旱区,黄土连片分布,发育良好,尤以北纬34~40度之间最为典型。

从成因上看,黄土地貌是由于流水侵蚀形成的,其表现形态主要包括塬、梁、峁等。其中,基围宽广、顶面平坦的高地称做“塬”或“黄土平台”;被侵蚀成长条状的黄土丘陵称做“梁”,它又有平梁、斜梁、峁梁之分;顶部浑圆、呈馒头状的孤立丘陵称“峁”,多出现在河流对地面强烈切割处。此外,由于黄土拥有明显的垂直节理,并且黏性不强,又含有较多的易溶性碳酸钙,所以各种形态的侵蚀沟谷非常发育。虽然我国的黄土地貌分布十分广泛,并且不乏一些奇特的景观,如山西大同的黄土桥、河北武安地区的黄土柱群等,但目前已经开发的很少。

(三)土林地貌

土林是第四纪相的黏土、砾、砂石等疏松堆积物在干燥的环境中,受到季节性雨水的冲击而形成的。由于这些堆积物多半层理平缓,所以容易被侵蚀切割为千沟万壑的形态。土林一般分布在近期湖相沉积的小盆地内,并且必须伴有一定幅度的新构造上升运动。

云南元谋的土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形态高大雄伟,层层叠叠,风格独特。此外,云南永胜、四川西昌、吉林乾安、甘肃天水等地也有土林。近年来,在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发现了我国面积最大的土林,其面积相当于一个上海市。该土林形态怪异,似整齐列队的甲兵,又似神态各异的城堡,极具旅游开发价值。而在云南陆良县境内还有一处近南北向分布的彩色砂林。它是以砂土结构为特征的砂林,色彩五彩缤纷,造型奇特多样,再加上拥有茂密的植被,所以也极具特色。

(四)冰川地貌

这种地貌是由于冰川运动以及冰川融化所造成的,一般包括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冰蚀地貌和冰川堆积作用形成的冰碛地貌两大类。它们的具体表现形态前者包括冰斗、角峰、刃脊、冰川槽谷、峡湾、羊背石豆等,后者有冰碛丘陵、鼓丘和冰砾扇等。此外,冰川融化所形成的冰桌、冰桥、冰兽、冰蘑菇等也有较大的观赏价值。中国西部许多高山都发育有冰川地貌,目前已有一些开发为旅游区,如四川贡嘎山、甘肃祁连山、新疆阿尔泰山、天山扎木尔峰、云南玉龙雪山等。其中,贡嘎山的海螺沟冰川拥有非常奇特的景观,如落差居世界第二的冰瀑布(1080m)以及可同时容纳百人的冰川桥。而在观赏冰川奇观之余,游人还可以去附近的温泉戏水。第四章 水体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 概述

水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它和空气一样是生命存在必不可少的条件。并且,许多学者都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海洋。而对于人类来说,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类各种生活和生产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地球上的水,存在形式多样,常见的有三种,即面状水——湖、海、冰川等,线状水——江河以及点状水——泉、瀑等。不同形态的水体具有不同的景观特征。从具体构成上看,海洋水(即咸水)约占全球总水量的96.5%,淡水资源只占3.5%。在这总量有限的淡水资源中,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河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淡水资源总量的0.34%,那些深层地下水、极地与高山的冰川、永冻层底冰等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占了主体。因此,淡水资源显得格外稀少与珍贵。保护淡水资源、爱护淡水资源,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并引起广泛关注。水体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充分注意到对淡水资源的切实保护。一、水体与旅游的关系

首先,许多水体本身便可成为极有价值的旅游资源,甚至还可能因为特色突出而成为独立的风景名胜,如湖泊、河流、瀑布、泉水等。其次,水是大自然的雕刻师,许多地貌类型,如岩溶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其形成都离不开水的作用。过去一直都认为雅丹地貌仅仅是风力作用的结果,但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水在其形成过程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再次,水是大自然的美容师。任何风景名胜都离不开水,有山而无水,这山就没有灵气。一旦有了溪流瀑布,就会使山变得生动活泼。海洋的潮涨潮落,河流的平和从容,湖泊的轻柔幽静,瀑布的奔放勇猛,泉水的秀美清丽,都拥有因为形、声、色等的动态变化而带来的多样性美感,使人心驰神往、浩气激荡。此外,水还滋润着花木,养育了动物,从而使景色秀丽,充满生机。这正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说的那样:“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水在风景构成中的作用给予很高的评价,并称其为“风景的血脉”。最后,水是大自然的空调器。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温度和湿度,所以在水面较大的地区,温差会相对缩小,呈现冬暖夏凉的特点。

而在一些人文旅游资源中,也十分注重对水的运用。例如,中国园林常常是以一块水面为中心进行布局的。另外,一些特殊的水体(如矿泉等)还有助于治疗疾病,恢复健康,所以就更加受到青睐。

除此以外,在当今旅游业中,以水为载体开展的旅游项目最为丰富多彩,并且许多项目都是老幼皆宜,所以目前度假旅游、休闲旅游的首选地往往都与水有关。  二、水体类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地域性

由于不同地域的气候、地质、生态等自然地理因素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各类水体无论在成因上还是表现上都是千变万化的。热带地区的河流(如南美亚马逊河、非洲刚果河等),一般水量大,河面开阔,两岸森林密布,故水色澄碧;亚热带湿润地区的河流(如长江、珠江等)水量较大,风光明媚,沿岸人文景观丰富;温带地区的河流四季流量变化大,枯水期常常只有涓涓细流,而洪水期则波涛滚滚;寒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江河则以冰雪景观著称。

(二)时间性

各类水体的景色一年四季俱不相同,就是一日之中,景色也常会发生变化。“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都生动地刻画出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的水景。

(三)多变性

水体最富变幻性,水相、水量、水色和水态等都会随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例如,水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之分,像“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的就是水气蒸腾的景色;“万古长似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描写的是动态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则是对静态水的生动刻画。三、水体的构景要素

(一)水形

地球上的水多以各种不同形状的实体表现出来,海洋、河流、湖泊、溪涧、瀑布和泉水形态各异,气势磅礴的江河、波澜壮阔的海洋、蜿蜒曲折的小溪、一平如镜的湖泊、喷珠溅玉的瀑布、澄碧晶莹的泉水等,都能以各自多姿多彩的形态风韵吸引游人。当然,无论是哪种形态的水体都不重在深,而贵在弯曲。弯曲才显得多姿,才富于自然天趣,才能给人以“曲径通幽”的感觉。

(二)水声

瀑布的轰鸣声、泉水的淙淙声、溪流的涓涓声、潮水的拍岸声、江河的奔腾声,各自弹出了不同声域的乐章,形成奇妙的听觉美。它们既给人以强烈的动感,又给人以美的享受。以无锡寄.园的“八音涧”为例,该瀑布层层跌落,空谷回响,既有水击岩石声,又有水落深潭声,既有高落差冲击声,又有低落差冲击声,既徐缓抒情,又抑扬顿挫,恰如一部节奏多变、韵律生动的乐章。

(三)水态

液态水体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其中,静态水常以湖泊、池塘等形式出现,给人以幽静、朴实之感,而动态水常以河、泉、瀑、溪等形式出现,给人以活力和欢快之感。换个角度看,平湖如镜、清泉喷涌、溪水奔流、飞瀑倾泻、汪洋激浪,千姿百态的水体各有其美学价值。

(四)水色

水本来是无色透明的,但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由于所含矿物质及洁净程度的不同,或受天色及周围自然景物的影响,也可产生丰富的色彩。桂林漓江的水清澈碧透,泛舟其上,可一睹“群峰倒影山浮水”、“曲水长流花月妍”的妖娆美景;而黄河由于含沙量大,形成世界上极其罕见的黄色巨流;大海则是以其无限的蔚蓝吸引着无数的旅游者。

(五)水味

纯净的水本来应当是没有味道的,但在自然界中,水由于溶解了一些物质而出现不同的味道。“清冽甘泉,爽人可口”指的就是有着特殊味道的水。此外,林间小溪、山中飞瀑以及地上涌泉等也常常是清冽甘甜,富有味觉美,能给人以清心、静心和养心的享受,所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六)水影

万物落入清澈透明的水体后都会映出倒影,进而形成水上水下、岸上岸下、桥上桥下等实物虚影彼此辉映的景观,构成美不胜收的图画。微风拂过,水面闪烁晃动,以至于倒影也随之摇动起伏,更是锦上添花,美不胜收。  第二节 江河一、概述

江河即陆地地表沿线形凹地运动的经常性或周期性的水流,规模大的称为江或河,规模小的叫溪或涧。从本质上看,江河是一种多功能的地理实体,其对于旅游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江河往往与山水相融,并且还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之处。在很多情况下,江河本身就是重要的风景地段,再加上在江河上还可以开展多种旅游项目,如漂流、泛舟、游泳、乘船观光等,所以更能激发游人的游兴。

2.江河是重要的旅游通道。江河两岸往往可进入性好,物产丰富,旅游供给条件优越。因此,沿着江河开展旅游活动,既经济实惠,又可满足游客乘坐舒适的要求。

3.江河两岸往往是经济发达、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之地。由于江河既是重要的水源,也是交通大动脉,因而人类文明的发展多与江河有关。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恒河等世界大江大河的流域都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此外,一条江河由于要流经不同的地区,所以还常常会因为地理环境不同而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进而形成特色各异的景色。一般情况下,江河的河源往往为雪山、冰川或溪涧,这里人迹罕至,拥有原始神秘的景观特征;而江河的上游由于多为山地,所以在地壳运动和河流下蚀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多形成峡谷,河床狭窄,两侧山石壁立,景观特征以雄伟险峻为主;到了中下游河段,地势低平,河谷宽阔,水流平缓,且两岸多为经济文化发达、人文景观丰富的地区;而在河口段,由于河海在此处交汇,所以常显得波澜壮阔,引人入胜。

目前来看,江河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最常见的就是风景河段和漂流河段两大类型。二、风景河段

(一)开发决定因素

在我国众多河流中,目前已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有长江(三峡段)、鸭绿江、漓江、富春江—新安江、楠溪江、丽江、瑞丽江、雅砻河、建水等,而被列为地方级风景名胜区的河流就更多。目前,除长江、漓江、楠溪江、富春江—新安江、京杭大运河等少数江河已开发水上旅游外,大多数江河的相关工作还未起步,这说明我国风景河段的开发潜力还非常大。在实际工作中,决定哪条风景河段可以马上被开发的因素,除区位条件等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因素外,应主要着眼于:

1.水质

人们常常用“山清水秀”来评价一个风景区,这里所讲的“水秀”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水质的评述与要求。一般来说,水质的好坏主要表现在含沙量、有机质含量的多少以及受污染的程度。桂林的漓江水质清澈透亮,酷似一条青罗带将无数奇峰连在了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三门峡市附近的黄河河段在每年凌汛之前的两个月,因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沉积,河水变清,形成黄河水变清的奇观,吸引着国内外大批游客。

2.两岸景色

风景河段,顾名思义应着眼于江河两岸的风景,它具体包括两岸的山峰、奇石、植被、名胜古迹等各个方面。例如,倘若没有两岸的断岩峭壁以及大江南北的巫山十二峰,就不会形成雄、险、奇、幽的长江三峡。

总的来看,水质越好、越清澈,两岸景色越多、越奇特,风景河段的吸引力就越大。

(二)我国主要风景河段

1.长江

长江是我国最大最长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全长6300km。长江水量充沛,沿岸旅游资源丰富,景点星罗棋布,有旅游黄金水道之称。

目前来看,长江旅游的热点首推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组成的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近200km。其中,瞿塘峡以雄伟著称;巫峡峰奇峦秀,加以变幻的烟云,以幽深著称;西陵峡因滩多水急和险峻著称。而在三峡周围,还有大宁河小三峡(龙门峡、巴雾峡和滴翠峡)、巴人悬棺、屈原故里秭归、三游洞、神农溪等众多景点,它们与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一样,也是长江三峡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沿长江而下,还有夹江对峙的武汉龟蛇二山、黄鹤楼、安徽采石矶以及镇江三山(焦山、金山与北固山)等著名景点。其中的石钟山、鄱阳湖和长江,小孤山与长江,采石矶、太白楼与长江,“龙盘虎踞”的南京与长江等,都是长江风景的精华,都是大江巨流景观的代表。

2.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km,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沿着黄河旅游,游人可以观赏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峡谷平湖的胜景和黄土高原的独特风光。在历史上,黄河流域曾长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而保留了众多的古代文化遗存,如古人类遗址遗迹、古都城遗迹、帝王陵墓以及宗教胜迹等,是开展历史文化旅游的首选之地。

3.珠江

珠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河流,全长2129km,沿江多山地丘陵,景色雄险而清秀。在珠江最大的支流西江的中上游地区,有三榕峡、大鼎峡、羚羊峡等峡谷。这些峡谷重峦叠嶂,地势险要,可开展泛舟、游艇等水上旅游运动。而誉满天下的漓江是西江支流桂江的一段,其最为著名的当属桂林到阳朔的83km长的那段河段。该河段酷似青罗带,流转于奇峰之间,构成著名的漓江山水。

4.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全长2057k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江,其两岸景色绮丽雄壮,极具旅游价值。但因交通条件所限,到目前为止它还是难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近年来,随着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发现,它也将逐渐成为一个热门景区。具体地看,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谷,其全长504.6km,最深为6009m,远远超过以前人们认为的世界最长的峡谷——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440km)和世界最深的峡谷——的秘鲁科尔峡谷(3200m)。三、漂流河段

(一)概述

漂流是一项新兴的旅游活动,它以全程参与、有惊无险、野趣无穷的独特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而漂流河段是指河流中可以开展水上漂流等活动的河段。总的来看,漂流河段一般应同时具备风景河段的基本特性,并且河水的湍急程度绝不能构成对游人安全的威胁,即通常所说的“有惊无险”。因此,它与纯粹以探险甚至创纪录为目的的专业性漂流活动有着严格的区别。相应地,我国西南地区的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河流和黄河上游以及其他一些水深流急的河段虽属专业性漂流运动的理想去处,却不应视为旅游性漂流河段。

随着旅游者对旅游项目参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漂流在许多景区都流行起来,如广西资源的资江漂流、湖南永顺的猛洞河漂流以及浙江桐庐的天目溪漂流等等,而长江三峡景区内的大宁河小三峡则是兼具漂流和观光两大功能的河段。

(二)我国主要漂流河段

我国河流众多,并且许多河流的一些河段都适合开展漂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漂流点63处,多分布在风景名胜区附近,如武夷山、张家界、长江三峡、黄河等。

1.大宁河小三峡及小小三峡漂流

大宁河小三峡漂流一般是先在巫山县城坐小木船逆水上行,然后改乘橡皮筏向下游漂流,沿途可依次经过滴翠、巴雾和龙门三段峡谷以及赤壁山、罗家寨、水帘洞、太平滩等景点。其中,滴翠峡两岸群峰竞秀,绝壁连绵,无限秀美,是小三峡风景的最佳处。除此以外,在漂流过程中还可以经常在两岸的峭壁上看到巴人悬棺及古栈道的遗迹。

而大宁河小小三峡漂流是在大宁河的支流马渡河上进行的。这小小三峡依次是三撑峡、长滩峡和秦王峡,其中的三撑峡是最佳漂流区。这里虽然航道狭窄,滩多水急,但整个布局很理想,基本上是一个险滩连一个深潭。因此,当橡皮艇漂流至险滩时,由于流速加快,真有“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的感觉。而当漂到深潭时,又进入一个反冲地带,这里水流减慢,水平如镜,可以轻漂慢划,坐观两岸绝壁悬崖。

2.湖南张家界猛洞河

猛洞河风景区位于湖南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境内。整个景区石壁高耸,峡谷幽深,碧水潆回,洞穴纵横。当乘船沿河漂流而下时,沿途河道狭窄,滩险流急,乘舟搏浪,其乐无穷。此外,该地还是土家族的发源地之一,因此河两岸经常可见土家韵味的吊脚楼。而下游的王村古镇,乃土家族聚居地,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

