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及其影响的统计计量分析—基于贸易投资一体化背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9 14:02:35

点击下载

作者:付韶军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对外贸易及其影响的统计计量分析—基于贸易投资一体化背景

中国对外贸易及其影响的统计计量分析—基于贸易投资一体化背景试读: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国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对外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贸易品种不断增长,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产品消费市场,大量的国际资本被吸引进入我国,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了生产和研发基地,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我国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我国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引进了一些新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使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成功地融入了国际产业链。

国际贸易和外商投资在给我们带来机遇和利益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许多的冲击和挑战:国际贸易和外商投资使我国的某些传统优势产业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加剧了我国的地区不平衡和行业不平衡。因此,在贸易投资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合理评估国际贸易和利用外商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行业经济以及企业利益的影响具有 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第1章为导论部分,分析了进行本研究的重要性及对我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进行论述。第2章为文献综述及理论模型构建,综述了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以及外商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等方面的主要文献,并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实证分析的理论模型。

第3、4、5章为实证研究部分,也是研究的主要部分,分别从行业、区域和企业等层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利用外商投资对国际贸易的作用,以及在考虑外商投资的前提下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第3章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的行业数据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建立行业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出口对制造业行业经济的影响,发现出口贸易对我国制造业各行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出口每增长1个单位,工业总产值将增加0.53个单位,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处于优势地位的行业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仍处于劣势地位。随后建立了行业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制造业各行业外商直接投资与制造业各行业出口的关系,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行业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的进入推动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出口的发展,并通过国际贸易进一步带动了制造业各行业的发展,但不同行业间存在一定差异。

第4章采用面板协整模型对我国的区域数据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我国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与各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检验,发现三大地区的各变量之间存在面板协整关系,然后建立了FMOLS面板协整估计模型,发现三大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都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三大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对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拉动作用要高于对东部地区的拉动作用。随后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5章采用分层线性模型对我国的企业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国际贸易对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利用外商投资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影响。首先分析了不同行业的企业贸易对行业经济的影响,发现出口、资本(资产总计)和劳动力对行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带动了行业经济的发展,其中,资本(资产总计)对行业经济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出口对行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再次是劳动力对行业经济的带动作用。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出口对行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外资比例高的企业更为重要。随后利用分层线性模型分析了利用外商投资对行业出口的影响,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行业出口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了行业出口的发展,并通过行业出口进而带动了行业经济的发展,但不同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行业类型对行业出口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的拉动作用在外商投资比例高的企业中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接下来采用分层线性模型分析了不同区域的企业贸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发现资本(资产总计)、出口和劳动力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资本(资产总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出口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再次是劳动力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区域差异与出口的交互作用项系数为正值,说明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更能发挥地理位置优势。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在不同省市、自治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最后采用分层线性模型分析了外商投资对区域出口的影响,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出口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利用外资带动了区域出口的发展,但不同省市、自治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区域差异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交互作用的系数为正值,说明区域差异对外商直接投资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来说更能发挥区域优势。

第6章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商投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商投资方面的政策建议: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应对贸易争端,提高利用外商投资的质量,加强对相关弱势产业的保护力度,逐步缩小我国的区域差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第1章导论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国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对外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世界排名为第32位,出口的世界排名为第34位,当时的外汇储备仅为1.67亿美元。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2009年我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到2013年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38213.1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40781亿美元(其中,出口22190亿美元,进口18591亿美元)。对外贸易的产品品种不断扩大,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逐年升高,到2006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历史最高值65. 17%,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依存度有所下降,但仍在50%左右。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审时度势抓住时机,顺应国际分工的新趋势——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转变,逐步参与并融入到国际分工和贸易体系当中,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要素分工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产品销售市场,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了生产和研发基地,大量的国际资本被吸引进入我国,并且保持以很高的速度增长。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仅为19. 17亿美元,到201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1176亿美元,外商投资的行业分布具有很强的集中性,大多集中于我国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引进,尤其是投资于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引进了新的生产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使我国工业制成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使我国的制造业成功地融入了国际产业链。外商投资建立了一批外向型企业,经营以加工贸易为主,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自2001年开始,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占到全部进出口的半壁江山。外商投资的进入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正逐步实现贸易和投资一体化。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引进,给我国技术升级和管理经验的提升带来了福音,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所谓贸易投资一体化就是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两者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依赖,贸易流和投资流的一致性程度很高,两者同步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融合性很强,通过跨国公司的形式合为一体,两者之间互补共存,共同发展。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以要素分工为主要特点的新国际分工体系。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使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全球化的生产经营,形成国际生产的价值链。投资的目的是实现分工收益,分工收益的实现需要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国际贸易是实现手段。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浪潮是世界经济的大趋势,我国有效地利用了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我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实现了腾飞,经济实力得到了提升。在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贸易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形成了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大规模吸引外商投资的格局。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主要行业目前仍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为主,但随着加入WTO时约定的服务业保护期即将到期,国际资本会逐渐向我国的服务业进行转移。在此过程中我国逐步从以比较优势为主的国际贸易转向以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为主,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投资呈现了规模化和连锁化的特点,从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转向以竞争优势提升为核心的经贸战略。