3.湖北神农溪

神农溪位于长江北岸,全长60km。该河两岸绝壁夹峙,窄处不及5m,且山岩多呈80~90度倾斜,相对高差达300~800m,整个景区集雄、秀、险、幽等特色于一体,现可漂流河段有20km。乘“豌豆角”扁舟顺流而下,沿途植被葱茏,山花馨香四溢,猴群嬉戏,黄羊獐麂出没,岩燕飞翔,鱼翔浅底,一派山野情趣。整个河段有险滩、长滩、湾滩、浅滩30余处,历来有“一里三湾,湾湾见滩”之说,溪水清澈见底,再加上两岸的悬棺、栈道和古老村落,共同构成了古朴、自然、野趣的特色。  第三节 湖泊一、概述

湖泊是陆地表面洼地积水后形成的水体,是陆地水的重要形式。世界各地都有湖泊分布,其总面积占全球大陆面积的1.8%左右。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面积在1km2以上的湖泊有2600余个。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湖光山色”来形容自然风光的伏美静谧、妩媚动人。一个景区只有拥有了秀美的湖光,才能给山色增辉;只有拥有了绿水环绕,湖光波影,风景才更加绮丽多姿,生气盎然。一般来说,湖泊主要通过自身的形、影、色、声等因素以及垂钓、驶帆、游泳、品尝水鲜等活动去吸引游人前往观赏风景、探索奥秘。当然,它也可以凭借其海拔高度(给人神秘、奥妙、清凉、幽静之感)、旷度(湖面的开阔度)、深度、分布密度以及与山石配合的和谐度等来吸引游人。

除了旅游功能以外,湖泊还具有灌溉、航运、养殖、调节河川径流及湖滨地区气候等功能,所以湖泊既是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水体类旅游资源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主要类型

(一)按湖水的矿化度分

根据湖水的矿化度(即含盐度)可以将湖泊分为淡水湖、咸水湖和盐湖三类。其中,淡水湖的矿化度小于1g/L,如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咸水湖的矿化度为1~35g/L,如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矿化度大于35g/L的为盐湖,如我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

(二)按成因分

虽说湖泊是在各自然地理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但湖盆却往往是在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根据具体成因的不同,可将湖泊分为构造湖、火山口湖、堰塞湖、溶蚀湖、河迹湖、海迹湖、冰川湖、风蚀湖和人工湖等不同类型。

1.构造湖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断陷、沉陷所形成的湖盆积水而成的湖泊常称为构造湖。构造湖在我国多分布于云贵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及新疆和内蒙古等地。这类湖泊的特点是湖岸平直、岸坡陡峻、湖形狭长、深度较大,并且经常成串分布。世界上的大湖大都是构造湖,如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南北狭长,最深处可达1620m,平均深730m左右,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蓄积着全世界20%的地表淡水资源。而我国云南的洱海、滇池以及台湾的日月潭也都属于构造湖。

2.火山口湖

当火山喷发停止后,岩浆通道被阻塞,火山口成为封闭的洼地后积水而成的湖就是火山口湖,其特点是湖泊外形近圆形或马蹄形,深度也较大。在我国,长白山的白头山天池就属于这一类。它是我国目前已知的第一深湖,其湖水主要来自天然降水和湖泊周围岩层的裂隙水。据历史记载,自有史以来白头山火山口曾三次喷发(分别为1597、1668和1702年),最终形成今日之规模。

3.堰塞湖

堰塞湖主要有两种成因:其一是由火山喷发的熔岩流拦截河谷而形成,其二是由地震、冰川或泥石流引起的山崩滑坡物质堰塞河床而形成。此类湖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它是由于1万多年以前火山活动喷溢出的熔岩将牡丹江河道堵塞后形成的。它南北长45km,东西最宽处仅6km,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堰塞湖。此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陕西翠华山的聚湫池也属此类。

4.溶蚀湖

溶蚀湖又称岩溶湖,是地下水或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碳酸盐类的岩石,如石灰岩)进行溶蚀形成洼地,再积水后形成的湖泊。这类湖泊面积不大,水也不深,形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典型实例如云南石林中的剑池、贵州威宁的草海和织金县的八步岩溶湖等。

5.河成湖(又称河迹湖)

河成湖的形成与河流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是由于泥沙在泛滥平原上堆积不均匀,造成天然堤之间的洼地积水形成湖泊,如江汉平原上的河洼淀湖多属此类;另一种是支流水系受阻,泥沙在河口①塞,使河水不能排入干流而堰水成湖,如淮河曾在霍邱县受阻而形成城东、城西两湖;还有一种是因河流横向摆动,在被废弃的古河道上积水而成的湖泊,如长江的黄石—九江—安庆—大通段沿江两岸的湖泊以及东北地区的嫩江、海拉尔河、乌尔逊河等河流沿岸星罗棋布的咸泡子,都大多属于此类。一般来说,河成湖都位于江河的中游平原地区,由于其形状常常似弯月,故又称牛轭湖。

6.海迹湖

海迹湖通常分布于滨海三角洲的冲积平原地区。它主要是由于沿岸沙嘴和沙洲不断向外伸展,最后封闭海湾而形成的,又称潟湖。杭州西湖是一个典型的海迹湖,它在数千年前还是一个与钱塘江相通的海湾,直至汉末才完全封闭。

7.冰川湖

冰川湖是由冰川的刨蚀作用或冰碛作用形成的洼地在气候转暖时积水形成的湖泊。此类湖泊多分布于高山高原或高纬度地区,如北欧、北美的许多湖泊及我国新疆的哈纳斯湖。

8.风蚀湖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受风蚀作用形成的洼地积水后形成的湖泊称为风蚀湖。这种湖泊面积大小不一,湖水较浅,多为时令湖和小型湖泊,主要分布于沙漠地区,如敦煌的月牙泉(湖)和毛乌素沙地中的湖泊等。

9.人工湖

人工湖又称为水库,是指由人工修筑的具有拦洪蓄水、调节泾流等多种功能的蓄水区域。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兴建水库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不乏旅游价值和知名度皆高者,如浙江千岛湖、富春江、汉江丹江口、吉林松花湖、甘肃刘家峡和青海龙羊峡等。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2009年全部建成后,三峡地区将出现“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色,此地也将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工湖泊。另外,埃及的纳赛尔湖、俄罗斯的古比雪夫水库及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库等则是国外人工湖的典型代表。三、我国主要湖泊景观

(一)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城西,镶嵌在“三面云山一面城”之中,南北长3.3km,东西宽2.8km,水面面积6.3 km2(含湖中岛屿),湖岸周长15km,平均水深1.5m。据文献记载,西湖作为旅游胜地,早在汉代已有盛名,后来因南宋在杭州建都以及清代皇帝对十景的题刻更是使其名声大振。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墨客都对西湖美景赞不绝口,并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其中以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将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为出名。在历史上,西湖最有名的景点当属清康熙皇帝题刻的“西湖十景”,即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南屏晚钟、雷峰夕照、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苏堤春晓、平湖秋月、三潭映月和双峰插云。1985年,杭州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和宝石流霞。

(二)江苏太湖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南部,总面积2200多km2,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在古籍《古文观止》中,明代归有光曾说过“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整个太湖周长390多km,平均水深1.3m,最深4.8m。浩渺如海的太湖,风光如画,“平湖万顷碧,峰影水中浮”是它真实的写照。在整个太湖中最大也最美的岛屿是洞庭西山,它面积62.5km2,在湖的南部,和洞庭东山半岛隔水遥望。整个岛屿山峦起伏,耸峙于岛中央的主峰缥缈峰常隐身于云雾之中,犹如仙境。

(三)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整个湖泊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在民间流传多年的“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暮雪”等,实际上都是对洞庭湖美景的刻画。而在湖泊四周,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幺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以及茶叶、毛竹、河鲜等土特产品也令游人乐不思蜀,沉迷其间。

(四)千岛湖

千岛湖位于浙西淳安县境内,是由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蓄水后形成的面积573km2的人工湖。今天的千岛湖以山、水、岛、林共存作为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因为比西湖大100多倍的水域和82.5%的森林覆盖率,而形成的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小气候更是令人向往。在此基础上开发的10多处旅游景点,不仅吸引了更多的游客,而且还使整个库区的生态环境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四节 泉水一、概述

泉水是指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流水,通常在山区的坡麓、沟谷出现。从形成过程看,只有在气候、地形、地质条件、水文条件适当结合的情况下才会有泉出露。相应地,地质构造复杂的山区多泉,大气降水丰富、地表水丰富的地区多泉,地表容易渗水的地区多泉。二、旅游功能

(一)观赏功能

不断喷涌的泉水不仅能给所在环境带来生机和活力,还能吸引游人前来观赏,而泉水的一些特殊性状,如水质、水色、溢出状态等,也可引起游人的兴趣。如果在一地出现大量的泉眼时,还往往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引起更多的人去旅游,如家喻户晓的“泉城”济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泉水除了可以点缀风景以外,还能直接形成许多引人入胜的奇景。

(二)医疗保健功能

泉水中通常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或微量元素,所以常常能起到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并且,所含的化学元素不同,泉水能治疗的疾病也就不同,如氡泉(含有放射性气体氡,其衰变过程中产生的α、β、γ射线具有穿透能力和很强的电离能力)对治疗神经衰弱、心律不齐、血压高或血压低、糖尿病、内分泌紊乱、皮肤病等多种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我国著名的氡泉有北京的小汤山温泉、辽宁的汤岗子温泉等。归根结底看,世界上重要的温泉地几乎都是先形成疗养地,后来才逐渐发展为旅游目的地。

(三)品茶酿酒功能

名茶必须配好水,早已成为人所共知的道理,杭州的“龙井茶叶虎跑水”并称“西湖双绝”,美酒也须选用好水酿造,而水中水质最好的莫过于泉水。因此,我国的名酒佳酿,如茅台、五粮液、莲花白、白沙液、乳泉酒、惠泉酒、青岛啤酒等所使用的都是泉水,正所谓“地有名泉,必有佳酿”。三、主要类型

由于发育泉水的岩层的地层走向、地质构造、地貌状况和水文条件等因素复杂多样,所以泉水的种类也非常多。

(一)根据泉水的运动方向划分

下降泉:泉水自上而下滴落的称下降泉,其水源补给直接受降水影响,因而出水量和水温拥有明显的季节性。雨后流量很大,干旱少雨时流量很小,甚至消失。

上升泉:泉水由下向上或喷或涌的称上升泉。由于水源及补给方式不同,这种类型泉水的流量、水温和水质的变化都很小。

(二)根据矿化度划分

所谓矿化度是指地下水中各种元素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含量。矿化度大于或等于1g/L的泉水为矿泉水,而小于1g/L的泉水为淡水泉。

(三)根据温度划分

冷泉:温度低于20℃为冷水泉。冷水泉常以水质清醇甘洌而供饮用或作为酿酒的水源,历史上曾将北京玉泉、镇江中冷泉、江西庐山谷帘泉、济南趵突泉、峨眉山玉液泉、云南安宁碧玉泉等命名为“天下第一泉”。此外,镇江金山泉、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跑泉等也均在名泉之列。

温泉:温度为20~37℃,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区及其他地热异常区。著名的温泉度假地多以“汤”命名,如北京的小汤山、南京的汤山、辽宁鞍山的汤岗子温泉、日本的别府八汤等。其他著名的温泉还有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内蒙古的阿尔山温泉、广东的从化温泉、福建的福州温泉以及台湾的北投和阳明山温泉等。

热泉:温度为38~42℃。

高热泉:温度为43~100℃。

沸泉:温度超过当地沸点的泉水。

(四)根据所含气体成分划分

可分为氡泉、碳酸泉和硫化氢泉等类型。

(五)根据阳离子成分划分

可分为盐泉、硫酸盐泉和重碳酸盐泉等类型。四、我国主要名泉

(一)黑龙江五大连池的药泉

黑龙江五大连池不仅拥有众多的火山地貌景点,而且还有我国最大的药泉。具体地看,这里的药泉主要分布在药泉山一带,最为著名的是北泉、南泉、南洗泉与翻花泉等,它们所含的矿物成分除CO2外还有硅胶体、钠、钙、镁、铁、锶、钡、氡等。其中,南泉和北泉为饮泉,矿化度高达1.6~1.7g/L,可治疗神经衰弱以及胃、肾、肝、心血管疾病;南洗泉如一小型游泳池,与翻花泉一样专供沐浴,二泉均可治疗皮肤病。用这些药泉治病时,往往需要配合泥敷、日晒、饮水等,治愈病例极多。

(二)福州温泉

福州温泉数量之多,质量之佳,在我国城市中独一无二,位于市区东部的温泉带南北长约5km,宽也有1km,其面积竟占市区面积的七分之一,现有泉眼176眼。福州温泉的特点是水温高,一般为40~60℃,最高98℃;水压大,埋藏浅,大多仅深40~60m;水质纯洁,无色无味,并含钾、钠、氯、氟及钼、镓、钛等微量元素,对治疗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等有显著疗效。

(三)台湾温泉群

台湾岛上有四大温泉区,分别集中于大屯火山群以及北部、西北部、东南部,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阳明山、北投、关子岭和四重溪四大温泉。这些温泉多半水质很好,可饮可浴,并且很多都含硫磺质,可治疗皮肤病。

(四)浙江杭州龙井泉

龙井泉位于杭州西湖西南、南高峰与天马山之间的龙泓洞上游分水岭附近,其泉眼是一个圆形泉池,池后是峻峭的山岩和古朴的叠石,石壁上有乾隆皇帝题的“凤篁余韵”四个大字,泉眼四周遍植茂林修竹,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又因盛产龙井名茶而驰名海内外。现“龙井问茶”已被评为新西湖十景之一。龙井泉的奇妙之处在于:用棒轻搅池内泉水,水面会出现一条圈形不断蠕动、由外向内逐渐缩小的水纹,这便是有名的“分水线”。如果是雨天,分水线会更明显。

(五)云南大理蝴蝶泉

云南大理蝴蝶泉作为著名的游览胜地,风光秀丽,泉水清澈,并且还有天下罕见的蝴蝶会奇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其《滇游日记》中热情称颂:“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还有真蝶万千,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均以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己。”这一奇观得益于附近苍山与洱海构成的良好自然环境,并且气候四季如春,再加上泉水的滋润,使得蝴蝶等昆虫能大量繁殖生长。就泉水本身来看,此泉矿化度不足0.5g/L,属重碳酸钙、镁型淡水泉,水质淡美。  第五节 瀑布一、概述

一般认为瀑布是从悬崖或陡坡上倾泻而下的水流,或者是河流纵剖面上突然有了明显的波折而产生的河水下跌的景观。瀑布形态多种多样,有的如江海翻腾,气势磅礴;有的幽深清秀,景色妩媚动人;有的又如珠帘垂落,佼佼飘舞;有的层层叠叠,时分时合。姿态变化多端的瀑布大多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所以能给人以动态的美感,是水体类旅游资源中重要而难得的组成部分。二、主要类型

由于各种瀑布所处的位置不同,再加上地理环境因素的差异,使得瀑布的类型也多种多样。瀑布类型的划分方法不一,有的按瀑布水流量的多寡和季节差异划分,有的按瀑布的跌水次数划分,有的按瀑布形态与规模划分,有的按瀑布成因划分。例如,按瀑布水流量及其洪水期和枯水期的变化情况可分为常年瀑布、季节性瀑布和偶发性瀑布等,按瀑布的跌水次数可分为单级瀑布和多级瀑布等,按瀑布的分布特点则可分为孤立型瀑布和群体型瀑布等。而按成因,瀑布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构造瀑布

这种瀑布多形成在构造运动相对活跃的地区,主要是由于地壳抬升不均一形成的。当上游地区抬升,下游地区下降时,就会造成水位差,进而形成瀑布。如果地壳发生多次上升,还可能会形成多级瀑布,如庐山三叠泉。

(二)岩性差异侵蚀型瀑布

当两种不同岩性、不同抗侵蚀能力的岩石组合在一起,并同时受到同一条河流的冲蚀时,就会形成这种瀑布。如黄河壶口瀑布就是黄河在切穿吕梁山南端的绿色砂岩和页岩等软硬不同的地层时形成的,其中造瀑层是砂岩。

(三)岩溶型瀑布

在石灰岩地区,岩溶作用也会形成瀑布。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如举世闻名的贵州黄果树瀑布就是由于落水洞崩坍后形成的。如果地面还未完全崩坍,则可以形成“地下暗瀑”,如贵州安顺龙宫洞洞口的“龙门飞瀑”和浙江金华北山冰壶洞内的飞瀑等。

(四)熔岩堰塞型瀑布

当火山喷出的熔岩流将河流阻塞成湖后,河水越过阻塞的新生岩坎流向下游时,水流就会跌落形成瀑布。我国黑龙江宁安县境内的镜泊湖瀑布(又称吊水楼瀑布)就是典型实例,该瀑布是由于火山喷发后喷出的岩浆阻塞牡丹江河道形成镜泊湖,而湖水越过玄武岩构成的岩坎而形成的。

(五)河流袭夺型瀑布

原来位于分水岭两侧的两条河流,如果其中一条下蚀力强,经“溯源侵蚀”切穿分水岭并袭夺另一条河流后就会造成陡坎,进而形成瀑布。位于贵州黄果树大瀑布西侧、灞陵河西岸的滴水滩瀑布(又称灞陵河瀑布)就是一典型实例。它是由于果姆当河被袭夺,从而被高高悬在袭夺河灞陵河的西岸山坡上,再出现多级跌水后形成的。滴水滩瀑布是其最下方的一级,在滇黔公路上就能远远观赏其雄姿。

(六)人造瀑布

桂林人造瀑布“九天银河”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人造瀑布。该瀑布位于桂林市中心广场南侧,东临漓江,南邻桂林山水奇景象鼻山,北望“南天一柱”独秀峰。瀑布上部宽72m,下部宽75m,水流由45m高的屋顶沿83度的弧形玻璃幕墙倾泻到5.6m高处的水池后,再落入地面水池,每小时流量达2560m3。三、景观要素

(一)形态

观赏瀑布时,给游人最直接印象的就是瀑布的形态,它包括瀑布的空间状态和水流状态等。总的来看,瀑布的景观形态主要有三个层次:造瀑层、瀑下深潭和瀑前峡谷。当瀑布的高度和宽度均较大时,即使水流量不大,也可显示出它雄伟的气势。像雁荡山瀑布群中的大龙湫瀑布,平时水流量不大,但高度达190m,气势非凡。黄果树瀑布上游的陡坡塘瀑布,是我国瀑面宽度最大的瀑布,它宽达105m,但高度仅为21m,所以当水流量瀑布较小时,它显得十分清秀妩媚;但当洪水来临时,它又变得异常雄壮。而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当瀑布的水流量十分丰富时,即使瀑布的高度和宽度都不大,但也能展示出瀑布的雄姿,黄河壶口瀑布就是一典型实例。一般来说,多层、多级、多年的瀑布观赏价值更高,像庐山三叠泉瀑布,俯视可使人有凭虚御空、飘飘欲仙之感;仰视则可领略其惊心动魄、气势磅礴之态。如果高度、宽度、水流量都比较大,瀑布的观赏价值也就更高。

(二)幽秀程度

瀑布的幽秀程度取决于瀑布水流的清浊度和瀑布周围林木的深秀程度。进一步看,水流的清浊度取决于河水含沙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多少,而树木的深秀程度通常用植被覆盖率的高低来反映。

(三)奇特程度

瀑布的奇特程度取决于瀑布自身,如浙江诸暨五泄的五级瀑布各具特色:一泄隽水奇巧,二泄珠帘飘动,三泄姿态百般,四泄如烈马奔腾,五泄如蛟龙出海,飞瀑直泻而下,层叠曲折,水花四溅,云蒸霞蔚,极为壮观;又如浙江金华北山冰壶洞瀑布,也是国内外罕见,整个冰壶洞洞口朝天,口小肚大,为一竖井式溶洞,从洞口俯身下视,深不见底,而瀑布的落差约为15m,从洞顶倾泻而下,瀑声轰隆,震耳欲聋,水珠四处飞溅,犹如满天星斗。

(四)特有文化内涵

瀑布历来是文人墨客的吟诵对象,历代文人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优美诗篇,其中如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为世人所熟知。广东肇庆鼎湖山的飞水潭瀑布,像一条玉龙天降,蓦然跌入深潭。1917年,孙中山先生曾在飞水潭中游泳,并题写了“众生平等,一切有情”的木匾;1979年,宋庆龄又因此而亲笔题书“孙中山游泳处”;潭边的崖壁上还有章太炎的手迹“涤瑕荡垢”四个大字。这些题刻极大地提高了飞水潭瀑布的观赏价值。

总之,瀑布是自然山水结合的产物,倘若它能与蓝天、白云、青山、深潭、峰洞、陡崖、树木、文物古迹等融为一体,就将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四、我国主要名瀑

我国地形复杂,河川众多,瀑布的数量也十分可观。从分布上看,我国的瀑布是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平原,其中以西藏、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江西、浙江、安徽等省、自治区为最多。

(一)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镇宁县白水河上,高74m、宽81m,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早在300多年前,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这样描述过它:“水由溪上石,如烟雾腾空,势其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具不足拟其状也。”在今天看来,白水河奔腾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发出震天巨响,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声似雷鸣,远震数里之外,使游人惊心动魄。除此以外,黄果树瀑布还有大水、中水和小水之分,流量不同,呈现的景观也不一样。具体地看,大水时,瀑布流量达每秒1500m3,银浪滔天,卷起千堆雪,奔腾浩荡,势不可挡。瀑布激起的水珠可飞溅100多米高,随风浮沉,漫天飘洒,使人目不暇接;而中水时流量减为每秒20m3,并且瀑布明显分成四支,各有形态和个性;小水时,那四支瀑布铺展在整个岩壁上,但仍不失其“阔而大”的气势。

黄果树瀑布除了以“雄伟、壮观”名扬四海之外,还因为拥有一个隐藏在瀑布后面的水帘洞而令人叹为观止。水帘洞位于瀑布40~47m的高度上,全长134m,有六个洞窗、五个洞厅、三股洞泉和六个通道。当人们穿过瀑布走进水帘洞时,还能透过各个洞窗观赏到犀牛潭上活动的双道彩虹。这种彩虹只要天晴,从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都能看到,并且会随着你的走动而变化和移动。古人有云:“天空之虹以苍天作衬,犀牛潭之虹以雪白之瀑布衬之”,故题“雪映川霞”。

(二)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城西45km处的黄河河床,距临汾市165km,是中国第二大瀑布。当黄河流到壶口一带时,由于两岸苍山挟持,河水被约束在狭窄的石谷中,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声震数里,滚滚浪涛,跃入深潭,形若巨壶沸腾,故称“壶口瀑布”。在这里,浪涛激起的一团团水雾烟云,随着高度的变化,其颜色也会不断地发生改变:由黄到灰,再到蓝。一年之中瀑布的宽度还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通常在30m左右,到汛期可扩展到50m上下。此外,瀑布湍急飞流腾起的水雾,在阳光照射下还可形成一座长长的虹带桥,光彩夺目,景色奇丽。

(三)雁荡山瀑布

人们通常所称的雁荡山实为北雁荡山,它坐落在浙江省乐清县境内。自古以来,人们赞叹雁荡山之美在于瀑布,素有“万条流泉千条瀑”之称,并与黄山奇石、庐山云雾齐名,合称我国名山风景中的“三绝”。雁荡山上的瀑布数量较多,仅载入志书有名称的便有18条,如大龙湫、小龙湫、三折瀑、散水岩、西石梁大瀑和梅雨瀑等。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大龙湫瀑布。该瀑布高达190m,且水流终年不断,四季景色不同,甚至在同一天内,亦会受到风力、晴雨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景色。每到秋季,瀑布水量骤减,上端尚有如珠帘下垂、玉带飘空,可下落几丈后,水流已化为细如粉、白如雪的一片迷蒙水雾,在山风吹拂下,水雾上下翻腾,四处飘散。而在盛夏季节,由于雨水丰沛,瀑布水量陡增,若万匹野马,从百丈崖壁上猛奔下来,震天动地,在深潭反激起丈许水柱,卷起万朵浪花。在山风吹拂下,如横雨飘洒,直扑面门,使人难以近观。至于阳春时节,江南多绵绵细雨,瀑布也显得十分妩媚和柔美。如此雄壮与秀媚兼而有之的美景,自然引得无数诗人为之吟唱,画家为之倾倒。清代乾嘉时代三大诗人之一的袁枚曾赋《大龙湫》一诗,曰:

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布兜罗绵。

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

况复百丈与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初疑天孙工织素,雪梭抛掷银河边。

继疑玉龙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

谁知乃是风水相摇荡,波回澜卷冰绡联。

分明合并忽分散,业已坠下还迁延。

有时轻舞工作态,如让如慢如盘旋;

有时日光来照耀,非青非红五色宣。

袁枚的诗句之优美,想像之丰富,形象地描绘出大龙湫瀑布的风姿。不过“欲写龙湫难下笔”(清朝画家江弢叔语),要真正领略雁荡龙湫之美景,惟有自己亲去观赏一番。  第六节 海洋一、概述

世界海洋总面积约3.62亿km2(包括大陆架和大陆坡),相当于全球面积的70.9%,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体。一般来说,海洋的中心部分称洋,边缘部分叫海。目前,受科技水平的限制,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多出现在大洋的边缘部分,如海岸带和岛群等。

对于我国来说,介于四大海域与陆地之间的漫长海岸,时而平直,时而曲折,时而基岩裸露,时而泥沙铺地;或悬崖峭壁,或三角海湾,或珊瑚礁林立,或红树参天。整个海岸带称得上是绰约多姿,景色各异。二、主要类型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带以及海岸类型不同,不同地区海洋旅游资源的具体特征也不尽相同。概括起来,最具吸引力的海洋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海滨旅游

当前,海滨风光与海滩浴场是最有吸引力的自然旅游资源之一。好的海滨浴场,应当是滩缓、沙细、潮平、浪小以及气候温和、阳光煦暖,如地中海沿岸、泰国的芭堤雅海滨和我国海南三亚的亚龙湾等都是符合以上条件的海滨胜地。而我国主要海滨胜地从北往南依次为:

1.大连海滨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主要海滨景区有星海公园、老虎滩公园、棒槌岛浴场、夏家河子浴场、傅家庄海水浴场等。其中,新建的金石滩景区在长达6km的海岸带内有50多处景点。

2.北戴河海滨

该景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境内,它背依联峰山,面朝渤海,全年适于海水浴的时间有110~120天。景区内海水清澈,沙滩绵延数十公里,且沙软潮平。此外,海岸地区海蚀地貌发育形成的老虎石、鹰角石、骆驼石、对语石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3.青岛海滨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隅,城市随山势而建,青山、碧海、绿树、红墙是青岛的最大特色。整座城市风景天成,最大的汇泉海水浴场水底平坦,沙细柔软,并建有100多幢风格多样、色彩鲜明的浴室。

4.亚龙湾海滨

亚龙湾海滨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20km处。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成了一个群峰拥抱的大海湾。景区内海水波平如镜,风景如画,蓝色的海水和碧蓝的天空交相辉映,就像是一个澄清的玉宇世界。

(二)海底风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潜水旅游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在这种旅游活动中,游客可以在教练的指导下,潜到水下观赏鱼类、贝类和珊瑚等海生生物,或考察海底地貌(如断沟、陡坡、洞穴等),或探寻水下的古迹沉船,其乐无穷。目前,广东湛江和海南岛是我国主要的潜水旅游胜地,其中在广东电白放鸡岛、海南三亚湾等地建立的十多处海底旅游点,自开放以来,深受游客的欢迎。

(三)潮汐景观

潮汐是指海水周期性的涨退现象,它主要是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其周期为24小时50分。在一个周期内,海水会发生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此外,海底地形、气象气候条件等也会对潮汐产生影响。例如,在世界上一些喇叭形河口地区,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出现潮波来势迅猛、潮端陡立、水花飞溅、潮流上涌的特殊潮汐现象,一般称涌潮或怒潮。我国也有多处著名的涌潮景观,其中以浙江的钱塘江涌潮最为著名。

从成因上看,钱塘涌潮是由于地形所限,大量海水涌入钱塘江口后被迫抬升,以至于水位暴涨,流速迅急,最终形成涌潮。1953年9月的钱塘大潮曾将1500kg重的“镇海铁牛”抛出10m,有“翻江倒海”之势。自古以来,海宁盐官镇就是观赏钱塘涌潮的胜地,“八月十八日,壮观天下无”的奇景令众多游客赞叹不已。目前,最佳的观潮地点主要有三个:位于盐官以东7km处的八堡,可看到东潮、南潮汇合相吻的“碰头潮”(也称交叉潮),其声如山崩地裂,潮似冰山雪峰,十分壮观;在盐官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一线潮”,即潮至盐官海塘,连成南北雪白一线,十分奇特;而在盐官以西11km处的老盐仓,则可欣赏到因受大坝阻挡而形成的回头潮与涌潮相撞的奇景,两潮相撞时惊涛骇浪,十分惊险。  第七节 现代冰川

现代冰川既是一种固体淡水资源,又是一种具备特殊形态特征和地貌景观特征的水体类旅游资源,所以它应当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从根本上看,冰川通常形成于雪线以上的常年积雪区。所谓雪线,是指山岳地区当年的降雪和融雪达到平衡时的高度。而冰川在形成之后,还常常会在重力和压力的作用下沿山坡向雪线以下的地区运动。一、主要类型

根据冰川所处的位置、形状和规模,可将其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种类型。其中,大陆冰川又叫大陆冰盖或极地冰盖,简称冰盖,国际上习惯把面积超过50000 km2的冰川叫作冰盖。目前,世界上只有南极和格陵兰两大冰盖。而山岳冰川是指在中低纬度高山雪线以上形成的冰川。而在另一方面,按照冰川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冰川的物理性质及其周围环境等综合指标,还可把山岳冰川进一步分为海洋性冰川和大陆性冰川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受海洋性湿润气候影响的地区,此类地区水循环速度较快,并且侵蚀地貌发育;后者主要分布在气候干燥的大陆内部,由堆积地貌发育而成。二、我国主要的现代冰川

我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区现代冰川最为发育的国家,北起阿尔泰山、南至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西自帕米尔、东到四川贡嘎山的范围内都有分布,总面积约56500 km2,约占亚洲冰川总面积的40%,储水量达5万亿m3。著名的冰川主要有以下几处:

(一)海螺沟冰川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东南部、贡嘎山东坡,它是亚洲东部海拔最低、离大城市最近、最容易进入的低海拔现代海洋性冰川。整个冰川形成于1600年前,全长14.7km,面积16 km2,最高海拔6750m,最低海拔仅2850m。在纵向上可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梯,由高到低依次是粒雪盆(面积11.5km2)、冰瀑布(宽500~1100m,高1080m)以及冰川舌(长5.7 km,宽400~700m)。其中的冰川舌一直延伸到海拔2850m的森林中,形成了世界低纬度地区罕见的冰川与森林共存的奇景,而在冰川舌表面还有冰洞、冰桥、冰蘑菇、冰面湖等绚丽多姿的冰川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学考察价值。除此以外,在这里还可以观赏到冰川层纹(如弧拱、挠曲、单斜、向斜构造等)、冰川裂隙和裂缝、冰阶梯以及冰川消融景观(如冰漂砾、冰兽、冰窟、冰塔、冰林、冰面河、冰下河、冰“年轮”、城门洞、冰融泉等)等奇景。

(二)天山一号冰川

天山冰川位于距乌鲁木齐市区约100km处的胜利达坂附近,这里不仅是乌鲁木齐河的源头,而且还拥有大大小小77条现代冰川。其中最大的一号冰川位于天格尔峰北坡,长2.4km,平均宽度500m,面积1.85 km2,最大厚度140m,年平均运动速度约5m,底部海拔高度约3740m。整座冰川晶莹蔚蓝,冰面裂隙纵横,金字塔般的角峰、锯齿形的刃脊随处可见。此外,在一号冰川下面海拔3500m左右的地区,还可以看到成层的槽谷、岩坎、岩盆、冰斗及状似绵羊脊背的羊背石等冰蚀景观。

(三)玉龙雪山冰川

玉龙雪山位于云南省丽江县西北部,地理坐标为27°10′~27°40′N、100°10′~100°20′E,是我国纬度最低的一座雪山,也是亚欧大陆距赤道最近的海洋性冰川。整座雪山山体南北长35km,东西宽13km,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m,耸立于群峰之上。其四周共有19条现代冰川环绕其间,恰似条条腾空欲飞的银色巨龙,玉龙雪山因此而得名。与其他同类景区相比,玉龙雪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纬度低。玉龙雪山是亚欧大陆纬度最低的有现代冰川发育的雪山,也是我国纬度最低的雪山。