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给我们带来机遇和利益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许多的冲击和挑战:首先,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使得我国的某些传统优势产业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比如,由于大豆的大量进口和外商投资对大豆产业链的垄断控制,我国的大豆产业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其次,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给资源、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因为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中相当大一部分投资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给我国的环境和资源承载力带来很大压力;再次,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我国的区域不平衡和行业不平衡,由于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行业差异,并且不同地域或不同行业的获益能力存在很大差距,从而加剧了地区不平衡和行业不平衡等等。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国际产业新布局逐渐形成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形势下,合理评估国际贸易和利用外商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行业经济以及企业利益的影响非常必要。这样不仅可以对以往所采取的外贸政策得失加以评价,而且能为新的外贸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于国际贸易和利用外商投资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利用外商投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致的观点和看法。许多的实证研究由于采用的数据和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地理位置、政策和行业性质的差异,国际贸易和外商投资的区域分布、行业分布很不平衡,国际贸易和外商投资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行业差异。对于微观企业来说,由于股权结构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外商投资所占的比例存在着差异,国际贸易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研究非常必要。1.2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2.1 研究内容

本书将根据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商投资的实际,对相关的国际贸易和外商投资的理论问题进一步进行验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在贸易投资一体化大背景下,考察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包括考察国际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影响作用的差异性,国际贸易对行业经济影响的差异性以及从企业层面来考察贸易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性质以及不同地域的企业经济效益影响的差异性,深入挖掘地域差异和行业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求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一定的依据。1.2.2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本书主要采用定量研究,但定量研究是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2)数理经济学推导:对所涉及的经济学模型进行一定的数理推导。

3)面板数据模型:通过模型检验和模型选择,构建了行业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的行业数据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4)面板协整模型: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以及FMOLS面板协整估计,对我国的区域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5)分层线性模型:对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分层线性模型进行研究和分析,分析企业出口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间接影响。

本书的创新点:

1)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相结合进行研究,避免单独角度的局限性。

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各有所长,同时也各有所短,每种角度都有其局限性,如果单独从一个角度进行研究就会拘泥于一个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将三个角度相结合进行研究,既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大局,又可以深入实际,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

2)将普通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协整模型应用于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以往对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的研究大多采用时间序列方法,时间序列方法往往要求序列的时期较长,但由于数据的局限性,往往面临自由度不足的间题,面板数据模型可以有效地克服这种局限性。面板协整模型更是考虑到了数据的不平稳性的影响,采用面板协整模型既可以克服时间序列方法的自由度不足问题,又可以防止出现伪回归的错误,得出的结论更为合理。

3)将分层线性模型应用于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的研究。

将分层线性模型应用于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的研究当中,可以有效防止传统分析方法在处理多层数据时所面临的局限性,得出更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

4)在考虑外商投资影响的情况下考察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由于外商投资的进入,我国的对外贸易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产生了新的特点,以往的分析和研究大多单独考虑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或是单独考虑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忽略了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趋势,本书在考虑外商投资影响的情况下考察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更为合理。

本书的逻辑联系如图1-1所示。图1-1 本书的逻辑联系第2章研究动态及理论模型构建2.1经典贸易理论对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论述