(2)冰温高。该冰川的冰温在0℃左右,属于温冰川。

(3)类型丰富。这里既有第四纪古冰川的遗迹,又有包括山谷冰川、山麓冰川等类型在内的各种现代冰川,并且冰川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也很发育。

(4)分布集中。所有的现代冰川及古冰川遗迹均集中在玉龙雪山山体及其东麓南北长15~16km,东西宽10~12km,面积约150km2的范围内。

(5)气候宜人。由于雪山所在地区纬度较低,所以一年四季均可开展旅游活动。

(6)交通方便。雪山距丽江机场仅50km,离丽江县城也只有30km,交通十分便利。

(7)周围其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玉龙雪山附近,既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和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又有纳西、藏、彝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第五章 生物类旅游资源

在地球表面,最具有生机的圈层——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的无机环境的总和。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km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约10km的深处,整个厚度约20km,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水圈的大部。目前来看,生物可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类,而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最早可能在距今20亿~25亿年前就已开始出现。它们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海洋到陆地,最终占领海洋、陆地和低层大气的每个角落,进而形成地球的生物圈。在任何一个地理景观或任何一个旅游区中,生物都是最引人注目的要素。换言之,生物(尤其是各类植物)景观与其他各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一起,共同组成了各个旅游景区。除荒漠、冰山和极地以外,任何一个旅游区没有植物景观的装点都是不可思议的。  第一节 概述一、生物类旅游资源的概念

陆地上的名贵花木和珍禽异兽,海洋里珍贵稀奇、形姿多变的生物,不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考察研究价值。随着现代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人类旅游活动观赏利用的对象已不再局限于山水风光,生物中的一部分也已成为人类旅游活动的利用对象。它们以自身独有的美学观赏性吸引着旅游者,并与地理环境中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诸要素一起共同组成自然旅游资源总体系。所以,那些具有旅游观赏和科考价值,能吸引旅游者以及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由此而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动植物称为生物类旅游资源。它是自然旅游资源总体系中最富有特色、最具有生机的类型,并且由于拥有部分人文造景因素,因此比其他自然旅游资源具有更多的旅游功能。二、生物类旅游资源的特征

(一)丰富性

丰富性指生物类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这一特征。地球上任何地方,无论是陆地或海洋,无论是天空或地下,都有生物存在。而且生物的种类及其自然生态系统均多种多样,都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再加上各地区人工创造的各具特色的生物景观,使地球表面广泛存在着丰富多彩的生物类旅游资源。

(二)特色性

特色性指的是生物受地域分异规律控制而形成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生物景观的特点。可以说地球上不存在环境完全相同的两个地区,不同地区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生物是环境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生物。例如,热带的植物叶大、常绿、秋冬不落叶,寒带的植物多为针状叶,秋冬落叶。一般来说,各个地方都存在适应当地环境的生物景观,因此,人们一提到热带,就联想到陆地上茂密的热带雨林,独树成林的大榕树以及大象、孔雀和海洋中的热带观赏鱼;提到两极就会联想到北极的北极熊、南极的企鹅;提到澳大利亚就会联想到袋鼠。这一系列的“联想”都是各地特色生物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象的自然反映。

(三)季节性

季节性是指生物随季节变化而发生的形态和空间位置变换的特点,它能进一步形成季节性旅游景观。以植物为例,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植物开花,春季的茶花、樱花、牡丹花,夏季的荷花,秋季的菊花,冬季的梅花等。并且,不少植物的叶子也会随季节变化而更换色彩。此外,许多动物还会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南北迁徙,这就出现了生物的空间位置随季节变化的现象。

(四)再生性

再生性是指由生物的繁殖功能、可驯化功能和空间移植性所决定,可以由人与自然共同创造出新的生物类旅游资源。生物与无机物不同,它具有繁殖能力,能够使自身世代相传,这一特点决定了其经济利用上的可持续性。而生物的可驯化性和空间位置的可移植性,又决定了人们可以在改变局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将野生动植物驯化、移置、栽培、饲养,进而形成动物园、植物园和农村田野风光等人造生物景观,同时还能作为园林造景、美化城市的衬景。

(五)脆弱性

脆弱性是指生物及自然生态系统在抗干扰能力上较为脆弱的特点。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质,灾害性的环境变迁会使不少生物死亡甚至导致整个物种绝灭,如白垩纪时的环境灾变,使称霸一时的恐龙灭绝。此外,人类过度的干扰破坏也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物种的绝灭,如原始的刀耕火种,在烧去茂密树林之后会使动物失去栖息地而影响其生存,土地也会因为失去植物根系的固着而导致水土流失,这种遭到明显破坏的生态系统必然会逐渐丧失自身的旅游价值。由此可见,生物类旅游资源是极为脆弱的,在开发利用上只宜提倡保护与利用并重的生态旅游。

(六)观赏性

观赏性是指由生物的色彩、形态、发声、习性、运动等特征引起人们美感的特性,这一特性也正是生物成为旅游资源的根本所在。其中,观赏动植物的色彩是最引人注目、最具感染力的。云南的一棵山茶树在开花时被誉为“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边天”,景象十分壮观。此外,北极熊雪一样洁白的皮毛,鸟类清脆婉转的鸣啼声,都能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七)冶情性

在日常生活中,某些动植物往往会因为自身一些特别的性质而被人们赋予特殊的意义。例如,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不畏严寒的精神成为人们不畏逆境的精神支柱,而孔雀和大象则成为傣族人民对美丽和威武追求的象征。相应的,不少动植物因其精神价值而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象征,而国花、国鸟、市花等实际上都寄托着人们某种精神上的追求。  三、生物类旅游资源的价值

(一)观赏价值

生物景观的观赏价值,主要通过生物的色彩、形态、发声、习性、运动等直观地表现出来。例如,植物以其姿容、色相为主的风采美,可供人们游览观赏;不少野生动物以其姿态、色彩、声韵或习性的与众不同,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孔雀色彩的艳丽,鹦鹉、画眉鸣声的婉转,猴子、海豚技艺的奇巧,金鱼、天鹅等姿态的优雅常常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使观赏者流连忘返,其乐无穷。

(二)文化科研价值

某些生物中常常蕴藏着若干备受人们推崇的精神,它能够启迪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这就是生物类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所在。还有些野生动植物的物种或群落,则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对孑遗生物的研究,了解生物的进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变迁的适应过程。

(三)美化、净化环境的价值

植物可以造就使人类得到健身康体、延年益寿的环境空间。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绿色植物是CO2的主要消耗者,也是氧气的天然加工厂。通常1hm2阔叶林1天可消耗1000kgCO2,放出750kgO2。而1hm2草地1天能吸收900kgCO2,释放600kgO2。按每人每日需消耗氧气0.75kg,排出CO20.9kg计算,城市居民每人拥有10m2的树木或25m2的草坪即可把一个人呼出的CO2全部吸收。另外,空气中SO2最高允许浓度是2mg/m3,若超过这一限度会使人发病率增高。据测算,1 hm2柳杉每年可吸收720kg的SO2,1hm2垂柳每月可吸收10kg SO2。植物还可减弱噪声污染,给人类提供一处处具有镇静感和安全感的环境空间。据日本本多氏调查报告,树木可吸收频率很高的噪声,特别是端木、中国鼠李、连翘、喜马拉雅山等效果最好。此外,森林可调节气温,防止风沙。据测定,80%~90%的太阳辐射热可被树冠吸收和反射,再加上树木叶片的蒸腾作用又可消耗一部分热量,这就使得林区温度可以比外界低3~5℃。同时,森林对风沙也有明显的减弱作用。当风沙通过林带时,森林能起到过滤性障碍物的作用。据测定,在林带上风和下风部位,风速减弱的范围,可分别达树高的6倍和35倍。森林还会散发出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物质,如单萜烯、倍半萜烯及双萜烯,它们具有杀菌、消炎、抗癌等作用,还有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功能。并且,单萜烯还能促进支气管和肾脏系统活动的作用,而倍半萜烯具有抑制精神焦躁、调整内脏活动的作用。此外,森林中的负离子含量一般比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树尖可传导地面负电,而林中水露微粒又是阴离子附着的最佳物质。这些负离子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它能够安神、催眠、镇痛、止痒、止汗、增进食欲,并使呼吸、脉搏节律平稳,降低血压,稳定情绪,振奋精神,消除疲劳,进而给人以极大的舒适感,故被人们称为“空气维生素”。总的来看,森林产生的大量阴离子与树叶、树干散发出的大量挥发性杀菌物质相结合,构成了一种高质量的能增进健康的森林治疗环境。近年来有外国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树木的多少与人的癌症发病率呈负相关,树木愈多,癌症患者就越少。

另外,各种昆虫、鸟雀、小动物的鸣叫、嬉戏、觅食、跳跃、展翅、戏水等还能为如画的园林或果园增添了活力和生气,并给人以动态美感。  第二节 植物旅游资源一、森林景观

(一)概述

森林旅游资源有野生、原生森林旅游资源和人工森林旅游资源之分。它通常以浩大繁茂、葱郁苍翠和幽深神秘为特色,可开展探险、探奇、探幽、科学考察、疗养、健康、生态旅游及野生动植物观赏和标本采集等活动。

森林可以提供安静舒适优雅的环境,是人类寻求精神平衡、接触大自然的理想去处。当前,“回归大自然、崇尚大自然”的思潮使森林旅游大行其道。顾名思义,森林旅游就是利用一个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有控制的开放,举办林区所特有的旅游项目,使旅游者能投身于大自然奇异风光和静谧的环境中,尽情享受自然美,从而达到增进身心活力、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目的。作为地区或国家来说,开展森林旅游可以换取大量外汇,增加旅游收入。通过开展森林旅游,可以让游人到森林中去领略森林绿野、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色,有助于他们迅速恢复体力,消除疲劳。因此,森林旅游是一项发展前途很好的旅游形式。目前,被现代人尤其是都市人称为“森林浴”的旅游模式已广泛流行于欧美、日本等地。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各国在森林旅游这一领域也迈开了新的步伐,已经开放和正在建设的森林公园的数量十分可观。

(二)我国主要森林旅游资源

我国的天然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西南的横断山区和藏东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其中,东北林区、西南林区、秦岭及江淮以南林区的森林面积和木材蓄积最大,是我国著名的三大林区。

1.长白山原始森林

长白山原始森林是中国典型的温带生态系统,不仅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且还加入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有“温带生物基因库”和“红松之乡”之称。这里森林茂密,自然景观垂直分带明显:海拔1600m以下为针阔叶混交林,1600~1800m为山地寒温带针叶林,1800~2000m为山岳桦林带,2000m以上为山地苔原带。大面积的针叶林形成了可供人们观赏的原始森林景观,既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又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是一处难得的绿色宝库。

2.张家界森林公园

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著名的武陵源风景区的核心景区。这里不仅有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和峡谷地貌景观,更有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现今世界上的五大科植物此地全有,比整个欧洲所有的植物种类还多1倍以上。据不完全统计,这里共有高等植物3000多种,属国家保护的就有28种,如珙桐、银杏、冷杉、红豆杉等。而且,由于山体较高,这里植被的垂直分带也很明显。这里还栖息了大量的珍稀动物,其中陆生脊椎动物50科116种,属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就达30种之多。由此可见,这里不但是旅游者向往的去处,而且也是开展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

3.西双版纳原始森林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是傣族人民聚居的地方,悠久的民族历史、炎热湿润的气候、茂密的森林、丰富的物产造就了这里热情好客的民族风俗和独特的民族习惯。因为世界与此地区同纬度的地区大部分都是沙漠,因而这块地方被世人称为“绿宝石”。1958年,这里建起自然保护区,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成员。目前,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面积有24万hm2,占整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面积的12.6%。

从地理位置上看,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缘,又受到山地垂直气候的影响,故而生物种群带有明显的交汇性质,拥有从热带到亚热带的许多植被类型。具体地看,西双版纳目前保存着我国面积最大和特征最完整的热带雨林,而在海拔1600m以上的山地还有亚热带的苔藓常绿阔叶林群落。在这块占全国土地面积1/500的土地上,共生长着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约5000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6,云南全省的1/3,其中,在一块足球场大小的区域内就生长着高等植物83科、181属、236种,仅乔木植物就有105种。在保护区内,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中国最高的望天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有14种,国家三级保护的有47种。这些植物中既有古老的孑遗种、西双版纳地区特有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现代栽培植物的近缘种,也有一些珍稀物种。

4.千岛湖森林公园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境内,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4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现拥有448km2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已达82.5%。茂密的森林净化了千岛湖的大气环境,使得空气十分洁净。

千岛湖四周群山连绵,林木繁茂,鸟语花香。区域内共有植物1786种,还盛产茶叶、蚕桑、木材、毛竹等。而湖内有87种淡水鱼,年捕鱼量达4000多吨。总的来看,千岛湖植物种类丰富,气候温和,是鸟的天堂、兽的乐园、生态旅游的胜境。

5.青山湖森林公园

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境内,面积64.5 km2。它距离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200 km,东临杭州西湖仅40 km,南接千岛湖,西达天目山、黄山,并与莫干山相邻,位于我国东南地区风景旅游网络中。公园包括青山湖、西径山、玲珑山、九仙山、宝塔山、钱王陵公园等主要景点,并涵盖了临安市市政府所在地锦城镇。园内共有240余种野生动物,植物种类更是丰富,如远古孑遗裸子植物银杏、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夏腊梅等。整个公园环境优美,四季景观变化无穷,目前正凭借着“青山绿水,精彩文化”吸引着各地的游客。

6.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位于四川省南缘、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境内,方圆120 km2,中心景区44 km2,是国内惟一集山水、溶洞、湖泊、瀑布于一体,兼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最大的“绿竹公园”,是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游览胜地。该景区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01年初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

蜀南竹海可谓是竹的海洋,7万余亩翠竹覆盖了27条峻岭、500多座峰峦。这里一共生长着15属58种竹子,除常见的楠竹、水竹、慈竹外,还有紫竹、罗汉竹、人面竹、鸳鸯竹等珍稀品种。在茫茫的竹海中,还零星地生长着桫椤、兰花、楠木、蕨树等珍稀植物,并且还栖息着竹鼠、竹蛙、箐鸡、琴蛙、竹叶青等竹海特有的动物。除了竹笋以外,林中还产有许多名贵的菌类,如竹荪、猴头菇、灵芝、山塔菌等。据统计,整个竹海所产的中草药不下200种,堪称一个天然的大药园。除此以外,景区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最热的8月平均气温只有27.4℃,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也不过8℃,空气相对湿度常年都在83%以上。总的来看,这里不仅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我国最大的“换肺工厂”,而且还可欣赏到竹根雕、竹簧雕、竹编、竹制家具等品种繁多、技艺精湛的竹工艺品,品尝到竹荪、竹笋、竹海豆花、竹熏腊肉等天然绿色食品,可谓是度假、休闲、疗养的胜地。二、草原景观

(一)概述

草原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由旱生或半旱生的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根据水热条件,草原又可分为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目前看来,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的草原,既是优良的天然牧场,更是旅游的乐土。像在草原上骑马和骑骆驼,观赏大草原的风光,体验牧民的生活,到牧民帐篷中做客,以及参加赛马、骑射等娱乐活动,都是草原旅游的主要内容,它们对久居都市的人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二)我国主要草原旅游资源

我国的草原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主要分布于北方干旱区和青藏高原。从呼伦贝尔到天山山麓,从阴山脚下到青藏高原,辽阔无垠的草原以特有的气派点缀着我国的锦绣河山。我国的草原以温带、暖温带的高山草甸、草原为主,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甘南和川西北等地区。目前,草原面积在1500万hm2以上的省、自治区共有7个,即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这7个省、自治区的草原面积合计达3.1亿hm2,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9%。

具体地看,阴山以北、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草原是中国最典型的温带草原,它由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等6个著名的天然草原构成,其风光之美为历代诗人所称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以及“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等,都是对这片草原的美好形容,所以是理想的草原旅游场所。在这里,游人可以开展草原篝火晚会,观草原日出和草原蜃景,访问蒙古族牧民,骑马、骑骆驼、狩猎、垂钓以及品尝草原风味食品等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而在新疆天山南北坡一定的海拔高度上,则有高山草原呈地带性分布,淳朴的少数民族牧民赶着成群的牛羊到处放牧,山坡上点点的毡房和鲜艳的民族服装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旷古悠然。阵阵牧笛和豪放的牧歌随风飘扬,人与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游人至此,无不为这里迷人的草原风光所陶醉。青藏高原(包括甘南和川西北地区)的高山草原和高寒草甸则又是一个特殊而蕴藏着神秘色彩的世界。这里地形高旷开朗,坦荡无垠。每逢仲夏之际,百花盛开,绿草茸茸,蓝天、白云、草地、雪山以及奔驰着的成群野驴、野牛、藏羚羊、旱獭等珍稀动物,组成雪域高原风光的特有情韵。弯曲的河流如彩带飘舞,点点账房如珍珠镶嵌在绿色的天鹅绒上,乌黑的牦牛,矫健的骏马,雪白的羊群,像彩云般飘移在世界屋脊上,构成一幅无限壮丽的美妙图画,使人眼阔心宽,遐想无限,对身处都市的人最是相宜。

1.锡林郭勒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有最蓝的天、最白的云、最清的风和最绿的草。从地理位置上看,锡林郭勒草原属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地形比较平坦开阔,可利用的优质天然草场面积达18万km2。这里草原类型完整,地上植物达1200多种。因此,每当盛夏时节来临,风光迷人的草原就成为一片绿色的海洋。在那时,高贵的芍药花与美丽的山丹花争奇斗妍,片片白云在无尽的蓝天中飘游,牧人策马,牛羊游动,加上蒙古包缕缕的炊烟与缓缓行驶的勒勒车,定会使溶入大自然的游人顿感心旷神怡,美不胜收,而九曲十八湾的锡林河像是飘落在草原上的洁白哈达,足可令每位游客流连忘返。

2.巴音布鲁克草原

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它地处新疆东、南、西天山的交汇处,天山天格尔峰下、开都河上游,海拔2400m,总面积约10万hm2,是全国第二大草原,也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以及最能体现新疆优美风光和浓郁民族特色的重点景区之一。该草原群山拱抱,地势平坦,河沟纵横,环境幽静,而我国著名的天鹅湖自然保护区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草原的中心地带。每到仲夏季节,这里鲜花盛开,争妍斗奇,遍地都是优质的“酥油草”。由于动植物种类繁多,夏季气候凉爽宜人,现已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慕名前来的中外游客。

3.甘南夏河草原

夏河县地处甘肃省西南部,东北距省会兰州267km,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牧业县之一。境内拥有可利用草场70万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8.3%。其中,分别位于县城西南13.5km的桑科草原、打久滩草原和位于县城以北28km的甘加草原,是牧草优良、交通便利且最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三处草原。那里地形开阔,溪流蜿蜒,每到夏秋季节,一望无际的草原绿草如毯,各色野花争妍斗奇,空气格外清新,而在蓝天白云之下,成群的牛羊似黑白珍珠洒落于绿盘之中,再加上星星点点的藏式账房,呈现出一派如诗如画的藏区牧场风光,故而是观赏草原美景,开展野游度假和体验藏族牧民生活的理想去处。三、古树名木与奇花异卉

各种古树名木和奇花异卉所构成的景观,特点不同,景观效应也各有千秋,再加上它们的种类繁多,而且枝、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和色彩等均不相同,所以有着很高的旅游欣赏价值。

(一)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是指多呈单体存在,以树龄、规模、形姿和所处环境等为特色来吸引游客观赏,使人发思古之幽情、看自然之演变的树木。如珙桐就是古老而又著名的观赏树,被人们称为“活化石”。具体地看,珙桐黄色的球形花序前有尖尖的硬壳,像只鸽子头;两片乳白色的大苞片,仿佛鸽翅;其树干高大笔直,茂密的枝条向上斜生,恰似一个巨大的鸽笼。每当山风吹来,“鸽笼”摇荡,“鸽群”在笼里点头振翅,美妙至极,所以被誉为美丽的“中国鸽子树”。该树大多生长在海拔1200~2500m的山地,在湖北神农架、贵州梵净山、四川峨眉山等处都可以看到零星或小片的天然林。

中国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树名木,或因名人手植,或因故事传说,或因形态别致而闻名于世。例如,黄山的迎客松,树冠扁平,飘逸多姿,针叶短而密,苍劲古雅,其形态和气势别具一格,给人以一种刚毅挺拔之感,被称为“四绝之冠”。陕西黄帝陵的黄帝轩辕手植柏,高达15m,围粗10m,估计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堪称“世界柏树之父”。山东曲阜孔林,古木参天,茂密幽深,据记载,“因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诸异树”,景区内现有古树2万多株,如松、柏、朴、橡、楷、柳、榆、槐、枫、银杏等,树龄在数百年至2000年之间。这块占地30hm2的“至圣林”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古树园。广东新会城郊天马河中央的古榕树,枝叶婆娑,根茎相连,覆盖面积达10000m2,成群的白鹭、灰鹭栖息于此,巴金的《鸟的天堂》就以此为题材,使该千年古榕闻名中外。台湾新竹的一颗红松树,高51m,树围近24m,树龄约4600年,被称为“松山神木”。此外,我国寺庙中的古树名木更是数量繁多,例如,北京戒台寺有五大名松:活动松、九龙松、抱塔松、身再松和卧龙松,而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的隋梅,北京潭柘寺被乾隆皇帝封为“帝王树”的银杏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世界上其他地方也不乏观赏价值较高的古树名木,如孟加拉国有一棵世界最大的榕树,其树冠投影面积竟达27000m2之多,可同时容纳几千人在树阴下乘凉,遂以“独树成林”闻名世界。

(二)奇花异卉

花既能美化环境,给人以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感受,又能寄托民族的理想,充当国家的象征。而奇花异卉与人们日常认识的一般花卉有所不同,它们往往以与众不同的特征,诸如最高、最古老、花最大等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如世界上最大的花是大王花,直径可达1.4m,最重的超过50kg。而有些花卉是珍稀濒危物种,属人类保护的主要对象。因此,它们都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颇受游客的青睐。

中国人民很早就开始用自然植被和奇花异卉装点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这不仅导致我国栽培花卉的历史悠久,而且品种也很多。目前,我国拥有名贵花卉近6000种,约占世界总数的3/4。其中,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兰、菊、水仙、菖蒲被誉为“花草四雅”,玫瑰、蔷薇、月季被誉为“园中三杰”。

我国栽培的梅花,淡雅幽香,为寒冬惟一的观赏名花。它一般为白色或水红色,于早春前开放,不畏严寒,故常被文人墨客作为咏诗作画的题材。我国著名的赏梅胜地有苏州邓尉、无锡梅园、杭州孤山和超山以及武汉东湖梅园等。

兰花按照花期来分,包括春季开花的春兰,夏季开花的蕙兰,秋季开花的剑兰、漳兰以及冬季开花的墨兰、寒兰。兰花终年常绿,花色淡雅,姿态端秀,人称“花中君子”、“天下第一香”。在我国,兰花以台湾省最多,其中兰屿岛上的兰花更是名扬四海。

牡丹是中国的特产和传统名花,又名唐韭、百两金、富贵花。它以花大、形美、色艳、香郁诸特点而名列群花之首,被誉为花中之王,国色天香,并引得无数文人逸士为之陶醉,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洛阳牡丹,更以其花容绚丽而有“甲天下”的美称。

菊花类型多样,品种繁多,花期一般在9-12月,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菊花高洁清雅,秋季百花凋谢时,惟有菊花盛开,傲霜挺立,故而深受文人喜爱,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就是最好之证明。一般说来,9-10月开花的是早菊,11月开花的是秋菊,12月开花的是晚菊。

中国的许多名山大川和旅游胜地都有自己的名花,如峨眉山的高山杜鹃花、兰州安宁的桃花、天津盘山的梨花和杏花,均闻名于世,其中的一些还被开发成各种花节,成为当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四、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产品。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而在另一方面,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便应运而生。

观光农业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德、法、美、日、荷兰等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实践,规模较大的主要有五种:(1)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常见的一种形式。(2)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3)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典型实例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4)森林公园。(5)民俗观光村。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并且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均很显著,具有发展观光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这样一种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我国观光农业在一些大中城市迅速兴起。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96—1997年,已动工和计划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观光农业项目至少有7个。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为农村一景。目前,我国的观光农业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在广东,果园观光旅游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广东已有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10多亿。此外,在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一些大城市的近郊,还出现了引进国外现代化农业设施的农业观光园。这些农业观光园使用电脑自动控制温度、湿度,还能进行自动施肥和无土栽培,目前已成为农业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无锡的大浮观光农业园和珠海农业科技基地。  第三节 动物旅游资源

地球上的动物种类繁多,群系复杂,数量丰富。有些动物不仅具有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而且其本身的体态、色彩和发声等也具有很好的美学观赏价值,所以深受旅游者的喜爱。根据审美角度的差异,动物旅游资源可分为观赏动物、珍稀动物和表演动物三大类。一、观赏动物

观赏动物是指其体态、色彩、姿态、发声等方面的特征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动物。根据观赏动物的主要美学特征,还可将其进一步分为观形动物、观色动物、观态动物和听声动物。

1.观形动物

动物的体形千奇百怪、各具特色,蕴藏着一种气质美。如虎,体形雄伟,颇有山中之王的气度;雄狮,体形高大,毛色壮观,发威时头部之毛发根根竖立,其王者风范一点不亚于虎;四腿修长、头颈高昂的长颈鹿则给人以典雅华贵的感觉;四腿如柱、身躯魁梧的长鼻子大象,虽大却不称王,给人以沉稳之感;尾巴似马非马、角似鹿而非鹿、蹄似牛而非牛、颈似骆驼而非骆驼的“四不像”麋鹿,其体形更是极具观赏价值。

2.观色动物

世界上以斑斓的色彩吸引旅游者的动物比比皆是,有的为纯一的色彩,如北极熊,雪一般的白色绒毛给人以洁白无瑕的感觉,而黑叶猴从头到脚闪亮的黑色毛发如乌金一般。更多的为不同色彩的组合,如黑白条纹排列极具韵律的斑马,圆形褐斑均匀散落在黄色皮毛上的金钱豹,黑背白腹的企鹅以及红色点顶的丹顶鹤等。更为有趣的是海南岛的坡鹿,它背部有一条黑褐色的条带,条带下面点缀着若干平行排列的白斑,肋部和腿上呈土黄色,而腹、胸、腿则呈一片雪白,远远望去色彩斑斓。还有那五彩缤纷的昆虫和鸟类,更是让人陶醉。

3.观态动物

动物的行动也能引起人的美感。猛虎下山之威武、鱼游水中之自由、骏马奔腾之矫健、猿猴攀.之灵巧、像出深林之雄壮、雁过蓝天之整齐、熊猫行走之憨态,以及孔雀开屏之美丽,常令人赞叹不已。猴、熊、狗和海狮等聪明的动物,经过人们的精心训练,还可进行杂技表演,这更是老少皆宜的娱乐项目。

4.听声动物

不少动物发出的悦耳之声也常常能激发人们的听觉美,像“鸟语花香”一词道出了绝大多数鸟类都是大自然“歌唱家”的奥秘。夜莺之鸣声,悠扬婉转、娓娓动听;黄山八音鸟之鸣声,音调尖柔多变,音色清脆悦声,一声鸣叫能发出八个音;善仿人言的鹦鹉更是受人宠爱。除此之外,有的动物还能发出奇特的声音,如澳大利亚的国鸟——笑笑鸟能发出像人一样爽朗洪亮的笑声,云南鸡足山的念佛鸟能发出“弥陀佛”的叫声,峨眉山万年寺的弹琴蛙的叫声则如委婉动听的古琴声。二、珍稀动物

珍稀动物是指野生动物中具有较高价值、现存数量又极为稀少的珍贵稀有动物。而世界珍稀动物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稀少珍贵的动物。这些动物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有的还被视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有的更被视为国宝。

我国幅员辽阔,环境多样,拥有不少珍禽异兽,许多动物都是属于世界性的珍稀动物,如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白鳍豚、白唇鹿、藏羚、朱鹮、野骆驼,长臂猿、丹顶鹤、褐马鸡、亚洲象、扬子鳄、华南虎等,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和白唇鹿被称为我国四大国宝动物。

1.中国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是著名的珍稀孑遗动物。1万多年前它曾遍布我国,但目前遗留下的数量极少,仅分布在四川、甘肃、陕西的个别崇山峻岭中,成为研究生物进化的活化石。一般来说,大熊猫栖息于海拔1400~3500m的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带的山地竹林内,通常以箭竹为主要食物。从外形看,大熊猫身体胖软、头圆颈粗、耳小尾短、四肢粗壮,一对八字形的黑眼圈犹如戴着一副墨镜,非常惹人喜欢。我国把它视为国宝,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世界野生动物协会还把它选为会标。

2.中国独有的猴——金丝猴

金丝猴是灵长类中最漂亮的动物,它圆头长尾、清面蓝鼻、鼻孔朝天,肩背部皮毛光亮如黄金金丝,因此得名。目前,金丝猴仅生活在中国部分海拔1400~3000m的高山密林中。它擅长攀树,动作灵活,聪明过人,在湖北神农架等地还建有专门保护它的自然保护区。

3.最大最珍贵的江河哺乳动物——白鳍豚

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之一,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生哺乳动物。它长2m多,重约100kg,背部呈浅灰蓝色,腹部纯白,善于游水,时速可达80km左右。由于长期生活在浑浊的江水中,它的视听器官已退化,但大脑特别发达,声呐系统极为灵敏,一遇紧急情况,立即潜水躲避。目前,白鳍豚仅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江湖中,数量极为稀少,十分珍贵。

4.世界屋脊之鹿——白唇鹿

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黄河源头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鄂陵湖和扎陵湖地区,生长着一种世界珍稀的鹿,因其鼻端两侧和下唇为纯白色而被称为白唇鹿。白唇鹿特别温驯,你若喂它草,它会亲昵地闻闻你的手,任你抚摩拍照,因此深受小朋友喜欢。1972年,一对白唇鹿曾作为和平使者,由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少年儿童赠予斯里兰卡小朋友。三、表演动物

除了具有自身的习性以外,在人工驯养的条件下,某些动物还能模仿人的动作或在人的指挥下做出某些技艺表演,如大象、羊、狗、猴、海豚、大熊猫等都能做出可爱又可笑的模拟动作,而有的鸟类也可模仿其他声音进行表演,像画眉、鹦鹉、百灵等都是学舌的高手。与之相应的,海族馆和马戏团里的各种动物表演,也就成为人们乐于观赏的内容。所有这些无疑对游人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改造和控制大自然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在人类同大自然斗争取得胜利的同时,大自然也在进行着报复。当前,整个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已不仅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也威胁到其他生物。17~19世纪,平均每年有一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20世纪前期和中期,平均每天灭绝一个物种,而到20世纪末,则大约平均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目前,全球约1/10的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假若此种情况继续下去,必将导致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不仅动植物会受到威胁,人类也将面临巨大的灾难。鉴于这种情况,环境保护已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从根本上看,要想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保护好宝贵的动植物资源,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从具体内涵上看,自然保护包括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两个方面。相应地,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各种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及环境,拯救珍稀的特有的濒临灭绝的物种群落,保护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的专门进行保护和管理的特殊地域的总称。它包括了生态系统的代表地域、特有生物群落和珍稀动植物的分布地域、自然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地质剖面、水源涵养区、传统土地利用方式改造成的稳定的景观范例,以及受人为影响或退化的生态系统转变而来的天然生态系统范例等不同类型。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在于保护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代表,如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和迁徙的停歇地,优美的天然风景区以及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石产地、特殊地貌、冰川遗迹、岩溶、瀑布、温泉、火山口和陨石所在地等。实际上,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二、自然保护区与旅游的关系