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否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果能推动经济发展,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发展?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无论是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还是当代贸易理论都对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古典贸易理论的论述当中比较有影响的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经济学是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础,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将劳动看成是价值创造和生产成本存在差异的唯一决定因素。

古典贸易理论是出现较早的贸易理论之一,古典经济学家用古典贸易理论探讨了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早在18世纪,经济学家便开始了对此间题的理论探索。首先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他在《国富论》中最先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并提出了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模型。他认为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产生。绝对生产成本比其他国家低的产品是出口的主要对象产品,而绝对生产成本比其他国家高的产品是进口的主要对象产品,出口生产成本低的产品会赚钱,进口生产成本高的产品会省钱。国际贸易的开展使得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和产品交换当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推动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绝对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利益分配,对以后的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这种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有些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一定的绝对优势,而另外的一些落后国家则不具备任何的绝对优势,但这两种国家之间仍然开展国际贸易活动,并对这两种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是绝对优势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817)是继亚当·斯密之后非常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他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拓展,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李嘉图放松了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认为只要各国在劳动生产率方面存在着相对差异,那么各国的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便会出现相对差异,由此不同国家的产品便会产生比较优势,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出口的主要对象,相应地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是进口的主要对象,通过产品交换和国际分工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李嘉图还详细地论证和分析了贸易静态利益的基础,李嘉图的贸易理论当中也包含了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他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相应的贸易利益,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此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对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观点继续加以推广和完善,最先明确地将通过开展国际贸易获得的利益分为贸易利益和发展利益。他认为贸易存在两种利益:一种是直接利益,主要是通过国际分工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通过国际贸易来调剂产品余缺;另一种是间接利益,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分工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实现技术改进和技术升级。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古典经济学,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以现代眼光来看存在一定的局限。古典贸易理论只是简单地将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的根源归因于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这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生产要素,古典贸易理论的单要素假设不再有效,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存在挑战,不断引起经济学家的质疑。新古典经济学派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新古典经济学家针对古典贸易理论的种种不足和局限性,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正和扩展,推动了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产生。

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1919)和俄林(Bertil Ohilin,1933)是两个在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他们针对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模型)。他们认为,除了存在技术差异的原因之外,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存在着差异以及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各国的生产要素使用比例存在着差异,这也是决定各国不同产品存在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生产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进出口产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存在比较优势,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存在比较劣势,他们往往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而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劣势,他们往往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各国通过开展国际贸易,不同国家均可得到一定的贸易利益,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成为工业革命后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重要理论之一。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模型的提出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是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48,1953),他研究了国际贸易对各国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采用数学方法演绎了资源禀赋模型(H-O模型)并进行了扩展,提出了“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又称为“赫克歇尔- 俄林- 萨缪尔森定理”(H-O-S模型),他认为各国之间开展国际贸易活动会导致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价格最终趋于一致。H-O-S模型的提出有效地解释了一些经济现象,比如,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和越来越紧密的经贸往来使得中美两国某些行业的工人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历程也符合这种特征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能解释的经济现象,比如在某些领域和某些国家,生产要素价格存在扩大的趋势。

H-O-S模型对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不少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进行验证,比较有名的是沃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W.Leontief,1953,1956)的检验,他通过对美国进出口的研究,发现美国进出口的产品结构与H-O-S模型得出的结论相悖,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是“里昂惕夫悖论”,引发了对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的持续争论。里昂惕夫的观点是对原有国际贸易理论的严峻挑战,为解释里昂惕夫悖论,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劳动熟练说(Wassily Leontief,D.Bkeesing)、人力资本说(P.B.Kennen)、产品周期说(Raymond Vernon,L.T.Wells)、需求偏好相似说(Staffan Burenstam Linder)、技术差距说(M.U.Posner,W.Gruber,Raymond Vernon)、产业内贸易说(H.G.Grube)以及要素密集反向论等,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找到一个能够被广大经济学家所普遍接受的解释或说法,这种探索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都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认为各国之间开展的贸易主要应该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产业间贸易),认为应该是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占据主要地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领域不断出现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产业内贸易大行其事,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国际产业领先地位不断在不同国家间发生转移。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都是建立在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以及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之上,但在实际经济生活当中,完全竞争仅仅是一种理想状态,一般情况下都会存在不完全竞争。到了工业化时代以后,许多产品的生产都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即存在着“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按性质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理论的提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发达工业国家贸易大大增加的现象,对规模经济理论做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是Murray C. Kemp和保罗·克鲁格曼。Murray C.Kemp(1962,1969,1995)在1964年提出了坎姆模型,用于分析外部规模经济导致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而解释了“北北贸易”的现象。保罗·克鲁格曼(Paul P.Krugman,1985)是第一个同时利用规模经济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来进行国际贸易分析并建立起理论模型的经济学家,他建立了简单并且有效的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贸易模型。他首先假设企业具有内部规模经济,市场结构也不再是完全竞争市场,而是垄断竞争市场。在这两个假设前提下,他建立了独特的PP-ZZ模型,并引入国际贸易,他认为对于垄断竞争企业来说,企业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来扩大市场和扩大产品生产规模,进而获得规模经济,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消费量会有所减少,但消费品的种类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福利。因此,他提出除了技术差异和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产品成本价格差异外,通过扩大市场获得规模经济也是企业出口的重要动力。这一理论有效地解释了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