自然保护区是以典型的生态环境、著名的自然景观地域、原始珍稀的动植物,拥有特殊意义的天然地质剖面与遗迹、奇特的地貌景观以及罕见的自然历史遗产而著称于世的,它具有优美、奇特、珍稀等特点和重大的保护价值与科学观赏价值。在回归自然、追求“生态意趣”成为人们的向往,生态旅游逐渐成为国际旅游市场热点的今天,世界各国均把自然保护区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加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各国纷纷在严格保护自然资源、自然历史遗产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观光游览、科学考察、度假避暑、森林探险、登山滑雪、狩猎等各种专项旅游活动。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和特殊的吸引开展一定的旅游活动,是发挥自然保护区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目的在于保护珍稀物种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其次才是开展旅游,所以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一般会在保护区内划分出绝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游览区等几部分。一般来说,绝对保护区,除经特别批准的人员(主要是科研工作者)外,任何人都不得进入;一般保护区,必须严格限制游人的数量,游人只能在规定的路线上活动,并且不得进行任何有碍保护的活动;游览区的要求则相对宽松,但也应特别注意防火,同时禁止采伐。三、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我国自然保护区遍布全国,地跨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五大地带,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自然保护区网。这些自然保护区不仅起到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旅游者提供了更丰富的观赏对象。

(一)按级别划分

1.世界级自然保护区

世界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具有国际性研究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如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现有长白山、卧龙、鼎湖山、武夷山、梵净山、丰林、天目山、南麂列岛、白水江等20多处)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包括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海南东寨港、青海湖鸟岛和米埔等7个)的自然保护区,它们都是闻名世界的中国最著名的自然保护区。

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受法律保护、由国家直接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它包括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如扬子鳄自然保护区、江西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海南大洲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等)、国家森林公园(如湖南张家界森林公园、陕西楼观台森林公园、浙江天童森林公园、浙江千岛湖森林公园、广东沙头角森林公园、山东泰山森林公园、山东威海森林公园等)以及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泰山风景名胜区等)等类型。

3.省、地、县级自然保护区

省、地(市)、县(市)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很多,并且各具特色。如陕西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以保护濒危珍禽朱鹮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又如湖南东安舜皇山自然保护区,有国家保护珍稀植物13种,野生动物99种。

(二)按目的划分

1.综合型自然保护区

这类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完美的综合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如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热带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为主,内蒙古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为主。

2.生物型自然保护区

这类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植物、珍贵动物资源为主的,如黑龙江的扎龙、吉林的向海和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均以保护丹顶鹤为主,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为主,黑龙江丰林及凉水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红松树林为主。

3.自然风景型自然保护区

这类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同时还可以开展游览休闲活动,主要有湖南武陵源、江西庐山、四川九寨沟等。

4.自然历史遗迹型自然保护区

这类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特殊的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为主的,主要有黑龙江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保护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遗迹和自然风景)、湖南新宁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丹霞地貌)、天津蓟县自然保护区等。第六章 气象、气候、宇宙类旅游资源

人类居住的地球周围,聚集着一层厚厚的大气,通常称之为大气圈。其下界是水体和陆地的表面,而上界面不甚明显,一般认为在2000~3000km的高空,大气的密度已与星际空间的密度非常接近,可以算作大气圈的上界。大气圈的最下部为对流层,与地表和人类联系密切,受地表影响也最大。由于地球表面各处受太阳辐射、X射线和紫外线的影响不同,造成大气温度、密度、压力等的差异,进而形成了上升、下降的对流和大气环流,最终引起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气象现象与气候过程。这些现象与过程本身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巧妙结合就形成了气象、气候类旅游资源。而在大气圈之上,则属于宇宙太空的范畴。太空、天体、各类天文景象则构成了宇宙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 气象、气候与旅游  一、气象、气候的基本概念与区别

气象、天气和气候是与人类生活、生产最为密切的自然现象之一,但人们对它们各自的含义尚不十分清楚,有时在一些报刊、广播、电视节目以及互联网中还可以看到、听到诸如“由于气候情况恶劣,某某工作延迟”等错误的表达。从本质上看,气象、天气、气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气象是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统称。在大气圈中,由于受太阳辐射、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如云海、雾凇、佛光等。

天气是指某一瞬间或某一较短时段内所观测到的各个气象要素综合后的大气状态和物理现象。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阴、晴、冷、暖、干、湿等天气状况,都是温度、气压、湿度、风力、云量、降水等各个气象要素综合的结果。

气候是经过多年观察和资料积累而得出的一定地区常年天气状况的综合,即该地常年天气的一般状况,时间通常为30年及以上。我国的海南长夏无冬,黑龙江长冬无夏,昆明四季如春,而华北、华东地区四季分明等说的都是气候特点。气候因空间尺度的不同还可分为大气候、中气候与小气候,它通常与其他景物要素相配合,共同形成某一地区的整体景观特征。二、气象、气候对旅游的影响

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往往追求最美好、最舒适的环境,最赏心悦目的奇特景观以及尽心尽致的娱乐和活动,这一切都离不开气象和气候。气象和气候既是一种自然旅游资源,又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它们不仅能直接造景、育景,而且还会影响地貌、水文、生物等要素以及各种人文旅游资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影响旅游流的时空分布

旅游流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虽然与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便捷情况、居民收入水平和空闲时间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但气象气候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内气象气候的明显差异,致使气象气候出现地域差异和季节性变化,形成自然旅游资源的游览观光内容和旅游活动项目的地域性与季节性变化,最终导致旅游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别。

(二)影响景区旅游功能的发挥

相当一部分景区旅游功能的发挥,与气象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气象气候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游客的观赏效果和舒适度,特别是会对特定目的的游览观赏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游客的满足度。如观日出、日落景,在晴天无云无雾的情况下效果最好。又如云雾景、雨景、冰雪景、蜃景、雾凇景等,只有达到最佳的展现状态,游客才会获得最大的满足感,景区旅游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影响景观季相变化和景观空间结构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貌类型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气候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甚至同一地区、同一季节在不同年度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气象气候景观出现了季相变化和地区差异。与之相应地,整个地区的景观也会出现季相变化,并且景观的空间结构也将发生改变。

(四)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布局、功能和旅游项目的性质

气象气候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适应旅游者的这种心态,旅游目的地的布局也应与之相适应。如避暑、避寒休闲娱乐区和气象气候旅游资源观赏景区的选建,必须充分考虑气象气候条件,以健身、疗养、观景为主要功能的景区的选建,也应该十分注意气象气候条件。另外,旅行社在组织对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旅游时,应切实掌握各地气象气候条件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调整旅游项目和内容。三、气象、气候类旅游资源的特点

气象、气候类旅游资源是在特定的区域和时间内才会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它一般很少单独构景,通常需与其他构景因素相结合,进而形成自然风景综合体。它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多变性和速变性

气象因素是多变和速变的。风云雷电、阴晴雨雪往往瞬息万变,“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就是其真实的写照。而它所形成的景观也是稍纵即逝,所以游客必须把握最佳时机,才能捕捉到观赏的目标,如佛光、海市蜃楼等。

(二)广域性和差异性

由于气象因素有一定的覆盖面,所以具有广域性的特点。如在冷气团来临时,在其控制范围之内,出现的天气现象较一致:刮风、冰冻、降雪等;而在热气团来临时,则普遍出现与热有关的景象:高温、雷雨等。此外,不同地区由于受不同气象要素的影响,其景象也具有差异性,这就促使人们冬天去寻找避寒场所,夏日去寻找避暑胜地。这一特性给世人提供了选择风景的可能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客流的方向。

(三)背景性和借景性

气象景观虽然有时也可直接观赏,但毕竟不像山水花草那样具体实在,故气象景观常作为其他风景的背景和借景,以自然风景综合体的形式出现,供人观赏,如林海雪原、平湖秋月、潇湘夜雨等。

(四)规律性和导向性

各种气象因素的变化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使大自然呈现出明显的季相变化,也导致旅游活动具有淡季和旺季的变化。而导向性是由气候的差异性造成的:夏季,炎热地区的人们通常往北方凉爽地区流动;冬季,寒冷地区的人们则常常向温暖和阳光充足的地方流动。

(五)立体性和层次性

随着地理纬度、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变化,气象要素还会出现水平方向上的层次性变化和垂直方向上的立体性变化。具体地看,从低纬到高纬、从沿海到内陆,气象景观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差异,这就是层次性。而在低纬的高山地区,气象景观还会呈现出明显的立体性变化:从山脚到山顶,四季共存,三带并列;在一座山上可以欣赏到四时景色,领略到各带风光。  第二节 气象旅游资源

各个气象要素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千变万化的各类气象景观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内的其他旅游景观结合后,再加上人文旅游资源的点缀,就构成了一幅幅仙景幻影般的气象旅游资源。总的来说,气象旅游资源通常可分为两类:(1)光现象,如日出、日落、佛光、蜃景、虹、极光等;(2)水的相态变化,如云、雾、雨、雾凇、雨凇、雪景等。一、云、雾、雨景

云、雾、雨所构成的气象景观是温暖湿润地区或温湿季节经常出现的一种美景。薄云、淡雾、细雨好似奇妙的轻纱,赋予大自然一种朦胧美,而变化莫测的流云飞雾,气势磅礴,是云雾赋予大自然的另一种景观。“山无云不秀,无雾不媚”充分说明云雾在成景中的点睛作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云雾景,如黄山四奇的云海,泰山的云海玉盘,大理苍山的玉带云、望夫云,武陵源天子山、江西庐山的云瀑布,“草堂烟雾”(关中八景之一)以及“双峰插云”(西湖十景之一)等。而对于雨景来说,则完全是另一种韵味:每当细雨蒙蒙之时,山石树木、小桥流水若隐若现,别具一番朦胧美和意境美;而那雨滴声声,雨打残荷,更增添了一份宁静和韵律美。我国的雨景主要有江南烟雨、巴山夜雨以及清明时节雨纷纷等。

具体地看,高空中出现的大气中水气的凝结现象称为云。组成云的最小颗粒称为云滴,它的直径一般只有0.01~0.02mm。自然界的云形状千差万别,有聚有散,变幻无穷。不同的云反映不同的天气系统,预示不同的天气变化。根据空气上升运动的原因和规模,可以把云分为积状云、层状云和波状云等。我国黄山等地的云海就是一种波状云中的层积云,它通常发生在午夜或早晨。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个时间山地中多形成稳定的逆温层,逆温层上下空气密度和气流速度都有较大差异,故而容易产生气流波动,形成云海。

雾是在低层大气中发生的水汽凝结现象,它是由低空中极细小的水滴和冰晶组成的。它的形成与云一样,必须使空气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然后使水气冷却凝结。例如,在浙江建德的新安江中,由于新安江水电站大坝流出的水的温度常年保持在14℃左右,所以在夏季容易在江面上凝结成雾,进而形成江上雾出雾消、变幻无穷的景象,号称新安江水的三绝之一。而人们常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云雾有关。

雨景一般以细雨或毛毛雨为特色,它是指从层积云和层云中降落下来的由大量小雨滴组成的降水,其降水强度不超过0.25mm/h。雨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贵在与山水、植被、古建筑等其他旅游资源的组合。烟雨中游漓江或杭州九溪十八涧,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烟雨迷离、景物朦胧、时隐时现、浓淡适宜的一幅幅富有诗意的山水画,那些含而不露、时有时无的景象能给人留下更多的回味与思索。二、雾凇与雨凇

雾凇又名树挂,是在寒冷的天气里形成于树枝、电线等物体上的白色而松软的水滴凝结物。它通常是不透明的白色粒状和晶状物,形态不一,千姿百态。雾凇分为粒状和晶状两种:粒状雾凇结构紧密,往往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块;而晶状雾凇结构比较松散,大多呈较大的片状。粒状雾凇一般出现在气温约-2~-7℃、有雾且风速相当大的天气里。它是由于风的作用,将过冷却的雾滴吹到物体表面后冻结而成的,所以其形态呈球状,直径约为0.02~0.03mm。由于雾滴与物体接触的时候冻结得很快,所以能保留了雾滴原来的形状。晶状雾凇是一种结晶冻结现象,它的结晶形状和霜的结晶形状相似,一般形成在气温为-15℃的严寒且有雾(或空气呈过饱和)、微风的日子里。它既可以由空气中过饱和水气在物体表面直接凝华生成,也可以由雾滴蒸发的水气形成。因为冰面的饱和水气压小于同温度的过冷水面的饱和水气压,因此,在出现过冷却雾的时候,更有利于晶状雾凇的形成。

我国雾凇多分布在南方的高山及北方地区,如吉林、峨眉山、五台山等,其中以吉林的雾凇最为有名,它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长江三峡并称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吉林雾凇属于晶状雾凇,通常出现于每年的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三、四月,每年可出现六七十次。吉林雾凇之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而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雨凇俗称冰凌或冻雨,是由过冷却的雨滴降落到低于0℃的物体表面冻结后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冰层,根据它们的形态可分为梳状雨凇、椭圆状雨凇、匣状雨淞和波状雨凇等类型。雨凇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在近地面大气中出现温度向上逆增的现象。并且,当雨凇的密度较小时往往形成浑浊无光泽的冰层,密度大时则为透明的冰层,目前主要出现在峨眉山、衡山和庐山等山地。三、冰雪

雪是指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水。当温度在冰点或冰点以下(〈0℃)时,空气中的水气往往会直接凝华,进而形成冰晶。冰晶不断从空气中吸收水汽,逐渐形成大冰晶。大冰晶在大气中下降时,又不断同云滴碰撞合并,形成更大的冰粒。冰粒如在较暖气层中融化,就以雨的形式下降;如来不及融化,则以雪、冰雹等形式下降。因为冰晶的分子是以六角形为基础的,故雪花的基本形状也呈六角形。此外,在北方严寒季节,江、湖等水面终日结冰不化,构成了“冰天雪地”的特色景观。东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冰雪世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美景让人叹为观止。目前来看,东北地区的冰雪资源为滑冰、滑雪、冰橇、冰帆、冰雕等具有北方特色的游乐和工艺美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其中,哈尔滨的冰灯冰雕在世界享有盛名,每到隆冬季节都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成为我国冬季旅游的热点地区。四、日出、日落、月色

观赏日出、日落美景是旅游活动中极为诱人的一项内容。日出、日落与朝霞、晚霞常常相伴而生,没有彩霞的映衬,日出和日落便显得平淡无奇。归根结底地看,旭日和夕阳之所以诱人,主要是由于当太阳在地平线上升或落下时,那种五彩缤纷的色调图案和瞬息万变、飘忽不定的神态风韵,常常能使游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从而产生愉悦和美感。与之相应的,日出和日落便成为我国众多旅游景点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金台夕照”为燕京古八景之一,“旭日东升”为泰山四大奇观之一。此外,九华山十景中的“天台晓日”、天台山八景中的“寒岩夕照”、西湖十景中的“雷峰夕照”、济南八景中的“汇波晚照”、崂山十二景中的“巨峰旭照”、东洞庭湖十景中的“寒山落照”以及台湾八景中的“平安夕照”等,都是我国十分著名的日出、日落美景。

观赏日出日落必须选择特定的时间和季节,并且,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日出的形与色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秋季的泰山,常常是晴空万里,秋高气爽,能见度极佳,是观赏日出的好时节,而黎明前的玉皇顶观日亭则是观日出的最佳地点。山东半岛东端成山角是中国内地伸向海洋的最远点,在那里观海上日出也别有一番情趣。而在黄山,云海常铺,薄雾犹如屏幕,适量的水气和尘埃往往能使阳光散射成多种色彩,进而映衬出遥远天穹中日出的景致。当红日从云海中跃出时,金光万道,光彩夺目。

当日落西山时,地平线附近的红光照射云层,使群峰与烟云披上多彩的霞光,进而形成霞海奇观。在大多数情况下,日落总是与悲悯情怀、离别依依的情感相联系的,像唐代诗人马戴在《落日怅望》中发出的“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的感叹,唐代大诗人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送别情怀,唐代李商隐在《登乐游原》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咏唱,以及“夕阳下山”、“晚霞半日归”等描写,既令人感到凄凉和孤独,但又是客观存在的景象。

皎洁的月光,能使周围环境分外幽静肃穆,令人思绪万千。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中,对月亮的描写不胜枚举。无论是中秋圆月,还是弯弯残月,文人雅士都赋予它生命,表达一种意境,抒发一种情怀。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说明诗人对月光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十五月亮十六圆,月到中秋分外明,八月十五左右是中国人民赏月的传统日子,赏月景点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北京“卢沟晓月”、上海豫园“登楼得月”等都颇负盛名;而“月光竹影”、“月照松林”等景点又显得异常清幽明净,漫步其间,令人陶醉。五、蜃景

在平静无风的海面上,有时会突然耸立起高大的楼房和雄伟的城廓。它们栩栩如生,就像近在咫尺。这种大自然的幻景称为海市蜃楼,即蜃景。究其成因,它只是大气的折射现象而已。具体地说,它是由于空气密度在空中出现了较大变化,当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时发生折射和全反射,导致远处地面景物出现在空中或地面的现象。它常见于海湾、沙漠、山岳顶部以及江河湖泊的上空,并且可以根据具体的空间位置和时间变化分为三种:

(一)上现蜃景

幻景位于实际景物上方的蜃景称为上现蜃景,其景象犹如空中楼阁。海边多形成这种蜃景。夏天,在平静无风的海面上,向远方望去,有时能看到山峰、船舶、楼台、亭阁、集市、庙宇等出现在远方的空中。古人不明白产生这种景象的原因,对它作了不科学的解释,即说它是海中蛟龙(即蜃)吐出的气结成的,因而叫做“海市蜃楼”。出现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是夏天海面上的下层空气温度比上层低,密度比上层大,折射率也比上层大。如果把海面上的空气看作是由折射率不同的许多水平气层组成的,那远处的山峰、船舶、楼房、人等发出的光线射向空中时,由于不断被折射,越来越偏离法线方向,以致发生全反射,光线被反射回地面。当人们逆着光线看去,就会看到远方的景物悬在空中。山东蓬莱海滨是我国上现蜃景出现最多的地方。

(二)下现蜃景

沙漠地区多出现下现蜃景。当太阳照到沙地上,接近沙面的热空气层比上层空气的密度小,折射率也小,这使得从远处物体射向地面的光线,进入折射率较小的热空气层时被不断折射,入射角逐渐增大,最终发生全反射。当人们逆着反射光线看去,就会看到远处物体的倒景,仿佛是从水面反射出来的一样。沙漠里的行人常被这种景象所迷惑,以为前方有水源而奔向前去,但总是可望而不可及。在炎热夏天的柏油马路上,有时也能看到类似现象。

(三)侧现蜃景

当大气密度在水平方向上存在差异时,幻景就会出现在实际景物的侧面。瑞士日内瓦湖中的侧现蜃景举世闻名,每当日出后的清晨,湖面风平浪静,有时不仅可以看到来往船只,还可看到它们的幻景,以至于幻景和船只成双成对地出现在水面。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湖的南面受丛山包围而北面开阔,当日出后湖的南面由于处于丛山阴影之中,气温上升缓慢,而湖的北面受日晒使气温上升较快,因此湖南面的大气密度远比北面大。当大气密度水平差异很大时,光线就会出现反常折射。此时,只要投射到湖面上船只的光线角度合适,就会出现侧现蜃景。六、佛光

佛光又称宝光,是山岳峰巅出现的一种特殊自然现象。它实际上是云雾中的小水滴对光线的折射和衍射作用造成的一种光学现象。具体地说,当阳光、云层、人三者同处倾斜45度左右的一条直线上,且人位于云层和阳光之间,背光而立,而阳光从观察者背后照射过来至浩荡无际的云海上面时,深层云层就会把阳光反射回来,经浅层云层中的云滴或雾粒的衍射分化,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进而出现“光环随人动,人影在环中”的奇妙景象。佛光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一是山顶晴朗无风,二是云海顶面平荡,三是太阳光斜射。因此,只有在极少数具备了以上条件的地方才可欣赏到佛光。

目前来看,佛光主要分布在峨眉山、泰山、黄山、庐山、张家界、五台山、九华山等地,泰山一年中可看到七八次,而峨眉山金顶每年可出现七八十次。这主要是因为峨眉山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各项条件具备。据当地气象数据证实,每年11月至来年3月大气层结构最为稳定,而阳光斜射出现在日出后至10时之间或午后2时至日落之前,再加上金顶东侧舍身崖处出现佛光的条件最好,所以最好是在冬季晴朗天气的下午去观赏。七、虹霓

虹霓是光线以一定角度照在天空中的小水滴上所发生的折射、分光、内反射、再折射等造成的大气光学现象。当光线照射到水滴后,在水滴内会发生折射,并且各种颜色的光线都会发生偏离,其中紫色光的折射程度最大,红色光最小,其他各色光则介于两者之间。折射光线经水滴的后缘反射后,再经过水滴和大气折射到我们的眼里。由于空气中悬浮的水滴很多,所以当同一弧线上的水滴所折射出的不同颜色的光线角度相同时,我们就看到了内紫外红的彩色光带,即彩虹。虹由外圈至内圈依次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并且一般出现在与太阳相对的方向。而霓是虹的再反射现象,其彩带的排列顺序和虹正好相反,红内紫外。一般来说,这两种现象在下午和傍晚时分常见,而在夏天雨后以及一些瀑布附近也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八、极光

极光是指高纬度地区高空出现的一种辉煌瑰丽的彩色光像,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等。它明亮时多为黄绿色,微弱时一般为白色,有时带红色、蓝色、灰紫色,或兼而有之。从成因上看,极光是由于太阳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使高层空气分子或原子激发而产生的发光现象。并且,它与太阳活动(如太阳黑子)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太阳活动越剧烈,极光的出现频率就越高。而从分布上看,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南北两极地区的极光最为典型,分别形成“北极光”和“南极光”。此外,极光的不同颜色是由于空气中的氢、氧、氮、氦、氖、氩等气体在带电粒子流的作用下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如氖气发出红光,氩气发出蓝光。目前来看,北极光主要分布在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北部、冰岛南部、挪威北部、新地岛南部和新西伯利亚群岛南部这一环状地带,而我国黑龙江的漠河地区、新疆的阿尔泰地区有时也能看到极光。九、“日月并升”奇观“日月并升”又叫“日月合朔”、“日月合璧”,其景霞光缥缈、扑朔迷离、奇丽无比,乃自然界中一大奇观,历来为海内外游人所向往。我国观赏“日月并升”的最佳地点是杭州湾北岸海盐南北湖畔的鹰窠顶。此外,浙北和苏南太湖东侧的一些地方也能看到此奇景。“日月并升”奇观短则5分钟,长则半小时,一般为15分钟。由于游客观赏“日月并升”奇观的时间以及当时的环境条件都有一定的差异,因而不同游客的描述也略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1)当太阳跃出海平面时,月亮随即跳出,并入日心。

(2)旭日升出海面不久,有3个灰暗色的月亮围绕着太阳跳个不停,太阳被月亮遮住的部分光色暗淡,未被遮住的部分呈月牙状,闪烁着金黄色的光彩。

(3)太阳和月亮重叠为一体,同出东海,太阳外围呈现出血牙红或青蓝色的光环。

(4)太阳在下,月亮在上,像一个小伙子追姑娘一样紧追不舍地跃上海面,成为一幅美丽的太阳托月图。

上述现象与日食相像,但又不是日食。日食可以在许多地方观察到,不会仅限于鹰窠顶等不多的几处。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太阳光线的折射造成的,那么为什么这种折射只发生在有限地带和农历十月初的短短几天之中呢?迄今为止人们对“日月并升”这一奇景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第三节 气候旅游资源一、概述

所谓气候旅游资源,是指具有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和特殊的心理需求功能的气候条件。其中,满足人们正常生理需求的气候条件是指人们无需借助任何消寒、避暑的装备和设施,就能保证一切生理过程和活动正常进行的气候条件,即人们俗称的“宜人的气候”。具不具备“宜人的气候”条件及其条件持续时间的长短,是那些无其他特色旅游资源的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先决条件,也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旅游季节长短的决定条件。

受影响气候形成与分布的诸多因子的制约,宜人的气候的空间分布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在水平地带结构中,宜人的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上的湿润与半湿润气候区内,尤以海滨、岛屿地区为最佳。而在山区垂直地带结构中,宜人的气候分布的上下限因地而异,特别是上限主要决定于气温、气压的垂直变化状态。我国幅员辽阔,地处北半球的中低纬度,而海岸线自西南向东北绵延1.8万km。因此,以大兴安岭、燕山、太行山、秦岭、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线为界,东半部的半湿润、湿润气候区,是我国水平地带上宜人的气候的集中分布区。此外,由于这里同时也是我国中低山地的主要分布区,故而也是我国垂直地带上宜人的气候的集中分布区。

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和微气候有时也有独特之处,如溶洞,不仅观赏价值极高,而且多数具有基本恒温、湿度较大的微气候特点,某些洞穴内的空气中还富含微量元素,宜于开展疗养及保健旅游。二、气候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避暑型旅游地

世界避暑型旅游地可分为三种类型:(1)高山、高原型:由于气候的垂直变化规律,许多高山和高原遂成为避暑胜地,如我国的避暑胜地庐山比附近的九江高1500m,平均气温低5.6℃。(2)海滨型:受海洋的影响,海滨地区的夏季气温比内陆低,如大连、青岛、北戴河、厦门等旅游城市。(3)高纬度型:由于气温会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许多避暑胜地都位于中高纬度,如挪威的哈默菲斯特,位于北纬74°41′,面向巴伦支海,夏季气候宜人,是欧洲的避暑胜地之一。

(二)避寒型旅游地

避寒型旅游地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海洋性气候区,如我国海南省三亚市的亚龙湾。三亚是我国最南端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5.4℃,长夏无冬,艳阳普照。当然,也可利用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进行旅游,如在北半球的冬天到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去进行避寒旅游。

(三)阳光充足型旅游地

阳光是重要的气候旅游资源。西班牙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发挥了得天独厚的海岸带和气候资源的优势。具体地看,西班牙属地中海式气候,多晴日,阳光充足,湿度小,再加上海岸线长达3144km,海滨沙细柔软,海水湛蓝,所以特别适宜于开展阳光浴和海水浴。  第四节 宇宙类旅游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旅游的兴趣与范围已经从地球逐渐扩展到了宇宙。宇宙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直接观测的对象,将来还可成为人类的旅游目的地。总的来看,宇宙类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太空遨游

宁静的夜晚,当我们漫步户外的时候,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夜空。灰蓝色的天幕上点缀着无数银花碎玉般的星星。星空,宽广而又深邃,庄严而又绚丽,静谧而又喧闹,美丽而又神秘,令人陶醉,令人神往。仰望星空,常常会引起我们无尽的遐想。

现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类生存的地球只是太阳系的普通一员,而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普通的恒星系,而相对于整个宇宙而言,银河系又显得很渺小。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活动的范围已从地球走向宇宙,并登上了月球。目前,人类正在为登上金星而努力。宇宙茫茫,无边无际,目前初步认为它的半径为100亿光年,但在100亿光年以外还可能有数不清的星系和星系团。

近40年来,人类对宇宙的观察、探索和研究不断深入,不仅通过巨大的光学望远镜观察看得见的天体,还通过射电望远镜观察看不见的天体。借助航天技术,人们还把望远镜“搬”到太空,“钻”出地球大气层,更准确地观测各种宇宙现象。迄今为止,人类已登上了月球,而发射的航天器“访问”了除冥王星以外的太阳系其他七大行星。不仅如此,人类还向太阳系以外发射了探测器,去探索宇宙更深处的奥秘。二、天文现象观测

人类早在5000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天文观测和记录。也正是因为人们对天文观测和天文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也使得天文现象观测成为一种旅游资源,如我国古老的北京观象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等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另外,对日环食、日全食、金星、哈雷彗星等的观测,也能吸引大量的游客。

(一)日食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如果日、月、地三者恰好或几乎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就会被月球遮掉一部分或者全部遮掉,这时人们就看到了日食。显然,日食只能发生在朔日,即农历初一,但并不是每个朔日都会发生日食,这是因为在朔日的时候,虽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日、月、地三者却不一定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是由白道面和黄道面两个轨道面不互相重合而造成的。所以,只有当朔日月球正好位于两个轨道面的交点附近时才会有日食。日食有3种类型: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日全食时,整个太阳都被挡住;日偏食是太阳的一部分被挡住;日环食则是月球只挡住太阳的中心部分,而周围还有一圈明亮的光环。

由于月球是自西向东绕地球转动的,所以日食总是从日轮的西边缘向东边缘发展。此外,在地面上看到日食的时间也是不同的,西部往往比东部先看到。而且,由于月影呈圆锥形,因此地面上只有少数地区才能看到日全食,而在广阔的半影地区只能看到日偏食。

(二)月食

月食的成因和日食类似,主要是当月球转到太阳的另一侧,日、地、月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的本影就会落到月球上,使整个月面或部分月面照不到太阳光,这就形成了月食。显然,月食发生在望日,且只有望日时月球正好位于白道面和黄道面的交点附近才会发生。月食只有全食和偏食,其中月球钻进地球的本影就会发生月全食,而当月球从地球本影的边缘掠过时,由于只有一部分进入本影,所以就形成了月偏食。此外,由于月球是自西向东运动,因此月食总是从月轮的东边缘开始。

(三)彗星

彗星其实是一个由石块、尘埃、甲烷、氨等物质组成的冰块,外表酷似一个深黑色的马铃薯。从体积上看,它与地球上的小山差不多,如果在上面作“环星旅行”,大约半天就走完了。这样的小个子,远离太阳时在地球上是无法辨认的。但当这个“脏雪球”飞向太阳时,由于太阳光的加热作用,使彗星表面的冰升华成气体,就会与尘埃粒子一起围绕彗核形成云雾状的彗发,它们合称彗头。由于彗头又能使阳光发生散射,所以就能进一步形成星云般长长的彗尾。彗尾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细而长,有的短而粗,有的呈扁形,有的呈针状。细长彗尾主要是由电离后产生的离子、气体分子组成,所以叫做离子彗尾,一般呈蓝色;短粗而弯曲的彗尾主要是由尘埃粒子组成,所以叫尘埃彗尾,一般呈黄褐色;有的彗星两种彗尾兼而有之。据记载,1744年3月出现的塞索大彗星竟有6条彗尾,像孔雀开屏一样美丽。

(四)流星雨

在晴朗的夜空,我们经常会看到飞流而过的闪光,人们称之为流星。流星现象通常都发生在离地面80~120km的高空,并且在夜晚容易看见。就一日而言,后半夜的流星要比前半夜多。有时候夜空中的流星很多,就像天女散花一样,从一个方向不断射出,构成一幅壮观绚丽的景象,通常称之为流星雨。从成因上看,流星雨就是地球遇到了一大群宇宙尘粒。流星雨从哪个星座的方向射出,就以哪个星座来命名。“狮子座流星雨”是1998年的热门天象话题:众目睽睽之下,“狮子”并没有怒吼,天空也不曾“火树银花”,因为流星雨提前了!在1998年11月17日北京时间中午12点30分,“狮子座流星雨”到达顶峰,最佳观测点在西方。并且,流星雨也易地了,美国设在大西洋加那利群岛的拉帕尔马天文站,在这一时间观测到2000颗流星同时划过天空。三、陨石

陨石是降落到地球表面的小块尚未烧尽的流星体的残片,是来自地球之外的“客人”。根据陨石本身所含的化学成分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铁陨石,也叫陨铁,它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镍;(2)石铁陨石,也叫陨铁石,这类陨石较少,其中铁镍与硅酸盐大致各占一半;(3)石陨石,也叫陨石,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这种陨石的数量最多。陨石是太阳系中最古老、最原始的天体物质,它的年龄与地球相当,约46亿年,而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岩石也只有39亿年,因此陨石是研究地球形成以及生命起源不可多得的活标本。1983年,科学家在落入我国陕西境内的陨石中发现了有机物,当时曾引起世界天文界的关注,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地球之外也存在着生命的痕迹,而且还昭示着地球生命起源的另一种可能:陨石把生命有机物从太空带来,这些生命的“种子”在地球上获得适宜的环境而得以发展演化。1976年3月8日,我国吉林省曾出现过一次世界罕见的陨石雨,降落下来的完整的陨石有100余块,一共重2000多kg,其中最大的一块重达1770kg,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目前,世界各地建有数十座陨石博物馆,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成为普及天文科学知识和科学考察的重要旅游资源。第七章 城镇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 光彩照人的现代都市一、现代都市及其旅游资源特点