针对贸易模式动态变动以及某些产品的领先地位不断发生转移的现象,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分析了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过程以及生产技术变化对贸易格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品周期”学说,他认为一个产品的生产技术发展大致包括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处于发明创新阶段,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新产品大都首先出现在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掌握新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此阶段新产品属于知识密集型产品。到第二个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始变得成熟,大批量生产成为主要的目标,机器设备和先进的劳动技能成为重要的资源,此阶段产品由知识密集型变为技能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资本和熟练工人充裕的国家开始拥有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从而取代生产技术发明国成为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国。到了第三个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已完成生命周期,生产已经实现标准化,生产的操作变得简单,机器成本也开始下降,劳动力成本成为决定产品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此阶段生产技术的发明国既丧失了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又缺乏生产要素配置的比较优势,不得不开始进口该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开始逐渐占据优势地位。

规模经济理论和产品周期学说都是从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试图解释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工业国家之间开展国际贸易活动的原因。还可以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来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 Burenstam Linder,1961)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需求变动理论。他认为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越相似的国家,开展的国际贸易往来也将会越频繁。林德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产业内贸易”原因,也是对发达工业国家之间贸易(“北北贸易”)大行其道的有力解释。

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静态研究的理论,缺乏动态分析的眼光,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迈克尔·波特(Michel E. Porter,1980,1985,1990)在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以不完全竞争为理论前提,从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构造了国家竞争优势模型(又称为钻石模型)。内部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外部要素包括:随机事件和政府。波特认为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能力在贸易优势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波特的模型当中,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发挥着很大的作用。2.2研究动态综述2.2.1 关于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历来受经济学家关注,自“重商主义”时代开始便有经济学家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并引发了广泛的争论,不同学者提出来不同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贸易促进论观点、贸易阻碍论观点和贸易折中论观点。下面将对这三种观点分别加以阐述。

1. 贸易促进论观点

20世纪30年代,罗伯特逊(D.H. Robertson)提出了著名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命题,这是典型的贸易促进论观点,他认为落后国家可以通过与国外开展国际贸易来带动国内的经济增长。纳克斯(Ragnar Nurkse,1953)对罗伯特逊的观点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和发展。他在分析了19世纪的英国与新殖民地区国家的发展原因后,认为以发达工业国家为代表的中心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促使这些国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继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大发展,这些中心国家的经济进步通过国际贸易传递到外围的(主要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新兴国家去,这些外围新兴国家成为了国际分工格局的获益者,从而带动了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将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对于这种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学家认为出口扩张对经济增长起了很大推动作用,这是一种宏观动态的观点。对于经济增长的驱动方式,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需求驱动型”的观点,主要以纳克斯(Ragnar Nurkse,1953)和刘易斯(W. Arthur Lewis)为代表。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国家开展对外贸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恶性循环”。刘易斯从需求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与罗伯特逊观点类似的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论点。另一种是“供给驱动型”的观点,主要代表是科登(W. Max Corden,1974),他将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相结合,分析了国际贸易对经济产生的五个方面的影响,包括收入效应、资本积累效应、替代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和要素加权效应。他提出了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率影响的相关理论,对后人的分析提供了方向,具有 一定的借鉴意义。