(一)现代都市

现代都市就城市意义而言,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而是指在劳动分工国际化、经济贸易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形成的区域性、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中心,是一个具有庞大功能、复杂结构、鲜明特征、现代化水平的多层次、多维度、动态的聚落系统。就旅游意义而言,现代都市是指那些城市建筑规模化、现代化、科学化、艺术化,城市交通多元化、高速化、立体化,城市经济快速化、信息化、国际化,服务设施现代化、一流化、完备化、系统化,城市生态有序化、科学化、和谐化,具有现代色彩、呈现都市风貌、风光、风物、风情的大城市。

(二)现代都市旅游资源的特点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主体结构的复杂化,人们的旅游动机多种多样,旅游心理也错综复杂。既有到大自然中去放松身心、返璞归真的需求,又有到现代都市去观光览胜、美食购物、感受现代气息、领略时代风采的愿望。因此,现代都市是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巴黎、伦敦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历史文物及建筑特点享誉世界。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的新加坡,以其花园式的城市环境、风景各异的人造景观主题公园以及完善的现代化接待设施,使其原本较为贫乏的旅游资源创造了旅游业发展的奇迹。弹丸之地的香港,依靠贸易旅游、购物美食旅游及相应的优质服务,使香港旅游业在近年间得到了空前的繁荣。目前我国都市旅游发展较快的城市以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为代表。它们都以大城市为依托,通过城市建筑景观、城市风光及人文资源构景与共享空间的规划设计、人造景点的建设,旨在吸引游客多在都市逗留,并改善居民和游客的生活环境。

关于都市旅游资源和都市旅游,李海瑞先生曾指出:“都市旅游的魅力之一,在于许多的‘世界之最’或‘全国之最’都集中在这里:最大密度的人口,最高的摩天大楼,最大的城市广场,最古老和最现代的建筑,最有名的历史名人故居,最高水准的博物馆,最高品位的文化、艺术展览,最完备和最先进的会议、展销设施,最舒适的高档星级酒店,最佳的美食,最新款的时装,最丰富和最新颖的购物中心,最新的电影、电视和音乐、戏剧节目,最激动人心的娱乐、体育活动,最令人迷醉的夜生活,最便捷的交通和通讯……”

总之,现代都市旅游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1.现代都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现代都市旅游资源是大文化、大旅游的概念,其内容异常丰富多彩。现代都市的特点、历史发展、近代文化,以及交通、通讯、商业、金融、教育、科技、医药、体育、宗教、建筑、园林、饮食、服饰、民俗、书画、工艺、音乐、戏曲、影视乃至未来的展望等都属现代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范畴。

2.现代都市旅游资源具有现代性的特点

现代都市旅游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其发展的重心是步入近代以后。近代社会的巨大变迁,使现代都市旅游资源蒙上现代性的特点。如上海是我国第一大都会,是位于太平洋西岸国际知名的重要港口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贸易中心、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通讯中心,是中国3个主要旅游出入境口岸之城市之一。上海商务、会议展览等迅速发展,都说明上海都市旅游资源的现代性特点。

3.现代都市旅游资源具有交融性的特点

一般地,现代都市既是历史名城又是现代都市,既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传统特色,既有本土和民族情调又有现代风采。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汇点,它既有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有现代文化的渗透,既有外来优秀文化的引进又有自身文化的弘扬。这就决定了现代都市旅游资源所具有的独特的交融性的特点。

4.现代都市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现代都市既有其自身独特的地理形势,又有其自身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的传承积淀。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如上海,有诸如黄浦江、淀山湖、崇明岛、横沙岛、长兴岛、佘山等山水岛屿的自然景观,又因为自身独特的历史,有诸如“万国建筑”、百年老店、全国帮派餐味、世界各国菜点、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宗教场所、园林盆景等人文景观。综合性的特点不仅表现在上述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门类齐全的优势上,而且也表现在每一门类的综合优势上。如以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为例,上海并非是任何一种宗教的发源地,但世界上主要的宗教都在上海得到传播发展。二、现代都市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现代都市规模宏大,体系复杂,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综合性的有机体。都市博大精深、其内涵极其丰厚,人文与自然景观众多,现代色彩浓烈。所以,旅游资源类型庞杂。可概括为几大类型。

(一)观赏性旅游资源

1.自然风光

现代都市虽说富有了最前沿的城市色彩,但由于其兴起的基因和人类积极的保护,许多现代都市仍然保留着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如我国的大连、南京、重庆等等。重庆是一座美丽的山城,山环水绕,别有风光。人们在欣赏大自然山水风光时常说:“有山无水不秀,有水无山不壮。”山城重庆有山有水,被两江环抱。长江、嘉陵江三分重庆,真武山、铁山、中梁山、歌乐山群山环绕,城在山上,水环山城,山高水低,居高临下,自成天险。山即是城,城即是山,给人以强烈的立体印象。经过3000多年重庆人民的辛勤劳作和精心装扮,重庆主城区已经成为一座融山水自然风光和人文色彩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

2.建筑景观旅游资源

建筑景观是现代都市雍容华贵的亮装,或古色古香,俏丽动人;或新潮大方,娇艳迷人。建筑景观是现代都市宏大交响乐起伏的音符,流动的旋律。建筑景观是现代都市的生命和灵魂。最能体现城市外在风貌的就是那些高高低低,疏疏密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建筑景观。尤其是那些造型美观,功能先进,代表了一定时期城市建筑科学和艺术的最高成就的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建筑是现代都市综合形象的标志,是现代都市的象征,是现代都市的“名片”,是旅游者心仪向往的对象。现代都市留给人们的印象可以通过著名的大厦、雕塑、广场、音乐厅等标志性建筑体现。国际化的大都市都有具备鲜明的形象和个性特征,对旅游者产生着巨大吸引力的标志性建筑景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纽约的帝国大厦、世贸大楼(“9·11事件”被毁)、自由女神像,莫斯科的红场与克里姆林宫,悉尼的歌剧院,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雕塑和“神牛”花岗岩石像,罗马的圣彼特大教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南浦和杨浦大桥、陆家嘴现代高层楼群和上海博物馆、上海8万人体育场等。

3.街道景观旅游资源

街道犹如现代都市的走廊和橱窗,是整个城市的缩影,是现代都市建筑、交通、商业、文化等多方面物质文化和精神的综合体现。旅游者到了北京,不能不去长安街、王府井;到了上海,不能不去南京路;到了纽约,不能不去华尔街。城市街道的景观美,不单纯是外表的美,而且有内在的美。不同城市创造出不同风格的街道组合,或气魄宏伟或幽静雅致或热闹繁华或风光秀丽,让旅游者领略各种生气勃勃、趣味盎然的城市风貌。

4.商业景观旅游资源

商业是现代都市的标志之一,城市中著名的商业景观常常能成为城市的代名词,如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美国纽约的曼哈顿等等。城市商业景观主要通过商店橱窗和广告来展示。橱窗是商业文化的窗口,设计新颖的店面橱窗会使人感到一种审美愉悦感。例如照相馆橱窗里那些传神的人像摄影和旖旎的自然风光,犹如一个小型的摄影艺术展览;服装店橱窗模特身上的服装,常常反映了城市市民的衣着风貌和审美时尚。商业景观还由成千上万各类广告表现出来,在一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广告和人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在现代城市的各个角落,都有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广告点缀其中,特别是夜幕降临,各种灯光广告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二)购物性旅游资源

购物是现代旅游内容构成的重要部分。购物场是激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域旅游者旅游动机的重要因素。现代都市拥有地区性、全国性、甚至世界性最大的零售商场、最现代化的商业设施、最发达的商业体系,和众多的上档次、上规模、现代化购物广场。繁华的商业成为现代都市对游客的重要吸引力,而购物则成为游客在现代都市的重要旅游内容。北京的王府井、西单,上海的南京路等都是旅游者必去的地方。

(三)休闲娱乐性旅游资源

休闲娱乐活动是旅游活动的延伸。在现代都市旅游中,休闲娱乐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为,现代都市拥有最现代、最新潮、最完备、最高档的休闲娱乐性旅游资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旅游活动的多样化,休闲娱乐设施日新月异,品种繁多。一般而言,主要指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和影剧院、歌舞厅、体育场、桑拿保健房、游乐园等。游乐公园是现代都市重要的休闲娱乐性旅游资源。由于占地面积巨大,一般建在城市的郊区和外围。各种游乐公园有不同的主题,可以让游客通过游览增长知识,培养情趣,得到教益。世界上最著名的游乐公园要数美国的迪斯尼乐园。乐园中有幻想世界、未来世界、冒险世界、新开拓的边疆世界、海底旅行馆、美国一条街等主题区,还有著名动画片中的情节和场景,更有米老鼠、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混杂于游客之中,使人倍增乐趣。我国深圳的锦绣中华微缩景观,布置了全国各地的自然人文景观,让人在有限的空间中领略众多的闻名于世的风景。游乐公园寓知识于娱乐,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愉快,成为游客乐意前往的地方。

(四)文化学习性旅游资源

1.静态型文化学习性旅游资源

包括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纪念馆、历史古迹和文物、革命纪念地及名人遗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现代文化设施,如文化中心、艺术团、艺术馆、图书馆、书店、文化宫以及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等。由于其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已成为现代都市文化的象征。是旅游者了解都市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重要窗口。例如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之都,拥有众多的博物馆、展览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其中北京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悠久、藏书最多的图书馆。新建的北京亚运村,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的体育场所。

2.动态型文化学习性旅游资源。

包括各种类型的节庆活动和大型文化、艺术、科研运动会等,它们是都市文明程度的体现和综合实力的结晶。如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服饰文化节、上海旅游节、上海科技节,“上海之春”音乐会。哈尔滨冬季冰灯展、大连的服装节、昆明的世博会、北京的奥运会等。

(五)体验性社会景观旅游资源

城市社会景观旅游资源又称为软景观。其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市民生存环境,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进步带给人们安全感和放心度。其直接指标是法制程度高,犯罪率低,为社会服务的政府和公共事务机构办事效率高,整个社会生活呈现有序状态。②国际语言环境,包括国际人口和本市居民语言交流能力(一般要求国际语言普及率占全市人口的25%以上,同时城市标识实行国际标准化)。③国际交流的规模,包括贸易商务往来,文化体育交流,科学技术交流。④国际人口流动的指标。三、各具魅力的世界旅游都市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全球化、大众化的现代旅游的快速发展,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国际化现代都市旅游城市。其中亚洲主要有: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南京、香港、台北、新加坡、东京、伊斯坦布尔等。欧洲主要有:罗马、雅典、巴黎、伦敦、莫斯科等。美洲主要有:纽约、华盛顿、墨西哥城、圣保罗等。非洲主要有开罗、亚历山大等。大洋洲主要有:悉尼、墨尔本等。  第二节 意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

城市,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军事、政治、宗教、商贸、文化等活动需要而不断形成发展起来的人类聚落形式。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厚重的历史记忆。特别是那些历史文化名城虽历经千百年沧桑,至今仍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特有的概念,相当于国外的“文化遗产”,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具有特殊价值的城市文化景观的城市”(《文物法》)。是历史上形成的,在军事、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在传统文化传承上具有独特价值和地位的,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影响力的各类城市。国务院在1982年、1986年、1994年、2001年历次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共有100多座。历史文化名城遗存有大量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体现着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传统和灿烂的文化。历史名城不仅对研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考察古代的建筑艺术、研究城市规模体系、剖析不同时代的民俗风情等有重要的价值,也是非常珍贵的旅游资源。二、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

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演进中,留下了无数无价的文化遗产。其中,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闪耀在祖国的大地上。根据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形成发展基础、历史功能、文化内涵、个性特点,大体分为六种类型。

(一)古都历史文化名城

古都是帝王居住的城市,即封建王朝的都城。古都具有辉煌的历史,历史上曾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历史的“定格”。古都留存有宫殿、坛庙、园圃、陵墓以及其他的历史遗迹或文物等。古代的都城都具有突出的防御功能,城有城墙,外城称廓,城外合称城池。较为完整地保存到今天的古都名城,往往由于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物遗存而成为重要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古都类历史文化名城又可分为多朝古都和一般古都两种。我国的多朝古都典型的是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南京、杭州七大古都。它们是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精华和瑰宝,是中华民族的荣誉和骄傲。一般古都曾经是某一朝代或某一政权(如诸侯国君、藩王所在地)的都城,一般是地区统治的中心。该类古都主要有春秋时期赵国的都城邯郸,鲁国的都城曲阜,齐国的都城临淄,吴国的都城苏州,越国的都城绍兴,三国时期蜀汉和五代十国时期前蜀与后蜀的都城成都,北魏的都城大同,古代巴国都城重庆等。

1.我国著名的古都

安阳 安阳是商代的殷都,秦筑城,隋至清历为州、郡、路、府治所。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会处,西依太行山,北临漳河水,北面与华北平原接壤。是目前我国考古发掘确定年代最早的一座都城,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到周武王伐纣灭商,历时273年,传8代12王。周灭商后,定都镐京。殷都渐荒,成为一片废墟,故称殷墟。这里出土了大量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骨器,发现了古宫殿遗址53座,大型陵墓11座。还有文峰塔、高阁寺、修定寺塔、岳飞祠庙等等人文旅游资源。

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已有3100多年的历史。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渭河南岸。背依秦岭,面向秦川,泾、渭、灞、沣、涝等水流经径内,沃野千里。自公元前11世纪开始起,西安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共12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历经2000余年,被称为“十朝古都”。在中国七大古都中,西安的历史最为悠久。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为西安留下了许多闻名中外的古迹名胜。遗存有大量地上地下文物,如西周的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以及明钟楼、鼓楼、碑林等。这里有半坡母系氏族村落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秦始皇陵、长陵、杜陵、茂陵、昭陵、乾陵等陵墓、慈恩寺塔、钟楼、骊山华清池、鸿门宴故址、咸阳古渡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文旅游资源。西安被世界称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众多,是华夏文化的核心发源地之一。西安既保持了古都特有的风韵,又焕发着新时代的风采,古貌新姿,交相辉映,构成千年古都的绮丽风光。

洛阳 洛阳,我国著名的九朝故都。位于河南省西部的黄河南岸,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南有洛河、伊河,北有邙山和黄河,史称“河山控戴,形势甲于天下”。历史上曾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隋(炀帝)、唐(武后)、后梁、后唐等九朝在此建都,历时900余年,有“九朝名都”之称。现经考古证明,还有夏、商、西周、后晋4个朝代也曾在此建过都。经历13个朝代96个帝王累计1529年。名胜古迹以市南龙门石窟最有名。城东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寺。还有汉魏故城遗址、西周王城、隋唐故城遗址、关林以及大量的古墓葬、仰韶文化遗址等人文旅游资源。

开封 开封,古称大梁,又名汴梁,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北濒黄河,陇海铁路横贯市区南部,交通便利。春秋时期,郑庄公“开拓封城”,称之为开封。后来战国时期魏国、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以及金朝后期都在此建都,史称“七朝都会”。这里地势低洼,湖泊众多,号称“北方水城”。名胜古迹众多,以铁塔、龙亭、大相国寺、繁塔、延庆观、禹王台、包公祠、朱仙镇岳飞庙等为最著名的人文旅游资源。

北京 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隅,地处燕山、太行山两大山脉所包围的小平原。自公元前11世纪初周灭商,作为燕国都城蓟开始,北京城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作为辽、金、元、明、清和民国前期的都城800年之久,是驰名中外的历史名城。北京拥有大量宫殿王府、皇家园林、坛庙陵寝、宗教寺观、名人故居、各类博物馆、著名街市及郊外风景区,其中世界文化遗产6处(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清皇家陵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4处、对外开放的景区景点237处。北京旧城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宏大的完整古城。其南北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高大城楼、典型街区、四合院群仍保存较完好,为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众多的人文旅游资源使北京成为中国和世界最富魅力的旅游名城之一。

南京 南京,古称金陵、建康。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西南部。依山傍水,有“龙盘虎踞”之称。自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今中华门外筑越城开始,至今已有2470多年历史。其后,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均以此为都,遂有“六朝古都”之称。此外,五代南唐、明代初期、清代太平天国和近代国民政府也都以此为都,故又有“十朝都会”之说。南京既有自然山水之胜,又有历史文物之雅,明孝陵、栖霞寺、世界最长的明城墙、世界最大的古城堡中华门、太平天国天王府、玄武湖、中山陵、古色古香的秦淮河、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