乘数概念最早由卡恩(R. F. Kahn,1931)提出,后来经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936)扩展为“投资乘数”,并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里进行了详细论述,他认为国内投资的增加可以起到加倍扩大国民收入的作用(一般认为乘数大于1),投资乘数理论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哈罗德(Roy Forbes Harrod,1933)将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应用到了国际贸易的研究当中,提出了“贸易乘数”的概念。马克卢普(F Machlup,1943)也提出了与哈罗德类似的“贸易乘数”理论。哈罗德和马克卢普认为,出口所起的作用与国内投资类似,进口所起的作用与国内储蓄相似,贸易顺差的变化可以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化,即贸易乘数大于1。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罗伯特逊和刘易斯提出的贸易发动机观点。20世纪50年代,A.C. Harburger和L.A. Metgerler进一步将贸易乘数理论推广运用到对开放经济的研究当中,用来分析贸易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称为乘数分析法。乘数分析法是分析国际收支与国际贸易关系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A.P. Thirlwall(1995)将对外贸易乘数进一步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扩展模型。

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从动态变化的角度研究了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了支持贸易促进论的观点。罗默(Paul M. Romer,1986,1990)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思想,以往经济理论大都认为经济增长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思想认为经济增长是由模型的内生变量所决定的,并摈弃了传统的规模收益递减的假设。他将技术内生化作为出发点,强调创新和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有利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扩散和传播,进而提高总产出水平,加速经济发展。

保罗·克鲁格曼(Paul P.Krugman,1987)和卢卡斯(Lucas,1988)对技术溢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生产率提高的核心因素之一是技术变动,并构造了技术变动的内生化模型,用来研究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以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们认为技术变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被动的方面;另一个是技术革新(Innovation),是主动的方面。国际贸易的开展会通过技术外溢和外部刺激来促进技术发生变动,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贸易阻碍论观点

与前述的贸易促进论观点不同,也有为数不少的经济学家对贸易促进论观点表示质疑,认为国际贸易不能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相反还会对经济发展造成障碍。他们主要是根据对一些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认为自由贸易对某些国家(尤其是某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提出了一些贸易阻碍论的观点和看法,主要包括“中心- 外围”说、“贫困化增长”等。

劳尔·普利维什(Raul Prebisch,1950)提出了“中心-外围”说,可以用来解释对外贸易的开展使得发展中国家逐渐呈现贫困化的机制。他认为国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中心国家主要由发达工业国家组成,外围国家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构成。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工业国家主要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生产初级产品。在这个分工体系当中,中心国家相对处于主导、独立的地位,在国际贸易中起支配作用。而外围国家则相对处于从属、依赖的地位,并没有获得与发达工业国家相当的贸易收益,而是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这种不平等关系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贫困化增长”的最初思想是由埃奇沃斯(F. Y. Edgeworth,1894)提出的,劳尔·普利维什(Raul Prebisch,1950)和辛格(Hans Wolfgang Singer,1950)系统地提出了“贫困化增长”的思想,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在长期内将会出现恶化的趋势。巴格瓦蒂(Bhagwati,1958)将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进行考虑,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结构为主要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但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小,初级产品的大量出口有可能造成本国贸易条件趋于恶化,从而减少国家的福利,即出口的增长实际上使得收入下降。他将其称为“恶性增长”或“悲惨的增长”。彼得·林德特(1991)对贫困化增长的三个前提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3.贸易折中论观点

除了贸易促进论观点和贸易阻碍论观点,还有部分学者认为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Kravis(1970)通过对19—20世纪发展中国家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贸易折中论的观点,认为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观点对于20世纪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适用。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像国际贸易这样的外部需求仅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并且这种辅助作用随时间和地域不断发生变化。他们认为国际贸易对于经济增长来说既非充分条件又非必要条件,贸易仅仅是经济增长的侍女,而并非像罗伯特逊所指出的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国际贸易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保持价格和成本结构的外界联系上。

N. F. R. Crafts(1973)从另外一种视角对贸易是经济增长侍女的观点进行了论述,他是在对Kravis文章批判研究基础上得出上述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